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信息论文

医学信息论文

时间:2022-11-09 17:31: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信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信息论文

第1篇

1《医学信息分析》课程的特色教学实践

1.1引入非医学类案例讨论《医学信息分析》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需要经济、市场以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9]。为了弥补医学院校学生知识架构中这方面知识的欠缺和不足,我们在课程之初即推荐了不同类别的课外读物、参考资料、书籍、网站和视频等,引导学生阅读和观看,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眼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穿插更多非医学的跨领域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例如将热门电视剧《潜伏》和电影《亲密敌人》的影视片段作为案例引入竞争情报的学习和小组讨论,围绕电影片段中的问题,首先由组长作中心发言,然后由其他同学补充或修正。若学生对问题不能做出解答时,教师可做适当启发和引导;如果仍不能解答,则由教师解答。

1.2模拟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模拟头脑风暴会议的自由思考、自由联想和自由讨论的训练活动,使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唤起发散和自由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发展学生个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才能和潜能;教师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去感染、带动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刺激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0]。鉴于很多学生从未接触过头脑风暴法,先观摩第一财经的《头脑风暴》节目。模拟头脑风暴会议具体方法是以班为单位,1学时的讨论时间;教师拟订会议议题,提前1周告知学生,让学生有一定准备;课堂由教师担任主持人,只主持讨论,对学生的设想不作任何评论;由2名学生自荐担任记录员,认真地将大家的每一个想法,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教师要注意掌握节奏,调动气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发言。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并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和难点。加入团队化竞赛考试方式大学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趋向多样化,课程考试也应该从期末闭卷笔试为主的单一考试方式向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转变。《医学信息分析》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灵活性极高的课程,仅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不能有效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另外,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精神,笔者采用了“团队化竞赛考试40分+期末闭卷笔试60分”的考试方式,结果表示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表2)。

2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前四届的学生进行了教学评估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100份。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医学信息分析》这门课程教学方式新颖、教学内容深浅合适,大部分学生认可“竞赛型考试+期末笔试=总成绩”这种考试方式。学生普遍认为,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带着问题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感受团队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各种数据库查找必要的专业资料,收获非常大,视野得到扩展,多方面的技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有38%的学生建议可提高团队化竞赛考试分数比重,与期末闭卷笔试分数比达1:1,以更好地体现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56%的学生认为38学时不够,希望可以增加如科研立项、SPSS统计软件、调查法等章节的学时数;3%的学生表示,由于医学生本科专业学习任务较繁重,这种以科研立项贯通整个课堂教学并结合团队化竞赛考试的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压力太大,不太认可。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继续探索,追踪本课程的长期效应,对辅修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研究状况进行跟踪,以便更好地对教学效果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3思考

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医学教育改革,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案例教学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功[11-13]。如何在理论性很强、又相对枯燥的课程中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结合《医学信息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一是丰富教学模式。我们在《医学信息分析》课程建设中,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思维,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具体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科研立项、跨领域案例讨论、模拟头脑风暴等教学方式,加入团队化竞赛考试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眼界、引导创新思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试方式。关于部分学生提出的增加团队化竞赛考试分数比重的问题,还需要做更多调查研究和验证。有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缺乏学习技巧,不能适应这种学习和考试方式,不能一味加大其学习压力,要多帮助多辅导,提高其学习兴趣。三是增加课程学时。针对学生提出的学时不够的建议,本学年学时数已增加为51个学时,增加SPSS统计软件、科研立项的学时数,并增加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的教学内容和技巧学习。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追踪本课程的长期效应。

作者:胡雅凌 游强华 黄伦东 陶姗 单位:川北医学院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07年11月~2011年0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其中,合并有扩张性心肌病14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缺血性心肌病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9例,无肺部感染者。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无创组和对照组,无创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7~86岁,平均年龄(70.12±8.7)岁;对照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9.22±7.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临床症状以及肺部感染等情况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采取相同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以常规的药物治疗。常规用药种类包括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氨茶碱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另外,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必要的时候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5~10mg吗啡。无创组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 Vision呼吸机对患者进行面罩正压通气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当患者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时候,伴随发生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呼吸窘迫正和机体的各种酸碱失衡[2]。无创呼吸机能使患者在很短时间内提升患者的SaO2,从而纠正低氧血症,避免气管插管和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死亡率[3]。

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 Vision呼吸机作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一种特殊通气方式,其优点在于:①其正压给氧能有效增加肺泡内压,减少液体的渗出,改善肺氧和功能,同时减少了静脉血的回流,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心衰得以缓解。另外,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降低患者胸腔负压,促使左心室跨壁压下降,从而降低心脏后负荷;②如果胸内出现正压的情况,还可以减少回心血量,进一步减轻了心脏的前负荷;③心脏负荷的降低可缓释心肌张力,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状况;④可快速增加气道正压,提高肺泡内压和肺间质静水压,便于肺泡和间质液流向血管腔,从而实现理想的气体交换提高氧分压,降低耗氧量使缺氧得以改善。本次研究也证明了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方面的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第3篇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医疗结构中不同地域、科室、人员之间对医疗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医学科学期刊的发展。目前,在我国范围内,各大大小小的医学科技期刊不计其数,且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各个期刊的编辑素质各不相同,其质量也参差不齐[1]。为了提高我国医学期刊的质量,更好的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有必要对医学编辑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分析进行探讨分析。

