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欧美文学论文

欧美文学论文

时间:2022-07-03 20:2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欧美文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欧美文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硕士生 科研能力 培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增幅甚至达10倍左右。结果,硕士生的基础、学风均有所滑坡。如何使硕士生在毕业后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英美文学专业为例,初步探讨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问题。

一、引导硕士生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

当前,不少人上硕士研究生只是为了拿张文凭,以便找份较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为了从事研究,因而,读研期间的学研态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课程学习期间,一些硕士生上课经常迟到,甚至经常旷课。硕士生的许多课程属选修课,一些授课教师为了吸引足够的学生上自己的课,平时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绩考核都不严格,个别学生甚至数月或整年不上课,期末考核仍然过关,甚至还能得不低的成绩。遇上出勤管理较严的老师,一些硕士生为了出去代课或打工挣钱,甚至还找无关的人“替其上课”。基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在酝酿毕业论文开题的半年里,更多的硕士生外出代课或打工,把开题的事儿抛到脑后;待到开题前三五天,才慌忙到优秀硕博士上看别人的毕业论文,把某些论文改造成自己的论文框架――开题报告,蒙混过关。开题后近一年时间里,一些硕士生要么代课或打工,要么忙着考各种证书,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时间里,又四处跑着找工作,很少查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资料,也不认真考虑论文写作,直到离答辩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上网搜索别人的论文,以拼凑自己的论文;结果拿出的英语论文语言错误到处都是,内容观点或站不住脚,或逻辑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毕业论文绝大部分是抄来的……

针对如此的读研风气,硕士生导师在其指导学生入校之日起,就应严格要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珍惜读研机会,鼓励其继续保持准备考研阶段的刻苦、认真的学风,并让其明白,若不踏踏实实地学习,达到最基本的学业水平,毕业时连按时拿到文凭也会成问题。其次,导师要根据所指导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给其推荐一些必读书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与所带的硕士生就其最近学习的内容、研读的书籍等进行座谈。这样不仅可以适时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硕士生“常年见不到导师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硕士生,让其不敢偷懒,以避免一些硕士生该毕业了导师推荐的书还“没来得及”看的现象。第三,导师不仅自己上课要加强考勤管理,而且要与其他授课导师经常沟通,了解所指导硕士生的课堂出勤情况,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经常缺课的原因,以便及时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导师要至少提前半年开始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开题,在开题之后一年左右的毕业论文写作时期,要督促其继续认真查看相关文献资料,尽早动手写论文,并经常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相关授课教师和培养单位要严格硕士生的课程考核、开题和答辩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硕士生都不能毕业,以对下届硕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导硕士生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在本科阶段,许多学生只满足于学习几本相关教程,考研时,又只是反复复习几门必考课程,因而成为硕士生后,知识面非常有限。有的导师在其硕士生入校后,就给其确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仅推荐了与其毕业论文直接相关的书籍,完全忽视许多硕士生实际上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一事实。就英美文学专业来说,不少硕士生连“什么是文学”都说不清楚,别说用英语就是用汉语写文章也不完全能写通顺,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完全能恰当运用。鉴于此,硕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学专业的导师应引导其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应让硕士生清楚,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学有看不完的书籍;同时,应围绕“英美文学”既是“英美”的文学,又是“文学”,且是“西方”的文学这一特质,给硕士生推荐一些必读书籍。这些书籍可涉及以下类型:

第一,英美文学背景知识类。包括外国文学史(或欧美文学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国通史(或文化史),美国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美学史。这类书籍导师可鼓励硕士生读英文版的。

第二,文学原理、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史类。这类书导师应要求硕士生读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从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响,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论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对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较全面地了解西方现当代文论,可以增强研究者的洞察力,为评论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适宜的理论基础。

第三,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或文论史)类。鉴于国内绝大多数外国文学论文是用汉语写作和发表的,倡导英美文学专业的硕士生读一些中国的文学作品、文学史、文论史,不仅可以使其开阔视野,加深对文学的认识,提高文学欣赏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汉语文学水平,使其在文学鉴赏和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四,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关的文学理论和作品类。比如说,导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般就要给自己的硕士生推荐较多的女性主义批评论著,及女性主义经典文学作品和最新作品。硕士生多看一些与其导师研究方向一致的书籍,研究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将有助于导师发挥其特长,提供更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三、培养硕士生的科研选题和进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硕士生毕业论文该开题了,还没找到题目,让导师给找题目;题目确定了,却不知如何写,反而轻信“天下论文一大抄”的谬论,东抄西拼,整篇论文没有自己的观点。为此,导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硕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切入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有针对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书。比如说,引导硕士生把英国或美国文学的某一体裁的某一个作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便集中精力,阅读该作家的代表作、其传记、可行的文学理论及相关文献。同时,要提醒硕士生摈弃“印在书本上的话都是完全正确的”观念,看书时要敢于质疑。如果硕士生对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关文献非常熟悉,又具有质疑精神,他们就会发现,他人的相关评论并非“定论”,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话可说。

第二,要告诫硕士生,他们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应是自己有独到见解可陈述的――要么是没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独特的视角去研究经典性作品,但无论如何,要有一些新发现,要得出一些独到的结论。这一点以第一点为基础――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读遍某一特定领域里的相关文献,才能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动态,确定既富创新性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第三,引导硕士生进一步广泛地收集、有效地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除从本地图书馆和从网上收集文献外,导师可告知硕士生从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收集资料的便捷方式(实际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过一些机构,获得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如果导师的科研经费较为充足,也可资助硕士生通过“卓越亚马逊网”直接从美英两国购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议硕士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收集来的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一部分需反复细读,大部分只需有选择性地阅读,比如说,可通过相关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阅读和自己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页码的内容。阅读文献时,对他人的观点应始终秉持“批判扬弃”的态度:面对有瑕疵的论断,可做些修正,从而提出自己的论点;对自己同意的观点,可拿来引用,但要作为自己提出更高一层论断的论据。

第四,鼓励硕士生在鉴赏作品和研读文献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练就既能充分论证、合乎逻辑,又做到条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学论文写作能力。要正告硕士生,搞科研、写论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在真理面前,没有长幼,没有尊卑,在文学欣赏和批评领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复细读所研究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并以相关参考文献为佐证,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然后就是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过程――此即论文写作。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层次分明。同时要建议硕士生,既然学文学专业,自己写论文时就要发挥平时阅读英、汉文学作品所积聚的文学能量,尽量使论文文笔流畅,且不输文采。

总之,硕士生招收院校、负责培养的院系、所有授课老师,尤其是责任导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严格管理,善于引导,使硕士生能继续保持刻苦、认真的学风,拓宽知识面,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培养独立地进行选题和从事研究的能力。通过这样有针对性、有步骤的耐心、艰苦、综合努力,硕士生才能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业后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中国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 束少军.弱势族群的崛起与中国学者的学术自觉――记全国英语文学研究高层论坛[J].当代外国文学,2013(1).

[3] 王宁.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和经典的重构[J].外国文学,2007(6).

第2篇

第一千零十次推销

凡是去过“肯德基“店的人,都会看见店门口的一座塑像,那是一位外国老人,身穿白西装,样子和蔼可亲,他说是桑德斯上校。他是全世界最大的速食炸鸡连锁店的创始人,一个65岁才开始创业的人!

桑德斯上校退役后身无分文,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只有105美元。他问自己:我到底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呢?我能为人们做出什么贡献呢?他冥思苦想,突然想起一个秘方,那是一个炸鸡的秘方,人人都喜爱它。我何不把这个秘方卖给哪家餐馆,教他们如何制作?

在那以后的两年里,桑德斯驾着自己的那辆“老爷车”,穿着可笑的白西装,踏遍了美国的每一个角落,逢人便推销他的秘方。

他被拒绝了1009次,直到1010次,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多少年后,“肯德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炸鸡连锁店。

落榜后的名人

3次落榜的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与实践,走遍了长江,黄河流域,参考了800多种医书,写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4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

3次落榜的剧作家,年轻时一心想当医生。报考北京医学院失败后,积极参加戏剧活动,阅读了大量欧美文学和戏剧作品,写出了《雷雨》、《日出》等具有很大的影响的戏剧作品。

4次落榜的严文井,20岁左右,在北京两年中报考了4所大学,均落第。后到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秉烛夜读,翻译大量外文书籍,成为我国著名作家。

3次落榜的翻译家苏阿芒,选择了自学道路,掌握了20多种语言,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刊登过文学作品和论文,瑞典一家杂志称“文学领域的一颗新星在东方闪光”。

第3篇

对于中西方国家来讲,由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的差异,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别。但由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好英美文学作品的汉译工作,必须以中西文化差异为视角,正如我国当代语言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理论的研究,必须考虑文化与语言两个方面。”基于此,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极为重要。本文在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相关人员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4]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第4篇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各级高校的英语专业经历了一个跨越式甚至是超常规的发展历程,英语由一个学科发展成了一个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英语专业,过渡地发展英语专业造成了很多弊端,比如使得专业的英语人才良莠不齐;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质化的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基于此,我们要在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研究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

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英语专业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矛盾和冲突。英语既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也是人文性的学科。英语是一门国际性的语言,也是联合国法定的通用语言之一,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各国的沟通和交流离不开语言,而英语则是最重要的沟通和交流语言之一,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因而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英语也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英语和汉语一样有着辉煌的历史,英语由英语语言、英语文学和英语文化组成,他是一门人文通识的教育,通过英语我们可以领悟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可以拜读拜伦的诗歌,可以看狄更斯的小说,学习英语不仅是掌握它的口语,能够熟练的书写,而且要使得自己人文视野更加宽广,人文情怀更加深厚,同时能具备批判性的思维、终生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全面性和综合性的人才。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性高校在英语专业的设置和教授,在英语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面离着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差距很大,尤其是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和独立学校的外语系在这方面做得更不好,地方院校和独立学校的外语系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有限,入校学生基础差使得英语专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当前在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中,课程设置上以基础技能课为主,在英美文学和英语语言学上面开设的并不多,同时英语专业知识课几乎缩减殆尽,这样就偏离了高校英语类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当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更多的侧重于英语的工具性,对于英语的人文性则不太重视,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因而顾此失彼。最后使得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英语专业,由于专业技能差,在找工作以及其他方面困难重重。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迅速发展,甚至到了过度膨胀的状态,过度的膨胀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质量严重滑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很难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专业化、复合型的英语人才。英语专业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多,而专业只是多,课程虽然不断增多,但是过于分散。教材中过度的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内容,而对于文化内涵尤其是英美文学和历史的选材过少,而且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英语专业要求严格,一直强调学生的听说练习,而对于学生的阅读则不是很重视,学生的阅读量远远不够,而且在英文写作是更是不尽如意。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达标,学生的专业水平也不达标。高校英语专业的过度膨胀进一步导致了高校管理中的不规范和不到位,当前地方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高校对毕业学生的要求和管理却一再松懈,本科毕业生以参加面试或者准备找工作为由,经常缺课、旷课甚至逃课,四年八个学期的英语本科教学变成了三年半甚至是三年,这样学生在面试和就业中也很难有多大突破,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强大的就业压力也导致了学生论文质量的下降,很多时候指导老师很难找到学生,学生只是在快要答辩的时候才出现,论文抄袭非常严重,甚至没有几个是自己写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独立思考、知识积累和分析能力的集中体现,毕业论文全部是抄袭的,意味着大学四年青春白白浪费,也说明学生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在就业方面遇到困难也是必然的。

