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技术创新点论文

信息技术创新点论文

时间:2022-11-05 18:0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技术创新点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技术创新点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经验

 

信息化浪潮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也越来越迫切地意识到信息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它关系到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国家安全的全局,其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准。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及时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经验对我国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从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信息化是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在推进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顺应世界潮流,在较高的起点向前推动的。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最核心和最根本的特征,它是建立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基础上的,体现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特殊性。从这个特殊性出发,就决定了我国的信息化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先工业化再信息化,而必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有工业化的发展作为载体和后盾。信息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发应用,要由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获得的资金积累来支持,同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发达的制造业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必要保证,没有发达的工业化作基础,信息化就缺少相应的物质基础、产业依托和技术支撑。信息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工业化的基础,不能盲目跨越工业化这个阶段,继续完成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任务。

2、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信息化是由国家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从发展趋势看,以市场为主、市场与政府互补进行导向是信息化导向的基本方式,这一基本方式也可以概括成“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和基于长远及全局利益的统筹协调来弥补市场的不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资金筹集、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中国信息化道路。论文大全。

首先,信息化的发展既提出了加快市场化进程的现实需求,也为加快市场化的进程提供了物质手段。市场化的发展也为信息化提供了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因为信息化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的脚步,而市场经济是科技进步的土壤和水分,只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才能冲破传统的束缚,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

其次,我们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推进信息化,政府的地位有其特殊性。政府在信息化推进中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主要是因为:①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信息网络普及应用和广泛渗透的过程,但它不仅是技术本身,而是更深刻地涉及到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以至思想观念变革。因此,信息化是一场革命,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国民教育素质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信息化的推动更需要政府高层领导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战略决策。② 推进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而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的组织协调工作不可缺少。

3、以应用需求为主导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自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逐渐成熟,已经成为当今信息化浪潮的驱动力量,但它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和由此引发的变革,取决于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技术是手段,应用才是目的。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提高了信息资源转化为财富的潜在能力。只有抓住应用环节,才能产生效益。信息化应用发展是由应用需求拉动和信息技术推动两方面来驱动的。论文大全。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为各种业务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另一方面,信息化应用发展又为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和更广阔的信息产业市场空间。信息化进程就是一个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的进程。

4、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信息化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性,才使其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动力。鼓励技术创新,首先要增加研发的投入。近年来,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支持不断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研发经费年均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次,还要形成一定规模的研发力量。我国的研发力量主要由大学、科研所和企业组成,其中大学和研究所主要从事基础类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研究,企业的研究则集中在试验发展领域,技术力量有了一定的积累。

在信息时代,技术革新的速度远远高于人和组织的转变速度。信息技术的高速更新和广泛应用,对原有结构、业务流程的变革和资源的重新整合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技术创新必须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从静态的观点看,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定了信息化发展所可能达到的上限,但实际上能达到多少则是由制度决定的。从动态的观点看,良好的制度能够推动技术可能性边界不断扩大,而不良的制度只能造成技术进步停滞不前。

5、坚持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发展的成功之本,对其他信息化要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的依托和关键。信息化行业是技术变化快、渗透能力强和国际化特征显著的行业,其中人才直接关系到信息化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被认为是信息化推进的核心和动力。论文大全。因而,积极推进信息化人才建设,在各行各业实施信息化人才战略,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关系到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不仅可以对各类人才发展起到统领作用,而且对推动整个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我国来说,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可以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反之,错失信息化良机,我们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成为“边缘化”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业,信息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化发展过程,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不断认真总结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可以避免大的决策失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我国信息化建设始终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怀铁铮.信息化――中国的出路和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2、游五洋、陶青.信息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第2篇

论文摘要:新经济下的产业以很大范围产出上的平均成本递减、相对于新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可以获得的融资而言不算太大的资本投入、非常高的创新率、迅速而频繁的进入和退出、消费的规模经济为特征的,满足这些特征,要求在标准设定方面实行垄断或者企业间的合作,纵向一体化在新经济中往往更为普遥。而这些特征都把新经济推向垄断,同时也推向竞争。“波斯纳的这段话简洁扮炼地概括了新经济时代垄断的一些新特征,而正确认识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的新特征利于更好地把握新经济下的垄断现象,而在规制的对象、认定、标准和手段上应时而变,使反垄断法更好地服务于市场。

一、新经济条件下垄断市场的形成

1.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和需求方规模经济

网络外部性作为新经济最基本特征,是指某一信息产品对一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者可兼容产品用户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因用户数目增加而增加效用是产品的直接外部性,而由于用户数目的增加导致更多互补产品供给而实现效用增加则是产品的间接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产生于市场需求,是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某一特定网络产品用户越多,该产品具有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由此形成网络扩张的正反馈效应。在此效应作用下,信息产品市场迅速扩张,市场占有份额提高,市场垄断性加强,可能形成独家垄断性市场结构。

而工业经济下亦存在的正反馈效应,也有规模经济效应。但是这种来自供应方规模经济导致的正反馈效应,在产品达到一定产量便进入”边际收益递减”阶段,负反馈将发挥支配作用。因此旧工业经济时代,厂商很难将规模扩大到垄断整个市场的地步,单个公司主宰市场的现象难以出现。

2.兼容性与标准化竞争

产品的兼容性指一个“系统”中两种组件结合并工作的能力。两种产品结合并共同提供服务但没有成本时,就说是兼容的。这种产品之间的兼容性程度直接影响网络规模大笑,从而影响产品的应用速度和市场地位。如果产品兼容,拥有的网络价值相同,以成本竞争优势地位。但是如果产品之间不兼容,而网络外部性较强,如果厂商采取先发优势进入市场并形成行业标准,在正反馈效应作用下,可以获取巨大的超额利和市场控制力,甚至垄断市场。由于标准选择中的锁定效应,使得信息市场中,消费者预期对产品的市场垄断地位具有重要影响。在信息市场上,新生产品想要进入时,除了自身技术优势,还要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差异化竞争等手段来积极引导消费者,通过正反馈效应来形成和扩大市场垄断地位。

3、产品或市场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导致市场垄断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市场上,先入者的技术标准构筑起后入者的市场进入壁垒,从而导致市场垄断。归根结底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网络外部性。从网络外部性和消费者惰性产生的锁定效应来看,消费者是进入壁垒的设立者,虽然并非自己选择。但是,信息市场上,技术创新是动态过程,创新而带来竞争的持续不断,竞争可以打破垄断形成新的垄断,技术标准也会不断更新。这些竞争围绕技术标准化展开,先入方用作进入壁垒的技术标准成为后来者进入市场的障碍,竞争也就以此为关键,由此,信息技术不断被替代和升级,也出现了网络经济时代垄断的一方面特征:高竞争和高更替。

4、知识产权和专利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为了鼓励知识产品生产而授予知识产品生产者的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对促进技术持续创新十分必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己经如此。企业是要从创新的利润中汲取创新动力的。而利润才通过发明专利加以保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理垄断。在新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效应更使得企业在信息技术快速变化发展的情况下保持一定市场垄断性。比如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市场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网络经济条件下垄断市场的特征

1,垄断市场的技术性

新经济时代的竞争主要是技术创新的竞争,技术垄断是企业在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由于有知识产权和专利法的保护,技术的不断扩散和难以仿制的特点,创新企业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技术垄断,对企业的市场垄断地位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这和旧的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工业经济时代影响竞争的决定因素在于资本,企业只有拥有足够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因此,竞争的积累主要是资本积累的竞争,垄断的企业多是资本雄厚的大企业。而网络经济时代占有市场垄断地位并不一定开始都是大企业,垄断地位不能单凭市场份额来判断。

2.垄断市场的易变性

在新经济时代,垄断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垄断,技术创新是形成市场垄断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创新技术的不易性和进入壁垒,以及知识产权和专利法的保护,再结合信息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特征,垄断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较强的优势和稳定的市场垄断地位。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活动也使得信息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使得新经济下的垄断具有很强的世时期性和脆弱性,更是暂时性的垄断。熊彼特指出:任何一种垄断地位都不可以高枕无忧的,在公共事业领域以外,一个独家卖主的地位,一般只能在他行动的不像一个垄断者时,才能够争取到并在几十年内保持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曾说过:高科技的竞争本来是也必然是一场接一场的“胜者通吃”游戏。通吃垄断只是暂时的,一旦有好的东西降临它就会消失。要获得垄断利润,垄断厂商必须靠不断创新,来维护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新经济下的市场垄断稳定性和变动性并存,造成了整个市场的易变性。

