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4 03:53: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增长,是当代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所面临的一次崭新的革命。进入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通信产业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型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世界经济增长在表现出日趋全球化的同时,又表现出知识化、技术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等重要趋势。究其原因,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宏观化、社会化、全球化和政府功能化乃是当代知识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也是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扩张模式越来越受到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政府功能也正在得到强化,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中政府的组织、规划、政策引导功能已迅速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的客观存在,表明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创造和市场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需求迅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正在成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功能强化必须成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主体。在很大程度上,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乃是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作用的核心。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不仅有弥补“市场失灵”的特别功能,而且对高新技术产业化中政府功能缺陷的校正也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从长远分析,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提高是改善和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它发展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本文具体研究了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特点,并对发达国家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具体做法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基本含义和特点
1.1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当代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表明;一方面,市场机制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家整体形象设计等方面能发挥并且正在发挥出巨大的能动作用和主体作用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要普遍和纵深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除了必须塑造企业行为主体外,还必须有政府相应功能的支撑与服务。这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所以能对当代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变革性作用的必要条件。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所以能长期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牢固的垄断地位,与这些国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模式中对政府功能的作用尚有不少异议的话,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领域,它们几乎都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一个重要职能来实施。这表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方面,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与传统产业管理职能发生了巨大的分离,正在发生重要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还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这是发达国家政府长期以来不懈地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启示。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例,其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已占整个制造业增加值的25%,比10年前增加了一倍。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的《为了国家的利益发展技术》报告中强调,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80%左右。由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带有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的出口额已占商品出口额的40%。1996年5月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确定,由欧盟部长理事会支持召开的“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产业的竞争力——政府的作用”研讨会,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新经济发展模式中政府功能及其政策问题。显然,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竞争力,是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所在。
发达国家新经济实践表明,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经济功能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功能的实现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政府本身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直接参与行为,如把财政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去。二是政府通过建立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系去推动、引导、促进、调整和规范全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新活动的持续、有序化发展。三是通过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公共基础设施来提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供给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功能的形成和作用也相对复杂。这表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并不像传统产业那样简单明了。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含义。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反映政府政策、法规、规划与计划等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竞争实力。它是指一定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功能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力。
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问题提出的重要背景。
从理论渊源上分析,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力存在和作用的基础。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竞争优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就成为决定一国社会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从政府经济学的观点分析,政府经济功能的发挥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方式,是加快一国工业化和现代化速度不可替代的力量。而政府功能的产生和发挥,除了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外,还必须辅之以产业政策。即从强化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的角度,增强政府经济功能对国民经济作用的效果,尽量减少“政府功能失灵”。
从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不仅使政府经济功能的强化成为必然,而且使政府经济功能的重点有了战略性调整的必要。为此,必须把政府经济功能集中在工业化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上,进而形成一套能促进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政府政策体系。
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分析,一国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五种不同因素的组合:变革素、变革过程、环境、企业自信心、工业序位结构等。由此形成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竞争力,一方面是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环境优化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环境优化竞争力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而环境优化竞争力又与政府经济功能作用形成和效果密切相关。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实践分析,要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功能的效果,必须以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为关键。
从理论上分析,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一国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之间的乘积。即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
1.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特点分析。
(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强化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的主要内容。
(2)决定和影响一国或一地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因素。这是影响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一方面,只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国家政府才有对其实施产业管理的必要和可能;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大,使其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提高,从而奠定了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必要性、主动性、积极性。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能力因素。它主要包括:政府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投入力度指标、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力度、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扶持力度、高新技术产业政府管理机构设置和功能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市场行为主体利益矛盾的政府规范力度等。
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效果因素。其衡量指标主要包括: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幅度指标;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产业地位的形成和扩散程度指标;三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指标;四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指标;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率指标;六是高新技术企业就业贡献率指标;七是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八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作用指标等。
(3)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一定经济体制的影响,但经济体制变量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只能限制在一定限度内。其主要原因如下:
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已由过去的单纯企业化、个体化和小额化向目前的政府化、社会化和巨额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政府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规模与实力已成为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的核心因素。这是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投入功能都能得到充实的体现。
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技术重大创新和技术、知识在资源配置与利用中的功能成为主要决定力量。由于技术、知识与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相关性极小,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一般与经济体制因素关系并不特别密切。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及其知识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制变量对其影响主要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措施、手段等体现出来,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也成为经济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经济体制对高新技术产业管理政府行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何重新认识政府在国家经济职能中的作用,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政府功能的“最大化”和“最满意化”。
(4)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提高一国产业素质的重要条件。首先,政府通过相对超前和富有战略性的优惠政策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扶持,客观上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和规模;其次,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主要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考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对推动和加快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级化调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再次,政府通过必要的、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投入等手段,能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而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最后,政府通过制定一定的产业保护和产业开放政策等手段,可提高产业发展素质。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和主要条件
2.1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目标体系: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扶持和规范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改善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供给;建立和健全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市场结构与市场体系;建立和强化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和知识产权形式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企业家才能供给和研究与开发人才供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既是一个多重目标体系,更是一个客观过程。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建设必须具有条件体系的支撑与服务。具体地,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条件有:
(1)国家规划和战略支撑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战略成为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需求条件,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充分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和实力条件。这主要要求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对财政贡献率提高等条件。
(3)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的条件。在市场结构改善、提供市场信息和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发挥政府经济功能的主体作用。从发展趋势看,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的可能方面。
(4)需求引导和刺激条件。引导和刺激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和创造相关需求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发展的主要支撑条件,又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形成和强化的基础和核心。
(5)高新技术企业有序竞争条件。调和企业行为主体和居民户行为主体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的利害冲突和利益矛盾,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法规监管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宏观调控能力。
(6)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条件。强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体能力建设,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的充分条件。
这是从根本上确保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的终极手段。
2.3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功能的一种超越。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既是一个社会日益增长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供给能力的持续增长过程的方式,也是经济管理体制、新兴产业管理方式和体制的不断调整、转换和创新过程。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种新型生产力的载体,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作用,由于产业增长的国际因素影响,由于政府功能、作用的局限性,因此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必然过程。
(1)提高政府产业管理竞争力是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功能创新的主要内容。
(2)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高是对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功能形成和作用模式进行重大的转换和创新。
(3)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必须把刺激和放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作为关键。这既有助于缩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起步阶段周期,又能极大地加快重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化和战略产业化发展进程。为此,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必须强化对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引导和改善,进而使一定时期的产业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得以顺利调整。即在产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通过某种、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的创造和刺激,去调整高新技术产品市场价格,促进厂商调整生产方向,促进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通过创造有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需求去引导社会总需求的变动方向,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使高新技术产业化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4)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指导方针是,既要能消除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市场失灵”障碍,又要能强化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进而提高社会整体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
(5)建立和健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促进政府产业政策的完善,并强化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功能。这可通过形成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为重点的产业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超前调节,提高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国家或一地区能在某一或某些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这是发展中国家构造国际竞争的后发优势的关键。实践表明,这既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功能转换和创新的关键,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核心。
(6)形成有效的政府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市场管理的新模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二是市场竞争主体的塑造;三是政府与企业产权关系;四是政府对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宏观管理模式;五是对高新技术市场垄断的管制和规范能力等。
(7)要创造全面提高社会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动力机制。必须强调,长期以来,在政府经济政策目标中,需求政策占据了绝对地位,而供给政策则被大大弱化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中,由于其资源构成和各种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地位和权重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创业人才资源和新型企业家人才资源等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新型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供不应求的。而且,在发达国家,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对超前,因此,普遍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不足问题,并且这些新型要素供不应求程度会更明显。因此,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就成为发达国家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一是借助优惠政策条件体系来有效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的风险;二是通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基础设施供给规模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的多元化机制。这都要求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要以控减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为基点。众所周知,高风险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高风险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风险控制就成为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目标。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风险控制方式主要有:一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税收减免政策支持;二是政府财政直接投入战略性关键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提高一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安全性;三是政府提供科技创业孵化条件体系,降低科技创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和风险;四是提供政府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供给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型人才资源的供给水平;五是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分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
必须指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风险控制能力与一国政府财政收支能力直接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其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与该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状况相关,也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因此,在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来提高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能力。这既能增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政策导向功能,也能大大降低企业市场行为主体风险度,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的形成。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的不到位,由于受其国民经济发展阶段所限,其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丝毫不比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供给能力上的差距小。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条件方面的认识不到位,它在这方面的供给职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距,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化制度创新供给条件和行为建设的重要性,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飞阶段或成熟阶段,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控制的手段也要进行全面调整和创新,不能再单纯依赖于优惠政策条件,而要通过建立制度创新的比较优势,来提高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控制效率。
因此,强化政府制度创新供给能力,也是提高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竞争力的基础条件。制度创新供给是政府高新技术产业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其它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品种相比,制度创新供给的主要承担者是政府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行为绩效的高低和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其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的制度创新条件。21世纪美国经济优越的竞争优势,与其高新技术产业化供给能力有巨大密切相关。一方面,而对新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背景,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的美国也在及时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如科技移民政策和降低国防R&D经费支出的政策等。国防R&D经费支出在美国科技投入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就呈现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63%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另一方面,为了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美国政府积极为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有利的制度创新条件。如2000年联邦政府放宽对人类胚胎细胞研究的限制。美国是一个宗教保守势力较强的国家,政府经费一直被禁止用于有关人类胚胎细胞的研究。2000年,克林顿在其总统任期最后一年中终于取消了这项禁令。由于联邦政府经费在医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占有最大份额,大大推动美国在胚胎细胞方面的研究进程。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美国加强了相关法律环境的规范建设。2000年6月30日,克林顿总统签署了《全球和国内商务之电子签名法》,确认了电子签名在签订合同、使用和存储文件时的法律有效性,规范了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这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非常有利条件,如该法案承认了电子商务网站中大量存在的格式合同的有效性。为了规范信息产业的发展,2000年5月,美国和欧盟达成了“信息安全港”的协议,使隐私权问题正式进入美国科技制度创新范围。由于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使厂商获得了强大的消费者私人资料收集能力,直接威胁到消费者个人隐私和利益,因此有必要对厂商进行相应约束。虽然美国企业界一直不愿加强隐私权保护,但美国政府还是力排众议,对隐私权保护提供立法保障。这得到了HP等著名公司的积极支持。
(8)改善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干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使政府协调行为成为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各国政府加快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预期和责任都非常强烈;另一方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家政府必须在新型国际分工中获得有利竞争地位,在技术、信息、管理、新产品和服务等配置竞争中处于主动。这要求政府必须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实施适当干预。这要求国家政府产业政策的设计和操作的开放化要以培植本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竞争与合作机制优势为关键,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来提高有限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产业全球化竞争能力是与其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能力密切对应的。因此为了提高一国在产业全球化中的竞争能力,必须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前提。为此,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干预功能不断强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制定和实施国家级中、长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提高有限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这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制定跨世纪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中有突出的表现;二是强化国家财政能力对研究与开发的扶持,引导社会科技投入规模和结构,提高社会科技投入供给水平;三是加大政府对知识和技术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体系;四是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财政政策,创造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需求,带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高级化调整;五是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迅速长大;六是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提高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
虽然我国各级政府有干预经济的传统,但这种传统模式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促进行为相差甚远。①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过多侧重于行政功能,与市场经济要求正好相反;②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最突出地表现在组建国有企业,进入国民经济诸多行业。而在新技术产业化中,政府能直接参与的行业是非常有限的,这使得我国政府传统的经济干预功能难以实施;③我国政府传统的干预功能往往导致很多的投资失误,导致重复建设。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如果国家干预导致了投资失误,可能会从根本上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周期,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本,进而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国际差距。这比传统经济下我国政府干预失灵的危险要远大得多;④我国政府传统的干功能没有与相应的制度创新有机结合。发达国家政府干预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有行政手段,还有与之相辅相成的法律手段。客观上,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起步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制度创新条件难以有效供给,此时借助行政手段的干预功能能弥补制度创新不足和滞后的缺陷。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入到成长阶段后,单凭行政手段所能实现的制度创新功能就十分有限,同时过多的行政手段可能导致新的制度瓶颈。因此,这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承担全部制度创新功能。从我国情况分析,政府在干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功能还十分有限。实际上,现行公司法、投资法和税法对高新技术创业的限制还很多。
收稿日期:2002-03-26
【参考文献】
[1]科斯·罗纳德.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春秋出版社,1988.
