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0 06:02: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能力培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通过创设语境,激发创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兴趣的培养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前提。教师要特别注意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创造热情。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我们必须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因此努力创设语境, 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语言、学会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如:在进行语言功能项目“打电话”这一教学内容时,学生对用英语打电话很感兴趣,教师就应给学生创设多种不同的语境进行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开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创造兴趣。
2、通过转换角色,培养创造热情
为了使英语课堂更生动形象,使所学内容更贴近多姿多彩的生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使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教材、表述教材、活化教材,把听说读写的英语基本功与创造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创造活力。如:在进行语言功能项目“指路问路”这一教学内容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问路人、指路人(其中包括警察等角色)。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真实自然地进行对话,个人创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可以任意驰骋,从而使课堂活力得以焕发。关于角色转换,有时也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转换成其他一些角色。不管怎样转换,目的都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说、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人。
3、通过空间营造,引发创造潜力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保证,因为创造力是教不出来了,只能通过一定的氛围激发、培养出来。我们知道,如果教师声严色厉,学生就会噤若寒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理闭锁,创造潜力难以开拓。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否、敢做。对此,可经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发现,创造.如读完一段文章,教师可这样问:“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等等。这样,教师始终处于从旁指点的地位,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实践的地位,易形成浓厚的创造研究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见解。教师的评价要带有鼓励性,如“你真会想,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等。这样的评价语言,对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都大有裨益。因此,坚持为学生营造自由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多发现,多探索,多实践,才能使课堂教学时处处充满创造的氛围。
4、通过讨论质疑,激活创造思维
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造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讨论式、答疑式、辩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质疑问题。学生在讨论、辩论中由于不受约束,因此发言大胆,真抒己见,思维活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感悟、去综合、去归纳,并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提前给出学生预习提纲,而提纲应符合大纲要求,符合培养目标,带有启发性。教师面对学生的疑问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保护其积极性。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将自行解决的问题和留存的问题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教师当堂巡视梳理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让学生把自我解决的问题或帮助别人解决的问题大声地讲出来,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将讨论引向深入,从而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良好学习习惯,激活了创造的灵感,为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了保证。
5、通过对比归纳,引导求异创新
人的创造力主要是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能使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如在进行“打电话”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复习有关“打电话”的词语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说道“call”,“telephone”,“make a call”。由此可见,学生们把这些词汇来表示同一汉语意思。接着,我问:“这些词汇之间有什么区别呢?”为此,学生们把这些词汇分别作了对比和归纳,最后学生们争先发言,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call和telephone在此时都用作动词,而make a call 是一个词组,其中make用作动词,而a call 则是一个可数名词。他们的发言积极踊跃,而且敢于发现和创造。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而且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
创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动力,教育又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该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学会”转向“学会”,再到“创造地学”,变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与“创”,把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放到首位,从而造就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一、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课程还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实践,在学校没有实际操作过,心里没底。根本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不到预期教学的效果。
第二,教材陈旧、范围窄。有些学校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部分内容陈旧过时,跟不上会计制度的变化和发展,学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无法满足学生今后参加会计工作的需要。现有的模拟实习教材大部分只涉及基础会计、普通企业会计,对其他行业会计如金融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很少涉及或不涉及,对相关课程的模拟实习安排则根本不予考虑。
第三,师资队伍匮乏。目前,大多数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不足或完全没有。另外会计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想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却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操作技能始终无法提高,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
第四,教学环境不理想。现今大多数学校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但条件较差,设备简陋,远不能达到仿真要求,配置的实训材料如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已多年没有更新,跟不上国家经济政策和会计改革的步伐,完全不能达到仿真的要求,空谈会计实践教学。
第五,教学手段欠缺。很多会计基本技能实践,往往变成了随堂做习题的阶段性训练安排,并不是真正地做实践。校外实践教学时,一些企业、会计事务所为了防止会计信息的走失,严守商业秘密,实习学生大多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实务,这就加大了会计实践教学的难度。
第六,评价体系缺乏有效性。目前会计模拟实习效果的考核办法主要以对学生的考勤和最终的实习报告为准。至于学生对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则不进行考核评价,学生为了不被记缺勤而来到模拟现场凑数,来了也不进行模拟实习,抄抄其他学生的模拟实习结果和实习报告了事,严重影响考核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更新传统教学观念。构建适合高职高专发展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为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适应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转变观念,根据会计学专业的特点、会计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教学规律调整教学计划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第二,调整教材内容。会计教材要具有全面性及客观性,以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多变的经济业务的能力。结合会计实务中经济业务发展的新动向,增开一些选修课和讲座等,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及时掌握有关新的会计制度和政策的变化。在实习时适当增加一些合理不合法、合法不合理等非常规业务处理的内容,以弥补课堂学习内容的不足。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实物教学法”,将一些凭证进行复印,发放给学生,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现实的业务凭证和业务处理流程尽可能多地展示给学生,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实践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应重点培养“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和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科技推广能力等这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保证高职教学的教育质量。创造条件安排会计教师到企业“充电”,及时了解企业会计业务要求的最新动向,熟练掌握会计核算各个阶段的实务操作和特殊会计事项的处理,能够熟练解答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操作问题。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教师实践基地。通过建立教师实践基地,让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第五,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完善模拟实训室,配备一套完整的实训资料,其中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要真实有效,并且要建立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配备常用财务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实习,以满足教学和实习的需要。
第六,完善考核体系。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对专业会计模拟实习中的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实习报告分别进行评价计分,对会计专业课程模拟实习中的业务发生结果进行核对评价计分,最后进行模拟实习答辩,由实习指导教师从实习资料中抽出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每个学生对实习资料内容及过程的熟练掌握程度。
第七,巩固校企合作建立和巩固校企协作、校企联办的实验教学基地,发挥各自优势,做到互利双赢,利用会计职业岗位进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在与企业互动过程中寻找合作项目和科研课题,为不断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供价值来源。把有经验的企业业务与管理人员请到学校授课,拓展专业教学的空间,丰富教学资源。
一、影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缺位高职院校存在重课本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方法,教育与产业脱节的现象。教学偏重于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和理想教育,没有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学生没有创新的环境和原动力。
(二)创新方法和创新人才的认识存在误区高职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具有的能力和认识未能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创新型人才是高学历或高职称或海归人才。也有人认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于创新教学体系,通过高难度的科技研发项目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观点认为创新是突发奇想,是灵感和机遇的结晶,无规律可循。尽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总体来说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潜能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主动学习和培养而形成。
