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17:2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经济危机 全球化 自我创新 危机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马克思那里是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大发展和私有制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经济已经是时代的特征,我们要想在全球化中远离经济危机、独善其身,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社会主义中国要如何才能保护好自身,不会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太大的干扰和影响,建设好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在二战以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第三次工作革命作为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在这一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也进行了一定的制度调整,这些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甚至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还吸收了一些属于社会主义的内容,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但是不管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了什么样的调整,资本主义的性质都不会改变,只要资本主义还是以私有制为其制度的核心,那么资本主义就不可能脱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矛盾圈子,因为资本主义在私有制制度下的分配调整只能是一种折中的方法,没有办法使得社会化大生产真正地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主要着重研究全球化水平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会怎么样影响全世界,而在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中作为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中国,又将要怎么样才能调整好自身,使中国在经济危机中得到稳定有序的发展。
战后的资本主义大国,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成果,占领了时展最前沿的技术要素,这也使得资本主义的制度上出现了封锁技术出口的禁令,因为一旦其他国家可以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时,其他国家的发展也会突飞猛进。由此可知,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在技术上占优,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转移,对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过去由本国生产出来产品再寻找发展中国家去进行销售的情况一定不会再出现,因为此时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要出口技术和资本就能获得高于自己生产再销售的利润,因此,对于熟练地运用自己制定的经济游戏规则的大国而言,利用资本到各国去投资再销售到当地或其他国家,甚至于自己的国家一方面能获得超额的利润,还能使得本国的环境保护取得较大的进展,赢得本国人民的支持。
但是在时展的今天,特别是在美元主导的经济中,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继续享受全球其他国家为其生活成本买单的同时,只有处于一种赤字的状态或是外贸上入超的状态才可能实现,因为一旦美元通通地收回到本国,美元就不可能成为世界货币了。与此同时,资本的输出就会更多地表现为美元的输出,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元发行到全世界各地,同时由于金融业的高度发达使得外汇等各种市场发展得比较完备,美元在各国形成的储备定然要找到一个出口,对于全球最发达的市场而言,没有哪个国家比美国更有投资价值了,因此,当前的许多经济危机已经发展到了金融危机的水平。
危机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另一方面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实在是太紧密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他的国家也是如此。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会有相互间的贸易,这些贸易的涉及面广,哪怕是一些发展水平一般的国家也可能有许多的投资在国外。这两个方面的情况使得全球化中的经济危机不仅演变得影响面大,而且是更多地集中在金融和资本层面的危机,这些危机比原来的经济危机危害性要更大,因为这种经济危机下的通货变化情况往往会使一个国家陷入濒临崩溃的边缘。
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今,已经从普通的一国范围内的生产相对过剩演变成了资本生产相对过剩。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加之当今市场化和全球化水平进一步加快,资本会寻找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去获利。所以当前的经济危机在全球化的影响是更值得关注的。
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已经走出了一条与过去传统意义的社会主义不同的道路,这条道路的探索是需要极大的经济智慧和政治智慧的,事实证明,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是成功的,是符合设想下的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探索原理的。
由于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坚持要开放,这使得中国的发展中充满了全球化的因素,从中国的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以外贸水平为标志的。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相当高了,超过了百分之六十,这一变化说明中国一方面参与世界经济的水平在提高,同时也说明中国面临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时要更脆弱了,因为依赖了外国的发展比依赖国内的发展要更多。
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可以看到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在经济上陷入低迷的时候,中国的外贸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由于改革和发展是需要一定过程的,中国要调整经济经结构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中完成,因此,要把经济发展从有失偏颇的“两架马车”转变为比较正常的“三架马车”面临的不仅仅是中国普通群众生活水平较低的问题,还有中国企业在进出口上的利润如何在国内实现的问题。中国的发展确实到了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这一时刻要求中国做出比较深刻的调整。
中国由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手笔的国家转移支付投资,使得地方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中国的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巨大的投资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是否会引起预后的通货膨胀,会否使得中国的其他的消费被压缩。从2010年的消费数据看来,中国的CPI已经出现了大幅的攀升,这意味着中国进行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通货膨胀期。产生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当然是为了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的直接政府投资,但是更重要的是,导致此次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到来,这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决策有可能会出现较大水平衰退的判断,而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是不管如何说,中国做出的投资决定是和全球化下的经济危机密切相关的,没有此次金融危机就不会有中国的大手笔的国内投资。
虽然还有一些国家还没有完全承认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但是通过此次的危机发展中的中国的表现,应该会使这些国家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的水平有更新层面的认识,中国的市场化水平有了更高水平提升的同时,也使得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更容易影响中国的经济,要从多方面地了解中国的全球化参与水平,这样就不会出现对中国面对全球危机时的误判。
中国的全球化水平和取得的成就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要正常地处理好中国在全球化中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就要对中国的制度设计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要对中国的全球化参与程度有更多的调查,使得中国真正地搞清楚如果世界上发生经济危机,中国会受到多大的影响,这样才不会使得中国在开展自救时矫枉过正,误伤本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由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了市场经济的市场的资源配置由市场进行调节,这种调节会使得政府能进行一定新的定位中,而不是既从事运动员,又从事裁判员,这样的经济制度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较大的示范作用;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是具有高度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的,这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及时性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具备的。从此次各国的经济宽松政策的运用上来看就能明显地看出这种区别,中国可以快速地作出政府投资的策略,使得经济在全球中最快速地恢复过来。
正是由于中国有这样优势,中国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全球化的经济交往中可能面临的巨大危险。如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这使得许多企业受制于其他国家的技术输入,中国一方面要争取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因为自我研发的速度毕竟不可能赶上已经研发出的速度,如果一味地拒斥国外技术,而试图自我快速研发,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同时,自我创新也必须要加快,中国对于自我创新的制度设计还有较多环节需要完善。这两者是不能忽视的。中国的全球化的地位在现在已经占了很大的份量了,特别是国内生产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二的今天,既要看到中国的成绩,也要看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的不完善。
最后,要加强对内影响评估。如果没有对于全球化的经济危机的评估,中国做出的决策不可能达到比较精准的水平,这样会对中国的预后影响很大。如果一旦由于没有对经济影响作出评估,而是认为国外的经济危机还不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就会使中国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错失发展的机会。反之,过份地估计经济危机的影响也可能全使我们出现后经济危机的一系列后果。这些都是我们要警惕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部分论述[M].人民出版社,1974.
