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20:21: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下册数学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学期我任教四(3)班和四(4)班。四(3)班现有43人,男女生比较平均,课堂纪律相对来说比较好。有十几个学生上课非常积极,每一个都会抢着回答,有个别学生还能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思维能还是比较不错的。当然也有几个比较调皮的,特别陈越同学不仅上课不认真听,而且很会捣乱,时不时地会突然发出一声尖叫。打乱了课堂教学,我是苦笑不得。四(4)班现有42人,由于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跟他们接触的多,交流的也多,对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这个班的学生也很给面子,上课都非常积极,动手操作能力,同学合作能力也相当不错。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因素。希望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能够有所提高。
二、教学内容及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的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三步计算文字叙述题的解答方法,理解连乘和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对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检验,会看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混合运算,能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1]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2、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重点:学会小数的意义、单位,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应用以前学的方法求近似数。
难点: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性质的应用,正确按要求近似数。
3、小数的乘、除法。
重点:掌握计数方法,知道小数乘、除法同样可以用整数简算的方法进行简算。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正确进行简算。
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重点: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三角形的垂线和平行线,各种图形特征的应用。
五、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和学生学习情况,这学期数学教学,我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 …………………………………………… 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与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 ……………………………………… 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4课时左右
5.整理和复习 ………………………………………… 1课时
五、期中复习考试
六、三角形 (6课时)
1.三角形 …………………………………………………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 ……………………………………………2课时左右
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八、统计(4课时)
九、数学广角(4课时)
管家 ………………………………………………………1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六、教学进度表课时安排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2月9日—2月15日
四则运算
4
2
2月16日—2月22日
四则运算及单元复习测试
位置与方向
3
1
3
2月23日—3月1日
位置与方向
1
婚假3天
4
3月2日—3月8日
位置与方向及单元复习测试
乘法运算定律
3
1
5
3月9日—3月15日
乘法运算定律
简便计算
2
2
6
3月16日—3月22日
简便计算
营养午餐
3
1
7
3月23日—3月29日
第三单元复习及测试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
3
8
3月30日—4月5日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
清明节放假
9
4月6日—4月12日
生活中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
1
10
4月13日—4月19日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4
期中考试
11
4月20日—4月26日
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测试
3
12
4月27日—5月3日
三角形
4
五一放假1天
13
5月4日—5月10日
图形的拼组
第五单元复习测试
2
2
14
5月11日—5月17日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4
15
5月18日—5月24日
小数的加减法及单元复习测试
4
16
5月25日—5月31日
统计
4
端午节
17
6月1日—6月7日
数学广角
4
六一
18
6月8日—6月14日
总复习
4
19
6月15日—6月21日
总复习
4
20
6月22日—6月28日
知识梳理
期末考试
七、针对学生提出的措施
切实加强纪律观念和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文明学生评比相结合,要求学生能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力求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有创意的课堂。
2、 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相结合, 使学生觉得学习有用, 有趣, 易学, 富有成就感。
3、 课堂教学除上好新授课、练习课、复 习课外, 适当延伸。补充一些兴趣课内容, 尝试上专题课
4、 注意学生动手操作, 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 展示实践结果。(尝试教学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其他学科相结合, 突破学科界限,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几个“训练”
5、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防止死记硬背, 尽量使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得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规律。
6、 变式题的训练: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前提下, 加强变式题的练习,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 创新思维训练。将创新思维训练融入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中, 力求每一课都有一至两个训练点。
8、抓好质量监控,从平时起密切注视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力求做到以下几个过关。
9、 当堂课当堂作业过关, 课堂作业量少精题,大部分力求在课堂内完成,最迟不能迟于中午。
【2】
>>更多同主题文章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关键词:先学后教;“学本”开发;自学导航
