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9 01:3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研究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7-0065-02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随之大量增加,因此很多高校都开发了面向学生的选课、成绩管理等信息化平台,并得到较好的应用。但是,目前的研究生教务系统的功能普遍用于学生管理,如何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一套面向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科学、高效、便捷的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模式,使研究生任课教师和教务管理工作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成为当前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我校从2009年开始设计面向研究生教务管理人员的研究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实行研究生院、院系、任课教师三级管理的模式,研究生院作为超级用户拥有教务管理系统所有权限,包括基本数据维护、课程编排、数据传输、考试安排、数据备份、用户管理、教室管理、查询、打印等功能;院系作为二级用户拥有对本院系信息维护、课程二次微调、期末考试安排、全校课程信息查询、打印等功能;任课教师作为三级用户拥有开设课程、安排考试、借用教室、课程调整等功能。按照此工作模式,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
一、开课管理
研究生课程开设是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前提,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每学期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系统,开设下学期的课程。系统通过初始化的“数据通讯”功能,自动读取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信息,任课教师选择课程,填写上课和地点以及其它个性化要求,系统会自动校核提交的课时数等信息是否满足课程要求。
为避免研究生院教务管理人员排课时间与任课教师的本科生上课时间或者科研工作需要冲突,开课功能提供了“教师意愿”和“不能上课时间录入”的选项,提交任课教师希望上课时间和不能上课时间信息,系统在自动排课时将该信息作为优先级处理。此外,系统开课时直接注明开设课程的考核形式、自选教室地点、教师住处离学校远近、教材信息等内容。(见图1)
二、排课管理
排课问题是一个比较难解的问题。本系统按照“公共基础课”>“教师不能上课时间”>“教师希望上课时间”>“同一培养方案中课程冲突(学生冲突)”>“教室冲突”的优先级顺序,采用自动和手动结合的方式,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排课问题。
(1)手动排课主要是针对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如政治课),因为每个学生都要学习该课程,因此该课程通常一次要开设多个班。为了保证学生选课不冲突,需要把多个班的上课时间均衡分布,即每周的每天都要安排此课。此外,手动排课还可以对个别自动排课冲突的课程进行手动调整,或者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手工课程安排调整。
手动排课时,系统会根据上课人数,自动在排课页面的右侧显示符合条件的教室,(见图2)选择教室后,在左侧会显示冲突信息。其中:S表示学生冲突;T表示教师冲突;R表示教室冲突;表示和已排过的课程冲突;表示正常。对于学生冲突(S)处,可以强行安排课程。教务人员可以根据冲突提示,选择不同的教室和时间对课程进行安排。
(2)自动排课是在对公共基础课等课程进行手动排课后,运行自动排课,系统会根据系统设置的排课冲突优先级,对剩余的其它课程进行自动排课。
三、考试管理
系统要求所有研究生考试课程都在系统中提交考试信息。研究生课程考试分为考试周考试和非考试周考试两种情况。考试周考试由任课教师提出考试安排要求,研究生院统一安排考试周考试;非考试周考试由任课教师自行在系统中安排考试时间和地点。
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在系统中填写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信息,研究生院进行考试安排和审批。如果考试需要印试卷,可在安排考试时选择“培养办印试卷”,任课教师将“份数”和“页数”填写好后进行提交。院系和研究生院审批同意后,任课教师可在系统里打印“试卷请印单”到指定印刷厂印刷试卷。(见图3)
考场安排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考场名单,包括考试时间、地点、监考人数、考生座位等信息,任课教师打印后即可直接使用。
四、调课管理
任课教师调整研究生课程安排,需要在课程调整之前在系统中办理调课手续。任课教师选择要调整的课程,选择调课时间、补课时间和地点后,提交申请。院系和研究生院审批后,教师的调课申请生效。(见图4)
五、教室管理
任课教师、院系都可以通过系统借用教室。借用人填写基本信息,说明借用教室用途,选择借用的时间和教室规模,系统弹出窗口,显示系统自动筛选满足借用条件的教室信息列表,借用人选择后提交,院系、研究生院审批后,借用人打印《审批表》后交至教学楼门卫处即可使用所借教室。(见图5)
此外,教室管理模块还包括教室使用率查询、教室使用情况查询、教室管理等功能,实现了教室资源的动态管理、信息查询等功能,提高了教室总体使用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本科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帮助企业获得战略资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推进,我国企业需要大量既懂信息系统又懂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以应用技术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用技术型本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是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应用技术型本科是近年来我国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科学进步、产业升级,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需要建立起来的,是相对于传统“理论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言的,具有创新性、职业性、应用性等特征[2]。应用技术型本科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
从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角度分析传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与职业需求不匹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信息系统在概念、内容、体系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管理信息系统教材更新比较慢,且不同的专业,讲授基本相同的知识,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必要的针对性,无法满足职业需求。
(二)先修课程教多,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实践环节薄弱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性课程。工程管理类专业学生对行业管理知识了解较多,但是计算机知识较为薄弱。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开展实践教学困难,对很多知识的掌握会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很难学以致用。
(三)师资缺乏
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管理信息系统教师应具备多学科知识,然而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只具备单一的专业背景,而且大部分教师信息系统开发经验较少,“双师型”教师短缺直接影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应用技术型本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很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应用技术型本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很多工程管理类专业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列入培养方案,满足了企业对复合型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但是也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内容和职业需求相匹配、与行业知识相结合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行业就业人数减少,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就业人数增加,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对于动手能力高超、创造能力突出、适应能力极强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极大。因此,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岗位实践、职业培训相对接
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要求具备更多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积累大多来自于岗位实践和职业培训。高校教育培养的更多的是通用性人力资本。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比较容易使学生出现通用性人力资本过剩,但专用性人力资本缺乏的现象[3]。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入岗位实践和职业培训,使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过程中人才需求相适应。
四、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观念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现状以及高层次应用技术性人才要求,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
(一)改善师资水平,引入协同教学理念
所谓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就是多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策划和执行某门课程教学的教学形式。可以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和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教学团队,改变一位教师负责的状况,可以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4]。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团队可以包括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和企业中系统开发人员(外聘)组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同时,锻炼教师队伍。
(二)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专业特色,制定教学内容。例如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侧重点应该以物流管理系统、道路实时监测系统等作为案例。重视先修课程的开设,设置课程组,压缩各课程理论教学学时,注重实践环节。
(三)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是指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该方法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个典型的、完整的、具有使用价值的项目,让学生分组由导师带领实际进行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环节,实践过程中的需求驱动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总结
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使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引入“协同教学”的教学理念和“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针对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行业变化,满足用人单位对复合型管理信息系统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典兵.应用技术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审思[J].教育与职业:研究与探索,2015(16):18-21.
