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路缘石施工总结

路缘石施工总结

时间:2022-08-22 11:3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路缘石施工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路缘石施工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化;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行道;路缘石;人行横道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化是当前构建全面小康进程中主要的社会趋势,随着城市面积和人口的逐步增加,城市对交通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迫切,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的交通和路面状况客观反映着城市现代化的程度,作为城市道路施工和改造技术人员应该对这样的现实有着清醒的认知。市政道路由于使用年限过长、负荷量过大、人为损坏等原因会造成路面情况恶化,道路承载能力下降等问题,这时需要对施工道路进行改造。当前的改造一般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具有高效、低耗、使用性好和便于维修等一系列优势,是城市道路建设单位必须切实掌握的重要基本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现实中一般对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强技术管理和强化,实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而提升整体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效果。做好市政道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应该从认知市政道路改造重要性的基础上入手,通过对车行道、路缘石和人行横道三个重点部位的施工技术强化,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体施工质量,更好地促进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又好又快地进行,为城市发展服务。

1沥青混凝土车行道施工的技术

1.1沥青混凝土车行道施工准备

首先,施工前应对市政道路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建筑物和人文情况进行调查,以便详细了解施工项目的基本情况。其次,对市政道路的土质进行塑性指数、颗粒性质分析、含水量、相对密度、强度等试验,确定土壤性质。最后,做好市政道路改造现场的排水工作,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措施,保证改造过程中地基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

1.2沥青混凝土车行道的路基施工

首先,填方用土必须先送检,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路基土必须分层填筑压实。路基挖土时由边到中,分层循序进行。及时检测路基的含水量。其次,沥青混凝土车行道施工缝两接头上下错开成台阶状,然后进行碾压密实。为保证路基两侧密实度,在路基两侧各加30cm超宽碾压。其三,土路基压实度采用环刀法检验。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必须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最后,路基压实后应按照设计标高碾压整型,养生采用洒水养生法,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1.3沥青混凝土车行道的施工

首先,做好沥青混凝土的备料工作,所有材料在进入加工地前应该接受必要的检验,水泥,注意标号和类型;砾石,注意质地、级配和含泥量。其次,做好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工作,配料要准确,含水量尽可能接近最佳值,沥青混凝土原料拌和要均匀。其三,做好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作,混合料要及时摊铺,使用自动找平的摊铺机摊铺配以人工整平,按松铺系数(1.2~1.4)控制好松铺厚度,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其四,做好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工作,压实机械的选择应符合工程规模、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压实机械效率等要求,在碾压前对填料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进行检测,控制碾压的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小于等于4km/h),施工时尽量减少纵、横向接缝。最后,做好沥青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施工的14d范围内,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保持湿润,一般不可开放交通。

2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缘石施工的技术

路缘石施工应该严格做好半成品、成品检查后,确定合格才可用于使用。

2.1路缘石的施工

首先,做好路缘石的测量放线工作,在路面边缘石交界处放出侧缘石线,直线部位10m桩。其次,做好路缘石的刨槽工作,一般为一平铣宽(约30cm),刨槽深度可以设计加深1—2cm。其三,做好路缘石的安装工作,按线码砌路缘石,算好路口间的侧石块数,注意外形圆滑。最后,做好路缘石的勾缝工作,勾缝前必须找平,用1:2水泥砂浆灌缝填实勾平,养护期不得少于3d。

2.2路缘石的养护:

待侧石勾缝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证侧石与缝内砂浆形成统一整体。

3沥青混凝土人行道施工的技术

人行道基础必须夯实,在必要时应该导入C15的沥青混凝土。人行步道板铺砌时应该轻轻平放,用橡胶锤敲打稳定找平,不得损伤边角。铺设人行步道板时应及时检查稳固程度,重点检查步道板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施工期间应严禁行人、车辆等的走动。

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市政道路改造的主要形式和重点技术,在公路建设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的今天,施工单位更应该在牢固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高品质施工和管理,完成对市政道路的改造任务,从建设上促进城市的发展。车行道、路缘石和人行横道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三个重要环节,是关乎整个施工质量和城市道路改造效果的重中之重,也是施工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标志。作为道路施工单位应该将车行道、路缘石和人行横道三个施工项目当做技术和管理的突破口,通过经验总结、管理创新和技术强化,提高三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顺利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目的,提升施工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经验和发展潜力,更好地为城市发展和企业长期目标实现做好基础性工作。本文由于时间和角度的原因,研究面集中于技术领域,对于管理、协调等其他环节涉及较少,希望同行能吸取本文的优长,在扩大视野和提高各项工作协调的前提下,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推向更科学、更集约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旭辉.景观生态学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1(02)

[2]张红雨.“白改黑”城市道路改造技术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04)

[3]刘志远,李迎春.城市道路的改造和加铺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第2篇

联锁型路面砖路面设计及施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我国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建筑、交通、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经研究认为,在城市街道上铺筑不同色彩的路面,可以与道路周围的建筑风格及自然景色更好的协调,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联锁型路面砖路面设计及施工在大庆地区近几年才开始逐渐推广,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施工中平面铺砌质量控制的较好,但在一些特殊部位的施工中没能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造成了局部的缺陷,影响了工程的整体形象及最终验收。现结合施工实践经验,浅论联锁型路面砖路面施工殊部位的几种处理方法。

一、路面设施周围的施工

在道路、场坪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检查井、污水井等不规则形状的建构筑物,这时,不但要清除基础周围的突出部分至路面基层底标高,更应检测基底强度能否达到设计强度,由于碾压机械无法靠近,一般情况下均采用人工夯实,很难达到设计强度,此种情况下,应选择使用水泥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C20)来保证基层的强度,宽度按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保证在原基础的基坑边缘外2m与新建基层搭接。

检查井等建构筑物周围的路面铺装禁止使用断块砖和碎砖进行拼铺,整砖铺完剩余部分及时用同颜色C20细石混凝土填补,抹面、压光,并保证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15d。

二、不规则形状路面的边、角处理

1)弯曲部分的处理:路面弯曲路段或转角部分铺装时可采用调整路面砖接缝宽度进行施工。路面砖依照路面两侧路缘石轮廓呈扇形分布,弯道内周铺砌缝宽不得大于2mm,弯道外周铺砌缝宽不得大于6mm。最终在弯道或转角的切点处与直线段顺接。

2)直角型、非直角型转角部分的处理:直角型转角铺筑可采用一字形或人字形处理。非直角型转角在采用上述两种铺装方法时总会出现锐角三角形的剩余部分,这时可将路面砖切断使用,现场切割使用混凝土切割机较为方便,但应制作专用卡具用来固定路面砖,一般切割机切割厚度不大于60mm,砖厚大于50mm时需画好两面的切割线,必须进行两面切割。切断块最小尺寸应大于20mm。

三、与其它形式路面的顺接处理

1)与已建沥青混凝土路面顺接:正常顺接前应使用混凝土切割机对原沥青路面破损部分进行切割,保证接茬为竖直的立面。基层与原路搭接时在搭接处2m范围内基层厚度适当增加,此时顺接使用的路面砖应为端部专用路面砖,以保证顺接的平整。

2)与人行道连接:联锁型路面砖路面与人行道连接在目前情况下多采用石质路缘石或预制水泥砼路缘石进行连接。先在人行道一侧砌筑路缘石,路缘石基础采用C20垫层混凝土,1:3干拌水泥砂浆找平层,保证路缘石的整体稳定性。顺接铺砌路面砖。

3)与旧路面使用边界石连接:此种连接方法同人行道,只是边界石表面与两侧路面应保证水平一致。

四、特殊使用要求部位的处理

1)在振动较为激烈部位铺筑路面砖时,垫层采用1:3 M20水泥砂浆,对路面整体稳定性有所增强。

2)受强腐蚀的路面,如加油站、化学品堆放场地等,灌缝料须采用1:3 M20干拌水泥砂浆,再用水将干拌水泥砂浆浸湿,并需进行养生不少于28d,待水泥砂浆具有足够强度方可使用。

