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14:1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吴正宪老师这样对团员说:“我们是学习的团队、研究的团队、服务的团队,每个人都要做团队的建设者,我们要有观点的碰撞、意见的争论、思想的交锋,72人要组成的一个大“1”要共同成长。”几年来,我们把团队成长的着力点定位在学习和研究上,把学习作为基础,把研究作为路径,把成长作为目标,建设成一支快乐的研究的团队、学习的团队。
一、以名师为资源——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
张铁道博士曾经这样告诫团员们:“吴正宪老师是一线老师的榜样和重要资源,也是团队的领军人物。我们研究吴老师,就是要学习她的课堂教学实践所体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研究她的专业成长过程、她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她自身行为所体现的教学价值观。我们不是简单地模仿吴老师,而是以吴老师作为‘好吃有营养’的专业食粮,使团队每个人都能够茁壮成长。”
团队以吴老师数十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为资源,研究吴老师的儿童观、儿童数学教育价值观、课堂教学观,研究吴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认真阅读、梳理、研究吴正宪老师已经出版的著作、论文和相关文章的基础上,总结出能代表吴正宪老师的系统的教育思想框架,建构起“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思想体系”,传播、延续吴老师的资源,推广吴老师的思想、策略、方法,进一步发挥名师资源、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研究中我们确立了如下的研究专题(如图)。围绕着这些专题,团员们制定研究计划,建立研究共同体,查阅文献、互动访谈,研究的过程是分享智慧的过程,大家通过交流,既为群体提供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又分享他人的观点和认识,真正实现了“从独白的数学走向对话的数学”,达到了一种个人与客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数学对话的良好状态。在2010年6月18日工作站结业的那天,我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吴正宪的儿童数学教育》在专家的指导下正式出版了,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肯定。
团队不仅以吴老师作为资源,在吴老师身后还有一支教育专家的队伍,每月一次的名师大讲堂是学员开阔视野,提升专业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两年的时间里,工作站举办了13期名师大课堂,先后请来了王尚志、孙晓天等多位专家。结合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从教育价值、教育的课程观、教学观等多方面为队员们做了高端的引领大,真可谓数学教师的“百家讲坛”。每一次大课堂结束后,团员们都带回沉甸甸的收获,这些新信息的源源不断,越发地促进教师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的良性循环,激发了队员们要做实践的思考者和思考的实践者的决心。
除此之外,读书也是我们走进专家的另一种方式。吴老师经常跟团员们说:“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人生,一位好教师要想飞的高,走得远,唯有静下心来读书,要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培养起来!”团队定期向队员们推荐优秀书目,并将推荐书的内容梗概通过网站介绍给大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为后续的发展积蓄释放的能源。
学习、研究、交流成为了团员成长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营养的浸润中团员们享受着自身成长的快乐。
以课例研修为路径——立足于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我们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教师什么时候进步得快?(主动反思)一个教师什么时候能自觉主动的反思?(受到刺激)当一位教师受到“外部刺激”的时候才能引起主动反思,有了自我反思才能知道自己的专业需求,有了专业需求才能去想办法获得进步。这个“获得的过程”就是团员进行研究的过程,这些“需求”就是我们研修的内容。我们尝试改变了以往教师的教研活动方式,变“被他人设计被他人培训”为“我设计我研修”的互动研修活动,在生动的课例比较研究中,获得深刻的专业体验。
课后访谈:每次工作站的课堂展示结束时,吴老师和队员们就会走上课堂,和学生们开始了对话……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通过学生的视角,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通过学生的视角,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教师可以摒弃自己的许多“霸权假定”;课后访谈让我们真正的读懂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才让我们的团员“心里忽悠的地一下”,我们才“知道了学生的知道”。读懂学生就从这里植入,学生会告诉我们怎样做教师!
同课异构: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上课方式,从不同侧面突出了不同教师、不同教学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上的特点。通过同课异构,观察教学环节,分析教学现象,领悟教学本质。老师们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从一课一例的模仿状态中走出来,明白了要放眼长远,“回眸自己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双师同堂:团员和吴老师一起执教,吴老师在学生的生成之处,在执教教师不知所措之时,在学生的精彩表现之处……恰当进行点播,不仅使上课教师也使听课教师豁然开朗。2007年12月,年轻的王翠菊老师与吴老师双师同堂,共同讲授《角的度量》,当面对吴老师轻轻抱起学生的那一瞬,当吴老师追问到底是120度还是60度的那一刻,当吴老师对传统量角器稍作改造,让学生理解量角的方法的时候,小王老师发出感叹:我怎么没想到?在这次研修中,团队经历了“原汁原味的课堂——集体会诊共同备课——同伴互动,专家点拨——干预后的双师同堂——案例的比较性研讨”的研修活动,使每位教师亲眼目睹了对于一节课的反馈矫正、反思跟进的全过程。
在课例比较研究中,团员们深刻体会到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重要性,正是这一次次比较中的刺激和震动,才是团员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成长的动力。
三、以服务基层为重点——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长自我
工作站的工作宗旨是在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中培育优秀教师。主要目的是探索为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教师提供高质量教研服务。在服务中让教师获得有指导的、连续不断的专业体验,这种体验在互动分享中又生成了新的资源,产生出具有几何级数特征的聚集效应、辐射效应。
工作站团员们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把服务基层作为作为自己历练自己的机会和责任。我们的足迹东到平谷的金海湖、密云的不老屯,西到门头沟的斋堂,南到大兴的安定和礼贤中心小学,北至怀柔的喇叭沟门,足迹踏遍了北京的各个区县。记不清有多少次,在夜色朦胧中启程,记不清多少个酷暑严寒,车窗外漆黑的夜幕还没有褪去,大家早已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前行,在车上吴老师和大家在忙碌工作;在车上老师们在简单地充饥;在车上主题活动设计的再研讨拉开了帷幕。
工作站带领骨干教师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研究课、专题报告、教材分析等多种项目,分类列出菜单,为基层学校提供“菜单式服务”。几年来,工作站的骨干教师走进等众多偏远山区小学,进行菜单式服务、主题式服务、连续式服务,开展系列研修活动。2009年以“在常态教学中研究真问题”为主题,团队一次次走进延庆教师的课堂,跟踪教师的教学实践,从“问题解决”主题研修——双师同堂、体验建构——诊断跟进、设计发展规划——连续干预、在改变自我中前行——在常态教学中研究真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个体实践—分享同伴经验—共同学习成长—提升专业水平”,这样的连续干预,确保了研修活动成效。
几年中,工作站以“团队研修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的数学教师研修活动,不仅带动了5个远郊区县工作分站,还对众多基层教师产生了积极影响,把最专业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促进北京教育均衡化的发展。
四、以资源积累为目标——在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中历练团队。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建构高质量的共同学习体验过程,形成共同成长的绿色生态研修环境。工作站建立了一种开放的对话机制,为团员搭建适合自己成长的脚手架。在群体研修的激发下团员努力进行自主的攀爬,形成群体相互激发的共生共长的研修氛围。在群体交流中,每个人都实现着自我的成长突破:有的团员设计着富有特色的研修活动,有的团员自信的和专家交流,有的团员拿起笔总结吴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有的团员到外省市传经送宝……,2008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了“吴正宪和她的数学团队——一个名师团队的展示及其成长范式解读专题教研活动”来自全国的近500名教师,倾听了吴老师和团队教师的报告,亲自参与、体验了互动研修的过程。《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报导。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标志,我们也逐渐具备了承担挑战性任务的勇气。
1、深入课题研究,不断完善和改进“五环跟进校本研修”。为让老师们有目的的进行课题研究,同时提高评课的针对性,我们在原来的课题研究基础上,增加了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年肥城市教学工作会议上,张衍峰局长在讲话中表扬了我们这一做法。如今,我们将课堂观察、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研究和“五环跟进校本研修”融合成了一个课题,获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教研室领导评价我们说,附小的课题做的实,效果好。
2、推动“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积极参与数学学科的教研活动。我担任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在完成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外,我积极参与数学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学期我的听课都不少于40节,年也不例外,上半年我听课43节,下半年听课45节,并且在听课后及时和讲课教师交流意见。
3、致力于青年教师培养,积极提供发展空间。继路岩参加泰安市创新课比赛之后,教科室抓住机遇,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市级公开课和观摩课研讨。仅去年下半年,教科室到教育局领回的获奖证书就10个,有王忠成、李建、张云霞、杨波、武国栋老师为新招乡镇教师执教示范课的获奖证书,有张爱红、刘海霞老师在数学教材培训上执教观摩课的证书,有尹冬梅老师在市直小学视导总结暨教学研讨现场会执教观摩课的获奖证书,有刘海霞老师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的证书,还有刘海霞老师在泰安市教学研讨会上提供观摩课的证书。
4、教科室有一支甘于奉献的干部团体。市直小学视导总结暨教学研讨现场会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展示我校“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的成果。语文教师李倩,代表“五环跟进校本研修”活动的众多受益者,在大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孙晶主任带领的四年级数学组现场展示了课前会议、先行课的课堂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环节,尹冬梅老师提供课例,栾红主任、海霞主席、赵炜主任、孙晶主任等,参与了现场听课、评课。尹冬梅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主任出色的点评,特别是孙晶主任落落大方的主持,博得与会领导和教师的高度好评,夸赞师范附小的教研水平高,教研氛围浓。“五环跟进校本研修”的研究成果,得以在全市推广。
5、年青教师富有智慧。当我把崭新的获奖证书从教育局拿来发给获奖老师时,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成绩,归功于数学这个团队。的确,每次出市级公开课,数学上的几位主任都会主动凑上前来,献言献策,年青教师....也经常参与研讨。尹冬梅老师参与的最多,她心灵手巧,不但经常有奇思妙想,而且能设计课件。年青教师的活力与智慧,使得课堂更是锦上添花。海霞不止一次动情地说:她的成功非常感谢附小这个富有智慧的团体。
6、抓住点滴机会,进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提高。每次外出学习后,我都让老师们把学习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整合,统一格式,写成文章,装订成册,有次序的在各个办公室传阅。阅读后,每位教师在后面签名或者写一句感悟。这样做,既是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提高升华,又从不同的视角向没能外出参加学习的老师传递了会议精神。实现智者双赢。上学期迎接泰安市规范化学校复验时,专家看到我们装订的培训档案,特意对这一做法提出了表扬。
7、教好学生,做教师表率。无论有什么事,我尽量不耽误学生的课,总是及时调整,事后补上。我充分利用课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完成待优生的辅导工作,上学期期中,期末测试,我班均取得了同年级同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及格率100%,优秀率93%以上。我认为,主任,就应该当好老师的表率。既要做好学校分配的管理工作,更要完成本职教学工作。因为我们的身份是教师。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数学学科关注多,对英语学科关注少。主要原因是:英语组的老师年青,个个都都好学上进,尚且有本阳主任,丰霞老师和田翠梅老师这样敢于负责的领头人。
2、考虑教师专业发展多,考虑学生成长少,由于教科室的职责所在,我很少去思考应该组织哪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学科活动。
3、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对学生缺少耐心,几乎不进行课下辅导。也忽视和家长的交流,轻视与家长的合作。
4、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重视数学学科的教学,轻视地方课的学习。
5、学科思想严重,太重知识情结。对学生不够关爱,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让备课更有实效性。鉴于上学期备课出现的问题,教科室在上学期期末,草拟了“关于备课的补充规定”,以发往各办公室。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修;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0-02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师则是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第一人力资源。是否有一支爱岗敬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们学校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切入点,一直在探索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系统化校本研修策略,经过几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营造一种氛围”、“加强二项管理”、“搭建三大平台”、“实施四大策略”、“落实‘五个一’”的校本研修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营造一种氛围
