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励志诗歌

励志诗歌

时间:2022-03-13 09:19:37

励志诗歌

第1篇

《擦亮青春》

山用巍峨的背影擦亮夜色

故乡的土路里填满我童年的歌谣

一茬又一茬老去的乡亲

用粗糙的手指躬耕的背影

醇香我笔下偷懒的汉字

我用歌唱的姿式

站直身体

站成故乡寂寞中耐寒的形状

站成父亲单薄而挺拔的脊梁

没有人可以侮辱我笔下的汉字

因为我的汉字里有母亲紧握的饱满的谷粒

有母亲村口弯弯河流一样弯弯的身躯

有童年里从不说假话的孩子

有打工他乡用美德收获爱情的兄长

有像花木兰一样足不出户的漂亮山村姑娘

我用年轻的肩膀对付汉语

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流满城市的心脏

在钢筋混凝土中扛起梦想

快餐和馒头让我成长

委屈和耻辱从不放心上

伤痕累累的身体倒下就香

我始终相信明天会有我一寸歇脚的地方

会有一轮崭新的太阳

擦亮青春

擦亮梦想

年轻的脚步

势不可挡

朋友

第2篇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诗歌教学 朗读先行 《再别康桥》案例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所以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应“朗读先行”。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诵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此外,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下面我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再别康桥》位于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年、青春、理想、爱情等。通过前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词的魅力,对现代抒情诗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本诗的学习,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如诵读与理解、鉴赏与感悟、拓展与应用等;本诗的学习还要担当起学生学会阅读现代白话诗的向导重任。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徐志摩推崇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承载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课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不是第一次接触这首诗,作为苏教版教材中的必读课文,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这首诗,对诗歌意象的特点三美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朗读水平普遍不高,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也不够透彻。鉴于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落在朗读上。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另外,还要抓住诗歌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朗读、品味,让学生尝试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入手赏析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分析、点评,从而感受徐志摩诗歌的独特意境。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可先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引出对剑桥大学的介绍,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介绍作者生平。课前的查阅与课堂的展示相结合,有任务的驱动,有学生的讲解,学习兴趣和热情大大提升。接下来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诗歌,分组交流喜不喜欢这首诗,为什么喜欢?用一句话概括。《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通过一句话概述,可以实现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利过渡,为赏析诗歌做好铺垫。

这个环节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的方式感知诗歌内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倡导创造性阅读。

二、再读诗歌,提出问题

学生概括的内容都体现了对这首诗的喜爱,但是还存在一些疑惑,于是让学生再读诗歌,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问题。

有的小组提出:为什么是“再别”康桥,“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寻梦”寻的是什么梦;有的小组提出:“放歌”与“沉默”矛不矛盾,诗人为什么“轻轻的来”“悄悄的走”……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解答。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要沉默,不要做旁观者,适时点拨、启发学生继续提出问题。

这个环节中,学生提出了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师生共同活动进行解答,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为下面的指导朗读、感受诗美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诗歌体会情感

(一)一赏“金柳”,体会离别。

赏析第二小节,体会“金柳”的含义。点拨为什么用“金”,指出柳和留谐音,柳树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再让学生体会“荡漾”的感觉,指导学生朗读“在我的心头——荡——漾——”。重读“荡漾”,音调拉长,读出韵味。

(二)二品“甘心”,体会深情。

齐读第三小节,品味“甘心”。什么叫甘心?王洛宾有首歌这样唱:我愿做一只小羊,守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面对自己心爱的姑娘,小伙子情愿变成一只小羊,这是源于对姑娘的爱。徐志摩甘心做一条水草是源于对康桥的爱。康桥是诗人精神的家园,他曾满怀深情地回忆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指导学生朗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时,重读“甘心”,要求学生读到位。诵读指导小步前进,适合中职学生的学情,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的过程中得到一点点的进步。

(三)三思“彩虹”,体会移情。

三思彩虹,体会移情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彩虹似的梦”指的是什么。诗人有浓厚的“康桥情结”,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康桥培育了诗人心中的梦。那榆荫下的一潭是拜伦潭,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对他很崇拜,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他们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却没有结局。关于爱情、关于诗歌创作的梦想,徐志摩是有很多遗憾的,所以说彩虹似的梦糅碎在浮藻间。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的写法,也不是徐志摩的独创,宋代坡的《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杨花柳絮,坡却说是离人泪。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情”,就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到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上。鼓励学生写作文时也运用这种写法。

指导学生略带惆怅地来读这一节。

(四)四齐“放歌”,感受激情。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体会到这一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是通过放歌这个词表现出来的。问学生: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放歌?(高兴愉快激动的时候)那这一节应该怎么读?(声音大一点,感情充沛些)手可以怎么放(张开双手)头应该低下还是抬起?(抬起)指导学生齐读,“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体会诗人率性潇洒、浪漫豪放的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辅助动作,使学生在诵读中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五)五析“沉默”,无声之美。

五析沉默,感受无声胜有声的唯美意境。问学生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为什么呢?自由读下一小节(生自由读)。与上节相比,诗人的情感来了一个多大的转折呀。一个人想要放歌,却不能放歌,内心是很压抑的,读到这个地方,声音要低下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是什么?笙箫是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现在笙箫也沉默了。夏天的虫子好像也理解徐志摩的心情,也沉默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整个康桥今晚都一片沉默,为诗人而沉默。离别的惆怅,倾注了诗人情感的夏虫、笙箫,这样的意境不适合齐读,应让学生自由朗读。

(六)六读首尾,前呼后应。

六读首尾,理解一七两小节之间前后呼应的关系。最后一节以“悄悄的”与开头“轻轻的”相对应,诗人潇洒地来,潇洒地走,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最好的描述。

(七)配乐齐读,体会情感。

配乐齐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小组交流讨论诗人的情感是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不是,那么应该怎么画。每个小组派代表板演,师生共同活动评价学生的板演,然后出示“起承转合”的情感变化曲线图。让学生画出曲线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中,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的教就没有土壤,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诗歌教学中,多种朗读方法的运用,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情趣,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高。

四、四读诗歌能力迁移

诗人因告别母校而有了这首诗,同学们告别初中校园时是怎样的?初中三年的求学给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给你留下了无尽美好的回忆,再来品读这首诗,模仿这首诗的形式,尝试写一首《别母校》的小诗,课堂展示一下。老师先展示自己写的小诗《别母校》,抛砖引玉。学生在感受诗美、理解诗美的基础上,自主创作小诗,实现了能力迁移。

“诗无达诂”,对诗歌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丰富的,而能让学生对诗歌有融入自我生命体验的理解才是最好的理解。通过师生创作写诗的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3篇

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主旨的第一步,要通过意象去挖掘理解作者的志与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让学生诵读背诵,然后讲讲大意主旨即可。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诗歌教学就成了背诵课。而我每回教诗歌看到学生全神贯注的情态、理解与满足的笑脸,我就感到很欣慰。在此,想谈几点诗歌教学的尝试。

1.尝试通过捕捉意象来理解诗歌主旨

理解诗歌其实很容易很简单,在了解背景的情况下,不用教学参考书也能猜出八九成来。首先要理解几个概念。诗歌的主旨是什么?诗言志,歌抒情,诗歌的主旨就是言志抒情。志与情在人认识事物的概念中属于理性的内容。人类认识事物有哪些规律?人类认识事物离不开以下规律:由易到难、由表面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等等。诗歌要表达理性的主旨,必须先要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也就是诗歌中的意象(能听到或看到或感受到的形象)。因此,捕捉意象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

有的诗歌中的意象以个体出现,例如李贺的《南园》,其中“关山五十州”“凌烟阁”“万户侯”都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有的诗歌中的意象能够成一幅图画,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第一、三、四句分别构成三幅不同的画面,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现代诗歌也一样,例如臧克家的《有的人》,其中“骑”“ 啊,我多伟大”“俯”“做牛马”是意象,学生都能找出来。

