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22:0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何当金络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快走踏清秋的上一句是“何当金络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这首诗的名字叫做《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这首诗表面上是歌颂马匹的,其实是在借物抒情,感慨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
这首诗的原文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前两句是描写了边疆的景色,婉约的说出了自己想为国效力的决心,后两句就是感慨自己没有人赏识的无奈,渴望自己能够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愿望。
(来源:文章屋网 )
1、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秋风起边雁,一一向潇湘。--边上【唐】齐己
2、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3、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从军行【唐】王昌龄
4、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信安王幕府诗【唐】高适
5、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燕歌行【唐】高适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马诗【唐】李贺
7、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早春边城怀归【唐】崔湜
8、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平胡【唐】李隆基
9、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从军行【唐】崔融
10、广漠杳无穷,孤城四面空。马行高碛上,日堕迥沙中。--边城晚望【唐】许棠句子.
美景不容错过
《醉逍遥》此次资料片“坠星之巅”在原有世界观架构的基础上,开放多达10张地图的全新场景。不同的地貌,不同的季节,融合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暑期假日若你是风景党,但又懒于跋山涉水,那大可在《醉逍遥》游戏中探索那上古传说的奇观美景。
TOP 5贾部前锋营地—香蕉林
来到“贾部前锋营地的香蕉林”突然让我回忆起早年一则趣文,在西双版纳勐满镇的一家农户,霸道野象在一夜之间毁掉4167株香蕉树。更为奇异的就是这群野象白天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到半夜就出来偷袭,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生活在前锋营地的这群大象,体态憨厚,时常扇动那对大耳且还喜欢到处瞎晃悠,貌似非常清闲。转了好大圈才发现这里虽然叫香蕉林,但成熟结果的香蕉却所剩无几??
TOP 4美人蚺海岸—侥僬国海域
“美人蚺海岸”听这名字原本以为是类似海岛胜地海南之类的地方,到了才发现天朗之别啊,海滩边到处是破碎的渔船。走着走着一只硕大的海龟吸引了我的目光,可还没靠近就发现三只海妖从水里慢慢向岸边靠近。接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三只身材瘦弱的海妖像发了疯似的用爪子猛袭海龟,不到10秒,海龟就倒下了。最后从当地村民那得知这里原本一片安宁,由于侥僬国沦陷后,这里边成了三不管地带。见状小编赶紧撤离,这边也太恐怖了吧。
TOP 3焱雀之地—仙人掌沙原
沙漠不单单只有漫天黄沙与兽骨枯木般的萧瑟,更有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般的浪漫。在这辽阔的沙漠,仙人掌是绝对的主角。这也难怪,那么干旱的地势很难再生长出其他植物。这也印证了爱德华兹说的:“这是成功策略的一个好例证,这些植物在这些环境下真的做的很好。”
TOP 2澹龟之地—风雪栈道
“风雪栈道”是小编非常推荐的观光场景,走在满是风雪的悬崖间,看着石燕成群结队,唧唧吖吖觅食寻伴,另外只有在悬崖上才能长得出来的那种松树,枝条舒展,凌空飘逸,这些绝美的景色会冲谈你胆战的心惊,让人无畏地再往前走下去。也许这就是一个人出游的好处,无须考虑别人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随心所欲,一个人的出游,看似留给自己的空间很小,其实可以无限扩大,当一个人把寂寞当成乐趣时,也许会觉得世界上让你留恋的东西会更多。
TOP 1苍龙之地—盈星泉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醉逍遥》最新资料片中史诗级副本“坠星山”所在地盈星泉,这里山清水秀貌似一片祥和,但实际暗藏玄机,从沿路的村名打听得知:古黄氏族的勇士们纷纷前来挑战,但都无一幸免。看来这个史诗副本难度不小,根据官方资料显示在固定时间内将Boss击杀后便可开启隐藏副本。
一、时机“活”一点
测评的时机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教学前的测评便于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学中的测评利于及时掌握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教学后的测评则多用于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目前,人们往往注重教后的测评,而忽视了教学前、教学中的测评。教学是动态进行的过程,把握时机,及时、灵活地进行测评能更好地引导、调动学生学习。
在古诗文教学之前,教师不妨先组织一次测评――指名朗读全诗,说对诗人、写作背景等的了解。学生进入课堂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学习《赠汪伦》之前就知道李白,并读过李白的诗;在学习《悯农》之前就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耳熟能详。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以学定教,教学将更具针对性。
深入古诗文学习过程中的相机测评则更有必要,尤其是在学生易混淆处,或是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刻处。以《学弈》为例,全文仅83字,“之”在文中出现6次,且意思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如,在“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作助词“的”,在“思援弓缴而射之”中作代词指天鹅,在“虽与之俱学”中作代词“他”指前一个人。若课文学完后再行检测,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检测,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文“因词解字,因句释词”的基本原则。