校本研修是利用学校这个教师工作、成长的职场,把校本研究和校本进修结合起来,构建以校为本,以研导修,以修促研,提高教师素质,以提高学校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教师培训模式。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教师既是研修活动的决策者、组织者,也是研修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老师是否愿意参与,是否积极参与直接决定校本研修的实际效果,因此,学校建立校本研修机制的前提是在学校营造研修氛围,在研修主题确定、研修活动组织等过程中让老师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参与研修、人人追求进步的良好氛围。我们坚持利用教师例会、教研活动、科组总结会议、专题讲座,对教师阐述校本研训的重要性,营造一种主动自觉、紧张而有序的学习氛围,组织教师有针对性的学习,请有关的领导和专家作报告,通过座谈、讨论,增强了教师职业危机感,激发了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热情。目前,我校教师参与校本研训已成为一种自我需要,一线专职教师100%参加了校本研训,浓厚的研训氛围已蔚然形成。老师们的学习观念已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很多老师宁愿牺牲休息时间也不错过参与研修的机会。
二、加强两项管理
为保证校本研修的规范化、正常化、持久化,我校不断强化组织管理和过程管理。从组织管理来看,我校成立了校本研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各科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培训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各学科校本研训工作。学校领导经常性地参加教研活动,随时掌握教学动态,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另外,我校从两个层面强化过程管理。从学校层面,为使校本研训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我们制定了《大宁小学校本研训方案》,同时,建立了激励机制,如读书奖励制度、教育随笔成果奖励办法等,对校本研训成绩优秀者和教科研成果取得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培训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挂钩。通过制度,激励措施的制定执行,确保了校本研训的顺利开展。从教师层面来看,要求老师以每学年为一个时间段制定个人研修计划,记录自己的研修历程,把自己一学年来读过的书、参与的活动、经历过的教育教学案例等进行记录并反思,推动教师不断成长。
三、搭建三大平台
1.专家引领。从2008年起,我们先后邀请了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赵怀杰老师,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张润林老师、沈诗平老师、黄毅鹏老师、周跃平老师,广东教育学院闫德明教授,全国著名特级数学教师黄爱华和华应龙老师,东莞市教育局语委办公室副主任司学松老师,原广州越秀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冼德载老师,东莞市教研室英语教研员邓宁霞老师,虎门教育办唐雪贞老师、吴晓江老师、黄振云老师等莅临学校为教师作专题培训。2010年4月至今,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沈诗平老师为语文科组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先从教材解读开始,手把手教会我们对精读课文进行“提纲式文本解读”,让我们在“怎样教”之前先明白“教什么”。引导我们对一到六年上册教材若干精读课文从文本特点、结构特点、语言特点、表达特点进行解读,在教材解读的基础上引导对各种文本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加以实践,引导语文老师进行“美丽转身”。数学科组在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的黄毅鹏老师、周跃平老师指导下深入探讨“高效课堂教学”。今年9月起我们邀请原广州越秀区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冼德载老师每月到校对数学科组教师进行小学数学专业素养与技能培训。英语科组在虎门镇教育办黄振云老师指导下研讨“词汇教学”。今年9月起邀请东莞市教研室的邓宁霞老师每月到校对英语科组教师进行小学英语专业素养与技能培训。
2.同伴互助。同伴互助实质是指教师之间多项互动、合作交流、智慧共享,形成“研究共同体”,达到自我提升,共同进步的目的。我们将教研组的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同课异构”、“相互听评课”等方式,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听评课是教师互相学习,研究教学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求每个教师每个学期都要达到一定的听课量,鼓励教师多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听评课已成为学校常规教研活动,这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3.校际联动。校际联动是两所或两所以上的学校,围绕共同的话题开展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我们与周边几所学校建成了联动单位,每学期各学校都必须承办一次片区的教研活动。今年11月16日,我校数学组派出陈冬婷老师到片区的怀德小学上展示课。11月24日,我校承办了片区的英语教研活动。校际联动扩大了教师的信息量,让教师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同时,为各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平台。
四、实施四大策略
关键词: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研修;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71-03
“师范生顶岗实习与置换培训”是指高校高年级师范学生派到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实习,暂时顶替一些教师的岗位,而被顶岗的中小学教师脱产到高校免费进行短期学习培训。课堂教学研修即被顶岗教师(以下称学员)在集中培训期间到研修基地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是师资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师资培训的效果,因此,探讨课堂教学研修模式,提高研修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课堂教学研修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研修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是独立于教育情境的孤立存在,而是一种“情境理性”。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情境中才可能被激活、提取和运用;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在基于教学现场的领悟、知觉和体验中不断进行“重构”,成为一种超越技巧的实践智慧。由此可见,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智慧的获得必须依赖于具体课堂教学情境。如果说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那么,教师的真功夫应该是在课堂上,这种真功夫是显现在具体教学实践情境中的智慧,是靠实践性知识保障的。事实上,在我国中小学,众多优秀教师和教改先行者都是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因此,教师的真功夫是在课堂上练成的。在师资培训期间,学员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研修,有利于学员理清教学思绪,促进学员对自己教学的反思,有利于学员们之间的交流,提高学员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增强学员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课堂教学研修有利于提升学员的科研能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功夫,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要学会用教学和科研“两条腿”走路。课堂教学研修能够促进学员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深入细致地分析研修中的各个教学环节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产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入的思考,把学到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因此,课堂教学研修恰好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员的科研意识,提升学员的科研能力。
二、课堂教学研修的模式
课堂教学研修的模式可概括为课前的选题与准备、课中的教学与观测、课后的分析评议与优化设计。根据研修目的确定选题,选题原则主要有典型性、研究性、针对性和广泛性;准备包括确定执教者、研讨教学设计、制作观测工具及分工等。课堂观测包括定点观测、记录信息和录像等。分析与评议要体现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优化设计就是改进与重构,优化设计原则主要有直观性、量力性、渐进性和发展性。
(一)选题与准备
课堂教学研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究活动,其基本目的是提升学员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因此,课堂教学研修的选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研究性、针对性和广泛性。
所谓典型性,是指选题具有示范意义,有参考价值,有警示作用。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典型,即选题能反映课程教学的典型课题,内容上反映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命题、原理与方法,能反映课程教材或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热点、困惑点、变革点等。二是方法典型,即选题能反映典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或某种教学方法、学法的特殊尝试、实验或推广情况。三是特征典型,即选题能反映课程教学的典型情境、典型过程或典型情节,能反映典型的设计思路或课堂活动,以及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等的处理。所谓研究性,是指选题具有时代的精神,反映课程改革的现实情况,在改进课堂教学和促进教学研究上有一定研究的价值。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研修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课题。所谓广泛性,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任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广泛普适性。
选题之后要着手做好准备工作,其核心的工作有:一是确定上研修课的学员,并做好研修课的教学设计;二是做好课堂录像和观测的准备,如设计各种课堂观测工具、做好课堂观测的分工等;三是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
(二)教学与观测
按照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开展课堂教学。同一研修小组的培训学员按照一定的要求做好听课和课堂教学观测工作,在教室内要有两台录像机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过程录像。
听课的学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教师的语言和表情,记录他每个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行为。既要看教,也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师的教,主要看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对重点的处理,对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等;看学生的学,主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总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达到和谐统一。
对课堂教学进行观测,需要用到课堂观察工具。所谓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其中,观察表是听课评课中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课堂观察工具根据其作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直接用于教学现场观察的;二是用于教师团队共同分析的;三是用于教师间互评或个人教学行为核查的。集体听课一般使用以下六种课堂观察工具:一是课堂提问记录分析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课堂提问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二是教师陈述性语言记录分析表,该表主要记录教师陈述性语言,即教师在强调重点教学内容、说明或总结知识点时所使用的简单扼要的语言。三是教师理答方式记录分析表,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的引导,使学生生成新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构架和认知水平。四是课堂教学环节记录分析表,该表是采用流程图或结构图的形式,展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所做的分析。五是师生互动记录表,师生互动是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互相促动的状态。六是教学问题分析鱼骨图,鱼骨图是对所有的分析要素加以整合,统一形成直观的既有问题主干又有原因分支的分析图。课堂观察工具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首先,确定观察的中心,也就是确定观察记录的事件和行为;其次,选择并运用课堂观察工具记录课堂情况,并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可以将多个观察工具的信息汇总,利用鱼骨图综合信息反馈,促成教师全面反思。
课堂观测的主要对象是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因此,设计课堂观测工具时主要考量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体现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以及量与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量的研究中,使用检查表或规范标记来记录特定范围内一些事件出现的情况,然后分析发生这种事件的数量及频率。比如,一节数学课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课堂中教师提问有多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和学生练习的时间各有多少;多少学生向教师提问,具体到每个学生来说,学生的回答、提问、看书、讨论、听课、做小动作、操作、准备工作等行为的次数和时间是多少;等等。例如,分析课堂师生语言互动分类可使用“弗兰德尔斯师生语言互动分类表”。分析和研究数学课的课堂提问,可以设计“数学课堂提问及反馈行为表”,由“提出问题的类型”、“挑选回答问题方式”、“教师理答方式”、“学生回答的类型”等部分组成,每部分有若干个行为类型,其中:“提出问题的类型”有“常规管理性问题”、“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批判性问题”等;“挑选回答问题方式”有“提问后让学生思考”、“提问后让学生齐答”、“提问后让举手者答”、“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提问后改叫其他同学答”等;“教师理答方式”有“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对学生回答鼓励或称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等;“学生回答的类型”有“无回答”、“机械判断是否”、“认知记忆性回答”、“推理性回答”、“创造评价性回答”等。
在质的研究中,用一些图表或文字描述等信息来刻画课堂教学的特点,常用的方法是以座位表为基础的观察记录方法和以选择性的逐字记录方法。观察者将教室中发生的行为资料记录在一张纸上,并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将观察的焦点记录下来,但是这种方法只能记录课堂中重要的行为。另外,也可以将焦点放在某些学生身上,同时观察全班学生的活动情况。