3,垄断市场的竞争性

新经济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特征也发生了不同于旧工业经济时代的变化。不复是交替性关系态势,而一定程度上互为强化。伴随着技术创新速度加快,技术产品生命周期虽短,创新频率提高。另外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完善,减小创新的障碍,所以信息市场,垄断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比尔·盖茨就已在警告员工,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而竞争和垄断之间呈现了交替性,并互相激发。

4,垄断市场的合作性

旧工业经济时代也存在企业之间合作,但多以价格和产量的合谋形式存在,损害了消费者福利而为反垄断法所规制。但在新经济中,企业合作大大加强。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企业合作的价值更大。另外,消费者导向的市场之形成也成为企业合作的必须选择。此外,网络技术为企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条件。新经济时代因产品技术性和开发风险的提高,封闭式创新模式已不再适用。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公交运营管理体系 大庆油田 两个环境 技术信息

论文摘要: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是管理创新的关键,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也是同步的,在各行各业都借着科技的力量快速前进的时候,国有公交企业势必走出历史性的一步。作为矿区城市的公共交通,大庆公交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相对滞后的管理方式,试论了新形势下必须借鉴发达城市的管理经验,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建立和推行公交运营管理体系作为自己的突破口或重点,从而不断提高城市竞争能力,为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打造内外和谐的发展环境。

而今,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公交车辆的不断增加,公交运行管理方式的相对滞后,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作为城市交通的中间力量,公交企业在管理上远远跟不上企业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大庆市的公交线网布局是随着油田的开发和城市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以大庆公交总站为枢纽,多点辐射格局。随着城市发展和区域功能的完善,各城区之间缺少有效接驳,造成了线路过长,重复线路多,冷线、偏线多,公交IC卡等先进技术无法使用,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公交企业发展,给乘客带来不便。为此,笔者认为,作为矿区城市的公共交通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交通工作,借鉴发达城市的管理经验,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建立和推行公交运营管理体系作为自己的突破口或重点,从而不断提高城市竞争能力,为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打造内外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公交运营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推广意义

公交运营管理系统主要针对公交规划、管理、监控、电子收费以及途中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由营运监控调度系统、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可实现对现有公交系统的智能化自动管理,通过调度中心的统一协调,对当前的营运状态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达到充分利用资源的目的,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直观化、可扩展等特点。

公交运营管理体系的推广应用,必定是管理上的一次创新,必将在创造“两个环境”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由于公交运营管理系统的应用,作为线路运营生产的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调度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工艺都将发根本的变化,实现智能调度,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工作环境也因此得到相应改善;其次,借助于先进管理手段对线路运行状况实施监控,强调司乘人员的自我行为约束,通过系统信息反馈,及时解决各种突发状况,为司乘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规范运营秩序,努力为司乘人员及乘客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乘车环境。

二、大庆公交运营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

可以说,公交运营管理系统的实施必将掀开公交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在建立公交运营管理系统的问题上,大庆公交公司已经有了清楚了认识,几年前就提出了建立智能调度指挥中心的管理思路,对大庆公交总站GPS系统操作平台进行改造,分别在让胡路站、乘风站建立GPS系统操作平台,以三个中心始发站为中心,管理公司所有线路,调度模式将由目前的两端调度向一端调度转变,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逐步实现集中调度,并通过公司信息平台实现数字共享,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近年,又逐步推行IC卡路签技术,逐步取消手写路单。把IC卡作为GPS系统的补充,管理其余没有安装GPS系统的线路,一方面将此作为单车公里核算的有效手段,降低成本;一个方面通过此项措施,确保对车辆运行区间状态的掌控,解决车辆滞站、压点、超速等问题,从而提高正运率,提高线路服务质量,确保安全运营。这些思路和设想,都是与公交运营管理系统的管理实质相互一致的。

经过几年的实施运作,公交运营管理体系雏形得到构建。2010年7月份,公司在39条条件具备的公交线路上正式推行IC卡自动售票系统;同时利用GPS系统对发车、运行轨迹进行监控,既提高了运营生产的管理水平,也提高了管理效率,促进运营秩序的规范;利用LED电子显示屏公布各调线路的动态信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档次,但这与全面实现公交运营管理系统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大庆公交GPS覆盖面虽然达到一定标准,但新技术应用还不够熟练、设备操作人员还不够专业、功能开发还不够全面,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公交运营管理体系的深度推广,也因此造成了管理步伐相对落后的现状。但这些实际困难并不能成为将这一工程继续下去的阻力,相反,通过技术培训,新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资金投入的及时到位,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公交运营管理体系的全面推广应用指日可待。

三、公交运营管理体系推行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这一科学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有效实施、应用,笔者认为油田公交企业还应加强一下几方面建设:

1.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建立以信息技术中心为主导的技术创新运行体系,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技术中心要加强自身建设和机制完善,加快形成对新技术开发应用的能力。

2.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为了缩短与发达城市公交企业的差距,首先,要积极引进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缩短与其他城市先进企业的差距;其次,要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在技术引进中应加强宏观管理,防止重复引进、盲目引进和低水平引进,注重产品的实用性。

3.重视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首先,在企业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搞好企业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扩充科技人员的研究领域,改善其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创新型人才。其次,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要针对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引进。最后,强化激励机制,在制度上形成“事业留人”环境,使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持续发展。

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是管理创新的关键,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也是同步的,在各行各业都借着科技的力量快速前进的时候,国有公交企业势必走出历史性的一步!

参考文献

第4篇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我国10多年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在解析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税收管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以加-陕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转变。

    伴随着新税制的实施和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税收管理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税收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加人WTO后,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正面临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加快税收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转变。

    一、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税收管理理论是变革税收管理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对税收管理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税收管理理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税收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落后于其他一些重要社会科学领域。

    我国税收征管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走了10多年。税收征管改革从一开始就缺乏科学的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是凭经验和直觉进行。在解决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徘徊。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征、管、查”三分离或二分离的摸索,还是新税制实施后,对传统专管员制度全面改革,所形成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以及进人21世纪后,采取科技加管理措施,以信息化推进专业化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未能从理论上对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体系进行深人系统地研究,在科学把握税收管理的本质、规律、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税收管理改革的基本理论框架,给予税收管理改革坚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改革的目标方向上,缺乏准确清晰的定位。目标设计缺乏系统论证,征管改革的框架和基本模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对征管改革的方向经历了反复探索和较长时间的认识过程;在改革的思路上。始终循着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沿着职能划分的思路。把分权制约过多地寄望于征、管、查职能的分解上。追求税收征管的模式化;在改革的范围上,侧重于税收征管的改革,忽视税收行政管理的改革。未能把对以纳税人涉税事项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征收管理和以征税机关、征税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行政管理作为改革的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忽视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和开发利用;在改革的进程上,对不同地区制约征管改革的因素研究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常常处于走一步看一步,造成各地改革进度不一。带来征管业务的不规范、信息技术应用的不统一。由此导致税收管理改革走了一些弯路,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大了改革成本。

    当然,税务部门在改革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但主要还是停留在对改革方案的修修补补。疲于寻求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上,缺乏在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解决税收管理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快建立现代化税收管理体系,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必须创新税收管理理论。

    推进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首先要转换传统税收管理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注意在改革实践中进行税收管理的理论探讨,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把成功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其次,要注意研究借鉴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工商管理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原则、方法和技术,结合我国税收管理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吸收和运用,形成适合中国税收管理特点的新思想、新方法、新体系,并在指导税收管理改革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还要注意不断研究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原理和发展趋势,善于抓住揭示税收管理内在客观性的发现性认识,创造税收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通过寻求税收管理理论突破与创新,推动税收管理的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彻底改变我国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不明、方向不清的被动局面,彻底改变税收管理理念僵化、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的落后局面,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的根本转变。

