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3 00:14: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认知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在即将面临毕业了,实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实习是为我们进入社会做准备,是为了让我们毕业后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现在正在进行的这段实习时间可以说是我大学三年来最辛苦也是最充实的一段时间。辛苦是因为刚踏上工作岗位,有很多方面不能很快适应;而充实则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在校园无法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同时实习也给了我一定的工作经验。为将来谋求一份好职业打下了基础。现在我真正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的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习了理论后没有应用于实际中,那就等于没有学,再好的理论知识没有应用于实际,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现在我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我在晋江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总工厂鞋业运营中心主要的职务是稽核专员。那现在我将就对这两个月的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
实习是每1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1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1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1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1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1步。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
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20xx年11月起,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专业实习。
【认知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一 实习目的及意义
从此次认知实习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我们也了结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习和得到的知识与见识,让我们明白了:读书和工作实践中所需所用的的实践知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同样了解了市场营销这个美丽而又充满挑战的职业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我们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只有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知识,了解社会所需人才,具有何样技能,才能为以后的工作生涯中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实习时间
201X年5月4日—5月7日
三实习任务
在短短的实习时间里,我们对市场营销这个阳关而又挑战的职业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知道之中课本知识的同时不忘实践工作经验知识的重要,在工作中运用知识技能,为以后的工作生涯留下了美好的憧憬。
四 实习地点
郑州市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公司.
五 实习企业概况
郑州市三全食品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速冻食品为主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和第一只速冻粽子都出自三全,三全公司现今拥有几十条现代化的生产线及几万吨低温冷库,员工2万多人。公司的主要产品以汤圆、水饺、粽子、面点、米饭为主的中式速冻及常温食品。目前在全国各地有35个营销分支机构和400多家经销商,形成密集和完善的营销网络。正是有利这样一个高效的营销网络,三圈的每一个新产品在七天之内就可以遍布全国各地的终端市场。凭借着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流的生产技术、规范科学的管理、过硬的产品质量,在全国速冻食品行业已连续年雄据市场占有率之榜首。被誉为国家重点企业。
郑州太古可口可乐饮料公司为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河南的特学装瓶
厂,主要生产及分销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芬达、醒目、酷儿、雀巢冰爽茶、水森活等12 种类型的饮料。公司注册资金为1800美元,于1996年7月8日正式投产。郑州太古可口可乐公司拥有完善的生产线和庞大的销售系统,以及一大批精干的销售人才。是郑州有名的快速消费品—饮料的龙头企业。
六 实习内容
(一)实习的具体内容
5月4号,有幸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郑州市三全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几天的短短的实习生活。来到了企业,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员工们都在百般忙碌的工作,我们有幸请来了销售总监进行一些深入的市场工作销售的交流,从他的坦诚相教中我们了接了一些初步的市场销售知识,面对很实际的销售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我们那些可怜的书本知识表的那么可怜与渺小。了解了三全怎样从小到大,怎样从点到面,市场销售在企业的重要性,从而使我们对待市场销售这个充满挑战和阳光的职业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
(二)实习中资料的收集与总结
这次认识实习过程中,我们与这些企业的营销主管人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了解了企业的一些基本工作情况和企业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上,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除了一些基本的企业文化需要和员工职能,知识是无限的,只有企业员工的知识丰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在我们实习过程中我们从中了解到课本知识的局限,在社会大发展的情况下,我们要想做大做强,只有在实践生活中无时无刻的充实自身,创建自己的价值。
七 实习感想
时间很快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流逝了,短短的几天的认识实习很快结束了,在这期间,我了解了很多很多,哪些是你在课本学习中,在校园生活中,在大学身涯中所无法得到的。社会是在无时无刻的进步中,课本上那个的一些营销知识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演变。这个社会是在发展的,而课本知识却是无法改变的。我要想跟上这个经济时代的脚步,我只有在课本知识的学展看的是产品。但一个企业能不能壮大看的是企业厂产品的销售—市场营销。就如三全营销总监所说:产品是基础,渠道是关键,品牌是拉动。这可以作为企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内容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3A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胜任特征的教育,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了有效良性循环。(一)3A内容模式《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实训内容。其中,实践技能的实训指向的是饭店管理人才胜任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管理能力的实训是内在的理论修养,而行业认知的培训则是一切实训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提高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原始驱动力。具体说来,实践技能的实训包括基础技能(知识)实训、岗位技能实训和扩展技能实训三个方面,以实践性操作为主,以使学生能够胜任具体的工作为目标;管理能力的实训包括管理理论实训、管理工具实训和管理方法实训三个方面,以理论的实际应用和管理、研究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行业认知的实训则包含饭店职业规划、岗位认知、职业道德的实训等内容,以态度培养为目标。这三个实训内容的目标,归纳起来分别是实操(Applic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和态度(Attitude)三个维度,依据其英文表达,可以被缩略为3A模式。这些胜任特征维度最终构成了学生在饭店业内可持续发展的胜任特征模型,也是《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构。(二)3A循环本科阶段《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内容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动态循环过程。它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并演进循环。其演化是由行业认知(态度)开始发起推动,以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以实践能力的增强来完成一个循环,并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和对行业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知从而进入新的一轮。这就形成了3A循环。3A循环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每一次循环完毕,学生的服务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就得到一次增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也将上一个新的阶梯。3A循环确保了《饭店管理》实训内容的顺利完成。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方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采用的是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战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全方位实训方式。(一)认知性参观实训“认知实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饭店企业的一般性知识,充分利用饭店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实际操作中,应主要采取主题参观和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二)日常模拟实训日常性模拟培训主要利用自身的校内实习基地、设施和环境,通过模拟客房、餐厅、前厅等服务环境,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紧紧突出和围绕着教学的演示及学生的操练来进行,其教学环节是以演示——练习——校正来重复进行的。(三)不定期的顶岗实训不定期的顶岗实训是饭店为学生提供临时的实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顶岗实训。这种形式的实训对学生实行“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一种“学校+企业”模式的教育氛围下,直接参与实际岗位工作,熟悉饭店基本运作和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所在实训岗位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四)研讨性实训这是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有别于职业学校同类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研讨性实训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以饭店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双方进行的开放性研讨活动。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学习、实习报告、情况说明会等;可以是按照实训大纲准备好的专题进行,也可是临时增加的主题活动;实训活动的发起者既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饭店管理人员;试训的场合可以在校内实训课堂上,也可以是在饭店实训现场。(五)毕业实习实训毕业实习实训是指饭店安排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直接参与饭店主要部门的服务或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应要求学生多接触一些岗位,努力掌握每个具体岗位的技能和工作要领,亲身体会和感受企业文化和精神,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顺利达到直接上岗并且胜任岗位的要求。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毕业实习实训往往还跟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联。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
(一)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功能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任务而设置的,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等。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模仿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如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等让学生进行日常模拟实习,这些基地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二)校外实训基地为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本科院校应努力建立起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选择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是,国际化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或一些声誉良好的高星级本土饭店。原因是这些酒店一般管理较为规范,特别是一些世界酒店联号属下的酒店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也一般具有人才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旅游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为了增强竞争力,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还应抓住机遇,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生在国外独立顶岗工作,适应国外竞争环境,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可以取得了在国内实训达不到的成效.
