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垃圾分类考察报告

垃圾分类考察报告

时间:2023-01-28 00:4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垃圾分类考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垃圾分类考察报告

第1篇

        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加拿大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先进经验,4月10日至30日,以××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希平为团长的"浙江省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培训团",成员除来自××市以外,还有台州、绍兴、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市的政府分管领导、建设(规划)局长,在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二十一天的考察培训活动。此次学习培训活动得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和省人事厅的高度重视,浙江省外国专家局和国家外专局驻加拿大代表处负责组织实施。范文搜版权所有

在加考察培训期间,培训团先后访问了多伦多、蒙特利尔、京士顿、温哥华等加拿大主要城市,重点考察了城市古街区市政中心、中央商务区及规划区范围的城市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官员及城市规划和管理专家的介绍,并就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和讨论。培训团一行受到蒙特利尔、京士顿、温哥华等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蒙特利尔市市长热拉尔·特朗伯雷(geraldtrembly)、京士顿市市长哈维·罗森(harveyrosen)、温哥华市副市长施民信(timsteveon)与培训团全体成员进行了热情交流。

培训团还访问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尔森大学、麦吉尔大学、女王大学、bc大学等著名学府,聆听知名教授和专家的讲座。传承英、法文化和体现北美区域特点的加拿大,在规划理念的人本性、程序的民主性、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艺术性等方面给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培训、考察,培训团成员普遍感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增强了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一、重视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目标

加拿大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当我们乘坐的飞机越过加拿大领空时,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蓝天、碧海、雪山、森林。然而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不仅赞叹加拿大国土优美的自然生态大环境,更敬佩近百年来历届城市政府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所到的每个城市分布着无数的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小区绿地。在风景如画、森林环抱的滨海城市温哥华市中心的史丹利公园(stanleypark)里,竟然还完好地保留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在经济发达、寸土寸金的多伦多市中心区,仍建有许多供人休憩的街头绿岛、小片绿地。城市政府不仅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对环境建设的投入也非常重视。如多伦多市一个旧砖厂原想搞商业、住宅房地产开发,但市政府与业主多次协商、谈判,力劝业主放弃房地产开发,买下这片土地,认真规划,多方筹资,逐步改造成一个绿树常青(evergreen)的环境保护游览基地。在女王大学约翰(johnmeligrana)教授陪同我们考察的京士顿郊区的别墅小区,不仅考虑生活污水处理,而且还将雨水收集到蓄水池,经生物处理后排放到河流。在京士顿湖滨一家工业企业搬走后,原厂区的土地经翻新等技术处理后才允许搞房地产开发。在城市公园里,到处可见人与和平鸽、小松鼠追逐游嬉,融为一体,好一幅人、自然、动物和谐共存的画卷。

营造环境可改善生存条件,提升土地价值,集聚人气,发展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女王大学规划建筑学院院长、国务院特聘外籍专家梁鹤年教授说得好,如果没有纽约中央公园,就不会有曼哈顿周边高楼的价值连城,甚至不会有纽约在世界的国际金融经济中心地位。冷静分析,放眼国际国内特别是浙江省的区域背景,××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环境,××市是中国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第一市,庆元县是中国环境质量第一县。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是××实现跨越发展的资本。我们一定要更加清醒,更加执着,坚定信心,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改造好大自然赋予××的这片大好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要顺应时展潮流,不仅要认真保护好自然环境、尤其是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更重要的是按照建设最佳人居城市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好城市,近期要建设好江滨公园,改造好城市内公园--万象山公园,有计划改造好街头绿地、小区绿地,营造优美的城市小环境,把××建设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理念

宜居城市是西方城市规划建设追求的主流,在加拿大到处可见以人为本的例子。在我们接触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讲得最多的是在规划建设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吸收公众参与,满足市民各种不同的需求。在公园里,街头绿地内,人行道旁随处有座椅,公交亭配有遮风避雨设施,还配置凳子,有的电话亭还提供了供人查阅的电话号码本。市政厅开放布局、有纪念品商店,可供人游览、婚庆活动。大型商场里内廊环形布置,每隔一段就有休息的地方,并且造景不同,温馨大方。宾馆大堂虽不大,但布置温馨宜人,宾客有"家"的感觉。街头有很多无人售报箱、免费取报箱、分类垃圾收集箱。公厕布局合理,内部设施齐全,对儿童、老人、残疾人考 《城市规划与建设考察报告》出自:查字典