第3篇

关健词:城市道路,质量,控制。

1.路基的质量控制

路基填土、沟槽回填压实度达不到标准要求。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回填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

路基是道路的最下层结构,也是道路的基础,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道路的质量。路基应具备结构稳定性、强度和水温稳定性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三项指标全部符合要求才能确保质量。

1.1城市道路一般具有线路不长,但平曲线和竖曲线较多,且曲线半径较小的特点。所以,在进行道路路基中线、边线和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应进行重点控制。

测量控制要点包括:

(1)要提前认真熟悉图纸,了解道路线形特点,查看现场临时水准点设置是否满足施工控制需要;

(2)检查复测结果与设计是否存在出入;

(3)为方便施工期间引用需要,应对中线复测中增设的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进行标记;

(4)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都应进行复测,且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1.2路基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前,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搜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等资料,根据挖、填方各路线的工程地质情况,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确保路基宽度、高度、分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1.3路基压实路基压实是保证路基质量的重要环节,路堤、路堑和路堤基底均应进行压实。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土的级配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路基碾压时,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进行路基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方案。

(1)土工试验。应取代表性土样,交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

(2)压实厚度和机具的确定。正常情况下,碾压砂性土采用震动压路机效果最好,夯击式压路机次之,光轮压路机最差;碾压粘性土采用捣实式和夯击式最好,振动式稍差。应根据土工试验给出的数据和压路机械的功能,控制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一般按松铺厚度2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均匀性。

(3)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强度与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压实得以提高,压实度受含水量的制约,保证压实最佳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高于最佳含水量碾压是确保正常施工的条件,但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1%,这时所得效果最好。

(4)压实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确定了所采用的压实机械,需要的压实遍数,最佳含水量后,即可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碾压前,应检查土的含水量是否合适。一般过湿的采用摊铺晾晒或换填,过干的撒水湿润。碾压时,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左右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牙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

2.二灰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路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2.1二灰碎石进场验收

城市道路一般采用二灰碎石成品,在二灰碎石进场后进行外观和质量保证资料检查,外观不合格或资料不齐全的,不得用于施工,合格的应见证取样交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试验,实验数据合格的方可用于施工。

2.2二灰碎石压实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最后一遍整平路基前,宜用洒水车喷洒一遍水,以补充表层水份,有利于表层碾压成型。对于低于10cm的土坑,严禁薄层找补。整平完成后,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联合完成。碾压必须连续完成,中途不停顿。及时对已碾压未完成的二灰碎石基层进行找平,防止二灰碎石板结后增加找平难度。

2.3二灰碎石洒水养生阶段的质量控制

二灰碎石每一遍碾压完毕后,根据环境温度,适时进行洒水养生。养生是二灰碎石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直接影响结构层的成型强度和表观质量。洒水养生总共不少于7d,且必须保持结构层表面湿润。冬季施工期为防止因气温过低而影响养生,在压实后用草帘覆盖,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应彻底断交,有切实禁止交通的强制措施(如设路障、专人看管等)。处于养生期间的路段,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

2.4接缝处理的质量控制

二灰碎石施工一般不留纵缝、横缝。因此在第二天二灰碎石施工前,应将前一天施工的二灰端部全部切除做成垂直整齐的接茬,压路机骑缝碾压,保证接缝平整密实。

2.5二灰碎石基层的验收

应在二灰碎石达到规定养护天数后对二灰碎石基层外观进行检查,同时要求供货商进行取芯,检查合格的,通知相关各方进行验收。

3.路缘石安装的质量控制

3.1路缘石安装前的质量控制

基层全部碾压结束后,即可安装路缘石。安装路缘石前,先按照设计图纸对放线情况进行复测,放线应按每20m钉木桩控制,曲线处加密控制。路缘石外观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2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安装过程中,严禁铲车在基层上急转急停,防止破坏基层。路缘石安装成型后应稳固,并线直、弯顺、无折角,顶面平整无错牙,缝宽均匀,不超过规范要求。施工中随时检查安装质量,对不符合要求的部分立即拆除整修。路缘石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背后混凝土施工,确保缘石的稳固。靠背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应重点检查靠背尺寸和混凝土拌合质量。

4.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

4.1沥青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均采用集中厂拌,用自卸车运到现场。应对到场沥青混凝土进行外观、温度和质量保证资料进行检查,其中到场温度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热料筛分用最大筛孔应合适选定。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出厂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实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和料的温度。

4.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基层施工完毕后,用水准仪测一遍高程,当高程符合设计标高时再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施工。摊铺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透层油喷设,对于漏喷或喷设密度不足的部位要进行重喷。

4.3摊铺阶段的质量控制

应对进场摊铺机和压路机进行检查,确保机器运转正常,机械功效满足施工需要。一般面层按照粗粒沥青混凝土、中粒沥青混凝土分层全幅摊铺,高程控制采用可调坡度桩挑拉钢丝的方法精确控制纵坡。自卸车卸料时注意不要猛烈撞击摊铺机。

在施工中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用温度计测油料温度,控制摊铺温度大于130℃,熨平板必须在施工前预热;

(2)控制摊铺机行走速度,2--4m/min较为合适,以免行车速度过快拉裂沥青混和料;

(3)启动自动调平装置沿基准钢丝行走,尽可能少地用手动装置,以免新铺沥青面层产生波浪。随着摊铺进度,实时检查虚铺厚度,对于厚度不足的要及时进行调整。

4.4碾压

新铺沥青混凝土路面首先用8―10T光轮压路机碾压两遍。初压开始温度控制大于100℃。压路机的驱动轮应靠近摊铺机以免油料拥包。初压完成后,进行复压。复压首先用12―15t压路机碾压两遍,用胶轮压路机碾压4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复压完成后,混和料应具备要求的压实度。检查密实情况,如不能满足要求,立即用振动压路机再碾压直至达到要求。终压先用6―8t光轮压路机碾压两遍恢复平整度。如有平整度不合要求,立即调6―8t光轮压路机重复碾压,直至达到要求。

4.5接缝处理质量控制

用3m直尺检查前段摊铺层端部的平整度,在符合规定处划线,用切缝机切割不符合规格的沥青混合料,切割断面保持平整、垂直。摊铺机在切好的施工缝上就位,调整好预留高度,拱坡和初始工作角。就位前在每节熨平板下垫一块木板,其厚度为松铺厚度减去压实厚度,熨平板加热至100℃以上。将新运来的沥青混合料(第3或第4车料)倒入摊铺机料斗中,开启刮板输送带,螺旋分配器,使沥青混合料充满螺旋分配器,暂停10―15min,使接缝和熨平板进一步预热,然后开始摊铺。

第4篇

关键词:橡胶沥青; 应力吸收层; 高速公路; 应用

Abstract: AR-SAMI rubber asphalt mixture with relevant scientific research, through better often highway construction of a reasonable set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rubber asphalt stress absorbed layer in the futur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ccumulated experience.

