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5 23:1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考试教师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对高中生物学科的关注度不够。
从初中开始,生物一直被学校、教师、社会忽视,不被纳入考试范围,到了高中,生物为高考文科考试范围,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很多学生和教师都忽略了生物知识的学习。在很多班主任和家长的眼中,语文、数学、英语才是主要课程,生物只要过关就可以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大部分高中生在生物课上不注意听讲,课后也不及时复习,考试成绩不理想。学生逐渐对生物课失去兴趣,出现偏科现象,这样会挫伤生物老师教学的热情,学生不认真听课,老师不积极传授生物知识,教学水平就会不断降低。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人们对反思型教学越来越重视,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受到质疑,生物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加以整理和总结。在新课程教学环境中很多老师对新型教学方式方法不能充分理解和运用,还是习惯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学校没有对这样的老师进行指导教学,虽然使用了新的教材,但是教学资料依然匮乏,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新课改不能发挥实质性作用。
(三)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决定着一切。
教育部不断拓展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生活和学习要紧密相互结合,增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新课改的不断推新,要求生物老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但是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评价手段依然是根据考试分数区分,对于很多教学科目没有正确与错误的答案,所以不能用试题进行评定,这样就会降低教学质量。生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顾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放弃新课改的教学方式方法。
二、提高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水平的解决对策
(一)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加强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
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快速发展,生物科学在食物、医疗和能源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中利用生物科学的方面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食品、医疗、养生方面非常重视,我国需要更多综合素养较高的生物人才,对于生物科学研究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加强对生物课程的认识,生物课程要和语文数学课程同样对待,要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学校、教师、家长要多加重视。
(二)教师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主张“和谐、高效、理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没有根据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更不是彻底摒弃传统教育方法。因此每个高中生物老师都要观察学生的不同情况,创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课堂内容的独特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断培养高中生的主观思想,更要把握好课堂主线。
(三)把实际操作和考试内容相结合。
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教育形式,应试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我国应试教育不是止步不前的,它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即使如此,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依然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决定的,很多还是以试卷为基础评定,这种教学环境短时间内根据国情是不会变化的,为了提高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生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实验课、户外实践课等丰富学生思维,把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之相结合,把实验室中实操实验和样品都列为考试内容,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和理解生物知识。
(四)培养高中生生物知识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关键词: 自学考试 模考教学 真题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也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和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学,终身学习。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凭借其社会化、开放性的优势,二十年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培养了300多万毕业生,对培养人才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其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来说也很高,自考在高等教育11%的毛收入率中占了将近1/4,可见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代替的作用。自学考试已成为我国发展继续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自学考试是为学生提高学历层次、继续接受再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是让学生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寻求发展、迎接挑战的制胜法宝。同时自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开放型的思维品格和知识结构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自学考试由于特殊的教育功能,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缺乏教育的氛围。与普通高校相比,学生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指导和交流,没有校园文化的氛围,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影响了自学考试毕业生的质量、成才率和事业的发展。
(2)助学的形式不丰富、管理不完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机制不够健全,管理松散,缺少有效的检查评估制度,指导监督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或流于形式,没有对助学机构的设立、教学过程及学生等各个环节制定出规范性的制度。
我校组织的自学考试校园式管理有助于提高自学考试的学习氛围,丰富自考的助学形式。同时对自学考试通过率低,教学效果达不到教育目标的教学现状,提出建设“模拟考试环境”自学考试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将自学考试教学过程定义为“实训+看书+思考”三个阶段。围绕这三个阶段建立自学模拟考试教学体系,内容包括根据教学过程定义建设考试课程的标准化试题库,完善自学考试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规范,形成标准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学考试教育中学生的通过率及学习能力。
2.模考教学方法初探
2.1教学指导思想
模考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模拟真题的教学环境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本质是从真题为出发点,分层次建立学科知识题库,从点向面辐射,综合学生学习各阶段的特点、要求,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考查形式,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形式、课程时间安排等多种因素立体交叉形成课程的主体框架,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程的学习。重点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要学成为内在驱动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怎样学习,最终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主动性、建构式的学习,从根本上改变自考学生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们将自学考试教学过程重新定义为:实训+看书+思考。
2.1.1实训
在实践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讲解、学习,然后参加考试,学生往往由于科目多、学习时间短、缺乏应试能力等因素,成绩合格率低,教学质量更是达不到要求。
自学考试本身就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学习目的性强,单纯地听课看书,往往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缺失明确的目标,浪费时间,达不到效果,且造成学生应试能力差,难以应对自学考试以“考核为主”的教育方式。针对自学考试教学的特殊性,我们提出把真题实训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并以此为乐趣,帮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且利用学习时间短这一特点,增加学习强度,提高学习能力。
