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8 06:4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极大的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败,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合格教师的主要途径,因而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在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在全面推进创新型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教育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和全新的发展思路。
教师继续教育是必要需求,网络教育是有效支持与保障,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可以较好的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二、文献研究
1 网络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正趋于多样。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归纳为5种模式,主要为:一是“课程本位”模式,二是“教师本位”模式,三是“学校本位”模式,四是协作式的培训模式,五是网络培训模式。网络教育作为一种趋势性、新型的培训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和教育领域的重视与推广,而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主体也越来越关注网络教育,投资网络教育基础建设,以及网络教育方式的研究。
2 概念界定
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教育理念,同时还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即网络教育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工具所特有的易于跨时空沟通、互动、共享信息的开放、平等的无中心网状环境来发展学习者个性,从而实现以学习者个体为本的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继续教育:对达到一定知识水准的在职教师进行的知识更新、补缺和提高的教育。目的已不单纯是补足学历、补充新知识,或改进目前的教学工作,而是改变教师进行教学的知识、能力、态度、行为等条件,以提高教育对社会和新科学技术革命发展的总体适应性。在教师任教期间不断进行,甚至延续到退休,乃至终身。
三、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络教育的优势
1 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脱离实际需要
继续教育所传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知识本身的先进性是无庸置疑的,然而由于缺乏对教师及其所在学校的了解和联系,致使不能满足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失去了实用性,与实际相脱离。
(2)抑制了教师的积极性
继续教育没能激发起教师的主体精神,教师只是为了完成行政命令而参加继续教育。导致教师继续教育积极性的低下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3)重知识的传授、学历的达标
继续教育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与行为模式的修正,真正转变以往的重知识传授的信息加工继续教育模式,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 网络教育的优势
(1)开放的教育系统
教育系统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时空的开放性,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彻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任意的地点、任意的时间进行学习,同时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二是学习对象的开放性,网络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想参加学习的人只要具备基本的上网条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
(2)高效的人才培养
从教学规模来看,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可以不受教学场地和师资的影响,可以达到最大的教学规模;从教学效果来看,学习者能够得到最优秀教师的指导,获取最权威的信息,自身素质可以得到理想的提高。
(3)先进的教学模式
在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中,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者学习的指导者,而学习者则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去学习。同时,教学媒体也不再是简单的演示工具,而是成为促进学习者学习的重要的认知工具。
(4)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网络的特点使得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等变得切实可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可以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四、网络教育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网络教育由于师生分离、教管分离,必然带来教学管理的弱化,使得网络教育过于依赖学生主体参与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因此,网络教学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学习者是低效率的。许多缺乏自我管理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是很难在没有教学管理压力环境下自主完成学业。
第二,网络教育资源的容易获取和方便查询,学习者会因为长期的这种简易的学习方式养成懒惰的坏习惯,同时减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学习的途径就相对减少,不利于知识的巩固。
第三,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网校提供的是优秀老师的“标准化”课程的讲课预制件,缺乏个性。在授课时,主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概念化的、没有任何及时反应的虚拟的学生,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师生分离”不仅是时空上的分离,更多的是感情上隔离。
五、解决的策略与途径
1 确立新的教师继续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观“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是终身教育理念。”它极大地强调了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极大地突出了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当今世界教师教育令人瞩目的发展趋势是在延长职前教育年限的同时,努力把握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并使两者有机地统合起来。继续教育由一次性向多次、回归转变,从外控型向自控型转变。
2 做好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调研
教育培训主体需要事先设计好继续教育者的能力测试提纲,做好继续教育者的能力测试,培训前对教师进行测试分类,并做好需求调研,根据不同的教师基础情况,进行分班培训以及网络课程选择。
3 优化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调动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在发展网上课程时,我们应该考虑网上课程的特征和优势,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优势。网上教材应该适合自学,注重通俗化的理论加实践应用。良好的网上教材应提供“互动”,即能使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犹如身边有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在启迪和引导学习,同时又让学生有机会去理解新思想和新概念。另外,教材的内容应包括对话式的讲解,让学生感到犹如自已正在和教师进行“双向交流”。
从方法上看,网络教学除了在网上提供学习材料外,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网上练习和测量进行非同时性的交互。当然,可以借助网络环境中的BBS、P2P技术,通过网上交谈室、电话会议、视频会议、或者多用户的多维系统(MUDs)和多用户的面向对象系统(MOOs)进行同时性的交互。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在网络教学中,依照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是必不可少的。课件设计小组应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预计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疑难重点。技术媒体的选择,包括各类插图、动画等形象化表现手段,视频素材的选取与制作,以及必要的自我测评用的典型习题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经过精心策划的网络课件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缺乏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带来的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4 解决网络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重点就教学优秀案例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我国目前无论从公共网络资源还是教育机构所提供的资源上,都很匮乏。有效教育资源的获得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资金的投入。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网络教育机构应该首先利用自身条件,开发和积累与课程直接相关的课程材料,并逐步建立与其它机构的信息共享。还更加需要重点在教育优秀案例方面,进行资源共享,同时开辟讨论区供学习者讨论研究。
网络教育是迅速发展的新生事物,网络教育具有神奇的魅力。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了网络教育的特性,遵循网络教育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制定网络教育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减少失误,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使网络教育成为一种人类最科学、最完善的教育。基于网络教育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这种模式必将成为未来主要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潘海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分类[J],继续教育,2002,2
关键词: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
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成为国内外图书馆发展的主流。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给图书馆跨越式发展带来一个重要的契机。用户行为、需求在变化;信息环境、技术在变化;社会期望在变化;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在变化,图书馆的考核指标也从过去的投入输出逐渐变革为输出效益。建设一流图书馆,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关键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来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图书馆学百科全书》对馆员继续教育的定义是:图书馆员在受过图书馆和情报服务所必须的预备教育之后,对以前所获取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不断更新的学习过程,通常又称为继续教育[1]。
1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1.1人员结构所致
对于图书馆发展来说,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关注新技术发展,关注读者的信息环境,关注读者使用的信息工具,与时俱进地创新服务,跟上时代的发展。现如今,无论是公共馆还是高校图书馆中具有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等学科背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缺乏,馆员学历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年龄结构老化,大多数馆员普遍缺乏应变能力,难以深入开展参考咨询、科技查新、阅读推广等信息服务,面对读者提出的有关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底气不足,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2]。
1.2知识半衰理论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不同时期,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不断出现。最新研究表明:知识的半衰期为2年,即现在,新技术信息每2年增加1倍,意味着大学1年级学的知识到3年级就有一半过时了,纽约时报1周的内容相当于18世纪的人一生的资讯量[3]。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已被历史所淘汰,有必要长期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1.3制度要求所需
随着国家开展机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数走专业技术岗位系列,极少数人走行政管理岗位系列或工勤岗位系列。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关于加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管理的通知》的要求,继续教育将采取学时管理,即中级副高、副高正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72学时/年,以5年为一个职称周期,总计应完成360学时。初级中级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40学时/年,总计应完成160学时。由此可见,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从制度上予以明确。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低一级的馆员向高一级的馆员晋升的硬性指标。1.4自身发展要求通过把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与馆员的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相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学术氛围,以此来提升馆员的职业素质,支撑与满足馆员的职业发展需求[4]。图书馆员强制接受继续教育培训,将促使馆员努力学习图书馆所涉及到的工作技能,充分挖掘馆员自身学习动力,有利于调动馆员通过培训掌握的新技能优势更好开展专业服务工作,有利于提高馆员自身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有利于馆员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高校中及社会中的地位,提高读者满意度。
2继续教育工作的现状
2.1缺乏协调组织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公共图书馆属于文化部门。双轨制长期存在,各自为政,使得图书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无人牵头组织实施。这给图书馆继续教育工作带来学习目标不明确,培训盲目随意性大,相关培训课程开发及利用、相关配套教材、专业培训师资力量等方面与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脱节,进而无法保证继续教育培训质量[5]。
2.2培训时间冲突
图书馆除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外全天侯开放,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空余时间因工作关系无法得到统一保障。统一面授,时间安排不合理,容易造成继续教育面授工作无法解决。
2.3教育内容单调
从目前情况而言,继续教育培训授课内容仍停留在传统范畴,以文化概论、社会文化热点、图书馆学概论、文献分类、文献检索等学科知识为主,缺乏高层次的高、尖、新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培训方式单一,仍以集中面授、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缺乏授课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培训中偏重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造成图书馆员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更新,忽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
2.4领导重视不足
由于部分图书馆长期以来安排非图书馆专业人士担任领导,领导班子更换频繁,无长远规划设计,无暇静下心去研究图书馆工作。有些馆领导岁数大,缺乏创新意识,只求平安退休,工作中仅仅满足正常借阅等基本需求,读者阅读推广,参考咨询等活动蜻蜓点水。加之图书馆地位不高,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图书馆工作不了解,认为图书馆工作简单,人人都可以干,多数领导和老馆员观念还停留图书馆工作无非就是图书借阅等日常工作中,只要把图书等文献资源能够管理好,读者不出事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意识到继续教育工作可以促进图书馆开展深层次服务工作。
2.5经费无法落实
目前,继续教育工作所带来的实际效益缓慢,无法立竿见影。而各单位都强调项目经费投资效益,使之无法保证合理的经费预算。而个人由于实际收入偏低,自己付费参加继续教育有些困难,容易造成专业技术人员主动放弃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2.6评价标准模糊
由于目前没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使继续教育工作演变成形式主义,甚至有些地方花钱买学时,削弱了图书馆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6]。
3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对策
3.1建立统一协调机构