Keywords: rubber asphalt; Stress absorbed layer; Highways; an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TS943.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的,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橡胶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也可以单独用作预防性养护措施或低等级道路路面,还可以用作新旧路面罩面间的界面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同时还起到粘结层和防水层的作用。

AR-SAMI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宁常高速公路NC-22标主线进行了大规模应用,其应力吸收层施工前需喷洒透层,透层采用液态石油沥青。

一、原材料使用情况:

1、透层用普通乳化沥青

透层用普通乳化沥青由镇江泰普克沥青公司生产,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二、透层施工

1、基层表面的清扫与冲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采用竹帚或用机械钢丝刷进行全面清扫,再用森林灭火鼓风机将浮灰吹净,然后用水冲洗,使表面集料颗粒部分外露。喷洒透层前要遮挡防护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

2、裂缝处理:对裂缝先进行灌缝处理,然后在裂缝两侧75cm处按0.5kg/m2沥青用量喷洒透层乳化沥青,喷洒要均匀,将玻纤网平铺在裂缝两侧各0.75m的范围内,铺设的玻纤网必须与基层粘牢,对于部分无法与基层粘结的部位必须用钢钉钉牢。

3、喷洒透层沥青:基层表面冲洗的水分凉晒干燥后,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油,洒布顺序为路肩一侧向路缘石一侧,根据试验段效果,洒布量按0.25 kg/m2纯沥青用量进行控制,洒布温度按70℃进行控制。洒布时提前将路缘石及路肩滑模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污染。

4、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视基层空隙情况而定),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达不到渗透深度要求时,应调整透层油稠度。

5、透层油洒布后不得在表面形成能被运料车和摊铺机粘起的油皮。

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

1、确定橡胶粉的掺量

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技术要求。

2、橡胶沥青的生产

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3、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

(1)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2)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3)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4)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4、橡胶沥青洒布

(1)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2.0~2.6kg/m2,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沥青用量可适当减少;

(2)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3)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4)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5、撒铺碎石

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推荐采用16±2kg/m2,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

6、碾压

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两台胶轮压路机应同时进行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碾压遍数为3遍,从洒布橡胶沥青到碾压完成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下承层施工时间要求:温度40C 以上,完成碾压时间控制在20分钟;温度在18C 至40C之间时,完成碾压时间控制在10分钟。

7、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除没有粘结牢固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SAMI层与面层的粘结。

8、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应与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SAMI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在面层沥青混凝土施工前须加洒粘层油,粘层油洒布量宜控制在0.25kg/m2左右。

四、质量控制

1、施工阶段的检测项目包括:液态石油沥青性质、橡胶沥青性质、沥青洒布量(包括液态石油沥青和橡胶沥青)、集料撒布量、刹车试验、外观检查等。

2、检验方法及检验标准见下表。

3、沥青洒布量和碎石撒铺量检测方法

(1)沥青撒布量检测

将要撒布沥青时,在标准尺寸矩形容器内置沥青油毡,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车前5~10m,待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撒布量,再结合沥青撒布车电脑调节装置直到设计撒布量为止。

(2)碎石撒布量检测

将要撒布碎石时,取一标准尺寸矩形容器称其重量并置于撒布车前已洒布沥青路面的路段最尾处,待撒布车经过容器后立即取出再称其重,以此计算实际撒布量,然后通过调节装置直至调到设计撒布量为止。

4、外观检查应随时进行,要求外观均匀一致,用硬物刮开观察,与水泥碎石基层表面牢固粘结,不起皮,无油包和水泥碎石基层外露等现象。

五、结语

通过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宁常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总结了橡胶沥青的原材料控制要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为今后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指南,2006.11

第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发展的脚步也在不断前进和扩大,城市的市政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施工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就对我们如今的工程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质量问题也是市政工程的一个重要问题,他直接关系着最终的工程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

1.1路基工程

在进行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时,要防止路基不均匀沉降,造成此类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在填土中夹杂块状物或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块状物会严重妨碍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的效果,一旦有机物腐烂,会造成土体内有空洞,影响路基密实度。有的施工单位不按设计要求的厚度来施工,没有分层压实,或回填土带水回填,使土的含水量呈饱和状态,造成路基下降。

1.2路面层工程的施工

路面平整度差,出现波浪形,有时路面产生沉降、疲劳性裂缝,路面衔接不平,松散,路面有轮迹,路面泛油,光面均会影响路面的摩擦力,降低抗滑能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1.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水泥砼路面施工中伸缩缝做不好,养护不好,是早期破坏的祸根,水泥砼路面损坏所造成的坑洞、错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易引发交通事故,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年限。混凝土板层浅表面做得不好,会影响表层的耐磨性和抗磨性,板块的裂缝和断裂,破坏了板块的整体性。

2 防治措施

2.1路基工程的防治措施

(1)控制回填土的质量,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过湿土及含有机质的土不准使用,及时取出夹杂在土中的大石块状物。

(2)压实前应排除积水,对过湿土要进行技术处理,降低含水量,积水排除有困难时,也要将淤泥清理干净,分层回填并压实。

(3)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来施工,水平分层进行回填并压实,振压时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1米,每接填下一段时,端头要与上一段压过的端头重叠,对于检查井等周围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应用人力夯实。施工时要注意边坡松软不稳定的状况,因为边坡过抖,易滑坡,土路床压实不到位,小于路面结构宽度,路面边坡就坐在软基上,路肩积水易造成冲刷,使路基变窄或路基受到浸泡,从而影响质量。

2.2 路面层工程的施工防治措施:

(1)要提高基层的平整度,面层的沥清混凝土应采用摊铺配合机械来施工,以保证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对于压实产生的横向微裂,可在终展前经过复展予以消除,也可用热的沥青灌缝,对路面开裂,龟裂,可采取刷油处理,防止渗水使裂缝变大。

(2)可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查,对路面下雨支管槽,可适当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预防路面造成损坏,同时,纵横向部位两边的厚度应力求一致,对压实不到位的地方,应派人进行找平。

(3)加强沥青混合物料的管理,杜绝不合格材料使用,沥青混合料应使用软化点不低于45℃的石油沥青,如果是基层原因引起的,应先处理基层再做面层,如是面层原因引起的,在高温下加热烘烤发软后铲除,然后找补平顺,如是基层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应挖除并作补强后,再修补面层。

3 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3.1 精选队伍,任人唯贤,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打下基础

(1) 把好进场关。

市政工程通过公开招投标,详细考察了解施工企业的资质以及企业配备人员的资格,了解企业投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特殊工种工人以及完成此项工程的企业实力,调查了解施工企业业绩和诚信度。

(2) 把好进场考核关。

施工企业进场后,严格对其进行核查。施工企业合同承诺兑现情况,包括进场人员是否与合同承诺一致;机械设备是否进场及时,能否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后勤保障是否及时到位等。现场考察施工企业的施工组织能力,特殊工种工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施工企业的后勤保障能力。经过现场核查,对指挥无力;管理人员不配套;机械设备不能及时进场等,未能兑现合同承诺的施工企业清退出场。

3.2 合理的施工组织是质量管理的保证

市政工程的组织机构可以说是一个范例。对上有建管中心及各专业科室,下有业主代表、监理共同组成的驻地,与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组成了一个质量控制网。

(1) 熟悉图纸、学习规范。施工伊始,所有管理人员首先是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熟记各项数据,以便指导施工。邀请监督站领导讲解新的市政施工规范以及有关标准、规定,使每位管理人员明白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把质量控制体系的管理环节细化,明确质量管理的要点、顺序、标准和责任人,做到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及工作内容、权利范围、工作标准的具体明晰。

(3) 业主代表、监理24小时跟班作业,对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合理的施工组织为工程奠定了基础,无论是施工进度还是施工质量都得到了肯定和广大市民的认可。

3.3 把好材料进场关,为一流质量创造条件

建筑材料、设备、构配件是组成整个工程的基础。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控制,把好材料进场关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材料、设备、构配件没有产品合格证,没有检测报告不得进场;进场没有复试或复试不合格不得投入工程使用,是市政工程的既定原则。

(1)建筑材料的采购一般分为:主要建筑材料采取“甲供”或“甲控”,一般建筑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既保证了建筑材料质量,又避免了建筑材料在采购过程中的漏洞。

(2) 甲供材料厂家的选定。先是公开招投标,确定采购意向后,组织由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的考察小组,对厂家的资质、设备、生产能力、质量保证措施以及供货服务等情况进行现场考察。根据考察结果共同决定使用与否,从根本上杜绝了“人情料”。

(3)无论是甲供材料,还是施工单位自采建筑材料,一律在监理的见证下现场取样送权威实验室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3.4 市政工程中的质量通病与防治

