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2 12:2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舆情工作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组织机构
成立稽东镇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镇长方卫利担任,成员由其他班子成员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方卫利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为网络管理员和各办网络评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和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及时主动,准确把握。重大网络舆情发生后,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向主要领导报送准确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情况,随时进行研判,稳定公众情绪,掌控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强化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网络舆情的宣传报道有利于稽东镇工作大局,有利于涉及事件的妥善处置。
(三)明确职责,严格制度。按照分工协作、归口处置、集中应对的原则,由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各办(中心)密切配合。
(四)突出导向,分类处理。发生特别重大网络舆情时,由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请示,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共同领导,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发生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并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发生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时,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办(中心)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三、工作机制
(一)舆情预警。网络舆情管理员每天上网浏览有关稽东镇的相关信息,及时收集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分析评估态势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对发现的舆情,须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在报告的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帖、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二)舆情引导。突发舆情发生后,要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正面回应、妥善处理”的总体要求,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当网上出现涉及稽东镇的负面报道后,应坚持积极正面引导,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以正视听。有重大影响的舆情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迅速协调主流媒体,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三)舆情应对。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平息”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舆情出处,对引发该舆情的不实之处进行澄清。舆情评论员要以普通群众的身份、从普通网民的角度出发,在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快讲事实,慎讲原因,引导舆情的正面发展,不能漠视、一概不知和回避应对负面质疑;当负面影响增大时,领导小组要及时拿出统一的解释口径,选择重要信息在主流媒体,当事实的调查时间较长,一时拿不出完全的调查结论,也要考虑梯度信息,分阶段降低不良信息的影响,维护稽东镇的良好形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税制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社会公众对税收问题的关注度逐步“升温”,税收领域已经成为了一个高度敏感的地带,甚至成为不少矛盾的汇集区域。例如“馒头税”“月饼税”“房产证加名税”等等负面事件的聚焦、炒作和放大,让所谓“重税猛于虎”“税负痛苦指数”等负面舆情充斥各大媒体,让税收问题立于风口浪尖之上。同时,微博、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也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飞速传播的信息平台,这些都加剧了税务部门舆情事件的放大、升级,甚至扭曲、变形。在如此多平台大数据充斥的时代,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其负面影响将更加严重。作为基层税务部门,如何掌握、利用好大数据,科学应对涉税舆情,迅速化解与疏导舆情负面影响,把握税收舆论主动权,便成为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审时度势:认识大数据时代网络涉税舆情新形势
大数据,意味着我们可以掌握、分析和使用的数据大量增加,但同时,有效管理和科学驾驭海量数据的难度也显著增大。因此,网络舆情管理既面临新的机遇,也不得不接受新的挑战。作为直接关系广大纳税人切身利益的网络涉税舆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网民对于税收政策法规、税务机关和税务工作人员的意见、态度和倾向,同样具有网络舆情的诸多特点。
(一)全力以赴,应对网络涉税舆情管理新挑战
一是处理海量信息难度加大。海量的网上信息给有效掌控提出了数量庞大的挑战,而大量政治、经济、社会等相关性因素的融合使涉税舆情更加包罗万象、复杂多变,想要有效把控数据变得异常困难。二是应对极速传播挑战重重。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证明,大众对于负面信息的关注和恐慌程度较高,因此大众对于负面信息的敏感度也更高,更容易相信负面信息的真实性,进而放大和强化舆论上的偏激情绪。
(二)抢占先机,把握网络涉税舆情管理新机遇
一是拓宽网络涉税舆情管理维度。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从更长时间、更广领域获取网上涉税舆论和数据,强化比对分析,预判舆情发展趋势,提高舆情管理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二是提升舆情管理的技术支持力度。借助大数据获取、分析技术,推动涉税舆情掌握的多元化和分析的精准化,努力实现“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为实践服务”的目标,推动税务机关对网络涉税舆情的精准把握与高效应对。
(三)积极作为,适应网络涉税舆情管理新要求
一是部分向整体的转变。过去的网络涉税舆情管理侧重于针对个别涉税舆情事件如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和管理,大数据则能够更好地把握网络涉税舆情的整体态势和相互联系,实现从部分到整体的转变。二是应对向预测的转变。大数据的核心是利用海量数据进行事前的预测,在海量的数据中通过比对、分析,发现背后隐藏的密切关系,从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提前做出部署、预防和有效应对。
由于税收工作与纳税人的密切关联,使得税收工作日益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和重点。税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些看起来微小的失误和瑕疵都有可能在网上快速放大、传播和炒作,引起广大网民的关注和议论,甚至可能发酵,形成较大的舆情浪潮,损害税务工作人员及税务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进而诱发涉税舆情危机。因此,需要我们有效把控、辩证分析、积极应对、及时处理,善于运用大数据来强化网络涉税舆情管理。
二、思维变革:数据思维创新网络涉税舆情管理
为最大可能减少网络涉税舆情的负面影响,应积极创新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涉税舆情管理,将大数据理念和手段贯穿于其中,做到大数据和税收工作领域的高度结合。
(一)用大数据思维管理涉税热点焦点问题
网络涉税舆情本质上是民心民意的体现,是热点焦点问题的汇集,加强网络涉税舆情管理就是要加强对涉税热点问题、对纳税人诉求的密切关注。要运用大数据强大的“关联分析”能力,把各方面数据整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和重点剖析,挖掘网络涉税舆情和民情民意背后的深层次关系,实现网络涉税舆情管理的有序推进。
(二)用大数据思维开展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政务公开应当从单纯的重视“信息公开”推进到强化“使用分析”,要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涉税大数据政务公开系统,强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使用、分析,让数据发挥最大价值。
(三)用大数据思维强化日常舆情管理
要探索运用大数据,突破传统舆情管理的领域,建立网络涉税舆情大数据管理共享系统,实时记录网站、博客、微信、论坛等各个网络平台数据,全面监控、深入分析涉税舆情的存在状态,及时跟踪、了解其传播动态,从海量相关的涉税舆情数据中找准管理重点,以“数据驱动”来推动网络涉税舆情管理。
(四)用大数据思维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在大数据时代,社会突发事件的放大常常与互联网如影随形,网络往往给突发事件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探索建立多种数据分析模型,综合分析突发事件的性质状态、发展趋势、传播平台、浏览人数、网民倾向等各方面数据,快速准确地确定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做到科学研判、快速处置、妥善应对。
三、体系建设:多管齐下推进网络涉税舆情管理
在大数据“双刃剑”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积极适应大数据时展要求,从体制机制建设、技术手段更新、人才队伍提升等各个方面加快创新,积极构建完善的网络涉税舆情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网络涉税舆情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一)健全大数据舆情管理体制
一是要健全内部沟通交流机制。建立由信息中心牵头的大数据网络涉税舆情管理体制,统筹征管、核算、法规等各部门数据的汇集、管理和利用,打破各部门之间“各管各数”的数据缺陷,推动税务机关内部大数据的全面收集、分析工作。二是要建立外部信息共享机制。数据只有整合利用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要探索建设统一高效的大数据基础平台,实现财政、统计、外经贸等相关领域数据的统一存储、互相交流、规范管理,进一步强化分析,密切实施监控,实现对大数据的高效利用。三是要建立舆情监控机制。各级税务机关要制定网络涉税舆情监控和搜集上报的工作方案和细则,指定专人负责网络涉税信息的收集、整理、共享,随时了解网络涉税舆情动态,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科学妥善应对。
(二)强化舆情管理大数据技术支撑