序 言
党的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创新动力,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所确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之一,对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加强教育监管、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2年召开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教育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全面加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艰巨繁重的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与核心。“十二五”期间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亟待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相关工作,加强统筹规划、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和核心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管理公共服务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第一章 建设意义与发展现状
(一)建设意义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之一,其核心内容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为加强教育监管、支持教育宏观决策、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对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1.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加强教育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教育经费持续增长,教育监管工作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启动实施了学生资助、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薄弱学校改造和校舍安全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因而迫切需要通过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对这些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的动态监管。
2.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有力保障
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基于学生数据库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终身使用的学生教育卡,能够为学生提供全程的教育服务;通过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向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逐步实现包括学生跨区域转学异动等相关业务的网上办理。为推动教育政务公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支持教育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教育改革发展涉及面广、难度大,越来越需要准确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服务作为教育科学决策的支撑。建立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分析与科学预测的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已成为支持教育改革与宏观决策的现实需求。
4.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依托涵盖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通过教育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优化,建立满足各项教育管理与服务需要的业务信息系统,对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二)发展现状
教育管理信息化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非常重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在数据管理与服务、数据交换与共享、规范化与标准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信息系统建设逐步走向集成应用,数据逐步实现集中管理,应用逐步呈现出服务集成和服务可定制化,并能够支持深度分析与决策服务。
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以满足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需要为核心,建立了一批业务管理、动态监测、教育监管与决策分析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重大项目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我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部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支撑服务能力;省、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所有高等院校、绝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教育机构已基本实现互联网接入,并配备了一定的基础设备。
(2)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
《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和《学校(教育机构)编码标准》,基本建成全国教育机构数据库。
(3)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
教育部建成以门户网站为中心、覆盖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网站群,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对外提供在线服务的重要平台,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教育政务信息和广泛的教育公共服务。同时,国家建立了中小学校舍管理、义务教育经费监管、高校招生与学籍管理、高等学历查询、学生就业、教育统计等业务信息系统;部分地方和学校建立了学生、教师、学校校务等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经费监管、学生就业、支撑教育管理和遏制学历造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没有形成整体的建设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分散,信息孤岛和数据不一致等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决策和监管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持,远不能满足教育决策、教育监管和重大改革项目实施的需要。各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总体缺乏信息化技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数据采集十分困难。保障机制不健全,地方和学校普遍未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等支撑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和人员不明确,缺乏相应的经费投入。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心任务为目标,以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为核心内容,以建设“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管理、应用、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十分复杂。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统筹规划、统一建设、集中运行、分步推进”的原则。
统筹规划:教育部统筹规划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各省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按照“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模式,结合实际情况,统筹本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工作。
统一建设:教育部统一设计和开发主要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国家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避免系统建设重复、数据分散和不一致。
集中运行:各省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建设省级数据中心,承载国家信息系统在本省的运行;建立统一的教育管理门户,实现数据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避免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逐步建立本省运维队伍,负责国家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服务。各地和学校要有专人经过培训负责系统应用。
分步推进:各省按照国家信息系统的实施进度安排,分步推进本地区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各省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国家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应用,建设其他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在工作中要重视系统应用与教育管理的融合。
(二)建设目标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全面覆盖、功能齐全、安全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全国联网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提升教育监管与服务水平,促进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全面保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具体目标如下:
1.建立全国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教育基础数据库,为教育监管与决策、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建立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全面及时掌握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真实情况,实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学籍的贯通,从而动态跟踪和服务学生跨区域流动,防止数据造假、虚假注册、重复学籍等问题,为教育监管、教育重大项目规划与实施提供支撑。建设教育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为教育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服务。建立教育管理服务平台,面向师生和社会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
2.建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建设覆盖全国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基本业务和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
3.建立健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支撑体系
重点建成“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主要内容为:
(1)建成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满足国家、地方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实现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和统一运行维护,省级数据中心要基于云服务模式支撑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系统应用。
(2)建立系统应用体系,在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等五级开展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建立责任制。
(3)完善技术和数据标准规范,建立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与安全保障体系。
第三章 建设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任务是: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平台,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完成六项建设任务:
(一)教育基础数据库
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国家将重点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三大类基础数据库。形成从国家到省、地市、县和学校的布局合理、权责清晰、运行顺畅、集层次化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国家教育基础数据库。各地和学校的基础数据库须以满足国家级(教育部)基础数据库要求为优先。国家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地市、县和学校四级基础数据库物理存储在省级数据中心。
学生数据库: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学生资助信息和毕业就业信息等。国家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教师数据库:包括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信息、工作信息、考核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奖惩信息、简历信息等。国家对教师和职工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包括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下同)基本信息、校舍信息、经费信息、条件装备信息、教学科研信息等。国家对每一所学校进行统一编码。
(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国家将重点建设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
学生管理类信息系统以学生学籍管理为核心,贯穿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的招生、学籍、学历、资助、奖惩、就业等的统一管理,结合学生教育卡完成学生在全国范围的转学、升级、升学等业务管理工作,全面、及时掌握全国学生流动情况,实现对学生流动的动态监测与跟踪。
(1)学前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幼儿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全国学前教育幼儿基础数据库;掌握学前教育幼儿信息,为国家和地方学前教育管理、决策及重大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2)中小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学生营养餐、校车等进行管理,建立全国中小学生数据库;为教育管理、决策、学生资助和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提供数据服务。
(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中职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含转学、升级、升学等)、就业、教学和实训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基础数据库;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4)高等教育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招生、学生学籍、就业、学籍学历信息服务与认证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生数据库;为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和决策服务。
(5)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业务进行管理,建立以学生学籍为基础的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和学生资助数据库;实现对学生资助的有效监管。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上报、查询、统计分析、功能为一体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2.教师管理类信息系统
(7)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师和职工的基本业务管理,建立相应的基础数据库;满足国家对师资管理的需求,为规划和指导全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8)教师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对与教师有关的一些专项业务(如:免费师范生就业管理、国培计划管理、干部人事人才管理等)进行管理。
3.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类信息系统
(9)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学前教育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10)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小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教学等进行管理,建立中小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11)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服务教育管理和决策。
(12)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机构、经费、条件装备、校舍、科研、教学、学科专业等进行管理,建立高等教育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为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4.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类信息系统
(13)学校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整合社会人口分布、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环境和各级各类学校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定学校建设规划,提高科学规划和决策能力。
(14)教育统计信息系统:建立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单位的、统一的快速统计数据传输通道和数据质量监控、核查体系。
(15)教育决策支持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建立智能分析和决策信息系统,为教育管理和决策服务。
5.其他业务管理类信息系统
(16)涉外管理信息系统:对来华、出国等外事工作进行管理,建立涉外信息数据库(包括来华、出国留学生,外籍教师等),提高教育外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7)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语言文字工作管理与服务平台,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的信息化。
