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

时间:2022-10-27 16:35: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58-02

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1]。党的十以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部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相应工作举措。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提升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需要培养其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因此,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一、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意义

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适应国家对高端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专业性较强,许多硕士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仅仅为了应付毕业学分审核,不得不修读思想政治理论的相关课程。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对其而言,不仅要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创新探究能力,更是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因此,让每一位研究生掌握先进理论,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就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到实处,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观点、为人品德的正确引导,适应硕士研究生发展实际和成长成才的需求,针对文科、理工科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及学习规律,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

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是适应国内外各种挑战的需要。当代硕士研究生正是以“九零后”为主力军的学生团体,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直较为优秀,顺利成为硕士研究生,但是极度缺少精神追求,抱有金钱至上的观念,凡事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漠不关心,学生之间多存在“校园冷暴力”的现象,遇到一点小挫折,便轻言放弃甚至内心崩溃。当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对硕士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与冲击[2]。许多包括硕士研究生在内的广大青年,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浏览跨国新闻资讯、购买国外产品,出国游玩儿等途径接触西方思想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觉得西方的思想文化和教育是最先进的,只要有条件,有机会就要争取出国学习,甚至定居,对西方国家无比憧憬和向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推进硕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对国内外的各种挑战。

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基本原则

第一,是导向性原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硕士研究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在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下,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以中国梦为奋斗目标,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为导向,贯彻落实党的十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升硕士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是层次性原则。硕士研究生对于理论的教学内容并不陌生,目前各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建设基本完善,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接受了较为完整的理论的教育,因此,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应该做到从本科阶段到硕士阶段的层次性跨越。其一,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提升。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以四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为纲领开展教学内容,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则要丰富教学内容,增设具有前沿性的课程专题,选取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时事做专题研究。其二,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提升。本科阶段的教学主要以让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与理论为教学目标,在硕士教育阶段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内容,更是需要学生掌握对知识的解构,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第三,实效性原则。注重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求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既包含当前理论前沿知识,又要立足现实,真正做到用思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解决自身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学内容不仅包含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围绕国内外时事热门、国家的建设进程,开展专题性、实践性、互动性教学,充分挖掘硕士研究生的探究能力。

三、创新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第一,采取专题式教学方法。专题式教学就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内容、体系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围绕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选择论题,从而以论题为中心,构建起每个专题的具体内容、体系,形成前后既相关又相对独立的一系列专题。任课教师可以选取具有前沿性、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内容作为课程专题。这样以来,教学内容既涵盖了重点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了热点话题,又能在讲授过程中引发思考,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把握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精选教学内容。首先是教学内容与教材。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不能够完全依赖教材或者PPT来开展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性质要从本体论的知识观转向主体论的知识观。学生在大学以及大学前的学多数是所谓的本体论知识观,也就是把“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就知识论知识。而主体论知识观,是指从学生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来理解知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要在学习中获得人生的意义。所以,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告诉学生关于理论性的知识点,而且要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与发展,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最后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要符合硕士研究生身心发展规律,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强化课程考核。教学内容结束后的考试环节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最受学生们关注的一部分内容。科学合理的考试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核方式可以由课堂考勤、论文、期末笔试考试等部分组成。课堂考勤,主要是考核学生上课的出勤率,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应付教师点名,教师可以针对课堂所讲内容,在每堂课结束前,布置一道小的思考题,让学生作答,将出勤考核和强化教学效果相结合。论文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在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感悟,按照学术规范要求,阐述对某个或某类问题的想法。但是许多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学生,对这一类论文的撰写无从下手,不得不上网查找资料,甚至抄袭其他人的学术成果。教师可以引导这部分学生针对每节课所讲内容,结合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写简要的读后感;根据教学计划,教师也可以给每位学生布置教学内容或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分小组准备,从而培养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将自己所想所说表达出来的能力。通过以上方式方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学期过程中积累经验,循序渐进,从所思所想,到口述表达,再到学术论文的成文。期末笔试考试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内容多为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采用开卷考试。

