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时间:2022-12-19 19:0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语文作为母语,是学校教育的一门最重要的学科,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承担着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r也承担着育人的任务。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本人经过反复思考后认为:“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思想情感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一、创设情境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听了很多语文课,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方面,大部分是采用单纯说教灌输的办法,渗透效果不是很好。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能很快营造课堂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优质课比赛时听李老师上的《伯牙绝弦》一课时,她就处理得很好。

首先播放《高山流水》,并在大屏幕上播放高山流水的风景画,让学生静静的欣赏、聆听,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下来,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其次,她向学生介绍这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它记载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接着她在后来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在头脑中、在学生的眼前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边,读出“峨峨”的重音和“洋洋”的绵长,引领学生们思考“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语言背后暗含的意思,从所念的有高山流水,到仿照句式补充说话“善哉,萧萧若春雨。”“善哉,皎皎兮若明月”理解所念的还有美好动人的事物后,教师引导: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想一想,伯牙的琴声只是在表现这些美好的事物吗?古人往往诗以言志,借物抒情,他在琴声还表达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出所念的还应有理想、抱负、情操、志向、心情等。

再次,她出示课件《警世通言》,让学生了解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

把听,说,读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也体会到伯牙绝弦,绝弦二字不仅仅是不再弹琴的意思,更表现了伯牙子期的深厚情谊,课文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情境的艺术感染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引导学生珍惜友情、热爱朋友,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二、感受参与体验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眼前有画,从而唤起学生的接受机制,让学生在感受参与体验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指导日常行为。

王老师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就注重创设这种让学生感受、参与、体验的情景。在“检查预习”环节,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想一想嘎羧在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事?”在引导学生归纳出“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这三件事。在“品读体验”环节,王老师以第七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为凭借,让学生抓住“泪光闪闪、久久地”等重点词语开展讨论,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披挂着象鞍,保护家园的情景。”引导学生将“久久地摩挲”转化为具体的可视画面,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了嘎羧,正在战场上披挂象鞍,与战友们一起浴血搏杀。在以上所有活动的参与中,学生的视觉、听觉、口头讨论交流全部都用上了,可以说在学生的参与感受体验中融进了学生的情感,融入了学生的体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成功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例子。

三、课外作业的巧妙设计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语文这个大课堂中,我们不但可以利用课内的教学设计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可以合理安排、巧妙设计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自觉感悟、自我渗透和内化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例如,“以勤俭节约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渗透到《慈母情怀》一文的教学中,我设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第2篇

下面的这些教学案例就充分展示了老师们的智慧和艺术,他们的课堂“导得实、导得巧、导得活”。

一、“导”在提纲挈领处

一堂精彩而独具匠心的课,开场很重要,往往一个老师的巧妙开场便能让听课老师恍然大悟,理解这堂课老师的设计精华所在。一位老师教《珍珠鸟》一课,其中有个很巧妙的提纲挈领式的设计,便是教师非常巧地抓住全篇的句首“真好!”二字,感受珍珠鸟对于冯骥才先生的几处“好”,体会珍珠鸟对于冯骥才如朋友、亲人般的关系,再反过来去寻找和想象冯骥才对珍珠鸟的好,从而真正地体会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又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教师开篇即让学生猜文中严监生临死前躺在病床上伸出两个手指头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以及赵氏对这两个手指头的不同猜测,教师板书于黑板,其实便是把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包含其中了。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直观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教学,理解便容易得多,教师此“导”所谓导在提纲挈领处。

再如《灯光》一课,“多好啊”在文章中出现了三次,是整篇课文的“文眼”教师开篇即板书于黑板,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围绕这条线索进行探究,这就是老师导得妙,导在提纲挈领处,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导”在学生困惑处

“学导课堂”中老师的“导”之功应体现在恰如其分之处,也就是在学生困惑处,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便能让学习如破山之水,通畅无阻。如一位老师教《伯牙绝弦》,教师让学生通过课文注脚理解了关键字“善、江、峨、念、志”的意思,从而扫清全文理解的障碍,接下来的教学水到渠成。再攻克“伯牙那么喜欢鼓琴,在钟子期去世之后,为什么能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一教学难点时,教师又很巧妙地利用了一段链接资料让学生了解伯牙在钟子期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知音,从而明白知音对于善琴之人的重要性。最后又通过一个巧妙问题的设置“伯牙这一绝还绝了什么?还有什么是绝不了的?”给予课堂延伸拓展,留给文本一个意味深长的解读。

