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2-03-10 13:3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办教育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生源;财务风险;对策

近年来,先后有北京京桥大学、上海东方文化学院等一批民办高校破产或被公办学校兼并。原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对所有民办高校提出警告,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高考生源开始减少,某些高校,特别是某些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离破产可能不遥远了。”人民日报也在2011年8月的报道中用《三本高校频遭“零投档”民办高校将现破产潮》的标题对民办高校提出预警。广州市现有民办高校三十余所,是名符其实的民办高等教育强市。正视广州市民办高校所面临的生源萎缩的事实,研究生源萎缩及其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迫在眉睫的重要命题。

一、广州市民办高校发展现状

广州市民办高校共有广东培正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等34所,在校生人数50余万人。广州市民办高校按办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民办的民办高校,如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另一类是民间办学力量与公办高校合作办学所创立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广州市民办高校主要有以下特点:

1.起步早

广州市的纯民办高校大多建立于1990年左右,如广东白云学院成立于1989年,广东培正学院成立于1993年,而民办独立学院大多成立于2000年左右,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成立于1999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成立于2003年,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成立于2003年。考虑到民办高校最早的指导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才颁布实施,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成立时间上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2.发展快

广州市民办高校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从无到有,数量上已经达到34所,在校生规模已达近50万人,各民办高校都已建立起基本完备的教学软硬件设置,拥有相当规模的土地、房产和教学办公设备。如广东培正学院拥有土地17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7.2亿元。广州市的民办高校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中迅速发展,不断积累,无论从办学规模、在校生人数,还是从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数量来说,都明显高于全国民办高校的平均水平。

3.学科门类齐全,以文科为主

广州市各民办高校所设置的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和工学、理学多学科,但从整体来看,学科设置以文科为主。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2015年共开设新闻学、管理学等52个专业,仅有土木工程、给排水和机电械设计等12个专业只招收理科学生,其余40个专业都是文理科兼收的文科专业。广州市民办高校多设立文科专业主要是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文科专业与理科专业相比,不需建立昂贵的实验室,无需产生持续的耗材费用,师资相对充足,而收益即学费收入却相差不大,对于仅靠学费生存、没有政府投入的民办高校来说,也是不得已的选择。

4.在校生规模大,社会影响大

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普遍较大,几乎都是万人学校。如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在校生达三万三千多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及广州松田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共一万五千多人,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总人数超过五十万人,教师及工作人员超过三万余人。如此庞大的规模,再加上高校教育所具有的社会聚焦效应,使得广州市民办高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广州市民办高校财务风险来源及影响

(一)学费收入是广州市民办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200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2004年3月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这两部中国民办教育的最根本法律的以上规定,实际上揭示了中国民办教育,包括民办高校的成立及运转的经费来源:国家不予拨款,自筹资金。一份调查报告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经费来源可以概括为‘两个80%’现象,即尽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仍然有80%以上的民办高校80%以上的办学经费靠学费收入,其余不足部分则依赖银行和企业债务”①。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在其报告《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也指出:“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积累,基本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和社会捐助”。这表明,我国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费支撑办学。具体到广州市民办高校,30余所学校无一例外地以学费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捐赠收入和政府投入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收入来源异常单一、高度依赖学费收入的情况下,学费充盈,则民办高校生;学费枯竭,则民办高校困,甚至死。而学费收入与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高度相关,呈成正比关系。在校生多,则学费收入多,在校生少,则学费收入就少。在此意义上,与其说学费决定着民办高校的生死,不如说生源才是广州市民办高校乃至所有民办高校的生命线。

(二)从全国来看,高校生源减少、录取率提升是基本趋势

1.高校生源持续减少根据教育部数据,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后,快速下降,2009年和2010年部分省市曾出现20%的大幅度下降。近年下降幅度趋缓,但2013年仍比2012年下降3万人。教育部预计,2008-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从1.25亿降至0.87亿,减少3800万人,2018年,大学适龄青年仅为2008年的58%。③2.高校录取率总体呈大幅提升态势伴随着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下降,录取规模继续增长,高考录取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3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为76%,创历史新高。④(如图2所示)3.全国各地生源危机持续发酵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达到顶峰后,呈快速下滑态势。与此同时,高校录取率却大幅提升,甚至达到了75%的高录取率。再加上各地高考生源分布不平衡,部分省区市,特别是大城市出现了生源危机。“根据从各地公布的高招数据来看,很多省市招生计划均没有完成,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④

(三)广东省虽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增加,但已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

1.广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连年增加2014年广东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再增2.6万人,达75.6万人,增幅为3.6%,创历史新高。作为人口流入地,同时,在外来人口上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落户政策,广东省高考人数几乎保持了连续14年的增加。2.多年未完成招生计划《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广东省已经多年没有完成高招计划。2012年,广东三B批次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时,很多院校缺档严重。2013年,广东二B批次本科院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后,有60余所参加征集志愿的院校遭遇零投档。如东南大学成贤学院计划征集20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计划征集39人,最终投档均为0人。三B批次第一阶段录取和第一次征集志愿期间,有1.1万计划未能完成,其中文科6000多名,理科4000多名,体育、艺术1000多名。

(四)广州市民办高校将面临生源危机

由于国家持续的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了人口增长,再加上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抚育成本提升,中国高考报名人数总体上来说是下降的。另外由于生源减少及高等教育财政困难,许多公办学校在积极扩招全日制学生的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抢占市场,加之中外合作办学、网络高等教育等新型办学形式也在积极抢夺高等教育的生源,使得高等教育中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虽然广州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广东省省会,对于外来人口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随着高考改革进程的加快,未来将接纳外来人口的适龄子女在广州参加高考以增加广州市民办高校的生源,但生源减少、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趋势无法改变,广州市民办高校也将面临生源危机。广州市民办高校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未来生源下降所引发的财务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三、广州市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对策