(三)知识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多数课程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大多数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容易如此。专业及课程设置过细,各专业主要关注自身的系统性,缺乏必要的学科交叉,人文学科相对薄弱,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误区仍然存在。学生的思维滞塞、缺乏质疑或变通,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评价学生标准存在偏差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只求完成听课、取得及格,忽视自我兴趣和其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科研能力、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师创新能力欠缺高职教师的评价标准仍然是科研能力比如课题与论文的等级和数量,多数老师在课题和论文上花去很大精力,没有时间也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卓有成效的创新教育活动。高职工科专业教师如果不会操作不会修理,不知道各个机构各个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零部件的作用,只会纸上谈兵,怎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深化校企合作,构筑创新桥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注意效果。如成立以企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专业教师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有关教改的课题研究,以利于学校及时将工业领域最先进的技术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堂里就能接触先进的技术知识。同时,学校与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利用企业设备优势和最新的生产技术优势,弥补校内实训设备的不足。也可以让企业在学校建立实训中心,补充学校实训条件的不足。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实习,直接接触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工艺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实践机会,为培养现代工业发展所要求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创造条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创新保障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专业教师可到企业进行锻炼和学习,以掌握现代工业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他们了解社会需求以及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强化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也可到学校为学生授课,这些兼职教师应达到一定比例,为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三)改革评价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教育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国外的先进经验也应该及时拿来为我所用。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估仍然简单呆板,学生应知、应会的考试所占的成分比较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力度明显不足。只有能考查出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方法,才是促进高职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的最有效方法;只有改革评估方法,才能从机制上保证高职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
三、基于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包括《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性比较强,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比如:《汽车机械基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许多教材想面面俱到,因而内容多而广,深而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只能赶教学任务,无法进行创新教育。划分模块,是以一个教学模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教学中必须从模块这个整体出发,统筹安排制定教学方案,即在一个相对规定的课时内,对某个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每个模块设置为项目和任务,每个任务设置任务导入、相关知识、任务实施、知识拓展等多个环节。
(二)倡导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的教学是以学生在职业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系统化地建立模拟或实际的学习情境,通过让学生自始参与“工作”全过程,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行动导向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于2009年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两个专业基础课首次开展“行动导向”教学。这一方法主要将我们传统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改为以工作和工位为主的设置,这样更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的特色,而这种实践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
(三)积极编写实训教材,创建开放式实训环境实训教材的编写注重项目建设,不同的任务实施有不同的方式,藉此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推进开放式的实施环境创建,创建健康有李子云张雄才:基于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育人环境。鉴于高等职业学校的特点,第一课堂应当严格要求。这可以使这些本来文化课基础相对比较低,学习理论的积极性相对比较欠缺,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比较差,在学习方面不够刻苦的学生掌握大学基本的理论和教学要求。改革考试方法,将考核的重点转向创新能力,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例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汽车发动机拆装比赛”“、汽车发动机运行与调试比赛”“、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比赛”、“汽车营销创意大赛“”汽车文化演讲比赛”常态化,将比赛的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又例如《机械制图》设置《计算机制图》,集中实训1周,这可以使这些情商比较好,与人相处的能力相对比较好,大部分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智,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潜力,利用自我教育的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从理论课变成了理论实践课,教师是教学体系推进过程的关键,教师的角色从一个信息的给予者转变成为一个学习的管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讲演者,他能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在实训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确定方案,在实施中不断改进,重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英语自学能力是学生所有能力中的基本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其它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有驾驭教材和全面把握教育对象的能力。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能力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智力,在课堂上创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长此以往交流起来就不会感到陌生。这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生活当中,使学生感受至英语的实用性,课堂教学“活而不乱,实而不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自学英语打下良好的开端。
2.教学中加强学生基础训练尤为重要
首先,提高学生按照发音规则正确拼读单词的能力。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是学生为交际进行听说读写的基础,打好语音基础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之一。教师在语音教学中应尽快使学生掌握读音规则,形成拼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新单词时,教师可以运用拼读规则,让学生试着拼读新单词,如:学make时先叫学生读cake,再将cake单词中的字母c换成m,再叫学生读出make。其次,在灵活多变的训练中提高学生正确辨别、记忆英语单词词义的能力。
如:run最普通意思是“跑”但在一些语境中没有“跑”意思,而是“经营”“启动”“追捕”等意思。因此学生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灵活运用。实际上,英语的词汇记忆就是要通过大量阅读,像滚雪球,读的越多,词汇量这个雪球就会越滚越大。教育学家艾宾豪斯总结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只有通过阅读记忆词汇,词汇量够了阅读能力就加强了,自学能力也就提高了。
3.培养学生博览群书
一是要指导学生的“scan”能力,掌握文章的主旨;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skim”;三是加强“intensiveReading”只要通过反复练习,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
4.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外语教学的目是培养学生掌握为交际运用外语的能力。但在实际学习中,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训练,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教师要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习,丰富想象,设计新的语言交际情景并在新情景中创造地进行语言操练和言语交际活动。书面表达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形式,旨在训练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实践运用,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做完形填空、问答练习、缩写课文、扩句练习等,通过练习为学生进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时下培养策略和效果的现状
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对阅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上,仅仅局限于对段句、文章的浅表通读,未能深入感知诸如:作者意愿、句逗之间的深意、字词合理运用下的文学魅力等,这种过程使学生忽略了阅读的本意,不能与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刚要性指标相一致。而且,学生阅读能力尚显不足。从历次考试成绩来看,语文科目所反映出的“丢分”情况主要是因为几个原因,包括对题目指向理解不足,导致答辩方向出现偏差;在阅读解释时,不能有效地对文意进行梳理,致使对相关问题的解答不全面;作文时,因为自身词汇量不足,或是对文字适用等把握不当,导致文章结构失衡、言辞平淡无奇等。这些均是由于学生阅读能力不足,难以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或者是难以通过阅读技巧反思自身解答结果等造成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具体策略
1.合理划分阅读能力,分类培养与强化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如果不能将之合理分解,在笼统的概念下进行培养和锻炼,那么只能是闭门造车,不得要领。从功能上来看,阅读能力包括“读”的能力,即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单纯浏览的能力,学生应当具备相对快速、准确地浏览内容的具体能力;“理解”的能力,学生在阅读时,应当具备对文章主旨、引线、具体词汇等的理解,掌握文章的真实含义,并且能够根据阅读合理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化用”的能力,学生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文学技巧、语言知识,直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赏析、鉴别能力等。
2.以课本为基础,有机开展课堂阅读阅读课程本身即是作为语文科目方面的必须教学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应当被适当地安排在语文课堂之中。利用课堂时间开展阅读教学,尽可能地完成对学生的系统指导,争取利用最短的时间,教会更多的学生更全面的阅读技能,普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语文方面教学需要深度依靠教材教参的安排,必须尽可能多地利用课本,才能切合教学大纲的科学安排,有效提高学生能力。因此,要以课本为基础,有机开展课堂阅读,例如:在整个学期的语文课程安排时,可以专程安排阅读课程,带领学生对语文课本中安排的一些赏析类的文章进行阅读,或者是给予学生自由阅读时间,可以对课本中的相关文章进行阅读。3.以实践为准则,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教学受到课堂时间、形式等限制,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可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一定的掣肘,使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适度开展课外阅读,实现对学生的适时培训。例如:教师带头组织课外阅读小组(俱乐部),带领学生经常进入校园图书馆、地方公共图书馆等开展集体阅读,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心得交流,要求学生对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感受等及时记录,并完成读后感言创作。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比拼趣味大赛,比拼内容包含学生在阅读时所摘抄经典语句的数量和质量;学生所写读后感的深刻程度;要求学生阅读指定读物,并根据读物设计考题,以智力比赛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成效等。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教育理念发展的必然要求,关乎学生的学习以及社会生存能力建设。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树立起科学教育,综合培养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有标准、有程序地完成针对性教学。
作者:梁红娟单位:江苏邳州市土山高级中学
