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10:40: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贵州荔波喀斯特地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作出了特殊贡献。
屠玉麟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1962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生物系。主要从事植物地理、环境生态与自然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贵州省农业区划先进个人,贵州省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9项,主持参加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目前主持在研项目3项,编写或参与编写著作20余部,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安裕伦1987年贵州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院长,校学科带头人,曾为英国、澳大利亚访问学者。担任过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综合自然地理、气象与气候、贵州地理、土地资源等10余门课的教学。主持省重点攻关等各类科研项目2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论著40余项。2003年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贵州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遥感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测绘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专业学术方向: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自然地理
梁虹1985年陕西机械学院工程水文及水资源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校学科带头人。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在《中国岩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水电能源科学》、《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等全国重要学术期刊和全国性科技期刊以及国家出版社发行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以独著或第一作者的身份20余篇。
学术贡献:创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一“喀斯特水文地貌学”
彭贤伟教授,硕士生导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1984年7月西南师范学院地理系地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7年2月在河北师范大学区域地理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课程,结业后回贵州师范大学任教。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第五届委员会、贵州省房地产业协会中介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房地产估价专家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房地产估价、土地评价与估价、自然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等方面研究工作。近5年主持参加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专著1部。
感谢各位同事支持我、帮助我,各级领导扶助我、指导我,让我继续在教研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摸爬滚打,给了我锤炼、提升自己的舞台;也庆幸我自己有着教书育人的不倦的激情、有着持续读书学习的不竭的动力。
本人奉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业准则,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温良恭谨,与人为善。以校为家,恪尽职守,勇挑重担,超工作量满负荷运行,常常为工作而废寝忘食。热爱学生,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不仅在课堂上坚持德育渗透,而且注重从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全面关心学生,在学生评教中深受学生的敬重与欢迎,年终被评为“师德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
信守“以学习者身份从业,以思想者姿态施教”的工作准则,在勤于学习、耕读不辍的过程中苦练内功,在教学上不断超越自我。订阅专业杂志5种,全年购买业务书籍40余册,潜心研读;精心选购优秀的高三语文教辅资料15种,兼收并蓄,取精用宏。被评为浏阳市“百名读书积极分子”。正是在这样的读书背景下,本人立足于践行课程改革新理念、追踪把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在教学设计上博观约取,追求“用教参而不囿于教参”的个性化处理,总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前提下精心选材备课,形成了“纵横拓展,浅入深出,知能并重,激思启智”的语文课堂教学特色,所教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可见、可感的良好发展,教学效果好。积极投身教研教改,多次面向校内外同行上教研公开课和示范课,所授公开课得到醴陵二中、浏阳一中等同仁的好评。被市教育督导室、市教科所选调,陪同教研员赴六中、一中等校参与高三教学调研并评课,并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对公开课作点评。
立足“大语文大阅读”教学观,创造性开发语文校本教材。团结并指导本校5位青年语文骨干教师,主编并正式印刷出版了语文校本课程《悦读怡情拓智(第二册)》。该书针对农村高中学生的学业基础、情感特质和文化底蕴,精心选文,由我确定全书的编排体例、章节设置、篇目选定,五位老师分别承担某些章节的导读设计和具体篇目的赏读分析,历经一年半的反复删改、修订,终于在2010年底完成了这本涵盖了十个专题章节、选文超过150篇、内容总计28万余字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编写。该书在青年同学中大受欢迎,并得到县、市语文届知名同行、特级教师、专家的一致好评。
荣任“核按钮”和“热点重点难点”两种知名教辅品牌的语文编审,参与编写两本高三语文复习用书《高考语文核按钮·201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用书·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论文《在课程资源自主开发过程中践行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获长沙市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优秀论文一等奖。课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获长沙市it节课件专项评比二等奖。
11月,被推选赴清华大学参加“长沙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首期培训,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结业证书。12月,“长沙市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清华班”的优秀代表,被推举在“昆明市—长沙市教育交流合作研讨会”上,在雅礼中学主会场多功能厅,面向两市教育届领导、专家及骨干教师,上展示课《汪曾祺小说〈侯银匠〉文本细读》,教改理念鲜明,个性特色突出,得到好评。而本人也在同伴互助中开始了教学的整合反思,从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用语的锤炼、课堂局部精彩向整体厚重提升几大方面寻求新的自我突破。本人被长沙教育学院评为“长沙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
在搞好自身教学的同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培养任务,对张晓玲、周辉等青年教师的教学经常给予评点,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为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两位分别已担任备课组长、教研员,并有多项论文在省市县各级发表或获奖)。
担任学校教研处主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科研兴校”。工作认真、务实,讲求科学,积极创新,负责了常规教研工作、课题研究、师训工作、电教管理、校本课程管理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教学、管理工作双丰收。一年来,本人累计听课77节,在听评课过程中加强教研督导,与授课教师一起真诚探讨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在教研管理思路上,由“统”到“分”,由“管”到“导”,注重粗线条地布置全校各学科组的教研工作,分工明确,突破方向的指点到位,有利于各学科特色的自由释放。地理教研组被评为长沙市先进教研组。老师们你追我赶的教研氛围更深厚了,论文正式发表和参编正式出版物的教师达52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本人现担任《高中语文、化学学科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中学卫星远程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研究》、《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良好气质修养研究》三项“十一·五”省级课题的课题组长。各课题有序开展,进行了阶段性督查,相关论文成果不断提交。本人所撰课题中期报告《〈中学卫星远程教育教学双向互动交流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获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学卫星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总课题组论文评优一等奖。
任现职以来,我主要负责学校的电化教学工作,经历了学校电化教学的起步、发展到初具规模整个过程,对学校的电化教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我就任现职以来的表现和绩效作出如下总结:
一、热爱教育,敬业爱岗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认为只有教书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历史赋予我“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我将不辱使命,把一辈子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默默无闻而又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中去。
多年来,我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于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本职工作,和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关心培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按时上下班,没有因私事而缺勤。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安排,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具有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作为一名电教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电化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认识到电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认识到电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年都出色地完成岗位工作,给学生和同事留下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倾心工作,卓有成效
1997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由原来的二类标准发展到一类标准,“两机一幕”进课室,学校建起了电脑室和语音室述职报告,正式拉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同年我被学校任命为科学楼馆长,肩负起电化教学的管理重任。现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我校大部分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电教平台,我与信息技术教师一道,早出晚归,踏踏实实,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管理好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
我配合学校制定出课件制作室和电教室管理制度,让教师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自觉工作。在课件制作备课室,我与科任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式方法,撰写教学脚本设计方案,指导或帮助科任教师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为开展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课堂教学服务。刚开始述职报告,由于很多教师尚未掌握课件制作手段,而又迫切需要现代化教学,我便不辞劳苦述职报告,帮助科任教师制作公开课、说课、上课课件,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制作的课件协助科任教师参赛,均获得奖项。例如:2000年吴日权老师化学说课比赛,获市三等奖;同年王荣清老师获市地理说课二等奖;2001年康文利教师获市上课比赛一等奖;2003年胡琼德老师区公开课获得好评;2004年陈红秀老师获区语文上课比赛二等奖;同年陈骥老师获市新课标语文比赛二等奖;朱灏老师获市新课标生物课比赛二等奖,等等。此外,我还帮助很多教师制作和修改大量公开课或日常教学课件,协助科任教师取得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我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经验较为丰富,技术较为成熟,引起了区内外校的注意。每年一遇到区级或市级说课、上课比赛的情况,很多中小学教导主任都找上门来,纷纷要求帮助制作课件。几年来,我已帮助本区十多间中小学制作过二十多个比赛课的课件,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述职报告,我除开动手制作课件外,还致力于课件的下载和收集工作。2002年我校安装了宽带网,2003年后改为光纤接入,这些网络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我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我利用这一便捷条件,下载收集了各科课件几百个,充实了学校课件资源库,促进了学校多媒体教学。
同时,我又注意做好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维护工作,和其他信息教师一道及时排除各班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故障,定时维护各硬件设备,使电教设备随时处于正常可用状态。
三、校本培训,提高技能
我自任现职伊始,本校大部分教师均不懂课件制作知识,更不懂上网搜集资料。作为比别人先学一步,走在现代教育技术前面的教师,我意识到责任重大,深知单凭一两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顺利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要达到理想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必须大面积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样唯一的办法是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自2001年至2003年三年间,我在学校电脑室先后开展了五期电脑知识培训,自编教材与购买教材相结合,利用晚修和周末对全体教师无偿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渐懂得办公软件的使用,懂得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方正奥思、凯迪多媒体制作工具等工具制作课件。到目前为止,我校90%以上教师均能独立制作课件上课。学校已形成了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的局面,充分体现出电教在现代教学中的优越性。我校的电化教学也为学校顺利评上省一级学校,顺利通过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等级评估作出了贡献。