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环节与教材建设
基于3A内容和3A循环模式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训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系统流程,分为“制定实训大纲(Planning)+实施现场培训(Implementation)+训后总结研究(Research)”。为方便使用,简称为PIR实训环节。其中,实训大纲包括实训整体大纲和单项实训大纲两个种类。实训整体大纲负责描述《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整体安排,单项实训方案类似实训指导书,侧重单一目的的实训项目的完成。我们的现场实施的方式包括训前提示、现场点评、示范、演练、校正、模拟、讨论、竞赛、游戏、多媒体演示、讲述、情景压力设置、案例讨论、考核和团队项目等。训后总结研究包括现场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两种形式。
结语
饭店行业是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型分支产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组织实施,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办学思路的具体体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作用。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学校保证专业的办学方向,也有利于校企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研究,保证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聘用提供了方便条件。
作者:周春林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饭店管理;实训体系;设计应用
饭店管理是一项集知识性、专业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开发就是为了弥补本科阶段《饭店管理》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其应用可以使学生了解饭店服务和管理实际的重要渠道,是促进《饭店管理》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校企沟通、工学研联动的重要纽带。
一.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总体目的和要求
本科院校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对饭店管理过程的情形模拟和设计,通过教学、示范、参与和研究,使学生完成从态度到认知、从知识到能力、从学习到研究的转变,提高学生对饭店行业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严谨化的服务、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使学生能针对不同服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辨别、分析、解决和研究方案,胜任岗位要求,并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饭店管理》课程的实训必须与饭店企业的现实和经营战略、人才战略相结合,体现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教学需要。《饭店管理》课程的实训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模块化 + 情景化”为体例,依托实训基地和实训实验室,以“训前提示 + 现场点评 + 训后总结 + 专题研究”为结构,进行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
二.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内容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3A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胜任特征的教育,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了有效良性循环。
(一)3A内容模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实训内容。其中,实践技能的实训指向的是饭店管理人才胜任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管理能力的实训是内在的理论修养,而行业认知的培训则是一切实训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提高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原始驱动力。
具体说来,实践技能的实训包括基础技能(知识)实训、岗位技能实训和扩展技能实训三个方面,以实践性操作为主,以使学生能够胜任具体的工作为目标;管理能力的实训包括管理理论实训、管理工具实训和管理方法实训三个方面,以理论的实际应用和管理、研究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行业认知的实训则包含饭店职业规划、岗位认知、职业道德的实训等内容,以态度培养为目标。这三个实训内容的目标,归纳起来分别是实操(Applic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和态度(Attitude)三个维度,依据其英文表达,可以被缩略为3A模式。这些胜任特征维度最终构成了学生在饭店业内可持续发展的胜任特征模型,也是《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构。
(二)3A循环
本科阶段《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内容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动态循环过程。它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并演进循环。其演化是由行业认知(态度)开始发起推动,以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以实践能力的增强来完成一个循环,并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和对行业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知从而进入新的一轮。这就形成了3A循环。
3A循环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每一次循环完毕,学生的服务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就得到一次增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也将上一个新的阶梯。3A循环确保了《饭店管理》实训内容的顺利完成。
三.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方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采用的是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战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全方位实训方式。
(一)认知性参观实训
“认知实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饭店企业的一般性知识,充分利用饭店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实际操作中,应主要采取主题参观和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
(二)日常模拟实训
日常性模拟培训主要利用自身的校内实习基地、设施和环境,通过模拟客房、餐厅、前厅等服务环境,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紧紧突出和围绕着教学的演示及学生的操练来进行,其教学环节是以演示――练习――校正来重复进行的。
(三)不定期的顶岗实训
不定期的顶岗实训是饭店为学生提供临时的实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顶岗实训。这种形式的实训对学生实行“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一种“学校+企业”模式的教育氛围下,直接参与实际岗位工作,熟悉饭店基本运作和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所在实训岗位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研讨性实训
这是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有别于职业学校同类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研讨性实训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以饭店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双方进行的开放性研讨活动。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学习、实习报告、情况说明会等;可以是按照实训大纲准备好的专题进行,也可是临时增加的主题活动;实训活动的发起者既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饭店管理人员;试训的场合可以在校内实训课堂上,也可以是在饭店实训现场。
(五)毕业实习实训
毕业实习实训是指饭店安排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直接参与饭店主要部门的服务或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应要求学生多接触一些岗位,努力掌握每个具体岗位的技能和工作要领,亲身体会和感受企业文化和精神,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顺利达到直接上岗并且胜任岗位的要求。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毕业实习实训往往还跟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联。
四.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
本科院校的《饭店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功能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任务而设置的,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等。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模仿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如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等让学生进行日常模拟实习,这些基地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
(二)校外实训基地
为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本科院校应努力建立起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选择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是,国际化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或一些声誉良好的高星级本土饭店。原因是这些酒店一般管理较为规范,特别是一些世界酒店联号属下的酒店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也一般具有人才发展战略。
随着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旅游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为了增强竞争力,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还应抓住机遇,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生在国外独立顶岗工作,适应国外竞争环境,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可以取得了在国内实训达不到的成效.