    二、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税收管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税收管理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税收管理正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为创新税收管理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税收管理技术,以信息技术和通迅技术为基础,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是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人脑到电脑、从单机运作到网络运行的历史性跨越,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税收管理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不惜重金投入,购置相当数量和一定档次的计算机技术装备,与应达到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仍有相当差距。在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税收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软件开发应用杂乱无序,信息系统平台不统一,数据处理缺乏层次性和综合性,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集中分析监控能力不强,导致高技术与低效率并存,高成本与低产出共生,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对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和吸取过去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留下的深刻教训,从战略高度推进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程组织学的研究,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对税收管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彻底改变机器运作模拟手工操作的状况,挖掘信息网络技术的潜在效能。

    创新税收管理技术,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是科技与管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推动税收管理发展,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过程。目的是要使人工管理与机器管理组成的整个管理体系效能最高。实现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应突出四个重点:

    其一、坚持按照一体化原则,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保障安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优化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具体规划,逐步实现业务规程、硬件配置、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在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上求得新突破。

    其二、从管理思想、管理战略上突破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束缚,适应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要求,实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上求得新突破。通过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改造管理流程,重组职能机构,

    变革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权力运行,把整个税收管理工作有机地联系和带动起来,形成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互动响应机制,构建起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平台。

    其三、利用先进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建立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税收服务技术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电话申报、磁盘申报、银行卡申报等多种电子申报方式,大力推进税、银、库联网,实现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信息的网上流转,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及时快捷申报纳税,为实现集中征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全面建立税法咨询、税收法规、涉税事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提供电话自动查询和人工查询系统,电子化的自动催报催缴系统;利用电子邮件向纳税人定期提供税收政策法规信息,向特定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纳税辅导。利用互联网提供税收法规查询,与纳税人沟通交流,实行网上行政,网上办理涉税事项,接收对偷税违法行为和税务人员廉政问题的举报、投诉等等,使信息技术在方便纳税人,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四、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把税收管理全过程纳入完整、统一、共享的信息系统,实施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一是建立高度集中的数据处理系统。在统一数据结构和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征收信息向地市局和省局集中,进而再向省局和总局两级集中,克服信息传递中封锁、变异和沉淀,提高征收入库操作的规范度,实现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是建立以信息收集分析利用为重点的税源税基监控系统。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管理薄弱是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相伴而生的,只有信息完备才能实施有效管理。因此,在加强纳税申报信息采集管理的同时,要加快与工商、银行、技术监督、海关、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以增强税务机关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三是建立以依法行政为重点的管理流程控制系统。在将税收管理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控制业务处理流程,减少自由裁量的环节和幅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参与税收管理质量的控制和改进,实现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使税收管理全过程每个环节责职、每个权能行使、每项工作绩效,都能通过网络透明地呈现在管理决策平台上,提高依法行政的透明度。

    三、税收管理的组织创新

    税收管理机构是根据履行国家税收职能需要,围绕税收行政权力设置、划分和运行而形成的组织体系。设计科学的税收管理组织结构是有效实施税收管理的组织保证。税收管理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履行好国家税收职能,能否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影响到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回顾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历程,有关方面一直在寻求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税收管理组织体系。每次征管改革几乎都离不开对征管组织机构的撤并调整,特别是新税制实施后,征管组织机构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有的撤销税务所,按区域设置全职能分局;有的在分局下还设有中心税务所;有的很快又取消全职能分局,按征、管、查职能外设征收局、管理局和稽查局等专业局;有的仍留存着一直游离于机构改革之外的外税局、直属局。总的说来,这些改革措施始终没有打破原有征管机构的层级,没有跳出按征、管、查设置机构的框框,没有冲破地区行政管辖范围的界限,没有发挥运用网络技术构造组织结构的优势。税收管理组织机构庞大臃肿,管理层级环节过多,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能部门交叉重叠,权力结构过于集中,管理组织过于分散,资源配置不讲成本效益,组织结构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有些更为突出。

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1B-0042-01

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不喜欢作文,感觉作文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事可记,对作文缺乏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面临着重重困难,许多学生应付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甚至照抄作文,东拼西凑,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条理混乱,更不敢奢望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与文学性。很多教师苦苦求索,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及方法,但是收效不大。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信息技术为学生作文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传统的作文教学,主要靠教师讲解灌输,教师命题、提要求,学生按要求写作,教学手段非常陈旧单一,不能适应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很难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是集图画、视频、声音、文字等于一体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的作文情境,提供丰富的动漫视频素材,有效地激发学生作文热情与灵感,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写“春天景色”是小学作文的常用选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络上让学生阅读有关春天的诗句、春天的图画、领略田野春景等,学生还可以欣赏关于春天的歌曲、散文。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对春天景色进行视频展示,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视听感官参与体验,学生对作文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充满兴趣,学生从视频中体会到写春景应该从季节的特色、颜色、生机、声音等方面去写,掌握了写作技能。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事实证明: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作文教学模式通常会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学生的作文能力难以提高。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探索能够唤起学生灵感与激情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教学当中,写出富有情感的作文,这就需要教师对作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对每一类型的作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在新颖的教学形式下,学生的读写及创新的灵感才能被激发出来,体味到写作的喜悦与快乐。信息技术为作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丰富性、便捷性与灵活性,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即时性的作文训练,如利用QQ、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让学生相互交流写作体验,丰富写作素材,共同提高写作能力。例如,学生在写人物类的作文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展现某个人物的事迹,也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人物故事视频。上课时教师可以将典型范例向学生展示,如地震中舍身救孩子的父亲、小学语文教材有关母亲恩情的题材、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生动地展现出来,激发学生抒感的欲望,学生在作文中就会写真情实感,避免了作文泛泛而谈,缺乏情感。

三、运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鉴赏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与鉴赏能力培养,可以丰富作文教学的内涵,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赏析,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与能力。例如,在进行“说明文”类型的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鲸”的微课视频,通过微课视频和许多网络资料,学生了解了许多说明文的例子。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感悟,开阔了眼界。教师不需要教条式介绍写作方法,学生就可以理解写说明文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之后,教师出示题目――《家乡新变化》,学生通过视频的启发,很熟练地完成了习作任务。接着,教师将学生的文章汇集起来进行展示,让学生对作文进行互评,评出优秀作文,给予鼓励。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综合作文素养。

四、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现实生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生写作遇到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写作缺乏思考,作文无话可说,空话连篇。因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生活进行思考,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审美体验。例如,在进行议论文类型的写作指导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现实中的热点话题,让学生通过写作发表看法。如对学生的“追星问题”“搀扶跌倒老人发生的问题”“网络是把双刃剑”等通过写作进行辨析与思考,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自然有话可说,提高了是非辨别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的引入给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注入了动力,信息技术营造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特点,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非分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作文素养。

参考文献:

第6篇

论文摘要:受张立新老师的“两种世界两个课堂”的教育理念的启示,该理念直接说到教育的核心,教师与教师教育问题,提出“两栖教师”,使得教师在现实的自然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生命更精彩,同时在传统的课堂和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课堂开展教育教学都能游刃有余、创新无限。

2009年《中国电化教育》第6期发表了张立新老师的《两种世界两个课堂——信息社会中的教育》一文,笔者在研读过程中,感想颇多,职业习惯使自己很自然的思考到了教师与教育上来。在研读张老师的文章时,特别对“两个世界”(一种是我们生存的、自然的现实世界;另一种是网络技术构成的虚拟世界)和“两个课堂”(一个是我们学校教育中长期以来,延续的传统课堂;另一个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虚拟课堂)的观点有着特别的关注和思考。张老师文章的副标题是:信息社会中的教育,讨论教育不能不提到教师,不论是传统课堂,还是虚拟课堂,都不能没有教师。笔者想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信息社会中的教师要同时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同时在传统的课堂和网络技术的虚拟课堂中进行教育教学都能游刃有余,创新无限,使得教师的生命更精彩、更辉煌。本文笔者从四方面与大家探讨:

1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无论是在自然的现实世界,还是网络技术的虚拟世界中,我们每个人可以自问,我们要到哪里去?就现代教师而言,我们已经生存在自然的现实世界里,是否还需要在网络技术的虚拟的世界中继续打拼奋斗呢?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应该去哪里呢?