对医学编辑而言,若想实现对各个领域的精通掌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评价医学编辑水平的时候,常常采用精通、熟练掌握、掌握、了解的方式。但医学编辑应该具备基本的知识结构,通常来说,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2]:社会知识、医学知识及文科知识。其中,社会知识主要包括社会学、哲学、公共关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医学编辑则需重点掌握信息论和控制论。医学知识是医学编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及应用医学等,由于医学编辑通常具备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因此能够根据文章内容给出较快的反应及判断。同时医学编辑还应该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特长,及时掌握国内外医学科的发展态势。文科知识则主要包括编辑出版知识、外国语、应用文写作、心理学、逻辑学等;在此基础上,医学编辑还应适当涉猎广告学、编辑美学,为医学期刊的质量打下夯实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医学编辑也应该保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身思维结构,更新现有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智能结构。而医学编辑所应当具备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首先是学术鉴别能力。学术鉴别能力是医学编辑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其提高的过程也主要体现在日积月累中。通过不断考量文章中所涉及的方法、步骤、设计流程以及结果,在保证文章内容与医疗实际相符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提高医学论文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是编辑处理能力。现阶段医学期刊之所以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其中充斥着许许多多的错别字、病句等。要想提高医学期刊的严谨性,医学编辑需要不断对各类用词用语进行推敲,保证其准确性,避免因专业用语使用不当而导致的论文质量下降。最后,医学编辑应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虽然医学编辑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但编辑的工作更倾向于理论操作,而每天面对的大量的医学稿件,如何快速从中挑选出高质量、高水准的文章,还是需要医学编辑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能够与相关医院建立伙伴关系,不断开展对新业务、新知识的学习,保证所编辑文字能够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首先,可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医学编辑工作要求相关人员应具备优秀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岗位培训则是提高医学编辑这一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医学编辑的岗位培训途径也更加多样化,电子期刊、电子视频等资源都大大节省了医学编辑人员的时间[4]。另外,通过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医学编辑到科室进行参观学习,通过交流,也能大大提高医学编辑的专业素质。其次,应鼓励医学编辑不断开展自学,在原有知识结果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知识储备。通过制定自学科目及目的,并开展具有阶段性的学习计划,认真实施,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自学成果进行考核。需要注意的是,自学的内容一定要具有针对性,例如主要针对自身的弱势项目来进行拓展训练,达到真正有效的目的。再次,加强对医学编辑人才的有效管理。为保证医学编辑的质量,应尽量减少相关人才的流失,重视对新近人员的培养考核[5]。在考核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相关资质、学位等,还应积极引进新方法,为医学编辑队伍增加新鲜血液,不断提高医学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而言之,不管是医学期刊内部还是读者以及患者,对医学编辑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人们对医学知识的需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医学编辑势必会成为人们关注的人群之一,医学编辑人员也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智能结构,更好的投入到医学期刊的创作中去,更大限度的为广大读者服务。

第4篇

关键词:医学英语:涵盖面;“内容型”教学;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60-02

国家教育部〔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建立个性化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着“学以致用”的精神,近年来英语教学以“实用”为原则开启了专业英语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各大中医院校也开始了医学专业英语教育的探索之路。医学与语言的结合,中医与英语的融汇,专业与工具的应用成为中医院校专业英语的研究热点。中医院校医学英语以全面培养学生“五项”(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为基础,教学模式的构建,教育团队的建设,教材设备的完善等方面还在研究中,特别是确定明确的涵盖范围,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构建全面实用并具有竞争力的教学模式是目前中医院校专业英语面临的首要问题。

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在全球背景下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出“内容型”教学模式,其涵盖面包括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实践训练的界定与规划。

一、教学目标

中医院校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三个层次上的“五项”能力得到综合全面的提高,是学生能够在科研与临床上运用医学英语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系统地掌握医学英语,以增强职业竞争力和科学研究力。

二、教学对象

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医学英语教学对象目前是七年制本硕和五年制英语方向(针推、中医)的学生。一般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两个学期开设医学英语的两门课程:中医英语和西医英语。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开展了公共英语特色化教学改革。2012年4月21日在青岛举办的“全国中医西医教学与教材研讨会”上,各大高校专家纷纷提出了“公共英语专业化”的试改提议,这一议题预示了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路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也确立了“专业化”这一改革方向,教学对象将逐步扩大到所有临床相关专业,并扩充学时数以保证医学英语授课内容的充实与完整。

三、教学模式

依据确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做出了改革和调整。在原有教材《中医基础》(TCM Basics)、《中医诊断学ABC》(Diagnostics of TCM)和《医学英语基础教程》(英文版)的基础上,还在编充能够满足“五项”教学的配套教材,如《西医英语教程ABC》(ABC Medical English)、《中医英语教程ABC》(ABC Medical English of TCM)、《针灸学ABC》(ABC Acupuncture)等多部教材。学校还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平台来支持课件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教材的扩编和补充是确定“内容型”学习模式的基础。“内容型”教学模式是通过运用目标语把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结合起来,并通过对学科的学习来获取语言能力。这种模式打破了医学英语教学与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的壁垒,兼顾并融合了语言与专业两个系统。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习。日本较早地开展了综合性的医学英语教学,推广“内容型”的学习模式:讨论式学习,病例分析,教学查房,多媒体教学,角色扮演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院每周举行3次医学英语讲座,内容可为个人的研究进展,也可为《Cell》《Nature》等刊物的论文思路[1]。这些训练使医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中医英语与西医英语为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两大板块,在“内容型”的教学模式下,两者兼顾综合性培养学生的“五项”能力。西医英语教学中,词汇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研发了以“词素”为中心的“思维导图总结”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巩固了学生对医学词汇的记忆和掌握,为阅读和翻译等项目奠定了基础。在中医英语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中医学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受到中国古典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其语言和表达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国哲学思维和文学术语表达。在讲解中,阐述和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文化语境,这对中医英语词汇的记忆,理论的理解,实际的运用都至关重要。中医虽然在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上与西医具有较大差异,但两者都是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都是为防病治病。