2.尝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

理解诗歌最关键的一步是如何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志与情。这个问题也很简单,不过先要有这么个概念:诗歌中的意象意义绝对不是它的本意。一个词一般有它的三重意思,就是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是诗歌之所以含蓄,之所以意蕴深长、耐人寻味的主要原因所在。沿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透过意象这个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感性的)去推测本质的(一般化的、抽象化的、理性的)情志,也就是让学生去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个意象的引申意义或比喻意义可能是什么?学生不难根据李贺的《南园》诗中的意象作出如下推测:吴钩——武器,关山五十州——国土,凌烟阁——建功立业,万户侯——国家栋梁之才;作者拿起武器,收复失地,为国立功,做国家栋梁之才。这个主旨就显而易见了。学生也不难根据陶渊明的《饮酒》中的意象图作如下推测:结庐图——僻静,采菊图——悠闲,飞鸟图——自由。再让学生说出“真意”的含义是什么就易如反掌。

3.尝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教学不仅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让他们写出的东西有诗情画意,让他们说出的话含蓄、耐人寻味,够得上文明、够得上有水平。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沉舟”“千帆”“病树”“万木”是意象,都应取它们的比喻意义进行推测理解:沉舟——沉沦不前的人,千帆——众人竞争向上的局面,病树——受挫折萎靡不振,万木——众多的人;这句话揭示了社会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相反的两个面——你沉沦、萎靡不振,社会却仍然是相互竞争、向前发展的。所以,沉沦与萎靡不振,并不能抵挡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只能有害于自己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所淘汰。作者在诗中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似乎在嗟叹自己,勉励自己,也在劝勉朋友。可引导学生造句:把改革开放比作“千帆”“万木”,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基础好的学生能造出如下类似的句子:如果改革开放是千帆竞渡,我决不会做沉舟;如果改革开放是万木争春,我决不会做病树。

总之,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感性的(表面的、个别的、具体的)东西,去挖掘理性的(本质的、一般的、抽象的)东西,并且要做到活学活用,这样才能达到诗歌教学的目的。

第4篇

【关键词】现当代诗歌;兴趣;激发;多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41-02

【作者简介】郭兵,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江苏睢宁,221233)教师,一级教师。

现当代诗歌是相对于古典诗歌而言的,一般指20世纪创作的、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的诗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有关诗歌部分强调:学生“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多年来国内现当代诗歌教学论文已有诸多的研究,但是作为高一起始课程如何突破现当代诗歌教学被陌生化、边缘化的困境,切合时代、因地制宜地激发学生对现当代诗歌兴趣,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为此,我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现当代诗歌的兴趣问题,进行了多元的尝试。

一、创造读诗条件,激发读诗兴趣

1.自主选学,丰富资源。

高一新生,由于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学生阅读面窄,阅读现当代诗歌的机会少,再加上缺少生活阅历以及文化底蕴,因而对现当代诗歌中所蕴含的内容或情感不能很好地理解,从而对学习现当代诗歌失去兴趣或表现淡漠。

诗歌教学的目标不可能只靠教材中有限的几首诗来完成,所谓“功夫在诗外”,强调“躬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此,在开始诗歌专题教学前,我以引导学生自编诗集的形式,来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鼓励学生每人选择几首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全班汇集,编一本诗歌选集。学生兴致很高,从书刊、网上搜集了大量现当代诗歌作品,最后形成的选集囊括了15位著名现当代诗人的代表诗歌30余首,与教材相应阶段的教学内容和风格正好衔接,比如《忆秦娥・娄山关》()、《再别康桥》(徐志摩)、《我是一条小河》(冯至)、《雨说》(郑愁予)等。通过学生自编诗集,既解决了教学资源问题,又让学生乐于参与,在选诗结集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款”的感兴趣的诗歌,接下来进行诗歌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2.以流行歌曲增趣。

从语言艺术角度看,流行歌曲也是一种现当代诗歌。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而诗歌也是服务于诗人情感表达的艺术。如何能让学生像喜欢流行歌曲那样喜欢诗歌呢?在诗歌教学中,我利用中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学情,让流行歌曲与现当代诗歌同台亮相,比较鉴赏,设计了以下内容。

第一组:歌曲《南山南》与诗歌《错误》的故事、情感比较鉴赏。

第二组:歌曲《台》与诗歌《雨巷》的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通过两组诗歌与流行歌曲的比较鉴赏,学生发现虽然诗歌与流行歌曲的展示方式不同,但它们所传达出的中国传统美学是一样的,收获的美感是一样的。这项教学设计很明显地激发了学生欣赏教材中诗歌的热情。

二、挖掘诗歌趣味,营造诗意课堂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诗本是趣味性情中事,谈到究竟,只能凭灵心妙悟,别人和我不统一时,我只能说是趣味的不同,很难以口舌争。”每个人的“诗趣”是不同的,诗趣也许在远方的梦想里,也许在无限的意蕴里,也许在唯美的故事里,抑或在优美的歌声里。引领学生走进诗歌、自主探究,就是一次“美的历程”。

1.追寻诗歌梦想之美。

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的诗歌是吟诵青春最好的文学样式,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志走进诗歌,去追寻梦想之美。如《沁园春・长沙》体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肩负起国家兴亡的壮志豪情;《六月,我们看海去》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暖愿景更是学生的最爱。这些体验青春激情、明确青春使命的诗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精神面貌。在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性,以追寻梦想为切入点,学生还是很有共鸣感的。

2.品味诗歌意蕴之美。

在朗读和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是诗歌学习的魅力所在。基于现当代诗歌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和意境,感悟诗歌中蕴含的“美”和“情”,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方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戴望舒的《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是外在的情境,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暗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在本诗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意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诗歌的情感深处,仿佛自己置身凄婉朦胧的意境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样,学生才能体会诗歌的意蕴美,才能触发学生的“诗趣”。

3.体验诗歌故事之美。

诗歌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留给了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这种再创造不仅仅是披文入情、缘情体物,还需要通^联想和想象融入自我情感与认知的观照,以形成“象外之象”的构成。所以诗歌教学中不仅应凸显语言韵味,还可以凸显“故事”情味。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故事之美,我尝试分两步进行:

(1)搭建诗歌故事与学生经验的桥梁。诗歌故事的独特之美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一个情境,离不开人、景、事、情。学生体验主要是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和情境体验。通过联想诵读,读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联系生活经历、阅读经历等走进诗歌情境中,体验另一个世界,激发学生发现诗歌故事之美。

(2)引导学生创新形式,呈现故事之美。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画面呈现等方式激活学生体验,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比如:有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肢体再现独立寒秋时的精神风貌;有学生用简笔画呈现《雨巷》的情境;更有学生把《错误》改编成了微小说;等等,不一而足。

三、活读活用,让诗歌融入生活

江苏省特级教师董旭午说过:“学生自觉自主、富有情趣和智慧地活学活悟语文,学活学会语文,活练活用语文,进而悟透和会用语文,同时学生还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真正获得精神、品格和境界等方面的无痕发育与提升。”我们在专题诗歌教学中侧重于鼓励学生写诗用诗,以写促读,活读活用,让诗歌走入生活。为此,在诗歌教学后期,我布置了学生诗歌仿写与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生经过两周的诗歌熏陶,情绪高涨,创作了风格各异的新诗,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第5篇

在高考中,诗歌阅读教学中的分值占到11分,而分析离别诗的情感又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首先,从学情说,学生对诗歌阅读应该有一定的基础,因为从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他们背诵了一定量的诗歌,但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理性思考,以至于在解答诗歌阅读题时很茫然,往往无从下手,缺乏思路与技巧。诗歌阅读题分值很大,而且区分度也很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方法、答题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点如何把握离别诗的情感:1.找送别的典型意象(时间、地点、人物、景物)。2.找关键词(含有情感)。3.使用的表达技巧。4.得出情感模式:表达诗人面对某某的离别何种情感。

其次,从教材说,通过认真品读送别诗,不难发现诗中的抒情手法。可以说送别诗就是抒情诗。抒情,有直抒胸臆,有借景抒情,有寓情于景,有情境交融等。那么,送别诗表现出的抒情艺术有哪些呢?直抒胸臆的手法在送别诗中运用得很广,往往这种手法让送别诗通俗易懂,更易流传。

如,高适的《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前两句直接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诗句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