(1)市政道路的雨污水井口下陷,俗称“眼镜”。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井口周围回填不密实。由于井口的存在,碾压时得不到与道路结构同样的密实度造成井口下陷,给道路的观感和行车带来诸多不便。

防治办法:从道路结构的底基层到下面层(底基层下面是混凝土盖板) ,施工中有四次长井口过程。每次路结构高于井口,压路机在井口正常碾压,使井口周围达到与道路结构同等的压实度。然后采用“反挖法”施工。即:井口周围反挖50cm宽,与结构层厚度同等深度,浇筑C20商品混凝土。

(2) 市政工程无论是既有道路还是施工过程中,极容易被车辆刮蹭倾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路缘石后背灰施作不坚固,造成路缘石失稳。

防治办法:路缘石后背灰设计给出的是矩形后背,经与设计及有关部门协商,争得同意。将矩形后背灰改为与设计同等体积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对路缘石予以支撑,既保证了路缘石的稳定又节省了支模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涉及的内容较多,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只有紧紧抓住关键性措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科学有序,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对策

0.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有明显差异,路面结构形式,筑路材料各不相同,养护标准,养护方法和养护决策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因此,从道路养护的实际需要出发,系统归纳总结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类型,结合当地地理气候特点,研究适用于浙江省的沥青路面养护标准,养护决策方法,对于省内乃至全国沥青路面的科学养护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浙江省沥青路面典型病害研究

浙江省出现病害的形式主要有:裂缝、沉陷、推移或搓板、坑槽或松散、泛油等。

(1)裂缝:是路面上较普遍的损坏现象,常表现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纵横交错的龟裂(网裂)等形态,有时还伴随其他损坏现象同时出现。

(2)沉陷和车辙:是指路面出现局部下凹的现象,有的下凹部分仍处于完整状态,有的则出现裂缝或网裂。如果整个路段土基强度不足,路面沿纵向产生带状凹陷,即产生车辙。车辙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渠化重交通的公路上,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上车辙往往发生在面层。按其成因不同车辙分三类:结构性车辙;失稳性车辙;磨损性车辙。

(3)推移或搓板:面层材料沿行车方向产生推挤和隆起,甚至形成波浪的现象称为推移(或搓板)。

(4)坑槽或松散:面层材料局部粘结力不足,或在行车作用下被磨损、碾碎,出现细料散失、粗骨料外露,进而骨料间失去联结而出现成片散开的现象称为松散;由于松散使骨料散失后就形成坑槽。

(5)泛油:在高温季节,沥青面层发软以至浮现一层黑亮沥青的现象称为泛油。我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泛油的现象主要产生在行车道上,超车道上的泛油现象很少。行车道上的泛油现象主要是间隔式和条片状,而且间隔距离往往大于泛油条片的长度。连续泛油和整个行车道全面泛油的现象不多。

2.造成公路病害的主要原因

2.1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从设计到施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路面渗水是无法避免的,水进入路面结构后,若不能尽快排出,将逐步沉积。浙江省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在高速行车(特别是重载交通)作用下,路面结构中的水会形成很强的动水压力(与轮胎压力、行车速度、路面结构内积水面与路面顶的距离以及路面强度等因素有关)。动水压力循环洗刷,甚至冲击、剥落沥青混合料与集料的粘结,导致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集料的分离,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降低、结构解体,路面出现早期损坏。一般来说,路面早期损坏即从此处开始。水迹滞留时间越长,损坏越快。

2.2沥青路面的高温、低温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习惯上是指沥青混合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严格的讲,推移,拥包,搓板,泛油均属于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范畴。稳定性不足,一般出现在高温、低加荷速率以及抗剪切能力不足时,也即沥青路面的劲度较低的情况下。

非荷载裂缝大都为横向裂缝,主要是由于降温及温度循环反复作用在路面沥青层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以及由于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产生的反射性裂缝,而且许多裂缝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共同作用产生的。

2.3路基、路面的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由于团队颗粒的内、外含水量不同(一般内湿外干),微观状态下路基密实度也不可能完全均匀,特别是表层颗粒界面间不可能完全密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下水、毛细水的浸渗作用,路基本体在固结过程中,路基密实度出现惊人的下降,有时甚至超过1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中质量控制不严格,一些小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

3.浙江省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对策

可选择的养护技术对策技术含量,机械化程度要求相对低,可操作性要求要高。养护技术对策的选取以经济实用,易于推广为原则。保证路网的总体服务水平,养护资金总体的科学合理的安排,养护方案的优先排序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以上总结的四点浙江省沥青公路病害主要原因,应有如下养护对策:

(1)针对于水稳定性:要做好分隔带的排水,分隔带绿化浇水应适量;还应设置绿化带排水设施,防止过多积水渗入路面之中;可以把挡土式的路缘石,做成平路缘石,或干脆不做路缘石,但要保证路肩不被冲刷。在路面排水上,也可以采取"放"和"堵"的方法,即采取加强路面内部结构的组合和防止路表水下渗和地下水上升的措施,但设计要合理,施工要精细。在沥青面层下设置排水层,空隙率应达到15%以上,如级配碎石层;或改进透层油或在沥青面层下层用沥青含量较高的沥青砂作下封层,以隔断地下水或毛细水上升;下封层厚度应达到1cm喷洒乳化沥青屑或砂子,要求透层油至少透下去5mm。

(2)针对于热稳定性:根浙江的气候变化特点,公路建设时应注意采用热稳性好的结构并加强排水,对沥青面层应注意防渗、防滑与防软化等,以保证水稳性和热稳性。

(3)针对于路基路面的强度:我国现行高等级公路陆架压实标准统一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而判定路基施工质量合格与否,在不考虑平面几何尺寸情况下,其主要判定指标为“密实度”,对土的固结这一客观性状未作考虑,这是片面的。如粘性土的路基压实,在重型碾压机械迅猛发展的今天,只要设法使得碾压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辅以重型碾压设备或者过压,其“压实度”并不难获得。所以,控制路基设计和施工质量,重要的是让路基尽快进入密实、稳定状态。对路基土进行分类,将密实度或(干容量)碾压含水量作为重要的道路设计和施工检测指标,或许是求得稳定路基的可行方法。

(4)针对于初期基层的养护:注重“保湿养生法”在浙江省公路建设中的科学使用。

4.结论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有材料、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有些因素是可控的,如施工管理、设计参数等;也有一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如路基材料的温缩和干缩。但是只要我们从那些可控的因素着手分析研究就一定能解决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路面的早期破坏,同时也能降低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最终达到改善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状况,并为我省经济的可持续、健康、稳健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0.前言

沥青砼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了实际应用,各种规范、标准比较齐全,但从实际施工来看,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对工程施工管理及验收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沥青砼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检查是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为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沥青砼路面质量的根本因素。在这阶段应当对选定的石料、矿粉、沥青按照规范进行质量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使用。同时,对石料、矿粉的选定还须考虑到采石场的产量,因为原材料的供应不足而影响施工日进度,这实际也对沥青砼路面的质量造成影响。另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一经确认便不得随意更改,应严格按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的石料、油石比、级配生产施工。

1.2基层表面的清理与检查。施工前用扫帚等工具清扫路面基层表面,要达到干燥、清洁、无松散石料、灰尘与杂质,清理宽度应至摊铺沥青砼面层边缘以外至少3Ocm。对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并冲刷不掉的路面污染物应用人工将其凿除。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2.1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

2.1.1拌和温度。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度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度,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度为宜。

2.1.2拌和料不得使用回收粉尘,粉尘必须排放出去。用于生产沥青砼的矿粉必须存放于拌和机石粉灌中,保持干燥,呈自由流动状态。

2.1.3工地试验室每天对拌和物性能、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进行抽样检验2次,拌和料各项性能指标必须与试铺合格产品相符。

