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

时间:2023-02-22 10:1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参与式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参与式教学

第1篇

践;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2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40―01

一、 参与式教学的概念

“参与”是指参加活动的个体投身在群体活动中,与群体成员之间所发生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和基本形式。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基本的合作,使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探究、反思、感悟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认识与情感,从而达到改善班内学习氛围、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的目的。

二、参与式教学的优点

参与式教学是新的教学理念,它意味着教学观念的改变,这种理念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教师,教师不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动脑筋深入思考,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理念是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通过与同伴的探究、合作和交流,有利于挖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其次,能削弱初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被动的重复,在参与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有更多的独立探究时间,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参与式教学在培养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之班额过大、资源短缺等主客观因素,导致很多时候参与式教学徒有形式,而没有实效。

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不管教学内容、性质、难度,也不管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一律由学生讨论完成,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让自主探究变得盲目而缺乏实效性。而且,活动的评价形式单一、主观、片面,只关注结果,不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重小组评价,轻个人评价。

从实际情况来看,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活动小组分工不合理,讨论的形式也一成不变;教师对活动的目的交待不够明确,分工不够具体;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前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整个交流过程有时成了优等生的“一言堂”,其他同学只能成为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

四、如何构建参与式课堂

参与式教学的全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评价阶段。

1. 参与式小组教学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活动小组的组建和教学活动设计。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将本学科学习较好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性格内向和外向的学生分到一组,形成一种互补;小组规模以每组4-6人为宜;座位的编排方式可灵活选用。为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应轮流担任小组内的不同角色,如组长、纪律监督员、汇报员等。

2. 参与式小组教学活动实施阶段包括教师的引导和小组活动。教师在进行活动前,应以教学设计为基础,向学生讲授活动预备的学习知识和概念。教师要为每个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任务。

第2篇

【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 参与式 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22-0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教育,师范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师范教育是教师教育的前沿阵地,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师范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教学系统设计》与教学设计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和媒体环境,实施解决方案和教学评价的过程。《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形成教学系统设计能力。

虽然教学系统设计已经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地位已经得到公认,但是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综合国内研究,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1.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桥梁学科,在强调理论修养的基础上,必须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学设计理论比较难于理解,通过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理论并将理论指导实践,更难形成实际的教学设计能力。2.教学系统设计没有具体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通常是讲授教学设计,但教师的教学却缺乏设计。3.对师范生的培养没有贯彻到教学系统设计的教学中。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未来从业的核心能力,但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重教而轻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将教学系统设计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欲望不够,导致学习过教学系统设计而教学设计能力缺乏的现状。

二、参与式教学模式

1.参与式教学的概念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参与式最初是英国的一套社会学理论,目的是吸引受国际援助的当地人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中,使国际援助获得成功。后来被引进教学领域,形成了现在的一种教学方法。

所谓参与式教学,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就是指出发点是让每个学习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目的是使每个不同(背景、个性、经验、智能类型)的人都平等、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掌握方法,建构知识系统,体验丰富的情感形成能力。该方法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和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2.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学习者的主体性

教与学的活动中,学习者才是真正的主体,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创新,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教师和学生必须同时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发展才能实现,核心是学习者明白学习活动是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是自我的实现,教学结果就是自我的发展。

(二)教师、学生的平等性

参与式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需要平等协商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导”为主,具体来说就是“导学、导思、导做”;导出方法,导出规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不再搞“教师中心论”、“一言堂”、“满堂灌”。

(三)学习过程的多边交互性

学习过程的多边性是指教学活动的主客体,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及其管理部门。“互动”是指“教”与“学”双向互动,教学相长;学生之间的互动,学学相长;学校及其管理部门与教师之间互动,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素质和教学水平、管理水平提高的统一。

(四)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教无定法,同样,学也无定法。采用什么样的途径、方法要服从于学习过程的需求。参与式学习灵活性很强,尤其是学习方式的灵活性更为突出。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方式的多样性上。

三、《教学系统设计》参与式教学模式

1.《教学系统设计》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与情景中各个元素进行交互活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2.《教学系统设计》参与式教学模式

本人担任一所普通本科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师五年,不断的对自己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着改革和实践。通过两年多的行动研究和实证研究,总结出了适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前期准备

(1)学习需求分析

根据绩效技术,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进行需求分析,由目标状态和现实状态的差距形成学习需求。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的学习者已经经历了10年以上的受教育活动,对教学及教学设计已有了感性认识和判断,有的学习者对教学设计持怀疑态度,有的学习者认为教学不需要设计,这些经验对学习者的影响非常深刻,影响了正常学习需求的形成。因此在教学前,关键是分析学习者的现有状态,找准与目标状态的差距,使学习者自主地产生学习需求。

(2)学习材料准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通过与情景的交互意义建构的,这里的情景包括学习环境、学习同伴、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参与《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的学习者,虽然有关于教学的经验,但本身没有教学经验,但教学设计能力需要大量的经验型知识,因此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一方面要准备大量的关于教学设计的间接性经验知识,还必须准备大量的教学案例,尤其是视频案例。

