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体会

乡村振兴战略体会

时间:2023-02-20 14:57: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振兴战略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振兴战略体会

第1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产品;营销策略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倡导乡村产业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具体提出实施以后,各级政府、各个乡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乡村建设,农产品市场也在逐渐不断扩大。农产品产业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营销策略的竞争,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机遇与营销方式的同时也加剧了竞争程度。互联网进一步拉近了买方与卖方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购买方式,实现了足不出户购物的愿望。但目前农产品的营销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传统的营销模式,在互联网时代稍有滞后,如何积极应对互联网的发展潮流趋势,利用互联网的天然优势,助力农产品的营销,改变传统的营销策略,探讨新发展背景下农产品产业营销新策略及新模式,促进农产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显得极为必要与迫切。

一、相关概念及内涵界定

农产品是具有一定区域文化特色的农业产品和特色制作工艺的总称,农产品相关的文化包括农产品在生产制造和销售活动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风尚、习俗、精神、体验等现象。农产品作为农村特有的产品,绿色、营养是它的代名词,往往是依靠当地特有的资源,生产手段相对简单环保,符合现在人们对绿色健康的追求。但它与普通产品营销不同的是,有的农产品拥有不易存储、受天气影响较大等一系列特点,因此不同的农产品营销要结合它本身的特性采用合适的营销策略。农产品营销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可以有效整合当地农村的固有资源与人文条件,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等,进行差异化竞争,从而达到整合农业资源,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农产品营销策略是指根据前期的调研等在明确消费者需要的农产品及相关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的农产品营销方式与营销手段。围绕农产品的营销,主要包括有农产品的组合策略、包装策略、品牌策略及开发策略等。

二、提升农产品营销策略的意义

一方面,提升农产品营销策略有利于更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可少的关键策略。根据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开发新产品,挖掘顾客最深的需求,扩大顾客群体,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水平。最后,进行市场调研为每一种类型及品质不同的农产品找到目标群体,找准市场定位,了解客户需求,有针对性销售,减少宣传资源浪费。2.定价策略定价营销策略作为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要策略,对各类型农产品进行精细分类,实施多元化、精细化的定价方式,逐步满足并适应消费者的内在多样化需求,对于农产品的品牌发展、标准化程度提升、附加值增加、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的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整合市场,对同类产品进行市场调查,统一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参考价格,保证种植农户及合作社的收益。按照产品的品质和包装分不同档次分别定价,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产品的不同需求。在研发的新产品流入市场的时候采用限时优惠定价,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新农产品的销售量,为新农产品打开市场,提高新产品的知名度。3.渠道策略营销策略渠道作为整个营销系统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营销渠道主要包含有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正确的营销策略渠道对于降低农产品的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具有关键作用。自从互联网走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采取网上购物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进一步整合各个销售渠道,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开展多方式的密切合作,如针对各大电商优点与京东、淘宝等各大电商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开设多种农产品线上旗舰店,进行官方认证与提供辨伪方式,拒绝伪劣农产品进入市场,损害品牌荣誉与消费者权益。同时,应该积极完善自己的官方农产品平台,建立公众号,发表农产品系列小故事吸引顾客,拓宽销售渠道。在抖音、小红书等小视频,消费者可直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到产品的各种信息,产品品质更能得到信服。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意突出产品特色吸引新的顾客群体。最后,吸收借鉴现在特有的新零售相结合,通过提供服务和优质环境给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增加农产品品牌的好感度,留住原有消费群体,进一步加强建立出口渠道,和各大贸易出口公司合作,让农产品走出中国。4.促销策略农产品促销策略是指通过各种推销的方式,向消费群体传递农产品的特征、优点等信息,帮助消费者加强对农产品的认识,加大购买欲望从而进行农产品的购买的活动。促销策略的提升依赖专业化人才,专业化人才是良好促销策略诞生的基础。因此加大专业化营销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农产品营销队伍的建设,尤其是专业技能的训练,可通过在各农产品官方网站开设留言板,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选取最佳留言,奖励相关农产品,或和现在知名网红和主播合作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也能通过这种服务营销策略扩大知名度,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利用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旅游业便利的宣传条件,现在旅游业发展迅速,特色民俗文化也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结合特有风俗文化宣传,加大文化和农产品的结合,提升农产品的文化底蕴内涵。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下定期展销会、销售交易会进行农产品试吃、降价销售、产品介绍等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了解农产品的魅力。同时,加大与影视方面的合作,通过电视,电影的广告植入来扩大知名度,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在电影电视等剧情中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种植农户的辛苦,使助农深入人心,通过加大助农宣传,从而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5.服务营销策略服务营销与普通营销有显著的差异与区别,服务营销在服务本身具有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分离性及不可储存性等特点,因此在制定农产品服务营销策略时,应针对服务营销本身的特点进行策略制定。在无形性方面,对农产品进行服务营销策略制定时,应注意外在服务环境的设置,让消费者通过环境就能了解到服务的理念、水平;在异质性方面,农产品服务营销策略要加强服务的可控化,使服务营销及服务质量被控制在较小范围内,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获得良好收益。在不可分离性方面,让农产品服务网络化程度在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具体的运用,使客户享受到专业的服务,也能在购买过程中体会到快捷方便的服务,提升关系营销。在不可储存性方面,农产品在营销策略中可以利用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服务过程的及时必要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同时也更好地提升效率与服务速度。

三、结语

为进一步塑造好农产品品牌,更好促进销售,达到产业增产、果农增收、农村发展的目的,各地出台系列对应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然时代在变化,现代经济体系在不断发展健全,在政府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农产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研究发现各地尽管农产品种类繁多,但是农产品的供应市场也非常大。面对这样的局势,各地农产品的营销策略也需要随机变化,才能在众多的农产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才能跟上农业结构不断更新的发展进程。虽然近年来,各地注重了农产品品牌形象的建立,但是发展速度仍然不尽如人意。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的农产品营销策略找出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适合农产品特点的营销策略,希望能对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加快我国乡村振兴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朱鑫彦.乡村振兴战略下陕西省农产品电商与物流协调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02):31-33.

[2]姜峰.浅析农产品在网络直播平台的营销策略[J].山西农经,2019(4):83.

[3]党养性.乡村振兴背景下陕西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现状分析[J].农场经济管理,2018(10):3-7.

[4]强宇航,李成成.陕西省农产品营销渠道分析研究[J].商讯,2021(01):12-13.

[5]徐嘉忆,石国鑫,吴云霞,赵宇.新零售时代国内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创新分析[J].商场现代化,2021(24):33-35.

[6]刘晖.适用于乡村旅游消费人群需求的农产品营销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7(3):68.

第2篇

同志们:

区里刚刚召开了两个重要会议,最近两天。前天召开了区政府全体会议,研究确定了区政府将在全区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演讲,昨天又召开了区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1年的工作重点。今天,工商分局就紧跟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召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形势,安排布置新一年的工作任务,非常高兴。值此机会,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和区内外形势,过去的一年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坚持了经济继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安宁。这其中包含了工商分局全体干部职工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从事的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注册登记和商标战略的实施工作,直接关系着全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转方式发展。一年来,把开展取缔无照经营专项活动和综合治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先后新登记个体工商户近万户,新登记各类企业1千多家,使3万多家各类经营主体通过了年检;通过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使我区全国著名商标实现了零的突破,省市著名商标的数量在全市各区县中实现了位次前移,这足以说明你对全区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事的市场经济秩序监管和消费维权工作,特别是食品流通、化危品市场、打击传销、取缔黑网吧、黑摩的黑中介、黑诊所等监管工作,既较好的维护了全区市场经济秩序,更对全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和民生的改善发挥了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在保证全国糖酒会的顺利召开、清理“十五小”企业、红盾护农、整治医疗广告、桶装水、烟花爆竹、废旧物资收购、烟草市场、学校周边环境、物流业规范、处置人造毛皮厂群访、养老平安扩面征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帮扶就业再就业、非公企业党建与文明诚信建设、对口支援新农村建设、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乡村拆迁范围内涉企问题的处置等等,都很好地发挥了区委、区政府的顾问助手作用。特别在一年中完成了这么繁重的工作任务,没有发生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对工商分局的有效投诉,这就更不容易,更加见证了去年来参与工商工作会议时说的那句话,这支工商队伍是一支铁军。总之,区委、区政府对工商分局的工作是非常满意的也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全体工商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乡村建设跨越提升、工业振兴和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对于今年的工作布置,会前看过传林局长的演讲,贯彻落实上级安排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明确的措施和目标,对于各项工作的布置,区政府是赞成和支持的值此机会,再提三点希望:

更加主动地服务于全区发展。希望工商系统把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一是要认清形势。找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工商工作的结合点,把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普遍要求与工商工作紧密联系起来,更高的层次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更加全面地发挥工商职能作用。要以流通环节食品平安监管、反不当竞争、广告监管、打击传销等为重点,二是要突出重点。加强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经济秩序。要依照全区建设创新型乡村规划要求,发挥部门联动作用、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着力加强对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的帮扶指导,不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履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牵头职能,认真落实全区“十二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加快12315规范化服务进程,大力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加大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保证改善民生上争取更大作为。

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要结合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工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三是要夯实基础。不时加强学习型队伍建设,以更高的规范,建设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工商队伍。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讲境界、讲争先、讲奉献,激发整个队伍干事守业、争优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借此机会,最后。向工商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拜年,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3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特色

[中图分类号]F5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6-0112-03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19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1.8万家,全国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乡村旅游成为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布兰威尔和兰恩(Bramwell and Lane,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且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德诺伊(Dern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农业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瑞切尔(Reiche1)、罗文格特(Lowengart)和米尔曼(Milman)指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一)根据推动机制来划分

1.市场推动型。政府很少干预乡村旅游产业的成长和发展,主要由市场自动调节乡村旅游的成长和变动趋式,但政府不是放任自流,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政府往往进行指导和控制。实行该模式的国家一般市场经济较发达,具备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各种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能进行行业自律和保护行业利益,如英国、美国。

2.政府推动型。政府给予乡村旅游发展以实质性的影响,采取规划或立法方式干预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其典型特征就是政府参与规划、经营、管理与推销等活动。较多采取该模式的包括台湾地区和葡萄牙等。

3.政府-市场互动型。即把政府的指导监管机制与市场经济自我调节机制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的模式。政府往往把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发展的手段,在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促销、培训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市场。同时,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成立、成熟,可以有效实施行业自律。政府和市场的两种力量互相呼应,彼此配合,保证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例如,20世纪50年代,法国政府的“农村家庭式接待服务微型企业计划”用来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根据开发的依托来划分

1.都市依托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人口密集、人均绿地减少,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对休闲概念理解的深入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使得以都市郊区和周边地区为目的地的短程旅游需求不断增长。回归自然、贴近农村生活的乡村旅游在大都市郊区和周边地区迅速发展,并成为乡村旅游。此类乡村旅游可称为都市依托型,主要指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其客源市场主要是都市的居民,其特点是重游率高,易形成忠诚客户。

2.景区依托型。主要指在著名风景名胜区周围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其客源市场大部分是来自本国甚至海外的观光客,其特点是初游率高、重游率低,不易形成忠诚客户,是典型的观光旅游。但值得关注的是,在某些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也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重游客,其特点和都市依托型相似。景区边缘地带是乡村旅游开展最早的地区,景区周边农村居民依托景区游客市场,发展特色农业、饲养业、畜牧业等,开展具有观光、学习、教育等功能的乡村旅游。同时,开展以家庭接待为主,突出乡村生产生活内容的民俗旅游活动。

黄海辉:发达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探析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乡村旅游经验

(一)美国的乡村旅游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美国乡村旅游形式多样,产品丰富,既有观光型,又有度假型,如农业旅游、森林旅游、牧场旅游、渔村旅游等。美国的乡村旅游特色比较明显,主要是国内居民游,社会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美国乡村旅游特点是典型的市场推动成长,乡村旅游者主要来自美国本土,政府间接调控,各州政府在税收上给予扶持,在培训和促销上进行指导,是典型的都市依托型。

1.事件节庆营销(EVENT)推动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

事件节庆营销就是打造品牌节会,以展会、节庆、体育赛事为载体,开展联合促销,扩大旅游消费,制造事件和节庆是美国乡村旅游的一大法宝。美国节日众多,乡村旅游正是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节日或者事件而组织开展的,利用当地某种资源而人为地制造节庆来吸引旅游者。例如,199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烹制出了重达2.5吨的巨型汉堡包,以世界最重的汉堡包而被记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从此该州每年都举行盛大的“汉堡节”,吸引了全美大量的旅游者。形形的“汉堡节”、“南瓜节”等节庆事件成为吸引大量乡村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因素,节庆事件的品牌效应使越来越多的地区重视利用节庆事件等开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2.州政府促进旅游发展政策