再如,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深,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当然,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表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直言,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借景抒情这一法宝。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触景生情,情境交融堪称是我国古典诗歌抒情的基本特征。的确,景物在人的眼中会随人的感情而变化,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因此,在送别诗中,诗人在送别时的眼前景物也往往都附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唐人在创作送别诗,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寓情于景,情境交融已成为唐代送别诗的基本抒情特征。

在送别诗中,几乎每首诗都有借景抒情的例子。但我以为借景抒情的最高境界则是:融情入景,把一段浓浓的深情,委婉含蓄地藏在简淡的、似乎是不经意间得来的景中,只留下若隐若现的一截丝头,让读者去发现、去抽取,越抽越多,牵出一腔心事,跌宕起伏,意味深远,一如醇酒,虽清洌而味厚,时愈久而愈香。借景抒情的诗作在送别诗中比比皆是。还有坦陈心志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真情勉励的,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都是这类作品。

第6篇

一、借助诗歌法

1.关注题目

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要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内容间的关系。

如陆游的《书愤》,从标题上就可推知作者抒发的是感慨与忧愤之情。再联系诗歌内容,便可推知作者为国家无诸葛亮那样出兵北伐,恢复中原的帅才而忧伤,为自己壮志未酬鬓先衰而忧愤。 再如无名氏的《维扬怀古》,一看标题即为怀古诗,题干询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则从怀古常见的情感中考虑就可以了。

2.重视注释

注释,具有补充说明诗歌的作用。注释越多,给我们提供的信息越多,我们就越容易理解诗歌内容。如王禹的《春居杂兴二首》: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注】宋太宗淳化二年,王禹从开封被贬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作于次年春。

这首词有一问题:整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分析:看注释发现作者是被贬到商州的,所以理解此诗不能仅仅看表面,花被春风吹断,而应考虑到本诗是象征的手法,借写春风折花的事实,来象征作者自己无故被贬的遭遇。

3.关注作者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熟悉诗人的陌生诗歌,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调动与诗人有关的知识储备,联系诗人所生活的时代来理解。 如杜甫的《宿府》一诗: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题干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分析;作者为杜甫,我们要想到和杜甫相关的信息,爱国诗人,忧国忧民,一生多半时间在外漂泊等等。而结合诗句本身“已忍伶俜十年事”,在外漂泊了十年,所以情感为――战乱中的漂泊之苦。

二、诗歌题材的作用

按不同的标准则可分为感怀、咏史、山水田园、思乡送别、边塞战争、哲理等。

1.送别诗

送别诗往往写得风调悠扬、含义隽永。

或慷慨悲壮,如“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诀别;

或情随景迁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一往情深;

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如李白的《赠汪伦》;

或者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或者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怀古诗

咏史之作,主要是凭吊历史遗迹,或为历史人物,或为历史事件,这类作品多用典故,风格与感怀类似,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姜夔《扬州慢》,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3.思乡、思亲诗

诗人往往多因谪戍、战争而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就易产生了,以诗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4.咏物诗

一是托物言志,是通过某一事物来表达某种志向或追求,或自己的品质。如曹操《龟虽寿》。

一是托物寄情,是通过某一事物来抒发某种感慨,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感怀诗

第7篇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015年4月26日凌晨,写下这美好诗句的汪国真,因病去世,享年59岁。诗人在春天里选择了远行,他的悄然故去唤醒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1990年,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被《新闻出版报》列为十大畅销书之一,北京高校出现汪国真诗歌演讲热,各种版本的汪国真诗集在校园里传阅,许多诗句,像“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如果生活不够慷慨,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等等,被当成青春励志格言摘录到年轻人的笔记本上。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调整的阵痛弥漫整个社会,年轻人感到茫然没有生活的方向,心里有太多情怀太多负荷太多思考。汪国真的诗以朴实温暖、明朗纯净的小清新风格像知心朋友一样抚慰人心,像心灵鸡汤一样传递青春的活力。“读汪国真的诗,如涓涓溪流,可以融入大海,如平静的海面,却让人心潮澎湃。”这是许多汪国真诗迷的心声。他的诗像溪水一样清澈,那些在他的诗行里度过青春岁月的人,对他的喜爱正如他诗里所写,“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好的诗歌,拥有浸透岁月的力量。从1990年到现在,汪国真的诗集正版发行量五六百万册,盗版数量更是没法统计。积极、昂扬的诗歌主题,让他在年轻读者中拥有很高的阅读率,他的励志名句一直在鼓舞人们前行。北京零点调查公司曾对“人们所欣赏的当代中国诗人”进行调查,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诗人中,他名列第一。他的诗集发行量创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曾连续三次获得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在2013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主席引用了他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用汪国真自己的话说,“时间给我颁了一个奖牌。”

岁月远离,白云苍狗。诗是诗人最好的纪念碑。在诗人远行的时刻,我们或当诵读他的诗句以作告别:“我知道,当你拭干面颊上的泪水,你会灿然一笑,那时,我会轻轻对你说,走吧,你看,槐花正香,月色正明。”

热议锐评:

今天来看,其实汪国真被低估了,他的诗虽然清浅,但也有些意味;在文学上未必能成家立派,但在当时文化中的意义却不容低估。他有属于自己的特定时代,也有自己对诗歌的贡献。这些都会留下来。斯人已去,过化存神,他的作品和他的时代仍然会激起我们的感慨和追忆。(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素材运用:

诗人的影响;青春与诗歌;文学作品的力量;最好的纪念;远行……

(资料来源:《环球时报》《海峡都市报》、凤凰网等)

第8篇

一、李白诗中忧患意识的表现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产物,诗人的喜怒哀乐都在诗中流露,而李白的忧患意识在其诗中也在多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对唐朝前途命运的忧虑与关注

李白主要生活在盛唐,但是在盛世之中诗人还是看到了其中的黑暗面。自身才华得不到施展,人民生活苦难重重,上层权贵却依旧骄奢淫逸,这些使得李白愈加不满,他在许多诗作中都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且在这种黑暗现实的基础上,深刻地思考了唐朝的命运,其愤怒担忧在许多作品中都得到体现。当时的唐玄宗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朝政乌烟瘴气,诗人就在《古朗月行》中,以一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加以讽刺。在《登金陵凤凰台》(人教版七下)中,李白发出了“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感慨。浮云蔽日,不见长安,暗示着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故而心情沉痛。诗中所见所感与历史教训交织,表现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心情。除此之外,《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苏教版八下)中,“弃我去者今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种心情也有所体现。“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2]上述诗句反映了李白深深担忧着由于上层的腐败而风雨飘摇的大唐,这是他诗歌中忧患意识的体现。

(二)对上层权贵荒淫享乐的不满和讥讽

安史之乱的爆发,对李白有着非常大的震动,使其愈加关注当时的政治,而上层权贵的荒淫享乐和人民的苦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爱国忧民的诗人对此有着强烈的不满。为此他写了许多讽刺权贵的诗,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心中郁闷,“正缘权贵在朝,才使得万事全非,自己又岂能依附豪门,摧眉折腰以辱身降志呢?”[3]诗人写对名山仙境的美好向往,正是源于对权贵的不满和抗争,这种情绪是比较明显的,诗人蔑视权贵和坚持自我的信念在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关注民生,同情底层人民生活的苦难。随着玄宗后期开始拓宽疆域,频繁出兵,人民生活负担加重,到了“安史之乱”之后,民众生活十分困苦。这些都激发了李白匡扶社稷、关心人民的忧患意识,这在他的一些诗歌中也有充分体现。《古风》(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三册)中“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就描写了安禄山攻破洛阳之后的凄惨情景,战乱之后的国家满目疮痍,李白正视和关切现实,忧患意识十分明显。在“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关山月》)等诗中,诗人清楚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并且给予他们深切的关注与担忧。