[3]杨俊一.制度变迁与管理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蔡齐祥,邓树增.2001:高新技术产业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测度,创新链,两阶段分析
1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世界各国都在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更是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产值从1998年的7110.6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0461.17亿元,年均增长24.1%,成为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1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完成增加值1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当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34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占全部商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28.6%[1]。目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一些核心领域缺乏原创性技术,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作为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试图通过技术创新、科技进步来提升产业结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持续攀升,R&D经费从1998年的56.45亿 元,增长到2007年的545.32亿元,年均增长28.44%;R&D人员总量也有大量增长,从1998年的70879人年,增长到2007年的248228人年,年均增长14.94%。但与此同时,新产品销售收入从1998年的1207.25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10303.222亿元,年均增长只有26.68%,比R&D经费年均增长率还低[1]。由此可见,增加创新资源投入只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中国在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创新资源的总量投入,更要注重其效率问题,特别是在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科技创新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效率问题就变得更为突出论文提纲怎么写。
如何设计一个高效的R&D测评系统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国外学者做过相关研究。Brown和Svenson(1998)提出了最著名的R&D系统框架模型——B-S模型,认为R&D系统方法由输入、处理系统、输出等八个主要的单元组成[2]。Kerssens-van Drogelen(1999)从影响R&D绩效的权变因素、测度方法和技术等构建了R&D绩效测评系统[3]。Bourne(2000)等认为,实施一个完整的绩效测度体系应包括绩效测度的指标设计、测度指标的选取等四个步骤[4]。Begemann(2000)提出一个动态的绩效测度体系框架[5]。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运用参数或非参数方法从不同视角对高新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测度。余泳泽(2009)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6]。官建成、陈凯华(2009)综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松驰测度和临界效率测度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7]。朱有为、徐康宁(2006)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8]。
综上文献,国内学者从不同侧面探讨高新技术产业的绩效测评及影响因素,对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理论与实践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遗憾的是,专门研究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测评,并分析其效率高低的关键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少。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如何界定?创新效率如何测评?其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找准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创性,并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加快发展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起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政府的产业结构优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界定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范围,基于创新链视角,运用DEA方法从两阶段测度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并分析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有效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和企业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策提供参考。
2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界定及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1.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界定
在创新的产出方面,专利是一个被经常采用的指标(Griliches,1990[9];池仁勇等,2004[10];官建成、何颖,2005[11];刘树、张玲,2006[12])。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专利中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高且申请量很少受到专利授权机构审查能力的约束,更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原始创新能力与科技综合实力(Liu & White,2001[13];Guan & Gao,2009[14];刘凤朝,2006[15] ,白俊红等,2009[16])。新产品销售收入是衡量创新产出的另一个指标,但其中的新产品,若源自于三种专利中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技术含量没有发明专利高。鉴于此,本文放弃“新产品销售收入”而以“发明专利”相对近似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始性。
由于原创性产业的界定在国内尚无先例可循,到目前为此,学术界难以找到比发明专利更好的反映原创性替代指标。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拥有发明专利数占三种专利申请总数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对较好地反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原创性水平。为研究问题的方便,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样本容量大小对实证结果的影响,以及中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的现状。本文从1999-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里以“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百分比(临界值暂定为70%)”从高新技术产业的17个行业中筛选出反映相对原创性较高的中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12个行业。需要说明的是,原创性是个相对概念,如果是原创性相对发达的国家,临界值可适当放大。
2.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测度同类型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相对效率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由著名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首先提出[10],现已广泛应用于银行、高校、医院、保险公司以及制造业、服务业等诸多领域的效率评价。现有文献中,有关区域创新效率的测度亦基本上是基于DEA方法展开的,本文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以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每个行业为基本决策单元测度其创新效率。对于任一决策单元DMU0,其对偶形式的CCR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为决策单元的个数,和分别为输入与输出变量的个数,为投入要素,为产出要素,为决策单元DMU0的有效值。若且,则决策单元DEA有效;若,且或时,则决策单元为弱DEA有效;若,则决策单元非DEA有效[17]论文提纲怎么写。
3 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两阶段测度及其分析
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包括: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生产四大环节。由于生产环节涉及的要素太多,由于篇幅所限,为简化起见,本文只研究原创性高新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的两个阶段,即: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见图1),分别测度两阶段的创新效率。
3.1 两阶段的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1.技术开发阶段
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指标:R&D经费,R&D人员。产出指标:拥有发明专利数,属于一种中间产出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它是指将研发投入转化为知识产出的能力,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原创性科技产出。
数据处理方面,主要考虑三个因素:数据的缺失导致采样不全面;技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时滞性;价格因素导致数据的虚增或虚减。(1)在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了移动平均法和线性插值法弥补了部分产业在某些年份数据缺失的问题。(2)科技从研发投入到新专利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各种创新活动周期存在较大差异性,例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几个月到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几年不等,且时有交叉,使得投入和产出数据不对应。本文选择滞后期1 年,投入数据选择1998-2007年,产出数据选择1999-2008年。(3)有关研发经费的平减方面,首先是要确定R&D价格指数来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的有关数据,构造R&D价格指数如下:R&D价格指数=0.75*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0.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中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年均定为1998年。然后计算出R&D经费1998-2007年的年平均增值率,即,关于R&D存量的折旧率,参考已有文献通常采用的折旧率,基年1998的R&D存量,这里用所有时期的R&D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代替1998年之前的R&D支出的平均增长率,则1998的R&D经费存量用公式表示为,以后各年的R&D经费存量通过永续盘存法的方法推导得:。
2.成果转化阶段
成果转化阶段的投入指标:技术投入为技术开发阶段产出,即拥有发明专利数(反映原创性科技产出),经费投入为技术改造经费,人员投入为科技从业人员。产出指标:考虑到要求能直观体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成果在商业上使企业获利的能力,以及市场通过吸收技术创新而带来增强竞争力的能力,因此选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作为成果转化阶段的产出指标。
数据处理方面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数据的缺失、时滞性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开发阶段相同。价格指数方面,成果转化阶段的技术投入指标技术改造经费选用的平减指数采用R&D价格指数,而在产出指标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的平减指数的考虑上,将高新技术产业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医药制造业中的三个细分的产业;另一类属于机械电子行业即其余的四大产业。因而在这两个产业的指数选取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前者选用化学工业1998年为基年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后者选用机械工业1998年为基年将当年价格核算的经费总值折算为可比价格。技术改造经费的数据处理在年平均增长率,折旧率以及基年和以后各年的存量处理方法都同研发经费的处理。
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1 .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分析:基于技术创新链视角
根据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测算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如表1).
表1 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
行业
技术开发效率
成果转化效率
化学药品制造
0.324
0.209
中成药制造
1
0.055
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104
飞机制造及修理
0.099
0.501
航天器制造
0.042
0.282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128
0.531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53
0.266
电子器件制造
0.434
0.557
电子元件制造
0.288
0.516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0.554
1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99
0.103
仪器仪表制造
0.659
0.157
平均值
0.466
0.357
由表1知,技术开发阶段效率(0.466)的平均值大于成果转化阶段(0.357),说明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增强。
综合表1的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行业)的数据结果,得出各个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中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二维分布图,如图2所示。
图2 两阶段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矩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12个行业中只有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1个行业处于高技术开发效率高成果转化效率的C区域;落在高技术开发效率低成果转化效率B区域的有5 个行业:中成药制造、医疗设备及器件制造、仪表仪器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和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位于低技术开发效率高成果转化效率D区域的有4 个行业: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其余的2个行业都落在低技术开发效率低成果转化效率的A区域。
由图2可进一步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调整方向,具体如下:
A类行业——低开发低转化
航天器、化学药品制造,这些行业的研发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收效却不显著,同时在成果转化阶段盲目投资,对投资的质量(消化吸收、技术引进等)重视不够。对于这类行业应该两阶段同时加强,既要提高技术开发效率又要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B类行业——高开发低转化
仪器仪表、医药类、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行业等,属于国家相对比较传统行业,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并且近几年国家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开发效率高;但由于经济不可行,技术不确定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缺乏转化资金等,导致成果转化率低。这类行业应当在不降低技术开发阶段效率的前提下,重点加强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
C类行业——高开发高转化
这类行业属于发展比较成熟的行业,其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都比较高, 是其他类型行业发展的目标。这类行业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投入与产出发展比较配套,经济发展基础好,属于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锋论文提纲怎么写。
D类行业——低开发高转化
电子类、飞机与雷达类,说明此类行业的发展基础比较弱大多是引进后转化,缺乏技术开发,技术开发效率不高;在成果转化阶段,技术比较成熟,实现了较高的成果转化效率,总体上限制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类行业应在不降低成果转化阶段效率的前提下,重点提高其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
图2 整体可看出,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除了电子类产品外,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可能的原因是:1、研发项目缺乏市场导向,导致技术转化比较困难。高校、科研院所许多研发成果技术含量高,但生产成本很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或者不具备行业生产能力,导致转化困难。二是许多技术不成熟、不稳定,不具备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在技术转移中存在很大的风险。2、技术转移对接程度不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是为了“科研”而不是为了企业的需求,成果无法迅速转化,科研的重复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导致成果转化效率偏低。3、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不强。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属于落后技术、传统技术和限制技术,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转移。3、企业技术转移的资金不足。技术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常是技术开发的10倍。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风险性,很难取得商业银行贷款支持。由于受条件限制,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的也很少。5、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一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缺乏政策扶持。三是缺乏合理的评估机制。四是缺乏风险投资。五是双方信息不对称[18]。
针对以上四类不同的行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提升渠道:单边突破式提升:。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针对各个行业不同的情况,保持住原先的效率高的阶段,以其效率低的阶段为突破口,加强投入和产出的配比,以提升B、D类行业的技术创新的整体效率。
渐进式提升:例如或者。对于A类行业的效率提升方式有多种渠道,就是先集中精力将某一项优势发挥至最大,同时再极力弥补劣势,通过B或D区的过渡,最终成功进入成为C类行业。
跨越式发展:,A类行业需要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两手抓,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的跳跃式发展渠道是有可能的。
2.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与产出分析
用DEA方法测度的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情况如下 (见表2).