(一)落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

广东省是人口净流入中心城市,只要允许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广东省本地高考,就可以极大地增加广东省的高考生源。而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省会和拥有最多民办高校的中心城市,就可以为广州市民办高校提供稳定的生源,这是解决广州市民办高校生源危机和未来可能财务危机的最根本政策保障。可喜的是,广东省在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本省参加高考的政策制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2012年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打破异地高考壁垒,同年12月2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详细规定了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广东省参加高考的的条件、流程及保障机制。其中针对生源最多的随迁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参加高考的有如下规定:“经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自2016年起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2016年正是专家预测的广州市民办高校生源由充足转向萎缩的转折点。广东省关于随迁子女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政策对广州市可以说非常及时,对广州市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和救命雨。为了使异地高考政策得以落实,广州市有关教育部门应尽快出台配套措施,明确相关学校、公安、户籍、社保等单位的职责,在居住证办理、高级中学接收随迁子女、社保年限认定及教育部门学籍管理等领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鼓励广州市民办高校驻场开展宣传活动,鼓励潜在生源报考广州市民办高校,从根本上保证广州市民办高校的生源不萎缩或减缓萎缩的速度。

(二)市属民办高校尽快提升品牌效应,提高生源吸引力

1.提高教学质量

广州市民办高校要尽快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层次,利用相对于公办学校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吸引高质量教学团队,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生源吸引力。因为生源萎缩实际上也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广州市的民办高校其吸引力暂时无法与公办学校相比,但是如果能发展出特色专业、明星专业、提升自身层次,就可以在争抢生源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为下一步的生存和发展赢得时间。

2.提升办学层次

如果能尽快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层次,在普遍开展本专科教育的同时,尽快开展研究生教育,将极大提升民办高校的吸引力,创造新的更高层次的教学平台。现在广州市各民办高校还没有开展研究生教育,但是广东省教育厅已在政策层面做好了相关准备,只要民办高校通过相应评估,就可以赋予其相应办学资格。现在民办高校硬件条件方面已经达到相当层次,软肋在师资条件不足上。广州市民办高校绝大部分都是公办学校的独立学院。如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华南理工广州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等。如果这些独立学院能够充分依靠母体学校的强大师资力量,采取灵活的帮扶政策,如对高职称师资力量采用公办编制、民校使用、绩效奖励等政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通过教育厅评估,开展研究生教育。

3.建立和完善预决算制度

广州市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经费使用预决算制度。

(1)严格预算制度,严格控制支出

预算可以在全盘考虑收支总额的前提下提前控制支出,是民办高校控制开支总额,集中力量完成基建、重要教学设备引进、积淀办学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以民办高校为主体进行稳健投资的前提条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没有预算制度,必然会导致支出失控、管理不善,影响办学资金的积累,继而打乱民办高校的既定发展计划,影响重大。民办高校因为资金来源单一,在编制预算时应更多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控制支出,而不是鼓励预算单位花完预算上。所以应更多的采取严格标准审核预算,在实际预算使用中,可以强化审批流程,实行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领导的双审核,甚至可以在预算编制完成之后,不下达金额指标,只下达预算项目,以此达到避免预算单位尽量花完预算的弊端。

(2)确立决算制度,提升预算执行力

在每个预算执行年度末期,财务部门应编制决算执行情况报告,说明上一预算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查已编列的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对于已编列预算但未执行或大部分未执行的项目和部门,要进行约谈,对涉及到不作为或懒政导致预算无法执行的,提交董事会做惩戒处理,并削减下一预算年度相应项目的预算额度。以提高相关部门的行政决策和预算申报水平,从财务的角度提升学院层级的管理水平,杜绝对于预算项目和金额的随意占用,为民办高校进行稳健投资和办学资金积淀提供支持。

4.优化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优秀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杜绝,又能以财务管理活动和资金运转促进民办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广州市民办高校的财务部门不可以避免地受到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家族式管理思维的影响、会计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账务处理能力较弱,对于新会计知识不了解、学习热情不高等。广州市民办高校要充分认识到高校财务与企业财务的不同,遵循高校财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聘请有资质的高质量会计人员,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在日常工作中,使财务部门既关注日常经费的使用和审核,又能放眼未来,着眼大局,及时分析学院收入的变化原因,确立收入风险预警制度,提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能力,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高质量的会计工作团队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稳健投资,夯实办学的财力基础,为未来的生源萎缩提供财力支持。

注释

①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报告(2003-2009)[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24.

②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③王一涛,董圣足.民办高校倒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5):9.

④2014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参考文献

[1]2014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M].

[2]曾小军.民办高等教育政府干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鲍威.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的民办高等教育[M].中国海洋出版社,2009.

[4]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5][日]西井泰彦.日本私立高等教育财政补助制度与私立高校财务管理[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

第2篇

关键词: 《普洛登报告》 欠发达地区 学前教育

二战后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重视和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1966年,英国中央教育咨询委员会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儿童及初等学校》,亦称《普洛登报告》,对初等教育提出了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为离校青少年开办)享有同等的地位,学前教育得到重视。其中有三项提议值得关注:其一,要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大量增加保育设施的数量。尤其要在教育不发达的地区尽快设立“教育优先地区”。其二,在公立保育机构得到扩充之前,地方教育当局有义务对非盈利私立保育团体进行援助,以资鼓励。[1]第三,地方教育当局应该资助新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育机构应建立在高等院校附近,以便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帮助。[2]

