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5 11:31: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止瓦斯爆炸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瓦斯爆炸界限及引火温度。在空气中瓦斯遇到火后能够引起爆炸的浓度,称为瓦斯爆炸界限。引起瓦斯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引起瓦斯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根据研究,瓦辐爆炸界限为5-16%,只有空气中的瓦斯浓度在这个爆炸界限以内,遇火才能爆炸。瓦斯浓度在5%以下时无爆炸性,只能在高温火源附近燃烧。瓦斯浓度为9.5%时,因为瓦斯和氧气全部参加了爆炸,其爆炸威力最大。瓦斯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了爆炸性,但遇火在空气中仍会燃烧,如果再混入其他爆炸性其他或氧气,遇火还有可能引爆。
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为650-750℃。所以,明火、抽烟、电气火花、煤炭自燃,甚至摩擦火花,都可引燃瓦斯。
瓦斯的引火温度受瓦斯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瓦斯含量在7-8%时最易引燃;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引燃火源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
瓦斯和高温火源接触后,并不立刻引燃,二要延迟一个很短的时间,这种特性叫做瓦斯引燃延迟性。瓦斯引燃延迟时间的长短与瓦斯浓度和引火温度有关。瓦斯浓度越高,迟延时间越长。引火温度越高,迟延时间就越短。当引火温度为摄氏650°时,迟延10秒钟;当引火温度达摄氏1000°时,则迟延1秒钟就引燃。这种引燃迟延现象,对矿内安全爆破有着重要意义。
二、影响瓦斯爆炸界限的主要因素。瓦斯的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瓦斯的混合气体的温度、压力发生变化,或混入煤尘及其他可燃性气体,都会影响瓦斯爆炸界限的变化。
含有瓦斯的混合气体的最初温度越高,爆炸界限越扩大。如最初温度为摄氏20°时,其爆炸界限为6.0-13.4%。
在含有瓦斯的混合气体中混入煤尘,则爆炸下限降低。如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12克的煤尘,瓦斯含量达4%时遇火就引爆。
其它可燃气体混入时,对爆炸界限也有影响。
三、瓦斯爆炸的危害作用。井下瓦斯爆炸时,产生高温(约摄氏1850-2650°)、高压(平均为9个大气压)的气流,形成爆炸波,以极快的速度自爆源地点沿巷道向外冲击,这种冲击称为直接冲击。它将有可能推倒支架,造成巷道或工作面的顶板坍塌;并由于高温,容易把木材支架和煤壁引燃,造成井下火灾。
瓦斯爆炸时生产高温的水蒸汽,在爆炸后的爆源地点温度迅速下降,其水蒸汽凝成水,使爆源地点空气稀薄,呈半真空状态的低压区;在的高压气流以反方向冲击过来,这种冲击称为反向冲击。反向冲击的力量比直接冲击的力量要小,但反向冲击通过已受直接冲击所破坏的巷道,因此,其破坏作用更为严重。
由于爆炸波的冲击作用,会使别处积存的瓦斯冲出并能扬起煤尘,构成瓦斯或煤尘的连续爆炸。瓦斯爆炸,是一种强烈的化学反应,它需要大量的氧气,同时伴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因此已发生瓦斯爆炸的地区,充满了有害气体,其中几乎没有氧气,会使人员中毒和窒息。
四、矿井各处瓦斯含量的规定
由于瓦斯爆炸界限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同时考虑到矿井瓦斯涌出的不稳定和测定瓦斯含量时的误差等原因,所以《煤矿安全生产试行规程》对井下各处风流中的瓦斯含量作了如下规定:
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75%;采区回风道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1%;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采掘工作面局部瓦斯积聚达2%时,附近20米以内,停止机器运转,只有在浓度降低到1%以下,才许开动机器;放炮地点附近20米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禁止放炮。
造成矿井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瓦斯浓度为5-16%的混合气体和温度为摄氏650――750°的火源来引爆。这两个条件中缺少一个都不会发生瓦斯爆炸。因此,预防瓦斯爆炸的有效措施,就必须从防止瓦斯积聚和消除火源这两个方面着手。
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1、加强通风。用足够的风量把瓦斯稀释到无害的程度,为此,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机械通风(在瓦斯矿井应采用抽出式通风)。
(2)正确、合理地计算与分配风量,使各采掘工作面、各巷道、各硐室都供给足够的风量,既不使瓦斯超限,又能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3)加强局扇管理和风筒的维护,防止漏风,避免循环风流,保证掘进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流,严禁扩散通风。
(4)正确的选择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加强其维护与管理,防止矿内大量漏风。
(5)在瓦斯矿井中,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道都要采用上行通风。
2、加强瓦斯检查。经常检查矿井通风及瓦斯涌出情况,准确地掌握矿井空气中的瓦斯含量,是防止瓦斯爆炸的重要措施之一。
(1)各矿井必须建立区域巡回瓦斯检查制度。瓦斯检查员必须选派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的工人担任。
(2)在瓦斯矿井中所有巷道(包括可能涌出或可能积聚瓦斯的硐室)内瓦斯浓度的检查次数:一、二级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查两次三级和超级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查三次;有煤和瓦斯突出煤层中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
(3)在瓦斯矿井中,对个别瓦斯涌出量较大、变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以及三、超级瓦斯矿井中采用机械采煤或掘进的工作面,要有专人经常检查瓦斯。
3、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聚。经检查发现有局部瓦斯积聚时,要及时处理。巷道空顶积聚瓦斯的处理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隔离法:在棚梁的上边或下边钉木板,上填黄土或砂子,把顶空填塞,消除瓦斯积聚。
分支通风法:在风筒上接上分支大小风筒,把风送到顶处,吹散瓦斯。
引风法:钉上挡板,把风流引导顶空,吹散瓦斯。
压风法:在有压风管道的巷道,可以在压风管上接出支管,并在支管上开若干风嘴(不能用铁质风嘴),用压风吹散瓦斯。
二、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1、严格井口检查制度,禁止在井口房周围20米范围以内或井下使用明火和吸烟。
2、井下不准出现明火和灼热的金属板或金属丝。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道和井口房内从事点焊、气焊和使用喷灯接焊等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3、严格执行放炮规章制度,瓦斯达到1%时,不准放炮,采用安全炸药和防爆型发爆器,
4、采用防爆型或防火花型的电气设备。防爆性能要经常检查,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和修理。井下禁止带电检修和迁移任何电气设备。
5、严格管理火区,要按规程规定检查密闭火墙,严防火墙漏风。并定期测定火区温度与瓦斯浓度,防止高温和瓦斯积聚。
6、井下电动机、局扇启动前,必须在其附近20米内检查瓦斯,如瓦斯浓度大于1%时则不能启动。
7、加强矿灯管理,发放的矿灯要合乎要求,严禁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
三、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的措施
在与瓦斯作斗争的过程中,还有考虑到一旦矿井发生爆炸,就要尽量防止爆炸灾害的扩大,为此应采取下列措施:
1、矿井要实行分区通风,通风系统应力求简单,总进风道和总回风道的布置不能太近。通风巷道维修良好,风流要求稳定可靠。无用巷道和采空区及时封闭。
2、扇风机必须安装反风装置,并定期试验,保证在处理事故需要紧急反风时能灵活使用。
3、编制周密的预防与处理事故计划,加强救护组织,设置井下避难硐室。
【关键词】瓦斯爆炸事故;防治
一、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1)浓度。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把在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形成燃烧层,当瓦斯浓度为9.5%时,其爆炸威力最大(氧和瓦斯完全反应);瓦斯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受温度、压力以及煤尘、其它可燃性气体、惰性气体的混入等因素的影响。(2)一定的引火温度。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但因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当瓦斯含量在7%~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3)氧气的浓度。实践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如果有新鲜空气进入,氧气浓度达到12%以上,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对火区应严加管理,在启封火区时更应格外慎重,必须在火熄灭后才能启封。
二、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
(1)装备设置不足,管理存在缺陷。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很多,但最为直接的是工作人员的违章失职、监控系统没有启动,安全装备配置不足,没有瓦斯抽放系统或者抽放系统不能正常的运行。(2)煤矿职工素质较低、受到的教育较少,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不懂通风安全管理和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3)瓦斯积聚的存在。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2%在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体积大于0.5m。另外就是种种原因包括矿井主通风机不能很好地供风或者是通风系统不合理,巷道变形、调节风门故障等原因都会造成的矿井通风不畅,导致瓦斯积聚,发生瓦斯爆炸。(4)引爆火源的现象存在。引爆火源比较多,又不易被注意,比如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只能尽量的避免而不能彻底的防范。另外就是专业技术不够的电工无意损坏或拆除了防爆密闭圈,造成失爆。最后就是明灯明火、电气设备下井存在失爆的现象,造成瓦斯爆炸。
