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管理论文

小学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16 01:44:02

小学管理论文

第1篇

一、树立开放、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当前,小学教学管理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难免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一些陈旧的、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难免会有与新课程理念相悖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参与学校管理的所有教职人员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参与到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当中去。例如,对于同学们的评价既要考虑其共性又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对于教师的集体备课,既要考虑到本学科授课构想的一般原则和思路,又必须要求我们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以及调整自身独特的课堂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必须要始终贯彻开放、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二、建立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制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于我们所有一线小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要求———要逐步转变成为一名教学的研究者,甚至最终成为教育家。在这样的要求之下,我们的小学教师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创新,逐步成为一个教学实践的研究者。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学校也应该要求教师积极进行探究和创新,要求教师积极对本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而这一切都应该做到以教师为本。

笔者认为,学校必须要建立起以教师为本的科学研究以及管理制度,进而通过制度化的建设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去。例如,可以建立相关的制度,激发教师参与到自我反思、教学个案总结以及学术中去。还可以建立相关的制度促进我们的教师加强与相关的专家学者、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对话和研究中去。对于具体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积极征求本校教师的意见,让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集众家之长建立起令全体教师都满意的教学管理制度。这种做法是相当必要的,也是非常科学的。切记不能盲目为之,否则很可能会引起教师的不满,进而大大降低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

三、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对于我们学校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具体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无论是对于我们的一线教师亦或是我们的学生和家长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基于此种情况,我们所有的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应该进行认真地探索、实践和总结,让我们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新课程标准中的很多理念都表明我们学校管理的重心在开始下移———从专制逐步走向民主、从集权逐步走向分权。而我们的学校更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建立一个更加科学、民主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一个由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区人士都能够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制度。让我们的教学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当然,在具体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的时候也可以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比较好的学校的做法,吸取其中的优秀之处为我所用。

四、总结

小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论述清楚的。笔者在研究的过程当中认为上述几点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真正做到上述几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小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也会更加有效。无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在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下,我们的学校教学质量能够得到稳步提升,进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许小红 单位:重庆市万州区培文中心小学

第2篇

(1)各图书馆都独立建有服务器,数据都独立存储,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运行维护成本加大。一些学校存在硬盘损坏、电脑被盗等情况,导致数据损失严重,图书馆工作中断无法开展,不得不重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图书回溯建库。另外,系统运行至今大部分学校面临着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如果按原来的模式,每家独立架设服务器,5年以后又存在更新换代的问题,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2)安装、维护、升级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维护。如果是系统升级或系统损坏需要重新安装,有时还得请厂家专业技术人员上门现场解决,这就受人员、天气、路途等其他因素影响,有可能不能及时处理。还有部分软件公司因业务发展不理想等原因,会出现后期服务跟不上或中断服务等一系列问题。

二、“网络版”管理平台的优势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求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2013年下半年起,我们开始与相关软件公司合作,建设基于SaaS模式的区域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且各自为政,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管理模式,将全区范围内纸质图书、期刊的管理集中在一个工作平台上,动态实现辖区内纸质图书、期刊的联合采编、查询检索、馆际互借等功能。该平台将各馆数据集中管理,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编目资源的共建共享。

全区共用一套服务器,解决了各学校需自行配备服务器且后期需再次升级换代的问题,避免了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原先各校需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和数据备份,现在只需由一名专业人员在中心服务器进行系统的维护和数据备份。通过该平台的建设,装备部门足不出户就可以实时监管各馆的配备情况,结合各种报表的呈现,为图书馆后期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决策,为创建一个开放、协作、互动、实时、高效的“云”模式下的新型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提供基础,实现了建、管、配、用的有机结合。

该平台是在纯Web方式下的开发应用,简化了用户层面的安装维护。这样一来学校就不需要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图书馆软件的安装、升级和维护。原先软件出现问题了,需要厂商派人上门维护,现在直接通过软件或网络上的在线客服就可以解决了。另外,我们将通过该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整合各馆的文献资源、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保证图书馆核心价值长期、稳定、动态、协调发展,以实现图书馆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助教、助学、助研的优势,以提高区域内中小学图书馆管理水平和利用率。“网络版”管理平台的优势具体体现在:

1.网络查询,方便借阅学生进入图书馆,面对几万册图书挑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其难度可想而知。如何让学生快速地借阅图书呢?借助图书查询功能不仅可以查询书名,还可以看这本书的内容概要,为学生借阅提供参考;通过系统不光可以查询书目,还可以列举推荐阅读书目和学生借阅比较多的图书等。查询到图书后,系统列出这本书在哪个书架第几层的第几本,学生直接去书架取阅或借阅即可。无论是网络查询还是本地查询,都有必要在图书馆进门处设置图书检索(查询)区,方便学生借阅查询。

2.预约借阅,管理方便为了方便学生借阅,学生在网上查询相关图书后,可以及时进行预约登记。预约内容包括:预约人、图书名称、取书时间,以方便图书管理员及时准备好图书。

3.图书管理借阅网络化借阅网络化操作,不会因为一台电脑的好坏而耽误工作或是出现毁灭性的书目信息丢失情况。同时,更加方便区域性的管理,及时了解学校图书管理信息(更新、比例、流通等情况)。

三、建设“中小学图书馆公共服务平台”的步骤

1.广泛调研区装备中心的领导和负责同志专门走访了装有该系统的几所学校,深入了解该系统的运行情况,听取了实际操作该系统的教师的汇报,掌握了该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2.重点示范通过调研,对运用较好的学校的经验进行了重点介绍,对该系统的全面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3.全面推广区装备中心面向全区中小学下发通知,限定时间节点,对原有系统数据进行打包上传,由相关软件公司集中进行数据转换和导入。

第3篇

[关键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现实;期望

自20世纪末以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实施民主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具有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降低决策风险、优化学校组织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改善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彼得·德鲁克(Drucker,P.)认为:“正确的管理需要从大量正反不同的意见中产生,有效的管理往往是以对立意见的冲突、不同观点的争论和不同的判断为基础的,而不是从异口同声中产生的。”[1]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民主的原则要求每一个教师能够通过某种有规则和有机的方式,直接或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代表,参与形成他所在学校的管理目的、方法和内容的过程中去。”[2]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且不少学校也在尝试进行“民主管理”“自下而上管理”等模式,但由于现实中学校管理权主要集中在校长或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手中,他们对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因而在我国中小学的管理实践中,广大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或决策过程,即便让教师参与,也存在形式化、走过场等问题。虽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法定的一项政治制度,是教师行使民利的基本途径,但大多数教师认为教代会“形存实亡”,[3]充其量也只是健全学校机构、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或“空架子”,不仅其义务不明确、不具体,且责任仅限于对领导负责,教师参与仅仅是象征性的。[4]

就目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研究状况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义、价值、内容、范围及评价等方面,对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程度以及教师期望参与的状况、程度等缺乏深入地探讨。为此,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以北京市某区九所中小学的全体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和期望两种状态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研和分析。本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教师期望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第二,教师实际参与与期望参与的差异及存在问题;第三,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实际参与与期望参与的差异;第四,不同人口背景(性别、年龄、学历等)的教师实际与期望参与的差异;最后,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本研究在初步接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首先开发了相关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在对问卷进行小范围试测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之后,于2009年2-4月选取了北京市某区的三所完全高中、三所完全初中、三所小学,共计九所中小学的全体教师,共390名。发放问卷390份,收回352份,回收率为90.3%。其中:有效问卷322份,占91.5%;无效问卷30份,占8.5%。全部数据采用了SPSS13.0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T—test检验。问卷处理结束后,本研究又进行了相关的访谈。

一、教师在行政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我们从表1比较可以看出:在学校行政事务方面,实际状况“不参与”的居多,而在期望参与方面,以“教师参与共同讨论”居多。对于一般的行政事务,如学校招生录取、课程表和日常安排表编排、学校班级的编排等事项,无论是实际还是期望,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不参与”。