(18)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建设科技评价与专利服务系统,为科技评价和专利服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支持。
(19)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安全保障系统:对国家教育考试考务进行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监控系统。
(20)教育政务系统:建设纪检监察信息管理、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预警数据库、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系统。
上述系统中,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系统采用“三级应用”的模式(即提供国家、省、学校三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其他系统主要采用“五级应用”的模式(提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五级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其中,国家级系统物理部署在国家级数据中心,省级系统、地市级系统、县级系统和学校级系统物理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不同级系统之间功能设计上考虑不同的需求重点,越到上级的系统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功能越强,对科学管理和宏观决策的支持能力越大;越到地方和学校级的系统业务管理功能越强,对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能力越大。教育部组织开发的系统将要重点考虑数据管理和核心业务管理需求,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展建设,但必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有关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各地和学校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过程中,要优先保证上述系统的部署与应用,积极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培训、应用、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完成数据采集和数据更新。在此基础上,各地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应用扩展或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各地和学校已建的系统,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先期教育部将提供公共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通过不断建设和完善,逐步统一,最终建成全国统一的核心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图1中的实线和虚线表示存在行政或业务管理关联关系,实线表示还存在管理信息系统间的关联关系。其中高等学校(含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主要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主要与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
2.“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
两级建设:在国家(教育部)和省两级建设数据中心,分别部署运行国家级和省、地市、县、学校级信息系统。
五级应用:除高等教育以外,均需建设五级应用系统: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和学校级应用系统,分别供国家、省、地市、县、学校使用。高等教育需建设三级应用系统: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级应用系统,分别供国家、省、高等学校使用。从而实现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范围的覆盖,确保数据的全面、统一、完整。
“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如图2所示。
3.技术架构
技术架构是支撑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应用的底层技术结构,主要通过选择和规定软件平台技术、硬件技术等来支撑应用系统的运转。各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均采用统一的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4.数据架构
系统采用集成、集中整合的数据架构,主要内容为:
(1)编制教育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建立配套的数据编码规范;
(2)建立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等统一编码体系;
(3)在教育部和省级数据中心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本级数据的集中、统一和共享;
(4)实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统一的数据同步和交换;
(5)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通过教育基础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为兼顾业务应用的相对独立性,各个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全局共享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保留各自的应用数据库;
(6)建立归档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建立数据仓库为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服务。
构建统一的数据环境,理顺各部门业务之间的数据关系。通过整体数据规划,明确基础数据来源,落实数据组织与管理,解决数据共享问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唯一性、关联性、有序性和可共享性。通过数据规划进行全局数据分析,建立全局数据逻辑模型和数据标准,指导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
5.基础设施架构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在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和运行的物理架构。总体上采取国家(教育部)与省两级数据中心为主的模式,为其他各级机构提供网络、计算、应用、存储和安全保障的管理信息化服务。
各省级数据中心建设,要遵照“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构建统一的机房、服务器与存储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与容灾备份体系,提供统一的运行维护服务,建成安全、稳定、高效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技术路线
1.云服务技术体系
云服务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模式。云计算以开放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能够提供安全、快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采用软件即服务(SaaS)为主、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为辅的模式,以省级数据中心为基础,建设区域教育管理云服务平台。
SaaS服务模式:通过部署国家信息系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一站式服务。采用此服务模式,各地和学校能极大地节约计算机软硬件购买和维护成本,并为各地和学校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
IaaS服务模式:主要依托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资源,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服务(例如,为新建系统分配虚拟服务器,为相关人员分配存储空间等)。
2.统一身份认证
统一身份认证即在各级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管理与认证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实现单点登录(SSO)。一方面,提供统一的登录界面,让用户能够在多个授权的管理信息系统间无缝漫游。另一方面,定义用户角色、资源的访问特点与访问权限、以及用户角色与资源之间对应关系的访问控制机制。用户访问相关信息资源时,系统将根据用户角色与资源访问权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与规则,进行身份安全认证,严格控制用户对系统和功能的访问和使用,保障系统信息安全。
3.统一门户管理
统一门户系统以门户(Portal)为核心,集成教育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资源,为各类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用户根据其不同的权限登录和访问系统,进行相关的系统操作(例如:增加、删除、变更、查询、统计等)。门户总体上分为内部门户和外部门户。外部门户是面向公共(学生、教师、公众等)提供的各种服务;内部门户主要为有管理权限的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用以访问各个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处理来自外部门户的业务和服务请求。
4.统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因采用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数据服务、业务支撑与中间件服务、业务信息系统和门户,建立集中、安全、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基础环境,进一步为各地和学校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其中基础设施服务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数据库系统、电子认证系统、安全设施、技术服务平台等各类技术平台与设备平台;数据服务包括对数据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访问;业务支撑与中间件服务提供中间件、目录服务、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门户集成、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操作安全审计等支撑平台;业务信息系统主要提供国家信息系统及其相关应用。
第五章 两级建设与五级应用体系
(一)国家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满足教育部、财政部等中央部门的需求。主要包括: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国家级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教育数据交换平台、学生教育卡、教育部数据中心、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等重点建设工作。
1.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建设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地理信息等实施国家教育监管和教育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库,支撑国家级教育宏观决策的需求。
2.国家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覆盖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以及其他管理业务等五大类共20个系统,满足教育部等国家部门的管理要求。
3.国家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由教育管理门户、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和教育技术服务平台组成。教育管理门户是教育部业务管理的内部门户,主要以教育部数据中心为基础,集成和整合教育部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部内部的系统集成和数据集成,为国家级用户提供统一的系统应用入口。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教育部门户网站为核心,以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面向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教育部统一对外的信息服务门户,支持网上信息、互动交流、网上办事、业务申请、事务处理等各类服务。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在教育部建立一个即时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服务系统,为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4.教育部数据中心
教育部数据中心是支撑国家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公用机房、服务器资源、存储资源、系统软件资源、网络通讯资源等。
5.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国家与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与财政、发改、公安、劳动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国家信息系统和地方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
6.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1)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订和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编码标准、功能标准、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及教育卡应用规范,完成全国教育机构、学生、教师、专业、设备统一编码规范的制订,加强标准规范应用的推进力度。
(2)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国家级安全保障体系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3)构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依托教育部相关司局和业务单位提出的系统需求,开展系统应用及组织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系统开发,开展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支撑国家级系统建设。
(4)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二)省级系统建设与应用
1.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
建立本省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包括教育机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地理信息等实施省级教育监管和教育服务所需的各类数据库,形成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为省级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撑。
2.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部署应用教育部开发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其他业务等五大类系统。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支持本层次的教育监管、教育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等,还要关联本层次的其他信息系统,实现向上与国家级(教育部)系统、向下与所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系统的贯通,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枢纽层。
3.省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建设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省级电子办公、业务管理、业务监管、数据挖掘等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省管理用户提供服务。二是建设省级教育公共信息服务门户,以省级教育基础数据库为基础,逐步整合各类教育政务服务网站,统一规划和布局面向公众的教育信息服务内容,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公共信息服务。三是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建立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省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教育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4.省级数据中心
建设统一的省级数据中心,集中部署和运行国家信息系统,支撑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云服务模式,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
5.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省级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与国家、地市、县和学校教育基础数据库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完成与地方已建系统的数据交换,实现与财政、发改、公安、劳动保障等其他部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6.系统应用与支撑保障体系
构建省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体系。依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处室和业务单位,开展系统应用并组织系统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省级教育信息中心建设省级数据中心,开展系统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支撑省级系统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障系统安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三)地市级系统应用
1.地市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重点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本地区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支撑本级教育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地市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通过建立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地市级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级管理用户提供服务。二是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通过教育部部署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地区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3.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
依托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业务单位,开展系统应用、组织系统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托地市级教育信息中心开展系统技术服务,支持地市级系统的应用。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应用与运行维护服务的相关制度。
(四)县级系统应用
1.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教育基础数据库
