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09-19 11:18: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机专业技术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机专业技术总结

第1篇

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要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借助农业机械的应用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稳步健康发展,因此加大农业机械的推广力度非常重要。

一、当前农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机推广人员技术素质有待提高。“打铁先要自身硬”。农机推广工作能否扎实有效开展,关键取决于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现在的情况是,一大批老专业技术人员已退休,相当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年龄老化,知识落伍,新进的技术人员对推广业务不够熟悉,难当重任,青黄不接的问题比较普遍,加之缺乏先进的推广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工作开展。

(二)农民购买力较差。我国人口众多,大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均耕地面积很小,农民的总体收入较低,因此,大部分农民购买力偏低,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购买机械。特别是部分人均耕地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的地区,农业生产带给农民的经济效益有限,这些单纯靠务农为生的农民根本不具备购买先进机械设备的能力。

(三)农机装备更新缓慢。由于人们对农业现代化缺乏足够的重视,投入资金有限,加上农机推广体制不活,致使先进农业机械技术引进缓慢,机械设备更新不及时、种类不全、总量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新型农业机械的普及和引进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新时期加强农业机械推广力度的途径

(一)强化农机推广人员和农机手的教育培训。作为整个推广工作的主体,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应高度重视对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尽全力将其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并对农业机械推广人员进行耐心、全面、细致的专业技术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机手培训和教育的有效性,保证农业机械推广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农业机械推广体系。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机械推广体制是通过省级农机推广总站,联系市县农机推广站,相关推广工作在乡村农机推广站全面开展。但这种四、五十年一贯制的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已经不适应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农民来说,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产量,但现阶段采用的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并不能满足农民这一要求。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并建立健全农业机械推广体系,结合农业机械推广和农机技术指导,促进农民粮食增收,增加农民购买和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三)建设农业机械推广示范基地。作为保证机械推广工作顺利开展的平台,示范基地不仅能方便机械推广,同时还可以对农业机械推广质量进行有效验证。示范基地应尽可能建设在群众基础好的地方,使基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在选址上偏重于农田多地区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的地区,尽最大努力使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将成功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农业机械推广质量提高;在对成功、经验认真总结的情况下,将推广范围扩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作者:武伟

第2篇

一、工作成效

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人、农机管理人员人,全年共完成农民培训人。农机安全教育培训人、农机法律法规及新技术等各类培训人。培训工作取得了七个方面的实效:一是通过对基层农机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大家认清了形势,看到发展农机化面临的机遇,增强了搞好农机化工作的信心,把握了工作重点、着眼点、着力点及奋斗目标,掌握了农机化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提高了服务农机化工作的本领。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浅旋播种机等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培训了一批新型农机具操作手,使农机操作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通过举办农机化新技术培训和新机具现场演示活动,为农机科技项目实施和各类示范点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通过对农机维修网点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经营管理知识、农机作业标准的培训,使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五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使广大农民对农机化促进法等法规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有进一步的解,激发了农民购置使用农机具的热情,全市新增农机具台(套六是通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七是通过对拖拉机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机械常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全市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和作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取得驾驶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资格证的人员达到270名。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副局长任组长,成立了市农机局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党组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监理所长、副所长、科教科科长、管理科长建等组成,由农机监理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

人才是关键。农机化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二落实工作责任。建设新农村。推动地方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局领导认识十分明确,局把农机培训列为考核各镇(街道办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年初分解下达了培训任务,全市农机工作会上作了重点安排部署,局领导和主管科室人员经常深入督促检查和指导农机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培训问题,切实推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培训机构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农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落实培训任务。根据培训任务、教学条件和实力,三制定培训方案。切合实际地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把农民培训工作与目标考核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培训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体培训小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各镇村进行现场讲解、实地培训。今年共办农机安全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人,办农机管理人员培训班期,培训人,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期,培训人。

开展关键性农机化技术培训。今年,四围绕科技项目实施。局承担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机械化插秧、秸秆气化利用试点个农机化科技推广项目,分别在等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培训技术人员人、农民人。农机购置补贴新技术培训人,秸秆气化使用技术培训人,印发农机实用技术规范及技术简介等资料份。建立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个,示范面积达亩。

开展农机具操作手培训。为了让农民懂得新购置补贴机具的构造原理,五围绕购机补贴。做到会安全使用操作,把农机具操作手的培训作为落实购机补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抽调系统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机培训暨科技宣传服务组,由局领导任组长,分片深入各乡镇,分别举办以农机具选购注意事项,手扶拖拉机、微型耕作机、水稻插秧机的安全使用为内容的培训班,培训农民名。

着力提高培训质量。一是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市局主抓基层农机管理干部的培训和全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六多措并举。相关业务科室承担农村农机实用人才培训。二是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把集中培训、联合办班、送教下乡、上门培训、田间指导等培训形式灵活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三、存在问题

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我局在培训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总结出以下问题:

认为农民学理论有难度,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同志对农民集中教育培训工作有些不理解。起不了多大作用,因而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

第3篇

摘要:总结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措施,即加强宣传、培育龙头企业、建立农机补贴激励机制、促进机插秧作业管理一体化等,以期为水稻机插秧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措施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一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使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保证水稻稳产高产、解放劳动力、实现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1-2]。机插秧的推广是邳州市委市政府及邳州市农机局2011年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着力点,是确保水稻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2006年以来,邳州市戴圩镇共推广机械插秧面积逾66.67hm2,平均增产幅度达5%以上。根据笔者几年来的实践经验,现将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措施总结如下。