四、教学方法

在“内容型”学习模式的理念下,我们主要采用自主学习,考学一体,比较联系和实践训练等几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教育状况和需求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应用合适的学习策略,自我检测评价学习效果。其理论基础是基于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和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 psychology)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语言在教学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2] 。这种构建主义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控,并引发约束机制的认知行为。在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中,为了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还配套了“启发式”的“内容型”学习内容。如“问题导入” “话题讨论” “情景对话”以及课后的研讨、报告、团队作业等。考学一体则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大学习强度的方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对所掌握的知识迅速反应,设置与授课内容相对的多元随堂考试模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联系法将中西医文化背景及词汇的共性与区别进行比较联系,词汇是“五项”的基础,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词汇的记忆,也突出了以词素为中心,以文化为背景的“内容型”学习模式之要义。比较联系法特别适用于易混词汇、一词多义以及系列词组的记忆。如介绍“气”时,把中医学中涉及的各种气放在一起讲解,“正气”的表达有:healthy energy; innate vitality qi; vital qi等,“邪气”的表达有:evil energy;evil factors; pathogenic factor等 [3] 。同时比较这些表达之间的不同,以加强区别和记忆。其他一些具体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我们还在探讨实践中。

五、实践训练

实践训练对“五项”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是掌握一门技能的最终途径,在词汇的基础上,可以侧重锻炼翻译、口语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中医院校医学英语的专业与语言结合特色就体现在实践的过程中。科研、会议、临床将是实现实践训练的三大途径,其对五项的侧重要求也有不同(如图)。

科研方面,阅读和写作是重点和难点,要求的级别是“更高要求”。中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4] 。目前,医学生的医学英语水平严重阻碍了其对国际前沿学术成果的阅读、翻译、理解,用英语在国际期刊上也有很大困难,科研能力因医学英语受到很大局限。所以在科研上鼓励学生多阅读学习英语论文,直接接触一手科研成果,组成科研小组定期交流、讨论。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奈达(E.A.Nida)把翻译看成交际活动,运用交际学理论,将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5]。由此“合作原则”成为医学英语攻破科研翻译与阅读的重要方法。听力和口语可在临床与会议中采取情境模式。在前期的基础教学中,我们会让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新闻英语听说训练,在奠定了良好的听说基础后,再将医学专业英语运用到临床与会议的情境中。会议强调听的理解与说的表达,涉及比较专业的学术名词和前沿的学术理论。而临床则是将基础的词汇、口语运用在与病患交流、病例书写等方面。写作是在听、说、读、译过程中通过积累与模仿而逐渐培养的一种能力,科研论文、病例书写、会议记录、读书摘要等都是写作的训练项目。这些训练可安排在医学生大四、大五两年的学习实践中,而基础课程则提前到大二、大三的课时安排中。充实教学内容,拉长教学战线,丰富教学层次,加强实战效果一直是我校医学英语改革的努力方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研究总结出中医院校“西为中用”的教育原则,“内容型”教学的教育模式,确定了以培养学生“五项”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提供了科研、会议、临床三大实践途径,即保证了医学英语的基础教学,又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了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建立起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模式,实践训练几大内容的统一的教育系统,这一涵盖面的确立指明了中医院校医学英语的发展方向,并让我们确定了今后要完善的具体配套内容。

参考文献:

[1]程井军,马骏.中医院校医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刍议[J]. 长江大学学报,2011, 1 (8): 203.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

ford:Pergamon,1981.

[3]柳月娟. 中医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民间民族医药,2011(5): 55.

第5篇

中图分类号:N0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分形理论是现代重要的非线性科学理论之一,其主要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科学领域广泛存在的非规则而具有自相似特性的几何形态。本文对分形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分形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的区别做了简单介绍,对分形理论的研究现状做了系统归纳,并对分形理论应用于资本市场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分形理论 线性科学 非线性科学 资本市场

引言

如何正确认识现实世界一直是哲学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早期的哲学思想具有静态、抽象等显著特征,比如认为整体由部分组成,人们可以通过认识部分来认识整体。其在哲学方法上表现为典型的机械论、还原论和形式逻辑。

随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入,发现早期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日益显示出局限性。仍以整体与部分这对古老的哲学范畴为例,线性叠加原理显然忽视了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实际上,“随便堆放在一起的材料并不必然构成一所房子”(亚里士多德,1990)。可见,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忽视,世界并非是线性叠加的。要深刻认识现实世界的非线性特征,有必要借助新的哲学思维和方法。分形理论的产生正好为现代哲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产生20世纪70年代,其与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s)、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一起被认为是该时期科学史上的三大重要发现。分形理论最初被应用于水文观测、海岸线勘测等自然科学领域,其后逐渐延伸到数理化、生物医学、地质与地理学、天文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领域,近年来已渗入到经济学、金融学、绘画、电影等社会科学领域。美国著名科学家约翰·惠勒指出:“可以相信,明天谁不熟悉分形,谁就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

本文首先介绍了古代哲学中的还原论观点,指出线性科学的局限与不足;其次介绍了分形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并用实例来展示分形几何的魅力;然后详细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分形理论在资本市场研究方面的若干成果。

还原论与线性科学

(一)还原论的产生及意义

1951年,奎因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还原论(Reductionism)一词。以科学哲学方法来定义,还原论是一种旨在将复杂性分解为更为简单的组成部分以研究其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复杂性的方法。此后,牛顿进一步发展了还原论思想。牛顿力学拆整为零的做法,对整个古典科学起了示范作用,也使还原论成为近代科学占主导地位的方法论原则。