高校缺乏统一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早在21世纪初,就确定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一复合型外语人才为目标,也就是说英语人才不但专业过关,而且综合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大,在20来年的发展中,我国地方高校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亦步亦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缺乏统一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全国各地高校的英语专业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学生自身的水平也不一样,名牌高校和普通高校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因而在人才培养上要注意差异性,要做到分类,但是当前高校缺乏统一分类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很好的步骤,也没有可行的计划。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也无法通过辅修、副修或第二学位的方式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的选择比较单一,很多高校本身师资条件有限,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这样就进一步削弱了英语专业的学科性和人文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数是强调的是工具化的职业训练,由于过分强调英语“工具性”职业化训练,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这样就与社会对高端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高校为了打造自己的特色,为了能在自己的院校出更多的人才,提出了很多培养人才的目标,比如有的高校提出培养通用型人才、而有的则以国际化英语人才为口号,应用型人才、学术性人才、精英型人才的提法也在很多高校出F,由于提法诸多,分类重叠,层次不明,导致很难出真正的人才队伍。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英语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研究

科学定位,双轨并举。地方高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科学定位的问题,将高校怎么定位,将学科怎样定位,培养的人才怎样定位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地方高校要根据英语类的专业特性,科学定位,双轨并举,根据技能型和学术人文型两种类型培养多元化的人才,科学定位和双轨并举的战略形成以后,就安排和集中师资力量进行重点突击,在招生人数上也有所控制,这样就能很好的确定专业的走向和培养人才的步骤。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基于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学校发展情况确定培养人才的方向,要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导向,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地方高等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对外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需要大批的英语专业人才,因而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的条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更多的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同时将培养学生研究型人才的职能更多的划分出来,也就是交给“985”和“211”以及专门的外语类院校,当然我们都清楚地方院校也不乏有“985”和“211”,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要以英语语言、文学、文化为核心的人文通识教育为主要方向,学术研究型的人才不同于应用型人才,他们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理论研究方面。分类也只能体现在专业方面,也就是应用型的人才也要学习英语语言、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化,而研究型的人才也要加强口语训练以及日常交际的培训,总之,高校培养的英语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较强的人文知识修养。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实际上一直面临着一个教学质量的问题,因而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上面,一定要有改革和创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比如在英语课堂上采取启发式的英语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的英语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成了当前的趋势,因而要充分地利用新科技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设备与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慕课等形式也应该成为地方高校的重要选择形式,语言与内容整合的教学模式也是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地方高校应该借鉴和应用。在实践教学环节上面,欧美国家的应用技术型的本学经验、产学研以及校企合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地方高校可以试着尝试英语专业与区域相关企业单位签订共建校内外实习的基地,在校内建设加大力度,比如修建同传语音室、适用于商务发展的模拟谈判工作间等,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和企业。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要委派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行业指导,如在校外实习则要注意与对外企业提供的岗位进行很好的衔接。教学质量决定人才质量,人才质量决定核心竞争力,因而,地方高校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严践行课程体系模块化。当前我国高校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多元化的人才,而课程体系模块化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有力的保障,英语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分为四个模块,也就是语言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实践教育。这四大模块就是对英语类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步设想,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语言教育是课程体系模块化的基础,语言教育强调的是英语作为一种母语的语言技能训练,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带有很大的汉语倾向,而通过语言教育,将英语的训练当做母语的训练,成为固本教育和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模块涵盖不同类型人才选择的不同方向课程,英语专业本身就包括英美文学、英语语言等,而专业教育模块更是将文学系列课程、语言学系列课程、翻译系列课程、商务英语系列课程、教育学系列课程、科技英语系列课程涵盖在内,同时高校可以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决定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别课程的比例,还可根据师资情况和学生兴趣决定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别内部开设何种方向的系列课程,从而彰显学校特色。通识教育能够进一步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但是当前在地方高校中,往往忽略通识教育,因而要在通R教育方面加大力度,使得语言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组成三角,而且要以实践教育模块为核心,内容灵活替换,教学互相渗透。重点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文学,文学本质,多元论

 

近年来,关于文学本质争论不休,主要持有两种观点:本质主义与话语建构,文学的本质到底是本质的还是建构的呢?对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对文学本质主义采取一致的批判态度,甚至有些学者直接彻底的反对本质主义。尤其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反对文学本质主义的呼声愈加强烈,这一现象引起我们对文学的本质主义产生反思?文学本质主义在当今文艺学界真的一无是处了?真的要消亡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不得不回到文学本身或现场。

一,文学及文学本质

要揭示文学的本质首先我们得对文学加以界定,对一事物的界定,得抓住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特性,居于这点来区别于其他事物,然而对于文学界提出的关于文学概念,我们不能简单的断定谁对谁错,他们站在文学的不同个视角去揭示文学的内在特性或者说是区别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律。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唯一的标准去评判什么是文学。古代有文学,现代也有文学,我们总不能说古代的文学在现在就不是文学了吗?但我坚信,我们谁也不会否认《诗经》在今天就不属于文学了。然而,视现代的作家作品为文学更是毋庸置疑的。究竟什么是文学?

关于什么是文学哲学论文,在文学理论界有不同的提法。在中国,文学最初是泛指一切文章,还有的说,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关于文学在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中这样论述:有人说凡是印刷品都是文学,也就是说凡是纸质的材料都属于文学。还有人说文学就是名著即将文学的定义局限在名著这个范畴之内,且只注重“出色的文字表达形式”不考虑其题材及内容。俄国形式主义提出了“文学性”主张形式第一性而内容第二性,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内容从属于形式。无论我们如何界定文学,文学并不是无缘无故的产生,它来源于社会生活并为之服务。不同个体所领受到的注定是不同的世界;用尼采的话说,有多少双眼睛,就有多少种真理,即,真理本身是多元的。既然真理本身具有多元性,那么,我们在追求确定性的过程中也必须施行对话原则。因此,关于什么是文学。同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甚至,我们可以说文学就是书架上放着的文学作品,文学就是《老人与海》。这种回答只是简单地表述了文学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或载体[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今天,人们说的更多是把文学界定为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文学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历史发展,时代积累的产物。没有古代文学何来现代文学?界定一事物得抓住其本质特性,文学也不例外,不管文学有多少种定义,但它总是有属于自己的本质特性。

什么是文学本质?简单的说,文学本质是文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学去掉之就不能称之为文学的特性。这些特性的言说岂不是有了超时代,超文化,超地域的有效性。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关于文学的本质,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没有得出一个大家一致认同的说法。文学是模仿,文学是形象思维、是想象的表现,文学是特殊意识形态,文学是有意味的语言符号,文学是精神生产,等等。无论是西方的模仿说,再现说,表现说还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情志说,意境说,等等。但我们不可否认,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哲学论文,文学正是通过语言这门艺术来表现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通过形象典型来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文学作品是按照生活本来的那种具体,生动的面貌来反映生活的。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并且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2]。历史上留下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不同社会阶段的生活,社会生活变化发展,给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可以说文学是一个反映时代的载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直具有与生俱来的政治性, 面对文学从属于政治,文学为政治服务,面对文学政治工具论,学者们对文学新的文学特质进行了新的反思。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解决时文学区别非文学的关键是什么,童庆炳强调文学应反映整个人的,美的,个性化的生活,而“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5]。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艺理论把文学看成审美意识形态。无论把文学看成是社会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态。它与其它次结构的意识形态保持着距离,社会语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对文学的认识。文学作为一门艺术,文学到底是要为认识生活这个事业服务的,它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文学从来不是司汤达或列夫托尔斯泰个人的事业,它永远是时代,国家,阶级的事业[3]。高尔基说:“文学是社会诸阶级和集团的意识形态,感情,意见,企图和希望是其形象化的表现。它是阶级关系的最敏感的最忠实的反映”。文学具有阶级性和党性:作家是阶级的眼睛,耳朵和声音。在阶级的国家存在的期间,处在一定的环境和时代的作家,不管他愿不愿意,也不管他是有条件地或无条件地,他必定为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环境的利益而服务,而且也正在服务着。二,文学本质多元化

西方马克思关键词语,形式结构的考虑在逐渐凸显。无论是古代文论,现代文论还是后现代文论,他们都能去阐释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现象,每一种文学理论都是对一种文学现象的提炼和抽象概括哲学论文,不同的文学理论有着不同的文学本质观念。

钱中文指出:“文学,一种复杂的现象,一个复杂的系统,并对它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研究”,这一观点得到了文艺学界不少学者所接受,钱先生强调,对于文学理论研究来说,事实上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定义来说明文学现象,而应当看到文学观念、文学的本质是一种多层次现象,需要对它们进行多方面的阐述。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和庄子的事物的本质就反应了事物多侧面的思想。然而,文学现象来源于社会存在。原理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离不开经济基础,并受到一定经济基础的制约。生产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经济基础的变更和发展也必然导致文学地变革和发展,人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相应的文学与之相应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不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就不会有阶级的文学。但旧经济基础的消灭并不意味着。社会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是指通统治阶级从政治和社会经济上控制着整个社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这种思想就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2]。经济政治等不断的发展完善,社会意识形态能很好的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因为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独立性,所以文学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表现出超越时代、超越民族和阶级,超文化,超地域的普遍性特征。那些以为这些普遍性特征就是文学本质的批评家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是意识形态的沿续并不是永恒的,因此文学可以被读成非文学,正如伊格尔顿所说的那样,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可以读成随心所欲涂鸦的形式。这样一来,文学的本质就成了游离的,会随着大众和时代的心理而在一定的范围内漂移。文学是一种多元决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关涉到不同的语言层面、不同的意义单元、不同的社会环境、时代语境以及个人品格、艺术修养甚至潜意识、无意识等诸多因素[7]。文学自身的复杂性源于社会关系与人的思想感情、个人体验的复杂性,不是单一的“意识形态”就可以完全决定的。正是文学自身的多元性,文学阐释与接受的复杂性才得以存在。“我们的标准是具有包容性的,是‘想象的综合’和‘综合材料的总和与多样性’。 文学是一种在多维层面上同时展开的复杂的精神现象,行走在现世的现实性与精神的超越性之间,绝不仅仅是作家、作品、世界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着更为神奇奥妙的精神架构和现实关怀[8]。文学始终为人们所熟知而又偏偏不可能尽知,这就使得文学成为引领人类意识走向无尽遥远和崇高的契机,同时,也成为它自身存在的最大理由之一。文学带给我们的意义,就在于显现这种有限世界背后的无限性。文学不是对现实世界、现有事物的机械摹写,也不是对一种纯然的意识形态的单调的审美反映,文学本身是一个多元决定的有无限可能的价值存在[11]。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文学的界定,这是一个现代尤其是后现代以来一直有争议的问题,每个人心中对文学都有自己的理解,不论文学是什么,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文学来源于现实或社会生活,文学不仅来源于社会生活而且反应社会生活,总之,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无论视文学为社会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态,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由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来决定的,审美意识形态也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社会是变化发展的,经济基础也在不断的完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阶级描写不再是文学的唯一来源,如果可以说现代化的社会,我想我们也不妨可以说文学也有了现代化迹象哲学论文,它可以不再仅仅是为政治,阶级服务的,它可以是娱乐性质的,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我们不应该把文学紧紧的和文学性禁锢在一起。文学本身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总是和世界,作者,读者联系在一起,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化,文学作为社会的产物,我们应该回到文学现场,不应该把文学禁锢在某一个时代或地域,这样以来,文学自身就具有多元的本质。