四、完善自我,潜心教研
由于我的学习专业是物理,而工作是电化教学。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工作,1999年以来,我多次参加市电教站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学习;2002年作为区中学的唯一代表到华师大参加首批省电脑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并结业,2005年参加了《未来因特网教育》学习。我购买大量的电脑书和光盘进行自学,并借助网络学习。由于我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我的电脑水平逐年提高,到2003年已掌握了各类课件制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和一般程序的编写,成为本校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头羊。2003年我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合格,获vb二级证书。同年被聘为湛江市信息技术学会理事,2004年被聘为坡头区信息技术学会副会长,2005年被聘为坡头区信息技术兼职教研员。
我虽然年近不惑,但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教研情有独钟。特别是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后,我更关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2001年我在区教育局电教站站长李智明的帮助下,撰写了实验方案,为学校成功申报了市级研究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述职报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质量》述职报告,当时该课题是校唯一一个市级研究课题。围绕着课题研究述职报告,我制作出了一系列相关课件供科任老师进行课堂实践述职报告,其中有部分课件参加市展评并获奖。例如:《简谐振动》、《熔解和凝固》、《高一物理学生实验》分别获湛江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展评优秀奖;课件《力的合成和分解》获市三等奖;课件《初中物理实验》、《物理学生实验网页》分别获教学软件展评二等奖。此外,我制作其他科目的课件也获奖,如生物课件《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获市优秀奖,美术课件《外国绘画作品欣赏》获市二等奖。
此外,我还结合实践,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有多篇文章获奖或发表。例如,2003年,我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获湛江市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2004年,论文《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获湛江市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师的cai心态浅析及对策》发表于坡头区《教育教学论文集》;《妙用powerpoint制作交互式课件》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信息技术》第11期。每年学校召开的教学论文研讨会,我都有文章宣读。
今年,我校被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又被学校委派为省级研究课题的负责人,我认真总结经验,勇于承担实验课题,目前我已写好实验研究方案,定出研究课题为《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并做好了网上填报工作。等审批过关后,将组织有关教师积极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并力争在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的基础上,制作出大量教学软件、写出实验报告和发表一定量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教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61-02
合唱是群体艺术中最容易被接受及实现的艺术形式,与乐队、舞蹈、独唱、乐器演奏等艺术形式被各种条件所制约、而不能让大众参与的艺术形式相对比,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包容性更强。因此,近年来合唱这种艺术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集体活动的青睐,无论是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还是学校,在音乐类人才引进时,都越来越重视合唱指挥能力的掌握,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的艺术鉴赏以及参与能力的提高所出现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合唱指挥方向的专业技能、高校音乐类专业势在必行。
一、合唱指挥的重要性及其应具备的素养
合唱指挥是合唱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合唱音乐艺术当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们合唱指挥的技能培养,以达到学生们可以独立进行合唱作品的组织、编排、创新、实践以及对合唱艺术进一步的探索的能力。
高校音乐专业必须培养、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理论基础的重视,以提升其对音乐理论基础掌握的扎实度。这样才可以从合唱作品的谱面上真正地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并对其曲式结构、调式调性以及和声织体等音乐本体素材进行全面分析与把握,并完成创作者的表现意图。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们对合唱作品创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思想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提高学生们对合唱作品的综合认知与理解。通过以上对合唱作品理论基础的分析、理解之后,在指挥的过程中,才能更加有效地结合自身,对合唱作品的二度创作、创新更加准确、合理。同时,当学生们掌握了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之后,才会对不同的合唱作品以及其他的音乐作品具有一种更加全面、准确、深入的认知与理解,也会在指挥实践中将自己对作品深刻的理解与把握通过指挥语言传递给全体演唱者,不但可以使演唱者将音乐作品的表现意图更好地表现出来,也为自己在未来的合唱指挥中的进一步创新、探索、再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达至更高的境界。
二、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合唱指挥技巧的提高需要多门音乐专业课的铺垫,具体有视唱练耳、作曲、和声、曲式、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美学、钢琴、声乐等等。因此合理设定培养方案是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需要重视的。根据笔者对多所师范类高校的培养方案的了解,合唱指挥课程大多排在三年级,其原因就是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音乐素养。大多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理论方面较强,但实践能力非常欠缺,这是由各种客观因素造成的,如合唱队的建设不足、表演舞台匮缺等,照成的情况。因此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合唱指挥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合唱指挥课程大多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将合唱和指挥分开,分别开设合唱课和指挥课。第二类是因为各种因素将合唱指挥开设为一门课程,合唱与指挥,此类课程培养方案多在西南地区开设。两类课程设置方案各有利弊,因此在此基础上做出以下建议:
(1)在合唱指挥课时比例分配、教学内容侧重点中侧重指挥方面的教学,并增添中小学音乐新课标合唱作品的内容。
(2)在二年级增设艺术实践课程,有条件的可以和当地的中小学校结合,举办合唱节,使学生了解合唱指挥学习的重要性。
(3)三年级的结业考核以舞台实践的形式来进行。
(二)合唱指挥与教学实习的联系
任何一门技巧课程,实践都是极其重要的。将所学技巧真正应用起来是需要时间来进行磨合的。但现在社会的就业压力,使毕业生没有机会在工作中进行磨合,因此这项工作就只能在教学实习中去解决,这就迫使培养方案要做出相应的变化。
(1)与教学实习相结合。实现在实习过程中,应用合唱指挥技能技巧,为更快适应社会环境做出良好的基础。
(2)制定具体服务范围,提高合唱与指挥专业课程的指向性。
(3)建设与地方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实践平台。加强学生在合唱指挥技能技巧方面的应用能力。
(4)以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形式,更深刻地理解合唱指挥的意义。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合唱艺术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开办了各种合唱指挥培训班,举办了“合唱指挥讲座”、“合唱艺术系列讲座”。此外,每逢合唱大赛时,马革顺、严良堃等老指挥家、教授作“合唱指挥排练示范讲座”,边带团边排边讲,使中国年轻一代的指挥们受益匪浅,另外在作品创作上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但以中国15亿人口的基数来说,这样的成果还远远不够。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是下一代音乐发展的重要平台,但就目前来说,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能力令人堪忧,高校培养应用性人才迫在眉睫。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加快和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合唱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几乎一年一个面貌。在合唱舞台越来越肥沃的今天,有效提高合唱指挥的音乐素养、培养更专业的合唱指挥是高校音乐专业必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为培养更多合唱指挥应用性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合唱指挥人才培养渠道的思考[J].济南:中国成人教育,2007(11).
[2]中国合唱协会.神话中国[N].中国合唱协会报道.
[3]陈家海.现阶段高师合唱指挥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C].北京:中国音乐教育,2009(06).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辅导员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要顺利实现转型,加强辅导员培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辅导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确立四种培训理念和模式:以提高思想境界为本的职业价值教育和育人理念教育;以掌握知识为本的知识学习;以提升能力为本的专题学习研讨;以辅导员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后续支持。
当前高校辅导员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辅导员的转型不可能自然完成,需要多种的外力支持,对他们进行完整和系统的培训是完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力量和主要途径。但是,当前辅导员培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因此,在现阶段建立、完善和创新辅导员培训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
I.培训理念不清
确立培训理念是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核心。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辅导员队伍,如何去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核心的问题是要有正确的理念指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培训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培训结果。培训理念失之偏颇,培训工作就会顾此失彼,影响到辅导员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当前的辅导员培训以什么为本?基于何种理念?答案模糊不清。原因何在?很少有人或培训机构分析过哪些理念、知识和技能对于今天的辅导员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也没有思考过应采用什么样的培训理念。没有理念指导的培训又何谈规范、系统和有序,只能说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2.培训体系不健全
培训体系是指培训理念、制度、途径 、内容、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系统。辅导员培训体系不健全主要包括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和培训内容不系统。第一,机构不全。目前虽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培训机构,但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层次和体系,它们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导致出现培训内容重复或缺失等现象。而且校一级培训机构常与学生工作部(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系统培训。第二,内容不系统。当前的培训主要针对辅导员的常规工作开展,基本限于岗前培训和零星的工作培训,且没有一个完整的分层分级的内容体系,仅停留在对岗位职责的一般介绍、常规工作经验总结以及政策、规定的诠释上。培训内容较狭窄,对辅导员分层次、分阶段的适应性引导,职业能力提升,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辅导员工作和自身发展要求。
3.培训方式单一
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是当前辅导员培训的主要方式。这种形式存在明显缺陷:一是整齐划一的“满堂灌”培训方式,不能满足辅导员多样化的需求;二是这些传统教学方式的基本形式是讲授或灌输,缺少专业训练的形式,对辅导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利;三是培训内容注重知识层面,而对思想精神层面训练不够,因此通过辅导员培训能理解一些理念l生的概念,掌握一些纯粹的知识 ,提高一些静态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但一旦情境发生变化就会束手无策;四是容易造成知识的不系统和不连贯。
4.培训时效不长
有的辅导员在脱产培训后一段时间内对培训的内容保持一定的热情 ,但不久之后就会消退,回归原样 ,直接导致培训缺乏长效性。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训的后续支持。脱产培训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辅导员难以离岗接受较高层次的培训 ,而且这种培训容易与实际相脱节。因此,要使辅导员真能理解、巩固和深化育人的理念 ,提高育人的技能和艺术,就必须帮助他坚持在岗位上进行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使培训工作贯穿于辅导员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
二、高校辅导员培训的对策性思考
针对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学生事务工作队伍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培训应在科学清晰的培训理念指导下,建立立体交叉的培训体系,使理念、内容、方式、机制密切结合 ,最终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完善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如图)。
