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创新教育

幼儿创新教育

时间:2022-03-06 20:41: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创新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创新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创新教育;多媒体

谈到创新教育,首先要认识创新。创新就是丢弃旧的,创造新的。创新作为人类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在新的世纪,在未来知识化社会,它将有着深远的意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创新体现在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个体中,应该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只有一个个创新人才、创新群体、创新队伍,才能振兴民族创新,才是国家希望之所在。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倍受幼儿园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其它能力一样,存在着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力越大,因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开发。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创新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唤起幼儿的创新意识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因为只有渴望创新,才能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地被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为幼儿营造创新的氛围。在教学中建立平等、宽松、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融为一体,使幼儿在丰富多彩、富于变幻的信息双向传递中,让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能形象、生动、鲜明的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为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以此来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达到唤起幼儿创新意识的目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内容,还能扩大教学信息量,拓宽幼儿知识方面,让幼儿在感知、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探索事物发展规律和变化,可启发幼儿的思维,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做准备。

二、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创新思维

针对幼儿的天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支持鼓励幼儿萌芽式的创新精神,更要注重传导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幼儿继承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目的,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知识并能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死教硬灌的传统教育方法。幼儿期可称为“问题时期”,他们什么都想问:如“天上为什么会下雪”、“为什么月亮有时圆有时弯”、“为什么飞机会飞上天、汽车不会上天”、“为什么电视机内的人不会走出来”……往往使成人难以招架。这个时期也是破坏性最强的时期,他们往往拆掉新买的玩具,按自己的意愿组装;打开收音机盖,看看是谁在说话;打开电视机盖,看看里面有没有人……这些都是幼儿创新思维最新的萌芽。如果教师、家长忽视了这一点,对孩子加以斥责,那么无异于扼杀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剥夺了孩子们的探索乐趣,使他们变得思想迟钝。所以,教育者应善于捕捉这些创新精神的火花,正确对待孩子们的好奇好问,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让创造性活动富于实践。比如孩子们都喜欢玩水、玩沙、水具等,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净化污水”实践活动,引导幼儿用两个杯子和若干纱布将混浊的污水归清;还可让个别幼儿用两个杯子反复倾倒过虑的过程中来发现“水为什么越过滤越脏”的问题。通过活动,幼儿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会发现“过滤”的方法“沉淀”的现象,了解“沉淀”的成因。知识经验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发展了幼儿的空间想象、结构组合能力、观察力和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培养幼儿想象力,开扩幼儿的视野

第2篇

一、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储备更多的信息

在日常活动中,作为老师,我们要注重随时丰富幼儿的各种知识,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教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学习、解决问题的好习惯,遇事多问几个问什么。同时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鼓励,大胆探索,不要因为一个你认为很幼稚、可笑的问题而取笑孩子,挫伤了他们的好奇心。利用和创作更多的机会,帮助孩子们获取信息,储存知识。带领孩子们去商店、邮局、电视台、图书馆等地方,让幼儿走向社会,亲身感受、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变化,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二、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

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抓住教学契机,让教学活动不再成为乏味、无趣、枯燥的灌输式课堂,让幼儿在活动中身心放松、愉悦的提高认知水平和创新能力。就像在绘本课《神奇的房子》中,老师先结合绘图、让孩子观察绘本中出现的各种不同的房子,了解他们的形状、构造、颜色都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孩子们通过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和大家交流、分享自己见过的书上却没有的房子。接下来,老师让孩子们分小组,有的画出了自己喜欢的房子,有的用积木搭成了坚固的房子。最后,老师启发孩子们:除了绘本中画的,生活里见过的房子外,我们自己动手设计一款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房子吧。孩子们兴趣高涨,设计出了各种新奇、独特的房子:有盖在月球上的太空屋;有背在蜗牛背上的移动小屋;有漂浮在海洋上的船屋……每种设计都承载了孩子们奇妙的想象与创新。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孩子们的笑声,欢乐的舞步充斥着整个课堂。这是全新的音乐活动课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体验。他们手中拿的各种小打击乐器,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制作的。看: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装上沙粒,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一个废纸盒穿上绳子,就会发出“嘣嘣”的声音;……孩子们伴随着《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快乐的演奏着,跳跃着。快乐淹没了每个孩子的心。老师们将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引入音乐活动课中,使每个活动内容都变的那么生动、有趣,孩子们在音乐中体验着快乐,尝试着各种不可能,是音乐让孩子们插上了勇敢的、想象的、创作的翅膀。

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涂涂画画是孩子们的最爱,在美术活动中,除了一根画笔,我们还能有多少种构思?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如:易拉罐、麦秆、芦苇、吸管等,老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想象,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出不一样的“作品”来。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丰富活动内容。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可以将回族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将各种回族文化符号:盖碗、盖头、回族服饰等元素搬进课堂,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发挥想象,为盖碗设计了新的花边,为回族帽镶上了别致的金边……孩子们的独特佳作,被老师布置成了一面文化墙,家长和孩子们驻足于此,欣赏着属于孩子们的骄傲。

