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翻译学论文

生态翻译学论文

时间:2023-01-04 21:0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翻译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翻译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翻译技巧;《丰乳肥臀》;生态翻译论;文学作品翻译

引 言

根据胡庚申2001年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翻译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员多层次、多维度的适应和选择。翻译者对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主要是三个方面,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就翻译的适应和选择而言,葛浩文的成功翻译促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堪称典范。因此,对于广大翻译工作者来说,葛浩文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都是很有实际意义的参考。

一、理论基础: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首先是由胡庚申教授(中国清华大学)在2001年提出来的。这是翻译研究的新模式,是从生态学角度来描述和解释翻译学的。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 既有全球因素, 又有中国因素; 既有客观因素, 又有人为因素; 既有其偶然性, 更有其必然性。本文指出, “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 “类似同构” 的生态特征、 “适应”、“选择” 的理论体系以及“论/ 学一体”的同源贯通, 是生态翻译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条件。

(一)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更为明确地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 胡庚申,2004: 128)

(二)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分析《丰乳肥臀》译本

(一)《丰乳肥臀》译本中使用的翻译技巧

葛浩文在翻译《丰乳肥臀》时,主要使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词法、省译法、合并法转换法等,来实现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选择。

1.增词法

Example 1:

【Original book title】: 丰乳肥臀

【Translation】: Big Breasts & Wide Hips: A Novel

《丰乳肥臀》讲述了自1936年以来在上官家庭发生的风云变幻。“丰乳”和“肥臀”代表了贯穿整个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如果这个标题只是直译不加任何解释的话,西方读者可能会对这本小说产生误解,女权主义者也会提出反对的声音。因此葛浩文加上了一个副标题――“a novel”来避免对这部小说的误解。

2.省译法

Example 2:

【Original】 【Translation】

飞蹿起几十丈高(莫言, 2003: 72) flew high into the sky (Goldblatt, 2004: 128)

冰层约有一寸厚(莫言, 2003: 72) as thick as a hand (Goldblatt, 2004: 129)

半斤重的大膏药 (莫言, 2003:77) a heavy medicinal plaster (Goldblatt, 2004: 138)

在原文中,作者用中国的量词“尺 ”, “寸”, “丈”, “斤”等来描述高度,厚度,或者是重量。事实上,没有必要告诉目标语读者真正的数字。因此译者用符合目标语习惯的方法来主动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

3.转换法

Example 3:

【Original】但现在被上官鲁氏摆成“大”字形的身体占据了。

(莫言,2003:130)

【Translation】…but it disappeared beneath her outstretched body.

(Goldblatt, 2004: 212)

Example 4:

【Original】 戴着高筒礼帽、留着两撇尖儿上翘八字胡的车夫也不是个一般人物。(莫言,2003: 92)

【Translation】…in a top hat and sporting a handlebar mustache, was not your ordinary driver. (Goldblatt, 2004:160)

莫言分别用八字形、八字胡和大字形来表现胡子和身体的形状。然而,要找到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是不可能的。因为英语是字母语言而不是象形文字,因此译者把“八字形” into “inverted V”,“八字胡” into “handlebar mustache” and “大字形” into “outstretched”,这实现了在读者脑海中描绘出相似图片的效果,西方的读者也能够很好地理解转换翻译过后的版本。

三、总结

此篇论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葛浩文《丰乳肥臀》译本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从译者角度来看,为了实现信息传达者的角色,也为了帮助实现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化和交际功能,生态翻译学的核心就在于适应和选择。通过研究了葛浩文译作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丰乳肥臀》译本提供深入而有见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Goldblatt, Howard. Big Breasts & Wide Hips: a Novel [M]. London: Methuen. Arcade Publishing, 2005.

[2]Hu, Gengshen.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J].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3 (4): 283-291.

[3]方梦之. 从核心术语看生态翻译学的建构[P].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010,澳门.

第2篇

    21世纪初,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翻译研究,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2008年,胡教授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翻译学,指出“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余光中也提出,译者其实是“不写论文的学者,没有创作的作家”。前者指译者“必定饱学”,后者指译者“必定善于运用语文,并且不止一种,而是两种以上:其一他要能尽窥其妙,其二他要能运用自如。”也就是说,称职的译者在熟悉“施语”(sourcelanguage)和“受语”(targetlanguage)两种文字的基础上,还要能运用自如,了解文字之外的其他文化因素。

    1928年,余光中生于江苏南京,童年和少年时期跟随父母逃难辗转各地,1947年在南京青年会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外语系,1949年随父母经香港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余光中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期间曾两度赴美任多间大学客席教授。1974年,余光中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回台,任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国语文研究所所长。很显然,余光中的中英文语言功底是深厚的,对中西方文化也是熟悉的。思果称赞余光中“英文修养很深,中文不用说,这种人才能翻译。”而《老人与海》第一句话:

    HewasanoldmanwhofishedalonEinaskiffintheGulfStreamandhehad goneeighty-fourdaysnowwithouttakingafish.

    那老人独驾轻舟,在墨西哥湾暖流里捕鱼,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

    “独驾轻舟”看似诗情画意,但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往往隐含着孤独和坚持。这是老人的命运,也是他面对命运的态度。“如今出海已有八十四天,仍是一鱼不获”,既是冷峻的陈述事实,也暗示着老人命中注定的“厄运”,或许是出乎意料的惊喜。而老人一如既往的沉默,一如既往的出海打渔。

    在《老人与海》的译序中,余光中说:“当年我译此书,刚从台湾大学毕业,译笔尚未熟练,经验更是不足,实在相当自不量力。”“五十多年后将此书译本交给译林出版社出版,我不得不抖擞精神大加修正……”可以肯定,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和翻译经验可以帮助他更深刻的了解老人,了解海明威,了解《老人与海》在冰川下八分之七的部分。

    Hetookthebaitlikeamaleandhepullslikeamaleandhisfighthasnopanic init.

    它吞食钓饵,像个汉子,拖动小船,像个汉子,而且沉着应战,不慌不忙。

    老人不放弃,鱼也不松口,在茫茫大海中相持相伴。只有这样的鱼才算得上对手,老人也视其为朋友。在汉语中,“汉子”不仅指强壮的男性,而且暗含责任、担当,和对手的尊敬;相对于“男子汉”,更口语化,更符合老人的身份和语言。余光中在译序中提到早年将作者译为汉明威,“仍然觉得‘汉’比‘海’更接近原音。”在世人心中,海明威就如他笔下的人物是一条汉子,强壮有担当,勇敢而身负使命,面对死亡,也不忘自己做人的责任,令人尊敬。

    Hestoppedforamomentandlookedbackandsawinthereflectionfromth estreetlightthegreattailofthefishstandingupwellbehindtheskiff’sstern.

    他停了一下,回头眺望,接着街灯的反照,看见船尾的后面,还神气的竖着大鱼的那大尾巴。

第3篇

引言

楚雄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古人类、古生物、古文化和彝族风情而著称,地处中国大陆旅游圈、东南亚旅游圈和南亚旅游圈的交汇地带,位于云南旅游的中心区,是滇西、滇西北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地。目前全州拥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13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A级景区1个。

旖旎的风光、绚烂的文化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游客前来,据楚雄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全州接待海外游客人次逐年上升,2015年_到38596人次。对于外国游客而言,景区牌示是游客获取景点信息的重要途径,旅游翻译就是一个了解本地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媒介。适当的景点提示可以给游客提供便利,必要的景点介绍能够使游客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从而使旅游的跨文化交际的意义最大化。

一、楚雄州景区牌示概述

解说牌示是一种载有图案、标记符号、文字说明等内容的,能够起到解说、标记、指引、装饰等作用的标识牌 ,是引导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各种信息的符号集合。根据对楚雄州11个A级以上景区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调研时的路线按照游客惯常选择的路线进行,沿途的牌示均进行了拍照,共收集、整理景区各类牌示534块,涵盖了大部分的旅游区域范围。

作为外国游客认识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景区牌示在游客参观游览的活动中起着引导、服务和教育等重要作用。与其他旅游资料的翻译不同,景点牌示具有内容简洁、对象特殊、位置固定等特点,其翻译注重的是提供有效的信息,使游客在轻松的旅游中加深对景区的文化内涵的理解,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而如何在这寥寥数语中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和有效性,则取决于译本的质量。所以,从内容上说,牌示翻译应尽可能提供与文化、风俗、自然地理环境有关的知识。在语言表达方面,牌示翻译应该尽可能准确、简洁、明了,以便相关信息能被容易地理解和接受。鉴于牌示的功能特殊性,在其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首先考虑整体的翻译生态环境。