链接地址:fanwen.chazidian.com

第2篇

活动主题的提出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随着近代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在带来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一到春天我县就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白色垃圾漫天飞舞;一到夏天臭水熏鼻,苍蝇肆虐,人们人民群众深受其害。许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发出阵阵的臭味,污染空气、水源。同时,滋生蚊、蝇、蟑螂、老鼠,传播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结合我县环境现状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机整合,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入手,通过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探究校园及周边垃圾的产生、危害、及处理的方法,最后到自己动手捡垃圾放到合适的地方等活动。使学生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人类对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进而实际关心和改善我们身边的环境,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各小组准备好的材料、实物垃圾、手抄报、照片等。

活动目标定位:

1、过关注身边的垃圾,从垃圾的产生、危害、分类处理等活动来认识环境问题。

2、能对水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和实验,并写成简单的考察报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处理信息和计算能力。

3、通过对美的环境的描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家乡”的意识,为学校、家乡的环境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

4、通过自己动手捡垃圾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

活动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的实施步骤: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共分为:1、活动准备阶段。2、调查研究阶段。3、汇报交流阶段。4、宣传展示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研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此次主题研究的意义。首先课前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来了解“我们生存的环境对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影响?”课上展开讨论。有的说:“美的环境能够让我们更愉悦的在校园里学习、生活。”马上有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差的环境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为什么会有这么差的环境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确人类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不够,在垃圾处理和利用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土壤,使水土受到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那么如何处理垃圾,保护生态环境呢?教师就顺势提出让同学们去进行一次垃圾的调查,了解垃圾的产生、分类、危害和处理情况,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始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根据主题的要求,我设计了三份调查表,一份是“一个三口之家每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垃圾分为几类?有什么危害?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调查”第二份是“学校垃圾产生和处理情况调查。”第三份是“我们哈拉海乡水污染的调查。”

调查表如下:

(1)家庭垃圾调查

首先从自己的家开始调查,看看家里一天扔掉多少垃圾,扔掉的都是些什么。连续记录一周后作出统计。

家庭垃圾调查表

时间 废纸 食品残渣 废玻璃 废金属 废电池 其他 小计

星期一

……

一周统计

这些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处理的?可以从网上查找垃圾的危害和处理的资料。

一个家庭有这么多垃圾,那么一个乡镇,一个县城、一个市、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呢?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请你结合实际提出几条垃圾的处理方法的建议。

(2)学校垃圾的调查

1、校园的各种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2、垃圾的产生主要是我们的卫生习惯所形成的,我们怎样来改变这些不良的习惯,使我们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呢

3、校园的这些垃圾你认为怎样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3)关于家乡水污染的调查

调查哈拉海乡水源污染情况及造成污染的原因

水污染情况原因分析

1、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当。

2、含有农药残留的容器的乱投使得水源遭到污染。

对如何防治水污染,你有没有好的建议?

第三阶段:汇报交流

这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学生们纷纷呈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片断如下:

垃圾的危害:

学生们搜集整理垃圾主要有5大危害:依次为

⑴果皮会使人摔倒;毛皮、废纸影响美观;金属类垃圾会刺破车袋;塑料袋埋入地下会影响植物生长。

⑵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了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病。

[3]垃圾会侵占大量土地。譬如:美国为填埋垃圾,从而造成南北方展开过“垃圾争夺战”,我国光是北京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的垃圾就占地7000多亩。

[4]污染地下水。如废旧的电池等,这些有害物质日晒雨淋,会渗入地下,从而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5]污染农田。垃圾肥造成土壤渣化,而渣化土比正常土每天每亩损失水份为0.5——1吨。此处用强有力的数字说明垃圾的危害这么巨大,坚定学生的环保意识。

垃圾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垃圾的处理:

垃圾的处理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汇报家三口之家的一天垃圾量,计算全班,全校。全乡,全县一天合计约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水污染原因是附近居民生活污水和农药残留物、把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周围居民的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入河中,一到夏天,这条小河成了一条臭河。

解决校园垃圾问题最根本的是从我做起、现在做起,不乱扔乱丢,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放到垃圾箱内,用我们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同学。现在,就请同学们将校园内的垃圾拾起,用我们的行动美化校园。

学生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积极思维,集思广益,相互合作,知道了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激起了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

第四阶段:宣传展示

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何让每个人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如何来进行宣传。最后,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商议决定,首先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向家人、邻居、亲戚宣传垃圾的危害和处理垃圾的保护水资源重要性。人人动手编写一份《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然后在教室里展出,通过学校的广播向同学们宣扬废物利用的小窍门,加深减少垃圾爱护环境的责任心。

