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9 23:11: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发改委:
20__年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秦发(20__)8号文件精神,继续推进社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主要工作
(一)继续推进直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棉麻土产公司已按改制程序年内已完成了产权交易,成立了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亨泰食品饮料公司完成了改制前期基础性工作。如: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职工拖欠费用审核、职工安置费测算等,资产和土地评估工作正在进行。市废旧物资回收总公司于今年5月经市国资委批准进入改制程序,现正在测算费用及职工安置等基础性工作,职工安置已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
(二)积极做好盐业体制改革。市盐业公司改制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食盐流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省供销本文来源:文秘站 社《关于全省盐业体制改革的意见》尽快建立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盐业集团体制要求和推动我市食盐流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近两年来,市社立足××*实际,创新改制思路,并与省盐业集团公司积极协商、充分酝酿,确定了增资扩股的改制方式,开创了一条盐业体制改革的新路子。新成立的市盐业专营有限公司,由省盐业集团公司和××*市供销社共同出资,省公司和××*市社分别占51%和49% 的股份,新公司已于4月正式挂牌成立,企业运转正常。
(三)加强了改制后企业监管、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为使改制后企业健康发展,按市委、市政府秦发(20__)8号文件要求,市社又下发了秦供(20__)发17号《直属企业改制后监管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改制后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行为,保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制后的企业没有因为改制而出现职工上访行为,职工队伍比较稳定。
(四)具体措施。一是抓好组织落实。市社成立了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依据领导分工及时调整了改制领导小组成员,并下设了资产评审组、职工安置监察组、宣传法纪组和改制办公室。改制企业也都相应成立了以法人代表为组长的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企业改制工作,保证改制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加强指导。市社下设的各个小组分工负责,督促、检查、落实有关政策。并在改制程序和政策上给予指导,以避免改制企业走弯路。三是重点要把好四项关口。即:把好不良资产核销关;费用拖欠审核关;职工安置费用测算关;综合材料上报审批关,严格按照程序要求推进。
二、明年工作安排
1、按照市社年初下发的秦供(20__)发17号《直属企业改制后监管办法》要求,发挥科室职能作用抓好改制后企业监管工作,确保企业、职工利益不受损害。
2、按照秦发(20__)8号文件精神,继续推进亨泰、回收公司社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改制程序要求积极推进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为充分发挥供销社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重庆市涪陵区出台了《关于深化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到2020年,该区供销系统组织体系更加紧密完善,供销社经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社有企业管理、联合社机关运行更加规范高效。
一是深化基层组织改革,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加快基层供销社改造提升,把基层供销社真正建成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体、政府购买服务的承载体、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工程的载体、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综合体。大力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基层供销社、社有企业要通过引领创办、资金注入、项目扶持、人才培训、市场开拓、产供销服务等形式,与农民、产销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共同组建合作社或联合社,提高该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是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开展以土地流转、以销定产、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庄稼医院、农机作业、收储加工、产销对接、品牌营销等为主要内容,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健全完善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四大连锁经营网络体系,引入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流通渠道和网点。搭建城乡综合服务平台,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对接“供销e家”电子商务全国平台,以“互联网+农业”的模式,打造“网上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支持重庆供销合作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在该区落地运营,切实发挥金融助农惠农作用。
三是创新联合社治理,强化为农服务功能。理顺供销合作社治理结构,优化该区供销社运行机制,更好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推进工作,切实加强行业指导、落实为农服务职责。完善供销合作社管理体制,建立基层社对区供销社机关的工作评价机制,完善区供销社机关对基层社的工作考核机制,突出为农服务、经济发展、资产经营等方面的业绩考核,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深化社有企业改革,指导社有企业吸收各类社会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和股权多元化。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财政支持政策:该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资产保护政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违法违规平调、侵占供销合作社财产,不得改变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单位的隶属关系。税收优惠政策:对改制重组中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股权转让涉及的所得税等税费,按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优惠政策办理。土地房屋政策:供销合作社企业使用的原国有划拨用地经规划部门调整为出让用地的,由当事企业将土地交还政府收回后,产生的土地出让价款,按“收支两条线”原则,全额安排给供销合作社企业用于“三农”发展。
新组建基层供销合作社按照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实施改建,基层社名称规范为“XXX基层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组建由旗供销合作联合社、农牧民等主体参股设立,组织形式为股份合作制。
新组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以日用消费品、农资商品销售、农畜产品收购等经营为主,组织开展农技、信息、文化娱乐等公益。其经营与管理全权由当地经营者负责,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旗供销社不参与经营,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和债权债务,在基层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指导和发展上,参与管理,享有股东权力。
基层社采用会计制度情况及在适用相关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组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实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1、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有的基层社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证上岗。监督意识和原则性不强,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管制能力差,使会计工作处于被动。
2、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会计人员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
3、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失调,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制度只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农村金融创新;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产生了积极影响。供销合作社也在这一过程中重新对其职能进行了科学定位,参与到农村新型金融服务体系的创建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优势
供销合作社是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于农村,活跃在城乡之间,为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供销合作社,尤其是基层供销社作为一种具有为农服务天然使命的组织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现实价值。
(一)供销合作社拥有多年形成的经营网络资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场地和设施等物质资产。供销合作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是领导机构,在省、市、县有合作社的各级联合社。截至2005年末,全国供销社系统有省级社31个,市级社342个,县级社2,366个;在乡镇有2.6万个基层社。在这个组织体系中还包含着数量居多的龙头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供销合作社系统通过积累,还拥有一定的物质资产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二)供销合作社的人力资源弥补了农民自身存在的缺陷。供销合作社具有一定数量擅长流通、营销和管理的人才。他们利用供销合作社的网络资源平台,能够收集到大量的、丰富的市场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反馈到农民手中,使交易渠道畅通,并拓宽了市场空间,减少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农民在获取和分析市场信息、市场营销以及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的不足。
(三)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品牌优势。供销合作社的职工长期工作在农村,有较熟悉的地缘、血缘和人缘关系;供销合作社职工有丰富的采购、加工储运、管理等经验,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在此基础上和农民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也为供销合作社创立了一定的品牌优势。
二、河东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基本情况
