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洋教育论文

海洋教育论文

时间:2022-07-23 21:29:26

海洋教育论文

第1篇

隐珠中学是一座滨临大海的农村学校,学校恪守“为人生奠基,让生命精彩”的办学理念,依托课题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用心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按照“学科引领,校本深化,活动助推,文化升华”的思路,努力构建海洋课题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海洋知识普及、海上帆船活动为一体的海洋教育体系,引发全校学生认识海洋的兴趣、热爱海洋的情感、建设海洋的意识。

学校自2005年涉足海洋教育,2007年被评为“青岛市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先进集体”,2010年首批被命名为“青岛市海洋教育实验学校”、“青岛市帆船运动俱乐部学校”、“青岛市帆船运动特色学校”, 2011年立项申报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研究》,学校以“面对真问题、开展真研究、获得真发展”为科研宗旨,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历经三年,学校校园环境、海洋教育教学、学生海洋意识培养、教师科研氛围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二、课题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思想基础,采取了实践研究法和反思性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海洋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研究工作,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

1.研究手段: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渗透

2.研究对象:全体学生(受益者)、全体教师(应用者)

3.研究时间:本课题于2011年5月立项申报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研究:

第一阶段:2011年6月-2012年6月,准备阶段与初步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2月,全面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14年1月-2014年9月,应用成果及总结阶段。

4.研究组织:成立了课题组,对研究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三、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

1.塑造海洋特色环境,创建海洋育人氛围

虽然我校地处海滨,南依风景秀丽的黄岛区城市阳台、海水浴场,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沿海孩子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海洋意识越来越淡漠。学校自2010年申报青岛市海洋教育实验学校以来,在教学楼开辟蓝色海洋教育特色文化长廊,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海,每一个边角都讲海,使校园充满了海洋气息和浓郁的海洋文化氛围。

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班团会、国旗下讲话等途径,为师生系统地讲解海洋文化知识,使认识海洋、探究海洋的意识深入到每位师生心中。

2.依托海洋教育资源,发挥海洋地域优势,建立海洋教育基地

建成海洋教育实验室、海洋科普图书室和海洋图书阅览室,建成由海洋动植物标本展览、船模陈列、学生海洋作品展览几个版块组成的校内海洋文化陈列室,供师生随时参观阅读观察研究,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感官体验,为学生了解海洋、走近海洋提供物质保障。已招投标购置海水淡化机、海浪发电实验模型等实验设备。

依托帆船运动,拉动海洋教育发展。作为青岛市帆船运动俱乐部学校,学校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帆船运动,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青岛市国际帆船运动训练营活动,多次在青岛市中小学帆船运动中获奖。学生在帆船运动中,激发了了解、热爱、探究大海的热情。

3.积极拓展海洋知识教育活动载体

如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等重大节日,在学生中组织《蓝色的家园》读书心得、小论文征集等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海洋剪纸、海洋绘画、海洋书法艺术作品、海洋贝壳作品创作比赛、海洋风景摄影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延伸与拓展学科教学。组织或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灵山湾拉网节、金沙滩文化节,让学生置身于海洋文化气息中更深地了解海洋、热爱海洋。通过开展以海洋文化为载体的实践活动,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寒暑假中,各年级各学科结合蓝色海洋教育,组织开展以“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中开展实践性、探究性学习,撰写海洋知识小论文、考察报告等,保证了海洋教育的连续性。

4.开发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在开设地方课程《蓝色的家园》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将学科知识与海洋有机结合,将海洋教育课程与课时整合,从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环保、海洋文学、海洋开发、渔业生产、海洋体育、海洋维权、海洋战争等方面进行教育,使海洋教育系统、规范地进入到每一个班级。遵循“发现问题――生成主题――实践探究――开发课程――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逐步编辑形成《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知识篇》、《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维权篇》、《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战争篇》三本海洋教育系列校本课程。

5.整合课程与课时,开展海洋教育小课题研究

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将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结合,宁少勿多,宁精勿杂。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现代海洋教育涉及各个年级、辐射各门学科,要求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开展海洋教育。如美术学科的海边写生、海洋手工品制作,信息技术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进行电脑制图描绘开发未来海洋的蓝图。每个教师学期初制定学科渗透海洋教育计划,撰写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教案,以课堂为阵地,找准教材与“海洋”结合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海洋文化教育。各科立足学科实际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让海洋浸润课堂实践探究活动。

四、课题研究成果

1.依托海洋教育,提升海洋意识

通过《蓝色海洋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研究逐步推进,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切入点的研究氛围日渐浓厚,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个人兴趣和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立项研究的积极性逐步提高,教师的海洋教育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显著提升。学校的海洋教育氛围日渐浓厚,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的结合点逐渐增多,初步开发实施《让海洋浸润课堂》系列校本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海洋知识进课堂”,学生形成了正确的海洋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重视海洋,提高海洋意识,普及海洋知识,树立正确的现代海洋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探索海洋奥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蓝色海洋教育正成为学校显著的办学特色。

2.学校海洋教育工作经验不断推广

课题组成员刘相华、薛少臣合作撰写的论文《特色强校,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品牌学校》发表于《中小学校长》2013年第八期;《用心打造海洋教育科普教育特色》经验介绍刊登在《教育文摘》2014年第六期。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4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186-03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提出了“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预言。在当下,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的,历史上我们经历了过惨痛的教训:失去海洋上的权利,我们不仅由于战败而丧失民族与国家的尊严,并一度面临亡国的危机。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海洋意识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海洋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文化科学交流的新天地、也带来了海疆领土争端乃至区域格局的复杂化演变。经历这些变化,中国大学生身处其中,不自觉地产生了海洋意识。除了这种自发的海洋意识之外,高校专门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海洋意识教育可谓为数寥寥、成果不彰。尤其身处沿海地区的各级高校,本该走在海洋意识教育的前沿,如今看来,效果堪舆。如何加强高校海洋意识教育,本文就海洋意思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的实践做出一些分析和建议。

首先,海洋意识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必要性。有多项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大学生的海洋意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海洋价值和海洋战略地位的认识十分匮乏。当今大学生形成的海洋意识多属于自发性的。在信息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以及报纸、电视等媒介获得新闻知识,相关内容如海洋开发、周边地区形势发展与变化、各国海上力量、区域海洋问题摩擦与争端、海洋环境保护等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发的海洋意识。

在大学课堂中,海洋意识教育所占的比重极低,不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外畅销读物等涉及海洋的内容非常少,大学里开展以海洋为主题的活动鲜见。普遍来讲,高校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理念和方法上是中学阶段海洋意识教育的复制,所以形式简单、内容单一、逻辑散乱、效果不彰。形式主要是海报挂板宣传、海洋知识竞赛等,进入课堂教学内容很少。内容集中在我国海洋国土、海洋权益争端、海洋经济价值等方面,基本上是海洋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国际形势、区域形势的发展变化关联较少。只有当周边区域形势变得紧张而敏感时,高校课堂才做出反应,如2009年“南海问题”、2012年“钓鱼岛问题”在部分高校做专题解读。这些略显粗糙简单、仓促和被动的教育方式,很难满足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所需要的海洋意识基础。

就当今高校教育的现状来看,若想使海洋意识教育切实有效地开展,进入大学课堂是必要的方式。而“形势与政策”课,则有着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的先天基础。第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时政性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自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来,形势与政策课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通过课堂与教育实践,帮助学生认清了国内外最新形势。形势与政策课中的海洋意识教育不仅事关中国海洋利益的维护以及与世界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更加包含我国国家战略的走向。同时,当今世界谋求发展的国家无不把海洋权益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方面,海洋意识的发展成为全球趋势。形势与政策课正是应对变化发展中的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的有效教育平台,亦是实施海洋意识教育的有效平台。第二,“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思想理论深度和政治方向性。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与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就是从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和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形势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认识论,不断提升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和水平。马克思主义政策观就是从推进社会的总体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为人民谋利益,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海洋意识教育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与方法。

海洋意识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需要清晰准确的内容布局。海洋意识教育在“形势与政策”课堂上应当讲授哪些内容?总体来说,海洋意识教育包含六项内容: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文化。在这六项内容中,笔者认为前三项是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后三项可作为辅助和补充整合为一个内容项。这四方面布局构成了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一方面海洋政治板块中,包括海洋权益在国际关系、国际战略、国际法等方面的内容。当前海洋竞争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海洋意识是全球性概念,亟须国际视角加以诠释。国际关系是研究当代海洋问题的重点和基础,缺乏对国际关系的整体性认识,不可能形成完整深刻的海洋意识。比如当今国际关系学界中备受争议却影响巨大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如有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马汉的“海权论”、英国学者麦金德的“陆权论”和美国地理学家斯皮克曼“边缘地带”论等,均对国家的兴衰更迭和海洋实力之强弱关系做出了有力的阐释。当然,作为高校通识课教育,形势与政策课无须完整系统地讲授地缘政治学理论,但当前全球海洋权益竞争充满深刻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当前不少大学生对于南海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的认识存在误解和困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地缘政治观念。不仅如此,还需要从国际战略的角度构建现代海洋意识。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海洋权益的追求是不同的,所采取的海洋战略也是不相同的。当某一国家告别自然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的时候,就会产生向海洋寻求更大市场和更多资源的客观需求和自觉行动。这期间的海洋意识发展同国家发展之间存在着客观的规律性联系,揭示这种规律性联系进而上升为国家海洋战略是高校海洋意识教育的重点。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国际政治民主化,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现代海洋法规基本文件,为确立海洋权益提供了国际法依据和行为准则。需要注意的是,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海洋法并非国际海洋争端的终结,因其是各个国家协调、斗争乃至妥协的结果,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同时其中也因为模糊的解释而使海洋利益纷争广泛存在。但是,《公约》的基本内容对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有利。在指导学生认清海洋权益纠纷的复杂性的同时,还要明确学会利用规则,建立规则,趋利避害,有效维护海洋权益。