大数据既有全面、动态、开放等优势,也有价值密度低、分析难度大等难点,必须加快技术升级,提高数据筛选、分析、利用的能力。一是提升数据监测技术。提高对媒体、论坛、博客、微信等网络平台数据的全面收集、高效融合、去伪存真的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对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的自动识别、科学分析能力。二是提升数据存储挖掘技术。建设具有海量存储能力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存储、读写、分析和交换。从海量数据中快速识别、精准抓取有价值数据,并深度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三是提升数据分析技术,包括关联分析、语义分析、聚类分析等等,自动分析网上言论蕴含的意见倾向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揭示并预测舆情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高校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重要工作。如何及时、积极、有效的应对危机,成为高校突发事件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对舆情的正确引导能够有效化解伴随突发事件而来的舆情危机。探究建立在舆情引导基础上的应急机制有助于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营造和谐的高校舆论氛围。
关键词:舆情引导;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01-03
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平稳发展后,我国迎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高校作为知识、信息及人口都高度密集的单位,突发事件数量也呈现急剧增加的态势。
新媒体环境下,频繁出现的高校突发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校舆论危机时刻都在提醒着我们,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已经不能仅从监管和控制来着手;更应从对舆情的研判入手,建立一套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一、情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所谓舆情,是由个人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或特定事件所持有的群体性情绪、意愿、态度、意见和要求交错的总和及其表现[1]。综上,舆情的实质可以认为是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所做出的反应。在新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舆情更大程度上指的是网络舆情,也就是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公众事物所做出的态度和反应。
也正是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介入,使得当今的舆情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网络舆情参与主体多元化。互联网技术和使用终端现已高度普及,不同教育、文化、社会背景的人群可以在网络世界实现沟通互联,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们是身份不同、背景各异的网民群体。
其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互动性。网络的普及,使得人群间原有的职业、身份、地域等壁垒被打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对同一事件、话题发表看法,并利用网络与其他网民就事件展开讨论。这些讨论有时甚至衍生出新的舆论事件。
再次,网络舆情参与主体高度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群体中个人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的网络实名制并未完全落实,人们使用网络时,可以抛开自己的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发表一些非理性的言论和看法。
同时,网络舆情内容复杂。社会中的多元文化依托网络得以发展和碰撞,这是网络舆情的重要特点,也正是因此使得网络舆情的内容更加复杂。
另外,网络舆情传播迅速。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评论者及分享者,往往一条信息在短时间内便成指数倍扩散[2]。
最后,网络舆情具有较大破坏性。网络舆情多是由一个时期的热点事件所引发的,其传播主体的去个性化,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和传播的迅速性都使得虚假的、负面的消息会更加快速的传播到更大范围,如果任其发展,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点
针对高校突发事件这一概念,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解释。有学者认为“高校突发事件一般指在高校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校园或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和损害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3],也有人认为“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的,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4]。无论从哪一种定义,都可以看出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突发性、危害性和一定程度的不可控性的特点。综上,本文所述的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自然、人为、社会因素引起的,在高校内部或外部突然发生的,对校内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或精神状况造成伤害的,对校园和社会稳定发展造成威胁和损害的紧急事件。
三、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分类
高校突发事件的性质各异,成因也各不相同;按照突发事件成因的种类将高校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1.不可抗因素。主要是指如战争、地震、火灾、恶性疾病等;此类因素发生时极易引发群体性的伤亡事件。
2.个人因素。大学生心智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思想单纯,行为方式简单;多数大学生遇事易冲动,易将小事化大,最终酿成大祸。
3.家庭因素。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5后”独生子女,甚至部分学生的家长本身也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个性化,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同理心,喜欢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4.学校因素。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学校软硬件设施发展滞后,教职员工配比都严重不足,管理制度陈旧等一系列的失衡都导致了学校服务能力的下降,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从一方面增加了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5.社会因素。大学生是最活跃群体,也是最易冲动、易受蛊惑的群体。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青年学生进行“洗脑”,煽动学生,引发,借大学生之名对高校进行攻击,间接对政府施压。
四、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现状及剖析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快速性。大学生群体人数多,联系紧,网络普及率高;导致了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消息传播迅速;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会进一步加速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酵。
2.被动性。多数高校突发事件先是由非官方消息源披露,这个消息源有时并非当事人,多是小道消息。非正规的消息源占据了主动性,并直接决定了公众对事件的第一印象和舆情的指向;也导致了后续官方跟进时对舆情处理非常被动。
3.指向性。当学生、教师或是高校相关人员参与到突发事件中时,在一段时期内部分网友会因对学生、教师或是相关人员群体的不满甚至私人恩怨,将矛头指向高校,进行攻击。
高校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中之所以如此被动,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内的事件相关部门间推诿、扯皮,丧失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相关部门“官本位”的行事作风,不善于或者说是不屑于同媒体打交道,放弃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另外还有一方面,多数高校虽然建立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但并未建立相关事件的舆情引导机制。基于以上原因,高校官方在突发事件中丧失了话语的主动权,无法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和舆情控制。
五、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基本原则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负面舆论形成之前,高校应善用媒体进行有效的舆情引导。由于舆情引导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因而高校和媒体应注意引导舆情时的方式方法[5]。为了能更好的实现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及时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及时让公众了解信息,发挥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对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新信息的解释[5]。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迫切需要获得相关信息,而高校要做的就是让公众在第一时间获得有效信息,从而避免非正规渠道消息对舆论的负面影响。
2.真实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应的在第一时间明确事件原因,分清责任,将事件的真实原因和经历,采用适当的方式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一方面杜绝了以讹传讹的局面,同时也提高高校官方信息的公信力。
3.主动性原则。突发事件一旦发生,高校应快速反应,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一方面,校方应积极联系教育管理部门、媒体和相关部门、机构,做权威信息,将公众的关注重点引导至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提升高校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校方还应借媒体之力获得舆论引导后的公众反应,共同制定好下一个阶段的引导工作方案。
4.一致性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校方要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对外的信息和沟通交流工作应由专人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高校不同部门或不同领导对事件的不同回应给学校舆论引导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好的做到官方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5.多样性原则。针对不同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应建立不同的舆论引导机制。针对同一突发事件,在舆论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应有不同的引导重点和方式。针对舆论所反映出的不同的公众反应,也应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