美国乡村旅游者主要是美国人,联邦政府重视国际旅游,对乡村旅游的关注不够,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乡村旅游政策。但各州政府的重视以及专门机构的建立为各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州政府一是通过税收倾斜来间接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利用税收政策筹集资金,建立为乡村旅游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同时美国的每一个州都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当地的旅游营销工作。美国准许市镇当局对用于商业用途的食宿服务征收附加税,如房间税、床位税等,这是促进美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最有力的政策,改变了过去只有少数大城市才有财力建立专门旅游促进机构的历史,稳定的税收收入成为市镇当地旅游促进服务机构——“会议旅游局”的专门经费,大大促进了全美乡村旅游的兴起。二是通过简化手续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美国各州基层市镇政府往往对申请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或个人在手续上给予简化,例如,加利福尼亚州1999年通过的一项“农业住宿法案”,明确规定:农家旅馆可以低于商业旅馆的最低规模和要求。

(二)法国的乡村旅游

1.政府主导发展

法国乡村旅游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的。一是实施振兴乡村计划。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量具有法兰西传统风格的乡村民居空置或被损坏,乡村经济日益萧条败落,为了繁荣乡村小镇,克服农村空心化现象,法国政府于1955年启动了“农村家庭式接待服务微型企业”计划,农民可以加入到国家的“欢迎你到农庄来”、“农家长租房”和“农庄的餐饮与住宿”等几种协会中,法国政府提供经费以资助农民维护与修缮乡村民居;二是举办节庆促销。法国政府每年组织一次为期两天的乡村旅游博览会,通过展会来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吸引旅游业者和旅游者;三是坚持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本地化政策。本地人经营乡村旅游是关系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国乡村旅游经营主体以本地人为主,即“所有的农业开发者、乡村居民”,这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以外来的投资商为主,虽然解决了旅游开发项目在短期内的资金问题,并对政府的依赖较小,外来经营者往往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还拥有客源优势和促销优势,但是大量的外来投资者经营乡村旅游容易形成旅游收益很难留存在当地的“抽血机制”,这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繁荣农业意义较小,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本地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促进当地农产品的直销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改造过的乡村民居作为乡村旅馆可以留宿过路客人,不仅提高了农民自身居住的舒适度,而且提高了民居的使用率,增加了农庄的额外经济收入,家庭旅馆的收入解决了农业收入季节性强的问题,并为维修、翻新传统的农村民居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保护了乡村文化遗产。

2.行业协会发挥重要作用

法国乡村旅游是政府行业协会互动的代表,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范围内制定行业规范、制度及质量标准,以达到行业自律,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法国乡村旅游的主要规范、质量评级标准由法国农会下属协会制定。法国农会是公共职业联合机构,既具有官方背景,又具有民间身份,一方面农会协助或政府主持涉农行政事务,另一方面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并代表农民利益与政府交涉,发挥了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规范来保证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本土化,协会对农民提供全方位指导、教育和帮助,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如为了保证使用当地新鲜的农产品,对提供饭店餐饮的“农场客栈”提出规定要求,要求其给旅游者提供的餐饮原材料必须使用当地的农产品,必须是新鲜食品,不能用冰冻食品,不得销售或购买其他远方农场的某些农产品,不得使用罐头食品,但是酒与奶酪可以罐装;为了体现本土乡间美食特色,必须使用本地的烹调方法,观光农庄的外观必须是当地建筑风格,餐具必须是用粗陶、瓷器或其他具有代表性材质制造的,不许用纸质的桌布、餐巾纸;规定乡村旅馆的主人必须亲自向旅游者介绍农庄的历史、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经营者的自豪感和旅游者的亲切感,从而让旅游者达到“畅”的旅游体验,培养旅游者常来常往的归宿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回头客的增长。

(三)台湾地区的农业旅游

台湾地区乡村旅游最典型的代表是休闲农业。它是以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形态,即农业旅游,侧重于发生在乡村地域且和农业有关的旅游活动。2006年,台湾休闲农业全年营运总收益约为45亿新台币,平均每个农场全年总营业收益为409万新台币,包括门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收入。台湾休闲农业全年游客人数约为4913万人,平均每个农场游客人数为45000人,其中旺季每月约589万人,平均每个农场5300人;淡季每月约230万人,平均每个农场2000人。

1.合理规划与执行

由于台湾地区将休闲农业定为一种新兴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为政府推动。农业主管部门——农业委员会负责整个休闲农业的计划审查与核定、经费配置等。农业委员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休闲农业发展的计划,使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规范性。为保证规划的实施,台湾强调信息共享,侧重于农业各部门间的配合及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当地政府十分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例如,为贯彻实施《休闲农业辅导管理办法》,制定了实施细则,包括《休闲农场经营计划审查作业要点》、《休闲农场专案辅导实施作业规定》等。这些法规条文明确规范了审批过程的程序、审核的标准,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政策实施的影响。

2.多品种的休闲农业

(1)观光农园。观光农园包括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和观光菜园四大类。观光体验类休闲农业指根据农业特产的不同,通过规划使其具有参观游览价值,旅游者通过参观农产品生产制作过程,满足了好奇心,延长了游览时间,也增加了农产品的直销。

(2)休闲农场。农场是指经营农作物的场所,根据经营内容的不同,分为林场、渔场、牧场等多种类型。休闲农场是台湾农业类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形式,是利用其原有资源的多样性,开发出参与性极强的集农场采摘耕作、排解压力、增长知识为一体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体验活动。

(3)市民农园。市民农园是将位居都市或其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块,分别出租给一般民众栽种花草、蔬果或经营家庭农艺,其主要功能在于为一般都市民众提供土地与耕种技术指导,让他们也享受耕作乐趣,体会农业生产经验。

(4)教育农园。它是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产品,农园中生产或栽植的作物及设施具有教育功能。一般常见的有特用作物、热带植物、水耕设施栽培、亲子农园等形态。自然生态教室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农园。

综上所述,台湾的休闲农业是政府推动型乡村旅游的代表,主要表现在政府规划指导和侧重执行,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景观造成的破坏。这样不仅保证了休闲农业的特色,保护了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依法经营的权益,而且防范了少数人以休闲农业之名进行圈地和违法经营。

四、结论

发展乡村旅游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美国乡村旅游呈现典型的都市依托型,突出的是乡村地域,和农业牵涉不多,是市场推动下的自然成长,旅游者以美国人为主,通过节庆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而台湾地区和法国的乡村旅游侧重的是农旅结合,和农业、农村、农民都有广泛联系,政府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台湾地区的代表模式——休闲农业呈现典型的观光特点,法国乡村旅游的最大特色是经营者本地化和行业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经验表明,发展乡村旅游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不仅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它的发展解决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保证了农村社会和文化的传承,推动了农业升级换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是保持乡村性和本土化,在政府的指导下,基于本地人社区参与的开发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苏宝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入账超过1200亿[N].农民日报,2011-03-03.

[3]戴斌,周晓歌,梁壮平.中国与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1).

第4篇

关键词: 金沟;生态走廊;规划;构想

1现状分析

位于白银市西区的金沟,是分割新老城区的一条天然廊道。它北起建设西路,南至兰包公路,西侧为滨河西路,东侧为滨河东路,规划范围南北长约3.30km,东西平均宽约200m,面积约80hm2。

在金沟生态走廊80hm2的范围内,如下一些特征对于规划设计有较大影响:

1.1黄茂井村和大井子村的部分农田地处金沟范围内,对其农田应该考虑保留。

1.2现有沟道环境污染严重,沟内生态系统退化,完全无自净能力;作为洪水排泄沟道,无河流功能;自然地貌改变带来水文特征恶化。

1.3周围部分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产业,远期考虑整体搬迁出生态走廊,因此,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应充分加以考虑。

2规划构想及创意

2.1规划构想四大战略

2.1.1功能战略――区域整合。我们从区域着眼来把握金沟生态走廊的整体规划。“区域城市”由若干社区组成,每个社区都具有支持现代经济生活和城市基本设施的规模。各社区除了居住的功能之外,还可具备一至几项为这个组群服务的专门职能――工业和商业,文化和教育,金融和行政,娱乐和休养。社区的四周由自然绿带环绕,既保持良好的环境,又控制社区向外蔓延。各社区之间的开放空间将永久保存,只用于农业、林业和休憩。便捷的公路系统四通八达,并与穿越城区的109国道相连,交通十分方便。

2.1.2生态战略――道法自然。在金沟生态走廊的规划建设中,首要的问题是构想如何营建一处让人们眷恋的“绿色环境”。因此,“道法自然――绿――人”三位一体的生态设计理念将贯穿我们规划构想的过程中。

2.1.3交通战略――有机疏散。有机疏散理论主张,要像人的肌体一样有生命地疏散过于拥挤的城市,成组成团地组织城市生活,结果是形成了组团式的功能布局以及树枝状的道路交通系统。在金沟生态走廊的规划中,我们构想采用井字状,结构分明的交通系统。把车行道路分为疏通性道路和服务性道路两类:滨河东、西路构成疏通性道路,畅通、快捷,跟城市中心有很好的衔接关系;次干道、支路等构成服务性道路,直接服务于用地。有足够的停车场地。在生态走廊内部,规划连续的步行道体系和自行车路,在满通功能的同时,满足人们游憩活动的需要。

2.1.4产业战略――链状结构。金沟区域的产业发展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地农业居民的搬迁安置,要妥善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引进新的产业类型,振兴地方经济。我们提出产业链的概念,旨在形成一条跟生态走廊平行的相关产业走廊。

2.2规划构想五种景观

金沟生态走廊的景观规划的原则应是“以水为轴,以绿为体,以人为本”。5条城市道路(建设西路、长通路、北京路、长安路、兰州路)将生态走廊分成5个风格各异的功能组团,构想规划为岛、乡、埠、林、田5种景观特色,它们将承担居住、商贸、游憩、农耕、体育等综合功能,给人们带来或诗、或歌、或画、或梦、或情等不同的心理感受。

2.2.1岛――湿地景观(诗)。金沟生态走廊里,自滨河西路以东,建设西路以南到长通路是“岛”(湿地景观)区域,主要功能为休闲农业和观光旅游。该区域主要为戈壁浅滩,面积92.67亩,适宜改造成为开放的湿地旅游区。

金沟沟道中现有甘肃华鹭铝业公司等企业排放的日常生产用水,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湿地景观。为了阻止人类经济活动对于湿地生态功能的负面影响,惟有用湿地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工程,为湿地的存在与自然演替施加积极主动的正面干预,才能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价值。因此,构想在生态走廊东侧区域内恢复原有的自然湿地,并营建一些人工湿地,形成湿地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安排岛状的高标准经济林用地,这些岛的周围是连续的、枝状的湿地系统。这里生长着芦苇等丰富的湿地植物,还有各种各样候鸟,形成一种“雁声芦叶老,鹭影蓼花寒”的美学意境。

2.2.2乡――乡村景观(歌)。北京路以南,长安路以北区域为“乡”(乡村景观)区域,主要功能是居住和农业。这是一种住宅和农田交织的新型居住形态,住宅附近就是大面积的现代农庄。这个区域里有一些居住组团,住宅发展也是以低密度高标准社区为主,低密度的住宅区与大片的农田交织在一起,田野可以是大的现代农庄。新的居住发展补充现有的村庄氛围,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居住形式---乡。人们走出家门,信步走过舒缓的田野,看到青青的麦田,体会闲适的乡村生活,这一切就像一曲乡村牧歌一样令人陶醉。

2.2.3埠――船坞景观(画)。在北京路一号桥之间,是“埠”(船坞景观)区域,以商业娱乐功能为主,区域内保留了一块现状的居住区――蓝田居。在这里,按照“温榆水经”等资料的记载以及清明上河图提供的城市生活画面,规划恢复了一个滨水小镇。这是金沟生态走廊的中心区,也是公共活动最为密集的区域。小镇里面酒楼、饭馆、商铺、茶楼等建筑林立,还有酒吧和歌厅等休闲娱乐场所。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小镇都具有很高的人气,热闹非凡。这里的建筑尺度都不大,布局形式灵活自然――虽然经过规划,却仿佛自发形成的一样,有着自己内在的秩序。