2.1.4拌和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严禁不合格的产品出场。

2.1.5多雨潮湿气候时,生产沥青混合料所需集料(尤其是石屑)应堆放在干燥储存,当细集料需要量少又受雨潮湿使冷料仓供料困难时,尽量不安排施工。

2.2沥青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尽可能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并留有适量富余的备用。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2.2.1为了确保摊铺温度,并防止漏料造成污染和防雨,所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都有用油覆盖。

2.2.2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车箱清理干净,车箱底板及周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柴油:水

2.2.3拌和机向运料车卸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离析现象。

2.2.4自卸车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车辆在运输途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2.2.5倒车卸料时,要避免汽车撞击摊铺机,指定专人指挥车辆,在摊铺机前10-3Ocm处停车,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2.2.6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的温度不得低于130―150度。己经结团或受雨淋的混合料不得摊铺。

2.2.7运输车在返回途申,料斗要落下,以免发生事故和余料漏污染路面。

2.8料车申残余混合料运离摊铺现场,在指定地点集中清除,当天施工产生的废料当天运出工地。

2.3.沥青混合料摊铺

2.3.1施工段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己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O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lO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

2.3.2为确保沥青砼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

2.3.3为减少施工横缝,应保证每层每天至少摊铺1.5KM。

2.3.4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匀速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

2.3.5每天开始摊铺前,烫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度。

2.3.6机械摊铺过程中,不得用人工反复修整。但在下列情况下,可用人工局部找补、更换混合料或人工摊铺。

2.3.7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

2.3.8摊铺遇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在雨后清除末压实成型的混合料。

2.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沥青砼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施工时要注意:

2.4.1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O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2.4.2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8t)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2―3km/h。

2.4.3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碾压速度4.5―5.5km/h。

2.4.4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5―7 km/h。

2.4.5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度。

2.4.6初压后的沥青砼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砼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2.4.7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2.4.8施工过程中禁止对路缘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胶轮压路机碾压时需距路缘石边缘5cm左右。

2.4.9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2.5.接缝处理

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烫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l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2.6.施工遇雨的处理

沥青混合料面层雨天不施工。如在施工过程申遇雨,采取以下措施:

2.6.1现场立即停止摊铺,用油布等把摊铺机包括料斗部分全部覆盖;

2.6.2运输车及时盖上油布,并立即通知拌和车间停止拌和;

2.6.3已摊铺部分加紧碾压,尽快完成;

2.6.4雨过后,如摊铺机前地面干燥、无积水,摊铺机料斗内的沥青混合料温度能满足最低温度要求,可以把己运到工地的混合料铺完,是否继续拌和、摊铺,应根据气候情况研究决定。如果地面潮湿,储料内沥青混合料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标准,则应丢弃。摊铺后本经碾压密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棍合料全部清除。

3.竣工验收

3.1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部抽验。

3.2抽验合格后,由施工单位提供一份施工总结,包括:工程概况(含设计变更情况)。工程基础资料(材料施工组织设计、机械、及人员配备、施工进度、试验、工程结算等)。还应有自检结果原始录像或照片。

3.3竣工资料齐全后

由业主组织设计、监理、质检站、原施工单位对沥青砼路面按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等文件进行随机抽样,外现评定,实测实管,并按建设部市政统一用表填写评分。

3.4评分合格后将资历料归档。

3.5施工单位填写工程保修单,并预留5%(合同总造价)保证金。

第8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桥梁;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原则

(1)结构安全

桥梁必须安全,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保证桥梁上部车辆、行人交通的正常运行,并保证桥梁下部的水流或交通流的宣泄不会对下部结构造成损伤,只有在满足了这一基本原则后,才能谈得上对桥梁结构的其他要求。目前我国的规范主要基于可靠度理论研究而来,在桥梁结构设计时,结构荷载的种类、形式和大小的选择是否合适以及结构荷载组合的选择也就成为了桥梁结构安全设计的重中之重,对大跨度桥梁风载、地震荷载、混凝土徐变和收缩影响以及温度的变化影响都需列入荷载进行分析、组合、验算。

(2)耐久适用

目前我国的桥梁设计施工对桥梁的强度重视有余而对桥梁的耐久性重视不足,而桥梁的耐久性是涉及结构、环境、材料、施工、运行期间荷载、后期养护等众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桥梁耐久性的保证应由细致正确的结构设计、优良的材料选择、严格的施工以及必要的养护管理组成。我国目前定量的耐久性设计理论并不完善,故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加强定性设计。

(3)经济合理性原则

鉴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的经济与现有资源的矛盾日趋突出,城市桥梁设计应在安全、适用的前提下,遵循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原则,除了要考虑施工技术、结构形式等因素外,还要考虑桥梁造价问题,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考虑的时候应遵循基本达标、择优而取、节约成本的原则:1、必须要达到桥梁的最基本要求,且经济指标是否接近最佳范围;2、要和其他方案反复比较,确立最佳方案;3、所选方案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尽量和自然环境相协调,相结合。

(4)保护环境原则

在建造桥梁的过程中往往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对空气和植被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所以在桥梁结构设计中要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在设计桥梁结构之前要充分考虑桥梁位置的选择、桥梁的跨度以及施工的方法,要将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要减少对自然河道、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避免污染,最大程度的保护好环境,还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到桥梁结构的设计中去。

二、城市桥梁结构设计要点

(1)桥梁结构设计的抗震性

由于桥梁可以起到联络交通的作用,所以在许多山区以及大江大河横穿的城市等都需要搭建桥梁,但像我国的云贵川山区等地又是地震的多发处,所以在这些地区的桥梁结构设计就需设计者充分考虑地势问题,应避开地震高发区或地震后易发生塌方、崩塌、泥石流等的地质灾害的地区。因为地震灾害具有的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桥梁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的认识尚不完备,这时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桥梁设计人员就需要对于桥梁结构进行一些必要的减隔震措施,同时加强桥梁接缝处、桥梁上下部连接处、地基墩台和桥面的整体强度,对桥梁的关键部位进行仔细的核算与周全的考虑,而且需要提前预算到地震后可控状态下桥梁的完整程度,对于桥梁抗震结构的设计就需要全面考虑,精细核算,加强设计,这样才能保证桥梁结构的优质性。

(2)桥梁结构设计的抗载荷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日益繁忙,交通量与日俱增,超重和超载车辆不断增多,车辆荷载加大,设想一下,在跨河桥梁上成群结队的车辆全部拥挤在桥面上行驶,这对于桥梁的结构坚实度是一项巨大的考验,所以在桥梁抗高负荷承载的情况下,就需要设计者对于桥梁目前和未来所要面临的载荷能力能高瞻远瞩,应用合理的结构来应对这一情况,通过在桥梁结构设计中采用高强钢材、高强钢筋、高标号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先进材料和先进施工工艺减轻桥梁自重,增加桥梁抗荷载能力,在山区也可充分利用抗拉性能差而抗压性能好的圬工材料(石料、混凝土等)来建造拱桥,具有就地取材、节省钢材和水泥、构造简单、养护费用少、承载潜力大等优点。

(3)重视耐久性设计,完善更新设计理念

通过对近几年桥梁病害的分析余总结,桥梁的防水失效是诱发各种桥梁病害的最直接原因,所以在新设计桥梁时必须重视桥梁的防水设计,通过桥梁的整体性防水与桥梁细部防水相结合,以及桥梁的防水与排水相结合,同时增加桥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使用高标号混凝土以及在混凝土中添加阻锈剂等方法均能有效的提高桥梁的耐久性。我国目前桥梁设计中耐久性设计仅仅作为一个概念受到关注,而没有专门的耐久性设计,应该努力把桥梁的耐久性设计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完善我国的耐久性设计理论。