又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老师在让学生感悟文章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时,不是采用一般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读语言,说好在哪儿,能体现人物什么性格特征,而是采用了别出心裁的“换语言表演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替代文中所用的三处洪教头的“来!来!来!”在四人小组中表演,从而一目了然地感受到原著中采用的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表达方法—人物语言的重复,让读者对《水浒传》中那么多主要人物心中都有个比较鲜明的印象,脑中一出现某个人物,口中就会念出他的经典语言。对于林冲的经典语言则是通过联系全原著以及他的历史背景,对人物命运有个比较直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不敢!”二字以体现人物略有些窝囊和懦弱的性格自然深入人心。

再如《一夜的工作》一课,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总理的伟大时,就是导在学生困惑的问题上。如当学生提出“总理为什么白天不批阅文件,要晚上加班呢?”“总理为什么不先批阅我的文件,而让我等到天快亮呢?”……这些问题时,老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相关资料解决,在解决这些困惑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因此说,导有法,导到学生困惑处,便能攻克教学难点,引导课堂畅如行云流水,有张有弛,让学生学得得心应手。

三、“导”在知识的缺陷处

小学语文课文中涉及的修辞手法并不少,但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学生们因常涉及到且老师常点拨而比较熟悉,而如拟物、通感、白描、象征等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是学生知识的缺陷处,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借用一双慧眼予以适当的点拨,这样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甚至是表达能力。

一位教师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学生默读完课文就巧妙地抛出一个问题:题目虽然是《林冲棒打洪教头》,可是作者却花很多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讨论后就有了“反衬”这个答案。此时老师马上引出这是西方引过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而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类似的方法,然后老师出示“唐代贵妇图”“导”出背面铺粉法。学生对于“反衬”并不陌生,对于“背面铺粉法”却很陌生,教学这样的古典小说,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这样相关的知识点。

再如一位老师教学《儿童诗两首》中的《童年的水墨画》,其中有一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学生肯定不解——草地上怎么会蹦跳着笑声呢?老师花不多的时间带出“通感”这修辞手法,既为学生解惑,也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

还有《藏戏》一文中第8-16自然段中讲到不同人物的面具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各种颜色又代表着各自不同的意义,一位老师在出示面具课件时就点明此处是运用“象征”的修辞手法。

四、“导”在表达方法的迁移中

翻阅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最后一点不难看到“领悟……的方法”“学习……的写法”等等,由此可见,表达方法的迁移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是相当重要的。

一位老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则是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他的教学重点落在“小说创作”的写法指导上,而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出自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儒林外史》,因此教师时时抓住小说创作的几个要素:情节、悬念、意外、夸张,除了本课教学,还链接了许多外国文学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对这几个小说创作要素有更深的理解,并让学生不段反复诵读这几个词来强化概念,从而明确小说创作要想好看,吸引读者,这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教学“悬念”一词的概念时,教师有个很巧妙的设计:如果把这篇课文作为评书范本,猜猜说书人会在哪个故事情节后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从而让学生明白该在小说创作中什么地方留悬念,埋伏笔,方能起到出乎读者意料的作用。

第3篇

作为课堂教学的“看客”,听课者习惯了在学生背后或侧面,面向上课的教师观察教学,鲜见有其他视角。积习的背后是潜意识。听课者关注的往往是教师的教学执行情况,课堂观察对象不是作为学习载体的课堂本身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更不是课堂上的主体行为――学习,而是教师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春天的到来,各地教师课堂评优、素养比赛,以及教学能手、新秀、骨干、名师评比等层出不穷,作为学校管理手段的随堂课考核更不在话下。然而各地评价表惊人地相似,无外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几大类,有出入者,表述不同而已。或许这就是所谓“真理只有一个”。2011年,部分省市推出教师资格“国考”,其教学素质考核的观察点,也不外乎这些要素。

课堂上,当老师成为观察对象,在上课教师的潜意识里,教学行为和意识便具有了表演和展示的意味。展示教师良好的基本功,如漂亮的板书,动人的朗诵,优雅的体态,幽默的语言,甚至说学逗唱,堪当演员;展示教师深厚的学识素养,如出人意料的教材解读,鞭辟人里的文本分析,口口若灿莲,字字珠玑,妙语连珠,引经据典;展示教师过人的智慧,如巧妙的教学设计,精致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惊心,引人入胜。如此之课堂,常博得一片喝彩,让人如看大片,如赏大戏,流连忘返,回味不绝,也诞生了不少“偶像派”名师,也让一些青年名师高呼“我的课堂我做主”。

诚然,这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但并非评价好老师与否的核心和根本依据。看课者、评课议课者,面向教师观察课堂;上课者、展示者,关注教师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似有缘木求鱼之嫌疑。

古有“学堂”之谓,今有“课堂”之称,未见有“教堂”的说法。为师者应该明白,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盘;教学,关键是学生的学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为师者该厘清师生关系的角色定位,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课堂观察和评价,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的效果,而不是教师。