我们立足建设完善的模拟考试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给出的实训题目,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欠缺在哪里,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时间内,强化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通过实训有效检测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力争做到面面俱到。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训上,这样的好处是题目做多了,自然而然学生就会迅速形成解题思路,还可以提高解题速率和正确率。选择题和填空题在自考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些题目的解答往往是稍不留神,一步做错就全军覆没。不能说只要考场上认真,仔细地做题就不会有会做但做错的情况出现,其实有些看似由于粗心引起的错误是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碰到过这种错误,大脑中意识不到要注意这些问题,这种错误是不能仅仅靠认真、仔细就可以避免得了的。学生平时做题时应积累和改正这些错误,培养谨慎、细心地做题的习惯,这样在考场上就不会轻易犯这些错误了。
这并不是要求学生整天泡在题海中,实训的目的是要以真题环境帮助学生把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能熟练应用。这要求真题环境难度适宜,覆盖面全,集中体现考纲要求。
2.1.2看书
看书是模考教学中学生和书本互动的一个环节,以问题驱动促使学生到教科书中寻找知识点,进而去理解和把握。不同于单纯的看书,要求有较高的效率。
看书是模考中获取知识的关键环节,学生大脑中如果没有储存某个公式或定理,碰到题目时他怎么能想到用这个公式或定理解题呢?大脑中如果没有储存大量的公式,在做题目时他怎么能选择出最好的公式解题呢?所以,要想快速、正确地解题,学生大脑中一定要储存大量的消化了的公式、推论和定理等,并且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实训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概念、公式和推论,并帮助记忆。以问题驱动式地看书,是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理论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先提出问题,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在理解记忆的过程中碰到新问题,再进一步就问题查询相关的知识,这样问题相扣,环环深入,构建交叉的读书方法。因此在新教学方法中,不能沿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层层构建,而是要求学生掌握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将相关知识点连成知识串,并不断插入新的知识点,构成知识网络。从大略记忆,到层层深入,到去伪存真、灵活运用,不能看到一点不懂,就不能继续前行。这要求教师注重构建模考环境建设的渐进性。
2.1.3思考
教学中以实训带动思考,模考教学不是做完题目、对完答案就了事的过程,而是要求实训中主动、积极、有效地思考。侧重于做题而不思考,学生很疲惫,很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焦急、厌恶心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掌握知识,所学的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才能在大脑中留存更长的时间,才能具有独立的解题能力,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说学生做题过程中完全不思考那显然是不对的,不过一些学生确实没有意识到思考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调动大脑来思考,所以通过思考得到的收获也是有限的。
学生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看书时要思考。比如碰到定义、公式、推论等教科书中出现的知识点时,通过思考弄懂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并且思考与该知识点相关的其他知识点,也就是思考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对知识进行梳理,把知识系统化。二是实训时思考。思考解题过程中用到的公式、原理、方法等,思考题目涉及的科目、章节等,思考最优解题方法。
教学后期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看题方式进行思考,这时的看题不是简单地看,是通过思考来判断该知识点是否掌握,相关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查缺补漏,甚至对以前做过题目的重新思考,总结解题的思路,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巩固。这种思考式的看题方式可在复习后期时间比较紧时采用。
模考教学方法是否成功,实训、看书、思考缺一不可。以实训为驱动,看书是手段,思考是主题,这样自学考试除了帮助学生成绩达标之外,更能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途径。
2.2模考教学环境的建设
2.2.1真题环境建设
真题环境建设是整个教学的关键,真题环境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课程的规律进行建设。一般来讲,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为入门接受阶段―强化理解阶段―综合应用阶段―验证考查这四个阶段。
根据相应的阶段将真题环境分为四大模块:
第一大模块:基础题,这类习题主要以掌握知识点为主,明确学习内容。可以按课程章节建立,题目特点比较直接、全面。
第二大模块: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类型的题目,这类题目主要是帮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应用,题目特点是需要推理、计算才能找出结果,题目可涵盖多个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应变性,提高学习能力。
第三大模块:出一些容易引起概念混淆,需判别是非的类型题,这类题目主要是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成熟的知识结构,深层次理解知识。题目特点是需要判断、分析、综合才能做答,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第四大模块:综合类习题,帮助学生检查课程的掌握情况、熟练程度。题目特点是趋近于真题,以提高应试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根据这四大模块依次进行,每一轮下来之后,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及时进行修正题库,逐渐完善各学科模考环境的建设,一方面提高教学标准化程度,教学成果渐进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每一次教学,教学环境都可得到不断的积累、丰富,使自学考试教学资源不断完善,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及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
真题环境中,第一阶段的真题要紧扣教学大纲展开;第二阶段真题要围绕知识点应用,知识点间关联展开;第三阶段的真题从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定性认识入手;第四阶段就是真题实训,教师要认真研究历年的考试题,对每一章节重点考查的内容和可能的出题形式要心中有数,要给出每一道题的做题时间和分值,让学生在考前就能完全做到训练有素。真题要以质取胜,重质减量。
至于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大型题几种,具体因课程而异。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填空题对于入门学习比较有效,选择题型对于强化学习阶段效果较好,判断、简答类题较多应用于综合阶段,真题测试阶段最好用成套题目对学生进行考查。
课堂内容的裁剪、顺序的安排,可根据课程的特点及教师的教学习惯存在差异。总的来讲是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发挥教师自主教学的特长。
2.2.2教学方法的探索
在模考教学中教师应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关键点在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内容的安排也可根据教学环境来分,第一阶段类型题布置学生事先完成,课堂上以提问、讨论为主,要求课程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知道要学习什么,应该掌握哪些内容。教师讲解的时候提倡增大课堂容量,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重点问题多花时间讲解,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活,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
第二阶段内容的教学,在第一阶段学习基础上,可先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完成,然后教师上课时精讲典型题,讲解中除强调涉及的重要的知识点外,可讲解解题方法与技巧。选择题自有选择题的味道,填空题自有填空题的特点,既然两种题型不同,当然解题方法也不会完全相似。抓住特点,选准方法,以少胜多,举一反三。每一道题都不要轻易放过,想一想从中得到哪些收获?课后再去高质量地练几道,不贪多,只求精,精益求精,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培养了兴趣。
第三阶段的教学可作为每周练习,根据学生前两个阶段的学习情况,选择以自测或是讲解为主。将上一周学习过的东西再一次强化,对讲的重点与热点再一次巩固,还有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可以通过每周练习使之得到弥补。
第四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以模拟考试为主,并严格建立模拟考试制度。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求学生先对差错做出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由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由非知识性的失误造成的。对出现的差错要作标记,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学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地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将纠错还原到课本,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标记出纠错点,以后复习的时候,着重复习一下。
总之,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