一座优美的桥横跨河的两岸,犹如彩虹卧波,它跟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具有同样的名字――“虹桥”。人们可以在桥上看两岸川流不息的人群,也可以看水面上舟楫如梭,尽情体味盛世繁华――当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桥上的风景。

2.2.4林――林地景观(梦)。滨河西路以西,北京路以北是“林”(林地景观)区域,以旅游观光功能为主。这里紧邻张家岭公园,公园内是茂密的森林景观,对该片规划进行种植经济林,与园内的森林景观接为一体。我们对河道稍加梳理,形成更多的河道,在河道和密林之间,规划沿滨河路的绿带,形成童话般幽静而又神秘的街头游园意境。在这条连贯的公共空间里面,按照历史传说设置不同的景点,将铜城历史与美丽的风景融为一体。

2.2.5田――田园景观(情)。109国道以北,是“田”(田园景观)区域,以观光农业和体育休闲功能为主。这里拥有百亩良田,因而考虑保留其农田的属性。规划构想建造为采用现代耕作工具的生态农庄。另外,在这里规划体育休闲用地,沿滨河东路、西路开辟体育健身场地用于全民健身。

规划构想保留现有的千顷良田,作为现代农庄景观区。横平竖直的道路网展现出“阡陌交通”的壮观景象,现代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在这里使用。并且,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建造农庄建筑和体育设施,把这片区域变成白银观光农业和体育休闲的示范田。

3生态环境规划构想

3.1水系规划景观规划特别强调对于水系的处理,在原有金沟水系基础上加以整理,对原有河床进行景观处理,形成河床公园,结合人的游览活动,作为景观展示区域。

金沟区域水系规划的原则与做法:①保留现有河道与河堤,河道边坡与河流不作衬砌;②在生态走廊的北端开辟新的人工湿地,以增加区域的蓄洪能力,同时跟原有的自然湿地一起形成丰富的湿地景观;③在局部区域,开挖新的水渠,在区域内多节点处形成水面,以增加人们的亲水面。同时,新的水系也可以增加蓄洪和调节小气候的作用。④改造排水渠。现状金沟区域内沟渠密布,纵横交错,乡村级的排水渠较多,对区域内的水系统和景观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结合现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规划对排水渠提出新的构想,即在保留现状排水体系以满足防洪排水的需求这一前提下,适当改造排水渠,安装绿化取水设备,铺设7 000m长的主渠道和5 000m长的支渠道,另外在820亩的农田中全部安装滴灌节水设备,使之成为防洪、排水、生物净化、景观、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水系。

3.2绿化规划①尽量保留现有场地的原生植被,尽量使用白银的乡土树种;②沿金沟两侧边缘,规划最小宽度10m的滨河防护林带,形成自然边缘。这条林带仿佛绿楔伸入城市,形成了连接金沟与城市的绿色通廊。③沿金沟水流方向,根据现有用地的实际情况,形成岛、乡、埠、林、田等5种种植形态。如“岛”区域内以湿地系统为基础,布置水生林和湿地植物群;在“乡”区域形成了农田和林带相互穿插的形态;在“埠”区域形成庭院式的种植形态。④根据生物演替的规律,合理配置速生树种和优势树种的比例。在近期形成速生树种如毛白杨、垂柳、旱柳、白蜡、臭椿、刺槐等组成的防护林带,在远期形成以优势树种如银杏、云杉、泡桐等为主体,物种多样的稳定的生态走廊。

3.3生态规划①设置有机驳岸。所有的河岸与河底不做硬质衬砌;②以草坡入水,加以水生植物及垂柳、水杉等耐涝树木护岸;③由于城市快速干道穿过区域而造成生态廊道的断裂,因此规划在交通干道与生物廊道的交叉点设置生态立交点,以保证生物迁移通廊的通达性。

4交通组织构想

规划构想采取公交优先的交通策略

金沟走廊南北方向目前暂无成型的交通系统,沿沟东、西两侧各规划一条滨河大道即滨河东路和滨河西路,这两条南北纵向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线路呈带状,构成了区域交通的中枢系统。另外,建设西路、长通路、北京路、长安路、兰州路将本地区和城区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就形成“二纵五横”的主要道路系统。在这些道路上设置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基本原则是可以快速到达区内各处,以增加公共交通的运营优势。

在主要干道两侧和快速路两侧宽阔的绿化带中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跟城市的自行车道衔接,以方便城市居民安全顺畅地到金沟生态走廊。沿着金沟以及金沟生态走廊的内部水系,规划连续的步行系统,步行系统跟公共交通系统有很好的衔接,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区内各处景点。

5产业规划构想

在金沟生态走廊 “社会及产业发展规划”构想中,对生态走廊的未来发展制定了总的策略方针,并提出了“实现金沟生态走廊‘农村城市化’、‘环境生态化’、‘产业经济化’的建设目标”。金沟生态走廊的产业规划构想要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生态走廊内农业居民的拆迁安置问题,也就是“农村城市化”问题;金沟区域内的经济跨越式发展问题,即“产业经济化”问题。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产业一体化”的产业战略,并规划构想一条“产业链”。

对于“农村城市化”问题,可以采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结合房改、旧村迁并”的方针进行项目运作,其目的是通过旧村改造和迁并,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通过新镇房地产的开发带动就业机会,促进金沟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具体的做法是“土地整理”,这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目标是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于“产业经济化”的问题,在拥有千亩良田的金沟内规划种植杏树、葡萄、枣树、桃树、梨树等经济林,通过种植经济林获得产值从而有效的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

“产业链”将有效整合这些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商业贸易和高科技产业,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态势。

第5篇

关键词:农经专业;数据分析;教学改革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部署了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改造的发展战略,将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1]。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农业经营单位、面向农业农村的政府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随着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推进,给传统的农经人才培养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2]。在数字经济和智慧农业的时展背景下,数据分析能力是农经专业学生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农经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是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重要课题[3]。

1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给农经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

1.1对农经人才的数据思维的更高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还是农村的行政管理中都有大量的数据资源。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经营组织、农产品产销数据、农产品溯源数据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了生产、物流、销售环节大量的数据资源。经营者需要认识到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要调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属性,让数据分析为管理决策服务[4]。在数字中国的建设进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各级各部门的行政管理智能,收集了大量省、市、区、县级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社区网格化管理下收集了微观层面的农业经营单位数据、农村常住人口数据、医保数据、扶贫数据、农村小额信贷数据。这些数据资源是政府提高行政效率、提高政务服务质量的宝贵资源。

1.2对农经人才的数据分析能力的更高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海量数据生成,如何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让数据能发挥其为管理决策服务的功能,与数据使用者的数据分析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农业经营单位在农业生产环节的农业投入数据、农产品销售数据、电商平台的客户反馈评论、农产品库存的动态数据,如何整合分析这些数据,要求农业经营者系统掌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文本分析等多元化的数据分析方法。政府管理部门掌握的农业人口的迁移数据、农村常住人口网格管理数据、农村居民医保数据、扶贫数据等,数据类型丰富,数据量庞杂,如何实现数据库的整合,要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掌握数据库管理、大数据分析技术。

2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之间连贯性不足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为农经专业本科生开设的数据分析类课程,见表1。数据分析课程群包括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涵盖了数据库、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多元统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内容丰富。数据库应用由计算机学院开设,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在授课时教师往往将其视为一门计算机类的入门课程,在教学中没有针对农经专业学生的特质,将数据库的教学与其在农经领域的应用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觉得该课程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

2.2学生学习的软件种类繁多,但不够深入

在统计学和多元统计课程中,学生将学习EXCEL、SPSS或者R语言的应用,在经济计量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Eviews或STATA的应用,在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课程中学生将学习Python语言的应用。在每一门课程中学习的软件都不同,对于软件的学习缺乏连贯性和延续性,虽然学生接触的软件种类多,但是由于学时所限,每一种软件都只是入门级的介绍,无法进入到深度学习。

2.3与专业课学习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应用机会

学生缺乏在专业课学习中运用数据分析类课程所学知识的机会。数据分析类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的应用,但大部分都安排在第5学期和第6学期。学生在学习了数据分析方法后,缺少在专业学习领域里运用这些方法的机会。例如学生若要完成产业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学的专题研究、课程论文,需要用到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但在第2-4学期开设大量专业课的学期,数据分析类课程还没有开设。若能将数据分析类课程尽量靠前安排,学生可以在后续的专业学习、课题研究中运用所学的方法,一方面夯实数据分析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2.4排课不够科学

在大三阶段,学生可以选修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Python语言三门选修课。但到了大三,学生专业课的学习任务重,选修课种类考虑繁多,学生选课可能出于兴趣、学分安排或者准备考研保研考虑,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会选修上述课程。尤其是计算机能力不太强、对数学类课程感到困难的同学,会倾向于选择难度小的课程。

3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理念的数据分析课程群改革

3.1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的意义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将真实的或模拟的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结合课程内容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创设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进而实现项目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4-5]。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完善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目标更清晰明确,可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被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6]。在数据分析课程群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现实问题,创设数据分析情境,加深对所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创设围绕“三农”问题的数据分析项目,让学生从数据分析中加深对“三农”问题的感性认识,培养对农经专业学习的兴趣,提升对农经专业的认同度。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对数据分析课程群的改革[7]。

3.2统筹规划教学内容,加强课程间的连贯和递进

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目前主要包括必修课数据库应用、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选修课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以及实践课R语言与统计应用、Python语言。统计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基础性的统计方法的运用,经济计量学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经济计量分析的范式,如何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开展实证分析。多元统计强调对复杂多维数据信息的提炼。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教学的重点在于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方法的应用。此外,针对于目前学生所学的软件门类过多,软件操作不够熟练,建议在统计学、多元统计、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中统一采用R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几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一种统计分析软件。

3.3基于项目驱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及优化,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统计学课程介绍了基础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后续课程经济计量学、多元统计、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中引导学生运用基础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和整理,为经济计量分析、多元统计、数据挖掘做好数据处理上的准备,让学生体会到关联课程中所学知识的联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田野调查实践,围绕“三农”开展调研,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3.4建设“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

结合农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数据分析课程群“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在农经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的农业经济学、农产品贸易、农村社会学等专业性课程对大量的“三农”问题进行了探讨,这类课程中涉及的城乡差异问题、收入和消费问题、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贸易等现实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基于现实数据的定量分析。因此,在农经专业的数据分析课程群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专业课学习中热点问题的研究,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建设“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模块,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研究项目中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4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优化方案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数据分析类课程在建设中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能只是将教学停留在课堂上,引入体现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数据分析课程群的优化:第一,数据分析基础类必修课安排在大一学年。在第1学期,可以安排R入门、Python入门、数据可视化课程,让学生尽早接触当前主流的数据分析软件,激发学生对R或Python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我拓展学习空间。R入门、Python入门、或者数据可视化课程都属于数据分析的基础课程,无需其他先修课程。在这一时期,让学生开始接触数据分析软件,学习数据可视化的分析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数据意识和软件实操能力。第二,将与农经专业课有关的专业必修课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安排在第3-4学期学习。统计学课程需要学生先行修读高等数学和概率论课程,经济计量学需要学生先行修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因此可安排在第3-4学期。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后,可以更好地体会统计学、经济计量学方法论学科的应用价值。第三,将数据分析进阶类选修课多元统计、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课程安排在第5-6学期。为高年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类选修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未来的发展规划学习更加多元化的数据分析技术。鼓励学生能在专业论文习作、学科竞赛中有更多的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增加学生的收获感和成就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第四,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采用项目式管理和评估的思路,由学生自主开展一个数据分析项目,从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到提炼研究结论,开展小组团队成员互评。教师跟踪学生的项目开展过程,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程度、数据分析质量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结束语

将项目驱动教学引入到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的建设,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不再对数据分析类课程望而生畏。本文的研究对于农经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高阶能力,也能为同类课程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EB/OL].(2019-12-25)[2020-4-14].

[2]李虹贤.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智慧农业导刊,2022,2(7):110-112.

[3]冯开文,陶冶.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23):54-56+63.

[4]杜洪燕,陈俊红.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2021,15(21):213-214.

[5]金娥.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学习框架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6]胡静,王昌凤.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9):59-64.