在《普洛登报告》的影响下,英国政府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文化背景处境不利的学前儿童。为避免物质或经济贫乏地区儿童在起跑线上处于劣势,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情况,在政策层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连续几年拨款为“教育优先地区”建造校舍,通过倾斜政策和特殊扶持,使不发达地区的儿童与其他地区的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做法对于经济或文化不发达地区的儿童有实质的帮助,尤其在增进教育机会均等方面,更是一种相当具体的措施。报告还建议幼儿教育机构应建立在高等院校附近,以便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帮助,显现出了关注高等院校与幼儿教育机构的合作,以此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普洛登报告》对英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给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立“学前教育优先发展区”,加强软件投入

《普洛登报告》将教育优先限定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学前教育阶段,由此我国实行教育优先区政策也可以把学前教育作为教育资源分配优先投入的重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育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从入园率来看,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95%以上,中西部农村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还不到35%。[3]到2008年,全国农村地区70%以上的适龄儿童还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此外,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激增,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问题正日益突出。[4]为了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应逐年加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学前教育优先发展区”。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大物质资金投入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软件补助。如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或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到欠发达地区任教,并对他们进行物质补助。但此类补助不同于硬件建设,长期持续才能见效,有鉴于此,教育优先区补助应长期持续,并着重于软件补助。

二、多渠道发展学前教育,规范民办学前教育

鼓励社会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学前教育。积极探索非正规教育形式,满足欠发达地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民办学前教育事业是中国学前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公立幼儿园暂时无法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要的情况下,民办学前教育可以极大满足那些无法进入公立幼儿园的一部分幼儿的需求。我国民办学前教育尽管存在的时间较长,但不够规范,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安全事故频发;收费标准有很大差异;产权不清,园内管理体制不健全;教师生存状况不佳,职业倦怠明显;缺乏强有力的外部支持与管理机制。针对民办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家应该加强对民办学前教育的宏观管理,加强民办幼儿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适当资助和奖励民办园。由此规范民办教育,推动其健康发展。[5]

三、加强幼儿园与高等院校间的双边合作关系,重视专业引领

加强幼儿园与高等院校间的双边合作关系,尤其是加强欠发达地区幼儿园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拓展合作的途径,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高校方面除了为幼儿园提供图书馆或周边可利用的社会环境等,更应该重视专业引领对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在当前专业引领形式众多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双方的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相互反馈信息,促进双向的发展。要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教师的需要为其提供专业帮助,避免高校专家的单方指导而使幼儿教师被动接受。这些地区的幼儿园为高校提供便利,可作为高校见习或科研的基地,而高校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为幼儿园发展服务,从而促进幼儿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采,杨汉麟.外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单中惠,刘传德.上海教育出版社[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第3篇

1998年全国高校共录取108万人,录取率为34%;2012年全国高校共录取685万人,录取比例75%。全国高校大学生,无论从录取总数上,还是从录取比率上,都呈现出一种高速上升的趋势。中国教育已经逐渐从精英式教育大步迈进了大众式教育阶段,加之社会上存在的对于民办高校的偏见和不正确认识,更加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恶化。因此,正确帮助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社会的就业形势,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找准职业目标,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教育,探索多种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途径。

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研究综述

“危机(如社会危机、家庭危机、疾病危机和成熟危机等)是突然出现的威胁和中断个体生活进程的事件。危机是造成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非连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危机教育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元,如大学生诚信危机教育;大学生心理危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危机等。然而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就业危机”及“教育”两个关键词的检索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1.中国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欠缺

当前中国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学界对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研究则更多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学生管理等角度出发。真正对于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培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在大学生危机教育中,对于就业危机意识培育的研究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及理论引领下的多视角的实践探索更为薄弱。

2.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教育研究更为薄弱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无论是在经济投入、师资队伍、基础设施还是在学生素质上,都有着相当程度上的差距。其生存状况、社会地位以及发展轨迹更不能与公办高校相比。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综合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加之社会上对于民办高校的偏见,更凸显出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的现状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成产大省,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和挑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 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河南省共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26所,当前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1.毕业生基数大

根据教育部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我国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历史的最高值,而河南省201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也将突破50万。而从黄河科技学院的毕业生总数上看,学校从2009年至2012年毕业生总数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09年全校毕业生总数为5 930人,2012年毕业生总数为8 583人,增幅近44.74%。庞大的毕业生总数,进一步加剧了河南省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现状,同时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形势也愈演愈烈。

2.职业适应力低

和大多数公办院校相比,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多是三本和专二阶段录取的学生。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特别是职业适应力上看,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多存在底子薄、学习动力不足、有自卑情绪、等弱势。从黄河科技学院2012年针对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报告上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在对专业问题的阐释和知识面上较为欠缺,分别占据调研用人单位总数的32.99%;对学校外语水平非常满意比例最低所占的比例为仅为7.73%。

3.社会偏见依然存在

社会上对于民办教育的认识在短期内还不能达到相当程度的正确认知,民办高校的发展机制不健全,也让不少人对民办高校存在或多或少的认识偏见。如: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水平、思想素质及综合素质较差、很多就业岗位仅限公办高校、少数企业不接受毕业生民办教育学历等。社会上广泛存在的这种偏见,更加剧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

4.毕业生就业观的偏差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主要体现在就业困难上,而这种就业困难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很多毕业生不能清楚的认识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特别是对于就业地区的环境、经济水平、工作条件等的差异认识不完整。对于自身职业目标的定位不准确,自我期望值过高都导致了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途径

培育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是引导大学生顺利、充分就业的前提。从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培育的任务上来看,既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关注于那些潜在的威胁和隐患;又要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组织活动,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调适技能、就业竞争力、职业适应力等。因此,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具体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利用好新媒体,加强政策信息服务