(徐林丽,女,1986年生,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蔡俊,男,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高尔基.论文学[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78

[4]胡鹏林.文学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

[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利云.文学概论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7

[7]特里·伊格尔顿.文学理论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9

[8]马大康.面向文学实践的理论走向[J].文艺争鸣·理论,2009,(9)

[9]龙扬志.游离的文学本质---伊格尔顿的文学观[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5)

[10]曹顺庆,文彬彬.多元的文学本质[J].文艺争鸣·理论,2010,(1)

[11]于虹.在事实与价值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6,(5)

[12]雒海宁.试论文学本质的归纳[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4)

第6篇

关键词:卡尔维诺 国内研究 述评

卡尔维诺是当今世界极有影响力的作家,虽然他本人已于1985年故去,但人们对他作品的喜爱和研究却与日俱增。中国早期的卡尔维诺研究主要以译介为主,最早的译本是1956年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严大椿翻译的《把大炮带回家的兵士》。之后二十年由于政治原因,卡尔维诺的译介工作停滞不前,直到1979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肖天佑翻译的《寒冬夜行人》,卡尔维诺译介和研究逐渐升温,他的主要作品相继被翻译为中文。2001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吕同六、张洁主编的六卷本《卡尔维诺文集》,囊括了卡尔维诺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随着中国读者对卡尔维诺的了解和喜爱,他的作品继续以单行本的形式不断被重译。

国内批评界对卡尔维诺的研究角度和侧重点各有不同,大致来说,对前期作品从社会、政治、性等角度出发的比较多,对后期作品则侧重其后现代特征。当然,这只是比较绝对的分法,很多研究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这里按照批评家们研究角度的不同列举出有代表性的几类:

第一类,把卡尔维诺纳入后现代文学框架中,探讨其作品的叙述手法、多元性、混乱性等后现代艺术品格,这类研究集中在其后期作品上,尤其是《命运交叉的城堡》、《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帕洛马尔》。

1967年卡尔维诺移居巴黎,当时整个世界都被一股强烈的革命热潮所激荡,“五月风暴”、“芝加哥骚乱”、金斯伯格在麦迪逊广场上的诗歌嚎叫……在这一时期,卡尔维诺与当代思想界的重要人物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等人交往甚密,文学观念受结构和后结构批评的影响颇深,文学创作中明显地渗透了一些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理念,其作品逐渐被人们视为后现代文学经典。基于此,批评家们把他的作品视作理解和印证后现代文学观念的绝好文本。

关于这类研究,艾晓明、冯季庆和卜伟才等学者的几篇文章很有代表性。例如艾晓明的《叙事的奇观――论卡尔维诺》[1]和《叙事的奇观――图说卡尔维诺》[2]两篇文章,从《看不见的城市》对《马可波罗游记》的戏仿、小说的晶体结构、记忆与虚构、叙述行为等角度来全面探讨《看不见的城市》中卡尔维诺的叙事艺术及其文学理念。另外,冯季庆在《纸牌方阵与互文叙述――论卡尔维诺的》[3]一文中分析了《命运交叉的城堡》怎样利用塔罗牌的排列组合叙事,其中的互文手法和片段性写作蕴涵的后现代创作思想,以及卡尔维诺对现实的戏讽态度。

第二类,小说主题研究。

首先,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卡尔维诺小说的社会、政治、性、文化、心理、人性等诸多主题,认为卡尔维诺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的现实关怀,这类研究集中在其前期作品中。由于卡尔维诺的青年时期在二战前后的意大利度过,国际形势的动荡和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使卡尔维诺在精神上产生了危机,痛苦地看到自身价值的瓦解,以至于对作家的使命、文学的作用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种风云变幻的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总是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因此许多批评家认为作家这一时期的小说总是在关注现实,都有一定的现实寓意。在裴亚莉的专著《政治变革与小说形式的演进:卡尔维诺、昆德拉和三位拉丁美洲作家》中,把卡尔维诺的创作于意大利文学的政治传统和作家所处的新现实主义文学背景联系起来,并分析了卡尔维诺对文学社会功用的看法。

其次,从主体存在状态的角度分析作品主题。卜伟才的《自我追寻的历程――三部曲的主题意蕴》[4]对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卡尔维诺终其一生关注的“追寻自我”主题。

第三类,研究卡尔维诺的文学观念,并结合作品来分析其小说美学,主要依据是《美国讲稿》(《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这类研究或从整体,或摘取若干关键词,对卡尔维诺的文学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开掘,尤其是“晶体美学”、“科学文本观”和“轻”与“重”之关系等问题成为讨论焦点。例如杨黎红的两篇论文《论卡尔维诺小说的“晶体模式”》[5]和《论卡尔维诺小说“晶体模式”――以为例》[6],不但详尽分析了什么是“晶体模式”,而且阐述了这一叙事方式在卡尔维诺小说中的体现。

第四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卡尔维诺对中国作家的影响以及他的文学观念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的相通之处。

首先,把卡尔维诺与受其影响的作家放在一起进行影响研究,主要与王小波对比,探究卡尔维诺对王小波的影响,以及两人美学品格上的相通之处。例如仵从巨的《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7]。韩袁红的《卡尔维诺与王小波小说世界中的童话追求》[8],认为王小波是卡尔维诺的中国传人,探讨他们内心相通的童话精神。

其次,把他的文学观念与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对比,进行平行研究。例如崔莉的《卡尔维诺的“六项文学遗产”》[9],认为刘勰和卡尔维诺都对文学的美学意蕴进行过思考和探讨,有很多相通之处,文章从梳理中西文论风格的角度入手,就刘勰的“八体”和卡尔维诺的“六项”进行比较。

批评家们对卡尔维诺及其作品在不同角度的解读各有利弊,我们很难以某种固定的标准对每一种方法做出评价。事实上,任何一种分析都无法达到囊括一切的完整,它们都是试图提出一种臆想的制度,片面性是任何一种阐释所不能避免的。具体来说,目前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注重前后分期,以巴黎时期为界,把他的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新写实主义和寓言风格为主,后期则主要从事充满后现代风格的小说创作。这种分期虽然有助于读者更容易地理解作品,但无形中却削弱了其创作的连贯性,忽视了他一以贯之的主题和风格。第二,国内研究多为对卡尔维诺作品的单篇研究,其中不乏深入精辟的分析,但是缺乏系统研究。第三,研究角度和切入点多集中在他复杂精湛的后现代叙事艺术,从其他角度开拓较少。

参考文献:

[1]艾晓明.叙事的奇观――论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外国文学研究[J],1999(04)

[2]艾晓明.叙事的奇观――图说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作家[J].2002(01)

[3]冯季庆.纸牌方阵与互文叙述――论卡尔维诺的《命运交叉的城堡》.外国文学[J].2003(01)

[4]卜伟才,自我追寻的历程――《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的主题意蕴,当代外国文学[J],2003(01)

[5]杨黎红,论卡尔维诺小说的“晶体模式”,外国文学研究[J],2007(01)

[6]杨黎红,论卡尔维诺小说“晶体模式”――以《看不见的城市》为例,社会科学辑刊[J],2007(02)

[7]仵从巨,中国作家王小波的“西方资源”,文史哲[J],2005(04)

[8]韩袁红,卡尔维诺与王小波小说世界中的童话追求,安徽大学学报[J],2006(05)

第7篇

摘要:在英国文坛上,D.H.劳伦斯是一位争议最大,毁誉不一,极其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从上世纪20年代末传入中国,对他作品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拒斥到迎迓的过程。黑马是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和译介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人,多方位地传播劳伦斯。他翻译众多劳伦斯作品,让读者走进了劳伦斯的文学天地;他对作品的深入解读为受众了解劳伦斯提供了导向,为批评界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黑马为我国接受劳伦斯搭起了一座桥梁。

关键词:黑马;劳伦斯;译介;研究

劳伦斯是中国新文学初创时期第一批被介绍给国人的外国作家之一。30年代,特别是在劳伦斯逝世的前后,中国掀起了一个接受劳伦斯的小。20世纪80—90年代,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并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黑马是国内第一个系统研究和译介劳伦斯的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劳伦斯为研究对象并取得文学硕士学位的翻译家和研究专家,现在正式出版的劳伦斯作品几乎都是他翻译的。在研究界与翻译界,黑马为译介、研究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的译介

上世纪8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国内的译介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黑马开始研究和翻译劳伦斯的文学作品,成为劳伦斯作品首译者之一。现有资料表明,黑马译介劳伦斯始于1982年。劳伦斯的文艺评论率先进入黑马的视野,其译作于1988年发表在多年前停刊的山东大学《美国文学》杂志上,这些译作后来结集,于1991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名为《灵与肉的剖白——D.H.劳伦斯论文艺》。从此以后,他便一发不可收,翻译出版了劳伦斯的《虹》、《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等多部长篇小说和散文。此外,黑马还翻译英国劳伦斯研究专家奥尔丁顿的《劳伦斯传》,这些译作或是在内地知名出版社出版发行,或是出版于台湾。黑马译作之多,质量之高,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怪乎有人戏称他为“劳伦斯专业户”。