三、瓦斯爆炸事故的防治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根本的技术措施是防止瓦斯积聚。井下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很多,最常用、最可靠的是加强通风,加强检查,加强局部瓦斯积聚处理,消除微风区或无风区,构筑科学、合理、可靠的通风设施,树立“微风作业就是事故”的观念。(2)杜绝火源是防治瓦斯事故的重要手段。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最低点燃温度,绝热压缩时565℃,其它情况下650℃,最小点燃能量为0.28mj。煤矿井下能引爆瓦斯的火源很多,矿井井下的明火(1000℃以上)、煤炭自燃、电弧(平均4000℃)、电火花、赤热的金属表面(可达1500℃)撞击和磨擦火花,都能点燃瓦斯。(3)建立健全防治瓦斯制度并强化落实到生产中。瓦斯事故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双巷间横贯、角联巷道、高冒区等薄弱地点通风和瓦斯的管理制度,消除盲区,消灭盲点。加强矿井瓦斯监测监控建设和管理,提高事故预警能力和反应能力,是很重要的防治瓦斯措施。预防瓦斯首先必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从国家到地方,从地方到企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4)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防治瓦斯事故。瓦斯事故的核心在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中,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因素。“领导不重视安全等于杀人,职工不重视安全等于自杀”。因此,人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抓安全就要始终如一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们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坚决树立“瓦斯不治,矿无宁日”等一系列先进理念;全力推行开采保护层和区域预抽等最可靠、最有效的防治瓦斯治本之策。加强实现三个转变,即治理瓦斯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由“过程治理”向“超前治理”,由“管理措施型”向“技术工程型”转变,建设高标准的瓦斯综合治理示范矿井。而实践证明了的有效做法是:“高投入、高素质、强技术、严管理、重利用”。
参考文献
[1]李瑞新.《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的方法探讨》.山西煤炭.2010(1)
瓦斯爆炸成因预防
一、矿井瓦斯的危害
(一)矿井瓦斯的威胁
(1)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较高时,会相对地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使人窒息死亡。
(2)瓦斯爆炸后产生高温,即爆炸产生的热量迅速加热周围空气,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850℃以上;瓦斯爆炸后产生高压,即周围气体温度急剧升高时,就必然引起气体压力的突然增大,一般爆炸后的压力可以达到爆炸前的9倍;瓦斯爆炸后产生正向及反向冲击,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
(3)某些地区煤(岩)体内的瓦斯量较大时,瓦斯会因采掘活动的影响而以突然的、猛烈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同时带出大量的煤(岩),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或巷道的破坏。
二、矿井瓦斯涌出及瓦斯等级
(一)瓦斯涌出的概念
矿井在生产或建设过,煤体受到破坏,贮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这种现象叫做瓦斯涌出。
(二)瓦斯涌出的形式
普通涌出。瓦斯沿着煤、岩体内的微细空隙缓缓地、连续地涌向采掘空间的现象,称为矿井瓦斯的普通涌出。
特殊涌出。如果煤岩层中含有大量瓦斯,采掘工作进入这些地段时,这些瓦斯就会在极端内,突然大量地涌出,可能还伴有碎煤或岩块,这种现象叫特殊涌出。它包括瓦斯喷出及煤与瓦斯突出。
(三)瓦斯涌出量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涌进巷道的瓦斯量。表示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方法有两种。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内涌进采掘巷道的瓦斯量,称为绝对瓦斯涌出量,用m3/min或m3/d表示;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日产1t煤所涌出的瓦斯量,用m3/t表示。
(四)影响瓦斯涌出的因素
开采规模,开采范围越大,瓦斯涌出量越大;开采深度,开采深度越深,瓦斯涌出量越大;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含量越高,其涌出量就越大;地面大气压力增大,矿井瓦斯涌出量减少,相反,则瓦斯涌出量增大;生产工艺,打眼、放炮、落煤时,瓦斯涌出量增加,其余时间瓦斯涌出量减少;矿井通风压力,抽出式通风的矿井,瓦斯涌出量大,压入式通风的矿井,瓦斯涌出量少;开采顺序、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采空区管理以及开采层的地质构造都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可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五)矿井瓦斯等级的确定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划分的类型有: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40m3/min;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按照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和瓦斯涌出的不同形式,划分成不同类型的瓦斯矿井,以便于矿井开采设计、便于矿井的安全管理、便于矿井设备的选择和资金投入。
三、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一)瓦斯浓度
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在把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5%为爆炸下限,16%为爆炸上限。瓦斯爆炸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可燃气体的混入,使瓦斯爆炸界限扩大;惰性气体的混入,降低了氧浓度,使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和爆炸界限降低;煤尘掺入可降低瓦斯爆炸下限;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越大,爆炸界限范围越大;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界限范围越大。
(二)引火温度
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是650—750℃。但因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当瓦斯含量在7%—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火温度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
(三)氧气浓度
当氧浓度低于12%时,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失去爆炸性。正确认识氧含量对瓦斯爆炸的作用,对密闭或启封火区及对封闭火区灭火时,判断火区内有无瓦斯爆炸性均有指导意义。
四、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一)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1)加强通风。使瓦斯浓度降低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即采掘工作面的进风风流中不超过0.5%,回风风流不超过1%,矿井总回风流中不超过0.75%。
(2)加强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各用风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查明隐患进行处理,是日常进行瓦斯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20世纪80年代所用的甲烷检查仪器有:光学甲烷检定器、热放式甲烷检定器、甲烷警报器和甲烷遥测警报仪等。90年代以后使用比较先进的TX系列智能便携式气体监测仪和遥测仪器等。
(3)对瓦斯含量大的煤层,进行瓦斯抽放,降低煤层及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
(二)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井口房、瓦斯抽放站及主要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瓦斯矿井要使用安全照明灯,井下禁止打开矿灯,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严格管理井下火区;严格执行放炮制度;严格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管理工作,局部通风机要设有风电闭锁装置;瓦斯矿井的电气设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关于防爆性能的规定;随采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防止机械摩擦火花引燃瓦斯显得日益重要。煤矿井下由于摩擦火花而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不少国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在摩擦部件的金属表面溶敷一层活性小的金属(如铬),使形成的摩擦火花不能引燃瓦斯;在铝合金的表面涂各种涂料,以防止摩擦火花的发生和金属中加入少量的铍,降低摩擦火花的点燃性等。