1培养创新型中药学人才的背景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全人类医药保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现实的疗效生存发展至今,保持了强大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防治疾病和健康的理念逐渐趋向天然传统药物,为中药进入世界各国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加入WTO后,医药产业,特别是化学药品(西药)、生物药品面临严峻考验,而充满生机的中药产业无论在争取国际市场份额,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保持和提高我国传统医药大国地位,还是在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天然药物已突破30%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高达近500亿美元,全球中草药销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而我国作为使用草药历史最久、原料最丰富的国家,有着极为丰富的方剂资料和历代中医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这些发展中草药的优势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1],并且随着药品开发链的不断充实、老龄化人口的发展、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创新疗法的不断需求,中草药在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长将显示出更加强劲的动力。但是,当前我国在中药生产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混乱,地道药材研究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和农药残留污染问题还较严重,中药饮片加工水平低,质量不稳定,炮制规范不统一,技术工艺落后,饮片质量难以保证,中药煎煮过程繁琐,不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中成药单个产品低水平重复严重,其中一些质量不高,疗效不佳,一些急症剂型和新剂型的开发应用还不足,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主成分差异较大,安全性差;中药生产企业多,规范少,效益低,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2];再加上科研开发条件落后,高级中药研发人材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中药行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难以适应医药产品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造成目前我国在全球医药市场所占比例甚小,大多数是利润极低的原料药出口,而那些作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利润额新药却很少出现在国际竞争之中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更加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指导文件,建立了系统较为完善的国家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平台,投入“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专项”等国家专项资金。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中医药创新机制已得到完善,建立了多个平台以促进新药的研发以及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而要完成这些任务,就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一支中医药创新型人才队伍。
2构建中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从1959年开始建立高等中医药学府,历经50余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中医药教育培养体系,为国家医药产业建设输送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而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时代,知识经济将占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人才评价也从技能转向创新[3]。为了适应世界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中医药教育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中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1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资源,因为所有教育实践最终都是依靠教师来完成[4]。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其前提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首先在于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5]。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创新型的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将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同时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参与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将创新的理念和思路带到课堂上,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2构建中药学创新型教学体系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要求,也不能适应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尊重中医药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媒体、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设计,构建中药学创新型教学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注重传统的继承,发挥中医药特色;另一方面要注重药学类课程理论内容的更新和扩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中药学专业知识;同时,鼓励中药学专业学生兼学别样,扩大专业视野;还要进一步重视涉及多门课程内容(如包含药用植物种植、采收、炮制、制剂、质量分析等内容)的综合性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注重发挥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在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在对学生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评价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的考试是纯知识记忆性的,它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僵化学生思维[6]。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认为,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目前各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形成性评价虽然也在推行,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对各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的设计方面,需要结合课程实际,设计出能够切实反映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尤其是创新行为的评价模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2.4搭建各种创新性学习平台
积极利用校内外资源,搭建创新性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性活动的机会。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和网络电子资源,加强专业学习;一方面通过加强校内以及本校与其他院校的学术交流,如举办各种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学术思维;另外,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学习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7],参加“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竞赛,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给大学生科研实践的机会;再有,督促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机会到相关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等各个环节的实践,掌握中药行业生产第一线的需求,这对扩大学生的眼界、拓宽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1.教一教,教无定法
化学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显著特征,要求课堂的展开,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在非实验课堂上,教师必须展开整个课堂的高效率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刺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①展开多种教法。课堂的呈现是教师课堂设计的直接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从而展开多种方式的教学,实现教材目标与学生目标的统一性发展。例如,针对每章节的基础知识学习上,教师可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提问,发现不足,重点补充的形式教学;在基本化学式的学习上,以先默写后分析的形式教学;在重难点理论的学习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并通过适当放低理论使学生掌握重点,如展开生活化教学;在试验课堂上,以学生自主操作,教师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等。②借助辅助手。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学辅助手段被应用到课堂,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开拓了教学的新方式。化学课程中事物运用较多,将所用化学用品带入课堂是不实际的,而运用多媒体将物品展示,这就直接刺激了学生的视觉系统,与实物教学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很多实验,尤其是大型试验很难在课堂进行,若将其搬上大屏幕,利用多媒体,加之教师的解说,那么学生便可以了解实验,发挥自我想象,完成整个实验。
2.想一想,想无定向
问题往往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通过问题设置,促使学生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1)艺术性问题设置
艺术性的问题设置,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气氛,而且最大化的实现学生的思维想象。教师在问题设置中,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想象,通过学生的自由表达使学生对以往知识进行回顾与复习,进而展开新知识的讲解与学习,这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性,也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想象与思考的结合。
(2)实效性问题设置
问题设置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这就使问题的实效性设置。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并不是独立的个人,这就要求问题以大众化的需求为主,如展开知识的回顾,对基本知识的提问等;化学是实验性科目,其最终运用于实际研究之中,这就要求问题的设置与实际生活相贴近,只有生活性的教学才能达到学生实际思维提升的要求;问题设置关键在于促使学生思考,所以问题必须要具有思考的价值,以及有一定的空间促使学生提升想象与思维。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化学的实践性较强,其课程本身的任务实现很大成分上依靠试验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动手做一做的能力,同时,对于中学生而言,化学是门新课程,对化学实际理论的应用能力较低,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以后的学习,所以,无论是教学任务的实现还是学生发展要求,都需要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有效组织,促进学生创新实践与课堂实践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是化学课程的最显著特征,设计性或探索性的试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与知识,以实现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实践运用双提升。例如,在学习氢气的试验制法时,要求学生课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理论分析后,进行相关试验的装置创造,其制作中可以依据教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新改造,创造出试验设备后进行实验操作,将实验结果写成材料。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试验的了解,而且使学生成为“发明家”,将试验用材进行了改装,有力的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试验的主体,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例如,实验课、课外科技小组的设置等,都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坚实阵地。
2.关注实际,促使学生生活实践
很多实验是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采用生活的素材,进行简单的实验就能完成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生活实际中的化学现象,促使学生进行生活化试验,以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生活性认识,使他们能有微小生活化学现象,解释生活大问题。例如,在讲解各种金属受热反应时,教师不可能将试验在课堂一一展现,而各种金属作为生活中常见事物,学生对其了解较多,这就有利于生活化实验的进行,让学生进行生活操作,就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反过来用化学原理解释生活问题,如铜绿现象、水石灰现象、乌丝变黑现象等。
三、总结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突出特征之一是职业性,在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由于学前教育对幼儿的习惯养成和智力开发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高职院校需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抓住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机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为学前教育机构输送第一线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使其满足区域性行业发展规划和要求。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内涵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职业能力是指对人类活动效率产生一定影响的个体心理特征。由于职业能力与岗位胜任的工作能力相关,它注重应用性和针对性,需要合乎逻辑的创新性思维。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未来的工作岗位是面向一线学前教育机构的应用型岗位,需要从事的是学前儿童的教育与活动内容,他们是推动儿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基于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应当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基础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具备的基础能力,首先是思想道德素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促其形成对学前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认同感,在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下,具有更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现代科技知识素养,促其形成提升专业水平,在教学中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给幼儿,可以用高尚的职业道德引领幼儿,对幼儿实施爱的教育和渗透。学生还应当具备基础计算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与质疑创新能力,以基础能力培育奠定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架构的基础。