三、创造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

宽松、愉悦的环境,能带给幼儿如家的安全和温馨感。教师富有创造力的环境创设,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幼儿园墙饰的布置,活动区的设置,结构游戏区的开辟,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创造的可能。“娃娃家”“医院”“加油站”“美容院”“音乐区”等活动区域的创设,为每位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拓展了他们的创新思路,让孩子们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快乐的飞翔。

创新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与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提供给他们宽松、自由、愉快的创新环境。让每一位孩子的创新潜质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位老师都能轻松的教,孩子们快乐的参与,健康、幸福的成长。

作者:张秀荣 单位: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3篇

关键词:卓越计划;幼儿教育;创新教育

卓越计划主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出各类工程师。工程师需要在工作中有研发创新、管理创新、设计创新和服务创新等。而创新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做好幼儿的创新教育对我国卓越计划的实施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一、卓越计划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卓越计划要培养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这需要有较好的创新基础和意识的学生。高校要有合适的苗子去培养,就需要从幼儿教育开始注重创新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从小形成创新、变革意识与习惯。幼儿教育工作者也要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引导幼儿的创新教育,使我国成为工程教育强国。重点要落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开发与培养这个环节,这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二、幼儿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

1.正确认识幼儿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教育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要有效地推进和实施创新教

育,必须考虑创新教育的层次性。幼儿创新教育让幼儿在成长中发展创新能力,体会创新快乐,获得创新的自信和创新意识。幼儿创新教育,含义是培养孩子的创造潜能的教育过程,为将来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2.注意培养幼儿的创新个性发展

创新教育不仅是智力、能力开发的问题,也是个性特征培养的问题。要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必须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个性特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好胜心、坚韧性、责任心、自我意识等个性品质。

3.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形态,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幼儿时期创新思维已经开始萌芽,有了创新思维的表现。当然,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贫乏,以及思维方法的局限性,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成人相比还表现出不稳定性,灵活性较差的特点。因此,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其思维灵活性、流畅性、独特性、稳定性等的发展。

三、幼儿创新教育的培养方法

1.欣赏幼儿个性发展

个性越独特,越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性也正是在独特的个性中孕育和发展的。“越是富有创造性的人,其个性越显得独特。幼儿的每一个细小发现和创新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肯定,此时教师要多鼓励和激发孩子个性的发展。幼儿教师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他们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教师要理解和保护幼儿的这些创造性表现,使之成为幼儿稳定的心理品质。

2.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激发和维持创造性动机

幼儿教育中,应积极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启发引导幼儿产生内在地、自主地参与创造活动的要求。激发创造动机可以从培养“问题意识”着手。教师可以经常向幼儿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积累知识

鼓励幼儿多渠道收集有关问题的信息。教师应鼓励幼儿自己去收集有关的信息,启发幼儿扩大信息来源,通过请教家长、查阅图书资料,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看电视,上网等多种手段获取有用的信息。

幼儿创新教育是一个现实紧迫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教学方法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2).

第4篇

 

幼儿教育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幼儿的创新教育是依据创造学原理、运用现代教育观、以幼儿学习经验的重新组合为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启迪幼儿的创新思维,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的新型教育。幼儿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创新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二至六岁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成人相比,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想象力丰富,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说、敢做。教师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和独立性等,从而为他们和谐幸福地成长创造条件。因此,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富于幻想和好奇心的幼儿时期抓起。

 

一、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幼儿的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有良好的心理氛围。现在的孩子常常被长辈寄予过高的期望,孩子们压力过大,易产生紧张情绪。而创新往往是在轻松舒适的情况下才能自然流露出的,只有在温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们才能敢想敢做,任凭想象的翅膀在创新的空间里自由翱翔。所以,我们要努力把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创造成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里,老师亲切和蔼地关注着每一个孩子,并尽量多地和孩子交谈,和他们一起玩,使他们处处体验到做主人的感觉,受到成人的尊重。在这个环境里,他们开心地交流着,表达着自己的感情,学会理解、同情与帮助,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

 

二、树立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儿童创新能力

 

“幼儿创新教育”的前提,应该是“幼儿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更新,注重幼儿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是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幼儿教育领域的相对约束较小,是变革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最好的突破口。教学方法要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思维激励型,由被动倾听型转变为主动探索型,使儿童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活动知识,从而使儿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发展。

 

三、尊重幼儿,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

 