2、刘明远.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结构与变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吴大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4、谭清美,王子龙.区域创新经济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解读 启示
引言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阐释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的核心和关键。当前,相关书籍中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仍然遵循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框架,主要着眼于实体经济,以劳动价值论为出发点,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以及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两组矛盾所导致的。
而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日益明显地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出现,与传统的、源自实体经济的危机相比,呈现出鲜明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与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既有密切联系,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在政治经济学研究,特别是高校两课教学和研究中对此应当予以积极的关注和充分的解释,对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关的内容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提高相关内容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从而清楚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时代性及其本质,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如果对这一问题采取回避或含糊的态度和方式,则容易引发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降低政治经济学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现实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鲜明趋势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1世纪初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拉美金融危机源于1982年墨西哥无力支付国际银行债务,不得不求助于美国,以至最终签署了北美贸易协定。危机不仅对墨西哥国内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并使其在经济上丧失了自。虽然无力偿还外债和实行外汇浮动汇率制度是此次拉丁美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却包括外国投资过分自由地进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经济体制的不稳定、国内外政治因素的不利影响等。
和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金融危机类似,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源于1997年泰国货币的突然贬值,并迅速蔓延至世界其他地区。同样,虽然从表面上看这次金融危机是由于国际投机资本的连环冲击所引发的,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危机发生地区经济结构的僵化、货币政策的失误、汇率和外贸政策的失当等。
源于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很快便蔓延至全球,并引发了欧洲债务危机,已经发展成一场全球范围内灾难深重的经济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与经济体系,也给其他国家的金融和经济体系造成沉重打击。
与早期的经济危机相比,这几次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具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都源自实体经济,波及金融领域,而这几次金融危机的演化路径与之相反,源自金融领域,反溯实体经济;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日益广泛,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传统市场经济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深受其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往往利用其对国际金融市场和贸易市场的主导权,将危机的恶果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转嫁。
基于理论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读
如何科学、准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趋势、新特点是当代政治经济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透过金融危机复杂的表象,不难发现其本质并没有超越政治经济学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逻辑框架。
(一)金融危机根本成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从根本成因上看,金融危机仍然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发的,是实体经济危机的延伸。从表面上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越来越多地源自金融领域,是金融领域缺乏有效监管的结果,与实体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状况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有着深刻的实体经济领域的背景,是实体经济的困境和危机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反映。近几十年来,金融领域频繁发生危机的前提在于金融领域积累了大量来自于实体经济的闲置资本,其中不乏投机资本。而之所以会有如此众多的资本会从实体经济转向金融领域,是因为受到与普通劳动者有限的支付能力所决定的总需求水平的限制,大量的闲置资本在实体经济领域寻找不到获利机会,只好将其逐利场所转向金融领域,于是,西方各类投资机构和名目繁多的金融衍生产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同时,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在设计时,都有实体经济领域的相关产品作为定价依据,如果这些产品出现严重供大于求、价格缩水的状况,就会使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价格以更大的幅度下降,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诱因。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机理就在于此。事实上,拉美金融危机和东南来金融危机也是当时本地区实体经济领域困境的反应,只不过是在国际投机资本的炒作下,实体经济的困境深化成为金融领域的风险和危机。
关键词:西方国家 财经危机 制度困境
当今世界总体和平,经济发展稳定前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不断的加剧着局部动荡。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既是金融危机的内容,也是金融危机的作用的结果,纵观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财经危机并不是偶发现象,正是资本主义的制度困境充分显现。随着连番发作的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也越来越看清资本主义国家的财经危机泛滥、金融资本主义的失控,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制度弊端,再加上社会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等因素,让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前景更显困境。
一、从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探析其中的制度弊端
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回顾与展望都呈现着一派忧虑和迷茫,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事件引发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此次财经危机既凸显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深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变化的集中体现。西方世界持续的经济低迷、金融动荡等情况,加剧了社会失业率的上升,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尽快的摆脱经济和财政金融困境成为西方国家共同面对的新课题。发生财经危机的西方国家存在 一个共同点,就是国内储蓄水平较低,在经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依托欧元区以及社会福利还比较容易筹集资金,一旦经济状况不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这些国家就难以筹集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双赤字与偿还到期债务的需求,从而出现债务危机。
有一些学者从这些国家的政策方面寻找原因,普遍认为当前的财经危机 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自由主义,由于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引发社会经济危机;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劳工关系的不平等加剧了原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些学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辩护都是从多个层面展开的,当然,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的发生不仅仅是源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制度原因,更重要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原因。
二、对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的制度困境分析
(一)国家资本主义泛滥
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新词,早在19世纪末的西欧,就有学者已将其提出。资本主义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和扩张,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作用下,剩余价值和生产量难以均衡时,就会导致社会不同阶层矛盾的激化,从而引发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很多西方国家已经认识到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弊端和制度原因,也有国家政府相继对经济运行和财富分配的直接干预,以50、6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制度实施为标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获得广泛发展。这种依赖政府解除危机的方式并不能解决经济危机,反而使得国家债务急剧上升,从原有的社会私有企业破产转变成国家公有破产。
(二)金融资本主义失控
资本主义经济在利益的驱动下,金融资本的运作越来越独立化,让西方国家金融资本主义的特征日益凸显。为了实现金融资本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很多西方国家开始对各种金融资本进行限制,试图削弱其他各国对资本项目的控制权力。自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鼓噪和极力推行的私有化、松弛市场管制、弱化金融监管的恶果,美国制造业部门所创造的利润占国内总利润率从1975年的约50%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15%,这也意味着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彻底破产,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三)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加剧了财经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资源配置和分配结果看似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但实则不然。近几年的经济社会现实也越来越验证了这个猜想。西方国家发生财经危机以后,社会失业率明显增多,且社会失业率显示了社会贫困与不平等问题的严重性,特别是被视为中产阶级社会中坚力量也在明显衰落,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就决定了财富必然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加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用劳动价值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不难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欧盟国家脱离实体的经济政策衍生出养懒汉的高福利政策,使得国民不愿意劳动乃至不懂得如何劳动。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不管性别、年龄、收入水平或者支持哪个政党给出20%最富有人群拥有大约60%财富的猜测,明显不符合财经危机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这个比例也将会不断扩大。
(四)周期性财经危机加深危机矛盾