从众多译作中,我们发现黑马翻译劳伦斯的散文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最高。每部译作都附有译序与后记,为读者正确地理解劳伦斯散文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指南。黑马为何大量译介劳伦斯散文?究其原因:一是他钟情于劳伦斯散文。在黑马看来,翻译劳伦斯散文尽可以让读者领略一个从中原小镇走出的热血青年,领略那激扬文字,璞玉浑金,掷地有声的不凡气势。二是翻译形势使然。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争译抢译劳伦斯小说,而劳伦斯散文随笔无人问津。正如译者自己所言,留给他的空间“只有翻译别人不译的劳伦斯散文随笔”。三是诗学语境所致。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掀起了一股文化散文热,国内读者对文化散文的偏爱,促使黑马首选劳伦斯散文随笔为翻译对象。事实证明:黑马翻译劳伦斯作品十分畅销,其译作在国内一版再版。

作为翻译工作者,黑马认为翻译之前,“对于原作要有正确的了解”。“想要认识作品,就必须认识人”,“必须认识社会”,只有“把原作者的宇宙观、人生观了解清楚”,才能“认识到他的全人格”。着力把“他的时代的社会情形、政治情形、科学和思想情形、艺术其他部门的情形”弄清楚了,“才能把握他的作品的要点”。

二、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的研究

黑马对劳伦斯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认知,并促使他以学术论文、译序、跋、散文随笔甚至博客等不同的形式从不同视角解读劳伦斯生平、主题思想和艺术形式。

第一、亲历劳伦斯的故乡,体验英伦风情。黑马出于寻觅劳伦斯的创作源泉的目的,于2000-2001年,实地考察劳伦斯的故乡伊斯特伍德,拜访英国劳伦斯研究专家沃森教授。黑马通过考察拜访,发现劳伦斯家乡成为劳伦斯文学创作重要背景空间。《儿子与情人》伤感的爱情在这样的乡村和城镇之间弥漫,《恋爱中的女人》中最凄美和最富现代主义色彩的篇章亦将此地作为背景,并几乎囊括了这里的一切风物并向伦敦和欧洲辐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令人回肠荡气的故事在这片森林里上演,还有不少不朽的中短篇故事和话剧也以此为背景展开。早期诗歌更是对这里田园风光的礼赞。而位于镇东面三英里处的考索村,则是长篇佳构《虹》的背景地。因此,黑马指出,“劳伦斯终生的伴随这种乡恋,他26年与故乡血肉相连、刻骨铭心的生活是他的丰沛的创作源泉。”另外,劳伦斯不仅把“心灵的乡村”作为写作背景,而且一直以其身边的杰西、爱丽丝、露易、弗里达等四个女人为创作原型。这些女人分别是他小说的原型,杰西、爱丽丝分别是《儿子与情人》密里安和克拉拉的原型,并占据了很大的篇幅;露易成为《虹》中的女主角厄秀拉形象。

第二,黑马讨论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他将劳伦斯小说的主题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第二自我”主题;二是作品“”主题;三是作品存在着恢复人的自然本能,建立新型的两性和谐关系的追求。在劳伦斯众多作品中,黑马选择了《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四部小说作为重点探讨对象。这些作品从时序上渐现出的“第二自我”意识,四部作品背后的叙述者分别是劳伦斯的“第二自我”的不同发展阶段。如果说有些小说家的写作就是“发现和创造他们自己”,劳伦斯即是这类人——“无论劳伦斯写什么,他首先并且总是写他自己”。 所以,黑马认为劳伦斯前期作品有强烈自传性,大部分作品都是以自己家乡为背景,以身边的原型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人物。《儿子与情人》中伯特与母亲相依为命,演出了一场“儿子与情人”的划时代心理剧。这场心理悲剧是如此震慑人心,最终导致劳伦斯以此为蓝本写出了20世纪最具有弗洛伊德主义的长篇小说。黑马通过研究发现:“他写矿工生活的成功,主要以细节的真实取胜,他是作为矿工的儿子亲身活过来的,熬过来的,是他生命的有机部分。他的文学挖掘其象征意义和心理学意义,对阅读产生悲剧的审美冲击……”

与此同时,黑马仔细辨析了《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的主题。在黑马看来,劳伦斯终生都在执着不懈地思考肉体、性和爱情等问题。但他并不是为写性而写性,而是将之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上,这就是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劳伦斯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一种灵与肉的完全的、完整的、亲密无间的融合与升华,一种向原始的返璞归真,一种神圣的、不受宗教教义束缚和压抑的自我超越。他认为,《儿子与情人》是第一部印证“恋母情结”的“原型”之作,暗示我们爱也可能是一种牢笼。《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选择了性作为主题。黑马将《查》视为“废墟上生命的童话,是一种久经考量的本体论——是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交织积淀的结果。……故事浪漫而美丽,不乏乌托邦色彩,简直是一部成人的童话,是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交织积淀的结果。”

第三,黑马研究了劳伦斯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劳伦斯创作个性鲜明和艺术构思独特,语言优美、气势恢宏。黑马分析了劳伦斯作品的叙事风格,语言特点,象征、意象手法研究。

黑马认为,在《虹》中,劳伦斯以他的深邃的洞察力和敏感的内心体验,以舒缓、隽永的笔触再现了英国农村风景,以一个个意象,让读者感到那连接人与自然之间强大的内在力量,体验到现代工业侵入到农村前那种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的和谐关系——恬静的外表下那种“血液的交溶”。《儿子与情人》的叙述方法上的崭新之处,是走向情节和人物外在条件的淡化,注重人的内心呈现。黑马认为《儿子与情人》视角独特,对人性中隐秘的“恋母情结”有深刻形象的掘入,开创了弗洛伊德主义在文学上的先河,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里程碑作品。”《虹》、《恋爱中的女人》从叙述方式上,则是摒弃了人物的营造和情节的设置而转向“无英雄”原型,转向情结。而与此同时,小说的现实主义意义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真实”、“虚构”和“想象”三者如此和谐地统一起来。《普鲁士军官》继承了写实主义的优秀传统,注入了新的觉悟和现代意识,向“幻象现实主义”过渡。《虹》确立了“幻象现实主义”的叙述语言与形式,《恋爱中的女人》把这一艺术手法与英国现实生活水融,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在二十世纪文坛上独树一帜而至今不败,随着时光流逝更加显现出其艺术魅力。

由此看来,黑马关于劳伦斯的研究独领。他不仅多层次、多方面主体式地阐释了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与思想意蕴,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散文随笔的阐释模式,极力张扬研究者的个性。这一点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非严格性的学术专著《心灵的故乡—游走在劳伦斯生命的风景线上》之中。该书作品以作者漫游劳伦斯成长的生活地为线索,散点透视劳伦斯的少年和青年时代,描述劳伦斯26岁前痛苦的生命历程和备受挫折的爱情历程,历时与现时相交织,想象与写实相融合,图片与文字相映衬,深刻挖掘了劳伦斯精神。

三、黑马对劳伦斯作品研究的原因分析

黑马之所以译介和研究劳伦斯作品,一方面源于对原作审美精神的认同;另一方面,受制于他所处的文化语境与诗学语境。同时,他的英美文学学习背景也决定其审美对象的选择。劳伦斯秉承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鲜明的生命意识与文化意识,着重通过两性关系的探究和健康性文化的肯定,揭示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向往一种更理想化的生存状况。他忠实地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环境,站在底层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既描写了他们在高贵者看来根本没有灵魂的痛苦的心,也描写他们不可救药的鼠目寸光;踏踏实实地叙说故事,刻画人物,描述环境对人心灵的影响。劳伦斯文学作品在写实主义方面自然功力深厚,也具有非凡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意义。劳伦斯这种审美精神,对一个较长时间蛰居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黑马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与认同。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劳伦斯文学只有我这种稔熟下层人民,熟悉劳动阶级语言并有作家背景的资深翻译能翻译好”。因此,他在进行文学翻译、研究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设身地揣摩、领会原作的风格,并将自己的风格与原作家作品的风格和谐统一。事实证明:黑马的译本传神。可以说,黑马将自己的文化、生命融合与劳伦斯文学的审美精神在一起,并成了他心中的一片绿地。也因为有了劳伦斯文学是黑马的支撑,他才能十分超脱地看待现实中的生活,并从这种世俗的生活与我的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中提炼出了某中“意义”。

迄今为止,黑马是中国最权威的劳伦斯研究者和资深译者。他开辟了一个新的传播空间——博客,以其通俗易懂、幽默、大众化的语言解读劳伦斯,让成千上万的网民认识、了解劳伦斯。黑马不仅为劳伦斯在中国之旅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拓宽了我国传播、接受劳伦斯传播的路径,使我国读者的接受层面走向深入。他在吸纳劳伦斯的基础上,把劳伦斯文学和自己的文化、生命融合在一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创作感受,提出文学创作要有一种激情美、凄艳美的观念,形成了一种沉醉于心灵故乡的审美情结,创作了《混在北京》、《孽缘千里》两部蜚声海内外的长篇小说,对于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意义尤为深远!(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穆木天.穆木天文学评论选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家湘.劳伦斯之探索[J].外国文学,1998(1).

第8篇

(编 者)

作家档案

龙应台,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和梅西大学英文系教美国小说和现代戏剧。1983年回台湾,此后几年曾任中央大学英文系客座副教授、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研究员。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99年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2003年辞职。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台湾清华大学徐贤修讲座教授。著有《野火集》《龙应台评小说》《孩子你慢慢来》《我的不安》《百年思索》《亲爱的安德烈》等作品多种。在欧洲、中国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

作品选读

历史课

龙应台

香港大学的国际招生愈做愈好,来自欧美的学生愈来愈多。有一天,和一群德国学生聊天,刚好是台湾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正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政府试图在教科书里进行所谓“去中国化”,反对者则抗议纷纷。我问这些德国学生:“你们高中的历史课是怎么上的?”