生态翻译学认为, 翻译过程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对文本进行选择性移植的过程,翻译是译者的一个决策过程,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决定如何适应和如何选择。生态环境不仅指语言、文化、宗教、社会环境,而且还包括了指翻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关系、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生态翻译学认为只有译者的作品满足对生态环境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适应的要求,才能进行正确、合格的翻译。

在调查收集到的534块牌示中,中英双语牌示数量为257块,接近总数的一般,说明全州景区对海外游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各景区的情况有较大差异。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在以上景区牌示的英译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错误,例如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用词不当、误译、漏译等,还有一些错误主要是在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翻译中,译者忽视了原语文化背景,而只从语言维对其进行翻译,造成对文化的误解、误读。

二、楚雄州旅游景区牌示英译现状

笔者将调查到的情况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来举例说明目前楚雄州景区牌示英译的现状。

首先,语言维关注的是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由于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语言形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通常在语言方面准备得不够充分,这导致一些旅游牌示的翻译出现明显的错误 。生态翻译学要求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原文化和翻译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目标文本所处的生态环境。

例1:僧众寮房(化佛山)

Monk’s Dormitory

例1的译文基本能说明这是众僧居所的意思,但寺庙里僧众的寮房与普通的宿舍终究有差别,寮房是指僧徒尼姑静修居住的地方,除了普通房屋居住的功能,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静思、坐禅,因此改译为“Meditation room”更为恰当。

其次,文化交流是旅游活动的最重要的作用,译者肩负着翻译文化背景知识的任务,正如诺德所说,翻译意味着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比较。不同文化的交流比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更重要。因此,翻译活动中文化维的适应选择最为重要,特别是人文景区牌示的英译尤其需要译者去深入挖掘文化背景,依据原语文本将其中的文化内涵翻译出来。

例2:惠帝紫(武定狮山景区)

Purple Emperor Hui

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旅游;翻译适应选择论;旅游文化翻译;译者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2-0146-04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翻译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国内许多学者对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通过收集近20年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发现大多数文章多限于随感式或经验式的总结,往往是从中英文化差异入手,探讨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及相应的翻译策略,因而研究角度总体比较单一,重复研究的现象严重,且这些研究忽视了作为翻译要素之一的译者的主体性。针对这一研究现状及在全球语境下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研究热潮的背景下,笔者首次提出了旅游文化翻译这一概念。同时笔者认为应加强结合最新翻译学或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来探讨旅游文化翻译,为旅游文化翻译找寻理论依据,实现旅游文化翻译的真正突破。正如朱纯深所言:“在有些课题的研究中,换一个观察角度,便可以带来新发现新见解。”[1]

作为对传统翻译理论的重大突破,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受到译界的普遍关注。然而,任何理论的价值和意义都在于它解释和指导实际的程度。本文拟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生态翻译视角阐述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以期在旅游翻译研究方面作出全新的探讨。

二、翻译适应选择论与旅游文化翻译

1.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述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胡庚申教授于新世纪提出的新译论,也是生态翻译学的奠基理论。该理论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该理论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翻译的原则是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的方法是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译文的评价标准是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译者素质等;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而“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译者产生译文时,在多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次、并照顾到其他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①

传统译学研究囿于原语与译语的语言转换,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将翻译看作静态封闭的系统,因而忽略了翻译过程中其他的诸多相关因素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而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框架为翻译学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动态系统,这一系统内部的诸多要素处于相对独立、又和谐统一的生态关系。

2.旅游文化翻译

在阐述旅游文化翻译这一概念之前,应先了解旅游文化的内涵。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旅游活动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交融渗透着的传统文化遗存的人文关照。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发强烈,旅游者将愈来愈不满足于山水景物或文化场景的浅层观赏,而追求从文化的高品位上、从自然、人文景观与文化的契合点上去获得一种深度审美愉悦和感悟一种文化的深厚底蕴。旅游文化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包括旅游活动中提供欣赏和享乐的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物质产品;二是行为文化层,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生活制度等;三是心理文化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宗教情感等。[2]

刘宓庆认为鉴于翻译学明显的综合性、复杂性特点,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必须涵盖翻译所涉及的语言中的文化信息问题,包括种种文化行为――具有特征的文化生理行为、集体和个体的文化心理行为和文化语言行为。[3]而文化翻译的任务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蕴含或容载着文化信息的意义。至此,笔者认为旅游文化翻译兼具旅游翻译和文化翻译的特点,强调旅游翻译的文化属性和跨文化、跨社会、跨语言、跨心理、跨学科的特性。而旅游文化翻译又不同于一般的旅游翻译和文化翻译,它通过对旅游文化内核、身份、共性和异性及其宏、微观层次的整体效应性的研究,进而尽量缩短不同旅游文化特质造成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差距,达到异质旅游文化温和抵抗、互尊互爱、和谐交融的关系。因此,旅游文化翻译是依托语言,实现旅游文化信息的转化、阐释与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兼顾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承传的创造。同其他旅游翻译一样,旅游文化翻译的功能特点表现为传递旅游文化信息、增强游客的文化情感体验、激发文化旅游兴趣,即文化信息性、文化情感性和文化诱导性。这三者各有侧重,互为因果,是相互依存的和谐统一关系。

三、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适应选择论通过对翻译过程中“适应”与“选择”的系统阐述,试图构建一个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理论。这一理论对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启示之一是:转换翻译研究视角,将重点转向译者。长久以来,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压制、被排斥的一仆二主的边缘化状态,他既要忠实于原文和原文作者,又要小心谨慎地为译文读者服务。而翻译适应选择论首次将“以译者为中心”的生态翻译理念明确地体现在翻译的定义之中,从而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基于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译者不再是被动的信息复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创造者,因此他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这种高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对于汉英旅游文化翻译尤其重要。

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另一启示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核心概念是“适应”、“选择”。“译者从事翻译活动的心理过程是:尽量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努力表现自己的适应能力,主动优化多维的选择转换,不断追求较高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注:《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第129页。]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文化翻译的读者或游客在长期各自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熏陶下,已形成一种既定的文化心理和认知习惯。这种心理和习惯上的定势制约着他们对陌生文化的开放程度和接受程度。而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英旅游文化翻译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指导下关注的不再是个别、孤立的中国文化信息的传递,而是中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交流、相融合的大目标,关注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动态适应与选择。

1.译者的多维动态适应

翻译生态环境构成的要素包含了原文、原语和译语系统,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事实上,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包括了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译者适应。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适应”的基本思想之一是译者对“能力”的适应。由于旅游文化翻译是一种文化模式向另类文化模式的引导性的传播,其关键在于译者。而旅游文化翻译的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对译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合格的汉英旅游文化翻译者,不仅需要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和娴熟的翻译技巧,还需要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和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同时还应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一个分支,同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因此,汉英旅游文化翻译者首先应适应对其能力的要求,努力充当民族文化传播者和中西文明桥梁的建设者,以实现中国旅游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译者对“能力”的适应可看作是译者对以自身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而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还包括对以译文读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由于旅游文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体验活动,它决定译文读者是整个翻译生态环境系统中最不容忽视、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对于旅游文化翻译的译者而言,无论其翻译是哪种内在动因和目的,他们都不谋而合地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尽量适应读者,赢得读者,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或社会效益。根据Newmark对读者的分类方法,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预期读者可分为学者型读者,受过良好教育的普通读者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读者。这三类读者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各有特点。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审美习惯以及对中国文化不同的熟悉度和认同感,但他们都是怀着对中华文明古国的深切向往和期盼,想通过旅游深度感受中国丰富的山水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现代文化。一般认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具有无法消除的历史特殊性和文化局限性,这就会限制特定的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认同。然而,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译者与原文、译文和译文读者是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生态系统中。而跨文化旅游者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时,往往会经历文化兴奋期、文化危机期和文化适应期的阶段。从这一意义上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积极、动态地适应外国读者或游客对异域文化不断超越、不断拓宽的文化视野和审美期待。因此,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过程不是译者与译文读者的单向文化信息传递过程,而是译者与译文、译文读者等翻译生态环境的辩证对话关系。译者一方面要多维适应外国读者或游客的固有文化定势和认知心理,坚持“尊重游客、尊重文化差异”的适应性原则,灵活处理文化差异和冲突,引导读者进行中国旅游文化的阅读、鉴赏和体验;另一方面,译者不能一味消极、被动地适应外国读者或游客,而要有创新意识和革新的胆量,适时拓展、打破、超越、创造他们的文化认知心理,以实现中国旅游文化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传播。