第6篇

一、构建创新型供销社是供销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安徽"辉隆集团"--构筑现代农资流通网络的成功范例。

安徽省供销社在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中,以农资经营网络的改造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经营,努力打造现代农资流通网络,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推动了日用工业品、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传统经营业务网络的现代化改造。

我们在安徽辉隆集团的实地考察中发现,他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四个创新":

1、创新体制机制。安徽辉隆农资集团前身为省供销社农资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固守计划经济时期传统的经营思想,公司经营萎缩,效益滑坡,市场占有份额下降,逐渐失去了农资经营的主导地位。2003年9月省农资公司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重新整合原有网点和存量资产,整体改制为辉隆农资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整个构架设置打破"省-市-县-乡"四级传统模式,采用母子公司构架,下设14个控股有限公司。一是按照经济区域、物资流向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将全省17个市分为6大市场板块,成立6个独立核算的控股子公司各把一方。另有4个专业公司,分别负责化肥进出口贸易和农药、种子、化工经营。二是由6个子公司分头谋篇布局区域市场,按各自的市场区域,在全省60多个县设置不独立核算的配送中心,只按要求承担农资的配送、销售业务。直销处的人、财、物、信息、资金、商品六大要素,均由子公司统一管理。初步形成以辉隆集团为龙头,以区域子公司为依托,以配送中心为抓手,上联资源厂商,下联市县基层供销社、农业三站、个体经营户等网点的自主可控、高效畅通、连接城乡的现代农资网络体系。此外,按照"省内抓连锁,省外抓批发"的思路,各子公司相继在10多个省设立直销处,构建省外营销网络,开拓省外市场;辉隆还与15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20__年实现进出口贸易4000多万美元,在全国省级农资公司中名列前茅。截止今年5月,集团公司已在省内外建立配送中心75家,发展连锁店1100多家,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分销能力。20__年改制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20__年销售22亿,20__年销售27.76亿,今年1-4月达到11亿元,预计今年全年销售有望突破30亿元,销售各类化肥160多万吨,市场占有率可达20。

辉隆农资集团在进行经营体制创新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机制的创新,特别是把分配制度作为机制创新着力点。在辉隆,业绩不是按年考核,而是按月考核,每个月的绩效不一样,工资、奖金就不一样。其收入分配模式是"基本工资 职务工资 技效工资 按股分红"。辉隆的激励、约束、分配机制,一直在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不断深化过程中。

2、创新发展模式。20__年9月,辉隆集团在创新管理体制、整合组织架构的同时,同步启动了辉隆农资连锁网络建设工程。辉隆集团连锁网络建设,坚持"自主可控"原则,根据农村"小农户、大市场"的特点,确立了以络织网、由点及面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配送中心 加盟店"的发展路子。

以络织网,主要包括建络和织网两个方面。建络就是按照现代物流的规律和要求,由六大区域公司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自主、可控、高效、畅通的配送中心;织网就是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在农村乡镇吸收基层供销社、农业三站和个体农资经营户加盟辉隆连锁,构建现代连锁经营网络。六大区域公司由辉隆集团控股组建,是区域资源调度、经营指挥和管理控制中心,分担了总部管理负担;各配送中心由子公司全资设立,是县(区)市场的网络建设主体和农化服务中心。各区域公司及配送中心既贴近市场,人员力量又相对集中,有利于分头出击,建网速度快,覆盖面广,市场变化嗅觉灵敏,反映迅速及时。这种连锁管理结构既稳定可靠,又便于快速推动网络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特点和辉隆自己特色的连锁经营之路。

为保证连锁网络有充足和适销对路的货源供应,辉隆连锁实行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两级集中采购,由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到直营、加盟店的资源配置方式。这样,辉隆连锁既通过总部的批量采购获取了规模效益,又通过子公司贴近市场灵活调整供应结构,避免了购销脱节。在货源组织上,一方面,辉隆集团十分重视发展供应商,控制上游资源。先后与国内外100多家体制新、实力强、信誉好的大中型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建立了紧密的长期合作和总关系,资源厂商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稳固了辉隆连锁化肥、农药骨干品种货源。集团公司还是国家和省级化肥储备单位,20__年承担国家化肥商业储备15万吨,省级化肥储备15万吨。另一方面,为适应绿色农业、节约型农业发展形势,辉隆集团积极参与测土配方施肥行动,针对当地土壤特点,投资兴建生产基地,开发"辉隆"牌专用肥、配方肥等,如在桐城创办了年产3万吨的复合肥厂,在阜阳创办了年产10万吨的BB肥厂,为不同地区的农民供应专用肥料等特色产品投入连锁网络。再一方面,集团公司另有两个外贸公司可以为辉隆连锁提供进口化肥、农药和种子。目前,辉隆集团年资源采购量达200多万吨,有力地保证了辉隆连锁体系货源供应。

3、创新管理理念。辉隆集团成立两年,发展迅速。辉隆人认为,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要具有持久发展的能力,既要靠创新发展,提高发展效率,还要靠创新管理,提高发展的质量。首先,是创新管理理念。两年来,辉隆集团秉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格式化,格式问题数字化,数字问题考核化,考核问题奖惩化"的管理理念,把复杂的管理问题,简单量化为数字,数字体现在考核,考核具体落实到奖惩上。其次,是强化管理规范:一是资金管理。由集团 财务公司统一筹集、统一调度、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财务会计实行委派制,即子公司财务会计由总公司派驻,工资待遇由总公司承担。资金使用实行内部银行管理,把管理作为防范资金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完善资金使用和审批制度,配送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推行网上银行。二是商品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实行ERP信息管理,增强计划、预警和决策分析能力,建立商品实物负责制与市场巡查制度,减少跑冒滴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监督,注意在过程中进行全面或专项审计,定期不定期组织互审。三是人的管理。子公司市场主管、委派会计、物流主管与各配送中心业务、财务、保管人员一一对应,扁平化管理,确保各岗位责任的落实与监督。再次,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给企业起名"辉隆",寓意深远。"辉"具太阳的光辉之意,辉光每天都是新的,激励人每天向上;"隆"是快速、发展或为茂盛、昌盛之意。辉光日新,隆盛天长,寄托着全体辉隆人建设百年辉隆,期待企业持久发展的愿望。集团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塑造"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坚持每季全员共读一本书,全力打造"决不气馁"、"永不满足"的辉隆团队。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农为要、以络织网、以贸促工、以道兴业、以德治企"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4、创新服务方式。把根牢牢扎在农村,真正做到"服务三农、奉献社会",是辉隆的宗旨,也是辉隆的定位。改革改制后,辉隆集团彻底改变过去"坐商"习惯,变单一销售为专业分销与综合服务相结合。一是开展组合供应,综合服务,满足农民"一站式消费需求。各连锁店实行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综合经营,有的还尝试着农产品收购和日用杂品经营。二是开展售前、售中、售后系列化服务,让农民用上放心肥,种上"放心田"。每个辉隆连锁店都配有一块病虫情报、商品信息公告板,及时向农民报告农情农事和农资商品信息,引导农民合理科学施肥用药。各地辉隆连锁店还大力开展商品配送到户、技术服务到户、质量承诺到户的"三到户"活动。辉隆连锁实行销售信誉卡制度,建立农户档案,给广大农民吃"定心丸"。三是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种田。辉隆集团通过开设8008689977免费农技咨询电话,不定期地与省农村广播电台和安徽农网等单位合作,聘请省内知名农业专家,解答农民施肥用药难题,讲解科学耕种知识。各子公司在发展加盟店时,把会施肥用药用种技术作为选择加盟店店长的必要条件,并采取聘用、加盟、联合或请顾问方式,配备农技人员为经营、为农民服务,指导农民降低农业成本,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益。

为了巩固和完善上述四个方面的创新,他们还提出了将辉隆集团打造成中国农村现代商业流通知名品牌的战略。辉隆集团在实施连锁工程中,十分重视"辉隆"品牌的培育。一是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9大类18个单项的"辉隆"服务商标和产品商标。二是全面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统一店面、配送车辆等标识,统一墙体广告等视觉宣传,编发《辉隆人》报纸等。三是积极参加农业、工商、供销社等部门组织的护农、支农行动,向社会公开承诺"辉隆无假货,件件都放心",向社会展示"辉隆"品牌形象。四是不断开发自产或贴牌的辉隆商品,丰富辉隆品牌内涵。目前,辉隆集团已发展为在安徽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农资连锁经营企业,不仅得到国务院和当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而且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一致好评。辉隆农资连锁经营网络的构建,在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全省基层网点的改造。

我们也带着同样的问题对河南省供销社构建农村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考察,与安徽省相比,我们把河南省的做法概括为"三四四"战略。即突出"三项重点":一是以超市进乡村工程为重点,加强网络终端建设。以便利店、农家店、综合服务社等新型经营业态改造基层经营网点,从购物环境、商品购销、服务内容、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以崭新业态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树立供销社形象,提升供销社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以"小超市、大连锁"为重点,健全区域网络。按照底层突破的原则,以网络终端建设为基础,把连锁经营方式引入县乡村,发挥县域经营网络的优势,建立相应的配送体系,整合区域网络资源,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经营服务网络。三是以传统业务为重点,打造骨干网络。主要是把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同供销社传统业务相结合,着力打造农资、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农产品和再生资源五大骨干经营网络。采取四种形式。一是自改,即自筹资金改造和盘活资产新建;二是联改,即招商引资联合改造;三是助改,即借助"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行改造;四是共改,即利用开放办社吸收社会资本进行改造。坚持 四个结合。一是把网络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利用全省4万多个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点,在发展新农业、提高农村生产力方面发挥促进作用,在开拓新市场,搞活农村流通方面发挥骨干作用,在建设新村镇、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发挥带动作用。二是把网络改造与自身改革相结合。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市场化、经营连锁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推进基层社、社有企业的体制机制的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网络龙头,加强联合合作,扩大开放办社,为网络改造提供条件,为网络发展筑牢基础。三是把网络改造与完善综合服务社功能相结合。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不断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完善服务体系,形成集物资购销、科技信息、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四是把网络改造与打造诚信供销社相结合。把培育"供销社"诚信品牌作为树立崭新形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措施,在全系统打造诚信供销社活动。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河南省供销社关于打造诚信供销社实施意见》,制定了社员社、社有企业、基层示范门店和村级综合服务社标准;对重要商品推行了公开承诺、具保奖励制、责任追究制等。截止20__年3月,全省供销社系统发展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50个,发展连锁企业391个,发展超市、连锁门店、加盟店、配送中心12900个,全省40以上的县级社建立了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超市,60以上的基层社建立了乡村综合超市。初步形成了以现代流通方式为主要特征的农资、日用消费品等网络经营体系,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购物环境、消费方式和文化氛围,正如省社王勇副主任所说:"哪里环境好,哪里就有供销社"。

(二)河南的"人才机制"--供销社创新机制的核心和亮点。

近年来,河南省供销社按照总社"四项改造"部署,坚持以改革统揽全局,结合实际进行了多项创新,特别是在人才机制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精心育人。省社机关每周安排一次专题学习,每月举办一次学习报告会,半年召开一次学结会,年终进行一次理论测试,测试不及格者,一年内不评先,不提拔;两年不及格者,令其下岗,发给基本生活费。省社还要求处级以上干部轮流上党课,机关工作人员三年内全部达到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电脑、外语水平基本达到二级以上,达不到者调离机关,另行安排工作。为了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省社十分注重干部在机关与直属单位之间、处室之间、直属单位之间、党务与业务工作岗位之间的交流,同时还注重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上级机关顶岗锻炼。全面看人。省社党组采取"五看"、"五评"的方法,全面评价干部。"五看",即:看在集体中的作用、看群众公论、看工作实绩、看发展潜力、看廉洁自律。"五评",即:机关全体人员及直属领导班子成员对机关处级干部,直属单位中层干部及职工代表对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全体人员对科级以下干部,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对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省社领导成员对直属单位正职进行"五个层次"的民主测评与推荐。这为党组全面看人、客观识人、正确用人提供了重要依据。公开选人。省社党组还不定期邀请省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新闻单位等部门全程参与,采取考试、面试、答辩、考核等程序,在机关及直属单位公开选拔干部,改变以往"少数人选任"、"伯乐相马"的做法,推行"多数人选人"、"赛场选马"的选人方式,杜绝了干部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取得了显著效果。金鹭公司原来只是一个鸵鸟养殖企业,累计亏损500多万元。机关一位处长被任命到该公司后,带领一班人理思路,抢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建成亚洲最大的鸵鸟养殖观光园,年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在省社的指导下,直属单位、市县社供销社普遍开展了公开竞选干部和竞争上岗工作。票决用人。在干部任用上实行票决制。首先,党组根据组织部门考核情况提出人选,进行集中讨论,之后召开党组扩大会,对拟调整任用干部进行无记名表决,当场宣布结果,形成任免决议。票决制充分发挥了党组集体领导的作用,树立了党组在选人用人上的良好形象。严格管人。省社要求处级以上干部每年公开向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述职述廉,并强力推行党务、社务、企务、校务公开。同时,省社还制定了机关公开理财办法,机关干部职工从财务处、办公室、职工代表、纪检组中推选四位同志组成理财小组,对机关财务报销单据进行审核把关。实行重大投资项目报批制,要求凡1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必须报经省社理事会审批。