德国的教育权下放到各州自治,因此不同的州会有些差异。但是在七嘴八舌的争相发言里,我发现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教科书并不重要,二是开放式。

如果这一课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那么老师会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读很多第一手资料,譬如俾斯麦首相的演讲原文,要学生从演讲稿中探讨当时普鲁士的外交策略,从而分析普法战争的真正原因。除了了解德国观点,学生还必须知道法国观点,老师可能用电脑放映图片,反映当时法文报纸上的时事讽刺漫画、评论或者画家笔下的巴黎街头。分析战争本身,老师可能出示一张1870年普鲁士的经济发展指标图,用来解释当时的“新科技”──譬如铁路的广泛使用和新制大炮的威力,如何使普鲁士在战场上占了上风。

也就是说,在整个讲课的过程里,教科书非但不是唯一的教材,而且不是核心的教材,甚至可能根本没用到。

第二个特征是开放式的教学。教学的主轴不是让学生去背诵任何已经写进某本书里的叙述或评价,而是要学生尽量从第一手资料里看出端倪,形成自己的判断。如果这一堂课的主题是纳粹,学生可能必须去读当时的报纸、希特勒的演讲、工会的会议记录、专栏作家的评论、纪录片等等,然后在课堂里辩论──纳粹的兴起,究竟是日耳曼的民族性所致,还是《凡尔赛和约》结下的恶果?或者是经济不景气的必然?各种因素都被提出来讨论。至于结论,学生要通过资料的分析和课堂的论辩自己来下。

满头卷发的卢卡斯说:“我们那时就读了托马斯・曼的哥哥亨利希・曼的《臣仆》,因为他就认为德国人有惯性的服从性格。我们在课堂上就此辩论了很久。”

如果主题是1848年的欧洲革命,学生必须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的不同层面分析革命的起因,然后还要试图去评价这场革命的后果──这究竟是一个失败的革命,如法国的Alesis de Tocqueville所说,“社会顿时撕裂成两半:羡妒的无产阶级和恐惧的有产阶级”;或是一个成功的革命,因为20年后,德国和意大利都统一了,而法国扩大了选举权,俄罗斯废除了农奴制?事情的是与非,人物的忠与奸,往往没有定论。学生必须自己从各种数据的阅读里学习梳理出自己的看法。

“我们还常常要作报告,”刚刚来到香港的汉娜说,“一个人讲45分钟,等于教一堂课。”

“你记得讲过什么题目?”

“当然记得,”她说,“因为要做很多准备。我讲过英国的殖民主义。”

在这样的历史教学方式里,教科书的地位,只不过是一个基本的参考数据而已。在众多一手和二手的资料里,包括演讲、漫画、照片、统计图表、新闻报道、学者评论、人物日记和法庭记录等等,教科书只是一个指引,不具任何一锤定音的权威。

开放式的历史教学,着重在训练学生运用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面对纷杂的史实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教科书充其量只是路边一个小小指路牌,不是烫了金的《圣经》。

至于考试,他们解释,也不会以教科书为本,而是开放式的题目,都是要你写文章回答的。譬如,“试分析俾斯麦的外交政策”或者“试分析魏玛共和国失败的原因”;测验的是一种融会贯通的见解,教科书根本没有答案,也不可依赖。

如果教科书根本不被看作一锤定音的权威,如果课堂中的历史老师有独立见解,又有旁征博引的学问,如果我们的考试制度不强迫老师和学生把教科书当《圣经》,我们需要那么担心教科书的问题吗?历史教学的真正问题所在恐怕不在教科书,而在教育的心态、制度和方法本身吧。

“可是美国的历史教育比较跟着教科书走,”来自奥地利的约翰在美国读过一年高中,他来,“而且他们的历史课教得很细,不像我们在欧洲,着重在大事件、大历史。”

克里斯说,“那没办法,他们只有两百五十年历史可以谈,所以连什么‘30年代流行时尚’都可以在历史课里讨论一整节。”克里斯也去美国交换过一年。

话题转到美国去了。克里斯接着,“我发现美国人跟欧洲人真的很不一样。譬如说,有一次老师出题,要大家挑选20世纪本国某一重要人物来作报告,结果,你知道吗?有五个人,选的是蝙蝠侠!不可思议,是高三呢!”

大家哄一下笑开了。我忍住笑,说,“如果是你们德国班上做这个题目,大家可能选什么样的人物呢?”

克里斯回答:“阿登瑙尔、希特勒、布莱希特、托马斯・曼或者舒马赫、贝肯・鲍尔什么的,都可能。可绝对不会是米老鼠、蝙蝠侠或超人吧!”

超级链接

五问龙应台

1.请问散文创作对你这位痴迷的文化说梦者,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当我带着梦想前进时,它是我披荆斩棘的剑、照亮夜路的灯,使我不知畏惧到近乎愚笨地往前走。当我想后退时──现实的尘埃滚滚又常使我想后退想躲藏,它是我留着缝的逃生门、“仿佛若有光”的桃花源,使我宁静,使我从容。写作是一个内在大宇宙,使我可以温润地看待本质上悲苦无常的人生。

2.早年杨牧曾将中国近代散文分为小品、记述、寓言、抒情、议论、说理、杂文七类。如果请你为散文分类,你会如何分?如何看你自己的散文风格?

分类确实很困难,因为被界定为“抒情”体的往往蕴有“说理”,而被认为是“说理”的文章又可以“笔锋常带感情”。以古典散文来说,譬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抒”的是神鬼哭泣的大痛,但是“说”的又是深刻入骨的道理。它究竟是抒情还是说理呢?庄子的“寓言”貌似“抒情”其实在“议论”。在中国的散文传统中,纯粹抒情的──以美文表达意境,属于少数,因为这种表达往往用诗歌更有效;多数,不论是“抒情”体还是“说理”体,其实还是在“说理”,有的选择气势磅薄,有的选择绵密细致。

我自己的散文,可能受今人影响少,得古人影响多。虽然用的是白话文,在风格上其实和古典散文是一脉相传的。在写作的逻辑感和修辞“策略”上,譬如说,我自觉和韩非、和苏轼是心灵相通的。

3.中文文学有十分壮丽的散文传统,西方如英国以培根为代表也发展出一个平易而不平淡的散文传统。散文体裁多样、笔锋各异,请问能否举出几位你欣赏的散文大家?

在中文作家里我欣赏韩非的冷峻,庄子的放肆,柳宗元的内敛,苏轼的舒展,张岱的清澈。外文作家里我觉得柏拉图才气纵横,尼采的文字有性格魅力,写《湖滨散记》的梭罗用文字创意境的本事很高。活着的作家里我欣赏德国的Enzensberger(恩岑斯伯格),可惜中文读者不太认识他。

4.请谈谈你的散文创作观,有何古典理念?有何现代精神?

我写批评文章的时候,有几个“坚持”,第一是事实的掌握尽量完备,批评绝不超过事实范围,也就是以事实论断,但不做动机揣测。第二是对自己存疑,保留一个空间:会不会有一个我看不见的死角呢?第三是我自己必须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我所高举的道德标准,必须是我自己做得到的,也就是言行的一致。“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都是高标准。一个人往往要被测试了,被诱惑了,才知道自己的品格真正是什么。

这些原则我当然不见得做得到,但它至少是我在暗示中检验自己的标准。我常觉得,写虚构文类(譬如小说)的作者,是可以言行不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在现实生活里可以是个委琐不堪的人,但是写杂文的作者不可以。

至于比较广义的散文,我觉得人们有两个误解,一个是以为说理的文章把道理说出来就好,另一个是以为抒情的文章把感觉抒发出来就是。前者忽视了散文对文字这门艺术的要求,后者忽视了散文对深刻的要求;深刻,可以是思想,可以是感情。

议论文章要成为散文,不能只有精辟的论点,见人之所未见,它一定要有文学的标准:逻辑的缜密、字句的精准通畅、结构的呼应关系、气势的拿捏、典故或意象的运用等等,也就是说整体文字的魅力,才是灵魂所在。再好的思想如果没有精炼的文字载体,亦即文采,也进不了散文的领域。

至于抒情文章,我没见过好的抒情文章是没有“洞见”的──让读者看见他之前看不见的东西:一阵美的悸动,一个瞬间的顿悟,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一个刹那间的发现。好的抒情散文绝不只是浮面的美文,它以作者感情或思想的深刻为读者带来“发现”,《赤壁赋》如此,《春夜宴桃李园序》也如此。

5.请谈谈你的生活美学,什么是你心中永恒的意象,什么是你渴望的探索?

40岁的时候,发现自己不懂历史;不懂得历史,怎么可能懂得现在?于是我开始探索历史,想从历史那个巨大的坐标里找到自己渺小的位置,张大了眼睛想看清楚。

51岁的时候,父亲过世,第一次经验至亲的人的死亡。我发现自己不懂死亡;不懂得死亡,怎么可能懂得生命?我才发现,面对深不可测的死亡,连一万年的历史也不过是一粒星尘。

第9篇

英美文学的魅力在于一个时代造就了诸多的文学作家,这些作家的思想通过他们的文字流芳百世,影响了几个时代的人们。而特殊的环境以及不同的成长境遇使得英美文学史变得精彩纷呈,不同的思想潮流在涌动,不同的文学家通过自己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尤其是针对当前的时代的一种暗喻。在对未来的影响中,他们的文字也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给予了后人无限的遐想。詹姆斯就是18时代中期到19世纪初期的一位文学代表,他的文章真实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当时世人的一种看法。研究一个时代的气息,通过这些文学家的文字就可以真实地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真实生活与思想动态。

二、詹姆斯的生平简析

因为时代因素的影响,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总会受到外在世界的巨大影响。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都会给人一种潜在的影响力,从而使得敏感的人们开始发现世界,剖析世界,进而挽救世界。

(一)詹姆斯富有传奇的一生

《丛林猛兽》的作者詹姆斯是美国的一位小说家,1843年 4月15日出生在美国的中心城市纽约。詹姆斯生长在一个非常富有教养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对其后来的人生影响也非常大。詹姆斯的父亲亨利是一名哲学家,同时也是神学家。在那个科学还没有完全占据世界的时代,神学还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世界,主宰着人们的思想。詹姆斯的哥哥则是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但是与其父亲不同,詹姆斯的哥哥威廉是一名实用主义者,并且是该学派的创始人。虽然詹姆斯生长在这样富有教养的家庭中,但是他依然和很多其他的美国青年一样,对古老的欧洲文化以及欧洲文明充满着神往。基于这种对欧洲文化以及文明的一种热爱与向往,小时候的詹姆斯就一直游走在欧美之间,并且在1875年的时候在英国伦敦定居。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充满激情的詹姆斯因为美国没有参加而放弃了自己的美国国籍,愤然加入了英国国籍。最终,詹姆斯于1916年2月在英国伦敦病逝。

(二)詹姆斯的文学修为经历

与其他的一般孩子不同,小时候的詹姆斯是由家庭教师进行教学的。长大后,詹姆斯开始在哈佛法学院继续学习。在哈佛法学院,詹姆斯非常幸运地认识了当时非常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威・迪・豪威尔斯。年轻时候的詹姆斯遇到这样的小说家,对其以后的写作影响颇深。之后,詹姆斯也开始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之路。1864年起,詹姆斯开始写文学方面的评论文章以及短篇小说。再后来,詹姆斯去到法国巴黎,认识了更多的杰出作家,包括格涅夫、莫泊桑、福楼拜以及英国的著名作家罗・路・斯蒂文森等。在文学界中,詹姆斯认识了诸多泰斗级的人物,对其自身的文学修养以及文学风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再后来,詹姆斯开始了长期的创作历程,并写下诸多惊世之作,从而为其写作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丛林猛兽》的内容剖析

《丛林猛兽》是詹姆斯的作品之一,在那个时代,《丛林猛兽》的出现让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

