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英语博士论文

英语博士论文

时间:2022-03-10 06:35: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博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英语博士论文

第1篇

三年前,为了提升品牌专业,吴旭慧千里迢迢到英国攻读企业管理博士学位,原以为自己的英语并不差,遇到外国人只要敢讲,沟通上应该不会有问题,但直到真正出国一趟,才发现无法适应外籍老师的口音以及缺乏听说方面的训练,得不断向其他亚洲学生求援或请老师重复讲述。“所以旅外生涯之初,我始终跟不上外国人讲话的速度,经常说:You speak too fast,没想到却换来外国学者:No, It’s your problem, you listen too slow.当下令我尴尬不已,这种情形三番两次发生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学 好。”

选对好专家,对症下药

直到有一天吴旭慧博士在网络上发现VIPABC。这是全球第一个24小时全年无休真人在线英语家教网,专门致力于提高语言沟通能力的在线学习服务。能完全针对听与说的英语专业训练,又有世界各地的外籍顾问,可以实时纠正发音与语法,VIPABC依照个人职业、兴趣量身订做的教材更让她学以致用,她兴奋的表示“试过几堂后我的英语梦魇终于可以终结了!” VIPABC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学习,全球首创的专利DCGS动态的系统化教材配对,满足了她多方面的英语需求。

可量身订制,击破弱点

有VIPABC一路上的陪伴,在海外留学的日子变得丰富而又充实,在她即将进行博士论文的毕业口试之际,更是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帮助吴旭慧博士顺利完成学位的最后关卡。“没想到VIPABC竟然有博士学位的老师,不仅帮我模拟口试的问答情境,更看完我八万字的英文博士论文,一一针对论点进行讨论,现在回想,当初如果没有加入VIPABC我想我可能没办法自信地走进口试会场,并高分通过论文。”

如今,吴旭慧博士已经不再为英语交流而头痛,有了VIPABC,她已经能与国外学者侃侃而谈。她骄傲地表示:“当其他亚洲学生还在为口音上的适应与说话速度而烦恼时,我已经让英语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英语的提升,让我的眼界更宽广、人际沟通更简单,并能快速掌握全球品牌信息,使我在职场上更具竞争力。”VIPABC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行业背景、以及兴趣爱好等来制定,培训方案独一无二,绝非套装固定的课本课程。

VIPABC真人在线、实时视频互动,培养全方位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她置身全英语环境,慢慢习惯用英语表达。所以在吴旭慧博士毕业口试的关键时刻扮演起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何时、何地,外籍顾问随时守候,提供最适当的教材与指导。VIPABC始终秉承着提高个人竞争力的理念,协助个人培养全方位英语能力,有效提升国际竞争 力。

提供全天服务,上课弹性

回国后,吴旭慧博士要一边写论文一边工作,然而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她总能轻松的上英语课。开启电脑、戴上耳机,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外籍老师愉悦地谈话,“这一堂课,我不用奔波、不用露脸、不用担心忘记带课本,就能练习说一口地道的英语。”虽然吴旭慧博士跟外籍老师的距离是如此遥远,但通过在线学习服务,无形中缩短他们的距离,真正达到学习无国界。为分身乏术的工作人群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方式。

第2篇

1.本科

到英国留学念本科的同学一般是照系上所开的课程按部就班上课。在苏格兰,本科需念四年,英国其它地区需念三年(但有建教实习课程者,仍需四年)。一年级末有资格考,通过才可升二年级,三年级未有毕业考,通过则可获得学士学位。

2.硕士

英国硕士课程分为Taught Course(授课式的硕士课程)及ResearchCourse(研究式的硕士),学生多半选择Taught Course。授课式的硕士课程,每学期系上开课,由教授讲课,课上小组讨论的机会很多。学季内要交作业(Course work)与专题报告(essay),年末要学科考试。每年大约十月初或九月底开学,隔年五六月会有学科考试,九月要交硕士论文。

一年三学季里,第一、二学季开课较多,第三学季较少。硕士课程非常紧凑,由于时间较短,每周上课的主题较大。教授会有指定的参考书单,但是单是一周的主题所列出的清单就常在五至三十本书之间。一门课一般是一周二或三小时,比起一般念两年或三年的硕士,英国这种一年的硕士课程负担非常重。

每年研读结束时的期末学科考试,对非英语系国家学生是一大挑战。在短短两小时内要回答3-5题申论题。期末学科考试的科目有时候可以是自己事先选定的。教学式硕士课程须缴交大约一万到两万字之间不等的论文。论文需要指导老师和一位校内同领域老师审核通过,并送到校外让另一位同领域老师也通过才可以。口试则依各科系老师要求而定。

英国还有一种以写研究论文取得的硕士(Master bV Research,也叫.M.Phil-Master of PhiIosophy),需要一年到两年时间,须写报告及缴交四万字论文。没有学科考试,上课也不硬性规定。比起上课式的硕士,此种学位报告及论文所占的份量很重,类似小型的英国博士课程,有意继续深造博士学位者,此种课程也可以是英国留学生进修博士的第一年。

另外,许多同学可能在念了某领域的学士(例如应用外文系毕业),到英国留学时则跨领域改念其它领域的硕士(例如行销或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会要求先念一个研究文凭课程(Postgraduate Diploma),为期一年,以充实此领域的学术基础。最后若通过考试,就会授予研究文凭,并接受继续念硕士班。

