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执业医师培训总结

执业医师培训总结

时间:2022-12-08 16:59:39

执业医师培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评价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4-0122-03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指对具有专科背景的从业人员进行全科医学的岗位训练,即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中现有的专科医生,通过转岗培训,使其具备全科医学知识并取得全科医生的执业资格,从而完成身份和执业的双重转变。湖南省卫生厅根据国家六部委下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的明确要求[1],2010年研究制定了《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明确了湖南省全科医生培养目标为每所乡镇卫生院1名全科医生、城市每万名居民拥有1~2名全科医生,过渡期内分三年对基层医务人员实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本文通过对湖南省2010~2011年首批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情况的回顾和经验总结,为下一步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1湖南省2010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制度

湖南省于2010年启动了首批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根据全科医生工作要求、全科医学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全科医学医师培训细则》[2,3],提出了“缺什么,补什么”。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1~2名学员的“一对一”培训模式,制定了《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制定了“201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计划”。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进行部分调整,提出适合本市的培训方式[4],这些切合实际的调整,发展和完善了湖南省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工作内容。

1.1培训基地

湖南省14个地州市各确定1所三级综合医院为“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参照《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执行。转岗培训基地由省卫生厅发文认定。

1.2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具有正规医学中专以上学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和基层血防站的基层执业(助理)医师。

1.3培训师资

培训基地要求指导老师有6年以上工作经历,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医院择优选拔“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指导老师”,报当地卫生局下文确定,并报省卫生厅备案。

1.4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卫生部《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的要求,湖南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内容包括了内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科、急诊科、儿科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同时包括了社区预防、社区保健及康复课程。

1.5培训方法

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1~2名学员的“一对一”的培训模式。转岗培训分理论学习、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三个阶段。

为缓解工学矛盾,理论学习分为自学和集中授课两个阶段,课程统一安排由学员选修。临床实践形式采取集中理论培训、个别面授、临床观摩、参与查房与病案讨论、手术带教等。带教方式采取课堂授课、举办讲座、远程教学、基层现场指导、互联网视频等。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指导老师形成“一对一”的教学关系,双方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完成培训内容。

1.6网上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在网上问卷。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学员基本情况、培训途径、培训原因、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对全科医生的了解、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对培训医院各科室专家的了解、是否愿意从事全科医学等。

1.7考核和结业

考核分为科室考试和结业考核。

科室考试增加了学员在科室内的学习压力,出科考试合格后,才可以进入下一个科室学习。入科考试主要为理论考试,出科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入科考试和出科考试均由培训基地相关科室组织。

结业考试内容分为实践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两个部分,实行百分制,按6∶4的比例记入总成绩。实践技能考核由市州卫生局组织,对学员要求掌握的技能操作进行考核记分,操作成绩在60分以上者才可以申请结业参加理论考试。理论考试由国家卫生部建立试题库,统一命题,采用“人机对话”的形式,对学员进行考试。操作和理论考试的总成绩在60分以上为合格,取得湖南省卫生厅颁发的《湖南省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结业总成绩低于60分者,可在3个月后,申请理论考试补考一次[5]。

2湖南省2010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情况

2.1培训基地

在全省14个地州市各选择了一家三级医院作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

2.2学员情况

湖南省卫生厅计划2010年在14个地州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收转岗培训学员1 000名,实际招收985名,其中男671人、女314人,其中16人中途放弃。

2.3师资培训基地

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基地确定为湖南省人民医院[6]。

2.4问卷调查结果

网上调查采用一人一卷的问卷方式,发出969份,收到有效答卷664份。从问卷调查表的结果统计看出,学员近两年培训次数统计中培训1次的最多,为277人,占42%;培训时间3个月以内的最多,为420人,占63%;学员希望通过培训实现自我提高的有370人,占56%;表明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机会少,培训时间短,希望参加培训的愿望强烈。工作困惑统计中认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困惑的最多,为489人,占74%;愿意参加由政府出资的培训有959人,占99%,说明学员对学习培训有现实的需求。这次教学内容基本满足卫生技术人员系统学习全科医学知识的迫切需要,课程安排符合当前培训需要,培训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符合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后学员对全科医生的了解比率为97%,愿意从事全科医生的532人,占83%;有固定病友群的518人,占78%。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与带教老师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对建立双向转诊网络有帮助。愿意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的921人,占95%;经常把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转向上级医院的有486人,占75%;偶尔接受上级医院转回的康复患者291人,占45%;说明双向转诊的渠道还不顺畅。学员每天工作10 h以上的最多,为260人,占39%;周工作日统计中工作6 d的最多,为354人,占53%;出诊次数统计中以随喊随到的最多,为490人,占74%,表明学员在基层起到了“健康守护神”的作用,把服务对象的健康放在了首位。目前的培训费用由政府负担,学员不用为学费发愁,问卷调查中认为参加学习影响个人收入的有355人,占53%,这可能是制约基层卫生人员参加转岗培训的主要因素,下一步制定政策时应发培训津贴,适当弥补损失以提高参训积极性。

2.5 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

在湖南省14个地州市进行了操作技能考核,抽考了体格检查、外科无菌技术、急救技能、儿科体格检查等,实际参加考试人数969人,0人缺考。考试结果显示90分以上(含90分)112人;80~89分(含80分)415人;70~79分(含70分)297人;60~69分,(含60分)136人;60分以下9人,操作合格率为99.3%。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衡阳市、娄底市、永州市、怀化市、常德市、益阳市、张家界市、邵阳市、湘西自治州合格率均为100%,郴州市合格率均为96%,长沙市合格率为94.7%。

2.6 理论考试成绩

实践操作考试中9名学员不及格,因此有资格参加理论考试的人数为960人,其中4人缺考,实际参加考试人数956人。考试结果显示90分以上(含90分)161人;80~89分(含80分)351人;70~79分(含70分)254人;60~69分(含60分)136人;60分以下54人。理论考试不合格人数占5.6%,说明要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通过率见表1。