(二)教与学的过程

(1)建组

有效的协作学习是参与式教学实施的有效保证,学习小组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小组成员形成积极的正相互依赖关系,保证每个小组成员明晰自己的个体职责,保证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获得自己学习成果的最大化和小组协作目标的实现。参与《教学系统设计》学习的学习者具有在年龄、知识、技能等方面基本一致,相互之间基本熟悉,但已有的经验差异较大、比较分散特征,教学中易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例如卡片分组、扑克牌分组或拼图分组的方法,通过游戏活动进行分组,即能增加学习者的竞争意识,又能提高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习者的参与行为。分组完成以后,最重要的是建立小组文化,包括组标致、个体分工、小组目标、小组活动规则等。我们通常采用每个小组制定小组规范文档的方式,同时进行小组间规范文档的展示活动,保证协作学习的有效性和每个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的开展是完成参与式教学的实施途径。在协作学习阶段,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主体,本人采用了“引导——活动”式教学策略。“引导——活动”式教学策略即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关键概念辨析、设置教学任务等方式,学生采取“小步子、及时反馈”的协作方式完成活动,并进行实时的汇报。在协作学习的阶段,教师要做好过程的调控和方向引导,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完成整个参与过程,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

(3)评价设计

设计良好的评价是参与式学习活动最为关键的保证。以往的教学活动,通常都是教师教学——学生听讲,教师评价——学生接受评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度很低,导致对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过程没动力。参与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要做评价的主人,通过自我评价、小组内成员互评和小组间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彻底使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参与式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每一个小组中选举一名学生,组成一个新的评价小组,评价小组的成员即是原小组的成员,参与原小组的学习活动,同时又要完成评价任务。第二阶段,评价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自学评价量规的制作方法,结合各小组的活动,设计自我评价、小组内成员互评和小组间评价量规。第三阶段,通过全班讨论,审核量规,通过评价方案。最后,运用评价方案对每一个学习者进行评价,形成最后的评价结果。这样的评价设计,使每一个学生都清晰学习任务及其目标,清楚最后评价的标准,从而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

(4)小组汇报

学习任务完成以后,就要经过小组汇报阶段。例如在学习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设计和情感领域的教学策略设计两章时,首先分配任务,奇数组的学生自学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设计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小组学习成果汇报,偶数组的同学自学情感领域的教学策略设计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小组学习成果汇报。通过汇报过程和全班的讨论学习,教师再进行案例分析,所有学生基本掌握了两种知识类型的教学设计方法,但纸上谈兵总觉少,汇报过后的实践才是学习的关键。这时候,偶数组进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设计然后实施教学,而奇数组进行情感领域的教学设计然后实施教学,这样的学习活动,即检验了小组学习的成效,又实践了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理论。

(三)总结反思

实践领域的学要经历“行动——反思”的过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最后阶段就是总结与反思。学生通过参与式学习,进行必要的学习反思,是促进学习内化的途径。教师和学习者一起进行教学反思,分析和总结教学设计各阶段所采取的策略设计,这个过程即是完成自我发展,也是教学系统设计能力培养的必须环节。

四、《教学系统设计》参与式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本人担任了5年的《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进行了将近三年的教学行动研究,利用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1.学习者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态度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有97%的学习者对“参与式教学模式”持“非常赞同”或“赞同”的观点。如图1所示。在访谈中,学生普遍认为:“这种(参与式教学模式)上课的方式和以往的课堂不一样,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都可以参与进来,既可以小组内进行讨论,又能自主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能全身心的进行学习。”

2.教学系统设计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效果分析

通过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学习,在教学系统设计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的调查表明(如图2),在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之前和之后,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有了明显的提高,掌握很好和掌握好的一共提高了21%,而掌握不好和很不好的降低了18%。可见参与式教学模式对教学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3.教学设计能力的掌握效果分析

通过调查和最后的试卷考试,参与式教学模式对培养教学设计能力方面的效果,如图3,参与式教学模式对教学设计能力培养“非常好”和“好”的比例,相对于非参与式教学模式,分别提高了8个百分点,而一般方面则大幅度降低。访谈中学习者都表示参与式教学模式能让自己真正的进行教学设计活动,在参与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五、小结

本篇文章结合实际的教学改革研究,对如何更加有效的进行教学设计能力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其中对教学设计能力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对实践效果进行了初步验证。但是,《教学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将永无止境,对影响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的研究将继续深入。

参考文献:

[1]高文. 试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定位 教学设计研究的昨天 今天与明天(之二) .中国电化教育, 2005(2).