第二方面海洋军事板块中,包含军事战略、海上力量等内容。树立正确的战争观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重点之一。在此可以从军事战略和海上力量两方面着手。面对复杂的海洋利益争端,“战争”与“和平”的选择与把握最受人关注,也最容易走向误区。现代国际局势下,军事打击手段的效能是有限的,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非战争手段的积极运用才能有效控制局面。当前我国海上军事战略要追求的不是作战方面的“胜利”,而是战略主动和战斗效能上的“窒息”。这就需要创建边疆空间和强大的海上力量。有学者指出,在沿海国家所属和管辖的海疆基础上,存在一个为维护本国主权与世界和平、保障公海作业与航行安全而合法延伸的海上疆域,这种战略延伸可称之为“海上战略边疆”,即“战略海疆”。基于这样的战略意图,我国采取的战略选择就必然是主导型的海洋军事战略,强大的海上力量呼之欲出。海上力量主要指海军,但并不仅限于海军,它是国家总体国防力量的集中表现,包括外层空间技术在内的陆海空远程精确打击技术并被应用于海上作战的力量。在这里航空母舰的特殊重要作用凸现出来,航空母舰作为集中陆海空及一切最先进军事技术于一身的作战平台,因其全球范围具最机动性质而成为发展海上力量必不可少的军事工具,所以中国在发展航母的道路上应当走得更远。要明确的是,中国的海洋战略并不走新兴大国挑战传统大国的老路,掀起全面海军军备竞赛并挑战现存的海权优势并不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第三方面海洋外交板块中,主要内容分为海洋条约和协定、地区和国际海洋事务、海洋军事外交、海洋权益争端等。首先围绕海洋事务展开双方或多方谈判,通过谈判缔结海洋条约和协定,以书面形式规定海洋外交中的权力与义务,赋予其法律意义。其次海洋外交还包括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海洋事务,如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上人道主义救援、打击海上犯罪行为、反海盗、开展海洋科考等。军品贸易炮舰外交、海军外交、海洋法律外交、海上合作外交和涉海民间外交。除此之外,还有把军事与外交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外交重要分支的军事外交。军事外交即军事部门之间关于海洋活动的交流合作,包括海军互访交流、海上联合军演、建立海上信任措施、开展海上安全合作等形式。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军事外交特点在于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深入发展,既展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也传递出和平发展的理念,表达了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的愿望;与有些国家把海洋军事外交作为推动结盟、兑现安全承诺、威慑潜在危险和孤立竞争对手的工具,不断酝酿新的紧张因素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第四,海洋外交的内容还包括妥善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各沿海国家均可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因此,任何同濒一个海域且海岸线之间的距离小于400海里的两个国家或多个国家之间,都存在海域划界问题。海洋权益争端难以避免。世界上有2/3的海洋权益纠纷未得到有效解决。但存在争端并不意味着一定就会引发危机与冲突,关键在于如何认识问题和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和平、妥善地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是海洋外交所争取实现的重要目标。

第四方面海洋经济文化板块中,包括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等三方面内容。海洋科学和技术是世界科学和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健康和实行海洋综合管理的依据,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拓生存空间和扩大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支撑。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两大类别:一类是融入新科学、新技术和新型管理手段,不断进行结构升级、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传统海洋产业,如海洋造船与运输业、港口业、海洋渔业等等;另一类是依托高新科学技术而直接发展起来的新兴海洋产业,例如海洋油气业、海洋材料化工业、海洋能源产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等等。无论传统海洋产业还是新兴海洋产业,科学技术在其中都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把握、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人与海洋之间的关系,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按照文化系统所包含内容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四类:海洋物质文化、海洋制度文化、海洋精神文化和海洋行为文化;根据海洋文化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来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划分为九类:海洋民俗生活、航海与交流、海港与港市文化、海洋风情、海洋信仰、海洋文学艺术、海洋科学活动、海洋经济活动、海洋环境保护。根据不同地域高校的特点,选择重点,酌情安排海洋文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最后,海洋意识教育进入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堂,有赖于师资力量的有效提升。海洋意识教育本身处于交叉学科之中,不仅要求具备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地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关基础性知识,还需要根据形势热点难点的变化对基础性知识加以融会贯通,根据政策要求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和形势评估,甚至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走向给出合理的预测和建议。可以说这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是一种难度极高的挑战,需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壮大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首先,以专题授课为主要形式,由固定的教师负责所擅长方向的专题。在授课准备过程中,发挥教师团体的优势,集体备课,共同交流,达成共识,确定统一授课教案,强化教师对授课内容的把握。培养稳定性和灵活性共存的教师队伍。其次,建立良性的听评课机制。交叉听评课,课上发现优势与不足。总结经验,对于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方式先进的经验加以推广;反之加以纠正。最后,重视学生课后的反馈和成效评估。海洋意识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教育,除了理论教学以外,实践应用和实际体验也不可忽视。同时还要与学生建立课后沟通平台,如与学生建立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掌握学生对于海洋形势与政策的理解与把握情况,观测海洋意识教育的成效。根据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检测来发现与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实效性。

第3篇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通识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068-02

海洋,占据了地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空间,不仅是生命诞生的摇篮,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海洋文化相关知识的传授及普及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海洋生物学”除了有其鲜明的专业特色外,还具有“与时俱进、强化使命担当”的人文特色。苏州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海洋生物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立项开设的。

一、背景概况

(一)开设背景

党的“十”提出我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2014年,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海洋生物学”作为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的成功开设代表了我国目前“海洋科学”的时代特征。同时,“海洋生物学”课程又是苏州大学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入门课。通过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低碳环保的生态意识,具有保护海洋、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理念,具有恢复、创造碧海蓝天的决心和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目标

通识教育的理念,具有基础性和补救性[1]。因此,其教学目标和专业课有所区别。“海洋生物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在理解了生命起源、进化的奥秘后,着眼于海洋的层面,用相关的理论和原理来阐释实际问题。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海洋生物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海洋生态环境及海洋生物的分类和分布,掌握鉴定海洋生物的主要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开发的意识。通过对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态势、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意义的解读,塑造海洋环境保护、和谐生态区域构建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启迪环保思维,陶冶社会情操。同时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从而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责任感、具有积极的公共事务参与意识、以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配置及完善

通识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它面向的对象复杂化。来自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选择一门并不熟悉甚至无该课程相关知识背景的通识课,这无论对学生本人还是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2]。因此教学内容的优化尤显重要。

(一)课程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海洋藻类部分知识点时,适逢大连发生蓝色荧光海滩事件,以此为实例,给同学们介绍了造成蓝色荧光海滩的主要生物夜光虫,作为一种甲藻、此现象的后面所隐藏的问题,并由此引出赤潮的成因及危害。作为大学生,身上有何责任,能有何作为和担当,并结合广泛存在的雾霾现象,将两者作一对比,把貌似遥远的赤潮和身边的雾霾结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又如讲授海洋哺乳动物时,以2015年11月智利337头鲸鱼集体搁浅事例为引子,在讲述生物生态生活习性的同时以鲜活的实例唤起青年学子对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强烈意识。

(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本课程选用教材为由加利福尼亚州立工业大学教授Peter Castro博士和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Michael Huber博士编著,中国海洋大学茅云翔副教授翻译的《海洋生物学》。全文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但全书有部分内容是属于海洋学、海洋地理学的范畴。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优化,突出海洋生物的主体内涵,以海洋中生物的演化顺序为主线,将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生态贯穿于各章节中。例如讲到海洋鱼类时,结合中华鲟已经连续2年没在长江产卵的实例,客观分析葛洲坝的建造、三峡工程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的干扰。讲授赤潮知识点时,从赤潮的起因为切入点讲述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健康的关系。使整个授课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次分明又相辅相成。

(三)注重与专业课的区别

“海洋生物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由于其与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不同,教学的对象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3]。海洋生物学专业课的教学以形态结构为主,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以腔肠动物为例,专业课讲授时会讲到水螅体和水母体的基本形态结构,注重于学生掌握详细的形态特点,介绍较多的专业术语,例如缘膜、芽体、围鞘、垂管、口柄、平衡囊、辐管等等。在分类上会详细介绍纲、目、科、属的各级分类依据,直至种为止,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各个物种所处的精准分类地位。而作为通识课程,则尽量精简专业术语,只详细介绍了腔肠动物特有的刺细胞;在分类上也只是介绍到纲和目为止,讲课重点放在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例如详细介绍桃花水母,虽然其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但其实名过其实,在全国十三个省、自治区广泛分布。又如授课时重点介绍环保知识,同时引发学生思考。详细讲述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因水温升高和海洋环境污染造成的珊瑚礁白化现象,我们该有何作为?