2.7 合格达标率

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与理论考试成绩按6∶4的比例计入总成绩。有的学员虽然理论考试不及格,由于操作考试成绩的比重大,两项汇总后仍可达标。本次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参加学员969人,考核考试合格的学员为951人,合格率为98.1%。

3 讨论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可以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7]。截至2009年底,湖南省共有县级医院291个,乡镇卫生院2 390个,村卫生所44 39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92个。全省社区卫生人员7 773人,乡镇卫生院人员61 053人,村卫生室人员50667人,占湖南省卫生人员总量的34.02%。全省执业(助理)医师105 800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4 995人、28 400人、3 537人,分别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4.72%、26.84%、3.34%[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不稳定。湖南省规划到2020年,经过多种途径培养12 000名全科医生,近3年以转岗培训为主要途径[8]。湖南省2010年首届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在2011年完成,参加培训的人数为969人,培训后合格达标的学员为951人,合格率为98.1%。

湖南省首批参加转岗培训的学员文化程度以中专和大专学历为主359人,占54%;资格统计中执业助理医师最多,为378人,占57%,反映湖南省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匮乏,亟待加强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和学历提升工作。这次转岗培训工作,有的市州未完成招收任务,学员总数差31名。主要原因在于工学矛盾,只有缓解工学矛盾带来的压力,才能提高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

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采用“缺什么、补什么”、“一对一”的培训模式,重在培训基层全科医生必备的医学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满足基层医疗队伍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开展基本医疗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中央编委,等. 关于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号) [Z]. 2010:13-14.

[2] 吕兆丰,郭爱民. 全科医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6-82.

[3]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 全科医学医师培训细则[Z].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0:10-15.

[4] 王诚丽.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组合拳[J]. 中国医院院长,2011,8(2):80-81.

[5]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湘卫科教发[2010]20号[Z]. 2010:3-8.

[6] 湖南省卫生厅. 湖南省卫生厅关于确认首批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学转岗培训基地及师资培训基地的通知(湘卫科教发[2010]16 号)[Z]. 2010:3.

[7] 连建平,朱蓉,马艳红,等. 湖南农村乡镇医疗卫生现状及对全科医生需求的分析与对策[J]. 改革与开放,2011,19(10):39-40.

第2篇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劳动关系的外延还在扩大,而我国理论界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和效力等问题观点不一。面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如何界定劳动关系,是新时期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关键词:

劳动关系;执业;医疗行业;法律保护

1医疗行业中劳动关系现状与问题

(一)医疗行业专业技术劳动服务需求问题突出为了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患者的需求,医院根据实际情况招聘了大量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这部分聘用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人员不足及梯队建设的需要,为医院正常运转以及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不能及时解决聘用人员的编制,造成聘用人员无归属感,一部分聘用人员为了生活,只能选择待遇好的医院执业,对于医院的长期培养计划无法实现[2]。

(二)劳动者执业资格与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矛盾突出《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3]。按法律规定,医院应与无执业资格的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可这与非法行医相悖。在医疗行业中,每年119万的医学毕业生如何就业?按照订立劳动合同要求,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就是让其从事医疗工作,因其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其不符合主体要求。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后方可报考,有的毕业生甚至七年未通过考试,那么对于医学毕业生来说毕业后在医疗机构见习培训期间,难说是事实劳动关系。医疗行业执业资格的法律规定与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矛盾,最终承受这个矛盾的主要一方为医疗机构。法律规定,从事医疗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对于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不能从事相应的诊疗活动。但在实际当中,劳动仲裁及监察部门认为,医疗机构与医学毕业生已经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医疗机构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标准的工资及缴纳各类保险,享受签订劳动合同的所有待遇,这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是不够合理的,这就需要我们法律部门能够结合劳动者执业资格与劳动法律关系的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法律条款。

2医疗行业中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问题的原因

(一)医疗机构所面临的执业许可我国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了医师实行资格考试制度,这是医师法的重要核心内容。医疗质量优劣是医疗工作的关键,而医师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并严格规定未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得做医师工作,充分体现了医师依法执业的合法性。《刑法》曾做出规定,对于医生来说,由于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指未取医师资格的人员,并不是指未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医师,那么对于医疗事故罪,是指犯罪主体为已经取得医师资格的医生,其中包括经过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医生和未经注册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师。因此,临床上的试用期医学毕业生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不构成此罪的犯罪主体。例:一家三级医院的医学毕业生三年未能通过医师资格考试,认定与医院有事实劳动关系,到劳动仲裁部门进行申诉,劳动仲裁部门裁定有事实劳动关系,要求医院按卫生技术人员同级同类人员标准支付双倍工资及补缴各类社会保险。事实上对于一名未通过医师资格考试人员,不能独立从事医疗活动,如果让其从事医疗活动,属非法行医。那么请问劳动仲裁部门,这应由谁来承担法律责任呢?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太低,造成医院人才结构分布的不合理,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审细则》要求,三级医院的人才梯队结构应达到如下比例,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比例为1:3:5:7,结果实际的人员分布结构是:1:2:1:7。

(二)国家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一个医生需要时间和资金的大量投入,这也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美国的医学生在博士毕业后,需要接受近10年的住院医生培训和专科医生培训。同样,在我国1名医生能够独立执业并处理相关专业常见病、多发病至少也需要十年的时间,其中还要外出进修培训多次。医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命科学是无法预见的。可见,对于一个名医生的培养要花费的财力也是相当巨大的。教育部2008年的数据显示,中央本级财政给医学教育生的人均拨款提高到了1.15万元,2011年又增加了0.25万元,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

3医疗行业劳动关系法律保护的对策

(一)政府和培训医院共同为培训医师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国家应对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医学生提供相应的生活补助及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可以参照“三支一扶”等政策,对于培训基地加大投入办度。根据住院医师培训的需要,给予医院相应的经费,既解决了医学生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之前的各类待遇问题,也缓解了医院作为培训基地的压力,为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利于为13亿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高水平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特别是有利于把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落到实处,从人才培养方面为实行分级诊疗奠定坚实基础。

(二)国家根据卫生行业的特殊性,不断完善医疗行业的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因为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在国家还没有要关配套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劳动仲裁部门能否结合卫生行业实际,结合执业医师法、执业护士法,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劳动仲裁部门不要按事实劳动关系来处理医疗机构与医学毕业生之间的关系,维护医学毕业生的权益同时,对医疗机构的权益也做出具体的可行政策。否则就会出现恶性循环,近百万医学毕业生毕业后无法进入临床见习,医院也不能培养临床医师,造成大量的医学生改行。

综上所述,对于医疗行业的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我们期待国家结合卫生行业特点,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既能解决医疗行业非法行医与事实劳动关系的矛盾,也要保护医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卫生人才的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艳.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2,31(3):126-128.