张老师在文中的第一个命题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人类生存状态——游走于现实与虚拟两种世界”这是告诉人们,人类的生存状态,需要在现实生活的自然社会和网络构成的虚拟社会中游走生存。笔者在这里想讨论的是作为教师,如何在这两种世界中生存?如今社会,信息化建设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网络技术的需求已经超越了单一的信息需求,而是通过网络技术、网络平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需求。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已经成为每个教师的首要选择。教师一向被人们尊称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师也应成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使其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或改造,并且创新地应用在自己的学科专业教学中,在教育教学的行为中,不断追求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有调查显示,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55.2%的教师认为最需要学习和改进的是“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这一调查显示,现代教师应当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特别是让教师学会利用网络整合各种课程教学资源,以及操作各种辅助教学设备,便于把那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方便、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

为此,有效驱动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需求,把教师引领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和优化课堂结构的信息化教育匕来。

2现实与网络世界互补,指导教育教学

张老师在文章中说,“两种世界中活动的主体都是人,通过人的活动,两种世界实现互融。”我们讨论教师,讨论教育教学,可以说我们的主体就是老师和学生,老师需要补什么?学生需要补什么?老师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网络信息时代,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有媒体“关于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的调查显示,有27.6%的教师选择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联想到笔者,曾经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批准号:DYBO10815)的部分任务,关于学习观的互补研究。网络教育学习观,传统教育学习观与我们讨论的自然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最核心的互补应该是思想的互补、思维的互补。笔者认为“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也好,“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好,就是需要体现教育教学核心思想的互补,就是把握自然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教育教学有效的、先进的思想、思维,并用其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

3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为教学目标

张老师在文中说,“信息化社会中的教育目标——数字化生存能力”,笔者认为,信息化社会中的教育目标,应该与我们现行的教育目标完全是一致的,“德、智、体”或是“德、智、体、美、劳”。信息化社会中的教育目标为,德、智、体、美、劳、信息。由此也可看出“信息”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各级各类劳动者、各类人才。我们生存在网络信息社会,就要培养适应这个社会的适用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知识、能力,这是对新时期教师的严峻挑战。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的掌握应当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视野之内。由此,教师应当首先具有驾驭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地创新和发展。

4教育信息化要实现教学创新

教师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是演绎教师精彩的人生,体现教师价值,展示教师教育教学创新、创好的主阵地。说网络技术也好,说教育信息化也好,它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学校课堂中的应用。教师在课堂中的网络技术应用、教育信息化的水平能力的体现才是最好的证明。

笔者近几年来一直担任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介绍了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比如,blog的应用,国家精品课程网及其应用问题。当同学们第一次在课堂上,看到我运用自己的博客进行教学时,他们感到意外了。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博客吗”大部分都惊奇,个别几个说听说过。我又问,“你们有自己的博客吗?”没有人回答。我说,“好的,我们从今天起就认识博客,应用博客为我们教学服务,让博客成为我们的教学平台,成为我们教学互动的新平台。从今天起,这学期以来,大部分同学都建个自己的博客。”

笔者给同学们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自己在中国教育网上面的博客。从注册申请、写博客到发表评论留言,以及常规操作一一作了介绍介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了,一学期下来,我所担任的教学班近200名同学,共20多次课同学,最多的在博客留言近2O次,大部分都在笔者的博客上留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笔者对同学们的博客经常浏览,并对其留言、文章进行了回复或评论,鼓励同学充分利用博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实践证明,自己的努力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在笔者的博客平台上,同学们有的给提出建议,有的提出希望,有的反思他们自己的不足。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家信息技术政策需求和内容框架

一、国家信息技术政策需求分析

国家信息技术政策需求的形成与信息技术应用的13益广泛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新的途径。联合国大学美国理事会(AU/UNU)曾组织了“千年工程”的研究,并于1999年6月发表了“全球未来15个机遇”的报告,其中机遇之一就是由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信息化。根据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OOO年,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数(NIQ)为38.46,其中信息技术应用指数最高,达到65.89[1]。这表明,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较快,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拉动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信息领域的社会关系开始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关系常常因人力的不正当作用而被扭曲,产生矛盾和冲突。我国目前在信息技术领域主要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1)数字鸿沟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尤其是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也使社会原有的稳定状态丧失,并朝着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稳定状态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信息福利的区域差异日益扩大,全球开发和拥有信息新技术的国家获得的信息福利远远高于仅仅消费信息新技术产品的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最典型的影响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技术创新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储存、传递和利用上的差距迅速扩大,产生两极分化。这种巨大的落差,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世界上的贫富差距。

全球高收入国家(约占全球人口18)的人均GDP为最低收入国家(约占全球人口20A0)的人均GDP的100倍,而按信息化指标(如人均计算机数、人均上网人数)衡量的差距则高达500倍以上。目前,美国一国拥有的计算机数为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世界上95的因特网用户集中在不到5的人口中;因特网网页中有81是英文的,中文只占了不到1的比例;世界大型数据库中有7O设在美国;纽约一个城市拥有的网络主机数超过了全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的总和。目前,由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而导致的巨大数字鸿沟正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2)信息技术引进、开发和标准化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内容复杂,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对应用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对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历史时期,一种信息技术,究竟是引进合适,还是开发合适?如果选择信息技术引进,那么引进什么?从何处引进?怎么引进?先引进什么后引进什么?如果选择信息技术开发,那么开发什么?怎么开发?先开发什么后开发什么?此外,绝大多数对象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即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都不容忽视。如何正确评估和把握对象技术?如何预测一种对象技术的潜力及应用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如何防止对象技术开发或引进中的盲目性以及最大限度地节省现有的存量资源?所有这些,都对信息政策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就信息技术标准而言,它不仅支撑着人类信息活动的质量和能力,而且它的非关税壁垒效应还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标准战略和信息技术专利战略的有机融合,会使国家的竞争地位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正因如此,许多信息强国纷纷推行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战略。但是信息技术标准化实践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所提出的标准为国际社会承认,成为lT行业的通行标准?如何将已经被认可的信息技术标准与专利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创造行业技术壁垒优势来赢得竞争优势?所有这些,都对信息技术政策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信息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声记录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其他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属于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范畴。不论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开发,还是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利用,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投资巨大,近期效益体现不明显,但对人类信息活动的长远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正因如此,许多国家不遗余力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人和建设。例如,韩国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视为关系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和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早在1993年就制定了建设国家超高速信息通信网的计划。1999年3月,韩国信息通信部发表了一份题为《21世纪网络韩国》的报告,将面向知识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强化、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促使国家生产率的提高及培育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上的新业务,作为韩国未来四年中致力突破的三个领域。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仅比较薄弱,而且重复建设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亟待国家从政策上予以协调。此外,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对政策的需求还有很多,如在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信息技术活动中的利益分配、信息产权、信息安全、国家和利益、国际关系等方面,都亟待从政策高度做出回答,从而形成了对国家信息技术政策日益紧迫的需求。中国加人wTO后,根据wTO的有关要求,中国社会各界,尤其是lT领域必须直面《信息技术协议》,严格履行承诺,即在2005年之前,取消半导体、计算机、通信设备以及半导体设备的关税,这势必使我国当前的国家信息技术政策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迫切。正如美国学者波拉特(M.U.Porat)所说的,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经济社会的摩擦有一部分可以根据市场原理得以解决,有一些靠市场无法解决,需要政府信息政策的调整,以争取合理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主动地位,维护自身利益和。波拉特还以能源部门、粮食和农业部门、健康和医疗部门、住宅和建设部门、运输部门、批发和零售部门为例,对这些部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各种信息政策需求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时代,以政策手段归正现有的不良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十分迫切,这是人类步入信息时代后的共同呼声。

二、国家信息技术政策的内容框架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开发和应用,迫使国家不得不以一种新的观点去关注和重视用于控制信息技术的政策,特别是在内容框架上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设计。规划和设计国家信息技术政策内容框架的基本出发点和指导思想,可简要地归结为确保国家信息技术政策能够在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追求国家范围内的信息福利最大化。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影响范围广泛,双刃效应显著。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动向并及时制定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如何有效地解决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信息安全、信息有序化、信息标准化等问题,都是国家信息技术政策的核心内容。国家信息技术政策应力图解决信息技术创新、开发和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当然,任何政策都应具有导向性和前瞻性,国家信息技术政策也不例外。为满足这种要求,国家信息技术政策不仅应解决现实信息技术活动中已出现的问题,而且应具有预防和控制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基于此,在构建国家信息技术政策内容框架时,应着重思考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与国家信息政策的总体目标和其他分支领域相协调?

