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舆情工作方案

网络舆情工作方案

时间:2022-08-12 12:25:07

网络舆情工作方案

第1篇

高校网络舆论机制

近年来,随着高校信息化校园的建设的加快,互联网在高校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目前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根据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 5.91亿,其中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 26.8%。另《中国统计年鉴2012》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为2536.5647万人。据此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成为影响网络舆论发展的骨干力量。

因此,人群相对集中的高校,利用好互联网,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控工作,对于控制网络舆论负面信息蔓延,促进良性信息传播,掌握对网络舆论领导的主动权,聚集校园正能量,建设和谐校园、确保校园稳定,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在网络舆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能力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校园网络舆论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高校基层管理部门对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不关注,特别是对涉及管理部门管理行为和部门形象的舆情不能引起应有的重视。

(二)高校网络舆论信息收集掌握不到位

高校网络舆论舆情错综复杂,其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而自从高校网络文化快速发展以来,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很多还停留在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和大学生网民自律的基础上。高校网络舆情理论研究的贫乏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举步维艰。高校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各项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

(三)缺乏配套高校网络舆论舆情管理的工作机制

多数高校在舆论舆情管理上,多数停留在事后管理,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工作机制,导致舆情管理工作相对滞后。如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尚缺乏综合领导机制、收集掌握机制、预警机制、引导机制等工作机制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四)缺乏高校网络舆论舆情预案演练

网络舆情预案演练不仅要有危机发生后应对遏制危机、处理、消除危机、重建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多套行动方案,更要通过教育、培训、演练或计算机模拟、培养,提高领导者的指挥能力和职能部门的应变能力。从现有情况看,一些高校对网络舆情工作尚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善于和新闻媒体沟通,危机舆情收集和分析工作滞后,对可能引发校园网络舆情的事件、苗头性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在制定高校网络舆情危机预案时,还有相当部分预案比较粗线条,也缺乏对预案内容的日常培训和演练。

二、创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机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一)构建高校网络舆论的综合领导机制,加强网络舆论的领导

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具体分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同时确定一名同志为舆情信息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每天或每周按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各部门的情况,提供简单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及时向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

建立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监测组、网络舆情调查组、网络舆情反馈组,重点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评估、预警和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拥有在任何危机情境下果断行动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向心力。小组成员要有远见,灵活,熟知学校、学生和学校所在市区的情况。领导小组和成员要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合作精神,能够在较大压力下保持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实施正确决策的能力。小组成员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和可以迅速联系到的学校核心部门负责人,小组成员根据需要还可以扩展到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心理咨询专家、医学专家、在学生中有威望的专家教授、教师等。

(二)构建高校网络舆论舆情的掌握机制,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的发展

网络舆情的突发性特点,对高校各级管理机构应对网络危机的时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管理机构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网络舆论舆情信息,并确保所掌握信息的准确与完整。高校党政部门、院系总支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与需求,建立适合的网络舆论舆情掌握机制。高校舆情信息掌握机制是指针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汇集要求,以组织高校相关管理人员,构建信息收集网络,从而把握高校网络舆论舆情信息的工作方式。高校网络舆论舆情信息掌握,是正确进行网络舆论舆情研判和引导的基础。因此,建立舆情收集掌握机制,关键在于畅通信息收集渠道,完善收集网络,及时发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中的盲点、失控点、危险点。结合高校实际,紧紧抓住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来收集信息。

首先,在人员安排上,应当成立专门部门,招纳熟识网络知识的人员组成舆情信息员队伍,设置舆情直报点,进行网上监测、信息上报等工作。当前,高校校园网越来越成为学生表达心声、愿望、诉求的重要阵地,舆情信息员要利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及时准确地围绕舆情中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思想理论领域的动向以及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汇集。舆情收集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特别是要紧紧围绕高校中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收费、就业等方面收集信息。通过细致入微的搜集信息,在海量网络言论信息中敏锐地发现潜在危机的苗头,及时发现有无负面网络舆情。

(三)构建高校网络舆论舆情的预警机制,建立网络舆论舆情应对预案

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工作要做到针对性突出,行之有效,就必须加强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预警机制。高校可根据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可以将高校网络舆情分为特大(I级)、重大(Π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个等级,具体区分为红、黄、橙、蓝“四色预警”,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

首先,高校必须针对校园网络舆论舆情的类型,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一般(Ⅳ级)预警方案主要适用于 涉及事件不大,引起少部分人关注的问题,一般由直接相关部门介入。如针对高校某个系部的管理作风的网络舆情问题,由该系部直接进行干预处理并在网上反馈。如问题本身与事实有出入,重在澄清事实,修复形象;对于与事实吻合的网络舆情,由相关责任人承认错误并及时进行网络反馈,重在改进工作。较大级校园网络舆情预警方案。主要适用涉及事件本身不大,但又涉及公共院(系部)共性问题,非一个院系能够解决,但尚在高校党口管理部门管理范围之内的,由高校党口部门介入处理。如涉及学校学生管理的共性问题,可能不是院系总支能够解决的,应由高校党委学工部门进行处理。重大(Π级)网络舆情预警方案。主要适用涉及校园突发性事件,影响面广,很容易引发新闻媒体关注的事件。如校园内大学生自杀等偶发事件等。这类事件关注人群较多,危机高潮期介入要态度明确,方式有效,直击事件的本质。校方面对的除了网络舆论以外,更多的是应对传统纸媒、电视等强大的舆论压力,此时介入方式要符合社会的期望值、要与社会舆论相契合、要直接面对相关人员的利益点,切勿顾左右而言他。可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网上跟贴、在校园媒体或博客上发布信息等手段实施,切忌草率发布信息,以免引起网络舆情的“二次爆炸”。特大(I级)网络舆情预警方案。主要适用于波及面大,影响后果严重,造成校园严重性群体恐慌的特大事件。如学校发生地震、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发生等事件。该类事件发生时除了第一时间上报外,高校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进行网络发布,如地震发生时转移安置学生,做好安抚等工作。

其次,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快速建立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稳定、顺畅、高效的联动机制,适时、规范地发布权威信息,掌握权威信息发布的主导权。

再就是对网上出现的重大舆论动向,及时向有关部门、领导和上级网络舆情工作办公室报送和反馈。要求在办理事件、接待当事人过程中,发现可能诱发高校网络舆情的要建立预警档案,对可能产生现实舆情危机的情况及早通知有关部门做好应对准备。

(四)加强高校网络舆论舆情模拟推演,把握校园网络舆论发展规律

校园网络舆情模拟推演是模拟网络舆论危机出现后学校整体应对工作的必要手段,它不仅要准备多种危机预防预案、危机控制预案、危机应对预案,更是通过教育、培训、演练或计算机模拟,培养提高高校舆情组织领导机构的指挥能力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应变能力。高校开展校园网络舆论舆情模拟推演,可以利用学校网络中心终端、机房等设备,同时动员高校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团委及系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广泛参与进来,代表学校管理一方担任“红方”,同时选拔学校网络论坛中素质较高的学生代表、学生党员担任“蓝方”,进行红蓝模拟对抗。通过模拟推演检验校园网络突发性舆情爆发和危机预防预案的整体作用状况。通过演练,掌握校园网络舆情发生、传播的规律,提高高校预防、应对网络舆论舆情的能力。