[2]郁晓霞,李廷玉,王萱玲.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研究[N].重庆医药卫生人才网,2013-6-24.

第3篇

一 、重点工作

1.年度效验工作:

⑴2018年是我院校验年,医务部从强化管理,狠抓医疗质量为出发点,落实各项医疗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我院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按照规定的执业范围、执业地点,将全院在册医师所有执业证书一一核查。坚持持证上岗,依法行医。

⑵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制度,为了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的管理,根据院、科两级质控体系,明确了各科室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能,结合医院实际组织各科室建立“十八项核心制度”,督促各科室学习核心制度,医务部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及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并将核心制度装订成册,分发到各科室。

⑶根据审核组专家意见,医务部组织了相关科室建立常见病诊疗规范及危重病人转诊流程的制度,从而更加规范执业行为完善了制度建设。

2.组织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医务部根据《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暂行办法》,按照2018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的要求,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了我院医师定期考核方案。按照市卫健委要求,并在6月前组织完成了全院医师网上申请报名、审核的工作;在8月前组织全院医师完成医德医风、工作业绩自评,并在医院系统进行了审核。11月中旬组织全体医师进行了业务水平测试笔试考试。截止到11月底,我院作为考核机构,最终顺利完成了2018年度我院46名在册执业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执业医师对医学基础、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3.健康教育工作:

⑴自2017年6月接手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和各种措施,以多种形式推广健康教育内容。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健康中国”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健康教育服务专业水平,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服务指导手册》相关知识,制定了《石龙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与《健康教育义诊讲座活动一览表及相关要求》及各科室健康教育考核内容,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健康教育促进工作。根据方案逐步落实,完成了全年不少于12种的自制健康宣传材料材料;完成了全年24次院内“健康大课堂”活动与上报工作;8月同中心后勤科完成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栏安装制作工作,并按照石龙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方案有序进行内容上墙、内容更换工作;截止12月共完成9场讲座咨询义诊活动并已完成上报工作。

⑵参加了2次市、区疾控中心组织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完成了全年向区健康教育所上报的工作。

⑶去疾控中心领取了关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世界无烟日宣传材料,并由医务部牵头组织各科室学习和宣传,组织健康讲座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并向疾控中心上报了活动方案及活动总结与影像资料。

4.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医务部把严抓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作为首要任务。

⑴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永远是医务科重要工作任务,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同考核小组完善各科室的考核方案,并组织落实实施。作为医院考核小组成员、考核办公室所在,医院考核小组每季度对医院进行全面考核。按照职责分配,医务部针对医疗文书质量(病历书写质量每月20份、体检报告质量每月10份、胸片质量每季度50份以上)和诊断中诊断流程及科室员工考核进行考核,还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医院考核项目。对以上新纳入医院考核的项目,分别组织制定了新的考核标准。考核后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主任并进行解决,更加完善了各种工作,同时汇总考核情况,进行书面总结,上报院班子。

⑵11月组织了全院医师进行临床心电图知识考试,除了基础笔试外,附加了心电图读图考试,以考促学,进一步提高了医师对心电图基础知识及读图能力。

5.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和人员培训

医务部把培训与考核作为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作为提高医疗服务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

⑴根据上级卫生部门要求,派继教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知识的培训,更加完善继教管理。

⑵为满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照上级卫生部门要求进行签到,并进行后期网上登记和学分授予工作。为中心范围内全体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购买了继续教育学习卡,并完成了继续教育学习卡下发工作。完成了9名人员学分卡的迁入迁出工作,并手工录入了75份继教达标学分资料。截止10月底,会同中心人力资源部共同组织继续教育自管学分的业务培训讲座20次,完成了自管学分规定计划,同时按上级部门要求按时按量完成了2018年度北京全员培训与传染病学分。今年我院参加继续教育培训1931人次,考核达标率100%。

⑶完成了上级部门对我院继续医学教育督导检查工作。检查人员主要从讲课课件、人员签到及学分录入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等方面进行督导,根据出现科室全员签到情况给出了建议。对近两年来石龙医院的继续教育工作所取得的进步给予了肯定。

6.积极完成各项医疗信息上报工作,与中心人事、财务、后勤管理科及工伤医保信息中心协同完成卫生综合信息统计数据月报和年报的上报工作。信息上报工作自2018年8月以来再次增加新内容,除医院基本情况,收支情况,人员情况,运营情况等常规内容,还增加涉及了医养结合,门诊服务等多项复杂信息,医务部积极收集汇总各项信息,顺利完成卫生综合信息统计数据的上报工作。

二、日常工作

1.根据上级相关部门要求,参加多次有关死亡病例上报的培训,并上报死亡病历21例。完成了2018年死亡报告的领取与发放登记工作。

2. 按上级要求完成了传染病管理工作,会同相关部门顺利完成了疾控中心对我院传染病报告数据的调查工作。

3.完成各项医疗信息上报工作,与财务、人事、工伤医保办等相关部门协同完成卫生综合信息统计数据月报、年报工作。

4.完成执业医师变更注册。调入调出工作。

5.完成了全体医护人员及多点执业人员医疗责任保险的购买工作。

三、临时工作

1.配合医院办公室参加了“北京市医疗机构电子化注册培训会”,并完成参会报名工作;完成生活垃圾桶发放的工作;完成了医院“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安排全院科室轮流进行执勤,做好宣传栏LED屏等相关宣传工作;梳理了控烟工作资料,完成上级部门对我院控烟工作的检查与督导等工作。