河东区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初步形成了当地农村资金互助网络体系。该体系利用山东亿嘉担保有限公司具备投资资格和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条件,发展社员入股开展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资金互助业务,目前已发展社员1,016户,募集互助资金2,575万元,发放助农增收互助金508万元。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由传统的生产模式逐渐形成了产业化发展。这主要依赖于两个平台的建设:
第一,山东亿嘉担保有限公司的设立。山东亿嘉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由河东区供销社发起,联合会成员参股、系统内干部职工入股成立,设立业务部、财务部、管理资产部和行政部,注册资本3,0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000多万元。2007年担保投资3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公司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会员提供信用担保投资服务,指导和监督全区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运作、吸纳专业合作社富余互助资金,在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资金调剂使用。公司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规章制度、投资规程,采取事前调查评估、事中跟踪监控、事后追偿与处置的动态监控、风险预警机制,确保资金安全。担保公司的投资经营业务与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资金调剂有机结合,发挥了蓄水池、调节器的作用,初步形成了资金互助网络体系,增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向心力、凝聚力。以信用合作带动生产经营合作,促进了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生产经营的合作,又支撑了信用合作体系建设。
第二,专业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是对专业合作社内部社员生产、加工、种植、养殖等缺乏发展资金给予扶持与调剂。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除农民社员入股外,河东区供销社参股进行指导管理,山东亿嘉担保有限公司入股参与经营和监督管理。(图1)
专业合作社社员有股东社员和普通社员两种。股东社员不得退社,承担经营风险,享受经营成果;普通社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不参与分红,只领取股息。入社资金用于专业合作社经营业务自用和向社员发放助农增收互助金,每户社员可享受限额5万元的互助金,贷款手续简便,利率与信用社相同。专业合作社的富余资金,由亿嘉担保公司在合作经济组织之间进行调剂使用,风险由担保公司承担,专业合作社获取固定收益,确保合作社的稳步发展。目前,7个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016户,募集互助资金2,575万元,发放助农增收互助金508万元。
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内部资金互助,既满足了专业经营发展需要,方便了入社社员的资金需求,又解决了担保公司调剂资金不足的问题,担保公司的经营业务与合作社资金互助、资金调剂有机地结合,初步形成了资金互助网络体系,同时也增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向心力、凝聚力。
三、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模式选择
(一)组建投资担保公司。这种模式与河东区供销社采取的模式基本相同,由供销社牵头成立投资担保公司,具体的运作方式是:担保公司把注册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或其他银行,并以此为担保金,获得信用社或其他银行的贷款,信用社或其他银行对担保公司推荐的专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融资服务,解决部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该模式在全国试点省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系统共成立农信担保公司38家,注册资本金4.5亿元,其中供销社入股比例占49.6%,为各类涉农经济组织和农户提供担保业务5,213笔,担保额约18.3亿元。
(二)引导农村资金互助。这种模式是由供销社引导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合作社为依托开展资金互助合作。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专业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的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社员利用生产、加工和销售各环节的季节差异,在会员之间办理短期的小额资金互助。山东临沂市河东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资金互助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另一种方式就是由供销社成立资金互助社,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入股。资金互助社为社员提供担保贷款,根据贷款的额度大小确定由多少社员为贷款提供担保,按期偿还贷款的,给予担保人一定的奖励。山东临沂市沂水县姚子店镇供销社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成立以来,已经为社员提供22笔资金互助业务,累计互助金额83.7万元。
(三)农民合作组织+供销社+农村信用社的“三位一体”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依靠三者各自的优势和三者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融资需求。农村合作组织依靠农业信息和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供销社发挥其流通网络优势提供优质的销售服务,农村信用社为农村合作组织成员提供融资支持。
(四)参与村镇银行建设。供销社参与村镇银行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融资服务,还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完善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供销社长期扎根于农村地区,熟悉农村和农业的生产和经营,自身具备的优势同组建的村镇银行形成互补关系。目前,供销社系统参与组建的村镇银行有2家。
(五)参与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供销合作社可以抓住机遇参与到其中。在产权方面,供销合作社可以出资入股;在经营方面,推广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担保公司+农户“四位一体”的模式。
(作者单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建文.基于供销社回归“三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9.
2009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文件指明了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前全省供销合作社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切实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推进经营、组织和服务创新,加快发展步伐,不断健全完善“两大体系”、“三大板块”、“六大网络”建设,着力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在新的起点上跨越发展,真正把供销合作社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近期,我们将全力打造“五大工程”。
狠抓项目、壮大本级是跨越发展的头号工程。本级经济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各地必须把壮大本级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挂牌作战,强力推进。要增强加快发展本级经济的责任意识,形成加快发展本级经济的共识,加快本级经济改革创新步伐。创新经营模式,创新赢利模式,创新管理模式,不断为本级企业注入全新的活力,不断增强企业的内生力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懂经营、会管理的有奉献精神、有前卫理念、有开拓能力的老中青三结合的干部队伍。加快推进省社本级23个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力度,2010年预计投资总额达22,05亿元。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力量,千方百计,狠抓项目。激活存量、用活增量,充分运用供销合作社的人、财、物、网络、品牌、市场、信息等优质资源,吸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股份合作,确保全系统今年新建、扩建的194个重大投资项目有序推进。推行CEO制度,鼓励经营者持股,积极探索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优化机制和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采取联合合作、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有条件的可以通过资本经营,做大做强。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都要有自己的骨干企业。
激活基层、夯实基础是跨越发展的重点工程。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社建设,增强基层社功能,发挥基层社作用,关键是壮大实体,提升载体,发展联合体,“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基层社只有发展实体,才有为农服务的实力,才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锻炼和培养一支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只有办好载体,才有为农服务的话语权;只有真正成为联合体,才能融入党委政府的发展大局。应围绕推进100家基层供销合作社“三位一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经济实体,今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0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联社13家。改造一批、建立一批和裁撤一批基层社,全面提高基层社建办质量、配送比例和覆盖率,向农资配送率70%、日用消费品配送率30%和100%覆盖率目标冲刺,完成和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积极发展联合体。按照种植业、养殖业、仓储运输业、流通服务业等特点,组建各类联合会,全方位开展为农服务,提高农民走向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挥联合社功能,发挥教育优势,积极开展农民经纪人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的能力。大力开展品牌经营,今年新培育市级以上名牌企业30个;新培育市级以上名牌产品60个。
网络建设、产销对接是跨越发展的助民工程。供销合作社根在农村,服务的对象是农民,大力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组织农民走向市场,不仅是党委政府的要求、农民群众的期盼,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全面提升“六大网络”建设水平,今年新增连锁网点1000家,总数突破3.3万家;增强连锁配送能力,连锁经营销售额10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大力开展种子、农机具、成品油等商品经营,办好庄稼医院,面向农民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坚持一网多用,积极开展家电下乡、建材下乡、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经营业务。充分发挥“新网工程”引导资金作用,实行项目管理负责制、责任追究制。认真贯彻省领导有关“每个县都要建成一个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骨干农产品市场”的要求,今年再新(扩)建4000平方米以上的农产品市场26家,实现市场交易额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提高市场现代化水平,发挥市场集散引导功能。全力做好产销对接工作。2009海峡两岸名优农产品展销会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从今年起,一年一度的农产品产销对接会,要办得更好,更有特色,更市场化运作。各级供销合作社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努力把农展会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办出品牌,使产销对接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平台,企业抢占市场、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