还原论在科学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以线性叠加原理为基础,将复杂的、整体的系统还原为简单的、部分的子系统来研究,通过分析部分的性质、规律来认识整体的性质、规律。不仅如此,还原论还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物质可分性的理解,如古希腊的原子论、印度的“四因说”、中国的“五行说”。即使是结构主义的理论也能隐见还原论的影子。

(二)线性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也奠定了线性科学发展的基础。

线性科学研究的主要是线性的、可解析表达的、平衡态的、规则的、确定的、可逆的、可用逻辑分析的对象。在方法论上,往往把一些复杂系统分解为几个简单化的子系统,分门别类地去研究。从哲学思想上说,线性科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问题处理方法。牛顿第二定律认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唯一原因,加速度是力作用的结果,因果关系一目了然。

线性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几百年的历史中,一直左右着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中期,随着新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出现,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才发生了新的变化。

20世纪40年代后期,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先后产生;20世纪70年代,混沌理论、分形理论和耗散理论相继问世。当代科学逐渐从简单转向复杂,从线性转向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分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分形理论的产生

美籍法国数学家B.B.Mandelbrot于1967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的著名论文,标志着分形学科正式诞生。1977年,Mandelbrot发表了《分形:形、机遇和维数》的专著,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分形几何的思想、内容、意义和方法,将分形理论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Mandelbrot又出版了另一部专著《自然界的分形几何学》,分形理论至此初步成形。

Mandelbrot将分形定义为局部和整体按某种方式相似的集合,这是目前关于分形定义普遍被接受的说法。然而,该定义并不明确。一般认为,某集合F是分形集,一般要求具有以下性质:F具有精细的结构,即在任意小的尺度下,它总是有复杂的结构;F是不规整的,其整体与局部都无法用传统的欧氏几何来描述;F通常有自相似性,这种自相似可以是形状上或统计意义上的;一般地,F的某种定义之下的分形维数大于它的拓扑维数;在大多数情形下,F可能由迭代过程产生。

(二)分形理论特征及实例

分形理论研究的对象通常具有难以用欧式几何描述其形态的客体,具有标度不变性(对称性)(Invariant Scale)和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等显著特征,体现了自然的造化之神奇和艺术之美。

第6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构建 作用

医院和医疗机构的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要求高的系统工程。这其中不仅包括了日常的医疗和护理功能性项目,也涉及到医技、药剂和设备等方便开展日常功能的辅项目,甚至也会涵盖科研和行政后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完善的、成熟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管理和日常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这很明显地会促使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1、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

从系统论和信息论的角度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层次模型来描述其基本组成。第一个层次是用户层;第二个层次是用户实际使用的终端,可根据用户的应用作业给以不同功能的终端(如无盘或有盘微机、多媒体微机、图形工作站等);第三个层次被称为应用环境,也就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硬件和系统软件提供给用户应用时的各种装置的混合体,诸如窗口操作、屏幕表格处理、键盘上的功能键、打印工具、辅助设备等;第四个层次是应用程序或医院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在这个层次,用户得以进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完成相关的功能;第五个层次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它实施来自下设层次对数据库的要求,应用层次的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与DBMS通信并访问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也能被各种应用程序访问、共享,并符合一致性的要求;第六个层次是实在的数据库,大量存储着医院各部门有关管理、患者诊疗等各类数据,这些数据来自用户、应用程序并通过DBMS而获得。

2、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2.1 门诊管理系统

门诊划价收费系统是门诊管理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划价和收费是密不可分的两个过程,操作员录入处方,系统自动划价,打印收据清单,从而减少患者的排队划价次数,缩短病人就诊时间,系统可以实时动态调整价格,堵塞人为造成的收费漏洞,使患者感到放心。

门诊管理系统采用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患者就诊环节为轴线,使病人挂号,就诊,交费,取药的活动在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上连成一个整体,实现门诊治疗单,化验单,检查单的计算机网络化,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就诊的效率。

门诊管理系统提供门诊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功能,支持医院财务部门的经济核算,财务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使医院对本院的经济财务状况有了详尽全面的掌握。

2.2 住院护理信息管理系统

住院护理信息系统分为两个组成部分,患者入出院结算系统患者在院护理信息记录系统。患者入出院系统,包括住院病人的入院,押金的缴纳,病人的转科,医疗费用的续交,出院患者费用的结算,费用发票的打印等一系列的流程。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强力支持下,得以高效无差错的实现。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诊疗和医院的管理。

护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在院病人的床位管理,患者诊疗项目费用的记录,一日患者费用清单的生成,开接单医师工作量的统计,患者检验单的打印等功能,系统通过对住院病人动态的准确管理,住院费用的及时核算,增加了医院对患者的透明力度,提高了医院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快了临床科室的病床周转率。杜绝了病人漏费和欠费现象。系统数据库采用海量大容量存储,提供计算机系统建成到现在所有记录信息的明细查询和分析

2.3 药品信息管理系统

药品管理系统包括,门诊中西药房的库存账目管理,住院中西药房的库存账目管理,中西药库库存账目管理。实行药库,药房二级核算管理,通过物流和资金流的并行管理,实现统一的价格管理和采购分析。并提供各类药品的统计数据和实时分析,,减少库存药品的资金占用,防止药品过期和流失现象。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2.4 物资卫生材料管理系统

物质卫材管理系统包括,消耗材料的管理,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系统提供符合财会制度的规范管理,接受科室物资卫生材料的申请和领取,统计各个科室物资卫材的消耗情况,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全面取代原有帐务管理。并建立完整的医疗固定资产档案,提供医疗设备的动态数据分析。

2.5 病案信息管理系统

病案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完成病案首页数据的登录,存储,检索和查询;病案的入库,出库,借阅,方便了病人对病案的打印和复印。