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利用各自优势,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分工合作,分步实施,使继续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7]。笔者认为:应由省图书馆学会牵头,各市图书馆学会具体落实。高校图书馆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就近参加省辖市图书馆学会。各单位设立专人负责本单位继续教育人员报名、组织、认证和评估等实际工作。原有的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下属的学术研究和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则主要负责拟定继续教育培训规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选拔、信息门户建设、课程专业咨询与服务等工作。只有这样的组织体系才可以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科学、专业、有效地全面健康发展。
3.2培训内容具有指向性
根据省图书馆学会下设的继续教育委员会讨论制定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十三五”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规划,每年确定具体培训方向。培训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工作岗位分类,将细分为文献信息开发、文献采编、读者服务、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选学。各单位也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在线提交相关学习材料,供广大培训者分享新知识和工作心得。
3.3教育模式多元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每个人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继续教育工作将主动出击,改变已有的集中面授等传统学习模式,适应时代需求创新培训工作新模式。通过开展学术沙龙等活动,让每一个馆员都可以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交流,使自己主动去更新观念,掌握新动向,接受新理论,运用新技术,开拓新思路,提高图书馆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组织馆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学术研讨会、培训班,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回到单位后再进行交流,在提升自我水平的同时也可以让其他馆员受益匪浅。在平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应加强市馆与区县馆之间、公共馆与高校馆之间、高校馆之间的交流。采取馆内轮岗互学、馆外顶岗实习。将具备培养图情专业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选派毕业学生到相关图书馆开展为期4周的实习工作,接受图书馆也可以派员工到派出高校进行为期4周的专业继续教育技能理论培训。这样既可以弥补图情专业学生毕业时找工作没有实践经验的缺陷,也解决了在职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后无人开展工作的问题,是一个双赢、可持续发展的继续教育培训创新新模式。图书馆各部门工作既有联系也有区分,定期开展馆内轮岗、可以使馆员,特别是青年馆员学习到更多的图书馆工作技能。同时还有利于了解馆内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熟悉图书馆工作流程,加深对图书馆工作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科研学术能力,促进馆员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8]。
3.4认证评估标准化
认证评估是检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严格执行现在文件所规定的评估项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认证评估标准化建设。我们在参考其他行业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搭建“馆员继续教育在线”网络培训平台及其手机版,满足了馆员多元化,专业性的继续教育要求。移动网络继续教育平台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简单易学、方便灵活等优势[9],突破培训工作中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让广大馆员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相关内容,非常适合馆员继续教育的推广应用。新平台将集人员信息注册、课程学习(必修和选修)、学时学分登记评估、在线咨询、网络讨论、提交作业、个人认证打印等功能。课程学习可以采取每隔20分钟插播课程相关选择题3题,全部答对者继续观看学习,观看结束后,系统自行出卷、自动评分。达到60分,系统自动记录学时,学分。课程设置时将图书馆发展趋势、当前热门话题、专业方向技能培训等方面尽量安排合理,将“众口难调”的矛盾降到最低点。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学术水平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力争把每一次学习面授和远程同步学习取得应有的效果[10]。每年集中面授结束后合理安排考试。考试题目从实际出发,既要有授课教师上课所讲内容,也要有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所引发的思考,倒逼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学习联系实际工作,做到学以致用。
3.5后勤保障具体化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每年的工作维持经费中落实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到正常财政预算。继续教育培训经费采取政府贴一点,单位补一点,个人交一点,使继续教育工作持久化,降低个人经济负担。在时间安排上,采取多元化,设立每年最低继续教育学时,一个职称周期里打通使用。最大限度地提供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工作的各项保障。
4结语
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制度化刚刚建立不久,科学化可持续性开展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对馆员队伍优化和服务提升乃至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图书馆谋求未来发展,提升自身软实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11]。相关职能部门应从落实完善相应规章制度,保障经费来源等方面来支持开展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各图书馆则应充分利用技术支持、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依托网络化、数字化平台,丰富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拓宽继续教育的途径、改进继续教育的方式,构建和完善新时期下馆员继续教育体系,推动馆员继续教育工作向更持久、更规范、更完善、更高阶段发展,为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12]。
参考文献:
[1]周文俊,等,图书馆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8):493.
[2]杨正先.对大学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J].贵图学刊,2013,(4):57-58.
[3]马晨曦.年轻时就懂事[J].神州,2013,(16):12-13.
[4]沙广萍.边缘化趋势下的图书馆员职业危机研究[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4,(8):53-57.
[5][9]丁世昶.21世纪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5):44-46.
[6]孟英华.对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10):134-136.
[8]关朝明.李华蒙.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103-104.
[10]沈霞,尹源,谢志耘,张晓雁,李春英.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新手段———网络课堂[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3):72-74
[11]徐淑娟.郭太敏.王静.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3,(10):52-56.
关键词:成人函授教育 重要地位 函授教育现状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27
1 前言
2013年全国成人高考考试已于10月底举行,各成人高等院校的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通过成人考试的学子们即将走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学习深造。但是包括他们在内的大部分人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并不十分了解。高等教育阶段,学习形式多样,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学习、获得文凭的另一重要途径。
2 成人函授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行“两条腿”走路的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办学形式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般分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是对未获得普通高等教育学习机会的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社会人员进行的科学文化素质、认知和劳动能力进行继续教育的活动。成人高等教育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以省一级招生部门统一组织,参加成人高考统一考试、由成人高校录取,并实施相应学历层次教育,最终由国家教育部门颁发学历证书。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成人教育获得不同层次学历的人数已达7000万人以上,搭建了我国劳动者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方式分为业余和函授两种形式。函授教育是相对于面授教育而提出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使学员在不耽误工作学习的情况下完成学业。成人函授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人才。近些年来,成人函授教育在教育规模、办学效益、社会认知度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纵观整个成人函授教育现状,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造成教育质量低、成人学历社会认可度低等质疑声不绝于耳。
3 成人函授教育存在问题
成人函授教育在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的进步以及成人函授教育先天性不足,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3.1 综合来看,成人函授教育社会认知度低,成人学历含金量低
社会上普遍缺乏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许多考生对成人教育形式不了解,对成人继续教育组织形式、获得学历的性质都不清楚。对于成人学历的认知,社会上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成教文凭比普通文凭低,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才是正规教育,而成人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形式。此外还有政策上的“歧视”,成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学历等诸多方面受国家政策影响不能享受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待遇,过低的社会认可度导致学生也抱着“混文凭”的消极思想,极大地影响着成人函授教育的质量。社会各界对函授教育毕业生的固有偏见和歧视使得成人函授教育形成恶性循环(如图示)。
3.2 在本质上,成人函授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成人函授教育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进入技校、中职院校的学生或是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成人因单位要求学历水平不达标而选择进修的职工,函授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机不纯、积极性不高、工学矛盾突出等,这些特点使得成人函授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有很大的挑战性。成人函授教学采取是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学习方式,对于这类学生而言,自学难度大,一是学习时间被繁重的工作、生活挤占,二是学生已经习惯原课堂教师“填鸭式”教学,函授这种自学为主,面授时串讲、答疑的辅助学习使得函授生难以适应。
成人高等教育较普通高等教育而言,获得国家重视程度不够,国家资金投入较少,导致成人教育机构师资、硬件资源不足,教师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成人高校办学机构将精力转移到对经济效益的偏重,减少教学投入,甚至有些成人高等学校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扩大招生规模,随意设立不符合建站资格的函授站点,造成成人函授教育观念落后、循规蹈矩、管理混乱、教学上偷工减料,毕业考核随意放水等,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4 提高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的主要改进措施
4.1 思想上改变认识
成人函授教育是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取得普通高等教育学历的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还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劳动者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函授教育是劳动者学历提升、技能提高的重要渠道,要深刻地认识到大力发展成人函授教育是社会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应该只有类别的不同,没有证书的贵贱。国家应对成人教育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取消成人学历歧视性政策。成人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结合生产,不断充电,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大教学研究和改革力度,开展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改革,函授生管理方法的创新与改革,组织好教学工作。
4.2 强调主办高校在函授教育中的统领地位
目前,成人函授教育办学一般是采取主办高校、设站单位共同监督下的函授站自我管理的模式。主办高校在函授教学中定位弱化,沦为录取-收费-发证的架空机构,很多成人学生毕业都不知道主办高校的地理位置,没有见过主办高校的老师等现象不足为奇。
主办高校应根据国家成人函授教育的相关政策,对函授站的办学活动进行宏观指导及有效监控,具体应包括:第一,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行统一设置及调整;利用高校资源,组织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统一编写自学指导书等学习材料,强化主办高校在教学上的指导地位。第二,定期组织考试,对函授主干课程进行统考,做到有效监督,强化教学效果。第三,加强对函授站的检查监督,函授站设站资格审查、函授站日常工作定期检查、年度考评等工作,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
4.3 进一步完善函授站各项管理工作
函授站是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的直接机构,是学员学习的主要场所。只有函授站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成人函授教育的教学质量。现阶段,各成人高校函授站也形成了系统管理制度,还应针对实时变化,不断完善函授站管理制度。具体包括:
第一,函授站站点管理制度,将函授站的办学宗旨,性质,函授站组织构成,运行机制,函授站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自查与评估等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障函授站工作开展。
第二,学籍、学生管理制度,依照要求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及时整理上报学生注册资料、登记表、成绩表、学生退、转、休、复等学籍变更记录等;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有计划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德育工作,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学风、班风、校风教育,强化站点管理效应。
第三,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自学管理和面授管理两部分,函授生的自学不是孤立学习,而是函授站及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地循序渐进的学习。完善自学指导制度、学生自学进度管理、作业及检查制度,保证自学环节质量;完善函授站面授制度,如面授时数、面授与自学教学方式安排等,保证短期集中面授的听课质量。
第四,考务管理制度;做好考试组织、安排、监考、命题、阅卷等工作按照主办高校要求规范操作,严肃考风考纪。
4.4 加强函授生日常管理,开展函授教学动机教育,加强情感投入,激发学生自学热情
函授生生源构成复杂,年龄、文化基础、学习时间等个体差异大致使函授生日常管理难度非常高,加之函授站为节约开支,通常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函授生日常管理工作是非常薄弱的环节。但强化函授生班级管理、校园生活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班级学风对函授生的学习甚至人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员优良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应该加强学生与函授站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函授站的归属感,增强学习兴趣。应该选聘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自主学习行为养成教育;通过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对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以学习知识为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 后记
普通教育的普及化趋势,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学生重理论轻实践、动手能力差、低就业率等现象无不体现着当今中国新的教育问题,成人函授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有一个正确定位,加强认识,不断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起,共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阚风平,刘桂芳.论函授生学习动机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2]胡志东.浅谈函授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08.
