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01: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人才年度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坚持稳定支持、动态调整和定期评估。
第四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
第五条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六条国家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职责
第七条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是重点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
1.制定重点实验室发展方针和政策,宏观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
2.编制和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
3.批准重点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和撤销。与重点实验室签订工作计划。组织重点实验室评估和检查。
第八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是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
1.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和政策,支持重点实室的建设和发展。
2.依据本办法制定本部门重点实验室管理细则,指导重点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重点实验室建设。
3.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4.落实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
第九条依托单位是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主要职责是:
1.优先支持重点实验室,并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解决实验室建设与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2.组织公开招聘和推荐重点实验室主任,推荐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聘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
3.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配合科技部和主管部门做好评估和检查。
4.根据学术委员会建议,提出重点实验室名称、研究方向、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等重大调整意见报主管部门。
第三章建设
第十条重点实验室根据规划和布局,从部门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中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建设,保持适度建设规模。
第十一条科技部公开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由主管部门组织申报。
第十二条申请新建重点实验室须为已运行和对外开放两年以上的部门或地方重点实验室,并满足下列条件:
1.符合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
2.研究实力强,在本领域有代表性,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3.具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4.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人员与用房集中。
第十三条主管部门组织具备条件的单位填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审核后报科技部。
第十四条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立项。主管部门组织相应依托单位公开招聘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制定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审核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可行性论证,通过后予以批准建设。
第十五条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提供建设期间所需的相关条件保障。
第十六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完成后,由依托单位提交验收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专家验收。
第四章运行
第十七条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第十八条重点实验室主任由依托单位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择优推荐,主管部门聘任,报科技部备案。重点实验室主任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一般不超过六十岁。
第十九条重点实验室主任任期五年,连任不超过两届。每年在重点实验室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八个月,特殊情况要报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条学术委员会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职责是审议重点实验室的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学术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每次实到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二十一条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依托单位推荐,主管部门聘任,一般应由非依托单位人员担任;委员由依托单位聘任。
第二十二条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优秀专家组成,人数不超过十三人,其中依托单位人员不超过三分之一。一位专家不得同时担任三个以上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委员任期五年,每次换届应更换三分之一以上,两次不出席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应予以更换。
第二十三条重点实验室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流动人员包括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
重点实验室人员实行聘任制。骨干固定人员由重点实验室主任聘任;其余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由骨干固定人员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核准。
第二十四条重点实验室按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设置研究单元,保持人员结构和规模合理,并适当流动。
重点实验室应当注重学术梯队和优秀中青年队伍建设,稳定高水平技术队伍,加强研究生培养。
第二十五条重点实验室应围绕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设立自主研究课题,组织团队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少部分课题可由固定人员或团队自由申请,开展探索性的自主选题研究。要注重支持青年科技人员,鼓励实验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并可支持新引进固定人员的科研启动。
第二十六条自主研究课题期限一般为1-3年。重点实验室对自主研究课题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验收。课题的检查和验收坚持"鼓励创新、稳定支持、定性评价、宽容失败"的原则。