一、开发“学本”的背景
“先学后教”有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促进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出“先学后教”是对“教与学的关系”的认识的觉醒。近些年,在国内已有很多学校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与尝试,做得特别有影响力的如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学校。这些教学改革的根本理念都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这些实验都为我们这个设想的提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同时也给我们很多借鉴与启发。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以及背景的分析,我们进行了在小学如何开发“学本”,让学生预习以及如何利用学生预习产生的问题推进课堂教学的研究,以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教师的“教”切实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二、开发“学本”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
“学本”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的促进学生有效自学的本子,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学本”的开发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1.能引导学生更有效地预习,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以及对所学的知识意义进行主动建构。
2.通过“学本”的使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学习品质。
3.通过“学本”的相关实践与研究帮助教师树立“以学定教”以及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观念。
4.通过研究开发的“学本”以及实际运用过程中总结和提炼出的经验为其他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意义。
三、“学本”的开发与尝试
我们的实践与思考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自学本”
开学初,我们在四年级开始尝试着去做,提前一天给学生布置要自学的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把学到的知识记录在一个专用的本子上,其实就是每位学生给自己准备的一本专门用来记录自学所得的练习本,我们把这个本子叫做“自学本”。
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做得比较好,能做到自己自觉、自主、有效地进行预习,完成“学本”,能够清晰地总结出主要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四(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先自学,有的学生罗列出了他认为重要的本课知识点;有的学生只会抄抄例题,以为这样就是自学;有一些学生会给自己编一些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但大部分学生只能用很笼统简单的语言去概括自学到的内容,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自学,不知所措。
发现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后,我们就思考: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该做些什么?我们试图通过老师设计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学,有效自学。
2.第二个阶段——“学本”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依据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内容进行了学本的开发,初步形成了学本的内容体系和学本上引导学生自学的“问题”设计。学本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第一模块——“老师带我学!”
这个模块包括“自学时间”“自学内容”“自学导航”“自我梳理”“课外链接”“满意度评价”。
“自学导航”是教师参照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水平及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及所要达成的目标设计3~4个问题,学生可以在阅读课本后,尝试着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便上课时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例如,在引导学生自学“加法运算定律”一课时,教师在“自学导航”中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①在例1中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从例2中你读懂了什么?
②加法的运算定律在计算中有什么用处?例3中“115+132+118+85”计算时先要用什么运算定律,再用什么运算定律?你还能举一个使用加法运算定律的例子吗?
③归纳出了加法的运算定律,你能推想并理出其他的运算定律吗?比如,乘法、除法……试试看!(你也可以用字母或符号表示)
“自学导航”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自学时有了方向标,使自学更有效更高效,而不会停留在第一阶段的“盲目、无所适从、无从入手”的状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回答完老师设计的问题后,学生还可以把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收获、知识点等收录在“自我梳理”里;把在课外学到的与这节课相关的知识、有趣的题目记录在“课外链接”里;每预习一课,还能得到老师的一次“满意度评价”。
(2)第二模块——“我自己也会学”
我们选择了四年级下册中的八个课时分别给学生设计了“自学导航”。怕学生会养成依赖教师给出问题才去自学而不会自己自主提出问题的习惯,所以,我们又设计了第二模块“我自己也会学”,引导学生把第二天老师会教到的内容先自学一次,把自学得到的知识记录下来,也可以尝试着像老师一样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学能力与自学习惯到底有多强?在这里,学生可以一显身手。试图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逐步过渡到高段完全脱离教师的“预习导航”,自己独立自主进行有效自学。
(3)第三模块——“我还会单元梳理”
一个单元教学学习完毕,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使所学知识更有系统性、整体性。要求学生把自己梳理出来的这个单元的重点写在“主要知识”中,也可以根据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画出心目中的单元知识关系图;再把自己容易错的、经常错的题目记录在“典型错题”里。在期末的时候,学生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最薄弱的地方。
(4)第四模块——“我自己的学习空间”
引导学生把课外所学到的感兴趣的数学名题、著名的数学公式、喜欢的数学趣题等记录下来,下课时与同学一起讨论、共同分享。引导学生多进行数学方面的课外阅读与学习,给学生创设课外学习的空间,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为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变化,国家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要求引导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理想。要实现这一目标,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掌握了后续学习的知识基础上,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开发“学本”的最终目的便是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学本”中的四个模块都是紧紧围绕这一宗旨而设计的。