2.译者的“自然”优化选择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即译文生成的过程就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和以译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文的总和。[注:《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第126页。]而处于“选择”阶段的译者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指的译者,而是特定的、被翻译生态环境“激活”的译者,他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事实上,译者的选择发生在翻译活动的各个方面,存在于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出现在翻译转换的各个层次。这种选择的内在机制和动机正是“适者生存”、“汰弱留强”。而这里的“适”或“不适”,“强”或“弱”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对译者/译品的整合适应选择度和选择程度的一种概括。因此,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汉英旅游文化翻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汉英旅游文化翻译来说,基于其动态变化的翻译生态环境,不同的译本或译文由于适应了不同的翻译目的、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的文化群体、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文本资料翻译和导游口译的不同文体特点,因而有可能共生共存,共同生效。

依据翻译适应选择论,在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应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上力求多维,至少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的基础上,遵循“以中国旅游文化为取向,以外国读者或游客为中心,内容先于形式,传承优于传达”的翻译原则,灵活动态地优化选择翻译策略以产生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通常,外国读者或游客对特定中国旅游文化信息了解得越少,译者适应他们认知结构的必要性就越大,越需要对原语进行适应性的文化信息处理。事实上,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维度是相互交织、互联互动的,它们会同时作用于译者的适应和选择程度。译者在翻译旅游文化信息时应尽力集“信息、情感、诱导”于一体,融“语言、文化、交际”于一炉,在多维动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作者维、社会维、读者维、市场维、目的维等多维度基础上作出最佳适应与优化选择从而得出整体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五、结 语

旅游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变成一种生存需要,也使旅游文化翻译成为一项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和翻译实质,是一种新的生态翻译研究途径。这一理论对汉英旅游文化翻译实践同样具有可操作性和解释力。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汉英旅游文化翻译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旅游文本为依托,以中国旅游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不断自我适应、优化选择的循环过程。这是一项极具悟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但又并非绝对自由。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探讨汉英旅游文化翻译中译者的多维动态适应和“自然”优化选择,希望对实际的汉英旅游文化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

[2]华国梁.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3]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Effective 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ross-cultural Tourism

LIU Yan-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 Law, Wuhan, 430074, China)

第5篇

关键词:农产品;商标翻译;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何红华(1982-),女,汉族,衢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88-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产品出口贸易日益繁荣,农产品商标翻译的好坏与农产品是否受欢迎也密切相关。成功的商标翻译是农产品走向世界,开拓国际市场和树立国际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数量的增加,农产品商标翻译问题已引起众多商家的重视。笔者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关于商标翻译的研究成果颇多,但是对农产品商标翻译的研究仍是空白。因此,农产品商标翻译研究无论是从翻译学科的发展还是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都必须得到高度重视。衢州市属于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加销基地,对衢州农产品商标翻译进行系统性实证分析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和创新价值。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以衢州农产品商标为研究对象,选择了80家农产品企业进行问卷发放,答卷人均为该企业负责进出口业务或营销管理人员,通过对筛选后的具有可信度和有效度的70份问卷进行具体分析。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衢州农产品商标命名现状;二是已有英文译名的农产品商标的翻译方法;三是描述和分析衢州农产品商标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能够深入研究,笔者深入企业,通过访谈、观察、文本收集等方式熟悉具体的企业商标命名和翻译的过程,更好地揭示商标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进衢州农产品商标翻译提出具有实际价值的对策。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体的方案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衢州农产品商标翻译现状

(一)衢州农产品商标命名现状

在调查的70家衢州农产品企业中,农产品商标大多数是直接采用汉字注册。近一半以上的农产品商标是企业商号中部分截取出来的,比如,“一粒志”是衢州一粒志食品有限公司的截取,浙江茶之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茶之语”,浙江菇老爷食品有限公司的“菇老爷”,浙江德辉食品有限公司的“德辉”,常山倚山久胡柚深加工厂的“倚山久”,衢州刘家香食品有限公司的“刘家香”,浙江天源堂蜂业有限公司的“天源堂”等等都是采取了这一做法。有部分农产品企业采取企业创始人的姓氏。例如,衢州刘家香食品有限公司选用“刘家香”不仅采取了企业商号的部分截取而且也选用企业创始人的姓氏“刘家香”命名,商标翻译用了汉语拼音“LIU JIA XIANG”,浙江阮氏食品有限公司的“阮小二”也是选用姓氏,这样的商标可以达到商标出了名,企业也出名的效果。

商标是企业皇冠上的明珠,需要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在选择注册商标方面,《问卷》中给出了4 个选项:

农产品商标命名情况为:

A-企业商号截取,B-公司管理层内部定夺,C-请专业设计公司,D-其它。

根据调查结果,选择前两项A约占80%,B约占60%,而C约占总数的10%,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产品企业选择商标命名方面倾向于商标名称与企业商号一致,或者是管理层商榷即可,少数的会请专业设计公司。

(二)已有英文译名的农产品商标的翻译方法

在70家受调查的企业中,约58家企业是汉字拼音商标,约12家企业选用汉字+拼音的商标,只有极少数的2、3家采用汉字+英文商标。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有英文译名的商标在商标总数中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这说明衢州农产品企业对商标的英文译名还没有足够重视,还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没有达成共识性原则。在这些商标翻译中, 约95%是汉语,只有13%是汉字拼音,其中真正意义上的英文商标仅有2、3个,采用的翻译方法也是直译法, 而采取其它翻译方法基本为0。比如,浙江老树根油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树根”山茶油,其英文译名为(OLD ROOT),浙江民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炭之语”,其英文译名为C&Language,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的“不老神”鸡(BULAO SHEN CHICKEN),这些都是采取直译。衢州作为浙江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农产品是衢州的一大主要特色,其农产品出口到国外,汉字拼音商标不过是一串符号, 无法体现衢州市的特色、风俗和文化内涵,也不具备美学特征和符合消费者的审美情趣。笔者进入两家有英文译名的企业深入调查,发现浙江老树根油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树根”山茶油,其英文译名为(OLD ROOT),浙江民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炭之语”,其英文译名为C&language,均是咨询了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而选用的英文译名。

三、衢州市农产品商标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翻译方法单一

笔者所调查的70家农产品商标中,具有真正英文译名的才2、3个,其翻译方法都是直译,如浙江老树根油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树根”(OLD ROOT),如浙江民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炭之语”(C&Language)。而在实际的商标翻译过程中,我们往往要采取多种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意音结合法、谐音法、不译法和拼译法等,英文译名要做到语音美、字(词) 形美、意义美,常常是将几者结合起来考虑后再有所侧重。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目前衢州大部分企业倾向于直译,或汉字拼音,大多数企业不重视英文商标的选择,导致简单的直译和汉语拼音商标泛滥。

(二)地方文化在农产品商标英文译名中无法体现

商标名穿越国界的时候,它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品质、服务,还有地方文化。衢州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产品商标的英文译名还处在起步阶段,对农产品商标的英文译名还只停留在商标词指称意义层面,衢州的地方文化在农产品的英文译名中难以体现,英文译名只是让人知道产品的种类,对在文化大语境下的农产品商标翻译难度较大。

四、衢州农产品商标翻译的问题成因

(一)企业对商标英文译名的不够重视

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衢州出口农产品还是以中文商标为主,有英文译名的甚少。而有英文译名的企业,都是简单的直译和汉字拼音,选择其他翻译方法的基本空白,暴露了衢州农产品企业对商标的英文译名存在的主观上的不重视。相比商标的英文译名,企业更重视商品本身的外形包装与美观,商标图标的颜色组合、图像等。比如,浙江江山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蜂产品与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外合资企业,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该企业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在浙江省蜂产品出口企业中位于第三位。其产品商标“恒丰园”是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蜂产品最有影响力十大品牌,商标是汉字,外观图案美观,最为可惜的是没有英文译名。这说明衢州市农产品企业对中文商标和图案较重视,却忽略了商标的英文译名与商标中的非语言因素的相得益彰。