再如《宿新市徐公店》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关于“走”的意思,教师可以提供若干解释条供学生选择。“不愤不悱,不启不发”,这一小小的检测,引发了学生的好奇,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原来,此处的“走”字并非如今常用的“行走”之意。观其金文字形,逼真抽象出摆动两臂跑动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字的本义就是“跑”。明白了“走”的意思,对学生理解诗句、想象画面、感悟诗人情感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二、形式“活”一点
为考查学生记诵积累古诗文的情况,以及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教师多采用背诵、默写、填空的方式进行检测。但事实上,纯粹背诵、默写只是“积累”的一方面,并不能与“积累”画上等号。真正的“积累”,应建立在了解古诗文意思、领悟诗人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并能将所读所背在语言实践中恰当地运用。因而,为促进真实有效的积累,测评的形式须得“活”一点。
1. 诵一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文学习提出的要求不同――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则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三者的共同点是――“诵读”。对小学生进行诵读古诗文的测评,考查其字音、节奏是否正确,以及对古诗文的领悟程度,意图促使其在诵读中理解、感悟、体验,并传承中华民族的吟诵传统。考查时,应避免生硬机械的模仿,而追求理解基础上的吟诵表达,可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比如,考查诵读古诗《竹石》时,一学生以高亢的语调读得铿锵有力,另一学生则读得沉稳而不失坚定。教师分别问其原因。读得高亢的学生答:“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风,我要响亮地告诉它们:我不动摇!”另一位则说:“我在告诉自己,只有深深地往下扎根,我才能站得稳,站得牢!”二人的处理方式不同,却都将自己带入诗歌,读出了对竹石品质的理解,因而无对错之分,都应予以肯定。
2. 演一演。
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将所学的古诗文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能激发其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且有助于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验。以《秋思》一诗为例。诗人张籍借助寄家书这一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片段,细腻而真切地表达出浓郁的思乡之情。诗歌寓抒情于叙事,颇具场景性,适宜表演。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剧组”,以“演”代“讲”,以“演”代“测”,鼓励学生自己解读、自己感悟。为使团队取得好成绩,学生们积极投入学习中――“洛阳城里见秋风”如何呈现?“秋风”如何“见”?诗人“见秋风”会怎么想,怎么说?“行人临发又开封”,“开封”几次?每次“开封”后,诗人会如何做?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发了“剧组”的思考、讨论,激活了全体成员的思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参与和自主学习,避免教师的琐碎解析,这是比“演得像不像”“演得好不好”更可贵的。
3. 用一用。
无论是纸笔检测,或是口头测评,都应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古诗文中的经典句段、成语典故等进行运用,使之融进学生的语文生活,积淀成文化基因。而恰当运用的基础,正是充分地理解、记忆。
用所学的古诗句谈阅读感受,是运用形式之一。如阅读《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后,让学生引用恰当的诗句赞美文中的扫路老人。学生的答案不尽相同。有的引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赞老人老当益壮,老有所为;有的引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赞老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这样,既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又巩固了对古诗文经典语句的记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想象画面说、写故事,也是一种运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教学《杨氏之子》一文,就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加上人物的外貌、幼鳌⒂镅悦栊矗将文章补充得更生动。在此基础上,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古文与现代文比较,体会其中之妙。运用的方式很多,诸如“提供语言情境写诗句”类题目,既考查学生记忆古诗文的程度,还能考查学生理解与运用的情况。
三、警惕“活”的误区
让教学测评“活”一点,并非脱离课程标准,无视古诗文教学的主旨,罔顾学段特征,而应该“活”得适度,避免陷入误区。
1. 不为“积累”而积累。
曾见到这样的题目――
请写出三句带有“在”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含有“鸟”“语”“花”“香”的古诗句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题者的初衷或许是考查学生积累古诗文的程度,只有背诵的古诗文达到一定数量,才能从中提取出题目所要求的诗句;也只有背得滚瓜烂熟,才能准确写出相应的诗句。但是,细细推敲,不免困惑:学习古诗文仅仅是为了记忆?能脱口而出带有“在”字的诗句有何意义?学习古诗文,不应为“积累”而积累。
2. 不为“应用”而应用。
这是一道提供语境填诗句题:这次竞选又失败了,我十分沮丧,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我什么时候才能?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呀!