参考文献:
[1]贺勇.截止品位与入选品位智能优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
[2 杨应迪.瓦斯爆炸对矿井通风网络的动力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
[3]王晓川.射流割缝导向软弱围岩光面爆破机理及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
【关键词】矿井安全;煤矿生产;瓦斯治理;措施
1 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
煤的瓦斯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或重量的煤在自然状态下所含有的瓦斯量(标准状态下的瓦斯体积),是计算瓦斯蕴藏量、预测瓦斯涌出量的重要依据。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有煤层的埋藏深度、煤层与围岩的透气性、煤层倾角和露头、地质构造、煤的吸附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等。
2 矿井瓦斯的抽放与涌出量
矿井瓦斯涌出是指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从煤与岩石内涌出的瓦斯,其涌出的严重与否,则由瓦斯涌出量来表示。在研究瓦斯来源和瓦斯涌出量时,既要考虑矿井地质条件,也要分析采矿技术条件。当用通风方法不能使工作地点涌出的瓦斯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时,就必须预先抽放瓦斯。瓦斯抽放已成为降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和防止突出的主要措施。
3 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
3.1瓦斯爆炸的三要素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当一定体积的空气中瓦斯浓度达到5%~16%时,就可以产生爆炸,而当浓度高于5%时,瓦斯的爆炸可能性逐渐增加,当浓度介于9.0%~9.5%时,瓦斯和氧气充分混合,会产生最强的爆炸威力。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这一性质对井下密闭的火区有很大影响,在密闭的火区内往往积存大量瓦斯,且有火源存在,但因氧气的浓度低,并不会发生爆炸。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当瓦斯浓度在7%~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
3.2安全装备配备不足
部分矿井虽安装了瓦斯监控系统,但因传感器数量不足、安装位置不正确、线路存在故障、显示器不显示数据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某些矿井为了提高产量,调高瓦斯探头下限,甚至使用损坏的瓦斯监测设备等,类似的违规操作就容易造成严重的瓦斯事故。
3.3通风效果不好
通风系统不合理,存在风流短路、多次串联和循环风,造成供风地点风量不足,而引起瓦斯积聚; 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当,风筒未延伸到供风地点或脱落,引起供风地点有效风量不足而造成瓦斯积聚;掘进工作面擅自停电停风而引起瓦斯积聚; 盲巷的瓦斯积聚等; 都容易引起瓦斯事故。
4 瓦斯爆炸事故的危害
瓦斯爆炸产生高温高压火源、冲击波,造成人员伤亡,破坏矿井设施及设备,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在密闭的空间里,甲烷爆炸时温度可达2150~2650℃,这样高的温度会产生很高的压力,如果产生二次爆炸,爆炸将会更猛。甲烷爆炸后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空气中的氧含量大大减少,倘若有煤尘参与爆炸,则生成的一氧化碳更多。在瓦斯爆炸所造成的伤亡事故中,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
5 防治瓦斯事故的技术措施
5.1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
通风是排放瓦斯最主要的手段,做好通风管理工作是防治煤矿瓦斯事故的关键。因此,所有矿井都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的通风系统。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保证井下所有工作地点有足够多的风量将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并排放出井外,避免瓦斯积聚。使用局部通风机要做到选型合理、安装到位、配置完好,使掘进工作面保持足够、稳定的风量,严防风筒破损、断开等原因产生漏风和循环风。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风墙、风窗等通风设施质量必须可靠,出现漏风、损坏时要及时修复。对采区工作面必须保证生产所需风量,并有一定备用系数。因检修、停电等原因造成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行,在恢复通风前,要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检查瓦斯并采取安全措施。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是防止瓦斯事故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
5.2井下火源防治
火源是引起矿井瓦斯爆炸的一个基本条件,对煤矿井下的爆破火花、电气火花、摩擦撞击火花、静电火花、煤炭自燃等火源都要有相应的防治措施。除炸药安全性检验、电器防爆检验、摩擦火花检验外还需防止火源与瓦斯积聚在同时同地点出现。如放炮时必须进行“一炮三检”,掘进工作面采用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措施。另外要加强明火的管理,严格动火制度,消除引爆瓦斯的火源。
5.3建立瓦斯监控系统,加强瓦斯日常管理
建立瓦斯监控系统,对有效控制瓦斯的浓度具有重要作用。瓦斯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全天24h连续监测瓦斯,及时掌握瓦斯浓度的变化。在井下安装瓦斯监控仪器,对井下主要巷道瓦斯的异常情况实行连续监控,能够预防瓦斯事故。瓦斯日常管理就是建立瓦斯巡回检查制度,瓦检员要跟班检查通风情况和测量瓦斯浓度,当发现局部瓦斯积聚时,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严禁空班漏检情况发生。对于突出矿井,还应做好瓦斯突出预测工作。
5.4开展瓦斯事故应急演习
演练对预防瓦斯事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煤矿企业应当在“防救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认真编制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并进行演习。通过预案的演习,不但能够使矿工掌握各种应急技能,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变能力,而且还能够在演习的过程中发现瓦斯事故防治措施的不足,并完善措施,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瓦斯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强的责任心、精益求精的业务知识和一支过硬的团队,才能做好瓦斯治理工作。严格执行瓦斯治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了解瓦斯的涌出规律,采取积极的安全措施治理瓦斯,为矿井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彭成.我国煤矿瓦斯抽采与利用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煤炭,2007
Abstract: Taking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Xishan tunnel through the poor coal gas-rich seam for example, the measures to prevent gas explosion disaster in gas tunnel boring are discussed, and view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gas, excavation, support technology and other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瓦斯隧道;瓦斯爆炸;预防措施
Key words: gas tunnel;gas explosion;preven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105-01
0引言
太原至古交高速公路全长为20.557公里,西山隧道(分离式)长15.034公里,是太古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号称三晋第一长隧。西山富含煤炭资源,同时瓦斯含量大,隧道主体工程距离上部含煤地层的距离在155~243m,隧道与采空区之间岩层风化破碎,节理发育、孔隙发达。
在西山隧道开工不久,七个工作面即出入口各两个,两个斜井,一个竖井,岩层都属于Ⅳ、Ⅴ级弱围岩时,其中一斜井掌子面经检测有瓦斯涌出,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瓦斯极易燃烧,但不能自燃,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能燃烧或爆炸。当坑道中的瓦斯浓度小于5%或大于16%r,遇到火焰只是在火源附近燃烧而不会爆炸;瓦斯浓度在5%/6%到14%/16%时,遇到火源便会爆炸,9.5%左右时爆炸威力最大,但瓦斯浓度大于43%r,一般遇火也不能燃烧,瓦斯浓度爆炸界限见表1。
1西山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考虑西山隧道所处位置的特殊性,为安全施工,防止瓦斯爆炸,隧道施工采取“加强通风、勤测瓦斯、严禁火源”三条基本强制原则。
加通风是防止瓦斯爆炸最有效的方法。瓦斯隧道施工前,要参考勘测设计文件提供的隧道瓦斯最大涌出量、里程段落长度、投入机械设备及人员数量等因素,考虑一定富裕系数,提前做好通风设计计算,确定施工通风风量、风速(不小于1m/s),科学选配隧道施工通风所需风机、风管(防爆型风机、阻燃型防静电风管)的性能和规格。确保隧道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并将其排除洞外。通风设备必须配备备用的通风机,一旦工作中的通风机生故障时,备用机械能立即供风。当通风机发生故障或停止运转时,洞裙ぷ魅嗽庇α⒓闯防氲叫孪士掌地区,直至通风恢复正常,才允许进入工作面继续作业。