对于关系到学校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学校目标和发展计划的制订、校园规划等事项,实际状况“不参与”(分别为42,9%、27,3%),“参与提供意见”(分别为45.3%、30.4%);而教师则期望“参与共同讨论”(分别为50.0%、44.4%)以及“参与团体表决”(分别为32.9%、26.7%)。可见,教师在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希望能有更多的参与。

对于教学方面的有关问题,如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师的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和“参与提供意见”分别为25.8%和36.0%,而期望“参与讨论”和“参与团体表决”为52.2%和24.8%。

对于与教师个人权益有关的问题,如:教师任教科目和班级的安排、教师兼任行政工作以及班主任的安排等,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分别为57,1%、64.0%、51.6%;而期望“参与共同讨论”居多,其余依次是“参与提供意见”和“参与团体表决”。

二、教师在教学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我们通过表2可以看出,对于教学和学生有关的问题,如科研与学术交流活动、校内考试、学校召开教学会讨论各科教材教法的改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奖惩辅导办法、学生课间活动或团体活动等事项,教师的实际状况是“参与提供意见”“参与共同讨论”“被授权自行管理”三种情况大致呈均衡状态。而就上述事务,教师的期望是,首先“参与共同讨论”,次之“参与团体表决”或“被授权自行管理”。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实际参与程度虽然比其他领域较高,但就教师的本意而言,此方面的参与还远远不够。对于涉及教师个人权益和评价方面,如职称评定、进修聘任、优秀教师的评选与推荐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评定等,实际状况以“教师不参与”为主,其次是“教师参与提供意见”和“教师参与共同讨论”。但是,教师期望“参与共同讨论”与“参与团体表决”。

三、教师在后勤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由表3可以看出,对于涉及教师个人权益以及与教学相关的事项,教师实际参与的层次虽然比其他事项要高、且多样化,但仍未达到教师的期望或需求。而在其他事项上,教师也期望“参与共同讨论”或“参与团体表决”。教师在后勤事务方面,凡涉及教师个人权益和教学相关问题,如教师分房、奖金和医疗等福利,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占31.7%,“参与共同讨论”占31.1%,“参与团体表决”占27.0%。教学设备添置和书刊购置,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占15.5%,“参与提供意见”占40.1%,“参与共同讨论”占38.2%。对于后勤事务中的其他事项,实际状况以“教师不参与”比例最高,约占80%左右,而教师期望则以“参与共同讨论”或“参与团体表决”为主。从上述统计来看,涉及与教师教学专业有关的事项,教师实际参与程度最高,其次是涉及教师个人权益的有关事项,尽管如此,上述教师实际参与的程度都远未满足教师的期望。

四、不同人口变量的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的差异

根据数据处理及访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而言,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明显低于教师的期望,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主要以“不参与”和“参与提供意见”居多,而教师期望则以“参与共同讨论”和“参与团体表决”为主。在学校的教学、行政和后勤三个维度上,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平均得分最高的是教学事务,在涉及与教师教学和教师个人权益有关的行政和后勤事务维度,教师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要高于其他事务。

第二,经数据处理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存在差异。无论是实际参与还是期望参与,男教师均高于女教师,而男女教师的实际参与没有显著性差异,均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男女教师在期望参与方面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均偏向于“参与共同讨论”。

第三,从研究结果上看,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期望参与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各个年龄段和总体的平均数来看,均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而教师实际参与因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在21-30岁的教师和41-50岁、51岁以上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就教学事项的实际参与而言,年龄在21-30岁的教师参与程度明显高于41-50岁、51岁以上的教师。

第四,本研究将教师的学历分为:中师、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际参与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期望参与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

第五,本研究将学校类型分为小学、完全初中和完全高中。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在实际参与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参与方式均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而对于期望参与而言,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则存在明显差异。如:在行政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参与程度要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偏向于“参与共同讨论”;在教学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参与程度也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偏向于“参与团体表决”;但在后勤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程度明显低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

第六,本研究将学校的历史,分为:10年以下、11-30年、31-50年和51年以上四类。不同校史的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就实际参与来说,校史为51年以上的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行政、后勤事务各方面实际参与程度明显高于校史10年以下、11-30年、31-50年学校的教师。就期望参与而言,在教学、行政、后勤事务各方面校史为31-50年的教师,期望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其余由高到低,依次是校史11-30年、51年以上、10年以下学校的教师。五、分析及建议

(一)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存在差异的原因

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参与程度总体偏低、类型单一,教师的实际参与多数表现为象征性、形式上的参与,而教师对教学、行政和后勤事务的期望参与程度较高。在教学、行政和后勤三个维度上,教师在教学事项的参与程度最高;而在行政和后勤方面,凡涉及与教师专业和个人权益有关的事项,教师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均高于其他事项。美国学者穆尔(Mule,z.)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5]究其原因,一是就教师自身来看,教师更多地希望通过参与教学,让自己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伴随新课程改革政府及社会公众对学校质量日益重视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已不再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更多关注自我能力的提升。二是从学校管理者来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管理者只有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就学校行政、后勤事务而言,大多数教师的实际参与程度偏低,根据本研究的访谈,其原因可概括为:第一,学校管理者的民主管理理念滞后,素质有待提高。有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学者夏福尔(Shaffer)发现校长越认同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管理的程度就越高;英国学者安布罗斯(Ambrose)和海勒(Heller)的研究也表明校长的权威人格、体恤程度是影响教师参与的重要因素;法国学者威斯(Weiss)指出教师若按其希望参与管理,其工作满足度会相对提高。[6]第二,教师参与管理的水平有限、技能较低。伴随我国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进程,尽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教师参与管理的知识、途径、技能等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有研究表明,三分之一多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参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7]第三,时间上的限制。由于学校事务繁多、教师工作量又大,因此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看来,对于与教学、教师个人权益关系不密切的管理事务,最好不让教师参与,而是由管理者作出决策后再征求教师的意见。

(二)影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因素分析

第一,年龄因素。赫塞(Hersy,H.)和布兰查德(Blanchard,K.)的情景领导理论认为,管理的有效性是通过选择恰当的管理方式来实现的,而选择的依据是下属的成熟度。成熟度是指个体能够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程度,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8]21-30岁的教师正处于角色转变和适应期,其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较低,他们需要学习和参加与教学有关的活动,更关注教学事务,而对于行政和后勤事务则关注的较少。41岁以上的教师,处于事业的稳定期,其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较高,因而他们不像21-30岁的教师那样在教学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是既关注教学事务,也关注行政和后勤方面的事务。

第二,学校类型因素。高中教师在教学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均高于小学和初中教师,原因主要是高中教师承受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学生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是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指标。同理,初中教师在教学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也高于小学教师。

第三,校史因素。校史越悠久的学校,教师在学校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都相对较高,因为这些学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其学校组织文化已基本形成,并已成为全校教师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

(三)对学校管理的若干建议

要有效进行学校管理、优化学校的组织氛围、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改善学校的管理方式,提升教师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第一,树立真正尊重教师的管理理念。尊重教师,其实质就是要重视和培养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参与管理,可以激发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升自我价值和工作效率,同时教师参与也将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可信度,增强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进而提升教师的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

第二,要提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和水平,还需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寻找途径。美国学校管理比较成功的学校,大部分都设有由教师领导的委员会,让教师共同参与协商,决定学校政策。由教师领导的委员会通常有:资深领导团体,成员大部分为资深教师;课程委员会,提供校长及校务会议有关课程方面的建议;行政管理委员会,提供校长及校务会议有关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议;学习领域委员会,提供教师在各学习领域所需的专业协助,此委员会也必须向课程与管理委员会提供建议。只有让教师多渠道地进行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第三,让教师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还需考虑三个因素,即:“教师可利用的时间和他们可能接触的各种资源、信息”“教师的切身利益和他们应优先考虑的事项”“教师对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心理认可区及应承担的基本义务”。美国学者道森(Dawson,J.)指出,管理者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三个因素,以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有所提升。但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三因素常常被忽视。本研究的访谈也表明,使用教师的非教学时间会带来不少缺陷。所以,学校管理者在考虑教师参与时,应给教师预留机动时间。对于教师切身利益或对他们而言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学校管理者也应关注该事务与教师的相关程度,否则教师将会有“被利用”之感。对于行政事务,学校管理者应考虑到教师的心理认可区及教师应承担的基本义务,既使教师有所参与、畅所欲言,又不损害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性。