3.博士

英国的博士班为纯研究(by research)取向,近来虽开始有授课与论文合并式课程,但还未普遍。纯研究的博士课程主要是研究生在指导教授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最后要缴交至少八万字的论文,一般需要三、四年以上。博士论文题目一般是自己在申请学校时便已确定,学校也是根据这个题目安排指导教授,发给入学许可。

第3篇

中国学生在新学成后,英语、中文皆通,现在中国正需要这方面人才,他们回国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加上新大、南大等多所大学毕业文凭得到国际认可,便于中国留学生走向世界。

此外,新加坡政府近年来积极吸纳中国人才,成绩好的中国学生在毕业后可继续留在新国工作,也是吸引中国学生选择留学新加坡的因素之一。我们采访了现正在就读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请他谈谈留学体会。

记者:小赵,听说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我国的一所知名学府,在那里取得了本科学位,现在就读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直读博士。那么,当初是什么原因促使你产生出国留学的想法?

答:在我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我听了一位德国留学生的讲座,当时他任德国宝马汽车公司驻华首席代表。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他说,国内的大学固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和国外的一些有实力的大学比起来还有差距。他的讲座给我的震撼很大,从那时起我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

记者:产生了留学的想法之后,你是如何安排申请留学时间表的?

答:大学二年级,我开始收集留学资料;大学三年级考托福、GRE;大四进行全面的联系工作。这样,毕业那一年我获得了国外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记者: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到这个机会的?

答:一般联系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给教授写信,另一种是把申请资料递交给研究生院。我采取的是后一种方式。

记者:听说这两年新加坡国立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录取标准比以前高,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这些年美国留学签证不容易拿到,而新加坡的留学签证容易拿到,因此许多人申请新加坡的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水涨船高,新加坡大学的录取条件自然要比以前高。另一个原因是,目前世界经济都不景气,新加坡也不例外,由于奖学金少,录取的人数自然也少,这样对被录取人的要求就会比较高。再者,取得直读博士学位,新加坡大学需要3年,而美国需要5年,在时间长短上,新加坡大学占有优势。

记者:由于完成学业的时间短,你感到压力是不是比较大?

答:相对来说,压力是比较大。以我们MPE系为例,攻读直读博士的研究生入学第一年要交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决定了我们是否具有继续读博士学位的资格,也就是说,第一年报告证明了我们是否具备硕士的能力。以前,除了录取条件不是很严格外,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宽松。我所知道的学长中就有1年零7个月才完成这份报告的。而现在要求非常严格,比如在MPE,必须在14个月内完成这份报告,所以我们的压力相对比较大。

记者:完成第一年报告后,你们仅有两年时间完成博士论文。在搞科研的同时,还要完成一定的课程上的学习,这样你们身上的负担岂不是太重?

答:南洋理工大学课业上的负担比较小,这样我们可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研究上,所以总体来说,我们并不觉得负担过重。

记者:在攻读学位的过程中,你的导师应该对你的学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吧?

答:对。从能否得到这个留学机会上,导师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导师给我们指方向,并告诉我们需要阅读的书籍和需要学习的软件。方向指出来后,导师关注我们的学习、工作进程,并给我们提意见。我们的导师,也就是我们的老板,对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第一年答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自身的努力很重要,有一个好导师,也很重要。

记者:南洋理工大学评定博士学位的标准是什么?

答:南洋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不是本校评定的。完成博士论文后,经过导师的审阅,论文要送到国外,经过欧美的多个教授评审后才能够决定是否授予博士学位。从递交博士论文到最终拿到博士学位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所以,想在南洋理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不容易。

记者:为了缓解学业上的压力,你们如何安排业余生活?

答:在新加坡,我们的课余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几乎免费为学生提供各种娱乐设施,如网球馆、壁球馆、游泳池等。一到周末,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在这里,固然学业上有一些压力,但生活上还是很快乐的。

第4篇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 衍生了大量的历史故事, 有些历史故事是真实相传,也有一些是带有美化或者文人笔下流传至今,文学硕士论文在历史课堂中适当引入历史故事, 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故事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有中心人物及历史依据, 可以在课堂中展现生动形象的历史史实。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故事进行分析, 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以“责任内阁制”这一历史知识点为例, 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引进如下三个历史故事,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第一个文学硕士论文故事:“不懂英语的国王”, 安妮女王并没有子嗣, 在其去世之后英国国王由女王的德国远亲乔治一世担任, 但是乔治一世并不会说英语, 更不关心英国的国家事务, 使得英国内阁的行政大全从国王乔治一世转移到财政大臣沃尔波尔手中, 由此产生了英国的第一任首相。针对这一故事, 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按小组分析国王丧失了什么权力?

第二个文学硕士论文故事:“最年轻的英国首相”: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 通过不信任案, 诺思带领所有内阁成员集体辞职, 年仅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 仍旧受到了议会的不信任, 但是这位“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向国王提议, 解散议会下院, 宣布提前进行大选, 最终将反对派议员从议会下院中剔除。针对这一故事, 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思考, 议会和内阁出现矛盾时, 可以采取哪几种处理方案?>>>>>中国汉字日本四种简化方法分析

第三个文学硕士论文故事:通过“48小时首相”这一故事, 向学生介绍1746年乔治二世否认了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 使得政府所有阁员集体辞职, 而乔治二世也仅仅当了两天的首相就下台, 被称作48小时首相, 也是英国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针对这一故事, 教师需要要求学生按小组分析, 如果国王和内阁出现了矛盾, 内阁将会如何处理?