[3]张晶华.普通高校函授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9.
关键词:西部地区 网络教育 发展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的远程教育事业发展非常迅猛。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2000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数量猛增至31所;2002年,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已达68所。到2007年,教育部同意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点高校有67所,其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13所,占全国试点高校的19.4%,分布为:四川省6所(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市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陕西省4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党的十六大以来,西部地区的13所网络教育学院本着为西部大开发培养人才,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将西部地区的网络教育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办学思想先进,理念创新
十六大以来,各网络学院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网络化、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的办学宗旨,遵循“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以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为核心的组织进行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学习支持服务水平,以建立全民学习型社会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面向社会,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利用现代化网络教育手段,积极开展在职人员、社会青年的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教育,岗位培训及其他继续教育,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丰富,专业逐渐齐全,特色鲜明
各网络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进行现代远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设立了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3个教育层次:依托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优势专业,在发展中坚持“为西部服务,为中小学教师和相关专业人才继续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努力办出自身特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开设了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英语、计算机等17个专业,注册学员2.6万人,培养毕业生9504人,建立了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129个校外学习中心;西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在四川、重庆、云南、北京、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建有2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点);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目前在福建、黑龙江、四川、云南、江苏、浙江、重庆、甘肃、陕西等1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244个校外学习中心(点),网络教育学生遍及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拥有校内外学习中心(点)74个。各网络教育学院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三、教育管理科学,严格,规范
网络教育学院一般都是高等学校领导下的二级学院。在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既是进行远程教育的办学实体,又是全校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单位。在教学管理方面,网络学院的院长一般都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兼任并主持工作,各副院长分工管理,各司其职,学院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教学部、技术部、资源部、招生部、培训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等机构。在日常工作方面。各部门职责明确,管理科学,制度严格,工作有效。
四、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教学模式多样
目前网络教育学院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网络课程学习+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网上辅导+学习中心教师辅导+课程作业+自测练习+集中考试+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紧密衔接,不仅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而且在关键环节上管理严格、要求明确,确保了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模式方面,基于教学管理平台的管理系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教学计划及考试计划,自主选课,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挖掘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两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学习方式一:学习材料:纸质教材+网络版教学课件(音频/文档)+其它网络学习资源;学习支持:课件点播/在线答疑/在线辅导/同步、异步讨论/在线测试/专家讲座;适合人群:无法定期到校外学习中心集中听课,但具备上网条件的学生。
学习方式二:学习材料:纸质教材+网络版教学课件(视频/音频/文档)+其它网络学习资源;学习支持:实录课堂/课件点播/在线答疑,在线辅导,同步、异步讨论/在线测试/专家讲座;适合人群:具备专线上网条件的学生或有条件到校外学习中心集中学习的学生。
五、教育资源丰富多样
十六大召开以来,各网络教育学院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力度,高度重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工作。依据网络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适用范围、受众的需求、资源组织形式的不同,现有网络资源大致包含以下三种类型:学科教学资源、拓展资源、网络精品课程;开发的拓展资源有数字图书馆和网上学术讲堂;资源库、答疑库和试题库“三库”建设已初具规模,为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此期间,多媒体课件开发水平稳步提升,新的开发思路和技术创新广泛应用于远程教育,许多课程以其更加合理的结构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以及更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发思路、新颖的表现形式而广受好评。各网络教育学院初步建立了基于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电子邮件等技术手段的多通道呼叫中心,实现了远程教学教务的网络化管理,部分网络教育学院已经具备了开展远程双向视频授课、远程备课、远程答辩和远程视频会议的技术条件。学校网络教育技术模式采用以异步为主、同步和异步相结合的方式,自主开发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和综合教学教务管理系统,按照客户关系管理流程建立了网络导学服务体系,多形式地为学生提供远程导学服务。
从21世纪早期开始,学习的社会环境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学习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技术来帮助自己适应复杂的、更多需求的生活。许多学生希望学校或学院提供技术环境,实现灵活的资源访问,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并获得评价与反馈的机会;希望课堂外的交流、合作机会也成为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建立的新的在线学习模式,不仅创造了新的知识传播载体,还为学习者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使个人可以跳出学校的约束,自由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方式和内容环境,优质的学习系统还可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提供持续性的诱导、评价和支持,例如发出提示、建议,指出学习者的错误,帮助其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新的在线学习模式更加强调社交化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博客、维基、3D虚拟世界和其他学习者交流协同,有效地寻求帮助。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身份从“舞台上的智者”(sageonthestage)向“旁边的指导者”(guideontheside)转换。新的在线学习模式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由选择、主动获取。新的在线学习模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先进信息与通信技术提供学习材料与环境,执行教学方案,接受反馈并建立评估体系的过程。教育者根据实际需求和个人情况(如全日制学习、业余设计,以提高技能或增长知识为目的),选择与执行有效教学法(如小组项目、在线论坛、项目报告、同行讨论)与教学内容,增加行为评价和学习诱导的成份,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2在线学习模式的设计和开发
2.1技术支持
现有的在线学习模式使用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LearningEnvironment,VLE)平台,建立基于网络的课程和网站,教育者和学习者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协作,共同构建知识体系与学习体系,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改变了传统在线教学模式。VLE平台通常包括以下功能。
(1)教学内容管理:建立、储存、访问和使用学习材料;
(2)教学大纲的定位和规划:课程计划,评估方案和个性化的体验学习法;
(3)学习者的参与和管理:访问学习者的信息和资源,跟踪学习进度和结果;
(4)交流与合作:电子邮件、通知、聊天工具、博客等。虚拟学习环境被学校、非盈利机构和政府等广泛采用以建立在线课程的环境。这些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块,管理学习内容,记录学习者的历程纪录,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训练。已颇有成效的在线学习案例有英国拉夫堡大学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远程学习计划,他们使用开源平台,通过通信网关,所有的材料(学习笔记、教程、视频讲座、以往考试试卷)和辅助系统(讨论论坛、反馈)被集成在平台中执行。通过附加功能更新材料和监控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提供完全的在线课程。
2.2学习材料与环境
(1)课程材料
课程材料的设计是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发展在线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线学习通常采用和面授课程一致的在线学习材料,以确保学习成果和课程质量。新的在线模式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设立一些创新性的活动来提高教学效果,如查询式学习,模拟面对面的过程进行小组学习,同步提问与回答以及讨论与学术会议。设计课程材料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确定、课程结构设计、学习进度规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目标应清楚地描述学生在成功完成课程之后的结果。同时将目标分成不同的层次,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过程。课程结构设计:在遵循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学习者应该非常清楚课程结构并且控制学习过程。通常一个学习模块应包括:一两个专业案例,以往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及作业的范例,参考文献的列表,以及供学生交流与协作的电子讨论区。在设计课程时,需要重视案例教学和现实问题的背景,选择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教学内容更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学习进度规定:如果缺乏一个合理的学习进度参照时间表,学习者很容易懈怠或放弃。所以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需要获得及时反馈:一方面要强调作业或报告的截止日期,另一方面鼓励学习者交流,学习者之间的沟通及其与教师间的交流是保证学习者跟上学习进度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习过程的适当干预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设计课程材料时从目标、结构和进度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
(2)在线实验室建设
在传统的工程教育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重要而且昂贵的环节,因为完成优质的教学过程需要购买专门的实验设备和聘请有经验的指导者,只有理论知识或看视频演示是不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的,这是制约在线学习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可以开发基于计算机控制的在线远程实验室。在线远程实验室可以利用分布在不同地点的真实设备为学习者提供实验环境,而且将各高校的工科实验系统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实现设备和数据的虚拟共享,既能节约资源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线远程实验环境的构建思想如下:学生通过互联网连接,通过网络操作远程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验,并通过网络接受教师的指导,最后由实验系统或指导教师对实验给予评价。实时远程实验环境的软件部分主要由远程实验平台和远程实验管理系统组成。远程实验平台主要为学生显示和提供实验操作环境,学生可在平台中观察到远程实时实验的情况,例如通过在平台中编写代码或操作命令控制远程的数控机床进行实验。通过远程实时实验,学生可获得实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操作能力。国外很多高校已经在开发和应用在线远程实验。TechnicalUniversityofCatalonia采用远程实验用于电力质量实验,该系统包括监测仪器和3个发电厂,监测仪器和发电厂由Web服务器控制,通过互联网与学生的互动,通过IP摄像头进行实时反馈;Karaetal.介绍了由7个不同国家组成的欧洲远程射频实验室(EuropeanRemoteRadioLaboratory,ERRL),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自己的计算机执行基于网络的实验;AndrejaRojko与来自11个欧洲国家的13个合作伙伴建立了18门在线的远程控制实验室,包括课程、组织、远程控制和可视化,通过moodle、booking、labview等平台实现,然后利用校园网平台,采用模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完成机电一体化的实验训练任务。这些实验模式为在线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工程专业学生增加了实践机会,提高了动手能力。借鉴这些模式,可以开发适合我国教育环境和学生特点的在线实验与实践方式,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3)在线辅导
在线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时空活动,相互间的交流存在障碍,因而支持服务尤为重要。如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讨论,让学生获得即时问题的及时反馈。一个典型的在线辅导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学生阅读学习材料,然后上传相关问题的教程的回答;辅导教师整理所有的答案并评分,同时检查是否还有特殊的问题。在线辅导中技术支持人员保证所有书面问题都能通过聊天功能来处理。在辅导过程中教师会首先提出一个问题或场景,学生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合作分析、讨论,并提出方案来解决问题。通过在线会议的形式将探究式学习纳入学习和辅导过程,让学习者更多地参与、投入学习中,极大地提高其学习兴趣。
2.3评价和反馈
评价和反馈机制是一个系统和平台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来自于学习者的大量评价可以为建立正确的学习模式提供宝贵的经验。对学习者及时地反馈信息能有效地表达需求与意见,是教育体系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评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从不同的方面开展,如课程学习过程、在线实验、应用技术等。课程学习过程:通过统计在线学习者的出勤率和评估学生的表现,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比较成绩来分析在线学习的结果。在线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实验数据设置和总结性的报告来分析在线实验的效果。应用技术:分析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比较不同的软件平台和用户的反馈。例如各种会议系统从功能上似乎大同小异,但在使用中却存在很多不同。有些系统要求用户在本地下载、安装程序,有些系统在记录文件或处理音频时有延迟,这些都会影响使用。同时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收集在应用中的问题,不断升级与完善功能。通过反馈和评价,可以提供最好的实践指导,加强使用者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为设计教学方法和制订教学活动积累经验,能进一步完善符合工程专业特点的在线学习质量管理系统,保证教学质量。
3结语在线学习的应用