第3篇

所谓“参与式”教学,即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的。我们知道,文章的形成过程是作者文字建码、构筑意义的过程,而学习(阅读)过程就是学习者对作者的文章进行解码并进行意义重构的过程。“参与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本人去发现文章的意义,这有利于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就会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导致收效甚微。为此,我对小学语文“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参与度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教给方法,降低难度,轻松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由于脑力劳动而激发起来的自豪感,也就没有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让学生根据自订的目标和方法参与学习,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才会获得一个“劳动者的自尊感”。在学生参与前,作为老师的还是有必要教给他们参与的方法。开始尝试时可适当降低难度,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从而轻松参与进来。教给参与方法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成果汇报、教师综述。二是要指导学生具体参与的方法。首先要分析课本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个人的条件和小组的条件,可分别选择阅读、采集报刊杂志的资料,收录或制作录音、录像及电脑软件资料,或组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还可以利用成语、故事、演讲、辩论、小品、模拟角色、模拟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参与教学。其次是要教会学生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和讨论的内容。要让学生尝试着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一般来说,讨论的问题可来源于课前的预习题,课后的思考题,或是初读课文后提出的种种疑问。这样提出问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茫然失措,无话可说。最后是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这是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优劣的关键。要求学生做到独立学习在前,合作交流在后。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己先认真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然后在小组议一议,辩一辩,问一问。各小组讨论时,争取每个人都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的看法。由召集人将本组讨论情况写在纸上,最后由发言人进行成果汇报。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鲸》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的生活习性,先和学生讨论学习目标和学法,然后让各小组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各小组成员热情高涨,立即投入学习活动,教师只做咨询和指导。汇报时,有的小组采用问答式(学习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一段);有的小组采用朗诵加表演的形式(学习鲸怎样吃食物一段);有的小组采用解说加绘图的形式(学习鲸的呼吸一段);有的小组采用摆图加表演的形式(学习鲸的睡觉一段)。课堂汇报时精彩之处比比皆是。

二、角色定位,检查落实,责任参与。

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学生的分工不明确,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很突出,就会出现“优的更优,差的更差”的情况,这样就不能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这样的合作无真正意义。在参与式教学中,我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学会接纳别人和欣赏别人,包括“后进生”。然后根据学生性别、特长、能力、兴趣的不同,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人数6人为宜,并明确组内分工,有召集人、记录人、发言人、音控员、联络员、记时员,让他们明确各自的角色职责,并要认真履行职责,老师要检查落实,做到每人有事干。在进行成果汇报时,各小组的发言人不只是汇报自己的观点,还要概括本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不仅要汇报学习的收获,还要汇报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新的学习方法,也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每组的角色采用轮换制,这样,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他们就增强了参与的责任感。

三、精心选材,设计活动,有效参与。

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能力发展的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唯有活动才能提供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并为学生实现多种潜在的发展的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的确定性转化。教师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就能使学生享有更多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和选择发展自我的机会。一位教师在教学《锡林郭勒大草原》一文时,在预习课文时就布置了作业:用不同形式展示草原之美。学完课文后,让各小组成员先在组内汇报,然后有各组的发言人代表本组在全班汇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了“草原向导”、“诗歌朗诵”、“舞蹈表演”、“美文诵读”等形式。“草原向导”展示了在网上收集的精美图片,并配上精彩的解说,让大家对草原心驰神往;“诗歌朗诵”声情并茂的诵读让大家徜徉在广阔美丽的草原上;“舞蹈表演”那粗犷优美的蒙古舞蹈和甜美的歌声展示了草原的风土人情,让人浮想联翩……这样的活动,主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和自立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习了语言和运用了语言,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四、激励评价,尊重个性,快乐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所以,教师激励性的评价对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内在性激励,形成稳定的学习小环境。在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学习结果及时作出整理和评价时,对有创造性的学习结果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对于创新精神要鼓励,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面对一些不理想的回答,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找出原因,委婉地提出建议,并在结束时集体评选出小组活跃分子和协作成功的学习小组来激励,充分地挖掘、发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只有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才会快乐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总之,在小学语文“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教学各个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4篇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有其丰富的内涵,总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思路:

⒈ 从观念层次出发,参与式教学首先是一种创新型教育教学思想与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活动促进教学的新型教学观。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⒉ 从方法论来讲,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教学形式,它只是众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⒊ 参与式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通过学习的过程来享受这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热情并积极参与其中。

二、参与式教学遵循的原则

⒈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

根据认知理论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直观教学入手,采用灵活组合、循环操作、螺旋推进的方法。通过高密度、快节奏、广包含的训练,使知识点更快地为学生所掌握,从而使外语学习更具有吸引性和实效性。在起始阶段,学生受到表达水平的限制,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解惑,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只需作必要的指导就可以了。

⒉ 层次性原则。

参与式教学按照认知规律需要逐步开展,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按其规律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纯语言活动、准交际活动和交际活动。三个层次依次递进,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学生的创造由小到大,教师的控制由强到弱,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逐渐平衡。因此这三个层次的活动都不可偏废,不能只停留在形式的操练上,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忽视语言能力的基础训练而空谈交际能力的培养。