1.确立全面的培训理念
有学者认为,辅导员培训应确立“多种方式并举、多种方法并用、知识能力并重、德才学识艺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笔者认为,应确立四个层面的培训理念:一是以提升思想境界为本;二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本;三是以提升能力为本;四是以辅导员可持续发展为本。与之相适应,在培训内容上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途径上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时间上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2.完善系统的培训体系
第一层面,以提升思想境界为本的职业价值和育人理念教育。职业价值的认同和育人理念的确立,是辅导员上岗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价值认同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他们认为辅导员工作有价值,就会对其工作的目标、理念 、态度和方法起着积极的指向作用,同时也会使其主动地学习相关地理论知识 ,掌握育人的技能和技巧,具体工作也会非常深入和扎实。如果他们认为辅导员工作无价值,就会觉得所从事的工作毫无意义,这样他不仅不会去主动学习、提升自己,其工作也只能是浮在表面。其次,辅导员的育人理念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灵魂。辅导员所从事的教育活动都是以辅导员的育人理念为基础和核心构建起来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具体措施等都必须纳入辅导员的育人理念之中才能发挥现实的教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最终会随着辅导员理念的发展而发展。辅导员的育人理念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绝大多数辅导员所具有的育人理念是根植于社会之中的大众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可能是不系统的,可能是不清晰的,也可能是不理性的。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实践锻炼,辅导员才会形成正确的、清晰的和系统的育人理念。
第二层面,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本的相关学习。首先,人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知识来进行的,离开了知识,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辅导员培训也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知识学习阶段,如果辅导员没有相关的知识,那么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或者说,只能是一般的事务工作者。其次,知识也是辅导员生存和发展的智力工具,因为辅导员对任何事物好坏与高低的评价都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相关,对自身的认识、发展方向的确定及能否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也都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相关。然而,教育的相关知识是丰富多样的,在有限的辅导员培训时间内是不可能传递所有相关知识的。因此,选择哪些知识作为辅导员培训的主要内容,也就成了在知识学习阶段的重要问题。根据知识的性质,辅导员需掌握的知识应该有三类:一类是理论性知识 ,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另一类是实践性知识,即在长期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所形成的又被社会所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第三类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有关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三类知识在辅导员培训中不能孤立地进行,培训机构应该根据不同的知识性质全面地、系统地来制定辅导员培训的知识课程体系。
第三层面,以提升能力为本的专题学习研讨。专题学习研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辅导员的学术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提升他们的育人智慧,使他们不断地朝着专家化方向发展。因此,职业价值和育人理念教育,以及相关知识学习是所有辅导员都必须参加的。而第三层面的专题学习则是依据辅导员个人的发展意愿和需求来进行,由辅导员主动提出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采用菜单式培养。为什么要有第三层面的培训呢?其一, 辅导员培训的最终目的要真正地提升他们的教育智慧,而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掌握一些静态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辅导工作不仅靠知识的丰富,而且要靠内在的思考和充满灵性的教育智慧,研究则是产生灵性和教育智慧的主要路径。其二,按需培训突出了尊重个人特点、尊重个人意愿、尊重个人需求 ,有效地调动了每位辅导员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不断鼓励其自我开发,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培训供需脱节的矛盾。因此,在辅导员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必须要有培养学术兴趣、提升研究能力的一个阶段。
第四层面,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后续支持。辅导员培训的后续支持可分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学习,二是加强实践。继续学习又有开展自学活动和组织集体学习两种形式。开展 自学活动是指通过自学活动来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自学活动的优势是不受时空约束,且能激发个人内在的主导性 ,不是等着别人替 自己安排学习发展的机会,而是主动去驾驭人生之舟。组织集体学习是指学校按照辅导员自己所确立的研究方向,分成若干个专题研讨小组,每个小组聘请一名指导教师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定期开展专题研讨。这种通过组织内部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合作研究,不仅能弥补单纯个体学习的局限,还可以把某种附着在个体身上的学识植人到小组内部,并在组织内部扩散,实现学科优势的积累和知识的共享。加强实践就是要求辅导员把先进的理念、所学的知识、借鉴的经验和研究的成果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指导其工作的理论并不是那些纯粹的理论,而是来源于实践、植根于实践的理论。另外 ,被灌输的理念要转变成为自己的理念,也需要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因此,加强实践对于辅导员的持续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以上四个层面的培训都有着各自不可取代的优势,不能偏废。它们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相互衔接:首先,道德是通过职业价值和理念教育使辅导员真正理解其职业意义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下一步的自觉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其次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掌握育人知识,提升育人的技能和艺术再次,通过研究能力的提升,不断实践 自已的教育智慧,并使辅导员朝着专家化方向发展;最后通过长期的后续学习和实践的支持,保证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
3.完觏范的培训制度
现有的高校辅导员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各异大多数未经过专业化教育和系统培训。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辅导员岗位培训制度,是弥补当今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低的最现实途径。高校要从自身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将辅导员培训纳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致力于将辅导员队伍打造成为学习型、发展型团队。要制定辅导员培训工作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把对辅导员的培训纳人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去,纳入到全校师资力量的提高中去,并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一个系统工程。
辅导员培训不是短期工程,也不是临时任务培训时问和经费的保障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就当前各高校对辅导员培养的重视程度来看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辅导员自身的力量或全体学生思政干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因为当前在经费的投入和制度的选择上更多地偏重于专任教师队伍的发展。因此,对于绝大多数辅导员来说,基本上没有参加较长时间的脱产培训。在这种背景下,要靠法律化的培训制度来保障。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完善现有的辅导员培训制度,要以法规的形式来明确辅导员培训的任务、内容、时问及经费保障,并对各学校支持辅导员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要为辅导员的全面发展提高创造政策和物质上的条件,完善配套保障措施,解决辅导员个人发展的后顾之忧,从而使辅导员工作真正成为一种有发展前景,可以满足个人成长需求,可以长期从事的事业。
4.切实保障培训质量
质量问题是辅导员培训能否真正取得实效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如何提高辅导员培训的质量?首先,要创新培训方法努力实现培训中的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从传统培训方式转向现代培训方式,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手段;二是从注重“教”转向注重“学”,提升辅导员的能动性;三是从注重技能培训转向综合能力培训;四是从单一培训模式转向多种培训模式融合发展,并注重培训模式的实际可操作性。其次,要对培训机构的设置、师资配备、职能及考核从法规层面上作出明确的规定,使之规范化和有序化,迫使培训职能部门主动去考虑培训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系绕l生。第三,引入“学分制”和“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在脱产培训中可采用 “学分制”,确定每个层面不同教学内容的学分,规定完成一个阶段的总学分后才能进入另一个阶段的培训,规定在几年内修满所有学分准予结业,并把是否结业作为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实施辅导员导师制,可聘请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经验丰富、资历深、职称高的领导干部与教师做辅导员的导师,聘请优秀辅导员传授工作方法和工作要领;也可吸收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结合学生工作进行专题教学和课程项 目开发研究 ,专题研讨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研究,课题申报和撰写论文。导师也要了解本指导小组每位辅导员的基本情况,在指导中要坚持务实和经常。这是结对培训的好形式,也是促进辅导员职业适应和提高工作水平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现行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
1.1录取制度存在的缺陷
音乐招生由文化课与专业课两部分组成,结合第一志愿所报学校,再以文化课总分排序,录取招生计划名额.过去不仅数学不计入总分,而且其他文化课的分数要比一般文科的录取分数低几十分,这种方式只注重专业能力,忽视了综合素质.其次高校不断扩招,扩大招生是社会的需求,也是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但同时,扩招也给高师生源上带来负面影响,考生质量整体滑坡.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选择什么样的生源作为培养对象,是重要的基础环节,决定着音乐教育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毕业生在应聘市场中的激烈竞争,对生源的基本起点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以技艺特长或声音天分来审视选拔音乐人才实在不够全面.学生的音乐素质,体现在各个方面,除了与一般青少年基本相同的文化素质,还必须采取某种方式对其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给予必要补充.每年所面对的各种考生,除了在基础文化知识上做出大体一致的要求外,对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常常只根据考生所报类别有针对性考察,这种考察不可能非常准确.从招生情况看,大部分被录取的学生知识面窄,音乐素质较差,很多考生为了考入学校,盲目随一些老师“突击学习”专业技能,这种急功近利的“突击学习”往往只限于几首考试曲目.音乐人才的选拔,采用测试考生一项主要特长为主考项目的方式一直沿用.音乐作为教化人的手段,要求教育者首先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然后才是经过音乐学习的音乐人,其人才选拔要从全面素质出发,而不是单项技艺.
1.2授课方式缺乏创新
高师音乐教育缺乏师范性,忽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合格的师资意味着能上讲台、能做示范、能搞活动,培养的师资能讲授科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好的教学方法;科学示范;能自弹自唱;能组织辅导音乐节目等等.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如在教学内容方面:常常只是学生演唱﹙奏﹚作品,老师提出意见调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演奏个性;学习曲目量少面窄,往往只学几首考试曲目,没有大量浏览与精加工的结合;缺少伴奏、重奏、指挥训练,不利于全面发展;缺少基本教学法的知识与实践.教学形式方面:缺乏艺术实践,除考试外观摩演出较少,许多曲目因没有上台机会或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使水平发挥不出来,对曲目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声乐教学中不能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没有一个对正确声音敏感的耳朵谈何声乐教学?钢琴教学中盲目地过分强调基本功和技巧,精炼几首作品的方式不适宜师范生,照谱死弹,学习范围狭窄,无法适应日后教学和工作需要.理论知识相对孤立零散,课程设置各门类间缺少联系与交叉,缺乏必要的整合,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发挥更好的作用.
1.3毕业门槛过于宽松
影响和体现教学质量的因素,除了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外,还有毕业生质量.由于崇尚并且大力培养尖端型人才而不注意培养普及型人才,一方面,很多毕业生不愿意而且很可能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从事基层性工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容量有限,人满为患,而大量基层岗位无人问津,影响音乐毕业生出路及音乐事业发展.毕业生好比是学校生产的“产品”,“产品”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体现,是对学校的一种检验.我国各高等艺术学院在教学体制上恰恰采取的是“宽出”方针.总是事先定出招生总数,由此确定录取的控制数,在此基础上预测毕业的就业人数,是按计划办事.其实任何招生考试实际上只是一个学生是否有某方面培养前途进行一下预测而已,至于学生将来能否成才,要在学生入学后的学习过程中了解,以及学业结束时的全面考核来判知.音乐教育应更新观念、开阔视野,通过大学四年的综合熏陶,使他们不仅有相应的音乐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而且具备普及和发展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责任.