(五)掌握网络舆论的引导艺术,提升高校网络舆论的应对技巧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管理机构更应该讲求舆论引导的艺术,而不应该空洞说教。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舆论引导的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导向是舆论传播和舆论调控的关键,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的引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一个国家而言,导向包括政治导向、政策导向、理论导向、法律导向、价值导向、风尚导向、科学导向等几个层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导向,这就要求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应利用主流媒体引导网络舆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2.讲求舆论引导的表达技巧

一方面,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应避免激进的、偏颇的表达方式,而应采取客观公正、通盘兼顾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传统媒体以新闻评论等手段发表意见,引导舆论,但最基本,最常见的手段,还是通过新闻报道来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将观点包含在事实之中而不是直接说出来。

3.审时度势,把握时机

目前,存在着媒体盲从非理性网络意见的现象,主要体现在:媒体对网络材料的真伪不加区分和辨别,盲从或屈从非理性的网络意见;为迎合这种意见而失去理性与客观的立场;忙于表达观点,却忽略了调查基本事实。所以,面对敏感的网络热点问题,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一定要审时度势,客观应对媒体,保持清醒的判断力。

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高校网络舆论的必要法宝,据对近年来的高校热点事件经验观察,引导者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谣言扩散的过程正是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主流媒体保持沉默的过程,正面的声音如果跟不上,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说真话要求准确公开信息,这是止谣的关键;立刻说要求发布要及时,这是舆论先机的重要一步。所以,高校管理机构及管理部门利用主流媒体引导网络舆情,要准确地把握时机,快速、慎重地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http://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t20130717_4066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 [DB/OL].http://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反贪工作;网络舆情

作为我们反贪干警,必须不断提高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应对自如,真正做好反贪工作。

一、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的基本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在反贪工作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通过分析网络事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通过三项途径提升应对网络舆情能力,促进反贪工作健康发展。一是未雨绸缪,制定详细应急预案。通过几次认真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带领网络舆情小组学习熟悉掌握。做到密切跟踪、准确分析。二是注重配合,与宣传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积极与政治处和当地市宣传部门沟通联系、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工作优势,积极建立协作机制,并形成书面制度,确定具体联系人和负责人。争取得到协作部门的理解支持。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干警应对能力。反贪部门在办案工作中不断提高干警对网络舆情的关注度,通过实际案例解析、网上模拟演练、相关知识灌输等方式,加强干警对网络舆情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使干警做到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应对网络舆情方式、方法。

二、当前反贪工作应对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

从工作实践中来看,特别是基层反贪工作的实际来看,对网络舆情认识、发现到应对,存在较多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应对措施不成熟,与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相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和认识程度严重滞后。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干警对网络事件不敏感。许多干警认为网络事件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远,认为出现网络上的舆情是极个别的事情,甚至是个别领导对此项工作缺乏重视、不注重收集,把应对网络舆情当成是“副业”、虚事来看待,缺乏应有的敏感性。如今是信息时代,是自媒体时代,大量的网民对反贪工作非常关注,对检察机关反贪情况的信息公开要求和参与监督意识越来越强,但反贪部门对此认识还非常不够,有就办案而办案,业务和网络舆情工作项分离的情况,对可能引发的网络热点缺乏足够重视和敏感度,对事件的发展缺乏预判能力,最终会失去舆情引导的最佳时机,给反贪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二是个别单位缺乏有效的成熟的应对机制。对大多数反贪部门而言,现如今虽然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建立了一些应对制度,但是相比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而言,还有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和有效应对网络事件的发生,例如制度总信息收集不够,处置方案不科学,应对措施缺乏有效性等。三是缺乏有专门知识的人员。以前,我们通过传统媒体就可以控制信息的趋势和走向,如今,网络媒介使互动交流性更强,微博、QQ、微信等网络舆情方式日益活跃,对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已不能保持主导地位。因此,我们对传统的应对方法已经完全不能跟上当前信息爆炸的节奏,缺乏专业知识,认识不正确、技巧不成熟。

三、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面对着互联网飞速发展态势给反贪工作带来的深刻舆论变化,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迅速适应并把握主动权,接受网络对反贪工作的监督,才能做到利用网络为反贪工作服务,从而深化检务公开工作。一要增强主动意识,正确对待网络舆情。网络舆情与检察机关反贪部门的形象息息相关,对网络舆情的认识,要改变过去忽视和害怕的心理。要直面,不要回避,要主动,不要被动,要敏感,不要麻木,把主动的关注舆情、引导舆情、公开一定工作情况作为一种跟业务同样重要的工作来对待,把正确引导、妥善处置舆情作为反贪干警必备的能力来培养。二要增强处置能力,学会应对网络舆情。要学会处置网络舆情,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学习网络相关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解决网络中引发的与反贪有关的事件的能力,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工作中,特别是反贪部门,要想在引导网络舆情中应起到主导的作用,就要主动宣传我们在预防职务犯罪、打击职务犯罪的做法,公布一些现实案例,对某个案件的办理情况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网络的监督,才能更好把握相关工作在网络上的话语权,才能使群众不费力地了解反贪工作,而不是道听途说、随意猜测。三要多做宣传,坦然接受网络舆情。在社会监督越来越强大的形势下,要正确对待网络监督对反贪工作的监督,不回避、不害怕,要做到好坏话都能听。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对工作不利的负面信息,不能单纯地看做恶意捏造,围追堵截,而是要思考自身原因,反省工作中是不是有解释不清、工作不细的问题,是否在某项工作中方式不对,影响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敢于自我批评,敢于面对事实。

[参考文献]

[1]洪小娟,刘雅囡,姜楠.移动互联网舆情生成机制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25-30.

[2]范玉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微博”发展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04:105-106.

[3]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2):23-26.

第3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监测;舆论引导

DOI:10.3.969/i.issn.1008—0821.2012.05.034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5—0017—04

根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数量高达5.13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8.3%。随着网民数量的急剧增长,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及网络舆情的形成创造了群众基础。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经媒体报道尤其是互联网迅速传播,在公众中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或观点,继而形成网络舆情。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网络舆情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张合斌(2011),把地区形象改善进程受到负面新闻事件阻碍作为攻坚点,从地区重大负面新闻事件网络传播有效应对、地区网络新闻发言人设立、地区网络舆情的监控、地区强影响力网络媒体营造、手机网民关注引导等五个方面来具体探讨网络传播时代如何有效面对地区重大负面新闻事件;肖文涛(2011)在剖析突发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原因的基础上,直面政府及其官员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的诸多困境,着力探寻有效引导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策略;史波(2010)在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对机制与演变机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体系框架,并从管理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4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情演进规律基础上,系统研究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问题,从宏观角度为政府实现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1 网络舆情演变规律分析

突发事件一般要经历事件发生、网络舆情产生和传播、事件平息等阶段,所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一般分为潜伏期、扩散期和消退期,如图1所示。

1.1舆情潜伏期

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既有网民的“爆料”,也有来自其他媒体的第一手消息。网络上的消息经过小部分网民,尤其意见领袖的转发和评论,引来更多网民的围观,事件很快就能在网络上形成小范围舆情。在舆情潜伏期,政府采取积极引导措施,可大大降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即由图1实线到虚线的发展过程。如“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及时、持续事件调查和进展信息,很快使得网络上形成的事件舆情趋于平稳。