西方经济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是普遍共识,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更多地是由世界经济内在因素引起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每一次激化,由此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在严重打击和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必然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与发展,如何判断世界经济的某次波动是否周期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金融变动也必然会引起表现其波动规律的世界经济周期或非周期性的改变,很多西方国家政府干预已难以改变危机矛盾,西方经济出现了繁荣期拉长、衰退期缩短、波动幅度减小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很多发展中国家为西方国家的产品提供了新市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物品进入西方国家,全力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为西方国家政府对财经危机后经济调控提供新空间。
三、结束语
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周期性出现,给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较大影响,同时也显示出全球纵横联系这一世界经济走向,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基础不同,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正确认识和看待经济全球化这一现状,分析西方国家财经危机,认识引起西方国家财经危机现实原因,不可操之过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洪流中,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繁性、广泛性、蔓延性和严重性,使得金融危机越来越成为各国尤其是国际金融领域关注的中心问题。2007年下半 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在2008年9月引发了美国严重的金融危机。从危机波及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都是世界性的;金 融危机形成和发展的态势以及从相关国家的反应及做法来看,金融危机的影响又是长期的和深远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可能马上得以消除;治理金融危机过程当 中,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效果也就难以保证;未来的世界经济形势,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危机,使当代资本主义发展 模式所包含的各种矛盾得以充分暴露,深化有关认识更为必要。
一、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内在矛盾
新自由主义模式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是其形成背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和社会关系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从相当程度上讲,新自由主义既是资本主义克服20世纪70年代初滞胀危机与全球化生存和发展战略的现实选 择,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理论化。新自由主义模式的根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资本主义金融化的内在矛盾在于:一方面,金融化 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本运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实现了国际垄断资本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金融化导致金融膨胀,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进一 步分离,从而为更严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所充分暴露的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内在矛盾,集中表现为该发展模式在经济运行、经济 结构和社会制度各个层面上的不可持续性。
从经济运行层面来说,新自由主义模式实际上就是金融风险扩大与加深的根源所在。美国次贷危机是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贷危机又是 美国秉承新自由主义原则、放宽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2003年以来,美国金融机构为增加金融企业利润采取减轻贷款前期负担的办法来吸引贷款客户,放宽或实 际上取消了贷款标准,以便为购房者提供便捷的抵押贷款。大量信用记录较差的低收入家庭进入房贷市场。而美国的银行和债券评级机构则完全放弃监管责任。金融 衍生产品,特别是抵押债务证券化使次贷市场风险加大。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率越来越高,在创新过程中使债务链条不断延长,导致市场风险向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 险转化,进而造成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美国房地产行情变化也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本世纪初,美联储为了推迟新经济泡沫的破裂,连 续减息,而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为遏制通货膨胀又连续17次加息,使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到5.25%。这种情况下,2006年初房地 产开始降温,房价逐渐由升转跌。许多靠过度借贷的购房者既无力偿付房贷到期本息,又无法再融资。次贷市场违约率大幅上升,大量房贷机构特别是与美国次贷市 场相关的基金陷入困境或破产。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11月至2007年8月中旬,全美80多家次贷机构停业或破产,损失高达千亿美元。英国、德国、 法国、瑞士、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50多家银行、对冲基金等受到波及,损失上百亿美元,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
从经济结构来说,新自由主义模式在美国首先表现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美国的金融市场中的次级贷款约为2万亿美元;普通房贷,约为 10亿美元;企业债,包括企业之间各种债券,约为60万亿美元;各种金融衍生品,约为340万亿美元。2007年,美国的GDP将近14万亿美元,同金融 衍生品的比例为1:29;其中的实物经济与金融衍生品的比例为1:68。有学者指出,美国经济结构的失衡完全是人为的,是美国资本家阶级、企业高级经理和 金融机构结成的利益集团为实现资本即股东收益的最大化造成的恶果。经济结构的失衡导致美国的生产资本即非金融企业的资本积累逐步减少,因此,此次危机不仅 是管理危机,也是积累危机。与此同时,工人的实际工资和社会福利也不断减少,因而出现了金融资本的高收益和大众负债消费并存的矛盾现象。从国家层面来看, 生产资本积累危机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部投资和进口贸易,为了支持对美国本土企业的需求,美国不得不扩大世界范围的需求。这种巨大的需求本来会引起 严重通货膨胀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风险会按照外贸增长的比例分散到世界各国,其中包括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美国依靠自己的经济霸权和 金融霸权,特别是美元的霸权制造了世界范围的生产过剩和经济泡沫,一旦泡沫破裂,世界各国都要付出惨重代价。杜梅尼尔认为,美国的经济危机转嫁机制早在危 机发生之前就建立了,但是以金融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积累制度并不能保证资本主义生产的持续性,而只能推迟危机的到来,此次危机就是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和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冲击。
从社会制度层面说,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上层建筑,自然延续着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根本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 占有制度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相对过剩。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过剩危机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社会制度本身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 论》中明确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 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的支配下,一方面是生产和商品供给出现无限增长的趋势, 另一方面是资本剥削日益加重,广大劳动者的贫困不断加深,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增长缓慢甚至停滞,这种状况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近二三十年 来,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下,美国劳动大众日益贫困化,社会两极分化不断加剧。贫富两极分化使美国普通民众不得不靠增加借贷维持日常消费水平。如此发展 模式显然难以持久。
二、凯恩斯主义模式的内在矛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区分为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和莱茵模式的说法广为接受。所谓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就是新自由主义主 导的美英模式,而莱茵模式则是凯恩斯主义主导的欧洲模式。事实上,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两者之间有对立的方面,也存在共同点和联系的方面。本质上讲,凯 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都无法解决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经济目标之间的矛盾。凯恩斯主义承认,如果要利用全部现有生产资源就有必要进行国家干 预,这与微观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发生了矛盾: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学认为,不受控制的价格机制,自由市场,足以生产性地、有效地使用全部可得到的投入。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内在矛盾以及作为它们共同基础的私有制经济学决定了相互之间不可能完全排斥,而只能互相补充。
>> 当代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的系统性危机:认识与应对 当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性与黏滞性 浅论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系统性危机 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救赎 当代资本主义腐朽性的典型表现 危机之后的资本主义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思考: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当代表现及启示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视角 当代资本主义危机与中国的改革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政治生态学批判 浅析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全球化扩展与危机 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与制度危机透视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的区别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实质 刍议当代资本主义改良的实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这样看来,西方人所谓的税是纳税人的钱实际上部分也是垄断资本家限制其政府的一种话语。为什么西方不流行资本家的利润是资本家的剥削这样的话语呢?
其初始的思想被经济学家奥尔森(M. Olson)在《民族国家的兴衰》(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中予以阐述。芝加哥大学的金格欧斯(L. Zingales)提出了裙带资本主义这个词汇,并用于指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后来,这个词汇却被指菲律宾、韩国等东亚国家。见Kip Beckman, The Scourge of Crony Capitalism, .
[美]汉弗莱・霍克斯利:《无数失败的输出民主计划令西方民主遭遇信任赤字》,《参考消息》,2016年8月25日。
见.
见http:///international/archive/2011/09/map-us-ranks-near-bottom-on-incomeinequality/ 245315/.
比较优势决定贸易格局只是形而上学的假象,由此假象可以得出是国家间的科学技术水平、基本制度、发展阶段等决定贸易格局的结论。参见王今朝提交给第六届中国青年政治经济学年会的论文《重新思考比较优势理论》(2016年)。
参考文献
Richard Deeg, Gregory Jackson, Ed., 2015, Changing Models of Capitalism in Europe and the U.S., Routledge.
Simon Johnson, 2009, "The Quiet Coup", The Atlantic, May.
Richard A. Posner, 2009, A Failure of Capitalism: The Crisis of '08 and the Descent into Depression,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ivien A. Schmidt, 2016, "Varieties of Capitalism: A Distinct French Model?" In Robert Elgie, Amy Mazur, Emiliano Grossman, Andrew Appleton, Eds., Oxford Handbook of French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nuchehr Shahrokhi, 2011,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es of 2007C2010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Global Finance, 22, pp.193C210.
Paul M. Sweezy, 1997, "More (or Less) on Globalization," Monthly Review, 49, No. 4, pp.3C4.