2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2.1改革现行加试录取办法
我认为高师音乐教育招生的基本理念应是:在测试内容上注重文化和音乐及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测试,力求杜绝人情因素,主项与素质相加.主项测试重点考察什么?我认为非专业艺术院校不应该注重声音条件,方法技术等,更应该注重对歌曲韵味风格的理解表达,不能把技术当音乐,只有有了音乐感觉才能发展技术.着眼点是音乐天赋、可塑性、音乐悟性等,不能为表层技术程度、难度所遮盖.建立曲库,作为考生考试范围,增加可比性.为了公正客观和简化考试过程,考生录制好演唱(奏)磁带,报名上交统一编号,由评委听带打分,减少人情因素,同时为避免磁带作假,复试时对照磁带复核的同时,全程录像,留下考试轨迹.一旦有假立即取消考试资格且一年内不准报考,音乐笔试统一测试,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包括练耳、乐理、音乐知识,题型多样化,但技术和难度上不大,听力记谱反映考生音乐素质,线谱应适当加分.磁带打分成绩+笔试成绩=专业基础成绩,此为初试.复试注重其音乐素质和可塑性,曲库指定曲目和自选曲目相结合,视唱测评放在此轮(可增加模唱内容),进一步审视考生音乐素质,此轮为避免不正之风,也要相应制定评分细则和标准.专业、文化双向考虑,增设综合素质考核卷,注重文化课分数,提高文化课录取分数线,忽略微差的专业分数.专业分数上的微差不能反映学生专业实力差距,文化分数差距大,却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可塑性差距.同时,两项成绩划档加分,增设综合素质考核卷,其包含面很广,人文、地理、政史、逻辑思维、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等,为日后从师打下伏笔,虽然涉猎面广,却非常基础简单化,均是点到为止,但几乎面面俱到,所以要获得高分也不容易,由此提高生源全面素质,使他们负载起时代的使命,这样沙里淘金层层筛选出来的好苗子,对音乐教育发展将受益无穷.
2.2创新课程授课方式
坚持师范教育理念,坚持师范教育培养目标,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需要,由专业艺术院校中追求“高精尖”的做法转为培养“站稳讲台、兼顾舞台、面向社会、多能一专”的人才.以院系、年级、班级为单位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演唱(奏)会、音乐欣赏会、歌手赛等,使人人有登台机会,相互学习,在演出准备过程中,让学生担任化妆、服装、灯光、音响等工作,教师指导其实践和熟练舞台演出的具体环节.学生成绩注重平时,淡化期末.平时成绩包含演唱,问题解答、创作、论文写作等,期末考试分笔试和口试,口试采用当场抽条当场讲解的方式.大一、大二侧重相关知识讲解、解答;大三重论文写作,督促其思考,大四重实践,实习讲课式.对专业老师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给学生一定的自,允许学生广泛听课,寻找适合自己的老师,同时为避免学生道听途说盲目选择,老师也通过考试发现适合自己教法的学生,并将这种方式公开化、制度化.根据高师声乐教学目标,注意对学生师范性和多项技能的培养,不必刻意追求学生的演唱功底,培养“站讲台”不是“上舞台”的人才,所以可以取消“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或变“一对一”为“一对多”方式.这一对多也有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一师对多生”,一来可以节约师资,二来使学生观摩老师上课,经常得到见习,提高对正确声乐和方法的鉴别能力.第二层含义是“一生对多师”,这是指充分给予学生自,学生在广泛听课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择师,集众师之精华讲授于一身,全方位提高自己.理论课中教师是教学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表达的“组织者”,不仅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而且掌握科学的教法,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开设特定教室长期播放音乐类节目或音乐课件,开拓视野,鼓励支持自创课件.开设诸如《中国文化史》、《音乐美学》等大课或讲座,深化学生人文素质,把学生的思维视角引向艺术的其它种类,扩大学生认知领域.此外,流行音乐也不应被排除在音乐院校的关注外.开辟各种门类的选修课,并施行跨学科听讲,使学生增加音乐与其它门类的横向联系,拓宽知识面.
2.3严把“出口”,确保人才质量
关键词: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课程管理;中小学
一、前言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向知识经济时代不断迈进,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继续教育的目的不单只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中小学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善于把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学风格,已成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但是,目前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没有统一标准,甚至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都各自为政,课程设置五花八门,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为了体现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必须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总体规划,结合中小学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方案。
二、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办学模式,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培养目标定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高分学生上,缺乏对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大都由高等院校来实行,培训师资大部分是高校教师,他们中许多人对基础教育的情况不十分熟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常常与中小学的教学实际相脱节,使被培训者感到教师的讲课水平很高,但是难以学以致用,缺乏实效性。
2.缺乏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随着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迈进,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突出创新,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改革目标。当前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跟不上教育发展的要求。现代社会要求中小学教师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眼光,能够比较准确地对各种问题和现象做出适时的判断。
3.缺乏教材教法类课程的培训。许多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材教法类课程的系统学习。
三、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和管理对策
1.规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国家除对少数课程有明确的规定外,其他均是指导性文件,由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设计和规划。各培训基地可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具体培训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法、考核方法、管理办法、组织机构、培训时间、预期结果。
(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通过培训使他们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在地方教学领域起到骨干引领作用,推动本地区教育教学发展,深化基础教育的改革。
(2)要有科学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培训内容由理论与技术、教学实践与考察和课题研究三个版块组成,各版块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培训,着重提高培训对象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开拓专业视野,调整知识结构,增加交叉学科的知识储备,更新教育教学手段,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许多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很高,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教育教学实践与考察着重提高培训对象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
科学研究不仅仅对大学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样对中小学教师也非常重要,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都较为薄弱。教学是科研的前提和基础,科研对教学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科研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特点、研究方法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地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移、补充到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
(3)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由学业课程考核、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考核和实绩考核三部分组成。学业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考试、课程论文、教学案例分析、读书报告等形式;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能力考核采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评定和结业论文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实绩考核则由培训对象所在单位的考核意见和综合素质评定相结合的方式,最后汇总形成考核结论。
(4)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成立专门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学科专家对培训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对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在学员中进行问卷调查,充分吸纳学员的反馈意见,结合评价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培训质量。
2.加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中,除了理论知识模块外,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中小学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培养,改变过去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多方面入手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多增加一些案例教学,进行分析讨论,在各种典型的教学案例中吸取经验、总结提高;分析和研究名师、名家的成功教学经验;到教学水平较先进的中小学进行教学考察,学习先进经验;组织学员进行教学反思,提高学员接受和运用新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有的放矢地分析和研究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指导学员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分析和研究如何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进行课堂训练,提高教学能力。
3.成立继续教育导师团
分专业和学科选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强的教学实验和科研能力,同时对基础教育有较深研究的教学专家和中小学的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组成继续教育导师团,发给相应的继续教育导师证书,避免继续教育导师选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继续教育导师要对培训对象进行全程指导,通过电话、通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跟培训对象进行互动、交流,不仅在培训期间,包括在培训结束后双方继续保持联系,以切实解决学员在工作中难以学以致用的问题,提高培训效果。
4.建立一个完善的继续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确定教育活动及其效果的有效程度,以期不断完善课程,达到教育价值的增值的过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估,不仅仅是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效果的评价,而且要贯穿继续教育的全过程,要注重课程体系的目标设计层次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否注重课程本身的内在价值,课程最终能否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教育需求,促进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要求,为适应新课程改革,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中小学教师队伍,如何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孙龙存.新课改关照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J].继续教育研究,2005,(2)16―19.
[2]方晨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36―211.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70.
[4]郝福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及课程设置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第9卷,(6)103―105.
[5]徐荣远.试论新世纪我国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3,(9)86―87.