第二十七条重点实验室应加大开放力度,建设成为本领域国家公共研究平台;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重点实验室应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并通过开放课题等方式,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第二十八条重点实验室应统筹制定科研仪器设备的工作方案,有计划地实施科研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自主研制。
重点实验室应保障科研仪器的高效运转和开放共享,并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实施数据共享。
第二十九条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宽松民主、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开展经常性、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第三十条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和加强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要加强室务公开,重大事项决策要公开透明。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第三十一条重点实验室应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等研究成果均应标注重点实验室名称,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二条重点实验室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
第三十三条重点实验室应当重视科学普及,向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开放,每年不少于十天。
第三十四条重点实验室需要更名、变更研究方向或进行结构调整、重组的,须由依托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经学术委员会论证,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批复。
第五章考核与评估
第三十五条重点实验室应当在规定时间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经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
第三十六条依托单位应当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部门和科技部备案。年度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实验室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七条根据年度考核情况,科技部会同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每年对部分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研究和解决重点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现场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听取实验室主任工作报告、考察实验室、召开座谈会等。
第三十八条科技部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评估。五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每年评估一至两个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具体评估工作委托评估机构实施。
一、技术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人员素质低,年龄偏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现有的人员平均学历较低,能力参差不齐,专业搭配欠合理,综合型管理人才和专业型人才相当缺乏。
(二)、检验检测和办公场地严重不足,制约了现有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今后的发展。
(三)、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检验检测市场已经向国外开放,从目前的体制和自身的实力来讲,要想与已经进入了我国的国外检验检测机构来进行市场竞争,实力明显不够,差距甚远。
(四)、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面临着巨大困难,作为服务于当地经济,服务于企业的技术机构,业务开展和经济收入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五)、目前尚未能完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方案,职工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了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团结,阻碍了技术机构的和谐发展。
(六)、规章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不完整的地方,导致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对规章管理制度的执行有时缺乏有效地监管,存在着执行不到位情况。
(七)、技术机构班子的集体领导和个别班子成员的领导决策能力和水平、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对职工的经常性思想教育抓得不紧、不够深入,部分从事业务和检测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处事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组织纪律性不强,与内部行政机关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而在现有的人员框架范围内,由于专业技术的特殊性很难实现轮岗交流,导致个别人的行为在系统内外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二、应对新形势,深化技术机构改革创新
(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人才强检。
为适应今后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在技术机构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在现有科技人员中培养人才,因地制宜,使技术机构的科技人才数量、检验水平提升到较高的层次。一是在进人环节把好关,要求学历应在本科或以上并专业对口;二是重视在职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职工的培训力度;三是实行持证级别和数量与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年轻人申报职称和考证;四是每年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并保证培训计划的实施;五是经常开展与其他技术机构的技术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让职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六是组织开展内部重大问题的研讨工作,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或常见的问题组织检验人员进行研讨,使大家增长了见识,掌握遇到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为适应今后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二)、建立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为体现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岗位风险责任,切实体现工作业绩的奖惩,更有利于调动技术机构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根据模拟成本核算、现行事业单位体制,结合我市技术机构的发展计划和技术机构《检验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在符合上级政策的前提下,对收入分配方案进行修改,在保持发展的基础上,控制分配总量,降低绩效分配系数,年底根据技术机构的经济效益、年终结余、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作适当调整,尽量缩小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职工的收入差距,使分配方案做到编内职工与临聘人员同工同酬、公平、合理。