联合合作、开放办社是跨越发展的重大工程。全省供销合作社要把联合合作、开放办社作为服务社会、壮大实力、形成合力、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在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品、农产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非处方药品等“六大网络”建设上,以产权为核心、资本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围绕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控制力等战略目标,推进联合合作,打造一批主业突出、充满活力、有较强行业影响力和市场控制力的企业集团,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行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大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努力营造一个鼎力支持、合力推进供销合作事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达到对上有影响力,横向有渗透力,对内有凝聚力,对社会有感召力。开放办社拉动发展,广泛联手联动,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大力发展农资、棉花、茶叶、果品、食用菌、蜂产品、畜产品、烟花爆竹和再生资源等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制定产业政策、行业规划、产品标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社会影响力。
深化改革、创新创优是跨越发展的动力工程。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全面实现“五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举措、创新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理顺内部关系、健全完善压力传导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服务方式,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拓展生产服务业,积极探索新兴服务业。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和社有企业,应积极参与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险等业务,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农业园区建设和农村观光旅游等新型服务业,加快供销合作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成立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发展新的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先进典型,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美誉度。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切实提升服务发展的工作效能。大力弘扬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团结奋斗、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坚持原则、刻苦认真的负责精神,事业至上、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继续开展学习华西、学习吴仁宝,学习苏果、学习马嘉操活动,对照标兵抬高标杆,瞄准最佳查找差距,加快发展步伐,奋力提速赶超,做到天天都是新起点,月月都有新成效,年年都上新台阶,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关键词:培育;产业;主体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国家、各类涉农项目。通过贷款贴息、实物租赁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每年选择2个县开展农业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落实好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创建和星级家庭农场评定,对示范社、星级场给予优先支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每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各300家,新增自治区级示范社、四星级家庭农场各60家,通过5年的努力,全区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500家,家庭农场达到3000家,努力实现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
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引入市场机制,在各市、县(区)建立贷款担保基金,支持加工流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并给予贷款贴息;鼓励龙头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发债、资产证券化、挂牌三板、四板市场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率先在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等产业中打造一批科技领先、品牌响亮、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支持龙头企业在农村产业融合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向前延伸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种养基地,向后延伸建设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发展电子商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以深化农垦、农林科学院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土地、技术、管理等优势,推进垦地、院企合作共建,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到2020年,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80家。
三、发挥供销社综合服务优势
以全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契机,发挥宁夏供销集团有限公司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对接。依托基层供销社及各类经营主体,加快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新建数量达到20个。创新农产品流通经营服务,积极推进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城市社区生鲜超市等零售终端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完善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市县供销合作社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信息化改造,打造网上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继续在有条件的合作社(联合社)开展资金互助业务试点工作,稳步扩大资金互助试点范围。指导市县联合社推进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探索开展资金互助担保、农业互助保险等业务,不断拓展合作金融服务领域。
四、促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协会发展
继续推行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两组一会”(行政指导组、技术服务组、产业协会)工作机制,按照《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通知》精神,加强协会内部管理,拓宽协会工作职能,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协会有偿服务制度,启动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产品推介、信用评估、人员培训等职能转移到产业协会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和实施办法。推广放大优质水稻、蔬菜等产业联合体经验做法,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牵头组织农业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农机作业公司、专业大户等成立多产业、多类型的产业联盟(产业联合体),支持联盟成员通过信贷担保、融资拆借、产业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品牌培育、产品营销等,实现一体化生产经营。到2020年,全区产业联盟发展到20家,实现“1+4”特色产业全覆盖。
五、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
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承贷承还、信贷担保等方式,帮助订单农户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开展农资采购、农机作业、生产技术、疫病防治、市场信息等服务。强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鼓励从事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龙头企业、工商企业优先聘用流转土地农户,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修订完善《农业产业化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将吸收农民工就业、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带动农户规模和效果等情况作为监测认定的重要指标。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将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情况作为财政项目资金扶持的重要依据。
六、积极发展股份合作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6年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区每1个县(市、区)选择1个―2个村开展集体资产权能改革试点,将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依托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扩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范围,力争5年内实现全区县(市、区)及重点乡(镇)全覆盖,为农户产权交易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试点,推进形成“保底股金+按股分红+打工收入”的农民增收新模式。
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为破解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农民“卖难买难”问题,确定了以“互联网+供销社”为核心的千亿元发展战略,计划到2020年,全系统的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