造成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一部分源自于大学生对于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掌握不及时和理解偏差,因此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就是要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并理解各类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在传统宣传途径如校报、就业信息网、校内电子屏、就业宣传栏、宣传条幅的基础之上,更要辅之以院系及学校两级咨询室、校内各团体组织官方微博、微信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确保大学生了解、熟悉各类就业政策并能及时掌握各类就业信息,拓展工作方式和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

2.深化职业生涯教育,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复杂多变,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首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自省式的对自我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知,了解自己是谁,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重要的是通过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对于眼前的机遇和制约点有清醒而又充分的认识,设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通过自我探索环节中的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的学习全面了解自我,在职业探索的环节中进一步了解当前社会主流工作,如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地点、薪资福利、晋升空间等信息,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认清国内就业环境的大趋势和最新动态。

3.丰富团学活动,提高就业指导针对性

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举办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组织活动,不仅能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增强职业适应力,更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如开展简历制作大赛,求职体验征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我的青春故事”优秀毕业生访谈等活动,将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学”有效结合起来,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形式,吸引广大在校大学生积极投入其中,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让大学生在“做”中,“实践”中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就业危机意识。

4.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第4篇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成都611830)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的五个城市的民办高校进行调查,其中涉及10所高等院校和9所中学。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四川省民办高校在品牌塑造方面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品牌塑造的重要性,但真正付出行动的较少。另外,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四川省内民办高校在学生群体中认可度较低。针对调查结果,本文对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品牌建设;四川省;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25

1调查背景和基本情况

本调查历时一年,我们的团队走访了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南充、达州五个城市,包括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成都文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等10所高校。同时也走访了如德阳第一中学、绵阳梓潼中学等9所中学。

本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4份,其中有效问卷727份,有效回收率为93.93%,有效问卷中男性受访者352人,占48.42%,女性受访者375人,占51.58%。

本调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个人情况调查,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背景资料了解。第二部分为被调查者对四川省民办高校的了解程度,好感度和期望值的调查。

本调查的调查对象包括三个群体,一是大学生群体,二是高中学生群体,三是学生家长群体。在有效回收的问卷中,对大学生群体发放的问卷450份,有效回收411份;对高中生群体发放的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78份;对学生家长发放的问卷150份,有效回收138份。

本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法为辅,访谈对象分别为民办大学在校学生,高中三年级在校学生,学生家长,民办大学招生办相关负责人。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民办大学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学生对自己学校品牌的忠诚度,高中学生对民办学校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吸引力和联想力调查。

2调查结果分析

2.1关于民办高校的宣传方式调查

对于民办高校宣传方式这一问题,我们在问卷当中涉及了,同时在访谈中也做了开放式的访问。在问卷调查中我们的问题是:你是否看到过民办高校的宣传广告?请列举出高校名字。在这个问题中81%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对受访者在回答列出看到过宣传的民办高校名字时,被受访者列出次数最多的是:五月花计算机专修学校、东软学院等技术型民办专科学校。

关于民办高校宣传方式选项中32.59%的被调查者注意到的是民办高校的硬性广告,36.41%的被调查者注意到的是软文广告,31%的被调查者注意到的是高校的公关活动。

2.2关于宣传媒介的调查

有关民办高校宣传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49.32%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网络了解高校品牌,32%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看电视了解高校品牌,11.0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广播了解高校品牌,只有7.08%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看报纸知晓高校品牌。

在通过网络了解高校品牌的49.32%的被调查者中,23.12%的被调查者认识高校品牌是通过微博,11%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学校网站,5.6%是通过微信朋友圈,3%是通过博客,6.6%是通过论坛。

在传播内容方面,在回收的727份问卷中,23%的被调查者喜欢视频广告宣传,34%的被调查者喜欢图片广告,11.6%的被调查者喜欢阅读文字软文,31.4%的被调查者喜欢视频+图片+文字的宣传方式。

2.3学生择校受广告的影响程度

在关于择校因素方面,学校声望排名第一,师资排名第二,学校办学历史排名第三。在访谈中,学校食堂、宿舍、学姐是否漂亮、老师是否靓丽等都成为学生择校的参考因素。

在对学生择校时是否受广告影响的调查问题上,32%的学生表示,选择公立院校不受广告影响,选择民办院校时,学校广告是一个了解学校的重要渠道,在对138份学生家长的有效问卷统计中,我们发现,学生家长对民办院校的广告认可度较高,46.7%的家长认为民办学校的品牌广告在学生择校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2.4公众对民办高校品牌的认可度

在我们对高三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7.2%的学生认为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时收到公立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和民办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们会选择公立院校,而选择民办院校的为12.8%。同时有54%的学生认为如果只收到民办院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们选择复读的可能性更大。由此可见,民办院校在四川公众中的认可度还是比较低的。

在我们的访谈中涉及有关民办高校的文凭发放问题时,学生家长群体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有关文凭的认可度,如民办高校的文凭国家相关机构是否承认、社会会不会认可。同时在访谈中,也有学生将民办高校和电大、函授、自考等教育形式混淆。

另外,在涉及民办高校的学费问题上,78%的受调查者认为民办高校的学费很贵,只有6%的受调查者认为可以接受,有16%的受调查者认为只要学校教学质量,师资力量过硬,可以接受相对较高的费用。

2.5民办高校有待改进的要素

有关民办高校的缺乏要素中,被调查者被问到,你觉得民办高校不足的地方在哪里时,45%的被调查者认为民办高校的文凭社会认可度低,30%的被调查者认为民办高校教育质量欠佳,24%的被调查者认为民办高校就业率不理想。

在我们后期对在读大学生的访谈中,被问到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所民办高校,你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被访谈者的回答除了师资、教学质量等要素以外,还多次提到学校的老师漂亮与否、学校环境优美与否、学校宿舍条件、学校的交通问题等。在我们的访谈中,在读大学生多次提到成都文理学院(原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美女英语老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美女日语老师。