(1)效率分析
表2 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平均创新效率与差额值
效率
差额
行业
crste
vrste
scale
规模效应
拥有发明专利数
R&D人员
R&D经费
化学药品制造
0.324
0.324
1
-
100
0.0
中成药制造
1
1
1
-
0.0
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
0.54
0.738
0.731
irs
6139.5
飞机制造及修理
0.099
0.099
0.991
irs
1131
0.0
航天器制造
0.042
0.307
0.136
irs
23
8883.5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128
0.396
0.324
irs
14
52
0.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53
1
0.53
irs
0.0
电子器件制造
0.434
0.435
0.999
-
25944.0
电子元件制造
0.288
0.288
0.997
irs
241
0.0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0.554
0.563
0.985
irs
91780.1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99
1
0.99
irs
0.0
仪器仪表制造
0.659
0.66
0.999
irs
2622
0.0
平均值
0.466
0.568
0.807
3
346
11062.3
从表2可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crste):
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分别为1,0.99,创新效率较高;而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3 个行业的创新效率分别为0.099,0.042,0.128,创新效率较低论文提纲怎么写。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5 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731,0.136,0.324,0.53,0.99,分别小于相应行业的纯创新效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无效率主要来自规模无效率,可能的原因:这5个行业规模扩张过快,内部协调管理能力不足管理费用增加幅度大于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降低的幅度。其它行业(除中成药制造外)的规模效率分别大于相应的纯创新效率,无效率主要是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技术开发阶段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466,创新效率较低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过多追求技术开发的投资规模而忽视了技术开发效率。这为各行业技术开发阶段效率低找准症结所在,并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规模效应分析
为了探讨1999-2008年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的特点并且寻找未达到有效值的根源,用基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CCR度量了各个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从投入角度看,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航天器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这4个行业都存在研发经费冗余,分别为6239.5万元, 8883.5万元, 25944万元,91780.1万元;相对而言,研发人员显得不足。化学药品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仪器仪表制造这5个行业都存在研发人员冗余,分别为100人,1131人, 52人,241人,2622人,相对而言,研发经费显得不足。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分别为1,0.99,效率最佳,不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松弛。从产出角度看,航天器制造和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产出松弛分别为23个,14个,存在拥有发明专利总量不足。这些行业需要加大技术开发的原始创新力度。这为进一步调整科技投入产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技术开发阶段效率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从规模效应来看,除了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电子器件制造这3个行业处于规模效应不变外,其它行业处于规模递增,这些行业可进一步增大研发资源的投入以提高技术开发阶段的效率。
2.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分析及投入与产出分析
用DEA方法测度的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及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情况见(表3)
(1)效率分析
表3 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创新效率与差额值
效率
差额
行业
crste
vrste
scale
规模效应
新产品销售收入
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
拥有发明专利数
技术改造经费
年平均就业人员
化学药品制造
0.209
0.222
0.904
irs
0.0
586274.6
221151.2
62714
中成药制造
0.055
0.17
0.322
irs
0.0
211811.9
39
0.0
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
0.104
0.69
0.15
irs
0.0
18150.0
27
0.0
飞机制造及修理
0.501
0.534
0.938
irs
0.0
906360.1
390404.7
102711
航天器制造
0.282
1
0.282
irs
0.0
0.0
0.0
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
0.531
1
0.531
irs
0.0
0.0
0.0
广播电视设备制造
0.266
1
0.266
irs
0.0
0.0
0.0
电子器件制造
0.557
0.565
0.985
irs
1415025.5
0.0
264215.0
114122
电子元件制造
0.516
0.533
0.968
irs
918319.9
0.0
235985.1
464750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
1
1
1
-
0.0
0.0
0.0
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
0.103
0.4
0.258
irs
0.0
54444.3
16
0.0
仪器仪表制造
0.157
0.184
0.855
irs
0.0
188935.1
0.0
10241
平均值
0.357
0.608
0.625
194445.4
163831.3
7
92646.3
62878
从表3可看出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的创新效率(crste):
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的成果转化效率(为1.000)达到最佳外,其它行业效率都较低;而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化学药品制造、医疗设备及器件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4 个行业的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分别为0.055, 0.104, 0.103, 0.157。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5 个行业的规模效率分别为:0.15, 0.282, 0.531, 0.266, 0.258,分别小于相应的纯创新效率,无效率主要来源于规模无效率;其他行业的无效率均主要来自纯技术无效率,纯技术无效率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既定的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能力比较弱。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357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创新效率低,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过多的追求投资规模,不注重投资效率造成的。这为各行业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存在的问题找准症结所在,为有效提高其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2)投入冗余与产出松弛、规模效应分析
从产出角度看,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2 个行业的收益性产出不足,相应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松弛分别为:1415025.5万元, 918319.9万元。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飞机制造及修理、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6个行业的竞争性产出存在不足,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松弛分别为:586274.6万元,211811.9万元,18150.0万元,906360.1万元,54444.3万元,188935.1万元。这些行业要加大科技成果商业化,同时加大新产品出口的竞争性力度。从投入角度看,造成我国高新技术行业成果转化阶段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投入冗余上。中成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的制造、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拥有专利发明数与技术改造经费的冗余分别为39个,27个,16个;相对而言,技术改造经费、年平均就业人员显得不足。仪器仪表制造中年平均就业人员的冗余分别为:10241人,相对而言,拥有专利发明数的技术性投入、技术改造经费显得不足。这为进一步调整其科技投入产出方向和幅度,提高成果转化阶段效率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4 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结论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研究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转化效率已落后于技术开发效率,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亟待增强论文提纲怎么写。第二,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除了电子类产品外,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的问题。第三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技术开发阶段,中成药制造和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的创新效率较高,飞机制造及修理、航天器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较低。相对于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投入,技术开发阶段的原创性产出(拥有发明专利数)不足。第四,成果转化阶段,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创新效率最高外,其它行业效率较低。化学药品制造、中成药制造等行业的竞争性产出存在不足。第五,从投入产出角度看,两个阶段的不同行业创新效率低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源于规模无效率,有的源于纯技术无效率。从规模效应看,两阶段的大部分行业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
4.2 政策启示
其一,各个行业应根据本行业创新活动是否达到生产前沿、两个阶段的实际投入产出的冗余与松弛、规模性等进行改善,有针对性调整各行业的两阶段的科技投入或产出的方向与幅度,使创新效率尽可能向生产前沿移动。
其二,不同行业根据本行业目前技术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状况,分别单边突破式、激进式、跨越式渠道提升各自创新链的不同阶段创新效率。
其三,为有效提高原创性高新技术行业的成果转化率。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研发项目缺乏市场导向、技术转移对接程度、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加大企业技术转移的资金,加大风险投资。完善缺乏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的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合理的评估机制、双方信息的对称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1999-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Brown,M.G., Sevenson,R.A.Measuring R&D Productivity[J].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1998,41(6):30-35
[3]Kerssens-van Drogelen,Cook. R&D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ore than choosing a set of metrics[J].R&Dmanagement,1999,29(1) :35-46
[4]Bourne M.,Mills J.,Wilcox M.,Needly A.,PlattsK. Designing,Implementing and Updat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al& Production Management[J].2000,20(7) :754-771
[5]Begemann C. Dynamic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yst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00,20(6):692-704
[6]余泳泽.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9,(4):62-74
[7]官建成,陈凯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10):19-33
[8]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38-45
[9]Griliches,Z..Patents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A Survey[J].Journal of EconomicLiterature,1990,(4):1661-1707
[10]池仁勇等.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128-131
[11]官建成,何颖.基于DEA方法的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J].科学学研究,2005,(2):265-272
[12]刘树,张玲.我国各省市专利发展有效性的DEA模型分析[J].统计研究,2006,(8):45-48
[13]Liu Xielin, White S. An exploration intoregional variation in innovation activit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Technology Management,2001,21(1-2):114-129
[14]Guan J C ,Gao X.. Exploring the H-index atPatent Level[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9,60(1):35-40
[15]刘凤朝.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管理评论,2006,(11)43-47
[16]白俊红等.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10)51-61
[17]刘和东.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68-74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028-03
一、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理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众多企业和机构聚集在一起有利于获取创新资源。创新资源越容易获取,创新就越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区内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技术支持环境、孵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劳动力环境。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都靠近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形成的科研网络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人力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产业集群便于企业了解人才,也便于人才了解企业;这样就促进人才在区内的自由流动,并能有效降低企业搜寻人才的成本。同时,由于高端人力资本在产业集群内积累和流动,使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隐性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度减小,从而提高创新技术扩散的效率。此外,由于地理临近,增加了企业间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途径交流的机会,使得集群内的知识尤其是缄默性知识传播非常快,形成溢出效应。第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后,集群内紧密相邻的企业由于共同的区位缩短了竞争的过程,激励了当地供应商的发展,加速了相关产业不断出现新的竞争者,出于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结合集聚区内的创新资源优势,迫使企业形成了各种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二)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产业集群的历史经验看,集群的形成主要因素很多例如:创新时机、产业特征、区域环境、偶然因素、政府的支持等。其中技术创新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来源于市场需求,并服务于市场需求。它包括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研发、开发生产出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获得创新利益,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又衍生出对其它市场主体新的各种市场需求,从而导致新企业的诞生,或者诱导其它企业也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先创新企业的需要,该地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相关配套机构也不断进驻该地区,从而促进了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第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保证。企业只有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生机勃勃,产业集聚才具有生命力。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受行业特点的影响,必须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只有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才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集聚区的活力,加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此外,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提高其竞争力的保证。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长久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体都面临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表现更为明显。哪个企业技术力量强,其便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每个企业都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也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自身的竟争优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二、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一)通过业务外包加强产业集群,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中,大型企业较多。由于产业结构偏向重型工业,因此,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多数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众所周知,企业规模越大,管理成本就越高,资金周转也会减慢,为了提高大企业的生产效率,国有大型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集中自身的物力、财力把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上,对生产过程、工艺进行重新界定,控制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把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外包给其他中小企业。这样核心企业可以通过组装化生产采购体系,实现生产的灵活专业化,通过产业配套实现近距离采购,既分散了成本和风险,也能够克服由于经济、制度及技术等环境快速变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还节省自身的资金和管理成本,是这些大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小企业的发展,这样大企业和相关小企业便可快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此,鼓励业务外包是促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促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活力和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为此,辽宁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主动为大企业、大公司配套,打造优势产业链;加速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集聚,形成一个技术先进、专业化程度高、与大企业协调发展的辅机配件产业群体;推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加速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园区内,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要按照产业链形成规律确定产业分工及布局,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导向,分类指导推进,把产业链做大做强。
(三)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服务作用
产业集群虽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完全放任。世界上许多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都是在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指导下完成的。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和引导。政府对产业集群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将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并会使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耦合,从而使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得到放大的效应。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政府在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和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产业集群的建立目的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利互惠的效果,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全越好,而应按照比较优势,求专求强,追求既定成本内效应最大化。其二,鼓励集群形式的多样性。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形式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区域之间要加强规划和协调,注重个性与特色,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集群形式和联合深度。不能为了“集群”而集群,做到错位发展,防止一哄而上和过度竞争。同时也要避免产业集群只是成为是一种“地理”上的集中,而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体。其三,政府要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其包括建立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以及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齐全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畅通无阻的物流体系等等的硬环境和包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优化经商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条件等软环境建设。
(四)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
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联合研究、联合专利以及更为非正式的联系。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生产与科研的联系问题,生产与科研的脱节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者交流的频率和效率是决定产业集群和产业自主创新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辽宁现己建成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35个,技术中心45个,聚集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现有博士近2500人,硕士2万人,学士10余人,高新区从业人数35万余人。因此,各高新区应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的流动机制,并且要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投入,其中关键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其一,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联盟成员之间互动开发、长效发展的创新体制和模式,以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建立产学研联盟网络,使各联盟成员能实际互动,各专业人才能相互联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对成功开展合作的产学研机构予以表彰和奖励,加速示范推广。同时,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要构建起“知本激励”的最佳激励方式,包括培训、内部沟通、知识管理等使人才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制度安排。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工业园区技术创新活动,鼓励大学教师、研究生到公司兼职,知名教授兼任公司顾问或董事会成员。建立和完善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等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配形式,鼓励科研院所承担技术创新项目,对科研成果的所有权,技术转让及使用的付费方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鼓励企业主动寻求科研院所的支持,为科研院所的项目提供经费援助,以此达成产学研相互支撑的有机联合体。其二,充分利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项目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货款担保风险准备金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企业和项目提高融资能力。其三构建产学研联盟的有效平台,开辟多种信息渠道,提供数据、政策、技术咨询。重点支持相关研发平台建设,将其优先纳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框架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到相关企业兼职或实习,鼓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形成良性互动。其四,是建立开放的人才大市场。人员及其所携带的知识的流动既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也有助于技术创新速度的提高和深度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杨超,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硕士论文,2011.3
[2]赵维双杨明靖.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辽宁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经济师,2012(9)
[3]吴芷静,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9)
[4]张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5]于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12)
[6]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董国娟.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经贸导刊,2010(6)
[8]王玲.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13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王旭升(1969-),男,汉,辽宁抚顺人.沈阳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人手,提出高校应融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融人区域经济创新体系过程中又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而必须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应对措施。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使命,努力将自身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利用学科和科技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是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然而,高校在融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需要深人研究和探讨,以利在高校与区域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区域唇齿相依,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地方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支撑。高校应当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只有与地方有机结合并承载其发展的烙印才能更加凸显出特色。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间事实上存在如下关系。