做到眼中有孩子,首先,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充满了关怀和帮助。教育活动中让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同时老师也要乐意倾听小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老师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愉快。其次,教育活动中老师眼中还要有那些独特的小朋友。有一部分小朋友可能性格独特一些,往往老师在教育中对他们不屑一顾,其实要做到眼中有孩子,我们必须也要把这部分小朋友收到我们的眼中。例如,在一次活动中,一个小朋友占据了好多玩具,从而引起了其他小朋友们的不满,这时我走过去看了看他的玩具,但看不出他搭的是什么形状。看到这种情形教师往往会批评一通,但我蹲下身问他搭出的是什么,他胆怯地回答“房子”。然后我说:“你盖的房子很大啊,自己盖起来的话,你的时间不够吧?要不你让其他小朋友们帮你一起盖吧……”这样这个小朋友不仅把玩具分给了其他小朋友们一些,而且大家一起帮着他盖房子盖得其乐融融。最后,还要求幼儿教师特别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个小朋友的一切想法和做法,让他们获得心理的安慰,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四、广开渠道,多途径对幼儿进行时时教育

 

1.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抓住教育的时机。例如,在布置墙饰时,我就让小朋友们亲自动手,他们也积极参与。再如,一到春天,我就给新来的小朋友们进行认识春天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亲手剪出绿色的小草,印出树叶,布置了绿地等,使活动室里一片盎然春意。再如,当我们的神六成功升空后,我向学生们提出:“假如你登上了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遇到了外星人你会怎么样?”“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给南京设计什么样的地铁?你能把它画出来吗?”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中,充分解放幼儿的脑和嘴,让幼儿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想象,让小朋友们迸发出富有创造力的思维火花。

 

2.鼓励幼儿多渠道进行自我教育。幼儿是知识经验的构建者,因此教师应鼓励幼儿自己去收集有关的信息,启发幼儿扩大信息来源,通过请教家长,查阅图书资料,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看电视、上网等多种手段,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做不仅使幼儿从一开始就对科学活动的内容有着极大的兴趣,而且让儿童从小学习和掌握多渠道收集信息的现代学习方式,这必将有利于培养幼儿自己去发现问题、全面地对问题进行感知和表征,多角度地定义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创造的必要条件。

 

3.我们的幼儿教育要做到随时有教育,还要畅通家园、社区共育信息交流渠道,拓展和延伸教育课堂的空间,充分发挥家长、社区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社区资源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的区域优势以及校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引导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陶先生说过,教育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在新世纪,教育对文明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只有在教育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我国的创新教育才能日益走向成熟。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动力,是民族兴旺的不竭源泉。

第5篇

一、培养幼儿创新的勇气和创造性思维

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了幼儿思维的活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经常启发幼儿积极思考,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如:在《大象找工作》这一活动中,一开始便以语言故事导入:大象伯伯想找一份工作。一天,他来到一家面包店,做了一只又大又香的大面包。可是面包太大了,谁也吃不了。他离开面包店来到了餐具工厂,做了一只又大又圆的大盘子,可是盘子太大了,小动物们都不喜欢,他只好离开工厂,走着走着,突然听到“喵喵喵”的声音,原来是小猫幼儿园的老师生病了,小猫正吵着要老师呢。大象伯伯想,我去试试做小猫的老师吧……幼儿被故事深深吸引,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同时创新欲望被激发起来,在创作时,幼儿大胆想象,创作出了与众不同的作品,有大象给小猫上课,大象在和小猫做游戏……在活动结尾时,教师根据幼儿的作品编成故事结尾,整个活动完整有序,幼儿时而着急,时而兴奋,时而欢歌,他们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

二、改革评价方法

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有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而有的则思维狭隘,想象力较差,如果教师以同一标准评价每位幼儿的美工作品,许多幼儿的积极性就会由此受挫,对创造的兴趣更无从谈起,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可发现,美工技能的好坏与创造能力强弱并无直接关联。因此,正确的讲评,是搞好创新教育的关键。为了保护幼儿创造的嫩芽,我一改以往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幼儿作品的方法,充分发挥幼儿、家长等的作用,除自己善意接受每位孩子的作品外,尽可能利用教室空间展览他们的作品,让家长和同事们来参观、讲评,更鼓励让他们自己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时,在大人们看来是一幅极为糟糕的作品,但给孩子自己一讲,确该如此。如:在画《大象救火》一课时,一幼儿的作品除隐约可见树干、小动物外,其他都是红色、黑色,乍一看,纯是乱涂乱画,但听听小孩子的讲述:“池塘离小鸟的家实在太远了,大象虽然尽力快跑,尽量多吸点水,但火还是越来越大,没办法,大象只好跑进火中先救小鸟……”

三、因材施教,鼓励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创新

创新教育在面向全体幼儿的时候,是分层次地因材施教,而不再是单一标准的统一要求。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也就不会有一样的两个幼儿。分层次教学是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适合自己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水平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制定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如:在《设计花布》活动中,我没有拿出完整的范画,只对主体部分的难点稍作指点,接下来就要求幼儿用各种线条或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来设计、绘画。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我还让他们试着结合粘贴等方法美化自己的作品,结果这次活动幼儿的作品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全班40多位幼儿,出现了60多种各不相同的表现形式,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加。