(一)《丛林猛兽》的文风分析

对于早期的作品而言,《丛林猛兽》改变了传统的文风,其题材在一定程度上与《专使》有相似之处。在内容方面,两者似乎也存在异曲同工之妙。在《丛林猛兽》中,主人公为了爱情而执著,但是也因为爱情丢失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爱情面前没有考虑清楚,却因为权衡不利而错失了爱情。《专使》的寓意在于希望青年人不要虚度光阴,在充满朝气的年纪就应该出去拼搏,享受生活,让生活备感充实。在《丛林猛兽》中,詹姆斯极力去揭示一个深受高等教育而又非常具有修养的一个男子在选择面前如此苍白无力,优柔寡断。文章在措辞和风格方面也比较丰富,尤其是在文风方面显得非常复杂,句子的使用过于冗长,副词以及比喻等手法多见。在对话中,经常会有很多暗喻的手法,让文章的内容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丛林猛兽》的文风与之前的文学相比发生了变化,在措辞和语言运用方面开始有了新的变化。究其原因,这也和詹姆斯的写作环境以及个人的思想有关系。在与诸多文学名家的交流过程中,詹姆斯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启发,以至于在他的文学创作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并且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学风格。詹姆斯在《丛林猛兽》中首次体验了相对难以理解的语言对话方式,使得文章的整体对话都给人一种谜题般的感觉。这样的文风也许在当时无法很快得到读着的认可,但是在后世品味中,却能够读到其中的丝丝暗喻,不由对其暗喻的手法进行称赞。

(二)对《丛林猛兽》的内容解析

《丛林猛兽》属于詹姆斯的中篇小说,其内容相对比较充实与丰富。小说主体是讲述青年马切尔在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有一种怪异的想法。他始终认为在他的生命中一定会出现令人十分惊叹的事情,并且具备一定的灾难性。这样可怕的想法让马切尔一直惴惴不安,在他的思想中开始产生一种暗示的想法,从而改变了其原有对世界的认识和感知,这样的想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原有的人生轨迹。

小说的名字《丛林猛兽》实际上就是寓意马切尔心中的这个想法,就像一只蹲伏在丛林中的猛兽一样,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就可能会跳出来。因此,为了时刻警惕这一“猛兽”的出击,马切尔一直处于一种高度的防备状态,以至于他让自己几十年的好时光都在无所事事中荒废了。

在这期间,马切尔非常幸运地遇到了叫梅的姑娘。两人第一次相遇正值青春年少,最意外的是,马切尔居然将这个秘密告知了这个叫梅的女孩。梅深深地爱着马切尔,并且一直为他保守着秘密。马切尔因此而感动,在第二次相遇的时候,他们决定在一起,并且一起等候这个可能会降临的“猛兽”。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两个人在一起却从来没有提及爱意,只是当做知己一样相互帮助与照顾。

最后的生死离别依然没有唤醒这个懦弱的年轻人。他选择了离开和游荡,直到看到别人在墓前痛哭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多年来的荒废,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相伴的人。即便曾经有,也没有人能够真正陪伴自己。

总之,《丛林猛兽》是在描述主人公马切尔的人生悲剧,而在描述其悲剧形成的过程中又在很大程度上刻画了一个时代的人性特点。小说中,梅同样是悲剧的,是那个时代下的悲剧的牺牲品。

四、主人公马切尔的本性解析

《丛林猛兽》的主人公马切尔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的人。在几十年间,他为一个预感而固执的守候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在自己老去的时候都没有收获那份属于自己的爱情。马切尔的人生悲剧是必然的。所有的悲剧来源于马切尔的本性。对于马切尔的本性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阐述:

首先,马切尔的固执本性造成了其人生的悲剧。在马切尔心中,他一直固执地以为那种灾难一定会降临。那个蹲伏在丛林中的野兽总有一天会出现。他固执地认为,这个人生的灾难性时刻终将到来。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时刻一直没有到来。相反,在这中间他错过了自己的青春,荒废了自己的人生。固执选择等待,而不懂得珍惜眼前。直到年华老去,爱人逝去,他的人生悲剧已然形成,再也没有办法去挽回。

其次,懦弱无能的本性让其人生充满遗憾。在面对自己的这个想法的时候,马切尔是懦弱的,他选择的方式都是等待与逃避。在面对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时,他并没有真正挺身而出,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面对可怕的灾难,他选择的是一种懦弱地等待和无可奈何。即便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即便知道对方的爱,却一直没有得到最终的认可。直到对方病逝、离开,除了心痛,却依然没有发现自己的懦弱。在别人痛哭的一刻,最终才明白多年来自己失去的太多太多,只有懊悔和遗憾的一生。

最后,富有教养却毫无魄力,注定人生的失败。马切尔是一个富有教养的人,这样的人却没有能够逃脱世俗的羁绊。在面对所谓的猛兽的时候,马切尔只是选择了逃避。在逃避的过程中,深爱她的人也没有能放下自己的自尊心来给予他真正意义上的解救。但是对于马切尔自身而言,却因为自己的教养而害了自己。再多的教养与学术理论都只是停留在了他的内心深处。面对真正的威胁时,他依然没有办法来面对与解决。马切尔的本性是懦弱的,是无知的,在问题面前是逃避的。

五、结 语

对于詹姆斯的《丛林猛兽》中马切尔本性的分析,可以预见到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和马切尔一样,虽然有很高的教养,但是在问题和威胁面前,却一样是懦弱无能的。甚至,在面对问题的角度上,马切尔是个极端的案例。他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更使得爱着她的人受到忽视,从而也走向人生的悲剧。通过这样的悲剧人生描述,映射了一个时代背景下,多少人因为自己的懦弱寡断而荒废了自己的人生。即便在遭遇人生不幸的时候,只有依靠别人的视角,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失败与无知。

[参考文献]

[1] 刘春燕.浅析《丛林猛兽》的文体功能及翻译艺术[J].作家,2011(24).

[2] 戚德慧.逃离精神虚无――浅谈亨利・詹姆斯《丛林猛兽》[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02).

[3] 林旭文.意义的焦虑――《丛林猛兽》与《伤逝》之比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第10篇

然而,接受美学却是在反纯本文主义和纯结构语言运动的精神指导下形成的。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让语言学家去解析才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必然诉诸于历史的理解。把符号系统封闭起来,进而把本文结构绝对化,必然会把人的历史经验排斥在外。这一指责显然是针对巴黎结构主义和太凯尔小组的。接受美学根据一种新的历史主义的要求,站出来与唯本文主义争辩。

这一要求是由联邦德国的文学史教授、文艺学专家赫伯特·耀斯于六十年代后期到孔斯坦泽大学任教授职时明确提出的。当时,他就语言学领域出现的危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随后,他的《提出挑战的文学史》(一九六七)和他的同事沃尔夫冈·伊泽尔的《本文的召唤结构》(一九七0)出版,这被看作是接受美学进入角逐舞台的标志。

耀斯邀集了一批从事文学的语言学研究的专家到孔斯坦泽大学,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通过这个小组的研究和出版物,他们完成了从文艺语言学向接受美学和效果美学的转向。从此,接受美学走出了孔斯坦泽的学园,走出了联邦德国,成为欧美文学研究和美学界的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

这一新的研究方向就是从纯语言学的视野转向了历史的视野。但是,它并没有抛弃语言学的优良传统,相反,它倒是始终坚持本文结构的原则。接受美学所要引进的是历史的理解这一重要范式,并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这场向接受美学的转向很类似于二十年代海德格尔在现象学中发起的转向,即不再把先验意识而是把历史的解释作为自己的新的基础,但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海德格尔却并没有抛弃。看来,自从德国在十九世纪出现了一系列极为重视历史的大哲学家(黑格尔)、大经济社会学家(马克思)、大文化史家(布克哈特)和大历史学家(兰克)之后,历史意识已成为日尔曼学者的一个传统,他们再也不愿放弃历史的理解这一范式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毕竟是可以通过改塑来形成的,并非只是接受既成的模式,或只是修修补补。

接受美学转向历史的理解固然有社会思潮的原因,这就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改革(大学机构的民主化、科学理论界的修正)浪潮,大学生对资产阶级的科学观念的反抗运动,和对语言学教育的因袭教规的普遍反感。但是,更主要的动力则是来自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首的德国哲学解释学的历史理解概念。耀斯明确承认,加达默尔的解释学经验的理论,以及从效果史中去认识所有历史的理解这一原则,是他的方法上的前提。接受美学是在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所以,不少学者把接受美学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支派来看待,耀斯也经常把自己的学说称之为文学解释学。

接受美学关注的不是文学本文的结构,而是对文学本文的理解的历史性。在耀斯看来,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文的效果和意义,取决于作品在当前历史中的读者的阅读经验中具体化的实际过程;再就是各个时代的读者接受和解释一部作品本文的历史过程。在这里,尽管始终不离开作品的语言意义场,重心却是在力图把握艺术理解的历史经验。

这里有一个相当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接受美学继承并推广了胡塞尔现象学后期和整个哲学解释学所倡导的反主体主义的思想传统。人并不是世界的唯一主体,人的构成本文,也就是人的语言在历史中所形成的种种文化,也是主体。两者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它们相互解释,相互说明。正如狄尔泰所说,人是什么,只有人的历史才能回答。反之,历史是什么,也只有人才能回答。要研究作为主体的人,仅仅分析人的心理结构是不行的,必须从人的语言举及语言的诸构成物入手。离开了语言及其构成物,人什么也不是,主体主义的困境在于,只抓住主体的人一方,只注意主体的结构,则什么也看不见。人只有在镜子中才看得清自己,这个镜子就是人的语言及其构成活动。

反之亦然,只关注语言的本文结构,其意义仍然得不到明确说明。本文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它的人的理解意识之中,没有读者的艺术经验和理解意识,本文的意义结构始终是封闭的。作品的意义只存在于欣赏的理解和理解的欣赏之中。读者经验与本文结构互为主体,相互解释,它们依据的就是解释学的问与答的逻辑。接受美学的研究就是在这种问与答的逻辑中展开的。

正因为如此,接受美学针对巴黎符号学派把本文结构绝对化的做法,才把读者摆到了与之相对立的主体地位。

但是,重视读者在揭示作品的意义上的重大作用,又不是接受美学的全部意图甚至主要意图所在。要是接受美学的主要意图只是在于恢复读者的地位,那么,它就只是在复述前人而已。早在三、四十年代,布拉格语言学派的首领穆卡洛夫斯基和现象学美学的宗师茵加尔敦就分别提出了“空白”说和“不定点”说。认为作品中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性,需要读者去填充和确定,作品的意义才最终完成。事实上,早在五十年代,欧美的一些极为普通的文艺研究学者也懂得从作者、作品、读者的三位一体结构中去考察文艺作品。接受美学并非不知道穆卡洛夫斯基和茵加尔顿的研究成果,相反,它公开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研究的前提。望文生义地以为接受美学就只是重视读者,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接受美学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呢?接受美学所要突出的乃是以艺术经验为主的历史的审美经验,它是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的。

哲学解释学不就是注重艺术经验吗?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和他的《短论文集》第二卷中,一再把艺术经验提到中心位置,作为解释学经验的典范。耀斯等把艺术经验提到核心位置又有什么新意呢?