四、构建以“学本”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框架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但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并没有真正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起点上,而只是建立在教师自己对学生的知识逻辑起点的分析与生活起点的估计上。教师只能凭经验预测判断学生学习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而无从了解真实的情况。这样的教学缺少针对性、实效性。教师不能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与困惑,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高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课堂中学生真正思考的时间较少。
“学本”为学生的课前阅读数学课本与思考问题提供思路与平台,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学本”了解每个学生“学”的情况,让教师的教真正建立在每个学生“学”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学本”有效推进课堂教学呢?我们提出了建立在“学本”基础上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问题解决式”教学,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尝试。
“先学后教—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形式,其本质是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先学后教—问题解决式”教学中的问题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困惑与问题以及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后补充的问题。
“先学后教—问题解决式”教学遵循了建构主义理论,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它以充满“问题”为情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各种冲突与和谐、破坏与创造很大程度上既实现了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建立在“学本”基础上的“先学后教—问题解决式”教学可以充分体现以学定教、关注每一个学生,也充分体现了我校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效率优先”的原则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以落实推进2011年八道江区的“教学十项工作”为中心,细化教学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以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细化教学研究的主题、创新教学研究的模式、推进我校“问题教学研究”的进程,扎实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我校的办学声誉。
二、工作目标:
1. 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2. 夯实并细化教、科研工作,尤其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设立双周教研日,从而拉动科研的方向。
3.全面深入课堂,加强九年级平行推进的监控与管理。
4.改进八年级两级分化现象。
5.加强七年级学科的衔接和各班级均衡发展的管理。
6. 加强学籍和档案的规范、科学管理。
7. 科研工作和师资培训工作要加强计划性和有效性。
8. 加强新、老三室的利用率与规范管理。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1、加大上学期修订的有关《备、教、批、考等常规教学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这些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2、夯实并加强集体备课的细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本学期设立单周集体备课日,并对集体备课制定出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加以具体的约束和奖惩要求。集体备课日的具体设置为:
每月单周周二至周五为集体备课日,备课的时间为两节课。
周二下午是语文组,负责人为陈平、赵光荣。
周三下午是数学组,负责人为王永发主任。
周四下午是英语组,负责人是单丽华主任。
周五下午是理化生?,负责人是王霞主任。
周二上午政史地?,负责人是杨福荣主任。
周三上午是体音美?,负责人是姜秀敏主任。
上午的备课时间是三四节课,下午的备课时间是七八节课。
(二)、加强学科教学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质量监控与分析。
1、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本学期仍然要不断加强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调研,与教师一道深入课堂,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反思、效率的“分子”的提高策略,使课堂教学向着集约、创新、高效的轨道不断运转。
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80节(含上课节数)。
2、为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等的提高。各年级主任要调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参与教学管理的微观管理,把单元过关、章节检测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好月考工作。
七、八年级本学期搞好两次月考一次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九年级搞好3次月考工作。具体为:
七、八年级:第一次 9月26、27日;第二次11月14、15日。
九年级三次月考:第一次 9月27日;第二次 11月15日;第三次 12月27日。
七八年级思品、历史、地理、生物同时纳入月考检测,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务处要组织好每次的检测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改善不足,促进提高。
(三)、突出抓好九年级毕业班的平行推进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确保在11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提升我校在河口片的办学声誉。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课堂授课质量的监控。
主管教学领导和主管九年级领导在现今上级部门对延长课时时间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严控情况下,我校应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加大深入九年级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与教师一道研究九年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教学校长本学期九年级听、评课不少于30节;负责年部教学的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