第四,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课程的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整套活动[3]。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字面上理解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活动,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前者的范围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以外的领域,而后者重心则放在“校本”上。广义上说,后者的范围要远大于前者,它包含了前者,既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即根据本校的实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从而“校本化”地实施,又指根据学校实际开发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模块”(校本课程)。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校本课程教学的出发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必修课程,课程的开设是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国家对高端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符合课程的“普适性”基础上,要顾及到不同地域学生特点、不同类型学校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专业学术思维类型等方面,使课程更具有“适应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并不表示“跟着”学生的差异走,而是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能倾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我们还要以学校及教师为课程开发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要针对学校的实际,而学校最了解自身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教师状况、地区发展方向等方面,任课教师作为一线工作者,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等,所以,只有以学校及任课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才能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贴进教学实际,满足实际需求。当然,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并不意味着要闭门造车,理论的学习和专家的指导是十分必要和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科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

(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

[2]于春梅,石璐璐,王.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改革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

究”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

第2篇

    论文摘要: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问题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实践和认识活动。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问题和现象。整合运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类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对教师的工作、生活和他们对学生的影响的变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投资因素进行描述。同时,简要介绍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方式的范式,以及教师教育的外在条件等几个方面。 

在教育科研方法中,定量研究是要寻求将数据定量表示的方法,并要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形式;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调研者利用定性研究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在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时,定性研究常常用于制定假设或是确定研究中应包括的变量。有时候定性研究和二手资料分析可以构成调研项目的主要部分。 

在教育研究中,定性研究通过系统的经验总结和深刻的哲学思辨,使人类积累了丰硕的教育智慧和财富;定量研究超越了定性研究纯粹的哲学演绎和通俗的理性思辨的局限,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技术化。然而,无论是只有定性研究还是只有定量研究的教育研究,其视野都是极其狭隘的,只有打破对立,实现二者的整合,才能有效地解决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社会活动,同时也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信息容量和知识结构及价值观念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学习化社会悄然而至。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指导思想、课程体系、课程理念、课程类型、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等方面也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自然而然,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例如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andrew j. wayne, kwang suk yoon, pei zhu, stephanie cronen, and michael s. gare等所著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验:动机和方法》(2008)中,详细地论述了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引入投资需要牢固的研究基础;仔细地考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并清楚地表达了未来工作的特定方向。虽然我们不知道专业发展是否可以对以下成绩有积极影响:当提交围绕典型设置变化的计划时和当这份计划取决于多种多样的训练者时,尽管关于有效的专业发展的特征都是一致的,但仍然存在着关于区别对待成功的明确特征的有限证据。此文对那些引导和说明这个研究的人们解释了来自于提出现行研究需要的实验的益处,并且提出了当遇到实验方法被应用于专业发展研究时的独一无二的方法问题。文中讨论的方法所面临的问题是:谁来设计这些实验,更确切地说是谁来设计这些准实验?研究人员随机设计控制因素,这些因素集中在面临共同的一套方法问题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干预,以及由此设计的五个相关问题。问题如下: 

设计问题1:教师将会有什么待遇? 

设计问题2:什么情境影响专业发展?在这个问题中,分别从课程内容、专业发展的环境以及专业发展经验的测量三方面情境来研究情境对专业发展的影响。 

设计问题3 :在什么水平(条件下)时应采取随机任务?归纳出在以下三种情况时需要采取特殊预案:一是解决教师流动问题;二是空间分离的作用;三是相对样本大小的影响。 

设计问题4 :样本应该多大? 