(一)高校的原始性创新是保持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高校是创新知识的产出核心,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高校不仅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家群体、先进的科研设备、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产学研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作用,成为持续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知识创新源。高校还通过承担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科研课题,不断发现新的科学事实,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建立新的科学理论,提出新的科学思想和新的科学方法。高校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来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资金投人、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应该是技术创新的核心行为主体,但高校也是一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高校在学科交叉综合、人才基础雄厚、学术氛围宽松、科研资源聚集、科技信息灵捷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可使其能通过各种方式成为新技术的提供者。我国目前企业因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未能发挥出技术创新核心主体作用。而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能够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人才支撑和技术成果,促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二)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l世纪,区域经济竞争的浪潮形成了创新性人才的巨大需求。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谁就拥有持续的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高校。高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浩大的科技资源环境中培养出各类人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三)高校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孵化器作用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高校作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孵化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孵化高新技术业。高校通过佼办企业、产业集团承担起企业“孵化器”的作用.使最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辐射和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高新技术迅速实现产业化。高校与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之问通过科技园区这个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商品化、产业化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以斯坦福大学为主发展起来的“硅谷”,分布着3000多家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与产业界互相依托,互相促进,使产学研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应用获得有机整合,产生了巨大能量l3。
二、影响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制约因素
目前我国区域内高校创新体系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体化建设的初步基础,但距离建成能为区城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创新供给与企业创新需求错位
一些高校的科研活动多以出科研成果为导向,以争取科研经费、政府奖励、、出版著作为主要目标,离市场化应用有一定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则是能运用于生产过程并能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高校科研活动通常以申报硕士点、博:上点和学科建设为主要目标,难以按统一的科技创新目标凝聚和集成相关创新活动,以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为日标的区域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二)区域协调机制尚不完善
各高校之间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体系尚未彤成,各高校的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集成高校的科研项目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少,高校之问的科研项目合作也不多。没有形成统一的符合市场要求的能将整个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有效合在一起并向区域内所有高校提供所需科研设备、科技文献资源等方面服务的区域协调机制。
(三)科技创新资源使用效率低
科技创新资源总量不足与大量闲置并存是一个突出问题。区域内各高校的创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资源、科技文献资源、科学数据资源、专业技术资源等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浪费和闲置现象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各单位各自为阵,封闭使用。这就导致一方面.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许多创新资源闲置,派不上用场。各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的建设缺乏统一布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突出。
(四)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不足。在科学研究领域,有重大影响和在国际国内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不多,科技队伍的总量不足,尤其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环保产业等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紧缺,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高层次人才流失的现象未从根本上解决。
三、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使区域内高校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逐步建立起高度开放、功能完善、内外协调、运作有效、特色突出、成果显著的区域高校创新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主要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搭建平台
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嗣绕区域产业集群和关联企业的政策,高校必须搭建四个平台。
1.科技创新平台。高校是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的双重核心行为主体,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是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源。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使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投人到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建造一个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区域的核心经济增长点。
2.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创造高校与其它创新行为主体的新型互动模式。加强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在重大科技项目上的联合攻关,建立能整合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政策支持,鼓励部分科研机构的创新资源部分或全部进人高校,与高校现有资源重组,增强高校的创新力量。
3.创新人才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发、引进的力度,形成一个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平台。
4.高校创新文化平台。创新文化是区域科技创新的母体。要弘扬创新文化,培育良好的高校创新环境,形成一个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新、保护创新的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高校创新文化平台。
(二)建立配套机制
1.构建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制度与体制创新是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动力,区域内所有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优化配置都必须靠制度与体制的创新、运作来实现。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内部的体制改革,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创新成果评价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制度和体制创新,构建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与运作机制。建立一个能整合区域内各高校创新资源、打破高校各自为阵的创新制度体系,政府牵头引导建立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立资本投人、行为管理、成果评估的制度体系;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一体化 学科性公司 模式
随着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建立一种良好的组织平台,以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以及大学学科建设新模式的组建。学科性公司制旨在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循环发展,是一种创新性组织制度。
1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1.1 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将日趋成为经济的中心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成为经济最基本的资源和最核心的要素。知识的中心化直接推动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经济时代的核心, 那么高等教育无疑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等院校也因此被推向社会、经济的中心。
1.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生产发展中的第一要素。与传统经济形态不同的是,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为核心, 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的经济。事实也证明, 高新科技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据美国《商业周刊》调查, 知识行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增至33%,是房地产业的两倍以上, 更把汽车业远远抛在后面。在,高新技术产业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2004年上半年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发达的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的增幅分别高达97.7%、70.7%、34.2%。
1.3 经济需求直接推动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人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需求, 但最基本的还是经济需求。正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才使科技从象牙塔走向经济领域和生产过程之中。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求水平和力度更引导和推动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不断实现着科技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可以说, 经济需求不仅制约着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而且引导着科技的方式和方向。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Ⅰ·马奎斯教授对500 多项技术创新的抽样调查分析,3/4的创新成果是市场需求拉动的结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只有那些有市场需求、科技含量高的成果才会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那些不顾经济需求, 为技术而技术、为论文而论文的成果恐怕只能束之高阁直至被淘汰。
1.4 教育、科技和经济三位一体,循环发展
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原本就有着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是在过去,由于知识、信息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中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它们必须依赖资源、资本等起着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因而三者内在的互动关系没有达到一体化的理想高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决定性因素,它们开始摆脱资本、资源的依赖地位,开始独立发挥主导作用,这一点对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极为重要。
21 世纪,既是经济的世纪,更是教育和科技的世纪,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振兴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其中任何一个已不再是另外两者的外生变量,而是互为内在动力。教育、科技、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正日益呈现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进入以知识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新的世纪,大学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创业的一体化就成为发展的必然。
2 学科性公司制是一种创新性组织制度
2.1 学科性公司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学科性公司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科性公司是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以科技成果为核心技术作价入股创建的科技型企业,学科性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为学校在编人员或是学校拥有股份的公司;二是学科性公司必须依托学科,发挥学科优势,将科技成果产品化,以开发和经营本学科相关技术产品为主要业务。
学科性公司制是基于高校的学科优势,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有效地开展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并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科技新体制。
学科性公司制所形成的科技型企业(即学科性公司)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一方面,学科性公司依托学科而产生,与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科的发展为学科性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前沿性科技成果和创新性人才;另一方面,学科性公司的发展又为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来源,加速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产出,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产权明晰。学校行政管理与关系合理以股份制组建的学科性公司,要求其具有企业制度的全部属性,必须产权明晰。股东是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者,享有股东的主权;董事会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拥有法人资产的所有权,行使法人财产权;企业经营者受董事会委托行使具体的经营权。这样在股份制企业内部,股权、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清晰,它们既分离又统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制衡机制促使企业自我加压、转换机制,又能使政企分开,理顺学校行政管理与企业的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
(3)入股,保障科技人员和学校(学科)的权益。学科性公司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并作为产权要素参与分配,即:为学科性公司提供创新思想的科技人员和学校(学科)均在公司持有无形资产股份。学校持股所获权益全部用于支持学科,形成学科性公司与学科的良性互动;科技人员在利益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2 学科性公司制的创新性组织制度
学科性公司制是立足于现代公司制基本,基于、科技、一体化战略,对创新组织重构后的一种制度安排。学科性公司制创建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管理新模式、突出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功能的企业法人组织新模式以及自主发展的大学学科建设组织新模式。
(1)科技管理新模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学科性公司制旨在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循环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化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高校科技体制和管理模式必须顺应环境变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性公司制就是当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动学科发展的有效科技管理新模式。
由于缺乏资金、场所等中试条件, 学校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难以继续扩大研究规模而被迫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不少成果延误了发展和转化时间。“学科性公司制”通过资金的注入和学校与企业、社会合作方式与场所的拓展, 为学校研究成果的中试、扩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使学校的科技成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为学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撑。此外,“学科性公司制”按照企业化、市场化机制运作, 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学科性公司科技开发的运作过程中,首先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才有面向这一需求的研究,因而研究成果一旦成熟,会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市场针对性而得到转化和,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2)企业法人组织新模式———突出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功能。学科性公司制突破以往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组织模式,突出了知识产出和学科建设的功能。前面说过,学科性公司依托学科建立,它的发展又为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来源,加速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产出,在两者良性循环发展过程中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学科性公司制提供了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但这不是它唯一的职能。高等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有效地驾驭并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科性公司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场所。一般而言公司会吸收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课堂里难以学到的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极大地培养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
(3)大学学科建设组织新模式———突破以往单一由政府主导的或社会资助的大学(学科)发展模式。学科性公司必须依托学科,发挥学科优势,将科技成果产品化,以开发和经营本学科相关技术产品为主要业务。反过来,学科性公司的发展又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来源,使学科获得自主发展的动力,突破以往单一由政府主导或由社会资助的大学(学科)发展模式。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高等学校也置身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也有一个求生存求发展的。特别是办现代大学耗资巨大,政府拨款已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这种严峻的形势迫使学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寻求支持。学科性公司制模式下,学校(学科)通过无形资产入股所获权益全部用于支持学科发展,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使其获得自主发展的动力。因此可以说不断面向市场,完善学科性公司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其职能拓展的需要。
1
徐红燕,周亚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1(1)
2 周亚庆,许为民. 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
3 李正荣,罗英姿,唐新孝. 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制”的探索和实践 [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6)
论文摘要:评价企业规模是否适度的最基本的依据是看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1 江西省工业结构现状
近几年来,江西省坚定“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经济总量逐年提高,2005年江西省工业增加值达1455.5亿元,比2001年的595亿元提高了近两倍。经济总量上升的同时,工业经济类型也取得不断的调整,下面从工业经济类型结构、工业产业结构、工业就业结构及江西省各市工业产值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对当前江西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
1.1 工业经济类型结构从2001年以来,江西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步伐,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以民营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工业经济总体规模迅速壮大,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竞相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工业为主导,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多元经济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江西工业经济类型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和非国有工业比重上升。
1.2 工业产值结构在工业化核心战略的正确指引下,江西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轻重工业比例不断的下降,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的历史性转折。特别是近几年,江西经济发展呈现出新一轮重工业化的趋势,以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为代表的重化工业,为促进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2005年为例,江西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为0.50,比2000年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重工业在江西快速增长,2004年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59亿元和618亿元,表明江西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有所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开始显现,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04年,江西297家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增加值110.7亿元,利润24.5亿元。在空间和产业布局上,呈现集群化发展的特征,已建立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赣州、景德镇及星火化工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和13个民营科技园,形成了“四区多园”的基本格局。另外,能源、资源等基础工业有所加强,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04和2005年,江西工业利润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工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这两个行业依赖于矿产资源而生存表明工业生产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主要是建立在矿产资源的使用上。
1.3 工业就业结构从江西工业就业结构来看工业结构,可以得知江西只有一小部分工业企业在岗职工分布在采矿业,而大部分都在制造业,其中又基本上分布在一些简单加tt业上。比如像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行业,表明江西工业就业结构比较偏重于轻工业。伴随着经济结构及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江西工业就业人员的就业去向更加多样化,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发生了变化,据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5年末国有经济类型企业从业人员分别为205.98万人、202.21万人、199.33万人,可以看出国有经济类型企业提供就业能力呈现下降趋势。与此相反,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就业人员为420.14万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为45.91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5.29万人,增长13.02%。
1.4 各市工业产值的比较从工业总产值来看,江西省11个市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比较大,从工业总产值来看主要在南昌、九江、赣州等几个地区,特别是南昌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不论是在政策,地利等几个方面都优于其他各市;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南昌、九江仍是江西工业的重要地区,但同时可以到赣州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上升57.91个百分点,表明赣州的发展潜力和速度也很大。
2 江西省工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把江西工业放在全国范围来看,面临的矛盾和困难还很多,工业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工业经济总量偏低,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业关联度低,工业增长的科技含量较低等,工业基础和规模同发达省份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工业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还比较明显。
2.1 江西工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发展,工业基础薄弱和基础设施落后,制度创新和机制的滞后,是江西工业发展缓慢和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由于工业起步晚底子薄,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不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工业规模上都明显偏低。到2005年末,江西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置由2000年的第17位推进到16位。
一直以来,在全国的产业地区划分中江西就作为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江西却错过了很多机会,经济发展在低位徘徊,农业一直是江西的主导产业,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时,江西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41.6%,而工业只占26.6%,随着江西经济的发展,虽然工业比重有所上升,但速度比较慢,2005年的统计公报显示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为35.9%。
2.2 工业产品差异小、附加值低江西工业经济中,比重较大的多数行业属于产品差异性小、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通过区位商分析,2005年江西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主要是有色金属采矿业、医药制造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除医药、烟草等少数行业外,多数为初级产业,附加值很低。江西产品的生产雷同比较严重,质量和包装不上档次,市场占有率低。江西近几年来工业品占全国市场的份额一直在低位徘徊,严重影响工业的发展后劲。据统计2005年末,江西仅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14个中国驰名商标。
2.3 工业各行业的产业关联度低从江西工业经济内部看,以采掘业、原材料和粗加工为代表的重工业资源密集型特征明显,而江西省资源开发型大型工业企业是由中央投资兴建的,属于“镶嵌式”的企业,带有“单株移植”的特点,远辐射能力较强而近辐射能力较弱,导致江西工业产业结构不高,这些大企业的产品主要输出到区外加工,生产链条甩在区外,与当地小企业的关联度低,不能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降低了大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了成本,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中央大企业也难通过经济技术联系向地方小企业传递、扩散先进技术,带动地方工业产业结构升级。