评价与反思

历经一学年的活动调查,使得这一次综合实践课,从结果上来看是相当成功的,纵观这一次综合实践课的经历,静心反思,有了如下的一些感悟。

第3篇

关键词:辽西青龙河流域; 自然生态景观; 多样性; 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2016602

1引言

辽西青龙河流域位于辽宁省最西部,隶属于朝阳市所辖凌源市,与河北平泉、青龙,葫芦岛的建昌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端,山势险峻,溪流密布,沟谷纵横,青龙河贯穿全境,是华北植物区系向长白和蒙新植物区系过渡地带,动植物资源丰富。青龙河流域具有山脉、河流、森林、湿地、农田等多种自然景观类型,原生性特征突出。笔者通过科学分析流域内景观资源的多样性特征,开发生态旅游、生态观光、农业体验、休闲旅游等绿色产业现状,提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措施。

2自然生态景观分类

2.1植物资源

(1)植物群落景观。经调查,青龙河流域分布有华北落叶松林、天然侧柏林、油松林、蒙古栎林、核桃楸林等21种乔木林植被群落;还有三裂绣线菊灌丛、野皂荚灌丛、山杏灌丛、白娟梅灌丛等10种灌丛群落;芦苇群落、艾蒿群落、菖蒲群落等9种草本群落。各植被群落景观,特别是乔灌木群落,在自然植被稀疏的辽西,弥足珍贵。

(2)珍稀濒危植物。如紫椴、黄檗、刺五加、杜鹃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流域内有许多自然生长,不可多得。

(3)古树群。流域内有几种典型的古树群落,位于河坎子东庄村北沟臧家坟的松栎混交群落,树龄 300年以上,有一棵麻栎树,高达42 m,刷新北方栎树最高纪录;侧柏古树群,在刀尔登至前进乡一带的天然侧柏古树群,树龄在100~200年以上;蒙古栎古树群,南大山天然原始次生林,林龄超过150年;核桃楸古树群,流域内沟谷阴坡有大面积天然核桃楸林,树龄在80~200年。

2.2动物资源

经调查、流域内有国家级一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东方白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草原雕、鸳鸯、雕^、勺鸡等23种,在青龙河鸟类栖息地多处可作为理想的观鸟点。

其它野生动物,如东北刺猬、豹猫、狍等9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斑蛙、鳖、桓仁滑蜥等12种两栖爬行类动物;草鱼、棒花鱼、棒花L等37种小型野生鱼类,构成鸟类生物链基础,也是青龙河流域独特的竦鼐肮邸

2.3山岳生态景观资源

流域内,以朝阳市最高峰南大山为核心,海拔超过1000 m的山峰有10座,如:南大山(1256.8 m)、红石山(1202.8 m)、河坎子乡与老丈子交界的马头山(1045 m)、河坎子乡与三家子乡交界的平顶山(1056.8 m)等,山峰连绵起伏,卡斯特地貌众多,茂密的植被、多样的地貌景观、蜿蜒溪流,为山地自然景观平添几分秀色。

2.4河流湿地景观

青龙河流域湿地主要有河流及水库,遍布全境的青龙河干支流,主要有:青龙河、窟窿山河、清水河等10条支流,总长度230 km;中型以上水库有八道沟和柏杖子两座。湿地景观赋予了大地灵气,点缀出多样的怡人风景。

3生态旅游的开发

整合流域内自然景点分布,将其划分为3个旅游景区,主要为:红石山景区、河坎子景区、杨杖子景区,各景区森林群落景观、植被季相景观、特色花卉景观、岩石地貌景观、天象景观、山泉溪瀑景观绚丽多姿, 极具观赏价值,可以概括为“春华,夏绿,秋艳,冬韵”:春季百花盛开、夏季绿树葱郁、秋季色彩多样、冬季韵律十足。景区周边结合当地辽代古墓遗址,达摩古寺、白云律寺等人文景观,游客通过生态采摘园、观光农业园中等提升品位,体现出青龙河流域地方特色。

4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生态修复

4.1自然资源的保护

为加强对青龙河流域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等的有效保护,近年来,流域内批建了国家级和省级两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96.19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6.3%。经科学区划,生态旅游开发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核心区域,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性、完整连片性和资源多样性。

4.2汇水区保护

青龙河流域内大面积汇水区,通过封山育林、人工辅助天然更新等措施,促进地表植被形成稳定的乔灌草复层异龄林结构,保证森林植被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的发挥。