(四)对封建社会压抑人才的不满

盛唐年间,玄宗励精图治,国家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读书人能够依靠才华进入仕途,这对文人是极大的鼓励。当时的李白像大多数人一样,满怀抱负,渴望建功立业。然而,诗人没有料到的是,后期玄宗耽于享乐,任人唯亲,官场风气变得污浊,有志之士难以被重用。诗人的满腹才华不能施展,很多士人怀才不遇,使他对压抑人才的社会现状十分不满。在《行路难》(苏教版九下)中有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种心情就有所体现。“这两句想象离开长安后渡过黄河与攀登太行山的情景,实际上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4]诗句具有比兴意味,生动地写出了满怀壮志的诗人在遭遇“赐金放还”的打击之后的失望和不满。诸如此类的诗句还有许多,例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人教版语文读本第三册)中“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以及(《将进酒》(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些诗句都体现出诗人满腹才学却无人赏识的悲哀不满之情,因此这类诗歌都体现了他的忧患意识。

二、李白诗忧患意识的成因

人的情感并不是无端产生的,一种情感的出现是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李白的忧患意识也和他自身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儒道思想文化的影响

盛唐思想文化开放,李白更是将儒家、道家、佛家、游侠、纵横等多家思想集于一身,但对于李白影响最深的还是儒道两家的文化。道家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狂傲不羁的性格,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这样的思想基础。”[5]他对“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他的明朗、自信、壮大、奔放的感情,也基于这样的人生向往。”[6]所以李白在其诗歌中总是能够直言心中情感,他对自我的追求使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因而能理智清醒地看到玄宗统治后期的种种弊病,并且以一种不受约束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李白对于种种现实问题的关心和忧虑,渴望参与朝政,正是因为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7]即使李白清楚地看到了现实的黑暗,对朝廷失望,他也依旧希望建功立业,匡扶社稷,甚至曾在“安史之乱”中入永王李U幕,从军报国。可以说李白积极入世,关心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思想是贯穿其一生的。

儒道两家产生的不同影响,两家思想的交织,是李白诗中忧患意识的主要成因。

(二)盛唐时代环境因素

李白经历了由盛世走向衰颓的一个阶段,玄宗前期在前人统治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并且任人唯贤,使当时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才子贤人都渴望为国效力,所以当时的少年李白一心忧国为国。但是当他干谒失败,前去长安求仕后,他的所见所闻让他十分失望。他在长安看到了这个逐渐走向衰颓的朝廷的种种弊病,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他“看到的是官场的黑暗,心中充满愤慨与不平。”[8]《蜀道难》《行路难》等诗都体现了他的不满。曾经经历过那样一个清明繁华的年代,当玄宗后期社会问题逐渐爆发时,强烈的反差使得李白更加关心国家,所以在诗中表现了忧患意识。

(三)李白自身个性与性格使然

“李白人格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9]他诗文中的忧患意识与他自身的个性有着很大关系,他正义善良、直率天真,即使现实世俗十分黑暗,也不与之同流合污,反而更加清醒地保持自我的精神。清醒的认识使得他看清了大唐的衰颓,文人的历史使命感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完全激发,他不满社会压抑人才,大胆讥讽当时权贵,同情人们群众的苦难。李白十分渴望天下海晏河清,渴望一匡天下,李白骨子里豪爽的个性让他在诗中直言忧患,铺陈时弊。其浪漫主义情怀也促使他不断探寻,企图找到一个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

三、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当代意义

前面我们分析了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表现和成因,下面我们谈谈在当下研究李白诗歌忧患意识的积极意义。

(一)树立青年关心家国天下的意识

优秀的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无论是苏教版还是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李白诗歌都极具抒情性,艺术风格豪迈飘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这使得他的诗歌更能打动人心。心忧天下,忧民爱民的思想感情也渗透在他“一生欲报主,百代期荣亲”等诗歌中。当代青年与大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诗歌,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一心报国的澎湃感情,自觉树立学习知识、关心国家、报效祖国的意识。

(二)培养积极入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盛唐人士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乐观旷达已经成了李白诗的显著标志,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都体现出了李白想要参与朝堂政治,匡扶社稷,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态度,这对于当代青年具有激励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即使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遭受打击,“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把盛唐士人的入世进取的精神高度升华了”,这对于当代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养料,能够鼓励当今人们笑对人生,不轻易言败。

(三)有利于推崇旷达高远的可贵人格

李白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的人生目标从来不是偏安一隅,随遇而安,而是能够成为一代贤臣,辅佐皇帝开创盛世。这种理想不是空中楼阁,李白才华横溢,既能够坚持报国之心,也能够清醒地看待时势,并渴望纠正时弊,建功立业。因此,表现忧患意识的诗歌体现出了他旷达高远的人生追求,对于当代人培养高洁的人格具有引导作用,当大多数人都追求安逸享乐时,正需要一股清正的力量来引导人们追求理想,而李白诗歌作为传统文学中的优秀作品,能给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李白诗大多思想积极进取,在手法和内容上都有着鲜明的特色。但李白诗歌并不是浮于云端的浪漫主义,其诗歌中有着深切的忧患意识,这与其自身性格、所接受的文化及其时代背景都息息相关。但是他的入世思想、爱国情怀、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不局限于当时,对于现在的我们仍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诗仙李白的伟大思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并散发着永恒的光辉。

(论文指导教师:王菊艳)

注释:

[1]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5页。

[2]《语文教学参考书》(八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151页。

[3]《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44页。

[4]《语文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108页。

第9篇

【摘要】中国是诗之国,诗是中国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髓。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古诗、解读古诗,热爱中国文化。

【关键词】读诗;大胆质疑;创造力

中国是诗之国,诗是中国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髓。特别是古诗词,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它宽广的胸怀里陶冶情操、感悟世界、了解民族历史。因此,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古诗、解读古诗,热爱中国文化。

在传统诗歌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读古诗、翻译诗句、体会感情、背诵古诗,几个回合下来,学生读诗的兴趣全无。要知道,只是记些注释,背诵诗句,并不是读诗的根本目的,我们教给学生的不该只是“标准答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阅读古诗,从而品出诗中的韵味、读出诗中的生活、感悟诗中的生命,不拘泥于课本及参考书,甚至对传统结论大胆提出质疑。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被称为我国古代民歌杰出代表作品,也被纳入了九年义务教材。大部分参考书注释如下: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我没到过草原,但在电视和电影中看到过牛羊在草原吃草的场景,对于这样的解释总有个不明白的地方,草原的草怎能长得比牛羊高?怎能掩没牛羊呢?读了张港的《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后才知道:草原的草本身不能掩没牛羊,能掩没牛羊的应该是些芦苇、蒿草之类植物。如果真是那些草,又长那么高,马就不能跑起来,牛羊恐怕也要常丢失。那为何诗中作者说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再说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个人若着目视前方,能看到的只能是视角前方一百多度,如何能看到像个巨大帐篷的天空笼盖着原野呢?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诗人写诗的时候,应该是躺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根,仰望着天空,若有所思,此时正看到了半球状的天空,才有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也正是因为他躺在地上,位置低,才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牲畜在草地上时隐时现的一幕。总算弄清了原委,诗人正是设了一个迷让后人去猜。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仅仅20个字的不朽之作千古流传,作为激励诗,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有志之士。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许多人认为,作者写诗时在第二层,也有人认为诗人应该是在第三层,到底在哪一层?我们可以透过字眼探个究竟。“欲穷千里目”“欲”是想要,并非现实,而“欲”字也告诉我们作者登楼的目的是想看得更远,若是作者明知楼有三层却只登到二楼便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太合逻辑,想要看得更远,直接上三楼不得了,还用得着在楼下猜想。所以,我认为作者应该是已经登到了顶楼,但还不满足,觉得看得还是不够高远,心想着要是还能再上一层楼甚至更高就好了,这才合乎逻辑。而这里的“一层楼”并非实指“一层”,而应是无数个“一层”,或是超越新的高度。这也才符合作者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心志。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如此的聪明睿智,同样用20个字就道出了一个大自然蕴藏的奥秘。查看了不少参考书都将诗中“处处闻啼鸟”的“处处”注释为“到处”,若是这样,此句便译为“到处都能听到鸟儿明快的叫声”。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可先从字里行间来捕捉一些关于作者的信息。“闻”是作者听到的,“花落知多少”则是作者的推测,这些说明作者已经醒了,但并没有马上起床出门,因此外面的世界并不是通过视觉看到的。李白的“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何处”指“何时”,译为“不知从什么时候有了白发”;柳永的《雨霖铃》“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方留恋处”指难舍难分的时候,“处”指时候;韩愈《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显然说的也是时间。可见在古诗中“处”可指“地方”也可指“时间”。而“处处闻啼鸟”中,作者未出门,解释为“时时都能听到鸟儿的啼叫声”应该更符合作者的处境。

可见,读诗不需要多大的智慧,但不能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读诗的过程当中应当学会借鉴别人的观点,揉和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因为读诗同样需要想象的翅膀。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诗,以创新的视角读诗,教师还应当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质疑,不可人云亦云。

诗的灵魂在于它的生活性,诗的魅力在于它的创造力。诗人同样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我们只有用生活的眼光去读诗,用创造的想象力去读诗,才能读出诗的韵味,才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达到读诗的最终目地。

参考文献:

[1]张港.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4.