第四,发挥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和教师委员会的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曾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学校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应有学校行政领导人、党、团、队、工会负责人以及教职工代表参加,由校长主持,形成制度,定期商讨研究学校的各项工作,成为学校的管理机构。旧学校重大的人事、财务、利益分配、发展规划制定等,最终都要经校务委员会作出决定。而教代会和教师委员会的作用是:定时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明确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与学校领导沟通信息;定期向学校领导咨询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评价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代表教职工有针对性地研究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等。同时,建议设立网络意见箱制度。网络意见箱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一条便捷途径,不受时间限制、不记名,可以避免面对面交谈中可能出现的尴尬或不愉快。

[参考文献]

[1]IANMACPHERSON,ROSSBROOKER.PositioningStake—hddeminCurriculumLeadership:howcanteachereducatorsworkwithteacherstodiscoverandcreatetheirplace?[J],Asia—Pacific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2000,28(1):128—149

[2]陈如平,杜威论民主的教育管理叫,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58—62

[3]余秀琴,民主与法制视野内的中小学教代会制度[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

[4]张志峰,从教师视角看校长负责制:对G市6所公立学校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6(5):3—8

[5]REACD,MUNNP,MCAVOYLIBAILYL,ARNOTTO,ADLERM.DeveleingtheManagementofSchodsinBfitam[J]EdncatmnalAdmnistrationQuarterly,1997,33(2):43-50

[6]秦梦群,教育行政理论与应用[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356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基本内涵;具体策略

有关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其主体主要包括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三者,并通过这三者之间的配合与写作来达到一种教育管理实践的效果。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内涵的核心在于围绕学生为管理的根本,将管理的内容集中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这种关系处理上,并最终实现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理想而完整的人格品质。所以要将这些理论内涵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的班级管理中,则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一、关于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内涵

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坚持把学生作为管理教育的根本。在过去传统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学生主要是从成人的视角和权威标准作为出发点,并按照统一而标准的办法来塑造和管理学生。而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管理理念和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教育理念逐渐发展到以学生为发展主体,促进学生在校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并逐渐让学生在校教育中感受到其主人翁地位,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来进行管理,充分发挥教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并实现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理念。另外,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还有一个核心关系即是师生关系,要求在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应从价值理念出发,平等、公平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与相处。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中,即作为老师,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重视学生并向着学生。为了让老师行为的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出来,那么老师应该立足于与学生相处的师生关系中,通过恰当的行动融入学生的发展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二、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1.构建美丽的班级教室。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学校的组成离不开一间间教室。同时从社会角度而言,这些不同的教室也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学校或者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教室中每个学生个体即是生命,所以教室为生命而存在。教室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承载生命个体的地方。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这项教育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性工作。但也不乏还存在一些中小学老师认为做好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可在短时间内实现,而且认为只需要通过装扮教室环境即可。但事实上,真正建立“美丽”的教室,在于那份“真”。在这个教室成长学习的学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成长印记或者是自己的一片天。学校教育要对学生起到积极、正确的引导作用,就必须树立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自信心,并使其意识到自己成长与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因此,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应构建一个“美丽”的教室,其美丽在于能够真正呈现出学生的美丽心灵,并让教室成为学生可以表达自我的美好空间和平台,并非只是通过满教室墙面的彩色图纸来让教室显得空洞而缺乏内涵,相反地,应该让学生能通过这个美丽的教室感受到生命的本真。2.始终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并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这是解决班级管理问题的根本前提。而班级管理中的情况其实质也即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中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矛盾性关系即是幸福与痛苦的根源。其中所说的这种幸福即是学生的主观意志和老师的实际班级管理行为是协调统一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的所需正是老师所给予的,从而达到两者的相互配合与统一。这种“幸福”的原因在于老师要充分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和调查情况,从而对学生的需求和需要有一个准确而恰当的把握。而痛苦则是与幸福相反,学生的主观意志想法正好和老师的相反,学生的需求得不到老师的解决,同时老师给予的也不全是学生需要的。这种痛苦的背后归结于老师的失职,没有充分去了解和知悉学生的需求,而是主观性地去把未必是学生的需求强加于学生。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新课改的重点,作为中小学老师必须重视班级管理,并一切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来培养和塑造有素质、有能力以及有理想的人才。

作者:孙晓萍 单位:湖南省武冈市邓家铺镇双桥中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6年。这是一个拨乱反正,强调又红又专的时期,主要解决的是德育正位问题

这一阶段,在刹住十年教育动乱、恢复和建立良好教育秩序、狠抓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强调了学校德育,既要重视德育的政治性,又要重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业务工作之中,做到又红又专;重申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宏观管理。这一时期最重大的教育事件是恢复高考,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化推荐升学制度,学校德育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开始从泛化的政治束缚中解脱出来。但是,这一阶段仍普遍存在着德育方式单纯灌输、德育内容成人化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1986年到1992年。这是一个建立制度、探索规范的时期

这一时期国内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学校德育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严重冲击:一方面,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摇动了学校德育的管理、削弱了德育队伍的力量;另一方面,西方侵入的资产阶级的自由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摇撼着我国传统的信念和价值观。社会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教育界的直接反映就是抓智育硬、抓德育软。宏观和微观背景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问题。“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智轻德、应试教育等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学校教育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倾向,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处于矛盾彷徨之中,建立制度,制定规范,保证德育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大量德育序列化实验开展起来。1988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通知》,首次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内容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系统的要求,结束了建国四十年学校德育无纲少范、简单服从社会成人运动的局面。这几个文件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实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进入了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时期

这一时期,党中央根据新形势又进一步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纲要》。学校德育的社会背景和内在要求基本清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强烈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迫切愿望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使学校德育在改革开放十几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从宏观背景到教育管理直到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的系统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这些方方面面的经验正在互相磨合、交互融合,逐步形成学校德育的学科理论、管理规范和教育内容、方法的体系。

这一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德育内容不系统不科学,随意性的问题,德育目标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德育活动缺乏计划性等问题,以及“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行为规范”的德育现象,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进而通过研究提出了德育的层次性、针对性、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一系列对策和实践措施。

二、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

(一)关于对德育的认识与管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地位、任务总体上是趋于认同的,但存在着社会、家庭与学校认识不同步、不一致现象。

近十年来,不少学校和地方党政部门都意识到学校德育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并且进行了社区、家庭与学校齐抓共管的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对市场经济、社会的不可控因素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综合治理的机制和规范。人们对社会和家庭影响因素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作用增强的趋势还没有充分估计,因而导致了社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或配合不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得还比较牢固,但学校德育建设对教学工作的目的性和动力意义,还未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有些学校还错误地认为教学工作上去了,分数成绩上去了,学校的德育就无可指责。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并无多少异议,但如何统一全社会对于学校德育的认识,却是国家和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学校内部的管理看,大部分学校对德育工作抓得较紧,强调德育的计划,保证德育的活动时间,明确方方面面的责任等等。这些措施对守住德育阵地、顶住逆流冲击、防止学校“污染”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学校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德育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以校长挂帅、班主任为骨干、课任老师全员参与、党团组织积极配合的德育工作系统还不健全,党支部、团队、工会、政教处、教导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德育工作的相互关系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常规。大多数学校的所谓德育人人有责,实际上是班主任对方方面面负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期,如何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需要深入地研究。