4.3湿地修复

在青龙河干流沿岸进行生态湿地修复,主要技术措施为,依托原有河道湿地地貌特征,修建坝体、种植香蒲、芦苇等挺水植物,重建大面积的生态湿地系统,保证具备稳定的湿地水面。茂密的水生植物生长,水体经过湿地大面积的过滤、沉降、吸附、离子交换等,以水生植物降解水污染物,同时完成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实现水质自然净化,湿地修复工程恢复河岸带植被,重建了涉禽鸟类栖息地。

4.4减少人为影响

环保、林业、水务等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对河道沿岸企业严格把关,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合格,不得排放;畜牧养殖小区配套建设沼气池,固体粪便堆肥发酵;沿河居民区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禁止直接排放河道。

参考文献:

[1]

罗菊春.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白光远.辽西青龙河流域绿色经济体系的构建[J].北京农业,2016(3).

[3]尹俊武,马贺,付学军.资源保护开发同步,实现生态经济发展双赢[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6).

[4]王晓峰.景观生态学原理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12).

[5]马淑宪.辽西青龙河流域穿龙薯蓣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措施[J].绿色科技,2015(2).

[6]于梦凡,马贺,付学军.辽宁青龙河保护区植物区系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比较[J].生态学杂志,2013(6).

[7]宫鹏,牛振国,程晓,等.中国1990和2000基准年湿地变化遥感[J]. 地球科学, 2010(6).

[8]陈成忠,林振山. 从国内学术论文看1992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研究进展[J]. 湿地科学. 2010(2).

[9]傅丽君,杨文金. 恢复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

[10]焦居仁. 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 中国水土保持, 2003(2).

[11]包维楷,刘照光,刘庆. 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1).

[12]张宗勤,杨建英,贺燕,等.资源植物开发利用研究概况[J].陕西林业科技, 2002(3).

2017年6月绿色科技第12期

第4篇

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政府和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都很强,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

1.政府主导。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健全的机构体系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目前,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Commo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设有环境与遗产部。州一级的环保机构较为复杂。以维多利亚州为例,政府设立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下设环境保护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

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条件。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与遗产部有500名工作人员,各州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投资都超过85亿美元,约占GDP的1.6%。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的经费预算为32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州政府拨款,一部分来源于排污收费。

统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是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表现。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主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运行,绝大部分环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参与完成。

因地制宜,分区管理,是澳大利亚政府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做法。根据资源生态环境特征,澳大利亚把国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因区施策。维多利亚州把全州分为4个区域,州环保局在每个区域都设立一个办事处。昆士兰州把全州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地区,州环保局内设的地区办公室常年在各自的地区办公。

2.依法治理。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环境保护法律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 Protection Act 1970)。目前,澳大利亚已经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联邦层次,环境保护立法已有50多个,有综合立法,如“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法”;也有专项立法,如“大堡礁海洋公园法”;还有20多个行政法规,如“清洁空气法规”、“辐射控制法规”等。在州层次,各州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都多达百余个。

澳大利亚环保法律法规的条款很细,可操作性很强。维多利亚州的“环保收费法规”,条款多达百余条,从收费的种类、标准、单位、计算公式到最大排污允许量、交费流程、费用减免等,都规定得十分详细。仅垃圾填埋就按照废物种类和数量列出了16个层次的收费水平,每个层次收取若干个“费单位”。“费单位”的个数,由垃圾填埋成本确定。每个“费单位”的具体金额,由当年物价水平确定。这样的规定,可操作性很强,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摩擦。

澳大利亚环保执法十分严格,体现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在澳大利亚,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都要受到严肃查处。在着名的大堡礁绿岛公园,游客不许带走任何自然物体(包括贝壳),违者处以高额罚款。在昆士兰州北部地区,有俩人曾因砍伐20多棵树而被判十多年徒刑。在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都要向法院起诉40—50起损害环境的案件。今年澳大利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一些地方终年滴雨未下,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节水措施,在时间上严格限制洗车、浇草坪等耗水性活动,任何人违反,都要受到处罚。

为了确保环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澳大利亚各州都组建了“环保警察”(SEPP)。环保警察隶属环保局领导,是环保局的一个内设机构。环保警察的人数不少,维多利亚州就有120名,占环保局总人数的1/3,该州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多数具有当环保警察的经历。环保警察身着统一制服,佩带鲜明臂章,专司环境执法工作,具有很大权威。