第10篇

摘 要 卜奎文化流人,用他们横溢的才华和多情的笔墨创作出了大量以自己的悲苦的命运和艰辛的流放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这些流人诗歌有的是愤懑抑郁、凄苦悲凉的心境告白;有的是随遇而安、乐观自强的精神彰显;有的是以诗互励、以泪相交的友情写真;有的是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风俗描绘;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卜奎流人 文学审美特征 诗歌

“卜奎”,又名“卜魁”即齐齐哈尔,明末清初时是著名的流放地,在众多的流人之中,卜奎流人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不乏舞文弄墨的诗人骚客。他们用诗歌来表现自己被流放的悲苦心境,以抒发自己的愤懑和情感,安抚自己破碎的心灵。这些来自江南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在艰辛的流放生活中保持着对生活独特的感悟,用自己的心灵与卜奎的壮丽风光相交融,饱蘸生命的浓墨,创作出了大量不朽的诗作。据不完全统计,在清朝三百年间,卜奎流人诗歌就达数万首,现存的卜奎流人诗歌也有万余首之多。这些流人诗歌有的是愤懑抑郁、凄苦悲凉的心境告白;有的是随遇而安、乐观自强的精神彰显;有的是以诗互励、以泪相交的友情写真;有的是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风俗描绘;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非常之人,可以建非常之功,立非常之业,撰非常之文。”①卜奎文化流人诗歌不仅为卜奎带来了文化气息,而且也整个东北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1 愤懑抑郁、凄苦悲凉的心境告白

卜奎文化流人遭到遣戍来到流放地后,恶劣的气侯条件,凄苦的生活境地,加之社会地位的陡然失去……诸多人生的灾难骤然降临,心中的愤懑愁苦不言自明。“寒逼风狂夜火青,披衣欹枕坐来听。只身千里昨朝去,羸马双轮何处停。弱骨岂堪行旅伴,老怀难遣梦魂宁。最怜临别翻宽我,少壮艰辛说惯经。”——卜奎流人方登峄《夜大风忆观永》。这是一首咏怀诗,以怀念方观永入关为题材,同时也对卜奎的风光加以描绘:“寒夜”、“狂风”、“瘦马”、“弱骨”等等意象勾画出了流放地的景象。从中流露出诗人焦躁的心情和孤寂的心境。以“疏防民教启衅”的罪名发配卜奎的张光藻在《入黑龙江境》中曰:“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渺无边。行来白草黄沙地,正是严霜朔雪天。海日孤悬岩壑冷,江冰横踏马蹄坚。回看千里黄龙府,犹觉长安在眼前。”流放地恶劣的环境、流放人的悲苦心境一并描绘出来,抑郁隐约、哀怨吞吐、幽曲凝噎的情绪心境,使全诗具有了一种凄凉悲苦的风格。

2 随遇而安、乐观自强的精神显现

“卜奎文化流人的精神世界中既有对自身遭遇的悲苦的情绪渲泻,又充斥着强烈的反抗情结。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保持着“渲泻”与“抗争”的心理平衡。重构着他们苦难遭际中的不屈的精神物质。”②被称为“卜奎第一流人”的讷尔朴,是第一位流放卜奎的江南文人,他是一位诗人,具有文化诗人的禀性和人格。突然降临的灾难,使得他敏感而自尊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也使得他饱受了卜奎恶劣环境下的生活艰辛。他不像后流放来的文化流人,总会找到患难之友,总能得到难友的宽慰和帮助。他是第一个流放卜奎的流人,举目无亲,举步艰难是可以想象的。但是,令人尊仰的是,他和诸多卜奎文化流人一样,用中国文人特有的人格力量,身处逆境而不屈,随遇而安、乐观自强。他在《连雨次答方问亭》写道“无端霪雨经旬阻,倍觉凄清到客居。径碧痕犹残藓在,裀红香渐落花如。蓄鲜罢翦园中韭,防湿间移枕畔书。沦茗濡毫都不耐,课童屋角种新蔬。”作为孤独的流放人,他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逐渐打开了心里的流放死结。并常常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当厄鲁特侵犯哈密,朝廷派人到卜奎征兵进剿之时,他闻讯便积极报名应征。由于他是戴罪流放之人,申请没有得到批准。于是,他将一腔爱国激情与激越壮志,凝化为一首诗:“小丑逞狼臂,天威振九京。西陲驰羽檄,东海动霓旌。沙碛双丸驶,丹心一剑横。空存击越志,谁为请长缨?”这是何等的爱国诗人?一位身处逆境的流放文人,自身都难以保全,还如此慷慨以赴,报效国家,是何等的豪情万丈,令人敬佩不已!

3 以诗互励、以泪相交的友情写真

卜奎流人不仅需要诗文来做心灵的链接,更需要彼此间的呼唤和关爱来充填寂寞的人生。正所谓 “飘零苦益怜同伴,放逐多无如我曹”,“同是冰天谪戍人,敞裘短褐益相亲”。在流放卜奎的文人之间,他们或以诗互励,或以泪相交,对于只身塞外,孤独寂寞的卜奎流人来说,这种友情唱和显得尤为让人感动。诗人方登峄的《王千哥》这首诗,写了传说两个朋友入山采参迷路,死在深山密林中,化成两只王千哥鸟,日夜绕着人参草悲鸣不休。诗序有“边山有鸟,每于夜半辄呼王千哥,至千百声,哀切不忍闻。传昔有人入山挖参,相失,遂呼号死山中,化为鸟,当参盛处,则三匝悲啼,随声至其地,必见五叶焉。”诗曰:“王千哥,山之阿;王千哥,江之沱。叫尔三更口流血,草长树密风雨多。生同来,死同归。尔何依?我不忍先飞。但愿世间朋友都是我,同生同死无不可。”这是一首呼唤友情、歌咏友情的诗作。诗人方登峄是托物言情的高手,借王千哥鸟来寄托流人们应该像采参人一样,在极端恶劣的生活情境下,相互帮衬、相互关照,要结成生死之交。在《讷拙庵奉召还京赋以志别(之一)》写道“惯涉离场泪禁挥,送君涕泗满裳衣。只缘义重人难别,不怨时悭我未归。几度风雨劳过问,八年衰病苦相依。从今孤杖城边立,望断朝云与夕晖。”诗中在寓寄流人离家久已眷恋家乡故土,友人的离去又增添了孤苦之情的同时,也在回忆朋伴相聚之事,流露着与其同命相连的友人离去而产生的依依不舍之意。