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机会,使学习者不需要再奔波在去学校或图书馆的路上,节约了人力、时间和费用,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质学习材料的再利用,而且能够自动集成统计信息到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但在工程专业领域实现优质的在线教学系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教育部门和工程技术委员会合作制订和维护教育的标准,保证教学质量;
(2)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结合工业界的发展方向设计教学内容;
(3)应用新的通信与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优质的教学课程,加强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发在线教案,建立在线实验室环境,开通师生交流与意见反馈的通信平台;
[关键词]电大 开放教育 英语专业 教学
一、电大开放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的现状
随着英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在职人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选择了英语作为他们继续教育的专业。在电大开放教育的英语专业的学生中,包括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从业人员,既有外企和公司的职员,酒店,旅行社等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又有小学或幼儿园的老师。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构成特点决定了他们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这为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电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工作之余学习的,他们承担着比脱产学生更大的体力和精神上的压力,所以能够坚持读完电大的全部课程需要很大的毅力。从目前的情况看,电大的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流失量比较大,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刚进电大的时候,热情饱满,雄心壮志,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生就因为基础差或缺乏兴趣等原因半途而废了。因此,如何够提高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质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从电大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障碍和困难分析入手。
二、电大开放教育中英语专业教学的囿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自其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果。目前在电大系列教育中,英语专业的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英语专业教学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困难。
1.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英语专业课的教学也不应仅仅停留在语言教学得层面,应该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侧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文学知识的讲解。这就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比较好的英语语言功底。但大多数电大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差,英语的综合能力比较弱,他们中的很多人入学时的英语水平还尚未达到一名高中毕业生的水平,更谈不上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了。这就为英语专业课教学的开展设置了极大的障碍,给英语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学习时间少而且分散
接受开放教育的学生,大多社会身份复杂。在家里,他们是支撑家庭经济的栋梁,上至照料父母,下至抚养儿女;在单位,他们可能是普通职员,也有可能是主任或经理;在电大,他们又是接受开放教育的学生。电大学生的这种多重身份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像脱产学生那样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同时他们也无法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业上,他们只能用一些零散的工作、生活空余时间进行学习。
3.缺少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然而很多英语学习者缺乏这种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电大的学生来说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电大教学采用的是一种面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大多数学员由于身兼数职,接触英语的机会大部分都是在课堂上,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也为电大开放教育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没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英语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坚持不懈,逐渐进步的过程。因此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然而对于电大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很多人在学习英语之初,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虎头蛇尾。这些都为他们学习英语设置了障碍。
三、提高电大开放教育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兴趣可以增强记忆。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家布卢姆也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兴趣、乐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无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也更加迅速。”如果学生一旦对英语发生兴趣,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成为他们坚持不懈的强大动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转贴于
(1)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只是简单的机械的知识传授,它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不要忽略了情感效应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只有师生配合默契,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贵情深”,教学艺术的魅力在于感情,有了感情就会增加教学魅力。积极的情感交流,能促使课堂气氛和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至关重要。
(2)教学素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要与时代紧密地结合,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然而教材复杂的选材和编写过程使得它难以跟上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教材的基础上,注意补充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如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名人趣事、时事热点等丰富有趣的内容寓教学之中。当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时候,就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语言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不断循环的过程。然而现实中,学生没有良好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环境。因此老师要鼓励学习者充分利用现代化外语学习资源和条件,努力建构自然与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发掘丰富多彩的学习渠道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弥补语言环境的不足,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1)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英语资源
在当今这个科技进步,资讯发达的时代,英语学习的途径广泛,手段众多。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书刊,观看英文原声影像,收听英文广播等渠道,来增加语言的输入,信息的摄取。这些英语资源不但可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还可以增加人文知识,开拓视野。虽然学生对于这些英语资源并不陌生,然而在实际学习中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得利用这些资源,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有趣的环境下学习语言,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2)合理有效地使用网络平台
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外语学习资源和手段,为建构“自然与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在互联网上,学生不仅可以搜索到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体育等各方面的最新文字资料,还可以收听到优美动人的英语歌曲,世界名人的演讲等有声资料。互联网强烈的文字、图像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快乐;学习兴趣;英语课堂活动教学
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对学生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身心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快乐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这样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它以全新的面孔与思维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与此同时,带给教师的是全新的挑战。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的过程,面对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就势必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做到“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学生一旦到独立表达的时候,就会马上脸红,结结巴巴讲不出来,既胆怯,又有自卑感。还有些同学上课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常常要笑他们。究其缘由,主要是学生始终接受的是被动型英语教育,学的是“哑巴英语”。针对这种现状,我采取了几项相应可行的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学英语,培养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令学生们由衷的感到学英语是快乐的。
一、让表演贯穿课堂教学,创设说英语环境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每节课笔者都使用英语教学,使用简单句,并逐渐增加句数。日积月累,现在学生基本上适应了英语授课,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从刚开始只听懂几个单词到现在能听懂几个句子、一段话。逐渐地,学生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这样的训练过程为素质教育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教师发挥自己的表演能力,把动作与表情融入教学中,演示说明教学内容。例如在介绍shopping for clothes这一课时,笔者提前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带些自己的衣服,把教室简易的布置成服装店,先由笔者装扮成顾客来买衣服,并伴有简单的英语解释,再加之黑板上单词或短语的提示,学生很快融入到表演中,他们分别扮演售货员,老板,客人等。这一节课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很快掌握了买衣服的过程,既练习了听说英语,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表演中快乐的学习英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开展每节课一个英文笑话及每日一句等活动
每节课刚开始笔者会留给学生三分钟上台读一个英文小笑话,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并在快乐的氛围中开始这一节课。久而久之,学生通过短短的三分钟体验到说英语的成功感和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学英语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和毅力。此外,每天由一位学生轮流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上每日一句,内容为格言谚语或常用的口语表达,直观醒目,通过逐渐的积累,学生的单词量扩了,口语水平也随之提高了。
三、 采用小组合作,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要授之以渔,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进入角色,成为课堂活动中的真正一员,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因此我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积极合作,相互学习,由各小组学生自己分工动手、动脑查找资料,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渠道来获得自己的调查结果。这样即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他们小组合作的精神。例如: 学how much is it?这一课时,学生就很感兴趣的在课前分好自己的小组,各自分工去调查which shores are cheaper
in our city? and which shores are the most expensive? why? 学生自由发挥,调查的结果尽管相差不大,但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有的是调查问卷,有的是精美的图片,还有小组分门别类进行展示等等,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并且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这样一个和谐互助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四、 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
教学中适时合理的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学生对这种现代化教学方式也十分感兴趣,比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英语视频、广播、英语报等等。总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课堂学习,要开发和利用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同时,这也要求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熟悉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运用,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
五、 教学中渗入爱的教育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是最好的教育,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只有平等的爱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在教育教学中,笔者和学生的身份虽然不同,但在年龄上相差不远,彼此既是师生,也是好朋友。因此,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抛弃权威,承认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内在潜能,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对之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合格的教师应该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善意的点头、友好的微笑、微不足道的夸奖等都有可能拯救帮助一个学生,教师尽可能奉献自己的爱心,用爱去感染学生。放下“权威”的架子,听听学生们的心声,让他们有种成功的体验。只有不断从教学水平和性格等多方面完善提高自我,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增进师生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出色的。我们的教育应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去发现学生、培养学生。
综上,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听说习惯的逐步养成,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新课改下,更渴盼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花。英语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合唱。不应该是沉闷的,而应该是生机勃勃、充满欢声笑语的。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第十一章关于“教学原则”,江苏教育出版社
[2] “多元智能理论”.继续教育学习材料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创新