三、城市桥梁设计过程中的细节

(1)提高桥梁两侧人行道路缘石高度

城市桥梁不同于公路桥梁,城市桥梁为了方便行人通常都在会桥梁车行道两侧设置专供人行过桥的人行道,而道路上人行道路缘石外露高度通常在10~20cm,通过近几年案例分析桥梁上人行道路缘石高度越低则增大了车辆交通事故的概率,也增加了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是对桥上行人的伤害,我国重庆市已率先要求城市桥梁路缘石外露高度不小于30cm,这一点也值得其他地区的桥梁设计工作者借鉴。

(2)加强人行道栏杆设计

人行道栏杆宜采用防止行人蹬踏的横线条栏杆,栏杆长度应以防止行人掉落为基准,栏杆结构必须安全可靠,我国现行的《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要求“作用在桥上人行道栏杆扶手上竖向荷载应为1.2KN/m;水平向外荷载应为2.5KN/m。两者应分别计算。”的规定已经远大于原《城市桥梁设计准则》中关于作用在桥上人行道栏杆扶手上的活载为“竖向荷载1.2KN/m;水平向外荷载1.0KN/m。两者分别考虑(不同时作用)。”的规定,也大于现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中“计算人行道栏杆时,作用在栏杆立柱顶上的水平推力标准值取值0.75KN/m;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竖向标准值取1.0KN/m。”的规定。同时在人行道栏杆设计时须采用下设锚筋的基础,而以往许多设计仅仅采用榫槽设计,许多桥梁人行道为了考虑景观设计通常采用石材栏杆,这类栏杆对防推、防撞效果不理想。

(3)桥上应预留足够的管线穿桥管

城市中的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监控、给水等众多市政配套管线需要敷设过桥,所以在桥梁的设计初期就应该综合考虑,若前期考虑不足,就可能出现桥梁运行后期拆翻人行道加设市政管线,这样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故前期应加强与管线设计人员沟通确定需要在桥梁上预设的管道种类、数量,并且应考虑后期市政管线扩容的因素。同时我国现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规定了几类禁止在桥梁上敷设的市政管线“不得在桥上敷设污水管、压力大于0.4MPa的燃气管和其他可燃、有毒或腐蚀性的液、气体管。条件许可时,在桥上敷设的电信电缆、热力管、给水管、电压不高于10KV配电电缆、压力不大于0.4MPa燃气管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结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城市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尚不完善,结构构造体系不够细致,作为桥梁设计工作者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引进国外先进设计理论,不断创新完善我国城市桥梁设计理论,确保城市桥梁建设为我国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文泽.道路桥梁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228.

第9篇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路面工程

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否将对路面工程质量造成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确保沥青路面质量主要是在施工中控制好其中几个关键环节。

一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沥青透层

在路面施工中,各沥青混凝土之间以及沥青混凝土与碎石层之间均考虑洒布透层沥青。施工前应对基层再次进行全面检查,严格把关,以防质量隐患。洒布车的行驶速度及喷嘴的高低、角度均由试验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施工时要防止沥青对构造物的污染,施工时应注意保护侧平石、人行道板以免影响道路的美观,封层施工后尽量减少车辆通行。

(2)试验段

沥青路面正式施工前,选定一段合适的地段做试验路,试验路的施工分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试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2)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3)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4)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实度的对比关系。确定各种内型沥青砼压实标准密度。5)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制订施工计划。6)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7)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在试验路段的铺筑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分析,主动接受监理工程师或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监督、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确定有关成果。铺筑结束后,及时就各项试验内容提出试验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作为施工依据。

二 运输与摊铺

(1)运输

运输车辆的安排要保证沥青拌和场一个小时产量的运量,同时要保证摊铺机前始终有车辆在排队等候卸料。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箱底板面及侧板必须清洁,不得沾有有机物质,为防混合料粘在车箱底板可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水为1:3)混合液。为了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以及防止灰尘污染混合料,运料车上均要覆盖篷布,并采用大型自卸车运输,运送到现场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不低于135℃。不符合温度要求或巳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应废弃。

(2)摊铺

在进行沥青路面摊铺前有必要对路面基层再次进行检查,把质量隐患消灭在下道工序之前,通常检查的内容有基层表面沥青封层有否损坏、平整度、横坡、宽度、高程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在沥青混合料接触的构造物表面涂上粘层沥青。摊铺前,工程技术人员首先进行施工放样,设置找平基准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m设一桩,把挂线专用桩打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的地方,挂线的高度即为摊铺松铺高度。分别制作上、下面层的标准垫块(设计厚度+松铺厚度),通过试验段铺筑的成功经验,确定摊铺速度、振动振捣频率、松铺系数、碾压速度、碾压遍数、路面最低碾压温度等数据。为了提高路面平整度,摊铺速度与材料进场速度要相匹配,保证摊铺机在一个作业段内连续不断地摊铺。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应紧跟着碾压,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或遇雨时,要立即停止摊铺,并做好沥青混合料的保温工作。下面层路面摊铺完成后尽快安排上面层的摊铺,如间隔时间较长,下面层表面受到污染时,摊铺上面层前应对下面层表面进行清扫,并视情况适量洒布透层沥青。

三 碾压

碾压的一般程序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由于本工程使用的摊铀机具有双夯锤振捣装置和机械振动装置,并可根据混合料类型和摊铺厚度调整振动频率,使摊铺后路面的预压实度达到80%以上。为此,我们采取的压实方法是用压路机紧跟着摊铺机静碾l遍、振碾2遍后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振碾l遍,静碾1-2遍,并以消除轮迹为度。在沿着路缘石或压路机压不到的其它地方,采用小型压实机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己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沥青路面的碾压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压实质量与压实温度有直接的关系,而摊铺后混合料温度是在不断变化的,特别是摊铺后4-15分钟内,温度损失最大,因此必须掌握好有效压实时间,适时碾压,并根据摊铺厚度、自然条件及时调整碾压方法.确保压实质量。

四 接缝

横向接缝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铺筑时应尽量把横向接缝设在构造物的连接处,如无法避免时,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约l米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却时垂直切除端部厚层不足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符合要求后,在垂直面上涂上粘层沥青,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摊铺后及时进行碾压。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压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接缝处施工后,再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路面平整度。另外应注意相邻两幅或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要错位l米以上。

第10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 措施 ;方案

Abstract: do well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we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eam construction,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make a practical plan, deal with safety, quality, progress, the benefit relationship, realize the quality and the benefits double harvest.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measure; scheme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制定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

首先制定一套好的管理制度是搞好项目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同时,施工项目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施工项目管理制度首先应是合法的,它的各项规定、基本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二是必须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就等于没有管理。一个没有管理的施工项目肯定不是一个好项目,而且还是一个亏本的项目;三是必须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制度并不是越多越细越严越好,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量力而行。

二、 编制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

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是保障施工能否按合同要求的工期完成的依据;也是处理合同中有关变更、延期及索赔的主要依据。

(一)总进度计划

编制实施性总计划。在标书中规定了施工的总计划是在合同签订后固定天数内完成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的。生产指挥系统要以计划为中心,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施工机械,确保关键线路施工畅通无阻。配合业主尽快完成征地拆迁、排除一切于扰,落实所有无阻挡施工措施。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的情况下,采用对工程质量有保障的新工艺、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

(二)阶段性计划

阶段性实施计划比总体计划更详细更切合实际,编制内容与总计划相同。阶段性计划一般为季计划和月计划,各施工班组可按月计划落实到每天的施工中去。对于因工程质量、施工机械不配套等内部原因,或者属于业主的原因、外界的干扰而拖延了工期,打乱了施工计划的,就要在季计划或月计划中进行调整,确保关键线路的施工项目不受影响。

三、建立网络平台和加强人本管理

为了达到快速准确的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实现真正的动态过程管理。可以利用目前较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并申请ADSL宽带专线。分别在处和分公司组建内部局域网,建立起处与各公司之间的信息管理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人员作为管理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最活跃和最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因素。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各参建人员应该在原有的责任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树立主人翁的思想,抱着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态度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为节约开支严格把关。