[美]西奥多・W・舒尔茨,2001,《报酬递增的源泉》,姚志勇、刘群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意]乔万尼・阿里吉,2009,《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的谱系》,路爱国、黄平、许安结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次贷危机的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经济危机就如影随形而且是周期性的爆发。从危机发生的时间上可以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20世纪之前,这段时期内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国与国之间不具有或很少具有联动性,因此,这些危机不具有世界性危机或区域性危机的意义;另一类是发生在20世纪之后,从20世纪至今所爆发的几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波及了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危机都具有世界性危机或区域性危机的意义。而从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上看,也可以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这段时期资本主义各国信奉的是自由主义,政府对于经济的运行不进行干预;另一类是发生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尤其是凯恩斯的《通论》问世之后,各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宏观干预措施,以保证经济的增长。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命运的论断一直让资本主义国家感到恐慌,资本主义学者也意识到正如马克思所论证的那样每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但是,对于如何解决经济危机他们却一直束手无策。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经历对其理论的验证,使资本主义学者认为他们找到了解决经济危机的良方,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将凯恩斯主义正统化,采用其理论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持经济的发展。相比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体系几近崩溃的情况,可以说至今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运行还算良好。但是,当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表面下的实质时,就会发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只不过是采用军事经济和债务经济这两种新的形式来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军事经济方面,从二战结束至今美国政府每年都要为现在和将来的战争及潜在的战争支付庞大的开支,若考虑乘数效应,这些军费开支会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负债经济方面,凯恩斯认为由于挤兑效应,依靠借债来融资的政府支出对总需求的刺激会更有效,因此,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改善很大部分是建立在大量的持续增加的债务上的。为了刺激总需求,不仅提高政府的债务,而且提高消费者的负债水平。资本家通过大量广告宣传和消费者信贷有效刺激了需求,美国消费者家庭负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974年就达到了93%。政府和消费者信贷消费的增加有效刺激了总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企业也迅速增加其负债水平。这种迅速增长的债务状况不仅出现在企业之间,也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与国家之间。借债机构之间构成的金字塔状的债务关系,使得为支付日益增长的利息债务量必须持续快速增长,这种循环最终造成一个后果:当一个主要债务人无法分期偿还或无法偿还债务时,债务拖欠的连锁反应就形成了。以军事经济和债务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会更加容易引起经济的严重崩溃,甚至会引发世界局势的不稳定。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债务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创造出更多的“潜在收入”,使其能够偿还或分期偿还债务,也成为借贷者继续进行借贷的依据。而且,金融市场的完善发展,使世界上各个国家及企业汇入到一个系统里,所谓能够“避险”的金融工具只不过是将个体风险“规避”(实质上是转化)为系统风险,将本不具有同步性的各经济体协同起来使其运行具有一致性。这样,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就以金融市场为纽带连接起来,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的波动就会引发世界经济的波动。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在各经济体同步运行的过程中则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繁荣时加速繁荣,衰退时加速衰退。
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由于大量信用违约的次级贷款造成,有人归咎于美联储的连续加息,有人归咎于监管当局的监管疏忽,有人归咎于放贷机构的审核不严,有人归咎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高杠杆性,有人归咎于美国公众的消费文化,也有人归罪于美元本位下的全球金融体系的失衡。但究其根本,实质上仍然是美国的消费相对不足。资本主义的生产具有无限扩张的内在冲动,其产能会借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被增长的需求无限的激发出来。借助于增加负债的消费需求是永远无法满足于供给的扩大的,而且当消费者无法借债偿还债务或分期偿还债务时,债务拖欠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就造成如下后果:消费者的消费由于过度负债而冻结,企业由于产品无法销售和债务拖欠而出现巨额亏损或破产,大量失业人口的出现及收入的降低进一步降低总需求,这一循环持续的表现就是经济危机。当然,经济危机爆发的表象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形成的,比如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性、监管层的疏忽、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等等。而且,正是由于这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本次由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的规模和破坏性之大百年不遇。
二、结论
凯恩斯与马克思都认识到爆发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难以找到足够的投资机会来消化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储蓄,资本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垄断所导致的收入分配的极端不平衡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无理性以及表现为资本主义特征的社会机能混乱。凯恩斯认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调节、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等方法刺激需求,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难题,改善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状况。然而,事实上凯恩斯的理论只是延缓了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无药可救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生产相对过剩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的难题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永远无法解决的。
社会的最终消费是社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脱离最终消费的社会生产都不能长久持续,扭曲的关系最终都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并加以改善。资本主义社会长期以来由推行的负债经济所扭曲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正是通过此次全球经济危机表现出来。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继续推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以缓解经济的衰退,已经负债累累的最终消费在短期内能否重振不得预见,但是可以确定地知道,任何不能改变这种扭曲关系的政策都不会取得长久的效果,在短期内能够缓解危机的政策只不过是为下一次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因此,笔者认为,此次由次贷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成因与以往所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实质是一样的,即生产社会化与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再次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正确性。
(王春晓,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发展因素与理论研究。杨瑞,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研究)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危机;资本主义;内生性根源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8-0005-05
一、引言
如果从2006年春季“次债危机”在美国显现端倪算起,金融危机距今已经快七年了。七年来金融危机经历了显现——集中爆发——持续影响等过程后,并没有消除。反而,金融危机演化成了“债务危机”。如今,“债务危机”在一些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却越演越烈。除了挪威、希腊等国家最早发生债务危机外,目前,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也卷入了欧债危机。债务危机似乎只有恶化的趋势,而没有好转的征兆。面对残酷的现实,不仅要追问此次金融危机为什么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影响面这么广,深度这么深,同时能够引发债务危机?这次深度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什么启示?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的内生性根源
金融危机的原因,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论述(白暴力、梁泳梅,2008;吴晓求,2008;刘迎秋,2009;Taylor,2008;Phillip Arestis、 Elias Karakitsos,2009)。虽然这些论述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为此,本文将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微观市场的运行和操作这三个层面来剖析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内生性根源。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此次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深层次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为资本家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决定了资本家会不断的扩张生产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工人仅仅获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工资,其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资本家无限扩张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产生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理论上来说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的相对过剩的矛盾出现新的变化:
1.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形式由“有效需求不足”转向“有效需求过度”。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是生产的无限制扩张和有限的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解决生产过剩的方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把牛奶倒掉”的浪费做法了,而是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来扩展全社会(包括政府、社会和私人)的支付能力。具体涉及到私人信用的扩张、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首先,私人信用的过度扩张。具体来讲就是私人信用工具的创新,即通过“按揭”等金融创新产品来鼓励全社会的超前消费,帮助人们用未来的钱实现现在的梦想。在这样的制度下,虽然可以扩张全社会的消费规模,部分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但是人们却变成了一个个“负翁”。当受到利率等外部因素冲击时,没有实际支付能力的“负翁”很容易发生支付困难,变成“倒下去的负翁”,即个人的破产。其次,政府信用的过度扩张。为了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除了创新金融工具,释放全社会的“未来需求”外,资本主义国家还通过大规模借债来扩大公共支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危机后,欧洲等一些国家采用借债的方式筹集资金来刺激本国经济,由于其国家债务负担超过了未来的偿付能力,结果诱发了债务危机。再次,社会福利水平的过度扩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不断的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当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被政治人物用来讨好选民时,就会变成一项刚性的制度。在国家税收增长幅度不大或下调的情况下,伴随逐渐上升的福利支出的必然是政府的财政赤字。其实,过度福利化的代价是社会信用和政府信用的过度扩张。希腊等发生债务危机国家的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总之,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资本主义社会在私人信用、国家信用和社会信用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扩张,结果是“负翁”、“负国”和“负社会”的出现。当受到外部冲击时,尤其是全社会的支付链条中断后,发生金融和债务危机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2001年中国投资与消费增长率都有提高,但经济增长率却随出口曲线下降,说明外部需求在主导中国经济增长,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变化,所以,要看清未来中国的经济走势,就必须先看清世界经济走势,特别是美国经济走势。