设计问题5 :衡量标准是什么,怎样衡量和什么时候进行衡量?大体来说,可以从对中介变量的测量、成果措施的校对、测量成果时间的说明等方面来解释对衡量标准的把握。 

此实验的益处在于:为处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需要和所需的资源提供了一个方法。实验使研究人员广泛地控制了要研究的教师待遇是什么,在哪些背景下研究这些待遇,样本的结构和规模,以及实施的时机和调整措施的使用。同时,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可能用于对专业发展实验的进行和解释。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这是一个涉及如何看待教师专业、教师专业性质的问题。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一般沿用西方学者的三种基本范式框架。 

(一)“熟练型实践者”范式 

该范式认为,教师职业同医生、工程师等职业一样,其专业属性在于其实践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以及实证的效果。在这种范式中,“教学实践”被认为是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的专业程度就是凭借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的熟练程度来保障的。这种范式主要的研究措施也是侧重于专家—新手比较,即将专家教师同新手教师进行比较,挖掘专家教师所具备的特质,并认为专家的特质可以传递给一般教师,使其获得专业发展,进而成为优秀教师。因此,可以对新手与专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提出新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发展策略。同时,从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异比较中抽象出优秀教师的特质,揭示出优秀教师的成长周期及规律以及对教师成长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研究型实践者”范式 

该范式强调,教师不仅应是一个教育实践者,同时也应是一个研究者。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讨论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大家似乎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进行教育研究,研究教育对象──儿童,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等,并在研究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能力与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这类研究很多,研究内容已逐渐从教师参与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论述转到研究型教师特征的把握以及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上。 

(三)“反思型实践者”范式 

强调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需要。这种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思”,促进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的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及反思。 

也有学者综合了前面的几种范式,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多种范式综合产生作用的结果。例如,香港大学徐碧美采用人种学的案例研究方法,在香港选取了四位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一位教学新手,两位较有经验的教师,一位专家型教师),并进行跟踪比较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课堂录像、访谈研究,揭示出教学新手和专家型教师之间在行为方式和拥有知识方面的诸多不同,运用默会知识论、人种志的考察、教师知识结构分析,提出了有别于信息加工模式的一些重要观点,对专家型教师特征进行了富有价值的理论补充。同时,其研究方法为我们内地学者提供了另一种研究范例。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必要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探索。以下几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素质的提高)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亦即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条件。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一般由一所大学的教育系(或学院)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几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教师校本培训 

教师校本培训一般是指以培训内容为依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计划、课程与活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教师校本培训在英、美最先开始,主要针对当时已有的教师职培训模式的弊端。当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是由大学或教师机构集中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训练。这种培训模式,其课程读者设计与中小学教学不符合,培训计划不完全适合特殊需要,导致教师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英、美等国开始重视学校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乃至教师整个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中小学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目前,国内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还比较多地停留在经验总结与概念澄清阶段,实证性研究较少,跟踪研究、田野研究等方法的运用也不多,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的使用也较为少见,缺少定量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介绍的都是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基础,目的是为我们研究和探讨教师成长提供一种思维方法和研究导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3] andrew j. wayne, kwang suk yoon, pei zhu, stephanie cronen, and michael s. gare. experimenting wit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tives and methods,2008.11. 

[4] 王火生,涂乃登.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1997,(1). 

[5] 金敬涛.教育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2. 

第3篇

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和创新工具,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教育体系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合理的课程设置是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培养目标在课程计划中的具体体现。[1](61—64)泰勒在其《课程研究入门》一书中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用于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2](53—55)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真正培养一大批具备高尚的专业理念和师德、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能力的幼儿教师,就要将课程作为抓手,牢牢抓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不放松。课程设置是课程运行的首要环节,在《专业标准》颁布之际,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如何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以便更好地贯彻《专业标准》的精神,真正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成为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普遍心向。

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一)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根本

《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对幼儿教师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作了详细说明,它体现了对未来幼儿园教师的综合要求。专业理念和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所持有的专业理念及其所拥有的师德的统称,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维度,在《专业标准》的结构框架中居于首要位置。[3](3—11)其中,专业理念指专业人员对自身专业的性质、标准、价值等的理解、判断、期待与认同,指引着专业人员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举止。[4](41—46)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幼儿园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备条件,它不仅是幼儿园教师从事未来保教工作所必备的智力支撑,也是决定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专业能力是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其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健康快乐发展。[5](3—9)贯彻《专业标准》精神,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就要以学生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注重培养学生成为未来优秀教师的气质,为学生成为未来的优秀幼儿教师、教育家奠定良好的基础。高师院校贯彻《专业标准》的精神,就要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加强专业建设,科学设置课程体系,改变传统单一的课程设置体系,严格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努力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二)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科发展的需要为源泉