1加强宣传,形成良好氛围

加强对机插秧的宣传,切实搞好机插秧的推广工作。领导重视、干部掌握、农民认识是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关键[3]。可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电台、宣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以争取领导对机插秧工作的重视程度,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增强广大农民对机插秧的认知度,让机插秧技术的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等优势和长处家喻户晓,从而形成发展水稻机插秧的良好氛围。通过典型示范,起到加快机插秧技术普及过程的目的。

2培育龙头企业,扩大机插影响

水稻机插秧作为一项新技术,要是农民完全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应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扩大机插技术的影响。一是召开多种形式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示范演示现场会。通过现场观摩,增强广大农机手及农机人员对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感性认识。二是加强在推广水稻机插秧过程中的典型示范户帮扶的力度,发挥其带动作用。对于每一位购机户,应加大对其的扶持及指导,确保其尽快掌握机插秧技术。三是与水稻插秧机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加大对示范演示方式的创新,以解决机插秧推广技术中的使用操作、演示作业、技术培训等问题,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鼓励和带动农民发展机插秧。以一定规模的种田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等为依托,以“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与培育,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金及技术上予以倾斜,以推进机插秧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鼓励农机人员领办全程技术服务机构,兴办如机插秧中介机构、机插秧作业机械及推出跨区作业等服务组织。五是按照技术推广、培训先行、服务保障的原则,加强对技术的培训和指导,让农民学习和掌握水稻机插秧技术的要领。要重点围绕农机大户及专业公司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工作,在技术培训与服务指导方面严格规范,做到精益求精,通过农机与农艺、理论与实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让农民了解和掌握水稻机插技术。六是大力组织推广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一支懂业务、精技术、会推广的机插技术推广队伍。同时,积极组织机插秧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切实做好机具检修、技术指导、安全生产等服务工作;另外,应监督生产厂家和经销商提高插秧机械的售后服务水平,健全插秧机维修服务与零配件供应网络,以解决农民购机用机的担忧,保证农民放心购买插秧机。

3建立稳定的农机补贴激励机制

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推广的起步阶段,应争取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加大推动力度,坚持优势技术集成整合及农机、农艺等技术协调发展,形成农机与农艺的有效结合,以促进机械化插秧的推广。加大对水稻机插秧作业的补贴,制定具有连续性、长效性、稳定性的农机补贴政策,完善农机补贴激励机制,农机补贴政策应在秋种前进行制定、宣传,而补贴资金应在春季机械到户时兑现,总之要求做到政策早制定、早宣传、早兑现,以调动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另外,在对购买机械进行补贴的同时,还应适当地对推广单位的工作经费进行考虑,以及时落实补贴工作,增强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后劲[4]。

4积极服务,促进机插秧作业管理一体化

切实加强机插秧的技术培训工作,培训中应实行理论培训与田间育秧管理措施相结合、理论培训与机械实践操作相结合、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成本相结合、机插秧苗素质与插秧机性能相结合等,在机插秧推广中,从秧池田规划、机插面积落实及育秧材料准备等全过程开展服务指导工作。全面介入秧苗培育、插秧机维修、机插及插后管理等,有条件的地方可承包大田的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服务。通过一系列的服务,不仅提高了对农田机械化的管理水平,而且增加了推广部门的经济收入,推动了机插秧工作,实现良性循环。通过为机械化插秧提供一体化服务,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机插秧的作业效率,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经营,达到了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5]。

第4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整地;措施

中图分类号:S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40-1

1农业机械深松整地技术的重要作用

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整地技术可以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地温度,增加土地有机质的含量,为农作物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保障粮食的高产增收,稳定粮食的持续增产具有十分现实重要的意义。具体的说农业机械深松深翻作业是通过破犁底层,同时加深了耕层,来改变土壤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土壤结构可以有效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提高土壤温度,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之,通过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为作物营造提高了良好的土壤环境,为作物的良好生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经验表明,土壤深松超过30厘米,比不深松的土地每公顷多蓄水400吨左右,且抗旱抗涝能力显著提高。深松后的土地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使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肥性更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2保证机械深松深翻整地技术的有效实施

保证机械深松深翻整地技术的有效实施,笔者共总结了以下五点。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提高农民开展机械深松整地的积极性;二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机械深松整地技术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三是搞好后勤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服务保障工作;四是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深入到田间地头做功课;五是确保作业质量,加强监督检查,奖罚分明。

2.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提高农民开展机械深松整地的积极性

要召开关于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整地技术的相关会议,制定一定的方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同时要采取补贴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开展深松深翻土地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应多加督导、协调和指导,亲临生产第一线,加强政府的推动力,组织农机成片作业。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制,提高农民开展机械深松整地的积极性对于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整地技术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加强机械深松整地技术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朋友们的思想认识,也要提高农机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要让农业、农机的相关人员要全员出动,全部深入到深松整地现场,及时协调解决深松整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和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深松整地的好处,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明确补贴到位的时间和办法。

同时要加大农业机械深松深翻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所能发挥的作用,为推动深松深翻土地工作深入进行打下坚实基础。要借助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最好建议新闻媒体主动到生产作业现场采访拍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深松深翻土地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该项技术大面积地推广应用。同时建议可以利用好平面媒体的作用,利用好报纸、杂志,还可以印一些宣传单,来大力宣传农业机械深耕深松技术。