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资产泡沫,世人对此已有共识。去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未来前景如何,目前大体是三种看法,即“V”型曲线、“U”型曲线和“L”型曲线。我的看法是美国很可能走出“L”型曲线,而结论不是出自美国,而是出自日本。
日本经济在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萧条,而且越陷越深,究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典型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泡沫经济破灭后导致银行体系瘫痪。首先,在过去10年中世界经济并未发生大的萎缩,在美国经济带动下,反而是最好的10年;其次,从产业面看,日本始终保持了出口优势,去年外汇储备已突破4000亿美元,所以,日本的危机显然不是来自供给过剩;第三,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危机中,经济萧条也会导致银行系统紊乱,但经济萧条是因,银行危机是果,而在90年代的日本却出现了因果倒置的情况,是由于银行系统紊乱导致经济萧条,这些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新特点。
认识这个特点需要展开更大的视角。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到70年代,英、法、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完成工业化,进入到这一时代,产业资本开始具有从物质生产领域向外游离的趋势。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世界货币体系进入到不受物质生产增长约束的时代,加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虚拟经济急剧膨胀,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主体。例如,1997年国际货币交易额高达600万亿美元,而其中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只占1%。这说明,世界资本主义在上世纪70年代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或许可以叫做“虚拟资本主义,因为它既不同于马克思所分析的自由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列宁分析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基本运行规律以及爆发危机的形式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果不从这个新视角看问题,许多事情就看不清,也看不远。
例如汇率的决定问题。在传统经济中,本币是否坚挺,取决于产业增长好坏、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储备是否充足,但在日本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中人们却看到这些东西统统不起作用,相反,美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制造业处在长期萧条状态,国民消费40%依赖进口,经常项下的逆差超过印度一年的GDP,美元却不断走强,所以在当代世界经济中,是资本项下的国际资本流入流出决定汇率水平和一国的繁荣与衰退,这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虚拟经济为主体的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也有了新内容,即不再是为了争夺物质财富,而是为了争夺金融与货币霸权。欧元统一就有这个意味,而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也是意在打压欧元的势头,维护美元的霸权。并且可以看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围绕争夺国际资本的冲突正在升级。
日本经济危机的新特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日本产业资本由此从物质生产领域流向资本市场,导致泡沫经济泛滥。在泡沫经济膨胀时代,企业以证券和地产作抵押从银行获得现金,再到资本市场上炒作,这使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速度,高于企业负债的速度,因此不论从企业还是银行看,资产负债状况都很健康,但当泡沫经济膨胀到顶开始破灭,一切就都反转过来。由于资产价格的下降速度,大大高于企业债务的清偿速度,就在银行内部形成巨大坏账,但是企业破产后银行却不能破产,否则就是全体居民和国家的破产,经济由此长期萧条,走出“L”型曲线。
美国目前的资产泡沫比日本要大得多,以股市市值衡量是日本峰值时的四倍。2000年4月,美国新经济的泡沫开始破掉,9月以后,以道指、纳指双双下跌为标志,美国资本市场也膨胀到顶峰,随时有可能崩溃,美国目前防止崩盘的主要作法是,在外资和个人离场后拼命向股市注入资金,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以维持股市点位,但这是“饮鸩止渴”,会使今后危机的爆发更严重,而不会改变这个结果。可以猜测,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会有三根导火索:一是“安然”风潮继续扩大,使投资人丧失信心而大规模离场;二是由于欧洲经济更加健康,国际资本向欧洲转移;三是日本经济危机深化,迫使日本抛售海外资产,而日本最主要的海外资产是在美国。
因此,70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资产泡沫先破于日本,后破于亚洲金融风暴,今天轮到了美国,美国金融风暴则会引发全球金融风暴,并使全球资产泡沫彻底破灭。如果是这样,不论美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都会走出“L”型曲线。
没有不合理的货币制度,哪来如此庞大的全球资产泡沫?所以追根溯源,全球金融风暴也是货币制度危机的产物,但用什么来代替现存的货币制度,不仅探讨的文章极少,许多人还根本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
外需形势不好,中国经济增长也会受到损害,但不会出现负增长。在若干年后,情况会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因为可能会出现世界金融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在发生全球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只剩下中国一个亮点,因此中国迟早会成为国际资本的避风港。但是为了避开全球金融风暴,中国又不应开放资本市场和使人民币国际化,所以,要把引资大门开在香港,把中国的企业更多的推到香港上市。香港将会因此成为世界第一大的资本市场,港币也会成为最坚挺的货币,这对繁荣香港经济,夯实“一国两制”政策基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已经没有了产业霸权,但是还有货币霸权和军事霸权,货币霸权实际是产业霸权的替代品,因为只要有了货币霸权,美国人就可以依靠别国的生产锦衣玉食。所以,美国人决不会轻易让出美元的霸权地位,而是要用军事霸权来改变国际资本流向,以保卫美元的霸权。小布什之所以提出所谓“邪恶轴心”论,就是在欧洲和中国人的家门口事先布下两个点,打的是国际资本的可能流向,一旦美国资本市场不稳就有可能动武,因此世界并不太平,我们必须洞察先机,作好必要的准备。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资本主义;新变化
[中图分类号]F1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38-04
[作者简介]李海红(1980-),女,黑龙江绥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市场、投资学、公司金融。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机构被政府接管,雷曼兄弟公司破产,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两大投资银行被收购重组,这场金融风暴引发了一轮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企业大量破产,银行倒闭,股市暴跌,市场和消费低迷,工资福利大幅下降,工人失业,经济发展停滞,社会财富大幅度缩水,全球的股票市场在短短半年的时间蒸发掉27万亿美元。这场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大、连锁效应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和发酵必然使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一、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一)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充满着各种不可克服的矛盾,使得社会资本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经常遭到破坏,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
1.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在经济危机到来时,一方面“过剩”的商品堆积如山,找不到销路;另一方面,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却买不起商品,过着贫困的生活。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只是相对劳动人民的购买力而言,这种相对的生产过剩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经济方面具体表现为这两个矛盾的激化,从而直接引发了经济危机的爆发。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这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金融管理的失败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创造了资本的辉煌和神话,但是由于人性的贪婪和狂妄滥用资本法则和规律,肆意践踏和破坏人类社会的资信系统,破坏人类文明社会中复杂而且独有的信用平台,从而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制度金融监管的失败。
马克思曾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资本论》第三卷)就是说,批发商业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导致金融危机。“在大量生产中,直接购买者除个别的产业资本家外,只能是大商人。在一定的界限内,尽管再生产过程产生的商品还没有实际进入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再生产过程还可以按相同的或扩大的规模进行。”(《资本论》第二卷)此种情况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就给人们造成一个虚假繁荣的假象。而与此同时生产方面的不断扩大又是靠信用来实现。因此信用和产业资本本身一同在不断增大。
由于信用功能的增强使得资本家们可以不断从事远远超过他们资本能力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同时货币形式上的回流由于商业信用的增加,变得可以不受实际回流时间限制,从而加速资本的回流速度。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引起信用的扩大,而信用的不断膨胀又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所有这些变化都会让资本家们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形式,获取追加资本,用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同时,在经济不断发展的阶段,股票、债券这些虚拟资本股票、债券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所以,信用的繁荣和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信用的繁荣导致产业和商业的繁荣,产业的繁荣进一步加强商业的繁荣。但是,由于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批发商的实际资本回流非常缓慢,数量也非常少,“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资本论》第三卷)实际上,信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它加速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实行新自由经济政策,加上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盛行,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需求带动生产,从而使得企业摆脱经济危机,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大幅增加,致使国家的通货膨胀加剧;与此同时,资本家为寻求投资,获得剩余价值,会大量积累资本;这两股资本积累面对实际生产的相对过剩就开始转向资本运作,从而摆脱实体经济,以钱生钱,即生产的过剩开始由实体经济向金融方面转移。
美国为了进一步刺激资本的繁荣,放弃对金融资本的监管,以“新自由经济”政策为指导,利用科学技术推动GDP高增长、低通胀发展10年,从而使资本市场过度繁荣。迅猛扩大的虚拟经济使经济泡沫超速膨胀,2001年的网络泡沫破灭和9·11事件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使经济走出低谷,美联储从2001年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以大泡沫治疗小泡沫,使金融资产向房地产转移,直至次贷危机爆发,资金链断裂。截至2008年11月3日,世界五大投资银行不复存在,华尔街经营模式被彻底改写,美国14家银行倒闭,世界各国联合救市,向市场注入更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一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每隔4~10年就会爆发一次金融危机,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以往的金融危机都有相似之处。