2.4 工业企业规模不经济评价企业规模是否适度的最基本的依据是看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市场或经营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张而减少了市场或经营成本时导致的经济1。规模经济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本的大量增加,必然促使工业经济向规模化、大型化方向发展。2005年末江西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6家,超10亿元的企业24家。2005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中,规模以上企业只占60.6%,低于全国87.2%的平均水平。从规模以上企业来看,江西工业经济总量和企业的资本较小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不无关系,在一些主要行业中,缺少实力很强的企业,大企业的规模也不大,特别是缺少特大型、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对行业具有龙头作用的企业。这种偏小的企业规模,导致企业抗击风险能力弱、企业竞争力不强,规模效益难以提高。
2.5 工业增长的科技含量较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般作为划分粗放型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的主要依据。目前江西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经费投入总体不足,大部分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影响力在全国较小。由于江西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科技综合实力弱,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在全国的份额只有1%左右,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也只有7.6%,低于全国10%的平均水平,而发达省份一般在20%左右,有的高达30%。江西工业科技含量低,产品知名度不高,成为制约江西工业企业发展的瓶颈。
3 江西省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对策
江西工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十一五”时期将是江西省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加快工业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对促进江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1 发展壮大六大支柱产业江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在工业,而工业的主要差距是缺乏一批像西门子、松下、小天鹅这样国际化、集约化、多元化、现代化的企业,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核心企业支撑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总量的扩张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必须靠一批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支撑和带动的支柱产业。加快江西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就要增强江西工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走出江西工业低位徘徊的处境,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围绕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的步伐,江西省将着力培育壮大六大支柱产业,即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化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产业。
3.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吸引、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技术。江西工业发展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江西传统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大,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仍然是江西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因此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使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这是提高江西产品竞争力,开拓更大市场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也要建立相适应的有效政策和措施,从投资、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支持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发挥各类高新技术园区的作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要充分利用江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加快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3.3 以信息化带动江西工业结构调整信息技术可以全面改造、带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使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具有后发效应的国家或地区是难得的机遇。如韩国紧抓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革命的机遇,仅用30年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充分说明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进程是可以缩短的。目前,江西在信息产业领域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光电子、软件等信息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促进江西工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江西工业经济发展要充分依托现有的基础和优势,发展以光电子产业为龙头的信息产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发展龙头,加快光电子产业带、移动通信产业带、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业带、光纤及光电子产业带和软件产业带建设,形成以南昌为中心、沿京九和浙赣铁路辐射全省的电子信息产业新格局。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的基础,加快实施企业网上工程,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发展网上采购和网上营销,将信息化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先进手段,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实现操作自动化、决策智能化、管理网络化。
3.4 搞好工业园区,提升产业集群江西工业园区建设成绩斐然,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增长极。目前江西工业园区的建设主要是政府主导,所以政府要利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对工业园区进行准确定位,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自己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园区和后发优势,用产业集群优势吸引本地产业界和国内外的投资者投资建厂,促进工业园区朝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大企业、名优产品为龙头,强化相同产业的空间整合,加快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群。
摘要:我国风险投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文社会环境、风险投资政策、风险资金来源渠道、风险投资人才、风险资金撤退途径、专门中介机构不完善、法制环境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应采取相应的策略,主要包括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大力培养造就风险投资人才、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促使我国风险投资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走向更高的阶段。
关键词:风险投资;制约因素;策略;高新技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风险投资的尝试,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此尝试在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和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分析制约我国风险投资的因素,采取相应的策略,对促进我国风险投资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
1.受风险投资人文社会环境的制约。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处于较大风险的高新技术领域,期望成功后,通过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行为。高新技术行业作为新型的行业,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较大,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传统的投资往往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对具有较大风险的行业缺乏投资的积极性;而风险投资是一种主动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来博取高收益的行为。这就需要社会能提供适合风险投资的人文社会环境,能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接纳失败。我国当前风险投资的人文环境还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研计划主要由国家安排,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形成了科研人员对国家的过分依赖,缺乏自我创新的精神;在科研体系中,过分依赖学术权威,论资排辈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利于社会创新体系的形成;受我国长期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枪打出头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等伦理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对风险投资的发展非常不利;我国缺乏对风险投资失败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旦投资失败,可能永世不得翻身;在资本市场上,投机氛围太浓,缺乏战略投资者等等,对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2.受风险投资政策的制约。风险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有效的市场机制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基础。但从世界各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投入政策等。例如,美国政府为了促进风险投资业的发展,1978年将资本收益税由49.5%降至28%;1981年进一步降为20%,且规定风险投资额60%免于征税,40%减半征收,极大地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我国台湾地区的《科学工业园设置管理条例》规定,园内企业可以全部免征进口税、货物税、营业税,5年内可以免征盈利事业所得税,外销产品不征收任何税收。西班牙政府对卡贾图科学城的建设前后投入资金达到100亿美元;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的建设历时20年,耗资13000亿日元;德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用于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建设资金超过1.9亿马克。我国政府虽然明确地提出了支持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计划,也采取了有关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但大多数促进风险投资的政策都是由地方政策出台的,缺乏统一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不利于风险投资业在更大范围和规模上的长期、稳定发展。
3.受风险资金来源渠道的制约。风险资金的来源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基本问题。风险投资的特点之一是高风险性。为了分散风险投资的风险,所以在资金来源方面,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在资金来源方面也应多元化,这才有利于分散风险,让更多的资金加入到风险投资业来。1994年,在美国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中,各种基金的比例达到53%,使美国数以万计的企业和普通民众通过基金以较少的资金从事风险投资,为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融资渠道。相比之下,我国风险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渠道单一。据统计,1999年我国92家风险投资公司的74亿元的资金绝大部分是由政府出资的。根据科技部的《我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5》,从2004年风险投资的资本构成比例来看,政府、银行和国有独资公司占有46%,外资为21%,个人资金占3%,其余为各类企业资金。政府的资金来源于纳税人,不可能过多地参与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这种单一的风险资金的供给渠道,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是极不相称的。
4.受风险投资人才匮乏的制约。风险投资的成功因素除了需要有新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目光敏锐、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许多风险公司甚至把风险人才作为是否投资的第一因素。风险投资的人才要求具有经营管理、投资理财、战略规划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国外,风险投资人才的成长过程,通常是一大批技术专家或经营管理人员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从大学、研究所或大公司中分离出来,创办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将高新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从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业的现状看,人才缺乏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分工过细,同时缺乏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用人机制所造成的。
5.受风险资金退出途径的制约。风险投资的失败率很高,业内人士有一种说法:“成三败七。”这就要求风险投资成功的项目预期年回报率很高,一般应达到60%以上,才能弥补其他未成功的项目的亏损。这不可能从利润分红中获取,一般来说要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IPO的方式来实现,风险投资在投资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能否成功退出。由于被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这些企业在发展初期,很难达到主板市场规定的上市条件。因此许多国家为了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大都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了主板以外的二板市场。而我国目前虽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了类似的交易市场,但无论是上市制度,还是规模上都远远地不能满足风险投资的需要。由于资金退出困难,使我国许多风险资金沉淀在所投资的企业,不能形成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更谈不上高回报。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6.受专门中介机构不完善的制约。为风险投资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包括一般中介机构和专门中介机构。一般中介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这些中介机构在我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为风险投资业服务的专门中介机构如科技项目评估机构、风险投资担保机构、风险投资咨询机构等在我国还不完善。例如,由于专门为风险投资服务的中介机构不到位,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因为无法对高新技术项目进行价值认定而变得慎之又慎,从而影响了投资的效率。
7.受法制环境的制约。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在我国的现有法律制度中,有许多对风险投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国外的风险投资的实践来看,较为适合的组织形式大多采用有限合作制的形式,它有利于降低风险投资的道德风险及运作成本,但这项制度在我国法律上是禁止的。其次,风险投资往往选择高新技术作为自己的投资领域,这个领域能吸引风险投资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知识产权。一种创新产品、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如果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就能给风险投资带来丰硕的利润,但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还不够,严重挫伤了
风险投资积极性。再次,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对风险投资的股份结构、资金来源、产权转让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对风险投资的发展也起到了制约作用。
二、发展我国风险投资的策略
1.营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第一,创造适应风险投资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大力宣传风险投资的作用,鼓励创新,为风险投资失败者提供保障机制。第二,政府要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如对被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商业银行投向风险企业的投资实行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第三,建立健全促进风险投资的法规,对现行的法律中不利于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法律条文进行适当修改。如《公司法》第24条规定,以产权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第152条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开业时间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等,这些都不利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另外我国还没有针对风险投资制定专门法律,国家可考虑制定《风险投资法》等类似的法律,这有利于规范风险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保护风险投资者的利益。第四,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如果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风险资金投资的企业就不可能获得应有的收益,从而严重影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第五,要发展和完善专门为风险投资服务的中介机构。
2.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成熟的风险投资体系应该是政府资金作引导,民间资金作主导。但目前国内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却是政府资金为主,民间资金则迟迟没有进入。资金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资金的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创业和发展会构成严重的制约。从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实践看,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有以下几个:一是政府资金。在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初期,政府投入适当的资金启动和参与是必要的,但政府资金的参与应坚持有限参与的原则,因为风险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二是大企业资金。大企业技术基础好,资本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抗风险能力强,参与风险投资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三是社会机构资金,主要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社会机构的资金。社会机构的资金规模大,保值增值欲望强烈,适当拿一部分进行风险投资,一方面不会危及自身的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这部分资金为长期资金,正好满足风险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四是大力引进国外风险资金。国外风险投资业发展比较早,资金实力雄厚,投资经验丰富。如果政府能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它将成为我国风险投资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五是个人居民闲置的资金,目前我国储蓄率非常高,个人居民资金除了消费外绝大部分都流入了银行。受我国银行制度的限制,这部分资金很难转化为风险投资。所以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如组建风险投资基金来吸引一部分个人资金加入到风险投资的行列。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济;长沙
随着我国宏观政策的调控,经济发展将日趋产业化、地方化。发展经济建设需要高职教育的支持。当前,“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将为经济建设带来机遇,同时也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机。因此,研究长沙高职教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长沙高职教育尚未完全适应经济建设
专业结构方面。长沙高职教育较多开设财经、电子信息、文化教育类专业,矿业、材料能源、资源、制造业及交通运输类专业数量较少,即造成人才供需的不平衡。专业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文轻工:由于文科专业办学成本比工科类专业低很多,许多高职院校只顾办学效益,忽略经济建设的需求;专业重置:有些高职院校一味追求办学规模,缺乏对地方的整体建设规划蓝图,只瞄准在热门专业建设而忽视地方建设需要的专业要求,因此具有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专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专业设置定位混乱:关注全国沿海就业“大市场”,而忽视了地方“小市场”,因此专业设置具有混乱性。
人才培养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内涵把握不准,因此出现办学定位不准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仿照普通高校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忽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这一情形在高职校培养人才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导致培养的学生尽管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操作能力较差,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有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走入极端,即把高职教育看成是单纯的职业教育,强调专业技能水平和技术水平,忽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甚至减少高职教学中必要的专业课程,致使学生工作后缺乏发展潜力及转岗的适应能力,仅仅成了一名简单重复的“机器人”。
二、长沙的经济建设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支持
长沙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支持。近些年来,长沙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15年1-10月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7.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3528亿)的85.8%,同比增长12.1%。社零总额占全省(9670.8亿)比重为31.3%,增速与全省持平,比全国高1.5个百分点。工业方面,长沙汽车产业主要集中在经开区及其周边地区。经开区内聚集了长丰集团、众泰汽车、三一汽车制造、北汽福田控股公司4家汽车制造骨干企业,经开区周边已经聚集博世、江麓容大、同心实业等数百家配套企业。其中,博世汽车部件、中汽长电生产的电器品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经开区周边基本形成了车身、车架、车厢、车桥、覆盖件等较为完整的配套产业链。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长沙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些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专业水平同就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从业者就需要学习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的培训,对此,高职教育大有作为。长沙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要靠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来提供人才支撑。
发展产业带和大力推进产业集聚,需要各类技术人才,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支持。“十二五”期间,长沙依托“五区九园”,长沙消费升级标志性的热点是汽车、石油和医药类消费,充分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湘江产业带,重点培育汽车、家电、化工、建材、电工电器、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积聚区。依托长沙高新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宁乡高新区国家级节能环保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望城经开区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精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及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材料领域,打造储能材料产业链、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碳材料产业链、精细化工材料产业链和磁性材料产业链,形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新型材料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考虑各类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是人才。在人才专业结构上也有特殊要求。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对接,按照岗位人才需求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真正发挥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
长沙经济建设需要信息和技术支持,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支持。当前经济的发展基于网络信息,尤其是高新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离不开知识性人才,而知识的获得、人才的培育离不开教育。长沙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发展短缺相对应的是高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高层次创新研发人才,它已经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阻碍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就要求高职教育要尽快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促进长沙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拥有知识、人才、信息等资源,为经济发展的提供坚实基础。在经济建设中,高职院校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先进工艺技术通过市场转化为生产力,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还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研计划,投入科研专项经费,争取多立一些实用性强的项目,使其更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长沙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建设的相关措施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专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产研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化道路。长沙将以宁乡高新区、望城经开区国等“五区九园”为牵引,积极打造产业带,把长沙建设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专业调整改革中,高职院校要始终保持与地方企业的密切联系,时刻掌握人才市场供求变化,在专业设置调整中,首先要考虑市场需求,其次要考虑办学条件,二者不可偏颇。同时,地方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引、质量监督,以保证长沙市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设置更加合理。
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条件。经济建设为高职教育提供经济基础,而高职院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根据长沙高职院的资源配置的状况,长沙市的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如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师培养方面上,要大力提升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应与地方、行业、企业密切联系,派送教师到企业车间进行锻炼,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等级证书,扩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加强校、企、行、协合作,提升高职教育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与实行校企合作,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联合办学,推行“订单培养”,实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推行“校企结合、校企并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承担企业的课题,还可以对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以极大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的能力及热情,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并且时刻与当前行业协会沟通,把握社会发展方向,最终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发挥高职教育的人才资源优势,着力促进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芳.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对接园区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
[2]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3(3):61-66.