现今三个故事与三个问题层层递进, 学生通过对史料的逐步分析, 可以明确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背景, 从而明确英国民主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 使学生明确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教师通过思路引导, 帮助学生对历史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学生认识的过程中提升其历史解释能力, 使学生可以客观阐述历史史实, 并根据历史史实的内容, 表达自己的看法。

       希望的文学博士论文等更能吸引您的眼球,能帮助到您,如果要进行,也可以到网站查看。

第5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第6篇

――一位信息服务商这样说。他说,虽然强迫订制短信的服务取消了,但单独一条收你高价的招数还有人在用。他有一次给10万个手机用户发了同样一条短信:情人节快乐。大多数用户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每人被扣两元,一天内他就分了10万元。

我们的生活平时交给学校,一到假期就交给培训班。

――小学生之间流传的一句话。本来应该好好放松休息的暑假,现在却成了家长们替孩子查漏补缺的最佳时机。许多小学生的家长都早在暑假之前就替孩子报了N个培训班,可以说,暑假是孩子们的第三学期。

患者压根就不相信医生的处方。

――一些医院的统计数据表明,约有30%的处方流出医院,这其中既有自行到药店买药者,也有对医生处方不信任者而不交钱取药者。

病人来了就一定会得病。

――济南一家区级医院的一位男科门诊医师向记者自曝男科门诊的种种骗术

(广东龙川宇凯推荐)

如果我还他一个童年,我就要欠他一个成年。

――旅居英国的一位华人回国,看到自己上初中的侄子,一天到晚不是辅导就是培训,还有做不完的作业。他就对弟媳说,为什么不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最起码要正常一点。弟媳苦笑一声说,就业形势那么严峻,竞争压力那么大,如果我还他一个童年,我就会欠他一个成年――将来如果他不成才,会怪我的。

不考试作弊不学术作假。

――上海11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在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诚信论坛上,共同通过了“上海高校研究生诚信纲领”,向全市研究生发出打造“诚信人才”的倡议。

论文评阅费、答辩费各1000元,请外地老师的交通费2500元、住宿费1500元、谢师宴4000元、送给老师礼物将近5000元……

――大连一位博士研究生小林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的花费。这笔钱对于他这样一直求学没有工作的穷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大数目,尽管进行了种种压缩,但是实际花费还是过了万。就这样,比起他的师哥、师姐,花费还算是低的。现在,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考上不容易,能毕业尤其不容易。

这笔钱如果到了中国高校手里,第一个用途很可能就是拿来盖楼,添置实验室。

――英国诺丁汉大学得到了一笔1000万英镑的奖金。学校决定以5万英镑的年薪,从世界各地引进200名优秀人才。一位中国大学校长听说后非常感慨。

耳朵里的东西有磁性,用铁一吸就会出来。

第7篇

弗吉尼亚大学创建于1819年,位于华盛顿特区南方100多英里的夏洛小城,该小城只有4万多居民。

杰斐逊创立 古建筑知名

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一手规划设计的。杰斐逊在临终之前表示,希望在他的墓志铭上刻三行字:“汤玛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的立法者,弗吉尼亚大学之父。”可见杰斐逊对大学的感情和重视。

弗吉尼亚大学校园之美为大家所公认,最著名的建筑首推圆型大厅,这座希腊万神殿式的建筑是大学的精神象征。建筑两侧长排圆柱所连接的红砖房合称为草坪。白柱、红砖房和中间的绿地交相辉映。秋红则又是另一番美景。红砖房是为实践杰斐逊“学习与生活一体”的精神而设计的,其中两层楼的建筑由教授居住,平楼则是学生宿舍,教授和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学习。

1997年,大学又建成一座占地广、采光好的健身中心,内有奥林匹克水准的游泳池、各式健身器材及宽敞的淋浴室等。因为器材多且间隔大,不会感到拥挤。我在校读博士期间,每天下午上健身中心运动一小时,出来时精神焕发、文思泉涌,论文进展快速。

推行“荣誉制”

应试无监考

大学在学术上也有杰出的成就。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度“全美杰出大学评比”,弗吉尼亚大学与柏克莱加州大学并列全美公立学校第一名,公私立大学第20名。大学的建筑研究所全美排名第6、法学院第7、商学院第8、英语研究所第11、MBA第15、历史研究所第15、心理学研究所第17、教育研究所第19,而医学院附属医院也在全美5600多个医学院中名列前100名。

谈起大学的特色,莫过于“荣誉制度”。这个制度规定:一个人的正直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大学的任何考试及报告中,学生都必须做荣誉宣誓:“以我学生的荣誉保证在这次考试(报告)中没有接受或给予任何协助。”学生抄写这句话后签名,以表示负责,考试中没有任何人监考。就以我的博士资格考试为例。考试当天只要到系办公室领取考卷,自己在大楼里找一个教室答卷,并在规定的6个小时内将考卷交回即完成,考试期间甚至没有人知道你究竟在哪里写考卷。或许有人对这种诉诸个人道德的制度有所疑虑。其实这种制度有其配套的措施,只要学生违反制度就一律开除,绝不宽宥。

为了处理这类检举案件而设立的“荣誉委员会”都由学生竞选组成,负责接受检举并调查事实,同时设有陪审团,由随机抽选的学生组成。当然,推行这样的制度,信任者与被信任者都要有相当的信心。