县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重点应用部署在省级数据中心、由教育部组织开发的各级各类教育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本地区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基础数据库,促进信息系统和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满足本级教育日常管理和决策的需求。
2.县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在省级数据中心的教育管理门户,整合与集成各类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内部门户,为本级管理用户提供服务。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通过教育部部署的教育技术服务平台,为本区域各级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同时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3.推进系统应用,建立系统应用与技术服务体系
积极推进系统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应用,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系统的应用和数据采集入库作为基本要求,纳入日常工作流程。依托县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业务部门,开展系统应用、组织完成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明确系统应用责任单位和系统应用人员,建立数据质量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系统应用人员的培训。依托县级教育信息中心开展系统技术服务,支持系统应用工作。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通过系统应用和学生教育卡、数据电子签名与数字签章等技术手段,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和安全。逐步建立系统应用和数据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
(五)学校级系统应用
学校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教育基础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通过使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信息系统,及时完成数据采集与数据更新。同时根据学校自身需求建设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1.高等学校
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应用,形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明确责任单位和应用人员,及时完成数据上报与数据更新。同时,开展其他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支撑学校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行使用学生教育卡,提供学生身份、学籍管理等服务。构建集成的学校管理门户和公共信息服务门户,面向学生、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
2.其他学校(含学前教育机构)
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应用,明确系统应用责任人员,将系统应用与日常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纳入工作流程。及时完成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基础数据的采集、审核、上报与更新,共享相关数据资源。推行使用学生教育卡,提供学生身份、学籍管理等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系统扩展或建设新的信息系统,满足学校自身管理的需要。
为中小学校与学前教育机构配备必要的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通过网络使用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尽快实现网络宽带接入,并暂时利用其他介质上报教育基础数据。
第六章 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与推进
各地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由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负责本地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依托各级教育业务部门建立系统应用体系,推动系统的应用;依托各级教育信息中心建立运行维护技术服务体系,满足系统建设、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的要求。
各地和学校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重点做好国家信息系统的部署与应用。要以应用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各类数据采集入库作为基本要求,纳入工作流程;建立配套电子档案制度,严格规范电子数据管理。要切实加强对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经费保障力度,满足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需求。逐步建立系统应用和数据更新的长效机制,保证系统数据的全面、及时、准确、安全。
教育部将陆续制定和与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具体规范和指导各地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
(二)部署与实施
1.系统部署与应用
(1)国家信息系统部署实施
本方案中规划建设的五大类20个信息系统,均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在国家级和省级数据中心部署运行(部分系统在国家一级部署),供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使用。系统部署运行分系统安装、培训、初始数据采集、应用、日常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等环节。对地方和学校已建系统,可直接替换,也可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逐步建成全国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选择逐步过渡方式的地方和学校,须由地方和学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过渡阶段,教育部将在各省级数据中心部署国家信息系统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国家信息系统与地方、学校系统的数据交换。
系统安装:各省按照教育部要求准备系统运行环境。系统安装工作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软件开发单位和各省教育信息中心共同完成。
系统培训:分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系统应用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即系统操作人员),系统技术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系统应用培训与系统技术培训要分开进行。培训工作采取逐级培训的模式,教育部负责培训到省,省负责培训到县和高校,县负责培训到学校。教育部将负责提供电子版培训教材(含视频材料)。各地要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对参与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合格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才能从事系统应用和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初始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完成后,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业务部门负责组织完成本地区、本单位系统初始数据的采集、审核和上报工作。
系统应用与数据更新:系统应用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各单位要将系统应用与日常业务管理紧密结合,纳入工作流程。由业务部门管理人员负责系统的具体操作和管理,同时通过系统日常业务管理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
系统日常运行维护与技术服务: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育信息中心负责。
(2)各地和学校系统部署实施
由各地和学校自行组织部署实施,但须符合国家和教育部的技术规范,满足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学生积极性 课程改革 师资整合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zdjy08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508085QD6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32-01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的清晰框架概念。在熟悉对象的前提下,掌握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了解、构思和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基础。该课程主要研究旅游信息管理技术在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设计与应用的一般理论、理念、过程和方法。与计算机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强调系统开发不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特点在于必须以旅游专业和旅游行业市场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教授内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偏向于对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于理论基础对具体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入门与操作。由于课程涉及地理学、旅游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理解信息技术存在困难,增加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难度。自上世纪90年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以来,各大高校关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研究从未停止,如何有效的将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引入到旅游专业的教学中,并实现深入浅出的课程传授,一直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对我国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信息知识基础薄弱,理解上存在困难
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有两类来源,一类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一类是由师范院校的人文地理专业延伸而来。因此,高校招生时,生源多以文科生为主,由于高中学习的惯性和理工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对信息系统类课程理解能力较差、缺乏兴趣,甚至有抵触心里。
2)基础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学生不易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
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只设置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或者Visual Foxpro等公共课。由于公共课面向的是全校各专业学生,且课程既要学习理论基础,又要结合实践,导致有限的课时内学生很难全面掌握。C语言教学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但是如果后期不开设程序设计与数据库的高级课程,很难与实践接轨。Visual Foxpro是一种简便的数据库技术课程,但是该课程的学习需要数据库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完全没有这方面知识基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难度很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教材内容宽泛,重理论轻实践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和旅游学理论。现有的教材大体上都将课程划分为酒店、旅行社、旅游地等具体的行业类别来编写内容的。但是,在个部分内容中,绝大多数教材都是提供了一个抽象的旅游行业,并分别说明其管理体系,以模块化和数据流程图的形式描述各部分之间的信息交互。这种思路看似非常全面,几乎涵盖了旅游行业所涉及到的全部模块,但是由于在课本中缺乏具体的案例很难让学生形象的理解与体会,不少学生反映教材内容不具体,不太吸引人。虽然在章节末尾都举了具体的案例,课程设置中也配备了实验课,但是由于理论部分的抽象与枯燥,导致学生在实习时的兴趣不够。
4)实践教学的设置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都开设了配套的实践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有两类,一是基于数据库的设计实习;一是某类旅游企业软件的应用。基于数据库的设计实体上都是基于Visual Foxpro软件,目标是建立一个数据库级别的虚拟的饭店或旅行社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的重在应用而不是设计,因此,这类实验课不仅消耗课时多,而且缺乏与培养目标的联系。另外一些高校选择查良松主编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中的Foxhis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和eTravel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或者是一些网络上免费下载的系统,但是,这类系统显得陈旧、功能不完善。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采用了当前比较主流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如千里马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和意高公司的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这类系统购买和更新维护的花费高昂,对一般院校而言经济负担过重,限制了专业的发展。此外,当前市场上几乎没有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匹配的实验教材,软件说明书虽然全面对教学来说又显得繁冗,缺乏情景案例,因此在具体教学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5)缺乏具有综合素质的师资
由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旅游学、地理学、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宽广的知识面,既要懂旅游企业运营理论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尤其是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培养的同时具备这两方面能力的应届生教师少之又少,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师虽然对信息系统了解深入,但是对于旅游基本理论、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的运营都缺乏认识;而旅游管理的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旅游学理论基础和旅游实践经验,但是在信息技术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对专业教师的需求,给教师队伍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当前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受到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匮乏的阻碍,这一问题同样在“旅游电子商务”等课程中存在。为解决旅游管理专业信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应主要从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改革和培养整合师资等方面入手,以培养面向应用的优秀的旅游人才。
如借助当前“智慧旅游”概念等信息技术旅游应用的热潮,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适当增加1至2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基础和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解力。采用较易学习和常见的Access数据库,从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入手,实践课程目标由原来的设计一个信息系统转变为――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内部的运行机制。改革原有的程式化的课程内容,以案例促进教学,适当时候可以与实习单位签订合同,进行产学研教学。既可以实现现实情景下的软件应用教学,同时给学校减轻了购买高额软件的经济压力。此外,师资力量的加强是教学的重要保障,提高师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通过教师的教学研究促进课程改革。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是必备的,在短时间内可以将课程划分为信息基础和行业应用两类,采用由两名分别熟悉计算机技能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配合代课,并定时集中讨论,互相听课学习,逐渐丰富各自缺乏的知识,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水田, 陈平平.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的重新设计与实施[J], 软件导刊, 2007, (9), 56-57.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首先,课程的综合性较强,涵盖了旅游管理专业与信息技术两方面的内容,教师很难把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很多高校将其等同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其次,大多数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行文理兼招,加大了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等掌握上的基础差异,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上很难把握。此外,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酒店、旅行社、旅游地等主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指旅游管理软件基本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能力,特别是能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系统需求,以指导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这也是未来旅游企业CIO必须掌握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团队必须具备相关的实践教学能力。上述问题是大部分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也制约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2.1课程定位与教学实施方案总体框架