2.加强边缘生的潜力挖掘。
①树立边缘生的信心;②加强对边缘生的学法指导;③挖掘边缘生的非智力因素;④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⑤抓家校结合。总之挖掘各种潜力提高边缘生的成绩。
3.加练习题的精选控制。练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对习题要精心筛选或设计,力争同学科的练习题是学科教师共同协商的成果。
4.九年级本学期进行三次月考:第一次 9月27日;第二次 11月15日;第三次 12月27日。
每次月考要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与总结,为下段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改进措施。
(四)、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深化片区联研活动。
本着“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四个促进”的原则,开展各级各类的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转变教与学的角色理念,深化我校“问题教学”的教学研究的进程,力图在各学科教学研究中,①做小做细学科教研主题;②做活做新教研模式。从而推进科研进程。 [1]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本学期继续开展“追求过程体验,提高课堂效率”的主题教活动,活动的具体安排:
1.每月的双周周二为教研日,是各教研组通过课例研讨讲评交流和提升的时间,具体科目每月顺序排出来。
9月份是语文?和数学?的展示课,10月份是英语组和体音美组的展示课,11月份是理化生?的展示课,12月份是政史地?的展示课。
2.抓好各学科确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工作。
本学期各教研组的老师要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实践本教研组确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实验、探讨、修正、完善。
3.为促进七年级新生在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迅速过度,9月初将召开一次小学与初中教育教学衔接专题研讨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河口小学参与研讨活动。
4.开展好片区教研活动。
拟在11月份中旬开展一次片区教研活动,初步拟定活动形式为“同上一节课”。
(五)加强科研阵地建设。
1.每月出一期《教学反思》和《精华日志》,将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教育故事等收集整理,作为我校宣传教改、科研的窗口。
2.组织各级各类的论文征集、评比活动,认真筛选,择优选送。希望老师们投身教科研实践,争取使论文等科研成果再上一个台阶,逐渐使教科研工作成为我校的一个特色。
3.以教师博客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研修,走教师专业化道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六)、加强校本培训和上级培训的二级培训。
1.加强校本培训,制定学习日制度。
①两周一次对全体教师进行有关科研和教学知识的理论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认识到科研对实际教学所起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老师们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的研究当中,聘请专家或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有丰富经验的骨干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教科研思路。
②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拓宽途径、优化教研手段。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知识,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拓宽校本教研时空,为教师搭建释疑解惑、交流互动的平台,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师的学习、工作状态,提升学校的教研文化。
③观看国家和省级课堂教学光碟,从中领悟、学习、把握教学前沿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2.加强上级培训的二级培训的力度。
外出学习的教师:①要写出外出培训的学习心得等;②要在外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培训,与大家一起共享学习成果。
其它工作是具体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另行安排。
(2) 第四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
学校体育卫生学年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1年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中学部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设计思考】
本节课以学生的操作体验为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通过简单的20米长的路旁植树,迁移到200米、2000米的植树,在这一过程中探索用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突显“数形结合”思想,回归思维原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化繁为简、一一对应思想,再用发现的规律和研究策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感悟数学思想,获得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目标】
1.借助探索发现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2.经历探索植树问题规律的过程,突显“数形结合”思想,回归思维的原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等数学思想方法。
3.能运用规律和研究策略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提出问题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植树问题。你们种过树吗?怎么种的?
师:看来大家对种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一条公路上,有这样两种植树情况(见下图),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大家都喜欢排列整齐、美观的第二种种植方法,那你发现第二种有什么特点?
生:距离相等。
师:你们有发现吗?谁能到上面指一指?
师:每2棵树之间的距离,也叫“间距”,间距相等看起来就很整齐。距离相等不仅美观,而且有利于树木的成长。这节课专门来研究距离相等的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展开,为了充分暴露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一开始就将生活情境抛给了学生:你们种过树吗?怎么种的?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展开探究,通过对同一条公路的两种不同种法展开讨论,不仅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原认知,而且明确了等距离植树的学习要求,为教学的后续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借助示意图,探求规律
1. 模拟种树实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种一种树。假如这是一条20米长的小路,现在路的一旁种树,要求间距相等,你打算怎样种?