2.是否体现了信息技术本身的内在发展特点和规律?

3.是否体现了各信息技术活动主体的政策需求?

4.是否可以在国家范围内产生政策效益,取得最大化的信息福利?

5.是否可以满足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需要?

6.是否反映了信息技术当前存在的一些核心政策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国家信息技术政策内容框架可从多种角度构建。例如:按作用目的不同,可分为保护性政策、防范性政策、发展性政策;按作用形式不同,可分为鼓励性政策、限制性政策;按生命周期不同,可分为长期政策、中期政策、短期政策;按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的大小不同,可分为总政策、分政策、宏观政策、微观政策;按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主体性政策、配套性政策。可以看出,信息政策所涉及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几乎涵盖了与信息和信息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总的基本原则是,国家信息技术政策应能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来调节信息领域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解决各种信息矛盾。

(1)信息基础设施政策。

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强调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所带来的不经济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投入很大,而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实际投入到信息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十分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政策上强调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公用通信网)的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从美国、日本等国的经验来看,单一的政府投入一般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从政策上对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和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引导,并引入和培育市场竞争机制。此外,实现国际联网,以及国内网间互联互通和三网(通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合一,必然会涉及利益(含产权)分配、安全保护、技术方案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这也亟待国家从政策上予以引导和调节。我国政府从2O世纪9O年代开始并一直持续至今的电信领域的改革,就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体现。

(2)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引进政策。

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引进两条途径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引进和消化外来信息技术是主流,但从国家安全和的战略高度来看,国家必须逐步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调节,包括扶持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信息技术研发和生产企业,鼓励其开展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开发活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

(3)信息技术标准化政策。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一项有序的活动,一般包括标准项目下达、资料准备(方案论证)、标准草案起草和送审、审批和为正式标准等几个环节。由于标准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功用,在信息技术标准生成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可能会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因此,国家信息技术政策有必要对信息技术标准的生成过程加以正确的引导。此外,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涉及到违反信息技术标准(特别是某些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国家除了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外,政策上的宣传和引导亦显得十分必要。:

(4)信息技术利益分配和平衡政策。

信息技术本身具有中立性质,但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并不能避免利益分配不公问题和数字鸿沟问题的发生。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完全突破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模式,使信息的复制和扩散变得轻而易举,国家信息技术政策应当针对这一问题,注意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和平衡。又如,在缩小数字鸿沟、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创造数字机遇方面,我国面临着双重数字鸿沟:一是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数字鸿沟。如美国平均每万人计算机拥有量是我国内地的55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因特网用户数只相当于美国的1/8;在信息化投入方面,美国是我国的45倍。二是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着数字鸿沟。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的研究,我国信息化水平最强地区的信息化水平约为最弱地区的5倍;在因特网普及应用方面,东西部因特网普及率之比为197:32,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因特网用户数占全国的62.33,而排名靠后的1O个省市加起来才占4.36;在因特网用户构成方面,只有0.3的用户为农民,85%的用户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因此,国家信息技术政策理所当然地应该在缩小数字鸿沟以及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创造数字机遇方面担当重任,发挥积极作用。

(5)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政策。

第8篇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 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 批准的选题计划。 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 展研究等问题, 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 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 研究的地位和价值, 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 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 这个课题就无法很 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 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 、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 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 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 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 综合、 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 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 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 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 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 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 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 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 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 注) 、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 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 。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 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 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如 何或分工是否得当;5、资料准备如何;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 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

开题报告范文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M[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 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 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 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 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 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 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 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 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 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 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 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 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 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 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 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 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 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 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 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 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 先从某一行业出发, 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 然后, 逐步扩展, 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 进行实证研究, 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 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 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 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 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 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同时, 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 所以,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 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 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xxxx.07-xxxx.09:完成论文开题。

xxxx.09-xxxx.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xxxx.11-xxxx.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xxxx.01-xxxx.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xxxx.03-xxxx.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xxxx.04-xxxx.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管理创新;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全新的管理,它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特征:信息化、柔性化、创新性和适应性。知识管理产生与知识型企业的管理实践均已得到了成功的验证,正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管理的新趋势。管理创新就是创造一种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既可提出一种新的管理思路,又可创立一个新的组织机构,还可筹划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以及设计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并能带动实施新的制度改革。显然,高校图书馆作为从事知识信息资源的专门机构,研究和借鉴知识管理的经验,不断改进现有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很有必要。

1知识管理是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1.1知识管理是时代的趋势

网络通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以新知识为基础,加强合作,发挥网络优势,创新地、努力地去适应新的社会化生产和流通方式。知识管理成为重要的解决思路。

1.2知识管理是服务工作的创新需要

1.2.1坚持用户中心的服务取向知识管理贯彻

以用户为中心,把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针对用户结构、阅读倾向、各群体数量及比例、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方式、对图书馆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的发展等参数,连续地收集用户数据,深人研究用户信息需求,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对策,扩大和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层次与水平。

1.2.2强化服务内容的知识性

知识经济对图书馆提出了较高的知识性要求,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也要着重于基于知识的开发、创新与利用。首先,在服务内容的深度上,实施知识挖掘与知识发现,思考信息开发和利用有序化,使原有信息和知识得到系统、综合和深人地揉合融化,再通过新思想、新观点的酝酿再生,产生具有针对性、使用性更强的知识,实现资本知识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其次,在服务内容的广度上,应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充分依托图书馆丰富的各种实体资源和网上虚拟资源,积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

1.2.3拓展方式灵活的知识服务

图书馆应在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调动知识工作者的智慧进行特定问题的分析、诊断和解决来开展知识服务。采取方式要灵活多样,诸如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信息服务、服务工作的创新,包括新技术的采用、新成果的开发以及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的创新。

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2.1凸现数字、网络服务的发展重点

图书馆在向数字化转化过程中保留书目检索、书刊阅览和借阅等传统服务项目之外,还要创建信息咨询中心、展览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部门。利用数字化和网络手段,进行业务重组和服务创新,以提高信息获取的力度。电子阅览室由于可为读者提供海量信息,可作为重点项目优先发展。建立电子阅览室不但要考虑数字文献的品种与数量,而且应重视管理模式和运行手段。电子阅览室和书刊阅览室具有优势互补关系,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文献载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要尽量保持本馆核心刊物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今后,图书馆应重点发展的项目应该是咨询服务业务。咨询业务不要只限于书目查询,要向深层发展,利用馆藏文献和网络信息承接专题咨询或开展课题跟踪服务。图书馆的信息咨询中心或参考咨询部应面对用户的直接需求,开展有偿服务,成为全馆最具吸引力和大有作为的业务部门。专业图书馆如果能有针对性地筛选网上资源,创建不同类型信息资源库和各类元数据库,将会使咨询业务更加贴近科研工作。

2.2推进技术创新与知识整合

信息技术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保障。随着我国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结构化整合日趋完善。“书目文献信息共享系统”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公共书目查询、联机编目、馆际互借和网上预约、续借等。各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局域网上建设共享的、特色的、实用的各类文献数据库,并提倡相互合作,形成规模。CERNET给160多所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传递提供了高速宽阔地连接通道。它将图书馆服务工作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知识整合即是对外部需求做出迅速反应,运用内部不同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现代技术集结在一起,形成科技信息集成服务的环境。可以通过Internet对可“存取”电子资源和大量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按照用户的需求,通过各种信息和手段,进行规范、科学的组织整理,以满足读者方便、快捷地利用。这种整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整理,而是学习、研究和图书馆实践的有机结合。并重视和强调知识信息在传承聚变中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使现代图书馆以数据库的形式、结构化地存储所有显性知识,打破信息交流的时空限制,逐步实现了网络化作业和数字化信息服务,使人类信息交流进行更为生动、更为高效,获取的范围更为宽大,这样读者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又可激发知识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促进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见信息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更为便利和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