3.结论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一堂成功的课?有教育专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教师教得有效,坚持怎样的衡量标准呢?无疑,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是最好的标准,前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后者体现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在这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美统一。学生学得愉快,怎么去衡量呢?无疑,教师教得有效,考试考得满意,是最重要的标准,试想,教师教了半天,考试一塌糊涂,学生怎能愉快呢?至于考试考得满意,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教得实效和学生的愉快。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了问题,考试怎能考得满意呢?因此,这三位一体的评价标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离不开了其中一条,或者其中一条不达标,其他两条标准就都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这样的课堂就不是令人满意的课堂,这样的教育也不是令人满意的教育。本文试着就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考得满意进行探讨。笔者以为,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考得满意,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是考得满意的前提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必要手段,真实的考试成绩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考试被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所重视,考试成绩更是为家长和学生所关注。俗语“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考得满意呢?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须牢固、熟练。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非常重要。在化学教学中,涉及很多概念,如果学生对这些概念理解不好,理解不透,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就很容易混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概念熟练掌握。比如,在学习“过滤和结晶”一课时,教学生列表比较总结分离、提纯物质的两种方法。(见附表1)
学生通过自己列表对过滤和结晶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加深了对二者适用范围、依据原理和主要操作的认识,从而达到对二者的熟练、牢固掌握。
再如,再讲“几种常见的金属”时,通过列表对几种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比较,这样就使得学生对这一知识做到了然于胸。(见附表2)
可以这样说,列表是一种重要的提炼知识、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简单的表格将一些相关的、相近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可以使得复杂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条理清晰,有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恰当地使用这一方法,可以提高教学实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测验效果。
二、保持平常心态,化解考试焦虑,是考得满意的保证。
所谓要让学生“考得满意”,就是让学生的考试成绩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或超过自己的预期目标。不同水平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预期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准确估计自己的水平和自己在班级和年级中所处的位置很关键。学生定的预期目标过高,考试时,成绩达不到自己的预期,会对学生造成挫败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继续学习;学生定的预期目标过低,考试时,成绩会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会使学生产生自傲心理,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继续学习;只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制定一个恰当的目标,考试时才更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从而使得考试可以正常发挥出它的检测功能。
另外,在夯实基础、恰当地位的基础上保持平常心态对考试的正常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正确认识考试,不要过于焦虑,是考得满意的重要保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认识到考试无非就是一次次学习过程的检测而已,任何一次考试都达不到决定人的一生命运的作用。面对考试焦虑过度,只能使自己在考试时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毫无益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万不可一提考试就紧张得不得了。不管考试的结果如何,只不过是前一阶段的一个总结罢了,接受它,正确看待它,在分析得失的基础上继续出发,超越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责编 赵建荣)
王金伟,哈尔滨广厦学院,助教,本科,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摘 要:我国高校现行考试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对考试功能认识、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弊端,提出考试改革建议。
关键词:考试改革;考试形式;高等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校考试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考试改革在我国已开展多年,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在高校中各种打破常规的考试形式层出不穷:如笔试调整为面试,书面考试改为实践动手能力考核等。
一、我国高校现行考试形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考试改革已取一定的成绩,但不得不承认现行的考试还存在很多弊端,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考试功能片面化
高校考试受传统考试观念束缚,对考试功能的认识还存在片面性。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鉴别和选拔、诊断和反馈、评定、导向、激励功能。应试教育片面夸大了考试的选拔和评定功能,赋予考试功利化色彩,导致出现为了考试而教、为了分数而学的现象。考试的分数作为对学生的评价标准,简单地与奖学金、评优、文凭等挂钩,缺乏对学生全面的评价。
现行的考试形式仅仅作为一门课程的完结,试后尽管进行试卷分析,却流于形式,教师没有总结教学过程中需改进的环节,学生得不到考试中问题的反馈,无法掌握学习的薄弱环节,弱化了考试对“教与学”的反馈功能。
2、 考试内容陈旧化
我国高校现行考试内容教材化现象严重。教师对考试内容没有深入地研究,所考题目仅仅局限于所使用的教材和课堂笔记,缺乏对教学大纲的深入理解,没有拓展与深化知识点,并且大部分教师在考前还要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与考试重点,学生只要考前能够努力突击,背好复习重点,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样的考试一方面滋生了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态度,短时的记忆也不会令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记忆与吸收;另一方面也导致部分学生作弊的侥幸心理,因为有了考试的范围,“考前准备工作”就有方向可依据,省时省力。
我国高校现行考试内容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测评。现行的考试内容侧重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核,考的是学生的记忆力,而不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无法从考试中体现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测评依据。
我国高校现行考试的题型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发展。现行的考试题型仍以传统的客观题型为主,缺少能够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主观题,试题过于标准化、统一化,无法实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 考试形式单一化
我国高校现行考试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缺少开卷、口试、答辩等多元化、复合型考试形式的配合,无法根据学科特色点进行科学地、合理地展开考试,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由于考试都以闭卷的形式进行,也势必导致了考试时间安排在期末进行,而缺少期中考试和平时的小测,形成“一卷定输赢”的形势,且期末大量的闭卷考试也一定使学生的考试压力增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
二、我国高校现行考试改革的对策
1、准确把握高校考试的功能,形成科学的考试观
随着教育改革的扩大与深入,以“厚基础、强技能、宽专业、充分就业”为理论框架下①,对高校考试的功能也应加强认识,真正实现考试各方面功能的同步发展,形成科学的考试观,明确考试仅仅是一种评价的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是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②
2、丰富高校考试的内容,形成综合的考核结构
我国高校考试内容普遍存在考试内容陈旧,与学习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考试被看成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完成的任务③,因此改变我国现行考试内容方面的问题已变得刻不容缓。考试内容范围的改革应由知识背诵向对知识理解、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方面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的题型的改革可以适量增加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等题型,也可设计部分题目由学生自行选择作答。
3、灵活高校考试形式,形成复合式考试形式
在我国高校现行考试形式上,应改变以往闭卷考试“一卷定乾坤”的局势,提倡根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与性质,灵活运用闭卷、开卷、笔试、口试、论文、答辩、调查报告、实验设计、小组作业等考试形式,实现考试形式的多元化。例如,对于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可采用题库出题,实现教考分离的笔试形式考试;对于语言类课程,可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对于计算机类课程,可应用计算机操作与笔试相配合的考试形式;对于专业课可运用论文、案例分析、答辩、调查报告等考试形式;对于实验实训课可完成实验设计或由实训的合作单位进行考核;对于公共选修课可尝试由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的考试形式。此外,高校现行考试形式还应采取分阶段进行的考试形式,如平时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根据不同的权重来共同构成一门学科的成绩,实现成绩的多元化,打破仅以期末考试成绩决定最终成绩的传统,使考试真正成为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任务,是否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途径。
