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16:4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工程博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为校长,刘宏民领导燕山大学在2004年以两个文明建设的突出成绩同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和“河北省先进集体”的称号;2005年12月,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燕山大学建设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6年8月7日,河北省政府和国家科技部领导共同为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从而实现了河北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2006年11月,成功实现了国防科工委与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学,为学校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2006年4月,刘宏民校长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绩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的累累硕果,源自刘宏民教授20多年始终不渝的报国之志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立志创新,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
1982年,刚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燕山大学前身)冶金机械专业毕业的刘宏民又考入该校的研究生,继续从事轧钢设备及工艺方向的研究工作。在选择自己的研究课题时,刘宏民面临了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择。刘宏民当时从事的是钢材产品中最主要的产品――板带钢的板形控制理论的研究工作。板形(平直度和板凸度)是板带材的重要质量指标,板带轧机是板带材生产的关键设备,板形控制是大中型板带轧机的关键技术和高难度技术。那时我国板形控制技术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对落后,制约板形控制技术提高的关键是关于板形理论和控制数学模型的研究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缺乏先进的板形控制模型。当时,在板形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主要依赖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变分法”、“三维差分法”、“有限元[条)法”、“边界元法”等理论方法。面对我国板形控制理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着较大的对外依赖的现状,刘宏民没有选择跟踪国际时兴的板形控制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尽管那样做有现成的理论模型和软件,也容易发文章;他决心走前人未走过的自主创新之路,用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中国学者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应有的贡献,即使可能浪费几年的时间甚至冒更大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目标确定之后,刘宏民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充满风险、挑战和希望的自主创新之路。在向未知领域的艰难探索过程中,刘宏民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无数次的失败,他百折不回;面对几十元的助学金,他守住了清贫;妻子在外地读书,孩子被送回父母家抚养,他能守得住孤独;面对学术界浮躁、急功近利的不正之风,他又守住了寂寞。经过5年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努力,刘宏民终于在1987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板带轧制过程仿真的一种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条元法”。“条元法”的优点是:使问题降维,计算量大大减少,适合工程应用,能够分析其他方法目前尚未做到的大宽厚比(1000以上)的板带轧制过程。“条元法”与传统有限条法的区别是:传统有限条法根据变分原理导出刚度方程,最后由刚度方程求解节线位移参数;而“条元法”是通过对整个变形区(所有条元)使用变分原理,由优化方法直接搜索使总功率为最小的节线位移参数,而避免了变分求导运算,形成节线载荷和单刚及总刚的运算,概念简明清晰,运算更为简单。以“条元法”为新的板形控制理论的核心和特色,刘宏民教授及其所领导的课题组又进一步提出了完整、系统、实用的板形控制理论模型体系,在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模型研究、仿真软件开发和工程技术提升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其科研课题《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经过近20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已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宝钢、攀钢、邯钢、西南铝加工厂、西南精密带钢厂等大型钢铁企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在近5年内就获得2亿元的经济效益。刘宏民教授的上述成就和贡献,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他丰富和发展了板形控制理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模型的研究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字仿真工具,为提升我国板带轧机板形控制水平,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成果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九大进展之首。
2005年7月,刘宏民课题组又承揽了大型成套工程项目,与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900mm平整机组设备总包供货项目,合同总金额160785万元,创燕山大学单项科研经费之最。高校能承担如此大的科研项目并不多见,它扩大了燕山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合同要求为用户提供900mm平整机组机械、流体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供货、调试、设备运输、服务等,并对所设计和供货的机组的可靠性、成套性和完整性负责。该机组年产11万吨精密冷轧带钢,年产值约5亿元。2007年2月,该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
刘宏民教授在科研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刘宏民教授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优秀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年度第一、二层次人选,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与河北省的科研项目,其中“模拟轧制过程条元法”,1996年、2月获原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板形控制的机理模型与条元分析方法”,2003年、月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工程三维轧制理论及其应用”,1997年3月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甲类:自然科学奖);“板形理论及其应用”,1998年12月获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板带轧机板形控制的理论体系、数学模型、仿真软件及其应用”,2003年12月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宏民教授出版专著两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他还兼任中国金属学会冶金设备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重型机械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机械工程学报》和《工程力学》杂志编委等职务。