2.4月协同护理部等多部门完成了卫生局依法执业检查工作。

3.配合护理部及团委完成“护士节”和“五四青年节”工作。

4.配合职业危害监测分析与研究中心完成了“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病诊治研讨班”的签到工作及55份国家级学分证书发放工作。

5.会同护理部、门诊、检验中心完成了一级医院传染病防治监督检查自评工作。

6.完成上报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自查工作。

第4篇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门诊统筹实施范围,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乡村医生执业条件,完善补偿和保障政策,强化管理和指导,健全培养培训制度,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具体目标是:

年,完善村卫生室设置规划,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全面建成,配备相应人员;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农合门诊统筹;村卫生室新农合和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基本建成;30%的村卫生室配备1名执业(助理)医师。

2013年,全面完成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基本药物制度规范实施,合理用药率达100%;乡村一体化管理率100%;建成基于健康档案的信息系统,实现与新农合、药品监管的互联互通;80%的村卫生室配备1名执业(助理)医师。

2015年,提升乡村一体化管理水平,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执业(助理)医师,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乡村医生职责,改善乡村医生执业条件

1.明确乡村医生职责。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下同)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镇卫生院的指导下,按照服务标准和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使用适宜药物、适宜技术和中医药方法为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将超出诊治能力的患者及时转诊到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填写统计报表,保管有关资料,开展宣传教育和协助新农合筹资等工作。

2.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室。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居民需求以及地理交通条件等因素,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设置规划。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服务人口较多或服务面积较大的行政村酌情增设。全面实施政府投入或村民委员会投入,着力推进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实现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资产的统一管理。

3.加强村卫生室设施设备建设。各地要为村卫生室建设通过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减免各种规费,采取政府投入及村集体支持、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加速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重视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管理范围,配备必要的信息设备,实施县、乡、村卫生机构宽带联网。根据村卫生室功能定位设计有关软件,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行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统一的电子票据和处方笺。加快建立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对乡村医生服务行为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及绩效考核。

(二)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规范乡村医生执业行为

1统一人员管理。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1‰-12‰比例配备。乡村医生必须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合法执业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乡村医生可在辖区内各村卫生室之间合理调配。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凭证执业,定岗定职,严禁并坚决打击不具备执业资格人员非法行医。

2统一业务管理。乡村卫生机构应根据功能定位提供适宜的基本医疗服务,积极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机制。合理划分乡村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把劳务密集型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主要交给村卫生室承担。镇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日常服务的监管,督促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处方管理、抗生素使用、消毒隔离、医疗废弃物处置等医疗服务规范,并按规定做好各项工作记录。镇卫生院要组建由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全科)医师、护理人员等组成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实行辖区分片责任包干,指导村卫生室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3统一药械管理。加强村卫生室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建立规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村卫生室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由镇卫生院统一配备,严禁村卫生室从其他渠道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用药情况进行动态监管,指导乡村医生认真执行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4统一财务管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范村卫生室医疗服务项目,在省定医疗服务价格范围内,制定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规范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公开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项目及价格,做到收费有单据、账目有记录、支出有凭证。要规范村卫生室资产和收支管理,村卫生室的经常性收支纳入镇卫生院统一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5统一绩效考核。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和关于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办发〔〕10号),建立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电子档案,规范开展乡村医生年度考核。以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的服务年限、岗位职责、学历水平等因素为基础,综合考虑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岗位责任和群众满意度等制定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实施细则。镇卫生院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每季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开展1次绩效考核,公示考核结果,并作为财政补助经费核算、执业人员动态调整和收入分配的依据。

(三)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合理补偿机制

1将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实行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基本药物由镇卫生院负责供应。

2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乡村医生的职责、服务能力及服务人口,明确应当由乡村医生提供的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内容,并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拨付相应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得挤占、截留或挪用。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由个人和新农合基金进行支付。各地要在村卫生室全面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合理制定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标准以及新农合支付标准和办法,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支付比例不低于在镇卫生院就医的支付比例。积极开展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引导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改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村卫生室运行经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3实施乡村医生定额补偿。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为保证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合理收入不降低,各地要综合考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补偿情况,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给予定额补偿。定额补偿标准按照服务人口数量或核定后的乡村医生人数制定,补助水平与当地村干部的补助水平相衔接,具体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要根据村卫生室执业人员的服务年限、岗位职责、学历水平等因素合理制定补助分配办法,对作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以上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的乡村医生应进一步提高补助水平。

4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部门关于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且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退职乡村医生,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妥善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的保障和生活困难问题。

(四)健全培养培训制度,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结构

1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乡村医生培养培训规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实际,统一制定乡村医生年度培训计划,强化乡村医生“三基”训练。采取务实进修、集中培训、城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选派乡村医生到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接受培训。镇卫生院要通过业务讲座、临床带教、例会等形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培训工作。依托农村卫生信息网络,大力开展乡村医生实用技能在线培训,促进适宜技术在村卫生室推广应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2次,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周。

2加强乡村医生后备力量建设。年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完成农村卫生队伍建设规划编制,明确队伍建设目标,政策措施,建立乡村医生后备人才库。根据乡村医生队伍发展需要,做好免费定向培养工作,及时为村卫生室补充服务人员。各地要制定优惠政策,创新管理,鼓励城市退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各地要结合探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和推进签约服务模式,积极做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衔接。

3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鼓励在岗乡村医生参加规范的学历教育,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报名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总额内,进行统筹安排,预留一定数量的编制,用于公开招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以及村卫生室新补充符合执业资格条件的人员。要适应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和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建立镇卫生院编制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乡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和责任考核指标,完善配套政策,确保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市将把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有关指标纳入医改年度考核内容,适时通报考核结果。

第5篇

一、 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操作常规及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二、 认真遵守医院作息时间,执行请销假制度。

三、 保持诊室清洁整齐,定时通风,每天紫外线消毒至少一小时。

四、 加强对各种器械的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五、 对患者认真检查、诊治,准确规范书写门诊病历等医疗文书。