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王德胜介绍说,黑龙江省社千亿元发展战略,重点是打造一个平台,建设12项专业服务体系,构建百城、千乡、万村、百万农户服务网络。打造一个平台,就是构建省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创建应用“互联网+供销社12项服务体系”的入口,进入这个入口后可以全面地获得供销社12项服务体系的服务。建设12个服务体系,就是在平台的支持下,开展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农牧业生产托管代管、农村金融、农业技术服务、劳动力培训就业、幼教和养老、电子商务、物流、旅游等12项业务。对照12项业务,组建公司,形成12个服务体系,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农资下行与农产品上行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构建百城、千乡、万村、百万农户服务网络,就是建设100个县(市、区)服务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建设1000个乡(镇)工作站,建设1万个村级服务社,实现为100万农户服务的目标。
围绕这个战略,2015年,黑龙江省供销社新组建了5个公司,形成三大板块。一是金融板块。成立了惠丰农村合作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丝路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为涉农龙头企业、中小型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自然人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破解农民融资难问题。二是电子商务板块。成立了惠丰金源电子商务公司,上线运营供销社各项为农服务的核心平台“惠丰通村网”,开通了农资供应、农村金融、农品购销、农技咨询等四大服务模块。先后在五常市、哈市双城区等18个市(县)铺设基层服务网点1640个,数据库录入会员信息69450个。三是食品加工板块。成立了惠丰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惠丰绿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惠丰农牧科技公司计划分批次进口奶牛10万头,逐步开展奶牛及乳制品的全产业链经营。金惠丰食品有限公司以整合黑龙江有机绿色农产品主要目标,创建黑龙江有机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营销渠道。
黑龙江供销社系统农资连锁经营配送中心达到200家,连锁店1万多家。2015年,全系统化肥销售总量达到1175.8万吨,省内化肥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65%以上,通过整合经营网点,建立线上与线下综合经营、实体与网络共同发展的为农服务体系,在网络建设错过农资交易黄金时期的情况下,实现网络销售农资54.6亿元。
【题目】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联合协作研究
【绪论】供销社推动农合社发展的路径探析绪论
【第一章】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概述
【第二章】 【第三章】供销社助推农合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束语/参考文献】如何发挥供销社在农合社发展中的作用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二、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现状
(一)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概况。
1.潮州市供销社概况。
潮州市,是广东省的下辖地级市,它位于韩江中下游,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东与福建省的诏安县、平和县交界,西与广东省揭阳市的揭东区接壤,南临南海并通汕头市,北连梅州市的丰顺县、大埔县,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 65%,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和潮安区。
潮州市供销社是潮州市人民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是全市供销合作社的联合组织,受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的业务指导,现下辖饶平县、潮安区和枫溪区 3 个供销合作社(其中,饶平县社、潮安区社为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按照 2000 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潮州市供销合作联社主要任务、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潮机编〔2000〕007 号),潮州市供销联社内设五个科室,分别是办公室、财务审计科、综合业务科、社有资产管理科和人事科(与党委办公室合署办公),人员编制 24 名。目前全系统在册干部职工 2639 人,离休人员 48 人,退休人员 4363 人,工会建档的困难职工 354 人。
潮州市供销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围绕广东省供销联社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工作部署以及潮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供销社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农超对接[36]平价商店建设、新网工程[37]项目建设,逐步完善经营服务网络,强化系统内部管理,深化改革发展环境,不断探索为农民、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各项举措。由于存在的实际困难及历史遗留问题较为多且杂,当前潮州市供销社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虽然积极融入改革大潮中可步伐仍显缓慢,与先进单位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
2.潮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近年来,随着引导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农民认识的提高,潮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一定的发展,上连市场下接农户,在农村经营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收到了较好效果。至 2016 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 354 个,入社成员约 1.58 万人,出资总额达 12.32 亿元,带动农户达 7.97 万户,涵盖全市水果、蔬菜和茶叶等 20 多个特色产品,其中潮州市供销社系统领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累计共 99家,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 9 家,带动农户数 6150 家。
潮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主要呈现出两大方面特点:一方面是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都与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结合密切,经营领域已涵盖了水果、蔬菜、茶叶、花卉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涉农项目,合作的专业性也较明显,基本集中在种养业的产销结合上;另方面是助农增收逐年明显,潮州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始终坚持以对外经营以提高社员收益和壮大合作社经济实力为目的,如潮州市湘桥区沙洲韭香蔬果专业合作社从组建开始,就以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为服务宗旨,自 2010 年以来与好当家超市进行合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当前潮州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处于发展初期,在经营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部分合作社在共同参与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机制上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贯彻,社员之间受利益驱动的意识仍然存在,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发展环境亟待改善。
3.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本情况。
潮州市供销社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发展上,紧紧围绕潮州特色资源、县区产业布局和当地农民生产习惯,领办了以水果、茶叶、蔬菜、花卉和特色种植为主要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开展各种服务城乡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如 2016 年,仅潮州市潮安区供销社就在当地领办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 23 个,其中水果专业合作社 12 个,花卉专业合作社 2 个,茶叶专业合作社 6 个,蔬菜专业合作社 3 个。(见图 1)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分布在各行业中,通过提高入社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在农村中树立全民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进一步使农民丰富专业知识和提高技术水平,在树立供销社形象的同时引领当地农民向多领域进军从而促进潮州的农业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也日益变化,潮州市供销社结合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大胆开展联合经营、特约经销、产销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务,不断创新服务发展理念,用新思维开拓经营新门路,逐步壮大供销社的经济实力。主要表现在:第一,创新运营模式。如饶平县粤饶仙草种养专业合作社在仙人草种植示范基地及(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上,以建成全国示范场社为目标,形成成熟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带领农户共同发展大仙人草种植和蔬菜种植产业,不仅激活当地农民发展农业种植的积极性,也带动撂荒土地的复耕,实现了合作社、生产基地和社员农户三赢。第二,创新经营思路。如潮州市供销社从服务当地社区群众入手,利用蔬菜公司蔬菜消费服务社长期经营蔬菜,具有比较稳定的供货和销售渠道等优势,通过改造升级,选址布局,把蔬菜服务社打造成为蔬菜配送中心,提高了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第三,创新服务类型。针对部分经营区域受限问题,及时转变经营格局,通过经营窑炉配件、水暖器材、塑料制品及城乡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小家电、日用品、小五金等,并开展送货上门及小家电维修业务,积极发展本地特色产业服务,进一步增强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发展能力。
近些年,国家逐步增大对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不断深化全国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潮州市供销社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上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纵观全市供销社系统,由于历史债务的压力及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基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上存在失衡情况。近五年来,潮安区供销社全系统商品购进总额 10.5 亿元,销售总额 11.2 亿元,累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32 个,入社 800 人,带动农户 600 户,助农增收 500 万元。