勤监测:掌子面一般有十几个风枪作业,噪音大,人员交流困难,采用“双保险”监测措施:即建立遥控自动化监测系统与人工现场监测相结合。遥控自动化系统由洞口监测中心(配置主控计算机)和两个隧道内的控制分站以及在隧道内各工作面,人行、车行通道等处设瓦斯浓度探头,风速探头,自动报警器,远程断电仪。通过各探头,洞口和监测中心随时了解洞内各处瓦斯浓度和风速情况,如有超标立即报警并通过断电器关闭洞内电器电源。各工作面和瓦斯情况可及时地被监控人员掌握,提高对事故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岩层出现褶皱、断层、甚至遇到煤层揭煤放炮期间,监测人员能立即观察到炮后瓦斯浓度变化曲线和涌出量,节省施工间隙。但设置自动监测系统的探头须离开挖面有一定的距离,必须指派专职瓦斯检测员,配置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实行跟班作业巡查检测,实行装药前,放炮前,爆破后人工进行瓦斯检查(即一炮三检查)。使得开挖过程中监测瓦斯浓度做到不间断。测定瓦斯浓度点,设在隧道风流的上部进行,距离煤壁200mm处。
炮孔的堵塞质量对提高爆破效率,减少有害气体和防止炸药爆炸时火花包泄起很大作用,因此,装药完毕必须充填符合安全要求长度的泡泥,并捣实。实际用1:3的泥沙混合泡泥,湿度为18~20%。这种泡泥既有良好的可塑性,又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炮孔深度超过1m时,要求堵塞长度不小于0.3m。
起爆电源在含瓦斯的隧道环境中爆破,通电时间必须小于6ms,使用线路电源放炮,由于无法控制通电时间,电路被炸断时可能产生电火花,引爆瓦斯。因此只能采用MFBB型煤矿发爆器作为起爆电源。
由于爆破激起的空气冲击波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高,但作用时间较短,不能将瓦斯加热到爆发温度,可是空气冲击波经过反复迭加,则有引起瓦斯爆炸的危险。因此,掘进掌子面不得有阻塞断面三分之一以上的物体,隧道中的凿岩台车、装载机、运输机等大型机械在爆破前应退离到距掌子面后20m以外。
铲装石渣前必须将石渣浇湿,防止金属器械摩擦和撞击发生火花;出碴运输车辆要安装尾气排放净化器,防止排放尾气带有火花。
风枪开钻采用套钻技术和湿式作业方式:先用短的钻杆钻孔打眼,再用长的钻杆在打好的钻眼继续钻孔作业,以避免风枪的长钻杆在岩层表面打滑产生火花;钻孔与喷射砼作业要做到先开水后开风,以密闭粉尘,避免产生火花。
Ⅳ、Ⅴ级弱围岩拱部开挖一次成形并采用型钢拱架支撑,Ⅲ级围岩及以上全断面开挖,及时喷砼(厚度>15cm,也称初衬)封闭围岩减少瓦斯溢出。型钢拱架的连接钢筋一律采用机械连接,不得焊接连接,即采用圆钢代替:每根圆钢的两头丝扣长度不低于100mm,用4个螺母及垫片和型钢固定;钢筋网片之间的连接以及和型钢、连接钢筋的固接采用铁丝扭结。纵向连接钢筋的预留孔和超前小导管一样,即型钢在洞外分节加工拼装时预留。
初衬结束后,分离式隧道之间的人行、车辆通道可以开挖成型,以作应急通道。
2结束语
采取以上措施后,西山隧道的施工基本上顺利进行,没有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但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工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安全培训,懂得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知识。
参考文献:
[1]张铁岗.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1,(3).
[关键词]矿井 地质灾害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D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126-01
1.引言
煤矿企业只有科学地认识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在开采过程中采取综合有效地预防措施,才能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矿井地质灾害的种类
矿井的地质构造是影响地质灾害的关键性因素,在矿井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会打破地下原有的封闭环境,改变地质构造,造成安全隐患。地质构造受外界环境改变的刺激所产生的变化种类复杂,后果也不尽相同。以往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地表移动、瓦斯泄漏和岩层渗水等是较为常见的矿井地质灾害。
2.1 地表移动及覆岩破坏
较为常见的地下水位下降、地表裂缝和开采沉降均归因于地下开采面积过大,在矿区范围内,尤其是煤层浅埋区,大面积的煤层开采形成采场空间,会引起围岩的原始应力变化,当围岩所承受的应力超过它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发生位移、开裂甚至断裂,造成覆岩破坏、产生地表裂缝等。虽然煤矿企业会对裂缝地区采取回填、土地复垦等措施,但很难恢复到地质构造变化前的效果,这不仅涉及到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为地表水渗透提供了通道,埋下了安全隐患。
2.2 瓦斯与煤尘爆炸
矿井瓦斯是煤的生成和变质过程中伴随产生的气体,由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构成。瓦斯爆炸是一定浓度的瓦斯在引火源的作用下与一定浓度的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瓦斯浓度、氧气的浓度以及引火温度是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但三者的临界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受压力及煤尘、混合气体浓度和惰性气体混入等影响,情况通常较为复杂。更为重要的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会促使附近的气体产生极大的冲击力,造成人员伤亡和巷道、器材破坏,其扬起的煤尘使之参与爆炸,形成连续爆炸,破坏力骤然提升。
煤尘爆炸是指煤矿生产中的各种矿物细微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燃烧或爆炸反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CO等有毒气体能导致人员窒息身亡。
2.3 矿井水害
透水事故在近期发生的矿井灾害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以矿井涌水和老空透水为主的水害事故不容忽视。大多数地方的煤矿均在煤层浅部开采,将井筒建在老空区或周围有老空区的现象普遍存在,古老煤矿形成的老空区积水量很难预测,开采范围也难以确定,极易引发透水事故。
3.矿井地质灾害的特点
充分地掌握矿井地质灾害的特点对有效预防事故发生、及时减小灾害损失起到关键性作用。综合来看,矿井地质灾害主要有连发、区域性强、可预测性等特征。
3.1 连发性
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联动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方面出现变动必然会引发其他自然因素的改变,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当矿井的地下构造因开采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引发其他地质要素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改变或破坏,这种连锁式的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引发地质灾害,且灾害的种类极可能具有非唯一性,产生复杂的、连发性的地质灾害。
3.2 区域性
几乎每个不同的区域都具有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其耐受性和受破坏程度通常具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不同区域的矿井面临的地质灾害威胁不尽相同,由地区特性决定。
3.3 可预测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科研能力的提高,相关部门关于地质灾害的认知程度不断加深,煤矿企业也从多种渠道获得了有关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地质灾害的预兆、形式等有了进一步的把握,不再单纯凭借以往的经验教训,先进的科学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质灾害的可预测性表现突出。然而,由于地质结构复杂多样,现阶段仍难以实现全面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
4.矿井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4.1 减轻地下开采对地面影响的措施
为了降低地下开采对地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对开采可能影响到的地质结构及其应力能力进行透彻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当地下开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时会对地面建筑及道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也可能造成地下水疏干和耕地、坡地裂缝。
对于薄煤层和中厚煤层而言,虽然随着上覆岩的成分、膨胀系数等变化其塌陷带波及上部岩层所造成的裂隙高度会不尽相同,但其裂隙高度仍然是有限的。对于厚煤层来讲,由于采取与薄煤层不同的开采方式,开采过程对岩层的破坏程度也明显加强,基本上为开采厚度的2-8倍。裂隙沉降带高度能达到不规则塌陷带的2倍多,若覆岩层的厚度超过了以上数据计算的破坏影响高度,则地面可以免受波及,几乎不会产生破坏迹象,否则,要充分考虑应对地面破坏的预防措施。然而,从煤矿企业的角度出发,即便是没有影响,也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性预防措施。
4.2 预防瓦斯与煤尘爆炸的措施
4.2.1 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
预防瓦斯爆炸可以从控制爆炸条件入手,防止矿井瓦斯集聚、避免接触高温火源。
对于预防瓦斯气体聚积可以从三方面加以控制。首先,要加强矿井的通风管理,使瓦斯浓度保持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在各工作面设置独立的进回风系统,使瓦斯浓度在进风风流中不超过0.5%,回风风流中不超过1%,矿井总回风流中低于0.75%。其次,要建立健全瓦斯检查制度,保证检查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利用先进的甲烷检查仪器对各用风地点的瓦斯浓度进行精准测量,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严禁超限作业。最后,从降低煤层及采空区瓦斯产生量的角度减低瓦斯浓度,采取瓦斯抽放的方式对含量大的煤层进行事先处理。
4.2.2 防止煤尘爆炸的措施
根据煤尘爆炸发生的特征,要从防尘和隔绝火源两方面防止事故的l生。一是采用静压洒水的方式减少矿井中煤尘的悬浮量和产生量;二是采取全方位的火源隔绝措施,坚决禁止因摩擦等产生高温火源。
4.3 矿井水害的预防措施