(二)专业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三方面。
1.专业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因而要学习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并掌握前沿专业理论知识,以促进职业能力的初步生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习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并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观察和分析幼儿心理现象的能力。例如,在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分析学前儿童的生活情境,采用游戏、模拟课堂、情境表演与说课比赛等方式,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1]
2.专业技能
一是普通话语言技能。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标准普通话是必须要掌握的语言技能,至少应当达到国家二级普通话甲等水平。二是保健教育技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知识也要有系统的了解,应细致观察幼儿日常生活习惯并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观察、记录和了解幼儿的行为活动状态,对于幼儿常见疾病、传染病、外伤等能够快速有效地及时处理,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施事前防范、事后分析和妥善处理,进而对幼儿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引领幼儿进行自信、独立的自主活动和实践。三是组织游戏活动技能。学生还要具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具备弹、唱、跳、画等技能以及折纸、泥塑等手工技能,能够组织幼儿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和情境扮演活动,并在与家长进行全面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的前提下,拟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开展适宜幼儿的一日生活实践活动,要对幼儿一日活动的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选取适宜的游戏材料和工具,在有效的游戏时间保障之下,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玩伴、游戏材料和游戏方法,从而使游戏成为幼儿幸福成长的伴侣。[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引领幼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以科学的专业教学态度实施幼儿教育。
(三)关键核心能力
在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倡导之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关键核心能力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要高度关注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其贯穿和渗透于学生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能够判别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自我。
1.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即学习能力,它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我完善能力,是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自我学习和完善,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深入地思考,学会学习,具备钻研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尝试、不断创新,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搜集相关的教育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实践。
2.社会能力
具备社会能力是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跟随社会发展进程进行知识结构和技能的调整与发展,能够与幼儿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善于和幼儿家长交流,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与社会各方面资源协调和配合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应以教师为核心,创设以教师为轴的辐射型的、开放式的交流环境,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真诚对话和理解。[3]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创新培育路径探索
(一)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要创设各种平台,从思想意识领域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幼教专家和骨干教师进入幼儿教育现场,开展专题教育讲座,或者到校外基地见习观摩,在学生与优秀教育人员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和不拘一格的幼儿教育形式,通过教育理论学习和经验讲座,意识到职业能力的重要现实意义,并逐渐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此外,高职院校还可借助校园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专题活动,诸如舞蹈、绘画、音乐、美工竞赛和表演活动等,让学生在主题活动情境之中,增强职业认同感,主题活动也可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有助于提高其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注重师德师风培育,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道德修养
学生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也是必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他们的思想水准和道德意识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成长。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重视自我思想品德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高尚的人格和师德师风渗透、感化和熏陶幼儿,引领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推动幼儿积极、健康成长。[4]
(三)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育课程体系
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探索创新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模式,如项目设计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等,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职业核心能力培育为主轴,进行教学方案的有效设计和规划,将教学职业能力的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在多维的职业能力训练模式下,增强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这决定了他们要具备相应的音乐教育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能力,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加以培养。首先,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主要驱动力,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运用丰富多样的音乐教学形式和内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其次,提升学生的音乐体悟与赏析能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音乐体悟和赏析能力,才能聆听音乐、鉴赏音乐,应鼓励学生积累不同的音乐体验,引发学生对于音乐的不同感受和理解,从而增进其音乐鉴赏能力,在体悟音乐的同时感受生活的精妙与博大,为终身音乐学习能力奠定基础。再次,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音乐表现是一种极具实践意义的活动形式,拥有这种音乐表现实践能力,可有效表达和阐释音乐体悟,使欣赏者感受音乐表现者的情感和音乐技能,为此,要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水平,选取有艺术价值的表演曲目,如针对性、适宜性、趣味性较强的音乐曲目,展示自己的音乐能力,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和水平。音乐表现实践曲目活动需要常创、常新,要富于变化和动感,在变幻多样的音乐曲目之中,可以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第四,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之后,还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可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设计一些音乐创作节目,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加以练习和把握。对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从音乐旋律切入,让学生体悟音乐节奏架构,了解和分析曲目节奏组成并加以提炼,在了解音乐节奏架构的前提下,练习编写变奏和节奏乐谱。然后在节奏框架下,把握和创造音乐旋律,要使学生全身心融入音乐旋律创造,根据不同歌曲的风格和情感特征,可以采用集体小组创作的形式,合作讨论并反复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编写曲谱的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一些音乐创作手法,自主创作音乐艺术作品。[5]第五,培育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也是幼儿教学所需的重要关键能力,在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音乐综合能力,要能够带领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器乐演奏,在这些音乐情境下,引领幼儿感受音乐艺术。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要掌握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和儿童曲目,丰富幼儿的音乐知识面,并传授相关的歌唱原理和保护幼儿嗓音的知识,学生还要能够通过钢琴(或风琴)的弹奏技巧,引领幼儿进入声情并茂的歌曲意境。
(五)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口语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口语技能的培养,需要把握个体性、行动性、情境性、反思性等原则,改进和创新教学手段,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口语技能。首先应创设良好的口语情境以增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口语技能。在专业技能课程幼师口语教学中,可精心创设相关情境,模拟幼教教学情景,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幼师”与“幼儿”进入模拟情境,可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兴趣,也培养了其口语技能。其次可拓展课外延伸,在快乐实践中增长职业技能。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的课外延伸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在快乐、开放式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增强职业口语技能,累积幼儿教育实践经验。
(六)全面构建“双师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双师”素质培养,就其表现形式而言,首先要拥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就其外在身份而言,“双师型”教师既是学校的专兼职教师,也是学前教育机构的专兼职教师;就知识能力要求而言,“双师型”教师要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学知识与指导幼教技能训练知识。“双师型”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和培养路径有两方面,一是注重对学生的再培训和再教育。可以采用短期培训的方式,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现场观摩、活动研讨等专业技能培训,也可以在假期安排岗位锻炼学习;还可以采用长期培训的方式,提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二是开展学生实践锻炼活动。高职院校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辟校内外实训基地,可以在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了解幼教领域新动向,并定期参与幼儿园教研活动,提升学生的幼教实践能力。[6]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备高职教育的特点,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点培养过程中,要使学生实现由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化,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核心能力,实现高职教育与幼儿教育实践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王立敏.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61-63.
[2]邓霁岚,周端云.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52.
[3]丘东晓,刘楚佳.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分析及培养[J].教育导刊,2011(5):70-73.
[4]吴丽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11(4):61-63.
[5]范小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77-82.