在对在读高三学生的访谈中,被问到如果要选择一所民办高校就读,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时,有近7成的高三学生提到学姐学长得好看与否的问题。

2.6有关民办高校知名度的调查

在有关知名度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请写出你听说过的四川省内民办高校。在这个开放式的问题回答中,被列举次数最多的民办院校依次排名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五月花专修学院、东软学院。

同时在被调查者的回答中,也有将民办高校与公立院校混淆的情况,在被调查者列举出的高校名单中,有的公立专科学校被误认为是民办院校,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有被调查者认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是公立院校。

2.7有关民办高校美誉度调查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的《2015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了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和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等榜单。在四川地区,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排行第5,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排行第15,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排行第16。在该排行榜中,四川地区排行前100的还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在2015四川省最佳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四川传媒学院位居首位,全国排名第33,堪称2015四川省最佳民办大学;成都文理学院名列第2,全国排名第56;成都东软学院位居第3,全国排名第77;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列第4,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位居第5。

这是艾瑞深中国校友会2015年的官方数据,我们在调查中也尝试让被调查者对四川地区的民办高校排名,调查结果和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的结果出入不大,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排名第1,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排名第2,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排名第3,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排名第4,四川传媒学院排名第5。在我们的调查中,排名前10的依次是: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8有关民办高校忠诚度的调查

高校品牌的忠诚度和一般商业品牌的忠诚度不一样,原因是高校不存在二次消费,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了高校的品牌忠诚度建设。高校品牌虽然不存在二次消费,但是高校品牌的口碑效应非常值得关注。

在我们的调查中,通过网络了解高校品牌的49.32%的被调查者中,23.12%的被调查者认识高校品牌是通过微博,11%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学校网站,5.6%是通过微信朋友圈,3%是通过博客,6.6%是通过论坛了解高校品牌。

在我们的访谈中,有近8成的被调查者表示最先知晓高校品牌是通过朋友或是民办高校的在读学生。对民办高校品牌情况做进一步了解则是通过网络渠道。

在对在读大学生的调查中,从我们发放的问卷情况了解到,如果让被调查者再重新选择一所民办高校就读,是否愿意选择目前就读的高校,有86.23%的被调查者选择否。可见,民办高校品牌忠诚度非常低。

3结论

3.1公众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低

在对四川省民办高校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调查中,从我们得出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首先,四川省的民办高校在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后,缺乏品牌名校。其次,四川公众普遍认为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无法跟公立院校相比。公众对民办院校所颁发的文凭认可度持怀疑态度。在民办大学的在读学生对所读大学的认可度差、品牌忠诚度差。

3.2民办高校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我们对民办高校管理层的访谈中了解到,民办高校每年花在宣传上的费用很少,相比较一般的商业产品品牌塑造费用,民办高校所用的费用最多也只是一般商品品牌运作的1/10不到。大部分院校还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品牌阶段。

另外,在宣传上,许多高校对商业品牌的宣传模式不屑一顾,他们更在意的是学校的内部宣传,如学校的公告栏、学校校报、学校校园广播等途径。对于外部宣传,大部分民办高校表示媒介宣传费用太过昂贵,学校无法承担高昂的广告宣传费用。

3.3民办高校的宣传策略有待改进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看出,四川省的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宣传策略上倾向于硬性广告和在读学生口碑传播。在媒介运用上,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常常被列为首选。同时,四川省的大部分高校也较注重官方网站的建设。

在问到是否利用自媒体进行品牌塑造时,大部分高校管理层普遍认为自媒体缺乏可信度,高校在宣传中用得非常少。

在对四川省的民办高校自媒体运用方面,我们发现大部分民办高校对自媒体运用频率较低,自媒体平台内容更新缓慢。就微博和官方网站而言,四川省民办高校对官方微博重视程度不够,内容还只是停留在学校新闻等方面,缺乏对学校品牌附加值的开发。

再者,四川省民办高校很重视每年招生季的宣传,许多高校管理层表示,每年学校的宣传费用几乎无一例外都用在了招生季。这种粗狂式的宣传模式就好像一般商业产品的促销广告一样,对销量有用,但对品牌塑造意义却不大。

4建议

4.1通过特色专业打造品牌

办学自主,机制灵活是民办高校办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是民办高校打造品牌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没有特色,提供不了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条件,民办高校的品牌就会减弱。可以说办学特色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如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学都各具特色,比如麻省理工以培养工程师闻名,剑桥大学以物理学闻名,哈佛大学以培养政治家闻名。斯坦福大学以“学术顶尖,科研开发”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普林斯顿大学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享誉世界。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所民办大学,要想长远发展,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4.2准确的品牌定位

民办高校的品牌定位说直白一点就是品牌经营者(民办高校管理层)根据教育消费者(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教育产品(学校)的认知程度,给本院校确定一个市场位置,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教育消费者进行营销。通过营销以便和其他相同层次院校进行竞争。简单地说学校品牌定位就是告诉目标消费人群(学生和学生家长)该校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学校,和其他院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和选择这所学校而不选择其他学校的理由。高校品牌定位就是用以区别竞争对手的重要武器。

4.3努力提高生源质量

民办高校提高生源质量就是首先要把好学生入学关口。如斯坦福大学的入学条件不但要看学生的中学成绩,还要看教师的评语,报名者与录取者的比例为10∶1;再例如哈佛大学的获准入学者只占10%~20%。在国内,一些民办大学由于起步晚和各种硬件设施的限制,在学生入学关口不严格,很多民办高校存在报名即可入学的状态,这种现象使得民办高校沦为了高考学生落榜的避难所,对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非常不利。

4.4认真建设教师队伍

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问题。目前,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兼职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等。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支优秀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的品牌建设非常重要,民办高校应本着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再者,运用公关策划,打造品牌教师,魅力教师也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徐高明.高校品牌理论的内涵及其内在规定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刁俊.试论民办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的构建[D].上海:复旦大学,2010.