饶平县供销社全系统商品购进总额 7.65 亿元,销售总额 7.81 亿元,累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14 个,入社 763 人,带动农户 350 户,助农增收 421.27 万元。由图 2、图 3 可以看出,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导致了当地的供销社及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进程也出现了失衡。
(二)潮州市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成绩。
近几年,潮州市供销社紧紧围绕农超对接的各个环节,适时转变经营思路及模式,不断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管理,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产品为纽带开展合作,通过提高已建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质量,努力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沟通服务平台,着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产值,把助农增收的带动示范作用落到实处,巩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村合作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全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了种植、销售等多个领域,初步建立起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综合服务体系,有效地带动农民生产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为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一方面结合立足各县(区)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根据市场需要,充分利用供销社的人才、网络、设施等有利条件,按照兴办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积极进行宣传发动,采取多种方式领办、参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包括水果、花卉、茶叶和蔬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立健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销机制和管理制度,提高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功效,着力构建新型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规模化程度,加快供销社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步伐。在潮安区先后领办了小庄黄皮果专业合作社、东凤芡实专业合作社、潮安区松安水果专业合作社、潮安区晓云水果专业合作社、潮安区江东镇惠贤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凤凰凤翔香黄瓜专业合作社等,成功搭建了沟通政府与农民、连接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提升了基层与农民在组织和经济上的联结度;在饶平县也领办了三饶镇果蔬专业合作社,浮滨镇龙眼专业合作社、菠萝专业合作社,钱东镇柑桔专业合作社、荔枝专业合作社,坪溪镇领办茶叶专业合作社,浮山镇兴祥荔枝专业合作社、强农橄榄专业合作社、益明柑桔专业合作社,饶平县马岭水果专业合作社,饶平县粤饶仙草种养专业合作社,还在素有水果之乡的渔村领办青梅专业合作社、野山枣专业合作社和橄榄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集生产、收购、仓储、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做强做大社有经济。
另方面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从增强专业合作社对接的能力出发,以提高专业合作社质量为方向,以助农增收为目标,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强,入社人员多,种植规模大,符合产业政策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力度进行重点培育,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全面促其快速发展壮大。一是以新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依托,把菜园子
和菜篮子连结起来,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生产基地、直接配送与平价商店销售终端有效结合,逐步构建了从生产基地配送中心平价商店的农产品供应链,有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经营企业的对接,做到了发展一个、提升一个、新建一个、融合一个,以此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做强做大全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通过培育水果、蔬菜和花卉等特色名优农产品,向农业种植者提供一系列农业服务,有效地把农业种植户组织起来,突出供销并举、双向流通、便农惠农的特点,积极创办领办农产品、农资、社区服务等三类专业合作社。如抓住潮州市潮安凤凰单枞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潮州柑注册商标正式启用的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凤凰单枞茶、潮州柑品牌,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同时在已建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选择典型进行培育,对区域内比较优质的专业化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进行高效的完善,对内部的人员进行常态化的培养,进而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质量的提升。三是结合潮州市农业中水稻、果树、茶叶生产对农药、化肥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充分发挥农资公司在农资经营的优势,以龙头企业整合资源经营网络,带动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和品牌农业,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如潮州市潮安县供销企业总公司以经营服务为龙头的,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产品质量第一理念,一手抓购销一手抓服务,被厂家合作伙伴和农民群众认定为老字号,在原先拥有肥药配送中心的基础上组建了龙湖农资供应合作社,肥药的销售和服务辐射到毗邻的县市地区,同时与广西、湖北、浙江、青岛等地农药生产厂家合作,也与多家农资公司建立了贸易关系,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供销社统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也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为助农增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宽服务领域。
潮州市供销社系统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服务活动。一方面按照供销社要继续巩固、完善和拓展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成果的要求,以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以粮油为主打品种,以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为原则,以连锁经营、质优价平为核心,认真探索符合潮州实际且有供销社特色的平价商店建设路子,着力提高平价商店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加快粮油平价商店进县入镇的步伐,实现惠民助农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如潮州市潮安区供销社对平价商店加强监督管理,秉承诚信经营、服务百姓、惠泽大众的经营理念,严把产品质量安全关,有效地平抑市场物价,让乡镇居民真真正正得到实惠,做到既提高社会效益,又能实现自身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潮州市饶平县供销社依托广东新供销天润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的品牌和资源,先后在柘林、新丰、三饶、黄冈和高堂等镇新建平价商店,积极开展平价粮油进县入镇工作,在提高天润产品在我市影响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供销社助农增收、平抑物价、保障民生能力。
另方面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作供销社壮大自身经营服务平台、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加强服务三农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桥梁作用,在发展巩固万村千乡[38]农家店的基础上,结合农超对接项目的开展,把助农惠农作用落到实处。
如饶平县淳沛有限公司领办的淳沛茶业专业合作社 2014 年参加了第五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抓住契机打响了自身品牌,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饶平县粤饶仙草种养专业合作社在仙人草种植示范基地及(蔬菜)基地建设项目上,高起点、高标准朝着建成全国示范场社的目标努力,带领农户共同发展大仙人草种植和蔬菜种植产业,形成成熟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激发当地农民发展农业种植的热情。
3.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项目申报。
加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新网工程)建设是供销社加快发展,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潮州市各级供销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网点资源,通过改造升级和新建相结合,对规模较大,前景较好,有带动力、影响力的优质项目给予重点培育和支持,逐步形成城乡协调、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流动有序、诚信和谐的农村市场体系,同时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项目申报,力争通过上级项目财政资金的注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农资经营网络和农副产品经营网络的建设。
近几年,先后有潮安区松安水果专业合作社、潮安区晓云水果专业合作社、潮安区江东镇惠贤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凤凰凤翔香黄瓜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了广东省供销系统现代流通服务农超对接建设项目,初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城区超市对接,减少了农产品的流通环节,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也增加了专业合作社社员的经济收入,让乡镇消费群体得到实惠,大大提高了农化服务水平。潮州市天逸茶叶专业合作社引进通天香、八仙单丛茶[39]等名优茶叶品种进行种植,并完善茶叶育苗大棚等设施,科学进行名优茶苗的培育,形成了年产名茶 15 万公斤、产值 1800 万元的强大产能,成功向全国总社申报潮州市凤凰镇 400 亩名优茶叶种植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扶持资金带建设,有效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4.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规范运作。
潮州市供销社在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指导和培训,完善专业合作社的运作、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引导农户产品向市场对接,生产向标准化发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避免盲目性,进一步提升农民组织化和农业规模化程度,增强专业合作社的持续发展能力,带动潮州市农民专业合作又快又稳发展。