摘要: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中,学校的总体安排和宏观指导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一环,而对“选题”、“研究方法”、“结果评价”等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上的指导是搞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要认真对待。
我校的办学思路、办学模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培养具有自主教育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已成为二十四中人的共识。所以教师们在抓好教学的同时,都很注重科学研究,自觉地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这种良好的作风也深深影响着学生。学生自己创办了许多社团,如《蓝帆》文学社、《星空》杂志社,在大连市中学生中颇具影响力,学生自己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在省市比赛中多人次获奖。近年来,学校又在学生社会实践方面设计了很多活动,如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博物馆萧条之谜》、《大连市IT产业调查》等多篇调查报告被《大连日报》选用。
正在学校探索如何使学生能更加深入社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的时候,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计划传达到了学校,师生们无不为之振奋。研究性课程的提出,为我们的探索指明了方向,也使我们认识到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但以前的做法层次较浅,认识较模糊,学生实践的内容较盲目,成果还不是很显著。所以,学校领导对新一轮课程计划尤其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十分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措施落实教育部的要求。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关的资料,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王健研究员来校讲座,澄清了我们许多的模糊认识,使我们意识到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教育要求的必修课,它的意义和作用是深远的。其次,让几个骨干教师带头引路,梁立冬、于向东两位老师在高一年级中率先开始了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探索。他们共同组织学生对“水的世界”开展研究,同学们热情高涨,分组就水的家族、水的污染与净化、海水淡化、海洋开发与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二十一世纪海洋城市构想、流体力学与造船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结合已有知识进行研究,撰写了精彩的研究报告,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成软件展示出来,得到专家领导、教师及同学们一致好评。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在寒假作业中针对高一年级布置了研究性学习任务。这次研究的范围更广,涉及的领域更多,有天文地理、物理化学、历史政治、数学文学等与课本密切相关的内容,也有戏曲文艺、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宇宙探索、中国入世等与课堂学习关系不大的方面,同学们的热情仍然不减。学生还利用假期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前一段的探索有了成果,我们搞好研究性学习的信心更足了。结合已取得的经验,学校又做了以下工作:
一、开足课时,在高一开了三门研究性学习课程。
二、编写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材。
三、组织教师认真落实研究性学习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涉及到的教师年终要撰写一份相关论文。
四、把高一年级学生分成116个研究小组,自己在校内外聘请指导教师,期末每个学生都要交一份研究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定等级记入档案。
五、在高二年级校内单科结业的科目中实行研究性学习,并且与学分制结合起来。
六、建立评价机制,以保证研究性学习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训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为学生进一步适应研究性学习打好了基础。因此,我校提倡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去。
三年来我校不断总结经验,更新方法,在各门学科中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选问题″“引方法”“弱评价”。
一、选问题
选问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课前教师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一方面初步了解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对其中某个或某些知识点质疑并提出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搜询或与他人讨论来解决,也可以由学生将这些问题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研究解决。但更多的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需要研究
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是没有选择地都让学生去研究,而是有所取舍,其标准一是是否紧扣或符合学科的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有别于一般的常识讲座或知识竞赛,它必须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否则就不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二是是否具有“趣味性”,有趣味才能激起学生研究的欲望,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以教材为载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性及时把握学生心理,将趣味性挖掘出来以点燃学生研究的热情,使学生尽快进入好奇、渴盼的情境和急不可耐探究新知的状态。如果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兴趣不大,那么就不可能收到研究的预期效果。另外,所选择的问题一般以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比学生己有的知识适当深一点、难一点,以促使他们“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
二、引方法
引方法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引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性的讲解,还要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提供方法、引导研究。教师应把握好三个重点环节:
第一、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学生在讨论中往往会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对问题进行论证。教师应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较和归纳,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提醒学生不要用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全面地认识事物,等等。学生只有初步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辩证法,才能够正确地、科学地分析问题。
第二、突出学生研究过程的参与性。全员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在学生分组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不同类型的学生搭配在一起,便于互相影响、互相学习。这样,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在交流中也能逐步获得自信、体验成功。
第三、教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和宽容。学生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时必然会产生碰撞、冲突,甚至激烈的争吵。教师要引导学生平等发表意见。学会对不同观点的尊重和宽容,学会吸纳别人的不同意见,来补充、完善自己的看法,学会与他人达成一致,共同分享成果等等。三、弱评价
具体来说,这种评价标准是弹性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和运用程度;学生探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生对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注程度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标准。
最后是解决问题,即着力培养学生对未知探索的兴趣、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课堂教学结束,不代表研究性学习的结束,为了把课堂学习内容延伸,教师还要布置有弹性、能引发思考的作业。归纳起来体现为“四性”:一是层次性,即思考题不是简单地重复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讨论过的问题,而是比其深一步的问题,或是课堂讨论中尚未解决的带有典型意义的问题。二是开放性,即学生对布置的思考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查书籍、网上阅览、请教他人等)、各种形式(如写成文字、制作多媒体课件、讲演、个别交流等)完成。三是实践性,布置的问题尽可能通过学生动手或参加社会实践来解决。四是创新性,鼓励学生提其他同学没有想到的问题,或老师所留问题以外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他的良性发展要靠广大教师群策群力,我们学校有决心在这个领域中做出成绩,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管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52―02
一、引言
环境管理学是一门集自然科学、工程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其根本任务是通过改变环境观念、调整环境行为、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进而创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社会”环境。它在环境问题亟须解决的今天,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目前,环境类专业及相关学科均将此课程作为专业课或选修课开设。但由于该门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边缘性的特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已很难满足教学需要。因此,可采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和转变考核方式等改革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结合教学大纲,优化课程内容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该课程主要通过介绍环境管理的基础理论、政策和技术方法,结合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以及我国和全球环境管理的内容、特点和要求,为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整个环境管理活动,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
(二)课程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管理学发展至今约有40余年,其基本理论还在不断完善,并且随着新的环境问题的出现,一些概念和技术方法也要继续充实和更替。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案例结果与现实情况不一致,如叶文虎教授主编的《环境管理学》(一、二、三版)均有一次性餐盒污染防治中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的案例研究内容,昆山保绿塑料再生处理公司将一次性餐盒制造成为再生塑料粒子,10年前作为成功实例被广为引荐,而前年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该公司回收原料难的问题。另外,随着时间的更替,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相关法规、政策的颁布,一些统计数据、技术工艺和环境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三)合理优化课程内容
1.整合教学内容。理论基础、政策和技术方法部分为10学时,重点介绍自然资源、企业、废弃物和区域环境管理的途径和方法,约用15~16学时,介绍我国、外国和全球环境管理内容及特点,约占4~5学时。
2.引入案例分析,增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环境管理学》(第三版)教材中给出了很多“阅读材料”,有助于对理论和方法实际应用的直观解释。同时,教师应扩宽横向知识,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学生结合案例和实时进展情况会主动关注,并掌握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3.增加专业技术资格师介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环境影响评价师、清洁生产审核师等职业资格师的条件、工作要求、特点等融合教学内容加以介绍,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了解今后可能的就业方向,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被证实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存在诸多弊端。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将多种教学手段应用于实践,如将环境管理时事政策和案例分析引入多媒体课件,以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制作电子教案和网络教学资源,完善试题库等。图1是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路线示意图。
图1 环境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路线图
(二)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法。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一定要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学生走上讲台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2.案例教学法。生动的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文字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环境案例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相关原理和对具体环境管理方法的探寻,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案例如北京雾霾、兰州水污染、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和广场舞噪声污染等。
3.多媒体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助于知识体系的系统传承,但其局限性也可见一斑。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声音、图像等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同时将课程中的原理、难点以形象的动画演示增加于课件中,使其变得简单易懂、一目了然。
4.实践教学法。结合教师科学研究内容,将实物演示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实证案例研究,切身体会理论知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如开展校园环境问题调查,并让学生提出环境管理的相关途径和方法。
四、改革考核方式
考试是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与否的一种方式,但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死记硬背”和一卷定“胜败”,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吉林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办法和吉林师范大学课程考核管理规定完善了“环境管理学”考核方式。
(一)试题库建设
试题库防止了学生猜宝押题和教师泄题,避免学生单纯为考试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较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试题库建设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的掌握情况。试题库共有800余道试题,其中考核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试题分值占到40%左右,为科学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提供了平台,同时教师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二)评价方式
环境科学专业考试课成绩包括平时成绩(10%~15%)和卷面成绩(85%~9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试卷结构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在选择题、判断题中增加了关于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应用的实例,论述题中需要结合案例阐述环境问题的起因、现状、主要管理途径和方法。
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成绩包括平时成绩(40%~50%)和结业论文(50%~60%)。选修课主要是为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专业特长。由于学生个体间避免不了存在差异性,因此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和运用也不尽相同。相比于专业考试课,选修课在评价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文虎,张勇.环境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冯变英,狄根虎.应用型本科院校数理统计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0).