⒊ 创造性原则。

参与式教学是需要学生充分活动的教学,活动的成功度对激发学生兴趣和内在动机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做好课堂活动的设计。好的活动设计,既非轻而易举又非高不可攀。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应鼓励学生在对原有知识消化和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完成难度适中或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这种任务的完成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强信心并提高自控力。

三、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的要求

⒈ 主体与客体要协调。

主体指学生,客体指教学活动内容。教师在设计、组织活动时,既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英语基础、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情感态度,又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因素,尽可能使主客体协调一致。因此,教师应根据主客体的实际情况,精心考虑活动内容与形式,寻找到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最佳契合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从而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⒉ 科学性与实践性要统一。

参与式活动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要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活动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适时适量,活动形式既要多种多样、新颖有趣、讲求实效,又要避免形式主义。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礼貌习惯。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发挥活动的巨大教育作用。

⒊ 参与式活动应体现出创新。

第5篇

【摘要】根据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互动讨论--交流体会、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等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来,从而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并能提高他们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参与式教学法"正是一种与此目的相适应的外语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强调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感觉学习成功的快乐。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并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参与式"源于英国一套社会理论,以后这种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理论被引入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现在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我近年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断 进行参与式教学法的尝试,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情感、思维、动作三维参与学习过程为基本表现形式,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学自主合作、讨论探究迁移应用、巩固练习归纳总结、评价反思。本人采取的参与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教师要营造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创设情境是指把某些事件或场景引入课堂,则是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使之产生新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碰撞,达到其认识冲突的临界点,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表现为一种渴求解决的情绪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探索学习。如精心设计导语、灵活运用多媒体等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对课堂学习的有关场景进行描绘、设计和美化,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充溢、思维流畅,让他们的内心燃起思考的火花,产生求知、探究的欲望,从而入情入境地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

2.互动讨论――交流体会

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倡要让课堂散发新的生命活力,那么就要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双边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要积极地学;老师在引入新知的时候要热情投入,也应该积极地教。教学应当呈现出一种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学习状态。因此我们期待课堂上呈现出师生之间有心灵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这样一种教学氛围。参与式教学根据学生渴望交流、与人共享、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心理特点,倡导互动交流,人人参与的教学理念。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铺垫,抓住他们的思维火花迸发的那一瞬,马上长驱直入他们的心田,进入内心独白和心灵交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以一定组织形式围绕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是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结尾形式,也是促进学生记忆的一种方法。在一堂课结束前,教师利用最后几分钟把当堂课的内容加以简单总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易考点,引导学生把握所学内容,对整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框架,有助于学生的记忆最大化。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起点。课尾作为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后的新的学习起点,或作为联系课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扩展,开辟"第二课堂"。 一堂课拓展延伸题设计得巧妙,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参与教学法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参与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形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概括总结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应用参与式教学法。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

倡导各科教学与社会生活、实践体验等紧密结合。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要落实在课堂的设计和操作上,其重要标志是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设计”教材。那么,小学数学如何做好参与式教学呢?

一、导入的设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活动进行的顺利与否,跟导入关系密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法:

1. 情景表演导入。

教学一年级教材第二册“比多少应用题”时,首先让学生带上小黑兔、小白兔头饰进行找朋友表演,然后根据小黑兔、小白兔的只数和找朋友的情况,进行编应用题:

(1)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

(2)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多少只?

(3)小黑兔有12只,小白兔有6只,小白兔比小黑兔少几只?

根据以上三道题顺势导入新课。

2. 游戏导入。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提到游戏他们自然就来劲了。如在教学一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时,先让学生做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做完后教师问:“你们做游戏时用到了什么?”生:(手),师:对,我们的小手可巧了,不但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而且还会折各种各样的事物,引出课题――手工制作。

3. 巧设悬念导入。

根据学科内容的特点,可以设悬念导入:如教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教师说:“刚开始小葫芦长的非常可爱,可是后来全都枯死了,掉下来了。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会知道的。”然后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学设计中最主要的环节,活动的新颖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是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差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平等参与”的课堂教学理念,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引起大家共鸣的,积极参与的活动。

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若干名学生向杯子中投乒乓球,投完球后,杯子中的乒乓球个数用数字来表示,连一个也没投进去的茶杯中乒乓球数用“0”来表示,此活动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也明白了“0”的意义,“0”表示连一个也没有。

教师在教学有关10的减法时设计了拍手歌活动。

你拍一,我拍九,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二,我拍八,做对游戏笑哈哈。

你拍三,我拍七,游戏学习在一起。

你拍四,我拍六,咱们齐说顺口溜。

你拍五,我拍五,两数凑十不含糊。

有位教师在练习得数是12以内的加减法时用掷骰子的方法,每人掷两次,把两次点数加起来。在教学元角分时在教室中贴了牙膏、泡泡糖等事物的标签,让学生亲身感受购物过程。真正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三、怎样设计练习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练习中精心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练习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在二年级识字教学中,采用“摘苹果”、“采蘑菇”、“找朋友”的游戏,使学生不但巩固了新学的生字,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再如教学口诀时,在练习中设计“掷骰子”的游戏,学生通过游戏记住口决。“夺红旗”、“登宝塔”、“连线”等的形式的练习设计。使学生巩固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 针对性练习。