实现真平等 师生多互动

圆型大厅二楼的北厅平时为校理事委员会议事厅,学生只在参加博士论文口试时才能申请使用。因为成为博士候选人并完成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北厅举行博士论文口试是学生的最高荣誉。记得我到大学的第一年,刚好系里有一位博士候选人在此举行博士论文口试并开放旁听,我就去了。当时会场的桌上摆着一大瓶水,但只有一个杯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照理说,至少应该要准备5个杯子给4个口试委员和的博士候选人才对,于是请一个旁听同学去找管理人员询问。管理人员答称这是北厅的传统。这一瓶水与杯子是为口试的博士候选人而准备的,就算是掌管他论文生死的口试委员会的教授也只是配角,学生才是口试中要讲最多话的主角。那位博士候选人和他的指导教授听了都为之莞尔。因为这件小事充分显示了大学讲求平等绝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真正去实践:就事论事,并不因行为者的社会地位而有所动摇。

在杰斐逊的影响下,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大学强调“人人平等”的精神,每个人都受到平等的对待。学校里,学生与教授的互动很亲切,就算教授做研究的压力很大,时间有限,但仍愿意拨出时间来与学生交谈。我在大学4年期间,至少碰到两个“有光有热”的教授,这些教授以智慧引导学生在专门知识上取得进步,同时也表现出了感人的教学热忱,并且非常关心学生。譬如我的指导教授拥有8个荣誉学位,可谓声誉卓著,但还是很热心地指导学生。大学还有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传统,研究所的教授们常在学期末邀请研究生到家中作客,吃吃点心、喝喝下午茶,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职员有热忱 办事效率高

大学的职员也一样具有服务热忱。不论各系所、行政处室或图书馆,只要学生有问题,职员都会竭力协助解决问题。这和我过去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或英国牛津大学所遭遇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以下我经历的几件事就是最好的见证。

通常博士班的学生几乎每天以图书馆为家。何况我们可以在研究生图书馆里登记选用一个书桌,把借来的书放在自己的书桌上,不必每天带进带出。我也一样每天都在图书馆念书、作研究,直到午夜图书馆关门,才又转往24小时开放的工学院阅览室继续奋斗。虽然我有停车证,但学生停车场距离工学院有一小段距离,道路能见度不佳,而我又是在半夜驾车,不免有安全上的顾虑。但工学院大楼的停车位通常只提供给残疾人士和教授使用,我无法使用。提心吊胆地走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写信向校方反映我的安全顾虑。结果校方马上发给我特别停车证,特许我在下班后的时间把车停在工学院的停车场。

由于我进出工学院总抱着一大堆书,因此常走为残疾者设置的自动门。有一天自动门出故障,我想不仅对我不便,对行动不便的同学更是困扰,因此隔天上午立即打电话报修。令人惊讶的是我下午去时就发现修好了,后来类似的经验还有好几次。难得的是当我报修时,维修部门的人员总是客气地感谢我让他们知道学校哪些设施的故障待排除。

此外,由于我是公费进修,有时因公务机关办事费时,学费不能及时汇到,我只好到会计部门向承办人解释。没想到这位承办人员马上安慰我说:“没关系,我知道你是外国学生,汇钱常会有些耽误,不要为这种事情担心。”

免费建门诊 温暖学子心

由于本州居民就读所缴纳的学杂费仅是外州学生的1/4,因此全校近70%的学生是本州居民。尽管如此,绝大多数学生还是离家就学。功课压力大又无亲人在旁帮助,这是校方很重视的问题。为了解除学生的压力,避免意外事件,在学校巴士相当显著的位置上,总贴着“心理咨询中心等着帮助你”的海报,提醒学生不要一个人闷着,要寻求协助。我在大学期间也曾因功课压力过大而求助于心理咨询中心,后来在一次和同学的闲聊中,才发现很多人都去过,也都觉得校方对此投入人力是值得赞许的。

除了心理健康之外,大学学生健康中心及医院免费为学生提供生理健康服务。学生有任何身体健康的问题,凭学生证就可获得免费的门诊,校方还有营养师可供咨询。

大学的优点甚多,例如学费便宜,只有私立大学的一半;生活费也不高,学术排名又居全美公立大学之冠,而且教授与职员热心,图书馆藏书甚丰,校区及邻近区域风景优美。不足之处是由于夏洛城一直保留着南方传统和保守的风气,当地人不容易很快地与外来人交朋友。此外,夏洛城除了大学的展览及音乐、戏剧表演外,其他文艺活动较少。初抵时,我对此颇有怨言,但后来发现对我这种须在有限时间内读完博士学位的人来说,倒省去了又急着读书,又想看戏看展览的问题。总之,就成本(学杂费、生活费)、效益(学习及生活环境)而言,弗吉尼

亚大学绝对是上选。

弗吉尼亚大学小档案

创校时间 : 1819年

学生数 : 大学部1.25万人,研究所5800人

学期制 : 两个学期

海外学生比例: 4.2%(全校有10.3%的亚裔美国人)

学费 :1.85万美元,但医、法学院及MBA要2.5万到2.8万美元(均不含生活费8

000美元)