命题者提供的答案是“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连起来读之――“我什么时候才能‘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呀!’”甚觉生硬,语病明显。即便学生能勉强“套”上,并得到相应的分数,对其语感的培养亦无益处。专为“应用”而生造语境,可谓牵强。
3. 不为“活”而罔顾学情。
你知道以下诗句中加点的字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吗?请写在横线上。
平明送客楚山孤。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___。
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的意图或许是考查学生对所学古诗的理解程度与记忆程度,学生必须快速地由诗句回忆出完整的古诗及其意思方能作答。不过,如此题目对于小学生显然难度太大。若说联系诗题可知“客”即“辛渐”,“故人”系“孟浩然”,但小学生怎能写得出杜甫的妻儿姓名?若只填“妻子、儿子”,显然与题目要求又不相符。可见,如此检测脱离学生的实际并不可取。
古诗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诵读古诗词的目的
诵读古诗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咀嚼、玩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人类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同时,优秀的古诗词将成为促成学生人格的全面成长,启迪他们一生的源头活水。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丰富自己的语言。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词数量偏少,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如果希望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不断学习、提高,就要补充大量的名家名篇,使学生融会贯通,学有收获。
2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贯穿古诗词的教学
2.1唤醒诵读潜能,调动诵读情感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发展的高峰阶段,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佳年龄诵读经典,将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通过轻松愉快的诵读活动,将使他们的识记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记忆力。
只要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领略诗的音乐美,并发挥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记忆潜能,使学生有诵读的愿望、兴趣,不用老师督促,自然而然地背诵古诗,同时发展了记忆能力。
2.2提高诵读认识,激发诵读兴趣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指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心理倾向。让学生吟诗背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味古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了。因为我们引导学生诵读的都是古诗中的精华,这些诗词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像唐朝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学生只要知道了“金络脑”的意思,就能大致了解诗歌意思了。老师只要再引导学了解诗人生平,生体会到诗人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跃跃欲试的情感即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突破理解的重点、难点,就一定会更加喜欢诵读。如果老师再组织一些课堂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将把诵读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恐怕比背诵几百首诗词对学生素质的积极影响更大。
2.3感悟诵读快乐,促进诵读体验
陶行知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虽然诵读古诗词重在“诵读”,但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精炼,年代久远,内容深刻,表现着作者的丰富阅历,因此有些不易为小学生理解。他们往往能把一首诗词背得滚瓜烂熟,却不明白诗词内容,自然没有兴趣。
如果学生从小就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诵读声中长大,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诗词所包含的意境和韵味,体验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到爱的美好,体验到诗词的美妙,生命的崇高。这必将对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2.4提高诵读水平,培养诵读能力
小学生做事往往带有很浓的情绪特点――做得越好越愿意继续做。同样,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学生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他们的成就感,对诵读水平高的,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诵读水平低些的,只要有进步,就应当场表扬,加以赞赏,这样也会让他得到一种成就感。慢慢的,在学生对诵读有了一定的积累、兴趣、体验之后,就要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帮助他们了解押韵、对仗、平仄等知识,使他们从诵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诵读实效。