(二)商标翻译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为企业所用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近期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3年)所查阅的有关商标翻译的论文共有8592篇,这些商标翻译的研究成果在其它商品的商标翻译中得以应用。而农产品企业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基本空白,原因主要是农产品商标翻译属于比较特殊的范畴,难以用简单的翻译方法翻译,企业对于商标英文译名的决策方法较简单,采取企业商号的缩取或者是管理层商量切磋而定,省时省力,根本不会想着去应用研究成果。而且衢州作为浙江西部的欠发达地区,研究人员和刊登研究成果的载体等也远离农产品企业。

五、衢州农产品商标翻译的改进对策

(一)遵循商标翻译原则

为了使衢州农产品商标能够达到提品信息和促进产品销售的功能,在进行农产品商标翻译时主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商标翻译的显著性;二是倾向目的语文化原则;三是美学原则,即音美、意美和形美三者统一。

(二)根据销售的市场选用商标语词

农产品商标英文译名的选用,除了要根据企业的性质及商品的功能来确定之外,还要根据消费的市场来选用商标英文译名。也就是说,农产品企业要根据销售地区以及消费群体的习俗来恰当选用商标英文译名,使其不但受某类消费群体欢迎,而且还要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消费群体。如果市场在国内,选用汉语商标就可以。如果市场在国外,选用真正意义的英语商标则是比较合适的。

(三)加大商标翻译的投入

我们知道内涵丰富的英文商标,靠的是专业的英语语言学家和翻译工作者。因此,衢州农产品企业应该加大商标翻译的资金、人才等投入,确保企业未来的发展;同时要加强管理层或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知识功底,选择商标英文译名应有语言学、翻译学、法学、美学等专业人士的参与。

(四)企业与学术界紧密结合

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商标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最为有效的翻译策略最快应用于农产品商标翻译。虽然衢州属于浙江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只要企业、学术紧密结合,才能够不断顺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农产品的商标命名及翻译的水平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 梁国焘.商标词构成研究[J].现代外语,1992,(01).

[2] 彭石玉.汉字商标词的跨文化传统[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4).

[3] 朱凡.英汉商标词翻译研究述评( 1994-2001) [J] .上海翻译,2002,(04).

[4] 李淑琴、马会娟.从符号学看商标词的翻译[J] . 上海科技翻译, 2000,(04) .

[5] 肖辉、陶玉康.等效原则视角下的商标翻译与文化联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11) .

第6篇

〔摘要〕以CNKI数据库中源于知识服务的1 208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文献计量方法,知识可视化方法以及关键词词频

>> 图书情报学知识图谱的构建与解读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情报学对比研究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产业集聚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体育场馆的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图书情报工作》分析与评介 近二十年国际翻译学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的可视化分析 知识管理为途径的图书情报学改革分析 国内图像检索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国际创新理论知识图谱分析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基于CiteSpaceⅡ的电子商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外学术创业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国内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CAJD电子文件研究高被引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国内在线学习主要模式演化的知识图谱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0-22.

[2]张晓林.走向知识服务:寻找新世纪图书情报工作的生长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5):32-37.

[3]百度百科.知识图谱[EB/OL].http:∥/view/5361633.htm,2012-10-22.

[4]陈超美,陈悦,侯剑华,等.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1.

[5]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2):163-171.

[6]谢彩霞,梁立明,王文辉.我国纳米科技论文关键词共现分析[J].情报杂志,2005,24(3):69-73.

[7]任俊为.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1999,(1):27-29.

[8]田会明.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J].信息服务,2012,42(5):91-93.

第7篇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教学实践;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059-02

一、公示语汉英翻译勘误是英语笔译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公示语应用是否广泛是该城市或地区开放程度的具体体现。而公示语翻译是否得体、是否规范是该城市或地区整体文化素质和国际化程度的直接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特别是笔译实践教学应组织学生进行公示语英汉翻译堪误的实践,以此提高学生英语翻译的实践能力。

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的告示、提示、指示、显示、警示或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及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与标志语、标示语有某些相同的应用特点,但公示语应用更为广泛。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游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要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

据2009年初国家语委对全国19省份大型城市公共场所外语使用情况的调查,英语使用占所有外语语种的82.77%。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状况却差强人意,有些甚至因翻译错误引起歧义和误解。

有些英语公示语不但没有方便外籍人士的工作和生活,反而使他们感到困惑,进而影响了对外交流。2005年夏天,2003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克莱夫・格兰杰教授接受北京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将公示语设置和使用问题排列在门票、签证、服务等问题和“忧虑”之前。他说:“外国人来中国会有一些紧张感,比如公示标志看不懂。”

二、哈尔滨市公示语英译错误示例

为了了解具体情况,笔者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实地考察,对哈尔滨市存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进行了调查分析,开展了一次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们发现,城市的大街小巷上到处充斥着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错误。包括商场及酒店宾馆的牌匾、街路牌、银行及旅游景点指示牌等等。通过对所发现的翻译错误进行总结,我们将主要错误分类如下:

1.拼写错误

例1美视达眼镜译为“Mei shi da giass”

眼镜应拼写为“glass”,而且应使用复数形式。而且,根据《现代实用英语例解》,英语公示语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往往全部用大写字母。建议译为“MEISHIDA GLASSES”。拼写错误在公示语翻译的所有错误中属于最低级的错误,简单的一个“glass”是小学生都会拼写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此类错误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2.语法错误

例2金太阳购物中心的广告语“创造流行,带动潮流”译为

“CREATETOP

DRIVEN TREND”

其中的两个动词“创造”和“带动”,一个使用了动词原形“CREATE”,一个使用了过去分词形式“DRIVEN”,而且“CREATETOP”两词中间没有空格。

建议动词使用现在分词形式,名词“TOP”和“TREND”前加定冠词,译为

“CREATING THE TOP

DRIVING THE TREND”。

3.用词不当

例3某一处售楼的广告语“大江岸上的院馆”译为“Museum of the hospital on shore Dajiang”。

根据该楼盘的位置可以推测,“大江岸上”指该处房产位于松花江边,翻译成“shoreDajiang”会让外国人误解为“D ajirig"为另一条江的名字,而非松花江。“hospital”一词的使用着实令人费解,我们查阅了多部字典,该词只有“医院”的意思。试想一下,如果让外国读者看这则广告的话,他们也许会认为是“医院博物馆”的广告吧。因中文“院馆”的含义令人费解,因此我们无法给出建议的译文。

例4俄罗斯精品

RUSSIAN CHOICE

例5俄罗斯商品

RUSSIAN GOODS AND CHOPSTICKS SHOP

例4的字面意思为“俄罗斯的商店”、“俄罗斯人的商店”。由于用词不当,此译文不但没有传达出原文的信息,而且篡改了原文的信息。

例5的字面意思是“俄罗斯商品和筷子店”。筷子是中国特色的商品,在这里和“俄罗斯商品”并列在一起,让人颇感意外。因此,我们进去看了看,俄罗斯的套娃、望远镜、巧克力、紫金饰品等等,商品倒是琳琅满目,但是并没有筷子出售。建议哈尔滨市众多的俄罗斯商品店统一译名,如:“RUSSIAN COMMODITIES”。

例6惠源仓买译为“Huiyuan Warehouse Purchase”

Warehouse是“仓库、货栈;批发店、大型零售商店”的意思,purchase是“买、购买”的意思。将这两个词放到一起表示“仓买”的意思,真的是令人啼笑皆非。我们进店看了一下,只是一个很小的商店,因此使用“warehouse”也不恰当。建议译为“HUIYUANSTORE”或者“HUIYUANSHOP'’。

4.综合性错误

例7“东北特产专卖店”译为“Northeast Spcial Prod-ucts Monopoly”