六、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基于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可以有效的控制一些针对高校的恶意言论;并且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在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防止因非理性舆情的传播而导致的事件恶化。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可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1.监控预警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引发舆情重在预防,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机制。新媒体舆情监控作用不仅体现于对舆情信息的感知与收集,还可通过新媒体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6]。为了更好地完善舆情监控体系,应在高校中建立“学生工作主管领导-思想政治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为主体的三级信息监控体系;发动该体系中的成员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各类媒体信息进行筛查、分析,及时感知舆情信息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预防和控制舆情恶化。
2.快速反应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快、破坏性高,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三级信息监控体系既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体系,也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快速反应体系。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人员必须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丰富的一线信息,结合三级信息监控体系,自上而下,分工合作,在学生、学校、社会等层面进行快速反应。
3.沟通引导机制。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后,为了缩小影响面,一些高校往往采取强硬措施,限制学生自由,封锁信息,导致内外部信息不畅[6],结果适得其反。因此,高校应建立成熟的信息机制,加强对外沟通: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公众事件的发生、进展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另一方面,事件发生后应立即启动舆情引导机制:根据舆情的最新发展状况,结合事件的发展,综合考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件,理性发表评论,有策略地引导舆情走向,进而消除外界对事件的误读,以及不良舆论造成的影响。
4.消融总结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后期,社会对事件关注度降低,舆情传播减少;此时为避免舆情反弹,高校可运用教育引导的方式来进行舆情消融。
最后,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彻底消亡后,应及时针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发展和舆情引导工作进行总结,不断提炼、更新基于舆情引导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促进高校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基于网络舆情研判的突发事件应急舆论引导[J].新视野,2013,(4).
[2]陈阿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3]汪路勇,方文明,高校突l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青年记者,2013,(12).
[4]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
[5]吴云才,社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原则和应对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7(下).
[6]刘立波,郭玉铸,高等学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探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收稿日期:2016-12-10
一、背景介绍
旅游市场秩序问题既是关系到旅游业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桂林市发展旅游业以来每年反复抓、重点抓的老问题。桂林是国内发展旅游业较早的城市,在发展旅游业的历程中始终伴生着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始终贯穿着我们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的思考和治理,丝毫不敢懈怠和放松。
2011年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是新时期国家赋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市场秩序直接影响到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的权益,直接关系到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游客权益、促进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使对旅游市场加强监督管理规范的认识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桂林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性整顿规范旅游市场工作大会,提出了整顿规范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成立了市长亲自挂帅、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为了加强领导,还增加了市纪检监察、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作为成员单位进入领导小组。市旅游部门制定了《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确立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制定了时间进度表。各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也组织进行了深入的动员和学习,不断提高对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形成了相关部门主动地投入整治行动,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全市的大事,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大家认为只有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才能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二、积极探索旅游监管新方式,不断加大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力度
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旅游市场的监督管理。为了提高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的效果,适应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多年来,我们在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推进综合执法,坚持依法监管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发展旅游业必须要实行以法兴旅。但由于目前旅游法规还不健全,要完全依靠旅游法规进行旅游市场监管还有一定局限。因此,探索实施综合执法不失为一条依法治旅的有效途径。我市对旅游监管实行综合执法起始于2002年,当时也是为了整顿旅游市场的需要,为了加大整顿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管理、依法行政、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的工作方针,成立了由旅游、工商、公安、交通、文化、物价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旅游综合执法大队。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地点设在市旅游质监所,日常管理和日常工作安排由旅游质监所负责。综合执法大队主要查处欺客宰客、无证经营等重大案件。在市场监管上,综合执法大队与旅游质监所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旅游市场的常规检查中,综合执法大队协助旅游质监所,当好后盾;在对重大案件进行查处时,旅游质监所则给予综合执法大队积极配合。综合执法大队对重大案件进行处理,实行集中调查、集体研究、各部门依据各自执行的法律法则作出相应处理的工作机制。近10年来,综合执法大队充分发挥了整体联动、联合执法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对旅游市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整治,成效显着。
2012年,为了推进旅游综合执法,我们进一步充实了综合执法大队的力量,增加了宗教局、漓江风景名胜管理局的人员进入执法大队。对抽调到综合执法大队工作的同志,采取集中上班、严格考勤、年底考核的方式,严肃工作纪律。实行执法大队人员工资福利关系在原单位不变的政策,调动队员工作积极性。调整案件处理方式,执法大队在联合执法检查中查获的案件,根据案件的属性和各部门职责权限实行移交立案查处和结案报告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提高了执法效率,加大了监管力度。2012年以来,综合执法大队对一些旅游景区新出现的以非法宗教活动为名骗取游客钱财、以贩卖假中药材为诱饵欺诈游客的不法分子进行了严厉打击,取缔、关停非法场经营所4家,责令4家景区停业整顿或限期整改,对6名不法分子及其经营场所分别给予了行政、刑事等处罚,净化了旅游环境。
2、利用科技手段,强化市场监督
在旅游市场监管实践中,我们感到,传统的旅游监管方式已经不能完全胜任旅游市场秩序的维护与管理,面对科技与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和探索现代信息科技在旅游市场监管中的应用。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全区文化广电和旅游系统防控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的领导,有效控制疫情的输入、传播和蔓延,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经研究决定,成立区文广旅游局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二)下设七个专项小组
1.综合协调及信息报送组:负责统筹调度系统防控工作,收集每天各组工作情况,及时收集、整理、报送相关信息;完成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工作。(组长:,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2.景区(酒店)督导组:负责督促区内的A级景区、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等经营主体严格按要求落实防控措施。(组长:,责任股室:文化旅游股)
3.文化经营场所督查组:负责督促辖区内网吧、KTV、书店、酒吧、游戏厅、电影院等文化经营场所严格按要求落实防控措施。(组长:,责任股室:区文旅综合执法大队)
4.宣传引导组:负责组织督促网络公司维护全区广播设备设施;整合相关宣传资源,配合宣传部等单位广泛开展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工作。(组长:,责任股室:广电事业股)
5.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管理组:负责做好文博图等场馆的关闭管理工作。(组长:,责任股室:文发中心、相关机构)
6.后勤保障组:负责为系统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后勤保障,做好药品、宣传物资等保障。(组长:,责任股室:局办公室)