2.3图书馆馆员的创新管理

2.3.1建立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在高等院校的图书情报专业中加强管理学专业的建设,有目标地培养一批年轻有为和高素质的馆长;选送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在职人员到大学图书馆管理专业或管理研究生班学习深造,学成后直接进人图书馆管理层,以改善和更新图书馆管理人才结构。

2.3.2营造图书馆管理创新氛围,鼓励创新活动

首先,转变馆长既是决策人又是管理人及政府官员身份,从行政制度上打破官僚化、僵硬地管理和应变迟钝的作风。其次,规范图书馆在图书馆的性质、职能、社会地位以及图书馆的经费来源、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资源布局与共享等。最后,要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发挥才智的积极性,形成一种鼓动人、激励人、催人奋进的良好文化氛围。把文献资源利用与开发作为文献开发的前提和保证。

2.3.3确立馆长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长的创新意识、决策能力及其感召力。不能因为管理创新提倡全员参与性而轻视馆长在实现管理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和领导角色。

2.4建立图书馆员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核心,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

2.4.1馆员要更新观念,努力使自己具备多种素质

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仅仅是人类的一种工具。图书馆馆员要在知识管理中担任许多新角色,例如,“知识分析家”、“知识管理者”、“知识领航员”等等。角色的转变要依赖于馆员思维方式的转变;馆员要掌握多项技术,努力成为多面手;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促使馆员只有不断的学习创新,才能为自己赢得发展机会;馆员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通力协作共同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

2.4.2馆员培养自我管理创新意识

第10篇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图书馆;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261-0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fast,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Internet of things, such as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to a new level.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digital library as the background, study of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in the two projects and related statistical data.

Key words: big data; digital library; the database

从这个“大数据”展上看到了什么?2016年5月25日,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在致辞中说,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蓬勃发展,使互联网[1]时代迈上一个新台阶。今天的中国要把握住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1],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信息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努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表示,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积极培育发展大数据等信息网络产业。依靠改革推动发展,这方面需要市场主导,政府也大有可为。要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推动政府信息共享,提升政府效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方便。除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数据,都应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市场监管,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格局,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为民谋利、解民所忧,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队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面向语义信息环境的嵌入式图书馆服务”为题,从基于系统的服务变化、基于馆员的服务变化以及再造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进行了详细论述。

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刘晓清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技术创新探索”为题,从数字图书馆的理想与现实、浙江数字图书馆建设、资源建设与整合、服务推广、数字图书馆案例的讨论、技术与服务创新探索等方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作了讲解。提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生态系统,数字图书服务要形成产品,追求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

1 大数据中数字图书馆和自建数据库分析

我们以中国知网电子资源为检索平台,以主题=“大数据数字图书馆”搜索,从发表年度,学科,来源数据库这三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表。

图3和表3是分别对应的,从图表中我们看出,2002年一直到2015年,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方面的文章基础都是在500-600篇左右徘徊,没有太大的发展和突破,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这两个学科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来源数据库主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占了747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占880篇,还有特色期刊占了316篇,还有一些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有300多篇。

图6和表6是分别对应的,从图表中我们看出,2002年一直到2015年,自建数据库方面的文章基础都是在50-300篇左右,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这两个学科所占比例达到95%以上,其他领域相对较少,来源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占了3698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特色期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分别只有100多篇.

从图6,表6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在近10年左右,创新和发展得很少, 数字图书馆在图书情报领域,计算机领域应用的比较广泛.

2 特色数据库研究

本文之前研究的课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苗木种质资源管理应用研究》[2],再加上现在正在研究的课题《花卉资源的关联规则算法》为依据,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苗木种质资源管理应用研究》项目中,数据库主要是搜集苗木信息,并设计相关数据库,研究的是苗木种质资源这块内容。

《花卉资源的关联规则算法》项目主要研究的是花卉信息数据中的相关内容。

这两个项目中研究的都是正对某一领域而专门制作的数据库的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苗木种质资源管理应用研究》是针对苗木数据库而创建的数据库,《花卉资源的关联规则算法》是针对花卉数据库而创建的数据库,在苗木数据库中可以查询到苗木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要点,栽培管理,观赏应用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实物的认识,了解,可以加深课本知识,通过实践来认识书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花卉资源的关联规则算法》通过对花卉信息的收集,通过关联规则算法,找出相关性,通过后台特色数据库的研究,可以加深相关专业对花卉的理解,加大图书馆中花卉方面书籍的流通,从而方便管理,对花卉信息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3 结束语

“如果能够妥善应用大数据,我们可以拥抱更为美好的未来。”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全球首席执行官帕特瓦尔丹说,大数据就像新的原油一样宝贵,对大数据的利用开辟了一个新兴领域。他说,过去三、四十年,中国发展迅速,这使得数亿人摆脱贫困,中国一直在发展服务业和电商产业,制造业正在迅速现代化,这些产业已经比较成熟,中国现在需要新的增长点。“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政府现在开始关注大数据、互联网产业,并把它们打造成经济发展新引擎。”

参考文献:

[1] 王浩, 刘冰, 张琳琳.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研究[J]. 新世界图书馆, 2016(2).

第11篇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我国10多年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在解析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税收管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以加-陕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转变。

伴随着新税制的实施和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税收管理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税收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加人WTO后,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正面临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加快税收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转变。

一、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税收管理理论是变革税收管理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对税收管理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税收管理理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税收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落后于其他一些重要社会科学领域。

我国税收征管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走了10多年。税收征管改革从一开始就缺乏科学的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是凭经验和直觉进行。在解决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徘徊。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征、管、查”三分离或二分离的摸索,还是新税制实施后,对传统专管员制度全面改革,所形成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以及进人21世纪后,采取科技加管理措施,以信息化推进专业化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未能从理论上对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体系进行深人系统地研究,在科学把握税收管理的本质、规律、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税收管理改革的基本理论框架,给予税收管理改革坚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改革的目标方向上,缺乏准确清晰的定位。目标设计缺乏系统论证,征管改革的框架和基本模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对征管改革的方向经历了反复探索和较长时间的认识过程;在改革的思路上。始终循着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沿着职能划分的思路。把分权制约过多地寄望于征、管、查职能的分解上。追求税收征管的模式化;在改革的范围上,侧重于税收征管的改革,忽视税收行政管理的改革。未能把对以纳税人涉税事项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征收管理和以征税机关、征税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行政管理作为改革的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忽视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和开发利用;在改革的进程上,对不同地区制约征管改革的因素研究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常常处于走一步看一步,造成各地改革进度不一。带来征管业务的不规范、信息技术应用的不统一。由此导致税收管理改革走了一些弯路,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大了改革成本。

当然,税务部门在改革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但主要还是停留在对改革方案的修修补补。疲于寻求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上,缺乏在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解决税收管理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快建立现代化税收管理体系,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必须创新税收管理理论。

推进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首先要转换传统税收管理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注意在改革实践中进行税收管理的理论探讨,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把成功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其次,要注意研究借鉴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工商管理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原则、方法和技术,结合我国税收管理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吸收和运用,形成适合中国税收管理特点的新思想、新方法、新体系,并在指导税收管理改革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还要注意不断研究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原理和发展趋势,善于抓住揭示税收管理内在客观性的发现性认识,创造税收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通过寻求税收管理理论突破与创新,推动税收管理的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彻底改变我国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不明、方向不清的被动局面,彻底改变税收管理理念僵化、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的落后局面,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的根本转变。

二、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税收管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税收管理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税收管理正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为创新税收管理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税收管理技术,以信息技术和通迅技术为基础,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是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人脑到电脑、从单机运作到网络运行的历史性跨越,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税收管理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不惜重金投入,购置相当数量和一定档次的计算机技术装备,与应达到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仍有相当差距。在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税收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软件开发应用杂乱无序,信息系统平台不统一,数据处理缺乏层次性和综合性,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集中分析监控能力不强,导致高技术与低效率并存,高成本与低产出共生,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对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和吸取过去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留下的深刻教训,从战略高度推进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程组织学的研究,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对税收管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彻底改变机器运作模拟手工操作的状况,挖掘信息网络技术的潜在效能。