创新教育的开展,要求教师时刻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入手,不断探索与反省,全方位地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认真贯彻新《纲要》,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才能落实到行动,从而在课堂上进行适应新形势的创新教育。而且,幼儿正处于创造和发展的时期,他们需要教育者为他们打开创造的大门。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捕捉平常事物中的美,把普通的东西点化成智慧和美的艺术品,用我们的这种品德去影响孩子,为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人才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作者:岳静夏琳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幼儿园

第6篇

而当前的体育活动中仍存在着重视机械和单纯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或照搬某些游戏玩法,忽视创新教育的现像,忽略了对幼儿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的培养,抑制了幼儿的创新性,不利于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我们应注重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多角度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体育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而是伴随着幼儿的认知、创新、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具有多元价值的活动。

一、依据最近发展区原则制定活动的难度,以开发幼儿的活动潜能

儿童有着成人难以估计的巨大潜能,而成人往往以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低估儿童的潜能,认为他们是弱小的。殊不知,儿童绝非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们小小的身躯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有待我们正确去认同,有待于我们去创设环境让其一展身手。因此,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我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来设计活动难度,即比儿童现在能够达到的能力要稍高一些。用一个形象比喻就是让幼儿跳一跳才能达到,有时要用力跳才能够到,但是难度必须是在儿童跳起能够达到的范围内,否则,儿童会对活动失去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营造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广泛探索、想像、创新和求异的空间,能激发幼儿不断地与其相互作用,积极地动手动脑。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我注重了解幼儿的特点、需求、兴趣,在幼儿的兴趣上不断创设和改进环境和材料,以引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我观察到幼儿对解放军的崇敬之情,就创设了战场的情景,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投掷材料:拉罐、沙袋、乒乓、纸球等,启发幼儿想像并运用这些武器以及各种办法攻打目标,由于投掷练习的环境和材料的新颖、丰富、趣味,幼儿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战斗中花样层出不穷。多玩几次后我发现幼儿的兴趣有所减弱,我又想办法改变情境,材料,增加躲碉堡,过小河的情节,启发幼儿用多种办法巧躲碉堡,巧过小河,以新的环境、材料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性。此外体育活动中,我还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究和操作,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自己选择材料,选择伙伴,决定用材料做什么,给幼儿充分的活动自由度,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体育活动好玩的彩圈中我启发引导幼儿一物多玩,相互学习,并鼓励幼儿自由结伴,自由选择辅助器械,自由选择活动内容与方法:钻滚圈、抛圈、顶圈、双人滚圈、多人跳,摆不同图形跳等,在良好的环境中,幼儿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 以游戏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

游戏是幼儿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它是幼儿自由自主进行创新的活动。因此,我充分发挥游戏的创造教育功能,在体育活动家中巧妙地设计了多种游戏,以游戏的场景、情节、角色吸引幼儿融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

四、以活动启迪幼儿的创新思维

(一)引导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

体育活动具有实践性、活动性,能给幼儿的生理、心理舒适、愉快的体验。因此,我注重幼儿在活动中学,在体验中学,以主动代替被动,以启发代替灌输。在活动中,积极鼓励幼儿提问,发现问题,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鼓励多向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7篇

1.创新教育评价要体现尊重幼儿个性的教育精神,并努力通过评价促使幼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同时,还应从每个幼儿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真正体现尊重幼儿个性的教育精神。如,吴昊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己,但做事缺乏专注性,我对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定时观察和分析评价,并对近期行为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在最初活动时让他自主选择材料和内容,然后向他提出“跳一跳”就够得着的要求,促使他自我努力完成。

2.创新教育评价要注重提高幼儿的主体意识。

教师应在友爱的、相互信任与尊重的、良好的人际氛围中组织评价活动,这样不仅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能力的信任,而且有助于幼儿创新人格的形成。同时,还应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增强幼儿对评价的参与感和自我体验。在手工活动中,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具有个人价值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时,我会肯定每一位幼儿作品的长处和闪光点,对每位幼儿在独特性、创新性上的表现给予赞扬,并鼓励幼儿人人参与评价,积极主动发表看法,鼓励幼儿大胆讲出自己制作作品的独特构思、表现手法或把自己制作的作品编成故事。如,同样是水果包装网,有的孩子用它做出了美丽的“花朵”,有的用它做出了可爱的“小鸡”;又同样是“金鱼”,有的孩子是用红枣、黑木耳做成的,有的是用塑料袋做成的。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孩子们不仅在创作技能、制作策略上有了借鉴和提高,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创新的快乐。

二、坚持以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指导思想

1.创新教育评价要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

对任何一个主体而言,都存在着创造的潜能,正确的评价能激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把这种潜能运用到创造性活动中去。如,性格内向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敢或不愿进行自我表现,依赖别人的意识较强,但在自由的幼儿群体活动中,他们表现得也很积极愉悦。为了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我经常开展个体与小组相结合的活动,让幼儿自由结合形成自然小组,在小组这个宽松和谐的小氛围中,内向的幼儿也能与别人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倾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在小组评价时,每个幼儿要向小组成员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评价自己的作品,并轮流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与集体互动,表现自我,发展自我。