恪尽职守,勇于改革
刘宏民教授于2003年9月被任命为燕山大学校长。上任以后,刘宏民校长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超人的胆识和魄力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2004年初,为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刘宏民校长与燕山大学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团结合作,以求实创新的精神大胆进行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工程,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程,研究生创新教育与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建设工程,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工程,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后勤社会化改革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十大工程实施以来,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2005年,燕大学科建设又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9个;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20个;新增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权点;新增2个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和2007年,燕山大学有两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5年,燕大有2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005年,在全国首次研究生教育评估中,燕山大学入选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竞争力100强,排名第90位,位居河北省首位,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排名第38位。2005年,燕大科研到款总经费为1.55亿,创学校历史新高;学校获国家“863”、“973”立项5项,合同额574万元,再次刷新学校历史记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总合同额达837万元,立项数目、项目水平和立项经费为河北省高校之首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9项(其中教育部、河北省科技进步奖各一项);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实验室、并联机器人与机电系统实验室通过了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正式列入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序列。2006年,实现了国防科工委与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学,教育部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落户燕大,当年燕大又入选2006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名单。2007年,燕大又捷报频传:新增“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提前3年实现了燕大“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河北省首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落户燕大,同时新增4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提前完成了燕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极端条件下的机械结构与材料学”实验室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全年科技经费到款在连续四年突破亿元大关的基础上再创新高,超过2亿元。2008年,燕山大学有4个学科专业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专业。
廉洁自律,慎重用权
担任校级领导职务以后,刘宏民教授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始终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他经常告诫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官”是自己为师生服务的岗位,“权”是为师生服务的工具,应当也必须运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尽心竭力地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好务。有了这种清醒的认识,刘宏民校长时时、处处、事事廉洁自律,慎重用权,而且主动自觉地接受群众监督,自觉抵制权力腐败。从2000年任副校长主管招生工作以来,他严格执行国家的招生政策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招生纪律,学校招了八届近6.2万多名学生,没有发生过一次违纪事件。
2003年,刘宏民教授任校长时,正是学校西校区6.4亿元的建筑工程陆续开工之时,他严格地按照国家关于基建工程的法律法规办事,明确要求领导班子成员都不准插手基建工程,他还多次在全校中层干部大会上明确表态:“基建工作不允许有个人利益,学校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不会向工程指挥部介绍任何工程队,请大家监督我!”从工程招标、投标,到工程的施工、验收和审计,刘宏民校长对基建工作始终坚持不插手,不干预;既严格要求,又提供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其间,有大小10多家公司先后找过他,有的通过熟人,有的通过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有的以高级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的身份来要工程。对每一位有资质的求助者,刘宏民校长都不卑不亢地建议他们自己到工程指挥部报名参加平等竞争。
一、方法
通过提炼斯坦福大学人才培养方法的精髓,结合我校产学研发展思路,提出了基于学科型公司的直接面向企业需求的“斯坦福式”机电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三引”人才培养方案和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
1.问题引领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以教师对问题的描述为基点,传授问题解决之道。对于基础性教育中所探讨的问题,传统教授方法可以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高等教育,学生没有对专业问题的直观认知,教师简单的问题描述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那么所谓对问题解决之道的理解也就浮于文字。因此,以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的学科性公司为实践平台,尝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然后再回归课程中学习问题的解决办法,继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形成问题引领的学习方式,即强调以问题为基点、活动为载体,实践中学习、研究、提升。
2.项目牵引的实践活动管理方法。