在课堂教学观测中,我们要关注学科教学特有的特性。如在数学课堂教学观测中,我们除了关注课堂互动的形式、类型及特点,还要关注数学问题的认知水平、呈现方式等。关于数学问题的认知水平的分类,可以根据常规方法解一个问题的步骤数把问题的复杂性分为低、中和高三个水平;也可以把一个数学课堂问题可分为两种水平的四种类型,即低认知水平的“记忆性问题和简单应用问题”和高认知水平的“复杂应用问题和做数学问题”。
(三)分析与评议
课后的分析评议采用整体分析评议与局部分析评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堂整体分析评议是对影响课堂整体进程和效果的教学要素进行分析评议。首先,从整体入手,看看教学过程是怎么安排的,有几个大的教学步骤,主题分别是什么,各用多少时间,这样的安排是否合适;其次,由整体到部分,逐步分析各个教学步骤,分析评议教学各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核心概念与方法、课堂过程设计、教师教学导向、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心理环境等;最后,从部分到整体,将各个教学步骤理出的内容汇总起来进行分析。课堂局部分析评议是对课堂教学的局部特征、技术细节的分析,如课题引入、环节过度、课堂总结、教师作用、学生学习、课堂语言、课堂时间、多媒体的使用、课堂节奏等。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分析评议的科学性。例如,表1是一节几何课提出的问题类型的数据,其教学内容是全等三角形。由表1可得如下初步结论:一是整个课堂提问总次数为91,因此,高密度提问成为此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二是教师提问中基本上是记忆性问题(79.1%),推理性问题次之(15.4%),强调知识覆盖面,但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三是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结构性问答”,这种问答组织化程度高,有利于扫除教学障碍,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四是加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但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优化设计
在分析与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设计也体现在整体设计、局部和细节的设计上。关于优化教学设计的原则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例如,就数学课而言,有学者认为,数学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以直观教学实现数学知识的抽象认识;以量力性促进数学认识的严谨性;以明确的教学路线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可持续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认识力。也有学者基于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的认知模式,提出了优化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的8条拓展原则:信息打包原则、空间邻近原则、时间临近原则、一致性原则、双通道原则、策略认知原则、积极情意原则和主动行为原则。我们认为,优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量力性、渐进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数学教师 专业能力 专业精神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数学教师就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如何才能具有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呢?如何才能将学生吸引住, 这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只有苦练教师的基本功, 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才能具有吸引学生的人格魅力。有的教师虽说教龄不长,但教学效果却不错,而有的教师虽然工作了多年,但课还是上不好,究其原因就是专业能力不过硬。那么,应该具备哪些过硬的数学教师专业能力才能更具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呢?下面我就自己多年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提升高职高专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教师专业能力素养的组成。
教师专业能力的组成: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良好的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数学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
1.1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如果教师的数学能力素养得不到及时更新,对相应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欠缺,对为数不少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那么,数学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1.2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如何将理想课程、实施课程,通过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真正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课程,作为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将课程设计转化为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必要基础和关键所在。包括:掌握和运用课程标准的能力;理解和选择设计理念的能力;分析、调整教材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制定教学计划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等等。
1.3课程实施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课堂教学的各项基本能力,如组织教学的能力、板书的能力、反馈调控的能力等,还包括教学监控能力,而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确保自己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4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依据“异位”的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教学反思还有很多种具体的方式方法,譬如填写每堂课的教后反思、撰写教学日记、利用教学录像进行反思、教师间的交流讨论等等都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二.如何提升数学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素养的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具有成为优秀教师的可能和机遇,而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基本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艺术。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就在于知识能力结构的合理与否,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形成与否,以及专业指导渠道和信息渠道的多少,同行之间切磋、交流的频度和机会的多少。为此,下面我们来分析如何提升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素养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
2.1 及时调整和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使其不断趋于合理化,尤其是要从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数学专业基本功的前提下,主动寻找和提炼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艺术,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不断学习和终生发展的心态和能力。
2.2 有针对性地请教专家,及时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其中的很多技巧和奥妙往往是隔行如隔山,及时与专家和同行切磋交流,可以从中吸收不少成功经验和教训,在通过自己主动地感悟之后,往往可以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借助于各种途径向专家学习,每一次我们聆听许多专家的报告或者外出学习会获得他们的联系方式,我们可以与他们进行深入的联系。积极参加高等数学远程培训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在线交流,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论坛,给我一个非常好的研修的平台,我们将困惑的问题发到网上就会有许多老师进行交流,最终可以获得一些解决办法,还可以广交朋友。
2.3 发展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先通过“对实践的反思”来观察所发生的行为,以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再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为实践而反思”来分析所发生的教学活动,从而改善教学行动,不断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
2.4 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而不是立足于高深莫测的,华而不实的理论。作为教师要立足本职工作,实现科学研究与实际教学的“零距离”,通过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积累教学体验、专业经验、专业案例和专业知识,进而升华为教学能力和专业智慧。只有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经过优选的教育理论,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对实践结果做出总结与反思,及时地提纯和升华,才能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2.5 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渠道。校本研究的核心工作包括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管理。“校本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在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数学教师的专业精神和能力的提高
具备专业知识和特殊才能对数学教师来说还是不够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从事专业工作中除了必须具备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以外,还必须要有责任感、专业精神。
3.1提高数学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数学教育观念,对待学生培养兴趣,体验成功,引导探索,鼓励创新,尊重个体,发挥个性。数学教师不仅要通晓数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能力,而且还应掌握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有关的知识,懂得教育规律,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
3.2加强实践,提高信心。
3.3加强团队精神,构建和谐环境。教师的专业精神,只有在和谐自由、积极合作的环境中,才能自然产生,并继续提升的。因而同事间的和睦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同事之间能相互关心、协助,自然会造成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工作环境,才能形成专业的团队精神。
3.4积极进修,终身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总之,当今的科学知识在走向综合化,我们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来解决一个科学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表现为数学、物理、化学的综合, 同时还要利用一些边缘知识。可以想到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的老师时时会出现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过硬的专业能力, 强化终身学习习惯, 密切跟踪当代科学技术及文化领域的最新成果, 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保持很好的适应性。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数学能力,加强团队精神,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杰远.现代数学教育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2]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工作计划表就是使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工作计划的内容,表格是工作计划的工具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动力,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围绕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扎实开展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利用每单周三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配合教导处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先进经验,学习阳光课堂的相关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倡导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抓好课堂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把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色溶于一体,积极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能根据班级实际加以调整、教后能及时地做好教学反思。尤其是要以教导处提出的建立阳光课堂为重点,切实做好自身备课。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有针对性、教学有成效。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新教材所蕴含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自主地学、能动地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和发现,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打造阳光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穿插组织一些集体备课后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以及反思性教学交流、研究活动。
集体备课实施程序:
(1)分工协作:由主备教师要提前对后一周(5课时)的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备课组其他教师在集体备课前,也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为讨论交流作好准备。
(2)交流修改:由备课组长组织好本组教师,按照已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活动。先由主备教师就预设的教学设计作详细地介绍,供其他教师学习、思考。后备课组其他成员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优化方案,达成一定的共识。