关键词:培育;反思能力;物理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225-02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报告重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此引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反思是师范生进步的原动力,是师范生提高从教能力和专业品质的不竭动力,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要基础。师范教育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着力培养出具有独立的怀疑精神,对观念、事物以及人们的行为进行深入反思,敢于发出质疑,深入地考察和剖析问题的师范生,在此基础上寻求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出具有有效反思能力的师范生来促进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反思能力的内涵
反思能力,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的能力。反思是自身的实践方式,是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反思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反省性、时效性和过程性等特征。通过反思,人类才能从过去的事情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改进和进步。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的表现及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是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批判、自我完善,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此,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反思是师范生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师范生只有不断获得对实践的反思能力,才能获得专业发展。
二、我国物理师范生反思能力培育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除了和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能够满足需求、教师专业不够成熟等国情有关之外,教师的专业性不够强和缺乏有效的反思能力等有直接的关联。近些年,虽然我国也开始对教师专业化关注,不过还没有在培养目标中得到具体体现。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仅仅停留在对传授知识的简单重复上,不能从经验的反思中吸取教益,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改进,因此即使具有多年的中学物理教学经验,也只是教学工作的多次重复,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难怪人们常常把教师戏称为“教书匠”。从中学物理教师反思能力薄弱,自我完善能力差的普遍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传统物理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缺陷和不足。
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功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等,教师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完善,才能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物理学研究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物理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还蕴含丰富的人文内容,师范生只有参与到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情境中,并且能得到及时的反思,才能使教育理论有效地内化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物理师范生的反思能力的培育是一项不间断的系统工作,不仅要从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中学习专业技能,而且也应该在本体性知识的传授中培育专业能力。
三、物理师范生反思能力培育途径
反思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反思是一个过程,师范生必须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训练才能获得有效的反思能力,才能有效地缩短师范生成长的周期。在物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育过程中,应根据反思的特征设计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育工作,才能使未来的物理教师们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自觉规范职业,并具有高度成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使自己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
1.专业基础理论教学蕴含实践性知识。师范生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获得的。美国教师教育对未来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更为重视,要求教师像医生看病那样对学生的“病情”(学习困难)进行分析、诊断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为学生开“处方”(给予指导和帮助),成为教学的“临床专家”。从这点可以看出,美国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趋于专业化,将教师看成是一种专业而非职业。因此,在本体性知识的教学中,对物理师范生的教学应有别于非师范专业的教学,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物理师范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听、说、读、写的机会,使物理师范们在高校理论课堂教学中不仅仅学习专业知识,而且也能获得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2.师范生间的点评培育有效反思能力。有效的反思能力的形成不是先天具有的,需要后天的不断学习,物理师范生首先要在他人对自己的观点、言行提出不同的看法的基础上,才会意识到自己认识问题角度或思维方式的缺陷和不足,才能逐渐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的思路,只有自己的行为、观点不断被他人评判后,才能形成立足自我之外的能力。其次,只有学会了分析、剖析他人的观点和言论之后,也才能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观点。建构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因此在培养物理师范生的反思能力的过程中,不论在本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中,都要及时组织师范生间的点评活动,让物理师范生有更多表达个人意见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通过点评扩展师范生的思考问题的思路,让师范生在思维的碰撞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物理师范生富有个性的教学思维得以养成。
3.物理专业基础课堂的教学具有示范性。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按照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有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过程的新课程观。新课程不仅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也必须改变。因此,要使物理师范生具有这样的理念,承担专业基础课的高校教师应具有这样的理念,而且应在专业基础理论课堂的教学中进行示范。我们提倡“40-10”课堂教学,即在40分钟的物理专业基础理论课堂教学中,留出10分钟的时间让师范生讲述预习的收获、感想或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并组织讨论和引导,以此促进师范生对自己讲述内容的思路、方法、程序等等的反思,在讨论、反思和交流中把素质教育的理论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师范生把教育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不仅能调动师范生参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促进师范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逐渐从学习一个观点,进行一次尝试,搞一次对比,有一次体会,得到一次反思,总结一条经验中逐渐积淀物理教学的技能和技巧,为物理师范生将来独特而精彩的讲课夯实基础。
物理师范生的反思能力的培育对师范生未来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在物理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中,提倡在各种课堂教学中增强对师范生实践的训练,有计划、有目的培育反思能力,有效促进物理师范生专业发展,为师范生进入教学岗位做好应有的素质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来政,何雄智.现代基础物理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1.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56,11.
能力定位比创意本身重要
目前通行的节目创新理念遵循这样的轨迹:市场研究和细分,了解观众想看怎样的节目,然后确定目标市场,根据观众和广告客户的需要研发节目。这个创新思路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实践中却常常在第一阶段就已经搁浅,无法深入和规范地研究市场,无法准确回答“观众究竟想要看什么”,于是,一切研发和创新就此停滞。笔者注意到,电视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凡是需要回答“市场在哪里”的,这种情况都广泛存在。
究其原因,是市场定位理论的局限性造成的。在市场环境变化愈来愈快而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仅仅关注市场机会,依靠独特的市场定位是不够的。在深入了解市场的同时,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进行能力定位,就是确定把哪些能力作为发展的重点,并在这些能力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能力往往有较好的延展性,能适应不同市场的要求。把能力定位作为营销战略的核心,在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时就能够以能力定位为中心调整能力组合,服务于新的需求,从而实现转型。在变革的时代,这样的营销战略才拥有保证持续发展的柔性。具体到节目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选择定位为“纯粹原创”能力或者“独特模仿”能力。就中国电视发展的现状来看,原创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和克隆风险,因此学习借鉴国外成熟节目模式就成为一种“捷径”。日韩学欧美,港台学日韩,中国大陆学港台,模仿能力显然是现阶段节目创新最主要的能力。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的创新模仿能力主要是比较谁“学得快”、谁“学得好”。所以,模仿能力可以定位为“快速模仿”能力、“差异模仿”能力和“低成本模仿”能力等。电视台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一种作为主要能力定位,而能够同时具备以上几种能力的,在竞争中必然领先。