[3]高新华.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法学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01).
〔论文摘要随着墓础教育语丈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认识的误区和教学操作上的失误:“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让学生占用较多的课堂时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大家共同研究问题;鉴赏课文写作之美只通过反复诵读就可实现;对课程改革与考试的关系认识定位不准确;新课程要淡化语法、修辞的学习。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发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语文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关于语文课程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但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教学操作上的失误,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这些都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误区一:“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一切交给学生做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新课程的重要指导思想。
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让学生多说多讲,教师少讲或者不讲;上课时教师不能占据课堂,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因此,每节语文课教师都把读书、了解作者、认字、释词、分析重点句子、剖析文章脉络、总结文章主旨、探求文章写法、赏析语言特色、实施美育,甚至处理作业、批改作文、出考试题、评阅试卷、批改作文等,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做:每一节课都要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要求大面积发言,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不能也不敢多讲,否则就是教师包办学习,就是一言堂,就是压抑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严重违背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些地方甚至把“一切交给学生去做”作为教学改革的成绩加以渲染。
这是严重的认识偏颇,是对课程改革理念的曲解,是矫枉过正、走上极端的错误做法。把学习权、参与权交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唱主角,这是对的。但是,首先需要弄清“唱主角”的内涵。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不能简单地从教学活动的形式或者占用课堂时间的多少去衡量。让学生“唱主角”,首先是在教育理念上,要确立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的新观念,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课堂、“一言堂”、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状况,让学生充分调动“想要学”的内因,真正开动思维机器,确保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备课、施教、作业、训练等各个环节,都要清楚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时时想到如何让学生容易学会,如何使学生学得更好,这就是在理念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要因文章体裁、内容制宜,要因人制宜,灵活掌握,求真务实,以学习效果为根本。至于谁为主体、谁是主角,不能仅仅看外在形式,也不能仅仅看谁在活动或者谁占用课堂时间多。教师或学生占用时间多甚至始终占用课堂时间,这并不等于他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主角。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看形式,又要看动机和效果。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所学甚少,就是一种花架子。那种一提到教学改革,就连必要的教师引导和讲解也不敢做了以及担心被指责是“穿新鞋走老路”的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错误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教师不讲了,那么教学方法中最基本、最传统的讲授法也就不存在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误区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些教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他们认为:提倡自主学习,就是让教师放开约束,让学生自由自在、毫无压力地轻松学习,让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大家共同研究问题,发挥各自特长,互相交流,集体探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不提要求,尽量让学生放松地学习,消除压力,并且,每一节课都安排小组讨论,即便有的问题无需探究,也要这么做,课堂讨论成了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固定教学形式。有的教师甚至不看学习内容反复进行没有必要的讨论,似乎不使用这个形式就是陈旧的教学方式,使用了这一方式就是落实了新课程标准。
这里存在着对课堂讨论教学形式的使用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两方面的误解。课堂讨论这一教学形式有很多优点,但教师在使用时要掌握好时机,不能乱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师要正确、全面地理解。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其中的“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接受性学习即学生在课堂上时时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地位或状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压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阅读求知、表达交流、探究创造、自我完善的潜能,就是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转变学生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使学生学习的内在精神获得解放,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一学习方式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于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仅仅表现为外在的学习组织方式上,学习组织方式仅仅是一个必要条件。诚然,介合作”不能是一个人,课堂讨论可以体现合作,但缺乏合作本质的课堂讨论就会流于形式。课堂讨论可以是进行探究的形式,但是,进行课堂讨论不等于就是在进行探究。这取决于课堂讨论的内容,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同时,探究不一定只限在教室里进行,也不一定非在固定课时内进行,或者非得要小组活动,只要学生能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就实现了探究的目的。
误区三:鉴赏课文写作之美只要通过反复诵读就会达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需要出发,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以往我们在这个方面强调得不够或者不全面,因此,出现有的学生荣辱不清、审美标准不明的问题,甚至在品德和人格上出现问题。所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
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广大语文教师纷纷把加强审美教育作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注意加强教学内容方面的审美,遇到重点课文,更是牢牢把握这一点,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但也不能否认,一些教师对此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些教师认为:对于意境优美的文章,只要反复诵读,学生自然就会产生审美情趣。于是,在教学设计中,就出现了采用放录音、教师范读、学生单人读、学生分组读、集体诵读和穿插默读、放声读、有感情地诵读、分角色朗读等读书形式。课堂上热热闹闹,朗朗读书之声不绝于耳。有的教师把这种做法冠名为“美读”。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活动,教师不进行分析讲解,全让学生自己去熟读感悟,似乎只要多读,问题就会全部解决,甚至还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来解释自己的做法。
审美,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鉴赏语文的美,需要对语文资料的积累和感悟,需要理论的指引。只能这样才能深刻、全面地领悟到美的实质。
感悟美,不读文章不行,但要获得美感,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利用自己的文学知识去分析、点评文章的优美之处,带领学生咀嚼、品味文章的意境、构思、文句,启发学生联系自身体验进行感悟,达到对美的欣赏。
要达到好的审美效果,教师一定要通过引导、分析、讲解,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增加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多读、体验、感悟。
误区四:课程改革将取消考试与靠考试拉动课改
课程改革强调评价的改革,主张在考查教与学的效果时采用多种方法,不把考试作为唯一手段。于是,一些教师的认识又出现矫枉过正的倾向,认为:落实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改革,就不能进行考试,要尽快向取消考试的方向发展。于是,主张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在游戏中学,提倡从小学到高中不留课外作业,不再考试,让学生摆脱作业的压力,让学生从考试的栓桔中解放出来。
还有的教师认为:考试依然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就寸步难行,除非创造一套适应新课程的考试方法,让考试拉动改革,否则,改革就难以深入。
以上的认识都有片面性。课程改革没有主张取消考试,也没有回避考试这一敏感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在考试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主张:新课程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灵活多样的、开放的、动态的考试方式,注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在考试结果上,杜绝大排队现象,以减轻学生的压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小学毕业可以免试就近升学;初中升高中,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以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生会考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高考要突出3个“有助于’,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本轮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说过要取消所有考试,只是提倡小学生毕业可以免试就近入学。把新课程理解为任何时间都要取消考试,是对新课程的曲解。考试和考查,是检测学生学业状况的有效的方式方法,考试是难以取消的。我国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可以不用考试就能入学。但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业或者素质情况,学校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摸底考试的。每一个教师、每一所学校都会这么做,这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内容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革,但课程改革决不能只寄希望于用考试改革来拉动。考试能促进教学,考试能引导教学,“考试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道出了人们看重考试引导的心声。但是,考试的内容不是课程学习的一切,“考试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思想显然是错误的。出题考试比较易于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是,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是很难用量化的方式和考试的办法加以考查的。而这些,都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应该打破“考试万能”的神话,尊重教育追求的价值,建立一种新的考试文化。考试改革并不能解决课程改革中的所有问题,也不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误区五:新课程要淡化语法、修辞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课程标准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想改变过去的学习方法。过去的中学课本系统地刊载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有关语法、修辞的专门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要求教师带领学生系统地、专题地进行学习。但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和抽象的概括能力,系统地、专门的学习,就成了空洞、抽象的理论学习。有鉴于此,初中阶段应提倡多阅读、多积累、多从感性认识出发,而不必过早形成系统的理论认知。
一些教师对此存在误解,认为新课程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淡化语法、修辞的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进行有关语法、修辞知识的渗透。在组织学生做练习时,不再出现有关语法、修辞的内容。有关部门组织结业考试、升学考试也不再出现相关知识的考查。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有的教师在教材中出现比喻、夸张、比拟、排比、对偶等最基本的修辞方式时,也不敢加以介绍:对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式,不敢进行分析,一些必要的概念更是不敢提出,生怕有人说自己违背新课程理念。目前,这一做法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很多升入高中的学生,口语交际、书面表达都出现了相当多的语法错误。有些文科的大学生,对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学习倍感吃力,欣赏诗文时讲不明、道不出,感悟不到诗文的优美;对文学理论和美学原理的理解非常吃力。
认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淡化语法、修辞学习,不提倡进行语法、修辞的讲解,是对新课程的曲解。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议是“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的学习”,而不是“不进行语法、修辞的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改变过去的学习方法,以求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不是要求停止对语法、修辞的学习。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新课程标准反对进行超出学生接受范围的、过于系统的、抽象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引导教师注意知识的传授方法和传授时机,倡导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进行感性认识,再形成系统理论,这符合教育规律和认识规律,绝不可把它曲解为反对或者淡化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 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的意义
为了全面地检查、评估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从教与学的动态活动及相互作用的结果中获取供决策用的反馈信息,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在教学中是起核心作用的一环。
化学教师的教授活动效果如何,教学目的和目标的达成度怎样,教学决策中有哪些 成绩和缺陷;学生的学习水准和准备状态如何,学习能力养成得如何,学习的意向和志趣培养得如何,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薄弱环节;以及师生间对教学的目的和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在认识上有哪些不和谐的问题需要调整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从质与量、从内容、过程与结果,给出科学的检测、判断和结论。
化学教学测量在学校里常见的形式是测验。化学教学测验是指运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力与效果进行检查,然后进行客观比较,以判定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活动。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测量和评价这两个概念是相伴而生的。测量的概念率先产生,但仅仅测量、搜集数据,而不给出价值判断,这样的测量将是徒有其名,不说明任何问题的。应当说,测量①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客观的数量化及非数量化的信息,这些信息本身并不能自动揭示其教育教学涵义,而评价乃是系统地搜集信息,对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化学教学评价,正是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对化学教学测量和测验所提供的数量化的资料及通过观察等所获得的质的分析的资料作出解释,从而对教学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换句话说,化学教师总是要以教学测量为手段,经过分析、综合,进行判断,以得知自己的或他人的教授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的状态,进而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相对照,获取准确具体的结构;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认识主体,也总是要努力以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为标尺来评判自己的学习结果与进展。由此可见,教学测量与教学评价是紧密相连的。仅有测量,不进行评价是没有意义的,而要评价,就必须进行量和质的分析,或称为量和质的描述或记述。