五.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教师建设
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对教师的资格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并且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美国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一般要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与其他基础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兼职教师可由社区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如学者、教授、企业家、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组成。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合理的师资引进计划,引进具有一定的酒店从业经验、技能扎实的实训教师;其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计划地组织现有教师到旅游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轮训,使其熟悉现代企业运作;再次,还应邀请饭店管理专业的一些专家、行业资深人士以多种形式给老师传授经验和技能,还邀请其中的优秀者加入本科院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来校做兼职教师,有效加强实训教师的“双师型”转化;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利用海外实习的机会,组织外语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的对口专业进修与考察,让教师可以接触到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以便建造一支了解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实训教学技能、能够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教师队伍。
六.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环节与教材建设
基于3A内容和3A循环模式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训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系统流程,分为“制定实训大纲(Planning)+ 实施现场培训(Implementation)+训后总结研究(Research)”。为方便使用,简称为PIR实训环节。
其中,实训大纲包括实训整体大纲和单项实训大纲两个种类。实训整体大纲负责描述《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整体安排,单项实训方案类似实训指导书,侧重单一目的的实训项目的完成。我们的现场实施的方式包括训前提示、现场点评、示范、演练、校正、模拟、讨论、竞赛、游戏、多媒体演示、讲述、情景压力设置、案例讨论、考核和团队项目等。训后总结研究包括现场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两种形式。
七.结语
饭店行业是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型分支产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组织实施,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办学思路的具体体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作用。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学校保证专业的办学方向,也有利于校企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研究,保证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聘用提供了方便条件。
参考文献:
[1]胡迪.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课程设置的启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2]罗燕,王珑,屈曙光.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分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4)
[3]穆林.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系统研究[J]. 职业. 2008(20)
一个公司的成功和辉煌,与她的员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贯穿整个中国移动,这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良性循环--先进前卫的企业文化感染着这样一批年轻、充满活力、积极向上、不断创新的员工队伍,而员工们对公司日积月累的个人职业情感、以及热爱铸就了中国移动的现在和日益强大的未来--“争创世界一流移动信息运营公司”,做市场的“主导者”,技术的“引领者”,服务的“佼佼者”.“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既体现了中国移动独有的特质,又阐释了中国移动历来的信仰。“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就是要求我们以人为本打造以“正身之德”承担责任的团队,就是要求我们成为以“厚民之生”兼济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企业公民,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气质,锻造勇于挑战自我,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
“折旧岁月,增值人生”
这是财务部会计核算室的口号.从好奇到认知,再从认知到感悟.每天,我都快乐地享受着各位同事给我带来的那份进步的欣喜。我在财务部实习的过程中,一些看似平凡、不经意的小事,都被这种巧妙精神注入了另一种新的诠释:具备扫一屋的能力,才能培养起扫天下的雄心与壮志,量的累积才会孕育出质的飞跃。虽然在飞跃的过程中岁月不知不觉地流逝,但是,在岁月流逝的缝隙中人生却已悄然升华.
“先做人,再做事”
在我们刚刚离开纯真的校园参加工作时,我们要思索:自己到底要做个怎样的人?我觉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们需要谨慎的做自己,从德从礼,然后再做事,让自己、给领导、给同事、给所有人都留下一个好印象。万事德以先,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
“活到老,学到老”
实习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偷师学艺的过程,因为作为新员工,不可能有太多实质性的工作交给我们来做,老员工多半人都有一大堆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太多空闲来教我们,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去看去揣摩,通过观察别人来自己学习。
“善于总结”
总结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人的一生当中如果每天都花一点时间去总结,那就可以把生活与工作都改善得越来越好。在移动的实习生活很丰富,每天都有可能接触到新东西,因此总结显得尤为重要,每天下班回来,我都会坚持做总结,经常写实习报告,希望自己的收获更多更持久,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正因为有了总结,我才让自己对移动的企业文化及业务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的收获更丰富。
针对上述校外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校及时进行总结,转变了实践教学思路,并对教学方案和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一)校外实践教学目标的修订一直以来,对于本科教学,很多高校遵循的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推崇从理论到应用的认识论逻辑。注重课堂教学及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依附于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很多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将校外实践教学设置为毕业实习,并往往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事实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着诸多的不同,并有着自身的内涵、特点和优势。在诸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大背景下,实践教学理应在教学计划中具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地位。为此,我校首先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即会计实践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做账,更要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基于理性思维能力之上的行动决策力。该定位突破了传统的会计教学思维,不仅要求会计实践教学注重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要求实践教学不应仅仅围绕会计技能,还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会计管理意识和能力。以此为指导思想,我校将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操作技能和简单的财务分析技能;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则在于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灌输会计管理方法和思想,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校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外实践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方案中,我校将校外实践教学分为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认知实习要求学生了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实际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包括企业文化、公司架构、部门设置、产品特色和工艺流程等。专业实习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了解会计在企业中的实践运用,如何发挥会计职能和作用,具体包括企业会计岗位设置与要求、生产流程与成本核算、现金出纳、账目开设与业务处理、会计监督、生产实践和内部控制等。毕业实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具体实习单位,对会计管理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就企业操作与管理的具体某一方面产生一些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于这三项内容,我校根据校内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分批次加以落实,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前两项教学内容由系里统一组织和安排,最后一次毕业实习由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安排。这一方面使校外实践的内容变得十分充实和丰富,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校外实践教学更多地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
二、校外实践教学的实施
校外实践教学离不开具体企业的参与和指导。为此,我校依托当地经济和学校的影响力,积极与地方企业联系,一方面积极为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另一方面请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在双赢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利用这些基地,通过“四个互动”较好地落实了校外实践教学的各项内容,使校外实践教学逐步走向正轨,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生与企业互动针对认知实习的要求,我校在第一学年末统一安排学生进入不同企业进行参观,使学生对生产实践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参观之前,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企业的文化与特色、企业荣誉等。在参观企业时,要求学生遵守企业纪律,服从企业安排。在参观结束后,带队教师会就参观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对学生进行提问,如车间的操作规范、企业的主要产品及特点、企业获得的成绩等。由于大部分学生是首次进入生产企业,这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与生产车间互动学生学习会计流程、熟悉成本核算,了解会计管理,应主要在生产车间,而不是会计室或财务室。为此,我校每次安排生产实习时,均事先和实习单位沟通好,要求实习单位带学生进入生产车间,由车间主任现场讲工艺流程和生产步骤,然后由成本会计讲成本核算和业务处理,包括对原材料进、出的核算和管理,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流转与管理等,并准备一些细节问题进行现场小组讨论。通过与生产车间的互动,让学生对规模化、流水线生产产生进一步认识,并对成本控制和会计管理建立较为深刻的印象。