2.3搞好后勤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服务保障工作

农机推广服务人员亲临现场检修机车、机具,搞好相关的服务保障工作,做到机车有问题能够及时排除,从而确保深松深翻作业的顺利进行。农机监理人员也要积极深入到作业现场,确保作业安全。同时科学安排作业班次,做到歇人不歇车,尽量延长作业时间,充分利用自然天气的有利时机,边倒地,边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作业进度。

2.4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深入到田间地头做功课

各单位要积极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提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建议定期为农民朋友组织培训,讲解深松整地技术的原理,同时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将技术手把手地教给农民朋友,让大家学以知用,不能搞形式主义,要将技术培训落实到实处。

2.5确保作业质量,加强监督检查,奖罚分明

要严把作业质量关,不能敷衍了事,要严格检查,落实责任制度,奖罚分明。要建立健全作业质量检查与监督验收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狠抓质量监督管理,跟踪监督,发现问题直接解决,确保广大农民的利益。建立有效的奖罚制度可以提高作业质量,促进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整地技术的有效实施。

3结语

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整地技术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农业机械技术,它依赖于农业机械与农业技术层面的完美结合,要想保证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有效实施,需要国家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扶持,需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艰苦奋斗,勇于创新,需要农民朋友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深松深翻整地技术在现代农业以及未来农业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 邹志君.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技术 提高农业抗灾能力[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02).

[2] 刘静明.深松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J]. 中国农机监理. 2010,(12).

第5篇

一、目前农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理人员年龄老化严重,专业技术员少。

由于县上财政困难,近几年一直未分配学生,新鲜血液补充不了,专业技术人员断层、老化,势必会对今后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造成影响。

2、农机安全监理体系不完善

上紧下松,未能形成合力。主要是县市以上各级党政不仅高度重视农机化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专门负责安全生产和农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机构健全,组织到位,并实行了层层抓、层层管的责任追究制。但自县往下到乡镇、到企业这种管理机制就断线了,乡镇一级没有专门设立负责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机构,没有负责的领导承担责任、农机站工作人员大部分被调用,有的身兼多职,根本不能专职从事农机工作。各乡的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处于无人抓无人干状态。二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农机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基层派出所在相互配合、互相支持上还缺乏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远没有形成足以震慑违法者的合力。

3、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差一低”现象非常明显。所谓“三差一低”就是拖拉机安全性能较差、车况较差、作业环境较差、农民机手文化水平较低。价格便宜的拖拉机安全性能确实较差;绝大多数的拖拉机在山区搞运输,乡村道路条件较差;农民机手文化水平绝大多数为初中文化,法律意识、安全常识、维修知识、驾驶技术、应急措施等能力较低。

4、农机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各级政府对农机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农机监理的投入不够,致使监理装备差,办公手段落后,效率低。

5、宣传力度不够

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对农机监管认识不足。根据县委、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农机部门也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工作,普及了相关业务知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不够,一些机手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拖拉机尤其是小型拖拉机就是自己的农具,主要用于农田作业和生活服务,很少上公路,操作比较简单,习惯了也很熟练,一般的技术维护和维修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不存在安全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到农机部门进行知识培训,没有必要花钱费工夫办理牌证和年度检验,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做好新形势下农机监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工作人员一定要学透吃透,通过开展经常性业务培训工作,要确保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执法水平等有明显提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单位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约束工作人员行为,做到严格按法办事。

2、强化服务,提高农机监理的总体水平

农机监理的工作特点和社会性质决定了其职业道德,必须以全心全意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为宗旨,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为工作核心,以爱岗敬业、奋发有为、尽职尽责为根本要求,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为工作目标。

3、抓好农机源头管理,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健全农机监理基层网络是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强化县级、充实乡级、发展村级”的思路搞好基层监理网络建设。一要抓好县农机监理站的建设,保证有足够的人员编制,保证工资全额发放和足够的监理经费,不断加强监理装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监理执法水平。二要因地制宜,多形式地探索乡镇农机监理新模式,调动监理员的积极性。第三是深入推进“农机安全村”建设,不断总结完善,扩大建设面,扩大影响力。第四要严格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制度,严把培训考试关,提高农机驾驶员驾驶水平。严把年审年检关,严格拖拉机安全技术检验制度,提高拖拉机的安全技术性能,严防农机“带病”作业。

4、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第6篇

1工作方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农机技术在推广时,采取的都是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看似能够使农民做到对新技术的尽快掌握,然而在实际应用时,其实是在阻碍农机技术的推广。所以,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时,需结合当前形势,做到对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与转变。一是要搞好对农民需求的调查工作,做到对农民需求的了解,从而使得在技术推广时,能够使农民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二是要有效发挥农机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优势,采取定期安排科技下乡等工作,对农民在农业机械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做到有效指导,并帮助其对机械进行维护。三是不断宣传,加强创新。采取电话、网络、电视广告等传播方式,加强农机技术推广的宣传力度,并开通渠道,使农民有途径展开咨询。四是要对农机使用大户建立档案,使技术人员能够对其需求进行及时了解,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开展。

2推广队伍的创新

在传统理念中,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若是从事农业工作,则会遭受别人的质疑,所以很少会有大学生毕业后,愿意来到农村,即使是该专业的学生,也不愿在农村开展工作,从而导致我国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不全、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因此,一是要对推广方式加以创新,对技术人员的待遇加以提升。二是对在岗人员需做好技能培训及综合素质培训工作,使其能够对专业化技术做到全面掌握。三是通过对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做到对推广人员定期进行考核,使推广人员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提升。