4、加强考试的反馈,形成良好总结机制
我国高校现行考试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考试前期与中期,如试题的命题与印制、考试的安排与管理、考场的巡视与监督、学生的考风与考纪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但却忽视了考试后期的工作。大部分高校在考试以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违纪情况,试卷批阅情况,而忽略了考试的总结与反馈。考试的总结与反馈对“教”与“学”双方都是十分重点的部分。在总结与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能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教学要求④;而学生通过考试的总结与反馈,也能清楚自己的薄弱环节,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个准确的判断,从而改进学习方法,争取更大的进步。但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教师完成试卷分析,而没有科学地研究试卷分析的结果,更没有对学生进行反馈,学生只能通过分数来判断自己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因此,应改革现有的反馈机制,在考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试卷分析,从而达到改进教学与学习的目的。
5、为教师积极创造参与考试改革条件
我国高校现行考试形式还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考试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教师作为考试改革的主力,高校应采取激励措施,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考试改革,创造有利于改革的条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要科学评估教师的考试工作量,实现对优秀改革者的奖励。
[课题来源]: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民办高校考试多样化改革研究》项目编号:JG2201201136
注解:
① 孔令秋; 刘金英; 孟瑜,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1)
② 高校考试改革浅探.张红.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中职生的现状分析:众所周知,进入职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问题生,学习、纪律相对较差,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长期养成了许多坏毛病,自控能力差,缺乏耐心,怕吃苦,尤其是厌学现象严重,有的甚至抱着图轻松、混日子、自暴自弃的态度。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职校生较普校生仍有三个可以利用的优点:好动手、喜欢走出教室劳动、就业意识强。而实训课教学也恰好顺应了这三个优点,这就为上好实训课打下了基础。
然而,仅凭中职生的三个优点就能上好实训课是不可能的,还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挑起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对学习实训课的兴趣。做好实训记录,严格考评制度,这是我上实训课的初步尝试。
尝试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大家都知道,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重复,都会让人感到乏味。教学也是如此,如果长期重复一种教学方法,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也会感到乏味的,必然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循序渐进、分组研究和独立尝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归纳总结学生巩固。这是教师普遍喜欢的传统教育方法。然而,训练中发现:如果长期使用此法教学,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心不在焉、缺乏兴趣,有些同学甚至把实训课当作是玩耍课。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只是跟随教师的步伐,而缺乏提问,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和举动。优点:训练中,学生能避免盲目无序,易接受,实训的纪律好。例如在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明线配线时,本人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因内容简单,又刚刚接触电工实训,学生充满了新鲜感;加上学生好动手的特点,所以,实训结果不错。弊端: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学生主动性差,盲目跟从,依葫芦画瓢,缺乏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
分组研究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研究小组操作教师检查、评价、总结学生巩固。
优点:这种方法学生占主导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眼、手、脑三者并用,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但是同样存在缺点,那就是个别同学滥竽充数、不懂装懂。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分组时应该特别注意,必须要求小组成员都掌握研究成果,教师检查时任一同学都能向教师汇报研究成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尽可能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评分方法是小组成员同分。在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明线配线时,采用此法,同学们研究的情绪特别高涨,十组当中竟然有两组与教师事先做的一样,器件安装合理,布线整齐明了,材料节省,无搭桥,无跨线,工艺水平较高。当公布总结评价结果时,同学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这种方法较循序渐进虽然用时较多,但学习效果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发挥集体智慧的能力。
独立尝试教学方法:教师提出实训课题学生独立尝试教师检查、评价、总结学生巩固。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富有挑战性,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然后给予理论指导,促进了学生独立操作技能的形成。它的特点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实践的机会,学生学习兴趣高,印象深,技能掌握得牢,能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的能力。例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操作技能时,就可以采取独立尝试教学方法。在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线槽配线时,我便采用了此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尝试二:做好实训记录,严格考评制度。
做好实训记录,指的是纪录学生日常具体的实训情况。同时它又是学生实训的具体评定和成绩,记录着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技能训练的成长历程。实训时,每一个实训课题都必须做出详细的实训记录,记录中有每一个同学此课题实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给出的成绩。因每个同学操作的速度不同,为了鼓励操作又快又好的同学,凡是前五名者分别给加上5、4、3、2、1分。每个课题先做完的举手示意,教师当众根据操作情况,填写实训记录,包括存在的问题、给出的成绩和加分情况。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养成习惯,严格考评。这样既增加了透明度,又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技能评定成绩心服口服。严格考评制度,就是从实训一开始就定下严格的考试规定。我是这样要求的:每个课题都必须认真对待,考出好成绩。如有不及格的,本课题巩固阶段允许补考一次,且成绩只记60分。期中考试成绩的记法:以以前每次课题成绩加上期中考试成绩取平均数。期末考试成绩的记法:期中考试成绩加上以后每次课题成绩取平均数。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挑起竞争意识,增加学生的紧迫感和任务感。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素质教育;误区;对策
素质教育已经摆到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上,但具体贯彻素质教育却倍感困难。长期的应试教育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了一系列误区,导致转轨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局面。如何认识这些误区并寻找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试作一些探析。
误区之一:重考试分数,轻品德教育。长期的应试教育工作使人们把考试分数看成是凌驾一切的。家长看待小孩好坏用分数,教师评价学生成绩用分数,学校衡量教师能力用分数,上级考核学校用分数。在教师、家长、领导的眼中考试分数就是一切,是崇高神圣的。而这种分数都是通过单一的考试方式得来的。因此,就造成了在教育工作上狠狠抓住分数这一点而放弃其他方面的极端做法。人材成长中占首要地位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分数面前退到了非常次要的地位上,甚至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
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只抓考试分数,一切向分数看齐。史地教学向后退,音体美靠边站,劳动课收起来。只要是升学不算分的科目统统让位。我的小孩在读初中时面临两难抉择,要分数吗?肯定的,但一定不是分数第一,我选择了一条在不影响升学的前提下的素质教育。
误区之二:重认知能力,轻性格特点。时代感进步,科技发达,各种传媒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人们学习接触各种文化知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学生在课余可以通过电视、图画及各种书籍学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教育应考虑心智的发展。