1.2舆论扩散期

随着小范围舆情的发展和扩大,关注事件的主体越来越多,新闻网站、微博、论坛、传统媒体及其他新媒体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多方力量汇合,不断推进事件升温升级,形成声势浩荡的网络舆情。在舆情扩散期,如果政府舆情引导措施不当,则舆情影响由虚线到实线的发展过程。如“瓮安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失去了第一话语权和主导权,最终引发,造成不良的社会负面效应。

1.3舆论消退期

在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压力下,政府部门会引导舆情过渡。权威信息会通过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流向公众。公众对事件的舆论逐渐趋于理性,民众的情绪开始平复,进入消退期。但如果政府舆情引导措施不当或者不及时,舆论就会出现反弹或出现衍生舆情,引发网络第二轮的舆论高潮爆发。例如,“温甬动车事件”后期未重视衍生舆情监测,高铁建设、铁道部债务、官员腐败等话题导致事件后续影响继续扩散。

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只有充分认识网络舆情演变规律,迅速做出反应,掌握话语主导权和主动权,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才能及时化解矛盾焦点,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2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策略研究

突发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危机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新因素,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构建管理科学化、政府主导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以期形成新的工作格局和机制。根据网络舆情演进规律,本文从指定网络舆情应对预案、建设舆情应急保障体系、信息公开机制、网民舆情表达机制、舆情引导机制及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等6个方面(如图2)研究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问题。

2.1制定舆情应对预案

制订预案是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我们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局面,使防范工作有的放矢。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预案。可以用已经发生的同类事件对预案进行检验。要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变动规律,按照敏感程度和影响大小,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预案的制定要实、要严密、规范、可操作,其内容必须包括应对媒体的策略、明确的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根据危机所处的不同阶段,做好引导舆论和有效疏导控制,避免新危机出现等各环节工作。预案的最后落实主要体现在现场处置上,因此在制定应急预案中,现场组织指挥机构、通讯联络方法、现场处置小组责任分工、权限和范围等都要详细、周密。二是加强实战演练,提升作战指挥能力。不仅要制定危机发生后应对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多套行动预案,更要通过组织演练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反复修改,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既有利于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又便于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作战。

2.2建设舆情应急保障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确定“预防为主、及时应对、分级引导、科学管理”的原则。一是加强网络舆情应急组织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指定专门的机构具体负责执行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制定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置实施方案,统一规范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及舆论引导业务流程,明确引导、调研、分析、决策执行、反馈等分工,能够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交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二是加强舆情应急的法规保障。地方各级人大,应结合实际,加紧调研论证,推出与《治安管理法》、《刑法》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相互衔接配套的,特别是在舆情危机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三是加强舆情应急的纪律保障。将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内容,全面推行责任追究和倒查制度,进而形成有力的舆情应急保障机制。四是加强舆情应急财政保障。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经费预算中应预留用于突发事件舆情应急体系建设和工作保障。五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一旦发现快速散布的谣言,要及时删除和屏蔽,避免蔓延成灾。

2.3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建立通畅的信息公开制度,不但有利于树立高效和透明的政府形象,也能够充分体现政府对民众基本知情权的尊重,有助于政府与民众之间达成基本的信任。一是广开信息公开渠道。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地方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采取传统的信息公开方式,如报刊、公告等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互联网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传播渠道,及时公开信息,使群众获取真实的相关信息。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网站的网民留言板,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由专人负责答复网民的留言,建立良性互动的民意表达渠道。二是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应把所掌握的全部权威信息归集予政府新闻部门,召开新闻会。即使信息不完全,也要在第一时间以公平公正的姿态把事件正面舆论推到公众面前,赢得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失实报道。

2.4建立民众舆情表达机制

建立和完善民众舆情表达机制是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需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倾听公众的利益诉求,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愿望、意见、建议,积极排查和化解社会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众舆情表达的机制畅通了,才能缓和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对抗情绪,达成双方的谅解[引。因此,在突发事件预期预警阶段,畅通的民众舆情表达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建立舆情信息收集和处理机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贯穿于危机管理的始终,在危机处理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危机管理系统中居中枢地位。地方政府主动加强舆情收集的指导。多渠道汇集民众舆情信息,并进行仔细分析和动态跟踪,针对事件所处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对事件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危机管理机构。二是政府应该建立政府和民众的对话协商制度、政府制度等长效机制,对于民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回复;对引起民众不满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设置专门性常设机构,让普通民众畅所欲言,及时听取民众意见,与民众保持好心理沟通,做好中间各方的利益调解。

2.5建立网络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是公众对某些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倾向性的言论及观点,通过网站、博客、微博和论坛等传播并加以强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藏性,越来越多的网民愿意通过其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一是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针对网上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主流媒体不能丧失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要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快速应对,充分发挥新闻网站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以正视听。同时还应针对热点话题答疑解惑,对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进行批驳,纠正认识偏差,反击错误言论,让积极健康的声音引导网络舆论。二是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媒体不仅要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要强化耳目功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是对引发舆论形成的事件的关注与判断,如果媒体提供事件报道,就会引发关注与思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舆论引导。三是建立网络评论员制度。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不考虑真实性及其社会影响的前提下在网上匿名言论。的滋生酝酿正是依托不分真伪的消息在网络快速传播,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数意见而成为“主流意见”。网络评论员就是要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在充分认识突发事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网络讨论,正面信息,处置不良信息,不断增加网上舆论支持度。

2.6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

全面及时地搜集网络舆情信息是做好网络舆情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做好舆情信息的搜集工作,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社情民意,灵活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舆论危机。一是加强网络舆情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了解网络舆论的动态并建立信息库,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和重大的虚假舆论,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这是应对网络舆情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二是加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监测。此类监测主要是针对某一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相关网络舆情的监测,事件结束,监测也随之结束。由于此类事件具有突发性强、变化因素多、发展趋势难以预测以及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如果不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判断处理,产生的后果将非常严重。因此,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三是扩大网络舆情监测范围。目前对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主要集中在农业、卫生、教育、交通等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领域。但实际上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引起负面舆论,进而构成群体性突发事件。因此加大网络舆情监测范围,也是预防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四是加强衍生舆情监测。衍生舆情的产生是在原有舆情消退之后,由于事件解决不圆满或出现新的激化因素,使得民众的舆论焦点再次聚集,形成与前一事件相关的网络舆情。研究表明,突发舆情危机事件衍生效应是由网民、媒体、社会问题和网络特征等多种因素而促成,随着各种网络载体的及时化、无缝化,各种事件、信息可在极短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各个角落;当舆情发展进入消退期后,有些网民或媒体会借助舆情热点,爆出更多类似问题,导致一系列衍生舆情的产生。所以,政府要加大衍生舆情监测,以及及时对突发事件衍生效应做出引导措施,才能避免由衍生舆情导致的社会压力增加、社会情绪累积和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第4篇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局发生任何级别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博客、微博客贴子。

(二)工作原则

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一)网络舆情领导机构

成立交通运输局互联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局网络管理和舆情应急指挥的非常设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宣传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局属各单位信息员组成。

(二)互联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组织交通运输系统有关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综合科,付建菲同志具体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分级响应

(一)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互联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局主要领导请示,互联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二)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互联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三)一般网络舆情

经互联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科室开展应急工作。

(四)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部门在互联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四、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监控