3.综合协调。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的综合协调,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的行动,另一方面协调社会公众的行动。

协调环保有关部门的行动,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基本层次。在澳大利亚,三级政府都有好几个部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务,为了避免推诿,减少摩擦,各级政府通过法律和跨部门机构来协调。在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厅,由厅长办公室对下属的环保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进行协调。

协调公众的环境行为,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公众场合尤其是旅游胜地,导游都要向游客介绍政府的环保规定,提醒游客严格执行,做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杂物,什么都不带走”。在着名的企鹅岛,政府规定在观看企鹅归巢时,不许大声喧哗、使用闪光灯照相,数以千计的游客在持续两、三小时的观看中,无人违反规定。

把环保事业融入发展之中,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湿地建设。澳大利亚把湿地建设与水源净化结合起来,与候鸟繁栖地的培育结合起来,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墨尔本市水利部门与房地产开发商在该市远郊的一个地方联合建造人工湿地,使当地的环境显着改善,房地产价格上升了10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4.全民参与。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澳大利亚政府推进环保事业的基本做法之一。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宣传教育示范的方式,引导国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堪培拉“无垃圾城市”计划的推进,就是建立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的。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不再填埋垃圾,实现全部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在计划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政府有关机构都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和讲座等形式,告诉居民应该如何做。环保部门还开办了“无垃圾城市”计划教育中心,为居民免费提供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参加到这项计划中来。

鼓励企业参与环保产业的开发,是澳大利亚政府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功做法。澳大利亚政府对从事环保事业的企业在税收、设施等方面给以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环保产业。堪培拉市有70—80家企业从事垃圾收集、分类和填埋工作,每年创造1000多万美元的产值。政府还与商业企业合作,推出了“生态商业”计划,鼓励商业企业减少水、电、汽等资源的使用。

澳大利亚政府还十分注重公民对环境法律制定的参与,激励公民关心环境,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广阔空间。澳大利亚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采取全民参与的方式,面向社会招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竞标,由中标者负责起草,法律法规草案散发广大公民,广泛征求意见。这样做,既提高了公民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度,拉近了公民与法律和政府的距离,增强了公民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又保证了法律法规条款的完善和对现实生活的贴近。

广大居民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居民自觉参与植树、清理垃圾、拯救动物等活动。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园和草坪,都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由居民负责栽植和管护。全民的广泛参与,真正实现了国民环境行为与政府环境导向的统一。

二、澳大利亚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本职能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不尽相同,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协作。

l、联邦政府的职能。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职能主要定位在国家利益层次。

联邦政府承担的生态环保职能包括:国际环保公约谈判及签定,国内环保法规制定,外海水域管理,跨州环保事务协调,少数重要生态区域的直接管理,重要环保科学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与州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联合行动等。为了完成上述职能,联邦政府设立了环境与遗产部,内设11个司局,即战略发展司、政策协调司、许可及立法司、环境质量司、科学监测司、海洋及水利司、南极司、国家公园司、自然遗产司、人文遗产司、气象局;另外,还设有一些其他专门机构,如大堡礁海洋公园事务办公室、全国温室办公室、全国海洋办公室、悉尼港事务办公室等。

2、州政府的职能。各州政府承担着政府主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职责。

历史上,澳大利亚各州总督直接向英国女皇负责,各州的独立性很强。澳大利亚建国之初,环境问题尚未显现,国家宪法中未能提及联邦政府的环保责任,环保主要是州政府的职责。

州政府的生态环保职能十分宽泛,主要包括: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环保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大气、水、土壤、近海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生态植被的保护和建设,野生动物和自然人文遗产的保护,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企业环境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督,污染综合治理,环保执法,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与联邦政府的联合行动等。

3、地方政府的职能。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是指州政府之下的基层政府。

按照澳大利亚宪法,地方政府的权力是由州政府赋予的,因而地方政府的环保行为要受州政府的指导和干预,要在州政府的环保计划框架内进行。

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生态环境建设职能较少,主要是:垃圾清理和管理,噪音等影响环境因素的控制,住户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控制,社区环境摩擦的协调,在州政府发展计划框架下制定和执行社区环保规划等。

4、政府之间的合作。由于各州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为了更好地履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职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以及州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展开了密切合作。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合作的一个积极成果,是1992年达成的“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间环境协议”。该协议明确提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将以合作和协商的原则处理面临的环境问题,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对具体的环境议题制定了一系列协作行动计划。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成立了由联邦环境与遗产部部长任主席、各州总理代表(负责资源或环境的各州部长)为成员的“国家环境保护理事会”。该理事会可以审议和通过全国性的环境标准,理事会成员2/3多数表决通过的文件或决议将自动成为各州的法规予以实施。