(三)学生与企业管理者互动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感触最深,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经验总结,无疑对学生的指导具有很强的启发和示范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人是我校落实校外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在学生通过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对企业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后,我校聘请相关企业财务总监或总经理作为校外指导专家,进入课堂,通过讲座、现场答疑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创业的过程与艰辛、内部控制、ERP管理、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这些素质等。通过聆听这些创业者和管理者的经验总结,使学生在专业素养、思考能力和会计管理意识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学生与指导教师互动校外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指导教师的参与,包括与企业的沟通,带领学生进入企业等。因此,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互动也是落实校外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对于毕业实习而言,指导教师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我校要求在学生进入毕业实习之前,指导教师应与学生进行事先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尽量避免实习期间出现漫无目的的状况。学生落实实习单位后,由指导教师汇总交系里留存。实习过程中,一方面实习指导老师要进行过程监督,做好与学生的沟通记录,学生有问题随时交流,从而提高实习的效果;另一方面,系或学院可以根据汇总实习名单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学生未参加实习或学生反映指导教师未进行实习指导等不良问题,均实行一票否决制。
【关键词】自动化;实践;特点;作用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制图测绘、基本技能实习、专业认知实习等环节,是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训练手段,是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依托学校现在的实训设备,开展课程实训工作。学校现有钳工实训室、车工实训室、机械制图室、机械原理陈列室、电工电子实训室、数控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和机电综合创新实训室。基本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专业的实训教学。教师在授课中,应根据开设课程的内容适当比例地安排一定的实训时间。原则上理论课的时间与实训时间比例多于1:1。
一、实验
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根据不同课程情况,实验有两种安排:一是将实验安排在相应的章节讲授完毕进行;二是在学完或即将学完某一课程并进行了一些实验的基础上,集中一周(实验专用周)实践。在相应的实验室里进行。
课程设置安排物理、公差配合和测量课程开设实验专用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实验指导书要求,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实验领域的实践者和积极探索者,训练学生调试、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基本技能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并培养严谨的实验习惯。实验占重要地位的课程和开设实验专用周的课程,实验要单独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实验在各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要作具体的规定。
二、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习包括钳工实训、车工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维修电工操作技能实训、无线电装接工操作技能实训、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计12周。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常识,使学生获得有关机电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中级技术工人必须的基本操作训练。基本技能实习应以培养基本技能的实习为主,通过钳工、车工、电工电子、数控加工和计算机等实习环节,使学生具有机电和计算机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知识。
每次实习完毕,必须进行操作及理论考核,同时结合学生实习中的工作情况,评定总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三、专业认知实习
专业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时,安排在校外工厂完成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工矿企业的生产概况、生产过程、设备维修、设备管理、产品装配以及企业生产组织和车间管理的一般情况。以获得本专业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初步培养观察分析生产现场常见的机械加工、设备维修方法,了解生产的组织、管理形式,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认知实习一般应选择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工厂为基地,并根据工厂的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的实习指导书。专业认知实习安排3周。
专业认知实习中,要对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作全面考核,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四、企业实习
学生学完所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第三学年安排同学开展为期一年的企业实习,学校尽力联系尽可能多的企业单位让学生实习。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习的单位有:东风仪表厂集团、西光集团、惠安集团等各类机械加工和电子企业。
一、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
①设立实习领导组。实习领导组由院系领导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负责联系维护实习基地、制定实习制度、统筹安排整个实习过程。比如实习前的动员报名组织、安排实习时间、制定实习纪律、分配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实习结束后的总结反馈等。另外,实习领导组还要负责实习过程的督导以及实习制度的完善。实习领导组对实习的建章立制、积极组织是做好实习教学活动的龙头和核心。
②建立多样化实习基地。依托实习领导组,专人负责建立拓展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合作协议,建立包含众多金融领域金融机构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多样化,可以使学生每学期轮流去不同单位进行不同业务的实习,为学生全面锻炼金融业务的专业实习提供强有力后盾,避免实习基地类型单一而影响实习效果。
③明确实习任务。学生在专业实习之前需要明确实习任务,实习任务的确定由实习基地与指导教师共同商定。一方面,要考虑实习单位的业务性质;一方面,要兼顾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课内容。一般而言,证券公司主要实习股票开户、股票交易、债券回购、券商理财、投资分析以及客户的维护等业务。期货公司主要实习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的开户交易业务、期货市场行情分析以及期权等新型业务。商业银行主要实习分流引导客户办理柜台业务、网银业务、理财业务等。
④确定实习学生名单。专业实习对象主要应为学习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大二、大三同学,实习时间一般是寒暑假中的2—4周。多年来,我们主要采取统一提供实习单位后,由学生根据自己专业知识、兴趣爱好自主报名,并经过实习领导组的审查、调配最终确定实习学生名单的方式,自主报名可以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实习需求。
⑤实行学生组长与指导教师负责制。为便于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专业实习实行学生组长与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实习单位都要确定学生组长及1-2名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担任,负责实习期间与实习单位的沟通、学生实习活动的管理,实习结束后的总结反馈工作。在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定期深入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既使实习活动井然有序,也锻炼了指导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
⑥建立实结反馈机制。首先,学生要将实习期间每周的实习内容及感受进行小结式记录,形成实习日志,由指导教师评阅;其次,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写出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对实习表现及业务能力做出全面鉴定;最后,学生返校后,在小组交流总结的基础上再组织召开“实习归来话成就”活动,每个实习小组汇报实习感想与体会。建立实结反馈机制既是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手段,也是了解学生实习中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实习管理制度的必要措施。
二、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效果
为掌握学生对专业实习的感受,改进实习模式,我们于2014年9月对参加实习的10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历年来学生实习后的总结体会,可以看出现有的专业实习模式发挥着诸多实践教学效果。
①锻炼了专业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在调查问卷统计中,对于问题“本次实习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47.4%的同学认为增加了金融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提高了就业能力;36.8%的同学认为增加了自信,提高了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15.8%的同学认为巩固了专业知识,实现了学以致用。从调查问卷统计以及多年的学生专业实习心得体会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实习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现并实践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的用武之地。同时,实习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专业实习缩短了学生从大学校园到工作岗位的适应过程,培养了就业能力。