2.创新教育评价应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幼儿的体、智、德、美等诸方面都要发展。创新本质是综合素质的最高表现,全面的素质结构有利于幼儿长远、持续创新能力的形成,而正确的评价对这种理想素质结构的形成不仅含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还有更大的导向作用。如:阳阳是个活泼、开朗、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但动手能力较欠缺,他从不去积塑区,不会拼插一件积塑作品。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他的好朋友把他拉进了积塑区,在同伴与教师的帮助与鼓励下,他拼插了“小飞机”、“方向盘”等简单物体。在集体评价时,我请阳阳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掌声鼓励,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三、把握好鼓励性评价与诱导式评价相统一的原则

创新教育应创造出一种融自愿性、趣味性、竞争性、鼓励性为一体的评价方法,只要幼儿在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和步骤成功的、积极的表现和发展,都可以得到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是一句称赞的语言、一个赞赏的表情、一个的动作,它的目的就是促进幼儿发现自己、发展自己。

在教育评价中还有一种评价方式是诱导式,通过一步一步的启发把幼儿的思考引向深入。如在撕纸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趣味学习掌握了撕“樱桃”的技能后,教师马上鼓励引导幼儿:“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撕出了圆圆的小樱桃,再想想,还有哪些水果长得和樱桃有点像,也是圆圆的?你能把它撕出来吗?”在这种鼓励与诱导相统一的评价中,孩子们开动脑筋,兴趣盎然地撕出了具有圆形特征的枇杷、李子、柚桃……

四、掌握好即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统一的原则

第8篇

关键词:创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幼儿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好奇与想象,他们对日常事物充满好奇,渴望认识知识和学习知识。我们要创设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与创新。教师也要注重幼儿的差别,让幼儿在创新中相互学习,他们对探索科学感兴趣,为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作能力打下基础。

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深受幼儿园的重视。幼儿园不仅要开展创新教育,还取得优异成绩。

一、大力倡导创新教育,加强对创新教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并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积极培养他们的求知心,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好地挖掘幼儿的创新潜力。这种理念的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幼儿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因此,“创新教育”的实施对于幼儿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必要和可行性的。

开展创新教育过程中,在实施创新教育上有时也会步入误区。一些幼儿园为了更好地发展创新教育,建立部分科学宫,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让幼儿与教师创造各种发明与图画展览等。有的幼儿园开办了很多特长班,如跳舞、画画、跆拳道、沾泥土等,以为这就是创新教育,实质上这些都是创新教育的误区,造成特长班泛滥,虽然各种艺术教育和特长班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这些都不是体现幼儿园创新教育,幼儿园的创新教育是培养幼儿的自主、自由、探索、创新精神。

二、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创新学习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转变妨碍幼儿发展的教育观念,把观察、分析、思维能力作为培养幼儿的教学切入口,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幼儿的目标,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中发现知识,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创新意识与潜能,教师要尊重与爱护幼儿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在幼儿的世界中,理解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许多幼教工作者习惯于用循规蹈矩的教育目标去抑制甚至放弃幼儿生气勃勃的发展目标。如何将教师的教育目标转换为幼儿的发展目标是目前许多幼儿园面临的最大问题,针对此情况,可以采取“弹性计划”: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建构的过程就是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幼儿的动态性、灵活性以及开放性,教师要有灵活地追随幼儿的思想。任何计划都应该有“弹性”,允许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机动地改变、创新。当然变动要有据可依,要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样教师的劳动才称得上是一种创新劳动。

三、家园共同合力才能形成更好的新教育

幼儿园也要向家长大力宣传创新教育的意义与目的,以便于创新教育的发展,创新教育的建设需要幼儿园与学校共同的参与与配合,首先要改变家长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为教师开创创新教育得到了更大的保障,教师要将创新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统一校园与家园的教育步伐,共同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一个人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是其幼儿时期。与大人相比较,幼儿对事情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都比较强,不会考虑那么多,敢去做。对幼儿开展创新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1.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

思考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独立思考问题。正是牛顿对“苹果落地为什么不像上落?”的思考,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论。教师要正确对待幼儿的好奇心。

第9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创新教育;探索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遵循创造的规律,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并培养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为宗旨的社会活动,其内涵丰富,领域宽广。如何看待幼儿创新教育呢?首先在观念上要明确创新教育基本内涵,我认为幼儿创新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性:

1.主体性。学前期的儿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所表现出的创新由于受其年龄特征的制约,创新表现主要是低层次,低水平的,但他却是高层次创新表现的基础。每个正常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天赋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还处在发展之中,但却是最纯真、自然,最富潜能的。都能通过适当教育取得创新,成为某方面人才。

2.差异性。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具有类型和层次的差别,这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对每个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用同一模式。