1.监管不力致使信贷条件宽松。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方针。2001年以后,美国央行美联储连续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使得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而相应的贷款机构对未来市场预期一片乐观,预期未来市场会持续走高,并加大贷款力度,盲目扩大住房贷款业务。当然在市场繁荣时期,次级贷款也有很高的回报率,在满足优级及次优级抵押贷款的前提下,贷款机构也积极发放次级贷款。贷款机构不断降低贷款门坎,为了将次级抵押贷款出售给低收入者,不断创新次贷产品,降低贷款条件。实质上是贷款机构放松了风险监管,为日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随着后来利率的不断攀升,低收入阶层无法承受还款压力,从而导致大量违约。长期的低利率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助长了经济的泡沫。
此外,正常的经济应该是实体经济和货币的相对平衡,而美国人消费观念超前,属于过度消费,无节制的消费甚至浪费,为资金链的断裂一次又一次地增加压力。同时,世界市场上的通胀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波动和流动,使得大量热钱没有任何防备地到处流动,并大量涌入房地产业,使得房价泡沫越来越大,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2.金融全球化加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风险。20世纪70年代,生产的国际化导致了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海外投资迅速增加,促使跨国银行在海外开设大量的分支机构,以满足跨国公司全球范围资本流动的需要,这是金融资本全球化最原始的推动力量;同时,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各国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本全球化的产生。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许多拉美国家为了得到西方国家或者经济合作组织的援助来摆脱自身的债务危机,东亚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为了更好地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新兴市场国家为了加快市场化的步伐,纷纷推动金融改革和金融自由化政策。例如,为了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各国不得不放松金融管制,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取消外汇管制,实施利率、汇率市场化等,这大大便利了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并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说,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内在地推动了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此外,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消除了金融交易在国际间进行的一系列技术障碍和限制,使各国金融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越来越近,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的流动几乎没有限制,为金融资本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金融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质量,降低了其筹资成本,也推动了各国金融创新、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但是,金融资本全球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与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资本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已经成为常态,这是金融资本全球化最不利的影响。而且,一国经济和金融形势的不稳定通过资本流动的变动产生巨大的波及效应和放大效应,很容易通过日渐畅通的金融渠道迅速传递给所有关联国家。同时,金融资本全球化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使汇率制度选择困难。在金融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账户开放成为发展趋势,随着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一国将面临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稳定之间的明显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金融动荡或者金融危机。另外,金融资本全球化加剧了一些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在金融资本全球化背景下,资金流动加快,流动性过剩日益突出,资产证券化趋势盲目扩张。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
三、金融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带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的体制危机开始出现,重创美式资本主义
新自由资本主义宣扬资本主义和市场自由的普遍性,认为市场的自动调节是最优越和最完善的机制,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竞争,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实现充分就业的惟一途径,可有效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度。
新自由资本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的确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自由主义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1.不平等日益扩大,这种不平等性不仅存在于能体现劳资关系的资本主义分配过程中,也存在于整个社会中;2.金融部门越来越专注于投机性和风险性活动;3.出现了一系列的大资产泡沫。这些方面在促进经济扩张的同时也为最终的体制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大卫·科茨,2009)也就是说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理念之上的资本主义体制虽然恢复了经济增长,但社会财富开始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从而造成贫富差距拉大,同时由贫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也会日益激化最后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本轮金融危机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美国式资本主义已经从神坛上跌落下来。在今后10年里,新兴市场和中低收入的国家应该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革本国的经济政策方针,完善本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国内工业,不必特别注重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北欧模式、亚洲模式甚至新加坡模式等纷至沓来,将引发一场资本主义模式的新一轮竞争。
(二)政府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变化,经济体制调整力度加大
金融危机带来经济的萧条,因此各国政府开始重新重视和审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从中吸取教训。如巴西利用政府扶植的开发银行把信贷迅速地引向某些部门,作为其在危机推动下实行的初步刺激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在国有银行领域也采取了相似的做法。而西方各国都加强了政府在经济政策中的主导作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行大规模的刺激消费和需求的政策,同时为了抑制经济的继续下滑,优先保护大公司和大企业。
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金融危机的始发国家,大量的金融机构纷纷陷入困境,因此,在金融市场上,美国对大型金融机构紧急注资,购买大型银行的股票,同时财政部还公布新的金融救援计划,已修复金融体系,使信贷市场恢复信心。在消费品市场上,美国政府为了加强消费者的信心,刺激投资,实行了免费政策,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家庭进行减税支持,从而把更多的财富让渡于民,促进居民收入和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政府支出上,美国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出资鼓励消费者支出,降低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尽最大努力改善经济的低迷,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要求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事务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法独立承担全球发展责任。面对全球化的竞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并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竞争,还涉及到不同的意识形态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竞争。而美国一向喜欢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其他国家,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美国不再被看作是政策或意识形态的唯一标准。
例如,有条件的现金转移计划最初是在拉美制订并实施的。至于产业政策,30多年来西方在这一领域中所贡献的创新思维甚少。实践中很多的成功模式源于新兴市场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在国际组织问题上,美国和欧洲的声音与思想的主导地位日益下降。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一直是国际金融机构资金的重要提供国——的声音与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
所有这一切表明了发展议程方面的一项明显的转变。这曾经一贯是在发达国家产生的、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实施——实际上往往是强加于后者的一项议程。美国、欧洲和日本将继续充当经济资源与思想的重要来源,但是,新兴市场正在进入这一领域,并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巴西、中国、印度和南非等国在用于发展的资源和有关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的最佳实践方面,都不仅将成为捐赠国,而且将成为受益者。尽管世界上的很多穷人都生活在其境内,但这些国家就经济、政治和知识而言,已经在全球舞台上获得了新的尊重。事实上,发展从来就不是富人恩赐给穷人的某种东西,而是由穷人自己实现的。西方大国看来最终正在觉醒,认识到这一真理,因为这场金融危机对他们来说还根本没有结束。(《外交》,2011(3/4))
(四)资本主义开始步入资本过剩时代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初的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过剩引起的。因为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的积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资本家为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利润,他们在使用相对剩余价值榨取手段时,为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自身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导致社会上的商品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得到增加,而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必然导致商品销售市场的相对缩小,即导致了生产过剩。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实质是由资本过剩带来的。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生产和消费,造成市场上的虚假繁荣;另一方面在政策的带动下实体经济发展迅速,资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因此总是向利润率高的领域流动,因此这些实体经济可以引来大量的资本投资,这些投资者目的就是“以钱赚钱”。由于大量资本被投入到实体经济中,造成生产过剩,商品大量积压,不能及时收回资本,从而银行资金出现短缺,掀起挤兑风潮,先引发金融危机,资本家从银行贷款越来越难,只好低价出售产品,甚至销毁产品,普遍的经济危机就到来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缓慢地对传统实体经济的投资会由于风险的扩大和利润的缩小作用减少,使得过剩资本越来越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进入资本过剩时代。
[参考文献]
[1] 张小荣,赵绪民.从金融危机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
[2] 程恩富,杨斌.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生存与发展的影响[J].红旗文稿, 2010(11).
[3] 沈娟,何泽荣.国际金融危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 2009(12).
[4][日]高田太久吉.武萌,张琼琼摘译.国际金融危机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困境[J].国外理论动态, 2010(7).