“特产”和“专卖店”的翻译用词不恰当。“特产”较常用的规范化的译文为“SPECIALITES”,不需要加上“Prod-ucts”。“专卖店”的译文错误较为严重,在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字典》(第二版)中,“monopoly”的意思为“1、垄断、专卖;2、(政府给予的)垄断权、专卖权、专利权;3、垄断商品、专卖商品;4、垄断者、专卖者、垄断企业;5、独占、独有、完全控制”。在整个哈尔滨市,有许多出售东北特产的店铺,使用“monopoly”的这家店铺并不是唯一的一家,可见这个词的使用是不正确的。可以看出,“特产店”本打算译为“Special Products”,但由于拼写错误,变成“Spcial Prod-ucts”。而且,译文没有用大写(见例1)。此例中存在拼写错误、用词不当、大小写形式不当等问题,属于综合性错误,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用词不当的错误。建议译为“NORTHEASTSPECIALIES'’。

例8俄罗斯商品街(地下)

RUSSIAN SHOPPING CENTEV UNDERGROUND

例8的字面意思表达出来的是“俄罗斯的购物中心”,“俄罗斯人的购物中心”,而非购买俄罗斯商品的地方。同时,其中存在着严重的拼写错误,”CENTER”误拼为“CEN-TEV”,更为严重的是“UNDERGROUND'’中的两个字母“N”被拼写为俄语字母“N”。拼写错误在公示语英译错误中属于较低级的错误,而英文字母和俄文字母出现在一个单词中,其错误程度之低令人震撼。建议译文同例4、5,即“RUS-

SIAN COMMODITIES”。

三、在公示语翻译勘误实践教学中,要把握公示语翻译的译学理据及策略

第8篇

一、论文的书写格式规范化要求

论文本身由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简明、确切地表述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般不超过25个字,可分两行书写。

2.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院系、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姓名。

3.摘要: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表述研究内容及结论,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中文摘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4.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中文关键词限制在3~8个。

5.正文:论文的主体。论文须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正文要标明各级标题,设计合理,文稿中应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

6.参考文献:必须是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应选用公开发表的资料。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内容直接相关,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二、论文的排版格式规范化要求

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

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0毫米。

3.版芯位置(正文位置):按照a4纸张默认格式。

4.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timenewroman,处于页面下方、居中。

5.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6.作者:论文题目下隔一行,居中,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7.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用五号仿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

8.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1.25倍行距、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的要求排版,采用多级符号版式。如:一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1、2、3……)标引,采用四号黑体并缩进4个字符排列;二级标题缩进4个字符并用阿拉伯数字(1.1、1.2、1.3……)标引,字体采用小四号黑体。

9.文中图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字体大小与正文协调,手工绘制的要用绘图笔,图表名称和编号准确无误。

10.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四字左对齐,采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具体参考文献目录按五号宋体、靠左对齐、阿拉伯数字标引序号([1]、[2]……)的方式排列。

三、论文书写、排版、打印规范化要求样式

论文题目(采用三号黑体,居中)

(隔一行)

(仿宋体小四号,居中)院系专业名称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

(隔一行)

中文摘要:(仿宋体五号)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体制问题的思想观念问题,……。

关键词:(仿宋体五号)

(隔一行)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当前,在教学领域中,……。

1教学思想(黑体四号,左对齐)

1.1有关关系的处理(黑体小四号,缩进4个字符)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欣赏:浅探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与文学变异

摘要:形象学研究一直未能合理地解释两个本质性的问题,一是文本意义上的他国形象与现实社会、历史文献有异;二是接受过程中读者所还原的形象与作家所塑造的形象有异。本文认为形象在塑造、传递过程中产生了多重变异现象,变异的深层原因是不同文化语境的影响与制约。

关键词:形象学;法国学派;集体想象物;文学变异

传统意义上的比较文学形象学发展于1880年代的欧陆诸国,由卡雷创立,经巴柔、莫哈、基亚等人的不断努力,当代已成为比较文学领域颇具扩张力的学科。然而,传统的形象学研究局限于历史研究方法,一味强调事实关系,囿于文本,繁琐考证,将鲜活的文学文本当做纯粹的历史文献,忽视文学形象的美学价值,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狭隘民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等,都限制了形象学研究的发展。

事实上,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只是文本意义上的形象,它是作家主体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也是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反映,是一种文化形象,代表了一国对另一国的态度和看法。异国形象的建构包含了作者对异国文化的总体认识,同时在潜意识中又代表一个群体对异国文化的精神观照,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言说。另一方面,形象本身与形象建构,也透露出作家和本国人的心态,“他者”形象是反观“自我”形象的一面镜子。正如当代文艺理论家佛克马所指出的那样,“赫胥黎的《海岛》中对东方的描写受到赛义德的批评,因为这部作品所表现的东方实际上是构想出的东方。”

一集体想象物如何实证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在形象学研究上是求“同”的,其基本方法是实证,本文认为形象学是“异”的研究,异国形象是想象,是集体想象物,image就是somethingimagined,所以形象学研究就是辩“异”。具体问题有三个:一是描述形象之“异”的具体表现。文学作品中的他国人物形象,相对于“原型”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二是考察“异”是如何发生的。形象的生成、传递、接受是一个多重变异的过程,作家是如何塑造的,读者是如何解读、还原的。三是思考“异”何以会发生,集体是如何想象的,深层的文化原因何在。

早期的形象学研究即已包含了变异的因子,正如后来巴柔所说:“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组、重写的,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于形象。”这里的“重组”、“重写”意味着这种形象是一种变异的形象,这是从实证研究求“真”的现象考证向理性主义求“异”的本质探求作出的可贵努力。形象是对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一切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言说、书写而制作、描述出来的,但这种描述并不遵循真实的原则,即并不会或不能忠实地描绘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那个“他者”。

作家对文学形象的创造与读者的接受,不可避免会产生二度变异,所以运用实证的方法很难对形象学进行研究。形象学研究的实质就是变异,法国学派在最早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中就已提到文学作品中的“他国形象”问题,证明他们早已涉足非实证性变异学领域的研究,只是自己还未察觉,因而也没能从学科理论的高度加以总结。

正如山人画笔下怒目圆睁的鸟是对自然鸟的变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观众对艺术形象接受、还原的变异,他国人物形象的创造与接受,正是这样一个多重变异的过程,其学理性亦可以从保尔・利科等人的想象理论中找到理论根据。保尔・利科将休谟那种把想象物归诸感知的理论命名为“再现式想象”,将萨特那种认为想象物“基本上根据缺席和不在场来构思”的理论命名为“创造性想象”。

巴柔认为:“他者形象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所以形象学所关注的是文学和文化互动中生成的形象,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阐释他者形象,就必须将其置于扩展了的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去考察,扩大的“新的视域要求研究者不仅考虑到文学文本,其生产及传播条件,而且要考虑到人们写作、思想、生活所使用的一切文化材料”。

新批评的那种将文本作为完全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的文本分析法则因此而受到质疑,因为这种形象不仅是作家个人呕心沥血的产物,而且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阐释和想象,它要求研究者的重心不再局限于文本、修辞、话语,而要将他者形象纳入到总体分析的框架之中,既考察文学文本中他者形象生产、传播、接受的条件,又将这种文学形象与同时代的报刊、影视及其他媒介的描述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会使更多的材料和证据加入到接受的文学研究视野中来,从而使文学研究与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等领域交汇,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将其联系起来。通过对这种联系的探究,研究者可以发现作家与集体想象物之间种种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

考察他者形象与他者现实之间的关系,重点应在于注视者,在于注视者一方的文化模式,因为变异是肯定的,当下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作家这一创造主体,是如何接收、注视、创作、塑造异国异族形象的,作家的潜意识中集体是如何想象他国想象的,如近代“西方人的话语表现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漠视,贬低和拒斥,欧洲中心主义通过把欧洲以外的世界再现为愚昧、落后、懒惰,成为东方的同义词,因而需要欧洲的介入而界定为落后的从而服务于殖民主义事业”。其次是关注自我形象与他者形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以,形象学讨论的重点自然不是异国形象描写的真实抑或失实,而是考辨作家何以塑造出那样的形象,追溯异域形象作为一种知识与想象体系在当时的语境下是如何生成的。

异国形象与现实中的异国之间,他者形象的真实程度并不能决定这一形象的审美价值。考察他者形象与他者现实之间关系的重点在于对注视者一方文化模式的产生、发展、传播与影响的探寻。席勒创作的《杜兰朵》中,“杜兰朵对于自由、压迫、自我价值等观念的认识,就那个时代的中国而言,不仅作为一个女人的意见,即使作为一个男人的意见也是不可思议的”。因而,“作为理解《杜兰朵》的历史背景的应是欧洲思想史,而不是历史上的中国。”