2.1.1课程的定位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主要涉及信息通信技术(ICT)在饭店、旅行社、旅游目的地等旅游行业管理中应用的内容,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处理旅游行业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而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这一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基本教学内容方面,主要涵盖了旅游管理信息的基本概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组成及相关技术;饭店、旅行社等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务;电子商务系统的相关技术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等。课程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信息管理技术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框架概念,掌握旅游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应用原则和操作方法,了解和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全面了解并熟悉饭店、旅行社、旅游地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内容,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并能为从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2.1.2教学实施方案的总体框架
一是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与传授。如何合理地构建该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使之准确地反映课程教学的重点,体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如何处理教学难点和重点,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所传授的知识点。二是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建立系统化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能力训练体系,使学生可以获得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方案从课程的基本描述和整体安排,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方法等方面,阐释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主体内容。
(1)基本描述和整体安排。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或大类课程,先修课程包括饭店管理、旅游社管理以及旅游目的地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也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基础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学时安排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各32课时。实验教学可以单独开设。
(2)旅游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由于对该课程究竟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认识不清,加之没有合适的实践课程教材,目前,关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该课程教学的薄弱环节。从课程定位可知,该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包括旅游管理软件基本的操控能力,以及通过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能力,还要能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需求以指导信息技术系统开发的能力。因此,可以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指导用书,根据上述能力培养目标,组织实践教学知识体系,提出实验课程要求,并安排一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2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围绕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展开,即“旅游信息管理基本概念—旅游信息管理基础技术—旅游管理应用系统—旅游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二是围绕旅游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体系展开,即“旅游信息化管理概念—信息技术与旅游业的关系—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旅游企业信息化管理—旅游支撑体系信息化管理”。目前多数高校以第一种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且在师资方面,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承担。该方式强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科研究性,以信息管理及系统开发为课程的核心,贯穿整个教学内容。该方式教学要求高,教学难度较大。第二种方式侧重从旅游行业管理流程、旅游产业供、需管理流程、旅游企业内部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来组织教学,涉及到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与作用、网络的类型和选择、信息设备的选择等基本知识,而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知识很少涉及。目前,该方式因其教学内容在旅游专业上针对性、实用性更强,教学难度有所降低,也在不少高校展开。由于本课程是面向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旅游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第一位的,信息技术应用理论体系必须服务于旅游管理发展的需要,换句话说,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明白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中,能使信息技术在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
2.3重点和难点的解决思路
明确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这要求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学习的困惑,反思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真正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本课程的知识重点在于根据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结合旅游业管理的特点,研究和探讨旅游业的信息化管理原理和方法。如某类型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能解决什么管理问题,怎样支持企业运作等。同时,也要能根据自己旅游管理专业的特长,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合理的需求指导和设计思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精通信息通信技术本身,因此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相关的技术传授不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只需要掌握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否则,只会徒增本专业学生的负担,增加教学难度,使其迷失在技术学习的漩涡中。当然,即使如此,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原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需求和设计,依然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及其组织方式的同时,更要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研究,把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思考和探索教学内容中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对策。
(1)选好教材;
(2)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
(3)推行“行业环境模拟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实践中,引进行业版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打造行业模拟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旅游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实习和实践,使学生深刻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营。
2.4实践教学环节与考核
从课程定位可知该课程需要重点提升学生多项实际应用能力,而实践性教学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特色,也是培养旅游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为了系统地展开实验教学,可以把本课程实验分解成以下几个循序渐进的模块:办公自动化、数据库设计、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旅游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实验主要学习Word、Excel(或WPS)的高级应用,在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的基础上,加强操控普通办公软件的能力。数据库设计实验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的认识,掌握设计步骤和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课程安排的数据库设计实验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非要求学生进行专业的软件设计,因此可以选择相对易学易用的Access进行实验教学,并且可结合旅游企业管理需求的实际,开展小型管理信息系统或部分模块功能设计和实现,如酒店前台的预定、接待、客房、收银等部分管理功能的实现,将原来以验证性为主的实验变为综合设计性的实验。旅游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实验主要以酒店与旅行社等市场主流软件进行教学,切实提升实操能力,避免只使用教学版的模拟软件,可以使用多款软件比较教学,使学生具备“普适”的行业软件操控能力。该模块是实践环节教学的重点,除精讲操作步骤外,可采取角色扮演、虚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需要客观、公正、科学的实践评价。建议采用过程与结果并重,学生、小组、教师多方参与的方式实施。课程考核方面,可为笔试和上机操作两部分,终评成绩建议按平时20%、上机操作20%、笔试60%的比例计算。其中,笔试采用闭卷形式,重点考查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上机部分重点考核学生对行业(主要是酒店和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可要求学生模拟给定的工作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操作。
3教学效果与讨论
[关键词] 案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高校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教学质量
1.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系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它可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或财经类专业设置为限选课或任选课,是信息管理类专业及企业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信息管理类的学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要求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该通过该课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最新的思想、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关于“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后流传于欧美和其他国家,多用于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我国传统的填充式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启发性、应用性以及实践性,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而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被称为案例教学法呢?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举例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案例案例教学法[2]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案例,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它强调以学生积极参与为特征,强调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得出结论。
案例教学与教学中使用的举例说明都是要通过一定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但二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方面是教学中二者的地位不同,案例教学中案例占中心地位,要求案例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启发性,以促进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居次要地位,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形象的事例、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是二者的进行主体不同,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的一种手段,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主要地位;而举例说明则是教师讲解问题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居于主要地位[3]。
3.关于“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4]:
3.1《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与人类生产活动始终相伴存在,并不是在有了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后才出现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都是一个不能没有的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依据于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们首先走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计算机的应用这一认识误区,让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管理手段的改革带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演变,了解今天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如何处理管理与技术、组织与业务、作业与决策。这就需要结合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其中的理论横跨多个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对这些理论进行一定深度的讲解,否则学生对理论认识不清,会感觉管理信息系统很空很大,将导致学生无法把控课程的学习。
3.2《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践性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类似,都讲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但是前者是基于生产管理问题,以针对实践问题的逻辑建模为主要内容的,其关键是对业务进行建模,注重生产管理特性,而《软件工程》更注重软件开发的普遍方法和工程特性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更侧重系统的开发分析与设计流程分析。
所以,《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要求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个具体的生产管理问题应用组织结构图、业务功能一览表、组织/业务矩阵、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E-R图、U/C矩阵、HIPO图等分析和设计工具,清晰地表明业务的信息流特征,并构造相应的信息系统。为此,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要不断深化实习项目作业,安排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系统案例设计,最好能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做实际调查,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进行基于生产、销售、会计等业务系统的综合实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环节深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5]。
4.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对这门课的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体系理论,特别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下,提高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4.1《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常用的案例类型
目前,各高校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三种:
(l)理论到理论的方式,该方法以老师的系统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对信息系统的感性及理性认识,多数觉得理论过于拙象、空洞,缺乏学习兴趣,实践效果不佳。
(2)案例教学法,该法以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为主,但是现有信息系统的案例多数是国外企业案例,学生无法获得更深入的素材,不能与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讨论效果大打折扣。
(3)实验教学法,该方法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为授课重点,容易偏离课程目标。同时,该方法仅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把管理信息系统看作是程序设计课程,对于经管类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这些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得“无趣”的现象普遍存在。2微信与管理信息系统教学2.1微信在教学管理的应用现状
微信是中国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在微信基础上增加的微信开放平台,可以实现与特定对象在图片、语音和文字等多种手段实现全方位的交流和互动。