州政府之间的合作形式更加灵活,合作内容也更加宽泛。有以法律为基础的正式合作,也有资源或环境部门之间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共享信息、共同开发环保技术等方面的非正式合作。

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既强化了各自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又增强了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行动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合力,确保了政府生态环保职能的顺利履行和生态环保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几点建议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做法,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增强环境忧患意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确立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做得好,一条重要经验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在着名旅游城市凯恩斯,一发展商申请在风景区建造7.5公里长的空中索道,市政府要求其不得毁坏热带雨林,发展商不得不用直升飞机运送建筑材料,修建索道支架。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往往成为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点是牢固确立环境优先的现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都不能以眼前发展去损害长远利益,更不能用局部发展去损害全局利益,决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2.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特点,需要建立长期稳定起作用的法律保障机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十分必要。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消除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立法空白。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条款。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增强可操作性。再次,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违法,都应按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最后,应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环境法律法规建设。环境法律法规正式颁布前,应向全社会公布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第5篇

(林业监测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文章在对内蒙古包头黄河湿地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

关键词 :湿地;现状;保护;恢复;内蒙古包头黄河

中图分类号:[S71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3-27

作者简介:滕晓华(1965-),女,呼和浩特市人,高级工程师.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野生动植物,尤其是鸟类最重要的栖息地:在抵御与调节洪水、降解污染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国土和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产、生活与休闲提供多种资源;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摇篮”、“物种基因库”等,是地球不可或缺的生存环境。湿地的保护管理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息息相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基础。

1 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包头黄河湿地(昭君岛至磴口段),西起三岔口村西鱼塘西界、南至黄河中心线、东至宋昭公路、北至拟建蓄滞洪区北界及黄河景观大道,总面积为3112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5’13.3”~109°42’49.0”,北纬40°30’56.4”~40°33’18.0”。

1.2 地形、地貌

包头黄河湿地地貌主体为黄河冲积下湿平原。本地区的地形是北高南低,西北向东南倾斜,黄河沿南境边从两向东蜿蜒而过,属于阴山和黄河之问的冲积平原 从景观上,包头市黄河湿地呈现出水域、沼泽、灌丛、草地等类型,其中,以水域、沼泽、湿地为主要类型。

1.3 气候水较少,蒸发剧烈。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炎热,年、日温差大,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剧烈。年平均气温8.5℃,全年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12.7℃,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2.2℃;无霜期148d;年均降水量310.4mm,年均蒸发量1,593.3mm。

1.4 水文

包头黄河湿地内的地表水主要来源为黄河水,其次为地下水和大气降水。黄河沿昭君岛至磴口段南境东流,流经68km,水面宽130~458km,水深1.4~9.3m,平均流速1.4m/s,平均径流量824m3/s。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分布很广,地下水埋深30~50m,水质矿化度<0.5g/L的超淡水,适宜饮用和灌溉。

1.5 土壤

包头黄河湿地土壤类型分为草甸土、盐土和风沙土3类。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湖区及外围的沼泽地带;盐土呈斑块状散布于沼泽的外围;风沙土大多分布于黄河岸边的沙滩地。

1.6 湿地植被资源

包头黄河湿地以非地带性草甸植被和沼泽植物占优势,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物种多样性高。

1.6.1 植物科属组成

据不完全统计,包头黄河湿地有维管束植物133种,隶属36科93属,其中:蕨类植物1种,隶属1科l属;被子植物132种,隶属35科92属。

1.6.2 植被类型

包头黄河湿地的植物类型可分为灌丛、草原、草甸、沼泽、草塘等5个类型,其中,分布面积占优势的是草甸、沼泽和草塘。

1.7 湿地动物资源

包头黄河湿地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据2001年《内蒙古南海子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包头南海子湿地有脊椎动物101种,分属于23目46科76属,其中:两栖类4种(1目2科2属);爬行类5种(2目4科5属);兽类有15种(5目8科12属);鸟类77种(15目32科57属)。根据《包头野鸟》,截至2007年,包头黄河湿地观测到的鸟类数量增加至184种。

2 湿地现状及受危害程度

包头黄河湿地地貌主体为黄河冲积平原,以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为主。包头黄河湿地(昭君岛至磴口段)面积3112hm2,现存湿地面积为l021hm2,现状湿地率32.81%,详见表1。