误区之三:片面性落差,造成重加压。轻视德育,不能调动学习和主体内在的主动性,加上老师和家长的重加压,内外因失之交臂,学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出现落差。而当出现落差时,教师和家长因为重分数的思想作祟又看不到真正的症结,不能正确地分析造成落差的主要原因,却站在片面的立场上一味责怪学生,让已不堪重负的学生继续苦战。学校里除正常的课务外再追加补课。这样发展下去,慢慢地造成教与学两者关系严重脱节。教师、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日趋紧张。教师教得辛苦,家长督促得劳累,学生学得疲倦,而教学效果却不能尽如人意。
总之,重考试分数轻品德教育,导致本末倒置,前提失衡;重认知能力轻性格特点,导致学生内因动力不足,个性发展畸形。这些误区变成了当前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举步维艰的枷锁。
如何促使素质教育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怪圈,并让德育发挥其首要地位的作用,带动教学工作从而保证现阶段的教育顺利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可以采取相应的方法加以解决:
其一,重视德育,统一认识,摆正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从领导到教师,从学校到家长,上下一致,把德育工作摆到曰常教育的首位上来,并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贯彻下去,真正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工程的作用从而社会氛围,真正使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教师配合学校的整体德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自觉摆正德育与智育及体育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校外的德育工作。学校在德育工作中要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其二,了解学生,加强引导,缩短认识与性格的差距。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促进其性格健康快速地成长。对个别身上严重存在这对矛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指导,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工作。
其三,降低期望,掌握程度,减轻学生学习负荷。家长要为小孩的学习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注意避免给孩子施加无形压力,造成精神上的负担而起反作用,特别要注意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望子成龙,要靠培养才能长成。
其四,及时总结,分析落差,防止恶性循环。学生在学习上不一定时时都能跟上教师的要求,总会出现一些落差。教师和家长在学生的落差面前要审慎反思,调查研究,不能产生急躁情绪,更不能产生失望感情。有落差,还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认真指导其采取合适的方法及时弥补落差,从而避免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要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看待学生的成绩,要一分为二地对待学生,在看到不足的方面时,更要看到学生成长中充满希望的方面。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四有”新人。
总之,如果能针对这些误区采取适当的措施,就能避免陷入怪圈,并寻找到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成才先成人。
参考文献:
[1]李建成.试译走出素质教育误区的解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7):60-61.
[2]安玉发,郑培爱.关于素质教育误区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2-75.
关键词:因材施教;班级授课制;应试教育;教师素质
“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之一,是孔子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创立的一个经典教育原则。这一原则渗透着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差异,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重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与培养特长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育对人的完整性建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关怀人的生命成长。正是这一光辉思想使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教育的统一性使因材施教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再加上应试教育、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材施教”似乎成了难以破解的问题。本文对制约因材施教的因素进行初步的探析,旨在最大限度地突破班级授课制的拘囿,加强个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制约因材施教的根本因素。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在西方工业化大生产对人才大量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经济高效地、大批量地培养人才。到l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各国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但是,班级授课制强调共性,它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内容,并达到同样的水平。这种像生产“标准件”一样的工厂化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却是以牺牲人的个性发展为代价的,与因材施教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仍很短缺,人口负担很重,决定了学校教学只能实行大班制,一个班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很难开展因材施教,往往从学生的“平均水平”出发施教,照顾了中间忽视了两头,使能力弱的学生得不到特殊帮助,成绩越来越差。而能力较强的同学得不到充分发展,学习只能停留在中等水平上。班级授课制有统一的教材和进度,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容易采用讲述、复习和演绎等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教育革新的今天,如何解决好班级授课和因材施教的矛盾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近些年,许多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已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创新了诸如“班级学习制”“按程度分班教学”“同班分层教学”“分层走班教学”等有利于因材施教的新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发展问题。
二、应试教育
现阶段,如果说班级授课制是扼杀因材施教的“主犯”,那么“应试教育”则是致因材施教于死地的“帮凶”。中国恢复高考之后的功绩不能抹杀,但许多人在高考后获得最直接的是经济上的实惠,职称评定以学历划线,社会初次分配以职称划线,造成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因此,考上好学校就意味着有了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有了好收入,基础教育名义上实施的是素质教育,实际上有的搞的是“应试教育”。有的地方都是教学围绕考试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所有考试的学科都要学好,不考的学科统统取消,什么兴趣、爱好、特长统统为考试让路。为了能考出好分数,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整天在题海中苦苦挣扎,缺少生活与社会实践,缺少个性发展,缺少创新精神。“应试教育”用一个模子铸人,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为因材施教的实施又设置了一道鸿沟。考试分数可以选拔人才,也可以埋没人才。鲁迅、郭沫若、华罗庚、臧克家,上学时都有不及格的科目,达尔文上学时也是数学不及格,难道说他们不是人才?如果用现在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数学成绩不及格的不能算是一个好学生。如此磨灭个性的教育,培养不出世界一流的杰出人才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是制约因材施教的关键因素。首先,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这几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素质虽然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有些教师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缺乏创新精神,习惯于运用传统的、单一的授课方式组织教学,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理念上的缺失极大地影响着因材施教的实施。第三,因材施教之所以难以实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普遍缺乏个性诊断的专业技术,无法识别和判定哪个学生属于什么“才”,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由于个性诊断的标准难以制定,所以这种专业技术,目前在师范院校是不专门开课讲授的,教师培训也不讲,校长们也不提,于是因材施教与否就全靠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悟性了。国外这方面的研究有不少,比如早期记忆和梦的研究,性格“内向外向”的区别,智商的测定,多元智能理论等等。这些东西都是试图发现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一类人与另一类人的差别,只有找出差别才谈得上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比如很多老师都认为学生上课爱发言是优点,不爱发言是缺点,遇到某学生成绩甚佳却不爱发言,往往以为憾事。其实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不爱发言只能算是特点,不能轻易说成是缺点。很多寡言的人思想并不肤浅,他们可能是把哇啦哇啦说话的时间用来思考了。这有什么不好?非让他们发言,尤其是为图课堂热闹让他们做低质量的发言,对他们可能反而是一种伤害。所以,研究和普及个性诊断的专业知识,乃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高三化学 冲刺阶段 复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仍是我国教育部门选拔人才的唯一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近几年内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了一个总结,作为高三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和学生共同分析高中化学体系的研究课标、教材、高考方案、高考试题、化学课程标准等,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复习教学。在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高三化学冲刺阶段的复习教学。