矿井水害不仅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利益和员工安全,更关系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预防矿井水害,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摒除工作人员的保守思想,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灌输矿井水害的相关知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矿井水害的危害,提高警惕。其次,要加强预先探测,明确分工和工作职责,对于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保证探测工作及时进行,同时也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探测设备,确保获得全面、准确的高质量探测结果,争取将矿井水害扼杀在摇篮中。最后,要注意矿井选址和合理改造,在矿井选址的过程中要事先对水害的风险进行评估,结合工程的实际效果进行综合考量,充分降低水害发生的概率。
5.结语
矿井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危害等级高、防治较为困难,短时期内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此类危害的发生。因此,煤矿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和设备做好全面的预防工作,为辛勤的员工负责,为企业的发展负责。
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瓦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爆炸和燃烧;当瓦斯大量积聚,浓度达到或超过40%时,能使人窒息,造成死亡。井下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不但会造成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矿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采取下措施,以有效地控制瓦斯爆炸。
一、改善矿井通风系统,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优化选择矿井合理的通风系统和改造方案。采用降阻、堵漏、改造通风机性能等技术措施,提高矿井通风能力和抗灾能力。煤矿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局部通风机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消灭串联通风、老塘风。局部通风机必须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实行挂牌制度,任何人不准随意停开,建立停电停风台账以及停电停风管理制度。严禁使用3台以上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严禁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掘进工作面供风,同时必须实现风电闭锁和瓦斯电闭锁。
二、加强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
掘进工作面采用全压式局部通风机通风,瓦斯喷出与煤尘爆炸的区域采用全压式通风。局部通风机由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设在进风巷道中,实行“三专两闭锁”。风筒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且吊挂平直,接头严密,不漏风,不脱节,破了洞要及时修补,拐角用弯头转弯,严禁转死弯或直角弯。风筒出风口要符合有关规定,距掘进迎头不得超过5米。
三、加强掘进通风装置管理
加强掘进通风装置管理是防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重中之重。做好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工作,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1.煤矿必须按规定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工。瓦斯检查工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责任心强,有煤矿井下工作经验,熟悉通风瓦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要求,能熟练使用瓦斯检定器(光学甲烷检测仪),并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资格证。强化现场管理,杜绝空检、漏检、假检。
2.加强技术管理,合理布置巷道,最大限度合理配备采掘比例,同时,在作业规程中要提出安全管理。两巷的贯通相距2O米时,只准从一头向对方接通,不得对接,对方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每次爆破前,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工要到对面工作面(或巷道)检查瓦斯情况,只有当对方工作面各处瓦斯浓度均在1%以下时,设好警戒,方可装药爆破。贯通时,必须有通风部门的负责人在现场指挥贯通,巷道贯通后严格按照编制的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措施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并对相关区域的风量、瓦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大力推广采掘机械化工艺,尽量减少打眼、装药、放炮。炮掘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的爆破制度,只有当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可装药爆破。
4.加强掘进工作面瓦斯以及煤层掘进巷道或掘进工作面高顶处的瓦斯管理工作。可采用充填法排放高顶处瓦斯积聚,也可利用导风风障、压风管、水力引射器等安全设施把风流引到高顶处,从而有效地控制高顶处的瓦斯浓度。
四、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管理,严防电气火花产生
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的三大要素(氧气浓度、瓦斯浓度、火源)中,氧气浓度虽然不能有效控制,但瓦斯浓度和火源是可以控制的。井下电气火花是引爆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入井防爆检查制度,入井后采用机电运输设备的各类保护装置,同时大力推广使用不延燃高低压动力电缆、煤电钻电缆及阻燃胶带、无火花信号装置、真空开关等新技术新装备。全面加强设备检修、维修,严禁带电作业,特别是地方小煤矿井下煤电钻的综合保护必须投用。严格按相关规程作业,坚决杜绝“鸡爪子”、“羊尾巴”和“明接头”。坚持掘进工作面使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严禁电工违章作业和带电检修和搬迁电器设备,不完好的矿灯和非防爆的电气检测装置严禁入井,杜绝电气火花的产生。
五、加强井下掘进工作的爆破管理
井下爆破工作也是点燃瓦斯与煤尘爆炸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防止爆破引起瓦斯爆炸,煤矿应使用合格的炸药与雷管。在有瓦斯、煤尘爆炸的掘进工作面,严禁使用非煤矿许用的炸药和雷管。雷管和炸药必须分开搬运,分别送往掘进工作面。在打眼放炮时,应设防尘措施,放炮前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与“三人连锁放炮制”。按规定装药联线放炮,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炮泥,严禁用爆粉、煤状及可燃材料做封泥,严禁放空心炮。放炮必须采用煤矿许用的放炮器材,禁止使用明接头或的放炮母线,坚决使用放炮器,放炮后加强通风,认真检查瓦斯后方可作业。
六、加强掘进“一通三防”工作,搞好安全培训
关键词:瓦斯管理;事故分析;预防
中图分类号:TD7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187-01
引言:中平能化集团本部目前有30多对矿井,随着产能的扩大和采深的下延,目前已有10多对高瓦斯矿井,生产条件日益复杂,安全隐患逐年增加。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为提高安全系数,集团公司制定了建设现代化矿井的规划,提出用两年时间消灭炮采的发展目标。同时在今年成立了能源化工研究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重点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瓦斯防治等领域的攻关,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集团公司如何预防瓦斯事故的发生做一具体阐述,以供同行探讨。
一、瓦斯事故的源头――瓦斯积聚
众所周知,引起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足够量的瓦斯、足够量的空气和引爆火源。三要素中足够量的瓦斯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井下作业场所瓦斯达不到爆炸浓度,再有足够的空气和引爆火源也不会引起爆炸。所以,讨论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的瓦斯爆炸,首先应该讨论作业场所瓦斯的积聚。统计表明,瓦斯积聚主要原因是无风、无循环风造成。掘进工作面、盲巷、留煤眼和采空区等为主要积聚区。
二、瓦斯事故预防
(一)防止矿井瓦斯积聚
1、加强通风管理,要求矿井拥有安全可靠,独立,且风向合理、风量稳定的通风系统。2、及时处理积聚的瓦斯,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1)封闭长期不用的盲巷、盲硐;(2)未封闭的盲硐区安设风板及风简分叉;(3)临时停工的工作面,不得停风;(4)机采工作面及机组应配水力引射和环隙压风引射送风设备。3、积聚大量瓦斯的巷道,不要瞬间启动风机,应制定安全疏排方法。4、严格执行规程,必要时,积极建立瓦斯监控检测系统。5、分源瓦斯治理及抽放,掘进工作面瓦斯超过3m3/min、回采工作面超过5m3/min,应采取抽放瓦斯办法。
(二)对“三违”行为造成的事故认真总结分析
造成“三违”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来自思想认识上的错误、生产与技术管理失误及职工素质不高3个方面。
1、对瓦斯涌出及积聚规律缺乏辩证认识。机械认为,瓦斯涌出量大才有可能引起爆炸,甚至个别领导认为自己的矿是低沼气矿井,不会发生瓦斯事故。要避免瓦斯事故,根本问题是要预防瓦斯积聚。只要保持正常通风,强化通风管理才能防止发生。坚持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电器防爆等制度,坚决执行煤矿“一通三防”齐抓共管责任制,从根本上杜绝瓦斯事故。2、生产与技术管理上失误,直接威胁通风安全。矿井设计低劣,开拓布局不合理,生产安排不当,给通风、防瓦斯、防尘、防灭火带来先天性困难或隐患。3、防治瓦斯燃烧。(1)井下用安全、合格材质的锤打冲击工具;(2)矿灯应保证完好,严禁井下拆、开敲打矿灯;(3)防止机械摩擦起火,安装过热保护、温度检测报警装置;(4)井下使用安全设备和材料,并严格管理。4、不断提高职工素质,适应由低瓦斯向高瓦斯矿的过渡。一些干部、工人安全观念淡薄,安全责任感差。干部表现为违章指挥、决策失当,工人为违章操作,一味蛮干。这里又以采掘区班长最为典型。