学校排名 : 第20名

第8篇

关键词:语料库;语病偏误;量化分析;医学英语写作;文本输出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245-0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医疗领域进一步和国际标准接轨,对于医学基础研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国际学术交流与研究成果共享日益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国外高质量期刊的要求已经成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十分重要的能力。因此,英语医学论文的写作变得尤为重要。此外,医学硕士、博士论文乃至在职医务人员晋升的论文也经常要求用英文撰写,或者至少对于文章的摘要部分要求用英语写作。但实际情况是:多年来,英语教学并没有显著减少学生在医学英语写作方面的语病。所以提高医学生医学英语写作的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虽然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于提高医学英语论文写作质量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设性的研究,但是还是有如下问题:分析过于笼统,缺乏统计分析;缺乏建立在期刊要求下的写作语言标准,没有统一、完整的语病语料库;国内学者几乎没有将语病统计结果应用到教学追踪的研究当中去;等等。所以为了克服以上缺点,建立一个医学英语论文语病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对医学英语范式表达规则、语法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进行统计与分析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从国外研究来看,关于“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常见语病”的研究,因为语言障碍相对较小,英语国家的医学写作的研究少有涉及语言以及语料库方面的内容。语言相关的内容只在个别参考书目中有所提及。主要代表人物Margaret Cargill,其研究成果《Wri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Strategy and Steps》(2013,Wiley-Blackwell)[1]一书中就提到过语言要求的简洁性和清晰性,此外还有there be的使用范围等。

2.国内相关研究。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关于“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常见语病”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洪班信、章国、雍文明等人。主要研究成果:英语摘要中常见的动词和句子语法错误(洪班信)[2];专门用途医学英语语料库构建的意义及实践(章国英)[3];医学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动态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初探(罗永胜)[4];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英文医学论文摘要时态和语态分析:以儿科期刊为例(雍文明)[5]。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著作,如:王福彦的《医学SCI期刊论文的撰写与发表》[6];李传英的《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7]。

通过以上总结发现,国内研究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SCI期刊的原则以及如何撰写高质量生物医学科技论文;(2)在研究与病以及建立语病语料库方面主要集中于小样本以及个别语病种类。

3.本研究特色:从国内相关文献来看,缺乏以语料为基础的真实数据研究。而本研究所采用的260篇样本摘要,将其中的各种类型的语病进行系统分类,真正建立医学英语摘要中的规则、语法与语义偏误的语料库,从而建立较强的针对性。此外,本研究还对于常见语病偏误进行准确的统计,体现出常见显著性偏误、较少见偏误、不太重要偏误为今后的教学重点做出指导。最后还对于每篇语病数量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有清晰的把握。

三、本研究语料数据错误性质的界定与分类

根据该语料数据库出现的错误性质将其分类,如表1。

四、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学笳要共260篇。

2.研究方法:通过对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260篇论文摘要仔细研究分类,共分为3大类型:写作规则类语病偏误、语法类语病偏误、语义类语病偏误。运用“归类”、“量化”、“分析”等语料分析方法进行语篇剥离分析、研究。本研究在三大语病偏误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相关的语病种类共计20种。而后,计算出学生在每篇摘要中出现语病偏误个数的统计特征,为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的针对性的教学指明方向。总结如下表2。

五、研究结果

1.语病类型与种类统计分析:所有语病类型比例如表3所示。

从大的分类来看,本研究经过统计发现最显著的语病来自语义错误,占到错误总量的62.59%;其次为语法型错误,占到总数的30.82%;最少的为规则型错误,只有6.59%的占比。这个结果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在相关研究统计中,语义型错误的比例的确显著超过语法错误等其他类型的语病,如:洪班信(2008)。对于学生来说,语法的掌握相对容易,而对于语义、句子意思以及词汇意义的选择和把握往往出错的概率较高。但是为了得到更明确、细化的语病种类分析,需要更进一步的语病种类统计,如下页表4所示。

第9篇

李国运,日信证券公司的领导成员之一,分管经纪业务、信息技术和客户资金存管三大部门。五个月前,他是长城证券营销管理总部总经理。但在复兴门商业街见到的李国运,却和驰骋在在商场上的战士形象不符。书生意气、不疾不徐,颇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

热衷书法,喜欢古书。他说,这些是能让自己平和的秘诀。而实际上,这位会计学博士的人生经历同样精彩。

勤奋,戴上真正的博士帽

能够戴上真正的博士帽,是李国运的一个梦想。

“或许是喜欢看书,包括参考消息等。从小,我就被同学和老师叫做‘李博士’。”通往博士之路,他走得坚定从容。

作为一名会计学子,李国运一开始对会计学并没有很深的认识。早先是懵懵懂懂进入这个学科,后来发现是一个很好的“谋生手段”,继而才发现是经济与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87年,大学毕业后,李国运在湖北荆州某银行平稳地度过7年时间。上个世纪90年代初,银行的待遇很高,很多人的工资只有三五百元,而银行员工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1500元左右。“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因为看看周围人,觉得自己的前程到头了,最多是个科长,一辈子难道就这样了?不愿意一直从事这种简单机械的重复工作。” 而且,在银行期间,他深刻地体会到会计学的重要,由于有会计学的专业背景,所写出的调查报告分量就大不一样。这更坚定了李国运继续深造的决心――研究生的新目标,本想继续留在银行系统的他,因为上司的一句“银行不需要研究生,只要高中生就够了”,让年轻的李国运离开得义无反顾。

不破不立。之后,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南财经大学郭道扬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郭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这种严格对我的学业大有裨益。”李国运的毕业论文《公共会计师职业与会计公司的发展》尚未答辩,其主要章节就被中国经济出版社以《以史为镜: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的书名出版,后来又成为录入到《会计大典》中惟一入选的硕士论文。做学问得到了基本认可,老师认为我有一定潜力。”回想起来,李国运笑着说。

硕士毕业后,李国运正式踏上证券之旅。

2001年,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李国运打算报考郭道扬教授的博士。

那时候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心中总是有梦未圆。那么,萦绕心头的是什么呢?