原来,接受美学重视艺术经验的出发点与哲学解释学是不同的。它的出发点是马克思的交换理论和新哲学家哈贝马斯的文往理论。耀斯强调,如果不把艺术经验的交往因素考虑在内,对艺术经验的考察就是不完整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分配与交换的循环模式对耀斯启发很大。哈贝马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提出交往理论,以语言的交互作用的关系概念来更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上的生产关系概念,意在于以历史意识的交往关系来说明人的经验。这就是他的历史的批判解释学。耀斯正是以此为根据,力图在一个文学的交往系统的环境中,去把握历史上的某种生活世界中的艺术经验。这是一种作者、作品、读者的动态过程的历史学,所谓效果史和接受史都具有社会历史意义上的规定性。文学的交往活动成为艺术作品的意义理解的前提条件。

接下来的问题是,接受美学从社会历史的交往活动关系中来突出艺术经验,其意义又何在呢?这恐怕是理解接受美学的最终理论意图的关键。

在接受美学看来,艺术经验使人摆脱了具有控制关系的历史,使人的行为具有价值的独立自主性。在每一时代,都有一些社会意识形态在压制人只的艺术经验,使艺术沦为统治者的奴役形式。古代的某些艺术禁令,现当代的各种宣传媒介,都在损害人的价值活动。但艺术经验总是一再反抗禁令,拒不解释教规,或者以发展种种新的艺术技巧和形式来否定意识形态的控制。艺术经验具有难以驯服、难以驾驭的性格。正是借助于艺术经验,人才得以拒绝意识形态对世界的解释,而坚持自己的解释。

同时,艺术经验也是人自身获得社会解放的条件。艺术的接受不是一种被动的消费,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赞同或拒绝的审美活动。所以,伊泽尔指出,阅读就意味着准备怀疑我们自己的信念,并允许它们受到批判。艺术经验不仅解放人的生活经验,使其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而且解放人的内在经验和对世界的信念。

因此,耀斯把诗称为创造的活动,把审美称为接受的活动,把净化称为交往的活动,而净化的活动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艺术经验使人的日常经验发生质的变化,就是净化。耀斯十分注重分析艺术经验与生活世界中的其它感性经验以及宗教经验的区别,其意义也在于此。艺术经验是人的解放的车轮,在耀斯看来,它可以同哲学思辨竟争。

但是,又不能忘记,对交往关系中的艺术经验的分析始终没有离开语言场。任何经验离开了语言,都无从谈起。所有经验都是由语言形成和表达的,而语言恰恰是社会的交往关系的原始结构。对艺术经验的分析必然以艺术的语言为依据,这就又回到了艺术作品的本文及其接受理解上来了。

第11篇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相比,比较文学以其宏观性研究而独树一帜。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应采取相应举措。笔者郑重提出整体教学观,以此增强比较文学的教学效果。

所谓整体教学观,主要是指任课者带着整体教学的意识,从具体的专业授课中跳出来,站在一定的制高点,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把它与其他专业课程渗透、整合。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展开整体教学呢?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避免重复授课。比较文学的课程必定会与外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文学理论等课程发生交叉、重复。如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的比较研究”这一单元就会涉及大量的外国文学史内容。文学思潮的更替是西方文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在外国文学史学习中,学生在接触到每个时代的欧美文学时,首先就会学习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潮,了解它产生的内因、外因及特点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等文学思潮都是外国文学史的学习重点。一般情况下,在课程设置上,比较文学往往被安排在外国文学史之后。既然如此,对于系统学习过文学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再次学习相关内容,则恐怕不会让学生产生久别重逢的喜悦,反而有老生常谈之感。

有了这样的考量之后,这部分教学可以安排得灵活些。笔者在课程开始时,设置了一个提问环节。比如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什么,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什么,你对欧洲文学发展的主流模式有什么看法等,通过一系列提问帮助学生梳理已经学习过的外国文学史知识。因为是对学生已有知识体系的梳理,胸有成竹的学生面对这些问题会感到兴奋,也会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回忆和思考。采用这样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避免了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简单重复。

针对某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比较高的情况,笔者有时会提前布置学生分小组预习这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学生用PPT展示自己的外国文学史知识。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有些学生甚至超过任课老师,这样的互动的开放式的课程比较容易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有了这样的自主学习和梳理之后,学生再进入比较文学领域相对来说就更容易些。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中,笔者一般会用个案法说明外国文学史与比较文学的区别。这是必须进行的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廓清学科界限。因为学生在比较文学的课堂上会大量接触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所以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混淆。

整体教学的另一个含义是尽可能帮助学生“打通”已有的知识体系。比较文学的教学不应该是独立的,也不能独立。

“堂吉诃德研究”可以说是主题学研究中的经典范例。作为文艺复兴代表作之一的《堂吉诃德》“不仅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而且对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1]P88然而,到底是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外国文学史教材一般不会再继续延伸,常规教学也在这里止步。然而,这里恰恰是比较文学开始的地方。站在比较文学的视域里,“倘若我们把《堂吉诃德》看作西方小说的开端的话,那么此后的小说无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过这部小说的影响”[2]P189。文学史上不仅有大量的仿作,而且有更多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借用了“堂吉诃德精神”。《商第传》(斯特恩)中的托比、《强盗》(席勒)中的卡尔?莫尔、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中的比埃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等著名人物形象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模仿了“堂吉诃德精神”。最著名的堂吉诃德的跟随者当属爱玛(《包法利夫人》)。这一系列文学人物的梳理,既是对文学史的回顾,又是一个新的审美视角。

在主题学的探索中,学生对堂吉诃德这一著名人物形象的理解会加深。借由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传统的影响和源流。正如梵?第根所言:“文学传统在任何部分都没有像这里那样见重,各国文学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任何部分都没有像这里那样显得明白清楚。”[3]P48

这一对已有知识提升、拓展的功能是比较文学的独特之处、天然优势。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文艺理论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都可以用比较文学的视角重新观照。文类学会涉及中国古代文论的专业知识;借由思潮流派研究可以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译介热潮进行深度挖掘;比较诗学更是对中外文学理论的一次统筹。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实现对话与沟通,而且可以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这一功能。笔者提出的整体教学观的第三个方面就在于此,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调跨学科意识。

20世纪,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都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特点之一就是文学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及与其他艺术之间互相渗透。在学生现有的课程设计当中,这部分的内容应该说是比较薄弱的。比较文学正好可以做这个补缺的工作。

在笔者开设的通识课上,学生来自各个院系,包括艺术院系和理工科院系。部分学生对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是相当陌生的,甚至他们对不少中外文学作品只知其名。这种知识架构存在的缺陷自不待言。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比较文学更容易让这些专业之外的学生理解。伟大的文学家歌德,《浮士德》的作者,对植物学、昆虫学、解剖学、化学、地质学等学科都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发表过讨论植物形态的著作《植物的蜕变》、《形态学》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正是出于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带入文学批评里,从而开创了精神分析批评的新天地。比较文学的这部分跨学科的知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关注。课堂上,笔者会事先对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早在1950年,雷马克在讨论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时,就指出:“我们必须进行综合,除非我们要让文学研究永远处于支离破碎和孤立隔绝的状态。要是我们有志于加入世界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我们就应该时时把文学研究中获得的见解和成果汇集起来,并把有意义的结论呈献给其他学科,整个民族和整个世界。”比较文学不仅是联系各地区文学的纽带,而且是“连接人类创造事业中实质上有机联系着,而形体上分离的各个领域的桥梁”。[4]P208-214

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语言学及文学与科学等分支,其中文学与科学的关系看上去是最疏远的。笔者这里就以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看看整体教学观的思路。一个是形象化生动化的,一个是抽象的理论性的,然而它们之间的距离可能并不像我们想得那么远。关于文学与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在我国尚属研究的薄弱环节,但是在西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已经取得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陈?先生说:“从教学上讲,我们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开放意识和国际文化交流能力的新一代,比较文学是他们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5]P14这里的“新一代”不仅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包括所有大学生。现如今通识教育已得到高度重视,在中外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比较文学具备的跨越性正好适应这种教育。

第12篇

【摘 要 题】理论视野

【关 键 词】威廉斯/英国文化/生活方式/指意系统/文化唯物主义

【正 文】

在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史上,雷蒙德·威廉斯以一个被他实质性地拓宽了的“文化”定义而居开山之功。

这个定义起先是他在《文化与社会》(1958)所提出的“文化”即“全部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知识的和精神的”(Williams, 1959:xvi);随后则是他在《漫长的革命》(1961)中的进一步发挥:

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绘,这种生活方式表达某些意义和价值,但不只是经由艺术和学问,而且也通过体制和日常行为。依据这样一个定义,文化分析就是对暗涵和显现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即一种特殊文化之意义和价值的澄清。(Williams, 1961:41)研读两处定义,将会发现“文化”概念是如何地被他拓宽的,进一步,这一拓宽对英国文化研究将意味着什么。

第一处定义最显然一点是将物质生活方式纳入“文化”范畴,“文化”从此就不再只是“知识的和精神的”,不再只是阿诺德所推崇的“所思所言之精华”,而成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概念,以至于生活的物质性存在亦可位列其间了。此处稍嫌晦涩但可能更为重要的是,或者说,拓宽定义以包括物质文化的必要性在于,威廉斯强调的是文化作为一种存在的整体性,虽然可分作“物质的、知识的和精神的”,但它们都统一于一个整体的生活方式。而为了正确和深入地理解一种文化,威廉斯要求,必须分析相互联结着的各种要素,甚至还必须将所有这些要素置于其所由出的各种语境之中。这就是威廉斯在紧接着第二处定义所指出的“历史批评”:这样的文化分析将包括……历史批评……在此批评中,知识的和想象性的作品是在与特定传统和社会之联系中被分析的;而且也将包括对于那些在遵从其他定义的人看来则根本不属于“文化”的生活方式要素的分析:生产组织、家庭结构、表现或支配社会关系的体制结构、社会成员借以交往的典型形式。(Williams, 1961: 41—2)换言之这也就是威廉斯所力倡的“文化唯物主义”的基本涵义,是他之所以被称为批评家的规定性立场。但在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历史批评”即一种语境批评,即一种理解文本的方法论,那么当将此历史、语境这些“文化”所由出而按照唯心主义观点根本不算作“文化”的东西都归于“文化”之麾下时,“文化”便取得了物质性的存在,方法论变成了社会本体论。这从而也就是说,“文化唯物主义”更意味着以“文化”的观点对待社会物质现实。在威廉斯的关键词中,“文化”即“社会”,反之亦然,“社会”即“文化”,而“社会”在他也就是“生活”。这是他扩大“文化”概念为“全部的生活方式”之必然的和逻辑的结论。