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推进,创业教育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确认和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国家、各省市以及高校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已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客观说来,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依然存在教育内容与学生专业特长脱节、教育形式与学生主体需求割裂、教育过程与学生生活时空分离等问题。创业教育如何利用好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创业的理念与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好地助力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建构主义关注教育对象认知结构的生成机理,探讨教育过程个体与时空环境之间的互动逻辑,成为教育改革中优化教育内容以及调整教育过程的重要借鉴理论。借鉴建构主义的理念与方法,提升创业教育进路的针对性、规律性与科学性,成为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思考向度。
一、建构主义的学理释义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构主义发展成为教育领域影响最深远、应用最广泛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建构主义通过对个体原有知识经验、学习环境、文化情境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教育对象知识与技能的建构生成过程,为教育的科学展开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借鉴。学者们或者着眼不同研究需要,或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或者基于不同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建构主义的理论内涵以及拓展其研究视域。建构主义核心理论观点如下:
1.学习的过程以学习者内在需要为动力源泉。建构主义认为,教育过程实质就是信息的转移与吸收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从来都不可能是被动、机械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有选择性地选择信息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信息是否能够有效实现从教育者向学习者的转移,并不取决于教育者或者教育内容本身,而更多地在于学习者。教育者不断向学习者输出信息,很多信息被中断、遗失、拒绝,原因就在于这些信息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那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如何生成呢?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需要不断对教育信息进行筛选,与学习者需要相对接的信息就能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并转变为学习动力,与学习者需要不贴切的信息便自然成为无效教学内容。换言之,教育过程的有效推进的动力源泉并不是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或者教学内容的数量,而是学习者对信息的需求程度。
2.学习的过程以学习者知识经验为重要基础。建构主义通过对不同学习范式的学习效果进行比对发现,学习效果直接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心理学所说的前认知结构联系越紧密,学习材料就越能为学习者所认可接受;反之,则更为学习者所排斥。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学习者不是以眼前学习材料作为学习原点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而是紧密地依靠前认知结构,将前认知结构作为学习的重要基础。当学生要学习新的知识或者技能时候,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新的学习材料与前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线索,依据这些线索认知当前学习材料的意义,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换言之,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不是独立地建构全新认知结构的过程,而是前认知结构不断深化、拓展、提升的连续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育观尤其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建立当前学习材料与学生前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创设更多的条件与机会。
3.学习过程以学习情境的建构为关键环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并不如表象所呈现的,只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而应该是教育者、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的信息对流过程。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缺失学习情境的支持,就难以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难以生成关于学习材料的意义体系,学习过程只能是表面、肤浅的。学习情境不仅只是简单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外界环境,更重要的是学习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建构主义通过研究发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学习过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习与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文化和社会情境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1]。教育既要依据学习者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又要有意识地为教育过程创设社会文化环境支持。
二、建构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偏失
在国家政策以及就业形势的双重推动下,创业教育已经逐步发展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依托创业教育,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在深化改革浪潮中的适应力逐渐上升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在此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低效教育以及无效教育等现象依然存在。运用建构主义的科学理念与方法,观照创业教育的当前偏失,对于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改进思路必然是大有助益的。
1.过分聚焦创业学的理论教授,忽视大学生主体性需要。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许多高校迅速成立创业教育学院,统筹协调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渐成体系,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武装,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另外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学习者的内在需要以及推动学习者的主体性实践,那么学习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而当前创业教育恰恰陷入如此窘境。“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一方面,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创业经历,在创新创业知识传授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直观感受”[2]。创业教育过分注重“理论填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主体性实践等维度在无形中被遗失。大学生创业教育在课程设计时候过分强调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以及连贯性,向大学生全面地讲授创业学知识。但事实上,创业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纯粹学理层面的研讨学习,而必须是创业理论与实践相互映照的联结桥梁,在实践锻炼中培育涵养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创业教育未能“有意识地关注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动大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在此过程中催生主体的主动积极性”,与建构主义关于学习者内在需要重要性的理论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弱化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效。
2.过分关注创业教育中的理论系统性,忽视大学生前认知结构。建构主义相当重视学习者的前认知结构,认为只有当前学习材料与前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联系线索,才能更好地助推学习者对当前学习材料的意义建构,但是当前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取向却忽略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前认知结构。如前所述,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地由创业教育学院牵头,整体规划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不分文理、不论年级、不问兴趣,都采用“千人一面”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方式。这种做法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时也催生了创业教育同质化现象。大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认知模式以及优势特长,这些都是大学生前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于他们的学习认知以及创业实践都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创业教育忽视了大学生前认知结构的建构规律性,缺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很可能导致“盲人骑瞎马”的被动局面。因此,高校在落实创业教育战略任务过程中,如何将大学生的专业思维以及兴趣特长等前认知结构结合起来,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整体联动的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3.过分强调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忽视教育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将教育情境作为学习者重要支持力量,认为学习者缺失学习情境尤其是其中的社会文化的支持,学习就很难高效有序进行下去。为此,高校应该联动家庭以及社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设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持,这是鼓励大学生将创业知识落实于创业实践的重要助推力。但是,当前还是有不少大学将自主创业作为求职不顺的后备选项,认为自主创业只是无奈之举,而类似思想在学生家长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许多家长不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时代价值以及战略意义,将自主创业与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画上等号。对于这些负向的观念阻力以及文化障碍,高校还未能深刻意识到其巨大的消极作用,采取迅速有效的消解策略。高校在落实创业教育过程中更多地着眼于创业学知识,而没有很好地通过建设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构筑家校支持系统、宣传创新创业现实意义等手段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文化观念方面的支撑。换言之,创业教育如何借鉴建构主义学习情境的理论观点,强化夯实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感动力与文化基础,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革新发展的有效着力点。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理路:建构主义的视角
建构主义为高校革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崭新的实施思路,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创新的有益思考向度。针对当前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借鉴建构主义教育观的理论、方法与技巧,更具规律性、有针对性地推进深化,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效、良性、稳定发展。
1.紧扣学习需要,推动大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学习材料进行筛选,不能满足需要的学习材料在无形中便会被学习者抛弃。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长期实践中觉察自我认知不足或者在意识到当前学习材料重要性时候产生的。因此,创业教育要善于、勤于、乐于搭建当前学习材料与大学生需要之间桥梁,而很重要的方法手段就是推动大学生进行主体性实践。要增强大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就要让他们主动体悟这些知识在创业实践中的价值。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大学生深化认知理解提供实践基地。大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一线,在观摩学习中切身感受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觉察自身创业知识体系的局限,这是催生他们返校更加认真投入创业知识学习的有效推动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加促科技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变。创业教育最终是服务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自主创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深远有效的服务,能够提升他们对创业教育的信任感,而这些都是他们激发大学生学习需要的影响力量。
2.关注前认知结构,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建构主义坚持学习的过程是前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材料的联结过程,教育必须为学习者进行“前后联系”提供线索。进一步说,创业教育不能只是单纯关注创业学的本体论知识,而应该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专业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作为创业教育整体设计的考量因素。为此,高校必须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共生的实施思路。一是转变学校层面独立承担创业教育任务做法,实现创业教育的校院共建。除了学校层面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必选课程与选修课程,院系还应该建立与学院专业特色相适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多样化、针对性、贴专业学习的创业教育课程不但提升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思维模式的契合程度,真正活化大学生的前认知结构,而且扩大了创业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二是重构专业教育课程理念,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学习全过程。“专业教育是创业技能培养的根基”[3]。专业教师要准确认识创业教育的教育意蕴,明确其在创新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不是要鼓励所有人都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而是要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在大学生认知结构中根植创新创业的基因,实现“少部分学生为主的培养自主创业为主转向面向全体在校学生的岗位创业者”[4]。
3.创设有益教育情境,构建大学生社会文化支持系统。建构主义倡导有效的学习过程必须是在强有力社会文化支持系统中进行的。为此,创业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创业技能方面下功夫,还应该为大学生搭建观念支持系统。首先,依托校园文化载体,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高校可以设立“创客周”,每学期固定在某个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创业政策宣传以及创业文化普及;可以成立创业俱乐部,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服务;可以尝试为大学生配备创业导师,建设“有温度”的创业教育;可以设计校友企业家创业支持基金,鼓励校友以实际行动帮助引导大学生有序顺利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如此等等,都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营造认可创业、支持创业的校园文化。其次,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夯实大学生文化观念基础。高校可以利用新生开学家长见面会、寒暑假“给家长的一封信”、日常的家校沟通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创业教育的时代必要性。家长的支持是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强大推动力。一言以蔽之,建构主义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兼具有学理与实践的耦合性。借力建构主义的理念、方法与技巧,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调整,成为高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建构主义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范围、长时间、多举措渐进有序地推进。
作者:陈小花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6-59.