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集体备课的教案可以借鉴优质教学资源,但须杜绝将网上下载或往年备课直接打印的"拿来主义";主备人须依据自身教学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可操作的教学预案。
(2)集体备课"交流修改"前,由主备人确定每次交流5课时中的"1至2个重点课时内容",并告知其他成员认真准备,以利于"交流修改"时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每一次集中交流的时间有限,期望通过此举措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交流的效率与质量。
(3)建议备课组成员加强教学反思性研究,鼓励教师以"教学问题记录表"的形式将"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与年级组其他教师探讨、反思,寻找归因。从而能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补救措施。
(四)重视教学管理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继续加强"教学五认真"工作管理。备课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集体备课效益"为突破口,做好教学的各项常规工作。
(1)备课:以集体备课活动为抓手,加强交流研讨,突出个性修改,切实提高质量。
(2)上课:围绕集体备课教案,扎实组织课堂教学;继续关注学生"双基"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成长;关注教师教学水平地提升。
(3)作业批改: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规范作业格式和教师批改行为,确保一课一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课后反思:认真写好课后反思,将课后反思与集体备课活动、数学教研活动等结合,规范研究的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对以上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的强化,努力在数学教师中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研究性学习,强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意识。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务教研处和数学教研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认真学习,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备课组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年轻教师的研讨研修作用,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研能力。
三、工作措施
优化备课组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四、工作安排
1、集中学习,制定本学期年级组数学教学计划,落实组内活动安排。
2、组内集体备课:《认识人民币2》——主备人王群。
3、主备人执教组内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组内数学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观课,评课研讨。
4、主备人执教校级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
5、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6、商讨家长会交流事宜。
7、网络晒课:制作课件、撰写教学设计、上课录课。
8、组内商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9、撰写三个一评优教案、论文。
10、学科教学总结,期末检测。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3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继续围绕学校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工作思路
在本学期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这习惯一块知识的教学,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而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本学期目标,落实任务。
三、预期目标
1、提升一年级数学教师课堂组织的能力
2、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3、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新课程研究,勤反思、勤撰写,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教务处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精心准备,把握“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这一主题,重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上下功夫,集体备课的流程一般为:组长先确定教材交组内老师分散备课,然后在个体备课的基础上集中进行讨论,集体设计一份比较优秀的教案,这份教案由下次上课的老师进行施教,最后进行说课评课等。
7、积极准备一年级的口算比赛。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4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生态课堂”为基准,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组成员情况分析
我们学科组有两名数学老师,徐时旺老师从教近三十年来一直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的执教风格,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相信她会带动我们学科组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对待工作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但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些欠缺。我们组两位老师都多次执教区镇公开课,一度受到领导的好评,基于此,我们要发扬“团体作战”精神,互相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集体备课,认真落实不流于形式,贯彻数学组的工作计划,为创先进备课组而努力。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和研究,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课改实施水平,重视对学科课程的研究,加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建设。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3、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四、本学期活动内容
1、每单元至少一次集体备课。
2、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和研究。
五、具体活动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5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开展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进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进行分层备课。
在备完全册教案的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
特别是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时收作业,及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帮助教育。加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及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
可以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
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进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四、本学期特色工作
1、坚持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
2、坚持快乐周末练习的设计。
3、开展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五、各学月工作重点安排
第一学月: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参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初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学月:继续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第三学月:现代课堂教学展示课,举行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第四学月:结合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
关键词:农村教师;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5-0025-05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西省农村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问题研究”(课题编号:12JY057)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02-21
作者简介:胡启宙,南昌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江西南昌,330032)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孙庆括,南昌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就整体而言,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已进入“后课改时期”,即由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转向了对于课程改革的认真总结与深层次反思。[1]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数学”、“课程”、“改革”为关键词,对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以来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内容涉及数学新课程改革与经验总结的核心期刊论文有200多篇。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针对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或数学课程改革经验的反思,专门针对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针对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研究还没见到。
本文选取江西省比较偏远的8县32所农村初中学校为研究样本,以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共发放教师问卷398份,回收有效问卷380份,有效回收率为95.5%,并随机选出42位教师进行聚焦式访谈调查。通过实证研究,以期为江西省数学课程改革走向深化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也为全国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国培计划”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供依据,并为全国农村地区初中学校有效实施数学新课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数学教学观定位有偏差
数学教学观是人们在数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学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通常由数学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育观以及对于自我教学能力的认识和信念等观念所组成的逻辑体系。[2]因此,持不同数学观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看法也不同,从而产生的数学教学行为也不同。英国学者Paul Ernest把数学观分为动态的易谬主义、静态的绝对主义和工具主义三类,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查,发现有53.4%的初中数学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已经存在的和精确的科学”,数学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创造”的。这与数学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数学观存在很大的偏差。这种传统的数学观无疑会使教师把数学知识看成是一种可以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纯客观的东西,让教师把数学学习误认为从来就不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而是任何问题都必定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和唯一合理的解题途径,同时其正确性和合理性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裁决。进一步分析发现,还有45.6%的数学教师仍然持“工具论”的观点教学数学。
可喜的是,在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的认识上,有58.3%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超过24.6%的数学教师认为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说明农村地区初中教师的数学教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已得到更新。然而在课堂观察中发现,无论是数学教师还是学生,都还存在过分注重“双基”,而忽视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发展的问题,这种现象在比较偏僻的山村初中学校更加严重。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有同一位教师身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学观或数学教育观的现象,它们之间缺乏统一性,甚至还存在冲突。比如有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数学是一门已经存在的和精确的科学”,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又认同数学建构活动的价值。事实上,这两种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当认为数学是现存的、既定的科学时,教师就很难真正理解数学探究、数学活动的价值。
2.数学教材调适使用观不强