(1)积极开拓市场。通过指导基层组织外联内引,以广东新供销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经营资源为依托,组建潮州市新供销天润农产品有限公司,发挥潮州市供销社系统遍布城乡的销售网点优势,大力开展粮油的批发、零售业务,重新构建潮州市供销社系统农产品购销网络,进而带动潮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福建五年制大专的学校有:
1、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5年5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准,在福建医药学校的基础上组建,隶属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唯一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2、药品经营与管理福建商贸学校,福建商贸学校隶属于福建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是一所集中职教育,五年制大专和成人高等教育及培训与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3、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是隶属于福建省林业厅的副厅级事业单位;
4、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隶属于福建省体育局;
5、运动训练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始创于1958年7月,创建时为福建艺术专科学校。
(来源:文章屋网 )
汪清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孙佰文
基层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根基、经营服务的终端、联系农民的纽带,直接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和为“三农”服务宗旨,其实力和工作状况直接关系供销社的形象和生存基础。当前,基层供销社普遍存在实力相对较薄弱、体制不灵活、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切实发挥基层供销社在带领农民进入市场、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基层供销社实力、竞争力和服务本领,现结合我在汪清县供销社的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新时期基层供销社的基本功能和定位
(一)新时期基层供销社应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汪清县基层社网点布局基本上保持完好,现有基层社12个,村级分社10个,资产总额1000多万元,资产占有面积1.5万平方米。其中,资产在100万以上的基层社有四个,分别是天桥岭、大兴沟、春阳、罗子沟。
以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家庭经营本身具有分散、保守、高风险等局限性,依托基层社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统一向农民提供农资、农技、农机、农信服务,开展防治病虫害、农产品加工、收购等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引领农民进入市场,为注入活力,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节本增效,助农增收。同时,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基层社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基层社具有扎根农村、熟悉农民、贴进农业的天然优势,完全可以在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大有作为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发展壮大供销社的经济基础,扩大供销社的社会影响。
(二)新时期基层供销社应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者。汪清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由供销社牵头组织实施的,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截止2013年末,汪清县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73户,带动农户2.6万户,专业农场88家。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由于规模小,缺乏规范,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制胜。几年来,汪清县社依据全县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帮助农民组建了粮食加工、木耳、中药材、红松果仁、食用菌、葵花、养殖、农机等专业合作社,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基层供销社要通过牵头领办、参股控股、提供服务等多种途径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农场,把当地种植、养殖、加工大户、农户吸纳到合作社中来,真正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拓展供销社的生存发展空间。
(三)新时期基层供销社应成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者。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基层供销社要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加快资源整合,对传统的经营网络实施脱胎换骨的改造,着力构建农村新型流通网络体系,并将现代经营业态引入农村,为农民放心、安全、便捷消费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汪清县各乡镇、村屯建立起了140多家农家店,并依托商贸城整改项目工程,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同时设立了四个乡级配送站,辐射九个乡镇,2009年又在基层社全面开展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网络建设项目,构建了为广大农村送科技、送农资、送农药、送化肥、送商品的现代农村流通和服务体系。
(四)新时期基层供销社应成为农村社区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是供销社服务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基层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农家店,加大投入,为不同层次的农民提供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建立集消费购物、文化娱乐、公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使农民自娱自乐、陶冶情操,更好地参与和服务新农村建设。
二、新时期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模式
基层社的改革与发展没有统一的模式,我认为总的原则是因地、因社制宜,采取多种形式,改造与新建并举,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突出创新发展这一要点,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取向,以开放办社为途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农村现代商品流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着力构建“四位一体”农村综合服务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新贡献。
1、参与新农村建设,打造为农服务的载体。基层社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搞好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资料供应,并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不断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使农业从传统的生产领域向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销售、农业休闲、旅游延伸,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基层社还要通过改造重组,大力创建农村综合服务站,建立经营连锁、功能齐全、服务优质、管理规范、形象良好、效益明显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构建现代流通网络,打造商品经营的实体。基层供销社要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机遇,大力整合网络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商品市场连锁配送现代经营方式,打造助农增收网络平台。加强联合与合作,采取改造、改组、社会加盟等形式,组建农资、食盐、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回收配送站,实施商品的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加快推进现代化经营业态的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合作经济联合体。基层社是供销系统的基础,是实践为农服务宗旨的重要组织平台。按照合作经济的形式改造重组基层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管理基层社。在重组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不断探索基层社发展新路子,不断夯实基层社组织基础,不断丰富基层社服务内涵。积极鼓励引导,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副产品为基础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动承担起组织引导和服务的责任,通过领办、参与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探索“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发展路子。
4、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打造开放办社新体系。当前,基层社基础比较薄弱,资金、人才都比较缺乏,开放办社是加速壮大发展基层社的一条重要途径。基层社要充分利用好社内社外两种资源,大力吸纳社会资源为社所用,积极推进组织开放、产权开放、管理开放、人才开放,提高基层社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基层社的活力与发展能力。通过开放办社,为基层社建立一定的经济基础,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5、加强基层社项目建设的能力。近几年,供销社通过争取资金,在基层社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取得较好的效果和成绩,基层社的主要项目有:粮加工和包装、农副产品加工等,通过项目建设,促进了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提高了供销社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基层供销社组织体制和内部机制创新
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创新。长期以来,由于基层社体制僵化、机制不活,致使发展缓慢,大部分规模小、实力弱、不规范、服务带动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着供销社事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基层社组织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以机制创新激活基层社。体制机制是基层社活力之源,过去,由于基层社体制呆板、活力不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基层社干部职工责任意识不强,负盈不负亏,出工不出力,造成了亏空和损失。针对现状,在基层社开展经营方式的改变,创新资产运营模式,独立经营核算,使基层社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二)以专业社拉动基层社。专业社是连接农民的“粘合剂”、优势产业的“助推器”、农产品销售的“信息港”、农民增收的“领头雁”,通过领办、联办、合办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来改造现有的基层社,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基层社服务“三农”的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引导农民进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专业社量的扩大到质的提升,拉动基层社快速发展。