第5篇

中小学校布局的调查报告我带领市政府办的有关同志,对*区中小学校布局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区中小学校布局亟需调整。

一、学校布局的现状*区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人;初中10所,在校学生*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人。随着旧城改造的加速、*容量的扩大,*区学校的布局已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29所公办普通中小学校,主要分布在老*人民路、建设路沿线。以洞庭大道为界,大道以南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人,校均规模*人;大道以北只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人,校均规模*人。洞庭大道以南有初中学校6所,在校学生*人,校均规模*人;大道以北只有2所,在校学生*人,校均规模*人。城市的扩大、学校布局的过于集中,给部分学生的就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了解,火车站附近的学生,不少要到育英、常蒿路、紫桥等学校上学,路程最远的约有5公里。

二、调整学校布局面临的问题1、市*学校建设规划未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这对今后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会造成学校建设成本增大,甚至无地可扩、可建。现在正在开发的水榭花城、九重天小区,其周边难以找到一块可以新建学校的地方。市一中、四中、北正街小学等中小学,今后如需在原址扩建,成本会很高。2、在房产开发中新建学校的政策没有兑现。《*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各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新建扩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区,必须缴纳教育设施配套费。”但是,这一政策一直没有落实。目前,老*房产开发非常火爆,一些新建小区住宅套数多的达到几千,也没有按规定配套学校。如滨湖公园周边开发的水榭花城,三期规划建设住宅400*多套,入住人口*万多人,规划时没有规划建设学校。其附近的北正街小学,现在已经爆满,班额严重超标,且学校已没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因此,今后该小区学生上学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突出。3、学生就学压力越来越大。*区16所公办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有学生*人、*人、*人、*人、*人、*人;10所初中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人、*人、*人;5所普通高中学校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人、*人、*人。据分析,今后几年,生源将呈现如下变化趋势:小学生源近两年相对稳定,今后缓慢上升;初中生源近几年缓慢下降,从长远看初中有资源紧缺问题;高中生源从今年起,今后几年快速增长。当前,*区学校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小学班额过大。现在小学平均班额为*人,普遍超额。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学校,班额严重超标。比如常师附小平均班额*人,东升、育才、常蒿路、育英、北正街平均班额都在*人以上。二是初中学生分布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有的学校资源富余。市六中、五中、四中在校初中学生人数分别为*人、*人、*人,平均班额均在*人以上,长怡实验中学有学生*人,平均班额达到*人。而市十一中、十三中只有*人、*人,平均班额*人、*人。这两所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基本办学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招生难,生源不足,师资、教室等资源都有较大浪费。武陵区东郊中学,房地产已经开发到附近,全校只有学生*人,而且去年因生源不足,已经停招了初中一年级。这与该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关,大部分学生都拥向了临近的市六中、四中。

三是高中学位严重紧张。现在高中学校均已饱和,平均班额达到*人。根据目前初中在校学生数,如果按照*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常规偏紧的比率测算,后三年普通高中学生入学人数将分别达到*人、*人、*人,均超过现有高中相应年级的规模。比如今年初三学生是*人,按*的比例,升入普高的学生人数将达到*人,而今年高中毕业年级空出的学位只有*个,其中还包括芷兰的*个学位,净差*个学位。4、债务包袱较重。据初步统计,目前市直5所公办高中学校累计负债达××亿元,其中市一中*万元、七中*万元、六中*万元、三中*万元、二中*万元。沉重的债务不仅使学校持续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学校每年的学杂费用于教育教学的比例也很低,没有教学方面的大投入,学校很难获取高质量。另外,部分初中学校的内部条件较差,也亟待改善。目前,*有的初中学校虽有漂亮的房子,但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图书仪器等方面比农村初中学校还差,整体水平比较低。

三、几点建议1、将市*学校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市教育局会同武陵区政府拿出了近三年以及到2010年、2020年学校建设规划,应搞好与市规划局的衔接,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分期新扩建一批中小学校。*-*年期间:新建白马湖完中、荷花塘初级中学。今年完成白马湖完中的征地工作,明年开始启动建设。*年前完成荷花塘初中的征地工作。扩建北正街小学,今年置换学校内三栋宿舍,临校征地七亩,明年工程完工。扩建育英北校,今年完成校内两栋教师宿舍楼的拆迁工作,明年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东升小学,将学校临街*米内的居民住宅楼征用拆除,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七里桥小学,今年完成征地工作。维修扩建东郊中学,规划部门要作好用地安排。*-2010年期间:新建柳叶湖中学,武陵区改建南坪九年制实验学校。扩建沙港小学、戴家岗小学,完成德山中学配套建设。2011-2020年期间:按*人口2020年达到*万计划,拟新建中学3所(含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6所。3、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学校建设。今后市本级的投入,除新建学校外,应把投向重点从外部环境改造转移到内部设施装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上来。对市十一中、十三中等学校予以重点扶持,改善其内部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吸纳功能。待条件成熟后,剥离市七中初中部,逐步缩小长怡初中规模。武陵区的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教育,不能挤占挪用。二是落实房产开发建校政策。鉴于省里没有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在土地挂牌拍卖时,可以设置前置条件,让房产开发商承担相应社会义务,以减轻政府负担。三是出台支持学校建设的优惠政策。今后在市*新扩、改建中小学,除劳保基金外,其他报建费用一律全免。四是加大教育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4、支持武陵区新扩建学校。考虑到武陵区今明两年新扩建5所学校的投入大,约需资金400*万元左右,建议市政府采取以奖促投的方式,适当予以支持。5、规范招生行为。原则上实行划片招生,确保市十三中、十一中、武陵区东郊中学的生源基本满额,缓解*其他初中学校的压力。针对今年*高中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职业学校要尽量多招*学生,不要与县市抢生源,更不要花钱买学生。同时,提高*初中毕业生上职高的比率,以缓解普通高中的压力。