西方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富兰和辛德认为,课程实施是课程变革方案与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等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3]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然而,我国城乡地区由于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的差异,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农村地区,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的学生。有研究表明,现行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与城市背景内容有关的插图数量较高于乡村,实践环节中选取的数学素材不太适合农村学生的生活背景。[4]这就要求农村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调适数学教材意识和创造性地应用新教材的能力,使得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然而,农村教师在数学教材的调适使用的认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是否能根据课程标准调整数学教材的认识存在分歧。对于“教师可以调整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问题,存在着明显对立的两种观点:47.5%的教师认为教师有权调整,52.5%的教师认为不可以。
第二,对是否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认识存在分歧。比如66.3%的教师同意“教学中可以增加教材的内容”,55.6%的教师同意“教学中可以减少教材的内容”。同时,40.2%的教师同意“教材中的例子不可以改变”,47.3%的教师同意“教材中的练习题不可以改变”。
第三,数学教材文本的批判意识淡薄。有37.8%的教师认为教材的编写理念“非常好”,57.2%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素材“非常好”,23.6%的教师认为教材的编排方式“非常恰当”,54.6%的教师认为教材的基本体例设计“非常恰当”。
总体来看,超过一半的教师赞同教材在实施方面可作不同程度的修改,近一半的教师则持相反意见,说明大部分教师虽然不再完全迷信教材,开始有了自己的反思,但教材权威观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对调适数学教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观上缺乏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客观上受能力水平制约和教学技能的限制,教材调适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3.教学设计专业化能力欠缺
数学教学设计专业化能力是制约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是:
其一,教学设计本质认识缺失。约46.3%的教师并不清楚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甚至18.4%的教师认为两者没有区别。这表明部分教师对教学设计本质的认识比较模糊。事实上,从目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来看,教学设计和教案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二,教学目标设计和表述准确性关注不够。69.2%的教师认为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依据教师用书或教材、传统经验等,这表明教师平时对教学目标设计的精确性关注不足,甚至有58.2%的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描述不明确,或说不清楚。
其三,教学设计内容只偏重课本知识。48.7%的教师教学设计关注课本知识,只有35.1%的教师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或相关学科等,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偏重课内知识教学,忽视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
其四,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功能认识不足。经常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只占18.3%,而大部分教师只是在上公开课时使用,表明大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功能认识不足。
4.课堂提问频繁且效率低下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过于注重提问的数量,误认为提出的问题越多就等于教学效果越好,轻视提问的质量。笔者对一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的统计显示,教学总时间为2645秒,教师总共提出128个问题。其中,教学引入环节教师提问5次,用时30秒(占1.1%);新知讲授环节提问52次,用时220.4秒(占8.3%);课堂练习环节提问71次,用时506.7秒(占19.2%);课堂小结无提问。可见,一节课教师提问的时间就用去了756.4秒(占28.6%)。在全部问题中,低层次提问占总提问的64.6%,说明教师课堂提问重数量轻质量,把提问的数量作为衡量一堂课学生活动是否丰富的标准,而过频的提问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完整的知识,这种盲目提问的做法,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学表面热闹却无实效。
第二,过于注重提问的形式,对提问对象的选择较为随意和集中,忽视问题设置的层次深度和思维含量。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这节课128次提问中,教学引入和课堂小结教师均没有叫答,学生新知讲授环节共回答32次,课堂练习环节共回答96次。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有18次无应答,36次机械性回答,25次识记性回答,49次理解性回答,而创造性回答为0次,其中无应答和机械性回答占总提问的42.3%。这说明了学生的回答并不是自己经过思考而形成的,而是勉强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
第三,过于重视问题的提出,缺少对问题的引导、点拨和启发,轻视问题反馈的有效性。在128次提问中,有48次是教师点名后再提问的,占了提问总数的37.5%,说明教师的提问方式处理不当――先点名后提问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不能激发学生的有效思维,学生真正的获益并不多。
5.教学方式简单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探究学习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形式,正越来越多地被提倡和运用。然而调查发现,有77.3%的教师认为自己偶尔关注或未能关注探究学习,表明大部分教师存在处理探究学习的简单化倾向。另外,有67.4%的数学教师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会流于形式”,仍有超过2/5的教师选择了“采用讲授为主,有时讲练结合”。可见,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新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实质的理解并不到位,并没有真正把这些学习方式落实到教学之中。
值得强调的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都存在着局限性,将某种方法万能化、完美化,或简单的模式化,都是片面的,甚至不可取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探究学习单一模式,而要在灵活选用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或选用接受性学习,或选用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互补充的模式,从而达到教学方法选择最优化。
二、改进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针对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进行教学观念反思,树立先进数学教学观
现代研究表明,数学教学观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不良数学教学观,通过教学活动影响学生,使学生发展和形成了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信念和态度等,进而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进行传统教学观念反思,树立先进的数学教学观,是后课改时期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
首先,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师的数学观。教师不同的数学观会营造出不同的学习环境,从而影响学生的数学观以及学习成果。当前绝大多数数学教师持静态的绝对主义数学观,即把数学看成是一门与逻辑有关的、有严谨体系的、关于图形和数量的精确运算的、静态的永恒不变学科,认为数学是发现的而非是发明的。这种出发点的数学观导致数学教学过分强调数学学习的逻辑性、精确性和严谨性,过于注重数学解题格式,忽视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参与。而后现代主义下的数学观认为,数学是建构的,是与情境相关的,并非是发现的,是人类的发明与创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结果是开放的,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现代动态主义的数学观,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尊重学生的真实理解,关注数学学习的过程性、直观性、生活化和情境化,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与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次,树立先进的数学教学观。数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以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的数学教学观,从关注学生个体及建构主义的认识观出发建立适合创新教育的数学教学观。
最后,树立先进的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师数学学习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选定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一些与学生经验相适应并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创设一种和谐、融洽而民主的建构学习气氛,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不断探究和尝试,经过同化和顺应,建立与学习环境和目标相适应的认知结构。
2.强化教材文本批判意识,增强教材调适使用能力
数学教材城市化是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程实施面临的典型问题。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在尊重数学教材的前提下,必须树立教材文本的批判意识,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不断调适数学教材的素材和编排方式,从而形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因此,新课改下的教师教学过程不再是“教教材”的过程,而是一个“用教材教”的重新组织教学材料的动态生成过程。农村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材加以改进:第一,充分挖掘农村教学素材,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及农业生产特点创设教学情境。第二,适当调整教材课时安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农村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3.增强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追求提问的整体质量
教师的提问行为与学生的应答行为构成了一个师生对话系统,该系统应以完成教学目的为宗旨。如果一味地通过较多的提问与应答来达到课堂表面热闹的效果,那么教师的提问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来选择不同类型的提问,以激发学生不同认知层次的应答行为。[5]作为教师,应该有能力组织好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定位好问题,并将问题按有意义的序列进行安排。作为一个好教师,还应该有能力组织任何复杂性层次不同的问题。进一步,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选择合适的学生回答,并且以合适的问题形式呈现,从而不仅使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积极的互动,而且其他学生也能够就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所提的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具有挑战性、趣味性和贴近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对不同的提问采取不同的候答策略,激发学生的高认知思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问,认真思考提问顺序,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4.优化组合教学方法,促进有效数学交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其课堂的参与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学生知识的建构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优劣。然而,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仍然喜欢选择以“讲解”法为主,从而造成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和优化数学教学方法,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回答,最终达到学生有效数学交流的目的。为此,教师要反思:设计的教学方法是否与教学目标和谐?是否与教学内容匹配?是否根据不同数学教学内容相应地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否关注了“自主、合作、探究”方法与讲授法等的有机结合?是否根据数学问题或数学交流材料设计和选择了合适的数学教学方法?是否根据合理的交流形式设计和选择了数学教学方法?……总之,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尽可能做到“一法为主,辅之多法”的优化组合。
5.开展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培训的最终目标在于引领教师的发展;要引领教师的发展,就必须了解受培训者的需求,明确培训主题,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最终实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然而,当前教师培训存在培训形式过于死板、培训内容与农村中小学实际脱节等问题。这就要求改革当前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增加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受培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的设计需要在分析不同层次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比如针对部分农村数学教师有比较扎实的数学知识及良好的解题能力,但在课堂上却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思维方法的问题,就可以设计以“数学教师教学内容知识(PCK)发展”为核心的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PCK的概念与价值、PCK的形成与发展途径等内容,以培养教师把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方法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能力。
其次,采取灵活和弹性的培训方法。比如,对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培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新课程资源开发的培训可采用小组比赛法,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可采用实践操作法,对教育科研的培训可采用导师指导法……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在培训过程中可建立教师研修共同体,采用学习、观摩、交流、反思、共享等多种培训方式,选择自主研修、校本教研与外出学习、考察相结合等培训路径。
参考文献:
[1]于鸿丽,黄秦安,徐海.新课标下数学教育目的观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2):20-22.