4 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风俗描绘

卜奎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地理环境,使得当地各民族人民的生产活动与其他地域差距极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卜奎流人诗歌有对自然环境、地域地貌、生产活动的全面的记载,展现了三百年前的东北状况。卜奎流人张光藻更是对卜奎民俗民风给予大量描绘:“江上威呼独木舟,桦皮小艇更轻浮。行人怕见风波险,独坐船中闭两眸。”写的是游人在嫩江的玩乐;“元宵佳节兴堪乘,吹到江风冷不胜。明月渐高人未散,街前争看寿星灯。”描绘的是元宵节的热闹场景;“普恩寺在卜奎西,胜会年年四月齐。其喜清和天气好,踏青士女满河堤。”写的是盛大的庙会。随着与当地人民的生活交流日益加深,渐渐也熟悉了很多经验,以猎取貂为例,方登峄的《打貂歌》写道:“打貂须打生,用网不用箭。用箭伤皮毛,用网细如线。犬逐貂,貂上树,打貂人立树边。摇树莫惊貂,貂落可生捕。”描写了当地民族猎貂的情景。他的《猎妇词》描绘道: “背负儿,手挽弓,骑马上山打飞虫。飞虫落手揕其胸,掬血饮儿儿口红。儿翁割草牛车卸,归来同饱毡庐下。”咏歌了鄂伦春妇女的强悍勇武,形象逼真地记叙了卜奎人民的生活情境,具有直击人心的艺术力量。此外,像方登峄《迎神词》中的 “磨刀霍霍豭哀鸣,肥腯具设酒碗盈。冠袂列坐主与宾,筵床上下盘余馨”的饮宴场面;方观承《卜魁竹枝词二十四首》中“鄂伦春隶索伦围、庐帐千家裹桦皮” 的鄂温克族的居住场所等等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的风俗描绘,再现了当年卜奎的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情景,洋溢着浓郁的东北边塞文化氛围。

第11篇

百年新诗史既是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启蒙史、救亡史、复兴史、情感史,更是整个民族对新诗人创作的一部接受史和传播史。诗意的共鸣与媒介力量的联手,正在赢得新诗的再次复兴。

先看“余秀华现象”。余秀华,1976年出生于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肢体行动不便,高二辍学赋闲在家。1995年19岁的余秀华“在非自由恋爱下结婚”,这段婚姻除了给她带来一个现在已经19岁在武汉念大学的儿子外,更多的是不幸和苦闷,现在两人并未离婚,但多年来已少有联系。她从2009年开始写诗,主题多关于她的爱情、亲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残疾和无法摆脱的封闭村庄。迄今她已写了2000多首诗。《诗刊》编辑刘年在2014年9月下半月刊以《在打谷场上赶鸡》为题郑重推出余秀华的9首诗歌,11月23日微信公众号平台“读首诗再睡觉”推送她的《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引发诗坛广泛关注。12月15日余秀华去北京参加由《诗刊》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最底层的人”诗歌朗诵会,2015年1月余秀华的诗《穿过大半个中国来睡你》《我爱你》等爆红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1月12日美国俄勒冈大学比较文学博士、Morehouse College(莫尔豪斯学院)沈睿教授推出了长篇微信《余秀华:让我疼痛的诗歌》,称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莉q狄金森”,在微信和网络上急速传播。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师大出版社和湖南文艺出版社一个月内出版了她的两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和《摇摇晃晃的人间》,三个月内行销10万余册。其间她接受了《人民日报》、“凤凰网”、“凤凰卫视”、《南方周末》、“新浪网”等主流媒体的访谈。2015年2月以来,余秀华又先后受邀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演讲。余秀华本人则说:“感谢网络”,“我的诗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1]

2015年4月25日广东增城,余秀华凭借组诗《在打谷场上赶鸡》和王单单、胡弦一起荣获《诗刊》“2014年度诗人奖”。女诗人娜夜在宣读授奖辞时认为,余秀华的组诗《在打谷场上赶鸡》,透出了与众不同的人间烟火,她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摇摇晃晃的命运,让她的文字如饱满粗壮的谷穗,充满重量和力量,饱含绝望和希望,很好地诠释了诗歌的强大和生命的沉重。因故未能出席颁奖礼的余秀华在获奖感言中说:“感谢诗歌,感谢生活,感谢生命,感谢每一次美好的相遇。”[2]

“余秀华诗歌热”是博客、微信、短信、网络自媒体创造的一个“诗歌神话”,现在看来,大多数转载还是源于对余秀华诗意的认同与共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评论家张清华教授说:“余秀华的诗,语言表达比较有力量,有质感,有痛感,文学性也不低。就算不考虑她的身体状况,她也是位不错的诗人。”[3]媒体人魏英杰也认为,“作为一个农民诗人和脑瘫患者,余秀华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受益于拥有几亿用户的微信等新媒介的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是余秀华迅速进入公众视野的重要路径。……但这不是余秀华走红的全部。关键还是大众审美偏好及其赏鉴水平。余秀华诗作一开始在社交媒介被自发传播,表明她拥有被广泛认可的潜质。”[4]

迄今和出版的余秀华诗歌的主题内涵,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社会底层爱而不得的困境、乡村草根病患生存的苦难、身残志坚的励志情怀、网民情感的日常抒写。在收入两本诗集的200多首诗歌中,相对来说,大约80首是抒写两情的,占2/5;其次是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乡村生活的艰辛描述,约50首,占1/4;再次是倔强个性抗争励志类的作品,约40多首,占1/5;其它日常情感的抒写约30余首,约占1/7。阙爱与病患构成余秀华人生与诗歌的底色,抗争与宣泄是余秀华作为当代女诗人的亮色与特色。

首先,底层爱而不得的困境。在余秀华所有的情诗中,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悲剧:热烈痴情急切的女子,渴望爱情,想象纯洁的异性之爱,但又害怕全身心的投入,男子初期的纯情、热烈,最终还是离去。长期阙爱扭曲压抑的女性意识,爱而不得的寂寞热烈苦痛,愈挫愈勇的大胆憧憬,让余秀华的情诗显得出离世俗,悖离道德,打动人心。《诗刊》编辑刘年说:“一个无法劳作的脑瘫患者,却有着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不管不顾的爱,刻骨铭心的痛,让她的文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让人对上天和女人,肃然起敬。”[5]爱与痛,贯穿余秀华的情诗。她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是《我爱你》,她已出版的两本诗集开篇都是这首诗: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茶叶轮换着喝:,茉莉,玫瑰,柠檬/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这是一个病患对健康生存的渴望,冲泡汤药,冲泡生命,充满着对健全身躯和美好爱情的渴望,冲泡希望。“仿佛”却又消解了这种希望。雪意象,洁白而易融化,这是单纯而易破灭的梦想,即精神之恋。在封闭但“干净的院子里”,写的是外在环境实际是写内心洁净,情感的纯粹。“读你的诗歌”,想念你,这不合世俗的精神之恋,稍纵即逝,“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岁月老去,“我”已不再青春,病体也无法再为爱伤心。关于庄稼的书,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健全人体与病残身躯之间的对立,充满了对健全肢体、完美爱情的渴望。“我”要用一本书来寄托自己对你热烈的爱情,但这爱情又为世俗社会所不容,“我”残缺的肢体也会令它方生即死,这向死而生的爱情让“我”提心吊胆,但是,“我”依然爱你。全诗是纯净、热烈、隐忍的,但又是悲壮、惨烈、抗争的。

这是余秀华独特的爱情方式。无论灵肉结合实现与否,精神之恋总是寄托着美丽的幻想与热烈的憧憬,而病体的残缺或者其他条件的不完整性,又往往成为爱情悲剧的共同原因,所以诗人的心灵悲剧又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另外如《向空中挥手的人》《面对面》《关系一》《手持灯盏的人》《不要赞美我》《悬石》《源》《致》《呼伦贝尔》《在我们腐朽的肉体上》《如何让你爱我》等,余秀华的大多数情诗都具有类似的情结与独特的表达。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种大胆真挚的女性抒情,其实正是一个病残躯体长期性压抑的正常宣泄,它是健康自由的,也是符合正常人性的。

其次,草根乡村病患生存的苦难。余秀华诗歌中充满乡村病患家庭的苦难叙事,父母年老,治病护养,相依为命,还要担心女儿的未来,插门女婿,性情冷漠,粗鲁打骂,孙子年幼,女儿力不从心,艰难自理,焦虑苦闷,日夜煎熬。这些都在余秀华的诗中有所体现。所以,横店村里淳朴的村民,甚至许多曾经支持帮助她走上前台的人,还有如“中国诗歌流派网”编辑王法、《荆门晚报》编辑黄旭升、荆门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李书新、《诗刊》社编辑刘年等,对她的泼辣极端脾气也都能同情、包容和宽解。