《专业标准》的制定是在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规范、促进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作出的新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学前教育学科的发展。影响学前教育学科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关键因素就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化。课程设置作为学科发展的依托,其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科发展的高度。课程设置科学合理,能够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课程设置,革新课程内容,就能够真正实现课程设置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反之亦然。因此,在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这门学科,彻底打破制约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瓶颈,就要把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动力源泉,合理设置课程,充分发挥课程对于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推进学科的繁荣发展。

(三)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

高等院校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承担了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等功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各级各类的人才,而且,随着高等院校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和社会发展的结合日渐密切。高师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推卸地肩负起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师资队伍的历史责任。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则直接地担负起为社会输送优秀幼儿教师的历史责任。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未来幼儿师资的质量。课程作为高师院校实现其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把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三、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随着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学前教育专业成为炙手可热的专业,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专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可以说,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课程设置趋于合理、教学内容也重新进行了整合、重组等。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技能类课程,轻基础类课程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主阵地,其主要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幼儿园教师。根据《专业标准》的要求,幼儿园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专业理念和高尚的师德、广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能力,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是一个全方位的、多维度的知识体系,而艺术素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在就业需求、用人单位等多重利益的驱使下,很多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高度重视艺术类技能型课程,强化艺术课和技能课的讲授,不断加大学生艺术技能课程内容、课时安排,而学生在校时间的课时总量有严格的规定,这样只能弱化基础类课程的讲授,在原有的基础上缩减课程讲授时间,压缩基础类课程内容,正如一位幼儿园园长语重心长地指出:“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培养了一大批能歌善舞但不具备基本的保育教育幼儿能力的幼儿教师。”园长的话切中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的要害,重技能轻基础已经成为很多高师院校的办学特色,这样,直接导致了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了只懂琴棋书画的艺术生,而不是教书育人的教师。

(二)重专业课,轻视公共课

每所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有所不同,但基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程。课程结构中的这三个模块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公共基础课是帮助学生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为将来从事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专业课主要帮助学生把握学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从事某一专业打下基础;而实践课程则主要是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三个模块的知识互为补充,构成了完整的课程结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讲,三个模块缺一不可。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很多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中,重视专业基础课的讲授,忽视公共基础课的开设。首先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门类狭小。在公共基础课程中,一般只开设了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思想修养、哲学等,而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则很少开设,同时人文社科课程的开设,也是极不全面的,对于文学和历史等相关课程,很少涉及。我们知道,幼儿园的课程是包括了五大领域的课程,涉及范围广泛,既包括语言,也包括科学等,所以所学课程与所教课程之间不匹配,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在入职之后,发现自己尚不具备一些相应的科学课程基础,在进行相应教育教学中,捉襟见肘。其次,公共基础课程课时的安排常常被专业课程占用,调研中发现,很多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优先设置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则往往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状态,有剩余课时就开设,没有则不开,缺乏稳定性与统一性。

(三)重必修课,轻公共选修课

高师院校的必修课一般都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充,是为进一步满足学生对多种知识的兴趣而开设的,为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供帮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公共选修课无论对于学校而言,还是对于学生来讲,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限于自己的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开设的选修课数量少,学生选择范围小,有的即使开设了,课程质量却不能保证;课程怎么进行,都是由教师随性而定,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对于学生来讲,选修课程只是他们累积学分的一个手段,尚未认识到选修课对自己综合素质发展的意义,只是疲于应付。

(四)重理论课,轻实践课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实践课程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的桥梁和纽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界愈来愈重视实践课程对教师职前培养的作用,而课外集中实习是实践课的重要形式。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集中实习时间普遍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但是,在最后一学年里,由于学生面临着撰写毕业论文、找工作、考研究生等多重压力,所以,许多学生只是拿张实习鉴定表让相关单位盖个章,而不去实习,很多学校对此事也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没有对此做相应的硬性规范,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这一行为,使得很多实践课程徒有虚名,不能起到实践课程的应有作用。