充分利用学科型公司资源,对学科型公司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中的问题进行细分凝练,形成适合于大学生教学的小型项目,并与优秀本科生培养项目、省和校级大学生实践训练计划项目、学校开放课题、暑期实践课题、毕业设计课题等实践环节相结合,为学生创造项目牵引的实践机会,通过项目引导掌握实际项目的流程管理方法、技术开发流程、团队协作机制等,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去探索与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本专业近5年来,累计承担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8项,18项共89人的学校开放课题,以企业项目为载体累计完成近200余人的毕业设计课题,45人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3.团队指引的教授形式
本专业从“机电结合”的专业特征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出发,实行团队指引下的教授模式,强调以团队形式开展各项活动。首先从师资队伍入手,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建学缘结构复杂的团队,协同指导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等综合性环节,真正实现“机电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联合我校学科型公司(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成功江苏省大学生实践教育中心,由6名企业全职人员和6名教师组建了数字化制造及测控技术指导教师团队,结合公司的研发、设计项目,协同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部分课程认知实践、学校开放课题、省和学校实践训练计划、暑期实践等实践教学任务。其次,以教师团队的突出表现熏陶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组队参加实践与学科竞赛,锻炼学生协作能力,实现共赢。开设“团队项目与环保技术”课程,以环保技术为中心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任务,学生以团队方式完成实践任务,每个成员各司其职,最后合作撰写一份项目报告,并以PPT方式由全体成员分部分进行成果展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将环保技术融入设计中;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完成工作任务,综合应用相关技能和知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
组成具有高水平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以便保障“三引”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是实现“斯坦福式”机电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国内更多高校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来体现应用型教学团队的构成,科研项目完成水平更多反映了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而并非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以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本校教师创立的学科型公司为依托,直接面向市场产品设计需求,进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锻炼。结合省、市、区教授博士进企业活动,年轻教师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研发工程师身份直接参加学科型公司的产品研发、设计与生产,部分青年教师已成长为学科型公司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扎实的工程背景使得人才培养的方向更贴近社会的需要。
二、实施成效
形成了“斯坦福式”机电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问题引领的学习方式、项目牵引的实践活动管理方法、团队指引的教授形式”的“三引”人才培养方案和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充分利用我校学科型公司的优势资源,以问题为基点,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并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和示范效果的,在“课堂理论教学”和“基地实践教学”间互动的机电工程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法,即实践中发现问题,课堂中学习问题的解决之道,继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炼出优质课程教学活动流程:问题引导、课堂教学、实践互动、反思深入。通过5年来的实践,成果喜人。
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初具规模,专业教师中近50%的教师在学科型公司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开展工程能力锻炼,并逐渐成长为学科型公司的骨干,1名教师受聘公司技术总经理,1名教师受聘公司总工程师,1名教师受聘公司副总工程师,2名教师受聘公司技术专家。丰富的实践背景有效反馈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出版实践性教材5本,3名教师获得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4人获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1人获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1人入选2012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育计划。
本科生培养成效显著、团队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特色鲜明。获得“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机械类团体二等奖1项、个人一等奖2项、个人二等奖11项及优秀指导教师奖1人;获得华东区CAD技能大赛机械类团体一等奖1项、个人一等奖1项、个人二等奖9项、个人三等奖4项;指导的毕业设计获全国过程装备设计大赛优胜奖1项;获江苏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团队三等奖1项。毕业生受到大型知名企业青睐,一次就业率达到96%。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本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录取分数一直保持全校各专业前列,2013年研究生报名与招生人数比7:1,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生源质量逐年提高。
研究生培养也卓有成效,培养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强,学术水平高,获校优秀博士论文2篇,获江苏省研究生三好学生1人,获中国寰球特等、巴斯夫、中圣、苏州工业园奖学金等各类社会奖项10余次。毕业不足1年,部分毕业研究生已升任企业总工艺师、部长等高管职位。
三、结论
本文提出的“斯坦福式”机电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活动为中心,实行“问题引领的学习方式、项目牵引的实践活动管理方法、团队指引的教授形式”的“三引”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符合当前我国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顺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成效明显。总之,“源于问题,启于实践,团队互助,能力提升”,切实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是应用型工科大学学生培养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天链,戴馨,王姮.小团队项目制在自动化专业创新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C].2007年中国自动化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绵阳:2007.
[2]高宗泽,蔡亭亭.斯坦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9,36(3):61-65.
[3]郭宇明.崇尚“实用教育”的斯坦福大学[J].中关村,2007,(4):88-90.