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海洋生物学专业课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有很大比重的实验课教学。而海洋生物学通识课全部是理论课,这就要求教师对在没有海洋生物实物的前提下,如何将课上得生动有趣进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摒弃了期末一卷定乾坤的单一化考核方式,采用了过程化考核模式,并增加了课堂讨论、辩论,科研小论文等方式。同时,构建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授课时,向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使学生开阔视野,主动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积极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海洋生物学的形态和分类内容难免会显得枯燥和乏味,并且记忆点很多。在授课过程中注重把海洋生物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启发学生想象并帮助记忆。例如在讲解水华现象时,开启讨论启发学生想象,了解引起水华的海洋生物及其形成原因,从而增强个人环保意识,让学生增强关怀公共事务的能力。同时使用理论―实践―问题讨论的模式,针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海洋生物学问题或现象,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案例或现象来追溯和研讨相关知识点。大大促进了学生将海洋生物学的理论与生产或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授课进程中,鼓励学生将生活中接触到的、新近发生的与海洋有关的事件、新闻引入课堂上来讨论,教师适时做出评论。例如印度洋海啸事件、太湖的蓝藻事件、食用织纹螺的中毒事件等等,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在海洋性灾难来临之前提高逃生意识和判断力,同时增强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此外,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系统观,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综合能力培养与社会责任塑造相结合、基础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过程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专业层次的差异,以大量的贴近生活的实例讲解来降低学习专业理论的门槛。PPT中集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彩色图谱,使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兴趣,并顺利学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宽容度。

四、“海洋生物学”作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成功之处

本课程开设以来,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课程的开设是成功的。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学生出勤率高。首先选课人数众多,可见课程的名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学生出勤率高。二是通过课程的讲授,很多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并与自身专业联系起来,准备今后从事海洋药物方面的相关研究。在这里本课程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三是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有的学生说,课程的学习让我有了一种对海洋生物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情怀,正是一个医生所需要的品质。四是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多学生表示今后的生活中,要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海洋,做好宣传,与海洋和平共处,向过度的捕捞行为说不,既要充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生不仅热爱这门课,而且课程的讲授对他们的认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已认识到海洋污染的严峻,把保护海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出发,无疑已经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有的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科研方向,因此,在这里,通识课程又充当了人生导路者的角色,无疑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有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具有了同情、怜悯之心,而这种人文情怀,能通过通识课程的授课而培养起来,无疑又是该课程开设的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3):26-37.

第4篇

一、海洋教育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进一步增强国家课程实施中的开放性与选择性,学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完善学校海洋教育实施方案与计划,积极探索学生海洋文化素养所需的课程设置,对国家课程相关学科,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海洋文化教育的特色发展,深入钻研国家课程教材中的有关单元和章节内容,寻求与海洋教育有关的结合点。如:语文学科对描述海洋的各种文体作品的诵读活动和写作交流展示;思想品德学科设计海洋方面的维权、环境保护等案例的评析;历史学科史上著名海战案例的起因、经过、因素、后果等分析探究;生物学科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因素的探索;地理学科海洋气候、海洋不同地貌景观特征的分析活动;音美学科以海洋为主题的戏剧、歌曲、绘画等艺术作品的鉴赏以及剪纸、贝雕等手工作品制作实践活动;体育学科以帆船运动为主题,突出帆船运动特色,做好帆船运动的普及。

为深入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潜力打造“让海洋浸润课堂”品牌,各学科结合各自教学实际有效整合海洋教育与学科课程资源,制定了“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教学计划”、“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小课题实施方案”。学校定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和优秀教学案例展评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总结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的经验做法和体会,利用集中教研活动的机会进行交流。

二、海洋教育与地方课程的整合

学校在《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地方课程教材教学中强化“用教材”的理念,加强与有关学科相关内容的整合,突出教材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注重实践学习、体验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师资培训,通过观看专家指导视频,专家辅导讲座,就课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及特点、实施建议、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老师们更加明确了具体的课时目标,进一步了解了教材内容,为学校《蓝色的家园・海洋教育篇》课程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报告强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为适应形势任务要求,学校结合国防教育扎扎实实抓好海洋教育,将海洋教育作为国防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深刻领会“海洋强国”重大决策部署,激发学生关注海洋的热情,凝聚起学生的海洋意志,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确立科学的海洋战略。

学校将海洋环境教育扎扎实实地落实到《环境教育》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普及海洋知识,通过海洋环境教育,丰富同学们的海洋环保知识,树立良好的海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自然生态、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的责任感,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把海洋环保知识带进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海洋环境教育。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环保篇》校本课程。

学校依托《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设,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因素,打造学校海洋教育特色,引领学生走渔村、上渔船、访渔民,了解大海的神奇,了解渔村的风俗,探听渔民的往事,体验渔民耕海、闯海、亲海的朴素品质。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灵山湾拉网节。拉网捕鱼是胶南沿海传承千年的传统民俗,是承载着深厚渔家文化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在展示悠久渔俗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体现了传统与时尚的碰撞,让学生把感受生活、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结合在一起。

三、海洋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整合

学校在开设地方课程《蓝色的家园》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学科教学渗透海洋教育,遵循“发现问题――生成主题――实践探究――开发课程――课程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逐步编辑形成了《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知识篇》、《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维权篇》、《让海洋浸润课堂――海洋战争篇》三本海洋教育系列校本课程。

《让海洋浸润课堂》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海洋教育校本课程内容和结构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经验,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师就是海洋教育系列校本课程的编辑人、执教者与评价者,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参编教师在课程编写过程中不断地讨论、反思、修订,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在教材编写中,将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融入主题活动,突出了能力目标和技能指导的系统性,方法指导主要以温馨提示、小建议等形式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各个活动之中,语言生动,形式活泼,方便教师和家长的参与指导。

为确保校本课程实施的正常开展,根据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科特点,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我们灵活安排课时,注重课程与课时的整合,在确保地校课程课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海洋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渗透,将海洋教育校本课程授课内容分解到相关学科。

另外,我们将校本课程的内容渗透到班会、课外实践活动及重大的节日中,做到了灵活机动、统筹安排。

四、海洋教育与综合实践的整合

我们开展以海洋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环境考察等活动,利用各种节假日或主题教育日,开展了以认识海洋、探究海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我们引领学生走渔村、上渔船、访渔民,零距离接触大海,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海洋科普知识,了解大海的神奇,探听渔民的往事,让学生把感受生活、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在亲身调查、访问、聆听中触摸家乡的真面目,感悟到爱校爱家的真情,产生了对大海、渔民、父母的亲和力,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了学习与生活的创新力。

我们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等重大节日在学生中组织《蓝色的家园》读书心得、小论文征集等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海洋剪纸、海洋绘画、海洋书法艺术作品、海洋贝壳作品创作比赛、海洋风景摄影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延伸与拓展学科教学;组织或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灵山湾拉网节、金沙滩文化节,让学生置身于海洋文化气息中更深地了解海洋、热爱海洋。通过开展以海洋文化为载体的实践活动,更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寒暑假中,各年级各学科结合蓝色海洋教育,组织开展了以“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中开展实践性、探究性学习,撰写海洋知识小论文、考察报告等,保证了海洋教育的连续性。

我们发挥剪纸地方特色和学校海洋特色,让海洋教育与地方剪纸有机结合,通过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陶冶心灵,美化生活。通过以海洋为题材的剪纸课程的学习,让全校学生知道剪纸的基础知识,利用工具进行创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剪出了家乡的风貌,剪出了海洋未来的向往,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学校的宣传橱窗、楼道、教室布置学生的剪纸作品展览,发挥了校园环境育人的作用。

我们组建了海洋教育兴趣小组、海洋教育文学社,招募海洋教育小记者小通讯员20余人,编辑《耕海》校报,刊登最新海洋动态和海洋新闻,介绍海洋相关的知识,介绍学校海洋教育研究成果,刊登学生海洋相关作品。

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教材改革;海洋工程;工文交融

作者简介:刘珍(1982-),女,山东阳谷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讲师;嵇春艳(1976-),女,山东青岛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11年质量工程课题立项建设精品教材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29-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是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为迎接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大发展而新增的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该“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现代海洋工程装备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具备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学生应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

尽管20世纪初就开始有工程师从事海洋工程应用工作,但海洋工程学科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出现在一些大学内,所以,海洋工程教育相对来说是很新的领域。探索水下环境、发展近海石油及天然气工业、海岸保护和港口的扩展推动了海洋工程的发展。1947年在美国墨西哥湾建成第一座钢结构平台,从此海洋平台经历了从固定式平台到深海spar平台的演化,而目前所能达到的开采水域也超过了3000m。海洋平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与陆地结构相比,它所处的环境条件十分复杂且恶劣,承受着多种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随机荷载。海洋平台装备更新发展迅速,目前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深水化、信息化。以往的教材鲜少对深水中的海洋平台设备和系统进行阐述,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海洋工程装备最新进展的需求。为此,学校重点编写了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的核心理论课程的教材――《海洋平台设备与系统》。本教材的编写以满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专业学生的学习为目标,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政策的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而且增加了生产实践环节。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为宗旨,紧密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培养人才,注重建设与改革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注重课内教学与开放教学相结合、注重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考核与培养目标相结合”。对于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应如何与课程改革结合等问题的研究似乎还缺少深入,导致素质教育实践者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实践中仍有失偏颇。[2]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学校应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提高解决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对于那些基于海洋工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发展起来的高科学技术和前沿领域,教材着重从基础层面上去寻找和分析它们的根,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基础论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这个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要做一些相对深入的分析和思考。[3]

一、培养目标的变化

教材旨在满足海洋工程专业的特色培养,以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或制造管理型工程师培养为重点,以工程执业的基本资质为导向,借鉴国外优秀工程师培养的先进经验,探索并形成具有“工文交融”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以“工程教育”为重点,建立“工程”与“管理”、“工程”与“技术”相融通的课程体系,树立“现代工程师”的人才培养观念。专业建设目标明确,特色显著,要在海洋工程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海洋工程结构力学性能、水动力学性能等方面形成显著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具备健全人格、能力突出,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背景,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卓越工程师;要求学生具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特色,满足海洋工程领域对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们应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工程素养突出、综合素质优秀,掌握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基础理论与海洋工程装备现场制造的专门知识和关键技术。