(二)关于德育的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德育的范畴看,心理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成为学校德育涉及的领域;从具体内容看,传统美德教育、国情教育、“五爱”教育、时事政治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纪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30多项内容都进入了学校德育。丰富的德育内容为我国学校德育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目前,如何整合极为广泛的内容,推进学校德育课程化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内容丰富的同时是方法的多样灵活,民主性、实践性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大量涌现,已经产生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德育工作过分强调思想改造,片面强调“晓之以理”的灌输,忽视通过“循循善诱”去激发学生在道德上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机制,经常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学生道德发展的自我需要和内在机制对立起来。因而大多数校长和教师仍然长于“管”和“灌”,而短于“放”与“导”。所以,如何把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系统化、常规化,使广大教师习以为常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关于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讲,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爱祖国、爱学习、有理想、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优秀品质和基本特点。但是,在现代社会别是在经济体制发生质变的过程中,中小学生有了更多耳濡目染的机会,也有更多的接受不可控强烈刺激的可能。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他们政治上关心国家大事,但对了解和参加政治活动缺乏热情;他们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有强烈的独立自主需要,却对学校的马列主义世界观教育有逆反心理,苛求社会和他人为其提供更多的条件,却缺乏社会责任感;他们生理的成熟、能力的发展先于心理的发展和社会的成熟,却盲目自信,认识事物只会横向比较,不会纵向分析,处理事情则自律少,规范差。这些矛盾使相当数量的(20%左右)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莫名其妙的烦躁、波动、消沉、狂热等现象经常发生。“双重效应”背景下“学坏容易,学好难”导致了中小学生的一些普遍性弱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和劳动观念淡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不足,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正义感等等,这些缺陷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德育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围绕构建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认同,成为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德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1.德育组织形式社会化。前几年,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所以未尽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互为环境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协调不够,缺乏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经验,未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近年来的德育研究与实践告诉人们,要取得中小学德育的最佳效果,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一起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条途径。上海市政府与社会积极配合,通过成立学校德育社区教育委员会,划片治理,包校到区,明确社区教育的职责、任务、目标、分工等问题,并逐级落实的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烟台市芝罘区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构建“一主两翼”的社区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社会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德育为中心开展共建、共管、共育活动,优化了德育的外部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学校德育效果。这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教育格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付诸于实践。然而,在总体上,我国大面积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网络尚未形成,党政、工青妇、文化宣传等有关担负精神文明建设主要职责的部门齐抓共管的德育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2.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由党支部为核心、团队组织活动为主发展到校长负责、团队配合,以班主任为骨干,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班级活动为主。以往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依靠党团组织全面管理。多年的德育实践证明,此种把社会模式直接移进中小学的做法不太符合学校工作特点和中小学生发展规律,效果不太理想。近年来,校长负责制已逐步成为中小学管理的主要制度。学校德育不论是党团为主管理还是校长负责管理,都要依靠班主任和教师落实到班级。因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和主体,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比学校的其他任何部门和人员都长,在时空上具有同一性和互溶性,教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最了解、最清楚,因而做工作最具有及时性、针对性,也最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和教学过程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德育的主阵地。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党、团配合的制度更为合理。天津一中以班主任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和烟台市莱阳一中的班级教导会的经验说明,校长负责、班主任为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应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发展趋势

中小学德育目标从过去单一的高要求开始走向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的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建国后,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学校德育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德育目标不视年级高低、年龄大小,从幼儿、小学到中学、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都要求做到政治挂帅,大公无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培养“四有”新人的朴实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内容”,提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这个通知,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本要求,以造就共产主义接班人为更高要求。同年,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小学德育目标要为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中学德育目标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近十年来,不少地区和学校根据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思想,制定了学段、学年乃至学期的具体德育目标,形成了目标系列和相应的德育评估标准。

(三)实施德育内容的发展趋势

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

(四)德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重视理论灌输、说理教育发展到强调养成和实践。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德育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他律轻自律,重外显轻内化,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限制、防范和改造,忽视引导、熏陶、塑造的倾向,造成了目标结构的片面性和不合理,导致了德育功能的不完整。前几年,学校德育过分突出政治功能,甚至以政治功能代替德育的认知功能、情感功能和审美功能,排斥德育促进和完善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德育阵地大大缩小,严重影响了德育效果。德育实践告诉人们,道德素质教育只有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道德的认识能力水平,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实际效果。近年来,人们在科学育人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德育规律,对德育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探索,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注重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强化养成,在养成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注重了使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参加劳动,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思考、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规范自己的行为。重视实践、强调养成已成为德育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向。

(五)德育途径的发展趋势

第6篇

一、这些组织形式在以往曾起过很大作用,在目前也是需要的,但重要的是应该对现有的德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其管理方式上

首先,应改革班主任的管理方式。

班级是学校的基础组织,学校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班级进行的,所以班级管理方式的好坏,对完成德育任务的好坏关系极大。目前班级的管理方式是班主任代表学校行政,对一个班行使组织权、领导权和指挥权,班主任在学生中是绝对的权威,在班里说什么是什么,特别是在小学,学生对班主任唯命是从。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甚至会影响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这一切,都与我们要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主意识、自我意识、责任感和义务感强,并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强的新型人格是相违背的。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

要改革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并不等于说不要班主任,只要有班的组织形式存在,就需要有管理班级的老师,但这位老师应是班级工作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班上的事物,因此班主任不应该包办班上的一切事物,在处理班上的问题时,不应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而应该引导学生讨论,由学生集体说了算,当然,这需要班主任将学生组织好,帮助学生选出班上的领导核心,使学生学会过民主的集体生活,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班上的事务。这样班主任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由自己亲自包办班上的工作,变成指导学生去做,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变成学生集体讨论决定。在指导学生管理班上事务的过程中,对学生就是一种培养和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服务的良好品质,而且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应改革团队会的管理方式。

学校中的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本来就是学生自己的组织,更应该把一切工作的组织权、决定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这些组织中的主人,即使在小学,辅导员也应是只起辅导作用,不应包办太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组织中更快地学会自己

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评价自己,以促进他们德育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应改节政治课教学。

政治课是向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比班会、团、队、会活动更重视讲道理和知识,为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党、关心集体、为人民服务等良好品质、特别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矗它虽是一门讲授系统政治、思想、道德知识的课程,但不能完全像一股知识课那样讲授,因这是一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的课程,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真正懂得它的意义,能够激发其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使知识逐步转变为学生的思想、信念,转变为学生的行为动机,指导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当前,一般是把政治课当成一般文化知识课讲授,教师讲,学生记,到考试时背题、答题,这样即使学生的考分很高,但对学生的实际教育意义不一定很大,所以应该进行必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让学生动脑子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社会及自己的思想行为实际,学会判断是非,这样才能把道理理解透,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将知识逐步转变为自己的意识。如有些学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接受教育的特点,将教材划分为若干专题,选一些典型例子,让学生读书、讨论、参观、访问,教师在对学生积极引导的基础上,最后作出总结性的发言,这就有利于克服政治课中的形式主义。

二、要使学生具有现代人的思想道德风范和道德能力,只改革旧的德育的组织形式是不够的,还应在改革旧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建立一些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使破与立结合起来

第一,建立社会教育委员会。

该委员会可将社会有关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及时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发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还有利于防止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对学生思想的腐蚀。实践证明,这样做的学校教育效果是很好的。因为学生也是生长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主动与社会挂上勾,就可以把学校的教育意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学生在校内外都能受到同样良好的教育影响。

第二,建立家庭教育委员会。

家长与孩子有较深厚的感情,所以对孩子思想行为的影响也较深,如果能够取得家长与学校的协作,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影响,就可以取得较大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和劳动习惯等方面,家长能够起到学校难以起到的作用。但很多家长不懂教育,或不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如果学校能够将家长组织起来,向他们讲一些必要的教育知识及学校的教育要求,就能够发挥这一部分教育者更大的教育作用,所以在学校的德育管理体制中,把家长组织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建立学生自我管理日。

即在一周内,有一两日让学生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责任感和义务感,以及组织能力。有一小学规定,从二年级起,每周有一天学生的自我管理日。这一天,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一天过后,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经过这一天的自我管理,我好像长大了几岁,懂得了许多事情,也学会了处理一些问题。这是由于在自我管理日内,充分施展了他们的才能,满足了他们自尊自爱的需求,而且在亲自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一些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感到这一天的收获很大,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

