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就业培训总结

就业培训总结

时间:2022-11-28 05:2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就业培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就业培训总结

第1篇

(一)县委决策,政府行动

我县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产业受到强烈冲击,受多种因素制约,至使我县至今仍是国家重点扶贫县。20*年初,县委在谋划全县发展蓝图时,一方面将招商引资、强攻工业、发展城镇作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将劳务输出、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民向城镇转移步伐作为强县富民的重要策略。根据县委这一决策,县政府于20*年5月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三名副县长为副组长的“XX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局),主任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农业局、经贸委、就业局、政府办主要领导担任,各乡镇明确一名乡镇领导分管劳务培训工作,每个乡镇成立劳动保障所,其工作人员报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20*年6月出台了《关于做好20*年度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通知》;20*年7月制订了《XX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培训实施方案》;20*年8月制订了《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民工培训的通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推进我县农民工就业培训的进程,促进全县农民转移就业的工作力度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结合实际,制订原则

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按照《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动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县域大、人口多、劳动力转移任务重的实际,研究确定培训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按需培训的原则(即订单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二是坚持引导性培训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三是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城乡劳动者教育培训合理的层次结构,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四是坚持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三)明确目标,确定任务

做到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地培训是实现农业大县农民转移目标的重要手段。20*年,我县确定的培训目标:一是大规模提高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大规模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大规模提高农民工社会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根据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明确了培训目标和计划,实施了农民工培训工作“百、千、万工程”,即:通过培训使百名创业者进入“小老板”行列;县就业训练中心直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1000人;社会力量和用工单位共同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培训达到一万人。整个培训工作做到四个为主:一是培训期限以短期为主;二是培训形式以技能为主;三是培训内容以实用为主;四是培训方向以订单上岗培训为主。

(四)选准基地,形成机制

经省就业局批准,我们确定了以基础较好的县就业训练中心、县希望电脑培训学校、县技能培训学校等民办培训单位作为我县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同时,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XX县职教中心作为我县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的培训基地。县就业局组织的技能培训公共科目均由县职教中心负责实施,在县职教中心尚未配备相应的专业培训器材之前,由就业训练中心负责专业科目培训。

为了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作战优势,我们形成了相应的培训机制。首先,由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培训办公室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各自的工作并负责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内容的审核和经常性监督管理工作。其次,各乡镇政府负责被培训人员的选送,确保培训对象落实到人,并把这项工作列入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内容之一。三是县政府各部门形成协调合作机制。如:县农业局负责阳光工程的项目方案拟定和组织实施,建立项目档案;县科技局负责对农民实用性技术培训的指导;县经贸委、建设局、环保局和工业园区办公室负责做好用工单位接收和服务工作,及时提供用工信息;县就业局负责统筹协调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就业安置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落实补助资金的筹措和工作经费安排,监督检查资金使用并制定资金管理方法;县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各类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县物价部门对培训人员收费实行监督;县就业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就业培训工作统筹安排,建立统一、有序、规范地实施培训计划和工作机制常规动作等。

(五)打造平台,注重实效

一是把培训班搬到农村乡镇。为了就近就地为广大乡村劳动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我们采用把培训班搬到乡镇,通过乡镇劳动保障所把技能送到农民家门口。二是把培训班办到企业中去。为了积极推进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巩固招商引资成果,努力为县工业园企业用工提供服务,我县把就业培训工作与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与企业联办培训的机制。20*年4月1日,县劳动保障部门组建“企业用工服务办公室”,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制订企业招工计划,协助企业招工,协调招工事宜,提供劳动力服务,帮助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等工作,为企业就业、培训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利用园区企业的场地、设备、技能指导师资,与企业联办农民工技能培训班,20*年,我们采用上述办法,有效地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农民工。

(六)保障经费,规定待遇

我县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和县本级财政安排的配套经费。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单位不得收学员的培训费用。所有培训费均从上级专项经费和县财政配备经费中解决。为了巩固我县招商引资的成果,更好地发挥劳动力资源配置在招商引资中的促进作用,县政府对城乡劳动力统筹培训后被县内用工单位吸纳的人员,实行下列优惠办法:(1)劳动者全程免费培训和免费介绍职业;(2)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培训人员培训期满后在本县企业受聘的,前三个月内最低工资每月不得少于350元。并强调提出:用人单位在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前提下每月不得少于210元。若所发工资低于每月350元底薪者,其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3)凡经培训的人员被县内用人单位吸纳后,均给予一年的社保补贴。(4)经县领导小组批准后,农民工就业培训中确需开支的其他费用,均由财政负担。

在学员待遇方面,我们规定:所有学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由县就业局统一发放结业证书,同时,也可参加全国通用技能等级考核,获得全国通用的技能等级证书;阳光工程项目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发给结业证书;学员结业后,由XX县就业局职业介绍所和县级教中心负责全部推荐就业,就业去向以本县工业园区用人单位为主;学员到县外就业,不受限制,来去自由;本县用人单位招工时凭结业证可优先得到安置和享受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待遇。