本科阶段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3+1”模式,3年在学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创设校内学科导师加校外工程导师的“本科双导师”制来配合完成人才培养。实施“双导师”制专业的所有学生均按专业和兴趣组成学生团队,导师为团队建立档案和能力培养计划,通过实践项目来组织实施。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并逐步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政策和结构的调整

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培养学生建立海洋工程的整体知识框架,了解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流程,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形成专业知识复合,逐步形成从平台总体设计、结构设计、生产设计到海上项目运行控制、运营管理整个过程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以及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程第一章综合介绍了海洋工程装备概念及体系,总结了目前为止世界上主要海洋工程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正在向大型化、深水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等趋势发展。我国在海洋工程技术方面特别是深海装备领域与世界先进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密切跟踪国际深海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是我国大力发展海洋开发事业必须先期进行的工作。学生必须首先了解国内及国际海洋工程整体发展现状,才能从实际出发攻克国内各项空白的海洋工程关键技术。教材从第二章到第七章详细讲述了包括固定式海洋平台和浮式海洋平台等各种先进工程装备的组成和特点,使学生掌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工艺和流程的基本原理、方法。最后一章以一个浮动半潜式平台为例,详细介绍了半潜式平台水动力性能试验。半潜式平台是目前世界上深水海洋环境中应用最好的一款平台,是我国海洋事业进军深海的主要发展方向,所以针对该平台的水动力性能测试专门设置了一章试验课,使同学们充分了解模型试验的目标平台、环境条件与数值计算理论,还对目前海洋工程中应用较多的SESAM软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此试验在江苏科技大学实验室进行,学校实验室是江苏省船舶先进设计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具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中心”。实验中心拥有大型拖曳水池、风浪流综合试验池、波浪水槽等重型实验设施和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海洋工程专用软件SESAM、ANSYS、CAD/CAM等软件系统,完全能够满足本章的软件教学和试验教学任务。

为了配合教材正文,在每章中还插入一定数量的专题,介绍海洋工程前沿的知识和海洋动力学的新成果的短文,同时还列出有价值的参考文献,用于开扩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代海洋动力学家的思想。针对目前学生对理论理解能力和对现象的解释能力差这一实际问题,对教材中习题作相应改革,增大了习题量和信息量。习题分A、B、C三大类,其中A类题属于理论分析题,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B类题属于基本训练,题中含有丰富的海洋动力学及海洋工程类知识,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C类题属于综合性应用题,用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让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三、生产实践环节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变化,还增添了生产实践环节。江苏科技大学与国内知名海洋工程企业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联合办学,拥有多个海洋工程的实习基地,完全能够满足本科教学需要。学校先后与海军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同时为了拓展合作领域、满足对海洋工程方向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与国内知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烟台莱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多个海洋工程方向的实习基地,为海洋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条件。

本专业学生在企业阶段主要学习海洋工程结构物制造技术、海洋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海洋工程技术前沿等结合企业实践的基本知识,接受企业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及平台总体设计、企业海工项目实践及海上项目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具有海洋工程领域企业实践经验,掌握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设计、建造流程中的关键技术,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特别是在海洋工程装备规划设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管理与控制工作中具有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使用合适的管理体系,形成管理计划和预算,组织人力和资源来确保工作进度,能够胜任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及制造项目中的关键岗位,能够成为具有适应海洋工程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端性的卓越工程师及精英人才。

四、教材改革的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学习,学生具有建立海洋工程装备结构的数学和物理模型的能力,得到海洋工程强度问题分析的训练;具有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形式选型和论证的能力,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及海洋环境可独立完成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形式选型及论证的全过程工作;具有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及软件解决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管理、模拟仿真等;具有可以应用各种手段获取资料、信息,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能够收集、分析、判断及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本课程教材的改革,培养本科生具有不断获取知识,紧密追踪学科与技术发展动态的能力。通过深入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及制造企业工程实践,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分析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实际应用问题。初步具备工程应用能力,具有至少1年的工程实践经历,能综合处理工程现场问题。同学们在将来的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在建立海洋工程装备结构的数学和物理模型、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形式选型和论证、海洋工程装备初步设计、海洋工程装备强度分析与计算、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管理与控制、解决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等环节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钟志光.论大学生的培养目标[J].娄底师专学报,1988,(1).

[2]宋素芬.大学生素质结构与工科课程改革[J].嘉兴学院学报,

第6篇

 

一、发展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背景

 

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人们对依法治国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如此,必然要求有大量各行各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来满足社会期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法律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640余所,在校生的总人数约为35万人。不同水平的院校纷纷设立法学专业,招收大量法学本科生。就辽宁省而言,具有法学专业的院校共计20所,在校生总量为1万余人。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非常注重对法律课程的学习,以掌握法学知识作为求职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据2010年的全国硕士招生报名统计,法律硕士仍居报考人数最多的十个招生专业之列,位居第二。全国具有法律硕士授权点的院校有115所,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在众多设置法学专业的学校中,我校要突出蓝色大学的特色,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同时,为服务辽宁沿海经济,实现海洋强国梦,依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培养高素质的涉海涉渔法律人才迫在眉睫。而“法学教育的正确定位和创新发展决定了法律人才的培养的效果”,因此,明确我校法学专业的定位及特色发展是重中之重。

 

二、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特色发展的理念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与特色发展与一般综合类学校的发展有所不同,要在“蓝色海洋”学科背景下谋求自己最大化的发展,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因此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凝练大连海洋大学法学专业教育的特色须遵循以下理念:

 

1.科学定位

 

罗伯特· 赫钦斯曾指出,“大学需要有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的远景。如果没有远景就是无目标性,就导致大学的极端混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项事业必将逐步纳入法制轨道。为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对蓝色大学法学专业进行科学定位。要以科学的方法推行适应海洋经济发展的法学教育,所谓科学定位是指:以科学的方法明确目标、制定方案、优化资源、彰显特色。结合涉海涉渔法律事务所需要的人才,制定法学教学计划,将涉海涉渔教育贯穿到培养计划中,按照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法律学是一门现实科学,而不是纯粹的规范科学”,法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各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

 

作为地方涉海高校,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与我校自身办学的内在条件,我校法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特色体现在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

 

2.特色发展

 

我校明确指出,要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带动相关学科,坚持学科渗透,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突出学科中的海洋特色。因此,建设蓝色大学法学专业既符合我校建设的总体目标,也适应了国家发展海洋战略的整体要求。

 

3.全面提升

 

“法之立也,为民造福耳。”我校刚刚起步的法律硕士教育正在探讨以法学基础教育为依托,结合我校建设“蓝色海洋大学”的目标,进行法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探索,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法律硕士教育不仅要为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诉讼型法律人才及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治国人才,更重要的是作为具为法律硕士授予权的涉海高校,要着眼于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涉海涉渔的法律专才。全面提升我校法学教育的质量。

 

三、蓝色大学法学特色发展的途径探究

 

1.夯基础——巩固法学本科教育,将已经取得的专业建设成绩为法律硕士教育奠定基础

 

“学术是支配大学的核心与根本,大学正是在学术这一本质特点上确定着自己存在的根据。”社会的发展使法学广泛渗透到生活的各行业、各领域,社会分工趋于精细化,如法官、检察官、律师、政府执法者,尽管很难掌握各行业全部的知识和技能,但作为法科毕业生,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是“应有的共同规格和最基本的要求”。法律的基本原理及价值理念仍是未来从事法律职业的基础。

 

法学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分为三部分: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其中,基础理论课程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和铺垫,专业基础课程是法学专业课程的核心和重点,专业技能课程是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技巧。

 

近年来,法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积累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要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强化法学基础专题课,使学生在具备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法律专业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的研究能力,事实调查能力,交流沟通、谈判、诉讼、非诉讼争端解决、接待、组织和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等;通过扮演角色来锻炼学生的职业判断力。

 

2.抓机遇——以法律硕士授权点建设为突破口,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实践,实现法学本科、硕士教育特色一体化

 

大学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社会组织,若自我封闭将会导致发展的落后与停滞。

 

对外界环境的辩证吸收是保持其活力发展和优化进化的必要途径,在强化涉海涉渔特色课程、加强法律教育的同时,优化专业核心课程,与全国指导性培养方案相适应不可缺少。要增加涉海涉渔法律实践性课程,如海事案件活用校内模拟法庭,增加校外海洋管理体验等环节。

 

3.筑特色——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坚持特色办学,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我校法学专业突出了大连海洋大学“蓝色”学科优势,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蓝色海洋经济相关的国际海洋法、海洋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以及涉海诉讼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向。本专业特色突出,突破了一般高校法学通识教育的模式,更专注于海洋管理、海洋环境等法律教育,开设了国际海洋法、渔业法规、海商法、海洋管理等特色课程。

 

理论方面,构建涉海涉渔特色课群体系,将法学知识与海洋渔业管理实务结合起来,构建涉海涉渔特色法学课程体系,突出“蓝色大学”法学理论教育特色;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最终为国家培养一批精通涉海法律实务工作的优秀人才,为涉海涉渔管理机关培养管理人才,为涉海涉渔诉讼培养专业律师。

 