1.日常监控

将网络舆情监控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

2.突发事件监控

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会同宣传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部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网络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必要时及时组织新闻会。对于特别重大网络舆情,由局新闻发言人对外权威消息;对于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由事件处置的部门组织新闻会。新闻的主要方式有:新闻会、新闻通报会、向新闻媒体发放新闻通稿、采访及在网站登载新闻信息、向新闻媒体发表谈话和接受媒体专访等。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互联网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舆情监控与引导

当今是网络自媒体时代,在网络世界里,人人都具有发言权。网民手持一智能手机,注册一帐号,就能在各大论坛贴吧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这种便捷的信息交互的方式使网络焕发出巨大能量。而在享受“自媒体”给予我们信息快速交流、互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在传播负面信息时,容易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给社会稳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损害相关企业部门单位声誉,对网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重大影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实力、才培养成就,打造品牌效应。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负面信息引发的网络舆情对学校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文章主要总结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工作部近一年来对学校相关的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工作的一些做法,希望能给其他高职院校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时作参考。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领导一直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为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提高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于2014年4月成立网络工作部,与党委宣传部合署办公,设专职干事一名,专门监控网络舆情安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作管理制度。

一、明确网络工作部主要职责

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是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保障。重庆工程职院网络工作部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四个方面:

1.负责收集、研判、跟踪、处置重大舆情,做好监测、引导、处置的记录等备案工作

及时收集网络舆情信息,是网络工作部的第一要务,它对舆情的发展方向和对校方影响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信息,对信息内容进行研判,有利于我们把握舆情处理的主动权。做好相关记录,是跟踪网络舆情工作开展有效性检验和编写舆情简报的依据,也是总结工作经验方法的数据支撑。日常工作中要实时记录收集到的舆情信息、处置方法、引导侧重点等信息。

2.协调各部门做好网络舆情监管和处置工作

高职院系网络舆情主体是学校师生。这个群体通过网络对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社会焦点难点问题、时政问题以及有关校园社会和校园管理等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表达意见、表明态度、宣泄情绪。其中,与师生紧密相关的学校管理等制度和方法往往最受关注,他们所反映的问题往往涉及相关的职能部门。网络工作部要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了解事实及解决方案,以便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3.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记录备案工作,编制《网络舆情简报》

为确保舆情畅通,领导及时掌握舆情,已形成了常规情况下每月编制1期网络舆情简报、发生重大舆情时根据情况编制简报的舆情汇报制度。

4.负责管理网络舆情工作小组,指导信息员开展网络舆情回复、跟帖工作

因网络的普及、信息受众广且复杂、信息传播迅速,舆情监控与引导工作需要信息员的辅助。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网络工作部的重要职责。

二、抓重点监控对象,规范监控和引导流程

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舆情监控的重点网站和论坛

网络上的论坛社区数如细沙,无法统计。不可能浏览每个论坛的帖子内容,从海量信息里找到学校相关的舆情信息。通过调查总结,把师生常活跃在线的网站论坛列为监控的重点对象,将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2.规范舆情监控流程和要点

规范监控流程和操作要点,使网络舆情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目前重庆工程职院基本形成了“上班时间网络工作干事每半小时刷一遍重点监控网站和论坛、非上班时间每小时刷一遍,同时使用监控软件协助监测”的工作方式。另外,由教师信息员队伍和学生工作小组协助网络干事收集线上线下舆情,及时报告舆情,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

3.规范舆情宣传引导流程

对于舆情的宣传引导,具体的做法是:

(1)监测到重大网络舆情后,在第一时间向部门负责人报告,作出初步研判和处置建议,请示分管校领导确定处理意见,若分管领导没法明确处理意见的,向党委书记和学校校长汇报,由校领导共同讨论做出处理批示。

(2)对师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判和分析。干事负责在第一时间找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工作小组予以答复;对师生正当的利益诉求,加强网上引导和网下疏导,推动相关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对不具备条件解决的予以说明,防止问题扩大化;对因信息不畅造成的误解,及时相关信息,澄清事实,消除误解。

(3)对复杂或涉及流程较多、调查或处理时间较长一时拿不出调查结论的舆情,在当日内作出说明,后根据事实调查进展情况,采取梯度信息的办法,分阶段降低不良信息影响。

三、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拓宽学生反映诉求的平台

学校重视教师信息员队伍和学生的网络舆情工作小组的建设。目前,学校正式聘任了教师信息员31名,由最熟悉学生工作情况的各二级学院学生科长和职能部门办公室主任或网络工作骨干兼任;学生工作小组骨干成员共15名,主要由学生新闻中心骨干、班长代表和学校百度贴吧舆论领袖组成。

加强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信息员的业务水平。通过校内定期培训、校外观摩调研的方式来提高队伍的信息监控引导能力。目前,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信息员培训,每两周进行一次学生工作小组会议,培训舆论引导技巧,讨论近期可能发生的舆情事件,提高其对敏感信息的捕抓能力。同时通过组建教师信息员群组和学生工作小组群,方便线上交流,及时收集舆论信息和组织回帖引导宣传。

同时拓宽师生交流平台,建立全校班长群、学生会干部群。其中,班长群里有教务、后勤、学生处、网络中心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学生有疑问或诉求可直接在群里咨询相关负责老师,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学校有如停水、停电等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通知,可快速在群里发信息,通过班长,将信息及时传达到各班同学,确保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

四、借助网络传播网络校园文化,引导学生遵守网络礼仪

第6篇

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因参与人数众多、传播渠道多样、传播速度快捷而迅速形成外围的力量,影响着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越来越多贪污腐败事件的曝光掀起舆论热潮,越来越多的官员受到查处而“落马”,如何有效应对与处置涉贪网络舆情,完成网络线索的证据化转变,实现从网络反腐到制度反腐的对接,成为新形势下考量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行使能力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涉贪;网络舆情;检察机关

一、涉贪网络舆情的特点

涉贪网络舆情是公众在网络上表达对贪污腐败事件的观点和意见的总和。1从检察机关的角度来看,涉贪网络舆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检察机关侦查权运行的网络舆情,涉及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权的行使效果。另一类是检察机关本身的网络舆情,涉及检察机关的廉洁形象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涉及检察机关侦查权运行的网络舆情。

涉贪网络舆情作为影响检察机关侦查工作和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力量,具有以下特点:

1.全民自发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规模为4.2亿,2 在网络上曝光的贪污腐败事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公众知悉,迅速形成一种群聚并被放大的力量。

2.传播渠道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和个人上网条件的持续改善,在传统媒体工具的基础上,网络即时通信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交互式交流平台应用用户持续增长,成为国内网民的主流应用。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使涉贪网络舆情能够通过多样的传播方式被公众知晓。

3.即时性

具有突发性和公共性特点的贪污腐败事件曝光之后,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公众自发地参与信息收集,使信息快速增长呈井喷态势,检察机关必须及时地处理和应对。

4.交互性

网络反腐因隐蔽性等特点而受到信息发布者的青睐。微博、微信、社区网站等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媒介平台,是对所有大众开放的,信息传播者与被传播者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直接的双向交流,这与传统的“举报人-侦查机关-被举报人”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5.举报方式的有效性

根据中国青年报和腾讯网的联合调查显示,公众对有效举报方式的排序中,网络曝光以35.8%的比例居首,成为最有效的举报方式。3 网络曝光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贪污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最大程度地规避被打击报复的风险。