2.6 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

临床检验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检验单申请的输入,当病人需要进行各种检验时,医生能够根据需要化验的项目在计算机上选择,然后生成申请单,通过网络传输到检验科室。检验科在采集样本时从计算机中调出检验申请单,对检验项目进行编号,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条形码,将条形码贴在试管上。自动分析仪对检验样本进行处理,将结果传回计算机。计算机将上述检验申请和结果记录下来,作为检验科的工作登记记录,收费处也根据这些记录进行划价处理,并把检验结果打印出来交给患者。计算机通过网络将检验结果传输到门诊医生诊疗室,供门诊医生查看患者检验结果进行诊疗。

2.7 临床影像信息管理系统

医学影像(PACS)信息一般包括6类数据,(1)定性结果,如一般的定性检查;(2)数值型结果,如血压,体温,各种检验结果;(3)文字结果,如病理检查报告,心电图检查报告,超声检查报告等;(4)图形结果,如心脑电图等;(5)图像结果,如X光片,CT片,核磁共振片等;(6)动态图像结果,如血管造影检查记录,内窥镜检查记录等。由于医学影像数据比一般文字信息数据量大几个数量级,所以影像的存贮,传输,显示都与一般文字信息的处理有很大的区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用计算机的设备性能越来越强,医院可用较小的投资来建立一个功能强大,能满足绝大部分临床需要的医学影像系统。系统建成后,医院的影像检查设备可以和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临床医师可以在每一个病房中使用联网的计算机显示出所需的图像,包括CT图像,X光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超声图像,内窥镜图像,病理切片和电镜图像,血管造影图像等。

2.8 电子病历,医嘱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病历,主要以建立病历模板为主要内容,临床医生在每天书写病历的过程中,可以重复地调用模板,进行修改来生成新的需要的病历,减少了医生重复内容的多次输入。和过去手工书写病历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医生书写病历的效率,把医生从每天繁重的书写工作中解放出来。

医嘱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自动生成药疗单,治疗单,护理医嘱,膳食医嘱等处置单,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医生开列的医嘱传输至科室护理站,由护士根据医嘱内容执行并把执行情况在计算机上记录下来。

3、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3.1 正确无误的综合信息统计分析是医院领导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

医院医疗信息通常包括,患者的流动情况,住院科室病床的周转和使用情况,患者在院的诊疗情况等,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患者收治情况,病人的人员结构情况,同时从管理上,掌握了目前医院的治疗水平高低和病种分布信息。经过统计和计算,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作出一系列相应的调整,出台一些适应当前情况的政策,使医院在收治上适应病人分布,在经费上减少流失和浪费,药品采购上少占资金,技术力量调整上渐趋合理。

3.2 病案信息是科研,教学,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的最好资料

病案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全部检查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病案信息的管理既为科研教学提供了原始的信息资料,又为医疗质量的控制提供依据,同时反映了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

3.3 影像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像信息是通过录像,照片,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媒体存储的医学信息,它既有医院重大改革的现场记录,也有特殊病例的治疗记载,还有科研论文的精辟总结,它在促进医院建设和科研指导上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4、结语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医疗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使医疗信息管理实现了完全数字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操作方便,查询、统计信息快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必将对数字化医院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仝选甫,王海东.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3(4);24-26.

第7篇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论文。”(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翻译理论和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越来越多的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客观地。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我们当前的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

第8篇

关键词:关联规则;储位管理;电力物资

作者简介:王普专(1985-),男,福建南安人,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福建 泉州 362000)施密娜(1983-),女,福建泉州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验中心,实验员。(福建 泉州 362013)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108-02

电力物资管理是电力物资公司根据电网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统筹公司整个物资供应管理的全过程。电力物资公司的物资管理应做到按质、按量、及时、齐备、经济地将物资供应给需用单位,保证电力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而储位管理是仓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拣货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储位管理是指根据仓储的功能和货物的特性将仓库的储位合理安排,以便快捷地移动(存放和提取)货物,从而实现仓库货物移动时间的最优化并提高仓库容积利用率。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电力物资公司在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中往往仅凭借老员工的经验和主观感觉或者喜好对电力物资的储放位置进行感性安排。这样的决策常常会比较武断,难以达到对电力物资的科学管理。

由于电力物资产品的专业性强、品种多、规格杂、数量巨大,因此电力物资公司的销售数据相当庞大和复杂,简单地用肉眼或者是对往来交易单据进行查看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则。但随着电力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引入,现在有条件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挖掘这些销售数据当中是否隐含某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哪几种物资经常被购买;是否有几类物资经常一起被不同的客户购买。通过分析可以为优化电力物资的储位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而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正是为挖掘出隐藏在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常用的技术。本文试图在电力物资的储位优化管理中引入关联规则,从销售数据中发现高频项目集,并且找出这些高频项目集之间的联系,以帮助电力物资公司了解销售产品品类间的联系,优化物资储位和产品品类配置。

一、关联规则

1.关联规则的相关概念

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从而促进信息的显化。关联规则经常被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到底有哪些商品经常一起被购买?一起购买的概率有多大?