德语,听得我一头雾水
对初次出国的人来说,除了强烈的新鲜感,还有对新环境的困惑和不适应。如何尽快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几乎是每个留学生在异国求学的第一门必修课。语言障碍往往是初出国门的学子面临的最大问题。相对于在英美国家留学而言,这个问题在欧洲的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中更为凸显。由于我在德国的研究学习没有德语要求,我在国内的时候并没有把德语当成一个很重要的预习项目,大以为学好英语就可走遍天下。出国前,我在国内的歌德学院“临时抱佛脚”式地学习了80学时的初级德语,来到德国之后才发现这点德语实在是起不到什么作用。
最开始的那段日子是最难熬的,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交流我尚可勉强应付,但工作时就力不从心了。在研究工作中,德国同事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但往往更愿意与我讲德语。尤其在研究小组开会,导师和其他同事介绍研究进展和研究计划时,听得我一头雾水。我的导师年纪比较大,英语不是很好,更愿意用德语与我交流。更为严重的是,平时我需要阅读大量与我研究课题相关的德文文献。渐渐地,我意识到德语是我求学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认识了一些同是公派留学的前辈,在他们的帮助下,我进入大学开办的语言班开始重新学习德语。通过持续高密度的德语课学习,我渐渐能顺畅地与德国人交流,并能够阅读德文文献了。最后,我突然发现,我竟然可以完整地读完一本德文的博士论文了。
德国人――枯燥的爱聊天者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我在德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慢慢步入正轨,上午上德语课,下午去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家做饭,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生活。然而,在头三个月的新鲜感消失殆尽之后,我开始对异国生活产生不满。
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完全陌生的人群,完全独立地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为模糊的目标独自前行。这是一段看似浪漫,实则艰辛的苦行僧之旅,而这种艰辛很大程度上又是来自于一种莫名的寂寞。真如围城一般,这是尚未踏出国门的同学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的。在他们看来,国外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异国文化,生活必然是丰富多彩的,何来寂寞之论呢?殊不知,这些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
德国的日常生活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其实是很无聊的。德国人最习惯的娱乐活动就是开Party。德国人的Party说白了就是聊天,通常由主人邀请10~20人到家中,提供一些自助的食物和啤酒,然后就三三两两地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聊天,经常可以从晚上八点持续到深夜。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干喝啤酒干聊天的方式未免有些枯燥。而德国人则不然,记得有一次我即兴翻译了一段郭德纲的相声,可爱的德国朋友们足足将这段笑话念叨了一年。
之后,我才知道,我的感受和大部分留学新生是一致的。国外的生活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和美好,在国外的求学压力,远比在国内的大得多。以前听人说,国内的大学是“严进宽出”,国外的大学则是“宽进严出”。来到德国之后,我才理解国外大学是如何个“宽进严出”法。
“残酷”的德国教育
德国的高等教育制度与中国的类似,也分为大学和职业学校两种,大部分人都可以在高中之后选择上大学。在大学的学习也相当自由,虽然规定了许多必修课和选修课,但学生还是可以自己选择一个学期想上的课程数量和总数。考试需要提前预约,学生如果没有考过某门课程的把握,可以选择在本学期不参加该门考试。上课也很少有教授会像国内的老师一样点名签到,你甚至可以不去上课,只要你能学得好。只是有一条,所有规定的考试必须通过,不通过则必须重修。根据课程类型的不同,可以有1~2次重修机会,如果有任何一门重修不通过,则必须退学。退学的代价是,你在全德国任何一所大学内都不允许再读该门专业。在这种情况,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从头再来,再读一次大学,选择另外一门专业;二是直接转入职业学校。所以,德国的大学课堂里,往往在过完几个学期后,人数就开始锐减,你身边的人某一天就突然“神秘消失”了。这样的中国留学生也不乏少数,他们所失去的不仅仅是大学的学位,更重要的是宝贵的时间。这种自由式的学习和高昂的失败代价给予了留学生们巨大的精神压力,需要他们独自承受。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失去了来自于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督促,学习成为一项完全依靠独立和自觉的任务。
苦尽甘来终不悔
不过,人往往在逆境中才能成长。渐渐地,我发现这种提倡独立性的教育和研究方式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另外,独立和严格的要求也迫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研究任务本身,去思考和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我开始逐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习如何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并努力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两年时间很快过去了,我回首往事,从一开始的孤独、茫然和无助,到克服逆境的努力坚持,以及最终研究成果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并发表多篇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一切恍如昨日。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现状;就业
计算机图形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提高而不断发展。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的进步,计算机绘图软件也逐渐成为设计行业表现手段的主流。所谓计算机数码图形就是设计师通过计算机技术表现设计意图,最终以电脑图像的方式告知客户,使客户清晰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创意,是一种对比传统手绘更为直接,更加有效的表现方式。
一、计算机数码图形艺术设计的起源