河南省供销社的经验表明,只有建好班子,才能增强号召力;只有用好干部,才能激发创造力;只有管好队伍,才能产生凝聚力,最终为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我们在安徽辉隆集团考察时也同样感受到人才对供销社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他们提出了一套具有辉隆特色的选才、用才、评价人才的理念。即人人是人才,就是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岗岗出人才,就是保管、物流、业务等每个岗位都能造就人才;赛马不相马,就是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这就是辉隆的人才观。有德有才的人放胆使用;有德少才的人培养使用;无德有才的人拒不使用,这就是辉隆的用人观。想干事是德的体现;会干事是能的体现;多干事是勤的体现;干好事是绩的体现,这就是辉隆的人才评价观。

(三)企业改革和资产管理力度大,效果好。

安徽省供销社采取股份制改造、招商引资、资产出售、捆绑加盟等形式,对社属棉花、农资、再生资源等社有企业进行以省社控股形式为主的产权多元化改造,其他企业采取租赁、兼并、承包等形式放开搞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对省社所属宾馆-新世纪大厦的改革改制中,先对职工进行分流安置,对不愿分流的员工在进行身份置换后参与企业改制。改制的方式是由省社(省供销商业总公司)授权机关服务中心和新世纪大厦共同发起组建的 酒店管理公司,对新世纪大厦全部资产进行承包经营,交纳承包金,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目前,全省系统内企业改制面已达75,其中12家省社直属企业已全部完成了改制,且全部盈利。

河南供销社在推进企业改制的具体操作中,坚持一企一策,特别是对银行债务沉重或资不低债的社属企业,采取剥离改制的办法,即将优良资产从原企业剥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新的公司,原企业保留少部分人员,扛牌子,应对债务,管理好老干部。

我们在对企业改制进行考察了解的同时,对社有资产管理进行了重点考察。这两个省供销社对中央5号文件中关于各级供销社理事会是所属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代表,享有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的规定理解得非常透彻,运用得非常好。一是依法依规明确供销社理事会的资产权益。安徽省供销社将5号文件关于供销社理事会资产权益的条款通过政府文件予以确认,进而奠定了成立资产经营公司的基础,确定了在资产经营公司中投资的合法性;河南省供销社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对此作出明确规定。二是成立资产经营公司或资产管理办公室,实施对理事会资产的专业化管理,收益效果明显。如,安徽省供销社成立了省供销商业总公司(由省政府批准的厅级单位),代表省社行使社有资产管理职能。在资产管理上主要有四种模式:1、省社对外投资和对系统内企业投资均以省供销商业总公司的名义进行;2、将企业改制后的剩余资产交由改制企业有偿使用,其中流动资产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收取资产占用费,固定资产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94收取资产占用费;3、对改制后企业剩余的营业用房产由资产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并委托机关服务中心收取资产租赁费,机关服务中心从中提取10作为其经营管理费用;4、对本级社历年积累资产,在改革改制完成后实行帐务分离,集中优势财力开拓新的业务,如在深圳宝湖工业区投入总股本的40股份与当地一家知名企业共同组建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较好效益。这次改革,建立起了管资产、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社有资产管理体制,使社有资产每年以1000万元以上的速度递增,实现了保值增值。省供销商业总公司还拟组建投资担保公司,为省社参股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河南省供销社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社有企业发展战略,组织实施企业改革,管理企业资产和股权,管理社属企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下达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并组织落实,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流向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定期进行稽核和督导等。

二、几点启示

考察小组所到之处,在充分感受供销社极强亲合力的同时,更感到了上述地区和单位改革和发展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他们在成就面前不止步,发展路上不停息的宝贵精神。通过对安徽和河南供销社的考察,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要加快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就必须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和合作制的理念不动摇,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以时不我待,知难而进的精神状态去真抓实干,把供销社的改革发展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找准位置,有所作为,才能为打造新型供销合作社赢得生机与活力。

启示一:抢抓机遇,求实创新,锐意改革,是供销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自农村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面对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竞争,供销社农村商业主渠道的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从"无为"到"有为"的跨越,成为困扰供销社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安徽、河南两省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较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这两省是较之于我区经济和社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供销社发展的基础条件比我区要好,但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这种条件下,他们不等不靠,把每一次挑战视为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机遇,大胆求实创新,锐意改革进取,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之路。以安徽辉隆农资集团为例,其前身是安徽省供销社下属的一个普通农资公司,经营状况与目前我区农资公司的现状有相似之处,面临着"线断网破"的尴尬局面。20__年9月实行改制以来,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其商业网络已覆盖全省,业务领域已拓展至省外乃至国外市场,目前已拥有资产5.98亿元,连锁店达1100多个,年销售额达到30亿元。河南省供销社棉麻公司、省豫农公司、郑州贸易中心货栈、南阳惠农达都实行了以产权多元化为主要形式的改制,也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这些有成就、有实力的供销社企业既实现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为消费者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也争得了供销社企业的地位,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当地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我区供销社在改革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是改革滞后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对安徽和河南供销社的考察,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我区供销社与他们在经济发展和为农服务上的差距,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具体表现在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够,干事创业的劲头不足,在困难面前妄自菲薄、不思进取,甚至是临渊羡鱼,无所作为。实践证明,供销社的改革发展不是没有新路可走,不是已走到了尽头,只要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再创辉煌;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实现我区供销社事业的振兴和崛起是完全有希望的。

启示二:党委政府的支持是供销社赢得改革发展环境的根本保证。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关怀,但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供销社通过自身的改革发展实现从"无为"到"有为",政府和社会才能承认你"有位"。安徽、河南两省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是这两省供销社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近年来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有关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大针方针,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体制创新的意见》豫发[20__]9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和性质,解决了长期困扰供销社改革发展中政策不清,认识不明,支持不力等问题;同时给予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支持,比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项目扶持和金融信贷服务、土地划拨和税收减免、企业改制中职工分流安置和处理历史亏损挂帐等方面都给予了政策优惠和倾斜。我区曾于1995年和20__年先后以党委和政府的名义出台过两个指导性文件,但从现在来看,部分内容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需要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来指导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

启示三: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是供销社参与新农村建设、有效服务三农的必由之路。河南、安徽两省的实践证明,供销社要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充分发挥现有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势,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为切入点,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以打造品牌为努力方向,全方位地加入到农村现代服务体系建设中,才能实现富农强社的"双赢"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启示,我们认为区社在六届二次理事会上提出的构建"四大经营网络体系"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按照既定目标,坚定不移地真抓实干,一定要干出样子。当务之急是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这个机遇,以农资为先行,集中全力将中农宁夏金合农资公司打造成为全区农资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以此来辐射和带动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农副产品双向流通和再生资源经营网络构建,逐步实现龙头企业集团化、流通网络连锁化、经营方式现代化。金合农资公司要把自身打造成全区农资流通领域的行业品牌,通过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和固原市建立控股区域子公司,形成"配送中心 加盟店"连锁发展模式。

启示四:因企制宜,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社属企业改制新路是壮大供销社实力的客观要求。从两省和其他一些外省区的 成功经验看,改制的模式尽管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只要符合总社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都可以去试、去闯。当前,我们只有把区社本级的社属企业做大做强,才能为"四大经营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市县社的企业改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要根据企业的资产、经营情况的不同,因企施策,如:对区日杂鞭炮公司可实行整体改制,组建为由社有资本控股的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区农资公司由于资产多、债务重,可实行剥离重组,即与主要债权银行协商,将有效资产剥离出来,吸收社会法人和职工入股,组成有限责任公司。原企业保留债权、债务及少量的人员。以投入到新企业的资产收益偿还金融债务。当前,我社金桥宾馆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通过考察对比,我们认为,安徽省供销社对新世纪大厦采取"先置换,后承包"的改制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在改制中我们一是要坚持供销社改革不是改散的观点,坚决制止一些地方出现的"卖光、放光、走光"的不良倾向,防止一些地方政府无偿划拨、平调供销社资产的情况,要突出社有资产集体性质的特性,千方百计地保住供销社资产。在这个问题上,各级联社一定要做到"守土有责"。

第7篇

教育是决定未来的伟大事业,教师是培养人才的神圣职业。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将发展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增强发展教育事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全县经济社会追赶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表彰大会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教师表彰大会致辞1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志们:

大家好!

我有幸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心情非常激动。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与学校领导的信任、鼓励和培养,以及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在此,我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领导和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职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催人奋进的职业。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水平和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我们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有句名言这样说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所以惟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教师的职责,惟有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教好学生。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作为刚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我们一刻也不敢怠慢,从传统教学模式到课程改革,从一支粉笔,一个小黑板的教学到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路走来,都撒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留下了我们深深的脚印。

今天,我们有了一些来自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悟:为我们是一名教师而自豪!

我们是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根的工作,我们不羡慕红花的光彩夺目,也不忌妒绿叶的欣欣向荣,要知道,没有根的默默奉献,怎能有丰收的秋天。我们不求功名富贵,不求扬名史册,只求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回首走过的路,虽没留下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却留下了“全身心投入”几个大字,这就够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名光荣的教师!”

不管是职业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职业,对于这份“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只有不断努力,辛勤耕耘,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取。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让我们重拾往昔的故事,感动着记忆中的感动,追求着理想中的追求,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书写我们平凡而美丽的教师人生!在此祝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

谢谢大家!

教师表彰大会致辞2尊敬的吴局长、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好!参加首届名师评选并当选,首先感谢教体局领导,又一次为我们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搭建了教学技能大比拼的舞台,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宝贵机会。其次,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我的人们。毕竟进步与成功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都离不开团队的帮扶。

1995年初登讲台的我提醒自己,一定把课上好,做学生欢迎的老师,努力做有影响力的老师,只有学生进步教师才能精彩,只有真正付出才能有回报,只有不求回报才能全身心投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认真地备课,深入地备课,备出高水平的课,记得在全县教学能手的表彰会上吴局长要求教师做到五个一,其中包括上一堂好课,编一本好学案。

x年,我编写的近11万字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同步训练》一书在全省发行;x年和今年我又两次参与县教研室的《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的编写,这些都是我个人业务水平的提升,是我深入备课的结果,是备课水平的提高。

经历就是财富,参与就能提高,活动就是机会,反思才能进步。从95年到99年连续5年参加镇县市省作课比赛。x年以来先后两次获得省历史优质课奖,县初中历史学科带头人,县教学骨干评比文综第一名,县业务领导赛课初中组一等奖。

每次活动、每次比赛,对自己都是一次不同程度的锻炼,都是一次重要的难得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对自己的教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充满激情,积极参与,主动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课堂水平不断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坚守课堂,在工作中寻找为师的幸福。尽最大努力认真备课,决不随意,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99年参与了学校管理以后,丝毫没有降低对自己课堂的要求。x年到x年,我一直担任九年级双科教学,4个毕业班的课,一周16节课。x年担任业务副职后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历史加上辅导一周8节。在我们樊相一中有个共识:那就是领导要干好,自己的课先教好,这样你管理起来才有底气。作为参与学校的管理者,没有理由不把课上好。“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上成一节课,看到学生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满足了,这就是我们教师的愉悦;上到精彩处,听到学生热烈的掌声,这就是我们教师的满足;考试成绩公布了,看到学生分数提高,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快乐;学生进步时,收到家长感激的短信,这就是我们教师的幸福。

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会满足,我想,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你的人生目标,更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目标。每天都有进步,每节课都力争出彩,是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自己的带领下,不断取得成绩的进步。毕竟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几十名学生,而是几十个家庭的希望,更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取得高质量的成绩,带领本教学组提升教研水平,进而促进全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育教学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为全县基础教育的振兴增砖添瓦。

各位领导、同行们,学生成绩是评定我们的标准,家长、社会的认可是衡量我们的标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不求桃李满园艳,但求无愧一片心。让我们在三尺讲台上,寂静的校园中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工作过程中,寻找教师的快乐,在育人的经历中体验职业的幸福。今后我会努力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起到榜样与示范的作用,积极做公开课,做好同伴的互助与专业引领,积极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主动做好沟通与交流,主动参与教师培训活动,在课堂中提升自己,在管理中完善自己。只有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努力上好课,都争做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学校的管理细致到位,才能真正缩短同城区优质学校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父老乡亲,才对得起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无愧于名师的荣誉。

我们坚信“青纱帐中能走出名师,也同样能够打造乡村教育的名片。

教师表彰大会致辞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非常荣幸在第x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我们物业学院的全体教师在这里发言。我要特别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培养和帮助。在我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给我很高的荣誉。能够在今天大会上发言,我深深地感到了学院领导对青年教师的重视,对一线教师的关怀。我抑制着心中的神圣与激动,在这里代表我们所有的教师吐露肺腑之言。

同事们,当你漫步在整洁幽雅的校园,当你呼吸到从碧草、绿树、鲜花中散发出的清新空气,看到纯洁可爱的孩子们以真诚得像鲜花一样灿烂的微笑向你问一句“老师好”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自己的腰板挺的更直了?当你走上三尺讲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时,你是否体会到教育工作的伟大与快乐?