[2]周仕荣,林卫强.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的讨论和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2003(1):82-85.
[3]钟启泉,汪霞,王文静.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9.
[4]张维忠,孙庆括.多元文化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12(2):44-48.
[5]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2):63-66.
Problems with and Solutions to Ru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ost-Curriculum Reform
HU Qi-zhou & SUN Qing-kuo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Nanchang Normal College, Nanchang 330032, China)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终身学习 教研活动 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摆在我们所有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教师走专业成长的道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规划过程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学、研、思”这一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路。
一、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摇篮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理念必须付诸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一线教师的授课量大,日常工作任务重,工作忙,除了积极参与校本研修外,还应养成爱看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好习惯。每学期订一至三本教育教学刊物,至少阅读一两本教育理论资料,写读书心得,同时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以便在“新理念”与“新行为”之间架起桥梁,以此更出色的参与教学。
2、同行互助:能者为师,不可忽视我们身边学有所成、教有特色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我们不妨就地取材,主动走近名师,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多聆听专家的声音,与专家零距离交流,使观念在碰撞中实现嬗变、技艺在切磋中得以提高。学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申请外出学习,再以专题汇报的形式将专家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校的其他教师,做到资源共享,以点带面,使全校教师都能得到学习交流的信息。
3、广学厚收。网上资源丰富,前沿理论、优秀案例、先进事迹、精彩课件等,教师只要勤于阅读,便可从中获得所需知识、信息。如远程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培训方式,教师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形成广博的知识体系。
二、教研活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沃土
1、集体研讨活动:多样化的教研形式可以激发教师研讨的积极性。一是开展基于教学活动现场的各种上课、听课、说课、评课、议课活动,如“一课多教”“同课异构”等等。这样的教研活动,紧扣“过程”,追求“真实”,强调“合作”。使教师在个人的实践体验与群体的观察和反思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行为不断改善。二是开展体现新课程理念、彰显个性特色的各类交流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集体教研活动。让教师在相互质疑、答疑,展开辩论的过程中,既解决问题,又在互动中生成问题,引发教师进一步思考。三是开展读书交流会、信息会、教师经验超市、观点展示会等交流型教研活动,让教师在融洽的氛围中分享同伴的经验。
2、科研专题研究:教师教学研究的功用不仅在于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在于可以从行动中总结出经验,可以将经验升华为思想,可以促进教师思维的发展,可以促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优秀的教师常常把好的教学成绩作为立身之本,以优质课来反映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把科研成果当作自己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标识。作为研究型教师要有明确的研究目的,确立自己的科研课题,围绕课题展开讨论研究并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展备课、教课、评课活动,使课题研究普遍化、日常化、制度化。针对学校组织的教改科研活动,教师要坚持参加研讨活动,认真上课或者听课题汇报课、研究课、公开课,从中吸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使自己的课题研究上层次、上水平,科研能力得以深入发展。
3、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学校对教师职业技能和理论水平等诸方面进行提高与培训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培训要要立足于校内、实践于课堂,要通过教师边实践边反思、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同伴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
1、树立反思即学习的理念。立足校本教研,积极构建教师教学反思与专业学习的一体化理念,将反思学习化,把学习反思化。首先,反思是一种随机性学习。“能力只有在需要它的活动中才能培育”。教师的日常教学是一场随时随地的“现场直播”。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学习是一种“即时即学,即地即学,即用即学,即教即学,即研即学”,而要达到“即学”,就必须通过反思。其次,反思是一种行动性学习。它要求教师在行动中反思,既对自我的教学行动反思,也对他我的教学行动反思。通过行动反思,坚持在做中学,用行动催生自己反思的意念和动力。
2、探索有效反思的策略。关键是要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进行反思。这包括:①能够用批判的视角审视自己在整个教学中表现出的行为,把思考的焦点聚焦在由外显的、具体的教学行为转向教学行为背后内隐的、上位的教育理念和取向上;②能够比较分析各种教育理论的异同,善于权衡各种对立或非对立的观点和主张,选择其中合理的观念来指导教学行为;③能够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透彻分析,以获取恰当有效的解决方案;④能够针对问题实际拟定决策,并能根据实践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重组、改进原有的决策和行为;⑤能够考量教学行为的伦理价值,反思教学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⑥能够记述教学生涯中的得与失,成与败,并针对其间的关键性细节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与追问,从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总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条循序渐进、螺旋递升、追求生命质量至高的道路。我们通过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的培训和研修活动,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的认识,有效地触发和良性地推动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让每个教师在感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获得专业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学勇 新课程教学法[M]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组织攻关教师和教研组长参加处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处研究性学习培训。在各年级组织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集中由黄丽娜陈艳红两位教师二次分学段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第六届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五年级教研组《循环小数》一课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近三年的改革收获?多,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十一月中旬我们举办了为期一周第六届 教学节,七位教师分别代表各组讲了课,三节评为优质课,这次公开教学,呈现开放性,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六年纪《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由“是——也是——还是——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四年纪 《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现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然后观察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五年纪《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路程逐渐缩短的规律。得出两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jiao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综合起来看这次教学活动兼顾到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都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修炼,提高文化水平与做人境界,这将是一个长期而非常有价值的努力过程。研讨 反思 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 李巧莲老师以《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获市教学能手; 在11月30日进行的处第5批“推门好课”教师的复查验收中,梁爱英 黄丽娜 王桂荣三位教师的《乘法的简》课被评为特优课;阳泉市陶行知研讨会作课《乘法的简》受到与会的教师好评。12月22日山西省示范小学验收时王桂荣的《认识一位小数》受到验收老师和领导的好评。12月中旬,4位教师参加了山西省《教与爱》名师授徒研修部的学习培训,聆听名师杨少波的专题讲座,观摩其示范教学,领悟名师的高尚师德,探究名师精湛的课堂教艺,并在全校公开教学,受到名师认可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一月十二日王桂荣赴盂县作课,作为一个契机,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把仍在困惑这我们的许多问题,有个在认识。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石晨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本学期我们在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
是日评、周评、月评一条龙,老师评、学生评、小组评,、家长评一条龙,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对评价结果登记在作业情况扉页栏中,周五下午学生以小组评定等级后带回家,有时把班里同学好的作业带回家,双休日家长对孩子一周的学习、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对比后对孩子的学习提出要求,周始老师综合激励换星,(2个优A换1枚章)学生每周都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又转化为每天的学习行为,使他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不断地吸取经验,经常进行弥补,月末进行争星活动,学生在一个月内品尝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或向他人学习,每一个月是一个新起点,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将学生的学习距离缩短,(9、10、11、12、1)五星级作业评定,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出自:
有了学习的动力,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 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五环节的考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个:
1、自检——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
2、互观——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
3、校查——A随机查:管理人员进课堂(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听课、看教案、查作业、查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效果等一条龙式的检查。B集中查: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
坚持每月一次的大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校园网,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全体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一得”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新老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并跟踪五名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到老师走进新课程,抛砖引玉,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分了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统计与概率四个领域来命题,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在11月12日进行了期中质量检测,全校学生全都参加,及格率为97%,优秀率为78%。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语言;实际问题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描述科学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已无法适应历史潮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品质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成为一个当务之急的话题。通过若干次研修活动和听评课活动,笔者发现多数数学教师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仅仅是语文和英语教学的事。所以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仅注意了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已远远不够。仅从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谈个人的收获与体会。