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诗词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学生一遍遍地诵读朗朗上口的诗词,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在诵读中不断地探究诗词的内涵,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诗歌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表达能力……他们必定会对祖国语言、民族文化产生深深的热爱之情,对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成为一个有爱心、有信心的人。
2.5收获诵读成绩,养成诵读习惯
论文摘要:解读古典诗歌应遵循其本身的风格选点切人,把词语和意象作为解读或欣赏的切人点。选择词语切人,体察其情境意义,把某一词语所传达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结的特定时空范围及与之联系的一切“关系形象”中去综合考察。选择意象切人,分析其表达方式的特点,结合古代诗人“神会于物”的特点,把会于物的神发掘出来。两点切人,纵深发掘,再现古典诗歌中的意、志、趣、艺。
古代诗人很早懂得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为了发挥诗的抒情功能,多方面探索,特别是把抒情同写景结合起来,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为了抒情的需要,古代诗人精心锤炼语言,使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当诗人要表达某种情感时,他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形象来传达,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艺术手段。古典诗歌本身的这一特点,就为我们明示出解读的方法:选点切人,纵深发掘。即把语言和意象作为切人点,向纵深发掘出古典诗歌中的意、志、趣、艺。
一、词语切入
古典诗歌一向是以精于炼字著称,诗人在选择、铸造语言的时候,总是竭力追求言简意赅、辞约义丰,追求含义无穷或意在言外的效果。因此,分析诗歌的语言,实际上是探求古代诗人“精于炼字”的苦心过程。探求诗人“精于炼字”的苦心,必须把诗人选择、铸造的语言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即理解词语的情境意义。情景意义的理解需要通过语境体察的过程深切领会普普通通的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里焕发出来的艺术光彩。
要品味一个词语的情境意义,必须多角度、多方位地伸展思维的触角,把某一词语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结的特定时空范围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切“关系形象”中去作综合考察。
《琵琶行》的开头:“得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白氏长庆集》)枫叶、荻花,字面意义枫之叶、荻之花而已。要领会其情景意义,就必须把它们放到特定的时空范围—得阳江头和秋之月夜去琢磨:秋天枫叶流火,荻花吐白,在月光的笼罩下,自然红得黯淡,白得凄迷。得阳江头由枫叶、荻花点缀,便越发显得凄清、宁静,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再从“关系形象”的角度深人钻研:与“枫叶”、“荻花”相关联的形象除月光外,一是瑟瑟秋风,一是感知主体,即诗人自我形象。红得黯淡的枫叶,白得凄迷的荻花在瑟瑟秋风中苦苦挣扎,前者从整体上强化了萧瑟、凄冷的氛围,后者使这一词语的全部情感意义找到了归宿—诗人滴居江州的郁闷心情。
古典诗歌词语的时空关系考察把握并不十分困难,而对“关系形象”的探究则往往存在一定难度。“关系形象”正是词语的情境意义体现得最充分、最有魅力的所在,因此,对“关系形象”的研究越发显得重要。古典诗歌中用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关系形象”,我们只有扩散思维的指向,找足找满与某一词语所传达出来的客观形象有联系的关系形象,词语的情境意义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昌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杜少陵集详注》)诗中连用号、卷、飞洒、挂、昌、飘转、沉八个动词。这八个动词共同涉及的“关系形象”主要有三方面:风、茅屋和诗人自我。狂风之大,屋破之惨,再现了大风破屋的情景,这一层比较明显,不难发现。而风中目睹破屋情景的诗人自我这一方面的深层形象却难以顾及,那么我们就看不到一个衣衫破旧,在大风中焦灼不堪、愁苦无奈的诗人形象。
《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少陵集详注》)其中的“走”字,从诗句表面看仅涉及动作的发出者—耶娘妻子;其实不然,还涉及动作的趋向者—行人;动作的目击者—道旁过者,即诗人自我;动作的施动者—唐朝官兵。从四方面的“关系形象”人手,深人研讨,就不难发现,一个普普通通表示“跑”的意义的“走”字,在这里既写出了行人眷属们一路追奔呼号的形象,表现了他们与亲人生离死别之际内心极度的悲枪、绝望,还透露出“行人”出征的仓促,又刻划出官吏的穷凶极恶、驱赶“行人”的形象,更传达出诗人寄寓其中的满腔悲愤。
二、意象切入
所谓诗人的意象,是指主体(诗人)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在文学语言中的融和和契合。换言之,它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说得再简洁些,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形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基本的艺术手段,它总是漫染着诗人浓烈的主观感情,寄寓着诗人曲折深幽的情趣意志。王夫子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鲁斋诗话》)这是对古代诗词情景交融艺术的总结和概括。读古典诗歌要学会对形象的分析,结合古代诗人“神会于物”的特点,把会于物的神发掘出来,才能从层见错出的具体形象里发掘融合于其中的情感。
一般地说,意象按其表达方式可分为四种:
1、描述性意象。就是通过描述具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这类意象几乎都是以自然景物的客观状态出现,暗中渗透了诗人的情感、意志和审美情感。对于这样的意象,读者应体会景物所组成的画面色彩,通过对景物色彩的寻味体会出诗人的情感。