三、加强现场管理是防止事故的根本
在井下,加强防止瓦斯积聚措施的施工、工艺管理。加强采掘工作管理,施工时间、瓦斯涌出状况和动力征兆相适应。加强放炮管理,要有专门放炮措施、爆破说明书、炮眼布置:孔数、孔径、孔距、孔深及角度。
1、存在瓦斯积聚(浓度达2%,体积达0.5m3)。其存在的地点主要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盲巷、盲硐、采空区、溜煤眼及采空区等。2、超通风能力生产,采掘面风量分配不足。3、局部通风管理不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通风设备亏欠。通风设施质量差,如风门漏风、永久密闭漏风、采空区漏风等,风流短路,无风、微风、循环风等以及一台局扇向多头供风,无计划停风,局扇“三专两闭锁”不执行,风筒管理不善等。
四、经验与建议
1、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工作,完善通风系统,完备通风设施。2、加强矿井瓦斯管理工作,重点是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和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高瓦斯矿井做到“应抽尽抽”。3、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杜绝“三违”。4、加大“一通三防”工作力度,层层落实各级各部门“一通三防”责任制,确保矿井“一通三防”的装备设施投入。5、井下各用风地点,要合理配风。特别是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局扇要有专人管理。禁止局扇无计划停风,长距离掘进巷道风量不足。杜绝局扇多头供风,掘进工作面循环风、无风、微风作业。杜绝不合理的串连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6、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采取使用水炮泥、水电钻、放炮喷雾等措施。7、处理电器失爆及高温点,消灭井下任何火源。8、盲巷、盲硐、废巷、采空区等容易引起瓦斯积聚的地方,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关键词 煤矿;井下通风;灾害预防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7-0165-01
通过保证煤矿井下的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有效的预防以及避免安全事故以及灾害的发生,确保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以及正常运行。井下通风与灾害的发生具有相辅相成且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实际的生活中,做好井下通风工作,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以及预防灾害的发生,从另一方面确保煤矿井下通风的顺利进行。据相关专家的有效统计表明,煤矿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井下通风的不良而造成的,所以,良好的通风措施可以预防矿井事故发生,保证煤矿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1 煤矿井下通风的重要性
井下通风是指将新鲜的空气引进煤矿中,增加煤矿井下的氧气浓度,降低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煤矿井下通风的主要作用是:给井下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井下工作人员对氧气的需求;冲淡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调节井下的气候,为井下的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经相关实践经验表明,对煤矿矿井进行通风是非常必要,且是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井下工作人员在没有氧气的支持下,随时可能会丧失生命,同时,煤矿进行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如CO、CO2、NO2、HS、CH4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体征,如不及时的排除,不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而且还危机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但煤矿井下受地温等因素的影响,其气候环境非常恶劣,及时的对其进行通风调节,可以进一步确保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生命健康,进而确保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如不进行通风就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以及生命的安全,所以,煤矿井下进行通风处理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环节。
2 煤矿井下通风灾害预防原理分析
有害气体中毒以及瓦斯爆炸是煤矿井下最为常见的生产事故,而有效的矿井通风就可以避免这两种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井下通风设备以及系统可以通过对井下的风流进行有效的控制,使煤矿井下的风向按照指定的路线流动,有效的将有害气体引进采空区内,随着空气的排除,进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风别是: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大于12%;瓦斯浓度在5%-16%之间;存在可能引发的火源,气温大于650℃。在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够发生爆炸,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就能有效的预防并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氧气浓度过低会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危险,所以在控制以及预防瓦斯爆炸的过程中主要以控制瓦斯浓度以及杜绝火源为主,避免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井下作业时,如果通风情况不好,就会造成瓦斯浓度上升,如果通风情况良好,瓦斯浓度就会随着风流而降低浓度,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时刻做好井下通风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瓦斯浓度升高而发生爆炸。同时,煤矿井下存在有很多的火源,但是对主要的火源加以控制后,就能够有效的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此外,在煤矿井下进行施工作业时,应该尽量避免金属与金属间的摩擦,避免其摩擦产生的火花而引起瓦斯爆炸,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火源的预防以及监测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瓦斯爆炸发生的几率,确保煤矿的正常生产以及正常运营。
3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优化措施
近年来,为了能够很好的适应机械化采煤的要求,煤炭企业管理部门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颁布关于煤矿发展的相关技术要求的标准,并严格执行,将其作为建设新井、改造矿井技术以及开拓深延为基础依据。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煤矿生产集约化、开采深度增加、瓦斯大量涌出等问题,遵循节能减风、综合治疗、对症下药的指导方针,对传统的煤矿通风设备以及系统进行优化设置以及改造,大力配合煤矿进行改进工作,其具体的实施优化方案可以总结概括为以下内容。
3.1 引进新的通风设备
1)为了适应煤矿井下通风系统的优化以及生产集约化的相关要求,1980年末,我国相继引进2K60和GAF系列的轴流式风机、G4-73和K4-73系列的离心式等风机。20世纪90年代初,依据国家的八五关项目,研发出FD型的对旋式风机。该系列的通风机具有低耗能、高效率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各大煤矿企业中。
2)研制出离心式风机的调速装置,引进可控硅调速、液力、液力偶合器和变频调速装置。
3)加强通风机以及其相关的附属装置的管理工作,减少风硐、风机内部以及扩散塔的阻力损失和漏风,提高通风机运行效率。在对煤矿中老旧机进行优化改造中,应该查明通风机特性与通风网络风阻特性匹配差,使风机长期处于低效区运行等问题,提出一整套风机经济运行的办法,对老、旧风机进行多种方法的技术改造,如采取更换机芯、改造叶轮和叶片等办法提高风机运行效率。
3.2 采区通风系统优化布置
优化采区和工作面的通风布置,有效提高通风能力和排出瓦斯的效果。随着集约化生产和矿井向深部发展,采区和采煤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剧增,要求采区和采煤工作面的通风能力迅速增大。在采区的通风系统布置方面,出现3条上山的布置方式,采区内有了独立的进风和回风上山,利于采区内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独立通风,提高采区的通风能力和风流的稳定性,也为保证采区的局部反风和作业人员的安全脱险提供有利条件。在采煤工作面的通风布置方面,在常规的U型通风布置的基础上,提出了U+L型方式,改变了采空区的流场分布,有效地防止采煤工作面隅角瓦斯积聚,促进采空区瓦斯的排放。为了防止专用瓦斯排放巷瓦斯超限,又提出和采用了Y型的通风布置方式,单独供应新鲜风流直接稀释采空区涌出的瓦斯。此外,还采用了W型和Z型等布置方式,在适宜条件下均取得较理想的通风效果,改善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条件,保证安全回采。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煤矿通风系统的提升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彰显,给煤矿的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注意文中提到的几点内容,如引进新的通风设备、采区通风系统优化布置等措施,提高煤矿井下通风效率,避免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运作,减少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国强.论煤矿井下通风对灾害发生起到的预防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6(16):255-256.