一、分层教学,因生施教
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是对化学知识的重点强化,对知识点的有效巩固,在此,作为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来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因生施教,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第三轮的复习中对自我掌握的知识有个冲刺,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如: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设置的学习目标为:分析、总结并灵活运用化学的公式、定理、法则和习题结论等;对于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将学习目标设置为: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总结,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将学习目标设置为:有针对性的实施专题复习,即:分析自己对于化学知识的哪部分知识掌握比较薄弱,从而有针对性地复习哪方面。这样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冲刺复习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调动其复习化学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冲刺复习的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有思维缓冲时间
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教学方式,整整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教师不断地在讲,生怕遗漏了某个问题,其目的在于想要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意识,尤其在化学冲刺阶段,化学知识繁琐、实践性强、题目类型样式多,复习时间短暂,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基本已经定型。高考的压力,使得学生的精神紧张,作为教师应帮助学生缓解这种压力,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一个思维缓冲的时间,能够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唤醒学生在高考复习冲刺阶段疲惫了的思维和学习意识,激活了学生的记忆,从而结合自我对化学知识掌握的程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高三冲刺复习阶段距离高考时间很近,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偏差,甚至会出现一些“恐惧心理”“高考综合症”等等,这些心理状态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冲刺复习以及高考状况,因此,教师在冲刺复习阶段,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适当的调整教学目标,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冲刺复习过程中都能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复习的热情。在此,教师可以从心理调节、考试时间分配、答题节奏的掌握三个方面来分析、调试,优化学生的高考心态,引导学生逐渐适应高考,进而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高考。
四、结语
总之,高三化学冲刺阶段的复习,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策略方面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情况,三者结合起来,针对学生自身掌握知识的程度来构建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学习时间,从而有利地引导学生复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发展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1、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素质教育不以升学或就业为教育的直接目的,它的立足点是面向21世纪的需要。人们在批评现行教学计划、教材和培养方式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教育者只是强调把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道德规范传递给下一代,使下一代人像上一代人那样思考、生活和工作。而素质教育是要改变教育上的“惰性”,它的目标是让下一代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未来世纪的发展速度将比以往整个世纪的总和还要快,教育给予人的不仅是已有的知识、经验,还有在动态的环境下不致失掉种种发展的机会。现代人应该从知识范围、能力系统、心理状态方面超过前人,成为时代的成功者。所以,素质教育所确立的教学计划、教材和培训方式都是面向未来的。
2、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上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同时又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人的基本素质的相同性,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基础。而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素质教育就是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它不是消除差异,而是通过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形成一种自我激励与约束的内在机制。素质教育要求每个人都要激励自己学习的热情、求知的渴望、社会责任感和发挥自己才能的信心、勇气和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素质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是创新的
以往的教育过于保守,采用的教育方式、方法中多数是适应性的,学生在现行环境下运用以往的知识、技能、经验去解决新问题时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创新性教育。它教育学生不要满足于书本上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也不要停留在描述、解释那些已不是问题的问题上。它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掌握新工具去解决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使他们相信任何一种科学结论都是有条件的,一旦条件变化了,结论也会变化。因此,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组织学生的创造行为,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它要求教师创造特殊的环境、用新颖的方法,让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或应试教育都是典型化、抽象化的一种说法。根据实践和教育家的理论总结,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表现为:
(1)素质教育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应试教育以考试成绩为出发点,片面强调考试成绩。
(2)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所谓优等生或后进生没有严格的界限,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应试教育只照顾少数尖子学生,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如考试成绩)。
(3)素质教育认为学习对学生来说既是艰苦又是愉快的事情,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增强了自治、自立、自信的能力,获得成功者的体验,自觉排除心理挫折的压力,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兴趣、才能的发挥,强调严格要求、大作业量,死记硬背,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压抑。
(4)素质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有些是线性的,而大量是非线性的。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改变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入手。应试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线性的,只要坚持背诵、模仿、改错的做法,靠加班加点和不断地重复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5)素质教育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自学行为,只要他们通过心理调节与控制,就能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应试教育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通过外部压力与诱因,迫使他们去学习
三、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
关键词:大学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学风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164-02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系统重要的反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用好考试这根指挥棒,不仅能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良好的学风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近些年,高校已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作了很多改革,但考试改革滞后,考试仍存在着考试内容局限性大、考试题型标准化、考试形式单一、评分标准精量化、考试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考试作为重要的教学、学习评价反馈作用得不到发挥,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如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考试作弊成为一个比较特有的现象存在着,成为影响高校学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考试违纪作弊中,公共课、基础课的作弊尤为严重。