二形象传递中的变异机制

法国学者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他认为比较文学的特质就是要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归纳在一起,使“比较”二字摆脱美学的含义,获得一个科学的含义。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家马・法・基亚称:“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国际文学关系史。”卡雷也指出比较文学是实证性的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拜伦与普希金、歌德与卡莱尔、瓦尔特・司各特与维尼之间,在属于一种以上文学背景的不同作品、不同构思以及不同作家的生平之间所曾存在过的跨国度的精神交往与实际联系。”从形象学的各要素分析,它主要是指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表现出的他国形象。“他国形象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

然而,文学形象的传递是非常复杂的,宏观来看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变异(literaryvariation),一是作家创作时与原型的变异;二是读者接受、还原时与文本形象的变异。就文本而言,又有语言层面的变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翻译过程中的变异,在1930年代,为了便于国人接受,“milkyway”被译为“银河”,而不是“牛奶路”、“神奶路”,就是明证。也有文学层面的变异,不同的作家写作同一题材的作品,主题、手法各异。具体而言,形象的变异现象发生在四个层面。

一是文字层面的变异。

属于翻译学或译介学研究的范畴,在进行研究时将文学的变异现象作为首要的研究对象,把注意力从语词翻译研究转向语词的变异本身。我国翻译界曾有这样一个特例,不懂外文的林纾竟然成为一代翻译大家,康有为在《琴南先生写万木草堂图题诗见赠赋谢》中赞其“译才并世数严林”,钱钟书也著文《林译小说研究》探讨林纾的翻译问题。

从翻译技术层面看,林译小说许多都走了样,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是选译、节译,或者随意删改,更有甚者,写人写景的许多地方都有想象的成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现象?这就是文学变异的问题,为了照顾中国读者阅读小说的习惯,译者不得已而为之,将外国人的名字归化,去掉大量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部分,以突出故事情节,将外国的现代语言换成简明、雅洁的中国文言。

文艺理论家敏泽先生认为,美国的意象派诗人庞德的意象诗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当时的西方意象派诗人们掀起了学习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热潮,他们在研究和翻译汉诗的过程中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含蓄性、生动性、鲜明的形象性和动态美赞叹不已,而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研究和翻译也在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意象主义的发展。”

赵毅衡先生在《远游的诗神》中也提到了意象诗的源流问题,认为“庞德是新诗运动中的大诗人,他是先接触日本徘句,然后转向中国诗的。观察这个变化过程,对于考察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庞德从汉字中受到启发,认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意象,如东方的“东”由一个“日”和一个“木”组成,以太阳挂在树梢上指称方位,这种由象形到抽象再还原为情景的语意现象,其深处有一个形象的文字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变异问题。

二是文学作品中他国形象的变异。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比较文学形象学,从形象产生到还原有一个变异的过程,我们应从文化或文学的深层次人手,分析其规律。比如我们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洋人”形象时会发现,其形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变,(一)近代文学作品中的洋人形象特点是“奇”、“怪”,深层理由是长期闭关锁国造成了国人无知、恐惧的心理,表现为对洋人形象丑化、妖魔化。(二)现代文学作品中洋人形象的演变情况是,大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原型”大多“变”、“异”,深层的文化原因是“师夷长技”的学生心态,手法大多是将之美化、乌托邦化;港、台作品中的“洋人”形象相对“本”、“真”,因为作家身处殖民主义环境,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书写。

三是相同的文学主题和文类在不同的语境下发生变异的问题。

中西小说写作目的不同,所以叙事模式亦不同,西方小说治目宜阅读,中国小说治耳宜讲说;西方小说常鸿篇巨制,动辄万字,而中国古典小说多为章回体,更像连续剧。

四是文化语境不同造成的接受方面的变异。

由于文化模式的不同造成文学现象在跨越文化集团时,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过滤背景下的误读现象,比如《格列佛游记》是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读了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可是谁会想到该书在世界各国的流传中却成了受妇孺喜爱的、单纯的少儿读物。唐朝僧入寒山的诗在中国实在没有多少人知道,可是在1950年代的美国,他确是反主流文化青年们的偶像。而三仙姑的形象在性格外向、好表现的美国人看来可不像在中国这么负面。

三形象研究要走中国化之路

我国的形象学研究要走学科本土化之路,需要克服学术上的殖民心态。形象学是法国人所创,然而其中的文化沙文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倾向和过分强调考据而忽视美学思考的弊病显然是存在的,中国学者应勇于推陈出新,不能老跟在西方学者后面学步,比起西方的“中国人形象”研究,如果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西方人――“洋人”形象,很显然,我们具有文献方面的优势,事实上其结论也应该是更有理据的。

多年来,比较文学研究已经打通了比较文化的学术通道,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开展了以对话、沟通,尊重、理解、共建人类多元文化为宗旨的各种学术活动。19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的理论著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能从时代的全球化和文化转型的新角度,在融合多元文化视野的基础上创建比较文学学科的新未来,也反映了中国学者对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第三阶段的地位、作用和走向的看法。

中国学者摆脱比较文学的传统观念,冲破比较文学“欧洲中心论”的藩篱,不断更新比较文学的观念、方法,以新观念、新眼光,通过跨学科、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的文学研究,开展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对话,促进互识、互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期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共建全球的多元文学和文化。

形象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复杂多样,学科的发展与深化呼唤理论的思维,比如学科的本土化问题。面对新世纪的形象学研究,中国学者要有为世界文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力争学术独立的勇气。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挖掘到中国古今文论中有关形象学研究的理论资料。同时,我们的优势在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史料的丰富,应该扬长避短,着眼于国内的文献,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搞外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研究。

二是研究视野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应该更开阔一些,形象研究至少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值得探讨:

(一)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外国人形象,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犹太人形象、《简・爱》中的南美人形象,欧美人长于此项;(二)外国文学中的中国人形象,如赛珍珠作品中的中国农民形象,这方面的工作汉学家做得比较多;

(三)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外国人形象,这方面的研究应该是我们的主战场,如留学生散文中的导师形象,客观地说,外国人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无论在史料占有,抑或是文本解读上,都不可能赶得上我们;

(四)华人自塑形象,如老舍《二马》中的马氏父子、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启明等人,张艺谋电影中的近代国人形象等;

(五)外国人的自塑形象,如美国人写的《丑陋的美国人》,日本人写的《丑陋的日本人》等。

三是学科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形象学涉及的领域众多,其研究必然是多指向、多维度和多领域的,与其他学科和领域有着剪不断的关系。形象学研究可以根据学科的需要与心理学、历史学、文化地理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结合,拓宽新的形象研究领域,展现新的生命力。

形象学研究尚有一些关乎学科发展的问题,如仍然局限于影响研究。本文认为,学科建设目前有“三个转向”和“一个注意”的工作要做:

(一)转向对“主体”的研究。理解异族与认识自我是密不可分的,一国作家塑造的异国形象,是将异国作为一个他者来看待的,这个他者是认识自我、反观自我的一面镜子,研究他者是有意义的,而审视自我、发现自我、建构自我更有意义。

(二)转向总体分析。文学作品所包含、传播的文学形象与历史、社会、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形象研究不能够将文本阅读简单化,不能局限于文本研究文学形象。形象研究必须考察一个民族对异国看法的总和,即由感知、阅读,加上想象而得到的有关异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个层面的看法的总和。形象是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比如要想更深刻地理解俄罗斯文学,首先就一定要了解、熟悉并领会他们的文化和信仰,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更是如此,否则,我们的视野将会很狭窄,论断亦将不免偏狭。

第9篇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成都和重庆的共性背后,掩藏着太多的不同,这里的大学风情各异,它们以不同的办学特色安静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稳重而不失灵动,透着娓娓清淡的人文气息,给人一份久违的宁谧,也演绎着闲适之都与火辣山城的不朽魅力。

四川大学PK重庆大学:见证老牌学府的柔与刚

勿忘我

古朴宁谧的川大透着隐士的仙风道骨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秀丽的府河之畔,典雅的望江楼旁,川大如蓉城山水孕育出的一朵娉婷的荷花,吸引着众多学子的目光。