论文关键词:安徽省 经济跨越式发展 主要对策
在确立了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发展、全面推行东向发展三大战略的基础上川,要真正实现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还必须有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我们认为,这些对策措施,择其要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 要把安徽省的区位、资源和发展的优势(潜在)转化为实际的优势,还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即后发地区需要强健自身,提升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
1、提高自身接受能力,是提升自我发展的机制和能力的关键。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外部的援助,中央政府和先发地区的援助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财政资金投入并直接参与投资生产领域的微观经济活动,而是转向主要实施宏观调控,为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和环境。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和支持,也将更多的是以企业为主体,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到欠发达地区投资办企业,发展经济技术协作与联合,参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这些支持和扶助方式能否顺利实现并产生良好效益,使欠发达地区在一些产业领域首先实现发展水平的跨越,则取决于欠发达地区自身能否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条件,并找到有效的途径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21世纪初期,国家及东部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和援助也是有限的。这是因为,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将为改革支付更高的成本,用于扶持欠发达地区的财力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东部地区还将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也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援助欠发达地区。因此,实现安徽省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练好“内功”,强健自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开拓创新,奋发图强。
2、加强体制和管理创新,是提升自我发展机制和能力的核心。
体制和管理创新,是欠发达地区取得后发优势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并不是中央给了多少投资,而只是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体制上获得了优势,社会的资金、人才、科技就开始向这里集聚。同样,对安徽省来说,发挥后发优势的先决条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而实现对外开放和巩固开放成果的关键,是推进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在后发优势中,模仿和引进发达地区(国家)的先进技术与借鉴其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是相辅相成的。体制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资本积累的制约或促进因素。资本的流动、技术的选择、技术效率的发挥、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技进步机制的形成,都要求有优良和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安徽省要想真正取得后发优势,就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市场化和提高政府效率,构建好与成熟市场经济对接的条件。实践证明,欠发达地区包括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落后,归根结底在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从而导致观念及相关环境的落后,使经济发展缺乏新思路、新举,制约了后发优势的发挥。因此,安徽的下一步发展,必须首先在深化体制改革上下功夫。
二、确立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 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对安徽省来说,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的科学合理与否,更是决定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1、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缓解就业压力,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安徽省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15-64岁劳动力资源人口数达4242.1万人(2002年),占总人口数的72.2 %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常常被引以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优势。但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它又对就业形成巨大的压力。据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省城镇需要安置就业的劳动力约350万人,农村需要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1000万人以上,而且安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因此,解决就业问题是安徽省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的关键制约因素。
(2)发挥比较优势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在市场竞争尤其是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差别优势总是竞争力的基本来源。安徽省的比较优势,最重要的还是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因此,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和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这意味着,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还要处在国内国际产业链条的低端,只有今天的低端,才可能有明天的中端、高端。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一定意味着技术落后,如服装生产、电子产品加工装配等产业也有越来越高的技术含量。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一些在国内、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企业,而且我、们今后也要逐步发展这样的企业和产业。但是,就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来说,还必须从现实出发,把技术路线的选择定位在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上。
(3)适应高新技术挑战是欠发达地区选择经济发展的技术路线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竞争,欠发达地区必须充分关注这一发展趋势。从继往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看,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阶段。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工业化作为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推进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则成为工业化的推动引擎和提升动力,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正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突出体现。安徽省是在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面临着既要加快信息化又要完成工业化的双重任务。在选择经济发展技术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挑战和机遇,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及发展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争取在发展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结构调整上的主动性。
2、安徽省经济发展技术路线的选择
(1)继续采用适当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用足比较优势,简言之,“适当的技术”是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一定成本条件下使企业能够赢利的技术。当然,“适当的技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技术应用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本身就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欠发达地区资本积累增加,技术应用和经济的发展,生产者技术素质的提高,我们所采用的“适当的技术”的水平将会不断提高,最终达到能够在更多的领域采用高新技术,并能自我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的水平。
对安徽省来说,采用适当技术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符合比较优势原则的。在存在大量社会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时,在经济体制、教育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还不理想的条件下,我们不要盲目追求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利用高新技术,否则企业将会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造成生存危机。从社会角度看,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本身是社会财富,扩大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本义,是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劳动者如果不能充分就业,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由于劳动权利的不平等导致社会危机。因此,在安微的下一步发展中,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引进外资发展来料加工、发展各种加工装配业务和能体现低成本优势的各类产业,增加工业经济的总量,扩大就业,特别是让更多的农民从农业生产转移到从事工业生产,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虽然这样的技术路线使我们不能获得与资本、技术相联系的高附加值,但却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能增加国民收人,能加速城市化进程,是我省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能量积聚过程。这种选择并不排斥同时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某些高新技术产业,这二者之间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2)继续发展传统产业,不失时机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
安徽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2003年为例,加工制造业gdp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48.89%,加工制造业总资产占全部工业总资产的74.11 %,加工制造业的税收占全部工业的80.70 %,加工制造业的利润占全部工业的77.47 %。加上其他的产业,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安徽省工业经济的总量水平。在国际上,传统产业也还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如2000年世界500强的前十位,基本上是传统产业,他们的营业额合计占、500强营业总额的11.3 %,其比重比上年还提高了0.2个百分点。同时,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还具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对性,在时间上,产业发展总是要从低级向高级演进,今天的传统产业正是过去的新兴产业,同时也必须向新兴产业过渡和发展;在空间上,在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视为传统产业的产业,在欠发达地区可能仍然是新兴产业。
安微省发展好传统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传统产业的产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无论对人均gdp几万美元的发达国家还是人均gdp刚超过100()美元的中国,人们的基本生活消费还主要由传统产业来提供,如纺织业、服装鞋帽业、食品加工业、家电业等等。但一些传统产业对发达国家或地区来说,由其比较经济利益决定,已不适宜生产,安徽省可以利用自身的低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挖掘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二是传统产业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并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一般说传统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高新技术产业要低一些,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传统产业并不必然意味着低技术结构,从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的实践看,恰恰是一大批传统产业因为其技术素质的不断提高。才使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不仅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且创造了更多的技术革新者、创业者。
安徽省在努力发展传统产业的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提升产业的技术结构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一些现代适当技术武装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以实现产业升级。要使我省的传统产业在技术和标准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要跟踪世界和全国科技发展趋势,尽量采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有计划、分层次地选择不同的技术进步重点,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的综合技术经济实力。
(3)有限目标、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安徽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在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浪潮中,我们决不能迟疑和懈怠,必须不失时机地在有优势的领域加快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构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形成后发地区后发优势的关键,安徽省首先需要有选择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有限目标上实现重点突破,在有限领域抢占制高点。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三种技术创新模式:一是自主开发模式。主要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和独占性的商业利润。但自主开发投入大、风险高、成果前期要经历中试和孵化过程,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必要的研发设施。二是引进消化模式。即通过技术引进,在引进的专利或专有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或作进一步的开发。这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系统集成、改进完善的二次创新模式,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济快速发展的“秘决”之一。其缺点是引进技术多是在专利保护期内,购买费用较高,同时关键技术难以引进,模仿中技术破译难度大,模仿技术如果有利可图,可能引发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三是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它是前二种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型技术创新过程。
对安徽省来说,自主开发的原始创新由于其投资和风险大,要仔细选择领域和项目,以便能集中资源、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相对较容易实现技术跨越的领域,获取关键技术突破,在某些领域走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前列。此模式适合在有很强的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采用,并且需要国家财政资助。
对安徽省来说,引进消化的二次技术创新是大多数产业和企业可以运用的技术进步模式。它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引进大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有规模的项目,在较短时期内实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跨越。既解决改造传统产业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又解决先进技术的来源问题。这一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大大提升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将能在传统产业和严格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边缘产生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安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安徽省产业的现状是:农业大而不强、工业散而不优、服务业小而不多、三次产业比例不合理。因此,安徽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应该是: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的目标,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由大到大而强;全力提升第三次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1、工业领域
(1)要选择、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中规模较大、市场成熟、增长稳定、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特殊意义的产业。安徽省在“十一五”及以后的时期的支柱产业应为:以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和专业设备、非金属矿物、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通用机械、橡胶制品、烟草加工等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业;以天然、绿色、特色、保健食品为主导的食品工业;以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煤炭采掘、加工为主导的能源、原材料产业;以大水泥、建筑和装饰陶瓷等为主导的建材工业。这些产业在我省有广泛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资源条件。技术进步较快,主导产品市场正处在高速成长期,前景广阔,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强。要通过重点扶持,上一些大项目,发展一批大集团,培养一些有重要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形成以大企业、大集团为中坚,以名牌产品为形象的支柱产业群。
(2)大力发展高加工层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产品,彻底改变过去历史形成的以上游产业为资源配置重心的结构格局。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要采取更加“迁回”的生产方式,衍生出更多的加工专业,形成更加细化的零部件、工艺设备等机电产品生产部门。要凭借我省的劳动力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利用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转移的机遇,努力把我省建设成加工制造业基地。
(3)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运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有重点、分步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要牢牢把握住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只能是传统产业这一基本点,克服相对忽视乃至放弃发展传统产业的倾向。
(4)集中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加速工业化的载体,有利于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中应围绕降低发展成本、增强集聚效应,在“两个集中”上下功夫:一是引导工厂向工业园区集中;二是引导人口向城市和重点城镇集中。集中力量办好省、市、县三级工业园区,增强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加速城市化进程。同时,工业园区建设还必须创新建设模式,提高其市场化程度,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投人以财政为主转变为以社会投人为主,使工业园区建设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
2、农业领域。
(1)要立足安徽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畜牧业、水产业、果蔬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农产品的良种率和商品率,以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把开发活力大、附加值高的产品放在首位,合理布局和集约化经营,形成规模。
(2)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安徽农业的主导产业建设起步晚,内部体系发育滞后。一方面主导产业缺乏特色,力量分散,另一方面布局重复、结构趋同,结果是相同产业共同生产后的低水平过度竞争,农户利益受损。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植,既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又要考虑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包括资源、技术、资金、产业发展现状等,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强调控和规划,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由低级向高级推进。