实践方面,邀请大连海事法院、大连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实务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毕业生代表共同研讨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讨论,特别是针对学生专业基本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培养方面。随后,借鉴其他法学专业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制订我校人才培养方案。

 

(1)结合海洋渔业法理论及实务,做好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

 

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法理学专题、中国法制史专题、宪法专题、民法学专题刑法学专题、刑事诉讼法专题、民事诉讼法专题、行政法专题、经济法专题、国际法专题等。选修课按我校专业特色,设置海洋法专题、渔业法专题、海事诉讼等专题。实践教学包括法律文书、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谈判。实务实习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公证处、海洋渔业管理等实务单位或政府法制部门、企事业单位法律工作部门进行。在职业能力上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等方面的法律职业从业技能。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但不限于学术论文的成果形式。论文内容应着眼实际问题、面向法律事务、结合法学理论展开,重在反映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与知识综合解决法律实务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

 

(2)成立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设立开展法律涉海实践教育的平台

 

首先,由法学涉海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涉海实践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建立涉海实践教学体系化,形成大连海洋大学法学实践教学特色。

 

其次,“法庭进校园”就是把人民法院的真实审判活动搬移到学校进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与人民法院协商沟通,选取人民法院在审的案件到学校的模拟法庭开庭审理,在校学生参加全程旁听,观摩庭审现场,以达到使学生切实了解人民法院真实审判活动目的。法学专家工作站和交叉任职是经学院与大连海事法院协商推出的双方合作的新方式,即法学专业优秀的师资受聘大连海事法院人民调解员,同时,海事法院的法官经学校聘任担任在校学生教学指导教师。这种方式不仅为学校的优秀师资提供了接触实务,提供了实践教学能力的有力支持,也使得审判机关共享学校的法学教育资源,实现共赢。

 

4.谋发展——突出蓝色大学法学教育的特色,全面提升我校法学专业办学层次和社会知名度

 

强化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成员来自政府、司法实务部门、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大胆尝试“法庭进校园”、模拟示范庭、法学专家工作站、交叉任职等多种方式,保障法学教育具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不仅方便了在校学生直接学习法庭审判,而且对于人民法院和主审法官也是一种督促和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与审判机关之间的合作双赢。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1.解决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特色

 

传统法学人才的培养,是单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所培养的人才局限于狭隘的法学专业范围内,是标准化与同质化的。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采取实际措施凝练“蓝色大学”具有涉海涉渔的法学特色教育,特别强调和注重法学学生解决涉海涉渔法律事务的综合能力,解决了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突出了我校法学专业的特色。

 

2.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衔接

 

本项目研究法学专业定位,不仅强化扎实的法学理论教育,还认真安排涉海涉渔法律职业教育内容,并与司法部门联合实施开放式办学,增强了法学专业教育的适应性,缩短了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

 

3.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接地气”

 

本课题法学专业教育必须先参加法学专业专题教育阶段的学习,再有所侧重参加其他平台的某些特定涉海涉渔法律课程和实务环节,这样保证重点突出,能使掌握法律知识和具有解决涉海涉渔法律问题能力相互促进。

 

五、结语

 

蓝色大学法学专业定位及建设途径一定要依托海洋背景,坚持特色办学的原则,避免法学教育中标准与个性的矛盾。要科学确立法学专业建设目标,走特色发展的途径,只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法学专业一定会成为理工类高校中一个独特的、优势的专业。要坚持学科渗透,培养适应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涉海涉渔高级法律人才。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连海洋大学不仅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且会以涉海学科为先导,围绕海洋经济发展设立涉海专业方向,而且我校的法学专业也会成为蓝色海洋大学中的特色学科。

第7篇

人类对海洋始终怀有一份敬意,大海这一意象也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领域被广泛应用。海,可以说是资源的代名词,它孕育着生命,更加凝练着一种文化与精神。而只有文化,才能给予一个民族最持久的生命,让社会永葆青春与激情。两会期间文化自信再度被提及,可见,全国上下文化意识的觉醒。南海实验学校以“海洋”为价值核心打造的校园文化,正是其尊重文化、尊重传统、尊重人格养成的体现。

信心教育凝练自强意志

教育是需要投入真心与感情的事业,是关乎国民生存的大计,学校,是教育智慧与力量的汇集之地。对于南海人而言,又面临着特殊的教育困境:学校地处经济开发新区,各项设施都尚未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学生群体构成相对复杂,这些现实问题迫使学校要去寻找一条科学的教育路径,去肩负起自己的职责。

信心教育,是学校在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坚守的教育信条。“我们的‘信心教育’是立足于精神引领,同时通过完善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实施和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理念教育,最终是在文化教育、习惯养成过程中,培养有高尚追求、有良好品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社会个体。”校长孙连福如是说。由此可见,对南海实验学校而言,信心教育不仅是观念的存在,更是其具体的育人目标。

的确,信心,是动力的来源。“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信心于社会、于个体都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对于伴随着海浪声学习、生活的南海师生而言,更加能体会到乘风破浪的意义。人、帆合一的校徽,时刻鼓舞着南海学子踏浪前行。诚然,在南海这个大家庭中,如何让“风格各异”的学生融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是学校首先面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信心教育,正是学校在经历了多次探讨与实际调研之后,找到的让学生自主、自觉、自愿投入到学业当中的钥匙。学生有了自信,才能更愿意去展示自我,绽放魅力,在这样的时刻,学生们就能够获得彼此的尊重,这比一切口头的说理更加生动、有力,也有利于学校形成百花齐放、各自斗艳的良性竞争氛围,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信心是一种内在气质的展现,是一种难得的“精”“气”“神”。“九层起垒土,南海蕴浩然”,校训中既体现了学校对自己科学的角色定位,又表达出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期盼。基础教育是一项奠基工程,是始于足下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作为南海新区的一所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的综合性学校,学校是新区各界瞩目的焦点与希望所托,而学校的希望则是在学生的身上。学校立志将学生培养为身具浩然之气的未来建设者,以“气”养“神”,用正气去塑造完整的人格,去锤炼如钢的意志,让菁菁校园充满积极向上的能量。如若把学校比作海中行进的大船,那么,学生的成长就可以说是学校的航向,学校的一切努力都是因学生而生。

“立足海洋文化,助推信心教育”,学校在理解海洋文化的基础上还提炼出包容、博大、团结的大海精神内涵,并以此为突破,形成了以“包容、开放、创新、超越”为核心精神的学校理念系统,让师生真正去理解、实现“胸怀若海洋、良习若自然”。

外在的困难并不能成为进步的阻碍,相反,它会激发挑战的勇气。缺乏一线城市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却给了学校破茧而生的契机,使南海师生更加懂得自立、自强。这样难得的品性,正如大浪淘沙一般,是海洋带来的馈赠。

信心团队触发自我觉醒

大海航行靠舵手,一支高效的团队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保证。因此,学校将干部队伍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着力加强对干部思想、行动能力的培养:

其一,“四个一工程”助干部养成学习习惯。学校要求干部每人每学期要读一本自己分管工作方面的理论书籍、每月学习一所名校的先进管理与教学理念、每月形成一份专业学习材料、每月举行一次理论交流会,做到及时更新观念,维持学习常态。

其二,“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学校实行中层干部无缝隙轮岗制,从副校长到主任,从各科室负责人到教师,力图将职责落到个人,落到实处;要求级部主任每个课间都要到自己负责的楼层进行巡视,维持课间活动的秩序,并通过与师生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管理即服务”的理念,是学校对干部提出的另一点要求,敦促干部当好师生的勤务员,事事想在前,做在前;周一的工作例会,已经成为学校的传统,会上每位负责人要及时总结一周工作情况,并对未来一周工作制定合理的计划与安排,明确学校各科室每周的工作重点,进行恰当的前瞻与协调。

此外,教师是最为贴近学生的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直接与明显,教师永远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尊重教师,就是在稳固学校的根基。学校坚持以骨干教师为引领,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突出打造一支“信心型”教师队伍: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充分挖掘骨干教师的辐射价值,定期启动“青蓝工程”,不断完善骨干教师业务档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师生互助档案,要求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从导学案的编写、课堂互助小组的运用、课后批改、反思等实行一条龙负责制;开展每学期上一节全校示范课、举行一次专题讲座、一次经验论坛、一次成果展示的“四个一”工程;在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上,坚持“注重培养、大胆使用、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方针,实行跟踪“听课――评课――再听课――再u课”的方式,在不断地听、评、改的过程中达到新老教师共同进步的目的。

同时,学校以 “名师读书交流会”“名师论坛”“课堂观察20问讲座”“课堂观察量表开发比赛”等多项展示活动为平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作用;开展教研组“六个一”活动:每月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做一次业务讲座、每季度安排一名骨干教师做一次读书推介、每学期召开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教师个人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一个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总结一条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用榜样的力量去激励教师成长;借助网络,加强名师与伙伴校的名师交流,选派名师赴外地学习取经,为其业务精进提供必要的条件与保障。另一方面,学校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特色教师队伍,以外聘特色教师团队与培养本校特色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从根本上而言,干部与教师团队的素质就是学校品质的体现,只有自信的团队才能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储备不竭的动力。

特色课程揭开海洋面纱

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育理念的落地同样也需要课程的助推。南海实验学校的一切都离不开海洋,“海文化”业已成为学校的最大特色。得益于大海的滋养,学校才有了自己的名片,有了属于自己的色彩。以海洋为中心,围绕海洋开展特色课程与活动,是学校立足本土、尊重民俗文化的必然选择。

学校依据“让课程成为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的理念,初步构建了“海洋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分为“汇文”“健行”“涵慧”“践知”四大课程模块,并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作为实施信心教育的主要抓手。