望江、华西、江安三个校区构成了今日的川大。秉承了成都的古朴,望江校区的典雅如它所承载的历史一样迷人,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的中西合璧的行政楼是游人来到川大后重点参观的地方。借了成都天然的山和水,江安校区仿似一曲田园牧歌。江安校区的长桥全长418米,被央视称为“中国大学第一长桥”。从宿舍、食堂到教学楼、图书馆,长桥是必经之路,漫漫长桥迎送着学子们的匆匆脚步,似乎在向大家诠释一个道理:求知之路是漫长的,需要苦苦求索才能抵达彼岸。长桥的附近有座山,名曰“不高山”,山虽不高,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论什么山,只要能够登上去,就是“不高山”。

在静谧的川大校园里流淌着德水、沫溪、巴渠,三水分别以川大校友、郭沫若、巴金之名命名,它们平行汇入明远湖,形似“川”字。徜徉于明远湖旁陶醉,漫步在景观水渠沉思,行走在白石桥冥想;在艺术学院的楼顶张望,将江安美景尽收眼底;在不高山旁流连,艳羡成双结对的人儿;从巴渠走到德水再到沫溪,怀念巴金、、郭沫若,真可谓“躲进江安成一统,管他春夏与冬秋”。

川大的园子虽算不上什么历史名胜,但它避开了行政的烦嚣、人事的喧嚷,多了一份恬静和淡然。比起北大园子里的高谈阔论、复旦园子里的摩登现代,这个精致的园子少了那种快节奏的压力,多了几许人生的畅达平稳。巴金在这个园子里曾经带着理想,带着彷徨,体会“雾”的迷乱、“雨”的纷扰和“电”的凌厉,不知经历了多少“春”与“秋”;郭沫若也在这个园子里咏出了吞吐宇宙的“天狗”,吟出了浴火重生的“凤凰”,他是来自乐山的仁者,而这座园子让他走上了乐水的智者之途……就这样,这座园子送走了一个个离它远去的游子,它的美不在于其自身,而在于无数游子心中毕生的描绘。

川大如成都,温吞吞的,但又很有张力和潜力,它有时更像一位仙风道骨、身居闹市的大隐士,其深厚的底蕴令国内外学者叹服。

历史风云中的重大刚柔并济

“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巴渝之地独特的山川地貌让重大既有如山般坚韧的性格,也有如水般包容的秉性,水火相生,刚柔并济。在这个山水环顾、雾岚袅绕中滋生的山城第一学府,巴渝文化的厚重底蕴得以发扬光大,抗战文化砥砺着重大人的不屈之魂,红岩文化更是被重大人一脉相承。

重大有A(老重大)、B(原建大)、C(原建专)、D(虎溪新校区)四个校区。如果说A区校园潇洒随意、别有洞天,那么由建筑大师唐璞精心规划的B区校园则显示出严谨精致的风格,而C区小巧玲珑,D区典雅大气。

A区古色古香的寅初亭是为纪念而建的,在陪都重庆风云一时。梅岭之上,华亭有三建,从茅草亭、瓦亭到琉璃亭,但不变的是,这亭和这片香樟树林始终淡定的气韵。学子们喜欢在这里静静读书,偶有江风吹拂,树叶沙沙作响。登临主教学楼楼顶,远眺对面的青山,依山而建的各类建筑鳞次栉比,俯瞰脚下的嘉陵江,一江碧水波澜不惊,千里流淌,江中轮渡悠然穿梭,让人不免生出思今追古的情怀。

临江路的尽头,一座用坚固的昏黄色石材垒成的法国古城堡式建筑的工学院静静矗立,锈迹斑斑的铸铁窗框下刻写着“1935”,这个数字代表着一个不会说话但永远会思考的建筑的生日。这座古堡面容沧桑,所经历的故事也比其他校园建筑更让人刻骨铭心。工学院曾在日寇战机的狂轰滥炸中三次遭到破坏,伤痕累累,现在虽已修复,但新旧材质的契合线上仍有当年血与火的灼痛。而那块用残垣断墙垒筑的大轰炸纪念碑上,用阴刻的金色文字记录了重大那段烽火中的故事。

如果说川大是平原上的一朵娉婷的芙蓉,绽放着文化的光华和魅力,那么重大就是山城里的一棵雄健的大树,展示着理工大学的大气与豪迈。清江曲,渝州城,江天一色,烟水迷茫,汽笛声声呜咽,送别了朝天门码头的川流客船。雾锁楼台,千檐万瓦,美食百里飘香,岁月斑驳了洪崖洞的画柱雕栏。站在南山顶夜观重庆,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如今神采依旧,现代与古典的气息相互交织,生机盎然。“蜀中忆,最忆是重庆,嘉陵江畔度青春。”吴冠中先生的话语犹在耳畔,字字珠玑。担负着“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帮、振导社会”的重任,重大人从未动摇“复兴民族兮,誓做先锋”的决心。

西南财经大学PK西南政法大学:财与法不失浪漫,齐头并进

微 光

光华柳林情意绵,商海沉浮财经梦

坐落在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曾被誉为“金融学的摇篮”,每年都有上万名学子从世界各地来到柳林(西财的新校区),住进松、梅、竹、榕、智、慧、敏、毅、诚、信园(西财宿舍楼的名称),在有“小香港”之称的东门吃小吃,在济民广场和“螃蟹”馆(体育馆,因貌似螃蟹而得名)里锻炼,在“思考者”(图书馆门前的雕塑,是图书馆的代名词)旁自习,在经世楼、颐德楼里学习,在各种社团和比赛中大展身手……日复一日,渐渐成长为商界新秀。

“黄埔沅花风雨长,光华柳林谱华章。”西财有两个校区,柳林校区是新校区,光华校区是老校区。柳林校区的盛名自然离不开柳,在与教学楼相对的柳湖岸边,柳树婀娜摇曳,扶风娇羞。柳湖旁边还开凿出了一条小河道,湖水流淌,顺着河道环绕校园行了一周,又回到原点。河道两旁和柳湖岸边一样,随意种着零星的杨柳,铺着被修剪整齐的草坪,上面安置着双人长椅。因晨昏的交替,这里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景:清晨,湖边以及河道两旁站着许多晨读的同学,不同音调的诵读声飘荡在相映成趣的湖水与柳条间,仿佛声音也被浸染上淡淡的绿;夜晚,那些情意绵绵的温言软语浮在夜的静谧里,交织成一幅恬静安然的画,没有浓墨重彩,却也赏心悦目。

而在光华校区,有一棵树不得不说,那就是明德楼前耸立着的那棵挺拔的铁树,它有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光华铁树是1939年由当时光华大学成都分部的师生们种下的,那一年正值时期,为了表达对抗战胜利的渴望,校长谢霖带领师生们筹资买来了一棵双株铁树幼苗在校园里种下,师生们以铁树奇特的“V”型来象征对抗胜利的渴望。铁树从屹立在光华园的那一刻开始,便默默地见证着光华园数十载的发展历程,也成为光华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象征,成为光华师生爱国情怀的写照。

有着“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柔美情怀,又不失历史厚重感的西财,如今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在财经院校中排行第二。都说学财经的学生走路“夹算盘”,而西财学子的财经头脑则是在“商海沉浮”里历练出来的。若把商场比战场,学校的课堂是军事理论,那么校园比赛则是演习场,西财的校园里时刻充满了这种“战火硝烟”。西财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合办“挑战毕马威”比赛,通过比赛、演讲、外景任务及现场问答等甄选流程,所选出的优胜者可获得暑期实习的机会;西财ERP(企业模拟经营沙盘)社团常常与知名财务软件公司合办比赛,优秀的选手会被聘为公司的讲师……这样的机会在西财随处可见,只期有准备的人。

西财立足成渝经济圈,承担起了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中心的使命。每年它都要举办和承办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金融论坛、海峡两岸会计统计金融学术研讨会等重要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除此之外,每年夏天都有千万名沉淀了四年铅华的学子投身到成渝经济圈的经济建设中。建校以来,西财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3万余名,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树立了勤奋上进、敢于创新的优良口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洗礼,西南财经大学始终像一朵牡丹一样卓尔不凡,以“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气吸引各地的学子慕名而来。

法学黄埔,钟灵学府,毓秀西政

歌乐山下,嘉陵江畔,偏居西南一隅的西南政法大学曾被称为中国法学的“黄埔军校”。在中国政法界,西南政法大学的学子一直以“长于思辨,注重理性”的学风而闻名,在苍翠的歌乐山下,学校秉承了山一般的坚韧。