3推广制度的创新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由政府部门所设置与开展的,其原先大多数都是由农业机械研究所改制形成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几乎不存在盈利,是一种公益性工作,从而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然而,在新形势之下,对于农机技术推广有关的制度与体系都可以做到不断创新。在公益性原则这一大前提下,可以灵活经营,通过机构与农民联系网络的建设,来试着将无偿与有偿服务加以融合,这样不仅能够使更多人参与进来,发挥自身优势,使农民收入得以增加。

4推广思路的创新

思路创新对于农机技术推广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机技术推广的老套路及老思路下,只有转变认识、创新思路,才能够使行动上有所创新,使工作效率得以提升。要想对思路加以转变,有所创新,就需要化被动为主动,使项目与农民取得联系,加强政企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及法律,提升市场紧密程度。

5总结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而农机技术的推广,则是农业机械化实现的必要要素,同时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前提。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前形势下,需不断加强农机技术推广的创新思路及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推广效果得以呈现,进而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实现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作者:谢兰廷 单位:安徽省界首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第7篇

一、目标任务

20*年我县培训新型农民885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即阳光工程)5200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60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400人,农民创业培训650人。

二、培训内容

(一)阳光工程培训:主要培训年满16周岁、有外出务工意向的农民,包括就近就地转移的农民。培训时间20-180天。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技能、政策和法律法规、安全常识等知识。我县主要开设计算机、缝纫工、电焊、电工、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

(二)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含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主要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沼气工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人员,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工人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培训时间12-15天,现场指导12-15次。培训内容包括水稻科学育秧、玉米合理密植、小麦科学播种、油菜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生产机械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大棚蔬菜高效栽培以及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

(三)农民创业培训:主要培训有创业愿望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农业企业经营创办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要求参训学员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不超过50岁,并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的产业基础,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培训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创业理念、创业技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农产品品牌创建、循环经济、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知识。

三、组织实施

(一)培训机构

1、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由县农委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各乡镇负责学员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县农委负责招标培训机构和项目的监管。县畜牧水产局和县农技推广中心承担培训任务,负责选择示范村和学员、组织培训教师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

2、阳光工程:县建民技校、*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第二高级职业中学、*驾校、*驾校、拖拉机培训学校为培训机构,负责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县农委和县财政局负责项目监督管理。

3、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县畜牧水产局、农技推广中心、农机管理局承担培训任务,组织开展培训。县农委和县财政局负责项目监督管理。

4、农民创业培训:县建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培训机构,具体承担培训任务,县农委和各乡镇负责组织学员。县农委负责项目监督管理。

(二)工作职责

1、项目示范村:提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申请,宣传动员和确定基本学员,提供培训场地,组织学员参加培训,收集农民培训意见并及时向培训教师和培训机构反馈,组织基本学员填写培训卡、签到,协助填写培训台帐。

2、各乡镇:组织农民积极参加培训,指导项目示范村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督促本乡镇示范村按项目要求完成培训任务。

3、县农委: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报县领导小组审定,组织招标确定培训机构并签订合同,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开展项目检查督导,总结上报有关材料,负责项目监管系统维护和数据录入等,统一制作培训卡并向学员发放。

4、培训机构:落实项目村培训计划,选聘和考核培训教师,签订并履行合同,组织选编培训教材,印发“技术明白纸”,开展跟踪服务,建立培训台账,填报各类报表,提出验收申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职责明确、分工负责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管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制。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委组织部、农委、财政局、新农办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领导组,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领导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新型农民培训的相关工作。

(二)强化项目监管。一是项目法人责任制。县、乡(镇)、村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项目管理单位与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二是培训基地招标制度。面向社会公开、公平、公正招标确定培训机构。三是台账制度。培训机构建立培训台帐,记录有关培训情况。四是公示制度。在广德农业信息网建立新型农民培训公示和宣传平台,公布培训任务、培训机构、资金补助及使用情况,宣传典型经验。五是管培分离制度。县农委负责培训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六是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培训补助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严格规范使用和拨付培训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项目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七是月度报告制度。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实行培训进展月报告制度,培训机构必须每月度向县农委项目办公室报告培训进展,县农委项目办公室汇总后逐级上报。

第8篇

关键词:农机监理;素质;农机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S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38-1

农机监理部门的职能是代表政府,对农机生产的全程实行监管与行政执法。农机监理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下、业务水平强弱,会直接对公正执法、办事效率等产生影响,所以,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高效勤政、业务精通、勇于奉献、忠于职守的农机监理行业队伍十分必要。为此,应当从下列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 加强思想政治与法律法规的学习

思想政治工作是国家一切工作的基础,农机行业工作自也不例外,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第一位,是我党领导下的工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与优势,更是农业机械部门做好自身建设的可贵经验。加强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是提高农机监理队伍人员素质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当前,农机监理人员普遍素质有待提高、检测装备有待提高,很难与现实工作相适应。这就要求地方财政加大扶持,增加对于农机监理工作的投入力度。

我们都知道,农机监理部门工作能力、执法水平的高低,同农机监理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而要想提高监理人员素质,则必须加强学习和培训,以期达到提高个人技术业务能力、提高农机监理整体队伍服务质量的能力之目的。在学习和培训过程中,要重视对现行法律法规的学习掌握。包括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