【关键词】瓦斯;地质;矿井
前言
在所有的煤矿安全事故当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就是事故,也是煤矿五种灾害中的一种。近年来,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频率在不断地递增。如:在2009年的时候,我焦煤集团屯兰煤矿就发生了一起事故,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县振兴煤矿事故、在黑龙江的龙煤鹤岗公司发生了新兴煤矿事故等都是典型的瓦斯爆炸事故。所以加强瓦斯事故的安全管理及防治措施是有一定的必要性。
1.对矿井瓦斯地质影响的因素
瓦斯大部份是煤在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的,根据瓦斯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三种形成方式,那就是生物化学作用形成、油气田的瓦斯侵入和煤变质形成。日常所说的瓦斯含量指的就是岩体或是煤体在自然环境的条件下所含的瓦斯量,总共包括两种瓦斯,即吸附瓦斯和游离态瓦斯。对矿井瓦斯含量的影响原因有很多,全部概括起来的话有两大类:一是瓦斯放散和保存条件;二是影响瓦斯生成量多少的因素。实际中的瓦斯生成量和矿井中煤岩体内的瓦斯含量差别是比较大的,不同煤田、同一煤田不同矿井和同一矿井不同采区的瓦斯含量也是大有不同。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那就是来自于地质因素,其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1)煤层赋存的条件。处在煤层中的瓦斯会受到来自地层的压力,瓦斯将在煤层中不断地运动,而运动的速度与围岩和煤层的渗透性密切相关。围岩和煤层渗透性越大,那样瓦斯就越容易逸散,反言之,瓦斯则越容易储存在煤层当中;如果煤层的围岩致密而完整,那么煤层中的瓦斯就会很容易地被储存下来,反之,瓦斯就越容易逸散。同时瓦斯是可以在水中溶解的,因此地下水活动的越剧烈,煤层中所含的瓦斯量就相对较少,反之,地下水活动不剧烈,煤层中瓦斯的含量就相对比较多。另外,水分子也会对瓦斯的含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它是可以占据吸附表面和煤体的裂隙,减弱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所以,煤层含水量越大,瓦斯就相应的越少。瓦斯还与煤层倾角和煤层的埋藏深度有关系。通常,瓦斯的含量会与煤层埋藏深度成正比例的关系,而煤层的倾角越小,瓦斯的含量就越大。对于那些埋藏的不深的煤层,尤其是露头存在时,那样煤体中的瓦斯就更容易通过露头的方式逸散到大气中去,瓦斯的含量相对较小。
(2)地质的构造。影响同一矿区内瓦斯含量存在比较大的差别的主要因素就是地质的构造,瓦斯涌出量往往减少或增加是在地质构造的附近。一般说来,有利于瓦斯的排放,瓦斯含量就相对会减少;压性断层是可以封闭和储存瓦斯,所以称其为封闭性断层,这会使得瓦斯含量不断增大。在影响瓦斯存储因素中当,地质构造是占首位的,则封闭型地质构造是有利于封闭瓦斯,开放性地质构造则是有利于排放瓦斯。瓦斯的喷出大多数是发生在溶洞裂缝区、地质构造破坏带、向斜和背斜轴部储瓦斯区和其他储瓦斯构造与原始洞缝相通的区域,是发生瓦斯喷出的良好通道,这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煤体自身的性质。一般煤质和煤体的孔隙率就取决了煤体对瓦斯的吸附能力,煤的孔隙大小不同,变质程度不同,它含的瓦斯量也是大不相同的。在成煤的初期,煤的孔隙率大,结构疏松,储存游离瓦斯的空间比较大,那时瓦斯的吸附能力也是很强的。但那时的煤质主要是以褐煤为主,在成煤物化的作用下还未生成大量的瓦斯,所以煤体中所含的瓦斯量相对是比较少的。在煤化地质的作用下,煤质孔隙率减少,逐渐致密,吸附瓦斯的能力相对降低不少。随着煤的不断变质,煤体内部将会产生许多细微的孔隙,这样煤的表面积就会不断的扩大,至无烟煤达到最大,因此无烟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是最强。
2.矿井瓦斯事故发生的防治措施
2.1建立瓦斯安全管理机制
为了尽量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搞好瓦斯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减少瓦斯爆炸事故的前提。除去瓦斯爆炸物质的危险源。尽可能地去抽放瓦斯,抽出开采的邻近煤层、采空区和煤层等瓦斯源中的瓦斯,减少井下瓦斯的涌出量,是提前控制和预防瓦斯事故的最基本措施。对于部分地区聚集的瓦斯,可分支通风法、采用隔离法、引风法等措施来隔离或者吹散巷道内聚集的瓦斯,保障生产安全。
2.2建立火源安全管理机制
(1)加强矿井用火的安全管理。严禁在井下生火取暖和吸烟。瓦斯泵房和附近20m以内不许存在明火。在井下也不准进行气焊和电焊等焊接作业,如确实是需要那么就必须严格执行报批手续。
(2)加强矿井用电的安全管理。矿工长期在低电压供电线路中所养成的带电搭火、接线、换灯泡等习惯,如果在井下高压电力作业中还是如此,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用于井下的电气设备必须进行防爆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井下电缆接头不准留有明接头,对电缆经常检查,防止漏电,设置漏电保护器;矿灯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如在井下发生损坏,严禁在井下打开电池盒或自行修理。
(3)加强井下放炮的安全管理。井下作业时要对火药和雷管进行严格管理,实行审批使用程序。严禁简放明炮及明电放炮、化放炮程序、多母线放炮、反向爆破、次装药多次爆破、违规填充炮泥、一使用岩石炸药爆破等。
2.3矿工不安全行为控制
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因素交合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一些主观上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同时也有间接的原因。安全教育目的是为了防止矿工的不安全行为,防止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它的重要性第一就是在于通过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企业领导和广大矿工做好预防事故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第二,安全技能的提高与安全技术知识的普及,可以使广大矿工们掌握事故发生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同时可以提高安全操作水平。第三,矿工们还可通过安全教育来提高安全控制技术与掌握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做好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可以起到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作用。安全教育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1)安全的态度教育。操作者可以通过安全态度教育尽可能自觉地掌握安全技能,尽量克服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观念和思想,从而树立科学的法制观念和安全观念,端正安全的态度,自觉地遵章守纪,提高安全的意识,搞好安全的生产。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学习安全生产法规、法律、企业规章制度与方针政策,安全形势教育和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开展的安全教育等。
(2)安全的知识教育。使矿工们能够掌握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提高矿工们的安全素质,从而提高煤炭企业整体事故预防水平。教育内容包括安全法规知识、生产法律、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各种知识教育的深度可结合矿工所在岗位进行安排。
(3)安全的技能教育。通过对教育者进行培训与反复的实际操作训练,可以让他们逐渐掌握安全的技能。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使作业人员能熟练掌握并完成本岗位安全作业技巧,具备一定的安全操作能力与紧急应变能力。
关键词: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防治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demand, tunnel engineering quantity increased, tunnel construction is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 general construction, risk factor is higher, especially the gas tunnel situation is more outstanding. Combin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my years in gas prevention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the gas tunnel construction of gas tunnel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gas prevention and its corresponding safety measures.