3.创新性。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幼儿,都有可能做出优异成绩,其标志就是创新。对孩子来讲,只要有一点新建议,思想,观念及作法,是自己想出来的,对他自己来说确是新发现就能闪烁求知、创新放光芒。因此,对他们而言,不应一味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基于上述儿童创新教育的理解,深入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不难发现当今幼儿创新教育仍然存在许多影响创新能力发展问题,其影响因素为:

一、教育观念

1.创新性理论与观念不强。受传统观念影响和缺乏对创新本质的界定与判断,有些教师对什么样的人是否有创造性的评价模糊。如,认为只有“听话”、“老实”、“聪明”的孩子是好孩子才有创造性,对具有“破坏性”,或独立行为的学生没有把握,或在各类活动中爱插嘴,有拆卸行为和不规范行为表现的幼儿都视为“错误,缺陷顽皮,任性”,认为无创新。甚至会在言语上,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加以压制,以至扼杀了孩子们创新萌芽,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往往那些“好奇”,独立自强、善于探索、喜欢提问、“不听话”、“判逆”等学生最具有创造力。所以,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应从多角度整体评定幼儿创造力,学会分析判断,科学合理评价儿童表现,才能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

2.对创造性活动认知模糊

认为发展幼儿的创新等同于放任自流。这种观念认为:不干预孩子任何活动,就是让幼儿尽情展露创新,实际上,幼儿自发学习,缺乏教师的参与指导,不仅不能发挥幼儿的潜在价值,反而会让幼儿去盲目摸索,困难重重,又无明确目的,而导致其丧失探索的爱好。

二、教育方式

1.溺爱型。有些幼儿由于某些原因非凡受教师的关注、喜爱。平时教师家长处处的帮助与替代,纵容幼儿依靠,懒惰的性格,导致在学习上缺乏强烈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体验不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乐趣,更谈不上创新了。

2.专制型。对孩子贯用命令式语句,让孩子沿着他们设计的方式发展,这是以剥夺孩子独立性、主动性为代价的短浅发展,高压气氛下限制了思维发展。

三、教育过程

1.重模拟。现行幼儿教育要求内容较多,如美术教师画一笔,学生也跟着画一笔;音域活动,让幼儿反复跟读新单词,机械记忆。教师评价多注重结果;幼儿画的像不像?会唱几首歌?会认几个字?的确,幼儿行为需要以模拟为基础,来习得各种行为,但不能否认行为创新,不能忽视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

2.过分强调“标新立异”。有的教师为体现“创新教育”,让幼儿讲出与众不同的答案,小小年纪就要“绞尽脑汁”已不是异想天开,而达到“胡思乱想”境地。如音乐欣赏,教师放一段美丽乐曲,让幼儿依次说出听后感觉,并反复强调要和别的孩子说的不一样,轮到一名幼儿了,他想来想去,说了一句很不雅话:“我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象蛤蟆吃×××”全班哄堂大笑,教师很尴尬。活动后追其原因,他说:“好词都让前面小朋友说了,教师又不准我们说一样的,我就说了这些。”这说明培养创新精神,需要鼓励孩子标新立异,但过分强调“存异”而忽略“求同”,可能会将孩子引入“创新歧途”,所以在培养创新思维重视“存异”的同时,千万别忘“求同”。

因此我认为要进行创新教育,目前幼儿教育迫切需要改革,改革思路如下:

一、观念上

1.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所以,幼儿教师首先应该将幼儿看作一个独立、完整的主体,有自己的需要与尊严,教师与幼儿之间应是一种平等互动关系。教师不再是一味灌输知识,而是如何调动幼儿学习的“三性”。应带一颗童心看待幼儿行为。既需要、爱好、好奇、冒险、自信是典型创新能力的体现,教师要理解保护幼儿创新表现,使之成为幼儿稳定的心理品质。教师也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幼儿创新的支持者。

2.树立尊重每个幼儿的教育观

幼儿是有丰富个性的个体,是生命主人,有该年龄段一般身心特征和心理色彩。作为个体又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其创新能力是有个别差异的。因此,教师非凡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其想法与作法,使幼儿在各自水平上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实践中

1.改革课程目标体系

幼儿创新教育应是一种渗透教育,因此,在各科制定目标和选择教育内容 时,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一些创新教育的要求,如续编故事,编谜语;听音乐编动作;自编动作;自由作画,自制玩具等。

2.营造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

这里教育氛围旨在利于发展儿童创新能力的条件、情境、场所等物质方面,要为儿童提供充裕时空和材料,保证有自由活动,操作条件。精神方面,要形成宽松和谐愉快心理环境,使儿童自由思考、想象、选择,做出决定,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3.培养幼儿创新学习方法

①指导幼儿体验性学习,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或创设的环境中体验自己感受和某种感情道理。

②教幼儿操作学习。在生活中认识事物特征,理解形态、因果关系,掌握动作要领如弹唱、绘画、手工、舞蹈等技能技巧。

③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学习。因日常事物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因果关系变化特点,教师口头描述幼儿难以理解,只有给幼儿提供某些条件和材料才会收到意想不到效果。如教师运用创设情境式障碍,启发诱导,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其中道理规律,将使他们铭记终生。