四、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在事前控制中要做到“算了再干”,成本是控制体现在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编制阶段。在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中,除注意本阶段人力、物力消耗的节约外,还应注意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在工程正式施工过程中,应坚决按成本计划进行费用开支,保证实现已拟订的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并与施工过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控制结合起来,使成本控制成为施工过程全面控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此,要注意抓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使采购、库存、发放、使用等每一环节在制度在约束下进行。

(二)根据施工定额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力求使人工、材料、机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三)分项或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对照施工控制预算进行成本预测,对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超支采取应对措施。

(四)工程全部完成后,要结合施工控制预算、计量支付进行效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五、抓好工序管理

1.要求各级技术干部现场盯岗。在施工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现场办公。提出工程技术人员不盯施工现场就等于脱岗。关键工序开工前,必须有项目经理部总工、处技术负责人在现场。一年多来,项目经理部正副经理、总工,坚持深入现场指挥、指导、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技术问题和质量问题。处长现场指挥,副处长死盯现场,与职工同甘共苦,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高度重视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在底基层施工中,为克服以往放样不精确的弊病,提高标高、横坡度的合格率,标高控制必须设立严格的控制桩。利用线绳加密高程控制点,提高精度。第一次放样后粗平;第二次放样后精平;第三次放样后再精平,尔后立即进行检机:第四次平整是精细找平个别仍不合格点。通过“三放四整”,保证了底基层的标高和平整度。

3.把工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一环来抓。主要做法是:

(1)坚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处主任工程师向工长及施工人员、机械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使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做到底码清楚。

(2)加强现场工序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底基层灰土、二灰碎石、水泥碎石、沥青混凝土路面、碎石搅拌站等重要工序设立盯岗主任。各工序均设置岗位职责牌。牌子写着负责施工的工序、工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工长的姓名,各级领导到现场后一看就知道是谁在这里干的活。通过设置岗位职责牌,增强了每位职工的责任心。

(3)合理安排工序顺序,文明施工,减少污染。各工序实行流水作业。每道工序施工完,不给下道工序留有尾巴,施工现场始终保持干净整洁。附属工程,如安装路缘石、浆砌工程及通讯管道安装,必须采取防污染措施。公司提出把路面工程当形象工程来干,把文明施工当精神文明建设来抓。建立了3大工序27条防污染措施。处设现场督查员,坚持每日现场检查;对于拉土车派专人沿车行路线进行清扫;为防止中央分隔带填土和泄水槽浇注造成路面污染,在施工前要先铺彩条布;路缘石、路肩石砌完后随即清扫或用水冲洗;预制厂带土的路缘石用水冲刷后方可出场;钻芯取样的研磨水浆要用棉纱吸掉擦净。

在洒布封层乳化沥青时,对构造物及建筑物进行覆盖保护。上道路口用碎石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硬化,设专人看管,禁止有污染的车辆上路。每公里路段设一专人清扫路面浮料。处设置了专职警卫人员,负责指挥路上行驶车辆,摆放交通标志,不准穿行分隔带,对造成污染的车辆进行处罚。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路面接头、整边、切边的沥青废料由专人清理并运走,杜绝了边坡及路肩上被沥青料污染。根据工程机械漏油的特点,为防止油漏到路面上,给所有工程机械和汽车发放了塑料盆,配备了塑料布。项目经理部现场督检,办公室现场巡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督改、批评、罚款、通报。建立罚款通知单制度。由于措施得力,基本杜绝了污染路面现象。

(4)把安全生产作为文明施工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公司、处、班组建立了三级安全组织,在施工现场重要场所、重要部位都设置了安全标语、标牌,配备了消防器材,设置了安全监督员。公司安委会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七、 结语

只要施工单位运用现代先进的理念、突出技术和协调工作、组织合理、管理得法、加强成本意识、突出效益观念、整合好内外部各方关系,把整个项目部集成为一个整体,围绕一个目标始终如一地为工程服务,必定会有一个管理和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李元英.施工质量综合管理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1。

[2]马敬坤.公路施工组织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第11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透层施工技术

一、透层的作用

1、基层保护作用,沥青薄层能帮助基层涵养所需的水份,由于车辆的反复碾压与刹车冲击使其松散、扬尘,透层与基层相互作用提高了基层的强度,以免施工期基层受损。

2、防水下渗作用,透层在防水方面充当侧向排水的作用,面层渗下的水基本全部排出,防止路床积水,基层唧泥病害。

3、粘结作用,连结基层与路面面层,使之成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延长路面使用周期。

二、透层施工工艺

1、透层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后表面稍干后浇洒,采用电脑控制沥青洒布机进行洒布。如基层完工后时间较长,表面过分干燥 ,应对基层清扫,并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湿润,等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浇洒前应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进行保护 。透层沥青洒布后应不致流淌,要渗透入基层一定深度,并不得在防污表面形成油膜。在铺筑沥青面层前,若局部地方有多余的透层沥青,应予清除,有遗漏处则应用人工补洒。透层油的用量应通过试洒确定,用量不宜超过规范要求。

2、喷洒完透层沥青后,应立即撒布石屑或粗砂,用量为2-3m3/1000m2。在粒料基层浇洒透层沥青后,当不能及时铺筑沥青面层,并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也应撒铺适量石屑或粗砂,此时透层油沥青用量宜增加10%。撒布石屑或粗砂后,宜用双钢轮压路机稳压一遍。当通行车辆时,应控制车速。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沥青剥落,应予修补;对多余的浮动石屑或粗砂,应予扫除 。

3、透层沥青洒布后应尽早铺筑沥青面层。当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时,洒布后应待其充分渗透、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此等待时间不宜少于24h。

4、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浇洒透层沥青。气温低于10度时也不宜浇洒透层沥青。

三、粘层施工

粘层油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沥青下面层、中面层上摊铺沥青砼前必须洒布粘层油。粘层改性乳化沥青中固化物的含量要求50-60%,用量0.3-0.5Kg/m2,两层摊铺间隔10天以上或固化物偏低时用高限。

1、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浇洒过量处应予刮除;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清除干净。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刷净,待表面干燥后浇洒。

2、当气温低于10度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粘层沥青。

3、粘层沥青洒布后应紧接着铺筑沥青面层,但乳化沥青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后方可铺筑。

四、普通沥青砼的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清扫基层表面杂物―浇洒透层油―运送沥青混凝土―摊铺―初压―复压―终压―测密实度。

2、沥青混凝土原料采购及运输

2.1外观控制和来料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控制在140℃-160℃之间,混合料外观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2.2运输组织:供料方和施工方建立起完备的通讯联系制度,由供料方派人到现场协调油料供应,保证沥青混合料连续、充足的供应,满足施工时的连续作业。

3、沥青混凝土摊铺

3.1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在单幅长100m以内的路段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以检验施工工艺和各种施工机械的设备性能,以获取各类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技术指标。

3.2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路段,按设计图纸在路段两侧进行测量放线,直线段每10m钉一桩橛,曲线段每5m钉一桩橛,并用水准仪测出高程。正常路段,沿路中线每15-25m设一路面高程控制点,路口加宽段除纵向外,横向也须每5-10m设一点。

3.3路面边缘有道牙或平石时应在摊铺前安砌完毕,雨水口检查井事先升降到位,周围仔细夯实。摊铺前雨水口及检查井周围补刷粘层油。铺油机械采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机的基准线按照双机全幅一次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10-15m,左右重叠0.2m。

3.4质检员应随时检验到达工地的沥青混合料,测量混合料温度,检查颜色是否均匀、有无离析、渗油现象等。

3.5摊铺机开始工作前,熨平板提前进行预热,受料前受料仓内涂刷少量柴油防止粘料。起步保证平稳,行走速度均匀,连续摊铺。在确定摊铺机速度时要考虑进料能力及运输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烫平板和夯锤自振频率为保证其匀速、不间断地连续摊铺,摊铺速度一般不超过3-5m/min,以保证摊铺机匀速、连续工作,既能保证压实度又提高平整度。