学校通过精细的课程研读,结合自身特色,对国家课程进行了高度、有针对性的整合。“海战风云”与历史学科“海之意”与语文学科互为补充,将传统学科与“海洋学科”紧密结合,开阔了师生的视野,提升了其对社会、人文、历史的认知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制订了《海洋文化课堂评价标准》,要求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挖掘海洋文化教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海洋文化教育。

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也是精益求精。《美丽南海》《魅力南海》《美利南海》《梦想起航》四个系列教材,是学校自主编写的七至九年级的校本课程用书,它们涵盖了南海的人文、地理、历史、未来等诸多方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去认识南海,认识家乡,增强其归属感与认同感;“海洋与生活”“海洋与环境”“海洋与文化”的教学主旨内容,教会师生懂得应该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大海,用怎样的行为去保护大海,用怎样的心态去接纳大海;“纸上得来终觉浅”,学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到盐场、沙滩去清理垃圾、收集“财富”,既培养了其环保意识,又增强了其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早融入社会,是一场别具意义的“社会演练”。

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学校的特色选修课程,海洋贝雕、海洋剪纸、海洋沙画、海洋标本、海洋木工、海洋机器人等既有趣又有益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南海师生的手中,一个贝壳,一堆细沙,一块木头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那大大小小的贝壳变成了植物、动物、帆船,甚至是文字,那剪纸上留下的是南海人美好生活的倩影,那沙画所临摹的是南海师生对大海、对生命的热恋,所有这些都有着他们自己的标签与印记,它们或灵动、或呆萌、或娇艳、或朴实,都是如此可爱与迷人。

环境建设筑造“海洋天堂”

环境润物无声,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人或是一个地方的精神风貌。南海实验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自我内在要求的驱动下,大力推进学校环境建设,以“特色环境服务特色文化”为目标,努力营造“一景一文化”,从而更好地实现环境的育人功能。

不同于一般学校的花园或文化园区,南海实验学校的文化园也是以海洋为中心:生物园以海洋生物模型为主体,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广泛地认识海洋生命体,让他们对海洋产生初步的探究欲望;以“舟行”为主体雕塑,“鱼翔浅底”“生生不息”两个小型雕塑为辅助的海韵园,则是凸显海洋文化的所在,它们让身处校园中的师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海洋背后的精神价值与力量;“梦想起航”“晨曲”“日新月异”的雕塑,鼓舞着师生们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去迎接未知的挑战。

本着对学生绝对负责的态度,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学校的实验楼,可谓是一个专门的“艺术楼”,这里是学生们的梦想与创造乐园,“立足特色海文化,践行蓝色中国梦”,是楼上的醒目标语。这里见证着学生们技艺的成长,从最初简单、粗糙的形象,到越来越见功底的作品,这些都是学生们乐趣与自信的来源,也是学校蓬勃活力的展现。

学校还构建了特色主题文化墙与文化长廊,让师生时刻被海洋文化浸染。办公楼与每一栋教W楼都有着专属的标语,楼主墙以海洋精神为主题,将海文化融入到师生头脑当中;实验楼设计文化励志廊、手工创意廊、书画作品廊、知识风采廊四个主题文化长廊,分别以海洋主题文化、学生手工作品、师生书画展示、帆船知识为主要内容,创设浓郁的海洋氛围,展示学生的工艺、书画作品,放大它们的光彩;教学楼设计班级文化廊,定期更换,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展示平台。

学校专门建设了模拟海洋馆,馆内陈列了众多海洋生物标本,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同时辅以海洋宣传画册作为补充,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库。另外,学校还有一间展示船舶文化的教室,让学生贴近船舶,让船舶走进学生,这些船舶都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郑和下西洋、泰坦尼克号、勇者号等,使学生与历史更为亲近,将历史变得更易接受。学校还拥有威海市第一个帆船基地,让学生在历史与时空的切换中,立得更高,走得更远。

海洋是南海实验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学校,海洋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校也因为海洋而变成了一个梦幻式的蓝色家园。

自信校园演绎众川赴海

海浪翻涌,涛声阵阵,众川入海的景象壮美而激荡人心。在南海实验学校上演的正是如此精彩的一幕。在信心教育的指引下,在信心团队的带动下,在特色课程的践行中,在校园环境的感染下,学校的特色教育成绩斐然,达到了最初的预期,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事实证明,学校的海洋文化是值得坚守与传承的,多年来,在以“海文化”为主体的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上,学校不畏艰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阳光、自信的笑容已经成为他们的标志,使得他们大放异彩:在两次威海市现场会上,全体学生分别作了“青春的浪花”大课间展示和“海文化”校本活动展示,赢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好评;学生沙画作品代表威海市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并在山东省举行的“中学生创新科技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其中2015年6月在济南举行的机器人能源争夺战中获得省级三等奖;8月参加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暨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赛区选拨赛中获得一等奖;12月VEXIQ机器人项目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九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上夺得初中组金奖。

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至关重要。学校正是明晰该点,所以才丝毫不放松对教师的培养工作,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中,学校的教师队伍已经可以担负起与其教育理想相对应的育人责任:学校教师代表威海市在“山东省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题开题大会上做经验交流;5名教师上过威海市级公开课;100多人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多名教师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多名教师获得第六届青少年机器人活动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赛区选拔赛优秀教练员奖、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多名教师获得省书画摄影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电脑绘画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倾注心血的校本课程也被作为典型在文登电视台、威海电视台报道,其课程研究成果先后八次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学刊》等国家级报刊上报道,学校本身也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创新校”“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基地”“第六届亚洲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区最佳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第8篇

关键词:

海洋;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17402

无数历史证明,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与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对中国来说,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被西方列强从海上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曾经的天朝上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陆地资源被开发殆尽,海洋资源的开发就显得迫在眉睫。我国作为世界性的海洋大国想要完成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重视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更加需要加强人民群众对于海洋价值的认识。近年来我国的南海疆域一直波澜起伏、暗潮汹涌;如何有效的加强我国海洋意识的教育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1我国海洋意识的发展和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一直以来都有着“重陆轻海”的传统思想,但是纵观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强盛的朝代都与重视海洋密不可分。指南针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为航海事业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帮助,早在秦朝就有史料记载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药,派徐福出海寻找仙丹;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当时汉朝的强大;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就是在明朝时期的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远走了三十多个国家,不仅与各国建立了良好的交往也宣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的震慑住了明朝初年的倭寇,保卫了我国疆土的平安,防止了外敌的侵扰;也为我国的海外贸易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直到清朝开始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我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一去不返,从鸦片战争开始到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惨败,短短数十年清政府走向了灭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走向了富强同时也高度重视了我国的海洋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一直在探索南极。从1984年开始,我国多次赴南极进行考察发展,中国的南极长城站于1985年在南极落成;此后,我国一直加强对南极的探索,终于在2009年在南极内陆建立了中国首个考察站;短短数十年取得如此大的进步,这与我国的重视海洋政策密不可分。与此同时我国对深海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蛟龙”号在2014年刷新了我国深海下潜记录。同时中国海军也在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2013年的“辽宁”号航空母舰的下水让世界瞩目,也标志着我国的海军进入了海上强国的行列。

在我国海上实力空前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国在海洋意识教育方面的缺失。从现有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对于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概念模糊甚至有的是毫不清楚。而在2009年,菲律宾在国际上宣称黄岩岛为自己所属岛屿时,国内还有许多民众对于黄岩岛的地理位置都不清楚。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方面的缺失。尽管地理已经作为高考的科目之一但是学生的重视程度并不高,而且在地理这一学科当中对于海洋的教育非常薄弱,青年学生对于海洋国土这一概念并不清楚,很多学生都知道我国是960万平方公里但是对于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时毫不知情。除此之外,对于海洋的宣传方面也做得不够,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都应该引起重视。

2加强我国海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美国著名学者马汉在自己的著作《海权论》中曾经说道:“海洋对国家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决定性的作用”,“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加强我国海洋意识教育的这一必要性是由海洋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整个地球百分之七十都在海洋的覆盖之下,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从交通运输来说:海上交通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廉、不需要进行日常维护、路线宽广等特点。在发现新大陆这一个历史进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哪一个国家掌握了海上贸易的航线就等于掌握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从而称霸全球。纵观近代史的发展,每一个超级大国的诞生都伴随着这个国家海上霸权的兴起。而从另外一个方面考虑,海上的通道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的油气资源依赖度也越来越高,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而我国的进口石油有百分之七十都是通过海洋运输的,一旦我国的海上航线出现威胁,我国的经济发展则承受着巨大的影响。

海洋资源丰富,随着陆地资源开发殆尽,人们都将目光投向了更加宽广的海洋。海洋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油气资源,据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3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1/3,目前,南海已被列为国家十大油气战略选区之一。南海也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在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的同时,也可以带动我国的GDP的增长,提高附近居民的收入。而且海底深处还有着陆地稀少的稀有资源。陆地上人口的不断膨胀造成了活动空间的缩小,现在不少国家都在海洋寻求新的活动空间以此来缓解人口增长的压力。许多地方已经采取了围海造田的方式来新兴机场和码头。可以说在未来,海洋将会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领地,所以加强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此外,加强我国海洋意识教育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的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应该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这就决定了我国注定不能只着眼于我们的近海,还更应该着眼于走出去这个战略。海洋对于我国的边防安全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就首先要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历史的惨痛教训已经足够使我们警醒,来自海洋的威胁曾给我们的民族多次带来深重灾难,所以我们更要警觉重视海洋上的安全。如今南海的争端也告诉我们如今我国海上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所以,我们想要在新世纪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这一伟大目标就要加强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