第6篇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创下2009 年3 月以来的历史低值。观察发现,从2011年起,三驾马车中,面对投资和出口的持续下滑,消费特别是网络消费逆势崛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中国成功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

而即便是在经济增速趋缓的当下,2015年,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比2014年提高了15.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网络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1%,也就是说,网络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超过了1/5。

5月21日,国内首个网络消费指数――《新供给-蚂蚁网络消费指数》正式对外。报告数据显示,高歌猛进的网络消费正在成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过去五年,谁的涨势最惊人?不是房价,也不是物价,而是网络消费指数。从2011年1月到今年4月,五年多时间里,我国网络消费规模指数稳步上升,扩大了12.1倍。

这份指数,是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蚂蚁金服携手汇聚21个行业、337个城市、4.5亿的网络交易数据,编制的全国首个网络消费指数,由水平指数、规模指数、行业指数、消费升级指数、地区指数等多维度构成。

服务型消费一路狂飙

5年间,亿万网民“剁手”抢购的对象有何变化?通过“剁手”指数分析,网络消费正在从实物型向服务型、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

数据显示,服务型网络消费金额占比从2011年的4.3%,上升到2016年4月的25%;5年间,吃喝玩乐等服务型网络消费规模指数,扩展了70.2倍,月均增长率为7.0%。而同一时期,实物性网络消费金融占比则从2011年的95.7%,下降到2016年4月的75%,五年间规模“只”扩张了8.6倍,月均增长率为3.5%。

其中,餐饮(线下消费)、航旅、教育、生活服务等服务消费的增长表现最为突出,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海通证券研究员汪立亭表示,在增长迅速的餐饮、航旅以及生活服务类行业,线上买单、线下消费的融合趋势明显,线上带动线下显示“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这些行业是目前国内消费品市场表现强劲的力量,这种模式也是未来消费的重要特征。

网上有“马云成功背后是千千万的女人”的说法,意在强调女性“剁手党”更多。但从“剁手”指数分析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能为女性“正名”――“马云背后的男人”其实不输女人,他们剁起手来比女人更“败家”,更爱享受。

从网络消费规模看,尽管男性略逊于女性,但在消费结构上,男性在文化办公、教育服务、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以及体育、娱乐用品、汽车类、文化娱乐、航旅、餐饮等享受型消费上都超过女性。而女性在家庭使用较多的生存型消费方面支出更高。

网络消费彰显普惠价值

过去,人们总认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网络消费使用频次更高、规模增长更快。然而,在网络消费水平排名前十的省区市中,海南和榜上有名,说明网络消费正通过网络技术拉近供需两端的距离,使得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也可以方便地接触到网络消费品,显现出互联网的普惠价值。

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三四线城市网络消费增量用户交易人数占比从2011年的55%上升到去年的63%。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看来,网络消费推动消费者跨地区、跨行业和跨产品选择消费,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从经济学角度而言,网络消费可能成为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念落地的重要支撑。这对政府制定政策会带来有益启发。”

研究发现,城镇的网络消费规模指数和网络消费水平指数高于农村。一二三四线城市网络消费水平依次递减,反映出各线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推动网络消费乃至整个消费的关键要素。

北京、上海和江苏的享受型网络消费水平(化妆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等消费),超过了生存型网络消费水平(食品、日用品等)。从享受型网络消费水平指数看,前5名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排在最后五名的依次是贵州、河南、山西、宁夏和甘肃。这说明经济越发达的省份,享受型消费水平越高。

网络消费问题多多

电商平台上的假货由来已久,但是,能够像在唯品会上买到假茅台后维权获得赔偿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消费者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忍了”。

企鹅智酷针对中国网购假货现象发起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4.2%的网购用户存在知假买假的情况。上述调查显示,有大约 3/4(74.4%)的受访者经常网购,但是网购不满意的概率超过了20%;其中有近半数(49.3%)网购用户将“商品质量差、为仿制品”作为网购不满意现象的首选。此外,认为“商品是真的,但与描述不符”的占比也达到了28.9%,排名第二。在回答“哪些情况导致你买到假货”时,58.2%的网购用户认为“店铺刷信誉、评论是假的”是导致自己上当的主要因素。21.9%的用户认为自己贪便宜导致网购上当,排名第二位――但占比不到第一名的一半。

40.3%的网购用户在买到假货后,选择“忍了”。这一行为在所有买到假货后的处理方式中排名第一位。对假货进行投诉且成功获得退款的情况排名第二,占比约32.2%。而同样进行了投诉却没有成功获得补偿的用户,占比为16%。

四川省统计局2015年的四川3・15消费者权益日专项调查报告也显示,有40.1%的受访者在网购时遇到纠纷或产品质量问题时,选择“怕麻烦,忍气吞声算了”。而且在2013-2015最近3年,遇到消费问题选择积极维权的受访者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

这一数据并不应该被理解为网民的“天生善良”。据了解,其实很多用户曾经有过一些投诉或与网店店主沟通的经历,但因为“没有结果”,后来不得不选择“隐忍”这一消极态度――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拉黑这家店,以后不再来。