二、我县当前农民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的部门和乡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缺乏劳务经济观念和劳动力培训社会化服务观念。没有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当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资源来开发,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不强;县乡配套投入能力有限,致使基层农民工培训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二)农民要求培训的积极性还不高、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还不够强。有的农民存在着“故土难离,不肯走出去;温饱即满,不愿走出去;没有门路,不会走出去;缺少技能,不敢走出去”的落后思想,甘于贫困,甘于落后,缺乏通过培训走出去打工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在培训方面舍不得花时间和金钱。

(三)资金的缺乏仍是阻碍当前我县大规模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重要因素。我县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从20*年开始启动,当年投入到培训方面的硬件建设资金及培训经费尽管达38万元,但仍明显不足,大部分经费需通过到省就业局投标解决,县、乡两级因财政紧张很难全部落实解决农民工就业培训配套经费。

(四)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低影响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农民工多数是通过亲带亲、邻带邻、友带友的方式到外地务工,有的甚至是个人盲目瞎找,没有经过系统的择业指导、就业培训,不具备针对性、适应性的劳务输出能力。而这些人由于组织松散,很难集中开展培训。

(五)技能性培训师资贫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人才:如制造业、纺织缝纫业、机械电子业、电气电焊业、计算机软件开发业、养殖畜牲业等方面的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因本地工业不发达而纷纷到沿海发达地区创业和参与经济建设,从而给我县农民工技能培训方面留下不少师资难题。

(六)就业培训的“硬件”建设滞后。我县现有培训农民工的场所小、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很难适应城乡统筹就业培训的需求,难以发挥“一站式”全方位培训服务功能。

(七)职业教育滞后。目前我县作为一个拥有百余万人口的大县,无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仅一家,职业中学、职教中心等机构,目前从事的教育也都是一些常规性、课本式的教育模式,其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无法承担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

三、关于农民工培训的几点建议

通过一年多来实践,笔者认为: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必须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满足城市和企业用工需求为重点,以内转、外输为基本途径,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保障,努力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面向市场、服务企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格局。

进一步强化领导,推进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广、量大,行业和工种多,仅仅依靠几个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是难以完成这项使命的,必须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目标,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产业来抓。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具体问题,并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加强督促检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绩效作为相关部门和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上的质量、上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广告舆论,在全社会营造“打工致富”、“创业光荣”的浓厚氛围。同时,通过典型、示范引导,使广大农民切实认识到“外出打工能挣钱,参加培训挣大钱”,从而使农民树立全新的就业、培训观念,对自身参加培训充满热情、兴趣和责任,提高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投入性。

三是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加快我县劳动就业培训机构建设,建立以就业培训和公共职业介绍为一体,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相结合的大型培训基地,为农民工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按照“六到位”要求(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经费、场地、工作和制度)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有条件的乡镇可在行政村配备劳动就业协管员,以便更有利于摸清我县的劳动力资源情况,逐步形成县、乡、村农民工培训三级网络。

四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资金资源,落实农民工转移培训专项资金。将阳光工程,工业基金中用于安排企业人才用工培训方面的资金,现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同级财政安排对农民工实施免费培训的资金一起整合在一起,集中使用,便于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第2篇

为进一步加大就业培训管理力度,推动培训提质增效,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人社系统就业培训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巡视督查整改要求,深刻汲取就业培训领域腐败案件的深刻教训,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持续整治就业培训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聚焦培训质效、弱项短板和监管漏洞,集中整治全区就业培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破解权力运行与监督制约难题,构建科学化管理、常态化监管、高质量发展的就业培训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就业培训生态环境,推动全区就业培训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二、治理重点

坚持问题导向,以推进培训提质升级、规范培训实施过程、强化培训监管、提高培训质效、规范公职人员履职等为主要内容,聚焦2019年以来通过就业创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开展的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返乡创业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补贴性培训开展系统治理,主要包括培训计划任务落实、承训机构(含企业,下同)虚假培训、培训过程造假、培训监管不严、培训质效不高、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六个方面。

三、工作步骤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自2021年4月至12月分宣传动员、查摆问题、集中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实施步骤详见《市区就业培训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计划表》(附件)。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党委政府主导、牵头部门主责、纪委监委主推”的工作思路,把开展系统治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经常性手段。区人社部门是开展系统治理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带头下“深水”,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汇报,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推进工作。同时建立领导小组统筹系统治理的动员部署、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工作,加强与同级财政、审计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联动合力。

(二)明确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把系统治理“专”起来抓,拿出“专”的精神,保持“专”的力度,坚决克服过关思想、畏难情绪、精力分散等问题,一抓到底、终端见效。要加大系统治理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关注度与知晓度。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勇于刀刃向内,引导领导干部带头找问题、抓落实,全面摸排查找问题线索,坚决反对“走过场”“做虚功”等形式主义。按照全市系统治理周调度的工作要求,区专班各工作组应按要求报送工作进度。

(三)落实监管,务求治理实效。区人社部门要开展内部审计检查,迎接市人社局抽查。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努力实现承训机构全覆盖、培训人员全实名、培训过程全监管、培训资金可追查,切实提升就业培训监管水平。要对查找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堵塞制度漏洞,构建防腐拒变的长效机制。从问题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点位进行全面梳理,与现行制度规定紧密衔接,确保制度建设系统完备、逻辑严密、操作性强;从权力运行程序着手,对每个点位、岗位深入分析研判,从严格监管、权力制衡、追踪溯源等角度健全制度执行保障机制。

第3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主题为“提高你的再就业能力”的再就业培训新计划

按照国家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部署安排,为帮助更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劳动保障部在总结第一、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的基础上,于近期启动了主题为“提高你的再就业能力”的再就业培训新计划。在2004-2005年,对800万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60%;对其中的60万人开展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80%,创业成功率达到50%.