4.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直接会影响到活动过程和效果,教师评价不能仅局限于最后结果,而更注重评价过程中主体发展的程度,同时也要考虑到个别差异,要答应幼儿尝试错误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5.倡导教师创新工作

如何将教师教育目标转为幼儿发展目标,对此提出“弹性计划”(即“生成课程”):把课程设计看作是教师、幼儿、家长及社会共建过程,也是具有高度动态性、灵活性、开放性过程,不盲目追随计划,而是灵活有目的的追随幼儿。计划应有“弹性”,教师可视具体情况,灵活改变创新。

以上仅是学前幼儿创新教育的初探,可以说学前幼儿创新教育任重道远,更好的改革措施尚需在今后实践中做出不懈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学前教育研究.2007.7-8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 秦元东.幼儿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4] 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第10篇

【关键词】幼师教育创新培养

创新是知识时代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是当代经济竞争的关键要素。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对教师创新想象力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和要求。而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幼儿正是思维开始萌芽的年纪,对事物处于强烈的好奇心,渴望知识。幼师在指导幼儿教育中起着关键的因素,幼师教育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思维的形成。

一、创设民主氛围,让教师敢于创新

民主氛围是指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教育环境下,幼儿教师才会敢于创新,勤于创新。幼儿教师在教育中思维的开放度与教育环境的宽松度直接成正比。学校教育要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教师的创新想法和创新行动要给与积极的鼓励和支持,不能因为幼儿教师的一些“另类”想法而对其进行嘲讽甚至批评。在这样一个平等友好、民主和谐的心里环境下,幼儿教师的思维是活跃的,思想是开放的,他们会积极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提高学校的创新教育水平,因为他们知道说错了不会遭到嘲讽和批评,而对学校有利的改变会让他们受到尊敬。让园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尊重。在这样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中,幼儿教师会积极的贡献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本质工作争取做到最好,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积极向上的迎接挑战。

二、组织安排,让教师善于创新

幼儿园的制度结构安排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幼儿教师的创新思维培养。如果幼儿教师的课堂时间安排的比较紧凑,那么幼儿教师的学习时间就会比较少,相对的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味着打破陈规,进行新的改造和变化,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日积月累,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因此,在教课时间上,应尽量把幼儿教师的时间安排的有弹性。幼儿教师的弹性时间可以保证创新学习的必要性,可以让老师自由的进行教育创新而不会受到打扰。

其次,园长应该知人善用,对于幼儿教师的长处和短处应该了解清楚。尽量发挥幼儿教师的优势,避免幼儿教师的短处,调节幼儿教师之间的关系,促进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让幼儿教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是否得到满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知识是否渊博,由于我国教育现实的特殊性,我国的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这严重的阻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影响了幼儿受到的教育水平。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期间,应该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水平,这也为幼儿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园长也有义务帮助幼儿教师提高和完善自身,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开设讲座、专家指导、看书活动、学历进修、教学练兵、外出学习观摩等等。

三、科学合理的评价,让教师乐于创新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知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每个人都拥有无穷的创造力,创造力人皆有之。因此,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幼儿教师创新成果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创新的过程是艰辛的,幼儿教师在教课之余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园长应该多样的奖励机制,对于幼儿教师的创新进行积极的奖励,这也会极大地鼓励幼儿教师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典型的创造性教师予以大力扶持,使之起榜样作用。还要经常向教师提出中等程度的成就目标,经常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作详细具体而及时的反馈,不断加以鼓励、强化、纠偏,形成对工作稳定的热情,从而激励教师的创造意志。

其次,幼儿教师自己也应该注重自己综合素质的创新,不能拘泥于现在,抱着稳步不前的想法。幼儿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思考,知道自己的优势和短处,多看书,多交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课期间,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想法和创造能力,用不同的教课方法鼓励幼儿多样化思维的开发。

四、结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发展的源泉,它同样也是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动力所在。创造是艰难的,创造也是快乐的,创造更是无止境的。幼儿教师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展的潮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建造一支创新教师队伍,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事,更关系到多方面的要求。幼儿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其他科学一样日新月异,幼儿园教师要跟上时展步伐,事实创新教学,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

参考文献

[1]陈新晖.当前幼儿教师创新素质缺失的现状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03期

[2] 苏伟玲,李岱玲.关于幼儿园开展创新教育问题的研究[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11年04期

第11篇

一、在活动中对孩子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在学前创新教育中,儿童的创新性发展还表现在幼儿的动作当中,因为孩子们的动作活动是开展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表现,儿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运动,儿童的活泼好动,正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发展的最大时机,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对孩子们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中,他们的创新思维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从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呼吸、脸色以及出汗程度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对儿童的活动量和运动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控,因为只有科学地安排他们的运动过程,才能达到健体强力的效果,进而也才能促进他们个体创作性思维发展的作用。