“李博士”,不是为了虚名,只是觉得有事情没有做完。但是,命运好像故意在和他开玩笑,通往博士的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如愿,第二年,我考得很好,总分会计学院第一,英语85分,全校第二名,第一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也符合李国运“把事情做好”的一贯原则。郭老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求他必须回武汉上课。于是,为了心中的博士梦,李国运从北京回到了武汉。“我几乎不逃课,是个很好的学生。”李国运笑着说。

作为国际知名的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对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与众不同,在入学前,博士生论文提纲已经上交,入学后,就要收集资料,也就是说,博士论文是用三年甚至四年时间完成的。这种方式也让论文质量得到保证。李国运的这篇题为《资本市场与会计演化关系史研究》的博士论文也为他的博士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他陆续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武大《经济评论》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资料文章。

“在武汉读博士时候,正是证券市场低迷的时候,所以我有大把时间用来学习。”厚积薄发,武汉大学博士后期间成为李国运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两年左右,他共在武汉大学认定的权威期刊3篇,核心期刊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后。

敬业,将事业做到最好

11年的证券行业经历,我喜欢这份职业。

会计不仅对工作有帮助,还会让人的思想发生变化。“我很多观点和思维模式的形成都受益于会计。”在长城证券工作时候,时任营销管理总部总经理的他,首创月度、季度经营分析会议制度,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分析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努力的方向。

李国运认为,财务出身最大的优点就是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比较高,每开展一项业务,你都要进行风险评估,要明白风险点何在,是否可控,也要进行成本测算,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因为,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也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不适当的时侯过于扩张会折戟沉沙,所以每一个行动都要经过财务分析才可以。

对于证券行业,李国运情有独钟,他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富有挑战性的、前沿性的行业。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单纯的行业,只要把事情干好,让自己做得足够优秀,就会有人来找你。在李国运身上,就是最好的验证。2005年,长城证券遇到领导班子大变更,董事长、总裁、分管副总裁,他一个也不认识,但领导却从他的工作业绩认识了他,将他从武汉营业部总经理直接任命为公司经纪业务管理总部(营销管理总部)总经理。原因是他将武汉营业部从湖北市场第43名带到了前4名,从公司的后2名进入前2名之列。当然,也只有李国运知道,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遇到的困难,绝非只言片语能概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有梦想、有理想、有热情的年轻人,都可以来这个行业闯荡。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无疑,这也是一个诱惑很大的行业,一夜之间可以成为千万富翁,但也有不少人成为阶下囚。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是要时时放在心上的。

对于事业,李国运十分赞同日本三洋公司前总裁井植薰的观点:“如果你只想8个小时为公司服务,那么你可以成为一名员工。如果你有12个小时为公司服务,那么你能够成为中层经理。如果有16到24小时能想到公司,你可以成为高管。如果你没有得到这些职位,那么会有人让你实现。”

没有明枪暗箭,可绝对刀光剑影。在11年的时光中,李国运打了很多“不可能胜利的胜仗”,但他笑言,那很多是不能变成铅字的故事。

李国运把自己在证券业的成绩归功于两个字:敬业。风险意识要强,“敢为天下后”也是李国运借鉴步步高老总段永平的名言。“做第二个,风险最低。”“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这个行业,很难了解一种全新产品在市场上会不会受欢迎,而推一个新产品需要资金以及风险很大。对于市场要充分观察,不怕别人抢先做,而一旦做出判断,我们能在最快时间上马。日本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能够超过欧美,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第二个,好吃没毒,那就多吃一点了。

趋同,统一会计标准建设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是会计界的盛事。此前,会计出身的李国运也曾就会计标准发表相关言论。

在李国运看来,会计标准的全球大一统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它至少应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即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阶段、几个著名的国际性会计标准共存阶段,和会计标准全球大一统阶段。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每一条款的协调过程都是一个多重博弈的过程,

统一会计标准的建设不仅涉及到国际惯例、国内法律制度体系和现行做法之间的衔接问题,也涉及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协调问题,还涉及到会计标准的理论研究、制定、执行和检查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一,正确处理国内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协调的关系。国际化不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接轨,而应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协调。我国在会计标准建设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国际先进理论与实务,借鉴包括国际会计准则(IAS)、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其他国家的制度。

其二,正确处理原有体系和新的框架之间的关系。一个高质量的会计标准除了具有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外,还必须具有可检索性和可执行性。然而无论是IAS,还是GAAP都存在分枝过细、各自为政、体系庞杂、缺乏协调、不易操作的缺憾。我国在进行会计标准建设时,除了保留原有体系的合理的部分外,会计标准建立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形成了一个架构科学、层次分明、协调统一、易于执行的会计标准体系。

其三,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会计标准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会计理论基础之上,否则不仅无法反映交易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且还会产生前后矛盾、宽严不一的弊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对此,西方国家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我国制定会计标准以先进的会计理论为指导,避免了理论研究与标准制定的脱节。

其四,正确处理会计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更需要良好的执行效果。否则,再高质量的会计标准也很难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严格外部审计监督,强化执行效果的检查,切实保障会计标准的执行效果。

快乐,将“书呆子”进行到底

被朋友誉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的李国运,自嘲是个“书呆子”,“但是我享受其中,也会将书呆子进行到底。”