大学毕业,走出校园,我们选择了物业学院,也接受了物业学院对我们的挑选。从此,学院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施展个人魅力与人生价值的舞台。有了它,我们的知识和才干有了用武之地,有了它我们才积累了更多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拿我个人来说,一年前,一个非师范专业的我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执著来到这里。在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教师培训中,领导和老教师手把手的传授我们教师的基本功,从备课到板书,从教态到教学语言,一步一步让我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实现了我的人生梦想。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院先后送我到北京、上海两地学习最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并取得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让我有了更多机会充实完善自己。而我,则只有用我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我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一丝不苟的把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来回报学院对我的培养。当我看到我指导的学生在全市职业学校技能比武上的出色表现;当我看到他们的出色吸引了更多求知的眼睛;我陶醉于——教师这一职业带给我的满足感。真的,那一刻,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学院给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我想不管你正担任着什么角色,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珍惜,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想说:“以物业学院为支点,我们可以托起职业学校孩子们的美好明天。”我们的人生价值也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在不悔的选择中收获自己丰美的人生!

秋高气爽、花香飘飘的九月;温馨袅袅、欢愉融融的教师佳节;整洁幽雅,生机勃勃的校园;这片热土,把我们爱教、乐教的激情点燃。我们拥有同样的梦想和追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抹是绚丽的色彩,让我们在院领导的指挥和调和下,把学院发展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表彰大会致辞4尊敬的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二十x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对全市涌现出来的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广大教职员工和教育工作者,向为乐清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市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市”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办学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义务教育向高标准迈进,高中教育向普及化迈进,职业教育向特色化迈进,各项教育质量主要指标有了很大提升,荣获省教育强市称号。同时,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教师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形成了“党政重教、人心思教、政策助教”的良好局面。这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结果。

教师,是人类知识的传授者,是人文精神的传播者,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古往今来,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比作人梯,比作园丁。教师的职业普通而崇高,教师的工作平凡而伟大。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职业,能在人身上留下这么深刻的烙印;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职业,能对人的灵魂产生这么大的触动;没有其他任何一种职业,能对人类未来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尚的职业道德、过硬的业务能力,勤勤恳恳、默默奉献,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了钟爱的教育事业。有的扎根山区,以苦为乐;有的爱生如子,春风化雨;有的固守清贫,矢志不渝;有的书香传家,几代从教;还有的大胆探索、勇于改革,为我市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鲜的宝贵经验。正是有了这样一支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优秀教师队伍,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辛勤耕耘、奋发有为的教师团队精神,我市的教育事业才有今天这样一个可喜的局面。

国家的振兴,地区的发展,人才是支撑,教育是根本。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教育对培养各类人才、提高人的素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都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去年底,市委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等“四个强市”。这对发展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指导方针,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方向,把握重点,创新举措,扎实推进,为推进我市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借此机会,我就加强全市教育工作强调四点意见:

第一,重内涵,提升教育水平

教育质量,是现代教育的立足点,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充实教育内涵,着力提升教育水平,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优化教育结构。要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着力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发展、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同步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格局。二是创新教育方法。要树立创新、创先、创优意识,建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为突破口,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切实推动教育信息化,拓展教学视野。要大力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进一步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统筹管理教育资源,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提高利用效率。要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加强教育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四是完善教育机制。要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增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要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

第二,重均衡,推进农村教育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教育的不均衡,是现阶段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乐清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均衡问题也很突出。我们要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城乡之间、乡镇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要深入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区域教育的宏观调控,加大对基础教育的统筹和协调,依法确保教育投入,让农村孩子“念上书”、“念好书”,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有优质教育。要把加强欠发达地区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五动富民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扶持欠发达乡镇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教育结对扶助帮困体系,为欠发达乡镇提供资金、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帮助,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要建立健全助学制度,扶持农村困难家庭学生接受教育,不断扩大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资助面。要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力争缩小他们与一般人受教育方面的差距。

第三,重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事业兴旺关键靠教育,教育兴旺关键靠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教师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大力开展“讲师德、做师表、树正气”活动,建立完善教书育人机制,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着力倡导“师道”精神,增强“师德”意识,建立“师行”规范,更多更快地培养一批教坛新秀、教坛中坚和教坛宿将,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要完善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更多的教师到边远山区乡镇和农村任教,加快提高这些学校的教师队伍水平。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按照“当人民满意的教师”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涵,夯实业务基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发扬教学民主,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要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在思想政治上、道德修养上、学识学风上,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争做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推动者,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教师表彰大会致辞5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

大家好!

我有幸代表优秀教师在这里发言,心情非常激动。能被评为优秀教师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给予我们的信任和荣誉,但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更加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全体教职工的期望。今天,我带着四个感谢而来:

第一个,要感谢学校,是这所美丽的学校给我这样的一个平台,让我能在这样的平台上展现自我。

第二个感谢,感谢学校个各位领导,是你们的关心与鼓励,给我最大的支持,也给我最大的动力,让我能安心工作,实现梦想。

第三个感谢,感谢很多身边的同事,是这些同事给我很多很多无私的帮助,从上课到管理班级,给我很多经验,让我能够这么快的成长;很多老师在教学上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非常敬业,敢于创新,又很热心帮助指导青年教师,这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四个感谢,是要感谢我的学生,感谢他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感谢他们对老师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成长成熟了,与此同时,也从另外的一个侧面帮助了我的成长。老师可以说很辛苦,因为为了爱,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因为老师的梦想和荣誉都与学生们连在了一起,学生幸福,老师就是快乐的;学生进步,老师就是欣慰的;学生成功,老师才是优秀的。我相信,我校师生,众志成城,和谐奋斗,一定会共同筑就美好的明天!

第8篇

刚刚过去的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个扎实”要求,在逆境中经受考验,在实干中奋勇前行,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以项目促增长,经济发展呈现新活力。我们全力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发展潜力持续增强,全县经济保持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70.8亿元,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1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亿元,同口径增长8.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1元,增长9.7%。紧扣项目用地、融资、管理等关键环节,一批拉动性较强的项目顺利实施。9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5亿元,1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占任务165.8%,大汉山旅游综合开发、黎坪旅游公路、龙头山森林公园和县城西大街西北片区、竹园阳光城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推进有力,S211县城至青树公路改建工程即将通车,百隆时代广场、兴周国际酒店等项目建成投用。组团参加丝博会暨西洽会、陕南循环经济项目合作交流等招商活动,新签约招商项目22个,到位资金52.8亿元,占任务104.4%。

(二)以优化促升级,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我们着力强基础、优服务、解难题,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产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增添新动能。落实工业促投资、稳增长措施,持续挖潜改造、提质增效,新培育规上企业7户,县属企业产值实现35.7%高速增长,带动工业经济逆势上扬,降低了烟厂产值严重下滑的不利影响。工业园区扩容提质,投入5800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机电工业集中区企业孵化园项目主体竣工,新入园企业6户。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5.5亿元,增长12.4%,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84.4亿元,占GDP比重49.4%。农业生产呈现新亮点。2016南郑新茶展销暨赛茶大会成果丰硕,新培育丰产茶园2.3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19.7万亩,茶业产值13.3亿元,增长13.8%。粮食总产14.8万吨,油料总产3.7万吨,种植蔬菜8.82万亩、烤烟2.35万亩、中药材14.7万亩,出栏生猪65.5万头。42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产值8.06亿元,增长13.8%。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43.5亿元,增长5.5%。三产发展彰显新态势。成功举办2016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新打造的陈村等精品乡村旅游环线,迅速成为全市旅游新亮点。汉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汉山大道、汉山路、汉山广场、登山步道及沿途景观节点建成投用。黎坪创5A景区工作正式启动,南湖、红寺湖、龙头山综合开发进展顺利。全年接待游客9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8亿元,分别增长36.7%和40.1%。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汉中(南郑)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企业58户,圣水、黄官等13个镇级服务网点试运营,全县电商销售额8亿元,电商精准扶贫惠及3.23万人。

(三)以统筹促提升,城乡风貌展现新形象。我们注重规划、建设、管理同步,汉南一体化步伐持续加快。县城西大街西北片区棚户区改造推进有力,周家坪路即将竣工通车,安置区建设启动实施,让水大道、海棠路等6条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完工,全市棚改推进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濂水公园尤曼吉游乐中心建成运营,将军巷道路竣工通车,东昌路南段及桥闸巷建设稳步推进,龙岗大道、梁山大道北段开工建设,龙岗温泉旅游区项目顺利启动。大河坎、青树等5个市级以上重点镇共实施各类项目62个,完成投资11亿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提升改造,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3处、镇级垃圾填埋场2个。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即将正式授牌。

(四)以惠民促和谐,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我们持续抓投入、保民生、增福祉,最大限度将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精准脱贫扎实有效,识别贫困村111个、贫困人口6.43万人,落实县级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的扶贫工作机制,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用,综合运用产业扶贫、搬迁扶贫等“五个一批”措施,年度脱贫20908人。民生工程加快实施,60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工建房453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2685套(户)。完成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8.5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座。拆改燃煤锅炉15台,节能减排和主要污染物控制完成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成功申报省级文化先进县,汉调桄桄《韩信拜将》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展演。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率、上线人数全市第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全民健身工程66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两孩生育政策全面实施。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投用,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4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9274人,转移劳动力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基金征收、社保扩面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五)以作风促效能,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我们狠抓作风、提升效能,强化治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4件、政协委员提案70件,办复率100%。加强审计监督、政策跟踪审计和效能监察,对605个单位(项目)进行审计,核减财政投资1.92亿元,审减率13.2%。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县镇两级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已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精减29项。打造快捷高效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开通民情直通车系统及“民生热线”,累计办理各类事项22万件(次)。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顺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年新登记企业485家。推进法治南郑建设,常态化开展严打整治,查处治安案件1236起,侦办刑事案件1254起,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持续深化司法行政“六大行动”,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36件,排控调处矛盾纠纷2110件。依法规范秩序,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统计、档案、老龄、地方志、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16年主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本届政府各项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规律,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厚植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园区”构筑发展平台,实施“全域旅游”增强发展后劲,建设“四个南郑”的基础愈加坚实。

五年来,我们始终抢抓发展机遇,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6年生产总值是2011年的1.8倍;规模工业增加值是2011年的2.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11年的2.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0亿元,是2011年的3.2倍。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以茶叶、烟叶为主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调整为13.3:56.6:30.1,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跃居第18位,较2011年上升5位。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保障房建设十佳县”、“移民搬迁先进县”、“双拥模范县”,被联合国地名组织和中国地名遗产保护促进会认定为“千年古县”。

五年来,我们持续加强基础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乡发展加速融合。紧扣“汉南一体,三镇共振”的发展思路,统筹汉山、大河坎和梁山三大板块建设,城区面积扩大到24.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至25.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3亿元,新建汉山大道、江南西路等19条城市道路,建成蜀汉大都会、东龙华府等6个城市商业综合体,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宝汉高速南郑段竣工通车,西成客专、黎坪旅游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大河坎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连续5年考核位居全省前列,青树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成效显著,黎坪、圣水等市级重点镇建设扎实推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强力推进环境治理,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营造生态林1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综合治理水土流失450平方公里,实施汉江河、濂水河等河流治理50.3公里,新建人饮工程250个,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5个,完成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14座,垃圾填埋场10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8.6%和64%,创建省级生态镇14个、市级生态镇2个,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等质量指标均达到市考要求。