Key words: gas;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瓦斯
特征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CH4)与乙烯(C2H2),比重为0.554,具有能燃烧,能爆炸,能使人窒息的多种危害性,但它的最主要的危害是燃烧爆炸。
放出类型
瓦斯放出是地层中的瓦斯气体在地应力作用下沿岩体构造裂隙外漏的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瓦斯的渗出:它是缓慢的、均匀的、不停的从煤层或岩层的暴露面的空隙中渗出,延续时间很久,有时带有一种“嘶嘶”的声音。(2)瓦斯的喷出:比上述渗出强烈,从煤层或岩层裂隙或孔洞中放出,喷出的时间有长有短,通常由较大的响声和压力。(3)瓦斯的突出:在短时间内,从煤层或岩层中突然猛烈地喷出大量的瓦斯,喷出的时间,可能从几分钟到几小时,喷出时常有巨大的轰响,并夹有煤块或岩块。 以上三种瓦斯放出形式,以第一种放出的瓦斯量为最大。
3、瓦斯爆炸影响因素
(1)温度
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甲烷爆炸下限下降、上限上升,即爆炸范围扩大。
气压
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甲烷爆炸下限变动很小而上限上升很大,这个规律对烃类气体都适用。
氧气浓度
瓦斯爆炸界限随混合气体中氧含量的降低而缩小。当氧含量降低到12%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
煤尘
飞扬在烷空气体中的煤尘,会降低甲烷的爆炸下限。因为不仅煤尘本身有爆炸性,而且煤尘遇热时可能会干馏出可燃气体,这些都可使甲烷爆炸下限下降。
二、瓦斯隧道安全施工的特点
凡隧道通过的地层中预计含有瓦斯或检测出瓦斯,即属于瓦斯隧道(与瓦斯地段长度占全隧道比例大小无关)。
1、瓦斯隧道施工时,可能发生6种灾害:瓦斯爆炸、瓦斯燃烧、瓦斯窒息、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尘爆炸、巷道坍塌。
2、低瓦斯隧道在铁路和公路的瓦斯隧道中,数量最多,比例最大。
3、瓦斯隧道中瓦斯涌出量小,洞内瓦斯浓度低,有时甚至测量不出来。不论设计方还是施工方,都容易忽视。
4、铁路规范规定,低瓦斯隧道不要求使用防爆的机具和电气设备,很多人以为与普通隧道没有区别。
5、低瓦斯隧道一般不会出事故(在南昆线以后),内昆、水柏、渝怀等很多铁路的低瓦斯隧道都正常施工,没有出事故,已经产生了麻痹思想,但低瓦斯隧道一样会出事故,有必要强调它的安全生产重要性,有必要针对低瓦斯隧道的特点研究其安全生产技术。
三、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防治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隧道瓦斯管理制度
隧道瓦斯管理制度是隧道瓦斯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保证隧道安全生产的基本措施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措施,没有制度就没有统一的行为标准。隧道施工生产是在极其复杂和恶劣的环境中进行作业,如果出现某一个人的行为不规范,就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使通风与瓦斯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正常的开展,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必须结合隧道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隧道瓦斯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 隧道瓦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健全专业机构,配足检查人员,定期培训和不断提高专业人员技术素质的规定,安全检查人员(包括瓦斯检查员)区域分工巡回检查汇报制度、交接班制度,项目负责人抽检瓦斯日报的规定;塌方区和密闭启封等有关瓦斯管理的规定;爆破与隧道贯通时的瓦斯管理规定;隧道瓦斯排放的有关规定及瓦斯监控装备的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隧道瓦斯抽放、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以保证有关规定、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施工人员培训
对进洞施工人员及管理干部进行瓦斯隧道安全技术培训。工人必须学习安全基础知识,了解有关事故发生的预兆,掌握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熟悉本工种操作规程及有关设备的操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干部必须学习安全技术理论,掌握瓦斯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特别重视要加强特种工种培训,如:瓦检员、电工、开挖工、爆破工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准上岗作业。
控制火源
控制火源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式:
1、控制火源进入瓦斯隧道,要求采用严格的管理方式,检查施工人员随身携带的可引起燃烧的物品如打火机、香烟等易燃易爆物品,并进行严格的登记。
对用电系统进行改造,采用矿用防爆物品,如防爆低压灯、防爆接线盒、防爆开关等。
对施工机械进行改造,洞内所有的施工机械都要进行防爆改装,以防止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火花。
对洞内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行为要采用严格的审批制度,施工部位20米区域内要进行严格的瓦斯检查,检查人员跟踪作业,并配备灭火器、救生设施等。
爆破作业必须采用煤矿许可的矿用炸药,装药量、雷管、炮泥及放炮点附近的瓦斯浓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
(四)爆破作业防治重点
爆破作业应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严格执行“三人连锁爆破制”(指放炮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班组长派人警戒准备下达放炮命令,然后将自己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浓度符合要求后,再将放炮牌交给放炮员)。
瓦斯作业面必须采用电力起爆,严禁使用半秒、秒级电雷管。
瓦斯作业面爆破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
2016年11月30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召开全国煤矿事故警示教育视频会议,此次会议是为了贯彻落实2016年11月27日国务院安委会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吸取重庆金山沟煤矿“10・31”特别重大瓦斯爆炸等事故教训,研究部署深化煤矿安全大检查,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12月4日下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又在赤峰市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认真学习、总理近期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重点分析近期3起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部署各地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切实吸取血的教训,进一步明确要求、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主持会议。
吸取事故教训
11月30日会上,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有关涉煤中央企业的相关人员观看了事故警示教育片。事故警示教育片主要介绍了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简称“通矿公司”)松树镇煤矿“3・6”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及教训。2016年3月6日,通矿公司松树镇煤矿+100m东一采区41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2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 286万元。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411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位于复杂地质构造带,第一单元45个区域防突底板穿层抽采瓦斯钻孔中,有个别钻孔控制巷道两帮距离不符合规定,采取的顺层钻孔补充防突措施未能消除工作面突出危险;未执行该矿班班都要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要求,事故前连续3个小班未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出现煤层变软、片帮、瓦斯忽大忽小等突出预兆后,没有认真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掘进工作面片帮、漏顶诱导煤与瓦斯突出。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矿井没有认真落实煤矿防突规定和企业内部防突要求;矿井防突安全技术管理存在漏洞;矿井防突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通矿公司对松树镇煤矿日常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重视不够,要求不严,隐患排查与安全管理不力,未能及时纠正该矿存在的没有落实防突规定和要求、防突安全技术管理有漏洞、防突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吉煤集团对通矿公司和松树镇煤矿区域防突措施落实、局部防突管理、消除地质构造威胁等工作监督指导不力等。
事故及暴露的问题
近期煤矿较大以上事故多发。截至2016年12月15日,2016年已经发生11起重特大事故,分别是:1月6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乾安煤矿发生重大煤尘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3月6日吉林白山市江源县吉煤集团通矿公司松树镇煤矿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2人死亡;3月23日,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同生安平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4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天利煤矿发生重大顶板事故,造成10人死亡;4月25日,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矿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1人死亡;7月4日,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彩北村一小煤矿(非法)因非法盗采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2人死亡; 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林利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10月31日,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3人死亡;11月29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景有煤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22人死亡;12月3日,赤峰宝马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2人死亡;12月5日,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茶店子镇辛家煤矿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1人死亡。
11月30日会上,通报了重庆市永川区金山沟煤矿“10・31”瓦斯爆炸事故原因。经初步查明,直接原因是该矿违法超层越界盗采煤炭资源,违规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巷道式采煤法,以掘代采,串联通风造成瓦斯积聚,违章裸眼放炮引发瓦斯爆炸,煤层参与爆炸。这是继2013年吉林八宝煤矿“8・29”事故以来,时隔3年7个月,发生的又一起特别重大煤矿事故,影响非常恶劣,教训极为惨痛。
12月4日下午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上,重点分析了重庆永川区金山沟煤矿“10・31”特别重大事故、黑龙江七台河市景有煤矿“11・29”重大事故、内蒙古赤峰市宝马煤矿“12・03”特别重大事故等3起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均为瓦斯爆炸事故,均存在严重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均属关闭退出和落后产能的煤矿,均为被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查处的煤矿。这些共性问题反映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也反映了安全监管不力,工作不扎实、不落实等问题。
近一段时间,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同类事故反复发生,教训没有认真吸取,值得深思。从事故原因分析,以及近期安全检查的情况看,煤矿超层越界开采、超能力生产、擅自复产复工、重大灾害治理措施不落实、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基础管理滑坡、监管监察执法力度不够、小煤矿淘汰退出不坚决等问题突出,必须清醒认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警钟长鸣、举一反三,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
防范事故发生
12月4日会议上,杨焕宁强调,年末岁尾历来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11月27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努力把安全生产大检查推向深入,防止走过场、走形式,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加强组织动员,增强安全生产大检查的严密程度,特别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点企业、部位、场所,严格落实检查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