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4 06:31: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出国交流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本科生 校际交流 困境及出路
【作者简介】 丁家玲,武汉大学教务部学籍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制度设计、地域空间概念等不断发展变化。高校之间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友好互动机制,搭建校际合作发展平台,正在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校际交流可以充分利用本国和他国的教育资源,实现师资、课程、设施、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办学上联合打造强势专业。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大学本科生校际交流情况,总结了目前面临的交流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武汉大学本科生校际交流现状与困境
(一)对外交流活跃,合作形式丰富多样
1. 宽广的国际视野。合作培养本科生是武汉大学校际交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一直非常重视与国内外院校尤其是著名大学展开交流与合作,目前已经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从地域来看,合作高校遍布全球。欧洲有法国、德国、英国、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芬兰、荷兰、瑞士、瑞典、挪威、俄罗斯等国的高校,亚洲有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的高校,其他区域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港澳台地区有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东吴大学、国立政治大学、中正大学、蓬甲大学等高校,大陆地区有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
近年来,在保持与原有院校继续开展本科生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努力开拓本科生交流项目,加大力度拓展了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系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根据学生的交流意愿,积极开展与发达国家著名学府的交换学习计划,选送大学生到这些学校开展课程学习和科研实习,进一步提升了交流的层次,增强了国际合作的广泛性、纵深性与交互性,真正让学生从中受益。
2. 丰富的交流形式。目前,武汉大学有本科生国际合作特色班、出国交流学习、国外高校短期夏令营等项目。交流项目涵盖文、法、理、工、医等学科门类,每个学院均有本科生派出。每年派出交流的本科生约有600多人次,且交流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 管理亟待加强。武汉大学的本科生交流工作由两部分构成,国内交流项目由教务部、学生工作部和相关院(系)共同协作完成,国际交流项目由国际交流部、教务部和相关院(系)共同协作完成。国际交流部或相关学院负责联络合作高校,签署学生交流合作协议,教务部负责学生选拔、课程学分换算,学工部负责教育与奖学金的管理和发放。看似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生交流任务,但是管理中仍然存在沟通协调困难和管理真空、效率低下的问题。
学生参加校际交流活动,除了受到个人意向、费用支持等因素的影响,还要面对选拔考核关、语言交流关和生活自理关,返校后还要面临课程学分转换以及因参加交流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如评奖评优、推荐免试研究生等。尽管我校已制定了若干相关制度,但仍没形成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相关部门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往往无章可循,只能在不违反教学制度的前提下按个案处理。
2. 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够。学生参加校际交流尤其是国际交流项目所需费用不菲。相关调查表明,不论是短期访问项目,还是半年以上的交换生项目,国际交流所需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等高达数万元,这对经济并不宽裕的学生家庭来说负担过重。因此,经济因素是影响学生交流意向和制约交流活动发展的重要原因。学校目前的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尚未覆盖这一领域。从某种程度说上,降低了学生对增广见闻、开阔视野、锻炼自我的热情,影响了交流活动的参与广度,也制约了本科生校际交流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真正目的的实现。
3. 交流生课程对接困难。课程对接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学校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交流学校没有开设,出现课程空缺问题;二是原学校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交流学校不在交流期间开设,出现课程时差问题;三是原学校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交流学校开设在另一专业,并与本专业上课时间冲突,出现课程错位问题;四是交流学校开设了原学校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但授课课时数、学分值出现较大差异。这些情况使交流生课程对接困难,甚至不得不返回原学校,导致交流被迫中断,不仅未实现交流目的,反而浪费了人力物力资源。
4. 交流生综合测评问题重重。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保送研究生、先进个人评选等工作都是在原学校进行的,这些工作均需要对学生按一定规则进行综合评价,再按照评价的结果进行选拔。由于所学课程的差异(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内容)以及课程时差问题,对交流生难于进行综合测评和比较评价。以学习成绩评价为例,首先,无可比性。因为参加交流的学生和未参加的交流学生不在同一所学校学习,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可能被派往不同的学校交流,他们所选修的课程不尽相同。其次,具有滞后性。本校学生的综合测评一般在新学年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交流生的学习成绩均滞后1-2个月左右到达学生所在学校。这就客观上造成了部分交流生不能与本班同学同时进行综合测评的情况。
5. 信息管理平台缺失。一般来说,高校交流项目由教务部、学工部和相关院(系)共同协作完成。牵涉面很广,涉及学校宣传、校际联络、合作协议签署、学生选拔、学生管理、课程学分换算、奖学金管理和发放等工作,工作流程繁琐、相关文档资料数量众多,种类复杂,特别是随着交流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工作量激增。传统的电话沟通、纸质文档传递等纯手工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导致工作人员疲惫不堪,极易出错。
二、多管齐下,推动本科生校际交流工作健康发展
(一)制度建设刻不容缓
1. 健全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校际交流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之外,还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对学生开展宣传、提供咨询、组织报名等。因此,要仔细分析学校教务部门、国际交流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以及院(系)的分工与合作,必要时设置相关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为本科生校际交流的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校际交流项目涉及的选拔考核、选课对接、学分转换、学习评价等问题,要结合学校已有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
2. 构建适合国情的学分互换制度。学分互换制度是指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学分可在合作高校之间实现相互认可与换算。互换制的提出,使高校校际交流合作进入实质发展阶段。它表明合作高校间的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本校的课程来获得学分,也可以通过学习协议或制度中约定的其他院校提供的相关课程来获得所需学分。只要所修课程成绩合格,学生所取得的学分或课程在合作院校间被一致认可。实行学分互换不仅可以加速学生跨学科、跨校学习的步伐,也简化了学生在高校之间转专业、转校的手续,从而客观上促进了高校间教学联盟的形成。
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高校目前迫切需要构建适合国情的学分互换制度。对学生课程对接困难这一问题,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尝试以下方法:①对于课程空缺和时差问题,交流学生可在交流返校后修习,按培养计划补足毕业所需学分;②对于课程错位问题,由学生所在交流学校教务部门尽量协调解决课程时间冲突问题,实在调整不了的,允许交流学生选修该门课程,学生通过自学、课余答疑等方式学习该门课程,并允许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获得相应的学分。③对于课时数、学分差异的情况,由交流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将交流期间学习的课程与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进行对接。另外还可能出现培养计划中的某些课程与交流学校所设置课程的课程名称不一致,但教学内容相近的情况,也可通过由交流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的方式解决。
(二)积极筹措资金,扩大交流活动的覆盖面
首先,学校在与海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时,应积极争取对方经费上的支持,如减免学费、提供生活费、报销旅费等等。其次,学校还可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社会支持,吸引企业和社会团体支持、资助贫困生的交流活动。通过校外单位赞助和奖学金资助等方式支持学生交流活动,降低学生的经济负担,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踏出校门,在国际知名院校学习、考察、研究、讨论与交流,充分享受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
(三)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校际交流平台
随着参与交流的高校数量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需要处理的信息与业务成几何级数增长。而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与业务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校际交流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套校际交流管理信息系统,便于各高校进行信息和及时交流。实现交流学生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出错几率。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学分相互认定的内容和课程结构、学分互换相关管理规定、学生选课指南、校际间互选课程的课程简介及任课教师情况、各参与高校学分互换业务管理机构和负责人等。这些数据应建库以供查询与使用。校际交流信息系统的运行经费可由各高校共同分担,或争取上级教学行政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保证信息管理系统各项设施与数据库更新的必要支出。
参考文献:
[1] 刘芳,赵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J].继续教育究,2007,(1).
[2] 吴宏元,郑晓齐.学分互换:高校教学联盟与合作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