②强化了对金融学专业的认知。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中,90%以上的同学表示通过专业实习对金融学专业有了深入的认知。实习前通过课堂和书本对金融、金融机构的认识是理论和表象的,对金融学专业是什么,毕业后要干什么工作感觉是纸上谈兵,较为空洞。实习后,学生经过在不同金融机构的实际业务观摩、理论知识的应用操作,深化了对金融机构、金融学专业的理解和认知,对自己今后的就业选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③理清了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中,超过86%的同学认识到专业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前期专业内容的学习,会因缺乏理论知识而影响实习效果,学习金融基础知识与理论为在金融机构实习实践奠定了基础;而金融机构的实习实践则可以巩固并深化课堂所学专业理论、锻炼沟通协作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因此,专业实习是专业理论和实践互相渗透与融合的重要途径。
三、专业实习中容易存在的问题
①实习时间长短与实习内容单一存在矛盾。专业实习时间一般为2到4周,从学生实习后的反馈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如果实习时间2周,有不少学生认为因时间太短,刚刚适应实习环境和培训,实习期就结束了,难以对实习工作有一全面的认识而真正进入角色。但如果实习时间4周或更长一些,则容易出现学生对实习单位安排的实习内容过于单一枯燥而致使实习效果不佳的情形。
②专业课程与实习时间安排有不匹配现象。专业实习主要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受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约,诸多的专业课在三、四年级学习,大二学生还没深入接触专业课内容,只学到了专业基础课和少数几门专业课。由于专业知识还相对薄弱,在金融机构实习,难免会感到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对实习岗位所需要更高层次的专业知识不熟悉。
③实习内容与专业知识有脱节现象。在调查问卷中,对于“你对提高学生专业实习能力及课程安排的具体建议”这一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有32%的学生提到专业知识不能和专业实习实践对接,希望老师上课所讲授内容多举实际案例拉近与实践的距离。20%的同学提到实习中接触的知识与课堂所学专业知识存在脱节现象,觉得老师课堂讲授内容不透或陈旧。在问题“你觉得在专业实习中面临哪些问题”的回答中,有将近18%的同学选择了所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可见,实习内容与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脱节是专业实习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
④存在交通、食宿的实习制约因素。在调查问卷“你觉得在专业实习中面临哪些问题”的回答中,45%的同学提出希望学校或实习单位能够帮助解决实习过程中面临的食宿、交通的补助问题。许多学生实习时选择在学校住宿,而多数实习单位离学校距离较远,出行费时费力;而且,实习期间实习单位能给予实习生的报酬较低,学生自行承担交通食宿费用是制约较长时间实习的一个因素。
四、提升专业实习效果的措施
①实施实习轮岗制。为解决学生因实习内容单一而影响实习积极性的问题,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协商沟通,秉承双赢原则达成轮岗制实习协议,即如果实习时间超过2周,尽量采取轮岗制。实习期间,先由实习单位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安排到不同部门和岗位,并安排实习单位工作人员指导,实习一段时间学生掌握该岗位工作流程后与其他岗位的同学轮换。轮岗制: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在实习期间实习内容单一带来的枯燥问题;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对实习单位多部门工作流程、内容和业务性质的了解,多角度多方位实习体会了金融业务。
②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习前专业培训。针对专业课程与实习时间安排有不匹配现象,一方面,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尽可能将一些专业课提前安排,以便于学生在专业实习前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安排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前做一些与实习金融机构业务有关的专业培训,以减轻实习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缺乏而带来的不适。另外,要给学生传递一种理念,那就是在实习实践中发现问题、发现不足也属正常现象,带着疑问回到学校课堂中学习目标会更加明确。
③强化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针对学生提到的专业知识与实习实践脱节问题,一定要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课堂所讲授理论性居多,与实践的结合较少,而学生实习都是具有实操性和应用型的业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加入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教学环节来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比如在教学中进行证券模拟投资交易、选股分析、基金投资策略、银行柜台业务模拟等实验实训等,形式可以采取案例分析也可以在金融实验室模拟操作。同时,学校应制定相关制度,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以教师的实践经验带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实践课教学研究的意义
实践课教学的研究是基于认知理论的基础。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活动,其中主要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实践课教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学习认知建构发生在具体情景中,在具体情景中,能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对于环境设计系实践课教学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系统化的实践课程更能锻炼学生适应未来就业,成为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2)对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可为艺术设计类其它专业的实践课提供借鉴;(3)实践课程教学是应用技术型高校办学的基础,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提供基本保障。
2.德国的实践课教学分析
德国——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很先进的国家之一,通过对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情况的了解,可以借鉴一些有益经验,并改进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中的不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为“以专业为主线进行课程配置”,即教学计划的制订以职业应用为导向,围绕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基础学习与专业学习紧密相关,整体性强,学生在基础学期就可接触到专业领域,而在专业学期仍然强调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技能的讲授与训练;打破各学科的封闭性与完整性,强调各基础及专业学科的开放与交叉。这种课程体系的建立,对于学校毕业生的职业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一点已被多年的实践所证实。而这些特征也恰恰是我国的学院教学中做得不足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地方。我国在教学中课程的设置重视和强调的基础课和基础知识的学习,课时数量多,而且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的顺序来设计,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特色不突出,欠缺交叉和融合,一些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将职业实践和理论科学紧密结合,以使学生尽早地将理论学习有效地应用于职业实践,是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主要培训特色,也是学生能否顺利适应职业工作的关键。在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工科院校中,尤其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多,成效显著,这也是其获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实践教学主要在企业进行,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具体的职业实践工作。无论是学位论文工作的完成,还是实践学期的实习工作,都对学生的职业实践工作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在实践学期中,学生应在学院教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定的课题。当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对学生的职业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企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为企业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两部分,内容的安排和由此而必然产生的教学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
3.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的发展趋势分析
借鉴德国实践教学的经验,我国的实践课教学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发挥企业的作用和力量,弥补学校设备方面和人员经验方面的不足,同时也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未来发展。(2)建立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其完善法律体系之上的,有了法律的保障,企业才能把这种教育作为企业自身行为来对待,保障教学培训过程中岗位、教师、培训车间的质量,使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能够顺利进行。(3)调整院校课程设置。调节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比例,在顺序设置上适当的交叉,加强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增加企业实习的时间,丰富实习的内容,避免企业实习的形式化。
4.环境设计专业实践课教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1)实践课程体系研究实践课程在应用技术型高校中比例将超过30%,如何合理安排这些实践课程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与理论课教学一样,实践课程也需要有完善的教学体系。要有明确的学年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注重不同阶段实践课程与基础课、理论课程的联系,注重不同阶段实践课程本身的联系,加强课程设置的整体性。(2)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研究根据实践课教学体系的要求,为每次实践课制定相关的任务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探讨如何在低年级的实践课程中灵活引入校企结合教学,让企业尽早与教学挂钩。并思考在高年级的实践教学中,如何整合企业资源,使实践课成为学生进入企业正式工作的桥梁。(3)实践课程的教学监管的研究实践课授课需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安排,所以它不像理论课程那样有详尽到每天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也不会每周安排具体的授课时间,而是以周为单位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中,教师如何监控学生学习进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对实践课程的教学监管研究中去,即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的氛围,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5.总结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心理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这是一个实践性强、应用性大的学科,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就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酒店实习是这一工作的重点与中心。为了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胜任岗位要求,高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都会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临近毕业的一学期。实习的岗位主要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服务人员以及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等部门的文员岗位。但在实际中,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除了个别同学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如劳动强度过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出现疲劳、水土不服、拉肚子等外,大多数是属于心里的问题,如果学生对实习不满意就会导致有消极怠工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会中途中断实习。