7.作风保障组:负责检查督促机关各股室、下属事业单位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情况;对不担当、不作为、不服从组织工作安排以及传播谣言等违纪违规行为严肃处理。(组长:,责任股室:局办公室;约请纪检组参加)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实防控措施
(一)做好文化旅游市场管理工作。督促指导辖区内所有景区、文化娱乐场所(游乐场、电影院、KTV、网吧等)、旅行社服务网点(建华旅行社服务网点、乐游旅行社服务网点)和其他公共场所(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书店等)暂停对外开放(营业)。督促指导相关单位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和定期消毒,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处置。
(二)做好大型集会活动管理工作。取消2020年区春节期间系列文艺演出以及相关活动安排;暂停辖区内单位和个人举办的广场舞等大型文化集会活动。
(三)做好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工作。密切关注卫生健康部门的有关疫情防控信息,利用广播、电子显示屏、设点宣传和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科学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及时正面引导行业舆论,坚决避免发生重大舆情。
三、强化四个到位,切实担当履职
(一)思想上务必重视到位。机关各股室、各下属事业单位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站在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高度,切实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二)责任上务必压实到位。机关各股室、各下属事业单位要按照方案细化分工、落实责任,及时传达动员系统所有干部职工,切实将每一项工作落到每个人头、每个环节、每个时间节点,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近年来,__市妇联高度重视以留守流动儿童、监护缺失儿童为主的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建立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争取政策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实事化、载体化、社会化开展关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三个一”推进困境儿童关爱工作取得成效。一以贯之做好实事化帮扶。走村入户、调查摸底,更新和建立困境儿童档案,目前全市登记在册1366名困境儿童、1757名春蕾儿童、54144名留守流动儿童信息档案。对监护缺失、低保家庭儿童,列入困境儿童助学帮扶计划,2015年发放助学金273.2万元,受益1366人;对低保边缘家庭儿童,列入春蕾计划,2015年发放助学金126.7万元,受益1193人。一丝不苟推进载体化服务。在农村社区建立110家儿童快乐家园,实现有儿童教育辅导、有家长学校,有亲子实践活动,有亲情视频电话,有少儿图书室,有体育活动设施的“六有”目标;联合文明办、教育局建成蒲公英关爱行动网站,建立了留守流动儿童、困境儿童、春蕾儿童、爱心妈妈志愿者数据库,实现在线申请、在线更新、在线结对等功能。一个是儿童身边的家园,一个是网上虚拟空间,已经成为关爱困境儿童工作的两大服务载体。一心一意开展社会化关爱。开展寻找十佳“自强不息好儿童”、“手拉手、交朋友”、微公益行动等亲子实践活动,鼓励儿童树立积极乐观、克服困难、自信自强的阳光心态。对2559名困境儿童和春蕾儿童,落实校内有老师结对,校外有爱心妈妈帮扶,对孩子的学习、心理、成长、生活等方面给予关爱帮扶。一批社会组织和爱心妈妈加入到关爱队伍中来,如__事务所用社会工作法关爱失足少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__青少年事务中心实施“逆风飞扬”项目,帮助孩子增强抗逆能力等。
二、“四行动”启动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试点工作。2月,__省民政厅、省妇联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工作试点的通知》,__将试点社会干预儿童家庭监护缺失,农村留守儿童被列为主要对象,__为首批儿童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工作试点地区之一。作为试点地区,__市积极开展“四行动”:一是联动协作,争取项目支持。与民政部门商量工作思路,争取公益创投项目支持,争取市委组织部的支持,把困境儿童帮扶作为社区党员关爱基金的项目之一,作为“两学一做”的内容之一。二是开展调研,确定试点乡镇。奔赴__、__等地开展调研,对困境儿童进行了初步摸排,并自我加压,确定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__区__镇、__县__镇两个乡镇为省级试点,鼓励其他各县市区自行确定一个试点。三是建立队伍,夯实人才保障。在市级层面,建立文明办、民政、妇联、教育、公安、高校教师、社会组织负责人等组成的家庭监护缺失社会干预工作专家组,并确定市心理协会、律师协会、家教研究会、__社工事务所、立智微教育等作为智力支持单位;在试点乡镇,分别建立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干预专家组和爱心妈妈三支队伍。四是顶层设计,细化工作方案。按照国务院、省妇联、省民政厅、__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对照试点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方案,着手制定评估干预体系、精准帮扶办法和转介工作流程等。
三、“五举措”建立家庭监护干预机制,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按照试点工作要求,__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扎实谋划工作。一是部门联动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建立健全关爱保护工作的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舆情应对等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路径;把试点工作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扶贫开发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工作共联;通过购买公共服务鼓励专业化社会组织和爱心志愿者参与,从而完善“政府托底、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良好格局。二是建立信息档案,开展动态监测。按照孤儿、监护缺失、权益受侵、家庭贫困留守流动儿童等8种类型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一个都不能少,实现一人一档,动态监测;建立爱心妈妈和专家志愿者信息库,了解帮扶资源和专家特长,为精准帮扶干预夯实基础。三是进行评估分析,实施精准干预。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孩子面临困境的状况开展评估分析,将8类困境儿童分为帮扶、干预、监测三大类,综合施策、量身定制包括助学帮扶、教育辅导、心理疏导、安全引导、行为矫治、医疗救治、临时照料、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对监护人家庭提供困难救助、监护指导、就业创业指导等服务。四是整合各方资源,夯实干预基础。整合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困境儿童助学帮扶、春蕾计划、扶贫开发等项目,解决帮扶的资金问题;通过学校老师、爱心妈妈“2+1
”帮扶,专家、社会工作者“2+1”干预,确保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困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组织专家对试点乡镇开展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社会工作方法等专题培训,提高家庭监护社会干预工作水平。五是开展教育巡讲,引导家庭履责。通过空中讲堂、网络讲堂、送讲座下乡、家庭情景剧、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亲子大讲堂百场公益巡讲,传播科学家教、法制知识、安全守护、女童保护等知识,引导外出务工父母回乡就近创业就业,履行家庭监护的主体责任。
1、积极开展车用燃油专项整治。按照《省工商局关于开展车用燃油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车用燃油专项整治,加大对车用燃油的抽检力度,严厉查处销售质量不合格车用燃油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无照经营行为。
2、开展集中整治空气和饮用水净化类生活用品专项行动。针对市场上出现部分经营者在空气和饮用水净化类生活用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空气和饮用水净化类生活用品专项行动。
3、积极开展2015红盾网剑专项行动。按照《省工商局关于印发2015年“红盾网剑”专项执法行动方案的通知》(工商发〔2015〕13号)的要求,突出对网络交易平台的重点监管,深入开展2015红盾网剑专项行动,坚决打击网络商标侵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二)积极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1、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查办商标侵权大要案件,规范商标行为。以高知名度商标、涉外商标、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和绿色食品标志为重点,围绕食品、农资、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等行业,依法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和商标违法使用行为,督办查办一批重大商标侵权案件。加强商标行为监管,依法查处商标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规范商标市场秩序。
2、继续整治不正当竞争突出问题。加强对实体经营者网上经营、宣传的监督检查,实行网上网下结合,加强对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保护;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促进创新发展。
3、进一步加强农资监管工作。深入推进红盾护农工作,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突出打击销售假冒伪劣肥料、农机具、农膜等违法经营行为,切实解决农民生产后顾之忧。
4、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进一步做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围绕家用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等涉及消费者健康和安全的重点商品和有关服务,组织安排2015年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指导各地开展抽检并依据抽检结果开展监管执法。组织开展农村商品质量和儿童用品质量等专项整治。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开展消防产品、建材市场等专项整治,积极开展行业治理整顿,促进商品质量源头治理。
5、强化违法广告查办工作。依托广告数据中心,以传统媒体为重点,开展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突出案件查办重点,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药品、医疗、食品等类别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一查到底,加大对违法主体的惩治力度,建立完善广告信用“黑名单”制度。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广告法》。
(三)认真落实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
认真贯彻落实《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和《工商总局关于依法公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的意见(试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门户网站或者专门网站等及时全部公开行政处罚案件信息。