创新税收管理技术,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是科技与管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推动税收管理发展,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过程。目的是要使人工管理与机器管理组成的整个管理体系效能最高。实现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应突出四个重点:

其一、坚持按照一体化原则,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保障安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优化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具体规划,逐步实现业务规程、硬件配置、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在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上求得新突破。

其二、从管理思想、管理战略上突破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束缚,适应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要求,实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上求得新突破。通过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改造管理流程,重组职能机构,变革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权力运行,把整个税收管理工作有机地联系和带动起来,形成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互动响应机制,构建起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平台。

其三、利用先进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建立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税收服务技术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电话申报、磁盘申报、银行卡申报等多种电子申报方式,大力推进税、银、库联网,实现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信息的网上流转,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及时快捷申报纳税,为实现集中征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全面建立税法咨询、税收法规、涉税事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提供电话自动查询和人工查询系统,电子化的自动催报催缴系统;利用电子邮件向纳税人定期提供税收政策法规信息,向特定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纳税辅导。利用互联网提供税收法规查询,与纳税人沟通交流,实行网上行政,网上办理涉税事项,接收对偷税违法行为和税务人员廉政问题的举报、投诉等等,使信息技术在方便纳税人,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四、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把税收管理全过程纳入完整、统一、共享的信息系统,实施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一是建立高度集中的数据处理系统。在统一数据结构和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征收信息向地市局和省局集中,进而再向省局和总局两级集中,克服信息传递中封锁、变异和沉淀,提高征收入库操作的规范度,实现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是建立以信息收集分析利用为重点的税源税基监控系统。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管理薄弱是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相伴而生的,只有信息完备才能实施有效管理。因此,在加强纳税申报信息采集管理的同时,要加快与工商、银行、技术监督、海关、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以增强税务机关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三是建立以依法行政为重点的管理流程控制系统。在将税收管理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控制业务处理流程,减少自由裁量的环节和幅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参与税收管理质量的控制和改进,实现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使税收管理全过程每个环节责职、每个权能行使、每项工作绩效,都能通过网络透明地呈现在管理决策平台上,提高依法行政的透明度。

三、税收管理的组织创新

税收管理机构是根据履行国家税收职能需要,围绕税收行政权力设置、划分和运行而形成的组织体系。设计科学的税收管理组织结构是有效实施税收管理的组织保证。税收管理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履行好国家税收职能,能否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影响到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回顾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历程,有关方面一直在寻求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税收管理组织体系。每次征管改革几乎都离不开对征管组织机构的撤并调整,特别是新税制实施后,征管组织机构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有的撤销税务所,按区域设置全职能分局;有的在分局下还设有中心税务所;有的很快又取消全职能分局,按征、管、查职能外设征收局、管理局和稽查局等专业局;有的仍留存着一直游离于机构改革之外的外税局、直属局。总的说来,这些改革措施始终没有打破原有征管机构的层级,没有跳出按征、管、查设置机构的框框,没有冲破地区行政管辖范围的界限,没有发挥运用网络技术构造组织结构的优势。税收管理组织机构庞大臃肿,管理层级环节过多,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能部门交叉重叠,权力结构过于集中,管理组织过于分散,资源配置不讲成本效益,组织结构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有些更为突出。

要从根本上解决征管组织结构问题,提高税收管理组织合理化程度,必须大力推进税收管理机构的改革创新。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税收管理机构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应放在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打破部门约束和层级限制,根据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优化管理资源的配置,使传统封闭的机械式组织向现代开放的网络化组织方向发展。

一要减少管理层次,收缩征管机构,确立税收管理机构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现代管理组织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要提高组织结构效率,必须减少行政管理层次,精简管理机构,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我国目前税收管理组织结构,从总局、省局、市(地)局、县局到基层分局有5个层级,除基层分局外,有4级行政管理层。世界上很少有这种5级架构的征管组织体系。要创新税收管理组织结构,必须打破这种僵化的5层“宝塔”结构,冲破行政区划的约束,根据经济区域、税源分布、规模大小,设置税收管理机构。从改革的渐进性考虑,税收管理机构改革的近期目标可以定为实行总局、省局、市局、县局4层组织结构。今后条件成熟时,对省级局还可以进一步考虑打破行政区划,根据经济区域进行撤并,设置跨省大区局,如像人民银行跨省设置分行机构。

二要统一征管机构设置,实现基层征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根据企业组织理论学的研究,企业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通常有四种模式,即以产品为基础的模式、以职能为基础的模式、以客户为主的模式和融合前三种的矩阵模式。按照前述税收管理机构的改革目标和国外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做法,适宜采用按税种类型和职能分工相结合的模式设置内部机构。在基层局(县、区局和将来实现征管实体化的地市级局)适宜按职能分工和纳税人类型相结合的模式设置机构,除稽查局可作为外设机构外,其它专业局都应全部转为内设机构,同时还应撤销过去外设的直属局、外税局,实现对内外税、不同行业、不同预算级次企业的统一管理。基层局的主要职能是对辖区内税源税基的控管。分类管理是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是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成功做法。

三要构建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税收管理的流程和组织结构,建立一种层级更少基层管理人员权责更大的管理体制。在县(区)局内部,根据税收征管和信息化的内在规律,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和征管流程,将咨询受理等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集中到前台办税大厅实行全方位服务,解决纳税人多头多次跑的问题;将纳税评估、调查执行、稽查审计等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所有管理事项,集中到后台实施分类管理,解决税源税基控管薄弱的问题。

四、税收管理的制度创新

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既需要消除不适应现代税收管理发展要求的制度,更需要针对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优化税收管理制度设计是税收管理改革与发展重要内容,也是从制度层面解决当前税收管理存在问题的必然要求。税收管理的制度创新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税务机关管理效能,降低税收风险即法定税收与实际税收之间差额这一税收管理目标,在税收管理制度体系优化设计上求得新突破。

当前税收管理制度创新应当突出两个重点。

(1)要着眼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促使其如实申报纳税,解决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要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服务制度。税收服务是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重要条件,必须按照新征管法的要求,尽快将税收服务从过去的道德范畴上升到行政职责,构建起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服务制度体系,为纳税人提供享受各种税收服务的制度保障,包括设立多渠道政策的制度,确保所有公民享受和获得税收知识的权力,使纳税人有能力自觉、及时、准确申报纳税,减少无知性不遵从;设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程序制度,确保办税公平公开,程序简便规范“一站式”服务到位,使纳税人减少“懒惰性”不遵从;设立完善的权益制度,确保客观公正开展行政复议,主动实施行政救济,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减少情感性不遵从。

二要建立以纳税评估为基础的纳税信用等级制度。纳税信用度的高低直接体现着税法遵从和税收管理水平的高低。实施纳税信用等级制度,根据纳税人纳税诚信度实行差别管理,对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严加管理。制定鼓励诚信守信,制约惩处失约失信的政策措施,促使纳税信用成为与纳税人生存发展紧密相联的无形资产。让依法纳税者受到社会广泛尊重,使诚信纳税者得到实惠,增强忠诚性遵从的荣誉感;让失信违法者付出利益代价和荣誉代价,促使纳税人诚信纳税。同时要把建立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与建立纳税评估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纳税评估机制。

三要建立“轻税重罚”的违法处罚制度。增大违法成本是强化税收管理的重要举措。对外要健全偷逃税处罚管理制度,增大偷税成本;严惩知法违法者,对不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该罚的要罚,该判刑的要判刑,减少纳税人自私性不遵从,增加预防性遵从。

(2)要着眼提高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效能,约束税务人员寻租,对工作业绩进行有效激励,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要建立科学的税收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税收管理绩效是促进税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税收管理绩效考核导向至关重要。要彻底扭转过去绩效考核重收入轻管理,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轻机关内部考核的倾向,从组织收入型向执法保障型转变。要以正确实施国家税收政策,降低税收风险为目标,将绩效监控和评价贯穿税收管理全过程,使绩效考核成为加强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考虑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和机关内部两个层面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绩效考核,应从税收风险、执行政策、服务质量、人力资源利用、成本效益等方面,通过客观科学地制定考量目标和指标体系,准确评价下级税务机关税收管理的成效和不足,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使之明确税收管理的改进方向。对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应重点围绕行政行为、行政过程和行政结果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采取事项与岗职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定岗位、定职责、定事项、定人员、定目标、定指标、定奖惩等方法,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对税务人员工作业绩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使个人工作绩效与集体组织绩效高度关联,激发个人和群体奋发向上的活力。