包头黄河湿地地处我国寒区、干旱半干旱区(简称寒旱地区),位于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上,是鸟类、两栖类、鱼类等湿地生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因此,物种丰富、景观独特,是包头市乃至西北寒旱地区一个得天独厚的宝贵自然资源。然而近年来,随着包头的飞速发展,带来大量污染排放、开荒耕种、私挖乱建等破坏活动,黄河湿地应有的功能出现了退化现象,而且还出现包括黄河在内的地表水体富营养化、水土流失、土壤板结、土地沙化、盐碱化,生物物种数量减少等不良表现。过度的人为破坏使得包头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呈减少趋势,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任由其发展下去将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包头黄河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亟待加强。

在自然情况下,黄河包头段流凌封冻时间常比上游的兰州早20多天,而解冻开河时间却晚一个多月。特殊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导致每年的黄河开河期为特有的凌汛期。凌汛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利有弊。一方面极易造成串堤决口,淹没成灾:另一方面凌汛对于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地区的包头黄河湿地提供了必需的水源补给,保证了黄河湿地的良好发育。

3 湿地保护措施

3.1 立标定界

立标定界是湿地、植被及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基础工作,通过设置湿地边界、界碑、区界标桩、指示标牌等基础设施,明确湿地边界和范围,对周边群众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对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3.2 围栏

针对湿地内人为活动情况及野生动植物柄息地面临的威胁和可能遭受的破坏,在人畜容易进入处、珍稀野生植物分布处、鸟类等湿地生物丰富处有针对性地设置网围栏,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隔离网、围栏的高度2.Om,网柱与柱之间的距离8.Om.网格尺寸0.15x0.15(m)。采用镀锌钢丝网。

3.3 水源、水系、水质保护

3.3.1 保护原则

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离不开水这一必要元素。适宜的水源、良好的水系和水质保障措施是内蒙古包头黄河湿地建设的基本保障,水源的选取、水系及水质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就近选取稳定、可靠的湿地生态补水水源。②合理利用和调度补水水源,在各水体维持合理水位变动范围的基础上,满足湿地的生态用水需求。③尽可能连通湿地内部及周边水系,促进水体流动和水力循环。④加强对湿地内部及周边各水体流域的管理与保护,并采取合理措施帮助维护水体水质,降低污染风险。

3.3.2 水源

包头黄河湿地属黄河冲积下的湿地平原,黄河湿地的补水源主要有黄河、蓄滞洪区、河流及浅层地下水。

①黄河水。黄河包头段年内水位落差12m,高水位一般出现在汛期(每年8~9月)、冰封及凌汛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每年定期的水位上涨能为堤南的黄河湿地带来大量优质水源,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重要保证。②蓄滞洪区蓄水。每年凌汛期,西海湖蓄滞洪区会从黄河分洪。蓄滞洪区水量丰沛、水质可靠,可就近为黄河湿地提供充足的生态用水水源。③河流来水。哈德门渠、昆都仑河、四道沙河的来水,包括雨(洪)水、日常径流以及上游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出水。④地下水。包含在土壤、地层中的地下水能够成为湿地天然的补水水源。在地下水位高的季节,部分地势低洼处甚至能自行形成水面。

3.3.3 水系保护

包头黄河湿地区域内部及周边的现状地表水系水体十分发达,包括众多河流、湖泊、蓄滞洪工程区等,并紧邻饮用水源保护地,水系的保护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品质息息相关。水系保护如下:

①加强对湿地内部及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流域管理,完善流域的排水市政设施。对于沿途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严格截污纳管并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对于城市及农牧业、渔业养殖生产区,应有合理的雨水径流处理措施,控制面源污染。②完善各种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收集及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管理和监督。③尽可能加强湿地内外部水系的沟通,采取合理措施促进水体循环和流动。④充分利用周边水体的水资源,切实按计划合理调度补水水源,统筹规划湿地内部水体的水位变动范围,调节枯水期和丰水期补水量,以保障各水体的健康发展。⑤西海湖湿地滞洪区是包头三大蓄滞洪工程区之一,在每年的凌汛期向黄河分洪2000万m3;在非凌汛期,西海湖湿地滞洪区还承担区域的调蓄和排洪功能,同时向湿地内部及周边区域的鱼塘、湿地、林地、农田等提供水源。⑥哈德门渠位于哈德门沟防洪体系末端,长8.6km,主要输送哈德门防洪体系滞洪区的退水,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在非汛期也有少量径流。哈德门渠的现状水源主要是包钢、神华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及两岸雨(洪)水,未来污、废水截留后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将仅有雨洪排入哈德门渠。在降雨期或汛期,哈德门渠的排水首先进入西海湖湿地滞洪区,作为蓄滞洪区补水。而在非降雨期或非汛期,蓄滞洪区水将被提升至哈德门渠,在形成水力循环的同时,帮助优化蓄滞洪区水质;同时,营造哈德门渠水量丰沛的环境也有助于其河流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维持。