农机生产的发展给农机监理增加了新的工作内容,而农机监理工作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农机生产,二者互为促进与协调。我们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强化思想政治学习,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机监理队伍,提升部门工作的形象。

2 强化道德水平修养

农机监理工作面对的是农业作业机械和其操作人员,总体来说,农机作业环境差,操作人员知识层次低,这样就会出现很多安全问题。而且,农机监理工作一般范围较广、道路远、面积散。在这样的环境下,监理人员一定要树立起高度责任感与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把工作做好,要注意以下两点:

2.1 树立服务意识

农机监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的行政管理,它属于行政执法,但它提倡的又是文明监理和优质服务。所以,农机监理一定要为农民提供热情服务。想农机手所想,急农机手所急。

2.2 做到依法监理

依法治机乃是农机监理人员的职责。执法要先懂法,要以法示人、以法育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此外,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农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依法接受农机监理人员的常规检查。

3 提高农机专业技术水平

农机监理工作的技术性非常强,要定期分批组织监理者对农业机械的基础知识与安全操作规范、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等进行学习。拓宽监理者知识面与专业技术水平。

我国农业机械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级农机部门需要抛弃陈旧落后观念,要求监理者加快知识更新脚步,积极探求新思路新方法,坚持业务培训常态化,订立业务培训规划,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培训力度,改变固有培训方法,拓宽业务培训方式。可以选择院校深造同岗位培训相结合、个人自学与单位组织相结合、在职培训和换岗轮训相结合等丰富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并且把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立起网上平台。最后,要注意完善农机监理的人员结构。让监理队伍年轻化、知识化。

4 重视服务质量的提高

农机监理工作实际上是给农机安全生产服务。然而,现在的农机监理部门大多存有重执法轻服务的观念。往往过于强调执法监督,却对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够重视或者说是不愿重视。表现在农机、农机操作者检审,只要是交了检审费,检审就给通过,根本没有具体的检审过程,更遑论对操作者的考核。使人民群众普遍认为农机监理部门,其实就是政府收费部门。对农机监理部门发生对立心理,进而产生抵触情绪。怎么样改变这种现状,我想,提高农机监理人员服务质量是首先要做的。把农机监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提高上来,是改变当下农机监理执法外部环境的关键点,这一定要引起各监理部门重视。工作中,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把农机安全生产服务放在首位。应当做到:

(1)办事制度公开,服务承诺兑现。

(2)检审工作务实,不走虚假程序。

(3)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检审工作质量。

(4)在心里端正执法同服务之间的关系。

(5)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

(6)改善监理人员执法形象。力争取得广大群众对农机监理工作足够的重视。

(7)建立农机行政执法监察机构。由管理、财务、纪检等部门,再加上农机操作者代表组成执法监察机构,对农机监理人员的人员素质、执法形象进行监察,以增强监理人员的严肃性和责任感。

以上七点对于农机监理人员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于全部门人员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5 总结

农机监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事关农机业的稳定与发展。我们把农机监理人员的素质提上来,对于农机监理业的规范有序操作是有极大作用的,对全行业的工作也有极显著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开生.论提高农机人员素质与实现农机化的关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0).

[2] 蔡胡谦.农机监理内勤工作初探[J].浙江农村机电,2007,(2).

第9篇

1 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机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客观因素,对农机驾驶员培训条件不够完善,再加上宣传培训手段与方法比较陈旧与落后,一些部门对安全防范缺少必要的安全投入与重视,致使绝大部分驾驶农用机械的农机手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再加上操作手自身的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淡薄等等,安全标志,交通法则并没有被他们所重视,基上述原因,势必为农机的使用埋下了不安全因素与隐患。

1.2 农机安全培训不到位

一是即使有部分地方进行了农机安全教育或培训,但培训方法不先进,培训手段落后,最终造成培训效果不佳。部分地方不愿意投入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农机安全培训,致使一些农机手与农机主从未得到过专业的技术或安全教育与指导。大量的实践证明,培训与否与当地农机安全事故率呈直接正相关关系。受过培训的农机手与农机主才能真正将安全意识唤醒并牢记,成为自觉遵守习惯,未受过安全教育的农机手与农机主却只能在血的教训中加深安全意识与责任。

1.3农机安全性能差。

近几年来,农机产品监督抽查的平均抽样合格率在70%左右。质量的偏低直接影响到农机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甚至导致危及人身的安全。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构造、原理掌握很少,对农机进行科学很难有效地维修保养。对于老化的农机具仍投入作业生产,这类农机的技术性能不可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部分农机到了报废期,却还在投入作业生产运行。

1.4 地方政府投入不足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尽管属于政府部门序列,但实际上由于多年不受重视,经费紧张,导致农机监理靠收费养人的怪现象,原本属于管理服务的部门却因为重收费轻服务,在农村反而不受待见。另外,农机监理服务不规范,监理检测设备不齐全,造成农机安全监理无法达到高水平,高效率运转。

1.5农机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当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机安全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调动频繁,在其位不谋其职,专业技术学校毕业人员不多且成分比较复杂,导致农机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农机安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甚至出现个别管理人员违反政策规定乱执法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地损害了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行二、强化农机安全管理的对策

二、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农机手的业务素质

代表政府行使农机安全监督职权与依法管理权的职能单位是农机管理部门。因此农机监理员必须要了解与掌握法律法规、相关业务技术与熟练的机车操作。农机监理部门对从业人员要有计划组织进行培训,不断加强农机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法规政策教育、道德职业教育以及岗位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机监理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服务意识与执法水平,更好地胜任农机安全生产服务工作。