二、组织机构
省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办公室、人事处、法制处、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处、企业处、市场处、个体处、外资处、消保处、网络与合同处、商标处负责人组成,统一组织领导全省工商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督促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协调查处、督办跨市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重大案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商标处,承担综合汇总工作。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要加强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实方案,精心组织、层次分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氛围。以网络市场监管、农村市场整治、商标专用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广告法》修订等方面的内容为重点,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正面舆论引导力度,扩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加强重点舆情监测与分析,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
(三)加强工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领导及相关人员要增强大局和整体意识,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将专项整治与日常执法工作有机结合,确保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取得实效。
有效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等各类侵权假冒行为,为贯彻落实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维护意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于营造良好的投资与技术创新环境、服务于提高社会各界知识产权法律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维护力度,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推动包河跨越赶超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提高全社会商标保护意识,通过开展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涉及侵犯知识产权、食品药品平安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高压态势。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重视知识产权维护的社会氛围。加强执法协作,提升执法效能,加大执法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维护和司法保护的作用,全面提升维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的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重点
以产品制造集中地、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多发地、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村为重点整治区域,以维护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以及食品药品平安为重点内容。以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为重点整治领域,以图书、音像、软件、大宗入口商品、汽车配件、家电、手机、食品药品、种子、农资为重点查处产品,遏制规模犯知识产权行为,大力净化市场环境。
四、工作方法
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1月上旬至1月中旬)各街镇、包河工业区、滨湖功能区和区有关部门、单位依照本方案制定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1月下旬至2011年2月底)各街镇、包河工业区、滨湖功能区和区有关部门、单位依照专项行动方案和外地本部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3月)各街镇、包河工业区、滨湖功能区和区有关部门、单位对专项行动情况进行总结。
五、主要任务及责任部门
(一)依法打击侵犯著作权行为。加强对印刷复制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企业的监管。取缔无证照经营地下印刷复制窝点,阻断非法侵权产品的印刷复制渠道。加强网络知识产权维护,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以及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欺诈行为。深入开展版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视听节目服务网站播放正版节目的监督工作,加大对图书批发市场、各类书店,音像批发、零售、出租门店,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企业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责任部门:区文广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二)切实维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以维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为核心。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方面,加强对商标印制企业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村、大中型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宾馆、酒店等场所为重点执法场所的监管。重点查处和打击大宗入口商品、汽车配件、手机、药品、种子、服装鞋帽、箱包、家用电器等重点产品。加强对各类销售行为的监控力度,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严厉打击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和冒用他人企业名称、姓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以假充真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规模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责任部门:区工商分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三)切实维护专利权。加大对专利领域反复、群体、恶意侵权以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分阶段查处涉及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权的侵权、假冒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专利工作的指导,制定专利维护措施,有效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维护,加大对查实的进出口侵犯知识产权企业的奖励力度。责任部门:区科技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四)加强农业、食品药品、工业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知识产权维护工作。强化从种子生产源头治理侵权假冒行为。重点打击无证生产和“套牌”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行为。以食品药品平安为重点,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打击危害群众健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强化从生产源头治理侵权假冒行为,严格审查生产企业资质,坚决取缔无证生产,依法查处以假乱真,冒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的行为,依法查处伪造或冒用厂名、厂址、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行为。责任部门:区农林水务局、区经促局、区卫生局、区质监分局等依照各自职责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五)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和市场反映强烈、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侵权案件。提高办案效率,并依法及时移送涉嫌刑事犯罪的侵权案件。公安机关要及时审查行政执法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或线索,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依法立案侦查。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犯罪案件的监督。司法行政部门要指导律师依法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辩护工作。相关部门要主动支持配合检察机关履行审查批捕、审查、诉讼监督和立案监督职责;支持配合法院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审理工作。责任部门: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监察局等依照各自职责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六)加强对专项行动的宣传。大力宣传我国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曝光力度,曝光典型案例,推动重特大案件公开审理,以案说法,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全面宣传我区知识产权维护取得的成果,树立一批尊重知识产权、重视创新、遵纪守法的典型,弘扬正气,营造维护知识产权、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社会关注知识产权、食品药品等热点问题,及时组织新闻、访谈报道,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定期召开例会,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向。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重点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维护能力,提高社会各界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扩大舆论宣传的社会效果。责任部门:区商务局、新闻中心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负责协调全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督促检查工作进展,督办重大案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商务局,承担日常工作。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包河工业区管委会,滨湖功能区管理服务中心,区政府有关部门、单位要把此次专项行动列入重要日程,尽快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职责,抓好组织实施。实行政府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力致使假冒商标、侵权盗版、群体性专利侵权泛滥,工作局面临时不能扭转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二)加强通力协作。依法行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有效整合各执法部门的执法资源,强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区域之间的案件信息沟通,探索区域联合执法的有效途径,建立重大案件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指导思想