近年来,多数高校教师在不断探索利用微信平台改善现有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吴荣娣(2014)以《装配与工艺》课程为例分析微信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方式,构建微信支持下的组合式学习模式;郑伟(2016)绪合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习特点阐述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殷彬燕,张军花,蔡文智,姚艳(2016)结合微信平台系统论述了适时教学模式在护理培训课程中的应用;朱强,徐瑞鸿,戴钢书(2016)探讨了微信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信息化教学的促进作用,并详细论述了微信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应用的具体模式。各学者在探讨微信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方式的过程中,都肯定了微信在促进教学互动、整合课内课外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2.2微信对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促进作用2.2.1利用微信平台推送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囊括的知识非常丰富,当前的授课多会受到教材、课时等因素的限制,授课内容多侧重一般理论,其应用拓展及新知识无法深入讲解。基于微信平台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同步推送关联知识,延伸了教学空间,拓展了教学内容。2.2.2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玩手机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通过微信平台作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教师通过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形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促进教学的沟通,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教与学相脱节”的不足。3微信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发微信、微博的现状,用微信平台来辅助教学,通过微信平台来推送预习知识,案例材料等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上课效率。在学习平台上教学资源之后,教师全面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
下面以“科达电脑外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为例介绍微信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的应用。3.1课前
(l)实验情景介绍。给大家简要介绍用EXCEL开发一个小型系统的任务要求,明确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情景。
(2)实验内容及实验要求。综合提出实验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完成实验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科达电脑外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内容有:①使用Excel软件保存数据、按使用者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输出信息的方法;②利用Excel查询、统计、输出、宏、打印等功能,能较好地使用Excel软件开发信息系统为管理服务;③在设置及使用宏的过程中如何确保自己录用的宏命令能够正常运行,在不同版本的软件中应该如何进行设置。
(3)实验材料推送:利用微信平台推送利用EXCEL来录制、制定、应用宏命令的课件,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方法。3.2课中
在实验课程中,学生依据实验要求及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教师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有针对的性的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实时的在微信平台或班级的微信群里上进行,让大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3.3课后
教师根据学生窦验的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将实验做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放在微信平台上给大家分享,结合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大家掌握正确的实验完成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微信平台或微信群里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
关键词:无边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83-03
一、无边界学习型组织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一)无边界学习理论概述
无边界行为是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它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第8任总裁杰克・韦尔奇提出的。无边界原理认为,企业组织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企业各部门、上下级之间虽然存在边界“隔膜”,但信息、资源、构想及能量应该能够快捷便利地穿过企业的“隔膜”,像是没有边界一样。根据以上原理,企业必须对现有的一些组织结构边界进行重新定义。该理论提倡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地域之间广泛的相互学习,汲取新思想。这种“无边界”的推广,使得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现更好的方法和思想上,促使企业发展不断升级。无边界原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边界突破。
1.垂直边界突破。无边界组织将能力放在第一位,把权威、地位和职位放在第二位,打破权威与地位、职位边界,以谁提出的建议更有价值为标准,只要利于企业发展的建议都会受到重视和采纳[1]。
2.水平边界的突破。旧的水平边界是指,在企业内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产品系列或经营小组之间,由于各职能部门都依据自身的需要和标准行事,往往与其他部门发生矛盾和冲突。各个部门都不顾企业的整体目标而片面夸大自己的目标,从自身专业或部门的立场来评价公司的政策,难免“政策的制订或计划的编制通常是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协商的后果,而不是根据公司全盘需要做出的反应。”水平边界的突破就是要设计能够穿越部门边界的工作流程和结构,使信息和资源工作进程在部门之间顺畅流动和快速交接,把被分割的职能重新融入一体[2]。因此,所谓无边界并不是组织外延没有边界,而是打破组织内部垂直和水平边界,促进企业各级间的可渗透性,使企业能聚集所有职工的智慧,从中得到上佳的决策。
(二)企业管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学习型组织异同
学习型组织是管理学家针对企业类型而出的一个概念,本意是学习组织就是学习型企业。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企业,不论遵循什么理论进行管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等级权力控制型,另一类是非等级权力控制型,即学习型企业。这一概念主要来自于管理学者彼得・圣吉。根据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一书中的阐述,学者将学习型组织的定义概括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要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随着这一理论影响的逐步扩大,学习型组合组织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扩大,不在局限于企业这一范畴。在教育学理论中构建学习组织与企业管理学中的学习组织有所不同。就企业而言,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是使企业通过学习提升整体运作“群体智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成为不断创造未来的组织,从而避免了企业“夭折”和“短寿”。 就课程教育而言,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是促进不同专业知识的融合,促进知识、技能教育与实践、“三创”结合。
(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中无边界学习型组织的界定
本文所提倡的无边界教学指的是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环节中,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分别主要采用3种教学方法与2个实现手段的紧密结合,打破以往教学空间、时间、内容的人为割裂,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组织、学习平台无边界融合,从而建立本门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平台,有效地实现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目标[3]。其中,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是管理信息系统无边界教学核心内容和组织基础。如何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中构建无边界学习型组织是将无边界原理从企业管理学中引入到教育学中的重要的课题。
二、构建无边界教学模式的学习型组织要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无边界教学组织的目的和意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管理决策、人-机系统、综合性、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果。作为一门课程,它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信息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是面向管理决策的综合系统工程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利用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三大要素,形成了系统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其课程具有跨学科性、理论抽象、先进性高和实用性强等特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又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经管类专业9门必修课之一。课程体系设置上,以人民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为代表的经管类院校为主,课程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侧重企业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方面的教育三大类。对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具有文理基础不一、总体技术薄弱、动手能力不强,既不应该培养他们成为程序设计员,也不应该培养他们成为信息系统分析师或计算机专家。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调整课程核心内容并进行及时更新,更重要的是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资源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合理安排实践环节,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培养经管类学生在实际系统研发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具备一定的系统操作使用能力,了解开发过程,而且具有能够准确地向分析人员表述管理人员对新系统的需求,能够对分析人员提交的分析资料(含各种流程图、模型等)进行审查分析、设计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使学生真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具有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见解的能力,真正能够为国家输送创新型的经管类高级管理人才,这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
(二)构建无边界教学模式的学习型组织要解决的问题
1.垂直边界的打破与垂直无边界教学模式。(1)解决教学改革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受传统教育体制和高校行政化的影响,高校的层级化日益严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边缘化,教学方式、内容、时间和实习实践等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约束,教学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逐渐消失殆尽,被动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充斥高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无边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中,首先要打破教育行政化的束缚。只要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就应当以此为标准灵活地增加和减少内容,灵活地采取各种形式,灵活地安排相关的实习和教学的内容。其核心是打破教务管理机构、学校院系行政机构、学生管理机构、教师学生考核系统和教师教学的不合理的层级体系,构建无边界的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2)转变思想,重构学和习的地位。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无边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中,还要打破学和习的层级关系,传统的边界中学和习一个是先学后习,以学为主,在无边界教学改革中学和习并行,以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所谓学和习并行是指,在教学中学习将实践的应用和技能的练习同时进行,而不是将二者割裂,通过学和习并行,以习为主,不仅打破过去不可逾越的知识和技能分割式教学边界,而且可以将学生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机械记忆,变成学生行为记忆和行为技能,从而彻底改变教学中应试教学和教育。
2.水平边界打破与水平无边界教学模式
通过主要的3种理论教学方法和2个实现手段的紧密结合,实现在黑板和课件无边界结合时,提倡以课件演示标题、定理、定义和图表(以会计专业为例:实时演示计算机处理条件下的会计单据与会计信息格式的变化),以黑板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使用无线教鞭,使教师不受限制,课堂教学更灵活;通过一种类似“头脑风暴”方式的课堂分组讨论,教师参与评判,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二次吸收,促进课堂讲授的知识在学生中的显性和隐性的无边界相互转化、充分流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分析一些针对性极强的案例时,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实时实现实习基地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演绎的情景模拟和互换角色的“无边界”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一些流程的分析和设计能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把实习基地真正作为学生学习的思想库,建立本门课程的学习型组织。
三、构建无边界教学组织的主要措施
(一)以网络为平台的e-Learning学习模式的构建
e-Learning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型学习模式。其中,“E”除了代表电子外,还代表学习者的体验(experience)、现有学习方法的延伸(extension),以及学习机会的增长(expanded)。这种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电脑技术和互联网的特性,提供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自我计划管理的一种成本低、效益高的学习机会和资源。e-Learning不同于传统的电化教学,也不同于电视教学和远程教育。e-Learning正是通过共同学习为创造这种知识提供了方法和手段,因而成了学习型组织终身学习的最佳模式[5]。
(二)以能力为基础,以成果为成绩
检验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最终要看学生的技能掌握得如何,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无边界教学改革模式探索中,要建立以能力为基础和标准,以最终的成果为成绩的教学模式。其中,最终的成绩不仅仅限于实践实习的成绩,还包括学生通过无边界学习将多学科知识技能和实践应用产生的心得设计、构思及其相关作品或产品上,只有这样的成绩才是一个最高的成绩,才是在无边界教学中努力追求的结果。
(三)建立健全运行保障机制
管理信息系统无边界教学模式教改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形成一个自我不断探索、融合各方面参与主体的自发性系统。这就要求首先要完善培训机制,把相关主体特别是教学组织系统人员工作纳入培训的整体计划,根据各教学层次、模块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不断丰富培训内容,通过集中办班、短期实践、学习考察、专题论坛、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和综合教育。建立教师培训档案,实行培训学分制,将教育培训与年终考核、评先选优相挂钩,对按时参加教育培训的给予适当奖励,对不按时、不积极参加培训的责成相关人员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其次,最为重要的要规范激励约束机制。积极保障和提高各相关教师合理的权益,发挥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以明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为重点,通过制作职位说明书、履职手册、岗位责任书等多种形式,明确基层职责和重点任务目标,按照落实待遇与强化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强化落实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考评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奖惩,激发教师教学的教学热情。
(四)协助成员成为彼此的学习资源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无边界教学改革中,各参与主体彼此构成了相互学习的最大资源,以管理信息系统为内容,在组织中需要善加运用,则往往在提升教学效能基础上可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在这方面,可先经由成员的自我学习目标和任务,以深入反思其本身的各项能力与专长,再经由小组资源目录的建立,以帮助成员了解彼此的才能,并据此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
(五)服务型教师塑造中领导的职能完善
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领导者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对组织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他不只是设计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政策、策略,更重要的是设计组织发展的基本理念;领导者的仆人角色表现在他对实现愿景的使命感,他自觉地接受愿景的召唤;领导者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界定真实情况,协助人们对真实情况进行正确、深刻的把握,提高他们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促进每个人的学习。学习型组织有着它不同凡响的作用和意义。它的真谛在于:为了实现个人与学习、实践的真正融合。
结语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无边界教学改革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研发系统的经验,培养了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经管类高级管理人才,提高了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艾尔弗雷德 D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管理学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534.