[2]王长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24-126.
[关键词]学习援助 学习资源 资源整合 动态修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94-03
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学习(e-Learning)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之一,与此相关的技术标准也在逐渐规范。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数字化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和便捷、个性化的虚拟环境。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习资源的优化和利用与虚拟环境的功能结构设置相辅相成。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他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增长要求人们不断接受教育训练,培养吸收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养成批判选择能力,以达到使日益增多的信息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目的。由知识本身变化引起的全球社会职业的变化对继续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学习者突破时空限制、继续学习的意愿更加强烈,这对学习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习资源的概念
学习资源在美国很早就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工作也较为规范。美国教育交流与技术协会(AECT)根据教育发展的现实情况多次对学习资源概念进行厘定,从AECT-77、AECT-94到AECT-05,学习资源的含义和范畴不尽相同。AECT-77把学习资源分为设计的资源和利用的资源两大类;AECT-94将学习资源定义为一种综合了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后援的系统;AECT-05将学习资源的概念县定为为学习服务的所有的智力型的、技术性的支持。综合已有研究理论,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运行的过程与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包括信息、人员、资料、设备和技术等。大体可分为两类:专门设计的学习资源,如教科书、语言实验室等;非专门设计但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戏剧院、博物馆、互联网等。
二、学习资源的开发标准与管理
学习资源是学习援助系统运行的重要支撑,学习资源配置优化与否,直接决定学习援助系统能否良性运行。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和规则,运用信息整合策略,在对信息资源进行细化、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保证学习资源的有效性,并使其价值最大化。在e-Learning环境下,建立一个存取便捷的资源平台,以开放共享的方式对学习资源进行管理,扩大资源受益群体。可以通过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以相关行政、管理单位为依托,由下一级向上一级传送信息需求意愿,最高一级统一整合各级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将资源需求与供给进行周期性汇总、梳理、分类、储存,不断更新内容,配以高效的运转模式,建立一个相对成熟、低准入标准的教育资源系统,使需求者可自由提取其中的资源,实现共享。
(一)学习资源的技术标准
学习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共享,扩大资源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说学习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循国内或国际通用技术标准。2008年,国际上IMS和ADL组织作为e-Learning技术标准最领先的机构,都对学习资源的组织模型提出了各自的新方案。IMS的Common Cartridge Profile方案中对Common Cartridge规范的定义是“一个由内容提供者和学习管理系统共同遵循的内容包的描述,同时为完全或保护性开放的分布内容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格式”。这个标准在Content Packaging、LOM Metadata、QTI以及IMS AuthorizationWeb Service等一系列现有规范的基础上构建的,并设计了一种标准化、高效率的方式来控制分布在不同平台的多媒体网络资源。ADL推出的SCORM 2.0不仅目标远大、内容丰富,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也进行了综合考虑。混合式学习、协作学习成为多种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提供最大灵活性的模块化和可扩展的架构,支持多种教育培训场景,可满足传统课堂教学、远程教育、自学和工作中的培训的发展要求,能够支持开源与多方合作的开发。如果将这些标准引入国内,结合本土实际制定严格的执行计划,真正落实到各级教育过程中,特别是继续教育中,将产生巨大的作用。针对国内现有标准的现状与学习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已有学者提出了一种适应未来泛在学习环境的资源组织模型——学习元。学习元(Learning Cell)中“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元件”,像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元”特指学习元的微型化和标准性,即学习元可以成为更高级别学习资源的基本组成部分;二是指“元始”,也就是开始的意思,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久的过程,此处的“元”反应了学习元具有类似神经元不断生长、不断进化的功能,其本质指的是学习元的智能性、生成性、进化性和适应性。
(二)学习资源整合策略
因特网的产生使信息的生产、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水平。由于internet缺乏一个有效的中心机构进行管理和控制,人人都可以在网上信息,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使得“信息超载”现象严重。于学习者而言,受信息检索和加工能力的限制,有效信息不足问题严重。因此,对学习资源进行整合,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相对空闲和优化的学习资源获取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在为共享创造条件的前提下,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考虑人、财、物供给的可能性,整合有针对性、通用性、可传播的学习资源,同时保证资源整合的可持续性,让学习资源库成为一个动态更新的系统。学习资源整合要本着低成本、共建共享的原则,区分层次,对学习资源进行有序梳理,加大对重点学习资源的整合力度,注重学习资源实效的发挥。
(三)学习资源管理模式
我国各类学习资源库的建立一般是以一个学校或小区域为范围,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而设立。学习资源的管理模式更多的采用集中式,基本上不对外开放,共享范围较小,不同区域或学校之间的资源交流、共享程度不够。这种重复建设的模式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不仅没能把资源的基本效用发挥出来,更没法让资源在交流和共享中升值,这种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走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这对学习资源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资源管理,主要是基于对教育共享的期望,而教育共享的目标就是集成有限的资源,扩大教育受益群体,让更多的人享受教育的成果。因此学习资源最基本的管理原则就应该是共享,实现规范性开放,让更多的学习者受益,在应用交流的过程中挖掘出资源更深层次的价值。在各方标准统一的前提下,需要在不同区域和教育机构之间建立一个可供学习资源共享的顺畅通道,共享智力资源,共同开发和整合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资源的整合质量,扩大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学习援助系统的构建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往往以理论知识居多,实践操作、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大都是通过课外实践培养而形成的。在一个没有明确指向的环境里,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提高将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从海量信息中选择自己所需信息的难度日益加大。因此,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程序性的优化配置和管理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设立知识总监
学习资源管理源于知识管理理念。无论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换还是知识和资源的交流共享,都需要有一个监督的主体负责管理相关知识。对学习资源而言,设立一个服务意识强、知识面宽的知识总监,不仅可以掌握学习资源的运行情况,促进资源效用的发挥,还可以发现现有学习资源的短板,将一些对学习者促进作用不明显或无效的资源剔除。同时结合学习者的兴趣倾向,转换资源格式,以多媒体和视听资料为主,对学习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知识总监要选择专职教师和某一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来担任,由他们负责相关的知识管理,挖掘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引导学习者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针对学习者弱项,通过提供优化配置的学习资源,平衡学习者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水平。而学习者在知识总监这个角色扮演中可以增强成就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建立完善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自愿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和获取这些资源的方法。在这种相对自由的环境下,正面的引导和激励尤为重要。对学习者而言,目标任务、精神和环境激励最能满足其发展需求。因此,知识总监应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制定个人的阶段性发展规划,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追求,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强化激励的效果。虽然学习者多数时间是在一个虚拟平台上学习、协作交流的,但是知识总监、其他学习者的资源利用导向,可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从而调动起利用、创造学习资源的潜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参与互动的学习资源利用氛围,让学习者在这个虚拟的学习合作团队中找到归属感,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学习援助系统的信任,另一方面能提高对学习资源的认同感。
(三)营造网上协作学习环境
网上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在线学习者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协作学习环境由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构成。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习者)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体学习者共享。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为别人解释问题中自己对问题也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协作的良好效果必须依赖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他们必须有很强的正依赖性。任务驱动和适当分工可以保证小组成员积极投入,资源共享。
除了课程教材、实验设备、教师等外,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智力互助可以让参与双方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而要让学习者的智力互助跨越时空的限制,需要借助软件平台和虚拟学习社区。这样能让学习者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完成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共享更多的学习资源,激发其创新意识,将资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成人教育;应用
收稿日期:2005-10-23
作者简介: 孔凡俊(1959-),女,汉族,山东曲阜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档案馆员。
殷晓峰(1969-),男,汉族,山东微山人,青岛科技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学原理、比较成人教育。
一、结合与应用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电化教育”。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为其初步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党的后,全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以中国广播电视大学为先驱,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地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中的成人教育学院中被广泛使用;80年代初开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是大大丰富了电化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 展,高性能的多媒体计算机逐步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媒体,对我国成人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相关概念也发生了更新和拓展,“现代教育技术”取代了“电化教育”等概念成为目前较通行的术语,其新的涵义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包含了教育工具和教育方法。教育工具和教育方法是社会科学精神和社会科学方法的实现、社会先进理论、科技发展水平在教育中的映照。当前,教育技术所包含的教育工具主要是现代电教媒体、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智能化试验设备等;教育技术所包含的教育方法主要指借助教育工具所形成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如资源库、数据库、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育决策与评价等。
二、效果与前景
首先,成人教育教学跨越了教学时空和地域的界线。现代通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校、课堂和教师的概念有了新的意义。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使用的学习材料由最优秀的学科专家、教学设计家和多媒体技术人员联合编制,并由最优秀的教师进行远程授课,从而做到教学、信息、资料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其次,组成教与学的新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教学双方的交流由过去的“面对面”转变为采用实时双向交互信息传播技术、电子邮件、虚拟对话等方式,教学关系趋于虚拟化、智能化。
再次,提高了教学效率。幻灯、投影能够增强知识的生动形象性,教学电影、电视能够直观细致地表现客观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呈现宏观现象和微观结构,具有丰富的视听表达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交互传播教学信息,并能根据教学要求,采用图形、图像或动画的形式将教学过程中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和易于理解,还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教师、学生和多媒体CAI课件连接在一起,学生可以个别学习,也可以在“虚拟教室”中进行讨论或与老师交流,更以其超时空性、交互性、共享性、实效性等优点,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快捷和廉价的现代教育方式,从而使教育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最后,实现了学习的个性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个别化教学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学习者由原来依赖文字材料学习转变为自主利用计算机媒体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参加实时听课,可以按自己需要去检索、浏览、访问各种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产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互式远程教育已成为现实,光存储技术的进步,为多媒体数据的编辑、保存、重放提供了条件,将教学重点、难点,基本练习等制作录音、录像、多媒体光盘提供给学员,帮助学员进行个别化学习,在技术上已不成问题。现代教育技术映照下的成人教育昭显着有带革命性的美好前景:
一是可以打造实时和非实时教学平台。教师在学校演播室内就可通过视频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函授站学生的面授辅导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向沟通和交流,实现实时教学,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学校还可以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和要求,选拔最优秀的主讲教师,将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料,包括声音、图像、教案和多媒体背景素材进行组合,制作成视频流课件,通过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发送出去。学生在教学站上甚至在家中即可利用专门解码程序,反复用计算机点播、调看和下载这些课件,进而还可将有关课件制成光盘,发售给学员,供其随时收看。对于各种作业练习,可由学生完成后以电子邮件E-mail发给老师批改。这种非实时交互教学的方式,已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能大大缓解在职从业人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矛盾,避免了面授辅导的困难。
二是可以建立专用教学管理和服务区域,以利信息交流。学校可开辟专用区域,供师生参加网上讨论,进行辅导答疑。学校亦可把教学大纲、计划、规章制度、教师资料等相关资料输入计算机公共服务系统,供学生查询。另外还可在计算机帮助下实现电子注册、成绩统计、学籍管理及其它相应工作。
三是可以创设数字化校园文化平台、虚拟实验室和图书馆等。现在可利用技术手段将学校的历史背景、学科资源、校园建设、发展规划等资料制成专门软件,供学生在网上调阅。现在可在虚拟条件下实现图书资料和实验共享,增加教学信息量,扩大知识面,提高整体教育品质。
四是可以提供多功能、多学科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托大学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可开展多专业、多类型教学,如同时开设若干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避免专业单一选择范围小的局限。亦可同时进行函授教学、自学考试助学、岗位培训和专题讲座,甚至可进行研究生教学,从而形成多层次、多学科和多功能的教育服务网,使成人教育摆脱单纯学历教育的束缚,向多功能高效益方向发展。
三、问题与对策
首先是对待现代教育技术认识上存在着很大偏差。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部分成人教育工作者落后、思想保守、墨守成规,看不到科学技术的动力性和革新性;二是一部分人的“唯技术论”倾向,忽视了教学实践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沟通。其次是技术、设备的开发运用不能协调和配套,导致教育效率不高,技术设备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即“购买多,开发少;设备多,老师少;硬件多,软件少”。最后,资金、人才成为制约成人教育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改造的瓶颈。高技术就意味着高投入,就意味着高等人才的相对稀缺。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应策略:
一是要更新观念和认识。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现代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将从过去的“教方市场”迅速转变为“学方市场”,品牌、实力、质量和技术将是学生选择学校的主要条件;另一方面,在运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员的个体差异性,重视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同时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只是传统教育手段的一种改善和补充。就现阶段而言,用多媒体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的观点无论如何都是不正确的,在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应该重视传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二是要理顺机制和体制。包括管理体制、人才体制、服务体制等。如在实际运行中常出现业务重叠、协调困难的局面。学校可考虑成立相关机构,统筹策划,一并安排,这样可避免工作扯皮、相互推诿;另外,还可考虑由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办学层次相近,条件相似,技术水平相同的学校进行技术业务合作,成立现代教育技术联合体,统一协调技术工作。
三是教育技术扩张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条件具备的可考虑一步到位,全面改造,这样做好处是即时产生效果,但投资较大,条件不具备的,分段投资,逐步改造,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是集思广益,广开投资渠道。 面对较大的资金缺口,可引进市场化运行机制,多考虑几种方法,如:加大财政拨款,从政府、学校财政预算中划拨出专项资金,专供进行技术改造;由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乃至有投资意愿的个人组建利益共同体,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方式联合办学;保留学校自主产权,以申请或抵押形式向银行贷款;多方筹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以公办民助等形式运作等。
五是实施人员更新战略。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改造成人教育,技术更新是必需的,人的素质提高亦显得十分重要。教学及管理人员要求知识更全面,尤其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此外,还需要增加网络通信技术方面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形成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合理比例。对教学管理人员,学校要不断提供机会,给大家培训和进修,使其知识不断更新,并尽快接受和掌握现代化先进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1〕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隗玮.论成人教育技术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1(9).
〔3〕陈芬华.教育技术革新及成人教育观念的变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01(5).
[关键词]远程教育 数字图书馆 支持服务 能力培养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化图书馆形成的重要标志。她以全新的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尤其是它具有的教育与学习支持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重视和青睐。研究如何发挥建设好数字图书馆的学习支持体系、发挥起独特的优势、开拓深层次服务、满足远程教育学习者的需求,是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体现。
一、为什么远程教育学习者需要学习支持
目前,人们普遍认识到学习是需要支持的,于是提出了“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这一理念。“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理念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教”转向了“学”,引向了学习过程需要支持这一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更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在远程教育学习环境中,由于教学分离,学生地区分布不匀、时间忙闲不等、水平参差不齐等,很多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都在思考一个重要问题:怎样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确保教学质量?由此人们提出了在学校原有教学、管理与服务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设想。“学习支持体系”包括学习者在学习中可获得的资源(学习材料、图书馆、教师或助学者)及与通讯过程相关的媒体资源(工具或技术)。如果说函授教育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详细阐述,远程教育学习则更注重于大量使用信息技术及协同学习与个别化学习。
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作用
数字图书馆以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机为环境,数字图书馆具有强大的网上信息浏览、电子文献阅读、光盘数据库信息检索、馆藏信息检索及多媒体网上教学等多种服务功能,它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内涵,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扩展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向读者和用户提供了更为广泛、更为先进、更为方便的服务,使人们能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资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组织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因此,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正是数字图书馆具有的这些功能,符合了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需要,因此,数字图书馆以其特有的学术性和服务性,从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等多种角度,全面介入到了远程教育学习之中。
如何把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更好地为远程教育服务,是数字图书馆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图书馆对于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
1.能够开展与远程教育相适应的远程文献检索和全文阅览服务。从根本上改变馆藏信息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传统方式和手段,通过网络能把学生所需要的电子课件和电子参考书同时传送到学生的电脑上。
2.能够整合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数字图书馆分散的数字馆藏资源,形成与普通高校相匹敌的数字馆藏的规模优势,发挥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整体优势,克服馆藏信息资源不足的弊病。
3.能够在整个数字图书馆系统真正实现馆际协作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劳动和重复采购,突破传统人工管理和手工作业技术的瓶颈,消除时空限制,真正实现馆际协作和资源共享。读者可以同时访问多个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源,为信息的查询和利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大大的扩充了信息的获取范围,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
4.能够方便检索,使用户以最快速度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对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发都有很大的意义。
数字图书馆具有的信息存储数字化、多媒体化;信息处理智能化;信息空间分布式、信息共享网络化;信息传输高速化等特征是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因此,数字图书馆对于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是全方位和个性化的,它可以及时响应远程学习者的需求,肩负起弘扬文化的重任和积极创造新文化,普及社会信息,提高人们的素质,提供各项研究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尤其是在满足民众日常信息需求的功能上,其不仅扮演着寓教于乐的角色,更是大众追求进步、陶冶情操的场所。
三、数字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图书馆成为了校园网上信息最主要的提供者和利用者,所具有的知识信息中心功能为教学、科研起到了积极的学术支撑作用,成为了现代网络通讯技术为读者提供检索、浏览和受送电子文献信息及多媒体电子读物的特定场所,是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建设发展的必备设施。
当终身学习、创新教育、教育全球化、学习型社会、以学生为中心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学习也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现代远程教育加快了发展步伐,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正规与非正规相补充的学习方式,满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知识的需求。数字图书馆以其丰富、多样性、多载体为物质基础,以兼及古今、囊括中外的知识门类等对远程教育学习者的文化、思想、道德、体育及艺术修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为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资源检索、利用等,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学习途径。
在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的今天,终身学习已成为现代公众的基本需求。人们已经意识到数字图书馆拥有的不只是丰富的文献资源,重要的是这些资源将会产生的巨大“能量”,数字图书馆的职能从“第二课堂”向“学习中心”转变,已成为广大居民终身学习和更新知识的主要设施。
四、数字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功能
数字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职能可以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体现:通过举办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等直接向用户讲授知识,以此提供显;通过书目推荐、数字图书馆知识宣传等,使数字图书馆的隐在用户利用数字图书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发生。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用户获得知识,但这种知识因缺乏指导与交流而往往分散、不系统或不够深入。用户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疑难问题,需要指导帮助。现代远程教育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将资深教师的讲授制作教学课件,以供学生使用。因此,数字图书馆通过为远程教育提供学习支持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优势。
数字图书馆不仅作为了重要的社会文化机构,同时在学习型社会中还担负着重要的职能。在当今远程教育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首选教育方式时,数字图书馆就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为远程教育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同时数字图书馆利用自己信息资源、人才、设备方面的优势,成为了教育的“学习支持”体系,具体来讲,数字图书馆在参与支持现代远程教育,满足远程教育学生的需要时,具有以下学习支持服务的功能:
1.学习指导服务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现代远程教育、E-learning等学习方式进行继续教育、远程学习与终身学习时,数字图书馆就应及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远程教育的信息,给那些准备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合理的建议与指导。如介绍远程教育的机构,学习的课程,课程的费用等。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介绍各种教育资源,推荐最佳的远程教育机会、设施、最优秀的老师、最佳教学课件等。