3我国海洋意识教育的培养途径

3.1重视加强海洋意识教育

世界上其他的国家对于在人民群众中普及海洋知识十分重视。以越南为例,越南国内现在每年都会举办全民国防日和全民海防日等活动。并且在自己的教育体系内十分重视对于海洋重要的宣传。这对于我国也是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海洋意识的教育,将海洋意识教育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和历史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要完善有关的教育体系和课程,并不只能仅仅停留在发展学者的层面,还应该编写适合各个年级不同阶段需要的教材,有关海洋的知识、我国目前海洋的形式以及海洋的重要性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加强学校有关的师资力量,积极引进人才。在学校里也可以通过外聘专家或者学者开展相关的学术报告加强学生对海洋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政府也应该鼓励民间社团有关海洋研究的发展,成立专门的科研组织并且提供科研经费。同时在社会上可以定期开展各种展览,成立海军博物馆、海族馆等方法来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同时也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2海洋意识的宣传

现代媒体有多个渠道,可以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各个手段结合一起宣传海洋意识。找准切入点,如郑和下西洋,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纪念活动。宣传和灌输我国的海洋文化,使人们了解我国有过的辉煌的航海历史和文化,将人们根深蒂固的陆地情节与海洋意识结合起来,使人们认识到海洋意识的重要性。将我国现有的能源问题与海洋结合起来,让人们了解海洋深藏的宝藏并且也应该要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重视资源。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才能让海洋让人与海洋和谐发展促进我国的进步。

另外媒体等也可以制造有关我国海洋意识的纪录片或者影片在电视或者网络上进行播放,让人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我国海洋的发展并且能够随时关注我国的海洋方面的最新动况。

3.3制定长期的海洋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制定了一些关于海洋的法律法规,但是并不完善,同时在管理上有关部门的权责划分并不清楚,力量比较分散。我国当下应该尽快完善我国有关的海洋规律法规,这样在面对争议时我们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树立海洋海防意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海洋资源的诉求会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在当今全球陆地资源都匮乏的同时,争夺海洋资源在未来无可避免。我国更应该加强我们的海上军事力量维护我国的海洋和海洋权益。在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几个方面我们也需要更加详实具体的规划。

4总结

新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应该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加强我国的海洋意识教育。我国目前是一个海洋大国,却还不是一个世界的海洋强国,想要实现我国的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和平崛起,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冯梁.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

[2]余丹阳.中日海洋意识对比[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3).

第9篇

(一)学校数量、类型

目前,我省没有一所独立的海洋大学或学院,只有近年来在综合性大学设立的海洋类院系、学科,如专业数量少,规模小,远滞后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为我省海洋经济战略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源泉不足。

(二)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海洋技术系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于2001年新开设的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工程,海水利用,海产品综合加工利用及海洋环保等行业的具有理工综合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海水资源利用研究所是根据河北省及华北地区省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海洋化工、海水利用、海洋生物技术、海水养殖技术等,并兼任海洋技术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河北大学:海洋科学专业本科2001年开始招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实的海洋科学,海洋生物学和海洋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从事海洋科学研究与考察、水产养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科学教育、海洋经济研究和管理部门的工作。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现拥有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两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为2006年新上专业,于2007年招生;有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两个本科专业和水产养殖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海洋方向)、资源与渔政管理、水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制药技术水域环境监测与保护、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海洋技术等8个专科专业,其中海洋科学专业位2006年新上本科专业。

(三)学校布局、人才结构与海洋产业发展的差距

在河北省重点大学发展海洋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这些学科专业为近年来新上学科专业,基础薄弱。二是这些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扩张中,规模急剧膨胀,管理和运转成本过重,已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投入发展海洋及相关学科和专业。三是地理位置限制,除了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以外,其他院校缺乏地理位置的优势。四是由于错过20世纪90年代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机遇期,再加上过去河北经济落后,缺乏高级人才竞争优势,因此海洋高等专业教育师资不足。

河北省不仅海洋人才数量不足,而且结构失调,目前缺乏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政治、海洋法律等专业,海洋管理、海洋战略等综合性人才极度缺乏。

二、河北省海洋科技教育与沿海省份相比的不足与差距

目前,我国沿海省份基本都有自己的海洋大学或学院。一些原来没有海洋大学的省份纷纷组建了自己的海洋大学,并且列为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实力较为雄厚(广西、河北、海南三省区除外),海洋学科专业基本拥有博士、硕士点,甚至为国家或省重点学科。如山东省的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同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河北省高等海洋教育相当滞后,其原因之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敢争天下先的思维,它导致的不仅仅是教育的落后,而是整体的落后。其二是对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地处京津,接受科技辐射,只要引进人才就解决问题了。其结果是教育缺乏投入,基础薄弱,差距越来越大。其三是海洋意识不强,海洋科技教育体系、网络建设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河北省海洋科技教育对策

《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统筹考虑并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海洋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发展海洋监测预报技术,提高海洋环境保障能力;二是发展海洋开发保护技术,推动海洋经济健康发展;三是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提高海洋规律认知水平;四是开展海洋管理研究,促进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实施海洋重大专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六是推进海洋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七是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基础能力;八是加强海洋科技教育,培育海洋科技人才队伍。

《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给沿海省份海洋科技、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河北省应抓住这个机遇迎头赶上,特别是中共河北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努力构建沿海经济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这为河北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也为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一)宏观上政府加强引导和投入,

学校作为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投入。纵观沿海发达省份,其海洋教育与发展,都列入了省政府的日程,作为重点之一来抓。无论从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角度说,还是从建立河北海洋教育体系来说,海洋科技教育都应该成为河北省的一项重点工程。

(二)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强海洋意识,办好海洋教育。另一方面,无论是专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不论哪所学校都有办好海洋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定位上必须准确,要符合学校实际,符合河北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

(三)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青岛;海洋科普;海洋资源;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P7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1-0009-02

青岛是我国著名的海滨城市,不仅有着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人才资源,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教育优势,具有国家海洋类重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研院所、涉海博物馆、海洋科技馆和众多的涉海企业等。这些都为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但我市的海洋科普事业仍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创建青岛海洋科普基地品牌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笔者结合实际工作,浅谈如何改进海洋科普工作的有效性。

1树立海洋资源特色,丰富海洋科普宣传载体

海洋科普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多开办实践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互动活动,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语言、图表、照片、标本及音响视频等手段,向孩子们讲解海洋科普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海洋的感情,树立海洋意识,增长海洋知识。各级科普教育基地和场馆应定期邀请中小学校、幼儿园到基地进行互动科普教学,传播海洋知识。要把中小学“海洋教育”实践与研究作为课题,把开展海洋知识教育与办成有特色的海洋教育基地结合起来。定期安排科普活动专题内容,让更多的市民走进科普基地,接受海洋科普教育。整合全市海洋科普资源,每年举办一次全市性的大型海洋科普宣传日或宣传周活动,打造青岛的海洋科普品牌。利用我市郑守仪院士的有孔虫模型作为科普展示物以及“大洋一号”在深海采集的金属结核、海山结核、深海泥样等标本开展海洋科普系列展。举办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提高和保护青岛近海的海洋生物的品种和数量。以“热爱海洋、保护海洋”为主题举办万名青少年签名活动。举办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邀请海洋院士和专家作海洋科普报告等活动。此外,我们可以利用各类节庆活动作为平台进行科普宣传,加大海洋科普宣传的范围和影响力。

2整合各种海洋资源,加强海洋科普基地建设

青岛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海防战略要地,是进行海洋国防教育、海洋国土意识教育的最好场所。虽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建设像深圳明思克航母世界那样的大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但也可以利用海军部队退役或废弃的军舰、潜艇改造成科普教育基地。将这些场所真正建设成为集军事、历史、文化、游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场所,弥补我市专业科普场所的不足,努力做到合理分布、资源共享,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

大力促进青少年海洋科普实践基地建设。应在有条件的科普基地兴建海洋开放实验室和海洋科普教室,利用声、光、电等先进展示手段建成现代化的多媒体电脑教室、标本室、触模式展示屏幕等,能让青少年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如水质分析化验、海洋生物的习性研究、海洋生物标本制作、海洋生物解剖等学习体验,亲身扮演实验员的角色,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增强青少年热爱海洋的情感和献身海洋的能力。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海底矿藏、海洋环境、海洋生态、海洋灾害等知识的普及教育,使青少年确立保护海洋环境、珍惜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的思想意识,从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3改善海洋科普投资结构,引入海洋科普竞争机制

提倡海洋科普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海洋科普产业化道路,面向社会招标科普项目,建立科普工作良性的、长效的运行机制。海洋科普可以和乡土文化相结合,和休闲娱乐相结合,和航海运动相结合。应鼓励一些科技公司专业从事海洋科普工作,开发海洋生物标本和各种海洋生物的旅游纪念品、邮票、杂志、光盘、艺术品等,参与市场竞争。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青岛丰富的海洋科普旅游资源,旅游思路要开阔,海洋文化的内涵要扩大,要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够学到海洋科普知识。现在我国西部和内陆地区还有很多孩子从未见过海洋,我们不但可以利用我市海洋科技的发展成就和海洋资源主动出击开展“海洋科普知识西部行”等主题活动,到当地举办海洋生物标本展等,让中西部更多的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海洋、热爱海洋,走近海洋,并通过这一媒介,加强东部与西部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也可以借此宣传青岛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这些地区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来青岛进行海洋科普旅游。