设计针对性练习是为了引导学生解决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疑难问题、分清知识的异同点,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学习中的典型错例、作业本中的错例是最好的题型。把这些错例归纳分类编制成针对性练习。做好这项工作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关键之一。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可以采对比题、辨析题、是非题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明白错误原因,并理清解答方法。

2. 综合性练习的设计。

综合性练习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发展的脉络,重构知识体系。综合性练习的设计多应用在“复习和整理”的教学中。

3. 发展性练习的设计。

发展性练习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应面向全体学生,有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价值和空间。此类练习的设计形式多应用开放题和思考题。例如:教学二年级乘法口诀后,设计“小小商店”题:

锁子:3元玩具车:6元玩具飞机:6元放大镜:3元。小明用15元钱可以怎样买?能买几种商品?学生讨论后发现:〈1〉5×3=15(元)3×5=15(元)能买3把锁子,能买5个放大镜。〈2〉6+6+3=15(元)能买一辆玩具车、一架玩具飞机和一个放大镜。〈3〉6×2+3=15(元)能买两辆玩具车和一把锁子。(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7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材;目标 

        新课标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基础上。”因此,所有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都要以此为指导。只有把握了总体方向,才有可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教学目标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它是从一节节课堂目标的实施,到逐渐完成单元目标,最后达到总目标。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主的一种积极的师生互动过程。参与式教学应是一种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一、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的转换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的改变又在于教师角色的改变,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要让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种模式下,就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才能建立起一种民主的、师生平等的、情感交融的新的学生观和师生关系。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角色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控制着变为帮助者;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于课程与教师的自身发展来看,教师的角色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教师要学会反思和创新;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针对新教程的这一变化,英语教师应充分转换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从表演者变为导演者、指挥者,放开手脚,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思、多说、多练的氛围,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在轻松,热烈的环境中学好英语。

        二、对新教材要进一步领会、把握、挖掘  

        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都把“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指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材的编排也是一切围绕着学生的活动展开的,学生参与活动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从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基础语言掌握到能力的训练、发展、提高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活动。参与活动的类型很多,但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主要突出听、说、读、写几个方面,这是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课本相关结构内容安排好学生参与的各种类型。

        新英语教材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词汇量增加了很多,课文的更新带来了词汇的更新。

现在选取的课文更具有时代性,有一些全新的领域,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再度地充电。原来老教材的知识已远远不够,一些社会文化背景必须得自己查阅书籍或上网查阅。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对英语教师博闻强记的要求,需要我们不仅懂英语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广的知识面,懂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必须是一个全才,这也真正体现了学科间的大综合观念。

        再一个变化就是改变了原先注重的知识点,语法结构模式,而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听、说、读、写的训练十分充分,尤其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展说的能力,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新课程的这一变化,英语教师应充分转换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从表演者变为导演者、指挥者,放开手脚,给学生营造一个多思、多说、多练的氛围,真正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他们在轻松,热烈的环境中学好英语。

        三、制定明确、恰当、合理的活动目标

        为了使参与式教学活动能够有秩序、有目标的进行,首先需要确定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目标,这对更好的组织参与式教学活动是相当重要的。设计明确、具体的活动目标可以使学生清楚活动的意图是什么;同时也可以促使教师不断思考,更加谨慎地规划、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帮助学习者弄清楚你所设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从中要获取什么;提供一个测量活动效果的标准,去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确定教学活动目标时:

        一要符合师生双方的客观实际,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要从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着想,活动要为目标的实现服务,在目标的导引下,使活动有序地开展.

        二要有实现的可能把握.

        三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思确定目标的得与失,不断优化活动目标的设计.

第8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方法;儿科医学;医学生

儿科医学是研究小儿遗传背景以及从受精开始到青少年期的生长发育,并促进其达到成人所有潜能的一门学科。儿科医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医学生能够掌握儿科学各种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以后更好的从事儿科医疗事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1]。据2013年4月《光明日报》报道,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1∶1000的标准,目前我国儿科医师缺口至少有20万,儿童看病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师进入儿科临床工作是当务之急。儿科医学生成为优秀儿科医师之前的知识储备相当重要,那么如何让医学生更好地学习儿科知识呢?恰当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医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医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并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大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信息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此教学方式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直接原因,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故其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也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因此,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儿科医学教学质量,积极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目前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方法主要有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及参与式教学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等[2-4]。PBL教学法是由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一种教学方法[5],此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课前明确学习目标,围绕将要学习的医学内容提出问题,随后独立收集各方面资料,最后在课堂上讨论。该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无法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减弱了学生对学科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同时也要求学校要有充足的师资力量、大量的图书馆藏书及丰富的电脑网络资源[6-7]。TBL教学法是由美国教育学家Michaelsen等在2002年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促进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教学法[8]。有学者研究证明,TBL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培养教学团队,但该方法同样需要较多的师资[9]。因此,结合本教研室实际情况,选择参与式教学法作为本研究儿科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