(1)项目集:每一个客户购买的商品或商品集合称为一组项目或一个项目集。具体体现在电力物资的销售数据里面是每一个单据号包含的出库商品。

(2)频繁项集:对一个项目集X,如果X出现的频次不小于用户定义的最小频次,称X为频繁项目集;反之,称X为非频繁项目集。

(3)非频繁项集:不是频繁项集的项目集。

(4)项目集的支持度:表示在所有的交易中同时包含关联规则左右两边物品的交易次数百分比,即支持这个规则的销售数据的次数百分比。

(5)项目集的置信度:是指在所有购买了电力物资A的交易中,同时又购买了电力物资B的交易概率,是一个条件概率。

其中,项目集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是关联规则里两个很重要的阈值,可以用来衡量该关联规则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2.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一般步骤

较为常用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有美国学者R.Agrawal提出的Apriori算法和GRI算法。本文采用的是Apriori算法。

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通常采用的基本步骤是:生成频繁项目集,主要是找出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项集;生成规则,主要目的是从第一步产生的频繁项目集中提取所有高于指定置信度的规则。

二、关联规则在电力物资公司储位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1.案例介绍

本案例的数据来源于厦门某电力物资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机电设备及工程其他服务项目的委托招标,送变电、配电工程电力器材及配套设备的销售,仓储管理和电力技术咨询业务。该公司共有6个仓库,不同类型的电力物资存放在不同的仓库,并且同一个仓库里只存放一类电力物资。例如:机电产品存放在同一个仓库里,且该仓库里只存放机电产品。

数据采集范围为该公司自2009年8月3日至2010年9月17日的实际销售出库数据,共涉及到单据号(一个单据号表示一次交易)12336个,其中涉及物资种类1521种。通过对该销售出库数据的简单处理,使其符合SPSS clementine分析的格式需要。

2.数据采集

本案例中使用的数据直接从厦门某电力物资公司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自2009年8月3日到2010年9月17日)的实际销售出库数据导出。该数据含有单据号、出库时间、货品编码、品名、规格、基本单位、基本单位数量等信息。

3.数据整理

本例中对数据的整理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及结构布局的处理;提取出库频次较高的前255种物资。由于从该公司中导出的数据格式并不符合并SPSS Clementine软件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格式更改。另外,该出库数据异常庞大,且涉及的物资种类较多而繁杂,出于ABC分类管理思想、提高应用价值以及分析效率的考虑,有必要对物资的出库频次进行排列,只对出库频次较高的物资进行分析。

4.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关联规则数据挖掘工具为现今研究关联规则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即采用SPSS公司SPSS Clementine产品的Apriori模型。

(1)对备品配件的分析。将最小支持度设置为1%,即同时购买物资A和物资B的概率要大于1%。最小置信度设置为85%,即客户购买物资A的前提下,购买物资B的概率要大于85%。最大前项设置为默认值5。部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备品配件中支持度设置为1%、置信度设置为85%的分析结果

后项 前项 支持度(%) 置信度

UT线夹 NX型楔型线夹、Z型挂板 1.373 100.0

角铁担(横担)变压器台架用 花纹钢板(变压器台架用 )、槽钢担(变压器台架用) 1.001 100.0

UT线夹 NX型楔型线夹、弹射芯、Z型挂板 1.107 100.0

UT线夹 NX型楔型线夹;Z型挂板;Q、QP型球头挂环 1.341 100.0

Q、QP型球头挂环 安普楔形线夹(600411)、弹射芯、W型球头挂板 1.65 100.0

Q、QP型球头挂环 绝缘耐张线夹、弹射芯、W型球头挂板 2.193 100.0

Q、QP型球头挂环 W型球头挂板、Z型挂板 3.725 96.0

Z型挂板 绝缘耐张线夹;Q、QP型球头挂环 3.012 93.64

W型球头挂板 绝缘耐张线夹;Q、QP型球头挂环 3.012 90.459

设备抱箍(K型) 支铁抱箍 3.928 85.637

从以上分析结果的置信度可以看出,该公司在售的电力物资之间确实有存在较强的潜在的关联。例如:购买了花纹钢板(变压器台架用)和槽钢担(变压器台架用)的客户,肯定同时也购买了角铁担(横担)变压器台架用;在购买了Z型挂板和W型球头挂板的客户中,有96%的客户同时也购买了Q、QP型球头挂环。

(2)对材料产品的分析。由于材料产品的出库频次较低,因此对材料产品的关联规则分析要设置较低的支持度。本次分析中将最小支持度设置为0.1%,即同时购买物资A和物资B的概率要大于0.1%。最小置信度设置为90%,即客户购买物资A的前提下,购买物资B的概率要大于90%。最大前项设置为默认值5。部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材料产品中支持度设置为0.1%、置信度设置为90%的分析结果

后项 前项 支持度(%) 置信度

型号为JKLYJ-1KV/1*120铝芯交联架空导线 JKLYJ-1KV/1*35铝芯交联架空导线

型号为JKLYJ-1KV/1*95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 0.128 100.0

单股铜塑线BV-2 单股铜塑线BV-35

镀铝合金镀层钢绞线GJ-70 0.117 100.0

单股铜塑线BV-25 单股铜塑线BV-50

镀铝合金镀层钢绞线GJ-50 0.106 100.0

型号为JKLYJ-1KV/1*120铝芯交联架空导线 型号为JKLYJ-1KV/1*70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

型号为JKLYJ-1KV/1*95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 0.138 92.308

型号为JKLYJ-1KV/1*95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 钢芯铝绞线

型号为JKLYJ-1KV/1*95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 0.128 91.667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公司在售的材料产品类电力物资之间存在潜在的关联。例如:购买了型号为JKLYJ-1KV/1*35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和型号为JKLYJ-1KV/1*95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的客户同时也购买了型号为JKLYJ-1KV/1*120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在购买了型号为BV-35的单股铜塑线和型号为GJ-70的镀铝合金镀层钢绞线的客户同时也购买了型号为BV-2的单股铜塑线。

(3)对机电产品的分析。由于机电产品普遍较为大,且价格较高,出库频次处于中等水平。因此对材料产品的关联规则分析要设置较低的支持度和置信度。本次分析中将最小支持度设置为0.1%,即同时购买物资A和物资B的概率要大于0.1%。最小置信度设置为50%,即客户购买物资A的前提下,购买物资B的概率要大于50%。最大前项设置为默认值5。部分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机电产品中支持度设置为0.1%、置信度设置为50%的分析结果