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和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任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减少行政审批项目271项、收费项目35项,精简率分别达63%和60%,公布县镇两级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共计5160项。财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营改增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综合治税平台。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林权改革,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立运行。对外合作交流成效明显,引进陕西水务集团、广厦集团、地矿集团、地建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到我县投资兴业。累计签约项目104个,到位资金250.8亿元。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成果共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0亿元,是2011年的8.4倍,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125户群众告别危旧土坯房,19.14万群众喝上放心安全水。开工建设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06个,安置群众1.56万户。建成各类保障房9514套,实施棚户区改造6798户,累计解决1.03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53万人。连续4年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等灾害,累计投入2亿元用于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双高双普达标县”,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学前三年入园率98.3%。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县医院综合大楼、县镇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系统投入使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经受了经济下行、动力转换的严峻考验,收获了城乡巨变、民生提质的丰硕成果,蓄积了加快发展、再次腾飞的磅礴力量。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突出项目带动,建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发展支撑才会更加坚实;必须突出改革创新,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活力才会有效释放;必须突出生态文明,守护好南郑的绿水青山,发展质量才会稳步提升;必须突出民生为本,把更多财力、精力投向民生领域,发展成果才会惠及全县群众。

五年的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这些成绩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汇聚了代表委员的智慧与力量,凝结着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南郑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前行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县域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发展层次还不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力“剪刀差”缺口逐渐拉大,保民生、保发展任务艰巨;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矛盾增多,群众诉求多元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科学谋划新一届政府各项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南郑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的重要时期,也是南郑转型发展、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放眼大势,南郑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展望未来,我们又站在历史的新方位。当前,我们既要看到前进道路上的许多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面临的大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提出的发展新理念和一系列战略举措,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支撑;“一带一路”、振兴川陕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等战略纵深推进,以及省委省政府支持陕南循环发展决策深入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机遇;随着西成客专、十天高速、宝汉高速汉中段建成通车,我县交通瓶颈制约将进一步缓解,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为我们更好的融入区域发展,扩大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经过多年发展,我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镇规模快速扩张,骨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长期积聚的发展潜能将加速释放,为南郑加快追赶超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对南郑未来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目标令人鼓舞,形势催人奋进。按照县委描绘的宏伟蓝图,我们将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五大发展理念”,以追赶超越、绿色循环、转型升级为基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城市经济、民生经济,重点推进改革创新、精准脱贫、全域旅游、改善民生等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加积极的作为,奋力开创活力南郑、人文南郑、生态南郑、法治南郑建设新局面,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全体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各项事业更加进步、人民群众更加幸福。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县情实际,牢牢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紧扣创新发展主线,善于跳出南郑谋超越,主攻影响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重点领域的改革工作,创新体制机制,突破瓶颈制约,全力建设大项目,打造大产业,推动大发展,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倾力筑牢活力南郑的发展根基。二要坚持先进文化引领,进一步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大县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精品力作,弘扬时代精神,讲好南郑故事,不断彰显人文南郑的魅力风采。三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用心呵护生态南郑的绿水青山。四要持续强化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快改革、化解矛盾,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奋力开创法治南郑新的篇章。

(一)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县域经济实力上台阶。围绕实现追赶超越,持续做大经济总量,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做强优势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第三产业、现代农业协调联动发展。积极实施工业第三个翻番工程,持续推进农业倍增工程,扎实推动旅游“百亿投资”工程。抓好现代材料、绿色食品、机电设备3个集中区建设,全力打造“五大”精品景区,做好小南海天坑群的保护性开发工作,扩张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规模,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壮大,加快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到2021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全县生产总值达33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00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35%以上,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以上、省级农业园区3个。

(二)坚持把统筹城乡作为关键举措,加快汉南一体化大融合。遵循“一尊重、五统筹”要求,处理好城乡、区域、产城等关系,注重扩容与提质并重,建设与管理同步,实现城乡一体、相融互动。做好撤县设区准备工作,推进汉山、大河坎、梁山三大板块建设,启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加速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抓好青树、黎坪、圣水和新集重点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做强产业支撑,吸引人口向城镇集中。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民居改造、绿化美化等工作,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到2021年,全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镇化率超过55%,逐步形成宜居繁荣的城镇集群。

(三)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力引擎,提升县域发展综合承载力。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保持强劲投资态势,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拉动大发展,超前做好项目谋划、论证、筛选工作。推进交通、城建、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好黎坪旅游公路、龙岗大道、南湖开发、棚户区改造等事关发展的大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扩大区域合作,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招商,吸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南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循环产业、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开发,力促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项目落地生根。

(四)坚持把保护环境作为发展底线,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活空间。统筹做好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作,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持续推进“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到2021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67%,主要污染减排等控制性指标达标,让南郑大地的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

(五)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标,推动群众幸福指数大提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工作,确保6.4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大文化强县建设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培育特色文化艺术品牌。以创新型试点县建设为引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教育优先,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计划,提高群众健康指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实现85%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强化法治建设,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县、镇、村(社区)三级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完善利益冲突防范、法治宣教疏导、矛盾纠纷化解等体系。做好政策跟踪审计,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是最大的要务,发展是最重的责任!我们坚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郑有条件发展的更好,有底气发展的更快。我们坚信,无论面对任何困难挑战,只要务实重干、群策群力,就能够在追赶超越的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把握工作基调,紧扣目标任务,在实干中加快发展,在创新中追赶超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完成市上下达节能减排任务。

(一)突出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健增长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追赶超越的支撑点,拉动大投资,保障高增长,实施81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0.1亿元。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抓、督查通报、观摩促进、跟踪审计的工作机制,推进青树至黎坪公路、龙岗大道、县城西大街西北片区棚户区改造和张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大河坎圣水路棚户区改造等38个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大汉山旅游综合开发、南湖旅游综合开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等34个产业化项目,抓好美康源高端医学颐养保健、妇女儿童医院等7个社会事业项目,力促签约项目早落地、开工项目快建设、建成项目早达效。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争资跑项力度,强化政银企对接,用好各类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规范土地管理工作,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扎实开展发展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三乱”行为,创优项目建设环境。

力促项目滚动实施。紧抓“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省政府支持循环发展等重大机遇,用优势引项目、用精力找项目,重点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在政策、环境、配套上鼎力支持,做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结构合理、接替有序。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借助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宣传推介,发挥商会、协会桥梁作用以商招商,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加大央企、外企、民企等“三维”项目招商力度,吸纳机电设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茶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注重招商实效,优化投资环境,对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强化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项目签约率、到资率、投产率。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9亿元。

(二)做大工业园区,构筑发展强力支撑

坚持把工业作为追赶超越的主抓点,按照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紧抓园区、企业、产品等关键,推动工业经济大步快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大关,增长14%。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出台支持工业促投资、稳增长综合性措施,实施第三个工业翻番工程,加速工业扩量升级。重点促进以汉中卷烟厂为主的卷烟制造业、以锌业特材为主的矿产冶金业,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综合效益。着力提升以华燕仪表、精测电器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金正米业、宏力魔芋等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推进技改扩能、抱团经营,促进产业链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加速园区提升发展。用好扶贫产业园区贷款,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打通梁山工业园区与梁山大道连接通道,建成机电、食品园区入园主干道,完善电力燃气、供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同步收储土地500亩,加快筑巢引凤步伐。重点抓好锂电池包生产线、联业科技数据线生产线、杭萧钢构住宅产业化基地、万目仪电等工业项目入园工作,促进汉中玉综合开发、大鲵养殖加工等项目落地开工,全年新引进入园企业5户以上。

狠抓企业梯队建设。按照骨干企业稳增长,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的发展思路,确保企业梯次健康发展。采取“一企一策”方式,重点保障38个产值过亿元企业的生产运行,集中力量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夯实增长基础。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发挥“助保贷”融资平台作用,建立应急互助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扩大非公经济占比,大力发展“专、精、特、新”的瞪羚企业,精心培育增长型小微企业,扶持壮大企业梯队。全年新培育规上企业5户,新增小微企业600户以上。

(三)发挥优势特色,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追赶超越的着力点,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以产业扶贫为突破,持续推进主导产业规模扩张、效益提升,实现农业总产值46亿元,增长5.5%。

巩固农业倍增基础。稳定粮油生产规模,确保粮食总面积51万亩、油菜23万亩。推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稻田立体化养殖试点。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做大做强茶产业,重点围绕绿茶、红茶体系开发新产品,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全年新建茶园1万亩,低改茶园1万亩,总面积达到21万亩。扎实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品牌、做大市场。

做强农业园区载体。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导向作用,继续捆绑项目、整合资金,支持绿娇子、新美新等42个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园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适度发展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种养加工专业大户,促进规模化生产和订单农业有机结合,构建农产品销售市场。

加快创新融合发展。坚持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建立农业发展融资平台,加大扶贫资金对农业园区及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快产业发展。集中力量改善云峰寺、罗帐岭等4个观光茶园的基础设施,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休闲观光茶园,逐步推动茶叶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四)繁荣旅游商贸,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坚持把发展三产作为追赶超越的聚焦点,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工程”,持续放大优势,塑造精品,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提档步伐,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5%以上。

抓精品景区打造。坚持“两山两湖一中心”的总体布局,整合资源资金,强力推进建设。持续加大汉山旅游综合开发,建设植物园、打造金石谷、修建通天阁、营造祈福台、亮化大汉山,推动万亩休闲农业体验区项目,打造休闲、康体、祈福综合旅游景点。推进黎坪5A级景区创建,加快黎坪特色集镇建设工作。建成龙头山景区滑雪场、狩猎场、索道、游客中心,确保年内如期开园。开工建设南湖景区门户区和安置区,实施核心区建设项目。完成红寺湖景区大孤山酒店工程,建设环南湖、红寺湖自驾游观光带。强力宣传推介,塑造旅游品牌,不断提高南郑旅游知名度。

抓乡村旅游发展。坚持用画廊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环线,优化旅游环境,注重特色发展,推进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深度融合,满足差异化需求。完善陈村和高台旅游环线配套设施,拓宽外环线,打通陈村至梁山通道,建设阳春苇池、青树二坪、高台李沟旅游示范村,重点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建设湘水、法镇片区美丽乡村环线,建成自行车慢道、自驾游营地。推进濂水、黄官、红庙米仓古道乡村旅游环线建设。

抓商贸服务业升级。坚持传统路径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优化商业布局,创新经营业态,提升服务档次。壮大电子商务规模,扩建电商产业园区,吸引电商企业入园发展,推进仓储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大河坎电子商务聚集区,争当全市电商发展排头兵。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实施东龙华府三期等综合体项目,全年培育限上企业4户。

(五)攻坚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功能品质

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追赶超越的立足点,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建设管理,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发展品质,城镇化率达47.5%。

在规划落实上出实招。强化规划引领,注重多规融合,继续做好“三规合一”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重点地段控制性详规、各项专业性规划,合理布局公共设施,严格控制道路红线及沿线建筑风貌,做好重要节点的景观设计,不断提升规划品质和协调性。严抓规划落实,加大规划巡查、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违规建设等行为。

在城市塑造上出精品。实施城建重点项目20个,完成投资14.6亿元。汉山片区以完善设施、扩大县城规模为目标,完成西北片区让水大道、周家坪路等7条道路工程,加快安置区建设,打造精品住宅区。启动张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打通区域断头路,带动东片区开发建设。推进汉山景区周边综合开发,加速融景入城步伐,建设精品城市旅游休闲区。大河坎片区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商业圈,依托竹园阳光城、利民路以南片区、圣水路区域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打通圣水路、汉桂路等道路,畅通城市路网。重点抓好渔营商贸城、汉江国际等工程,跟进江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大河坎给水工程(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梁山片区以完善路网、产城融合为目标,打通梁山大道、龙岗大道主动脉,促进汉山、大河坎、梁山片区的协调发展。支持龙岗区域开发建设,跟进龙岗温泉旅游度假区、锦圣玫瑰产业园等项目,加速“三镇共振、汉南一体”步伐。

在集镇建设上出亮点。以省市重点镇建设为引领,示范带动其它镇加快建设、特色发展。青树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实施4条街道立面改造工程,启动安置区新城、农贸市场、广场等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亿元,力争在全省考核中争先进位。新集、黎坪、圣水市级重点镇按照3A级旅游景区标准,完善旅游集散功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捆绑项目、整合资金,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建设各具特色的集镇街区。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营造整洁有序的镇村环境。

在城镇管理上出成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探索集镇管理新模式,推进城镇管理的法治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规范户外广告、门店招牌,开展交通秩序、废品回收和夜市摊点专项整治。加强集镇绿化,补植管护绿化带,维护好市政公共设施。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衔接,强化市民素质教育,推进城市共建共管。