4加强海洋科普队伍建设,增强科普工作智力支撑

要大力加强海洋科普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巩固发展现有科协组织和各类学会等群众性科普团体,鼓励、支持各种形式的民营科普组织的发展,努力建设一支由科普专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专兼结合的海洋科普工作队伍。除了要加强对在职科普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外,还要加快科普专业人才的引进和通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科普工作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海洋科普工作,仅靠专职部门、专职人员的参与是不够的,其人力资源、社会影响等方面都是很有限的。为此,要建设和培育科普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公众志愿参与科普服务的积极性,运用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资源,服务于海洋科普工作。

5加大媒体宣传的力度,扩大海洋科普的知名度

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及时便捷、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优势,是新时期开展海洋科普的重要阵地。海洋科普工作应与新闻媒体密切结合,加大海洋科普新闻宣传力度。发展现代海洋科普事业需要有相应的科普文化产业基础,特别是内容产业。各级科协和下属学会要组织科技专家、科普作家等参与科普节目的制作,开发各类媒体所需的科普资源,帮助媒体策划、创编面向大众的科普节目、作品,与媒体合作开办各类科普节目。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征集、推介活动,为媒体提供科普内容服务,创造条件拍摄一些海洋科普片、海洋动漫片在电视台播放。要充分发挥网络科普的交互式功能,增强参与性,实现多方面互动,吸引公众的广泛参与。

6立足海洋生态优势推进科普旅游结合

近年来,青岛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已由最初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为全市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目前青岛旅游业仍然处在数量型传统旅游阶段,亟待优化结构、转型升级。

青岛是一座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市,这里有十分丰富的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等海洋科普资源,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风俗人情,有先进的临港产业、农林牧渔园区等工农业产业景观,还有水上运动基地、游泳馆、博物馆等良好的基础设施。同时,腹地广阔,客源市场较充足,具备发展科普旅游业的良好条件。加强宣传,让公众充分了解科普旅游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引导消费者进入科普旅游市场。将科普旅游纳入青岛海洋特色城市建设和旅游总体规划,制定发展科普旅游的扶持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和管理。支持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从事科普旅游研究、宣传、教育、组织和服务。鼓励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开发科普旅游线路。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充分利用青岛资源优势,推进旅游与科普相结合,形成两者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共赢格局,是加快青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总之,为实现青岛科普工作创新、跨越发展,推进旅游工作优化结构、转型升级,需要认真研究科普旅游的方法和措施,加快与国际科普旅游产业接轨,推动科普旅游尽快成长起来。

总之,为实现青岛海洋科普工作创新、跨越发展,推进配套工作优化结构、转型升级,需要认真研究科普的方法和措施,加快与科普产业接轨,推动青岛海洋科普尽快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鸿.抓好青少年科普教育 打造科协工作新亮点[J].科协论坛,2010,(3).

[2] 王月冲.科普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J].科协论坛(上半月),2010,(1).

[3] 刘彦君,吴晨生,吴琼,张鲁冀.我国科研机构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上半月),2010,(2).

[4] 张炜哲.全国学会增强科普能力形成活动品牌[J].科协论坛(上半月),2010,(2).

第11篇

论“海洋社会”及其在中国的探讨

中华海洋文化特质及其现代价值

海洋法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于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比较的再认识

刍议《庄子》海洋意象及其当代教育价值

基于人海关系认识的海洋教育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海洋强国

社会变迁:日本漂海民群体的研究视角

古代浙江海洋渔业税收研究

渤海溢油事件的社会影响研究

包容性增长与海洋渔区渔民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失海渔民社会保障研究综述及展望

东亚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对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长三角城市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策略探究

海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基于就业弹性的海洋人力资本地区性差异比较分析

我国水生生物资源生态保护现状刍议

中国南海开发石油缓慢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失海渔民发展资源的多重衰竭与渔区社会基础的振兴

从环境公民到海洋公民——海洋环境保护的个体责任研究

美国海洋溢油事件的社会学研究

从课责概念探讨台湾渔会组织之治理

海洋社会学视域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

试论海洋社会互动及其主要形式

海洋社会学:回顾、比较与前瞻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海洋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从渔民节到赶海节:山东半岛刘家湾海洋民俗文化的变迁

我国海洋民俗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对策

我国涉海人类活动与海洋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海洋渔业“双转”政策与风险社会中的渔民

水上居民群体认同问题实证研究

心理学视阈下的海洋意识指标体系构建

大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对青岛市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围填海造地问题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我国海洋渔业环境保护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机制探析

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

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综述

海员关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化因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安全政策体系研究

渔权即海权:张謇渔业思想的核心

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的海洋社会学考察

海洋社会变迁过程中海洋渔民的地位变迁初探

从海洋文化到渔民社会:海洋教育与意识的培育路径分析

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日本祭海仪式变迁——以濑户内海管弦祭为例

海洋意识的变迁及其建构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

海洋环境变迁的主观感受:环渤海渔民的口述史研究——一个研究框架

当代中国的海权论——基于对《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的解读而展开的评论

第12篇

 

随着深海远洋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给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建设和深海油气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1]。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实力提升,为中国成为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保障。海洋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关乎国家海洋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因此对海洋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研究生学位点,隶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近年来发展迅速,学位点按照“内涵发展,目标引领”的办学方针,把提高研究生竞争力和教师影响力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立足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提升这两个基本点,进一步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学科竞争力,更好地服务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发展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基于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在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海洋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点,以期提高海洋工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一、海洋工程学位点简介

 

海洋工程学术学位点围绕产业现实发展需要,开展了海洋装备设施研究。海洋工程学位点从无到有,研究生规模稳步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位点管理逐步规范。通过近年的全面建设,学科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加强,成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术水平快速发展,学科排名大大提前。

 

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学科方向的设置,要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同时考虑到社会对该学科的实际需要 [3]。浙江海洋大学的海洋工程专业主要开展离岸海洋工程结构设计、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以及海洋结构物水动力分析等领域的研究。

 

一直以来,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在对研究生培养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根据各学位点的情况将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作为重点,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学位点建设项目[4]。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海洋工程硕士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当提高实践课的比重,增加专业选修课程的科目和学时数[5]。研究生授课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增加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的教学,培养研究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索思维的能力。

 

以海洋工程研究生必修的专业课《海底管道工程》课程为例,课程主要讲述海底管道构造、海底管道施工方法、施工方式及实际工程应用。通过讲授拟出版自编教材、参观海工装备的制造现场、观看世界著名企业海底管道施工视频,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实践中,获得了最全面的专业课程知识。研究生通过对海底管道现场不同施工方法的对比,掌握基本施工技术流程,并从中学会了综合分析设计方法。

 

(三)强化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的学术能力、科研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6]。目前,学科现有教职工23人,包括10名教授、12名博士、1名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3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3名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省教学名师。

 

学院高度重视中青年导师的培养,加强岗位培训,使他们了解研究生管理、培养制度,树立良好的教学培养观念,同时组织有经验丰富的教授对中青年硕导进行传、帮、带培养。有计划选送理论水平不高的教师到国内外优秀院校进修,选派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到海洋工程企业进行技术职位挂职锻炼。

 

科研能力是衡量中青年导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中青年导师的科研能力。学院应积极鼓励中青年人才申报各类科研课题,持续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中青年导师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研究合作提供平台。以我校海洋工程硕士学位点为例,中青年导师安排到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挂职,参与建造海洋钻探生活辅助平台的设计,赴金海重工集团协助90米自升式海工作业平台的研发。导师通过参与工程实践,提高了自身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稳定了科研合作基地,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同时培养了一批具备学术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导师队伍。

 

(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高水平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对促进研究生的持续成长成才、提高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海洋工程学位点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方面别出心裁,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研究生学术交流制度。导师应定期与指导的学生交流探讨。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学术讲座,鼓励不同的学科思维理念进行交流和碰撞,并积极选派研究生参加海内外的高水平学术会议。

 

2.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定期邀请高水平的海洋工程专家为研究生举行讲座报告。组织优秀学生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台湾海洋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等院校交换学习,学院组织开展过中俄友好船舶与海洋工程报告会、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的中俄芬船舶与海洋工程师生学术交流会。

 

(五)构建实践创新体系

 

培养质量是提升海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核心。建立研究生实验平台、提高实验教学条件、加强建设研究生实验平台是巩固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当务之急[8]。

 

1.建立研究生实验平台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在平台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该学院在浙江省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原有基础上,新增了浙江海洋大学江海通达新船型研发中心,2014年又独立申请并获批、立项了浙江省近海海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2.建立产学研联合实践平台

 

产学研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高级人才。目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与宁波市、温州市、台州市等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扬帆集团、欧华造船、日本常石集团(舟山)、金海重工等海洋工程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机制。

 

(六)规范培养活动的管理

 

学院不断规范海洋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活动,严格执行研究生培养计划,保障各项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学位点为不断提高海洋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在课程理论教学、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自查预审、最终答辩等环节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体现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标志是学术论文。论文是体现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展示其学术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9-11]。近三年来,船舶与海洋工程硕士点的学生发表科技论文96篇(生均1.78篇),其中英文文章17篇;海洋工程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合格率为100%。

 

三、结束语

 

近年来,由于造船行业不景气,许多船厂将业务拓展至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制造,逐渐走向高端领域,对海洋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讨如何提升海洋工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学院重视研究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海洋工程的学科水平,提高研究生培养规模和质量,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加强科教协同、产学研结合,努力建设一流的海洋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