后项 前项 支持度(%) 置信度

GCK抽屉开关柜 KYN开关柜 0.852 70.0

GCK抽屉开关柜 SCB10干式电力变压器 0.298 53.571

KYN开关柜 SCB10干式电力变压器

GCK抽屉开关柜 0.16 53.333

KYN开关柜 GCK抽屉开关柜 1.15 51.852

HXGN环网柜 GGD2固定开关柜 0.436 51.22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公司在售的机电产品类电力物资之间存在潜在的关联。例如:购买了KYN开关柜的客户中有70%的客户同时也购买了GCK抽屉开关柜;购买了GGD2固定开关柜的客户中有51.22%的客户同时也购买了HXGN环网柜。

5.结论

以上分析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出,物资公司中很多电力物资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联性。同时该分析结果对于电力物资公司的物资储位管理、库存管理、进货管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备品配件物资,在优化储位管理时可以将Z型挂板、W型球头挂板和QP型球头挂环就近摆放,也可以将花纹钢板(变压器台架用)、槽钢担(变压器台架用)和角铁担(横担)变压器台架用的电力物资摆放在尽量靠近的储位。对于材料产品,在优化储位管理时,可以将型号为JKLYJ-1KV/1*35 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型号为JKLYJ-1KV/1*95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和型号为JKLYJ-1KV/1*120的铝芯交联架空导线就近摆放,也可以将型号为BV-35的单股铜塑线和型号为GJ-70的镀铝合金镀层钢绞线摆放在尽量靠近的储位。对于机电产品,在优化储位管理时可以将KYN开关柜、GCK抽屉开关柜存放在尽量靠近的同一个区域里,以提高仓库管理员的拣货效率,减轻工作量。另外,物资公司在进货及库存管理上也应该注意以上几种物资数量的协调,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

三、结语

利用关联规则对电力物资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主观判断或经验决策中的一些先天不足。本论文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挖掘出了隐藏在电力物资公司销售数据里的潜在关联,能够为企业和组织管理决策时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随着电力物资公司建立科学合理、一流高效的物资供应体系要求的不断提升,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物资管理领域必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电力物资公司也会因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而大大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数据挖掘中心.关联规则挖掘概述[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5).

[2]毛国君,段立娟,王实,等.数据挖掘原理与算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吴洪波,赵谦.关联规则在大型超市中的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8,13(2):128-130.

[4]窦延平.关于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3.

[5]林宇.数据仓库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52-53.

第9篇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Nida’sideasontranslationhavegreatinfluenceonChinesetranslationscholars.Hisrecentstatement-”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willsurelyhaveanegativeimpactonthedevelopmentoftranslationstudiesinChina.Thispaperaimsatanalyzing,fromthreeperspectives,thereasonsforNida’schangeofviewsontranslation.Itwillalsogiveare-evaluationofthepositionandroleoftranslationtheoriesintranslationstudies,aswellasexploretherelationoftheoryandpractice.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practice;descriptivestudy

一、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ideashavechanged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衔接

2004年前后,大部分国内高校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由原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逐步进化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内容从办公自动化扩展到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组成和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信息与社会方面的内容[1]。

非常巧合的是,教育部在2003年了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中学技能课程的改革方案,其中的通用技术包括计算机的简单组装,而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安全[2]。国内大部分地区的中学也是在2004年开始了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

从主要内容的标题上看,大学计算机基础似乎与中学信息技术存在重大差别,但在实质上,二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存在内容重合。如果不仔细研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实验设置,以及实际的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起点就无法确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就可能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复,导致重大的教学资源浪费,造成大学新生对该课程的轻视和逃避,无法完成课程设定的培养目标。

1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比较

中学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2],具体要求如下。

1)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 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 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 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 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 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 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 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换言之,信息技术课是技术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技能。同时这种技能不是计算机本身,而是使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的技术和能力,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必备技能。

对于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3]目前定位如下。

1) 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

2) 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3) 具有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

4) 自觉遵循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 具有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

目前,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涉及面广,“后续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3]”。但就某些具体课程而言,课程的培养目标似乎与中学的信息技术没有重大区别,“比如在大学计算机入门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中,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非零起点……对于少数已具备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可以提供免修的方式,通过相应的考试以后直接获得学分[3]。”

从培养效果来看,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与中学的信息技术不存在重大和本质的区别,难怪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师中间流传一种说法,“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最高境界就是最终取消这门课程”。谁能说不是呢?如果有一天能够通过“免修考试”的学生成为“多数”的时候,作为大学计算机第一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还有作为必修课存在的必要吗?

2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比较

本节对比两套教材,试图对中学信息技术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异同。中学信息技术以文献[4]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为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文献[5]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和文献[6]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为例。表1列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等5个选修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修满4学分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最低要求。

表2列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主要教学内容。

通过表1内容和表2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 中学的信息技术是从任务驱动出发,从信息需求来发展和串接所有的教学内容。

2) 大学计算机基础则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出发,从学科普及的观点选择和串接教学内容。其内容主要来自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中的内容,而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甚少。

3) 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角度主要从应用出发,而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则涵盖了一些计算机工程和科学的内容。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果在于普及了信息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但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很少有学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设定的基本要求。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中,电信学院2010年入校新生中的291名都申请报名“免修”上机考试(内容与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同),而考试结果显示,他们的通过率仅为6%(通过标准为百分制的70分)。与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相比,大学计算机基础不仅在理论和科学思维方式上有重大发展,而且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机考的严格方式,确保学生基本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养成。