本文首先总结酒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所出现的心理状况的种种表现,然后针对实习生心理状况的表现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酒店实习生心理状况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
(一) 实习前准备阶段的心理冲突
准备阶段是指酒店实习生在校期间,已经知道即将到来的实习的具体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学生的心理波动极易产生。主要原因是在实习前每个实习生都面临着选择实习地区以及实习单位的问题,而且可能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差异会比较大,并且大部分酒店要进行网络或现场的面试,以便挑选适合自己酒店岗位需求的学生,他们在面试时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外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实习生,这就导致不能如愿的学生从一开始便对实习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实习意义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实习的目的不够明确,一旦实习不能如愿以偿,心理落差就大。
(二)职业认知适应期
职业认知适应期是指实习生已经被酒店录用,紧接着按照酒店的安排进行上岗前统一培训、酒店根据实习生的自身条件、培训的结果与酒店岗位的需求给实习生安排岗位,以及实习生初上岗实习的这一时间段。在职业认知适应期,因为实习生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一切都感觉到陌生、好奇,心里既担心又期盼,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适应这一环境,能不能顺利的完成实习,期盼的是希望实习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希望在新的环境里大有作为。这一时期一般要持续20天左右。
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首先是角色上的冲突。在学校时,学生的身份很单纯,面对的除了同学就是老师,学生对学生角色已经非常的熟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使每个人都养成了特有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一进入实习单位,首先面临的是角色的转变,由一名学生转换为酒店员工,另外,实习生还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上级、同事,同事中有老员工,还有新员工,有些甚至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这一切新的变化都会让实习生措手不及。第二是酒店的性质所决定的。酒店是企业,企业要盈利,因此酒店会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实习生的外形,如身高、长相来分配岗位,这样就容易使学生觉得不公平,尤其是对于外形条件一般而在校时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沉重的打击,甚至会使实习生产生离开实习单位的想法。第三,不少酒店把实习生当作难得的人力而不是人才,安排的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长,对于承受力较低的学生而言,情绪会比较激动,甚至采取逃避和消极工作的态度。
(三)技能熟练波动期
技能熟练波动期是指学生在经历了职业认知适应期后,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岗位已经熟悉,与周围的环境也能够和平共处。这个阶段一般会持续2个月左右。这个时期,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是暗流涌动。首先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大部分学生对工作的新鲜感慢慢消退,希望多接触其他岗位,能够轮岗。对于酒店而言,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就是很短的,轮岗要付出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是很不经济的。当学生的要求无法满足时,就会大大降低工作热情。
(四)心理稳定成熟期
这一时期,实习生超越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极限而进入了心理稳定成熟期。这一时期是整个实习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段,实习能否圆满完成,实习效果如何,这一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学生对实习环境已经非常熟悉,各种人际关系也趋于稳定。随着对各自实习岗位的熟悉,实习生容易出现自满情绪,在工作中也不像刚进入酒店时那么小心翼翼,谦虚谨慎,工作时会出现敷衍的现象,甚至有的同学会出现请假、迟到、以及旷工事件。这一阶段,学校的指导老师和酒店的相关管理人员要提高警惕,指导老师要及时与酒店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工作情况,可能的话要深入到实习单位,召开座谈会,与实习生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酒店的管理人员这时期更要多地从生活上关心实习生,了解实习生真实的想法,学校和酒店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实习生对实习进行思考,不断增强实习的自觉性。
(五)情绪倦怠浮躁期
情绪倦怠浮躁期指实习生结束酒店实习而返回到学校重新学习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实习生结束了酒店实习,完成了从学校到职场的过度,经历过实习的学生,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时候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在酒店这一服务行业工作,毕业后想转行干别的,但是很盲目,又不知道能做什么。于是直接表现在学习态度上,就是对专业知识的漠视;另外一种是认可自己所学的专业,想毕业后继续在酒店工作,但经历过酒店实习后不想在酒店的基层服务岗,想进入酒店的管理岗,但由于酒店竞争比较激烈,尤其是管理岗位很看重员工的实践经验,对于只实习过半年的实习生来说,管理岗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这就容易使实习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
二、造成酒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本人对实习的认识有偏颇
1.实习生对酒店业认识不够。在校期间,学生接受的都是对高星级酒店的学习,所以在选择实习单位时自认为星级越高会越好,但他们缺乏对高星级酒店的具体了解,殊不知酒店星级越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有着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所以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酒店工作,心理落差就会更大。
2.实习生心理抗挫能力较差。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关爱,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不太吻合。在实习时他们对自己的酒店员工角色认识不够,工作出现问题时希望酒店能够像家长和老师那样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其次是心浮气躁,不能踏踏实实的工作。好多学生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接受了大学教育,又学习了专业知识,理应在管理岗位上工作,不愿做基层服务员。
3.不同实习单位的实习生会进行交流。工作之余,实习生之间通常会联系,就实习单位的伙食、住宿条件、待遇、实习岗位、人际关系等问题会进行交流,一旦得知自己的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时,就会出现心里的不平衡,出现对实习的不满情绪,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介绍不够导致学生对实习作用认识不清。学校有完整的实习计划,实习计划的设计也比较合理,得到了大部分用人单位的肯定。因为学生对实习计划不够了解,导致他们不清楚实习与整体教学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对实习的正确认识。
2.培训教育及时但不够全面。学校会通过公示实习单位信息、企业推介会等形式进行实习培训,并且会召开实习说明会,但在校期间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对学生的思想了解不够深刻,尤其是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旦进入实习场所,面临复杂的环境,他们会感觉到手足无措,有恐惧的心理。
3.学校和酒店的双重管理有待于完善。学生实习时,虽然有实习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但很多实习指导老师同时身兼几职,平时与学生的联系主要通过QQ或电话,不能面对面地与学生沟通,更没有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进行跟踪。实习生一旦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情绪就容易激动,因此在实习期间要加强心理疏导。
(三) 酒店方面的原因
酒店是企业,要盈利,但由于酒店目前面临的好多问题,如工作辛苦、待遇低,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好多酒店不能解决员工的养老问题,所以酒店是目前人员流动很高的一个行业,平均人员流动率在30%以上,所以酒店实习生已成为酒店员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不断扩大的群体。由于实习生在酒店实习时间短,一般酒店不会把实习生当做储备人才来培养,而实习生希望在实习期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岗位,两者之间的需求有矛盾,从而影响实习积极性。
三、酒店实习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 做好实习前的心理预防工作
1.心理健康教育应得到重视。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学校生活的始终。在校期间,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要安排心理健康指导老师,随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专业意识教育要贯穿始终。任课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就穿插对酒店行业的介绍,全面开辟和精心推进酒店“职业经理人”教育,引导学生学会面对酒店中的一些负面现象,理性判断和应对。
(二)做好实习期间的心理干预工作
学生在实习期间,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有专人能真正了解并关心实习生的心理状况,能及时跟踪实习生,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可避免问题向严重化发展。另外学校要有专人定期和酒店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防患于未然。
(三)做好实习结束之后的心理跟踪工作
1.实习中典型案例的总结。现在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生写实习周志或实习日志。实习周志或实习日志是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生活、工作的真实记录,不能流于形式。学生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从中抽取典型的事例汇编成册,供学生交流或即将实习的学生学习,有利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社会,对下届的实习生也有好处。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创伤骨科;传统教学法;临床实习;自主学习能力;骨科专业兴趣;教育