消除麻疹工作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密切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提高人群麻疹疫苗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及时处理暴发疫情等策略和措施,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二、目标
年全区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100万以下。
三、工作指标
——以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全程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5%以上,儿童满8月龄、18月龄、6岁疫苗及时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15岁以下流动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托幼机构、学校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补种率达到95%以上。
——以区为单位,麻疹监测病例中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20/100万以上,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90%以上,暴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和调查处理率均达到100%。
四、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提高并维持高水平麻疹疫苗接种率
1、切实加强常规免疫工作。严格执行我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8月龄儿童全部使用麻风联合疫苗,18月龄-24月龄儿童年5月1日后全部使用麻腮风联合疫苗,6岁儿童全部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1.5-5岁儿童含麻疹成份疫苗常规免疫2剂次接种率要达到95%以上,6岁及以上儿童3剂次接种率要达到95%以上;各针次疫苗要按照接种程序及时接种,适龄儿童在8月龄和18月龄当月接种及时接种率要达到90%以上。要每月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及时发现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地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免疫空白。各地要把常规免疫接种率作为消除麻疹工作考核的主要指标。
2、适时开展高质量的补充免疫活动。年,我区将结合自身麻疹发病强度、流行特征及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并充分考虑学龄儿童、流动人口及计划外出生儿童等人群麻疹防控工作需要,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及时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应急免疫或强化免疫,切实有效地控制麻疹疫情。同时,将根据《市年麻疹疫情控制工作方案》要求,年秋季在全区范围对高中或大中专学生(含民办职业学校等)、流动人口等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各单位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3、严格落实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与疫苗补种工作。要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做好每年9月集中开展的“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月”活动,切实保证在儿童中建立高水平免疫屏障。
4、加强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做好疫情控制工作。在开展麻疹疫情和人群接种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高危地区和目标人群,分类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疫情防控。以儿童发病为主的地区,要着力做好常规免疫工作,重点是采取措施加大流动人口、计划外出生儿童的搜索力度,以发现未免疫和未全程免疫的适龄儿童,并及时予以补种。以成人发病为主的区域,除了要继续保持当地适龄儿童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之外,要将工作重点放到城乡结合部居住儿童、流动儿童和大中专学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麻疹发病重点人群上来,加强成人麻疹疫苗接种工作,避免因外来麻疹病例的输入波及本地易感人群进而导致麻疹疫情的蔓延。
(二)加强麻疹监测,提高麻疹监测能力和水平
各级医疗机构和区疾控中心要严格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年版)》及全国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等相关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灵敏性和特异性,同时及时做好麻疹疫情网络直报、个案调查、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等工作,确保各项监测指标保持在高水平;同时,自年6月起,各单位要对单例麻疹病例严格按照麻疹暴发疫情规范开展相应调查、处置工作。在开展病例调查的同时,不仅要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同时还要评估病例周围人群免疫状况,分析、确定可能发生暴发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和暴发原因,并对疫情向周边区域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三)加强麻疹疫情分析及疫情应急处置
区疾控中心要定期分析麻疹疫情,根据疫情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各单位要提高控制麻疹疫情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聚集性麻疹病例,快速做出以应急免疫为主的处置措施,将麻疹暴发规模控制在最小范围。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加大干预力度。
(四)控制医院感染,消除传播隐患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对具有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同时对麻疹病例要严格进行隔离治疗,并加强陪护人员的防护和管理。区疾控中心要会同区卫生监督所依法加大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以及现场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及早发现并消除隐患。
(五)强化宣传教育,化解风险
各单位要以预防接种宣传日为契机,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使消除麻疹相关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有利于消除麻疹工作的舆论和社会氛围。同时要开展舆情监测和风险沟通,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负面信息,及时解疑释惑,澄清事实。
五、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
一、周密部署,前期工作扎实
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成立了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并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出台了《实施方案》、《宣传方案》等系列路线教育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了路线教育各项工作制度,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部署,全局干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搞好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迅速在全县交通运输系统掀起了开展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
二、科学安排,学习教育扎实有效
根据县活动办的要求,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我局拟定了《学习计划》,编印了《学习资料》及《学习要点》,通过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听取讲座及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确保了“时间、内容、人员、成效”四个到位。全局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对照先进学、真正触动了思想、触及灵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参加活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结合行业特点,科学确定学习内容。在上级规定的学习科目外,补充了同志关于群众路线论述的三大名篇、市交通运输局开展路线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交通运输行业部分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并把所有学习内容汇编成册下发给所有学习对象。
2、结合干部队伍现状,创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在组织集中学习、观看电教片、开展自学活动等学习方式上,我局坚持创新方法,提高了全局干职工的学习兴趣,保证了学习教育阶段的效果。一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了以《激情与责任》、《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实现我县的追赶跨越》为主题的专家授课活动。二是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开展了到湖南汝城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到至公路重点工程现场培训教育活动。三是组织开展了多形式的竞赛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我局组织开展了“比比谁打字快”“擦亮窗口”“假如我是执法(服务)对象”等服务竞赛活动;开展了“实干兴赣当先锋,为民服务作表率”、“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向柯善梅学习”等主题实践活动。
3、实现了“学习计划、学习记录、学习笔记”三统一。
我局注重学习效果,建立了党员干部读书笔记检查制度,加强了读书笔记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的检查,严格党员干部的读书笔记质量,全局党员干部读书笔记内容标准规范,实现了“学习计划、学习记录、学习笔记”三统一。
三、畅通渠道,听取意见深入聚焦
为使群众意见征求实现真实性、针对性、广泛性,我局开门搞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征求了群众意见。
1、发放征求意见函,设立征求意见箱,畅通征求意见渠道。累计向县直各单位、服务企业、群众代表发放意见征求函300余份。
2、建立实行“三联三访”制度。局每一个班子成员负责联系2个乡镇,1个交通企业,5—10户三送挂点村干部,要求每个干部一个月至少要利用5天的时间深入乡镇、企业群众处调研,听取第一线群众的意见建议。
3、征求意见实行“五结合”。
(1)、结合日常业务工作和重点工程建设工作征求意见,注重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收集意见发现问题。