新计划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劳动者就业再就业需要,充分发动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目标,以强化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线,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和培训经费为保障,尽快取得培训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实效,帮助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主要内容是: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完善社会化培训网络。按照“条件公开、申请自愿、公平竞争、合理布局、择优认定”原则,依托培训质量较高、促进就业效果显著的教育培训机构,定点开展再就业培训。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对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要提供政策、技术和经费支持。

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培训对象特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向培训机构定期通报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其合理确定培训专业,开发实用培训项目。建立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的信息联络渠道,为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定单,为用人单位提供培训菜单。对青年失业人员,可鼓励其参加中高级职业资格培训和新职业的培训;对大龄就业困难群体,可与实施再就业援助同步,组织其参加岗位适应性培训;对妇女培训对象,可结合发展第三产业和开发社区服务业岗位,鼓励他们参加实用技能培训。

三是进一步落实和使用好培训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果。从各级财政促进再就业资金中逐级落实培训经费,协调有关部门根据培训成本制定合理的补贴标准,根据培训质量和促进就业或创业的实际效果,确定经费补贴的依据。各地可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培训经费的补贴模式。有条件的城市,可采取个人垫付或政府发放培训券等方式,由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公布政府经费补贴的职业(工种)目录,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结束后持相关资料兑现培训经费。

四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全面提供创业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及其他就业群体,开展灵活多样的创业指导和培训。加强诚信教育,从2004年开始,在各类创业培训课程中推广《诚信教育大纲》。依托上海创业培训师资进修中心和国家创业示范基地,加快培养创业培训师资。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与小额贷款等再就业优惠政策整体联动的工作模式,经过论证的创业计划书可作为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的凭证。建立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对创业者提供创业、开业和经营过程的全程指导和咨询服务。支持创业者自发成立的小企业协会等组织的工作,培育创业孵化基地。

五是大力组织实施远程培训。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建立远程培训平台,通过卫星数据技术、互联网络技术以及广播电视和函授相结合,集成国内外优质的培训课程,面向全国组织实施远程职业培训。各地可结合实际,设立远程培训辅导站点,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和社会其它人员参加培训。

第4篇

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就业培训好 可惜机会少 --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职业指导是再就业工程的金钥匙

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之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下岗职工,应采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一类是:下岗后能很快适应,感到下岗是一个好机会。他们对再就业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得到一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应该给他们提出高要求,准确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在新环境中锻炼自己,推荐又创造性的工作而且使其在原企业中无法发挥的新职业。

第二类是:下岗后心理不平衡,带着情绪找工作,且时常抱怨,爱发牢骚。应给他们说的机会,实在的对待,引导其正视自己,了解人才劳务市场,帮助其学会考虑问题,推荐一份具体性的工作。

第三类是:家里有一些具体困难的,他们对工作选择不挑剔,只要离家近,不上夜班有休息日,能顾家就行。因此他们不难找工作,如保洁工,值班员,他们都能很快接受并干好。

第5篇

再就业培训好可惜机会少--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职业指导是再就业工程的金钥匙

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之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下岗职工,应采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一类是:下岗后能很快适应,感到下岗是一个好机会。他们对再就业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得到一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应该给他们提出高要求,准确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在新环境中锻炼自己,推荐又创造性的工作而且使其在原企业中无法发挥的新职业。

第二类是:下岗后心理不平衡,带着情绪找工作,且时常抱怨,爱发牢骚。应给他们说的机会,实在的对待,引导其正视自己,了解人才劳务市场,帮助其学会考虑问题,推荐一份具体性的工作。

第三类是:家里有一些具体困难的,他们对工作选择不挑剔,只要离家近,不上夜班有休息日,能顾家就行。因此他们不难找工作,如保洁工,值班员,他们都能很快接受并干好。

第6篇

2014年,__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等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统筹城乡就业为主线,积极推进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实施就业民生工程,主动作为,创新创造,争先进位,超前谋划,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就业工作新突破,为__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我区城镇新增就业9493人,占年计划4800人的198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09人,占年计划2200人的123%,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90人,占年计划500人的 278%;为125名城乡创业人员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148万元; 2163人就业援助对象符合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条件,发放社保补贴480.04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82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94人;创业培训目标任务数120人,完成180人,完成率150%;创业意识培训任务数100人,完成164人,完成率164%;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5000人,占年计划13000人的115%;为535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230.85万元,支付培训补贴58.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本年度为95家困难企业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发放稳岗补贴279.88万元;为我区8家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见习人数102人),发放大学生就业见习补贴18.36万元;为加强城乡劳动力资源动态管理,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在去年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年度在全区开展城镇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完善我区劳动力资源库建设。截止2014年11月21日我区农村劳动力登记人数343868人,其中男性188226人,女性155642人,本地转移就业13609人;城镇劳动力录入数据库为7044人,各乡镇街目前正在调查造册导入系统中。