创伤骨科因其面临的骨折形态多变,骨折部位众多,治疗手段多样,是一门专科性很强的学科,实习学生普遍反应很难掌握此学科,一直是临床教学的难点[1]。传统上对创伤骨科的教学,是以教案为本位,循序渐进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种“填鸭式”教学势必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和学习被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效率[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学生早期参与,提前对知识进行预习,课堂上主要以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为主,通过这种模式能将所学的知识更深入的理解记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在不同医学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3]。将基于微课[4]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在创伤骨科临床教学中,能使学生对骨折基础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创伤骨科教学提供了新技术[5-6]。2018年7月—2019年11月,本院创伤骨科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临床教学中,同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7月—2019年11月滨州医学院60名大五实习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男15名,女15名,年龄21~25岁,平均(22.54±0.73)岁。试验组男13名,女17名,年龄22~25岁,平均(22.75±0.79)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学生的理论课程由我院创伤骨科同一教授进行授课。选取科室高年资主治医师组成实习带教小组,科主任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参加科室组织的小讲座和教学查房,小讲座以课堂讲解和PPT课件教学为主;教学查房中实习生汇报病历,带教老师补充病史和进行专科查体,带教老师根据疾病特点进行提问相关问题,学生回答。试验组除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外,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根据教学大纲,带教老师将创伤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录制创伤骨科常见疾病视频(时间5~10min);(2)建立微信工作群,分享相关视频资料,学生课前学习微课程知识,在线师生互动交流;(3)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采用分组讨论形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老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和重点,尤其是分型和治疗原则进行详细讲解;(4)课后带教老师及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并总结经验。
1.3研究结果评价
对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能力、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测评。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包括骨折理解程度、专业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等。每项按0~10分评分,本专业实习结束后,学生逐项进行自我评分。出科考核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按照全国高等院校五年制教材《外科学》(第九版)制定考核内容,以创伤骨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主,满分100分。由创伤骨科考核小组成员分别对所有学生进行考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学生在自我认知能力评价上,试验组学生在骨折理解程度、骨科专业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学生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比较:试验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这药学专业临床实习阶段,学生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工作的专业性,与此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也能够了解药师工作的相关性质与内容,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必须要加强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到2013年9月在药剂科实习的100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45例,男生55例,年龄为19~22岁,其中大专生61名,本科生39名,所有学生实习时间均为8周。
1.2 带教与管理方法
1.2.1 药学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前的培训以及管理方式
(1)实习的目的。在学生实习前,需要帮助他们深刻的了解此次实习的目的,让他们意识到实习的重要性,科学有效的实习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科学态度以及职业道德,巩固自己在校园中学习到的知识,也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2)实习的规章制度。除了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实习目的之外,还要让他们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与药学专业先关的法律制度,如精神药品管理法、有毒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管理法等等,让学生意识到,药学工作的核心就是合理性与安全性,提升学生的安全工作意识。此外,还要让学生详细的了解药剂科工作流程,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去遵守。
(3)实习单位情况。在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前,为其介绍医院具体情况、药剂科人员结构、医院各部门任务、各个部门工作性质,对学生进行现代化药学服务模式的宣传。
(4)实习内容介绍。实习内容包括部门工作情况、工作特征,实习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实习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为学生介绍实习的工作内容时,应该采用和蔼的语言,消除学生的负性心理,激发出他们实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为学生传达与患者的交流方式与注意事项,带领学生熟悉实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实习工作中。在学生入科前进行岗前培训,规范学生的各项操作,为学生介绍药剂科的大概情况,科室分类与日常工作注意事项,同时,在学生入科前,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加强对一般专业知识考核,这一阶段不仅是对学生综合水平的摸底,也是对带教工作进行整改的基础。
(5)加强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由学校指定的实负责对小组成员的管理工作,登记好实习学生的学校、姓名、性别、专业、联系方式、实习时间,便于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掌握与管理。
1.2.2 药学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过程的管理模式
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管理,药剂科需要派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这一模块,并成立临时管理小组,管理学生的实习进程,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安排好相应的实习内容,由专业能力强的药师负责带教工作。
学生进入实习后,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分管4~8名患者,要求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对患者需求进行有效的评估,并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需求,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基础技能;为学生讲解药品的分类方法、存放位置、保存方法、保存注意事项,在药库实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药品编制计划,熟悉药品入库的检查与验收手续,发票的汇总、整理工作,在临床实习阶段,指导学生明确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登记以及上报流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药剂科工作情况安排课堂讲解,在讲解完成后,为学生布置作业,并批改,在实习后期,对学生进行临床课讲授,在带教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在各个环节操作完成之后,让找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对于自己不明确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向教师提问,教师则要耐心的解决学生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努力的思考与总结。
实习带教老师每周对学生的技能、认知与学习态度进行评价,结合周计划进行科内总结,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日一谈话,在学生出科前进行科内实习情况的总结;同时,带教老师每个阶段定期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抽查学生对药剂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结果
在药剂科实习的100例均顺利完成医院考核,带教老师对学生技能、认知与学习态度三方面评价及格率为100%,在学生出科后,对带教老师与带教科室评价均为良好以上。
3 讨论
药剂科是医院的重要区域,主要以药剂的管理与调制工作为主,在药学服务模式的推广之下,药剂科工作人员也需要深入到临床中,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术前教育、术前准备与术后用药知识。在药剂科带教模式中,应该注重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应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灌输“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全程管理,这样才能够为药剂科提供优秀的工作人员。
关键词:带薪实习;意义;问题;对策
带薪实习,也称之为“合作教育”,是指高校与用人单位经协商后,安排大学生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假期)参与用人单位某些岗位的工作实习,以拓宽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简单讲,带薪实习就是大学生取得劳动报酬的学业实习,与大学通常教学安排的义务的课程实习是有区别的。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目的是提供给他们各种形式的实践场景,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带薪实习是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价值系统,它内涵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要思想。大学生在带薪实习过程中逐渐提高的认知事物的能力、领悟到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员工爱岗敬业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的精神、劳动光荣等思想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蕴。大学生带着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机关、工厂、企业、餐饮行业体验劳动,运用知识,与人相处,了解他人与社会等行为本身就是在塑造科学的价值观。这一方面避免一味在课堂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来,让大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感染与认同。同时,大学生与单位员工零距离的接触,分享“老板”“管理者”“师傅”等的人生阅历与感悟,从而把书本的深奥的理论通过“工作对话”的方式融入到实践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数个寒暑假的带薪实习的磨练,持之以恒的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会指引大学生成才与进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