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数码图形起源于计算器图形软件技术的产生,计算机数码图形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但最早应用的计算机图形技术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特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此开始了计算机图形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计算机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作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的开发,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我国计算机图形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图形技术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计算机数码图形技术开始逐渐被人们应用和认可。
二、我国计算机数码图形艺术设计的现状
中国数码图形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状态,备受瞩目。目前,数码图形行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一个以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艺术创意产业。关于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如何,主要从事哪些领域,以及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都有很大的分析价值和探究意义。我国数码图形行业起步大约是从2000年开始,经历了10年的发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几个大的城市,有着相当好的发展势头,但相对于美国等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计算机数码图形行业仍然处在相对幼稚的发展阶段。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数码图形的概念正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在不断扩大,并在不同领域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趋势。
数码图形行业是电脑技术和创意艺术的结合体,几乎涵盖了计算机技术进行的所有视觉艺术创作,包括游戏美术、三维动画、影视多媒体特效、建筑设计等。纵观2010年我国数码图形行业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领域:建筑效果图、影视制作、动漫设计和游戏美术。
1.建筑效果图。是指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建筑产品为对象的设计手段,充分地利用了模拟仿真技术,主要通过图形软件实现。建筑师可以虚构出一个三维场景,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全方位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客户和消费者进行身临其境的观赏。数码图形技术带出的建筑可视化产业,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国内建筑师在这方面的技术大多处于中低端水平,导致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2.影视制作。数码图形影视制作主要体现在影视后期加工、栏目包装和电视广告设计等方面,运用电脑合成特效去实现摄像机和人工道具无法实现效果,在更好达到制作者意愿要求的同时,也给广大电影电视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国内每年都会推出几部以追求极致画面水平和场景的电影电视作品,并且在商业运作机制的配合下,大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赢利效果。然而,由于数码图形影视制作的成本极高,市场容量有限,再加上影视观众口味的日益挑剔,其带来的商业赢利效果在逐步弱化。
3.动漫艺术。它是数码图形行业中最为人熟知的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国外电影类动画大片在国内的火热上映,精彩逼真的视觉效果带来的巨大赢利,引发了我国动漫艺术产业革命的爆发。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培养出了大批动漫艺术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从事动漫艺术开发创作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国产动漫作品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相继诞生。
4.游戏美术。相比于前面三个领域,从发展前景还是最终赢利效果上来看,数码图形游戏美术产业都明显优胜。
凭借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和不断丰富的产业元素,网络游戏出版产业正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文化休闲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数码图形行业就业分析
数码图形行业的就业情况是近些年来的热议问题。通过上述对2010年数码图形行业四大领域的市场状况分析。从人才需求的角度上来看,目前,建筑可视化领域缺乏高端水平人才;影视制作领域由于制作成本昂贵,人行门槛较高,难以进入:动漫设计领域人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游戏美术领域对数码图形人才的需求量最大,并且在未来五年内都将保持着较大缺口。
一个优秀的数码图形游戏人才,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和高端的技术水平。随着国产网游进入新纪元的到来,游戏美术水平成为了最基础的专业技术衡量标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并未设置游戏美术学习专业,而社会上绝大多数游戏动漫培训机构也大都偏向于游戏程序开发和网页设计类,这给广大立志投身游戏美术行业的学生造成了无处投医的局面。未来五年内,中国数码图形行业总体处于高速发展状态,而游戏美术作为主力领域,未来市场前景不可估量,但随着从业人数的增加,竞争也会愈演愈烈,因此,谁能尽早一步踏人游戏美术行业,谁就能率先获得高薪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山东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 大批量定制;集成协同;物流;第四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 C9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047-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2075);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T0502)