(一)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运用市场手段丰富创业项目,增加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形成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二是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操作程序,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创业的作用,提供创业服务指导和后续服务。

(二)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一是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对有特殊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继续开展大学生就业援助月活动,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二是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体系,巩固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拓展公益性岗位开发范围,确保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就业。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就业,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巡回服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加强创业就业培训。一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改革现有培训模式,发展市场对就业培训的决定性作用,初步建立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社会化开放式就业培训体系,开展“就业培训进园区、进企业,创业培训进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活动,实现就业培训以“4050”人员为主向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劳动者为主、以初级培训为主向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为主、以低端产业从业人员为主向以高端产业从业人员为主的“三个转变”。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二是定点培训机构的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三是探索培训目标考核和绩效评估工作机制,按照属地原则,对本乡镇劳动者培训意愿和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下达培训目标。四是建立在线实时监管信息化系统,依托全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建立开班受理审核系统,学员实名制信息系统,考勤管理系统,实时视频监视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网上一条龙审批,提高审批效率,防止申请人与审批人员直接接触,审批行为全程留下痕迹,实现用信息化手段防控风险。

(四)提高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服务水平。一是提高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水平,搭建更加便捷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满足各类就业群体通过市场就业的需求和企业的用工需要。二是拓宽区域合作,逐步将区域合作范围扩大到相邻区(市)县,切实缓解我区部分企业用工不足的状况。

(五)完善就业实名制动态监测。一是对我区户籍劳动力、外来劳动力及本区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就业实名制调查,完善全区就业实名制基础工作。二是建立用人单位招录人员就业登记备案、就业实名制网上登记管理、企业人力资源信用等级管理、就业实名制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实现全区登记失业人员及单位用工状况实名制的动态管理。三是通过就业实名制统计分析系统实时掌握全区企业用工情况和变化趋势,预报人力资源市场紧缺岗位或过剩岗位,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理性择业。

(六)做好失业保险发放管理。一是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稳定就业功能。二是保障失业人

员的基本生活,重点做好被征地农民失业保险待遇的核发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做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医疗保险代缴,价格补贴发放和非本市户籍农民合同制工人生活补助发放工作,保障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七)加强就业调研和政策宣传。一是围绕完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开展调研,尤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不断完善就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提高全县公共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二是运用全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广泛宣传现行就业政策,提高广大劳动者对就业政策的知晓度,实现就业扶持政策应享尽享。三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宣传我县就业促进的特色亮点工作,鼓舞士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7篇

一、基本情况

*镇有1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有人口18000人,是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国家级的综合实验示范镇,总占地面积42.3平方公里。现有入区企业68家,工农业总产值12.8亿元,人均纯收入7468元。目前有镇成人学校一所(是市级镇乡示范校),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村校16个,其中有15所通过了区级达标验收。

二、坚持成人教育紧贴经济办学,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多年来,*镇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一直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为使镇成人学校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尤其是满足农民就业培训的需要,并与小城镇建设相适应,上年*镇在成人学校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20多万元,完成了校舍内外装修,线路改造,建成了较标准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室,配了部分新计算机,增添了办公设备,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办学效益的提高。共开展了文化.体育.娱乐.法律.法规等知识的比赛和咨询展览等教育活动40余次,开展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培训班近30余期,举办农民现场就业洽谈会13期,有3200余人次参加现场就业洽谈会,共安置就业1100(含4050人员)余人次,使成人教育真正做到了紧贴经济办学,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

为了提高农村党团员.干部及村民的政治法律素质,增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强化干部廉政.勤政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团员在农村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农民遵纪守法,用公民道德纲要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1.请区里的有关专家来校给村干部上“法规”和“怎样当好农村干部”课.使村干部达到真正的知法.懂法.依法.守法.勤政为民,当好人民的公仆。

2.带镇校电教设备利用村校场地,请镇司法部门和人大主席到村校给村民讲《土地法》.《合同法》及民主与集中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教育农民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力,用公民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通过放录像、光盘、现场教授指导和收看网络知识、开展其它活动来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

(二)抓好绿色证书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

1、通过绿色证书培训,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尽快实现增收致富。在区教委成职科和区科委的支持指导下,*们积极开展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工作,每年约有50余人获得初级等级证书,截止到目前全镇共有800余人获得了绿色证书,这些人大部分在各村成了种养植(殖)能手和致富带头人,为村镇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各级的作用。

2、抓好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为使农民摆脱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种植困境,引导其转入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及深加工生产上来,提高经济收入。*们坚持以科技推广项目为主,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在种植业方面,*们针对本镇的“万亩花生新品种引进培育及新技术推广工程”请了两位山东花生研究所的专家常年轮流在本镇授课,并以30亩的花生试验示范基地为实践课堂,指导种植花生的农户。经过近两年来的培训和现场指导,*镇的万亩花生新技术推广工程已基本形成,亩产量比原来增长75——110斤,1.1万亩花生按平均每亩增80斤计算,可增产88万斤,仅此一项农民可增收176万元。其它经济作物也收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养殖业方面,*们针对养殖户技术掌握的实际,以奶牛.肉鸡饲养培训为龙头,随时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来校上课现场指导,目前奶牛,养鸡户已达535户。养殖业收入占一产比例达到58.6%,比原来提高了11个百分点。