2.加深监管,有效完善农村交通服务体系

强化各级乡镇、村级组织配合农机安全监管权限和职能,完善县(市、区)农机管理部门为龙头,乡镇(街道办事处)农机主为主导,村(社区)为辅助的农机安全监管序列,建立并完善农机及农机手基本信息数据库,全面综合监管,切实解决农村交通问题,有效完善农村交通服仗逑怠

3.加重投入,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效能

政府要加重农机安全生产财政支持力度,农机安全监理经费纳入一半财政预算,保证农机安监部门人员配备完整、工作经费充实,保障农机安检设备完备,执法条件顺畅,为农机监理部门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安全检查与监督,安全活动的创建全程保驾护航。农机监管部门也要在政府加重投入的同时,增强做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管理效能。

4.要扎实抓好农机驾操人员安全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农机维修 质量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 A

近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深化改革,手工农业逐步转型为现代农业机械化,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意识有了重大的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现代科技农业机械所带来的效益有了关注,对农业机械应用产生浓厚的兴趣,农机产品在农村市场上供不应求。各种型号拖拉机以及微耕机和先进农机具的广泛运用,必须有强大的技术体系支撑,具有高科技和强大服务意识团队,确保农机安全而正常运行。由此可见,对农机具质量的管理很有必要,对农机质量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做了一系列的剖析,提出科学合理的相应维修方法策略,对农机现代化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农机维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1)农机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急待提高。

在各地基层农机站点中,大部分农机维修点的维修人员文化层次不高,未受农机维修专业培训,或是半路出家,在从事维修工作中没有到高校或相关机构得到继续教育升造,理论知识不系统,技术能力不以位,遇到高新维修技术问题时忐忑不安,难以下手,束手无措,影响农机具的动作和使用。

2)维修硬件设施陈旧。

在各地农机维修站点,场地脏乱,且农机维修设备工具陈旧,还在处于手动阶段,凭零碎的维修经验,凭手摸眼看耳朵听来判断故障,没有农机维修专业的数据检测和维修设备,引进现代先进设备成本高,经营者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情愿做大的资金投入。即花时间维修,效果也没达到,缺少科学技术手段。

3)部分维修属民间小摊小规模,甚至经营牌照

因为缺少政策上的支持,由此引发农机维修企业运转资金严重缺乏,在聘用维修技术人员和购置现代化农机维修器具上面都有局限,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无证上岗现象,没有技术等级证书,甚至经营证照没年审,更有甚者无照经营。严重影响维修质量,存在着着严重安全引患,以及质量纠纷。

4).农机维修配件良莠不齐,农机市场质量管理不到位

各地农机维修经营农机配件经营站点,特别是乡区的农机零星地遍布在各地,基层农机维修点散乱 服务面广,缺乏科学统一管理,在管理上无现诸多漏洞,农机市场假冒伪劣零配件充斥,质量规格难以得到保证,。

二、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策略

1、加强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企业应该重视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避免人才老化、人才知识陈旧、人才专业领域无发展、人才培训基地固步自封、人才继续教育工程盲目性和无效性。 在各地大中小农机维修站点企业中,在技术人员团队里,需要有高技术素养和崇高服务意识的技术人员团队,在整个农机维修环节上起着相当重要作用,与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管理紧密联系,与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继续教育技能培训是相当重要的 ,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针对维修人员文化层次不高的情况,因材施教,制定合情合理灵活的学制,周期和针对时事发生的情况制定培训主题,开展多种形式多主题多专项的短期培训班,引导农机维修人员运用高科技检测系统软件,新的维修工具的运用,和系统技术培训。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农机维修的质量。 转贴于 233贡献网校 2、 加大互联网宣传力度,宣传农机维修法律法规,利用媒体展示案例

近十年来,我国农机维修执业技术条件和数据体系越来越规范,自我国《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和《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说明了政府对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了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的力度, 监管机制健全。国家有了法律法规的依据,在各地基层农机主管部门积极主动的配合工作,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运用当前的互体传播工具,互联网、乡村广播、电台电视台,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农机维修质量管理宣传,确保农机维修于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给予资金保障,适时进行设备更新,管理好农机维修零配件质量。

在我国农机维修质量管理过程中,把好农机维修设备技术检测工作的关,能够切实地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的技术检测水平,并保证农机维修的高效有序进行。与此同时,各级农机主管部门必须定期不期地对基层维修网点进行工作指导,工作监督,农机维修骨干技术人员对维修设备质量检查,对设备维中升级进行指导,进行技术培训,并监督督促维修企业法人代表按章自检。对维修设备进行安全年检,对质量不合格的,运转不良以及精确度不高的设备,进行养护,升级或淘汰,的维修设备或者是超过报废年限的配件,政府对农机企业的补贴为农机维修质量提了有关力的保障。

4.对农机维修市场的有力管理,依法治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中小型农机维修企业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出来,要确保农机维修模式顺利运作,各级农机监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维修网点证照,技术资质的检查管理的力度,杜绝散兵游勇,杜绝安全引 患,按照《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办理,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性质严重者勒令其停业整顿。帮助农机维修企业树立信誉观念,对于顾客投诉的质量问题或服务纠纷, 要及时处理农机维修质量问题,对发生的农机维修质量和服务纠纷,公正区分责权,把经济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进行公正调解或提交事故资料给相关机关,依法判处。各级农机管理机关有责向个体企业提供国内外新的维修技术资迅,现代化高科技设备,与之相关的软件升级指导,新维修工艺操作程序的技术交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作,促进我国农机维修水平不断提升。