一、公共课、基础课考试面临的尴尬
大学本科专业学习往往是公共、基础、专业三段式课程设置。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全校性通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基础课是指某一大类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其作用是为掌握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打基础。
笔者对云南农业大学2010―2013学年六个学期期末考试违纪人数进行统计,3年内作弊人数250人,其中,公共课作弊人数139人,占到55.6%;基础课作弊人数71人,占到28.4%;专业课作弊人数40人,占到16%。即使按每一学期分析,公共课、基础课作弊人数高居前列(见表1)。相关资料显示:某综合性大学对16 000 余名在校生2002―2003学年考试状况作了调查分析,全学年各门课程考试作弊人数共计73人,其中公共基础课有41人,占作弊总人数的56.2%。
教育部、各高校对各类考试违纪作弊现象都制定了严格的防范和惩罚措施,对考试违纪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轻则通报批评,重则失掉学位,甚至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在重罚之下高校考试作弊现象却屡禁不止,而作为高校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何成为作弊中的“重灾区”引人深思。
二、公共课、基础课考试现状分析
公共课、基础课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跟课程性质有一定关系,主要是涉及素质教育类课程、基础理论课程,起着拓展素质,打基础作用。一些大学生在学习中,认为专业课才可以学到技术和本领,而公共课和基础课,被认为是伸缩性很大的“软件”,学得好不好无所谓,所以往往忽视了这些课的学习;而在考试时为了应付过关,有些人就选择铤而走险。这是学生个人因素。但单纯分析学生因素,把作弊归结到学生个人身上,对学生“严防死守”,显然是不全面的,还应该看到它与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学、考试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1.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吸引力不强。公共课、基础课作为基础的理论课、素质拓展课,理论知识多,一些课程从小学学到大学,而大学教师都是在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仍然体现在大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照书本教、按书本考,课堂教学没有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为一种应付。
2.考试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课程考试以闭卷笔试为主,闭卷笔试考试往往侧重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知识再现水平的考查,考试内容和题型枯燥乏味,考记忆知识多,创新能力要求少。学习被理解为这样的考试必然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知识、死记硬背,考前搞突击,应付考试。
3.考试过于集中,“一考定成败”。公共课、基础课大都属全校统一安排课程,每到学期末,学生通常要进行七、八门课的考试,形成统一考试要求多,因材施考少。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而到期末则疲于应对考试,为了考试过关出现违纪作弊现象。
4.考试评价功能单一。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高校都是在期末进行总结性考试,分出学生成绩的档次。这样的方式仅把考试作为给学生某门课程下个结论的工具,一次考试定结论,学生学习就是为了得到学分,考什么学什么,长此以往,人们总把分数看成是一个学生学业水平的具体表现,似乎分数越高学业水平就越高,导致学生注重分数,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总结性考试造成“课程结束就考试,分数出来就了事”的现象,这样的考试不能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失去了学校开设这些课程的良好初衷。
这些因素使得课程的学习处于应付状态,出现考试违纪作弊现象屡禁不止,严重败坏了学风和考风。
三、推进公共课、基础课考试改革,正考风促学风
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越来越需要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应试教育考试模式已成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因此,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推进公共基础课考试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办法,从应试考试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减少考试作弊现象,用良好考风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是当前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手段。
1.转变考试观念,树立现代考试观
现代教育观是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以全面提高和发展人的内在素质为目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建立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考核机制。
考试观实际上是教育观的反映,巩固和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必须配合建立和创新考试模式。高校要消除应试教育下的应试考试观,公共课、基础课也应树立素质、能力为主的考核观,首要的是摒弃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以记忆书本知识的数量与质量为核心的传统考试观念。帮助教师在观念上由注重考核书本知识到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转变;由笔试闭卷考试为主向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转变;由重视一次性结课考试向注重全程性考核转变。
2.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促进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考试内容是考试的关键环节,是考试改革的核心。考试内容不能简单的考教材、考背功,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考试内容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应用能力。改革考题的内容、题型、难度,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和能力题,考核在能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技能的情况下,更多的要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在信息时代收集信息能力的考核。
在考试方式上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改革要辅之考试方法的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呈现改革效果,应根据公共课、基础课的不同特点,富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主导考试方法,如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采取闭卷考试,侧重于知识应用和能力的考核采取开卷考试,对语言类的一些课程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专题报告,现场实践技能操作、集体讨论与独立完成相结合等多种考核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特长、发挥能力的机会,从而增强考试的信心。
3.推进公共课、基础课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进
公共课、基础课同样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课程学习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云南农业大学校从2011年起运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搭建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包括语言数字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农科高等数学学习、大学语文学习、新理念大学英语学习、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等六个平台、四个网络考试系统,从而从根本改变公共课、基础课教学与学习方式。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以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网页等形式提供给学生自学,学生在平台上自主学习、练习、作业及测试,教师在线互监测、指导、评价,形成了教师主导―网络学习平台支撑―学生个体自主参与的自主学习模式,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考试作弊也呈现下降趋势。
4.加大考教分离力度,发挥考试的诊断作用
公共课、基础课课程多是学校统考科目,通过考试,教师得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情况,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公共基础课,加强试题库建立,实现考、教、评分离,使考试成为检验教学质量的独立环节,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改,促进教与学的同步提高。
5.加强考试管理,严格执行有关考试规章制度
考试纪律是学风的具体体现,考试纪律在执行上不要时紧时松,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态,要持之以恒地抓和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增强,孙萍茹,王秀梅,安连锁.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2,(3):93-97.
[2] 平沪生.考试作弊问题中的学校体制性因素及治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9-61.
[3] 邹伍祥.高校制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2005,(3):73-77.
[4] 吴国荣.刍议网络教育考试模式改革与评价体系的建立[J].实践探索,2005,(7上):40-43.