(三)、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增强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形势给技术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技术机构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技术机构必须重视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逐年加大对检验设备的投入,在对原有的旧设备进行更新的同时,增添新的检测设备。目前,我技术机构已具备一定的检验能力和检验水平,但与发达地区的检验检测机构相对,检验检测能力还略显不足。今年3月,我市技术机构与佛山、韶关进行了技术交流,在此次交流中,我们看到了检验能力方面的差距,针对我市技术机构存在的问题,在积极开拓、改革创新、进一步落实检验责任制的同时,还要加大对检验检测设备的硬件方面的投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入新的检验检测方法,以全面提高我市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水平。
(四)、加强内部管理,着力在制度落实、机制监管上下功夫,不断加强检验工作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工作,为促进我技术机构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按照省、市局的工作部署,为了更好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去年检验质量年有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确定2009年为我市技术机构的“检风建设年”,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技术机构修订颁发了新的《检验检测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检验检测流程考核管理规定》,通过加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狠抓检验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和作风建设,努力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务求达到服务意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取得实效,为促进技术机构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使技术机构各项工作有序、稳定和快速发展。
(五)、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确保经济效益。
新春过后,技术机构领导班子积极面对金融危机,及时制定了应变计划,并对各业务室进行了工作部署,以最快的速度转变工作心态,全心身投入检验工作中去,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从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看,全球经济危机还在延缓,我市技术机构的经济收入难免也受到了影响。从第一季度技术机构的收入情况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预计四月份收入将下降约30%,这主要是由于我市经济下滑,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新增设备大幅减少技术机构造成的。针对当前的经济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讨,采取了以下积极措施:
第一,根据省局对事业机构单位财务核算要求,尽快实行完全成本核算,通过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进行全成本核算,从而准确获得反映收入、成本的基础数据,并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和成本效益的评估,加强资金管理,使收入支出平衡,确保提留的事业发展基金达到省局要求。
第二、面对当前金融危机,搞好“开源节流”工作,做好成本核算,尽可能降低开支。严格控制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常办公费、公务接待费、车辆燃油费、维修费、检验检测耗材等费用。做到”五个零增长”。
第三,认真做好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贯彻工作。建立定期学习的制度,确保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国家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在工作中能做到敢于坚持原则,严格遵章守纪,对违章违规行为给予坚决纠正和抵制,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
(六)、主动与各市县监察机构协调沟通,争取通过行政部门加大监察力度,避免检验资源流失。
根据近几年的检测检验情况看,每年年底我市还存在大量未检验设备(仅特种设备去年未检设备就约500台)和产品,这不但造成检验资源的浪费,更存不安全的事故隐患。特别在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技术机构的发展,除了技术机构本身的努力外,更需要监察机构的行政保障。今年3月份,特检所到云浮技术机构进行了技术交流,云浮局在行政扶持事业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了解,云浮局制定了由技术机构对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的年度考核制度,这对行政扶持事业、事业反哺行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而,监察力度大小与否对于我技术机构能否顺利完成今年的工作经济任务至关重要。近期,我们主动与各市、县监察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争取他们对我市技术机构工作的支持,同时市局也制定了一些措施,共克难关。
一、对前段工作的回顾总结
在XX年,中央、党委、党政府提出南水北调以来,我市就成为了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的核心水源区。
二、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南水北调工程开展以来,我市就紧抓中线工程重点,积极开展各项相关项目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项目建设和对口协作的前期建设过程中,却也发现了目前我市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有待解决提高。目前,我市存在有较为明显的污染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这都紧密关联着我市的水质安全。虽然我市在污水治理和污染处理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在实际的水质治理方面仍有差距,现阶段我市的人才资源与技术力量方面还存有不足,水质管理方案方面还有待于完善与优化,我市的治理水平还应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模巨大,运作方式相对独立,此工程是以外来植入方式直接插入地方特定区域。虽然我市相关部门在前期对工程本身做了许多的科学论证,但更多的只是关注工程自身的可行性问题,而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严重不足。并且由于工程启动时间紧迫,我市政府来不及作较为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际实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规划中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南水北调的核心水源区的部分相关工作都给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如下的一些新问题:
1、库区移民内安问题。丹江口库区移民搬迁涉及我市移民搬迁人口数量庞大。虽经过我市各级政府的艰辛努力,移民外迁工作全部完成。但是在移民内安的过程当中,却还存在着补偿标准过低、没有建立动态长期补偿机制,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的移民收入来源单一、以及对集中安置点的不同属地移民的后期给管理等问题。
2、库区经济发展问题。为保护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水质,国家要求限制库区工业发展,这对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我市库区在短时间内关停、迁建大批污染或潜在污染性企业,一些原本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也由于生态环境保护而限制或停止发展,牺牲巨大。而新的生态产业增长点的寻找、培育需要资金投入和时间积累,这就造成了库区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发展乏力,使得我市的经济发展与特色产业停滞不前。