二、涉贪网络舆情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4一方面,涉贪网络舆情漩涡给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5 在严峻的反腐败形势下,民众对检察机关是否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有迫切的期望,对被举报人是否被立案侦查、是否被批准逮捕、是否被提起公诉以及事件结果持续关注,对检察机关是否正当行使法律监督权持续监督,给予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以舆论压力。

另一方面,涉贪网络舆情的出现为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提供了全新的线索渠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拓宽职务犯罪侦查案件线索渠道,对网络信息进行证据化转换,实现从网络反腐到制度反腐的无缝对接。这是检察机关新形势下开展职务犯罪侦查的基本思路。

检察机关在实现从网络反腐到制度反腐转变的问题上已经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组织编写《涉检网络舆情》《政法网络舆情》和《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等周刊,收集网民对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对一些具体案件的案情和看法。同时,全国多个检察院、多名检察官已经顺应形势开通官方实名微博,在接受举报线索的同时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与民众的互动。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指导和号召下,各级基层检察院分别举行了舆情方面的培训。以北京市检察机关为例,2013年举行了“新闻宣传与舆论应对培训”,这对于提高检察人员的新闻宣传能力、舆论应对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但同时,检察机关在应对涉贪网络舆情时也存在一些困境:

1.非官方举报平台线索转化机制不健全

相对于官方举报平台线索的处理,检察机关对于如何收集和处理非官方网络平台的举报线索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对非官方平台网络线索如何转化为案件线索没有系统的规定。6

2.网络信息证据化程度低

涉贪网络舆情所反映的案件信息,多为普通民众自发收集的线索。一方面,普通民众并没有案件的调查取证权,在调查过程中主观性较大,收集的案件信息需要进行相关的转化;另一方面,民众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可能使用不合法的手段,可能存在侵犯当事人的隐私、诬告陷害的情况,部分网络信息因不具备证据的相关特性而不能使用。

3.案件信息反馈缺位

一方面,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在处置涉贪网络舆情时,时常采取回避的态度,不能正视网民的诉求,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不重视案件进展情况的宣传,对于是否立案侦查、批准逮捕等案件情况没有及时向公众反馈,导致民众的不满,事态的升级。7

三、涉贪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处置

1.舆情信息收集、研判机制

网络的复杂性决定涉贪网络舆情不是某个侦查人员所能单独应对的,需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帮助。8 要有效地应对涉贪网络舆情,必须加强与网络信息机构的联系和合作。

2.快速反应、联动机制

公众化的涉贪网络舆情降低了检察机关在侦查内容和侦查措施方面的保密性,被举报人可以快速知晓信息发布者掌握的证据情况,并有可能采取一定的反侦查措施,不利于检察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证据的固定和保存,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必须快速反应,控制并保留相关证据,掌握最佳侦查时机。

3.审慎对待,科学分析

普通网民的身份具有隐蔽性,网民随意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宣泄情绪、表达对社会现状或是社会关系人的不满。这就不排除信息发布者对事实进行扩大化宣传甚至诬告陷害而导致信息失真的可能性。民众对舆情信息的真假缺乏有效鉴定方式和能力,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对涉贪网络舆情要坚持审慎的态度,处理好舆论压力和行为当罚性的关系,避免发生“网络暴力”。

4.深挖线索,提高舆情信息证据化能力

从“天价烟”的周久耕、“表叔”杨达才、“不雅视频”主角雷政富、“集体嫖娼”的法官陈雪明等网络反腐典型案例来看,最初在网络上曝光的事件主要反映的是官员生活作风等问题。检察机关在处理涉贪网络舆情的时候,要由表及里,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转变,立足职务犯罪侦查,深挖线索。

5.正面回应、反馈机制

应对涉贪网络舆情必须遵循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检察门户网站的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的施行、检察院官方微博的开通为我们正面回应网络舆情提供了方式和渠道,这些“信息资源优势”使我们可能争取到媒体的支持。只有正面回应网民的诉求,及时反馈案件信息,才能抢占到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主动权,抢占舆论先机。9

引文注释

1 马立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制度化现状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报,2012(6).

2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1-15.

3 刘永涛.举报不找政府找网络的反讽[J].中国青年报,2009-3-19.

4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R].2005(1).

5 郝广谦.浅谈涉检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J].人民检察,2011(10).

6 何正华.处理涉检网络舆情对策[J].人民检察,2011(4).

7 何正华.处理涉检网络舆情对策[J].人民检察,2011(4).

8 李红雷,巴明杰.当前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措施探析[J].中国检察官,2010(9).

第7篇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基本属性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界定

网络舆情是指媒体或网民借助互联网,对某一焦点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等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涉检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检察机关、检察业务工作和检察官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从广义上讲,涉检网络舆情包括正、负两方面舆情;从狭义上讲,涉检网络舆情仅指负面舆情。基于负面舆情网民更为关注,所以,本文的研究限于狭义上的涉检网络舆情。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分类

1.按指向对象分类:一是指向检察业务;二是指向检察官;三是指向检察改革;四是指向检察院。

2.按涉及检察院分类:一是涉及高检院;二是涉及省、市级检察院;三是涉及分院、省辖市检察院;四是涉及区县基层检察院。

3.按舆情性质分类:一是批评检察工作失误;二是质疑检察改革的正当性;三是网民因误解引发的的质疑;四是恶意侮辱诽谤。

(三)涉检网络舆情的特点

1.敏感度高。网民心理和检察职能,决定了涉检网络舆情的敏感度高于一般网络舆情。一方面,网民群体呈现低学历、低年龄和低收入特征。大多数网民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易对社会产生愤懑情绪,仇富仇权、仇官仇腐心理严重,同时,网民还有追求真相和公平正义的心理诉求,网络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空间;另一方面,检察机关有别于其他机关,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网民对检察机关的要求更为苛严。另外,在当前反腐背景下,检察机关负责查处贪腐和渎职犯罪案件,更易引起公众关注。

2.指向性强。涉检网络舆情关注的对象是检察机关、检察工作和检察人员。对社会弱势群体违法和检察机关工作瑕疵,网民意见趋同,以情绪化表达居多,且呈“一边倒”。如“许霆案”、“邓玉娇案”,检察机关的批捕、公诉、定性等引发网民广泛关注。舆情压倒性地同情弱势,面对社会舆论和检察权的激烈冲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职权承受巨大压力。

3.误导性大。检察机关在侦查、批捕、公诉阶段,因案情保密需要,不宜向社会全面公开。但一些案件当事人、亲属及相关利益群体,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任意发帖揣测案情误导公众,不同心态的网民频繁跟帖,极易短时间内形成舆论热点;同时,与公安、法院相比,检察机关直接受理公众的诉求较少,普通公众不了解检察职能,不熟悉检察业务,对检察工作相对陌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果恶意炒作,网民也极易被误导。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检察机关引导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

通过对66件涉检网络舆情事件的梳理分析,在涉检舆情应对上,各地检察机关的做法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开始尝试网络问政,搭建网络办公及检务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微博、论坛等进行检民互动,拉近与网民的距离,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目前,全国范围内开通检察网站,各级检察院设立了新闻发言人,检察长亲自为人民网“大检察官系列访谈”题写开栏寄语,各级检察长走入网络直播间和网民面对面交流……这些现象都透露出检察机关对网络民意的尊重和网络问政的诚意。在2008年6月到2011年7月三年时间里,北京市18个区县院的检察长相继走进网络直播间与网民互动。湖北省人民检察院2011年开通了全国检察系统第一个省级微博。这些举动对改善检察机关与网民的互信关系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但另一方面,在涉检网络舆情的个案应对上,多数检察机关的应对措施仍然不够成熟,有待规范,主要表现如下:

“恐网”严重,集体失语。面对涉检网络舆情,多数检察机关以“躲”和“冷处理”为主,集体失语,任由网络舆论发展,体现出不自信和“恐网”。面对涉检网络舆情,最先发出声音的往往是新闻媒体和网民,检察机关回应较迟。实在被逼无奈,回应也是惜字如金,对网民的质疑置之不理,不接受记者采访,或者只接受指定媒体的采访,之后就开始加大对网络的管控力度,等待舆情慢慢沉寂。如辽阳市女检察官王妍打人事件,辽阳检察院在事发五天后,仅召开短短五分钟的新闻会,并不接受记者提问。会后第二天,网易新闻点击量高达1,056,606,跟帖13,583条;新浪网转载点击量也居当日排行榜第二。

应对草率,事态升级。在处置网络舆情时,多数检察机关缺乏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出现诸多失误,导致事态升级。一是不能坦诚地面对网民和公众,承担责任,如王妍打人事件;二是对舆情不做分析和研判,草率应对。如在豪车门事件中,刘丽洁多次单独贸然接受记者采访,不是针对性地解疑释惑,而是逐一辩驳,激起了网民彻查到底的决心。三是没有统一的新闻口径,顾此失彼。如“螺丝钉死”事件,在网民的追问下,死者的原因三次改变。所以,检察机关“敷衍塞责或者封锁隐瞒”的做法,只能是增加网民的猜疑和想象,加剧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使事态升级不可控。

第8篇

关键词:网络舆情;治理;实现路径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我国半数人口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庞大的网民基础构成了网络舆情的主体及受众人群,成为了网络舆情复杂化的基本因素。然而,我国在网络舆情领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完善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些年,学者关于网络舆情的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的形成机理、传播、预警分析及宏观角度的舆情治理方法。缺少以某一省份的网络舆情治理为研究主体,在研究内容上也鲜有针对某省的网络舆情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的建议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本文以黑龙江省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为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网络舆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完善黑龙江省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路径提出建议,特别是对区级、县级等舆情治理薄弱地区提供对策参考。

二、网络舆情

(一)网络舆情内涵与特点

关于网络舆情内涵介绍比较有代表性是学者王来华的观点:“舆情是指民众围绕着某一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所持有的对国家管理的政治态度。”网络舆情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展现出了不同于一般舆情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人们表达观点的匿名性以及真实态度的外显化;观点的丰富性及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意见的主观性及群众情绪的极端化;信息的互动性及传播方式丰富化。了解网络舆情形成的内涵及特点,有助于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科学认识。

(二)网络舆情形成与发展

社会矛盾的激化、个人意见的偏激、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突发环节都可以是网络舆情产生的诱因。在诱因变成具体事件后,首先,网络舆情会开始出现一个较短的(有的经历较长的过程)网民态度高涨期;其次,网络舆情轨迹逐步出现波动变化,原因是可能出现了相关方面的回应或者有关舆情的新情况;最后,在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波动后,网络舆情进入衰落期,在这期间,网民往往会转向关注新的舆情诱因,舆情热度便开始逐渐冷却直至走向衰落。

三、黑龙江省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一)黑龙江省网民构成

据2014年黑龙江省互联网协会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显示。黑龙江省深入实施“宽带龙江”战略。加紧4G网络建设,新增4G基站2万座,移动基站总数达到7.2万座。近年来,黑龙江省网民规模逐年增大,每年都以不同的比例在增长,截止2014年,黑龙江省网民普及率达到了41.7%。

(二)黑龙江省网络舆情特点

通过调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每年的《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笔者选取了2012年到2015年每年全国20件热点事件的数据,对热点事件发生区域进行分析。从图3中(见下页)分析,全国每年20件热点事件中,发生在地方性区域的比例占到了50%左右。除了国际性大事件及由国家政策引起的网络舆情事件外,多数的网络舆情都表现出了地域性特征,比如“昆明火车站案、天津特大爆炸事故、黑龙江庆安男子被民警击毙事件”等,因此,地方政府能否处理好网络舆情事件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几年,黑龙江省网络舆情事件热点话题频繁引起全国网民的关注,尤其是2015年,“哈尔滨大火事件、黑龙江庆安男子被民警击毙事件”引起了全国网民对于黑龙江省政府的关注和热议。根据新华网和人民网的舆情监测系统,汇总出2015年黑龙江省网络舆情大事件共21件,并对这些事件进行了舆情分类。在2015年的网络舆情事件分类中,司法类案件占了较大比例,这一年发生几起轰动全国的事件,如“监狱猎艳案、纪检干部被群殴案、检察官开房案、男子在火车站被击毙”等案件,使这一年的司法类舆情事件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民生事件,民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舆情事件所占比例也比较大;最后是突发事件、干部作风、社会道德所占比例较为均衡,每年都会有相关事件发生。从黑龙江省的2015年舆情事件分类来看,黑龙江省舆情中司法案件涉及较多,网民对此类事件也比较敏感,他们普遍关注执法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规范、是否不作为、是否依法行使执法权等方面。其他舆情事件类型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着社会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关系到广大群众的社会切身利益,需要政府部门解决矛盾维护民众利益。

(三)黑龙江省网络舆情问题

黑龙江省近几年发生的舆情事件频繁,网络舆情治理逐渐引起了黑龙江省政府的重视,但是由于网络舆情的认知不清,管理环节薄弱等原因,导致了黑龙江省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还存在着不足。一是对于网络舆情的重视力度不够。部分官员对待网络舆情还存在着传统观念,缺乏对网络舆情的科学认识,忽视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对网络舆情的处理也就过于简单,不能更好地倾听民声、收集民意。二是网络舆情监测环节薄弱。黑龙江省近年来开始重视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但在管理环节上不够牢固,网络舆情监测模式较为传统,方法比较单一。特别是县乡镇级别的地方政府,缺乏专业的舆情监测部门及专业人才。在日常的网络舆情监测中对于重要信息和常态信息的区分较弱,对于舆情信息的监测很难达到“快、准、真”的标准。导致舆情信息质量不高,一旦舆情事件发生,监测和预警环节会出现挂空现象,不利于网络舆情事件的及时处理。三是政府决策较为滞后。网络舆情的信息变化快,信息量庞大,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舆情信息的制造源,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这给政府部门的决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当网络谣言和恶意煽动的信息出现时,政府部门不能及时地进行信息甄别,很难在第一时间权威消息,平息网民情绪,也就很难抢占舆论制高点。黑龙江省政府对于舆情事件处理时,决策也存在滞后性。往往是在迫于舆论压力的情况下,才进行调查解决。四是政府部门间缺乏沟通。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大省,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在社会管理方式和舆情管理方法上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但政府网络舆情管理上存在着沟通机制不健全,管理重叠的问题。导致网络舆情应对出现漏洞,部门责权不清,多头管理,当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各部门之间往往出现责任推诿,互相指责的现象,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很难横向沟通、通力合作。

四、黑龙江省网络舆情管理的实现路径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思想意识

黑龙江省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管理要在思想上给与高度重视。首先,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互联网发展给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的影响,一旦某一领域发生舆情事件,要改变行政命令式的处理方式。坚决杜绝“围、追、堵、截”的态度对待网民舆论,及时给与网民正面回应。其次,科学认识各种网络传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下对新媒体的认知,以便加强舆论引导,抢占舆论的先机,消除网民的疑惑与猜测,避免谣言恐慌。