2.学习资源信息服务功能。学习资源是任何教育和学习的基本要素,对于远程教育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数字图书馆应大量购置印刷、音像、光盘等各种载体类型的文献资料,注重学科系统性和资料配套性,更重要的是建立开发网上信息资源,将特色教育资源数字化,提供资源共享,便于远程教育学生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
3.上网学习条件的服务功能。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网络为平台,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教育手段,因此它要求学生必须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条件。因此,数字图书馆就成为了学生喜爱的场所,学生只需履行简便的手续,便可免费使用计算机与网络设备。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功能。现代远程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协同式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因此,远程教育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知识。数字图书馆在为远程教育学生服务时,不应局限于只提供他们所需的文献信息,而更应注重培养他们的信息素质,使他们具有信息意识、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从而具备真正的自学能力,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五、数字图书馆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思考
随着远程教育逐步向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空、教学对象、教学模式等全方位开放的转变过程中,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馆藏范围、运作方式、服务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如何建设好数字图书馆,为远程教育学习提供周到的支持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网络教育建设。数字图书馆工作以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检索和使用为主要内容,同时具备系统全面的馆藏资源,如自动化系统、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工具书等,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条件。在继续做好传统形式文献(主要是书、刊)的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工作的基础上,加强馆藏文献的数据库建设,实现日常工作流程的计算机处理和服务,实现基于WEB方式的新书通报、书目查询、读者信息查询、用户培训等。
2.重在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要求,扬长避短,走“藏用结合、重在服务”之路。在选择现实和虚拟馆藏时,要分析用户需求,对信息的使用方便程度进行综合考虑,提供较多的检索途径等。
3.多种媒体并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载体已由单一的图书发展到期刊、视听资料、磁盘、光盘、网络及共享数据库等多种媒体并存的形态,数字图书馆必须充分认识和顺应变化发展规律,开展多种信息媒介的文献典藏与服务,由原来的传统“图书”馆,发展为多载体、多媒体的新型文献信息中心。
4.合作共建。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图书情报一体化”、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等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教育界、图书情报界和信息产业界人士的相互脱离,又造成了信息生产和利用的彼此重复或覆盖面狭窄,图书馆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共建、优势互补的道路。整合全国各地乃至世界数字图书馆分散的数字馆藏资源,发挥数字图书馆系统的整体优势,克服馆藏信息资源不足的弊病。
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已初具规模的今天,只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兼顾各种因素,与时俱进,发挥多媒体优势,深化服务层次,提高服务质量,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远程教育学习提供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玉凤,梁晓天,王凤翠.图书馆在科技信息化中的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1).
[2]王美珍.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5,(9).
[3]李建玲.电大图书馆在远程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4).
关键词:MOOC;高等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146-02
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便是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高等教育投入的效益。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优势教育资源的分布相对集中。随着MOOC学习模式的应用,MOOC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毋庸置疑,MOOC学习模式的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教育资源的丰富,有助于优势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促进教育公平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一些学校的教学力量和教育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优质的教育资源大多数都集中在少数的名牌大学里。普通的大学缺乏精品课程和优秀的教师。由于资源的匮乏,使得这些大学的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均受到了影响,也很难达成具有竞争力的科研成果。MOOC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专家、名师等提供的教学资源,形成一个知识库,使得优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丰富。这种学习模式使得非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名牌大学专家的课程,有助于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及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
(二)有利于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很多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同时也有许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出国到知名大学进行深造。MOOC学习模式的出现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因为MOOC的组织Coursera、Udacity、edX等平台对于学生的国籍没有限制,学员只要具备学习的能力就都可以注册,这就使没有机会出国的学生到世界名校学习成为可能,可以学习到国外的优势教育资源。据统计,截至2012年8月10日,上线不过才四个月的Coursera就已经有超过100万的注册学员,遍及全球119个国家,美国占比38.5%,巴西5.9%,印度5.2%,中国4.2%,这意味着热衷在Coursera求学的中国人已超四万。由于MOOC这一平台,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得到了很大的促进。
(三)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的改变
MOOC的教学内容是由名校教师精心准备的课程,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比,MOOC的教学内容突破了一所学校的界限,相同的课程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讲授,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学习风格选择教师进行学习。MOOC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内容总量的增加。由于MOOC平台是由各大学联盟组成的,所以每所大学增加一门教学内容,MOOC的教学内容总量就会翻倍。这是传统学校所不能达到的。其次,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更快,更符合时代的发展。由于MOOC的开放性的特征,教师可以随时添加新的教学内容,保证其教学内容能体现最新的发展动态。而且MOOC的教学内容都是分小节的,每节的教学内容也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相对较短的教学时间里,教师的教学内容以突出课程的精华部分为主且利用MOOC学习的学习者都是对本门课程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学生能够保持充足的热情。最后,课程内容的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MOOC课程是一种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强、自主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也是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同时也要求学习者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育学教授魏德迈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立学习的概念。他认为“独立学习时学习者的环境与学校完全不同,学习者可以接受教师指导但决不依赖他们,学习者自己承担学习责任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MOOC的学习过程没有教师对学生进行纪律的约束,完全依靠学习者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上课时间和完成作业。
MOOC的教学环境是虚拟的教学环境,在MOOC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学生没有任何了解,不知道学习者的年龄、学习风格、对以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所以,在课程的初级阶段,教师只是提供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学习材料,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讨论相应的板块、提出疑问。所以,MOOC的教学环境是在一个虚拟的、开放性的环境里。
(四)降低高等教育门槛
传统的学校教育并不是免M的,且一流大学往往需要学生交纳高昂的学费,然而MOOC则是对学习者不收学费或者只收较少的学费。目前大多数的MOOC课程都是免费的,这样使贫困地区的人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如果学习者完成一门在线课程并且希望获得一个“认证证书”,也仅仅只需支付几十美元的费用。以前只有有大学学籍的人才能接受高等教育,MOOC学习模式的出现,对于学习者没有门槛要求,只要是对学习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课程的学习。
(五)对高校教师的挑战
MOOC学习模式的出现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挑战,也为高校的教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当学习者可以在MOOC上找到学习内容相似、灵活的上课时间、多样的教学手段且免费的课程时,那么学生选择课程的重要标准将会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师的讲解方法是否生动形象、教学节奏是否把握合理等。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教师,那么没有人想选择教学水平差的教师,这就使教师不得不提升个人能力及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在MOOC的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相比与传统的课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发挥的更多的是课程发起者和激励者的作用,而非课程的讲授者、传播者。而在我国大学的课堂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把黑板换成了白板,把多媒体作为摆设的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遍存在。因此,高校教师应以MOOC所带来的挑战为契机,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反思应如何使学生积极、深入的参与课堂,提升个人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如果不主动面对挑战,传统大学将会陷入危机中。如北京大学前任校长周其凤所说:“现在北京大学已经有学生因为兴趣或者是对北大现有课程不满意,而选择了MOOC平台上的斯坦福、麻省理工的课程。如果我们不能建设足够多足够好的课程,那不要说把北京大学的教育资源让全社会、全世界共享,只怕以后北京大学的学生坐在燕园里,上的是剑桥、哈佛的课程,拿的是国外大学的学分和证书。”
(六)MOOC对高等教育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MOOC也同样如此。MOOC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产物,它具有许多优势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存在缺点和不足。同样的它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尽管MOOC具有许多的优势,如课程开放、门槛较低、时间灵活、免费等。但是它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辍学率高、师生间的交流答疑不是很即时、MOOC的质量很难保证、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等问题。而且容易造成强者更强的局面。MOOC运行的原则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原则,其目前的运营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它的正常运转需要资金的支持。当各类大学纷纷投身于MOOC平台时,世界著名高校的课程将明显比其他高校更有优势且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形成一种“强校愈强”的局面。同时MOOC还易出现诚信问题,在学习过程中,MOOC是无法识别是否是学习者本人在进行学习,学习者是否存在作弊现象、作业是否是本人的原创等,这些都是不严谨的学术态度。当学习者从MOOC上拿到的文凭被社会认可时,大学现有的局面就动摇了,大学便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传统的高校招生也会受到影响,魍炒笱вθ绾谓行调整和适应。
二、MOOC背量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网络教育
在当今社会,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思考方式,人们的观念也有所转变。MOOC的兴起,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有积极面对才能在其中寻求到机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转变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网络教育意识,树立一种新的人才培养观念。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优质教师队伍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在MOOC大规模兴起的今天,大学谋求发展的最好道路就是要增强教师的能力,建设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在互联网时代谋得一席生存之地。首先教师要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转变,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探索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信息素养,加强教学设计。最后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量,善于归纳和总结并且有团队精神。
(三)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