第四,建立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制度。

少年儿童也有很强的自尊心,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或中学,他们逐渐有一种成人感,不愿意事事都由别人管着,愿意自己管理自己,并且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有一个初中班,学生入学校后班主任老师就要求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首先向全班提出了自我教育的具体标准。然后制定了两周进行一次自我评价的制度。每次学生都是很认真地评价自己,把评价的结果填到一定的评价栏中,再由老师、家长提出建议。结果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能力、思想品德进步得比较快,半学期后,就明显地超过了平行班。

第五,建立良好的德育反馈机制。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管理;课堂教学

一、提高教师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所以应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严格自律、努力成为学生可以效仿的榜样。”这位大教育家的话也充分说明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重要性。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予人很大的正面影响,而且小学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本身就具有善于模仿的特点,老师在他们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果老师能够有意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指向,那么学生便会效仿,班级的风气也会越来越好,可是如果老师的行为举止存在问题,那么便会误导学生,所谓:“不正其身,如何正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在教育教学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氛围,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和不好的行为习惯带给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带领他们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例如,老师如果要教育学生养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行为习惯,那么老师就要做好榜样作用,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如,老师如果教导学生要懂礼貌,不说脏话,那么前提就是保证自己能够礼貌待人,文明用语,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内心接受这些思想教育,培养高尚的品格。

二、抓好课堂教育,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应该注重语文这个资源(语文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只要我们合理利用,那么语文的学习便会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通过课堂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便不再是难事,例如在学习《我的战友》一文时,语文老师应该根据的英雄事迹向学生宣传的爱国思想,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其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要注重课堂纪律,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最后,语文老师也可以开展关于“好的行为习惯”的演讲活动或作文比赛,以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教育。

三、语文德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有效利用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需要将语文课文中的德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课文学习走到生活学习中,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更加深刻和有意义!例如,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我引导学生明白“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道理后,就给学生看了一些好人好事的视频,以鼓舞学生的内心,坚定学生做雷锋的决心,使学生能够以成为雷锋而自豪,然后我又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然后我又问学生想不想做雷锋,发扬雷锋精神,由于学生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可贵,便会争当“活雷锋”,这时语文老师应该给学生一次做雷锋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个人实践体会到做雷锋的乐趣,学习雷锋的宝贵精神,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或者给他们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以自家长辈为主,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做雷锋乐趣的同时也可以孝敬长辈,当然也可以组织学生帮助班级需要帮助的学生,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发扬学生的雷锋精神,培养学生爱心。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实效是德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高处、看在远处、着手小处、干在实处。我会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更好的德育管理方法,从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

作者:陈英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作新小学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合理分配管理任务

要想做好校园管理,首先就要合理分配管理任务,让在校教师明确学校当前的师资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校园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尽量提出宽松的管理要求,使其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对于年轻的教师则要加强管理培养力度,打造活力型校园,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进行合理规范,在校园倡导文明之风,让教师带动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学习,改善学校风貌。对于优秀骨干教师则要发挥其典范作用,让其作为教师团队的领头人,带领在校教师努力为校园管理以及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让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动员学生参与到校园建设中来,带动学校进步。

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不少教师常年生活在乡镇,其生活圈也是自身生活的各个乡村,而一些教师的家中可能不止一位教师在乡镇小学教书,有的甚至父辈、亲戚都在同一所学校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分配教学教育管理任务时的混乱。除此之外,乡镇学校的学生自小生长的环境较为贴近大自然,其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差异化特征,不少学生由于天性使然,在学习方面可能缺乏信心和兴趣,而在校园管理中对于校园综合素质水平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每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在校园内的所有师生都必须平等接受制度的约束,才能让管理有章可循,得以顺利的开展。所以,要想管理好乡镇小学校园,除了要做好教师管理能力水平提高工作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合理分配教师管理,在管理校园时做到全方面考虑,既要将教师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还要重视起乡镇教师关系中的乡情和亲情,充分发挥情感作用来配合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做好自身职责工作,调动教师教育的积极性进行校园管理,配合学校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重视校园管理工作,抓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教师基础教学工作中,制定相关教育责任制,激发教师教育责任心,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

三、加强校内外管理教育

在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之前,对其成长与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家庭。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乡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往往较为复杂,有的家庭因为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孩子也未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进入学校后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其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同时也阻碍了学校校园管理工作的进行。一般来说,学生所接触的层面越广,其所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这种影响一旦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规范,就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人生之路出现偏差。因此,在进行校园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引导学生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培养学生文明礼貌意识,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行为。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时,学校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做好孩子行为规范工作,注重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带动孩子养成一个健康开朗、积极生活的品质。学校通过家庭的影响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由抗拒学习变为热爱学习,配合教师完成工作,从而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状态,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四、总结

总之,要做好乡镇小学管理工作是一项漫长而巨大的工程,特别是对于乡镇教学管理工作者而言,要想改善乡镇小学教学管理现状,除了要贯彻实施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和和路线,还要抓好乡镇小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让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真正为校园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韦荣喜 单位: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中心小学

第9篇

建国以来,中小学领导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前后实行过七种主要的领导体制,即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负责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当地党委和主管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革命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和现行的校长负责制①。总体归纳起来有三种,即校务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校长分工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50年代初,学习苏联一长制,曾在学校实行过校长负责制。它改变了当时学校无人管的状况,有利于发挥行政系统的作用,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但也出现了一些缺点,没有建立监督机构和制度容易变成家长制。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失误,得不到及时纠正。1956年“”之后,逐步改为党支部领导之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上述缺点有所克服,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不管党,政难管政。后来,发展成为书记一长制,实际上是书记说了算,弊端就更突出了。其实,“党不是向群众发号施令的权力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和生产组织。党当然要对各方面的工作和各项生产建设事业进行领导,而这种领导要充分有效,就必须熟悉业务、结合业务进行。但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的领导,是对于干部的选拔、分配、考核和监督,不应当等同于政府和企业的行政工作和生产指挥。党不应当包办代替它们的工作。只有这样,党才能保证政府和企业独立地、有效地进行工作,自已也才能集中精力研究制定重要的政策,检查改革的执行,加强对党内外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②这是关于领导体制改革的总的方向。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校长负责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下,作为学校领导体制的一项改革而提出来的。农村的生产责任制和城市企业的经营责任制所产生的效益,以及以“党政分开”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不能不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学校领导体制的反思。“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关系是很不清楚的。在外部党也管、政也管、上级诸多,上下级关系不顺不明。在内部出现了谁说了都算,谁说了都不算,办好了大家有份,办坏了谁也没责任的不清不白的局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与展开,中小学领导体制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主要是党和行政在学校管理中责权分离,谁都负责,谁都负不了责。这种状况越来越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也不利于学校党组织集中精力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此,提出实施校长负责制,“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转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党组织要团结广大师生,大力支持校长履行职权,保证和监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国家教育计划的实现。”①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样,校长负责制成了全国绝大多数学校必须实行的学校领导体制。校长负责制实际上是依据列宁的“一长制”理论提出来的。列宁认为:“为了避免那种现在使我们受害非浅的多头领导和无人负责的现象,就必须对每一项职务确切地了解究竟是哪些人被选上了领导岗位,对整个经济机构的工作负责;必须尽可能经常地利用一切机会使被选举出来的领导人员对整个经济机构实行一长制的管理。”②

列宁还指出:“不管设立的委员会委员、主任助理或者政治委员,我们都必须建立个人负责制,我们既需要委员会来讨论一些基本问题,也需要个人负责制和个人领导制来避免拖拉现象和推卸责任的现象。”①

因此说,现行校长负责制是我国总结了建国以来40多年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来的,是我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