(二)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首先,加强地方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预警工作,监测网络敏感话题,观察网民舆论风向,充分挖掘网络舆情信息优势,使在众多的碎片化的网民意见中,收集民意、汇集民智,为其决策提供建设性力量;其次,建立黑龙江省专业的政府发言人制度,及时新闻消息,由政府官员、专家、各大媒体以及网民参与,权威解答民众关心的问题。

(三)强化管理,协调部门合作

首先,政府各部门内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与网络舆情相关的部门要加强沟通,通力合作,各部门之间不能闭门造车。在组织上形成各级领导干部负责制度,从市级到县级的分级管理制度,一级压一级,层层负责,内部的各部门与各管理机制之间要形成横向沟通,密切配合的组织关系。其次,加强政府部门与宣传媒体的合作,随着新媒体力量的不断壮大,黑龙江省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同时加固以往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关系,与一些知名网络媒体建立良好关系。以确保在网络舆情事件的事实真相时,公众无论从网上还是网下都能获得官方权威信息,为舆论导向做好准备工作。

(四)实行官员问责制,总结舆情治理经验

首先,坚决实行官员问责制度,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过程中,由于领导干部的态度不端、处理不当,使其舆情事件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其次,黑龙江省政府要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后,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并及时进行备案处理。以便为下次网络舆情事件治理提供参考,为更加科学的网络舆情管理提供经验。

五、结论

第9篇

一、组织机构

成立稽东镇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镇长方卫利担任,成员由其他班子成员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方卫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网络管理员和各办网络评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和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及时主动,准确把握。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后,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主要领导报送准确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随时进行研判,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宣传报道有利于稽东镇工作大局,有利于涉及事件的妥善处置。

(三)明确职责,严格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各办(中心)密切配合。

(四)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发生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时,由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领导,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发生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发生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时,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办(中心)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三、工作机制

(一)舆情预警。网络舆情管理员每天上网浏览有关稽东镇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在报告的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帖、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二)舆情引导。突发舆情发生后,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正面回应、妥善处理”的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稽东镇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迅速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三)舆情应对。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平息”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舆情评论员要以普通群众的身份、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出发,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不能漠视、一概不知和回避应对负面质疑;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选择重要信息在主流媒体,当事实的调查时间较长,一时拿不出完全的调查结论,也要考虑梯度信息,分阶段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维护稽东镇的良好形象。

第10篇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应对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网络舆情应对现状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它已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促发了网民的权力意识觉醒,但网络舆情的负面因素依旧存在,对社会发展造成威胁。政府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党和政府对网络舆情工作高度重视,但仍存在着应对不及时、应对不主动、监管无序化、问责不到位等问题,对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思想认识来看,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认识欠全面。

一是对网络舆情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正面回应不够。有的片面认为网络是年轻人的娱乐工具,有荒诞低俗甚至“很负面”的东西,所以在工作中仍按传统工作方法和模式行事; 有的对网络民意的关注往往停留在“高点击率”、“高关注度”、“大量跟帖”、“群体性”之类的问题上,而除此之外大量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处理;有的是对网民反映的问题,特别是不正之风、腐败现象等问题,不择手段地进行“删帖”,甚至一味排斥、打压,不少网络举报人因此获罪,使一些网民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网上举报的积极性。二是视网络舆情为民意的全部,对网络舆情过度依赖。盲目迷信网络舆情功能的强大,要求对网络舆论全面放开,不加干涉,听任网民发表观点,这种做法可能导致网络舆论失控,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舆论混乱。

(二)从管理体制来看,“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实行中存在不足。

我国现行的网络管理体制是“双轨统一分级管理制”,即党委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参与,中央、省属、外宣媒体都参与地方网络市场的竞争,使得整个网络媒体结构多元化,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化,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齐抓共管的现象,造成了网络舆情信息重复搜集、分散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而且在机构设置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机构设置不够健全。首先,虽然某些地方政府部门都设有网络舆情监测中心、站点,但很少设立应急机构,所以发生突发事件时常常由于准备不足而应对迟缓。其次,设立的机构间还未形成完整对接的严密规范的系统,内外协同联动管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区县以下的网络舆情监管站点有虚设形象,从监测人员的配备到其文化素质及政治敏感度等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都还达不到现实要求。

(三)从机制运行来看,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机制不系统。

网络舆情信息的庞大、变化的突发及影响力的强大加大了政府应对工作的难度,要保证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就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来看,虽然在实践的基础上已逐渐对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整个工作机制还未达到系统化的要求,如存在工作流于形式,人为因素作用较大;缺乏主动引导,依旧采取封堵舆论的方法;缺乏应对预案,透明性不高、应对失当等问题,使党和政府经常处于被动和被质疑的局面。

(四)从法律制度来看,网络监管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对互联网的立法还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等,它们的颁布对我国网络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法规较零散,不够系统,有些法律较为陈旧,已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传播。缺少外在的法律约束不仅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同时身处网络群体中,“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也助长了网络暴行的蔓延。

三、实现网络舆情科学应对的对策

(一)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理念。

首先,增强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产生媒介信息的能力。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政府官员需要学会运用官方网站、媒体网站、网民留言板、官方机构或官员个人微博等互联网新媒体手段,进行信息和意见沟通。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成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职责要求,使网络成为了解世界、掌握资讯,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

其次,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一要强化占领舆论阵地的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官员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发挥政府门户网站和主流媒体的政治优势和思想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正面宣传,扩大主阵地的影响力。二要强化把握舆论导向的责任意识。政府要努力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用主流媒体的声音占领网上新阵地,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多样化的思想热潮,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主流意识形态。三要强化化解社会矛盾的责任意识。政府官员要利用好手中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

(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体制。

1、实现网络舆情管理机构科学化。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常态,各级政府应该设立网络舆情常设机构来保证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常规性与延续性。从长远发展和管理需要来看,需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常设性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进行垂直管理。而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应对,需设立网络舆情应急机构。它是在其常设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临时机构,由宣传部门、职能部门、公安部门、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办公厅等成立领导小组。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和问题,还应组织成立“顾问团”。为避免出现应对失误,可聘请权威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公共危机处理专家等组成“顾问团”。

2、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

跨时空性是网络舆情与一般社会舆情的重要区别。网络舆情可以瞬时由一点辐射到地域上处于极度分散的广大受众,从而引发舆论狂潮。因此,政府要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就要努力促成内外协同联动管理。体制内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应在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信息共享及部门间协同工作体系,以便统一调度应急所需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权力资源和经费资源等,提高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政府需做好更多行业和网民自律的宣传,通过政策和财政等方面的支持,为其提供保障,最终形成“网络主导、官民联动、上下互通、快捷通畅、条块结合、密切协作”的立体式、全方位网络舆情快速反应体系。

(三)健全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1、建立完善的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研判是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关键环节,需要确定一套科学的研判流程。这包括:初步筛选--深入分析--综合判断--报告写作。初步筛选,即要将预设的目标舆情或热点舆情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来。主要通过建立归类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和图表呈现的方式来筛选。深入分析,即探究这些有价值的舆情的生成发展规律,找出其信息来源、传播路径、利益诉求和网民参与动因等,分析舆情走势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综合判断,即结合初步筛选与深入分析的结果划分舆情危机等级,提出方案。报告写作,即通过对网络舆情定性与定量的判断,最终要形成相应的网络舆情报告,做出规律总结和研判结论。只有确立严谨的研判工作流程,才能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2、建立系统的预警机制。