诗人对这些苦难的表现并非想要唤起怜悯,而是饱含着强烈的隐忍与倔强的抒情,读来令人震撼。如《我养的狗,叫小巫》: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他喜欢跳舞的女人/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他说,她们会,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还总是蒙着脸//我一声不吭地吃饭/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狗于人是孤单寂寞时的陪伴,女诗人被醉酒丈夫殴打后跛向外婆家寻求安慰。跌倒了,小狗为女主人舔血,突出了脑瘫女子的无助和可怜。北京打工的丈夫却在外跳舞,“我”的隐忍无奈由一个喂狗的动作传达出来,女诗人蔑视丈夫的炫耀。家庭暴力中,小狗的乞怜与女子的倔强内心更加令人同情。结尾催人泪下:外婆已经死去多年,那个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人已经逝去,“我”更加无助孤单,而只有小巫能够陪伴安慰“我”。隐含的夫不如狗的愤怒,早已溢出纸背。

《一包麦子》写的是年老父母的辛酸无助与无力感恩:第二次,他把它举到了齐腰的高度/滑了下去/他骂骂咧咧,说去年都能举到肩上/过了一年就不行了?//第三次,我和他一起把一包麦子放到他肩上/我说:爸,你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举不起一包小麦/是骗人呢//其实我知道,父亲到90岁也不会有白发/他有残疾的女儿,要高考的孙子/他有白头发/也不敢生出来啊//

年迈的老父亲要强能干,但年事已高,终于举不起一包麦子。造成女儿脑瘫的自责和内疚,比这包麦子更重地压在白发人心头。女儿的安慰,想报答父母而不能的愧疚,祈愿父亲强健平安。“不敢”包含着对父母的深沉感恩和歉疚。结合2015年4月底诗人在湘西演讲时得知母亲肺癌入院连夜赶回武汉,可以看出余秀华家庭里的艰难处境。

《诗刊》编辑刘年说:“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6]当代底层乡村虽然可以打工,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但家中若有一残疾女儿要照顾,父母年老体弱,女儿孙儿都要护养,仅靠低保还是很困难的。“不自由的婚姻”又加重了敏感女诗人的痛苦。这种苦难叙事在网络时代会被放大,更加唤起了广大网民的人生悲悯。

再次,身残志坚的励志情怀。余秀华说:“于我而言,只有在写诗歌的时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静的,快乐的。其实我一直不是一个安静的人,我不甘心这样的命运,我也做不到逆来顺受,但是我所有的抗争都落空,……但是我根本不会想到诗歌会是一种武器,即使是,我也不会用,因为太爱,因为舍不得。……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7]余秀华的诗歌得以在博客、微信上迅速广泛流传,其中最大的因素就在于“脑瘫”、“农村”这两个标签与“女诗人”之间的张力关系:身残志坚的励志精神,或者丑小鸭、灰姑娘的故事,网上戏称“心灵鸡汤”。但余秀华是真诚的、粗粝的,真实不做作,所以赢得了网络内外诗歌读者的认可,其励志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延展。

《下午,摔了一跤》就展示了这种真实的场景:提竹篮过田沟的时候,我摔了下去/一篮草也摔了下去/当然,一把镰刀也摔下去了//鞋子挂在了荆棘上,挂在荆棘上的/还有一条白丝巾/轻便好携带的白丝巾,我总预备着弄伤了手/好包扎/但10年过去,它还那么白/赠我白丝巾的人不知去了哪里/我摔在田沟里的时候想起这些,睁开眼睛/云白得浩浩荡荡/散落一地的草绿得浩浩荡荡//

残缺病体的挣扎与血污,年老体弱的母亲为了防止敏感女儿绝望自杀,让她每天割草喂几只兔子,然而她却不幸跌入荆棘丛生的田沟中。在无助中她对关爱自己的人依然心存感激,依然渴望纯洁的爱,向往着健全的生命活力。“白纱巾”、“白云”,关爱的纯净;两个“浩浩荡荡”极写云的自由自在和草色的茂盛,反衬女诗人的艰辛无助与不屈的火热灵魂。《你没有看见我被遮蔽的部分》表面写中年爱情,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首热切抗争命运的生命之歌。纯净的爱情虽然注定了悲剧的结局,但依然在生长。“我”寂寞无爱的残缺生命已走过中年,“人老珠黄万事休”,爱得急切,深陷其中,隐忍着去爱你却不敢说出“我”隐瞒的关于肢体和生活的真相。网友(或者顾影自怜的事物)对“我”的安慰令我感动,我有充满虔敬的爱,也有清醒的自知之明:这份感情终是悲剧。“我”本想放弃这无结果的执著,但却无法释然地把你放下。矛盾纠结之后“我”只能把你留在心底,“我”的残缺的肢体、无法自立的生活现状还是遮蔽着好。但是,“我”对你的爱却在艰辛的挣扎中发出更加热烈的光芒。又有谁能阻止一个身残志坚内心强大的女子去追求一份灵肉谐和的美丽爱情呢?物质贫乏与灵魂富有的反差令人扼腕,深藏在残缺肢体中的生命火焰令人惊叹。

正如《诗刊》编辑刘年推介的那样,“她的内心,没有高墙、铜锁和狗,甚至连一道篱笆都没有,你可以轻易地就走进去,然后,可以放心大胆聊她的脑瘫,聊她的丈夫和孩子,聊她的爱情观,聊她的被打,她的智商不仅不低,反而很高,她还是省象棋队的队员。‘我相信死亡是公平的……我相信我是幸福的。’她的强大、她的力量、她的绝决与她的诗歌《我养的狗,叫小巫》里展现的完全一致。”[8]封闭的乡村生活的苦难曾经令余秀华感到绝望,但更多地却激发了她生命中的艺术潜质。如《我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我知道结果是这样的》《婚姻》等诗作,通过里尔克诗歌和网上阅读的启蒙训练,她左手压住右手,颤抖着一个字一个字地完成了2000多首诗篇,赢得了当代中国杰出女诗人的桂冠。一个励志的“诗坛海伦・凯勒”的故事也就传播开来。

最后,网民情感的日常抒写。余秀华诗歌中的“我”几乎都可以置换为“我们”,她用她的诗歌不自觉地充当着中下层网民日常情感的代言人。余秀华自己曾说,“一直深信,一个人在天地间,与一些事情产生密切的联系,再产生深沉的爱,以致到无法割舍,这就是一种宿命。比如我,在诗歌里爱着,痛着,追逐着,喜悦着,也有许多许多失落――诗歌把我生命所有的

情绪都联系起来了,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让我如此付出,坚持,感恩,期待,所以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9]余秀华诗歌中表现的大都是现实社会中无法直接呈现而又无法割舍的爱恨情仇,希望与宿命的悖论,这往往也是底层民众共通的人生体验。

余秀华的获奖组诗《在打谷场上赶鸡》就是如此。其中的同题诗作中就写满共通的人间情感:然后看见一群麻雀落下来,它们东张西望/在任何一粒谷面前停下来都不合适/它们的眼睛透明,有光/八哥也是成群结队的,慌慌张张/翅膀扑腾出明晃晃的风声/它们都离开以后,天空的蓝就矮了一些/在这鄂中深处的村庄里/天空逼着我们注视它的蓝/如同祖辈逼着我们注视内心的狭窄和虚无/也逼着我们深入九月的丰盈/我们被渺小安慰,也被渺小伤害/这样活着叫人放心//那么多的谷子从哪里而来/那样的金黄色从哪里来/我年复一年地被赠予,被掏出/当幸福和忧伤同呈一色,我乐于被如此搁下/不知道与谁相隔遥远/却与日子没有隔阂//