但是,需要注意,威廉斯并不把“文化”作为纯粹的即“唯物主义”的生活,它还必须是那保证此生活得以进行下去的一个所谓“方式”(way)。例如在区分“工人阶级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时,他提醒,理解“全部的生活方式”,不能只是局限于“住房、衣着、休闲时尚”等“物证”层面。由这等表面现象观之,工人阶级正在与资产阶级趋向一律,而应当着眼于他们之间“关于社会关系之实质的相互对立的观念”,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个人主义。(Williams, 1959: 324ff)且不论这种区别是否正确,现在对我们极有助益的是,他在暗示,所谓“方式”就是“观念”,就是我们接下要说的“意义”。生活本身不是“文化”,而唯有生活的“方式”即其“观念”、其“意义”才能使生活升腾为“文化”,但它又必须落实为生活的形式,否则就回到了“文化唯心主义”。①

再说第二处定义。我们看,威廉斯先是将“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生活方式”,而后将此生活方式所以“特殊”之原因解释为它能够表达“某些意义和价值”,这于是也就意味着将“文化”定义为一种指意实践。生活的“方式”本身即是“意义”,前文有论,那么在此处“特殊”如果不是冗词,则定是对“文化”作为“意义”这一题中之意的再确认和迫切化。对威廉斯来说,这也极可能就是他的一个思想无意识,于无意识重复中表露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

当代著名英国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在描述这一定义的特点及其对英国文化发展史的贡献时指出:威廉斯的定义将文化与意义联系起来。……通常以为这里着重的是“一种特殊生活方式”。而依我所见,这一视文化为意义网络(也就是说,文化即指意系统)的观念对文化研究做出了一个更加重要的贡献。再者,文化作为一种指意系统是不能约简为“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相反,它是改造和维系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基础。(Storey: 33—4)②这固然不错,将“文化”作为“指意系统”的思想确乎开启了“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批判方向。但有所不察的是,他将这一点与“拓宽文化定义”并列为威廉斯对文化研究的两大贡献。对此我们必须纠正,它们并非同一级别上的事业:视“文化”为“指意实践”首先是作为威廉斯为拓宽“文化”定义而诉诸的一个理论策略。斯道雷当然知道:视文化为一指意系统对拓宽所谓文化之运用范围具有不可避免的效果。由此文化作为指意系统就是加强了对利维斯主义“文化”涵括方式(cultural inclusiveness)的挑战。当威廉斯说“文化是普通的”之时,他是在引人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即创造意义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活动,而是我们所有人都介入其中的事情。(Storey:34)

就此我们还可以继续说,既然所有人不分男女、贵贱、贫富、阶级等等都在创造意义,那么这所有的意义创造活动便都应以“文化”称之。原因是,按其定义言之,文化即指意实践。以此定义“文化”,将是把为阿诺德或利维斯排斥在“文化”门外的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文化呈现尽行请入从前被少数人所专有的“文化”殿堂。这就是对原有“文化”概念的充实、丰富、扩展或更新。利维斯主义者或可将指意实践定出优劣高下:诚然如高尔基所言,按其本性说来,人人都是艺术家,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创造出为他人所欣赏的、具有同等艺术水准的作品;扩大而言,同样是在指意中创造文化,但并非所有的指意实践都能“止于至善”即臻乎所谓“文化的”佳境。威廉斯显然不会在纯粹艺术的论域中与利维斯主义争辩,尽管他本人就是艺术家、戏剧教授,他更多考虑的是文化的社会学和政治学的问题,就此而言,将少数人的“文化”凌驾于多数人的“文明”之上的做法违逆了民主、平等这些在当代社会已深入人心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精英的艺术在商业社会正在被不断社会化、大众化,不再满足于孤芳自赏,精英艺术转而寻求社会的成功。大众的指意实践或者说大众的声音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文化作用。这反映在理论上就是要求将他们的活动同样接纳为“文化”。

斯道雷看到了在威廉斯定义中以指意实践对“文化”概念的拓展,虽然他只是视此拓展为作为指意实践的文化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效果”,即一个未被意识的或客观上的效果。而实际情况则是,威廉斯于其主观上有此明晰的和强烈的意图以及精心的筹划。恰恰是由于斯道雷基本上了解这一点,我们才抱怨他未能将指意实践与拓宽“文化”定义两项活动区别开来。按照他的分类,威廉斯对英国文化研究的贡献将不能得到纲领性的说明,而且更严重的是还将模糊其另外一些同样重大的对于后来文化研究发展的指示或启迪。

或许应再次申明两处定义的关联,即第一处的生活的“方式”就是第二处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据此,“文化作为一种指意系统”就不是如斯道雷所说的“不能约简为”而是恰恰就等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责任并不全是在作为研究者的斯道雷一边,而且也在作为研究对象的威廉斯身上,是他将文学写作的含蓄、随意带进了本应清晰、一贯的理论文本。但若是联系地阅读的话,更兼着谨慎和细心,威廉斯之“文化”论述的委曲小变还是有迹可循的。③

在以上的辨析中,我们事实上已经勾画出了威廉斯对于英国文化研究的主要贡献:在第一层次上就是对“文化”定义的拓展;在第二层次上,他是以“文化唯物主义”与“指意实践”即“文化”而实现了这一拓展的;然后在第三个层次上,作为拓展策略的“文化唯物主义”与“指意实践”即“文化”又独立出来作为基本的理论命题,从而扭转和重新规定了英国文化研究的发展方向。经威廉斯对“文化”的再定义,文化研究就不再只是“研究文化”,而成为“文化地研究”或“文化的研究”(Cultural Studies)。其中“文化”一词限定了“研究”的性质,具体地说就是,研究文化应当遵循“文化唯物主义”与“指意实践”即“文化”的理论路线,而这样一个方法论的转换则势必带来研究对象的变化或者视域的扩大。通俗文化和婆娑于通俗文化的“霸权”问题或意识形态较量之进入堂堂的“研究文化”、之自立门派为“文化研究”,至少在理论上,已经不再有合法性疑虑了。应当如此纪念,是威廉斯为英国文化研究伸张了新的正义。

但是对于全面的威廉斯来说,这样的阅读肯定是片面的。例如有中国学者就警告,“仅仅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认识威廉斯是不够的”,而实际上即同时要求一个“文学研究的角度”。(陆建德:9)这确乎也点出了威廉斯于“文化”定义上的复杂之处。威廉斯并非一个义无反顾的或完全彻底的文化研究主义者,在他身上还保留着挥之不去的“文学研究”情怀,这表现在他许多次对“文化”的界定上。例如,尽管在其《文化与社会》中他看到了“文化”语义由表示“心灵的状态或习惯”、“知识和道德活动之本体”向着表示“一种全部的生活方式”的转移大势;(Williams,1959:xviii)尽管在其《漫长的革命》中他看见了“将借助于识文断字和其他高级交流之技巧的活跃的求知过程扩展到所有人民而不是只限于其中某些部分之要求”,他视此为“文化革命”;(Williams,1961:xi)又尽管于《关键词》一书他发现“有趣的是,culture……的社会与人类学的意涵,稳定、持续地扩大”, (威廉斯:109)但是,他从未否定过其他“文化”定义的存在价值和其现实依据。单个看来这些定义中的任何一个“即使不够全面,至少也是合情合理的”;更关键的是,威廉斯的真正意图是,唯将各种“文化”定义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生活及其整体性。这就是说,“唯有它们之间的关系才是我们应当注意的”,而任何定义如果“排除了对于其他定义的指涉将是不确当的”。(Williams, 1961:42—3)如前所谓,威廉斯重视的是“整体的”生活,因而理解它就需要整体的即相互关联的“文化”方式。

这种于对象及方法上均所要求的“整体性”固然一方面显示了威廉斯与利维斯主义的藕断丝连,但话又必须说回来,也正是这一“整体性”为日常生活方式、为社会体制、为通俗文化、为其他各种经验形式,进一步,为“文化研究”,开辟了道路。而且还是这一“整体性”,具体于“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关系,使得“文学研究”不再是单纯的“文学性”研究,也不简单地就是与一定社会语境相关联的文学性研究,其中仍然是阿多诺所张扬的在其与社会之对抗中的艺术的“自主性”或“审美现代性”,而是纯粹的“文学”和文学性研究向着“泛文化”和“文化研究”的转变。如此看来,只是警告“仅仅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认识威廉斯是不够的”也是不够的,应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在此关联中“文学研究的角度”如何被“文化研究的角度”所重新构型,因为威廉斯于各种“文化”定义或“文化”观念的关联中属意的是由此而来的由精英向大众之文化权力的转移的所谓“文化革命”。如是而言,威廉斯“文化研究”的“文学研究”之真义就不是要废弃“文学遗产”,如所忧虑的,而是在“社会”中的“文学研究”。这是往后说,而于现在或向着将来说,则是“文学研究”之被一个日益增长的新的“文化”现实所“革命”。这场“革命”在辩证的威廉斯看来自然是“扬弃”性的,既有所革新,又在此革新中有所存续。

注释:

① Nick Steven指出:“在威廉斯早期著作中,存在有一个我将称之为‘文化唯心主义’的范型”,它“假定一种精英的文学性文化跨越了复杂的社会历史关系而对所有生活形式都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和魅力”。(Steven:24,4)我认为,“文化唯心主义”就是认定在文化整体中观念之对生活的优先。

② 译文参见约翰·斯道雷《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与权力》,周敏译,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9期。

③ 就威廉斯第一处定义的生活的“方式”是否即其第二处定义的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或者“指意系统”,笔者致信英国托尼·贝内特(Tony Bennett)教授,他在2006年6月5日的电子来信中答复如下:“关于威廉斯,我认为,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威廉斯并不主张仅仅生活本身便可称作文化。其‘生活方式’一语,在他绝对是指生活实践之间的一整套联系,而这也就是一个意义的整体。但是我并不认为‘指意系统’是一个最能描述他所关心的问题的措辞。”贝内特回答了问题,但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Steven, Nick. Culture. Ideology and Socialism. Aldershot: Avebury, 1995.

[2] Storey, John.“Culture and Power in Cutural Studies.”载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等编《2005年中国—欧美文学理论国际论坛论文选编》。开封,2005。(未正式出版)

[3] Williams, Raymond.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59.

[4]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 Chatto & Windus. 1961.

[5]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