二、要重视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也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主要是以“创新”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针对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出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他们的这些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此外,在构建学前教育的创新体系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基础的教育当中,在创新教育中去完成基础教育,在这个整合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地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打好基础,进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促使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目标

在过去比较传统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经常会认为儿童还不能分辨出事物之间的好与坏,很多教师还认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等都需要教师给予引导,这样的教学结果就会导致幼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完成,教师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照着样子去学、去做,这样的教学观念长久下去,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灌输这样一种想法,每次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习,这样的教学后果就是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促使教师在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事事亲力亲为,要让孩子们主动地去追求学习的本质,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独立地解决一些问题额困难。在这种思维创新的学前教育的理念引导下,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本质有个特殊的认识和理解,在整个的教育活动当中不断地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以此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思想和观念。

四、创新教学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的设置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建立,有利于学前教育课程的设置,为学前教育的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支点。学前课程的内容是涉及到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但是又不同于学科的知识,其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应该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它既要考虑到儿童身体的和心理方面的全面发展,还要包括儿童生活的全部范围,这样,在采用学科互涉路径的课程设置的过程当中,才能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而且又为学前教育的研究理论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支点。学前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过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前教育对于培养孩子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幼教机构所的重视。现代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创新理念穿插在其中进行教学,同时,还需要广大的学前教育工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来不断地完善这一体系。因此,只要学前教育工作者在遵循新课程理念改革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原则来进行培养,学前教育创新一定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而且还能够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到接受知识洗礼的过程中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作者:颜星明单位:辽宁省彰武县二道河子九年制学校

第12篇

幼儿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基础,其发展对于培养我国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及增强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影响了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因此,在时代号召向,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以及创新。本文从幼儿教育课程教学实际出发,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为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改革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

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改革

一、引言

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其改革的进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将会受到各方面影响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以及方法应用问题。在全民倡导创新的背景下,教育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模式的改革。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将大大提升幼儿对于课程的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将优化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教育的整体性发展。因此,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素养的提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于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视力度并采取有关措施加以支持。

二、幼儿教育课程改革模式

1.了解课程要素,分析课程构成

对于幼儿教育课程体系而言,课程的框架以及结构是组成幼儿教育课程的基本部分。因此,要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变革,首先要从了解课程组成部分以及熟悉课程要素等方面出发。幼儿课程模式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幼儿在该课程中是如何进行学习和发展的;第二,如何优化该课程的组成以此为幼儿提供更加全面、更加贴切的课程教学活动;第三,在该课程教学中,幼儿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认识是如何养成的以及如何变化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对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进行变革之前,首先要对以上三点获得清晰、准确的理解。其次,教育工作者要进行课程结构的变革以及创新。首先,幼儿教育课程并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多个课程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各个课程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应该认真分析幼儿教育课程结构,从优化教学内容涉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加强课程教学后期反馈等方面对每个课程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结构进行改革,以此提升教学的效力。同时,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该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例如幼儿教育中美术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课程结构是不同的,在进行改革过程中,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实际分析课程特点。

2.明确课程价值,优化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价值的明确以及课程价值取向的优化对于改革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价值的明确以及优化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另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优化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端正教学态度、认真履行教学义务。传统幼儿教学课程教学中,对于课程的价值观念一直以来都不是十分明确的,每个课程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特点,而每个课程也又衍生出一系列的课程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在众多的课程模式中端正价值取向[1]。首先,在课程观念方面,我们应该明确幼儿教育课程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幼儿素养而服务的。教师对于幼儿教育课程内容的优化不仅仅在于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知识,而在于充分尊重幼儿成长发展特点、满足幼儿发展需求,为幼儿的学习以及成长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因此,在课程价值取向上,教师应该秉承全面发展以及全面提升的价值观念。其次,教师要学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活动,体现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

3.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模式

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模式是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作为幼儿教育的主力军,教师更加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模式。21世纪的教育是变革的教育,同时也是创新的教育。而对于幼儿教育而言,课程模式的变革以及创新是建立在全面分析幼儿教育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改变教师主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同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儿童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课程模式的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幼儿1教育课程发展体系中,学生的发展是处在首要位置的。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变革教学理念、突破传统教学禁锢,以此激发新课程模式的活力。

4.强化目标意识,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意识的强化以及课程目标的确立对于幼儿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要求下,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首先要确立改革目标,以此提升课程模式实施的效果[2]。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根据本国国情以及发展特点来制定和确立。另一方面,幼儿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也要与幼儿自身成长以及发展状况相适应。因此,国家以及学校要确立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增强课程模式改革的针对性。同时,在课程目标确立之后,教师以及学校要不断对目标进行调整,以此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变化,增强教育目标的同步性以及时代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展的背景下,课程模式的变革对于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应该从了解课程要素,分析课程构成、明确课程价值,优化课程价值取向、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课程模式、强化目标意识,确定课程目标等方面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此促进课程模式的创新发展,增强幼儿教育课程教学的活力以及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我国幼儿素养的提升。

作者:吕园园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