能力培育比能力定位重要
与市场定位主要关注“做什么”不同,能力定位除了关注“做什么”,更加关注“怎么做”。由于能力的塑造往往需要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又依赖媒体发展的历史路径,而能力中可以包含许多不成文且不易传播的隐性知识,因此一旦媒体培育出自己的独特能力,其他媒体难以在短时间内模仿。
在利用新的市场机遇时,我们常常会面对某些能力的匮乏,这时就必须判断,这些缺乏的能力应该通过虚拟企业的形式利用其他企业的能力,还是寻求自我发展,抑或这些能力很重要,必须重新进行定位,赋予该能力更多资源。
具体来说,为了培育能力,电视台的节目创新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新节目创意或者节目创新意见提出机制。也就是由哪个部门或者哪些部门提出意见,何时提出,怎样提出。
提议审查筛选机制。由有经验的人员从提议中初选出有创新价值的意见进入研究范围。
规范的研究分析机制。由专门的市场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各电视台同类节目有哪些、什么时间播出、风格如何、收视率如何、广告客户如何,然后与广告客户和观众座谈,与节目制作部门进行各方面信息的反馈及磋商,最后提出大致的节目定位。
市场检验机制。制作样片并选择合适的试验平台进行试播检验,在设定的检验期内搜集观众和广告客户的意见,分析预测,决定淘汰与否。
超前准备机制。无论是新节目的研发还是既有节目的改进,都必须有足够的提前量,这也是抢占市场先机的保证。否则,仓促上马只能是劳民伤财,事倍功半。一般来说,提前量至少需要半年。
节目跟踪服务机制。节目作为一种电视产品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的。周期到了就要变,就要改。一般认为,一个节目的生命周期大约为两到三年,周期到了,不变不改就会引起收视热情的减退。因此,重点栏目应该有一个固定的策划队伍,而且最好是第三方的,不要让日常的编播人员承担这个任务。由第三方的有识之士(包括社会人员)以工作室或专家咨询的方式对栏目提供智力支持和相对稳定的专门策划,有利于强化节目的收视表现,放大栏目的成功效应,延长栏目的生命周期。
快速决策反应机制。在判断市场的时候,不能过分依赖数据,数据能提供一些参考,但最终还是依靠决策者的判断力,就是对人性深层东西的把握和判断。节目好坏的预期主要看是否能直达人心,直达受众主体的本质层面。这不是对数据的即时判断,而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决策反应周期过长往往贻误商机。应减少不必要的组织层级,尽可能使“决策――执行”扁平化,领导层要对一线充分授权,明确职责,缩减决策时间。
激励机制。节目创新风险应该由所有参与人员以相应的责权利方式来分担,既要避免无人负责,自娱自乐,也要防止压力过大造成畏难退缩。只有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解除其后顾之忧,整个机制才能正常运转。
电视节目创新已经告别单兵作战的时代,新的传媒竞争时代对于知识智慧的依赖程度更高,对于传媒运营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化要求更高。个体策划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视节目发展和内容竞争的需要,集体研发不仅是创新发展的要求,更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了创新学习模仿的能力,我们的电视节目才能越做越好,越受观众的喜爱。
顿悟即习佛上的“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即所谓“一旦豁然贯通”(朱嘉)、“发明本心”(陆九渊)或“反求本心”(熊十力)的功夫等。由佛学而渗透开来的顿悟早已成为我国哲学史、文学及美学史上重要概念。作为一般认识门径的顿悟既与渐悟有很大的区别,也有互补或统一的一面,无论过分强调渐悟,还是过分强调顿悟都是荒谬的。以辩证的眼光不难看出,历史上的“南顿北渐”的宗派之争,有其偏颇各执的一面,同时也可看出现实生活中对于遵循分析思维、循规蹈矩过分强调从而被理性思维缚绑手脚的单纯渐悟的方法论局限性。在中国现存的道德教育中因循理性思维的一般局限,人们多对道德认识“顿悟”的一面视而不见,或者视之为神秘的东西的而予以回避。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这一被忽视的侧面予以研讨是当务之急。
顿悟与直觉是相似但并不完全相等的概念。顿悟作为一种认识过程属于直觉的一种,直觉显然还包括在一种道德情境中凭直感立即作出判断的含义,而顿悟似乎更多地强调直觉之前的沉思默想等知情意的酝酿过程。但是直觉和顿悟之间相同的一面显然大于这些意义上的细微不同,本文是从直觉与顿悟相通的一面去进行以下论述的,亦即,本文的“直觉”作为认识的过程、方法和能力,也可称之为顿悟的过程、方法和能力。
在道德教育中之所以需要培养道德直觉,首先是因为道德学习过程中运用道德直觉的必要。而这一必要性主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道德基本概念的意会性质(或自明性)。西方伦理学史上许多人都对这一性质有所揭示。如18世纪的情感派就曾认为人的道德认识与其说是一种经验推理,不如说是依靠人类所固有的道德感(所谓“第6感官”?)而直觉到事物或行为的善恶价值。乔治·爱德华·摩尔(George Edward Moore〕?认为,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善”,而善是自明而不可推导的。“‘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正如‘黄’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一样;也正如决不能向一个事先不知道它的人阐明什么是黄一样,你也不能向他阐明什么是善”。人们对善的认识因而只能是直观的,而不是描述性的推导,因为善是自明的,无须借助其它事物或性质来证明,更不能从别的东西中推导出善。我们不能同意善和义务等道德基本范畴是完全自明、拒斥逻辑推导的极端观点,因为这一观点的片面性不仅因为其对立学派的强大存在遭到了实际的揭示,而且这一 观点确有走向神秘主义和否认伦理学的科学性的危险。但道德基本概念有其可以诉诸逻辑分析的一面,也有其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直觉性的一面。正因为如此,情感派的摩尔、普里查德到中国陆王学派及所有非理性主义的伦理学家才能有经久不衰的立论依据。正如英国学者波兰尼所指出的“意会知识比言传知识更基本,我们能够知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来的东西多,而不依靠言传的了解,我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道德概念的意会性的存在,决定了通过直觉方式进行道德认知的必要性。除了道德概念必须通过直觉加以理解之外,道德行为所处的情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等也决定了直觉存在的必要性。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道德责任往往是多重复杂同时是相互矛盾的,加上道德情境可能存在的解决问题或履行义务的紧迫性(如救火、救人的情境)根本不容许人去进行复杂的逻辑分析或象功利主义、快乐主义伦理学家所倡导的那样计算结果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或大多数人的幸福。人唯有通过道德直觉进行当机立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这里他“以为他的道德观念和直觉地完成的行动仿佛是自明的、当然的、没有疑义的”。
道德直觉既有其道德学习上的必要性,也有其存在和培育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来自于道德学习主体道德智慧的积淀。根据社会遗传理论,每个人都有类的禀赋,千百万年人类的一些社会经验都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实现了社会性遗传,积淀于每一个体的心理。所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在来不及作出合乎逻辑的证明之前道德主体就已然有了先在的道德判断和行动。在心理学“直觉”的解释中,容格所谓“原型”的触动,苛勒所谓“格式塔”的“完形”。实质上都是在一定情境之下,道德个体凭借并调动这些老祖宗的遗产对对象实施迅速观照和会意的结果,除了族类经验,道德学习个体自身的经验也可以以简约、内隐的形式积淀在意识的最深层。就象类的原型和图式起作用时一样,当道德情境刺激之下,人们的这种个体经验积淀也能为人所唤醒,不自觉地作出“非逻辑”(实为“隐逻辑”)的决断,而无论是类或个体道德经验的心理积淀都已成为心理学所证实的一个客观事实。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每一个个体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这些内存的直觉潜能,开发个体的直觉能力?这就不得不把论述的焦点移回到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活动的教育过程中来。
关于直觉能力的培育,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 S.Bruner)在《教育过程》?第四章“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中提及6种增进直觉思维的可变因素,即倾向性因素、给某个领域提供各种经验、教学中强调知识的结构、启发式程序、鼓励推测、发展自信和勇气。庞学光在《浅论道德直觉及其培养》则直接提出了培养道德直觉的4种方法(第一,?给学生丰富、系统的道德知识。第二,重视学生道德经验的积累。第三,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第四,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布鲁纳曾指出,诗人和艺术评论家具有“直觉信心”,“需要在没有稳定的意见一致的标准下,着手选择一个形象或者表述一个评论。”教学过程就是要鼓励这种自信和勇气。庞学光也认为“对于道德直觉的培养来说艺术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们都对艺术对直觉培养的价值作了不同程度的肯定,视为途径之一。但是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借助外在的艺术过程去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只有使道德教育本身引入审美因素使之成为一种审美范式的德育,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审美的直觉培育功能。本文即是将艺术品及道德教育过程本身的审美因素统一起来论述审美对道德直觉能力的培育的。
审美活动何以能够培养直觉和道德直觉能力,这必须从分析直觉的特征和发生机制入手。首先,关于直觉的瞬时性与情感作用。直觉、道德直觉能在一刹那间“豁然贯通”地把握对象。这就是所谓直觉的瞬时性特征。瞬间性特征与直觉的许多特征和心理机制均有联系,但笔者认为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主体的情绪、情感因素,即布鲁纳称谓的“倾向性因素”。“这种倾向性因素对直觉的作用是使直觉倾向于对某个领域而不对别的领域进行直觉思维”,情感作为倾向性因素可使主体对对象作出与主体心理隐性需要和图式相契合的方向性选择,由于情感之中往往有理性的积淀,故有可能直接切入对象的本质,(也有可能导致谬误)。
情感对于直觉除了这种导向作用之外,还有直觉的发动机制。情感虽然不是认知,但它可以为人的认知内驱力提供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主体的心理活动,从而象高效计算机那样自动将合乎当前问题情境的策略从内存中调出,迅速解决问题。因此,如果说有什么因素能够增进直觉能力,那么首要因素当属情感。审美活动(包括立美活动)被人称之为“情感的体操”,是因为无论是创美过程还是审美过程,都是情感表现和观照过程。审美活动所激起的情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随意联想、想象和幻觉能力,唤醒沉睡的思维网络,在一瞬间把握事物的本质。对道德教育而言,审美情感不仅对道德认知的对象会产生“赋值”作用,使认识主体有一定直觉的倾向性,??而且利于通过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交流训练提高“移情能力”,在接受道德观念、实施道德判断和行动时迅速“反求本心”,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通感”。
其次,关于直觉的非逻辑性与形象思维。布鲁纳指出:“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而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