师:在种树之前,先请你想一想,种树时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生: 间距要相等。
生:每隔几米种一棵。
生:有可能两端都种,也有可能只种一端,或者两端都不种。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两端都种的情况。
2.自主操作探索。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地种植,呈现了不同间距的情况。
3.反馈。(根据间隔不同有序呈现)
生:我是每隔10米种1棵,共种3棵。
生:我是每隔5米种1棵,共种5棵。
生:我是每隔4米种1棵,共种6棵。
生: 我是每隔2米种1棵,共种11棵。
生: 我种的树多,排不下,就用一条、一条来代替。我是每隔1米种1棵,共种21棵。
师: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画树比较麻烦,可以通过画线段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图示,我们称为线段图。
4.合作探究。
师:仔细观察这些植树情况,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棵数多,有的棵数少。
师:同样是20米长的马路,种的棵数为什么有多有少呢?
生:间距长、棵数少;间距短、棵数多。
师:是啊,当全长一定时,棵数的多少与间距的长短有关。
师:对这些种法你有什么建议?
生:有些种得很多很密,不利于生长,有些种得很疏很少,有些浪费。
师:我们在种树时要考虑到环境的具体情况、树木生长的规律,然后再作出相应的选择。那间距、段数、棵数之间还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生:全长÷间距+1=棵数。
师(追问):真是这样吗?选择一个种法验证一下。
生:我验证的是每隔5米种1棵,种了5棵树。20÷5=4,4+1=5(棵)。
师:为什么要先求20÷5?求得的又是什么?
师:这就是求“段数”的方法,段数都可以用“全长÷间距”得到吗?
进一步引导观察段数与棵数的关系。
师:段数可以用“全长÷间距”来计算,那段数和棵数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发现依次加1得到棵数。追问:为什么要加1?你是怎么想的?你能指着图来说明吗?
师:其实他的意思就是一段对应一棵,4段对应4棵,最后还要种一棵,所以要加1。
5.学习回顾: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的?
我们通过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从这些图中发现了“全长÷间距+1=棵数”,也理解了段数与间距、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主要包括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比较探究、寻求规律、总结学法几个环节。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参与了探究的全部过程,数形结合,渗透对应思想,积累了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对这些图示的观察,用类比的方法沟通了间距与段数、段数与棵数之间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了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拓展深化,渗透思想
师:现在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更长公路上的植树问题吗?
(1)在全长20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两端都种)。
(2)在全长200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两端都种)。
(3)在全长2000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两端都种)。
每隔10米种一棵,分别种了多少棵?
请每人选择一种情况进行研究并汇报。
1.汇报交流,引导发现规律。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生:200÷10+1=21(棵)。
生:2000÷10+1=201(棵)。
生:20000÷10+1=2001(棵)。
师(追问):为什么大家也是用“全长÷间距+1=棵数”的方法来解决呢?我们从20米长的小路种植中发现的规律在200米、2000米、甚至20000米的道路上是不是也适用呢?
生:我是这样想的,我能用图来说吗?这里的一点(一棵树)与一段是一对,这样一对一对,最后还剩下一棵树,所以要加1。
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是啊,这样的对应我们称为一一对应,前面的一棵棵树都与一段段对应起来了,最后还剩一棵树,可见棵数=段数+1,也就是全长÷间距+1=棵数,在任意长的马路上植树都正确的,要注意哦,是两端都要种的情况。
2.小结:在解决较长道路上的植树问题时,运用已建立的棵数与段数的对应关系,就能很好地解决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了。像这样研究数学问题的过程,对你们今后学习有什么启发?