(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的飞速发展,入区企业迅速增长,为农民就业创造了很多机遇,农业结构的调整,又给农民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越来越多的农民或是走出家门务工或在家里搞起了服务业,但事实表明农村劳动力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如何能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政府的头等大事。对此镇成人学校与镇社保科密切配合,对全镇剩余劳动力进行了细致摸底,分类建立了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20*年初制定了北房镇三年农民就业培训规划和当年实施方案,成立了有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农民就业培训”办公室,各村校设立了一名就业指导员,每50户设一名协办员。这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镇成人学校为中心的就业培训网络。

在培训思路上,*们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富裕农民为主线,以农民终身教育培训为核心,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农民素质教育,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对农民进行观念转变和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科技文化知识和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及科技致富带头人。

在办学方法上,*们利用现代电教手段,采取“上靠”.“横联”.“下幅射”的办学方式,在办学效益上,求真务实。

(一)拓宽培训渠道,转变农民的就业观念

农民要想致富就必须先解决就业观念问题,只有观念更新了才能激发他们吃苦耐劳,不等.不靠.不要,勇于进取的精神,才能实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针对农民存在的时间观念淡薄,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组织纪律涣散等问题。一是利用镇村广播、报刊、及网络传播等形式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二是进行就业前培训:(1)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使农民真正懂得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谁抓住了时间谁就抓住了机遇,失去时间就等于失去机遇。(2)进行“小钱积少成多,十元钱可当成大老板”的教育培训,教育农民不怕挣得少,只怕挣不来,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3)进行组织纪律观念培训,教育农民知道任何一个部门、一个企业如果每个人都没有组织观念,那么这个企业就不能发展,就不能生存。(4)进行《企业求职秘诀》.《求职的心里状态》等求职知识的培训,为农民就业应试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利用行动咨询和身边的典型事例对他们进行教育,做到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在干中自觉转变观念,更新意识。四是利用镇区企业招聘机会,让农民了解企业进行自*推荐,在双向选择职业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自*价值,从中得到自*教育。

(二)强化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创造就业条件

为了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让其掌握一至两门就业本领,*们做了如下工作:

1.根据企业人才需要一是开展定点.定向.定单式培训;二是镇里制定企业吸纳农民就业的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创造条件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为保证学校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镇里每年保证20-30万元的培训资金拨放。

3.与区劳动局培训科协作,提供职业教师来源,联系上级有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考核办证。

通过以上的措施保证,一年来,经过上下共同努力,*们开办了编织班(2期);计算机班(a班b班各1期);缝纫班(2期);叉铲车班(2期);烹饪班(1期);美容班(1期)养牛技术证书班(1期),参加人员多达990余人,经考试合格领到技术证书的680余人,通过各种渠道安置就业人员800余人。今年已开办了礼仪班第一期,畜牧班一期。目前还有美容班、叉车班、电工班300余名学员正在学习之中。

通过各种技能培训,*们深深地认识到,这种培训贴近农民,快捷实用,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有的学员拿到证书后感慨地说:“*们感谢政府和成人学校为*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们这些年轻人,不懂技术将来就不能生存,通过学习确实受益不小,*打心眼高兴”。

一年来,*镇成人学校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利用现代电教设备以“服务农民,帮民致富”为办学宗旨,办学效益较为显著,去年1人被市评为先进个人,镇成人学校也被区精神文明办公室评为先进集体。

三、农民培训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1、此项工作由镇成人学校和镇社保所等部门联合开展,基本形式是成人教育搭台,各部门唱戏,但成人教育一直没有正规的编制,面社保所人员又非常紧张。镇社保所编制6人,分别负责全镇的劳动监察、就业指导、农民培训;大病医疗统筹、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失业人员管理、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民政、残联、老龄化管理。建议是否可以从现有的教师队伍超编人员中,选择优秀适用人材,补充到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中来,在人员构成上,最好能设一名校长,一名教学管理人员,一名电教专任教师和一名综合科教师,这样还可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并可以做好对村级成人学校的管理和指导。

2、经费问题:各级政府对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投入力度的逐年加大,这是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农民参加培训时全部免费,费用由各级政府承担,其中区财政负担培训费的60%,镇财政负担培训费的40%,同时镇政府还负责学校的建设,设备的更新,教学管理及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建议加大对乡镇农民就业培训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经费上给予进一步的支持,是否可以考虑将区补的40%直接补到办学的乡镇,以调动各乡镇办农民就业培训班的积极性。

3、训与就业未能完全对接。除服装定制及编织班为定单式培训外,二、三产业的就业率为60%,尚有部分培训人员仍未实现完全对接。这个问题只能靠*们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用工需求,使职业技能培训与产业渗透相结合,逐步拓宽富余劳动力培训内容。同时进一步提高富余劳动力培训层次,通过技术提升性培训、订单式培训、技术含量高的培训来增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市场中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深挖岗位需求、提高培训就业率。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网。

随着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广大农民对知道的渴望,都为*们今后的各种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们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民培训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信息网络系统,根据本镇实际需要,安排出收看目录,定时组织有关学员进行收看,并继续开展计算机培训。