六、 对疑难患者不能确诊的,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减少复诊率,提高治愈率。

七、 对候诊病人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口腔预防保健常识。

八、 下班前应检查各诊室及技术室,并断水断电,以防发生意外。

口腔科工作职责

1、主要负责对门诊患者进行口腔疾病治疗,口腔保健宣教等工作。

2、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全新全意解除病人疾苦,以热忱的态度为患者提供一流的口腔医疗服务,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3、应医院要求,完成实习、规培、进修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4、将国际先进口腔治疗技术、治疗理念引入我院,提高我院口腔医疗水平。

5、依据相关规定,认真完成口腔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存放工作。

6、积极认真,保质保量完成医院交代的政府指令性任务。

口腔科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  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领导本科室人员开展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护理任务。

2、确定医师值班、门诊会诊、轮换和出诊。参加门诊、急诊抢救和手术,解决本科复杂、疑难技术问题。

3、负责组织本科业务训练,人才培养,和技术考核。负责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担任教学。

4、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医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5、督促检查本科人员履行职责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进行安全教育,预防事故、差错和医院感染。

6、负责本科医德医风建设。掌握所有人员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提出考核、晋升、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

7、组织指挥大批创伤、中毒等重大急诊病人的救治,并及时向医务处和院领导报告。

8、引进国内先进技术,开展新业务和科学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二、  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认真完成本职要求的病历等各项医疗记录。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提高专业理论、技术操作和解决较复杂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

3、承担临床教学工作及进修、实习医师的培训工作。

4、定期参加专家门诊。

5、掌握国内外先进诊疗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中西医结合,及时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范。

7、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制度。

三、  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第6篇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包括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含民族医)等专业服务水平,提高内科、外科医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村卫生室人员中医药专项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的卫生管理和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的管理能力。

二、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人数:

(一)培训对象:

乡(镇)卫生院培训中医(含民族医)、内科、外科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各1人,中医(含民族医)人员要求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员;每个村卫生室培训1名获得国家规定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

(二)培训时间:

1、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共培训130天。其中:理论培训60天(计480学时),由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临床实践70天(计560学时),中心卫生院中医人员到设区市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进修,一般卫生院中医人员到县级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进修。

2、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由设区市集中培训,各5.5天。

3、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采用视频教学方式到乡(镇)卫生院集中培训5天。

4、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由设区市集中培训,为期5天。

5、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到省级接受培训,为期7天。

培训工作在*年11月底以前结束。

(三)培训人数:

1、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共培训196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1人);

2、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共培训3930人(每个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各1人);

3、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共培训52907人(每个村卫生室1人);

4、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共培训196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1人);

5、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共培训136人(每个县、市1人)。

三、培训内容:

(一)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熟悉中医养生防病相关知识,能够运用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

(二)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乡(镇)卫生院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三)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中医药服务一般技能。

(四)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提高卫生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

(五)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

重点掌握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卫生经济学等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培训职责分工

(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按照中央《*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方案》要求,负责制定本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计划、监督评估方案和考核评估标准,开展监督评估并组织实施;

2、负责选编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教材及市级师资培训的组织实施;

3、负责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4、省卫生厅委托省卫生厅考试培训中心,负责选编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教材。

(二)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集中理论培训的组织实施;

2、负责中心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到市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3、负责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5、负责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的统一组织实施。

(三)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到县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2、根据市里的统一要求,负责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五、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部分培训补助经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130天补助5200元;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5天补助220元;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3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天补助150元;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天补助400元;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1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7天补助840元。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培训计划制定、有关材料编制以及对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监督、考核评估所需工作经费,由省级财政安排。

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培训工作有关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解决。

六、组织领导

开展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村卫生机构人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把好培训质量关,严禁弄虚作假、走过场。每期培训班都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

省卫生行政部门组建培训技术指导组,负责培训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总体评估。

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八、管理监督与考核评估

(一)考核评估目标

通过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估,以保证培训班的组织和实施,提高培训效果,保证培训质量。

(二)考核评估内容

考核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培训班的经费使用、培训对象的合理性、培训的效果等。

(三)考核评估所需的信息收集

考核评估所需收集的信息包括:培训通知、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培训资料或教材、学员名录、培训班照片、教学测评表、培训总结报告等。

(四)考核评估的组织

各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每次培训班举办前1个月内向省卫生厅提交举办培训班的通知、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等有关资料。在培训班结束后2周内,向省卫生厅提交教学效果测评表、培训资料或教材、学员名录、培训班照片及培训总结报告等。

第7篇

2020年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全科医生

孙志刚说,全科医生是看病防病的“多面手”,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已在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30%~60%。

按照《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一是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二是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三是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力争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全科医生的服务。

届时,大多数患者的首诊将回到基层,全科医生首诊制度试行的基础条件将日趋成熟,90%以上的常见

病、多发病可以在基层得到有效诊治,大病通过全科医生预约转诊,节省了医疗费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孙志刚说:“当然,目前全科医生强制性首诊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还不具备条件,更现实的考虑是先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通过医保支付实现全科医生首诊,直接到大医院就诊者提高自付比例。”

“5+3”8年强制性规范化培养合格人才

孙志刚介绍,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总体设计,可以概括为 “一种模式、三个统一、两种途径”。“一种模式”即逐步规范全科医生培养为“5+3”模式,前5年是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后3年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三个统一”即统一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方法和内容,统一全科医生执业准入条件,统一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两种途径”即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阶段采取“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两种路径。

规范化培养以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全科医生出科或者出诊要达到国家要求的实践病种、病例数和临床基本能力、社区和基本公共卫生实践能力。规范化培养时间为3年,原则上在临床培养基地轮转培训时间不少于两年,另外安排一定时间在基层实践基地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服务锻炼。

《意见》规定,“5+3”规范化培养是强制性制度,注册(全科)执业医师必须同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合格证书。

“四个渠道”救急培养,明年每个基层机构都有全科医生

8年的规范化培养周期有点长,如何解决近期基层急需全科医生的问题?