生:可以用画图解决问题。
生:从小的数入手去研究确实会比较方便。
生:借助图真正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大的数据都能用一样的方法解决。
(设计意图:20米路上的植树问题是通过画示意图寻找到规律的,那么在解决较长路时,还需要去画图吗?显然不能用了。当学生真正理解段数与棵数的对应关系时,看到段数就会想到相对应的棵数,在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一一对应的思想。新课结束后教师进行学法指导非常有必要,使学生感悟到以后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画图寻找规律,从小数入手寻求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很好地呈现了此类数学问题探究的范式,展现了一个科学的数学探究历程,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举例:学习使同学们收获很多,在日常生活中还看到过类似的植树问题吗?学生纷纷举出安装路灯、花坛摆花、排队等情况。
(设计意图: “植树问题”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挂气球等等,其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前期的学习都是围绕植树展开,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认为植树问题只在植树中适用。因此在模型建立后,教师要适时打破学生这一认知,将此模型应用于其他情境,既让学生体会到植树问题和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更是让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实际应用,拓展提升
1.选一选。
(1)为迎接社区活动,要在小区大门口挂灯笼(两端都挂),全长30米,每隔5米挂一个,需要多少个灯笼?
① 30÷5=6(个); ② 30÷5+1=7(个);
③ 30÷5-1=5(个)。
师(引导):可以看作植树问题吗?你是怎么想的?
原来可以把灯笼看作树,间距就是5米,求需要几个灯笼就是在求棵数。
(2)在一条全长5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都安装),每隔2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正确列式为( );把什么看作了树?
① 500÷20 ;②500÷20+1;③(500÷20+1)×2。
(设计意图:构建植树问题与生活同类问题的联系,建立“树”“间隔”的模型。)
2.题组练习。
校运动会开幕式,402班有25名同学参加彩旗队,排成一列整齐的队形。
(1)如果每两人之间的距离都是1米,这列队伍长多少米?
(2)现在要在每两人之间放1盆花,一共能放多少盆花?
师(引导):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间距怎样求队伍的长?两人中间放花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有效的练习设计,让学生独立思考作业,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及时巩固和发展。这里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选一选”把植树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巩固了知识;第二层次以题组形式出现,同一情境设计了2个阶梯型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散难点,理解求段数和全长的方法。)
五、举例引申,引发思考
师: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种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中还会出现其他情况。
铺垫孕伏: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有些只种一端,有些两端都不种。这时,棵数、间距与全长会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将进一步研究。
(设计意图:在全课快要结束时,伴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声,欣赏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突破了学生现有的认知,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其他情况的植树问题做好铺垫。)
【课后反思】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修订版把这一内容调整到五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让学生在寻求解决植树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并感受到一些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节课中,主要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要体现有效,教师最先要思考的是学生的知识起点在哪里,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才能制定具体的策略方法来有效地引导他们。经过对学生知识起点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学生对生活中的种树现象有一定的认识,有些亲自参加过植树,有些在很多地方看到过别人植树。②低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感知过植树问题,有些学生已经知道数量关系式,但不能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理解棵数为什么加1或减1。基于这样的认知基础,笔者让学生对“植树”这个生活情境展开探究,不仅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原认知,而且明确了等距离植树的学习要求,为教学的后续展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课的开始,设计了给学生一条总长是20米的路让学生动手“植树”的环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效度。学生在分组合作模拟植树活动中寻找规律的时候表现得很轻松。这样的活动方式不仅是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思维和了解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难得平台,而且学生在活动中建立了植树问题的模型,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直观的铺垫。
三、利用几何直观,引导学生概括数学规律,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几何直观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直观手段揭示种树棵数和段数之间内在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真正明白“种树棵数比间隔数多1”“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和“种树棵数比间隔数少1”的道理,沟通了三者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注重反映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植树问题的模型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引入数学学习,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建模的意义,加强模型应用功能的练习,在学生已经自主地寻找到植树的规律后,笔者适时提出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植树的情况,通过学生的举例,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从而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