1 《资本论》的贡献
1.1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1.1 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劳动价值论是由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曾经公开的称赞他是“最有天才的和最有创见的经济研究家。”[1]1662年,威廉·配第在其著作的《赋税论》
[2]中,第一次书面的提出了价值论,把商品的价值分为“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后来亚当·斯密吸在吸收前人的经济思想的基础上,以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部联系,极大的促进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含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3]
大卫·李嘉图在研究了已有的理论成果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其经济学说,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线,用价值论做主线贯穿于其全部理论之中。他从探讨斯密的价值论开始,选择性地批判斯密在价值论上的错误,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正确内容。马克思指出:“作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把交换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规定作了最透彻的表述和发挥。”[4]
1.1.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古典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他的著作代表的是无产阶级或工人阶级的利益,因此可以将他的劳动价值论理解为是对工人利益和意识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劳动出发强调劳动者的主体地位。马克思思想作为工人阶级思想代表的体现,亦是站在工人立场批判资本的必然——工人只能以自己的劳动生存于统治之下,也只能从劳动者的角度来审视其经济地位和关系,这与资本所有者必然要以资本的占有量来评价其经济地位和关系是一样的。
1.2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著作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分析是从评论18世纪中页的斯图亚特德观点开始,在其著作中系统的分析和批判了17世纪中页以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马克思认为重商主义者最早在利润形式上考察了剩余价值,而“斯图亚特是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体系的合理的表达者”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且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是资本家没有付出任何等价物就无偿地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或转化等各项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列林高度评价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剩余价值在社会经济中通常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
1.3社会再生产理论。
“不管生产过程的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他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马克思在其著作中通过这样一句话揭示了再生产过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资本论》通过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部分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在无国家干预情况下,市场正常运行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和一般条件,还在其中分析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2 《资本论》的影响
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前苏联经济学家菲尔德曼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创立者,他根据《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来建立起了经济增长模型。菲尔德曼于1928年发表《关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理论》这一文献。“作为一个忠实的者,菲尔德曼是从马克思有名的总生产分类公式开始的:……把这个公式稍作一些改动,就接近于我们根据成本(折旧、工资和薪水以及财产收入)而做的生产配置。”这一历史事件表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真正先驱,社会再生产理论实际上代表着一个经济增长模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给出的5年的扩大再生产过程即经济增长过程。
2.2 动态经济学。
卡莱次基将不完全竞争理论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先于凯恩斯创造了有微观基础的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宏观运行分析的宏、微观相统一的动态经济学,被学界誉为预见了“凯恩斯革命”。卡莱次基的垄断价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中包含的微观基础和动态分析方法远胜过凯恩斯的《通论》。从卡莱次基的理论可以看出他的经济学理论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卡莱次基学习的唯一经济学就是经济学。”——罗宾逊,1969。萨伊定律曾经长期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占有统治地位,而萨伊定律正是詹·穆斯买卖必然平衡的教条。马克思通过《资本论》中分析商品来证明了商品内在矛盾导致了买卖必然脱节,从逻辑上严密的论述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以此为基础否定了萨伊定律和穆勒教条。
2.3 企业理论。
企业不同于市场:企业内服从权威,企业外等价交换。这是两种不同的分工。
交易费用: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分工在于节约这类费用。
规模经济:资本通过价格低廉展开竞争,大企业有竞争优势。
企业制度的演进:包卖商—工场—工厂—公司,所有权与职能的分离。
2.4 制度分析。从科斯等人的阅历可知,新制度经济学的创造者,大多数受过马克思《资本论》的影响。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诺斯,1991)
2.5 创新理论。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从而闻名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影响颇大。 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熊皮特)实际上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创新机制的理论。熊彼特明显受到马克思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55页。
[2] 威廉·配第:《赋税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一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批判史。作为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思想理论,生态学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把生态学与相结合,充分吸收借鉴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思想,以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为核心,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集经济、政治和文化批判于一体的生态批判,开辟了资本批判理论的新维度。
一、生态学资本批判理论的经济维度
生态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自毁其发展根基的趋势,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形态,其理由有三。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资本积累,其手段是扩大生产和剥削劳动,其后果是经济的危机与生态的危机并存。生态学认为,资本积累、经济危机以及生态危机之间是有着内在关系的。至于资本与经济危机的关系,马克思已做过论述。在资本与生态危机的关系上,由于资本的自我扩张在经济的维度上没有限制,并且资本低估自然界的存在价值,因此,资本只有通过经济危机的形式来触及到生态维度上的局限性。在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的关系上,奥康纳认为,经济危机可导致生态危机,反过来,生态危机也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其二,资本存在新形态对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生态学认为,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的存在形态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石油资本、金融资本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带来的破坏性更大。奥康纳就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不仅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也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稳定;而建立在消费信用或抵押信用基础上的金融资本,“在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会带来债务、金融投机以及金融结构的不稳定,这些因素很可能会引发一场金融体制的危机。”[1]261奥康纳的这一观点也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所证明。其三,资本的全球化带来了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和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生态学认为,资本为了克服其自身扩张带来的生态危机和发展限制,必然会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向世界,把世界范围的资源纳入其生产体系,并为了实现由扩大再生产带来的剩余价值而抢占世界市场。因此,生态学认为,资本通过操纵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消费,把全世界都纳入到了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之中,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机遇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和技术,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挑战就是资本通过全球化也把自身造成的生态危机进一步全球化了,并且由于资本全球化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因此,进一步造成了南北的不平衡发展和世界环境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二、生态学资本批判理论的政治维度
生态学从其独特的生态危机视角来审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并将其提到与整个生态系统以及人的发展相联系的高度,得出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反生态本性及其根源于资本逻辑的结论。阿格尔在《西方概论》一书中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反生态性有过详细的描述,他说道:“资本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结构上的弱点导致了人们在其中不得不通过个人的高消费来寻求幸福的环境,从而加速工业的增长,对业已脆弱的生态系统进一步造成压力。”[2]486生态学认为,生态危机的问题不应该仅仅放在资本的维度上来加以审视,国家与自然界的危机之间也存在着非常深刻的内在联系。
为了说明资本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奥康纳提出了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的理论,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其生产条件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条件是一个关键概念,它包括劳动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空间以及外部自然界或环境。奥康纳认为,生产条件“它不是作为商品,并根据价值规律或市场力量而生产出来的,但却被资本当成商品来对待的所有东西”。[1]229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能够在政治上获得保证。但奥康纳又认为,从生产条件的这种政治化视域中来看,如果生产条件被忽视了即它们的生产性能力遭到了破坏,将会出现的不仅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问题,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危机或者执政的党和政府的政治危机问题。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市民社会中得以运行的,它身上还负载着意识形态的、社会的以及政治的冲突与妥协。同时也就意味着,国家保护资本家的利益的功能的实现必然会引发市民社会内部的各种复杂的斗争和运动。生态学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条件,以及生命本身的条件。所以,国家政权无视甚至保护资本对其自身的生产条件进行有计划的损害或破坏,致使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生态危机和社会运动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将不可避免。
三、生态学资本批判理论的文化维度