“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较为准确地揭示了直觉的非逻辑性或非理性特征。“非逻辑性”指主体在直觉对象并未进行自觉的归纳、演绎等理性分析活动。但非逻辑并不是“反逻辑”或“无逻辑”,而是逻辑活动在内隐的不自觉状态。之所以产生这种逻辑的内隐,是由于直觉活动中人是“以形象和概念共同反映事物本质”。直觉活动之所以优于单纯的“概念”思维,是由于形象和概念相互配合、补充、促进形成的合力。“形象比概念灵活、更能在问题情境不明确的情况下发挥创造性探索作用。它能表示概念、说明概念、扩展概念、并能启发创造出新概念”。正是与形象思维相融合,理性思维才显得“盐在水中,有味无痕”起来,因此,能够将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的活动将有利于直觉能力的培养,而审美活动恰恰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典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曾正确地指出,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如“这幅画是美的”),但仍带有普遍性(我觉得美的东西别人也觉得美),这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单称判断(当我说“这酒对于我是快适的”?时,?别人的主观感受未必一定与我同一)。这一矛盾的统一在于“想象力和知解力的自由谐合”。审美判断一方面是感性、个别的,另一方面又是主观、普遍的,超越感性又离不开感性、趋向概念又无明确的概念。正是因为审美活动的感性、理性思维的统一,才有利于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发挥左右脑的共同优势,实现概念与形象联合的“非逻辑”性或“超逻辑”性。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过分强调分析思维的作用,改造这一范式的出路显然在于实现时道德教育的形象思维嫁接----实践德育的审美模式。
最后,关于直觉的整体性与物我同构。分析思维的特征是主体将对象各细部进行认真观照,由局部而整体,由小到大地认识事物。即“分析思维是以一次前进一步为其特征”。也正是因为思维的开端为局部、为分析,所以其认识事物的整体及本质有一个漫长而不保险的程序(不保险在于整体往往不等于局部相加)。
而直觉思维则相反,?它是“由大而斜?直接抓住整体切入对象的本质从而实现“豁然贯通”的。道德直觉也是如此,道德直觉对道德观念及道德情境的把握也是整体性的、未经分析直接从整体入手的。在道德情境复杂和紧迫的情况下,主体正是凭借这种对情境的直接整体性把握才能迅速作出道德判断并诉诸行动的。
苛勒在其(《猿的智力测验》,1917)中就曾指出,人脑对环境的反应是整体性的,人所认识的对象也是有组织的有机整体,直觉的过程即是主体实现对认识对象的(格式塔)“完形”的过程。因此,直觉可以理解为物我之间的一种同构现象的突然发生,就如柏格森所言的“所谓直觉,就是指那种理智的体验,它使我们置身于对象的内部,以便与对象中那个独一无二,不可言传的东西相契合”。
关键词:导游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收稿日期:2013-10-14
作者简介:顾小东(1977-),女,浙江省奉化市旅游学校教师,研究方向:旅游专业课程建设。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明确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不仅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前提,更是优化导游专业课程建设的方向。然而,许多教师由于对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认识不清、思考不多,影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著名学者徐国庆教授曾对这一现象作过批语,“概念理解的扭曲导致职业教育的话语与实践严重脱离,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实践实在难以看到能力的痕迹。”换言之,要培养高素质的导游人才,提高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必须明确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及其培育策略。
一、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分析
1.从职业能力概念层面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导游职业能力是为个体在从事导游工作中所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1]也有学者依据“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2]这一定义,延伸出导游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身心素质、人文地理知识、组织沟通协调能力、语言技能、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等”要素[3];有的学者把导游的职业能力构成分为职业道德、职业形象、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4];有的学者从综合职业能力观来分析导游职业能力的构成[5],把导游职业能力分为横向内容(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和纵向内容(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还有学者把旅游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需要获取的职业能力分为“通用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两个方面[6]。上述理解,大致是从职业能力的概念演绎而来,分类虽清晰、完整,但可操作性不强,对导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还不够具体明了。
2.从行业活动需要层面的理解
有学者指出,导游的职责主要包括接受旅行社的任务、安排和组织游客参观游览、负责向游客讲解、安排游客交通食宿、及时反映游客的意见和耐心解答游客的询问等。因此,导游的职业技能包括带团技能、讲解技能、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等[7]。也有学者指出,导游专业学生的体格训练、知识能力、人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以及发展创新的需要[8]。还有学者从旅行社、风景区等角度分析,认为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主要为业务基础知识、旅游营销组织能力、导游能力、旅游线路开发与策划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相关信息获取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等[9]。
为了进一步了解行业对导游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我们对奉化市溪口旅游集团和有关旅游企业进行了调研,发现行业需要的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主要是“安全意识、服务态度、带团技能、良好的人际关系、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景点讲解能力等”。对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进行调查,他们认为最主要的是“安全组织能力、讲解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心态等”。
3.从游客和师生需要角度的理解
有学者指出,“热情、友好、外向、亲和、见多识广”是大多导游员在人们脑海中的形象。游客心目中的优秀导游员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扮演“领导者、主人、施教者和信息员”四种角色[10],每一个角色扮演都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品质。也有学者从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行社行业对导游人才的素质需求出发,认为导游人员的职业素养应该包含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五方面内容[11]。随机调查游客心目中的导游职业能力,较集中的意见是“服务态度、线路设计能力、景点讲解能力和组织能力”等。
调查导游专业的在校生,他们认为“能说会导、组织协调能力和景点文化知识”等几项是最主要的职业能力。但不同年段的学生,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低年级学生往往注重文化知识、能说会导和组织协调能力,高年级学生还会关注安全意识、服务态度、线路规划等方面。对旅游专业教师进行调查,回答也是各不相同,但较集中的观点是“导游词创作与讲解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表演能力、组织协调与持续学习能力等”。
4.从职业资格证书层面的理解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指出,“导游人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的人员。”[12]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导游人员才能够为有组织出游的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这些条件包括拥有导游人员资格证书、领取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或聘用和持证上岗等。可见,职业资格证书是导游专业学生就业与从业的基础。因此,许多旅游专业的管理者十分重视学生导游证的考取,甚至有的教师与学生把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解为资格证书的获得,一些教师十分注重导游基础、导游业务、导游政策法规等考证内容的教学。事实上,职业资格证书在一定程度上是从业的一个门槛,但其实质是一种功利取向的劳动力管理手段,它所能表征的职业能力仅仅是局限于能够显性化、行为化的静态知识与技能,存在着把职业能力与职业生活背景割裂开来的现象。因此,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只能是促进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一部分,而不能把它理解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人们对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理解,因视角不同,会有不同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徐国庆博士认为,理解职业能力是要“在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要素间找到关联点,如关系、对象和设备之间形成联系”[13]。换句话说,职业能力内容的分析是建立在对职业活动范围和程序分析之上的,只有对导游服务项目进行分解,才能剖析出完成导游工作所需的各项能力要素。为此,我们借鉴人们对导游职业能力的研究,结合导游工作实际以及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认为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包括“职业情意与形象、认知学习能力、带团讲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
二、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
1.职业情意与形象
职业情意是指导游专业学生对待导游职业的态度和情感以及对待旅客的态度与安全服务意识等。这是导游专业学生进入“职场”的基础,也是导游专业学生热爱导游业、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的前提。导游职业形象是指导游人员在服务中所呈现出来的与其从事的职业相一致的外部表征与心理特征总和,包括仪表礼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环保意识、奉献精神、健壮的体魄和心理调节能力等。
2.认知学习能力