现代的评价,既注重提供数量结果的测量技术,又注重只提供非数量化资料的观察、陈述的技术,使两者做到结合互补。
总之,化学教学测量和评价在化学教学系统中具有编级(或分组)、反馈、诊断、升级和职业指导等多种功能。
第二节 化学测验的类型及其功能
化学测验是检查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基本途径。测验与系统观察相比,具有可以从量和质两方面对教学这一客体做出全面评测的优点。
我们都了解,教育教学这一复杂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自然事物和对象,它除了具有可以直观地、直接观察和测量的方面(特征、性质),如教学流程中的时间、空间以及师生形体活动等以外,师生间的信息、情感交流,以及师生交互作用在心智里产生的增益效应等等,均难以直接测量。这就需要我们确定并把握测量教育教学这一客体的尺度。一般言之,各种教育教学事物大体上都具有共同的“度”①,即本质(要探求学生能知道些什么事实)、数目(要探求学生能知道多少事实)、组织(要探求学生如何组织这些事实)、时间(教师要时常关注学生的某种行为已历时多久)、速度或速率(学生学习行为的熟练程度的表征)、次数和错误(学生写100个字,错了多少个)。以上是就认知或动作技能领域而论的,对于情感领域的测量,尚应另立标度。
为了测量化学教学可以采用测验、评定量表、观察记录等方 法。这里重点讨论测验这种方法及其功能。
测验的类型很多,从实施的形式上划分,可以分为口头测验、书面测验及实验操作测验;从测验的编制划分,有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从评价的标准划分,有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从试题的性质划分,有客观测验、论文式测验及实验操作测验;还可以根据测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划分出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这些测验的名目和功能各异,但均应遵循以下准则①:
(1)要准确、全面地理解化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测验和评价应包括: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思维、技能和能力、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要确定一套(按年级、单元)具体的教学目标,按学习进程,循序地实施测验和评价。
(3)要充分认识测验与评价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要重视选择教学测验的环境,帮助学生获得应试的学习经验。
(4)要慎重选择测验的内容和形式,命题要简明严谨,难易适度,题型搭配、编组要恰当。
(5)要拟定评定计划;评定既要适合总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适合化学学科本身的教学目标。
(6)测验和评价均应有计划地进行;平时宜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的能力。
(7)要严格控制测验次数;要力争校内、校外测验的协调一致。
(8)测验命题宜实行集体编审制,以防止个人决断的偏颇。
以下分4个方面讨论各类测验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一 标准化测验与教师自编测验
标准化测验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专门的测验机构主持的科学化的测量工作。它主要用于测验能力或能力倾向、成就水平或 者用作诊断、预测和监控标准。所谓标准化,包括试题编制的标准化、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评分记分的标准化、分数合成的标准化,以及分数解释的标准化等①。推行标准化测验,可以避免测量尺度不明确和对测量结果解释的偏颇不当,从而造成测量失准低效。
标准化测验要有考试指导书,明确规定:考试(测验)的范围、内容、要求、方式、题型以及评分和计分方法;测验命题要标准化,严格遵照考试大纲或教学大纲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规定每一个测试目标与内容在整份试卷中的比重;每一试题要经过预试或调试,选出效度高、信度高、区分度高和难度适当的好题,进行组卷;测验的实施过程要统一而有规范,施测时间、环境和进程必须统一,应试者作答的要求、阅卷步骤和评分标准必须严格规定。由于标准化测验具有试题取样范围大、题量多,覆盖面宽,又经过预测,保证了“四度”的要求,从而能较真实地测出学生的学习成绩。
概括起来,实行标准化测验有四点好处②:
(1)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验目的的影响,使测量准确可靠;
(2)使不同的测验分数具有可比性;
(3)同一套测验有多个复本可以反复使用,较为经济;
(4)可用来校准其他测验。
美国化学会与美国理科教师协会编订(分年编订)的高中化学测试方案是用于能力测验的标准化测验,我国近几年来开展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中的标准化考试,以及高等学校专业基础课程试行的标准化考试,均属于测验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就水平的测验。
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自行设计和编制的测验。这种测验应用范围较窄,仅适用于本校,难以与校外测验相比较,也难以保证达到测验“四度”的要求,但却具有编制简捷、施测手续简便的优点。
二 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的重要特征是,以学生团体测验平均成绩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参照标准,把学生团体的成绩划分出等级,以该生在群体中所处的等级位置来判定他的成绩优劣。常模参照测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考生的个别差异。在上面讨论过的标准化测验,通常是指常模参照测验。实行分组(能力分组)教学时也要用到这种测验。
常模参照测验的基本假设是,学生群体的学业成绩是按正态曲线分布的。
与常模参照测验相对立的标准参照测验,或称目标参照测验,是以教学目标为标准来检测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方法是把每个学生的成绩与教学目标作比较,而不计较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标准参照测验的标准是根据未来的工作或学习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在检验一个学生的成绩是不是合格时,应严格地实施标准参照测验,这是学科学习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的特征。在实践中,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按照学生的普遍的学习水平来命题,以完成期末考试的做法,是不符合标准参照测验的主旨的,因为,这种降格以求的测验,学生的得分并不能表明他们的真正的学业成绩,自然也不能说明教师教学的效能和得失。实际上,教师又在实施一种常模参照测验。
从1993年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台湾省、西藏自治区除外)开始实行的高中各科的毕业会考,就是由各省代表国家实施的一种标准参照测验。可见,在毕业会考中,那种随意降低命题标准或评分标准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这样,就从根本上损伤了基础教育高级阶段的合格标准,以虚假的成绩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不尽合格的人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进步伐。
三 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准备性测验,或称安置测验,俗称摸底测验,是教师实施教学 前,或接手一个新年级开始教学前实施的一种测验。这种测验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测试学生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决定施教的基点,或作为分组教学的一种依据。准备性测验以获取学生学习准备状态的多方面的信息为目的,测验后的评分,如不实行分组教学,则无关紧要。这种测验往往在学生不进行测前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所获得的信息,不宜随意公开评述。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或目标教学,会从准备性测验中受益良多。
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为了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多借助于形成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是为教学进程直接服务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时取得教学的反馈信息。随堂检查性的小测验、单元测验等均属于这类测验。教师要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以巩固既有成果,针对教与学中的缺陷,采取补救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化学教学进入一个学习阶段的末尾,或者进入本学科结束阶段,就要进行总结性测验,以检测学习的效果,从而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等等。总结性测验多属于标准参照测验,以按照教学目标这一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 客观测验、论文式测验与实验操作测验
客观测验系指测验试题可以客观地评分,不因评分者的不同而影响评定结果。标准化测验中选择题、是非题和匹配(配伍)题等试题,均为客观测验试题。其中,尤以多项选一型的客观试题被广为采用。这种试题的主要优点①是:
(1)能快捷地测试课程的广泛内容;
(2)可以在测试领域内广泛取样;
(3)可用于大型测试,并可以可信地给予评定;
(4)测试的内容、范围和水平是明确的,可以进行统计处理 和分析;
(5)可用于班级、课程研究或整个学校系统的比较研究。
选择题的主要缺陷①是:
(1)仅能测试重现课程内容,难以评定高层次的认知水平;
(2)不能确证学生是怎样推理得出结论的,也不能测试学生的论点是怎样符合逻辑思维而发展的;
(3)使学生完全被动地答卷,且可以猜测,可以胡乱选项。
论文式测验是借助论文试题来测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这类试题可以让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或分析比较、申述说明,或论证评述、畅述己见。论文式测验仅需要组编少量试题,命题工作较易组织实施。正由于此,这类测验的缺点也相伴产生。一是题量小,覆盖面窄,难以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测试取样;二是试题往往容易失之于不明确或含糊不清;三是测试的内容深度和范围较难以划定界限;四是评定时难以把握标准答案,评分常因人而异,随意性较大。故而常将论文式测验列入主观测验一类,因这类测验的评定受阅卷人的偏爱、情绪、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甚大。
实验操作测验是化学课程色独具的一类测验。一般侧重于测试学生的态度和实验操作技能与水平,如对实验目的、反应原理的理解,使用和组装仪器的技能,以及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解释等。实验操作测验对于突出和发展化学教学的特征、对于养成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欧洲诸多发达国家,有近1/4的国家在中学结业前实行化学实验操作测验②,我国少部分重点中学也试行实验操作考,已从多方面发挥出这类测验的教学效益。自然,实施实验操作测验,要有相应的设施条件和评定规范作为保障,尤其需要教师贯彻先进的教学质量观,自愿承受较繁重的工作负担。
第三节 编制化学测验的主要依据——化学教学目标
化学教学目标是编制化学测验的主要依据,而化学教学目标是根据化学教学目的,结合教与学的要求,而具体规定的可供检查、测量的质量指标体系。这些规定,要具体写出学生经过学习最终会完成的任务,向他们指明具体的学习要求;还要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明确规定具有实际可测、具体可行的教与学的质量指标或检查项目。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看,教学目标——用作编制测验的主要依据必须满足如下4条标准①:
(1)目标应该叙述清楚;
(2)应该对照评价方案的实施情况检验目标,以编制一份适用的测验;
(3)目标应该反映出方案欲达到的技能掌握的水准;
(4)目标应该具有高度的优先性。
化学教学目标的划分和界定,是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专门研究的课题。从国际上看,学术界公认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等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最有影响。布卢姆等专家将一般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大领域②,我国学者主张,化学教学目标一般要体现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③。
美国化学教育界采用的按照布卢姆等专家的主张给出的认 知领域的教学目标①为:
(1)知道。包括这样一些行为和情境:强调记忆(再认或回忆)过去学过的信息。
①特定事物的知识。术语和事实。
②方法和手段的知识。处理特定事物:惯例、趋势和顺序,分类和类别、准则、方法论。
③学科领域中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原理和概括、理论和结构。
(2)领会。包括了解知识的意义,能够用不同的术语意译来回忆,联系其他经验,解释它的意义和用术语的意义来扩展它的领域和顺序。
①转化。用不同术语意译某种观念的能力,给出实例、解释图表、说明符号的相互关系等。
②解释。了解主要观念和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推断。扩展信息以包括其他可能的意义。
(3)应用。应用知识和能力解决新的、不熟悉的情境:用知识去推理,去说明或预测在新情境下将会发生什么。在这一水平上,科学更多地变成学术练习。
(4)分析。将一个观念分解成它的组成并表明了解各组成之间的关系。所有学科都强调分析能力,把它作为该学科功能的重要方面。
①要素分析。利用对恰当的事实和假设的了解。
②关系分析。识别和利用证明与假说之间,证明与结论之间,逻辑谬误、原因与效果之间的关系等。
③组织原理的分析。
(5)综合。将事实、原理、理论等要素组合到新的模式里。
①进行独特的交流。写出一种完全的概括、描述或评价等和(或)进行其他交流。
②制定计划或提出操作定向。选择检验假说的方法。
③推导出一套抽象关系。在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假说。
(6)评价。考察和应用准则去估量证明,得出结论并做出关于理论、技术、研究等的判断。
①依据内在证据来判断。察觉谬误和应用逻辑推理。
②依据外部准则来判断。利用规定的或强加的标准来评价和得出结论。
我国学者在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分类已开展了较多的探索。其中,以北京市朝阳区中学化学教学目标课题研究组制定的化学学习水平,及广东省化学标准化考试研究室制定的考试目标较具有代表性。这两者均对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作了变通调整;国外学者也有类似情况。
例如,英国学者丹尼尔斯(D.J.Daniels)等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改并为回忆、理解、应用、分析和综合。新西兰的一个教育家小组,在制定新学校证书方案时,于每一单元中将教学目标列为3组:(1)科学家取得的重要知识;(2)科学家工作的方法;(3)科学的社会意义。英国学者弗拉泽(M.J.Frazer)教授认为:对化学教师,以下三目标分类方案可能是有感染力的。这些目标是:(1)知道和了解;(2)技能,含智力技能如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和操作技能如使用仪器;(3)态度。
我国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1992年),对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教学要求,从教学论和测量的角度作了规定,并具体列述了各知识点和技能项。现将这份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录下。
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
常识性介绍:对所学知识有大致的印象。
了解:知道“是什么”。能够记住学习过的知识的要点,能够根据提供的材料识别是什么。
理解:懂得“为什么”。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涵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掌握:能够“应用”。能够分析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能够综合运 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对实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两个层次:
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
初步学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
应当指出,以上教学要求是从我国各省市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就当前实施义务教育而规定的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某些省份、某些学校完全可以,也应当“超标”完成上述教学要求,而不应受这些规定的限制。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怎样才能做到既要明确规定具体的教学活动期望达到的行为状态,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又要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之后以可测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为标准,这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等人提出情感领域可分为:接受、反应、估价、组织、个性化五种水平。但施测不免仍有难度。
我国学者有人认为①:情感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它既有线性的规律,又有非线性的无序性。从而提出:情感教育目标的检测和评价,应该从可比性和模糊性两方面着手,并设计了这两方面的目标评价系列。应当承认,在这一领域的实践经验仍有待于不断开拓。
化学教学目标的理论框架确定之后,可以按照知识(或技能)内容和学习水平双向分类来设计化学教学目标,以利实施。即(1)划分出适当的教学单元;(2)确定单元内每个知识点(或技能项)的学习水平。表述形式,不拘一格,可以采用文字叙述式或双向表格表示式。
第四节 有效化学测验的条件
化学测验的内容,因评价的目的不同而异。平时的校内测验与达标测验的要求和内容不同,升级(或分班)测验与选拔测验也是如此。但是,无论是上面讨论过的哪种测验,都应当保证测试的科学性,尽量减小测量误差,做到有效、可信,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可以说,达到“四度”——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的要求是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 效度