3.3.4 水质保护

一是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为了进一步改善湿地水环境的质量,需要利用湿地自身的湿地净化功效,在湿地中的河流水域,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代谢以及基质的吸附、过滤、沉淀作用降解水中污染物,去除营养物、细菌等有害物质,净化水质。

二是水质日常保洁。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防止危害性水患的形成,保持良好的水质和水体景观,需定期对湿地所属区域的水面进行保洁清理。保洁的方法有对水面的漂浮物进行人工清理和在水中设置振荡射流曝气机。振荡射流曝气机主要设置在水体流行性较差的水域,对深层水体实施充气(充入空气或者氧气)、搅动水体,形成人工造流,使底层水和表层水进行交换,加速水体复氧过程,提高水体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生物的活力。

三是严格控制各湖泊、水塘及蓄滞洪区周边污染源。采取合理的水力循环、水体连通措施,有效改善水质。

四是杜绝无序的引水活动,维持水体的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变动,并根据水位落差变化,合理营造水岸生态系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五是加强对各水体及湿地各时段水质的监测、评价和预测工作,重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污染源控制及管理工作。

六是科学布设水质监测网点,选取先进的采样、监测方法对有代表性的水质指标进行有序监控,妥善保存水质监测结果,存档作为历史资料,便于后期对水质变化规律的预测和研究。

七是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参照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定期对水体的质量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便于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改善措施。

3.4 水岸保护

目前,湿地部分水岸(滩涂区)已被开垦为农田.加之河道采沙,部分水岸被损害,因此,要对水岸进行保护,维护其生态功能,并对受损水岸进行恢复和加固,保护、恢复水岸带植被。为了保持水土、提高防洪能力,并为动植物创造生息的场所,依据湿地水位的动态变化和水陆交接区域的植被分层、自然演替,设计岸坡保护工程。采用自然生态的材料进行护岸,对于存在问题的岸坡可采用自然驳岸方法作为湿地护坡保护工程优选技术。

水岸保护主要针对人工湖周边水岸宽3m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保护建设。依据水陆交接区域的植被分层、自然演替、设计功能以及使用状况,构建水岸植被带。驳岸植物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在岸边栽植阔叶乔木1行,株距3m,岸边往下2m包围栽植阔叶灌丛,规格80x80(cm)。自然驳岸植被主要有紫穗槐、柽柳、旱柳、垂柳、河柏、小香蒲、芦苇等。

4 湿地恢复措施

4.1 退田还湿还泽

由于湿地周边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及历史原因,部分滩涂湿地被农民非法开垦耕种,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恢复破坏的滩涂湿地,需进行退田还水还泽。该措施实施后,既可以扩大湿地面积,又大大加强湿地功能效益。

4.2 湿地植被恢复

水生植被不仅可以充分改善水质,更是水生动物食物链的首要环节,还是黄河湿地鸟类和我国候鸟迁徙、栖息的场所,他直接或间接为各种鸟类、鱼类提供饲料和产卵繁殖场所,必须加强对水生植被的保护,否则水禽、鱼类的食物来源就会被切断,隐蔽栖息场所和繁殖环境便可能随之消失,重点保护的鸟类可能销声匿迹,鸟类自然湿地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4.2.1 水域宽阔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

在水域宽超过10m的区域,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视效果。水生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主要以量取胜。

4.2.2 水域较窄处的水生植物配置

此配置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较高的要求,配置时不宜过高过于拥挤,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超过1/3。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3~7m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观景。

4.2.3 抚育和管理

在恢复初期对重建的植被进行人工养护,提高植物个体的成活率,预防外来种和非湿地种的入侵,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恢复后期,随着植被的逐渐恢复,养护管理将逐步弱化直至停止。

4.3 湿地补水

湿地水系的自然通畅,是湿地保护的基本需要。修建必要的补水工程,利用凌汛黄河高水位自然补给湿地水量,是节约能源、储蓄水资源、保护湿地简单易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