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园算不上大,但它是全国所有高校中为国家输送法学专业人才最多的学校。校园里弥漫着浓厚的辩论文化,在十余年的成长和积淀中,辩论渐渐发展为拥有官方和民间赛事结合、校级与学院年级论辩活动互补、竞技辩论与论坛活动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应当说,“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只唯实”不仅构成了西政论辩文化尊重与挑战并存、兼容与批判精神并重的优良质素,更演化为西政特有的学术品质。其中“天伦杯”辩论赛是最代表性的中文辩论活动,它影响大、规则完善、秩序公平,在校内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声誉;外语辩论则以模拟联合国活动为代表,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专业辩论通过模拟法庭辩论商事仲裁辩论等针对某专业领域的特殊辩论活动,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在西政的校园里,广大学子接触和吸收到了新鲜的知识,自然就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听到不同的见解就要去争论。唇枪舌剑的真正意义并不在分出个输赢,而在于深化了争论双方对问题的认识,锻炼了争论双方的脑瓜子和嘴巴子。所以在西政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哲人说,理性就像月光,明亮却毫无温暖。但在西政论辩之风中,你会觉得理性是那样激烈而精彩。论辩文化是西政校园文化的名片,校园里一旦有大型的辩论赛,赛场门口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辩得精彩时满堂喝彩,宣布冠军时欢声雷动,优秀辩手更能“一夜爆红”。“一人智短,二人计长”,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切磋总能使校园充满灵动和生机,而西政的论辩文化则诠释了大学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西政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得天独厚的法学教育,望着校园里那尊立在教学楼旁的独角神兽,法律的精髓要义无法抑制地在心中激荡,学子们不觉吟出“,刑也,平之如水,从水;D,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这句古语。法律在西政,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中,更融会在西政人的生活中、观念里。面对期末图书馆自习室占座现象严重的情况,西政学生就自行修订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政法大学占座法(草案)》。这些点点滴滴无不诠释了西政人对法律至高无上的推崇。

西政为学子提供了探究真理、大胆批判的舞台。西政学子的共同点便是对学校的认同和眷恋,正如一位毕业生所说:“刚成西政人时,以为自己跟西政不过是甲方与乙方的关系,离开时才发现是情深意长。”

四川师范大学PK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静默中把光阴谱写成诗

月下独酌

狮子山下龙湖岸边,邂逅笔不离书的川师人

一走进四川师范大学的校园,就感觉豁然开朗。校园里到处都是青草和花朵的清新香味,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中,让人流连忘返。爬满爬山虎的教学楼、荷叶连连的荷塘、浓密的葡萄架把学校装扮得唯美婉约。著名的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文字学专家杜道先生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为四川师范大学奠定了深厚的底蕴。

四川师大无疑是求学的佳地,位于天府之国,巴山蜀水,人杰地灵。师大校址近市临郊,得交通之便利,免城市之喧嚣。其建筑中西合璧,美轮美奂,妆饰琳琅满目,古香古色。教室宽敞,公寓舒适,图书馆万卷藏书,体育馆、实验楼媲美争娇。莘莘学子,风华正茂,芸芸教师,才气方刚。校园景点如簇,乔木林立,花草炫目,池栏溪桥,雕廊画阁,叠叠假山,竿竿修竹。暮夜小虫低吟,清晨鸟儿飞跃,骋怀冬雪春风,遣兴秋云夏月。更饶学习情趣,正好探求思索,同学商讨切磋,教师传道解惑。

校园里的龙湖如柔和的丝绸,漾起醉人的微波。在湖畔,微风摇着一抹新绿,蜿蜒小径,小桥流水,青葱枝叶,馥郁花香。晨起,在前往生态广场边的晨读林道上,有熙熙攘攘的学子奔向各自的课堂,有年过半百的老者坚持他们的晨练,有步履翩然的师长从容赴向讲堂。更让人心中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的是,熟悉的、陌生的、新遇的、旧识的人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全神贯注地诵读手中的书册,心无遐念,目不斜视。从他们唇中吐出的字句如珠玑,或圆润饱满,或间关莺语,或溪流淌水。从那抑扬顿挫的音调中,你可以读到他们心里的自信与从容,可以感受到他们胸中的凌云壮志,也可以嗅到祖国未来之花的芬芳。

蓉城如画,川师如诗。携一缕桂花香在狮子山顶沐浴阳光,看,沙河蜿蜒,流淌出青春浩荡;草木清澈,散发出阵阵幽香;泥土芬芳,蕴藏着知识的宝藏。狮山灵秀在清晨的阳光中纷纷苏醒,吮吸雨露,舒展身躯,蓬勃向上。层林五光十色,晴空鹤排云上,蝉儿齐声道贺,花儿溢满欢笑,美丽的校园恍如一夜入春。乘一片梧桐叶往学校龙湖更深处漫溯,听,是川师迎接它莘莘学子的心跳声,欣喜、绵延、有力。

9月金色的师大被装点得如节日一般,细致得如母亲一样――教学大楼亮堂堂,图书馆藏沉甸甸,宿舍齐整整,饭菜热腾腾。在川师,迎接你们的每一面书页都散发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每一张面孔都刻写着拼搏奋进的昂扬斗志。这些都会轻轻触动每一个川师人的心弦。自然之美让人心怡,让人沉醉,然而川师厚重的历史渊源又何尝不彰显着它的历史之美呢?

“白山黑水,源远流长。狮山灵秀,哺育栋梁……”嘹亮的校歌又隐隐响起,时刻激励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在狮山龙湖芬芳的泥土里或是凯歌高唱的枝头上,闪耀着川师最为真实的细节:每个清晨,川师人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传道授业,孜孜不倦,或是置身于科学研究的高地笃本守心,锲而不舍,不惑清寒;每个夜晚,师大人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手不释卷,笔不离书,勤学苦练,或是在办公室、教研室任劳任怨,废寝忘食,为师大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操劳操心。徜徉在时光隧道,川师人一如既往地践行着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捭阖宇内,浪遏飞舟。

绿荫掩映下的川外秀气氤氲,静得超然脱俗

地处重庆的四川外国语大学虽然没有天府之国的滋润,但借着自身的不屈不挠,也落得亭亭玉立,格外妖娆。

川外的校园是“火炉”重庆西北角的一个孤岛,依歌乐山而建,掩映于绿树丛中,秀气氤氲,灵气四溢。山下川外,小而不拥,山上川外,大而不空,连接两个校区的便是彩云梯。很多初来川外的人观彩云梯则色变,登之艰难,却也磨炼了毅力,强健了体魄。川外人娱逸其间,方显人间烟火之气。川外处于山间,却多容貌绝殊、清颜柔婉、举止优雅、才智英敏的女子,素以盛产佳人闻名于外,所以坊间戏称川外为“中华女子翻译学院”。初闻之,觉此言不虚,久居则方知川外男儿也自有其风度。于是乎,赏心悦目观佳人、爱不释手览群书、安谧恬静享自由,此乃川外之三乐。

川外校园里的林荫路取名三花路,道路两旁是颇有年代的树木,浓密的树冠参差交织,遮蔽了整条道路。那些被树木环抱着的培英楼、宏文楼、运动场和兰苑七舍,像踩中了迷幻的陷阱,心被柔软捕获。盘虬的大树,数不清的年轮,脱落的墙与新旧房屋相得益彰。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草任性地生长着,即使无人欣赏,也毅然决然地绽放着,有一种雄壮之美。而掩映于云山怀抱中的川外像一座沉睡在森林中的古屋,马路铺上斑驳的光影,两排大树诱人深入,老房子隐于林中,行人与万物共呼吸。细碎的阳光从树叶间投射下来,走在路上顿时有了时光交错之感。三毛说,岁月的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而川外的林荫路不长,但就是这段不长的三花路,讲述了太多有关青春的故事。

似乎是静赋予了川外一种超俗的魅力。女孩们飘逸的长裙,矜持的马尾,纤柔的笑声,像一片片舒展的茶尖,碧绿着人们的心情,又像突然涌动的温馨,温暖而奢侈。心事跌宕时,只要你到小树林踯躅一会儿,心就会如小巷里的古井,但绝非阴森和肃杀,而是一种平和的静穆,它闹中取静,仍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