一般来说,诗人笔下的景物色彩总是与诗人的心境相吻合,景“忧”情忧,景“喜”情喜。《涉江》:“人淑浦余擅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犷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蔽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楚辞·九章》)这段描写了淑浦山地景色:深林冥冥、猿犷出没、山高蔽日、幽晦多雨、镶雪无垠、乌云袭击。诸多景物交织出一个肃杀冷漠、扼杀人的生机与活动的原生状态的荒蛮的深林境界,其色调大致可用两个词概括:荒寒、冷峻。身处这一恶劣环境中被无罪放逐的诗人心境,即由此可见:荒寒一凄苦、寂寞、愁绪满怀(哀吾生之无乐);冷峻升孤傲、倔强(不变心以从俗)。
杜甫《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昊万里船。”(《杜少陵集详注》)这首诗统篇写景,景物的色调和人物心境的关系也密不可分:朝气蓬勃,情趣盎然升热爱和赞美大自然及春天。
有些诗中,画面色彩和诗人心境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一种蕴藉的关系。这就需要于进一步对画面色彩进行调色。《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苏州集》)这首诗描写了这样一幅画面:涧连幽草,深树鸟鸣,野渡自横,晚来潮急。其色调是荒僻、孤寂,如果把这种画面色彩简单地和诗人心境对应起来,那就歪曲了诗的本意,“独怜”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诗人对此景独有情钟,这样,就给画面涂上一层“喜”色,自然流露出恬静趣味的隐士心情,高雅志趣。
2、比喻性意象。就是通过喻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这种意象在诗中有的比较明显,一眼就可以看出,有的比较含蓄,明写景物,暗写人事,需要细心领会。后者注意从分析喻体形象人手,然后找出与之对应的关系—本体形象,最后点明喻体形象和本体形象的“相似点”。
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杜少陵集详注》)此处,诗人采用了许多比喻性意象。喻体形象“片云”·—一片浮云,在天空中愈飘愈远,和月亮在深夜里相对,共享孤独。本体形象(诗人)—飘泊不定,思归不能,孤独寂寞。这里诗人自比“片云”,生动贴切,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鲜明地表达出孤独寂寞之感,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同样诗人用老马自比:老马能识途—老人仍可用,表达诗人壮心不已、希望皇上重用的愿望。
孟浩然《临洞庭》:“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揖,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集》)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曾任宰相的张九龄的。前四句写景,诗人面对湖水生出渡湖的意思,从而自然引出后四句,即上书张垂相的内容,也是诗的主旨所在。喻体形象“欲济无舟揖”—想渡过湖水苦于没有船和浆,本体形象—诗人想出仕苦于没有引荐自己的人。以“欲济”比喻想出仕,“无舟揖”比喻没有引荐之人,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愿望—希望别人引荐自己。最后两句用“垂钓者”比喻执政者(本诗中指张九龄),“羡鱼情”比喻诗人出仕的愿望,更委婉地表述了诗人对张九龄的希望和自己积极出仕的心情。诗人虽有求于人,却无乞求之相,无吹捧之辞,含而不露而又用意分明,全借助于比喻性意象。
3、拟人性意象。就是通过拟人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这种意象,诗人赋予以生命和情感,和诗人自我之间形成情感对流。“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物之情感即诗人情感。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稼轩长短句》)上闽景物描写的中心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看见稻花,闻到稻香,可知年成。但在稻花香里说好年成的却是蛙不是人,蛙也为丰年欢唱,无知之物尚且如此,付出辛勤劳动的人,在丰收在望时的兴奋心情及诗人对丰收喜悦的感情,就不言而喻了。
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太白全集》)诗人赋予山以生命和情感,将山人格化,山跟人彼此相看不厌,说明诗人和山互不厌弃,相依为伴。山喜爱诗人,因为诗人也是孤傲、高洁;诗人喜爱山,因为山也孤傲、高洁,不象人世间那样肮脏。这样不仅增加了诗的情趣,而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孤独和嫉世愤俗的心情。
4、象征性意象。指通过象征体形象,使情思具体化。这种意象常常作为写实的景或物出现于诗中,但绝非仅仅是实景和实物,而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借托之物,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种意象的分析,读者应借助必要的背景材料,否则难以体会出象征意义。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长吉歌诗》)如果不了解李贺所处的安史之乱后,国家元气大伤,统治者奢侈,宦官专权,藩政割据,外族侵扰的时代;如果不了解青春年少的李贺,一腔热血,不忘驰骋疆场一展雄才,却始终得不到当权者的器重这样的思想,那么,就很难看出诗中骏马的境遇和期望正是诗人自己的生活和理想的写照,马只不过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借托之物。诗的一二句先勾勒出骏马活动的背景,这壮阔的场面、辽阔的地域,是骏马思之若渴、施展才能的最好天地,又何尝不是诗人实现抱负的理想之处?三四句正面写骏马,真可以说“此马非凡马”,它有抱负,有才能,勇武神骏,英气勃勃。这匹膘肥力足,跃跃欲试的骏马,不正是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诗人吗?“何当”二字,明写骏马的愿望和豪情,暗写骏马现实处境的悲哀,可悲的是,骏马的愿望终究不过是一种难以实现的梦想而已,“何当”是询问,也是感慨,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慈情绪全灌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