认知学习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学习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导游职业具有人员联系复杂、景点知识多样、社会联系广泛等特点。因此,导游专业学生必须重视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语言交往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能力的培养。
3.带团讲演能力
旅客接送、游客观光、景点讲解、食宿安排、购物指导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从事导游职业的关键能力。为把这一能力通俗明了,我们把这些能力总称为“带团讲演能力”。具体包括旅游企业的业务和操作规程、旅游线路设计与安排、景点导游词创作与讲解、活动节目主持与表演、餐饮交通安排、旅游购物指导、紧急问题处理等能力。
4.沟通协调能力
旅游活动是一个由人与景、人与人等因素相联系的过程。因此,导游专业学生只有景点讲演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有效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包括与接待单位之间、与游客之间、与交通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能力等,以及旅游过程的组织与活动的协调能力等。
5.社会活动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是指导游专业学生适应社会、促进职业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就业创业能力、旅游信息获取能力、业务谈判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继续学习能力以及与职业相关的其他能力。提出社会活动能力要求,既是职校导游专业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导游专业学生就业、创业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途径
职业能力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态度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14]。培养和提高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通过一整套教学体系来完成的,包括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实践活动、师资队伍等。它不仅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而且体现在课程设置、课程学习的过程中。
1.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安排的结构上。传统的导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被分割为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等几类。但这种分法会造成教学过程条块状现象,而职业能力培养也往往在某些实践课之中受到重视。其实,培养职业能力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但要重视专业技能课而且也要重视公共文化课,不但要重视专业理论课,更要重视实践课和选修课。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培养导游专业的职业能力必须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一是合理组合和优化课程设计。课程结构可设计为“专项知识和技能、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与选修课”等模块,把知识和技能、职业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各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专长发展和兴趣需要,开设中外民俗、导游礼仪、茶艺、导游心理等选修课。二是采用项目化和情景化教学。教师要以实际操作项目和情景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如围绕景点工作任务选择课程内容,可设计检票、导游讲解、卫生保洁、咨询服务、景点包装等模块,并加强多媒体演示、模拟训练、案例讨论、实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改变“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型”教学方式。三是将课程内容与导游资格证书要求相结合,用证书考试推动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2.构建以职场实训为特色的实践操作体系
实践是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途径,也是培育角色意识、角色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导游员的职业情意、沟通与协调、心理素质等难以从课堂上习得的知识与能力,只有在“职场”情境中反复实践与体验才能获得。因此,学校一方面要根据在校学生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职场实践目标和任务,由浅入深地开展阶递式的实践操作活动;另一方面,要积极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展“实景”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实际的锻炼。一是建立“参观式、分散式和顶岗式”的阶梯式实践体系,以突破企业与学校、学期与假期、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把职场实训贯穿于整个学校学习生涯之中。二是开展“外包式”实景实训。“外包式”就是将当地旅游企业管理的旅游景点“包给”旅游专业的学生,作为学生真实的实习与实践工作场景。如奉化溪口旅游集团拿出武岭幽胜、溪口博物馆等景点,由学生按照市场化和集团制度进行管理,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生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三是开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特色的班团活动。如采用班级干部轮换制,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开展班级主题班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与展示学生的表现力、亲和力等。
3.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评价体系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既是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也是考核导游专业建设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宗旨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建立与完善评价体系,有助于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并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明确改革方向,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是树立与市场接轨的综合评价理念,包括专业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以及课内考核与课外考核、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二是建立“结构式”的评价方式。在内容上包括职业能力测试(景点讲解、活动组织、信息处理和人际交往等)、职业人格测试(职业情感、敬业精神、服从意识、情绪调控能力等)、基本技能测试(导游词创编、艺术表演能力等);采用“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实际操作”的考试方式,把模拟演示和笔试、开卷和闭卷、基本技能与专项技能、校内考核与实际操作等考核方式结合起来。三是建立毕业生培养的质量跟踪体系,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职业能力信息,有助于改进专业教育工作。
4.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旨的保障体系
要培养导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各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一是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开发上要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实施任务导向的模块式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形成学校与企业、课内与课外等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二是提供职业能力培养所需要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在硬件方面主要提供必需的教学活动设备设施,如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模拟旅行社和创业旅行社等;在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旅游景点知识网、旅游地图以及各项技能规范及有效的达标手段与教学管理制度等。三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有能力、有热情、有方法、会钻研、热爱导游专业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陈才,李兆元,巩慧琴.导游职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研
究——基于业界、学界双重视角的探讨[J].旅游论坛,
2012,(1):80-84.
[2] 陈庆合.论能力本位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形成[J].职教论
坛,2003,(l6):4-7.
[3] [7][10] 王延君,王延红,黎闯进.关于高职导游职业
能力培养的思考[J].经营者管理,2009,(16),245-
246.
[4] 李亚妮.浅谈导游职业能力塑造[J].知识经济,2008,
(11):66-67.
[5] 张丽妍.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职业能力问题剖析[J].当
代职业教育,2012,(2):55-56.
[6] 李丽.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
范大学,2010,(8).
[8] 吴海波.浅析导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等职
业教育,2005,(8).
[9] 刘依灵,张丽妍,贾瑛.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职业能力
问题剖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2,(2):55-56.
[11] 朱芬芳.基于职业素养的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
职业时空,2012,(3):134-136.
[12] 国家旅游局.导游人员管理条例[EB/OL].http://
/html/2008-6/2008-6-27-20-31-26-2.
html.
[13] 徐国庆.职业能力的本质及其学习模式[J].职教通讯,
2007,(1):24-28.
[14] 邓泽民.职业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的研究
[J].煤炭高等教育,2002,(2):104-107.
The Tour Guid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
GU Xiao-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