2、成人学校直接录制一些与农民实际需要有关的专家教授讲课的内容,比如树莓的栽培种植技术等,利用电教投影仪巡回到各村校播放,组织农民收看,使农民不出村也能接受培训。

第8篇

一、主要工作

(一)全面完成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县全面完成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并于**月份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荣获优秀等次。

(二)抓好2**年贫困村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去年**2月底自治区下达我县**年度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个,其中村屯道路**条2**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处,总投资25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自筹资金9**.**万元。项目于元月动工建设,至**月底已全部竣工并通过县级验收。

(三)认真组织实施2**9年上半年项目

1、村屯道路及人饮工程项目。5月底,自治区下达我县基础设施**个,其中村屯道路**条**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处,总投资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现已完成项目测量设计,公示公告工作已完成,待招投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

2、沼气池建设项目。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县贫困村沼气池建设**5座,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已将任务分解到各镇(乡)。据统计,已动工**座,完成投资**万元,力争**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3、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自治区共下达我县培训资金**万元,培训任务**人次。我办分别与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县劳动局、县林业局联合举办各类农村技术培训班**期,培训**人次,共投资经费**万元;计划**月份再举办**期培训班,培训**人次,投资**万元。

4、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5**人,培训经费**2万元。培训工作由培训基地 ----县职业校技术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县职业技术学校正在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5、扶贫到户贷款项目。今年我县共争取扶贫贷款**万元,共贴息**5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目前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办引进福建客商投资25**万元在**镇**村创办**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投产后年实现产值**万元,年创税利**万元,同时可安排2**名贫困村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

(五)抓好外资扶贫项目建设。积极与世界宣明会援建的**乡**村委卫生室建设和**村委洞村屯人畜饮水项目建设,两个项目共投资**万元。

(六)抓好联系点工作。深入联系点——**镇保应村开展工作,协助抓好植树造林和“五个一”工程建设。

二、存在问题

1、扶贫项目资金矛盾突出。一是扶贫资金难以满足我县贫困村实施项目所需的资金。二是项目配套资金不足,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规模质量和速度效益。

2、项目后续管理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村屯道路及人畜饮水工程建成后管护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项目效益的长期发挥。

三、下步工作计划

1、抓好项目的实施工作,搞好项目库的建设。认真抓好2**9年第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组织实施,对项目实施加强管理、质量监督及检查,确保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积极做好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的申报工作。

2、抓好以优良品种桑和良种木薯种植为主的重点产业开发项目实施及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3、认真实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努力探索一条培训基地、中介组织和用工企业共同搞好转移就业培训的路子。

4、抓好扶贫到户贷款项目的组织实施,积极向上争取扶贫贴息贷款扶持我县扶贫龙头企业。

5、严格按照财政报账制的规定,管好扶贫资金,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

第9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许昌县尚集镇位于许昌市区北部,共有26个村庄,8976户;现在被征地的村庄有22个,约7805户;现有耕地面积3466.67公顷,人均耕地1.26亩。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40份,有效问卷324份,回收率85%,有效回答率95.3%。

应答对象中的年龄在21~35岁的占33%,36~55岁者占40%,56~70岁的占27%。文化水平以初高中为主,初中文化占42.5%,高中文化占27.5%。家庭劳动力以2个为主的家庭占57.3%,3个劳动力的家庭占23.2%。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分析

1.男女比例

男:173人,占53%,女:151人,占47%。

2.被征土地的比例

尚集镇失地农民中土地全部被征收的约有1155户,1/4土地被征收的约有3325户,1/3土地被征收的约有3325户,其余为1/2土地被征收的约有54户。

3.土地被征用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61%的失地农民都是被政府强制征用,4%是与用地单位直接协商,35%是政府出面协商。被调查的失地农民共失地991.7亩,估计尚集镇农民共失地23891.1亩。

4.失地后农民的生活水平

失地后农民总体生活水平持平或下降,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给自足,生活成本较低;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随着物价上涨,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据了解,有些失地农民利用土地补偿金自主创业,生活基本稳定或者有所提高。还有一些失地农民失地前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保障生活,现在土地被征收,来源被切断,所以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相内容内容详见下图:

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1.失地后有关部门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的帮助

由统计信息可知(参见下图),相关部门几乎没有做任何事情去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数量相当少的一部分就业安置农民,短时间内就下岗,农民基本上以自谋职业为生。据调查显示,失地后农民基本上和以前的生活状况一样,绝大多数都是继续外出打工。约有33.3%的失地农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状况表示一般满意,33.6%的失地农民不太满意,只有1.54%的失地农民对现在的状况比较满意。

在对政府有无必要为其提供免费培训方面,64%的失地农民认为政府非常有必要为其提供免费就业培训,18.6%的失地农民认为有必要,4.7%的失地农民认为不必要,6.2%的失地农民认为完全没必要。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失地农民还是希望政府提供一定的就业培训。一直以来,农民都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相对落后的群体,失地后,政府理应为他们增设培训辅导及就业引导,在土地需求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这不仅顺应了广大农民的需求,也是现今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详见下表。

2.失地后农民希望的就业安排形式

失地后,虽然有大量补偿金,但只有12.54%的失地农民不愿意工作,绝大多数希望被安排就业。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都是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涉及到国土资源、财政、以及城市规划等相关部门,这就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详细统计数据见下图:

三、社会保障问题

据调查显示,只有23.5%的失地农民有领取过最低生活保障金或者现金补助。政府为失地农民提供的保障措施也只是提供一次性的土地补偿金和部分低保,而且补偿金的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只有16.88%被完全落实,21.25%落实一半以上,13.13%是完全没有落实。

1.征地后政府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相关宣传

失地前,大多数农民不清楚失地后享受什么社会保障,也没有意识去了解。失地后,社会保障工作不到位,低保覆盖面较窄。一部分原因是社会保障工作在农村开展的较慢,普及面较窄,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低,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等不甚了解。一开始许多农民只是在等征地单位或政府主动给与,希望政府帮助他们参加社会保障。

2.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于面朝黄土的农民,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脊梁,倘若失去土地且合法权益又没有得到相应保障,他们该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调查显示,20.5%的失地农民会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5.8%选择保持沉默,39.4%选择从众,0.25%选择使用暴力,其余的则选择通过相关部门来调解。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尚集镇失地农民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就业方面,相关部门没有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方面,政府对征地后社会保障工作的相关宣传不到位。

调查过程中,笔者对失地农民提出了一些关于他们权益保障问题的建议。

一是土地补偿金尽快落实,青苗补偿费能适当提高。

二是60岁以上的老人能够全部无条件的享受低保。

三是失地后,就业保障应该引起政府重视。有些农民失地后无工作,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应为农民提供招聘信息或一些就业培训。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为重点,以扩大就业、提高收入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协调配合”的原则,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培训转移与就地转移并重的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对促进全方位就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齐抓共管。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引导和扶持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共同做好指导、服务、检查工作

2.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我县具有培训资质的机构为主渠道,充分调动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3.按需施教,扩大就业。根据我县劳动力资源现状搞好劳动力市场分析调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工会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就业的效果。

二、培训内容及机构

(一)培训对象

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条件的人员,身体健康,年龄在16周岁至50周岁之间,参加预备制培训学员年龄可放宽至15周岁,参加困难企业在岗培训的职工年龄可适当放宽。

(二)培训类型、时间、方式及要求

1.技能培训(含预备制培训):实行长短结合,开展时间一般为实际天数至12个月,其中,针对“两后生”的预备制培训,培训时间为6—12个月。订单和定向培训,培训时间结合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需求合理确定。其他技能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5天,具体培训课时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工种需达到的规定课时为基础,在合理范围内核定,培训期间每天培训课时不超过8课时,时间超过一个月的长期培训,每月应适当安排学员至少休息2天。技能培训每班不应超过60人。

2.创业培训:创业培训分为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和EYB(扩大你的企业)四个阶段的培训,每班不得超过30人。其中,GYB培训时间为3天,培训学时24课时。SYB培训时间为10天,集中培训学时80课时。IYB和EYB培训时间为5天,集中培训学时40课时。SYB、IYB、EYB培训对培训合格学员的后续指导服务不少于6个月,半年内每周向学员提供不少于8小时的咨询指导服务。

3.企业职工在岗培训。由企业依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对在岗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具体培训课时以国家职业标准职业工种需要达到的规定课时为基准,结合用人单位和就业岗位需求,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合理范围内核定。培训相关要求按上级有关要求执行。

(三)培训机构

凡3个月以下的短期培训,原则上主要由县内具备培训资质的县职业技术学校、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承担。3个月以上的就业培训,原则上统一集中到县培训基地进行培训。

三、实施方式

(一)生源的组织。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目标任务的通知》(从府办发〔2012〕32号)要求,结合本地劳动力资源情况积极组织劳动者参加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向广大劳动者宣传、鼓励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劳动者的意愿和培训专业,由户口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进行报名登记,核实其基本情况报县就业局审核同意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统一组织到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培训对象的车费按有关规定给予补贴。

(二)申报开班计划。培训机构必须在开班前10天将开班计划报县就业局审核。审核内容:培训机构资质、办学条件、教师师资、培训教材、培训农民工、培训工种、培训目标、培训地点、培训时间、课时安排等。原则上开班每班不超过60人。

(三)加强监督检查。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后同意开班的,在开班期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要协调县纪检监察、财政、工会等部门组成专项监督检查组开展检查,及时记录培训机构培训和监管情况,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如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将取消该班计划,并通报批评。

(四)检查验收。采取检查项目档案、走访培训对象、抽样已转移的参训对象进行核实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考试与考核。参加技能培训的学员都要参加考试,考试合格者由培训单位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对参加培训并有鉴定要求的学员,职业鉴定机构要积极提供技能水平评价服务,鉴定合格的要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并予以记载,并纳入数据库管理。

(六)网络监管。在培训期间,培训机构要及时将培训资料录入农民工技能就业培训网络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网络的监管作用。

(七)资金拨付。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要及时将培训资料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经财政部门复核无误后,按规定及时划拨培训补贴资金给培训机构。

(八)经验交流和奖惩。各乡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收集、分析和总结推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规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对工作不力,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部门和个人将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

第11篇

一、工作思路

2015年,我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思路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为核心,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中心,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以青壮年农民为对象,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移民安置任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二、目标任务