(2)、结合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会意见。
(3)、结合专题调研活动征求意见。在农村公路管养、运输市场发展、港航管理三项专题调研活动,收集到很多有价值的基层群众意见。
(4)、结合“三送”工作开展征求意见活动,做到“三送”和征求意见工作同步进行。
(5)、结合维稳工作和网络舆情开展征求意见工作。做到第一时间掌握社会舆情和群众诉求。
到目前为止,我局班子及领导个人自查及征求到的意见共有90条,其中形式主义:20条;:25条;享乐主义:22条;奢靡之风:15条;工作方面;8条。
四、边查边改,努力追求实效
我局顺民心听民意,从基层和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做起,不等不靠,使教育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让群众看到变化、见到实效。
(一)迅速启动了“公交便民”工程。在我局征求意见过程中,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基层群众提出了公交便民问题,具体体现在:县城城区无公交、至工业园公交适应不了现有企业员工上下班需求、营前片群众乘车难、至公共交通适应不了群众出行的需要。我局迅速启动了“公交便民”工程,一是广泛深入地征求了社会各界对全县公交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针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县实际工际并依照现行法规,制订了全县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方案。三是迅速启动了相关具体工作:
1、创新公交运行模式,实现公交进乡村。针对营前片群众出行难问题,我局以营前建设“省首批百强中心镇”建设为东风,充分利用营前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利契机,创新工作思维,努力实现城市公交转入农村运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迅速启动开展了以营前为中心,辐射平富、五指峰、水岩等四个乡镇十五个行政村的农村公交开通工作。在筹备过程中,我局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攻坚破难,争取了优惠政策,努力做好了基础设施完善,运行方案确定、车辆采购挂牌等一系列前期工作。5月13日,正式开通了营前片区农村公交。营前片成为全省率先开通农村公交的乡镇。
2、出台了县城公交循环运行方案。方案围绕公交车辆城区运行时间、线路进行调整,重点解决城区群众出行难问题。目前前期各项工作准备就绪,公交运营企业正着手选择环保型公交运营车辆。
3、着手开通工业园区区内运行线路。重点解决工业园企业员工乘车难问题,目前正在制定工业园公交运行方案,力争在1个月按新的运行方案实施。
4、努力开通至中心城区公交。经反复与省市有关部门及运行企业沟通,已形成我县至中心城区初步运行方案,待有关部门批准后有望在9月底前开通。
(二)宣传整治两结合,深入探求农村公路建管养新模式。如何做好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解决广大基层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是我局边学边改、交通便民的又一着力点。群众的要求便是工作的方向,我局集中人力物力,分为三个组,出动了15个宣传车次,利用整整一个月时间,开展了农村公路建管养基本常识宣传,同时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了大排查、大整治。宣传整治期间,共向营前片、寺下片、双溪片公路沿线的单位及群众发放了《公路养护宣传资料》、《关于清理违法占用农村公路的通告》1000余份,对公路用地范围内乱设标志,乱搭乱建及侵占公路、蚕食公路等行为进行告知并限期整改。目前,全县农村公路通畅情况明显好转,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加强机关内部管理,提升交通形象。针对征求意见中,有人反映局机关上班迟到早退现象,违规上网现象抬头问题。我局迅速对各部门下达了要求整改通知,建立健全了各项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了纪律督查工作,并不定期利用短信平台进行温馨提示,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存在问题
1、学习教育仍需加强,便民意识、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2、边学边改力度有待加强,需进一步谋划部署,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力争实效。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紧跟县委步伐,完成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
2、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完善日常干职工学习制度、监督考核制度,进一步提升干职工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
“十二五”期间,随着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各校的“平安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然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高校“平安校园”的信息化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各高校往往存在着各安防系统之间缺少信息共享与联动,各职能部门缺少顺畅的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和突发事件统一指挥能力,应急演练与应急指挥工作上缺少足够的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支撑等安全技术防范方面的问题。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高校综合安全管理能力,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技术的升级改造和校园安全防范管理软件的深入应用已是未来高校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努力方向。
2高校“平安校园”信息化建设探究
当前针对国内外形势,结合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特点,需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统筹、规划“平安校园”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相关信息系统,如基于GIS的综合监测平台、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消防一体化系统、校园网格化管理系统等,并将各系统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各类技术数据信息,统一管理,形成“六位一体”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打造“平安校园”“智慧校园”。
2.1视频监控系统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社会热点问题频现,高校安全管理已涵盖多项内容,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预防和打击校园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高校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视频监控系统作为维护校园整体秩序的技防手段,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已发展成为系统配置更全面、软件操作更便捷、界面更友好、稳定性更强、集成度更高、扩展兼容性更好的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结合高校安全工作经验,指定重点区域的巡更点,制订智能巡更计划,维护校园日常秩序,形成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快速反应机制,有效预防校园各类型案件的发生。
2.2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当今,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加,校园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为满足当前和未来交通管理发展需求,建设校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学校出入口安装专业的车牌识别摄像机,将校内、外车辆信息全部存储到系统后台,在校内重点区域加装车辆违章停车抓拍模块和违章超速抓拍模块,从而将校内的各类交通信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最终建设成为集停车管理、违章管理、停车位预警、车流量统计等功能于一身的校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2.3消防一体化系统
消防能力建设是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靠科技全面提升消防管理能力,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逐步建立健全学校消防设施,建设消防一体化系统,提高消防事件处置效率,进一步消除校园消防隐患,创建和谐、舒适的校园环境。将校内各个建筑楼宇内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过消防专用局域网汇集到监控中心,将各个独立的主机(系统)组成一个整体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最终实现对全校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统一监管。监控中心集中监测所有建筑楼宇内消防控制器的运行状态和报警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实时报警、存储、联动;并提供报警分类、报警数据统计分析、设备管理、巡检管理等功能。实现报警数据快速上传、处理,从而整体提高学校消防管理的科技管理水平及发生火警时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保障消防安全。
2.4移动平安校园
高校广大师生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用户群体,高校应紧随时代潮流,从重视师生的用户体验和提高管理效率的角度出发,定制开发移动“平安校园”平台。在移动平台中定制开发线上服务模块,通过将身份证号和校内一卡通编号将个人微信号与移动平台进行绑定,学生可通过移动平台的户籍系统办理借用常住卡、申请补办身份证、申请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申请办理暂住证、申请户口迁移等户籍业务。此外,移动平台还将安全教育课堂、通知公告推送、人工业务咨询服务、安全隐患随手拍、失物招领、一键报警等功能纳入其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2.5网格管理与应急处置
在GIS系统的基础上,将学校视频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消防一体化系统等各类技防设备的模拟信息纳入GIS系统,根据学校校园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开发网格化管理系统,按照“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夯实基础、落实责任,整合联动、有效防控”的原则,建立起“精细化管理、多元化参与、科学化配置、规范化运行”的校园网格化安全管理工作格局,结合实际科学划分校园网格,明确网格职责任务与工作标准,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等不同对象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此外,高校应结合具体情况及多年处置应急突发事件经验,按照“平战结合,快速响应”的原则,建立起“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评估”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加强事件快速有效处置和科学管理能力,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结合校园网格实现四色预警及趋势研判,为校园安防力量的有效部署提供依据,力图将校园风险关口前移;建立应急处置系统,包括对应急组织结构和物资的管理、应急处置流程设置、应急预案制定、法律援助等功能,为应急处置提供有力的支撑。按照高校重大事件风险评估细致的要求,利用事后评估系统模块,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能够回顾整个事件从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逐步优化和完善各环节的处置流程,为以后科学有效地开展处突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定制开发户籍管理系统、呼叫中心系统、接处警管理系统、在线安全教育系统、通讯录系统、舆情观测平台、门禁访客系统、值班管理系统等功能模块,并统一纳入管理平台,真正实现系统联动,预防和打击校园犯罪,保障校园安全。