效度(Validity)是指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预定所要测量的内容。效度是用相关系数来表明的。在施测后,将测验分数与已举行过的受试者接受的其他测验(如标准化测验)的结果作比较,从而计算出相关系数。
求出的相关系数(γ)值越高,表明所编制的测验准确性越大。一般标准化测验的效度系数在0.4—0.7之间。效度系数最大等于1,表明测试完全反映了所要测验的内容;最小等于-1,表示测验结果与受试者的实际水平完全相反。实际上,这种完全相关(或正、或负)的极端情况是很少发生的。当效度系数等于零的时候,表示测验结果与所要测量的内容无关。
上面讨论的是经常采用的测验的内容效度,即指测验题目对有关课程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当性。测验是根据教学目标编制的,试题内容涵盖了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这样,这个测验就具有一定程度的课程内容效度。
一般采取以下办法,以提高测验的效度。
(1)测验的内容和范围,要包含教与学的主要内容;
(2)测验试题中要尽量把跟测验目的无关的成分去掉;
(3)测验试题的难度要适当;
【关键词】教育技术培训;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模式;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62―03
一 引言
为在北京市属各高等学校大力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根据2003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发出的 《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高教司[2000]79号文),联合北京市人事局下发《北京市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教育技术培训通知》,并委托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开展了北京市市属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2003年,“中心”首先组织有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和培训工作经验的专家与教师共同编写了教育技术培训大纲和教程。随着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以及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先后对培训大纲和教材进行了三次修订,使培训的目标和内容能够跟上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了使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能够在北京市属高校顺利开展,北京市教委将教师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的职称评定联系紧密挂钩,成为职称评定的一个必要条件。本文联系北京市属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的实际情况,对培训进行总结和思考。下面将从培训要求和总体目标、培训内容及模式、资源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1]。
二 培训的要求和总体目标、培训内容及模式
1 培训的要求及目标
培训要求及目标是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调节控制着整个培训活动过程。在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时,需要明确培训的要求及目标。经过对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实际水平以及对教育技术培训需求的分析,设置了两个级别的培训。具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参加一级教育技术培训,具有中级和高级职称的教师参加二级教育技术培训。
一级培训的要求及目标:掌握现代教学观念的基本思想、现代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变革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重要作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视听理论、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点;掌握教学技能的应用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掌握电子文稿、演示文稿和媒体处理软件以及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二级培训的要求及目标:二级除了要达到一级培训的要求和目标外,还要达到以下要求和目标,掌握教育技术的传播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点;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和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评价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电子文稿、演示文稿进行教学的能力。
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设置需要考虑北京市属高校教师的需求、教师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技术学科特点。为了帮助北京市属各高校掌握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将培训内容分两个等级。大纲中规定了每个模块包含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分为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教育技术一级的内容设立七个模块:
3 培训模式的设置与实施
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学历达到要求后,智力和专业水平已不再是影响教学或管理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术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和教学或管理的效果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而这些往往是高校教师们欠缺的。对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
(1)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短期培训有定期培训、不定期培训,专题讲座等几种。“中心”会根据对市属各高校调研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办相关专题的讲座,且这些讲座的内容对各种类型的学校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根据专题班的规模,为每个学校分配名额。专题讲座安排在计算机房,边讲课边让受训者操作,提高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高校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也可以参加本校教育技术培训部门或者各自院系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
(2)长期系统培训。“中心”授权某些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专业单位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一般学习时间较长,能按照教育技术培训《大纲》要求,对教师进行比较系统的培训。且这种培训一般在教育技术等级考试前两个月前举行。一方面全面提高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作为高校教师参加北京市教育技术等级考试的考前辅导。
(3)远程网络培训。“中心”组织教育技术专家,计算机专家来共同开发网络课程,利用文字、图形、录像、声音、动画等多形式将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技术理论、技术、应用等内容传播给受训教师或管理人员。远程网络教学提供了一种虚拟课堂环境,无论学员所处地理位置的远近,学员只要将计算机联入互联网,便可使用网培训课程进行学习。这种培训方式,使受训者的学习时间可以灵活安排,适应了高校教师的不同需要。
三 培训资源的建设
资源建设是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基础,没有一大批供教师授课用的课件、素材、案例,没有供学员收视、自学的资源,教育技术培训就形同虚设,就不可能产生效益,当然也不会给教学带来效益,培训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断积累和更新的工作,它比设备和技术平台的构建更加困难[3]。
1教材资源建设[4]。按照教育部颁布的《现代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的要求,2003年“中心”组织有关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和培训工作的专家与教师共同编写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二级)》(第一版)。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第一版教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2006年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修订,编写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二级)》(第二版)。随着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以及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原来的教程已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教学和学习需求,因此,2009年“中心”组织人员编写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二级)》(第三版)。与前两个版本相比,第三版教材重点突出了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实用性,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编写实例上都有了较大的创新,内容更加精炼实用。第三版教材以丰富的实例贯穿知识点的讲授,加大了对案例的分析,充分切合教师的需要,让读者以“DIY”的方式迅速掌握有关内容。在叙述方式上,第三版教材摒弃了传统的章节式叙述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模块―单元―环节―问题―学习材料―案例分析”式的新体例结构,采用了“情景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使读者置身于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环环相扣的环节设置和问题引导将读者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现代教学观念的基本思想、现代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媒体的基本特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变革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的作用,掌握互联网信息搜索和媒体处理方法,熟悉教学技能的应用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电子文稿、演示文稿和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常用技术,了解网络课程的概念、开发过程和开发技术。
2网络资源建设。以北京高校教师网为基础平台,中心组织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进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网络课程的设计及开发。该课程在2009年9月制作完成,以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二级)》(第三版)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的网络课程。课程紧扣培训大纲,分成一级、二级,并分别进行讲解,每个级别的内容分为七个模块的网络培训课件内容。网络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指导说明,帮助参与培训的教师掌握基本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课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把抽象的理论、枯燥的操作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培养一线教师主动地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改善,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课程中采取网络异步学习为主、以同步音视频讲座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5]。
为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除了建立了网络课程,还建立了学习论坛、作品交流区及作品库。在学习交流区,实现了全体学员的协同学习,学员可以相互合作,进行课程讨论,共同进步。在搭建的作品库中,把北京市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的优秀的获奖作品展示其中,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对作品库的中的作品进行在线点播学习[6]。
四 采用一种考试为主,多种考核测评为辅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培训能否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评价采用新的评价理念与多样化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将评价的结果和激励机制紧密联系起来。采用教育技术考试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其他考核测评为辅的评价机制。
1 严格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等级考试制度。自2004年开始,北京市高校教师需参加教育技术等级考试,考试结果作为评聘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采取在规定的时间内操作计算机直接解答考题,每场考试90分钟,考试内容分为理论部分和操作部分。理论部分的考题形式采用客观题考核,操作部分的考题形式全部采用全真操作题考核,试题总分值100分。一级, 模块一至模块四,采用客观题,四选一的形式进行考核;模块五至模块七采用全真操作题的形式进行考核。二级,模块一至模块三和模块七采用客观题,四选一的形式进行考核;模块四至模块六,采用全真操作题的形式进行考核。考试成绩达60分即为合格,颁发合格证书。
2 定期开展北京市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为了促进培训学习在教学及学校管理中得以有效应用,“中心”在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教学课件评比。通过举办课件比赛来提高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师们的软件制作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进一步整合,推动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探索与有效应用。对参赛及获奖人员分别给予继续教育学时奖励,即,根据获奖教师已经掌握的教育技术情况减少按规定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学时;对所有获奖人员,将颁发奖状或奖品;对一、二等奖获得者,将列入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专家信息系统专家库;所有参赛作品,将收录于北京高校教师网资源库。
3 认可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成绩。在短期培训结束后,要求教师根据培训内容提交作业,考核合格颁发结业证书。
五 结论
北京市属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应加强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培训,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教师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和教学设计理论。针对文科、理科以及艺术类教师的不同起点分别开办教育技术短期培训班和集中培训班;同时把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放到教学网络平台上,使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弥补因授课任务无法参加集中培训学员的缺憾。把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实绩与他们的业务考核和职称评定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和环境,激励广大教师自觉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7]。
当前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对将来改善教育技术培训的思考。(1)北京市属高校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应用领域不够宽广,应用态度不够自觉,还需从整体上提高。(2)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希望将北京市高校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的获奖结果能与教师教学或科研成果等同。这样能够更好的调动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学习的积极主动性。(3)设置若干教育技术领域的科研课题,鼓励教师申请立项,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到教育技术研究的课题中来,推动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推进高等学校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徐曼.关于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的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5).
[2] 蒋霞,毕海滨. 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2003,(1).
[3] 冯钢,原宝华,刘国强.关于当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6).
[4] 吴疆.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二级)(第三版)[M].北京:邮电出版社,2009.
[5] 程庭喜,邓静红,莫佰琳.教育技术网络培训模式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