3.6摊铺机起步后,沥青混凝土的松铺厚度以试验段总结出的摊铺系数乘以设计厚度为准。摊铺温度控制在140℃左右。

3.7运料车与摊铺机良好的配合是保证平整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防止料车撞击摊铺机或将料洒到中面层上。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20m处停住并挂空档,卸料过程中由摊铺机推动汽车同步前进,卸料完毕后,即驶离摊铺机。

3.8摊铺机两侧各安装一台移动式基准梁找平装置。该装置总长12m,在摊铺机前端的基准梁有24(2X12)个可上下自由伸缩的“雪橇”板,在下层表面拖动滑行,构成下层基准面。在摊铺机后端的基准梁有32(2X16)个可上下伸缩的橡胶轮,行驶在摊铺后的混合料表面,构成摊铺后的上基准面。摊铺机的自动找平装置是根据两个基准面的高差控制摊铺厚度。由于雪橇板和橡胶轮都能自由伸缩,可以消除局部不平整对控制厚度的影响。

3.9摊铺机刮料输送器通过闸门后供料和螺旋摊铺器向两侧布料,两者的工作速度要相匹配。在发生暂时性断料时,摊铺机应保持继续运转,停止振捣,并接通熨平板加热器,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与碾压符合高温条件要求。

3.10主、辅路出入口、雨水口等处摊铺机不易操作的地方,采用人工摊铺,用3米直尺控制平整度。

4、施工注意事项 4.1随时掌握碾压温度,须将钢轮进行降温方可停放在旧油面上。

4.2防止漏压和过压。施工作业段前后复压区域的划分标示要清楚,用彩旗明显标出前后复压区域的分界线,并设专人指导压路机作业,避免漏压和过压。

4.3在遇到路口、雨水口、检查井周围等摊铺机和压路机难以正常操作的部位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时,首先用人工将沥青混凝土摊铺在结构物的周围,雨水口使用铁皮盖住,防止沥青混凝土污染。人工使用竹耙子将沥青混凝土摊平,然后使用小型压边机进行碾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使用汽油夯进行夯实。

五、总结

沥青路面透层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的应用较广泛,施工工艺较复杂,只有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严控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整个市政道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汪杰.浅议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控制[J].甘肃科技纵横. 2006(03)

第12篇

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辅筑面层的路面的总称,它适用于各种交通量的道路,由于用沥青为结合料修成的路面呈黑色,故又称为黑色路面。沥青路面由于使用了粘结力较强的沥青材料,使矿料之间的粘结力大大加强,从而提高了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都得到提高。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和检查是保证质量最重要的一环。对施工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体要求都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施工中坚决贯彻执行,这对于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2.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内容

与其他产品一样,沥青混凝土路面也是工、料、机三个主要因素结合而生产出来的。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就是对工、料、机的管理与控制。

2.1对人的管理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和主要岗位(含管理人员)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或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操作或管理。要有明确、严格的岗位责任制。要有严格的奖惩措施。要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与产品的质量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既有干好的技能。又有干好的愿望和动力。要经常对全体员工进行产品质量重要性的教育。特别是各级领导者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思想。

2.2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对用于永久性工程的材料。应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保证使用的原材料全部合格。对各种混合料的管理与控制。首先是抓配合比设计。使用于生产的配合比设计理想。然后是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对沥青混合料来说。一是控制好油石比和矿料级配。二是控制好各个环节的温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这两个问题控制好了。质量就有保证。对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混合料主要是控制好水泥、石灰等稳定材料的剂量。这是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主要因素,不得减料,必须用足;其次是生石灰消解要充分,过筛要严格,防止未消解的石灰块,否则将造成路面拱起;此外,含水量要适当,否则难以压实。

原材料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缺少专门按规范要求规格生产各种粗集料的厂家和产品,特别是底、中面层所需的粗集料尤为突出。大多是用其他用途的碎石代替。给矿料组成设计带来了困难,通常很难配出较理想的合成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用量大的地区。有关部门应注意开发沥青混合料用的碎石和石屑。关于沥青质量的问题,有些沥青的质量不稳定。使用前应从沥青供应厂、沥青供应站取样检查。不合格的沥青不得运往拌和厂;在使用过程中应按规定的时间和次数检查沥青的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沥青。

2.3对施工机械的管理

先进、良好的机械设备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加快进度与改善劳动条件的基础。机械管理主要是让各种路面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拌和厂和工地应有一个精干的机械维修小组并配备足够、适用的机具和易损零配件。一旦发生故障应能很快排除或修复。各类操作机手应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运行。漏油的机械、车辆不应上路,以避免给路面造成污染和损坏。

3.铺筑阶段技术

3.1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宜用15t以上的自卸汽车,装料前在汽车翻斗内抹一层柴油与水的混和物,以防止粘料。另外,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然后可以出场。运输时间一般不得大于0.5h.

3.2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1)沥青混合料压实以试铺段确定的碾压组合和速度,紧接摊铺后进行,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一般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作业完成压实工作。

(2)碾压分段进行,分段长度控制在30~50m,即一段初压,一段复压,一段终压,段与段之间应设标志,并指定专人负责移动,便于司机辨认。

(3)初压采用2台双轮轻型钢轮压路机(≤8t)在混合料摊铺后进行稳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2~3km/h.

(4)复压采用3台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二遍,碾压速度4.5~5.5km/h.

(5)终压采用1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和1台重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每台压路机至少碾压一遍,碾压速度5~7km/h.

(6)压路机起动、停止必须减速缓慢进行,不得急刹车。

(7)压路机加水时,应行驶到已复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边缘停放,加水后应就地来回碾压平整后再离开原位。

(8)相邻碾压应重叠1/3~1/2轮宽,压路机转向角度不得大于35.

(9)初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得产生推移、开裂现象;复压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表面要求无明显轮迹;终压后要求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无明显轮迹。

(10)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边缘及构造物接头处应采用小型压路机或振动夯压实。

(11)施工过程中禁止对路缘石及硬化土路肩造成污染,胶轮压路机碾压时需距路缘石边缘5口左右。

(12)当天碾压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应封闭交通。不得停放任何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3.3接缝处理

(1)采用整幅摊铺时基本上无纵向接缝,有路面加宽的情况时按照半幅摊铺的施工方法设置纵向接缝。采用半幅摊铺的施工方法时,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一20口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5~10口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有多层路面结构的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口以上。

(2)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在摊铺段端部的3m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用切缝机切齐铲除;继续摊铺时,应将接缝锯切时留下的灰浆擦洗干净,涂上少量粘层沥青,摊铺熨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3)接缝处碾压时用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上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是否达到要求。

(4)上下面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横向施工缝应远离桥梁毛勒缝20m以外,不得设在毛勒缝处,以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的平顺。

4.检测及缺陷处理

4.1检测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碾压成型后的路面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包括:测定平整度、厚度、宽度、高程及钻芯取样等工作。平整度的测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用6m长铝合金尺杆(规范要求是3m直尺),另一种办法是车载连续平整度仪。两种办法都要用到,对局部可采用6m直尺,对比较长的范围可采用车载连续平整度仪。两种办法综合使用,可以准确的测定路面的平整度。

4.2常见沥青混凝土路面缺陷是多种多样的,从使用效果来看,主要表现在路面波浪、横缝跳车、密实度不够、局部推移、松散、隆起等,这些缺陷都是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路面波浪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由于摊铺机造成的,沥青混合料软弱或混合料温度组成的变化导致混合劲度的不均匀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4.3资料的收集整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的自检资料,质量评定资料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真实准确的记录每一个工作环节的详细数据,资料要归档存放,资料的种类包括各种检测试验表、照片、声像及原始记录。做好资料是竣工验收的关键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