一、概读体验情景
不同的实际问题有不同的实际背景。概读中如果安排学生体验一下该问题的情景的环节,体验往往与联想、想象交织在一起,如读后要学生想象一下:该问题或是怎样一幅情节生动的人物故事画,或是怎样一幅俊秀的山水写意图,或是怎样一首动人心肠的优美诗句。经过这样的体验、欣赏,便可激发起学生对该问题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立志、发愤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意志。这一环节要把握好度,防止过度,影响学生数学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此时的体验欣赏并不是文学的欣赏,不是目的,只是为解决问题所做的一个情感准备,是一种助推器。
例如,某省地震发生后,幸存的灾区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急需从全国各省调运各种救灾物资,如帐篷、食品、药品棉被、矿泉水等。某市也准备了大量救灾物资准备运送到灾区的各县市。现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这三种运输方式的参考数据如下表,若这批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50元/小时,北京至目的地X km。
(1)如果用W1、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费用总之出(包括损耗),求W1、W2、W3的关系式。
(2)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能使运输时的费用总支出最少。
解决这个问题时,先安排学生概读体会三种运输方式的实际情景,接着指导学生细读,边读边做记号,边读边思考:第一个问题,三种方式运输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两地路程发生变化时所需费用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可确定为函数模型。第二个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可确定为不等式模型,实际问题的解就是对应的符合条件的不等式组的解。在此基础上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获得问题的解就水到渠成了。
二、细读建立数学模型
细读这一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阅读,要将读与思结合,经历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这里“伪”“粗”指问题的背景,问题的载体。不同的数学模型有不同的背景,就是同一数学模型也有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真”“精”指的是该问题涉及的数学过程、数学术语、数量关系等,这些才是我们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材料,研究的核心。然后确立可建立的数学模型是统计模型、概率模型、函数模型、方程不等式模型或是某类几何模型。然后回忆该类数学模型的相关知识,为解决问题做好了物质准备。
三、复读得到迁移升华
当所研究的问题获得解决后,学生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外溢,这时教师可顺势提出,冷静回顾探索的过程能否寻求更大的满足,让学生思考交流。如,(1)研究的问题不变,可否对条件进行加强和削弱,若能可进行怎样的削弱和加强。(2)研究的问题不变,能否改变思维的角度,建立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是最优化的方法。(3)同一数字模型还能在生活中找出哪些情景呈载,若能编写出来。(4)在此类问题的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什么障碍,怎样克服?(5)就其一点能否将自己的体验、收获写成小论文等等。
这一过程不是同学的重读,而是从该问题中跳出来,从高处回看,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定式,使解决问题的各种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要提升这一阶段的质量,教师的确要真正做个有心人,勤于思索、勤于总结、勤于与学生交流,才会打开学生的发动机。
我们以“主题课例式研训”为载体,按照小学数学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应用”展开研究,按照“确定主题―确定课例―观摩课例―课后研讨―坊主点评及主题培训―撰写反思―网上共享”的研修路径,重点针对概念教学和复习课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模式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工作坊在概念教学和复习课教学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一、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
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教材中的很多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明确的定义,这让许多一线教师不知所措。我们认为,小学阶段很多概念表述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数学概念教学应该重在引导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而不是纠缠于文字上的精确表述。数学课标明确了对小学概念教学的三项要求:一是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二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概念;三是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概念。基于此,我们工作坊决定引导一线教师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模式进行专题研究。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遵循由直观形象到形成表象再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因此,我们认为,进行概念教学,应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与抽象概括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便于学生把直观经验与理性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顺利地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探索形成了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感知(创设情境,感知概念)―表象(探索研究,形成概念)―概念(体会理解,抽象概念)―运用(拓展应用,巩固概念)”。我们试以工作坊参与者张菊老师执教的《认识公顷》一课为例,说明该模式的操作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课件逐一出示以下几个景点的照片,老师当导游边出示、边解说:
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 700 000平方米;
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 000平方米;
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 270 000平方米;
(2)谈话:这些名胜古迹占地面积非常大,用平方米作单位,这些数据显得不够简洁明了。(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2.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让学生通过回忆100米的长度大小,想象一个四条边都是100米的正方形有多大。然后告诉学生,像这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接着再引导学生思考“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先独立算算,再与同桌交流。最后,学生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1公顷=10 000平方米”。
(2)感受1公顷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想象1公顷有多大;引导学生感觉、猜测、与同桌交流1公顷相当于身边哪些建筑物的面积。学校教室面积大约是80平方米,让学生计算1公顷大约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学生汇报,出示相应的数据(1公顷大约相当于125个同样大的教室的面积)。加深学生对1公顷大小的感知,让学生估一估“学校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并计算1公顷相当于几个同样大的学校的占地面积。让学生把猜测的结果与计算出来的数据相比较。让学生再次想象、感受1公顷大约有多大。
3.尝试练习,感悟进率
(1)谈话:在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时,要用公顷作单位。让学生尝试把几组数据改用公顷作单位,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2)课件相应出示: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3)把平方米改用公顷作单位如何换算?(说明:把平方米化成公顷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的进率10 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4.深化应用,理解公顷
(1)课件出示下列景点照片,教师继续当导游,带领学生“游览”名胜古迹,请学生思考后完成填空练习,并回答其他问题。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面积大约是400 000平方米,合( )公顷;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平方米;小结“把平方米改写成公顷,把公顷改写成平方米的‘秘诀’”;同桌相互出题,考查“关于平方米和公顷互换”的问题,进行练习。
5.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2)一块三角形菜地,底是110米,高是15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它的面积有1公顷吗?
(3)完成书本上第82页的“练一练”。
6.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课后小调查:了解家里一共有多少块田地?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二、复习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复习课是对学生的认知结构重新进行组织,是在整体知识背景下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和构建,它往往通过对照比较、寻找联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原来彼此分散、分割的知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在头脑中把知识“竖成线,横成片”,或“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从而形成由点、线、面构筑而成的立体式的知识网络。现在的实验教材,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了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探索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们工作坊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研讨”中,采用了执教老师个人初备课,网上交流研讨备课,达成共识后再上课的研究方式。如由工作坊的参与者孙武银、周炎锋分别执教的复习课《四则混合运算》《小数乘法》,以及坊外教师古龙镇中心校黄红锦执教的复习课《简便运算》,都运用了“计算感悟―对比归类―总结法则―错题辨析―深化提高”这一基本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在探究“空间与几何”这一知识的复习教学时,我们采用了“同课异构”的方式展开研究,由工作坊的参与者周原园、陈超萍分别执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复习课。
“同课异构”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每位执教者的主观能动性,工作坊再以不同的课作为研究蓝本,并适当引入部分坊外教师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质疑、解疑,“坊主”再结合课例及大家的疑难作《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专题研讨》小型培训,最后总结、归纳出基本的复习课教学操作模式,即“以题代纲、边理边练―分层练习、巩固提高―自主检测、评价反思”。下面以《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复习课为例,简介复习课教学的大体流程。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猜一猜,想一想。故事导入:唐僧取经回来后,打算奖励每个徒弟1块土地。唐僧拿出3条一样长的绳子,叫三位徒弟用绳子各围1块地。孙悟空急忙说:“我要围成长方形的。”沙僧接着说:“我要围成正方形的。”猪八戒不慌不忙地说:“我要围成圆形的。”那么,到底三位徒弟中,谁围的土地面积最大呢?大家猜猜看吧。(指名猜)如果想知道它们各占地多少平方米,我们需要用到哪些知识?
(2)揭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复习的内容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梳理知识,引导建构
复习以下知识,并以知识网络图的方式予以呈现。
(1)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2)周长的计算;
(3)面积的计算。
3.应用知识,提高能力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
(3)对号入座(选择正确答案);
(4)走进生活(计算)。
李老师家有一块梯形菜地,上底是32米,下底是48米,高20米。如果平均每平方米收小麦400克,这块地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小麦?