校长负责制实施十几年以来,实行校长负责制,从理论上讲,应当包含以下几个内容:上级宏观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②从实践看,优越性非常明显:一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理顺了学校里的党政关系,改变过去以党代政,“领导者不负责,负责者不领导”职责分离的不合理现象。既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又使校长的职责权得到统一,可以大胆工作,同时也使其他行政领导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行政效益。二是加强了思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过去支部工作出现忙乱现象,既管党务又抓行政,就会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又加强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党支部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学校思想、组织、政治工作,深化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的德育工作。三是加强了各级行政、各个条块的管理作用,实行校长负责制后,使校长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的责任明确到人。由于垂直领导,减少了相互磨擦和内耗。克服了过去工作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的现象。与委员制的集体领导体制相比,校长负责制不再是“决策时人人负责,承担责任时却人人不负责。”学校相对有了办学自、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政权等,改变了以往领导体制带来的职责权分离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然而,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又伴随着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现象,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干群关系的不良和腐败现象的滋生的大环境下,出现的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和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是学校校长在管理过程中决策不民主,开设“一言堂”,专横独断,排除异已,唯亲是任,借校长负责制的名义任意使用任免权,甚至打击报复教师;二是在学校财务管理过程中,任意使用学校经费,挥霍公款,中包私囊,这类腐败现象在一些地区的中小学中时有出现;三是学校行政管理过程中,校长不能真正负起责任,没有实权执行决策,政府部门统得过死,包得过多。即实际中,普遍存在着校长责大权小利小的矛盾。“论责任,校长要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负全面责任,学校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党、政、工、青、妇,德、智、体、美、劳,生、老、病、死、伤,都是校长不可推卸的任务,哪个方面出了问题都可以找校长,批评校长,让校长负责。论权力,给予校长的实在有限:就人权而言,想要的优秀教师无权调入,不能教课的教师无法调出;就财权而言,多数学校教育经费除了人头经费,公用经费所剩无几,支付正常办公经费尚有困难,更谈不上自由支配,校长为筹措资金忙得筋疲力尽;社会上还要指责。论待遇,我国中小学校长待遇是比较低的。”①也就是说,校长的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权不能到位。四是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教职工的地位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保证,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等。五是有些中小学校长事业心不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②据对516名教职工调查结果,目前的校长80.8%教职工认为是不够民主或“一言堂”和比较独断专横(见下表)

调查对象中小学教师516人,调查时间2002年11月,你认为你现在的校长在管理中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以“√”表示,统计结果是:

充分民主比较民主民主集中相结合集中为主,不够民主“一言堂”独断

0227712928%

04.2%15%25%55.8%

透视以上四类问题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有四点:

根源之一,校长自我角色的调适尚未到位,今日校长中的绝大多数曾是学校某一方面工作的能手,多年的业务工作养成了他们遇事亲力而为、任劳任怨、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如今做校长,扮演的角色已经改变,但由于心理习惯定势,其自我角色没有随即调适到位,仍把当日做具体业务工作时的工作方式或多或少地带到校长岗位上,一如既往地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便造成了今日之越俎代庖,种别人田,荒了自己家地的现象。

根源之二,追求功绩的需要。校长负责制不但赋予了校长管理学校的实权,也明确了校长担负的责任。中小学校长一般都是教育教学业务上的尖子,有着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肯吃苦、能负责,追求成功。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往往会促使其滥用手中的权力。

根源之三,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积淀的落后权力传统影响。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它积淀了人治大于法治,权力高于一切的落后传统,以至今天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根深蒂固。人们在心理上做了权力的奴隶。中小学校长在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或深或浅地受到了传统的影响。

根源之四,利益的驱使。权与利从来都是两位一体的,有权就能带来额外的利益。特别是当今社会,一切都商品化、利益化。学校又不是处于真空之中,自然也不能脱俗。一些师德修养本身就差,投机钻营的人一旦坐到校长宝座上,手中有权了,便会搞权钱交易,①。以上的几类问题的产生也与在实施校长负责制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如何建立健全的校长负责制相配套的民主管理机制,如何正确处理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如何提高校长负责制和建立校长权力制衡机制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何正确有效实施校长负责?笔者认为:既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和外延,还要建立相应的配套的机制。

一、建立学校自主的办学机制

建立合适的自主办学机制是完善学校管理体制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统得太死,管得太多,限制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和管理活力。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变革。

1、实行两权分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学校教育实行宏观管理,学校作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和法人单位,应具有最大限度的自主办学权。这一办学自可具体分解为:教育教学权——学校可以自主确立办学目标、工作计划,开展各项改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义务教育以外的学校还应有招生自。人事调配权——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机构,在定编前提下有权调入或调出教职工,全权调配教职工工作任务,全权进行中层及以下管理岗位的职务设置、任免事项。经费支配权——在遵守财经规则的前提下,可自主统筹安排使用学校预算内事业经费和预算外经费,自行确定资金、实物等分配方案,合理确定各项收费标准,全权使用、合理处置校舍及其它设备,根据需要利用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进行自主建房、修缮等基建工作。

2、转变政府职能。地方政府与各级教育机关应精简行政机构,简化办事程序,下放一定权力,提高工作效率。尤其要彻底改变放权过程中的“上放下不放、明放暗不放、虚放实不放”的现象。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从直接的微观控制学校转变为间接的宏观凋节,着重在四项管理职能上,对地方教育布局和事业发展进行“规划”;对教育、管理的各种关系如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等问题进行“协调”;对学校各项工作诸如输送信息、参加培训、学术研究以及配备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各种“服务”;对学校办学方向、执行政策法规、教育质量与管理效益等进行“监督”。

3、提供法规保障。除高等学校外,目前尚无中小学扩大办学自的权威性法规,因此中小学在办学自的确认和使用上,不能不有所顾忌。尤其涉及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职务评审、考核评价等方面,学校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尽快从法规上确定中小学办学自是十分迫切的。

二、实行“三位一体”制度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行校长负责制,而校长负责制的含义和实质是科学的社会责任制,即按性质和功能划分的职、责、权、利相一致的责任制。这种责任制具体落实为校长受上级党委与政府的委托负全面领导责任与党组织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制度。这种制度不是简单的由书记负责到校长负责的权力转移,它是个结构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是一个由行政管理系统、监督系统、咨询和反馈系统的有机构成的整体。这种制度要求重新确立学校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党组织的保证、监督的职能;这种制度要求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要作为常设机构,有专人牵头负责,学校中层以上的行政人员可以当选为教代会代表,但不应兼任教代会的常任理事,以免降低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凡属学校重大问题都要经过职代会的审议,职代会要有权评审、监督校长工作。“三位一体”制度的实施着重要解决好这样一个问题,即校长的全面负责与党支部的保证监督和教职工的民主管理的关系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校长必须遵循三个原则:(1)要坚持党的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的领导,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体现民主集中制;(3)要坚持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

“三位一体”制度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功能与职责。

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全部责任,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全面负责,统一领导,其具体职权是:一是决策权,校长有权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令,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制订工作计划和各项实施方案,有权决定学校一切重大问题,如管理机构的设置与变更,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采用与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订立和修订,学校发展规划与基建规模的确定等;二是指挥权,校长有权按级下达任务,可以按管理层次授权,授职,有权审批下属的工作计划,检查考核基层工作成效,纠正其工作中的偏向和错误,校长在行使上述职权时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均必须服从;三是人事权,校长有配备学校干部和教师的权力,有权组“阁”,提名副校长,任免中层和基层干部,有权调整和改革内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有权聘任教职工和考核奖惩教职工;四是财政权,校长有权支配国家拨给的教学经费,有权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自筹资金,并根据学校需要加以使用,有权建立校长基金,用于奖励先进。

党组织保证监督: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制后,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改变,决不意味着取消党的领导,而是领导方式的改变,既不能象过去那样行政工作去包揽、代替,也不能把自身依附于行政的从属地位,而要发挥党组织的保证监督和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有效地保证,就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在学校能得到全面正确的具体落实,保证学校教学计划的认真执行,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校长的决策指挥的正确、民主、畅通。二是认真监督:对校长贯彻方针,办学方向,政策落实,队伍建设,决策科学化等加以认真监督,对校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督促检查及时纠正,并定期听取校长关于学校工作的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决策。三是积极协调,在加强对教职工大会、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的同时,积极协调党、政、工三方面关系,充分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并及时主动地将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校长,总之,党组织与校行政是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制度上分,关系上合,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同心协力,互相配合。