和其他金融行业一样,证券市场也是一个浮躁的行业。与金钱打交道,心情难免会起起伏伏,如何让自己心平气和是很重要的事情。

“闲时,我会看一些古书,比如《二十四史》等。更让我醉心的是书法,从小学时开始,我就一直练习书法,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李国运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每一年出一个东西留给自己。他是这样计划的,也是这样实施的。1990年,《汉语成语钢笔字帖》;1991年,楹联书法;1993年,《青少年书法报》头版专访;1995,《精编学生钢笔字帖》;1996年初,《签名的艺术》;1996,《财会人员专用钢笔字帖》,1998年,《签名艺术举要》。谁能想到,一直在会计学界和证券市场辛勤耕耘的李国运会是眼下流行的签名艺术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呢?他的两本分别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中山大学出版社的近50万字的签名艺术专著曾启发了多少人的艺术灵感,但面对如今热闹的签名市场,李国运则置身世外,泰然处之。

写字让人心态平和,读史则让人跨越古今。“做证券,更多的是需要冷静。这时候,我习惯去打开另一扇世界的窗,吹吹冷风。”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无奈,所以自己要学会超脱一些。自号“二超堂主”的李国运给我们独家解释了二超的基本含义:超越、超然。对于理想和事业,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地去追求,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我们也不要太功利,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

功到自然成。2008年的5月,一家猎头公司的出现让李国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走上了一家综合类新锐证券公司的领导岗位。“北京的文化氛围不一样。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这都不是奢求而成为一种必须,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我祝贺李国运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他谦虚地说,“我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恰恰相反,是一个很不成功的人。只有不为了某种利益而去做事的人才是成功的,我只能说我没有太虚度时光。”他说,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定财富后,能悠闲的写写字、看看书。

放牛娃出身的李国运认为自己的幸福指数很高。说到将来,“不能担保自己以后也会做好,但会让自己做好每时每刻。”诚然,累计好了每一个现在,何愁不能成就一个更灿烂的明天。

第10篇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第11篇

一、引言

互联网时代来袭,学校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变化着。原来的课堂里,一支笔、一本书就是一堂课;现在的课堂,iPad、云服务、试听、在线工具、智能手机,已完全颠覆了师生的认知。在校生基本上人手至少一台智能手机,如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使用这种信息化工具,实现利用新技术为教学服务的目标。现根据我校Moodle平台英语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粗浅地探讨中职英语运用网络在线工具Moodle(魔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Moodle英语网络在线课程情况

国内对Moodle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05年引进Moodle平台,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Moodle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来看,Moodle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有关于Moodle的实验研究基本集中在中学和大学,在中职中的研究稀缺。

三、Moodle平台网络在线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

1.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网络信息时代的常态化推动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的发展。Moodle课程资源整合(微课程、网络视频音频资源、教材配套PPT)->E 学习(课前咨询收集、观看课程学习)->课堂活动(课堂交流共享、协作学习)->测验评价(完成测验,网络交流,评价反馈)->教学反思。在学习unit 1 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和unit 2 It’s easy to make friends时,教师在作业模块中可以引导学生搜索国外的中职校园生活情况和图片,对比国外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选择差异和交友方式的异同等获取知识,完成school life in other countries and ways of making friends语言知识目标的教学。在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得到提高,并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得到引导。

2.任务驱动和信息手段并行,选定方法拓展学生知识。以Can I take your order?为例:第一个子任务Warming up,提供常见的食物和饮料的美图和词汇:dumplings、sandwich、pizza、French fries等,学生任务为根据图片选择单词;第二子任务选择合适的餐厅和英文练习点餐,学生启用消息功能模式,课中、课后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类似练习;第三个子任务为测验阶段,即通过Look and match和Exercises两种方式加深对饭店岗位名称的英文;第四个子任务为拓展阅读,要求学生在课程页面上浏览到有关火锅(hotpot)、盒饭(bento)、香肠(wurst)的介绍和图片,讨论中西方国家中存在的饮食文化差异现象;第五个子任务为布置学生课外上网讨论或直接用手机登录讨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

3.以多元评价激发自主探究,多形式检验教学效果。Moodle里的各个要素是模块化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英语知识的接受程度自由组合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或删减,设计富有特色的课程,兼顾个性化、专业化、多层次。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有利模块进行学习,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不同速度在不同时间段内完成测验。Moodle可以合理协调课堂和课外时间。学生在Moodle平台上学习Moodle课程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自主安排进行补习或自学,完成测验和作业时间、师生互动交流、评价学习成果,这种弹性很好地让学生保持课程的进度和兴趣。教师使用Moodle系统进行教学活动时,根据学生课前、课上、课后和考试的表现,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客观地给出合理分数,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四、Moodle平台网络在线英语课程的教学总结

运用网络在线工具改革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完成任务使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自由组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客观地评价。然而Moodle平台英语教学中也存在问题。学校硬软件配给不足,整个网络平台所能承载的资源有限;教师信息化水平有限各门课程在线界面较为单调,部分功能模块不能实现,课程资源建设属于初级水平;中职生在课前利用所拥有的信息化工具完成查阅、课前预习的能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而课后利用智能手机完成课程登入提交作业的主动性亦缺乏,无法达到预期的练习、讨论区、消息区功能目的。

总而言之,“互联网+”、e-leraning势不可挡,归根结底,信息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探索怎样使用Moodle平台在内的各种网络在线课程,帮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做到实用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如何实现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依然任重道远。

第12篇

高山:我的专业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方向是计算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我的研究兴趣点是机器翻译,它对语言学的要求非常高。当然,这和我的专业有很大关系,我是开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的,后来来到北语读计算语言学研究生。北语招国外博士生时,要求很高,在信科只有我一个外国博士生。

卢涌:我的专业和高山相同,主要做语义资源的构建,是偏文的。

林举:我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辅助发音教学,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高,还需要了解留学生的发音特点。

刘春花:我的方向叫计算机应用科学,更偏技术层面。

《大学生》:考北语的研究生难吗?那么多学校,为什么就选了北语?