《意见》提出近期加快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四个渠道:一是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的转岗培训。近两年,国家共安排了3万名基层医生进行转岗培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每人每年补助8000元。二是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去年,国家招收了5000名5年制本科医学生,免费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全科医生;今年计划继续招收5000名;每年每生中央财政补助6000元。同时,允许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通过“3+2”的途径培养适用的助理全科医师。三是通过提升学历层次培养基层全科医生。鼓励基层在岗医生获得规定学历,符合条件后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四是鼓励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包括严格执行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基层服务的规定、建立健全各类对口支援制度、利用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加强对基层培训、允许医院医生尤其是退休医生到基层执业服务等。

第8篇

摘要:医学生培养的创新思路,就是将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与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使这些年轻的医师既有临床工作的基础又有科研的基础与能力。本文从一个研究生导师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对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必要性、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总结和思考,以更好地培养这些医师,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关键词: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 三年住院医师培养

一、简介

长期以来,北京市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以在职人员为主,学历分布以研究生学历为主,从社会申请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人员多数执行的是为期1-3年的培训。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是通过全国性的选拔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全部要进行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这种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脱节,一方面,对这些大夫来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仍需进行基础的住院医师培训,两阶段的培养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另一方面,毕业生分配到用人单位后因为需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能进行正常的临床工作。

二、我校专业型医学硕士研究生及三年住院医师培养相衔接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我校在2012年《首都医科大学关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意见》的通知中,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改革,在保证研究生培养学术要求的基础上,强化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实现由课程与实践培养向实践为主型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实践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的实践培养并轨,培养既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又具备较好的临床应用研究能力、既具有良好的学术资质(硕士学历、学位)又具有合格的临床实践从业资质(获得执业医师 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高层次医学适用型人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都是完成本科学习后的医学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本科毕业后的在校学历教育,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完成在校教育后的毕业后教育,两者在培训过程中有许多相通之处,亦有一定的差别。在培训效果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对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所欠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并轨,是指培训过程中同时加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完成培训且考核合格者,同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两者的融合,意在提高住院医师的学历层次同时培养其一定的科研能力,以及在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避免重复、节约成本的前提下缩短其培养时间。

自2012年并轨政策提出后,人们对临床医学生并轨培养的利弊众说纷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并轨可以加快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成材过程,以不断满足社会对医学生的需求,同时两者具有相同的培养内容及一致的培养目标,并轨培养可节约人力、时间和医疗培训资源,也进一步完善了医学生的教育体系,缩短了其培养年限更利于医学生事业的发展。然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并轨培养将原有的4-6年的培养时间浓缩为3年,同时对学生科研能力及临床技能的要求并未降低。这就使得学生在3年的时间内既要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又要兼顾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得并轨培养学生在3年的时间内是否能将两者兼顾都掌握良好,这种“浓缩”培养模式是否会降低培训质量,这些问题都令人堪忧。

我校自2012年起,全面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制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全部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统一考核。我校今年首批并轨培养的学生已毕业,从我院培养的3年住院医师考试和研究生所修学分以及论文答辩成绩看,学生们在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我院3年住院医师考试通过率达100%,成绩明显好于既往和同期进行3年住院医师培训者;而研究生论文答辩平均成绩也在80分以上),证明了这种并轨培养的可行性。这为将来更好的做好并轨学生的培养,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依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对并轨培养的经验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林芳冰,高颖,李雁等.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J].中医教育,2014,33(6):48-49 [2]陈F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可行性探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118-119 [3]周健,王磊,周建新等.新政策下临床医学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医院,2014(11):77-78

第9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医药卫生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质量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人才效能明显提高。然而面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任务,我国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广大农村地区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 研究背景

我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加之城乡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平衡,因此广大农村人口医患需求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是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的提高迫在眉睫。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科教工作水平,以基层卫生人才等为重点”,“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继续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岗位培训”等相关政策。《河南省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将全省10万多名注册乡村医生全部免费轮训一遍”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对于适应中原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受历史因素以及人才培养、基层服务体系人员待遇等体制和政策影响,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总体规模不足、人员结构失衡,特别是农村卫生人员数量少、素质低、高水平人才匮乏,医疗技能操作不规范,诊疗水平低,因此导致患者流向不合理,出现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长此以往,必将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必须着力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和能力,而决定基层卫生人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提升诊疗水平,尤其是提升基本医疗技能操作水平,这是为农民看好病的关键[1]。金建强[2]等对全国六个省江苏、天津、河南、湖北、云南和甘肃进行调查,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中以初、中级职称人数最多,分别占56.82%和27.55%,合计84.37%;无职称人员也占一定比例为13.08%。学历结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中95.26%具有中专及以上医学专业学历教育水平,其中又以中专和大专学历居多,分别占47.57%和40.66%,其余4.74%不具有专业医学学历教育背景。所以建设一支规模适当、质量较高的医疗卫生队伍,是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

2 基层卫生人员技能操作现状

通过对河南省安阳市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农村基层卫生人员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和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现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辅助检查等,获得具体而翔实的资料;报名及考试通过情况如下。

表1和表2对比可以看出,主要由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参加的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比临床执业医师通过率低将近10个百分点,且通过率略高于50%。

通过表3和表4对比发现:主要由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参加的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比临床执业医师通过率低将近20个百分点。

这仅仅是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如果结合理论考试通过率,每年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取证率不足40%。远远不能满足目前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保健的需要。

3 结论

(1)理论水平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需要进行规范的理论知识学习,三理一剖知识还相当的匮乏,需要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着手,然后再学习医学临床知识,这样他们才能对每一种疾病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做出合理的诊断。同时工学矛盾突出,尽管学历水平偏低,但不愿意接受正规的学历教育。

(2)技能操作水平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普遍缺乏规范的操作技能,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培训学习,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技能,才能够胜任诊疗工作。

(3)职称结构上,应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职称比例,职称的提高能带动他们理论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4 建议或对策