[2] 庄玉良,贺超.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3-8.
[3] 余梅,郑悦林,余肖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9.
当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并取得一些成绩。但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仍然不够,有些应用流于形式化、表面化,传统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碰撞产生的矛盾明显增加,传统管理模式仍是主流,信息化管理较为滞后。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创新,转变观念,认清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让其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1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是对特殊教育学校发展总目标的总的管理,学校管理者(主要是校长)要围绕着这个总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学校管理活动,具体来说,学校管理是对学校工作中的全部因素(包含人、财、物、环境等)进行统筹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控制等的整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具有不同于普通学校管理的特殊性,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正在提速,学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特殊教育管理的复杂性、时效性、时代性等,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要有信息技术的介入,要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管理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为主要特征,代表着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有明显的优势。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者决策者需要对学校管理进行重新认识,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学校各项工作,主要是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学校各种活动信息以及学校物质信息、科研信息等诸多项工作。综上分析,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信息收集全面—处理准确—传送快捷—分析科学”等核心优势,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管理须臾离不开它,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符合和标志,标志着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因此,以信息技术融入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是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模式的最新方向。
2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构建特教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从本质意义上说,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系统是“人-机-对话”系统。这一系统是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点的系统。系统平台的建立依据日益发展的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传媒技术为主。这一系统的构成也并不复杂,它由软、硬件两部分构成。软件部分,顾名思义是常用的各种与特殊教育管理相关的管理软件,如系统的、管理的软件以及其他软件等。硬件部分,更容易理解一些,硬件由各类服务器、网络管理、终端平台等组建而成。这一系统功能强大,实用性强,能够实现学校的全局化管理和局部化操作,从而减轻学校相关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涉及教学管理、党务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多个方面,每个小的系统管理是学校管理系统平台上的子系统,子系统可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从而更好的完成部门系统管理工作。就学校人事管理而言,可以购买、开发并使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学校人事管理只要是对教职工的管理,这里包含教师静态的基本档案信息(如年龄、参工时间、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原始学历、家庭情况等)和动态的成长档案信息(如,职称晋升、荣誉获取、年度考核、进修培训、任教情况、业务成绩等)。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快捷对以上内容进行登记、分类、查询、输出等。如工作中需要查找某位教师的信息,管理者直接打开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获取,省去了查找纸质原始档案的麻烦,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另外班主任管理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学生基本信息、考核、奖惩、出勤等情况,系统能对以上信息进行查找、统计、排序、输出等,该系统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图书室管理系统、康复培训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党团队管理平台、财产管理系统以及工资合算发放系统等子系统对特殊教育学校整体管理系统化形成了保障。
3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是学校管理实现规范化。管理规范化是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内在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不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应用信息技术管理学校优势明显。如在教师业务管理系统上,教师的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教学计划和学科教学进度等都能在管理系统平台上直观地反映出来,教导主任可以检查考核,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参考借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的教学设计、作业布置与批阅、学生测验成绩等均可通过管理系统平台反映出来,规范便捷。再如在财务账目管理上,应用信息技术,可使得财务管理透明规范,实现财务管理的公开民主。二是学校管理实现科学化。科学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方向,信息技术管理的科学化源自于信息技术内在的智能化。学校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学生管理等多个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以及由其构成的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总平台的应用,使得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方式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全覆盖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来言是一个质的飞跃。
4提高特殊教育学校信息技术管理应用能力
一是教师要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培养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并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所教学科,所管理班级和所管理功能室中去,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各功能室管理水平;对承担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而言,更要加强培训学习,苦练内功,指导一般教师的信息技术进修学习,参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总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二是学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信息技术管理专门系统的应用。例如,校长要通过学习培训,掌握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使用,财务主任要熟练使用财物管理信息系统,总务主任要熟练使用校产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室主任要熟练使用人事信息系统,教导处主任要熟练使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等。
作者:高升 单位:山东新泰市特殊教育学校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172
1 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职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学生自身的素质。
2 《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了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及运筹学等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体系。因此,在课程开设以前,学生必须学习这些相关课程,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与其他课程相比,《管理信息系统》的讲授比较困难。因为MIS的开发方法非常抽象,同时现有的教材仍然存在着知识陈旧,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问题。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生自身的一些观念,使得他们急功近利,偏重计算机技术和软件编程语言以及一些可视化开发工具的学习,而对《管理信息系统》这种内容抽象、难以理解的课程兴趣不高。对于授课的教师来说,很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创新性教学。
综上所述,由于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是迫切需要的。
3 《管理信息系统》的改革措施
3.1 改进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叉边缘课程,对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开设本课程之前,必须先学习相关计算机类课程及相关管理类课程,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MIS的分析、设计、实施等,并以课程设计等方式,开发业务级的小型MIS。《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的后续课程,一般可以安排在第四学期开设,将学生前期所学的各类课程,包括管理类、语言类、数据库类等课程综合起来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社会应职能力和必要的职业技术素质。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MIS的基本知识和开发流程,并能用实际的编程语言或开发工具开发出实用的业务级规模MIS。此外,学生在掌握有关信息管理基本知识的同时,扩充专业知识面,增强专业思维意识、专业洞察能力和专业实施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品质。
3.2 引入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案例教学内容,编写符合学生使用的教材
在选择教材时,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并遵循企业实际项目工作流程,注重项目设计文档的规范和细节。在案例选取上,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并贴近实际,容易理解掌握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挑选或编写教学案例,将学科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纳入其中,由此引入课程基本概念方法和模型,使学生较快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3.3 丰富教学手段,重视实践环节
鉴于学生对企业实际运行缺乏了解,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企业流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实务能力,就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在案例教学方面,可以分为:①剖析型案例:从企业应用MIS的得失,让学生懂得怎样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②综合型案例:针对企业MIS的开发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分析设计,建立真实的实践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讨论型案例:就目前学术界正在争论的相关问题或方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进行思考,并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讨论,老师进行引导、提示和点评,这样以学生讨论为中心,实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分为:①实地调研: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MIS规划。②上机实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MIS软件,让学生掌握怎样将MIS运用于实际工作中。③课程设计:以实际企业为背景,通过小组的方式开发一个简单的MIS,让学生掌握企业MIS开发的整体流程。
3.4 改革考核方式,构建新型评价体系
改革传统的单一闭卷考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考核目标上,既要考核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着重考察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理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实验和期末卷面考试。其中,加强对实验成绩的权重,在试卷题目设置上倾向于分析实际问题。对于平时和实验成绩的考核,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创新探索。
4 结束语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仅在于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等,一些因素也与之密切相关,如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等等。此外,可以邀请企业MIS技术骨干进行学术讲座,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参考文献:
[1]李爱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2011,(6):117-118.
[2]陈丰照,蒋秀莲.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242-243.
[3]张勇,段君玮,董启明.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113-115.