(3)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村具有相对较强实力且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扶持龙头企业要注意其层次性和结构性,正确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抓大企业只能是少而精,更多的是鼓励和扶持中小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不同所有制、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多种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围绕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的功能发挥,结合各地实际,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3、第三次产业领域。
安徽省第三次产业总的状况是:第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量小,人均水平较低,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因此,必须全力提升其规模和水平。首先,要确立安徽第三次产业发展的重点行业,以重点行业的加快发展为火车头,带动第三次产业的全面发展。我们认为,安徽第三次产业的重点行业是:旅游业、社会化大流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以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其次,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为服务业的生存拓展空间,更好地扩大就业。再次,运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理制、多式连运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第三次产业的传统行业。编辑
四、创新县域经济发展路径 我省县域经济的耕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1.7%和74 %,但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在全省新创造的gdp和新增财政收人中分别才占到40%和30%多一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我省跨越发展式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如何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的问题。我省与沿海地区发达省市县域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主要就是农村工业发展不足,农村非农化滞后。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变化,我省又不可能完全照搬沿海省市农村工业化的模式,而必须在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上有所创新。
沿海的农村工业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已壮大到能与城市工业、国外大公司竞争的程度,其生成与发展的背景主要是:第一,在供给短缺、价格双轨制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就能卖出去,并能赚得高额利润;第二,率先进人市场的体制条件和优惠政策;第三,沿海地区的率先对外开放和邻海、紧靠世界级大城市和发展地区的区位优势。以上条件使得沿海地区的农村工业化以超常的速度和特有的模式发展起来。而对我省现在的农村工业发展来说,面临的情况则是:第一,发展农村工业已不是当年的拓荒新市场,而是要在别人已有的市场中挤进去谋求一定的份额,必须有实实在在的竞争实力;第二,城乡间企业在市场进程上已经同步,农村工业体制上的优势已不复存在,甚至在某些方面处于劣势;第三,国内对外开放的进展已无空间行业之分,安微的对外开放已无先期开放的好处和优势,甚至给农村工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其竞争对手不仅有国内城市工业企业,而且要和国外大公司直接对抗;第四,沿海地区农村工业已完成原始积累,实现了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管理提高、人才引进和职工队伍培训,对后发地区农村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挤压力和排斥力。
显然,在这样的新情况下,安徽的农村工业发展完全照搬沿海地区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但是,我们认为,沿海地区农村工业的历史进程仍有许多值得我省发展农村工业借鉴的地方,择其要者有:第一,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以民营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实行灵活的经营与用工制度,依靠自身完成原始积累;第二,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大城市和产业集中的各类城市,依托于大企业和各类优势企业;第三,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在空间上形成某一产业或产品的集中和规模,达到提高规模效益、降低交易费用和节约成本,克服农村工业相对分散的缺陷,实现农村工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性。在此基础上,安徽农村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即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提高农村工业的竞争力。虽然现阶段农村工业在制度上的原有优势丧失,但这更说明了良好的体制环境对发展农村工业的重要性。我省要想提高农村工业的竞争力,必须在打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上下大力气。首先要进一步优化环境,以扩大引进国内外资金,加快农村工业化的原始积累。这里的环境包括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其中优化政务环境最重要的是减少政府对资源的控制和项目的审批。其次是政府要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政府提供的服务必须以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高为原则,这样企业才能有更大的利润空间,才能及时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壮大自己。再次,要实行优惠政策,降低政策成本。
2、推进城乡工业分工新模式,为农村工业化提供新的增长源泉。过去的农村工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第二次产业的所有领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体系,城乡工业结构趋同,几乎没有分工,资源配置效率低。在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今天,城乡工业之间应通过垂直分工的方式分工协作,推进生产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进程。这种城乡工业分工的新模式的要义是:城市企业主要从事相对高端产品的生产并主要集中在组装、关键性设备上,零部件和小产品及低端产品分散到农村加工生产。这样城市企业可以减少扩大生产规模中庞大的厂房、仓储等投人,降低劳动成本,农村低廉的要素可以得到开发利用。同时,专业化本身就能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而农村工业的块状集中也会节约交易和运输费用。当然,这种专业化分工必须配之以严格的产品标准化和发达的社会化服务。
3、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提升发展起点,走集中化的路子、发挥后发优势。我省农村工业化的比较势势是土地和劳动力。现在一些地方的土地资源升值过快,不利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保护耕地的严格措施,必须因地制宜,我省不能象沿海那样严厉,否则农村的工业化将受到土地的严重制约。我省农村劳动力优势发挥仅仅靠低工资也是无法保持长久的,必须把提高劳动力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尤其是职工技术教育,为我省的农村工业化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者。
与此同时,我省的农村工业化也不能再走过去那种分散布局不经济的路子。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全国90%的乡镇企业办在村以及村以下,安徽也出现过村冒烟的情况。现在的农村工业则应相对集中,应该也可以办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办在工业园,这是新一轮农村工业化的后发优势之一。这种集中,不仅可以导致基础设施投人上的外部经济性和就业能力的扩张,而且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把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落到实处。这种集中必然导致生产某产业产品上形成块状集群,节约合作、交易、信息传递和运输的成本,提高效益。这种集中必然要求把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放在县城等少数城镇上,从而使工业生产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的水平,使农村工业有可能达到和城市工业平等的竞争地位。
4、实现经营理念、品牌和融资方式创新,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安徽的农村工业化和江浙相比,在经营理念上有较大差距,必须努力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首先要克服因小利而不为的观念,不要总想一下抱个金娃娃,而要学习温州人把利润精确到分厘,积小成大的经营理念。其次,要艰苦创业,工业化中的原始积累是十分艰难的历程,资产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必须艰苦创业才有望成功。再次是观念转变。作为农村工业化主体的农民,由传统农业生产进人工业部门,必须实现思维方式、行为和经营观念的转变,否则在市场竞争中是无法立足的。
[关键词] 区域;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进步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6-33-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put and output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gress
――Take Beijing、Shanghai、Guangdong、Hubei as Examples
Wu Cho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ebei 430000 )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onitoring report”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re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statistical and monitoring results of input and outpu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in Hubei province from 2009 to 2013 and the results in developed provinces of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dong. 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gap between Hubei province and other three cities,and work out the bottleneck factor restricting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vel in Hubei and then deeply reveal the causes of the factors.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a targeted proposal that Hubei should take further actions i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enterpri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ent invention, and the technology export.
Keywords:reg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put;science and technology output;scientific-technical progress
国家科技部自1996年起每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以下简称监测报告),提供翔实的数据用以评价分析国家及区域的科技进步状态。不同区域在科技投入和产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近五年北京、上海和广东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稳居全国前五位,成为我国科技进步的“标兵”省市。本文依据2009年至2013年的《监测报告》提供的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的数据,将湖北与京、沪、粤三个“标兵”省市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湖北省科技投入与产出中的优势和劣势,为湖北省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和科技管理提供依据。
1 科技活动投入比较分析
1.1 湖北科技活动人力投入较京、沪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科技人员是科技活动中最重要的推动力。湖北省的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监测值连续五年高于北京和上海,整体呈现良好增势(见表1)。进一步分析表明,湖北在科技人力投入方面相对于京、沪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企业R&D研究人员占比重的排名位于第15位至第17位间,而北京自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排名第30,上海徘徊于在第24位与第26位之间。因此湖北科技活动人力投入保持相对优势,发展态势良好。
资料来源:2009年-2013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
1.2 湖北科技活动财力投入进步不明显
湖北省的科技活动财力投入连续五年徘徊于第10位和第11位之间,同期北京与上海占据全国前两位,广东位于第5位或第6位。2013年较2012年的湖北的增幅6.59%小于北京的8.48%,上海的8.08%和广东的11.9%。显而易见,湖北的科技活动财力投入相比其他三省处于较低水平,且增幅较小。进一步分析,R&D经费支出是科技经费投入的核心部分,2011年以来湖北R&D经费支出与GDP比值排名保持全国第9,但平均增幅0.1%小于北京的0.17%,上海的0.19%和广东的0.19%。政府和企业是R&D经费投入中两大主要的投入主体。湖北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2011年至2013年监测值由1.2%增至1.45%,排名提升四位,而同期北京由6.58%下降至5.43%,上海由6.12%降为5.87%,广东由3.96%降为3.34%。但我们应该注意到湖北省企业的科技活动财力投入力度较小。在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方面,2009年至2011年期间,湖北该指标以0.85%,1.03%和1%高于北京的0.83%、0.94%和0.93%,2011年甚至与上海持平,但2011年以来在其他三省监测值保持较快增势,排名迅速提升的情形下湖北省却出现下降态势,监测值由2011年1%降至2013年的0.81%,排名后退1位,形势不容乐观。在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比重方面,近五年北京排名从第19迅速上升到第11,上海排名虽由第3降至第7,但依然处于全国上游水平。湖北省在2010年、2012年和2013年的排名分别为第22,第22和第21,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虽然近三年优于广东,但该指标是湖北省科技投入与产出所有三级指标中排名最低的一位。
2 科技活动产出比较分析
2.1 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不容乐观
近五年湖北省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北京和上海科技活动产出水平远高于湖北和广东两省,特别是2012年与2013年北京该指标监测值达到100%,上海紧随其后,相比之下湖北2011年至2013年监测值持续下降,由49.42%降至39.35%,与其他三省的差距不断拉大。进一步分析湖北省在万人科技论文数方面表现良好,近三年保持全国第九的排名,高于广东四个位次。在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系数方面,湖北省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特别是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三年间排名高于上海和广东。但是湖北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不仅监测值偏低,而且增势缓慢(见图1),北京和上海名列前茅,广东以较为明显的增势保持全国第4,而湖北增幅弹性很小,排名五年间不曾突破第11位。
2.2 技术成果市场化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五年湖北技术市场成果化呈较快增势,与北京、上海和广东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技术成果市场化水平。进一步分析,近五年湖北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增势迅猛,虽然与排名全国前两位的北京和上海有明显差距,但2012年监测值较2011年增加61.07%,2013年较2012年增加92.06%,高于同期广东的37.55%和71.8%,并且在2013年与广东的差距缩小至23.77%。但是湖北省的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处于落后水平,2009年和2010年排名第21和第17,与位列全国前三位的其他三省市相距甚远,2011年以来排名虽有所上升,但增势不明显,2013年湖北省的监测值仅为北京的0.01%,上海的0.01%,广东的0.13%。因此,湖北省虽然万人输出技术成交额增势喜人,但是万元生产总值技术国际收入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技术成果市场化的进一步提高。
3 湖北省与京、沪、粤科技进步水平差距的成因
3.1 企业的科技投入能力较弱
3.1.1 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中的企业对技术的依赖性远低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湖北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传统产业起步早,规模大,但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较小。2013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为2 200多家,不及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50%。所以产业结构布局的不合理成为阻碍提高企业科技投入重要原因。
3.1.2 资金瓶颈困扰企业的科技投入。企业销售收入所获得的利润是进行科技投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可知,2013年湖北省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为0.15亿元,与北京的0.33亿元,上海0.24亿元相差较大,湖北企业利润率较低直接导致进行科技投入时遭遇资金瓶颈。
3.2 发明专利拥有量较低
3.2.1 创新主体的专利意识较弱。一个地区的创新主体专利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该地区专利申请量的多少。目前湖北省还存在较多企业未将专利制度作为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来认识和对待。
3.2.2 专利转化率低降低对发明创新主体的创新激励。有效的专利转化不仅是促进发明成果扩散的机制,而且也是形成良性发明创造的重要环节。湖北专利转化率偏低,特别是高校中近90%的专利都未能转化。首先,专利信息流通不畅,供需双方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次,专利交易中介服务机构在专利转化中发挥作用不大,对专利转化和产业化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最后,湖北省的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体制还不成熟,不能为专利转化提供有效的支持,大多数企业在进行专利转化时面临资金困境。
3.3 技术出口能力较弱
3.3.1 技术商品自身质量不高。目前,湖北省技术供应大部分依靠外来的高价技术,而自主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的能力不强。自主的研发资本和“知识资本”难以为本省技术出口的自主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提供支持[1]。
3.3.2 政府在技术贸易中的导向作用不明显,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政府对技术出口贸易缺乏全面完整的统计制度和有效手段,使得对技术出口缺少全面和及时地了解。目前,虽然已经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但由于技术出口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完整的政策体系予以支持,因此实施效果不明显。
4 促进湖北省科技进步的对策
4.1 进行多方面改善,提高企业的科技投入水平
4.1.1 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湖北省应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重大创新项目,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与此同时加快新一代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加快传统产业中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开发应用,支持企业改进生产工艺[2]。
4.1.2 提高企业利润,加大科技投入。企业是研发活动的最终执行者,自身采用的高新技术越多,利润就越大,从而科技活动经费也会随之增加。湖北省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进行技术改革和技术获取的必要性,加大经费投入向技术改革和获取的倾斜力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技术开发机构,在企业内部形成“采用高新技术―企业利润上升―科技投入增加”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回路。
4.2 提高专利意识和转化率,促进发明专利数量的进一步增长
4.2.1 营造发明创造的良好环境,提高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首先,知识产权部门要结合各种科技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在全社会营造追求创新,重视专利的氛围。其次,对创新主体进行必要的专利知识培训,通过实效的培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实现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提质扩量[3]。
4.2.2 采取综合性的分类治理措施改善专利转化率低的现状。首先,加大对专利交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投入,促进专利供求双方信息的互通。其次,政府应完善对于专利交易中介服务机构的鼓励政策,运用财政、税收等扶持措施,促进中介机构在专利运用与产业化的高端服务方面的快速发展。最后,湖北应继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4],发展和完善市场化的风险投资体制,为企业提供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避免企业因资金问题或风险过大而失去进行专利转化的机会。
4.3 提高质量,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扩大技术出口
4.3.1 以提高出口技术质量为关键点,促进技术出口规模的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研发能力,通过消化吸收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掌握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自身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和自主价值创新能力[5]。
4.3.2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建立完善引导和激励政策体系。在目前没有相关立法的情况下,政府应对技术出口鼓励政策做出详细规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协调各个部门,保证技术出口的各项鼓励措施落到实处。同时搭建社会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推动技术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玉梅,浅析湖北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J].现代商业,2009(6):71-72.