3、库区生态补偿问题。我市虽对库区生态补偿投入了巨大精力和资金,促进了库区的生态保护。但在实施过程却中还存在着注重对工程开发建设过程中一次性补偿,忽视了建立对库区尤其是移民动态、长期补偿机制问题。
4、工程建设与地方发展协调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过程中,我市更多的考虑了工程本身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因素,对工程所在区域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够。扶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措施不够得力,资金使用的不够科学、项目安排的不够合理、工作落实不够细致。应全面规划对口援助建设,并加以贯彻落实,以进一步实现我市的经济全方位发展与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建立的双赢局面。
三、对下段工作的具体要求
我市相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在上一阶段的各项相关建设工作,以及与北京市的对口协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在工作的进程中虽然我们看到了成效、取得了收获,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存在有不足。在下一阶段的南水北调工程与新一阶段的对口协作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我希望,我市的市县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参建人员群众能够以我市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为核心工作点,积极研探解决办法,切实紧抓此次的北京市协作支援机会,继续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快与北京市的相关支援对接工作,细化工作举措,推进工作落实,促进对口支援取得实效。以实现全市南水北调工程项目的成功建设和持续发展我市包括各县区的经济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下面是我对我市的下一阶段相关工作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希望各级各部门以及相关人士能够谨遵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以全力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建设与我市接受北京市对口支援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一)、确立对口协作工作目标
在下一阶段的对口协作项目工作,要首先确立工作目标,紧抓问题解决关键,以“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为主线,坚持对口支援与互利合作相结合、政府推动与多方参与相结合、对口协作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全面加强库区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生态型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稳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共同构建南北共建、互利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明确对口工作把握重点
要明确把握此次对口项目工作重点,重点把握各层面对接、招商引资、组织推进三个环节。要结合我市县区的各项问题实际,迅速落实与北京市各区的对接工作,组织动员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主动配合北京市做好对口协作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争取资金、项目、科研、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与援助。与此同时,市招商局要加强统筹协调,规划制订出相应的对口支援战略,尽最大可能争取到北京市的项目支持,各县市区要积极参与、各展所长、竞相突破,围绕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对口协作园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并且要加快建立招商联席制度,组建工作专班,形成长期对接、定向对接、高效对接的良好机制。市直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协作内容,细化对口工作方案,明确协作支援项目,推进责任落实,针对各项协作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水质保护等方面的对口协作工作。在下一阶段,我市要全面推进经济项目对接,紧抓北京支援契机,深入解决我市资金、产业、人才等多方面问题,紧密承接北京市产业转移和战略投资,要研究制定对口协作系列优惠政策,如:出台高效率、零收费的审批服务,推进项目资金支持,建立生态特色产业建设优惠机制等,吸引北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流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到投资兴业,以最优质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和最宽松的环境,为对口协作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此外还要加强人才交流,定期组织交流座谈会议,以及科技专题研究会议,组织专项人员进入北京大型发展企业进行相关学习培训。并且要大力发展民生项目,落实与北京市的支援事业建设,各县区以及企业要深入科技建设,努力争取北京市的对口资源落实,例如,要争取北京水质总局给于我市库区治理支援,争取企业科技人才与技术流进我市企业、争取获取北京市高效支教,以及开展我是教师进京学习等加快人才教育、另外,要争取借鉴北京市的管理先例,吸取经验管理我市的搬迁居民。要争取北京市专业人员指点我市社区卫生以及医疗服务,并要取得北京市的医疗科技、技术支持等。
(三)、细化对口协作重点领域
作为水运大省,安徽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一直高度重视内河水运工作。港航部门管理落实“三个服务”政策,攻坚克难,按照“两个转变,四个提升”(即实现工作重心从以收费为中心向以行业管理为中心、实现行业管理从目前粗放式管理向程序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达到队伍素质、行政执法水平、内部管理、港航形象的提升)的要求,大力实施安徽水运跨越工程,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黄金水道干支联动建设和沿江港口群建设;不断完善水运发展外部环境,加快港航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行业管理规范化进程,使安徽水运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
十一五期安徽水运发展成就
(一)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我们按照“立足大流域,建设大水运,发展大交通,构筑大产业”的思路,不断加大投入,全省水运建设投资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状态,尤其是自2008年全省水运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20亿元以后,已经连续3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水运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共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是“十五”期的6倍,为建国以来我省水运建设投资的总和;芜申运河安徽段、蚌埠复线船闸、颍上船闸、裕溪口复线船闸、安庆港马窝港区一期、芜湖港朱家桥集装箱码头、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巢湖港巢城港区一期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投产运营,安徽水运发展“瓶颈”正在被逐步打通。