生态学认为,资本在积累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资本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领域的支配从而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来实现,而且受求利性的驱使,资本必将突破经济领域,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等社会领域的依赖、渗透和控制等来实现积累。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逻辑也从经济生产领域扩张到了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的部门中去。因而,人们的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也全部渗透着交换原则的资本运作逻辑,马克思的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形式的文化整体也在资本逻辑的侵蚀下逐渐被肢解。资本逻辑通过操控科学技术和人们的消费来为资本增殖服务,这必然会会对人们的社会心理、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层面的内容和要素造成冲击,以致技术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在资本的推动下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生态学认为,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里,不但人们头脑里只有可供销售的商品,而对人类的历史、道德、文化、科技和环境的知识一无所知,并且资产阶级政权为了满足个人通过高消费来追求幸福的异化需求,必然会扩大工业生产规模,以生产尽可能多的消费品。这必然会 带来对自然剥削的加强,从而给业已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压力。由此,生态学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也成了资本剥削自然、追求价值增殖的工具,具有反生态的特征。
很明显,生态学把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也作为自己资本批判理论的内容之一,并试图通过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和重构来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例如,莱斯和阿格尔就试图把人们的幸福追求从消费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来消除消费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奥康纳试图赋予人类的社会劳动以文化的和自然的特征,致力于探索一种能将文化和自然与传统的的劳动范畴融合在一起的方法论模式,从而使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中介的社会劳动具备一种文化维度和自然维度,构建起文化、劳动、自然三位一体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生态学资本批判理论的人文关怀维度
生态学认为,由于资本主义不能克服资本逻辑所导致的危机,又需要依赖危机确保资本逻辑实现,因此,其不得不采取扩大生产规模与操纵消费市场的途径。而其带来的结果却是人的进一步异化和生存危机。首先,资本所创造的大规模产品必须要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便通过制造人们的需求、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改变人们的消费观,以达到实现剩余价值的目的。资本所制造出来的需求是与人的真实需求相异的虚假需求,因此,生态学认为,在劳动异化的基础上,人的虚假需求进一步加深了人的异化。其次,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手段之一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态学认为,作为人类解放手段之一的科学技术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已经成了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工具,从自身解放的手段转变成了资本压迫人、统治人的工具。最后,资本扩大生产规模的另一个手段是全面加大对自然的开发,使自然全面资本化。生态学认为,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自然从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转变成了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水龙头”和倾倒废料的“蓄水池”。只不过是“这个水龙头里的水是有可能被放干的,这个污水池也是有可能被塞满的”。[1]296这样,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了,人从异化的困境走到了生存的困境。在此,生态学认为,受资本逻辑的支配,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消费、科学技术、自然界等都发生了异化,在这种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了资本逻辑的附属品。
生态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危机的社会,而且其依赖于危机而存在。在生态学看来,资本为追求剩余价值所采取的一切手段,不仅不能很好的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社会危机和人的生存危机,而且会使危机形势进一步加剧,因为资本具有自毁根基的趋势。所以,从生态维度出发,生态学提出了构建具有生态理性的、可持续的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模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了观察资本主义制度历史命运的最好窗口,无论是资本主义世界,还是社会主义世界,社会各个阶层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反思和总结这次金融危机。下面让我们从现实与理论结合的双重角度探讨其根源。
暗淡的“美国梦”
20世纪90年代初,剧变。此消彼长间,美国的富裕和强大使它成了各国人民追求的梦想。关于“美国梦”,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中美老太太天堂对话的故事,大意为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钱,上天之前,终于住上了买好的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几十年的大房子,上天之前,终于还清了贷款!”然而,2008年10月3日,美联社、路透社、CNN等媒体的一则新闻将答案揭晓于天下:原来,传说中那位美国老太太因为还不起贷款,面临被驱逐出家宅的窘境,最后居然饮恨举枪自杀!①
次贷危机发生一年间,美国超过100万所住宅遭银行没收,超过700万民众失去了他们的健康保险,超过400万民众失去了他们的养老金。英国女王证券投资损失37%,美国金融巨人接连倒下。各国政府为缓解危机,联手发起救市大行动,用纳税人的钱堵上金融巨头捅出的大窟窿,导致2011年债务危机。对于金融风暴的原因,有过度消费说,有华尔街金融集团说,有新自由主义政策说,有放松监管说。以上原因似乎都有道理,可是如果深入分析,它们仅仅是危机发生过程中某一个阶段、某一环节的具体因素。次贷危机能演化成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系统性危机,就不是某一个主体,如消费者、金融家、监管部门、政府任何一方能够独立承担起的责任。与此同时,西方各阶层中兴起了《资本论》热。有些人还亲自到马克思的故居向这位“千年伟人”致敬。德国马克思纪念馆馆长说:“我经常听到来这里的人们说:这个人说对了”。人们为什么认为马克思是对的呢?笔者将循着马克思的逻辑解析当今世界金融危机的根源。
以马克思的逻辑看金融危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二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购买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新自由主义政策下的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一点突出表现在金融经济过度发展所导致的结构失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及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实体经济的利润呈下降趋势。1965~1973年,美国制造业的利润率下降了43.5%,1978年又比1973年降低了23%。②在追逐利润的欲望驱逐下,资本纷纷向金融、资本市场转移,由此,资本摆脱了实体资本增殖过程中(G―W―G’)生产环节的束缚,直接从事“钱生钱”(G―G’)的连锁交易,一连串“金融创新”如CDO、CDS等,使虚拟经济疯狂发展。
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政府监管部门为什么不管呢?格林斯潘担任了18年的美联储主席,历届总统无论哪个党派都鼎力支持格林斯潘主张的刺激借贷、低利率、放松监管、金融自由化等政策,而美国财政部长也大多出身于华尔街。因此,政府本身就是金融资本的代言人和利益的捍卫者。在华尔街追逐利润的驱动之下,在美联储、美国政府的保驾护航与各大商业银行、投资基金、各国基金、投资者的联合参演之下,美国和世界的经济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越离越远,终成危险的“倒金字塔”结构,进入危机爆发的准备时刻。
世界经济“倒金字塔”结构中塔基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属于实体经济,2007年全球实体经济大约10万多亿美元,为全球GDP的1/5。第三层和第四层是虚拟经济。第三层是基础信用工具,2007年全球金融资产在230万亿美元左右,为当年全球GDP的4倍多。第四层是金融衍生信用工具,2007年全球金融衍生品规模已经超过了680万亿美元,差不多是当年全球GDP的13倍多③。美国虚拟经济更是疯狂发展,金融衍生品高于GDP的倍数,由1998年的2.9倍,上升到2009年的10.4倍。④
对此,日本学者稻盛和夫说“事情的本质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金融危机,正是上天为我们人类敲响的警钟。”⑤现实再一次证明了完全由资本主导的经济社会系统是危险的、不可持续的,资本主义远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终极家园。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生产领域,2000年美国工业资本的闲置率是29%,2001年就上升到36%,2002年后期已达37%,2008年9月为34%。在房产行业,美国2008年有1400万套房屋空置,比起1985年的740万套,差不多翻了一倍。这些房屋足够安置4000万以上的人居住。⑥因此,此次金融危机中,生产过剩依然存在,符合传统经济危机的表现。
另一方面,在消费领域,次贷危机还能用劳动者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来解释吗?对这些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们是透支消费,即把他们未来有可能挣到的钱,拿到当下来消费。换言之,这些低收入人群当前的收入水平是买不起这套房的,即当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不足的。因此,以过度消费和负债消费为特征的次贷危机,造成一种虚假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经济繁荣,掩盖了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事实。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办的《金融与发展》杂志公布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1%群体占有全国财富之比,20世纪70年代为10%,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为23.5%,2009年高达40%,而 80%社会中下层群体仅享有全国财富的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分配必然遵循资本的意志,以贫富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理论的现实回响:启示
马克思是对的。剧变以后,美国学者福山兴奋地断言:“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取得胜利的今天,历史已经终结。”而此次金融危机恰恰是“历史终结论”的终结。资本主义不是人类永恒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今天,虽然仍有自我调节和发展的潜力,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及经营管理的具体制度方法也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已走进了死胡同,走到了生产力发展的反面,失去进步性。
资本主义危机形态无论怎样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矛盾是根源。社会制度是决定性的东西,虚拟经济的恶性发展是金融危机的诱因,其根源则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就必然存在资本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就必然出现经济危机。只有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立足于内需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中国老太太虽然笑到美国老太太后面,但还没有笑到最后,高房价正在吞噬她的积蓄。要笑到最后,只有摆脱资本主义成分的侵扰”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有经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私有制的本性有可能带来虚拟经济恶性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动摇。保持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平衡,防止虚拟经济恶性发展。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城市思想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RF-BR-10-018A】
【注释】
①王佳菲:《揭开经济危机的底牌―透过〈资本论〉看新危机时代》,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②何秉孟,“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③朱炳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正在加速金融化和虚拟化”,《红旗文稿》,2012年第4期。
④宗寒:“从虚拟经济看西方金融危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⑤[日]稻盛和夫,梅原猛:《拯救人类的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⑥范强威,余斌:“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走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对话美国经济学家瓦迪・哈拉比”,《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