参与式教学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采用各种轻松、灵活的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双向交流教学方式[10],此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增进师生感情,还可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1参与式教学的历史

20世纪40年代初期,国外开始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到90年代初期,一位英国人将此方法带入我国。1999年,随着教育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启动,参与式教学理念才开始全面引入我国,该教学方法最早主要用于土地管理、深林保护与发展、监督评估、技能提高等方面[11]。进入21世纪后,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增多,有学者已证实参与式教学在口腔健康课程教育、中医诊断学、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课程教育、临床儿科见习等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可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可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12-15]。

2参与式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表现方式

2.1课前准备

绝大部分学生来到教室上课都抱着渴望学习知识的正确态度,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是至关重要的,而参与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那么如何让同学参与到教学中来呢?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学好每一门课程,但也有大部分学生提到他们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按照老师的要求很好地对课本进行提前预习,而仅仅用上课前的十几分钟快速预览教材。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特点而进行课前准备。

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将将要讲解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将制作好的课件发给学生,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前预习。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而课前任务不宜过多,但对本次教学应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如肺炎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预防及预后等,也可以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呼吸科访问肺炎患者,切身感受,如发病的诱因、症状及进展、经积极治疗后的感受。其次,教师应根据疾病的特点设计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的问题,问题由简单到复杂、表象到机制到治疗等,步步深入进行诱导性的设计提问,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

2.2实施方式

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改变过去信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激发医学生的热情,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完成对疾病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是模拟和谐的医患关系。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答疾病的临床表现,如肺炎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再用幻灯片播放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加深对学生的影响,接下来让一部分医学生扮演成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另一部分学生扮演成医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让扮演为患者的学生根据自己因生病到医院或诊所进行治疗的亲生经历,或从患者那里得知的疾病诱因及症状,尽可能的提出问题,而扮演为医生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疾病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方案及合理的解释。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起到良好的调节和引导作用,记录学生交流过程中对疾病理解得不正确及不完善的地方,在点评时,重点指出并完善,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应举例并深入浅出的仔细讲解,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有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期末考试,因此,学生们对课堂上教师勾出的重点内容非常重视,故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告知该疾病的重点内容、易考内容及可能的出题方式,因为期末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也希望学生能尽可能的掌握教学内容。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在课堂末应预留5~10min,让学生向教师提问或用于彼此之间的相互讨论,讨论之后教师可用2~3min梳理本次教学内容重点。当然讨论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是朋友关系,同时真诚地询问学生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学生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师也应虚心接受,让教师和学生完全处于一个平等地位,这样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还可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

2.3课后总结

每一次参与式教学结束后,教师应针对本次课程内容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方式可以试卷得分作为评价参与式教学的效果。检验前应向学生说明本次检验仅仅是了解大家对该疾病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该教学方案效果的评价,以缓解学生对做试卷的厌恶和恐惧,同时对大部分学生易犯错误之处及重点内容进行分析、解释,促进学生间互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提高。

3参与式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目前,医学教育中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课时的不断压缩,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理解并记忆大量知识,以及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和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该教学的效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的学生认为参与式教学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在认知、思维、行动等方面均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亦可以更好的理解患者心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医疗环境更加和谐创造了可能。同时,参与式教学方式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变得轻松而愉快,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对教师而言,参与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颠覆了以往的“讲授—接受”“满堂灌式”等传统式教学方法[16];同时,其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提高教学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10]。总之,教师充满自信的神态、生动有趣的讲述、舒适的学习场所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的完成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

第9篇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社区护理;中职护生;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103-0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报告提出了面向未来社会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学生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仅仅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素质[1]。常规的教育方式偏重课堂讲授,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大密度信息灌输的方式传授知识,对向护生系统地传授护理科学知识有其不可否认的优势,它为保证护生在护理科学领域内打下坚实的的基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而不能和教师沟通,并且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缺陷。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那么教学方法就需要改革。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讲授法、直观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情景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发现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2]。《社区护理学》是护生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在完成课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紧扣当前社区护理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所关注的健康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作者在社区护理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3],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073中护1~14班中随机抽取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即中护4班(59人)为实验班,中护6班(53人)为对照班。全部为女生,两个班入学时的中考总分平均值、年龄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实验班采用参与式教学,两个班的教学计划、授课时数和授课教师均相同。实验班设置一个宽松的环境,建立一种民主、自由、愉快、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甩掉包袱,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地参与进来,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自己的决策和实践权利,提出案例模拟实际情景,并对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

1.2.2 考核方法①期末考试法(反映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课程学完结束后,两个班用同一试卷,考试结束后两个班的试卷混合在一起,并且进行密封式评卷。②教学效果评分法(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请有多年教学工作经验的督导协助拟定评分标准,对两个班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分考察。具体操作如下,提出实际案例对案例提出解决方案(方案可行性评价20分)按照方案实施:操作技能(20分),实施效率(20分)实施结果(20分)结果分析报告(20分),总共100分。