四、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归因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的,有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现的,有的是由于课程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的,有的是主观方面的,有的是客观导致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高师院校自身培养目标定位尚不准确

对于不同的高师院校来讲,其学前教育的学科积淀是不同的,师资队伍是有差异的,而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有一点是相通的,即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阶段都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即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也就是说,他们首先是一名具备了大学生素质的大学生,因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和培养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高师院校在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受到市场的驱使、课程设置的盲目跟风、追求课程的“实用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犹如大杂烩,缺乏针对性。

(二)课程内容设计缺乏科学论证

对于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来讲,要实现培养具备基本大学生素质的幼儿园教师的目标,就要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包括多种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选修课等类型应功能统整,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调研中发现,高师院校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问题很突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每个类型的课程来讲,什么课程是为了实现什么目标并不明确,每个课程类型下面都具体包括什么样的课程也并不清晰;二是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各占多大比例、技能课和理论课如何分配都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由于缺乏对课程内容的科学安排,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了公共基础课被削弱、技能课和理论课轻重不分等现象。

五、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很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直接导致了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思路不清晰、易受外界影响等。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课程作为学科发展的支撑,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时代背景下,高师院校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分析当前幼儿园对教师素养的需求,改革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同时,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也不只是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间的一种简单更替,它更需要在课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6](1)在此基础上,以《专业标准》为准绳,按照《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素质要求,对现有的课程进行严格论证,科学设置各类课程,使得课程真正能够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

(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整合课程内容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本质的重要内涵,也是教师应秉承的核心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确立了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要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等。《专业标准》将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要求分成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这三块内容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幼儿园教师的必备素养,体现了幼儿园教师所需要的知识的广泛性。如前所述,新时代优秀的幼儿园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那么,相应的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就要以此为依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重组课程内容。首先要全面设置通识课程,通过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平台,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整合现有的专业课程。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现有的课程内容中有很多重复出现。因此,在课程改革中,一定要以《专业标准》为前提,注重学生整体的发展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强调把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结合起来予以综合考虑,对通识课程、教育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行合理安排,使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并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根据新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整合现有课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删减陈旧知识、重复知识,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第三是注重实用性课程。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现代大学的主要使命,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区别于普通类教师教育专业的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其课程尤其要体现实用性,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增强竞争力。基于此,可以将“育婴师”等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引入课程体系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学生掌握幼儿的保育知识和理论,并结合“育婴师”等职业资格认定考试,提高学生的保育能力,以获取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样可以打破以往的先就业再获得就业技能证的思路,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就充分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

(二)以实践取向为指导,凸显课程的能动性

在《专业标准》中,“能力为重”被确定为幼儿教师所必须秉承的一个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包括7个方面27条具体要求,占全部内容要求条目总数的43.5%。那么,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环境、捕捉生活中的课程生长点、调动幼儿参与、对话、共同建构知识等被视为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点。[7](3—6)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最终落实到学前教育的实践中,因此,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影响、引导幼儿发展的基础。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的实践者。通过实践,教师才能在不断研究自身经验的过程中获得成长;通过实践,教师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创新解决问题的模式;通过实践,教师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模式,引领教育发展。要贯彻执行《专业标准》精神,凸显课程的实践性,高师院校就要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首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教师不仅是一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技术能手,还是一名教学实践者,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加大师范生的实践课程设置。“实践课程,是一种相对于认知性取向的学科课程的课程类型,它不以系统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为目的,旨在发展学生的实践素养”,[8]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能力。其次要合理安排实践课程,落实实践课程的各项规定,从实践安排、实践内容、实践反思等各方面作详细周密的部署安排。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由外在向内在的递进式发展过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一样,需要经历认知、模仿、体验、内化等过程。实践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本着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目的,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基于并引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核心内容;以提高幼儿教师实践能力为核心取向;以激发幼儿教师专业自主性、提高职业技能为基本着力点,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实践课程的模块,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这是幼儿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师范性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再次,以实践课程带动其他课程内容的改革,真正发挥实践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促进课程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