2.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目前一些大学生的共同弱点是“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综合能力不高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可以提高实践认知能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这是因为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的实践过程中涉及到与实习单位各种人、各种事情打交道,他们在与人相处,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沟通能力、书面表达、电脑操作、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锻炼与提升。例如,实学生向车间师傅学习操作技能的过程,向党政干部学习公文写作的过程既是沟通能力的锻炼又是操作技能、写作能力提升的过程;再如,安排到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既是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各种事务能力的锻炼,又是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动手能的提高。同时,在实习过程中也会让学生逐渐明白:做好平凡之事并非易事,它需要投入心智,做好简单的平凡的事情意义重大,这是为将来做好大事、重要事奠定坚实的基础。可见,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意义深远,是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理想路径。
3. 大学生参与带薪实习有利于缓解经济压力,丰富大学生活
当前,高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特别是寒暑假兼职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想法。而给他们提供带薪实习机会便满足了这个要求。既锻炼又能赚钱。一方面在工作体验中享受到劳动创造价值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通过获取报酬认可自己劳动的付出与收获。这种方式促进了大学生能力的提升,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特别是针对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贫困家庭的学生则可以借助这个平台,既为自己解决生活费、甚至部分学费问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是利用假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实践锻炼,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增知识,长才干,丰富了大学生活。可以说,带薪实习是一些大学生喜欢选择的一种实践学习方式。
二、大学生在参与带薪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带薪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实践?为什么参加社会实践?什么又是带薪实习等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头脑中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概念,认识模糊不清。认识不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主观随意性比较大,认为可有可无,可不参加也可参加。当然,学生的认识不到位,思想混乱,这跟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有一定的关系,亦或与用人单位在对学生安排的实习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反过来想想一些学生对实习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如:“实习啥?毕业后再说!”“高考整得我太累了,又去受罪,不干!”“那是学校没事给我们找的活儿。”“上网打游戏安逸,实习的事情与我无关!”“单位尽安排低贱的活儿让我做,丢人!”等等。看看这些学生消极的对待社会实践的态度,说明他们对社会实践及带薪实习就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艰苦创业精神的学习、学会做人做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认识不够,目标不清,因而行动懈怠。这些现象不得不让我们的学校、社会要肩负起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及时纠正偏差的责任中来。
2.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存在差距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大学生,他们身上虽具备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信息量大、主动展现自我等优点,但是,在现实的生活里,他们往往又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凡事首先考虑自己,大局意识缺乏;他们生活阅历浅薄,判断是非、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一些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吃苦的经历少,心理抗挫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些特征,在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过程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我们与实习单位交流的过程中,常常都会收到实习单位反馈的一些信息。他们说,有些实习生在家可能太过宠爱,不能吃苦,不会做事,单位安排的简单的事情,一怕吃苦二怕做不来;有些实习生在工作期间,不遵守单位上下班规章制度,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我行我素,且上班期间不是认真做事而是无止境地上网、电话聊天,豪不顾及周围同事的影响,……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有待提高,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对策探析
1.转变大学生思想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每年学生参与寒暑假的带薪实习活动中,我们通过座谈、走访了解到一些同学参与此项活动的热情是高涨的,积极的,主动的,但也一些同学思想观念未发生根本转变,认识不到参与社会实践对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文章前面也相应提及了在一些同学的思想观念上存在的不良现象:不知晓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模糊不清,动机各异,导致他们参与带薪实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躲避,亦或中途“逃跑”等现象发生。作为学校有必要在学生参与带薪实习前利用校园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栏等媒体对大学生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实践观,围绕时代的主旋律,教育他们利用各种社会实践途径收获真知、增长才干。学校教师、辅导员利用课堂教学、周末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现实重要意义的教育与引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带薪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交流与总结,在全校、各学院展示一批优秀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参观、欣赏与学习,潜移默化影响他们、感染他们,激发他们参与带薪实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渠道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顺利就业,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就必须努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除了自身自觉加强学习与提高之外,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开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高。从高校教学来讲,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实施,减少实用性不强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任务;从学生管理工作来讲,认真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学校利用寝室管理、活动、讲座、竞赛、带薪实习等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让大学生真正明白,校内锻炼不是走过场,带薪实习、“三下乡”锻炼不是走过场,而是真真实实在锻炼和提高。包括带薪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锻炼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我们对学生参加各种实践锻炼做好充分培训与准备,在锻炼中,在实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加强实践本领和为人处事艺术的指导,才能确保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大学生在学中做,座中学,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3.以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的实习动态
大学生在校外单位实习时,接触到的是陌生的环境,遇到的是陌生的人和事,实习之初,可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学校的指导教师或辅导老师就应多关注在外实习的同学,随时掌握学生的实习状况,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关心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随时沟通与交流,对他们遇到的难题及时疏通与指导。同时提醒学生在带薪实习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要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对不懂的问题,不熟悉的业务,放下面子,多向同事、师傅学习请教,力争让每个学生学有说获,学有所用。
4.引导学生做好带薪实习的总结与理论研究,使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经验是富贵的财富。善于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不仅可以使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少弯路,少摔跟头,还可以大大缩短成功的进程,并且为后来者提供前车之鉴。带薪实习结束,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带薪实习经验,必要时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一是可以提高学生总结事物、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总结的经验和理论成果让低年级或以后进校的学生有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不走甚至少走弯路,在带薪实习中获取更大的收益。如此循环坚持下去,带薪实习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让我们不断地总结与提高,无疑会逐渐深化师生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如此反复,会让带薪实习活动形成规律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大学生在这项工程里不断进步与成长,是实践育人实效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代征,汪露.大学生带薪实习应解决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张勇.论大学生带薪实习及其权益保障[J]. 高教探索,2008(2).
[3] 孙楚航.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一种尝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