3中学信息技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方式比较

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对理论性抽象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实践慢慢领会。信息技术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不能完全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也不能再完全依靠教师的“一言堂”教学观念。应该由“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使学生树立知识信息观,掌握信息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7]。所以,大部分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在机房或实验室开展,由教师组织教学,讲授部分知识性内容,并布置学习任务,但上课时间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和技能的训练。

由于中学信息技术是任务驱动的信息素养训练,因此课程内容淡化工具色彩。在大部分课程活动中,计算机和应用程序只是作为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工具案例,而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主角。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至少要持续5年,初中部分作为义务教育,强制执行,这就为学生信息素养的训练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而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同于中学课程中的主要强调实际操作,而是大量引入了计算机学科的术语、概念、模型和方法,授课时间与上机实验的比例与中学的信息技术是完全不同的[8]。大学课堂上主要讲授理论性内容,往往与上机实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而上机实验的内容,除了少量的新鲜内容外[6],大部分则是在复习中学信息技术的内容。图1显示了我校针对电气学院大一新生的网上调查数据,数据来自电子教室中设置的调查功能。调查显示,熟悉办公软件的学生已经在60%左右(本次调查的样本为111人)。

大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间在48~64个学时,其中包括了计划上机时间,限制在一个学期(12~16周)完成[8]。由于受到课时和学期制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消化和吸收上课内容。对于习惯了中学信息技术的大部分大学新生来说,很难在规定的课时内掌握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内容,而实验技能则是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实验和平时积累的应用经验基础上习得的,因此比较容易取得进展。

相比而言,一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比较突出工具的应用,特别是某些教科书,不仅直接在封面说明了实验平台和主要应用工具,甚至说明了平台的版本。笔者认为,这种情况严重违背了大学应该施行的“授之以渔”的教学原则。当然,这是与大学教育中部分学校缺乏战略眼光有关,也与行政指令性的等级考试有一定关系。但结果是,学生可以顺利地在某种特定技术环境下进行计算机应用,也可以通过某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社会性考试,但仍然难以应付快速变化的信息世界和计算机应用环境。

4大学计算机基础如何应用好新生信息技术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信息素养或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技能,处于典型的感性认知水平。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想境界是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中学课程中。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考的压力,几乎所有高中的高三年级是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在一些普通中学,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这使得中学生上大学之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往往存在1~3年的“空窗期”。即便如此,由于教育部对新课改体制上的重视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亲和性,目前的大学新生一般具备初中三年的课程训练和社会活动(包括家庭和网吧)中的信息技术熏陶,从而存在学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基本土壤。

而大学计算机基础需要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就业和深造打基础,亟需在理性和思维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理论上的认知水准。由于缺乏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成果客观、系统的认识,导致部分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严重的内容重复、教学目标不清楚、实验内容低水平重复等问题。

例如,在上一节提到的入学“免修”考试中,尽管入学时学生的机考通过率并不高,但是机试分数在50分以上的学生有113名,具体数据统计如图2所示,占到机试学生总数的39%。也就是说,报名参加考试的学生中,有近四成的学生在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前,几乎掌握了该课程要求掌握理论和技能的50%!这种状况,足以引起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老师的警觉,如果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觉得上课内容有一半是重复的,那么上课、实验的纪律和效果又会如何呢?

除了信息技术必修内容外,中学还开设了若干模块的选修内容,如算法与程序设计、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初步。这些选修内容是存在学校差异的,同时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拓展的基石。

实际上,大学完全可以发挥教育资源上的优势,利用网络手段,对新生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行调查,组织学生之间开展“交换性”学习,将中学学到的信息技术和实验技能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灵活制定教学大纲和实验内容,在新生已经具备的感性知识基础上,扩展理性、计算机科学知识,并引导学生的计算思维[9]。

5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与对策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10]的十余年来,尽管有地域上的差别,但全国城乡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已经基本普及了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是“零起点”。而且,通过学习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已经经过“桌面”和网络应用的熏陶,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通识类内容的延伸,内容如下。

1) 在中学信息技术基础上,夯实重要的应用技能训练。例如电子表格的高级应用;大学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光学字符识别(OCR);矢量绘图基本技巧;数据库的关系管理与查询等。

2) 在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理论上,引入重要的计算机组成模型(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DSP等);信息论初步(信息熵和压缩编码);并行处理结构(包括GPGPU和网络服务器集群)的概念。

3) 跨学科应用的引入。例如结合矢量图技术引入思维导图,来串接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概念;

利用文档处理训练科技论文写作等。

第二类是与专业方向进行紧密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的“白皮书”中指出,“要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上融合相关专业的案例;开设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融合的课程;……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承担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或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共同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3]”。与专业方向结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可以以专业需求为主导,内容如下。

1) 以企业级应用系统的案例来统领工科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和模块划分。

2) 以计算思维为主线,以计算密集型的专业性案例作为主线,来统领理科类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3) 以统计学方法、案例和软件为主线和应用模块,实施管理和医学类学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6结语

总之,要使大学计算机基础成为一门真正的大学课程,必须充分理解和利用中学信息技术的教育成果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计算机学科为主导的方针,按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来确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教育总体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宁.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 中国大学教育,2007(6):43-4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 信息技术基础[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5]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 田波. 活动理论指导下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研究[J]. 科教文汇,2008(9):118-119.

[8] 顾刚.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工类教学大纲[EB/OL]. [2011-01-20]. /modules.php?op= modload&name=News&file=article&sid=55

[9] J.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7,49(3):33-35.

[10] 教育部. 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 [2011-01-20]. /20020327/ 3023657.shtml.

A Study of the Course Joint between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in Universiti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iddle School

CHENG Xiangqian

(Computer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Center,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