(三)以连锁配送带动基层社。连锁经营是零售业发展的方向,基层社可以通过连锁配送进行资源整合,重新构建新型经营网络,占领农村商品流通主体地位。2009年,我社在全系统大力实施了连锁配送经营的改造,在12个基层社建立了40个乡镇连锁配送中心,增强基层社实力、活力、竞争力,带动基层社全面发展。
(四)以招商引资壮大基层社。对有经营设施和场地的基层社,以招商引资方式对基层社加以改造,注入新型血液,新型经营模式,抢占市场和扩大经营。
(五)以盘活资产统领基层社。盘活资产是基层社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方法。为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明确规定基层社资产由县社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行一体化运行,同时加强对基层社的公章、资金的监管,实行报告制、审批制、监管制,力争从源头上预防资产流失,确保资产、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
(六)以招聘能人经营基层社。纵观多年基层社建设的实践,选好一个懂经营、善管理的带头人至关重要。通过公开招聘,引进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基层供销社发展走出一条新路。
四、基层社的困难和问题
基层社改革改制后,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还很多。汪清县基层社在县社的具体指导下,取得很大的工作成绩,2008年,鸡冠、春阳供销社被评为全省“百强基层社”, 延边天绿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汪清县东新富康林产品专业合作社、汪清县大兴沟水稻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吉林省百强专业合作社荣誉称号,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原因是供销社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对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情况认识不足,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具体有如下几点:
一是经济实力普遍不足。在基层社改制中,企业实行职工身份置换、支付经济补偿金,因而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大部分基层商业网点在转制中用于职工身份的置换,部分进行公开拍卖变现资产支付职工补偿金,而留存的一些资产大部分属中、低档次的资产,资产回报率还比较低。同时,原有的一些经营上的优势项目,也受到资金、市场放开等影响受到萎缩。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基层社经济状况还十分困难,难以实现收支平衡。
二是一些遗留问题还很多。基层社改制后,虽然企业包袱减轻了,但一些遗留问题还很多。在改制中,政策规定不予置换身份,但需企业承担费用的人员开支还相当大,像伤残军人、工伤人员、遗属等,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且这些费用仍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三是资金的短缺严重地制约了基层社的发展,在开展项目建设、土特产品收购、资产改造等方面,资金问题都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在已经开展的项目建设上,由于资金的不足,项目也难以做大、做强。
四是农业生产资料配送网络还不健全,不能覆盖全县200个行政村,还无法满足全县种植的需求。
五是“新网工程”开展程度不够,主要是日用消费品超市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不够,还不能满足农村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六是在开展项目建设和土特产品加工方面还缺少专业的科技人才。
五、几个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基层供销社应怎样进行改革
(1)基层社的改革不能当作单纯的企业进行改革。因为基层社与一般企业不同,基层社既有企业的职能,也承担一些政府的职能,如果单纯按一般企业进行改革,就不能称为供销社,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基层社改革,也不能单纯按原有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定位,随着时展、形势变化,其定位应不断与国际合作组织相衔接,并赋予基层社以新的时代内容。
(2)现在不少地方按公司法,将基层社改造和新建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并不能完全代替原来的基层社,也不能真正承担起供销社的职责和任务。其原因:改革只是仅按单纯的企业来进行改革,简单化地将公司制企业替代供销社,而为农服务职责与职能却未能纳入。
(3)改制后的新型基层供销社应该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承担政府为三农服务工作职责,吸收农民群众直接参与,按股份合作制形式进行管理的农村经济、服务组织。
(二)、如何建立维护和实现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
(1)要建立健全农村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其组成成员,既要有政府部门、供销社与基层供销社参与,也要由农民代表共同参与。
(2)要深化为农综合服务社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供销社与农村组织联合共建,逐步实现经济利益、社会服务一体化。
(3)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供销社要积极牵头、领办,并要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同时,要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更好地为农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
(三)、如何发挥好县级社与基层社各自的作用
(1)县级社应该是一个基层社的联合社。县级供销社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在管理基层社和社属企业的同时,还承担着部分政府的职能,在涉农领域与农业局有交叉又有联系,应在政策上给予明确。基层供销社作为一般企业运作,同时也要更好地承担起为农服务工作职能。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我们又召开这次全市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试点现场会议,主要目的就是由点到面,以试点示范推动全市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会议专门安排大家现场学习参观了区镇农网综合服务平台的运行情况。刚才,区政府、供销集团公司、镇村分别作了专题发言,会议还印发了农行等几个单位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交流材料。希望大家对现场参观、专题交流的一些典型经验认真学习领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开展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主要渠道,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有力支撑。2010年11月,我市被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11年3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为了抢抓这一大好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在市发改委的积极争取、市供销社的协调指导下,区以供销集团公司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现代农业服务试点企业为契机,以农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为依托,在区镇建成了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开展了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试点工作。这一服务体系主要的定位就是,建立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多功能服务平台,涵盖融资担保、电信服务、保险业务、信息、生产生活资料配送、电子商务网络、农产品产销对接、农村医药及健康服务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培训等内容,为广大农民提供综合,打造农村通向社会化大市场的有效渠道。当然,大家也要看到,这一服务平台通过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来在为农服务上会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大家都知道,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服务功能还比较薄弱,服务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愿望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很多服务单位为农服务没有真正延伸到农户,涉农企业服务资源分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功能单一,特别是科技、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缺乏平台。为此,加快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为农服务功能,就必然地成为我们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拓展为农服务渠道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通过今天的现场参观学习和会议经验交流,我想大家应该深刻认识到,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网络建设,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多层次需求,整合农业服务资源,促进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流动,既有现实效果,又有长远效应。农网综合服务中心的建成,为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树立了典型和样板,标志着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推进为“三农”服务工作上水平、上台阶的高度,切实增强对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尽快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拿出强有力的措施办法,提出严格的责任要求,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认真学习领悟试点经验的实质内涵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现场会,目的就是要总结推广区农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经验,使我市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今天的现场参观和经验交流来看,我认为大家要学习借鉴的经验至少有以下四点:
一是连接产销需求,实现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双向流通。实现农民生产生活资料配送与农产品购销的双向流通,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本内容。综合服务中心采取生产资料实行配送制、农产品销售实行订单制、信息技术服务实行上门制等做法,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网点、龙头企业和厂商连接,把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品从厂家直接采购,直销配送。同时,把农民生产的各类农产品统一收购进入市场、进入工厂、进入超市,这样,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双向流通与服务。据介绍,服务中心下一步还要与农技部门合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这将有利于促进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水平,为做精第一产业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农技部门要大力支持,搞好服务。