(六)倾力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追赶超越的首要目标,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争取国开行贷款7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3亿元,重点实施贫困村道路、环境整治和饮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引进一批适合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好项目,大力发展茶叶、烤烟、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围绕创建全省土地确权示范县,依托良好的土地资源、山林资源,开展贫困户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全年实现67个贫困村退出,2.5万贫困人口脱贫。

深化环境综合治理。以梁山片区环境整治、植被恢复工程为重点,推进其它生态脆弱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以汉江流域污染治理为抓手,扎实开展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3公里,完成圣水、青树、新集三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云河水利水电工程,治理水土流失90平方公里,创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县。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高标准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做好城市、村镇、道路绿化美化工作,完成营造林2万亩。新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项目50个,解决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创业扶持工程,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5万人。不断健全社会保险体系,狠抓保险扩面征缴、社保待遇兑付和基金监督管理等工作。开工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72个,安置群众3545户7713人,改造土坯房2345户。严格落实各类救助政策,更加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建成黎坪区域敬老院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县儿童福利院等项目,加快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完成全国地名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县创建任务。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巩固双高双普、义务教育均衡创建成果,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规范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和学生资助政策,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打响汉山歌会文化品牌。全力推进全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县”建设,实施好科技兴县项目,狠抓专利及科技成果转化。全面落实“二孩”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爱扶助计生特殊家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持续巩固药品“三统一”工作成效。

(七)强化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把依法治理作为追赶超越的重要保障,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坚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动态管理,继续精减行政审批项目,健全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不断提升政府效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财税、审计、农村、文化、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改革,重点抓好教育、卫生、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等具体改革任务。进一步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加大对改革工作的跟踪督查和考核力度。

狠抓安全生产管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监管执法,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社会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坚持质量兴县,深化商标战略,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双随机”抽查、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等制度,完善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从严查处食品药品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违法案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以建设法治南郑为统揽,实施“七五”普法工作,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强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做好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坚持阳光、法治、责任,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深化“平安南郑”创建活动,强化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的良好态势。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南郑发展,实现追赶超越,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发展的重任、人民的厚望,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形势,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高效的工作,切实肩负起建设“四个南郑”的历史重任。

(一)强化法治意识,开创法治政府新局面。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准则,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强化创新意识,实现综合发展新突破。进一步突破思维定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注重用改革的手段、市场的办法,加快破解瓶颈制约,解决好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贯彻落实好“三项机制”,激发新动力、提振精气神,在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中,勇于担当负责、拼搏进取,凝聚起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新防线。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强化行政监察,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脱贫攻坚等领域的监管,运用好问责手段,严查“为官不为”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

第9篇

我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经进行近一个月。这段时间,大家按照局党委的统一部署,采取集中学习、支部讨论,自学原著,考察调研等方式,不断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商业工作实际,就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和服务业领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等问题,讲几点认识和体会,同大家一起交流。

一、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促进科学发展,流通服务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商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五”时期,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均以两位数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3%,高于“九五”期间2.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又呈高速发展态势。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2.6亿元,同比增长14.6%;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4.1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省社会商品零售额3.6%,位居全省第七,增长幅度位居全省第四,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98.2亿元,同比增长17.9%,为20*年的2.48倍,增幅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绝对数位居全省第六;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78.4亿元,较上年增长23.8%,增幅列居全省第二位,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36亿元,较*年增长17.2%。*市商业(粮食)局成立八年来,全局上下统一思想,团结拼搏,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工作成绩,商业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在政府、群众及社会的形象和地位大大提高,市长赵化明亲自到商业局调研,对商业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中肯希望。商业发展的历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只有践行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商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使命意识,确定科学发展思路

商业局自组建以来,局党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彻底摒弃以往管理商业的传统工作方式,站在更高层面上,张扬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提升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催化作用、活化作用,做好繁荣*流通服务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努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助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升级。通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城乡市场的繁荣活跃,为丰富活跃市场、服务民生,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扮演了重要角色,做出了积极贡献,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繁华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改革意识,全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

国企改制工作一度是*商业系统浓墨重彩的重头戏。1998年以来,*市商业(粮食)局党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带领全体商业战线干部职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累经验,稳妥操作,共有76户局直企事业单位实现成功转制,平稳过渡,国有资本累计退出3.2亿元,9576名职工解除了国有企业身份,得到妥善安置,为系统3854名企业退休职工缴纳了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企业改制和职工身份置换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实现了我们确定的一个原则(国有资产和职工身份全部置换)、二个稳定(企业稳定和社会稳定)和三方满意(并轨职工满意、退休职工满意、政府满意)的基本目标。

(三)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开放意识,提升产业竞争实力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方针,千方百计吸外资、引内资、集民资,加速改造传统商业,全面提升商业现代化水平。截止20*年底,全地区各类大小商业网点从20*年底的4.2万个发展到7万个,商品流通领域从业人员由15万人发展到18万人,商业固定资产投资155.9亿多元,较上年增长40.7%。新建北方陶瓷商城、华夏陶瓷城、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红运家具市场、鲅鱼圈五金城、盖州小雨园综合市场等,经营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商场(批发市场)10余处,一批新建的物流配送中心、大型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新设施和新业态,不仅明显改善了消费购物环境,带动了相关服务产业和消费规模的扩张,而且也提升了城市繁荣繁华程度,改善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品位。各类连锁、超市,专营、特许经营和大型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从20*年底不到1200家发展到至今已达到3300多家,网上购物、电子商务交易已经成为而今最时尚的购物方式。

(四)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市场意识,坚持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为商业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1、全力开拓农村市场。一是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构建新型农村市场网络。1324家乡村连锁店,遍及6个(市)县区,644个村、41个乡镇,覆盖率95%以上。截止20*年底,工程共吸收社会投资1.5亿元,获国家直接、间接补助资金540万元,承载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28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3000余人。改善了农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现状,为农民消费系上了一条“安全带”,搭好了一座“方便桥”,编织了一张“实惠网”。二是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组织好“优质商品进万村千乡活动”。逐步完善农家店销售、采购、配送、技术推广等多方面功能,实现“一网多用”。今年以来通过“万村千乡”承载企业配送销售到农村的商品总价值超过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以上。三是开展“家电下乡,惠及农民千家万户”活动。截止4月6日,全市共备案家电下乡销售网点91个,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059台(部),销售额861.6万元。家电下乡补贴1897台(部),农民已领到补贴款44.2万元。

2、引导城市消费升级。一是大力营造和谐繁荣的市场氛围。为适应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商务活动,抓住元旦、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居民消费集中的有利契机,开展各具特色,构思新颖的文化促销活动,以节造势,制造消费“热点”。二是走出去,请进来,大力发展会展商业。充分发掘和利用地产名优资源,积极组织各大商业企业参加各种大型展会,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三是着力构建便民利民的社区生活服务体系。组织实施以“放心服务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内容的“双进社区工程”,对传统社区服务业进行更新改造,合理规划社区服务网点布局,逐步建设方便、快捷、卫生、安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3、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定点屠宰管理条例,全市县以上城区生猪进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9%,市区内销售肉品和用肉单位使用肉品100%来自定点企业。二是进一步加强酒类、肉类、粮油、食品药品、建材、二手车、成品油、散装水泥、保护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推进规范市场主体、市场准入、市场行为和市场监管的流通服务业法制建设进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净化市场环境。三是建立健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保护知识产权12312举报投诉系统,搭建起社会监督反馈及互联互通的网络指挥平台。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创新意识,坚持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流通服务产业支持体系日臻完善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市场监测调控体系。今年我们下大力度开展以副食品、粮油、成品油、煤炭、汽车等为主要代表的生活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监测网点扩面工作。目前监测点数量扩大到415个,监测行业涵盖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粮油经销企业、生猪养殖企业、典当、拍卖企业、煤炭经营企业、加油站、汽车销售等企业,监测数据更加客观、准确。实行市场监测周报制度,对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适时采取有效调控手段,维护市场繁荣稳定。建立了市县两级猪肉储备制度。初步形成了调控肉类市场的长效机制。二是逐步建立和完善新时期流通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重点。《20*-2012*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已正式出台,并将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支撑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三是统筹规划,建立完善服务业规划体系、政策体系、项目体系、领军企业体系、组织体系和统计体系,形成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框架。

(六)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坚持构建学习型机关,励炼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在系统党员机关干部中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工作前进中的问题。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科学民主决策能力、驾驭改革和领导发展的能力。切实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遵守廉政准则,贯彻行政法规,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不作为、乱作为。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精神,倡导行业文明,遵守诚信道德,增强商业系统凝聚力、创造力,不断提高新时期商业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举办*地区商业(粮食)系统“庆国庆迎十七大”文艺汇演及书画、摄影比赛展览、机关全体党员赴沿海产业基地参观考察、“心系灾区,救灾捐款”、“送温暖、献爱心”和定点扶贫帮困等多项活动,亲身感受我市改革发展建设的成果,增强和鼓舞了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战斗士气,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投身商业建设的极大热情。凭着职业的敏感和特殊的视角,我们在非典、禽流感、暴风雪等等许多非常时期,在全市人民面前树立了良好的团队形象。在这一系列的悄然的发展变化中,商品流通业在创造税收、吸纳就业、开拓市场、拉动消费等方面为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我深切感受到,正是几代商业人用自己的一生,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懈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对于社会主义商业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不断跨越各种坎坷,战胜重重困难,才迎来*商业春意盎然的今天。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查找和解决影响商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障碍、问题以及主观上“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积极因素:为了应对当前形势,国家、省及市各级政府已经或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特别是12月末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20*]134号),对促进消费品市场持续稳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促消费、保增长”主题系列活动的组织开展,更是为繁荣活跃消费品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二是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把加快发展服务业当作调整产业结构、焕发经济活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营造便民利民环境的重要举措加以推进,全市上下正在掀起流通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一轮热潮。三是伴随着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战略进程的强势推进,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消费需求不断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扩大消费起到了助推作用;四是我市各级商业部门紧紧抓住服务业大发展的有利契机,下大力气强化招商引资,繁荣活跃服务业地产,为消费增长积蓄了能量。据初步统计,2009年商贸服务及房地产业确保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重大商业项目110个,总投资152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4%。服务业大项目明显增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表明我市服务业市场氛围向好,同时也为居民多层次、可选择消费提供了空间。五是今年以来房市降温,股市低迷,居民投资理财意愿明显减弱,投资理财资金投入减少,资金流向消费领域增多,即期消费增加。

不利因素: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存在一些需要破解困难或问题。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放缓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潜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二是投资高速增长,消费率持续下降,投资、消费走势的互不协调,使经济增长缺乏稳固支撑,市场发展也缺乏内在动力。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0%,增幅高于消费6.2个百分点,相对投资而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然不强;三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不乐观,提振消费信心,“促消费、保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发达国家对基础原材料需求减少,国际石油、有色金属、钢铁以及粮食、农副产品价格急速下降,在国际市场价格传导效应作用下,物价水平将会继续走低,价格对消费增长的支撑作用减弱。五是我们自身与形势的要求和承担的任务相比,在认识、理念、思路、境界、作风和本领上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深入思考、认真研究、逐步解决,通过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逐一解决。

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破解发展难题,促进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流通服务业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服务业工作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同时,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局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服务业,繁荣市场保稳定”的实践载体。大家既要对实践载体熟知熟记,更要熟懂熟用,深刻理解,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主动融入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浓厚工作氛围。

当前,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服务业工作要实现工作重心转移,要从管理国有商业为主,向发展和服务社会大流通的方向转移;从以管理市直商业为主,向规划和指导全地区服务业发展方向转移;以研究传统商业为主,向谋划和促进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方向转移。最近,国务院、省、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从改革体制、加大投资、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可以说我们已经处在了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最佳时期。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实现212亿元,增长19%;服务业增加值实现280亿元,增长18%;新建万村千乡农家(资)店120家。为实现上述目标,全市商业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化危机为机遇,变挑战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以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办法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认真谋划好2009年全市的服务业工作,努力保持全市服务业平稳较快发展。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服务业工作是全市经济工作的重点,其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我们必须要强化领导,切实把服务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动及时研究解决服务业工作的制约难题,要真正负起责任,把各项工作目标细化、量化,层层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要强化服务意识。服务业工作要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事后服务为超前服务,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要进一步完善和兑现扶持服务业主体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信贷资金,提高企业的信用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