麻雀、八哥对食物的贪婪与冒险,显示了鸟儿的生命自由而有光芒,这种动感正是相对于“我”的行动不便和思想的自由飞翔。没有飞鸟的九月天空更加空旷,人也显得更加孤单、渺小。而蓝天引发了诗人的遐思与警醒。现代世俗人生只有狭隘与虚无,人们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只看见眼前利益,却忽视了祖辈的创造与大地的恩赐。蓝天的空旷让诗人意识到大自然的丰富与人类个体力量的单薄,因为虔敬而心安,因为个体力量的微小而自卑,人类只有敬畏大自然的恩赐,与之和谐相处,“这样活着叫人放心”。九月的大自然丰收了,大地给予人们金黄的谷子,养育人类。受到大地的启示,“我”这么多年来的写作,被亲人朋友赠与同情和关爱,“我”的心灵被诗歌一次次掏出。“我”收获了幸福,也遭遇过忧伤,这和九月秋天的内涵(丰收/凋谢)是一色的,“我”也乐于这样被安放在这里(打谷场上),安静地生活下去。这样,“我”与虚幻的梦想相隔遥远,却在封闭村庄的打谷场上和生活与土地贴得更近。诗中有现实局限与理想自由的矛盾,有祖先和现代人对大自然情感的变化,有大地的丰富无私与人的忧伤渺小之间的对比,更有放下虚妄贴近日子的坦然与幸福,这些其实都是中下层人们生活的真实感悟。第二节中的“我”也可以置换为“我们”,跟上一节一样,这既是余秀华的个人情感,也可以看成是当下中国社会群体的日常体验。

余秀华诗歌被关注,除了诗歌的意旨内涵引发读者共鸣外,还在于她大胆泼辣的艺术创新。

她的新浪博客名叫“云端梦呓”。2014年12月17日,她参加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诗歌朗诵会后,回到湖北钟祥石碑镇横店村八组的家里。两天后在博客上发表随笔《想拥抱每一个你――北京之行略记》,最后一句话是:“我希望我写出的诗歌只是余秀华的,而不是脑瘫者余秀华,或者农民余秀华的。”这是女诗人的艺术自信和自我警醒。的确,余秀华的艺术创作在当下诗坛可能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为独特的。

首先,新奇大胆想象的刺痛感。余秀华曾说,诗歌“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10]真诚诗情的跳跃与沉潜,在诗歌中往往借助意象、想象来加以表现,摇晃的神志、摇晃的人间,都得由诗歌来抵御压力支撑梦想。在《可疑的身份》中,女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虚构自己的灵魂身份,抒写了世俗对个人精神出轨的质疑。其中“雪”是“我”纯洁的爱情,“火”是“我”内心炽烈的奋不顾身的,它为世俗道德所不容,充满着罪恶感。“幽暗的月光”,是深埋心底的爱的愿望。“无法打开的桃花”,“吹不到自身的春风”一生执著,大胆的想象、隐喻,写出了残疾女子对真爱的梦幻与坚持,但她更明白这种爱情在自己身上无法实现。“盗走城市”,是一个乡村病患女子对城市生活的梦想,在虚拟的诗意想象中,都市变得“熟悉”起来,但“我”却无法得到世俗社会的理解与认可,“一贫如洗”。自我灵魂中的恋爱,自我精神的放逐,很快受到道德理智的抑制。然而,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爱情,只能在深夜自己的心中燃烧,熄灭,留下更深的寂寞与苍白。全诗写心灵,写,写精神的放逐,全部都在虚拟的想象空间展开,变成生动鲜活具有刺痛感的事件直指人心。

其它如《女人的马》《嘲弄》《梦见雪》《雪》等诗篇,也都借助大胆的激情想象完成,虚构的事件本身的荒诞与情感的深沉隐秘让人动容。《诗刊》编辑刘年介绍说,“诗歌是灵魂的自然流露”,这是余秀华对诗歌的理解。[11]灵魂的自然流露使激情想象更具本色,击打人心。所以,学者和诗人沈睿说,“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12]诗歌的想象必须借助于语词创新的穿透力,才能达到直抒胸臆所无法完成的抒情效果。

余诗的接受和传播是自媒体时代诗歌唤醒的猎奇心理、悲悯情怀及从众心态促成了“诗歌神话”。自媒体放大了神话效果。正如她自己所说:“作为我,一个残疾得很明显的人,社会对我的宽容度就反映了社会的健全度。所以我认为只要我认真地活着,我的诗歌就有认真出来的光泽。”[13]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更加文明包容,诗人余秀华依然在路上。

百年新诗,从晚清学堂乐歌至今,新诗与音乐都一直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新诗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必要途径。当然更多的还是纸媒报章、诗集、手抄报、文艺期刊的大量出版发行,促进了诗歌的传播和发展。21世纪以来,网络新媒体不断改变着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方式。正如学者欧阳友权所说,在主体观念上,新媒体用平民化叙事/抒情促动文学向“新民间写作”转型,用技术方式为文学生产赢得了更大的艺术自由度,以“词思维”、“图思维”的符号表征和“自娱娱人”的新理念拉动文学深层观念的调整,为文学体制更新探索新的路径;从文学本体构成看,网络媒体在“文学与生活”关系的基础上增设了“文学与虚拟生活”的关系,添加了文学生产的“赛博时空”维度;从媒介要素看,网络写作从语言文字向数字化“比特”转变,文学文本由“硬载体”走向“软载体”存在,让作品的形态构成和传播方式出现本体论转向;在文学的生产要素和价值律成关联上,数字媒介创作以键盘鼠标替代“文房四宝”,用界面操作解构书写语言的特性,使文学作品的“文学性”问题成为技术“祛魅”的对象,导致传统审美方式及其价值基点开始淡出文学的思维视界等等。[14]的确,新媒体正在愈来愈深入地促进着我们的文学观念、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接受的转型。

新诗与新媒体的联姻,正在改写新诗的边缘化处境。电视诗歌散文、短信诗歌、博客、微博、微信圈中流传的新诗作品,在近四亿网民、五亿多手机用户、三亿多微信受众中,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平面媒体纷纷增加网络版或电子期刊,《诗刊》《星星》等也在21世纪初主动开设了网络民间版面,近年来又先后开设了“微信公众账号”,对民间和草根诗人予以关注和助推。平媒与新媒体形成良性循环。“余秀华诗歌热”就是这一良性互动的产物。

余秀华诗歌中描述了社会底层爱而不得的困境、乡村草根病患生存的苦难、身残志坚的励志情怀、中下层网民的日常情感,对网络诗歌消解人文精神的负面评价或许会有所纠正。而她诗集的热销与媒介走红,也会促使更多的民间诗人利用自媒体等多种方式,扩大新诗的社会影响力。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吕家乡教授认为,“余秀华能够写出更多更好的诗篇,……凭着已有的贡献,她也不该被新诗史忘记”[15],可谓前瞻之论。

注 释

[1]《诗人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燕赵都市报》,2015年1月22日。

[2]据罗艾桦新闻:《余秀华摘得〈诗刊〉年度“诗人奖”》,《人民日报》,2015年4月27日。

[3]《余秀华第一本诗集签约》,《华西都市报》,2015年3月2日。

[4]魏英杰:《社交媒介成就了余秀华神话》,《新京报》,2015年1月19日。

[5]刘年:《诗歌,是人间的药――余秀华和窗户的诗歌编后记》,《诗刊》下半月刊2014年9月“双子星座推介”栏目,第21页。

[6]刘年:《诗歌,是人间的药――余秀华和窗户的诗歌编后记》,《诗刊》下半月刊2014年9月“双子星座推介”栏目,第21页。

[7]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q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2页。

[8]刘年:《诗歌,是人间的药――余秀华和窗户的诗歌编后记》,《诗刊》下半月刊2014年9月“双子星座推介”栏目,第21页。

[9]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q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1页。

[10]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q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3页。

[11]刘年:《诗歌,是人间的药――余秀华和窗户的诗歌编后记》,《诗刊》下半月刊2014年9月号 “双子星座推介”栏目,第21页。

[12]沈睿:《余秀华:让我疼痛的诗歌》,《月光落在左手上q代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3]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月光落在左手上q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3页。

[14]欧阳友权:《传媒推力与文学魂归》,选自《数字媒介下的文艺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第12篇

有很多的诗句都是写的非常的励志的,共同阅读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诗句经典励志名言,供大家参阅!

诗句经典励志名言精选1.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2.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佚名《长歌行》

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10.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轲《孟子·滕文公下》

1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3.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

1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诗句经典励志名言经典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

2.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

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赠白马王彪》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9.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坤《呻吟语·应务》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1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佚名《论语·子罕》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1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班超《后汉书·班超传》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佚名《警世贤文·勤奋篇》

诗句经典励志名言推荐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8.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佚名《周易》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13.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佚名《孟子·告子下》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0.壁立千仞,无欲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