有人以时装“走秀”类比公开课、观摩课,说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走秀”,可传达一些可供借鉴的理念。貌似有理,其实大谬。模特身上的衣服,大家是不能穿在生活中的,而在舞台上,模特作为表演者穿着来走秀,却无“伤”大雅。但我们课堂上的学生“伤不起”。尽管是公开课不是“家常课”――有人以此作为公开课可以“走秀”的论据,但对四十位学生而言,这四十分钟却是生命历程中宝贵的一段,我们无权让孩子们作为教师“走秀”的道具和舞台背景。也有专家提出,是否废止观摩课。这且不论,笔者拙见,不管是家常课还是公开课,都应该是属于学生学习的“学堂”!

如何使语文课堂成为学堂?在贾志敏老师和王旭明先生倡导“真语文”的全国14省32校小学语文联合教学研讨会上,笔者借《伯牙绝弦》一课,努力还给学生一堂真学习的语文课。

一、学生自主建构

这堂课的课前谈话,关注的是学生对一句简单的文言文“诗言志歌以咏怀”的朗读、断句和理解,以及学生的预习情况。笔者在课一开始就努力不让“课堂学习”变异成为“课堂学会”。这应该是符合学习的心理机制的――主动学习优于被动学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出了这堂课的学习方法――“除了读,看注释,看工具书……根据上下文猜一猜意思”,又引领着学生,自主建构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我们预习的结果跟我们不懂的地方,一起来读这篇文章,我们把它读懂。”这是在实践中启发学生学会思考“我该干什么”,并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不是离了老师不知何谓学习。

“吾非生而知之者,敏好学以求之本。”好学基于愿学,愿学基于会学。如何才会学?事非亲历而不知。方法不应是“授受”的,而应是“习得”的。这课堂,笔者努力想让大家看到的是引导学生基于自主建构的学习任务,自主开展学习过程,在学习中明白“我是这样学的”。

二、老师功成身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需要交流、借鉴、启发。“功成而弗居”,老师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不要居功,要让他们自己学会分享。学生在自主分享学习的过程中,心态是积极的,体验是积极的,发展更是积极的。“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才是老师最大的功德。

从积极展示预习的朗读成果,到积极尝试朗读竖排版的课文;从圈圈画画不懂的地方,到积极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句子;从干巴巴的直译课文,到互相帮助、讨论、补充,把课文讲生动,笔者发现,在这过程中,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老师悄然隐在一边,只有必要时的追问、引导、帮助,课堂语言丝毫没有观摩效应。笔者努力做一名“功成而弗居”的老师。正如贾志敏老师所言,教“真语文”、让学生“真学习”的语文老师是拒绝个人的精彩的。

三、师生良性互动

在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自省智能是影响人其他智能发展的关键性智能。课堂教学毕竟不是学生个体的自学,而是老师组织引导下全班学生互动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要发展,学习质量要提升,作为外因的外在评价很重要,自主评价更重要。对于学习效果,老师要帮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式的学习,关注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与自我评价。

这堂课,老师的追问,是为了唤醒学生内心的自省机制;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同伴的朗读和发言,是为了引领互动;学生的互相补充、发表异见、自我修正,是在参与积极主动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课堂上,笔者鲜有“他回答得好不好”“读得好不好”之类关注结果的评价,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关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有不同意见吗”等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思考。

四、目标有效达成

从控制论的角度看,课堂教学的最终评价是要回归目标。在众多教学目标中,有一个目标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应具备的,那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到最后,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比较有质量地讲这个故事了,能比较兴致盎然地朗读课文了,能够较流利地背诵这篇小文章了。尽管限于认知水平的发展,对“知音”文化的理解还是朦胧的,但也都有所感触了。以此反观这堂课,笔者感觉自己课前所设定的学生学习的目标基本上都有效地达成了。

而恰恰是这些目标(读通、读顺课文,读出节律韵味;读懂文义,掌握重点词句含义;通过朗读、想象、说话等学习过程,初步运用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在读诵中感受古文韵味,对古文产生兴趣,并对文本的故事载体――音乐和其承载的知音文化有所触动),其指向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和情意态度,其发展都是具有可迁移性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五、角色根本转变

当执教者将课堂的观察和评价要点都向学生聚焦以后,教师该干什么?教师要实现身份的三大转变。

从演员变为编剧,从台前退到幕后。作为“编剧”,笔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剧本”――《伯牙绝弦》。教材不是学习内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老师的任务就是认真思考编者意图,准确解读教材的教学价值,选择好课堂学习的内容。至于这“剧本”学生怎么“演绎”,怎么学习?我们要相信不同的演员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经验和体验。老师并不越俎代庖,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