高山:当然有难度。北语的留学生博士入学要求很严格,更不要说拿奖学金了。

卢涌:本科毕业时,我想去南开大学学语言学,但是本科导师跟我说,北语是专业性的语言学校,所以我就过来了。当时北语的语言学方向有十几个,我又不想学纯语言类的,导师就建议了计算语言学。

林举:文科生考北语的研究生相对比较难,理工科的容易些,毕竟想考北语研究生的理工科学生并不多,但其实来之后感觉都挺好的。

刘春花:我本科就是北语的,放弃了保研,准备考外校的研究生,但考分不理想,就调剂回来了。

为了解计算语言学专业学习的情况,记者采访了几位研究生。

高山

博二

埃及人

本科在开罗就读

林举

研三准备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

《大学生》:文科背景和理科背景读这个专业的区别在哪?

高山:计算语言学重点在于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如果做技术,对计算机功底的要求比较高,而要做语言资源的话,语言文学功底应该更强。

卢涌:这个专业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要求,我所在的实验室侧重点是编程。文科转理科,难度还是很大的,要花很多的时间。与我一同进实验室的一位中文系男生,花了很多功夫学编程,他的毕业论文也基本上跟语言资源无关,做的是算法或计算。不论文理生,每个人在这儿读研都得补课,文科生补计算机,理科生补语言学。不过这也是优势啊,都成了复合型人才。每位导师手下都有文科生和理科生。

《大学生》:在北语读研的优势有哪些?

高山:计算语言学是文理交叉学科,北语的语言学研究在国内数一数二,有很多语言学界鼎鼎大名甚至鼻祖级的专家教授。另外,北语的学术氛围十分自由、融洽,导师都十分重视我们的学术研究,每周至少开一次组会,导师跟同学一起讨论研究的进展。

卢涌: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团队,每个团队有自己的组会,每周开一次,一个月有一次大的汇报。我们经常去北大等高校开合作组会,老师还会邀请国外老师过来。信科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非常好,每人都会配工位和计算机。

林举:从我的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发音教学来看,第一个优势是北语的汉语国际教学处于国内顶尖水平。第二,北语有很多留学生,做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需要很多二语资源,非常需要留学生,而在北语

我们比较有信心,也很看好这种语义分析的方法,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非常容易找。我们前段时间录了300多个留学生的语调库,学生都是在北语找的。第三,将来我打算出国深造,北语留学生多,英语氛围好,很容易找到语伴。

《大学生》:可否介绍一下你们的项目?

高山:我们的团队会关注国内外的流行语,比如特朗普为什么有人不叫他特朗普,却叫川普?我们还统计了中华传统文化里的成语和小句,如在《论语》或《道德经》等典籍中,哪些成语用的频率多,这反映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等。我们还会在报纸里找成语的分布或者使用频率。此外我个人还在做汉语和阿拉伯语的计算机翻译。

卢涌:我现在在做一种语义分析方法。当前自然语言处理的语义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浅层语义分析方法,以语义角色标注为代表;一种是深层语义分析方法,比如语义依存分析。我现在做的深层语义表示( Deep Semantic Representation,简称 DMR),也属于深层语义分析方法,这是我们正在和鲁东大学的老师合作的项目。现在我们标注了 800多句,也正在制定标注规范,主要的难点在于对名词结构的表示上。它接近学术前沿,国内刚刚起步,比较有发展前景,也是老师们很重视的问题。我们比较有信心,也很看好这种语义分析的方法,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林举:我做过一个留学生声调评估的项目,是导师张劲松教授帮助留学生学汉语的 APP的一部分。刚开始我做的是对单个字声调的判断,导师觉得做单个字太简单,便让我在连续语流中研究声调,比如“今天你吃饭了吗?”导师的博士论文刚好是声调识别,看完老师的论文,又调研一些文献后,我发现在连续语段中,第一声不一定是平的,它受上下文的影响

化。之前的传统做法,是用基频曲线判断声调的对错,通过调研,我发现音段(即声韵母)对基频曲线是有影响的。后来我把这个项目写成论文,在语音顶级会议 interspeech上发表了,还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

刘春花:我的导师荀恩东最近在做句法语义分析器,我承担了其中一个小任务,是汉语功能词的还原,让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更加清晰。汉语功能词是指像“了”“着”“或”这样经常用在动词后面的虚词。具体做的时候,我会先对一句没有功能词的句子――比如“他的老师给他提出很多建议”,判断“提出”后加“了”“着”“过”哪一个功能词合适,且哪一个功能词出现的可能性最大。这个判断是由我的计算机通过深度学习的模型得到的。

《大学生》:你们对自己就业有什么计划?

高山:同学们一般是考公务员,另外进百度、搜狗等互联网企业比较多。我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但就业前景还是很明朗的, IT公司急需我们专业的人才。

林举:师兄师姐出国的比较多,就业的也不少。这个专业很好就业,但是也很苦。我准备去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再以后,我应该会回高校当老师,继续做计算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或者结合人工智能创业,做计算机辅助发音教学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