(二)水运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2010年,全省内河航道总里程6507公里,通航里程5596公里,位居全国第七和第八位,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084公里,占通航总里程的19.4%。全省拥有营运船舶2.9万余艘,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营运性船舶总载重吨较“十五”末增长61.5% ,达2100万吨。与2005年相比,港口吞吐能力增长150.2%,达3.6亿吨;千吨级及以上泊位1298个,占总泊位的比例提高11.8%,达30%;港口吞吐量增长72.8%,达3.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00%,达22万TEU。经过五年的发展,长江、淮河沿线已基本形成了以煤炭、油品、水泥、金属矿石、集装箱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主的专业化运输格局,运输保障能力大大提升,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政策支持力度注入新活力。五年来,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以及地方各级政府均高度关注内河水运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出台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在规划方面,2006年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安徽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09年出台了《安徽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2009年底,全省17个港口的总体规划陆续得到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联合审批。在政策支持方面,省政府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快水运发展的通知》(“水运20条”);2009、2010年分别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都对水运发展提出了明确意见。“十一五”期,省财政安排1亿元水运发展专项资金,并明确“十二五”每年安排1亿元支持内河水运发展。此外,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水运发展,在项目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大量政策优惠,有力保障了水运重点工程的建设进程。一个个规划和政策的出台,为我省水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安全监管能力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期间,《安徽省客渡运海事监管办法》、《安徽省地方海事港航巡航管理办法》、《海事监管通报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先后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制度体系。五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海事监管设施与装备建设,先后完成了蚌埠等市级水上监控中心建设,新增、更新一批海事装备,完成一类渡口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首个水上交通管理系统――南淝河水上安全交通管理系统也已投入使用;开展水上安全专项治理,实行渡口分类监管,积极推进渡改桥、渡口标准化民生工程,试点巡航救助一体化,安全监管基础不断夯实;水上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应急搜救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展了两次大型水上搜救演习,锻炼了队伍,检验了海事系统快速反应能力。五年来,全省长江干线以外水域共发生统计范围内的运输船舶事故17.5起,死亡3人,沉船10艘,经济损失约159万元;海事系统共组织搜救行动30余次,成功救助400余人,水上交通事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水运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五)改革创新能力取得新进展。2005年完成沿江四市港口体制调整,2009年完成船检体制改革,水运体制进一步理顺。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后,我省取消了水路运输管理费和航道养护管理费,针对新形势、新要求,省局适时提出了“两个转变,四个提升”的战略发展目标,在全系统开展准军事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活动,并在巢湖等市实施水上综合执法试点,行业升级转型工作平稳有序。积极探索水运投融资体制改革,2006年,以原国有港航优良资产为资本,组建安徽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作为融资平台,运营五年来累计争取投资9.2亿元,获得银行贷款授信74亿元,吸引社会资金8.2亿元。大力探索水运建设方式改革,按照“先行先试”的要求,收费航道试点已经启动,岸线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此外,船员管理、科级干部管理权限下放,财务管理走上预算制轨道,内部工作机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一些列的体制机制调整,安徽水运改革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水运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安徽水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十二五”的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船舶保有量居全国第一,港口泊位数量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吞吐量居全国内河第三位。但安徽水运发展仍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港航基础设施薄弱仍是制约安徽水运发展的最大瓶颈。全省四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目前仅有1084 公里,只占总通航里程的19%。到“十一五”末,安徽省四级以上航道里程也仅只有1400公里左右,占通航里程的1/4左右;骨干航道虽通不畅,通航条件不能适应船舶大型化的要求;相当部分航道仍处于自然状态,不能连片成网。一些重要的支流航道还没开发,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主要支流航道上,船闸等级低,年久失修,严重影响船舶的正常通航。部分港口设施简陋,码头机械化水平低的现象也仍然存在。
航道建设资金短口大。我省境内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任务繁重。长江、淮河、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五条国家高等级航道,在我省境内合计里程达1122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的五分之一,目前均未达到规划技术等级。航道建设过程中,跨河桥梁特别是跨河铁路桥梁改造费用高、协调难度大。按照目前国家对航道建设的资金补贴政策,我省航道建设资金缺口巨大。
干支联动开发建设力度不够。我省的青通河、石门湖、顺安河、水阳江、姑溪河等支流航道,都具有很好的通航条件,且腹地资源丰富,只需稍加整治就可发挥很大效益。目前这些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已基本完成,但因资金匮乏,难以开工建设。
港航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我省有港口企业1000余家,航运企业600余家。港口企业中,仅有沿江地区、原交通部直属的几家港口企业规模相对较大,内河其他港口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并且以个体业主居多。这些企业管理、设备都比较落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运经济的需求。航运企业平均运力规模仅有2.5万吨。排名前十位的水运企业平均运力也仅有17万吨。运力规模大,但船型、机型复杂。全省水运运力虽然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绝大部分是普货船,船型、机型复杂,标准化程度低,能耗高。运力结构不合理,集装箱船、专用危险品船舶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
港口现代物流功能不健全。港口辅助设施比较落后,缺少必要的仓储设施;大多港口陆域纵深不足,不便于临港工业的布局;正规的港口锚泊基地很少,船舶锚泊区域大多处于自然状态;港口企业经营业务单一,整体服务水平较低,港口现代物流功能不健全。