三、总结

科学技术走进每个领域的今天,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突飞猛进,追赶着着西方发达的步伐。在这个重大项目中,我国农机各相关部门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工作指导思想,基层农机维修质量管理监督工作对农业机械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先进管理措施,加强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更新知识技能,加强维修团队的技术力量;加大互联网宣传力度,宣传农机维修法律法规,展示案例 防患于未然;.给予资金保障,适时进行设备更新,管理好农机维修零配件质量;对农机维修市场的有力管理。只要有了科学合理远规范的管理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随着《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办法》的政策出台,有了坚强的政策保障,农机人不断努力实现我国农机维修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农机使用;维护;发展趋势;绿色生产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位居世界前列,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各类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各种农业生产机械应运而生。我国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以及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区域推广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可以极大地减轻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负担,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农业机械类型目前共计73种,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6%,农业机械进口量位居世界第1,出口量位居世界第5,农业机械制造量同样位居世界前列。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农机均被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但同时,农机作为机械的一种,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也日益明显。由于农业机械在田间工作负荷较大,多为大马力机械,因此多使用汽油或柴油,燃烧时产生大量的CO2,在燃烧不充分时则产生大量的碳氢化合物、磷化物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农田环境乃至大气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胁。尤其是当使用柴油机工作时,燃烧产生的“碳烟”是一种致癌物质,严重时还可以造成肺气肿、慢性肺病乃至肺癌,对田间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计划,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节能减排相关技术运用在农机的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农机使用与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浪费,促进农业向绿色、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通过分析目前农业机械在使用与保养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论述未来我国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重要研究与发展重点,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1农机使用与维修节能减排的意义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基本国策,要求各行业、各层面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建设工作。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样需要在农业生产尤其是农机的使用和维修中注重能源保护和排量控制[1]。

1.1节约农机使用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农业生产对于农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农机的购置和使用在农业生产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因此,大多数农业机械选用柴油机作为农机的动力机构。柴油机动力强,但存在燃烧不完全时污染较大问题,因此,采取必要措施,对农机使用和运维过程中的能耗和排量问题进行控制,能有效节省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的使用成本,同时也能减少化石燃料的浪费。

1.2延长农机使用寿命,保证农机功能效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机结构的升级,现阶段,随着国家各项环保政策的出台,农机已经朝向节能化发展,但由于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机的不正常操作,导致油料不充分燃烧等,会加快农机的管路、油路、滤芯等的损耗,如不进行及时更换,将导致更大的关联性故障,进而导致农机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出不符合环保设计要求的废气。通过设定合理的农机使用与维修制度,保证农机各项功能正常使用,在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的同时,也能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保证农机各项功能效果。

1.3推动绿色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可持续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因此,推动绿色农业建设,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将环境保护的任务进行分配,正确处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营造健康、绿色的农业生产环境责任重大。农机的使用和运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农机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排放问题进行管控,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

2农机运维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受我国地形地貌影响,各地区之间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致。但农机的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却普遍存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对现有农业生产活动的分析,我国农机运维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可以从农机节能设计、农户环保意识和地方政府监管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2.1农机设计功能单一,农机种类与数量多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随着作物种类不同,需要的耕种环境也不同,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单一的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和集成化的农业机械设备,我国农机设计功能单一导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能耗大的问题更加突出。相同的土地面积,同样的农业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农机设备对同一块田地反复作业,才能达到作物生长的需求,因此也导致了与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的地区相比,农业生产过程中所用农机种类多,功能单一,进而导致农业生产能耗大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目前五类农业机械占比(图1)及相对应的排放污染量年总结表(表1)可以看出,不同农业机械功能单一,产生的污染排放较为严重,因此,未来应该减少农业机械种类,发展多元化、多功能的农业机械装备。

2.2农户环保意识弱,农机维修过程污染大

农户的环保意识薄弱也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对于农户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的环境污染可以从农机的不规范操作和农机的维修两方面进行说明。现阶段我国农机的设计均已考虑农业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因素,但由于农户对农机的不了解和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农机的异常作业,进而会增大农业污染排放量。其二是农机维修过程中,农户环保意识薄弱,不注重维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如维修后不注意维修现场的清理,废弃的零部件或者废弃的油液等不注重收集并妥善解决。某省在2020年对下属的13个市进行农业机械排气污染年排放量进行总结,得出,全省年排放污染量一氧化碳总量147004t·年-1,碳氢化合物总量51567t·年-1,氮氧化合物总量80466t·年-1,颗粒物(PM)总量24328t·年-1。因此,在全国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势在必行。

2.3规章制度不完善,部门监管不到位

规章制度是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最后一道保障,通常有环保部门进行监管,如通过管理农资站,减少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机产品流入市场,通过现场巡检,对于超标产品进行管控等。但由于基层农机部门在检测仪器、检测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匮乏,导致相关部门在进行监管时有所遗漏,且只能根据目测等方式对超标产品进行排查,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出存在环保隐患的农机产品。同时,由于基层相关部门组织结构建设有待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往往缺少监管资源对辖区内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管控,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因素之一。