[4]赵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08-110.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信息管理;“任务驱动”教学;“项目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30-03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管理时代,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信息的利用成为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如果企业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管理优势,更好地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信息,就需要开发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企业信息管理竞争力。特别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当然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机构,应当适应时展,努力实现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的完美结合。目前许多高校大部分专业包括经管类专业把管理信息系统当作一门必修课程,但各专业由于专业性质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差异较大,本文根据笔者对管信息系统课程几年的教学经验,对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MIS课程性质及特点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又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它面向管理,利用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三大要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内涵,成为系统型、交叉型、边缘型的学科。因此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性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理论知识的阐述较多,理论性强,特别是计算机理论部分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学生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做指导。
2.实践性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与其他课程一样,有理论部分的学习,但更注重实践的学习和应用。在通常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更应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具备能独立开发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3.综合性。从广义上说管理信息系统涉及运筹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其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对组织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的意义在于能在现实的基础上产生更高层次的信息管理,为企业信息管理服务。
4.交叉边缘性。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发展的学科,其理论体系还需要发展和完善。以管理理论、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决策理论和运筹学等相关学科构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基础,使其成为一门有着鲜明特色的边缘学科。
二、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障碍
笔者在担任了经管类多个专业的MIS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经管类专业在MIS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生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MIS的综合性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方面初步的知识技能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基础。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其管理方面的功底比较深厚,但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薄弱,某些高校经管类专业只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计算机方面的前导课,远不能支持该环节课程的学习。即使大部分高校开设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但经管专业的学生文科性质的学习性较强,而对于理工课程的学习方式不适应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时,不得不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对本课程涉及到的某些知识点加以讲解和回顾,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显得重点不突出,且难以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增加本课程教师的教学难度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案例教学难以取得教学效果
第一,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计划,都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但在一般高校的实际课程安排上,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比较少,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在机房运用理论开发相对简单的系统模型。与现实所需要的系统模型相差甚远,学生渐渐会觉得课程没有实际价值。第二,缺乏专业针对性强的案例教学内容,学生觉得内容空洞,不好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案例很多,但是大多数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开发案例,学生没有接触过,因此不了解其业务流程,自然也就不能理解开发的程序。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工程思想比较薄落,而且教学中由于实验环节没有跟上,使得理论不能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和实践机会,课程内容与生活和社会环境应用不贴近,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仍然感到内容较抽象、空洞,提不起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一,不能适应课程的教学要求
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长期以来是以课堂讲授方法来传授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这种教学方法的重点就是把相关原理的内容向学生口头传授,并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带有很强的灌输性。为了配合这种教学方法,采用的是相应的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闭卷考试,考试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论述题等。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某些文科性质的课程教学或许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MIS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除了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外,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开发类似的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因此针对课程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MIS课程的教学要求,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学MIS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看不出学生学习了该课程后有哪些启迪和收获。
三、对于MIS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通过对笔者多年来在MIS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分析,笔者对MIS课程的教学改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扩充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知识的储备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硬件、软件体系结构和开发方法、企业的管理模式都在不断的变化着,而MIS方面的教科书内容却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在MIS课程的教学中,要有效地将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和研究成果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平时多向学生推荐有关MIS方面好的参考书和杂志,让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首先,在讲解MIS开发方法时,除重点强调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系统开发方法外,也应对原型法、面向对象法、CASE方法的讲授,并进行比较各种方法的原理和适用场合,结合实际应用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其次,MIS教学内容应引入当前计算机软硬件、存储系统、输入输出设备、程序设计语言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市场上主流的开发工具等,分析不同的MIS应选择怎样的系统体系结构、软硬件环境、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另外,MIS的管理、战略规划方面的内容要深入,在讲授相关章节时,设计一些与日常工作、生活及社会环境的实际应用相联系的案例,如办公自动化系统(OA)、战略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讲授的篇幅。
(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专业的针对性,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MIS课程作为经管类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重点与理工类学生培养系统开发人员的目的有较大不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不像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不具备工程的开发思想,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除了要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还要具备利用计算机知识结合实际问题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培养工程的思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教学手段上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开发MIS教学课件,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件中尽可能多的使用以实际需求为题材制作的各种经典案例来辅助教学,如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生都熟悉的一些案例题材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案例来辅助实践教学,让学生一起参与开发过程,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将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管理学教学中很重要的方法是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不拘泥于严格的概念定义和精确的推理,而应收集现实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同时给学生在学习中以更大的主动权。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与“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的结合,适应课程的教学要求
采用启发式教学——从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到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全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根据MIS课程的性质,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外,更要注意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恰好适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操作性和应用性,提供了逐层分解、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好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将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而展开,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而教学目的、学习目的也变得十分明确。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容易掌握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同时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加以引导、点拨,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点面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体现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特点,适合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管理人才。
目前国内信息管理人创造观念滞后、缺乏富有创意的思维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所设立的实践项目都要能与培养创造力紧密相结合。“项目式实践教学法”在MIS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将更能适应课程的教学要求。
所谓“项目式实践教学法”,指在项目实训中,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和学习,并将学生分成6-8个人一组,由学生自拟项目,分别设计项目任务书、项目设计、项目开发和项目验收等环节。在各环节的学习中,除了培养了学生的技术能力外,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激情,为其成才创造条件。实现“实践教学,个性指导,创新教育,能力培养”的宗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上,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把社会上有关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类作品征集、赛事引入课堂,增加更多实践项目,认真组织好每次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设计竞赛,通过大量的实践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设计项目中去,实现合作完成设计项目或单独完成设计项目。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的领域与运作中,我们更新理念,转换机制,创新模式。建立从作业设计转向虚拟项目设计、真实项目设计三级实践环节。努力实现从学校进入企业做到无缝接轨。
四、结语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作为教师工作的永远课题。通过我们不断地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相信能为信息化社会培育出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明志,于承新,石林.管理信息系统[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
0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多学科融合及交叉的新兴学科[1],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也在不断的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又是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基础核心课程,是集成现代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各种形态,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各层次的支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内容,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运用等,为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打下基础。但是,多年来该课程在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差。管理类本科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教材的内容抽象、深奥、复杂难懂,不知道学了后有什么用,甚至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都不知道有什么收获。而MIS课程授课教师普遍认为,该课程涉及面宽,备课难度大,案例寻找更难,学生缺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的感性认识,即使是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MIS课程教学上也很有挫败感。而为了能够提高MIS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期兴趣,本人与本课程组成员一起展开了一系列探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环节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现状
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以及对本校中该课程相关师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主要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影响了MIS课程的教学效果。
1.1基础知识欠缺影响学习效果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交叉融合了多门课程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常常需要开设一些先修课程,如“管理学”、“运筹学”、“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等,以作为学习该门课程的基础。但是,在我校经管类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中,管理信息系统开设于大二上学期,而在学习该课程时某些支撑类课程如“运筹学”、“数据库”等先修课程还未开设,因此,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影响学习效果。
1.2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畏难心理
信息管理是一门融合了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边缘性科学,本校将其设置于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而经管类专业开设于经济与管理学院,这就使得很多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专业学习重点应该在于经济类和管理类课程,学习管理信息系统不会对以后发展有太大的帮助,因此而放松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正是由于这种认识错误,才使得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进而缺乏学习动力。甚至很多学生会将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类课程等同起来,认为该课程重在讲解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设计过程,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而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该课程学习之前就产生了一种畏难心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3教材内容技术性较强,不适合经管类专业
目前,国内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种类很多,但是多数教材中,讲述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开发技术的章节较多,偏重于对技术性问题的讲解,而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并不是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而是管理岗位的工作,将来工作后可能面临的是与系统开发中技术人员的沟通工作,表述对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等,因此,其学习目的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是不同的,在教学中应该突出管理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从而,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加以区别。
1.4案例教学与实践环节薄弱
案例教学法是现代教育实践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典型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过分注重于理论方法的介绍,缺乏案例的补充与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枯燥,无法与实际管理活动相结合。
2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基于以上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调整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其先修课程的学习,而且还要调整教学内容,加入典型案例,对传统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1调整教材,加入案例教学
针对教材内容技术性强,不适用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问题,应选取恰当的教材,研制适合经管类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不能各自为政,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授课程内容,而应与其他课程组成员一起展开深入讨论,学目标、教学内容、各章节要点,以及经典教学案例的选取。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引入经典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来完成案例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在管理信息系统开课之初,就要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主要教学内容,纠正经管类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错误认识,并在讲述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管理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适当弱化信息系统开发技术难度,使学生逐步克服对该课程的畏惧心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2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学习过程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主要采用以书面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这使得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在考试前花几天时间背背概念就可以了,而课程考试结束后就通通丢到脑后,没有什么收获。因此,经过本课程组成员讨论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30%)+实验报告成绩(30%)+书面试卷成绩(40%)构成,通过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实验环节的考核成绩,加强了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控制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引入了一个完整的案例贯穿始终,锻炼了学生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以及实施中用到的一些基本技能,如组织结构图、功能结构图、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E-R图等绘制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系统开发工具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另外,为了强化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过程的规范化意识,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编写的格式规范完成相应实验报告内容,并撰写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与系统设计说明书,使其了解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主要文档的编写格式及主要内容。
3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而且,其相关理论也是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只有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并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MIS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刘学林.基于协同教学理念的MIS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