第12篇

摘要:大数据的出现,引发了全球技术和商业的深刻变革,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竞争焦点。本文借鉴分子生物学中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分析,提出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为分析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技术创新;大数据;双螺旋模型

一、引言

自2013年被确定为“大数据元年”以来,大数据应用已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伴随着数据规模和类型的剧变、数据存储成本的迅速下降、数据采集更加密集和广泛,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站在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大数据的价值。2008年9月,《自然》杂志推出了名为“大数据”的封面专刊,随后IDC(2011)描述了大数据的“3V”: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实时性(Velocity),之后又加入价值性(Value)来描述大数据特征,称之为“4V”[1]。麦肯锡(2011)将大数据定义为无法用常规软件收集、储存、处理、分析的庞大数据集。Forrester突破了以往单一对数据本身描述的局限,通过数据价值实现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数据存储、处理和访问的流程与业务目标的集成。国内学者涂子沛在其专著《大数据》(2012)、《数据之巅》(2014)中反复表达“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2]以及“推崇知识和理性,用数据创新”的观点,并描述了未来对于建设“SmartCity”的构想[3]。孟小峰(2013)指出大数据研究的火热,并不能代表研究的深入,相反大数据的研究还处于一个非常起步的阶段,还有诸如关键技术、利用方式等很多基础性的问题需要解决[4]。大数据的发展和进步是以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主线的。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存储是拉动大数据发展的“三驾马车”,这三项数据技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进一步发掘大数据的价值潜力。由于大数据具备准确预测趋势的能力、从海量数据中萃取有应用价值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市场技术需求方向突出的把控等能力,使得技术创新的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数据分析、挖掘和存储本身作为技术手段也需要进行创新。因此,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朱东华等(2013)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面向技术创新管理的双向决策模型,以期提升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提取知识与观点的能力[5]。赵亮等(2015)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创新源数据可视化以及创新应用子项目的实施,实现对技术创新评估预测、风险把控能力的提升[6]。针对大数据与技术创新有关文献的梳理,不难看出,在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对于各类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提升作用,而“大数据”概念下作为技术支撑的数据技术同样需要创新,同时也需要对数据技术的创新进行管理。对于大数据和技术创新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作用关系,论文尝试以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研究工具,提出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从而厘清在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作用关系中的动力因素,以达到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共同发展进步的目的。

二、双螺旋结构理论

双螺旋结构模型起源于生物学中的DNA双螺旋结构,生物学家为了研究人类的遗产规律,从人类遗传密码———“基因”的角度出发,提出并绘制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首次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利用该模型,人类直观地认识到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路径,并对人类遗传信息复制上升的互融联动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物分子学领域,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由两条主链和碱基对组成,两条主链相互盘旋形成类似于“麻花”状的螺旋结构,而碱基对位于螺旋内部,两两对应。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决定了生物体的不同性状,而在DNA双螺旋进行发展进化之时,碱基对的不同组合以及排列顺序就确定了未来生物的发展走向。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在管理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的二元关系,为了清晰地描述这种关系,管理学中引入分子生物学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了管理科学中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质量管理学家戴明通过对计划———执行———检查的研究,提出这三个步骤不是原地循环往复的,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于渤(2008)将知识创新双螺旋作为企业知识创新过程,指出创新的过程需要经历一套复杂的过程,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知识螺旋转化[7]。管理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提炼出螺旋式系统方法论,又称作螺旋式方法论。该方法论指导双螺旋结构模型在管理领域的应用,而其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精神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演变的过程,通过螺旋内部重大影响因素的互相作用,循环使用不同的方法,推进事物有序的发展,最终达到事物发展的某种目标。

三、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及分析

1.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对于各类技术创新,大数据提供了庞大的样本数据分析预测、精细的市场技术需求定位、详尽的技术创新需求对象画像刻画等服务,使得技术创新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而数据分析、挖掘和存储是推动大数据自身发展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也将直接影响到大数据对其他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利用双螺旋结构模型研究大数据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论文提出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模型(BigData--Tech-nologyInnovation双螺旋结构模型;BT双螺旋结构模型)。依据BT双螺旋结构模型,本文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视为两条主链,即“大数据链”和“技术创新链”。这两条主链的相互作用是依靠碱基对进行链接的,为了推动“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的发展增长,碱基对的不同搭配,相互作用,促进BT双螺旋模型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是推动大数据发展的技术核心,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指导,以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指导数据技术的创新,从而实现BT双螺旋模型的发展。故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作为碱基,进行两两配对。图1BT2.大数据———技术创新双螺旋模型分析BT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作为两条主链进行分析。各类技术的创新需要在大数据以及大数据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同样的,大数据自身数据技术的创新又归属于技术创新范畴,需要相关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来给予指导和管理。BT双螺旋结构模型需要向纵深发展,就必须要经历双螺旋结构的破裂———复制———重组———再破裂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从而循环往复,推动BT双螺旋模型不断发展。碱基一: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需要通过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和知识,因此,数据挖掘技术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一项核心技术。凭借数据挖掘技术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与知识,可以为技术现状进行评估、技术创新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技术创新源进行汇总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碱基二: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是通过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总结并对所分析对象提供相应的预测。该技术是连接数据与结论的重要桥梁,通过分析技术可以顺利地将“冷冰冰”的数据转化成为有价值的结论成果,碱基三:数据存储技术,存储技术是数据挖掘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的基础。信息时代的数据不仅仅是结构化的数据,更多的则是非结构化或是半结构化的数据,大量的数据需要有存储空间,并且要做到随用随取,这样才能使得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碱基四: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数据技术的不断革新需要从管理学的角度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大数据的三项核心数据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技术手段,需要进行科学的发展,在数据技术的创新过程中,离不开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协助。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作为BT双螺旋模型的两条主链担负着不断进步发展的使命,以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为碱基对负责对两条主链的发展进行指导。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碱基对必须是A-T,G-C进行定位搭配互补,而在BT双螺旋模型中,通过借鉴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碱基对互补理论,从而进行多元轮回式的互补结合。BT双螺旋模型中的碱基对不再像DNA双螺旋模型那样必须定位对象式的配对,当进入破裂阶段,大数据链与技术创新链进行分离,两主链破裂时连带自己链条上所携带的碱基一并分离。进入到复制阶段,各碱基进行复制,也即各项数据技术以及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推广应用。而后,进入重组阶段,碱基随机两两结合,重新配对,在不同的空间、时间进行不断的随机结合,就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映。从而在不同随机两两碱基结合的过程中,产生创新,发挥动力作用,就如同图2所示地推动BT双螺旋模型向纵深方向进行发展进步。

四、结论与展望

大数据与技术创新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建立BT双螺旋结构模型,更加清晰地描述了在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互融式螺旋上升发展中数据挖掘、分析、存储技术和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大数据的进步发展离不开数据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不仅仅是数据技术需要创新,其他的各项技术同样需要在大数据的促进下更好地进行革新进步。BT双螺旋模型借鉴了DNA双螺旋模型,贴切并直观地展示出大数据与技术创新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关联的作用关系。在BT双螺旋上升发展时经历破裂———复制———重组———再破裂的过程中,各数据技术与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相互作用、在数据技术两两结合之际完成数据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在数据技术与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结合之际完成大数据与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理论指导数据技术发展。在未来各项技术创新的发展进程中,大数据将会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大数据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论文中提出的BT双螺旋结构模型借以生物学的视角分析了大数据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关系,在未来的大数据与技术创新发展中,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交互关系将会更加深入。在本文的基础上,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完善BT双螺旋结构模型,同时也应以更多的现实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广泛地开展实证研究,不断地补充BT双螺旋结构模型,这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张清辉 廖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