2 结果

2.1 两个班期末考试情况

实验班的平均分数高于对照班,两个班的平均成绩用t检验(t=3.451,P

表1 两个班期末考试情况

2.2 两个班教学效果评分

两种教学方法学生掌握实际技能的效果,经t检验(t=9.837,P

表2 两个班教学效果评分

3 讨论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把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同时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4]。参与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自己去观察、分析、比较、实验、研究和创造[5]。从表2中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的评分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说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比传统讲授式教学效果要好。特别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要优于传统模式的教学。这对强调能力培养的护生而言更为重要,因为她们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关系人的健康,因此必须掌握较强的技能才行,参与式教学是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表1中看出在理论测试中参与式教学的学习成绩要好于传统讲授式教学,这是由于参与式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方式灵活轻松、具有启发性、双向交流、主动学习[6],能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用,目标明确,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参与式教学法符合人类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规律,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7]。

参与式教学法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制订教学方案、深挖教材、准备教学资料。同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如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准备量远远超过传统模式的教学,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应对准备,还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等等。

[参考文献]

[1]焦道利,田富鹏.参与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66):89-91.

[2]肖湘.几种常见的医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12-614.

[3]安力彬.关于医学生临床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58-59.

[4]王国英.临床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6):66-67.

[5]Tousignant M,Desmarchais JE.Accuracy of student self-assessment ability compared to their own performance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dical program:a correlation study[J]. Advan Heal Scien Educ,2002,(7):19-27.

[6]陈瑞华.成人参与式教学法在医务人员在岗培训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21):111-112.

第10篇

摘 要: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交流与探讨、摸索,对参与式教学形成了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成绩提高

参与式教学以素质教育为前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较为新型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方法使素质教育更加切实有效,将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一、参与式教学培养需要较长时间,但对提高学生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与式教学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把这颗“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种子种下后,其成长过程是漫长的培养过程。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才能使其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取得可喜的收获。

自从我参加“参与式教学培训”以来,我自身的教学理念也改变了,在教学上摸索着让我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这一年多的实践中,我发现我的学生更加活泼了,从愿说到爱说到抢着发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为了还学生一颗无忧无虑的童心,从未布置过家庭作业,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个七十多人的大班,在期末的检测中平均成绩居然取得了全乡第一的成绩,这又一次证明了参与式教学的优越性,我相信随着时间、经验的不断积累,参与式教学将发挥出它更多、更美的优点。

二、我的参与式教学的课堂实施心得

我转换了自己的角色,在班主任管理的工作上我师者的民主与威严,而在课堂中我只是一个学习者,融入其学习过程,适时引导,语言体现人性化,亲切,具有激励性,尽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自己观察、发现、总结……这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就好像他自己上树摘果子吃一样,我只是适时帮扶一下,而不是让他们吃现成的,通过这种“放手”的教学方法,我的学生再没有厌学和不做作业的学生了。

在课堂中我预设一些有趣的,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活动的设计围绕学习目的,难易适度,在活动过程中,我尽量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比如:“2+3=?,生答4,”这时我会说:“有进步,你只少说了一个,相信下次你不会再弄少一个了。”有了参与式的情感教学,愉快教学的理念,我的学生更喜欢我了,这也让我不再觉得教师是一个又累又烦的职业。

我很喜欢参与式教学这种方法,我深信学生也喜爱这体现人性化、体现和谐的学习过程,我会努力让这粒种子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作者单位 四川省盐源县干海小学)

第11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方式;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应用

前言: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营销,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场“营销战役”,当前社会中岗位缺口最大的就是营销人才,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急需改革,为此,人们提出将参与式教学方式应用于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参与式教学方式概述

1.1特征分析:参与式教学方式主张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提升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中的能力。参与式教学方式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是具有主体参与性,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组织各项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其次是具有民主性,即应用这种方式以后,课堂再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拥有同样的发言权,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第三是具有互动性,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加强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加强互动,教师主要对学生起到引导,而学生之间通过合作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1]。

1.2参与式教学方式应用于市场营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首先,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创造性思维,由于市场营销这门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实战演练等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不仅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还能形成自己对营销的看法,将理论知识更加灵活的应用于实际中,参加工作以后能够迅速适应市场环境,有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2]。

2参与式教学方式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

2.1完善市场营销教材体系:教材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要想深化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更好的应用参与式教学方式,就要完善相应的教材体系。市场营销这门专业比较特殊,因为我国市场经济随时处于发展之中,营销形式也在随时发生变化,因此老版教材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工作者根据市场形势随时更新教材内容,高校也可以依据自身优势自编教材,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突破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市场形势联系起来,做到理论知识的与时俱进,使学生了解市场营销的最新形势。