4.1 规范培训基地

虽然2004年起,我省连续开展6年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农村无学历基层卫生人员学历教育培训,截止2011年6月底已培训社区卫生技术人员23823人[3],但应考虑到由于进入门槛低,医疗培训机构纷纷建立,机构间竞争激烈,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课程的单一化、模式化严重,甚至培训内容老化、重复,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培训基地没有发挥各自的优势,缺乏高质量的课程研发和高水平的专职师资队伍,急需建立一个能够为各培训基地提供支持、导向、交流的平台。

4.2 借助学历教育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学历层次

依托高等医学院校,充分挖掘利用高等医学院校资源,培养大专以上学历乡村医生是非常理想、实际、现实和可行的一项举措[4]。虽然2004年开始的学历教育使得目前全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卫生技术人员基本上都达到了中专以上学历层次,但是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并没有上升到同等高度。

4.3 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

每年和一些省级、市级三甲医院签订协议,定期请这些医院的专家到基层指导工作,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每年各县乡医疗机构积极主动选派一定数量的技术骨干到省、市级医疗机构学习进修,施行院―乡结合模式,这样既提高了基层卫技人员的理论水平,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技能操作水平。

4.4 学院式教育

通过政策引导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下基层工作,虽然此项工作已在2009年已经开始,已有近5000名本、专科学生充实到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但还需要继续实行订单式培养方式充实基层卫生机构,不然即使到基层工作,仍然难以留住人才。

4.5 引导基层机构与高层次医疗机构之间人才合理流动

由政策吸引中级和副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工作,在待遇上可以给与一定的倾斜,这样才能使一些高级职称人员下得去又留得住。

4.6 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投入机构

使国家及省级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益,国家级省级设立专项经费,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发挥基层单位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性、主动性,打造基层医疗单位人才团队。

4.7 科学地规划培训内容,保证培训质量

乡村医生培训内容应突出实用性与适宜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乡村医生临床能力的培训。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在职人员自身学习积极性为核心,多措并举,创新人才培训模式,根据不同情况、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不拘一格造就人才。根据工作实效评价人才,出台优秀人才奖励措施等。

第10篇

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解决方案与其他专业研究生教育相比,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因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具有较强医疗能力和医生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医学实用人才,其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有直接关系。所以,寻找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与我国的《执业医师法》有冲突

1995年5月,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了《执业医师法》,该法律规定,具有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者,必须由执业医师进行指导,并在医疗机构、防疫机构、保健机构实习一年以后,才可以参加资格考试,获得医师资格后方可拥有临床处方权。在这种规定下,临床医学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专业研究生以后,就没有进行独立医学诊断、医学处方以及开具医学证明的权利,缺乏临床实践机会,会直接影响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导致研究生的临床能力难以在医院进行培养。

2.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培训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

当前,高校医学教育属于教育部管辖,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则归卫生部主管,由于两个部门在政策上缺乏统一性,导致学校教育与医师培训之间存在互不认可的现象,研究生步入工作岗位后仍要参加医师培训,从而造成了培训资源的巨大浪费。

3.过分重视实践性,导致临床科研训练不足

临床医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要想具有较强的临床水平,就必须在临床医学实践上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一些高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保证研究生毕业后具有较强的临床能力,于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进行压缩,缩短了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导致一些课程的学时不足,难以满足研究生进行科研的需要。此外,一些学校降低了专业研究生的学术要求,甚至取消了毕业论文,导致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只要掌握应用技能即可,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导致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弱,长期以往,会使专业研究生教育沦为单纯的职业技能培训。

二、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1.对《执业医师法》进行修订

国家在《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必须实习一年以后,才能参加职业考试就是本着对病人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防止应届毕业生由于经验不足,造成误诊,给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但是这一规定,却阻碍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有关部门应当权衡利弊,对《执业医师法》的有关内容进行重新修订,如专业研究生可以给予部分的临床处方权。

2.将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医师培训进行并轨

当前,我国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及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临床能力培训的重要性。虽然两者在报考条件、培养方式、培养要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两者都希望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来提高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从而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国家培养更加优秀的医疗人才。所以,应当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结合点,将两者结合到一起。

2013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64所开设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一些学校就开始进行了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医师培训并轨的大胆尝试。比如,一些学校在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同时,并聘为本校的住院医师,使学生同时具有研究生和医师两种身份,从而实现研究生招录与医师培训招录的完美结合。一些学校将学位授予标准和医师准入标准结合到一起,即研究生在毕业时必须达到医师培训的标准。研究生在毕业时除了获得学位证、毕业证以外,还将获得医师培训合格证与医师执业资格,达到“四证合一”。

3.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

当今社会,临床医师不但要会看病,还要具有相应的研究能力。所以,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要以实际的医疗实践为基础,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与临床关系紧密的科研工作。此外,学校还要组织相应的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科研方法,提高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此外,学校还应当做出要求,督促学生进行科研工作。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医疗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人们对医疗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应当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医疗人才。所以,高校临床医学教育应当不断反思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促进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光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11(05):13-17.

第11篇

临床医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是如此。然而,在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中,仍存在着科学学位占主要地位专业学位未获得足够重视的局面; 在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往往把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共用一个培养模式,忽略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的实践和积累,大多数研究生导师在对专业学位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思想。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来,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然而,由于各地的执行情况、医疗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真正落实仍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发达国家中,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以美国为例,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专业学位授予数量已达到研究生学位授予总量的85%。而美国医学生的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的衔接非常紧密,美国的临床医师培养分为4个阶段,即通识教育、医学院院校培养、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通过4个培养阶段以确保临床医师的培养质量。美国住院医师培训是毕业后独立行医的最基本要求,医学院毕业生在参加13年住院医师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行医执照后方能作为全科医师行医。而要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进一步的培训考核,内科培训时间为35年,外科为58年。

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人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两种主要模式,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异同。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与并轨,建立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教育发展迫切需要探索的创新模式。

2014年11月27日,由教育部、国家卫计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出: 2015年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学历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进行,学生毕业后通过相关考核,即可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专业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即所说的四证合一。

2 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实践

2.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长效机制建立

南华大学作为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具有4所相当规模的附属医院,其中笔者所在的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探索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结合并建立其并轨的长效机制中做出了大量的调研和实践工作。