[2]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调研组.科技体制改革与湖北科技创新发展[J].学习月刊,2014(13):32-33.
[3] 杨臣,纪新宇,黄兰芳.提升江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对策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3(1):4-8.
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物农业,生物医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地形复杂,物种丰富,是一个珍贵的基因宝库,生物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许多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但是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是一个非常弱小的产业,产业化现状不容乐观,生物产品产值较发达国家相差悬殊,产品科技含量、附加价值低,大部分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如我国高新生物医药产品中90%为仿制品,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不及美国的1/15,出口额不到美国的1%。因此,将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产业加以鼓励发展,如何让其迅速发展壮大,扩大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值得思考的课题。
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目前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世界各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报告和趋势预测。(二)国外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经验(主要指政府政策)评述及启示。论文大全。(三)通过对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差距的对比,指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四)试图构建生物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
2.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2.1微观基础状况
从生物技术企业增长速度来看,随着跨国生物制药企业将研发中心向我国转移,以及一批留学人员纷纷回国创业。近几年来,我国生物技术企业数量迅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中国大陆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约274个,生物技术企业36家,1998年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机构有315个,生物技术企业超过261家,到2005年涉及生物产业的开发区、科技园区、基地等园区有168个,与现代生物技术相关或直接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数量近3000家,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人员约3000人。如上海2003年新增研发型企业56家,年增幅80%以上,以上海开拓者药业为代表的专门从事委托研究(CRO)的企业,由于与跨国企业联系紧密,发展速度非常快。又如天津从事生物医药,诊断试剂,生化药物,干细胞研发、生产活动的公司超过60家,其中多数是近年来新成立的。
从生物技术企业研究、开发和生产所属领域来看,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医药、农业方面。根据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年对1035家生物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72.14%的企业集中在这两个领域。另外,虽然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生物园区,鼓励生物技术企业的发展,但初具规模的产业化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其中上海、北京两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总数的41%。
2.2规模及增长态势
农业方面,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的研发与生产上。生物农药是近几年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我国生物农药的主体是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其产业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农用抗生素、昆虫病源真菌制剂、昆虫杆状病毒杀虫剂、拮抗细菌生防制剂等方面。我国目前大约有200家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生物饲料产品是包括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前沿技术开发和应用于各种饲料工业的生物产品。我国生物饲料产品主要集中在饲料添加剂上,包括饲料用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产品等,目前我国饲料用酶制剂年产量5000吨,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十分之一。
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目前临床诊断试剂以生化试剂和免疫诊断为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基因技术为基础的临床诊断试剂和基因芯片的研制,可以快速地做出诊断。国家科技部、科学院、自然科学基因委均列项支持,企业更是抢先进入。我国自1997年开始生物芯片的研究以来,已研制出有一定实用意义的基因芯片及检测仪样机。目前我国的生产生物芯片的生产企业约30余家,但大部分还处于研发阶段,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开始将产品投放市场。
3.我国生物技术存在的优势和不利条件
3.1存在的优势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优势首先体现在有利的需求条件。中国企业在满足国内需求,把握国内市场机遇等方面要比国外企业容易,也比国外市场容易;另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的成长和规模扩大,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引进和创新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如果本国市场规模小、成长慢,会使本国企业形成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和保护主义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们对生活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为生物医药创造了机会。
其次是我国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成果。论文大全。国家自然基金、政府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以及各省市的创新基金,这些政府基金对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目前我国在生物领域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3以上,由此促使我国生物技术在部分领域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例如在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功能基因的发展和应用、蛋白质组学、克隆技术、分子育种技术、生物芯片等领域的科研工作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3.2存在不利条件
熟练劳动力紧缺。论文大全。熟练劳动力本身所含有的人力资本,需经过大量的投资才能得以形成,是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改革开放后,我国向海外派遣的留学人员中有近60%从事生物医学研究,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却缺乏优秀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技术兼经营型的产业化人才更显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知识引进与创新能力较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通过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和引进管理经验,提高了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效率。生物技术产业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对高新生物技术知识积极地进行引进和吸收,可以缩小技术差距,节约研究经费,获得跨越式发展。
认清我国国情,看清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们对生物技术可更好的做出了解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德亮,王爱君.有效市场竞争环境建设的理性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0(3):21-23.
[2]田杰棠.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1):90-93.
[4]欧新黔.努力实现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22(12):1-3.
[5]王舜,李蒙.生物技术与我国发展生物经济的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122-123.
[6]陈文晖.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04,32(3):26-28.
[7]韩孟.大力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11):34-37.
[8]谭双顺,李斌.我国生物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国际比较及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6,(1):119-123.
关键词:浙江省;海洋产业;经济密度;经济总量;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150-02
浙江省位于我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毗邻台湾海峡,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沿海通道纵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全省沿海及海岛岸线全长6696千米,海岛数量达2880个,海域面积为3.09万平方千米。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渔、港、景、油、涂、岛、能”等海洋资源,它们为支撑浙江省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了不可比拟的重大贡献。
一、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一)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
表1为全国沿海地区2008、2010年海洋产业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其反映的是各沿海地区海洋开发及其贡献度。分析对比海洋生产经济总产值与海岸线的关系,可以获得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空间的相互关系。
从表1的数据可知,2010年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相较2008年上升了44.99%,这说明浙江省近年来在海洋开发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比较单位海岸线经济密度可知,浙江省单位岸线海洋经济密度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排名第六,远远低于天津、上海等沿海省市,和山东、广东等省处于同一水平,这说明浙江省在海洋岸线的利用上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海洋经济总量和规模发展趋势
21世纪来,由于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成果的强大推动作用,浙江省海洋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在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海洋经济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00年浙江省海洋产业总值为399.53亿元,2004年为1925.90亿元,2007年为2244.40亿元,2010年浙江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885亿元(见表2),海洋产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高于同期GDP总量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2.6%提高到2010年的13.6%,可见浙江省海洋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在该省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已形成以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业、海洋电力业、海洋工程、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主要产业为基础的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渔业在浙江海洋产业中的比重正在逐渐减少,从2000年的56.6%下降至2010年的18.1%,开始渐渐失去其四大支柱产业的地位。相比较而言,海洋电力业是发展最快的,从2000年的0.34亿元的产值猛增至2010年的28亿元。而从产值方面来看,居首位的为滨海旅游业,其占总产值的31.2%。处于第二位的为海洋交通运输业,其占总产值的比值为24.6%。处于第三位的为海洋船舶业。由此可以得出,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形成了以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船舶业三大产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结构,而这三大主体海洋产业总产值约占浙江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71%。
据2000~2010年资料分析,2010年浙江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7.6:42.2:50.0,与2000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对比,海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71.58个百分点;海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36.66个百分点;海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30.81个百分点。至2010年,浙江省海洋经济中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达92.2%,说明浙江省在发展海洋产业时,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其海洋产业发展的主力,并且呈现出二、三产业并重发展的格局(表3)。
二、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提升
一方面,近年来,浙江省海洋产业三次结构看似趋近合理,但是其还包含虚高化的因素。浙江省在近几年的海洋产业发展中,第三产业的海上运输业及其相关服务、滨海旅游业等发展迅速,但是第二产业中具有高科技优势的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缓慢。另一方面,浙江省海洋产业的内涵层次依然较低,这无疑会对浙江省后续的产业升级制造相当大的瓶颈。目前的海洋传统产业仍以资源初加工为主,产业链比较短,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少;海洋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重工业型海洋产业和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药业、海上风力发电、深海产业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比较低;第三产业中生产业,如金融、科技、通讯、咨询、设计、广告营销、保险、法律服务等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
(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未形成规模
海洋经济的发展不能依靠资金和资源的消耗以及廉价劳动力来维持,根本的还是得依靠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然而,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例仍然不高,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偏低,技术创新的主体仍不是企业,科技发展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相比较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浙江省严重缺乏海洋科研机构及院校和海洋科技人才,海洋科研力量相对薄弱。
(三)现代海洋产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一方面,浙江省海洋产业管理权限分属环保部门、海洋部门、交通部门、渔业部门及部队,这样的分工有利于各司其职、垂直管理,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政出多门、多头执法、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的现象。首先是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不清,直接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引发了生产中的诸多矛盾。其次,涉海有关部门的职能分工仍不明确,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另一方面,浙江省尚未形成配套完整的地方法规与制度体系,也未形成完善的涉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这势必会制约浙江省海洋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浙江省海洋产业在后期工作中仍需深化海洋产业结构改革,一方面要提升传统产业的内涵层次,另一方面要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对于传统海洋产业,首先要积极推进渔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优化海洋捕捞结构,发展高效生态海水养殖,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其次要提升海洋船舶业的科技含量,推动企业资源整合,从而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再次要最大最强海洋运输业,重点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立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内河航运,大力推进浙江港口航运联盟建设。对于新兴海洋新兴产业,应利用宁波―舟山一带较好的基础打造浙江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提升科技含量高、增值性强、附加值高的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药物技术、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海洋产业,这势必会对浙江省海洋产业结构起到优化的作用,也是海洋产业优化的突破口。
(二)强化科技对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高新技术海洋产业代表一个国家海洋产业的科技水平,代表未来海洋的增长潜力,也是未来海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浙江省应继续深化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将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首先,海洋产业发展进程中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以各地海洋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为依托,加强三者联系,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新技术优势,转变海洋产业增长方式,全面提升浙江省海洋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在海洋研究过程中,不免会遇到研发成本高、耗时时间久的项目,其在短期内并不能立即投入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但从长远的战略角度看,这种研究是极具价值的。这就需要政府给与企业正确的引导,提供一些相关优惠政策来鼓励引导企业投资有一定孵化期和培养期的高新海洋技术。再次,要全力构建海洋创新人才体系。健全海洋科技人才开发体系,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设计、科学管理人才,在国际范围内积极
吸引海洋科技人才,从而不断提升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
(三)健全现代海洋产业管理制度
目前,浙江省海洋产业管理权限仍存在权限不明确、职责不清的问题,产生产业多头管理,甚至政策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因此,要切实加强海洋产业的管理,这就需要进行大胆的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中设立专门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统筹管理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和资源利用有关事宜。另一方面,建立由涉海单位参加的海洋经济办公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其在管理、协调、服务方面的功能。在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方面要加强海洋、港航法制建设,深化地方海洋立法工作,制定或修订一批涉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形成配套完整的地方法规与制度体系,全面推进海洋、港航依法行政和规范管理。具体包括对原有法规中不利产业发展的条款进行修改、制定新的相应法规、制定有关各种特定海洋资源利用的专项法规。
参考文献
[1] 苏文金.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 刘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研究[M].海洋出版社,2010.
[3] 天津海洋局.天津海洋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海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海洋出版社,2011.
[4] 周达军,崔旺来.浙江省海洋产业发展研究[M].海洋出版社,2011.
[5]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2011.
[6] 王婷婷.上海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1,(23):189-191.
[7] 蔡悦荫.辽宁省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化途径[J].蓝色国土,2011,(7):45-47.
[8] 黄蔚艳,罗峰.我国海洋产业发展与结构优化对策[J].农村现代化研究,2011,(32):27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