(一)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各移民乡(镇)学校要以社区、居委会、村组干部为骨干,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开展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全年各乡(镇)集中教育培训不少于4次,完成职工教育培训2500人次。

(二)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密切配合县移民扶贫、住建、人社、农业等部门,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全年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3000人,其中技能性培训2000人,引导性培训1000人,力争转移1200人。

(三)认真抓好返乡民工创业或再就业培训。各乡(镇)中心校要主动协助配合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掌握返乡农民工信息,有针对性的开展返乡民工就业培训,做好就业信息传递等工作。

(四)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各乡(镇)中心校要紧紧围绕本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养殖业、种植业等农村特色产业的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服务。全年计划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次以上。

(五)积极推广科技实验项目。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和教育的各自优势,加大科技实验项目的推广力度,努力为“三农”提供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每乡镇今年试验项目不少于2项,推广项目不少于1项,面积3万亩。

(六)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总结科技示范户成功经验,结合新农村建设新任务、新要求,巩固提高科技示范户成果,并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全县农户学科技、用科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年完成巩固科技示范户1334户,新增科技示范户15户。

(七)搞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各乡(镇)中心校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力促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相融互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年完成普通学校学生家长教育培训10000人次,完成九年级毕业学生技能培训1100人。

三、工作措施

(一)有效整合资源。坚持“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和乡(镇)、村化技术学校等教育资源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各类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推动农村成人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二)坚持评估考核。县局将每季度对各乡(镇)学校成人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年终进行综合考核。

第12篇

世界银行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两大机构,世界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以及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共同组成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援助机构之一,始终致力于以消除极端贫困和推动共同繁荣为目标,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资金和智力的支持,来帮助其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银行创始会员之一,目前已是第三大股东国。

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外汇储备不断攀高,在利用世行贷款资金方面整体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在社会发展、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技术和知识投入日益加大。特别是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投入力度逐年递增,在促进就业和技能培训等方面尤为突出。

我国世界银行贷款社会保障项目的回顾

自1993年以来,我国已先后在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建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培训等领域与世界银行开展了8个合作项目,即世行贷款“职业培训和劳动力市场建设”项目(共2期)、“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项目、“企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项目、世行赠款“城镇医疗保险改革能力建设”项目、世行第三期技援贷款“国家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子项目、世行技援中国经济改革实施项目“中国工伤保险体系建设”子项目,参与了技术援助“中国劳动力市场开发”项目、“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正在实施),援贷款累计总金额1.1千万美元,8个项目共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多个市县。

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基本情况

在我国就业形势更加复杂的背景下,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作为我国利用外资执行的一项民生工程对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项目总贷款资金规模5000万美元。

项目旨在探索建立综合实用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帮助农民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就业环境。按照实施计划,各项目单位围绕项目目标,开展了技能开发、就业服务、权益保护、政策研究及监测与评估四个项目。

农民工培训与就业管理特点

世界银行通过对债权国的资金援助和技术援助,以项目作为载体,积累并开发了一整套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监测、项目评估的管理框架和模型。农民工培训与就业项目的整体管理规划在借鉴世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特点,形成了以纵向的组织管理、制度管理为主,同时以横向监测管理、评估管理为穿插的形式,实现了项目软管理和硬管理相结合的网状管理模式。具体有以下特点:

1.组织管理

项目整体按照统一协调、分级管理的工作机制。根据项目在国家、省(区)和市(县)三级实施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面负责协调项目实施并组织中央级活动,由跨部门间的项目指导委员会(PSC)提供政策指导并全面把握项目方向,明确项目主管,负责管理和监督项目整体实施,并向项目指导委员会汇报。同时在中央、省(区)、市(县)分别设立项目办,负责项目具体执行,并向项目主管汇报。

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成立项目技术支持小组(PTT)和专家小组(EP),PTT成员为政府相关技术主管部门核心人员,任务是从政策和技术角度向项目主管和项目指导委员会提供建议,并协助确定项目期间所需要的技术援助、评估投资决定、撰写任务大纲、检查和评估专家建议、监督项目进展、协助推广项目经验并评价产出,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总体质量。EP成员为项目关键领域的专家,如劳动经济学、技能开发、劳动力市场、监测和评估等领域的专家,任务是在项目具体内容和项目建议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监督项目进展、评价结果、分析本项目支持的研究工作、总结国际和国内的相关经验、在项目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2.制度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执行国内相关行业规章制度的同时,根据世行相关规范和指南,制定了一套适应项目管理要求的配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采购管理办法、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办法、财务管理手册、实施管理手册、管理文件范本汇编等文件,同时针对项目综合管理制定了工作简报、学习交流、实地调研等工作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工作流程的健全完善,进一步强化了制度管理对项目过程的监督和控制,有效地提升了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3.监测管理

世界银行项目管理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过程监控,基于受众参与式的指标监测是其重要手段。项目设计初期,根据项目建设特点量身定制了适合评价的监测指标,依据其指标,设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手册,同时开发监测数据库系统。通过监测技术和方法,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并按年度提供监测分析结果,以帮助管理部门充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为项目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重要依据。同时,通过阶段性的督导检查及备忘录、进度报告等手段,进一步提高项目执行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