关键词:课程标准;一致性;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亮点,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规定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课程标准代替了原有的大纲,规范了教师在课堂中“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师教学过程实施的依据。然而,从多年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实际进行的教学课堂与课程标准所构建的理想课堂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即在教学设计的设计与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课程标准的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教学的实施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及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是我们现在需要迫切讨论的一个话题。
一、何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化学课程实施的一致性”?
所谓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1]所谓的化学课程实施的“一致性”就是指课程要素之间的良性匹配和高吻合性。[2]也就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匹配程度与吻合程度,即实现内容―教学―评价―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二、如何实现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的一致性
1. 以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优化为抓手,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为“以学生为本”,包含“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以学生的素质为本、以学生的能力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四个方面的内涵。[3]即要求完全颠覆传统教学的课堂中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认知障碍,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从而实现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2.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的理念之一为“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4]故教师应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具体落实到每一节的课程当中,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在过程中总结方法,构建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3. 提高教师标准意识,摒弃“知识系统化”与“应试教育”的思想。教师具有一定标准意识是实施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最基本条件,开展教师的职业培训,加强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理念的了解;“知识系统化”是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将高年级的相关内容传授给低年级的学生,以求使知识更加系统化。针对这一教学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摒弃“知识系统化”,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目前我国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考试考什么,教师讲什么,使得教学内容、知识的深广度与课程标准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4. 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避免“练习影响教学”的现象。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的阶段性考试实行统考制度,大多数学校将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也使得所有学校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一刀切”考试,学生的基础不同,考试的水平也应不同,所以,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从而实现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其次,在学生进行日常评价时,往往会存在配套练习与课程标准不一致的情况,使得学生课后做题时会感觉十分陌生与迷茫,所以,教师应严格筛选习题,避免“练习影响教学”的现象,从而实现教学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
1.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应该如下:
所以,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而课堂教学设计又基于课程标准、教材以及评价,而教学评价又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又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而课堂教学又依据教学评价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已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所以,我认为该模式为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2.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如下:
四、反思
基于课程标准的化学教学设计,不仅贯彻了第八次教育改革的思想,在实际应用上也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同时,教师在基于课程标准的化学教师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评价与反思,及时调整课程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本论文所提到的标准与流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与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崔允t.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
[2] 王祖浩.化学课程实施的“一致性”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探索
众所周知,在各种级别的英语考试中,阅读能力的考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份量随着考试级别的升高而增多。而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英语教育的决策者,还是第一线的英语教师都非常重视英语的阅读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效果不佳,改变不了学生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大失分的状况,更没有改变我们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阅读理解教学的功夫应该放在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上,而不是过分禁锢在局限的、陈旧的课堂教学上。
一、当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无序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无序而缺乏生机。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就被有关学者作为现代教育的目标提了出来,后继而成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素质教育依然受到排挤。除了一些为了提高阅读应试技能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题以外,面对高考的压力,强调教材、词汇、语法学习,而忽视了英语课外阅读。高中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量有限、可选阅读材料也很有限。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基本处于一种“放羊式”、放任自流的状态。
2.功利性
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学生在所进行的很有限的英语课外阅读也被烙上了强烈的功利化色彩。课外阅读是个人出自内在需要并能自主选择的阅读,旨在满足个人的求知欲望和精神需要。但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将英语课外阅读的目的定位于服务考试,课外阅读以学习辅导类书籍为主,学生阅读面狭窄而单一。课外阅读退化为考试的附庸。有些教师一再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严重压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课外阅读成为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课外阅读也演变为学生的课业负担。
3.缺乏保障和方法引领
受功利性的影响,英语往往被边缘化,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分配给英语学科的时间少之又少。又加有些学校图书室的藏书不够丰富,图书更新较慢,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数量很有限,根本无法满足他们课外阅读的需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比较重视课内教学,而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不力,使课外阅读纯粹处于一种“放羊式”状态。
二、下面是笔者在强化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实践中得出的一些体会
1.根据课文教学的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书报上的文章,同时鼓励学生上网查询并下载有关的新闻或素材
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其内容安排以单元为单位,各个单元涉及社会生活的不同的领域,比如Book One 就包括了Friendship,English,Travel,Earthquakes,Nelson Mandela。因此,教师在教每一单元前必须要求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询相关的资料,如Earthquakes,让学生上网阅读有关地震的文章,了解一些地震的专有术语,以及世界地震史上有名的地震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摘录或归纳地震的常识和防震知识。在结束该单元的教学时,组织学生们互相分享查到的资料,交流彼此的体会。又如,在教学Nelson Mandela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Story-telling Contest”,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外读到的英语名人故事。
2.教师要有所选择地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比如,世界大事,社会的突发事件,科技界的新发明,或者体育卫生方面的新鲜事等。例如,当某个重大事件发生后,教师应该马上上网下载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报道来印发给学生阅读,学生无疑会对阅读材料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如印度洋爆发海啸后,教师应该及时地搜索与海啸有关的知识以及海啸后的惨况的报道,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利用多媒体,利用互联网,利用各种英文报纸
充分调动校内、校外的学习资源,构建读物网,想方设法拓宽阅读资料来源,扩大阅读量。鼓励学生使用图书馆资源和合作订阅《上海学生英文报》(高中版)《21世纪英文报》(高中版)《中学生英语周报》(高中版)《中学生英语辅导报》《 中学生英语读写》《学英语》《英语沙龙》等报刊杂志,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阅览室,家庭与社会计算机资源上网阅读。
4.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整体阅读的自我训练
实践证明,阅读量越大,储存的信息越丰富,触类旁通的机会和因素就越多,学生便可利用这些因素对作者的意图做出分析判断,使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 D. Krashen)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语言习得”理论。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_地使用该语言。他认为,学习语言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可理解的输入,输入越多,掌握语言就越好。因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保证一定量的,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
5.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