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水运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今年,国家已将内河水运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而安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不断完善的发展环境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设立将为安徽水运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随着国家建设两型社会步伐的加快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水运比较优势将更加明显。综合判断,“十二五”期将是安徽水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期,是安徽水运发展难得的机遇期和黄金期。
十二五期安徽水运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安徽水运将围绕“投资双百亿,成就新跨越”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发展,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初步迈进水运强省的行列。
(一)十二五安徽水运发展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完善机制,落实政策,推进水运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探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提升水运竞争力;着力深化机制改革,建、养、运、管并重,提高水路运输服务水平;着力强化安全意识,创新海事监管,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行业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努力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为安徽加速崛起做出更大贡献。
(二)十二五安徽水运发展的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以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内河水运为目标,“投资双百亿,成就新跨越”。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通过能力大幅提升,基本适应我省特别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要求;运输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大力发展沿江、沿淮港口物流业,扶持内支线集装箱运输、近洋运输和多式联运发展,构建较为完善的集装箱、煤炭、矿石、化学品装卸运输系统;主要航段支持保障系统建成运行,水上综合执法与应急救助新体系基本形成,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行业管理科技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水运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性互动,安徽水运业步入加速发展时期,初步迈进“水运强省”行列。
2、具体指标:
――港航基础设施。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500公里,航道建设投资约100亿元。长江干流航道维护水深芜湖以下达到10.5米,铜陵-芜湖段达到8.0米,安庆-铜陵段达到6.5米。干线航道养护通航保证率在95%以上,投入养护资金约2亿元。全省港口建设投资约100亿元,吞吐能力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
――运输服务。拥有运输船舶总载重吨位约2500万吨;平均吨位达到700吨;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船舶标准化率达到40%。培育1~2家运力规模在20万吨以上的大型航运集团;――做大做强沿江重点港口企业。
――安全应急。水路客运运输亿人公里死亡人数、货运运输100亿吨公里死亡人数均降至1人以下;万艘运输船舶重大事故率较“十一五”期间下降5%。合裕线、沙颍河、芜申运河、淮河干流水上安全应急到达时间不超过45分钟。
――绿色水运。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平均能耗下降14%。内河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3%左右。港口万吨通过能力占用岸线长度下降10%左右。
――信息化。依托交通感知系统建设,初步对重点航段、重点水域运行状态、环境、气象与灾害实现动态监控。基于“电子航道图”建设,构建全省港航地理信息系统。
(三)十二五安徽水运发展的重点工作(六大工程)
高等航道会战工程:高标准整治长江干流航道安徽段,加快芜申运河、沙颍河、合裕线、淮河干流国家高等级航道整治。开展江淮运河、引江济巢结合通航前期工作。加大省市共建力度,积极推进浍河、涡河、新安江、兆河~西河、水阳江等区域重要航道建设,稳步改善或提升石门湖、派河、店埠河、顺安河、青通河、秋浦河、漳河、滁河、姑溪河、泉河、西淝河等一般航道通航条件及通航能力。
皖江港口集群工程:优化沿江港口布局,整合港口岸线资源,推进组合港战略的实施,加快以芜湖港为中心港、安庆港为副中心港的皖江港口群建设。坚持“深水深用”原则,高效利用港口深水岸线,呼应长江干线深水航道上延,规划建设、改造一批万吨级泊位。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依托芜湖港、合肥港、马鞍山港、安庆港、蚌埠港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重点建设巢湖港和县郑蒲港区一期、合肥港综合码头二期、芜湖港外贸码头二期、芜湖港储配煤码头、池州港梅龙港区一期、安庆港长风港区一期、马鞍山港人头矶港区一期、铜陵港外贸码头二期、蚌埠港集装箱码头、淮南港煤化工基地码头、阜阳港阜阳港区一期、淮北港南坪港区一期等工程。
监管体系创新工程。大力推行水上综合执法,基于行业监管特点,按照“动静分离”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现有基层站点,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规范划一的跨行政区域综合执法与应急救助基地。加快快速反应、监管、船舶防污、信息四大系统建设,逐步实现海事监管现代化。
水上安保数字工程。初步建成基于VHF、VTS、AIS和CCTV技术的省、市两级水上交通安全应急指挥系统(搜救中心);基本完成合裕线、沙颍河、芜申运河、淮河干流国家高等级航道以及新安江、太平湖、万佛湖等重点湖区水上支持保障系统建设。
港航企业壮大工程。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市场环境,着力培育引领行业发展的港航龙头企业。鼓励开展内贸集装箱运输,促进皖江江海联运及近洋运输快速发展。稳步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加快江海直达船型的研发和推广,重点发展集装箱船、江海船、近洋船、液化船、大吨位干散货船。以市场为纽带,培育1~2家运力规模在20万载重吨以上的大型航运集团。
行业形象品牌工程。继续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实现“四个提升”;行业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提炼安徽海事港航船检核心文化,将其打造成为代表行业形象的特色品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技人才兴水;管理手段科技含量明显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显著改善,“三个服务”能力有效增强,行业管理新形象初步展现。
(四)保障措施
1、维护规划权威
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抓紧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安排年度工作计划,推进规划的有序实施。
2、争取多方支持
在建设时序、建设标准等方面,切实加强与公路、铁路、水利、国土、环保等相关行业规划的衔接,争取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支持,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3、拓宽融资渠道
争取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应积极争取重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入国家建设规划,争取国家补助。落实省内已制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每年安排水运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