教职工民主参与:教职工对校长来说是管理对象,而对于整个教育体系来说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机构,教职工通过教代会对校长行使的职权履行审议,决定、监督、推荐五大职权,只有落实了教代会的这些权力,才能提高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在实施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教职工不但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而且校长更要虚心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实行高度民主基础上的高度集中,使校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保障校长职权的顺利实施。以参与为基础,加强民主监督也是教职工民主参与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职工进行民主参与,行使民主监督权力能集中广大教职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协调干群关系,促进校长及其它行政领导自我控制、自我调整,更好地开展工作,从而有利校长负责制的全面实施。

三、建立校长的权力制衡机制

1、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的意义。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必然导致校长权力的扩大,意味着校长对内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人,具有统一指挥各项工作的权力,并能对有关重要问题实施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决权:对外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随着校长权力的扩大,自然会使人们重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校长正确地行使权力而不是滥用权力?一般说来,校长个人素质良好、思想品德高尚、管理水平高超,那么他行使权力的准确性、合理性就高,反之就低。但是要保证校长都能正确行使权力而不造成权力越规,就不能仅仅依靠校长个人素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依靠严格的制度和有力的组织措施的约束,为此,有必要建立起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制衡,原意指一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控制,后来逐渐转化为指对权力的管理、监督和制约。对校长的权力制衡,就是通过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组织、机构、制度,约束和规范校长的思想与行为,从而使校长在行使权力、全面指挥的过程中,能始终符合广大教职工的意愿和根本利益,符合学校的整体目标。校长权力的运用,也只有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并始终处于有关组织和全体学校成员的严格监督、制约之下,才能真正确保其决策指挥的正确性和管理措施的合理性,从而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效能,同时又实现了自身的领导权威。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说实行校长负责制这种新体制后校长的权力应受制约,并不意味着校长的权力已经相当充分,确切地讲,当前校长的权力还是很不够的,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多方面牵制。我们是以校长负责制的科学含义和发展进程来探讨这个问题的。要负责就必须要有权力,要充分负责就必须要有充分的权力,没有权力就谈不上什么校长负责制;同时有权力就必须有制约,有权力的运行机制就必须要有权力的制衡机制。这种调控和制约的结果,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校长的领导权威。

2、建立权力制衡机制的基本途径。要使校长恰当地行使权力,就应当有效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制衡,我们考虑的基本途径有三条:(1)以权力约束权力。校长用权,本身就因为有权,制衡机制要发生效应,产生对校长的有力影响和约束力,也就必须有与校长权力相对应的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制衡机制的关键所在。这种对校长的制约权力,应从多方面予以考虑:首先是上级的权力,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人员密切关注学校情况,发现问题后能及时予以制止,责令校长迅速改正。其次是学校党支部的权力,要求其发挥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保证校长决策和办学措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的轨道行进;要认真考察校长提出的学校干部人选,并积极提出建议;建立工作汇报制度,定时听取校长的汇报;对校长违和国家政策的行为,有权提出质询、批评,并视实际情况通过组织渠道向上级反映。再次是教代会的权力,教代会应与党支部脱构;教代会应有自己的常务小组,具有半官办和福利色彩的工会委员会不宜充作教代会的常务机构;保证教代会对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对校长工作报告的审议权,对教职工福利开支和住房分配等项目的审核权,以及对校长在内的学校行政干部的弹劾权。(2)以权利约束权力,任何权力越轨和职权的滥用,必然伴生出对教职工民利和根本利益的侵犯,因此,从保障教职工民利充分实现这一点出发,也可以对校长的权力行使构成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广大教职工理所当然是学校的主人,只要教职工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就能积极地参政议政,发挥当家作主的作用,这就构成了权力制衡的客观基础。教职工民利的行使,可以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舆论监督、参谋咨询、对话质询、平等协商等方式来实现。明智的校长,不仅不会压抑教职工的民主意识和民主行为,相反,他还能为教职工充分行使民利提供各种保证。因此,以权利制约权力,是一条有效的制衡途径。(3)以责任约束权力。以权力约束权力,其前提是必须有一定外力保证,而以责任约束权力,着眼点是放在权力主体——校长的自我制约上,进一步说这种自我制约并非只是靠校长本人的良知和道德水准,而主要是建立一套明晰可行的责任规定,让校长承担起各种可能的权力后果所带来的责任行为。这种责任可以是政治性的,也可以是经济性的;可以是奖励性的,也可以是惩罚性。以权利约束权力,是确保教职工的利益不受侵犯,而以责任约束权力,则是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的规定,让校长随时明白自己行使权力所承担的责任后果,从而使其主动、自觉地警惕权力越规甚至滥用权力行为的出现。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现状及反思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正式颁布,《纲要》在保障“到2020年国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纲要》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六十一小节)。

教育信息化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教育装备管理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实现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各地教育装备工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打好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只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深,才有教育信息化这棵大树的叶茂。

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逐步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率不断增加,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数字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等,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而地方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及学校对教育技术装备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却没有随着教育现代化和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装备事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1、装备资产管理方式大都停留在手工制作状态,显得极其陈旧、落后,账目混乱、资产流失浪费现象明显小论文,各项教育技术装备数据统计工作困难,无法及时了解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装备状况,影响教育管理决策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

教育装备资产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各类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配备都要按照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实施。庞大的教学物资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登记、建立财产账簿,并动态反映其状况,是个繁重的工作。而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采用传统手工或电子表格方式记账,出现很多弊端和不足:

①、装备资产数量品种规格不易查询,修改不方便、很难统计,对采购决策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②、记账不规范、不完备、不连续,账目数字不准确,差错多,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无账有物现象普遍。

③、传统纸质资产账簿携带不方便,保存困难易损坏。

④、不能动态的反映财产当前的状况。如某些教学仪器暂没在指定存放地点,被相关人员借用、维修或决定报废处理,账簿上无法立即体现,装备管理员总要到处翻阅其他相关记录,才能得知其去处。

2、各级学校及装备部门不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对教育装备过程实现科学、高效、透明的管理,对装备管理工作情况的信息掌握比较滞后。

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各学科的教学都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复杂多样,以实验教学为例,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有学科教材要求必做实验也有兴趣小组自选实验,而每个学科也不止一个实验室与准备室,以后还有虚拟实验室,涉及到的管理流程和常规记录非常多,教师要填写实验计划、教学日志、实验通知单、要对实验室进行安排,实验结束后,老师要进行实验确认记录实验完成情况,以后还要进行实验开出率统计等等,这些都需要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密切联系,采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任课老师频繁到各个实验室了解实验仪器情况、填写各种表册,效率低,随意性强,而一旦某个计划有变,又应对缓慢。虽然实验管理人员忙前忙后,但是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情况和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还是比较模糊,总要等后面汇报才清楚。

3、采用手工管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档案资料建立不完整规范、记录不连续详实,搜集整理保管困难,无法真实反映装备管理状况,装备管理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教育装备管理资料档案类别和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各个学科小论文,是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是装备管理工作情况和成绩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教育部门检查的重要内容。以理科实验室为例,除了装备资产档案外,有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各种标准、规章制度等相关文件及材料;实验室人员学历,岗位职责及进修、培训记录;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仪器借还、赔偿、保养、维修、报损登记,自制教具作品材料;实验计划、实验日志、实验通知、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科研成果、实验考试、实验总结等各种教学资料。如此繁杂的档案资料不采用无纸化、网络化管理导致教师和管理人员对装备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学习滞后,不系统全面;设计填写繁杂、零碎的各种帐表册、记录费时费力,工作量大,负担重,久而久之也就不重视,常常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留下完备规范的文字记载。每到教育管理部门检查工作时就仓促临时找人赶材料、补记录,常常搜集整理不合要求规范、内容不完整准确,缺失大,并且前后矛盾,互相无法印证,造成教育管理部门不能客观的评价其真实工作情况,管理人员自身又觉的委屈。