二是整合服务资源,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需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服务资源,构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在试点工作中,农网科贸公司广泛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金融、电信、农产品加工和农资生产经销厂家,以及为农服务单位联合合作,开展了农户小额贷款和惠农一卡通服务,形成了“龙头企业+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的融资服务新模式,广泛开展信息网络服务、农村保险服务、农资日用品直销配送服务、订单种植和农超对接服务、农民科技与技能培训等服务,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三是发展电子商务,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有了很好的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是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农网科贸公司利用现代信息化软件技术,应用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建成了集金融、农资、农产品、农业科技、电子商务为一体的数据交换、信息交流、资金结算的五大服务平台,形成了农超网、农商网、农业网、农银网、农科网、农友网的六大现代农业服务网络体系,极大地充实了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功能,凸显了电子商务平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对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是一个重大突破,也是一次质的飞跃。
四是依托合作组织,为农民群众走向市场打开了一条通道。区立足供销合作社优势和资源,以规范化为手段,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为纽带,形成了三级合作组织联通互动,区上组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乡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村上发展了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生产的产品和所需要的服务集聚起来,与综合服务配送中心对接,以规模化的方式进入流通,搭建起了家庭经营与市场经济的桥梁,有效解决了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难题,弥补了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不到位的缺陷。目前,区通过试点,已在15个乡镇、55个行政村建立了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2万多户,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一、当前基层社的现状
目前,我市供销社系统有62个基层供销社。其中:市社直管三区有21个,桂平市联社有21个,平南县联社有20个。在册干部职工3647人,其中:市直三区1488人,桂平126人,平南县社2033人;退休人员4111人,其中:桂平1659人,平南县1392人,市直1**0人;已置换身份的职工人数共2445人,其中:市直371人,桂平2074人;未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职工人数共3647人,其中:市直1488人,桂平126人,平南2033人。全市基层社欠缴职工养老保险金1300万元,绝大部分基层社未办职工失业保险。平南尚有16个基层社社员股金未兑付共847万元。目前,基层供销社的整体状况是:自98年受社员股金挤兑风波的困扰以来,农行贷款只收不放,大量处置基层社房地产,大部分基层社因无资金,传统业务经营大幅度下降,企业的收入绝大部分是靠门店承包金和房屋场地出租收入,收不抵支。历史包袱重,负债累累,企业跌到了历史的最低谷。具体在以下几方面体现:
1、业务经营萎缩,效益下降。基层社的业务经营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由于思想僵化、机制不灵以及经营资金等方面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部分基层社在传统经营业务上(如农资类商品,农副产品购销,烟花炮竹等)都没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很少有经营收入这一块。日用消费品业务经营也只是靠收承包金和对外出租场地房屋。
2、企业收入减少。原因有:①市场竞争激烈,职工承包经营及租赁经营困难,所得承包金和租金减少;②城镇化的建设,市场中心的转移造成基层社原有旺市的门市部地理位置优势随闹市的转移而收入减少;③部分基层社在减债、减负工作中,盘活处置了一些门店,减少了收入。
3、费用开支大难以维持。全市62个基层社中,基本完成减员、减债、减负工作的单位有25个,其中:桂平市21个,市直2个,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2445人,完成部分“三减”的有5个单位(市直),减员200人,未进行“三减”工作的单位34个,其中:市直14个,平南县20个。据调查,在没有进行“三减”工作的基层社,费用支出大,难以维持收支平衡。所承担费用支出比较大的项目有:①单位承担缴纳20%的养老保险费多,造成企业困难,如:市直的港城社年收入约60万元,仅缴纳养老保险费就要38万元;覃塘社年收入29万元,缴纳养老保险费38万元;桥圩社年收入43万元,缴纳养老保险费61万元,据统计,全市基层供销社欠交历年养老保险费约1300多万元。②单位支付的医疗保险费年年递增,无法足额上缴,大部分基层社已停交,造成职工(包括退休人员)看病住院无法报销,有病不敢看,看不起。③单位无钱支付留守人员工资。如直管的黄练社、庆丰社已有2年多无生活费领,生活困难。④社员股金举债及银行利息。⑤办公经费及其他费用等。
4、下岗、自谋职业的职工人数大。据统计,全市基层社下岗、自谋职业的职工人数达2980人,占在册职工人数的81%,对于这部分职工,单位无法安排就业,不能为单位创造什么效益,但是单位每年要承担缴纳他们的养老保险费约600多万元。
5、为“三农”服务,发展和引导农村商品经济工作有所减弱。主要原因是:一是受资金困难和行业管理的影响,基层供销社在传统的经营业务上(如农资商品组织供应、农产品购销等)没能满足为“三农”服务的需要,提供优质价廉的农资商品,解决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二是由于人才的缺乏和流失,未能从科技、信息、人才上引导和提供服务。
6、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基层社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负债沉重,机制不活、资金、人才缺乏、政策支持和倾斜不够以及未能适应现代流通网络的发展,进入市场信心不足,缺乏后劲。
二、当前制约基层社推进体制创新的主要原因
几年来,我市在推进基层社体制创新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是在推进基层社减员、减债、减负(三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推进缓慢,特别是在体制创新上没有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形式好的典型,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差很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员股金风波的困扰。社员股金风波的困扰是致使我市供销社发展跌至历史低谷,严重影响供销社的生存、发展。自95年供销社发展社员股金以来,由于发展吸收额大,最多时达4.5亿元人民币,管理不规范,盲目投资,违规转贷,造成大量资金流失,收不回来。社员股金出现挤兑后,供销社为了切实维护股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处置、抵押了绝大部分资产进行1-4期的社员股金兑付工作。因而,造成绝大部分基层社元气大伤,经营困难、萎缩、收入减少,出现新的债务包袱,形成资不抵债的局面。使基层社难以推进体制创新工作。
(二)人员多,历史包袱沉重。52年成立供销社以来,供销社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经历时间长,因素多,形成人员多,负担大,历史包袱重。大部分基层社已处于资不抵债,收不抵支的局面。如全市基层社在册职工约3647人,每年单位承担缴纳养老保险费650万元,市直企业资产和债权合计2.63亿元,负债2.99亿元,20**年直管基层社年总收入600万元,总支出1200万元。由此可见,这些企业正常运转相当困难。
(三)缺乏相关部门的带动支持。一是基层社的土地来源绝大部分是划拨所得,虽然有土地证等合法手续,但群众因利益驱动而闹事要回而造成基层社的财产得不到保障。二是基层社拍卖房地产时的土地出让金相关部门不能及时返还和相关税费不能优惠减免。三是基层供销社的改造处置资产涉及社员股金财政举债难度大。四是相关部门给予基层社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农业产业化实施项目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少。基层供销社作为合作经济组织是具有公益性特征的,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为“三农”服务,所以基层社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
三、下一步如何推进基层供销社创新工作思路和建议
对于如何搞好基层社体制创新工作。供销社的工作目标是:“抓稳定,求生存,谋发展”,切入点是“减员、减债、减负”(三减)工作,基层社只有一边抓“三减”工作,一边抓住总社提出的“四项改造”(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实现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改造经营网络),并把“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初步的思路和建议如下:
1、销合作社的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社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议市政府把加快推进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落实。
2、基层供销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员多、债务包袱沉重,妥善解决人员分流安置和企业债务是首要问题。尽快处置基层社房地产筹集安置职工经济补偿金。基层社的财产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上,处置房地产盘活资产,是筹措安置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主要途径,及时处置房地产,盘活资产,还有能力解决职工安置和债务问题。并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46号)文及**市人民政府[20**]30号文的精神,“依法使用和处理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供销合作社使用的房屋和土地,当地人民政府根据供销社的申请,依法确定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并依法办理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证书。供销合作社社办企业,基层社可将其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交回当地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纳入国有土地收购、储备范围,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按原用途依法出让该地块收取的土地出让金要返还给供销社,用于清退社员股金、安置职工和发展供销合作社事业等”的规定,建议市政府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并争取在国务院《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实施前抓紧处置,以取得最大效益。
3、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推进基层社体制创新。基层社在改造传统经营网络的基础上,要努力构建“五大现代经营网络体系:一是构建健全规范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二是构建畅通有序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三是构建功能齐全的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四是构建新型的再生资源经营服务网络体系;五是构建烟花爆竹连锁经营体系。”六是推进“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规范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三农”服务,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