2.2注重应用实际案例:市场营销这门专业的使用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单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很难对这些知识进行透彻理解,同时也提不起兴趣,感到枯燥无味,在课堂中应用一些实际案例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时刻观察市场形势的变化,与学生一同分析一些全新的、典型的案例,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描述一下案例的基本背景,例如某企业销售怎样的产品,制定了什么营销计划,最终取得了哪些成果,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开展讨论,分析该营销计划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然后谈一谈该计划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开动脑筋,认真回顾自己学过的理论知识,并且与同伴积极交流,大家相互启发,对营销进行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3]。

2.3课堂上开展实战演练: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开展实战演练,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景,组织实战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营销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供应商、营销总监、销售人员以及顾客等,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并实施营销计划,扮演顾客的学生可以制造一些问题,要求负责销售的相关人员随机应变,灵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将随堂学到的知识马上应用于实际中。

2.4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想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仅仅分析营销案例和模拟实战是不够的,学校要积极建设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首先,学校可以加强对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学生送到企业去开展实训,让学生感受实际工作环境,了解并学习一些营销技巧,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积极与工作人员和教师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其次是举办一些讲座,邀请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为大家分享经验,因为一些教师的学历虽然很高,理论知识丰富,但是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会存在一些不足,举办这类型的讲座就能够弥补这部分不足,通过经验分享丰富学生的经验,掌握更多营销技巧[4]。

3总结

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营销人才,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将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教学参与度,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威,王丽娜.基于“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应用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5,10(12)07:128+92.

[2]梁修庆.传统市场营销教学模式的现状与改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3(15)S2:26-28.

[3]李玲.市场营销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改革刍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4,12(14)09:275.

第12篇

    一、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法国教育家法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价值感唤醒,直到精神生活之根。”从这一角度来说,参与式教学则正好符合教育的意义所在。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的教学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一俗语是与法斯普朗格不谋而合的,也是我们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目标。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让学生理解领悟了才能将知识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创新知识。

    二、参与式教学对社会工作教学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一门助人的专业。它是适应工业化、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西方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社会工作是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实务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最突出的特征。“实务教学是社会工作重要的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社会工作专业的实务性取向使实践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掌握工作技巧、内化职业伦理的重要环节。参与式教学无疑对社会工作的教学起到莫大的支持作用。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适应教师教学的策略,学生需要动手认真收集资料、分析思考问题,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知识;同时,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之中,特别是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讨论中时,在共同的学习中必然能够增进交流合作。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教学都有明显的实务特色,而在有限的课堂如何体现实务性而非理论性,如何让学生掌握这些实务案例,单纯靠教师的讲授是远远达不到理想效果的,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的课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参与式教学在社会工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及反思

    实践模式都是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的,只有理解实践模式背后的理论支撑才能更好的发挥实践模式的效用。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这一实践模式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单纯的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参与式教学就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之上,它通过一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借助一定外力的帮助,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其核心是让学生在参与中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地参与。参与式教学虽然涵盖了教师(包括专业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多维度参与,但依然强调的是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参与式教学方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是以分小组活动为主,每小组以4-6人为宜,活动形式灵活多样。也可以采用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可以发挥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笔者在讲授《个案工作》课程中,尝试着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个案工作》的绪论课上,学生分为9组,每组学生6人。这个分组将直至本门课程结束才解散。每次上课涉及到讨论,做实验以及模拟剧情表演等都以此分组为依据。这种固定的分组激发起学生之间竞争的心理,对课堂投入有着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为了避免固定分组带来的组间隔阂,也涉及组间合作项目,使学生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既竞争又合作,事实证明,这种设计效果良好。

    (一)注重课堂讨论,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直接方式,也是激发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性积极参与课堂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如何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问题与案例的设置非常重要,笔者认为,一个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问题或者案例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需具有现实意义,越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越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其次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大一和大四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与专业基础是不一样的,如果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无从下手,也就失去了课堂讨论的意义;最后问题或者案例的设置需要具有一定的争议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一点在于,自然科学的规律不带有价值性导向,而人文科学的很多知识是带有一定的价值支撑的,只有选取具有争议性的例子,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真性,价值观念也才能越讨论越明并且能给学生带来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由于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实务性质,笔者在每讲授《个案工作》新章节时都设计案例引入,选用的案例既紧扣教学内容又使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价值观一章的时候,给学生一个案例,关于在13个艾滋病患者中选取7个作为资助对象的案例,这13个患者资料有的详细,有的简单,有的说明得了艾滋病的原因,有的则没有说明。将这个选取的权利交给学生做决定,让他们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再推举小组代表在全班将本组的观点、意见和想法进行交流、分享。选择的过程中,学生们讨论热烈,甚至在每组进行最后的陈述也引起其他组的热烈反应,全班学生都参与进价值选择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从而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基调——帮助弱势群体以及尊重,接纳原则等。学生通过这一案例的引入,对于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和社会的世俗伦理价值观念之间的区别理解的更加透彻,印象也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