4、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信息化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差异大,信息化利用率低。

教育装备管理要做到现代化,必须需要一支理解教育装备理念,具有学科专业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且相对稳定的队伍去实施操作。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对于装备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滞后,承担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结构偏大、教育装备管理观念和理论比较贫乏,知识和技能更新更是跟不上设备的更新,计算机应用能力低下,有些甚至是“机盲”,对办公软件都还不熟悉,各级部门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又不足,除了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其他人员还是习惯于传统手工管理模式,要能较好运用教育装备系统心有余力不足,懒怠畏难情绪严重。

5、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缺少一套完整的装备管理信息标准和网上信息交换规范,从省市县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纷杂,缺乏一个规格化的、系统化的统一完善系统。

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目前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目前使用教育装备统计软件得到的统计信息与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信息无法吻合、兼容,常常产生矛盾。

由于缺乏一套统一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个别学校使用的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如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存在多个版本,兼容性差小论文,实验装备管理软件设计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根本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适合网上应用的软件较少,目前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上(如办公网、校园网)应用的软件。

三、教育装备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信息化、网络化

1、管理方式、手段跟不上会造成装备管理水平逐步滑坡,成了实现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障碍。

相对于学籍、考试、办公等其他教学管理系统都正逐步成熟,而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尚未起步,信息化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繁杂多样,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办公自动化手段应用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是必然的趋势。

2、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信息化,建立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省、市、县、校统一的智能化、网络化教育装备管理软件平台已迫在眉睫。

第11篇

一视同仁,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家长。父母对所有子女的爱是一样的,班级中也应如此,切勿以成绩来定论学生,更不要给他们冠以诸如“优等生,差等生”之类的标签。

标签效应会给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这样不利于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也会大大伤害了她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误入歧途;也会让成绩上稍微占有优势的学生容易产生沾沾自喜,居功自傲,不思进取的错误思想,不利于良好学习心态的保持。因此班主任必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既要给予肯定的表扬也要指出缺点和问题,让学生既能获得学习的动力也大可不必因此而盲目满足;成绩还有待提高的学生不但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更要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怀,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得到肯定的而不至于过于灰心沮丧。

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是学习的弱势群体而看不起他们,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永远是大家庭里的一份子。此外,还要积极帮助他们改善学习方法,给每个学困生安排一个学优生作为小师傅,结对学习,从而能让学困生们的困难得到及时的解决,提高学习效率。

建立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1)进行班干部选举和培养。全班人人都能参与班干部竞选,自愿报名或主动推举,由民主投票决定。班干部确定以后,老师应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充分的权利,使他们建立起管理好班级的责任心和信心,同时,在班干部出现管理困难的时候,班主任应及时伸出援手,指导他们渡过难关,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还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我最喜爱的班干部”评选活动、“我给小干部提建议”、优秀班干部评选等活动,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班干部为班级服务的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2)制定班法班规。为了实现“人人有事可做,事事有法可依”,应制订符合班级特色的班规。班法班规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全班同学的法规法则,不应该是由个人或小团体商拟和制订,应该由全体同学和老师共同商议制订。老师对于同学们的意见应该认真听取和思考,然后在班会课上讨论通过,并可以让同学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需要完善的或者不当之处。一旦班法班规形成,全体同学必须要严格执行,以维护班规的严肃性。如果有谁违反了班法班规,也将依“法”得到相应的惩罚。

(3)完善监督与评价机制。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社会。要实施依“法”治班,不仅要有“法”可依,还需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家制定的班规班纪能够有效执行。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能确保班规的严格执行,同时使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维护了每一个学生的班级权利。及时有效的评价能够调动孩子管理班级的积极性,鼓舞其信心,对于不足者则是一种鞭策。监督与评价是班级民主管理的进一步体现。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树立榜样

“言传不如身教”,班法班规不应该是只要求学生去遵守,老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老师起到的作用,会让学生更加信服老师,配合老师的工作,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能更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班级的管理工作也才能有效地开展。

第12篇

一、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1.部分小学的科学教学没有专职教师,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科学实验室的管理也就理所当然地由其他学科教师兼管了。总之,专职实验教师不断萎缩,兼职人员参与管理意愿不高,有的学校甚至存在实验教师可有可无的现象。兼职管理员也存在教学任务重,计算劳动量不合理,劳动报酬不落实,管理人员与任教学科不一致,“外行”管理导致管理不规范、学校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2.缺编制,地位低,待遇差。其具体表现是,职业认同度不高,岗位缺乏吸引力,无职业幸福感;现任实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专业能力不强,流动性大。主要原因为:一是人事编制部门未单列实验管理序列。据调查,翠屏区学校师生比是:高中为1∶12.5,初中为1∶14,小学为1∶19.5,乡镇村小不足23人按班配备两名教师。二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未按上级要求,明确落实按类别专人管理实验室。三是学校领导认识不到位,如为了保证教学人员人数,有些学校往往压缩甚至挤占实验管理人员编制。确定的兼职实验教师任课多,衡量管理的工作量少,考核奖励向任课教师倾斜。专职实验教师按后勤人员、工勤人员对待,评职晋级“遥遥无期”,无法与任课教师同等对待。绝大部分专职实验教师由学历低、临近退休、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担任,或由后勤人员、临聘人员等担任,存在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缺乏、专业能力不高等问题。据调查,专职管理人员本科、专科、高中的比例是1∶6∶3。

3.中小学实验管理教师缺乏后备人才,缺乏专业培养渠道,师资来源多样化。(1)高等师范院校未设立实验管理专业,许多改任管理人员的教师由任课教师或其他理科教师担任,缺乏专业化和职业标准。(2)教育技装管理部门对实验教师后期培训抓得不够,对实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未引起足够重视,培训没有长远规划,没有系列完整的培训教材,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培训倾向于应急培训,如接受上级检查的“评估标准”的解读、设备器材管理、资料准备等培训;而实验管理与学科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培训、实验预做与实验探究和创新实验的培训、科技创新活动培训、自制教具培训等却很少组织。(3)实验教师流动性大,很难做到全员培训与轮训的有效与持久。

4.实验管理评估游离于教学质量整体评价之外,实验管理评价在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偏低,人员配备所占分值小。评估存在重装备轻应用、重硬件指标轻软件管理等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提高认识,解决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一是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促其重视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二是统筹安排学校工作,规定实验教师在岗位津贴、绩效工资、评职晋级、评优选先等方面与教学人员同等待遇。三是实行双向选择,明确责任与奖罚,加强岗位目标责任考核,制定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轮岗和同工同酬策略,激发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四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认识,从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入手,让他们树立职业自信,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五是注重情感激励与差异认同性激励相配合,真正提高实验教师的幸福指数和职业意愿。

2.保障编制,避免缺编、占编现象的发生,提高专职实验教师比例。市级及以上教育装备技术示范校及一类学校须按要求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且任课量每周不超过4节或总工作量的1/3;减少兼职实验教师任课量,每周工作量不超过8节或总工作量的2/3,工作量核算尽量合理,劳保待遇必须落实。

3.保障师资来源,改善、优化实验教师来源渠道。师范院校应设置实验管理专业,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请高等院校代为培训人员,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实验教师与学生比例差距。教师培训机构应加强实验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保证实验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建立有效培训体系,实行实验教师全员培训和轮训制度,创新培训模式,研制系统、规范、实用的培训教材,使管理和学科实验教学相结合,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4.采取共同发展模式,培养团队精神,变革实验教学及管理评价方式。在中小学实验考核理科教研组时,要求含有综合考核实验室的指标,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育合作共生机制,注重强化团队合作效应。以高质量的管理服务引导理科实验教学的开展,以教学质量的提升督促实验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总之,只有从提高认识、树立自信、优化结构、落实公平、捆绑联动等方面入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实验教学管理队伍,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时期的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

作者:赵春光 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