3结语
就当前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而言,高校通过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安全防范能力,提高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及时消除校园安全隐患,有效预防和打击校内各类违法犯罪事件,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提供坚实有力的技术基础。
作者:马嘉林 袁利新 刘洁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按照中央和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根据《共青团__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团市委扎实开展调研工作,摸情况、找问题、提对策,目前,已开展了51次调研活动,体现了“早严深实”的学习实践特色。
一、密切联系实际,做好调研工作谋篇布局
1、明确调研目的。要通过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团干部、团员青年和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基层实情、找准实际问题、创新工作思路。通过调研,重点研究影响和制约共青团工作和志愿者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青年和志愿者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调研,进一步建立健全推动工作的机制体制,实现共青团工作和志愿者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
2、凝练调研方向。本次调研工作以“微笑__、和谐先锋”为主题,以“查找突出问题、研究工作举措”为主线,以做好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工作、巩固“志愿、公益、创业、成才”四个支柱、实现“两个全体”目标为主要内容,围绕6个重点方向展开。具体包括:对团干部、团员、广大青年及全社会的有效覆盖、影响和服务;奥运志愿服务成果的保留转化;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青年成才;青年创业;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同时,各调研组还要针对组成部门的工作职责,就如何推进各部门当前工作开展深入调研。
3、精心动员部署。团市委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工作,调研工作由团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团市委书记会成员分别牵头组织,团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推进。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研究部署团市委学习实践活动,制定调研工作整体方案和重点任务推进表,严格环节流程,具体责任到人。书记会成员身体力行,带头参加集中学习、研讨交流,深入基层作报告和开展调研活动。机关各党支部书记、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认真履行本单位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具特色的实践载体。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制度措施保障到位,为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扎实推动调研,把“早严深实”的要求贯穿始终
在指导检查组的悉心指导下,团市委调研工作始终体现“早严深实”的要求。
1、规划早,调研开题。在学习培训环节展开的同时,团市委就对调研工作谋篇布局。确定6个调研方向后,按照边调研、边细化的思路,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研究专题、具体课题,找准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如,团市委调研组先后两次到__青年报社调研,就团属企事业单位如何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怎样服务青年发展、怎样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等进行了反复研讨。
2、组织严,整体推动。团市委开展调研工作,注重集体研究、民主选题、全员开展。团市委书记会、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在集思广益、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分别牵头1个调研方向,委派1名正处级干部担任联络员,吸收分管、协管部门干部参与,组建了大课题组。课题组注重广泛听取意见,细化完善方案,如,团市委企业系统采纳各基层单位建议,围绕“覆盖全体青年、影响全体青年”的命题,提出16个调研子课题。团市委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党支部充分发动起来,结合业务实际,深化调研工作。目前,团市委已形成“选题明确、责任人明确、预期成果明确”的调研工作格局,有力保障了各项调研的顺利展开。
3、研究深,重心下移。连日来,团市委51次调研工作遍布直属单位、工厂矿区、田间地头、基层组织、新兴领域青年群体。不论是领导同志还是一般干部,坚持深入基层、贴近青年,掌握实际情况。在__青年报社、青年实业集团、青年宫等单位,调研组与直属单位同志就“企事业单位发展与服务青少年成才”畅所欲言。在房山区、西城区等单位,调研组与大学生“村官”、基层团干部促膝谈心。在志愿者协会、“青檬”网络电台等单位,调研组与抗震就灾志愿者代表、扶老助残志愿者代表、新兴青年组织的骨干成员研习交流。可以说,此次调研直接面向基层、面向青少年,重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
4、举措实,务求成效。首先,注重程序性。团市委对调研课题选取、方案细化、调研形式、组织实施、撰写报告、成果交流各个环节都落实了责任人、落实了时间节点。其次,边调研、边影响、边覆盖。把调研过程作为深化业务工作的过程,作为教育引导青年的过程,达到每调研一次,就团结凝聚一批青少年的效果。再次,不断转化调研成果。把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好做法,及时总结、借鉴、推广,研究论证推动青年工作和志愿者工作的有益举措,为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打基础、做准备,也为推动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启发了思路,积累了经验。
三、成效显著,调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下一阶段工作目标
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工作新发展,标准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艰巨。通过调研,团市委进一步廓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市委确定的建设“人文__、科技__、绿色__”的工作主题,以“志愿、公益、创业、成才”为工作重点,全面巩固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全面推进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工作,全面提高共青团组织
青年、凝聚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__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调研成果,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推动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取得新发展。深入贯彻落实《__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协会,形成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整体保留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队伍,依托“志愿__”信息平台,汇集170万名奥运志愿者的信息资料,制作发放志愿者卡,建立完善志愿者注册管理系统和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认定、激励制度,引导志愿者长期、有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保留5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加大__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的开发力度,整合资源,为全市百岁以上老人提供“包户”服务,为全市残疾人外出就医提供帮扶,三年内实现为全市残疾人提供结对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率,力争在三年内使全市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达到全市人口的30%。
深入总结奥运志愿服务中形成的各类精神文化成果,加强志愿服务理论研究,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深入推进“微笑__”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志愿者“微笑圈”的社会影响。
2、全面推进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工作。一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住纪念改革开放30年、90周年、建国60周年等工作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青少年投身发展、服务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对青少年思想动态的及时掌握和研究分析,提高把握网络舆情的能力、正确引导青年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加强青年创新创业工作,重点做好第11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筹办工作,以此为带动,优化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形成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整合资源,建立青年创业扶持基金,大力开发青年就业岗位,在__建立100个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基地。三是不断深化公益项目,为青年成长提供有效支持。继续打造青少年公益电影节、青年学习节等公益品牌,加大__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筹款力度,向各类困难青少年提供有效帮助。进一步建设好12355__市青少年服务台,发挥__市禁毒教育基地的作用,切实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针对不同类型青年群体,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和帮助。四是深化青少年成才服务工作,深化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和推优入党工作,不断完善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村官和基层志愿者的工作机制,为广大青年在基层一线建功成才创造更好条件。以新世纪英才学校、中学生业余党校等为载体,着力抓好青年者培养工作。继续深化“__青年榜样”评选活动,选树青年时代典型。着力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扎实做好发现、凝聚、培养、举荐各类青年人才工作,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