2. 1. 1 重新制定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资

格自2015年起,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严格规定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资格。以往有本科非临床专业的医学生( 如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考生) 通过跨专业考研攻读临床医学专业,然而由于无法在研究生期间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毕业时面临就业困难及无法正常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局面。通过严格把关对生源资格审查,为顺利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2. 1. 2 成立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管理机构通过制度创新理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培的管理机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培的管理统一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办公室进行协调管理,负责制定轮科计划和定期安排监督考核,避免了以往科教科和医务部分别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培所存在的问题。

2. 1. 3 引导导师和临床科室积极适应新的政策积极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传达新政策,宣传国家实行并轨工作的背景,在制定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时,兼顾每位导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型研究生合理配比,让导师成为并轨工作的践行者和支持者。同时,在临床轮转过程中,由科室指派一名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担任住培主管进行督导,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住培秘书负责专职管理,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的培养与指导,同时住培秘书负责考勤并定期对研究生进行医德医风、医患沟通、法律法规的教育。

2. 1. 4 修订并轨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修订并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合理安排和调整课程的上课时间,统一临床轮转要求,成立研究生学业和考试委员会,加强考核效果以确保并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严格实行淘汰制。以往在研究生第一学期进行基本医学理论课程教育,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从2015级临床医学研究生开始,将开学时间提前至当年的7月份开始理论课程学习,并精心挑选必修课程以保证临床轮转时间,其中理论课时间为期两月,9月份开始为期33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并在之后的临床规培轮转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安排相关课程,如每周进行一次科室教学查房,每月两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小讲课,结合学术沙龙、参加医院组织的继续教育等学分积累。在出科前统一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的出科考核,未通过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仍未通过者予以综合评定,根据学生意愿可以留在原科室继续轮转2月再考核,否则退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并通过考试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同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轮转满一年后须取得临床执业医师证,否则可通过申请及考试转为学术学位研究生。每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总的临床轮转时间不少于33个月,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能充分调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积极性,既保证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轮转时间,又使培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到良好地衔接。

2. 1. 5 调整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要求由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临床思维、临床动手能力,所以在科研上不能对他们做出和学术学位研究生同等的要求。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终考核中,降低了对发表科研论文的要求,允许以自己对临床病例的总结、综述等多种形式的论文进行答辩,同时在通过终期临床技能考核后即可申请学位。新的学位申请要求更加符合实际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的要求。

2. 2 实践效果

2015年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共招收139名硕士研究生,根据报考情况和自愿原则,其中有7名学术型研究生,132名专业型研究生,通过调查及数据分析,截至目前: 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导师和所有2015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新的并轨方案均表示认可,并按照计划进行临床科室的轮转安排,在现阶段的考核中,所有2015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顺利通过,无一人因考核未通过而转为学术型研究生。

3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虽然目前的并轨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所出现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由于并轨机制的正式实施是从2015级开始,所以对于121位2013级和113位2014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面临着毕业后仍需规培2年的境遇,对就业和职称晋升产生了一定影响。学院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并积极地商讨解决方案。通过学生申请、学校沟通等多种形式,获得了湖南省卫计委的答复,通知中指出,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硕士期间的轮转科室进行统计和考量,若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则可参加2016年6月中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如通过则可予以发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第12篇

吴仪副总理亲切接见2006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新年伊始,200名乡村医生喜获卫生部颁发的“2006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他们中的30位代表第一次走进中南海,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亲切接见。

参加座谈会的乡村医生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以最质朴的声音倾诉着百万乡医对朱来的共同期望。一盼村卫生所条件更好些;二盼免费专业培训再多些;三盼新农合的步子更快些;四盼后顾之忧更少些。他们说乡村医生大多年事已高,对离开乡村医生工作岗位后的养老问题比较担忧,不知道政府能不能制定一些政策,为乡村医生采取优惠或补助办法缴纳养老保险金,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医疗服务中去。《健康报》

声音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代表倡议书

全国广大乡村医生朋友们:

我们作为全国乡村医生的代表,荣幸地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受到吴仪副总理的亲切接见。这不仅是我们个人的光荣,更是全国乡村医生的光荣,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卫生工作和广大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关怀,是对我们乡村医生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我们非常高兴与全国乡村医生一起享有这一莫大的幸福和荣誉,并决心与大家一道继续扎根农村,为农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更好地担当起我们广大乡村医生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们特向全国乡村医生发出以下倡议: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新时期的农村卫生政策,遵守《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努力为农民健康服务。二、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农村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工作,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改变农村面貌、构建和谐农村作出应有贡献。三、恪守乡村医生职业道德,坚决抵制医药购销中的不正当行为,全心全意为农民患者服务,尽心尽力地为他们解除疾病痛苦。四、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不断增强为忠者服务的本领。五、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极动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自己的实际努力,落实好党的这一惠农政策。

全国广大乡村医生朋友们,我们虽然生活在祖国的天南地北,但我们从事着守护农民健康的伟大工作,我们工作的目标和宗旨是一致的。让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携起手来,以优异的工作,回报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代表

动态

社区康复工作者将持证上岗

根据《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05~2015年)》及其实施细则,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组织编写的《社区康复工作上岗培训教材》已经出版,通过规范化培训及资格认证,社区康复协调员将持证上岗。

今年,中国残联将成立“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员培训工作委员会”,组织申报和审定国家级培训项目和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员国家级培训实习基地,组织开展残联系统康复人员培训活动,采取国内外课程培训相结合方式,探索并建立残联系统康复工作管理人员“康复咨询师”资格认证工作。

《健康报》

太原:社区卫生机构不得“瞎起名”

太原市卫生局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执业登记,使用统一的标识,原则上不得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其命名原则为:所在区名(可选)+所在街道办事处名+识别名(可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命名原则是:所在街道办事处名(可选)+所在社区名+社区卫生服务站。对于已成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过渡期,2月底前达到新的标准,3月份机构校验。今后,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将取消其资格。

《旺晋都市报》

考试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办法

卫生部近日第52号部令《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自2007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