[作者简介] 唐卫宁,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供需网与先进制造技术;(上海 200093)
徐福缘,湖州师范学院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供需网与系统工程。(浙江 湖州 313000)
在MC环境中,由于合作范围扩大、合作单元主体增加、分工细化,使MC的物流管理与传统生产模式下的物流管理相比,具有全球性、混合性、整体性、不确定性、难以控制的特点,而且由于个性化定制使原材料、产品模块单元、产品要素在实现空间位移时所发生的流通频率大幅增加、MC合作伙伴地理上的分布和MC的连续性要求,使得MC产必须克服经营活动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而必须按照统一的生产计划保证物流的有效供给。物流功能发挥的如何直接决定了定制产品在时间以及成本上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客户满意度,因而采取有效的物流管理模式,提高MC供应链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的质量,对MC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面向MC的集成协同物流服务模式
鉴于MC环境下的物流的复杂性质,单一的物流企业往往难以提供低成本、高质量、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物流企业间集成与协同由此应运而生。这是指拥有自的4PL、3PL、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功能型物流公司等物流企业按照一定协议和规范,通过加强成员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用户价值与服务增值,其物流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
这种集成协同物流服务模式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并借助于强大的信息技术来整合3PL、4PL及社会资源,通过集成协同具有更多优势。(1)多个3PL的结盟将扩大各自物流服务空间区域,获得地域性甚至全球性的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2)管理咨询公司的参与将带来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3)信息技术公司的参与将为物流服务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和技术。(4)物流主体中各成员企业可以发展各自的核心能力,从而能在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采用集成协同物流服务模式将是大批量定制生产物流服务的最佳选择。
二、面向MC的集成协同物流运作管理模型
在面向MC集成协同物流运作模型中,4PL与3PL、管理咨询公司、IT服务商、功能型物流公司组成动态联盟,4PL通过对本身和3PL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并将3PL、IT服务商、管理咨询公司加以集成和协同,为MC提供全面的、集成的物流解决方案,其运作管理模型分为三层:它由目标层、管理策略层和基础环境层构成。
(1)目标层。总体目标就是为MC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具体包括:降低整个MC供应链物流成本,并且设法提高相关利润;满足MC客户期望的服务水平,如压缩物流处理时间,实现快速的客户响应等具体目标。
(2)管理策略层。面向MC的集成协同物流服务模式包含多方面的管理策略,这些管理策略是相互关联的,运作时必须考虑它们之间彼此的联系,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协同管理机制、集成管理机制和界面管理机制,这是面向MC集成协同物流运作的管理基础。
(3)基础层。基础环境层包括:技术基础、物流标准化、物流模块。为了实现面向MC的供应链物流的有效管理和实施,必须依靠现代物流技术,包括XML、EDI、条形码(Barcode)、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技术(RF)、遥感技术(RS)。这些技术使企业能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如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准时制管理(JIT);供应商管理库存计划(VMIP)、提前运送通知(ASNS)等特定服务。越库(cross-docking)操作、运输调度及回程安排、适时顺序供货(In-time-and-sequence,ITAS)、JIT(just in time)、QR(quick response)、ECR(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等则是实现供应链物流协同的现代物流合作手段。通过综合利用3S技术、物流条码和EDI技术,物流企业能准确及时地获得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位置、状态、装卸、送达等实时追踪,以有效地对付诸如紧急定单、交通意外等突发事件。同时还可以让顾客通过互联网进入可视化监控系统,在电子地图上了解送货车辆的位置,以便做出时间和人员的安排。
物流标准化,集成协同化物流系统强调在统一品牌的基础上,在管理上一体化、在服务上标准化、在整个业务上规范化。因此,制定各种标准、规章和程序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基础,同时也可大大减少协调活动和协调工作量,从而有利于物流的高效运转。物流标准化主要包括:标准化的业务流程、物流作业及作业时间;标准化的物流设施、设备及器具,这是标准化物流活动的硬件要求和基础;标准化的通信、信息及编码,标准的通信协议、信息传递的机制。
物流模块化,模块化可以满足MC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可按不同的需要自由选择不同功能模块,灵活组合、增强了物流系统的适应性。通过对模块的不同组合来实现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定制,以满足定制并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
三、面向MC的集成协同物流运作管理策略
1.协同管理策略。4PL与3PL、咨询公司、IT服务商以及其它类型的服务商在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节之间存在着合作、同步、协调与互补等关联,它们之间协同性越强,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用机制就越优化、整体效能就越大。
(1)协同合作伙伴选择是物流协同运作的前提。协同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建立物流协同的前提,4PL与其他物流企业的协同是以服务集成合作为核心,4PL根据物流活动价值链寻找最适合自身合作伙伴,在相关垂直物流服务业务链中,形成以核心竞争力互补为基础的物流企业合作联盟。4PL在目标共识基础上,利用成员间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物流资源的整合、物流信息的共享、市场机会共享、物流风险的共担、物流收益的共得。