3农机使用与维修过程中节能减排的具体举措

为更好地完成农业生产节能减排工作,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应从更加长远的发展前景出发,积极采取针对性优化措施,保证各项节能减排技术的充分发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1完善相关技术团队建设

节能减排团队建设是保障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完备的工作团队包括农机产品设计团队、环保农机的推广团队、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监管团队等。其中农机产品设计团队主要负责新型农机的结构与功能设计,根据不同地区适合的作物类型,对农机的基本功能进行集成,减少田地的耕作次数,从而达到农业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环保农机的推广团队主要负责新型农机及相关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积极创新推广方法,保证农机及新型技术的顺利落地。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的监管控制团队主要负责农业生产过程中超标排放的监管和控制工作,可通过将具体内容进行分工,减少基层农业监管部门的压力,同时保证农业生产节能减排工作的充分落实。

3.2注重节能减排技术实践

注重节能减排工作的技术实践可从鼓励农户自觉参与农机维修工作和加强农机维修团队专业性两方面进行说明。首先,根据时节,在农闲时组织农户学习新型设备的基本维修技能,减少农户对于专业技术团队的依赖性,进而减少农机的维修成本,同时积极与农户进行沟通,使其充分了解农机节能减排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的农机节能减排效果。其次,加强农机维修团队的专业性,为维修人员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其与先进地区的经验分享,不断提高农机维修过程中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水平[2]。

3.3做好节能减排技术汇总

为使农机使用与维修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效果得以传承,应做好农机节能减排的技术汇总工作,将工作经验进行汇总,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落实和发展节能减排技术,通过将相关技术汇总,总结出经验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将当地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文档汇总与留存,能给以后的农机使用与维修中运用相关节能减排技术提供参考,同时能加快地区之间的经验分享,减少专业人员的交通成本。

4结语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农机改造升级,减少农机使用与维修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对于我国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贤东.浅谈提高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的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23):71+76-77.

第12篇

现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这不仅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因此,要探索和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都有明显的作用。因此,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十分重要。

一、积极探索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新途径

1、在推广与科研衔接方面推进创新。近年来,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得到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越来越多的关注。课题研究和成果评价越来越看重推广的效果,科研资源出现向推广倾斜的趋势。农机推广机构要积极参与行业科技和成果转化类的科研项目,提前学习、提前介入,增加技术推广的超前储备和技术含量。实践证明,推广与科研衔接方面推进创新既能提升推广的技术水平又能培养锻炼推广技术队伍,一举数得,事半功倍。

2、在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示范方面推进创新。试验示范是新技术新机具普及应用的重要前提,是农机化技术推广最核心的业务。因此,加强试验示范成为当务之急。应结合本地区生产实际确定若干项示范推广机具和技术,组织技术骨干加以实施。向农民推广前,尤其要坚持试验先行,取得第一手数据,再组织大范围示范推广。技术推广不仅推广新机具,更要推广新技术。通过建立试验田,先行摸索,积累经验,尔后推而广之。要充分利用推广人员本土化、专业化、熟悉试验示范程序与方法等优势,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逐步探索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作业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和程序,提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试验示范的组织能力和专业技能,促进技术进步,为政府决策和农民选购农机具提供依据和参考。

3、在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面推进创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标准化,为农机农艺一体的机械化作业模式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先进的农艺技术要标准化、大规模、高速度地推广应用,必须与农机化技术相融合,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既要推广工程技术,还要推广生物技术。坚持农机农艺融合,是推广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是今后推广工作的着力点和“亮点”。农机推广机构要加强与农业推广机构的沟通联系,并发挥引领作用,以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研究为重点,从作物品种、农艺模式、种植模式入手,研究探索农机农艺融合的技术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出工作方案,联合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等各项活动,共同探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4、在农机化技术推广机制方面推进创新。机制创新是推广工作发展的原动力。要把创新变为一种常态,进而打造成推广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观。机制创新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例如近年来,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农机合作组织已逐渐成为技术推广的新型主体之一,在解决农机推广“最后一公里”到位率不高的问题方面有独特优势,要挖掘服务组织在基层推广站的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的经验,加大宣传引导,促进农机服务和推广事业的共同发展。

二、弘扬推广“四种精神”,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1、弘扬敬慕农机推广的精神。这是一种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其本质就是敬业的精神。所谓的“敬”,就是强烈的事业心。我们农机化推广系统中的很多同志把农机化事业,特别是推广事业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系推广,心甘情愿地为之奋斗,几十年如一日在推广岗位上认真工作,这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软资源。

2、弘扬奉献农机推广的精神。这是一种老黄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正义和善良,忠诚和实干,与敬业精神一脉相承。依靠这种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农机推广和普及应用速度才不断加快,我们农机推广工作才越来越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公认。

3、弘扬专注农机推广的精神。这是一种钉子精神,就是专心一点,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干到底的精神。钉子精神不仅仅表现为挤和钻,更在深层次上阐释了成功的奥秘。过去几十年里在技术落后、资金匮乏、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打破困境完成许多难度大的推广任务,推动农机化的发展,靠的就是勇于进取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这种精神仍然是我们今后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

4、弘扬归属农机推广的精神。这是一种主人翁精神,她不仅仅是把自己当成事业中的主人,更是一种与推广事业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身在其中的感情。农机推广系统的同志要具有这种对事业的感情。和农民群众同甘共苦,不计个人得失,倾心事业发展。这种精神是农机推广事业发展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