首先,根据研判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将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划分为:非常态的轻警告(IV级,蓝色)、警示级的中度警情(III级,黄色)、危险级的重警情(II级,橙色)、极度危险级的特重警情(I级,红色)。其次,建立预警组织体系。一是建立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与纵向体系。相关的中央到基层的各工作网点,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使预警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建立政府到公众的立体体系。政府是预警的主体,社会中介组织是沟通与反应民意的重要组织也可承担预警的责任,专业机构提供技术或理论支持,而社会公众是网络舆情最初感知的社会主体。三是建立网上到网下的双层体系。在预警工作中,既要密切关注网上舆情的发展变化,也要通过了解网下社会的动态,适时调整方案,提高预警能力。

3、建立完备的引导机制。

政府需实现引导途径多元化。通过借助网络发言人、网络留言板、官方机构与官方微博、网络评论员等进行舆情引导。具体注意事项:一是完善网络发言人机制。借鉴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团队和制度,坚持“说明大事,说细实事,说透难事,说清坏事”的引导原则。二是制度化回复与办理网民留言。成立固定的工作机制,明确办理机构和流程;组建网络留言督办处,真正做到“件件有回复,件件能落实”。三是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过硬的网评队伍,是将网络舆情引导好的重要组织措施。

4、建立高效的处置机制。

首先,实现案情处置程序化。通过科学的计划制定,完善的部门协调,充分的人财物保障,可将网络舆情案件的处理从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变成程序化的决策过程。这有利于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其次,加强对相关官员的问责力度。根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在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中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政府官员进行问责。最后,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后,要对危机情进行系统反馈和评估,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以不断提升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

(四)加快推进网络监管法制化。

1、尽快制定一部系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监管法》。对网民正常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界定,以规范其信息识别、、传播等行为,切实保障其正当的权利;对网络平台、网站、网络中介的职责进行合理的规范,加强对微博、社区网站等的有效管理;对政府监管的职责、监管的标准和方法作明确的界定,使政府互联网监管规范化。

2、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进行及时的调整、完善和补充。凡现行法律体系中与互联网相关且仍然适用的,应当保留;对已经不再适用的,应及时予以废除、修改和完善;凡现行立法不能涵盖的事项,要进行补充立法。从而形成一个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行业自律规范共同构筑的我国信息网络安全规范体系。

注释: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7-148.

新华网.中国互联网期待在法制监管“度”上展现智慧. http:///2010-12/16/c_12888614.htm.

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6.

第11篇

1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内涵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体现信息时代特点,是传统舆情在互联网媒介上的体现或延伸。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则进一步限定了网络舆情的范围,主要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职工(在这里主要研究高职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对自己关心的公共事件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公共事件,也可称之为中介性社会事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校本意义上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主要指在高职院校内的涉及到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权利、情感等有关的事件,并受到关注的事项。如有关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事项,有关学校发展决策计划方案等的事项。第二,非校本意义的中介性社会事项。比如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等。

2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2.1网络舆情事件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国内外重大事件、敏感问题、校园内的公共事件和校园周围的安全问题等,所有可能引起网络舆论风暴的中介性事项,都有可能在大学校园网络中间形成热烈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2.2网络舆情行为的非理性

一般情况下,高职大学生有着较为正确的是非观,在大是大非问题上都能保持正确的方向。然而在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过程中,由于学校生活较为单纯,信息来源较为闭塞,95后大学生又生活过于优越娇惯抗挫折能力差以及缺少社会经验,很容易在认识上产生偏差,酿成负面网络舆情。表现为发表过于偏激、带有激烈情绪和个人色彩的观点,甚至出现一些低级、无理的争吵谩骂。

2.3网络舆情的迅捷性和难控性

网络的便捷性、匿名性为高职大学生无拘束的发言和沟通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同时互联网具有双向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以第一时间直接与别人发生联系,进行跨时空的相互交往。如果某帖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会立刻其他同学的共鸣,反复转帖和跟帖,迅速形成网络舆情。

3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措施

3.1建立联动高效的校园网络舆情收集和预警机制

3.1.1成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

由校党委副书记亲自挂帅,成立网络舆情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员由学校宣传部、校办、学工部门、保卫部门、网络中心等职能部门组成。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明晰,信息互通,联动高效。

3.1.2 建立联动高效的校级、学院级和班级三级校园网络舆情收集和预警管理体系

强化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的收集和检测工作,从信息的收集、信息汇报到信息处理各方面都要保证渠道的顺畅和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必须及时了解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动态,尤其对发生在身边的突发事件要有一个敏感和清醒的认识,并能够将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反映到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办公室。要重点关注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技术,进行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话题的收集。在网络舆情泛滥前,要有预警,对于比较敏感的话题,要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将舆情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将信息反馈到有关决策部门。

3.2建设高效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3.2.1网络舆情常常会引起舆情危机,对突发事件要加强监控

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如网爬虫技术来进行信息的自动检测和监控来加强舆情监督,对有害信息进行必要过滤,将舆情危机控制在源头上,避免带来传播危害。有害信息的有效过滤方法很多,如断开物理连接、地址库过滤和防火墙过滤等。通过校园网络的实名验证和进行网络日志记录的方式对即时通信和网络聊天的内容进行监控,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实际效果很好,特别是在校园舆论比较活跃的版块进行实名制,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外来人员过激舆论的传播。

3.2.2加强网络设备自身的信息排查工作

往往由于没有足够的线索和证据,控制网络消极舆论非常困难。因此,通过网络系统设备进行网络的建设来增强对突发事件的排查,掌握网络信息的线索和证据,有利于保障校园网路的通讯、网络舆情的安全,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的隐患。

3.3建设高校网络舆情应急联动机制

3.3.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在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将网络管理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教育联系起来。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自律自觉。

3.3.2加强校园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要对舆情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保持对舆情信息的敏感,能够及时地掌握舆情信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舆情的控制。如通过培养网络舆论引导评论员,在高校内部组建一支人员构成齐全,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从事网络舆情的日常舆情引导工作,围绕热点主动撰写贴文,有效引导网上舆情。

3.3.3建设校园新闻发布机制,及时有效开展信息发布

对突发事件,对易引起舆情危机事件,信息渠道的畅通、快速、公开非常必要。建立高职校园新闻发言人制度,“将事件的真相实事求是地告诉师生,最大限度地压缩‘绯闻’,把师生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方式及时、快捷地告知公众,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化解,从而有效地稳定局面,安定人心”。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05-010-03

一、网络的发展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

(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网络也是一样,它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实施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因此,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理想化要求较高,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2)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思想开放、大胆前卫,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2)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办事没经验,往往容易通过网络,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发表错误言论,作出错误决定,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国家法律。(3)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4)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感。但是,网络作为一

新兴媒体,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健全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随意性很强,难以实时监控,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难以找到突破点,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自动采集网络媒体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开展分析研判,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的29个板块(可根据需求扩展),3000多个新闻媒体,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除此之外,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因此,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常备不懈,防患未然,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树立宣传正面典型,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深化教育效果,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4]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6 40.

[3]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