(2)收益分配机制是物流协同运作的基础。作为独立的运作法人,每个合作伙伴具有独立的利益目标,成员间共同的利益追求促成了物流合作的形成和运行,相互对立的利益关系则可能造成成员的冲突和矛盾,这两方面的利益和冲突的协调,影响着物流协同的开展程度和效果。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应能够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网络整体利益大于不协作状态下企业利益总和,且在利益分配中保证合作成员企业所获得大于不协作状态下的利益,同时具有动态调整性。
(3)契约支撑是物流协同运作的制度安排。4PL作为能够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一对一”物流服务的方,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委托与被委托、与被的关系。由于4PL不可能对所有的供应商拥有全面的信息,这将有可能存在着许多影响到物流服务质量的不利因素。因此,无论是从解决物流外包中逆向选择还是道德风险问题来看,正确处理好物流服务中的委托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物流服务质量的高低。
(4)信息共享是物流协同运作的技术保障。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物流系统的基本内部关联,是物流系统能正常运作的机制所在。它们的协同则是任何物流系统协同运作的技术保障,可以通过信息标准化,EDI、XML、数据库、语义Web、网格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各成员中的应用,进一步保证物流信息的可得性、及时性、准确性。
2.集成管理策略。面向MC的物流业务是非常繁杂的,从覆盖地域来讲,它可能随着MC的市场边界的扩大延伸至世界各地;从涉及的物流业务环节看,它可以覆盖到MC的整个生命周期,具备满足MC需求的各种业务功能,如储运、增值服务、海运空运陆运各环节的报关、采购、金融保险、售后服务、逆向物流等。作为集成物流服务商的4PL就必须将MC物流的服务要求和具有互补性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集成和整合,以实现物流系统整体功能的倍增和涌现。与此同时,4PL还应负责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操作规程、管理规范等,通过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与成员企业及MC企业的信息沟通,确保其对系系统的集中控制,为MC提供的一致的、一体化的、可跟踪的全过程物流服务。
(1)物流信息集成,集成协同化物流系统的控制是完全基于信息驱动的过程,从物流运作的角度,对供应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用户信息、运载工具信息、成本信息等进行整合与共享,以达到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系统透明度的作用。通过信息集成为成员企业提供一个规范化的物流信息系统框架及标准,使系统具有开放性和柔性,从而确保成员企业相互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整体资源优势和进行外部协同。
(2)物流流程集成,从物流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物流流程重组的角度,通过创新、简化、清除、整合和自动化物流职能、物流活动,避免物流分工的不经济性,提高整个物流流程的效率。
(3)物流组织集成,物流组织是物流资源被集成者,是物流服务方案的实施者和执行者。4PL通过将物流活动的各种要素纳入管理的范围,并将组织内外的各种物流要素按照一定的集成模式进行整合,实现各集成要素功能和优势互补与匹配。4PL通过整合和管理自身的以及物流供应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从而为顾客提供高水平的、集成化的物流服务。
3.界面管理策略。MC的供应链物流服务面对的是有不同物流服务要求的原材料供应商群、生产制造商群和批发、零售商群,它们的物流服务需求会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供应链各结点企业都对应着各自不同的物流界面。为了满足MC复杂化的物流服务需求,集成服务商4PL必须具备较高的物流界面管理的能力。通过对物流界面的有效管理,实现MC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协同运作,满足MC生产的要求。4PL通过在MC中各结点企业物流管理界面集成的基础上,并结合4PL掌握的众多3PL、2PL、1PL物流管理界面,整合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集成管理界面。4PL通过物流提供主体选择流程,将管理界面分解为相应的1PL, 2PL和3PL的管理界面,并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选择相匹配的1PL、2PL、3PL等物流提供主体,共同协作实施MC供应链中物流一体化运作。其物流界面管理示意图如下:
(1)物流界面的相容性分析和重构。物流界面的相容性是MC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基础,因此需要对物流界面的相容性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物流思想界面相容性分析、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界面的相容性分析、物流组织结构相容性分析。通过对物流管理思想、物流管理组织、物流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相容性分析和重构,使得各企业的物流界面之间呈现高度关联,并通过物流界面的有效交互,协同地对供应链中的物流进行整体运作,实现大批量定制的物流目标。
(2)物流界面集成。在对供应商物流管理界面、制造商物流管理界面、分销商物流管理界面通过相容性分析后,在共同的目标下对物流界面进行有效的集成,形成一个集成的物流管理界面,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工作流进行同步处理和优化,从而实现同步物流、同步信息流、同步生产等。
四、结论
集成协同物流服务模式为MC物流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对MC的成功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而成功的集成协同物流服务应该能够协同并集成联盟中所有活动,最终使物流活动成为紧密连接的一体化管道。集成协同物流模式强调物流企业的协同、集成和信息共享。协同就是各企业之间对于市场协同一致,集成是达到协同的一种手段,信息共享是实现集成协同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涛.集成供应链运作与物流管理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
[2]詹蓉,陈荣秋.逆向物流管理运作管理模型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5,(10).
[3]杨韵,陈矩桦.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协同化物流体系[J].商业研究,200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