(5)首尾呼应,解决问题。
猪八戒、沙僧、孙悟空谁围的地最大?要准确地判断出他们三个谁围的地最大,绳子的长是628米,动手算一算,再判断。
(6)得出结论(分组探究)。
让学生自行交流并小结:周长相等,圆的面积最大。
4.全课总结,注重体验
再次呈现知识网络图。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进取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勤学善思,注重团结协作,力求圆满。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办公室主任个人述职报告范本参考资料,欢迎你的阅读及借鉴。
办公室主任个人述职报告范本一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伴随着粉笔灰尘的洒落,20XX悄然落下帷幕,回顾一年的工作,现将思想与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
本年度我的工作岗位是教导主任,主要工作任务是主抓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专科管理;装备工作以及信息技术管理工作。
二、政治思想方面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热爱教育事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服从领导安排,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进取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勤学善思,注重团结协作,力求圆满。
三、工作方面
(一)从五个方面抓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1、我能立足于课堂教学,做到深入教学一线,在音乐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上,大胆尝试开展器乐教学,经过四年来的实践经验,构成适合本校学生的器乐教学模式。
2、努力抓好三队建设,三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大提升,也是引领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窗口,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各队聘请了专业教师,在全体音乐教师的配合下,三队已经构成模式化,尤其是乐队、舞蹈队建设趋于成熟阶段。
3、坚持阳光课堂,为了讲求课堂时效性,追求课堂质量,在阳光课堂开展中,我能深入学年组,与教师共同研讨,并及时获知解决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尽自我的努力做好协调工作。
4、抓好体育大课间工作,大课间是学校的又一个重要窗口,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大课间开展有序、规范、实现了全员运动的目标,结合本年度的花样跳绳比赛和武术操的训练以及轮滑特色课堂的开展,学生的体能整体呈上升趋势。
5、在全校成功开展了变废为宝的学生活动。丰富学校文化,提高学生动手本事和创新环保意识。
(二)做好装备的月报统计工作和学校仪器装备各项统计上报工作。
(三)做好信息技术工作,为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和吉林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做好网上嗮课程序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抓好专科的常规教学工作。
四、工作业绩方面
在校领导的引领下,本年度我的工作忙而有序,四月份,在市区举办的学生单项比赛中,我校有21名同学参加区级比赛活动并获得了好成绩,其中,有两名同学参加市级比赛,取得好成绩;在昌邑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摘取五连冠的总分第一名;十月份,区首届舞蹈节获得一等奖。九月份。配合党支部邓书记做好党办举办的“群众路线教师诗朗诵”工作,并取得特等奖的好成绩。
五、业务本事方面
工作至今,我始终坚持和注重对自身业务本事的培养和提升,认真钻研业务,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主动与组内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和业务本事的提升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等问题进行教研探究。
作为教导主任,我必须要严格要求自我,在教师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教育教学,仅有这样,才能不愧对这个工作岗位,才能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才能不愧对自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工作信念,我将继续努力前行,发挥自我的余力,为学校的发展尽一份职责与义务。
我坚信,只要努力,生命中总会有洒满阳光的路。
办公室主任个人述职报告范本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师:
大家好!
回顾自我一年来的工作,感激与惭愧、职责与迷惘一向伴随着我。承蒙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让我担任教导主任、出纳,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学前班和一年级教学工作,同时还担任一年级的数学、美术、写字、学前班的语言教学。身兼数职,任务繁重。回顾这一年来,我铭记“在其位谋其政”的为事之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恪尽职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能自觉遵守教师的行为规范,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真诚、热情、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能以身作则,要求他人做到的,自我先做到,努力使自我成为校长的好助手,教师的好帮手。
二、个人教学工作:
1、作为学校的中层管理干部,教学也不能放松,更要起到带头作用,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坚持贯彻新课程理念,做到科学施教。课前反复钻研教材,很多阅读参考书;结合学生实际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保证教学质量,让自我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一年来,每次作业要比别人多批改一节课,我没有怨言,每次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批改质量高,并及时做好矫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景,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进取开拓教学思路。尤其今年是从教以来第一次胜任一年级教学,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都需彻底转变。所以在课余,我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大胆尝试“三三六”教学模式、力求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的阳光、自信、欢乐。
3、注重课题研究。批改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是教师了解学情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途径,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所以我把浅谈作业批改的几点做法确定为教研课题。
四、教导处工作:
1、做好常规教务工作
学期初,及时安排好课,发放各类表册和教学资料,做好课务调整和试卷发放工作,学期结束前,安排、组织期末检测,阅卷,以最快的速度统计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时回收并归档。
2、搞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如学期初要求备课组长制定好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工作。期末在各个备课组长的协助下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和各项教学工作的总结等。
3、协助校长搞好毕业班的各项工作。
4、按时搞好计划生育月报告工作。
五、反思自身的不足,促进自我再提高:
1、由于工作繁杂,使我常疲于各种事务性工作而对教学教研工作不够深入和细致,没有静下心来总结很多教师的教学经验。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听课不够,不能全盘了解教师教学动态。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缺乏创新精神,工作思路陈旧,教导很多工作还是在原先的老路上,教研活动效果不明显,没有针对教学实际问题进行研讨。
总之,在这一年中我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存在一些缺陷。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跟上时展的新要求。
2、谦虚谨慎,努力将工作做到好上加好。
3、加强教学研究,虚心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本事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向课堂要效率。
以上是我对本学年度工作的简单回顾,我将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各种“份外事”,只要是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我都将努力去做。今日借述职的机会感激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以上是我的述职报告,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教师们批评指正。
办公室主任个人述职报告范本三
花开花又落,转眼一学年又结束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有很多感慨。有过困惑,有过烦恼,也有过失误,但更多的是收获,是信心。
我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突出的本事,也没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但我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我始终坚持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始终想用我的知识,我的智慧和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为学校的发展做点什么。我也并非想追求惊天动地的业绩,我只想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导工作对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当今生源质量和数量又一年不如一年,师资力量也越来越弱,教师凝聚力越来越差,所以感到压力很大。好在有刘校长的大力支持,有在座各位同仁的进取配合,现已圆满地完成了本学年的教学任务。
一年来,我努力做的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事:
一、努力成为优秀教师
学校需要管理者,但更需要优秀师资。作为教导主任,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升业务素质,所以,我始终要求自我做到以下几点:
1、完善师德。“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以德为首。在工作中,我告诫自我,首先要“有心理容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能合理排解自身的消极情绪,从而始终将思考的欢乐和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其次要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能以一颗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以智力好坏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以自我的真诚无私赢得了每一位学生的热爱和尊敬。再者,能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能较好地与教师、学生、家长合作,与人相处真诚热情,我始终坚信:一个伸手能够拥抱整个世界,敞开胸怀能够容纳整个宇宙的人,必须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
2、虚心学习。实践证明,优秀教师的成才之路是用书籍筑起来的。在工作中我努力拓宽学习渠道,很多阅读各类书籍,进取参加各种业务培训,与同行研讨,和学生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3、锤炼业务。作为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我能主动带领教师与时俱进,大胆地进行教改探索,进取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中引导教师主动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我的实践活动,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取得了必须成效。
二、努力成为勤勉的教学管理者。
作为教导主任,是校长的得力助手。所以,我牢固树立四种意识:
1、合作意识。合作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合作能弥补缺陷,积蓄能量,利于教师个人事业的成功;教师间的合作还有利于造就学生的完美人格。本年度我十分注重团体备课,让同一年级同一科目、不一样年级同一科目,共同解决疑难问题,相互了解教学风格,使大家的合作成为日常行为。还实行“传帮带”活动,组织老教师带新教师,骨干教师带一般教师的活动,使教师间的合作与友谊共同发展。
2、服务意识。教育就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教导处工作是琐碎而又繁杂的。许多工作都要伴随无眠之夜和牺牲节假日来完成,但我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在工作中,我能处处从大局出发,不计报酬,不计名利,时时为教师着想,常常深入到师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捕捉他们的意愿,尽可能使各项工作措施贴合实际和大家的要求。
3、研究意识。管理是科学,教学管理不等同于行政事务。要想与时俱进,管理创新,必须养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一年来,我组织了学校教师们进行校本研修,网络团体备课,许多教师学会运用电脑,教育得到了信息化,许多教师已经能熟练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上课,能在互联网上学习、研究、发展。
4、规范意识。优秀的成绩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在一年的教学管理中,教导处规范各种教学检查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考试、教研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并落实到岗,职责到人。
三、努力成为同事的朋友
一年来我经常到各年级办公室走走,与教师共同切磋教学经验,商讨教育学生的方法,与教师一齐在探讨中成长。教导工作纷繁复杂,有时难免会遭到一些同事的不理解,但我时刻提醒自我要容忍,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们,去接纳他们。
四、努力抓好毕业班的工作。
本届毕业生是小学五六改制中分出来的双差生,且几个成绩好点的又到市直学校借读去了。所以2009年中考的压力就异常的大。一年来我与九年级全体教师不敢有一丝毫松懈,认真钻研教材,进取探讨方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一轮轮复习,并建立科任教师与学生一扶一制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9年中考虽然最高分仅有619分,但估计有近60名同学能够录取到重点中学。借此机会对九年级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道一声:辛苦了。
一年的工作我收获了很多,也发现工作还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需改善的地方。如对常规教学检查的力度不够,跟教师交流的时间不够,有时对教师的要求过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