而隐忍的结果是,53%的网购用户认为假货现象正在变多,网购安全感下降;还有27.1%的用户认为假货现象无变化,一直如此。认为网购越来越安全、假货越来越少的用户仅占9.3%,不足1/10。同时,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商品质量难以保障”、“假冒、仿冒名牌商品多”、“存在虚假宣传承诺”是网购不安全的三大原因。

今年5-11月份,山东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将重拳整治网络市场乱象,严查未落实网店实名制、网上销售仿冒高知名度商标商品、不合格商品、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等违法失信行为。

据统计,2015年,山东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达35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和35%。伴随着网络市场的快速发展,网络交易中虚假宣传、假冒侵权、不正当竞争等问题也日益显现,网络购物成为消费者投诉的多发领域,网购类投诉逐年递增。

2015年,山东工商系统12315共受理网购投诉227件,同比大幅上升328.3%。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商家销售侵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夸大商品性能和品质宣传、不履行“七日无理由退货”和三包责任、不提供购货凭证、售后服务拖延推诿等方面。

3月10日,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茅在百度公司调研互联网企业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自身规范发展方面的情况时指出,互联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够,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虚假宣传、消费欺诈、假冒伪劣商品等。二是网络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存在着恶意竞争、无序竞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就会制约互联网经济未来的发展。

张茅表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是互联网企业的服务者、合作者,也是监管者。作为服务者,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希望互联网公司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作为合作者,希望互联网公司发挥技术优势,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网络交易监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作为监管者,希望互联网公司切实加强自律,与政府监管部门一道,共同营造诚信守约、放心安全的网络市场环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因为我国监管体系的特殊,即工商属地化管理让网购投诉受到很大局限,在监管层面上,对于投诉管理在过去十几年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在传统商业体系中,投诉人、被投诉人与监管机构在同一个行政辖区,监管的实施尚且还有取证困难的问题。如今,在电子商务中,不仅买卖双方,就算卖方的经营地,包括实际办公场所、货源生产地、仓储地、发货地、配送地等都有可能是分离的,位于不同行政辖区,甚至还可能是境内和境外,因而行政监管往往难以有效实施。

此外,目前对电子商务行使监管职能的部门有国家网信办、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商务部、发改委、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等20多个部门,在行使监管职能时,参照的标准也不统一,跨部门的合作监管机制运行也不顺畅。

网络消费仍有潜力可挖

未来要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网络消费仍有潜力可挖。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认为,从长远来看,在“双创”和“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对于实体经济的渗透使整个实体经济能够通过网络来实现,他对消费者的这种供给方面的能力,从而带动实体企业互联网化,或者是说带动实体企业更多地利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和手段,更好地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整个消费呈现出一个稳定的、持续的增长状态。

从线上和线下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之间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去年以来,线上线下并购非常火爆,像苏宁与阿里的相互持股、京东与永辉的战略合作,都表明线上与线下其实是彼此需要的。实体经济在整个消费当中还占有90%这样一个绝对的比重,因此在“互联网+”的带动下,实体经济真正转型升级才会为我们整个消费增长甚至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更加持续更加强大的动力。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服务消费将会爆发式增长,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比如文化影视、教育旅游、医疗健康、家居服务、汽车消费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来推进。

中国在经历了耐用品为主流消费趋势后,已升级为服务和娱乐性消费。成长起来的80后及90后逐步成为消费主力人群,以电影电视为主的娱乐性活动成为其主要消费行为。据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高达440亿元,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家已将文化创意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将有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市场环境对于投资文化影视产业来说是极大利好。

速途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报告》显示,2013年之前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每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下,2013年用户增长率仅有8.6%。2014年起用户规模增长率持续上涨,2015年达到9640万人,预计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将突破1.2亿,市场规模将达到1885.9亿元。

届时,传统教育机构的变革速度逐渐加快,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在线教育方式覆盖率快速提高,除了一些营利性机构或产品外,学校或一些官方教育机构,也将在互联网大潮下,加快进行线上教育的建设。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百度文库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的《2015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显示,互联网教育产品用户主要集中在19至24岁、25至34岁两个年龄段。这两个年龄段的用户总数占互联网教育产品用户总数的近七成。

同时,《白皮书》还了“互联网+教育”的六大发展趋势:基础教育领域用户引领学习互联网化大潮;教师借助互联网手段丰富教学;家长购买过互联网教育产品,消费金额两极分化;基础教育信息化向关注教育方式转变;“互联网+”对教育影响呈现出差异化特征;“互联网+”教育推动中小学课堂开放性。

中投顾问的《2016-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认为,民办在线教育市场投资机会有以下两个重要机会:一是在线教育逐步向二三线城市渗透。对比2013年和2015年的调研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在线教育用户占比相对下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占比增幅较小。二线城市将会成为下一个企业争夺的主要阵地。二是在线教育战场开始向移动端转移。目前在线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就统计来看,主战场仍在PC端。尤其是系统性课程的学习,用户更愿意放在PC端,通过某一整段的时间完成,这样的课程,移动端起到的作用是约课、零散知识点记忆、课后问题解答、社区提问等。但移动端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移动端现有势头较猛的如O2O、答疑、背单词等类别,但教学研究和新的课程内容重设,将会改变目前终端学习的现状。移动端会成为接下来的主要战场。

此外,智能电视正在成为客厅经济的关键入口,通过大屏幕电视进行在线教育也将是一个新渠道,具有PC和手机所不具备的优势。

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大众的旅游消费行为也已从传统旅游观光需求向更具有个性化的旅游度假需求转变;其次,国内交通设施的完善与城郊一体化的发展,远郊地区的旅游景区成为周末热门;第三,旅游与文化、体育的跨界融合将催生许多新兴业态。

第7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分院城市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惠春汉,曾经描述了这些外来工“新生代”的特征。他们已经和第一代外来工――他们的父兄一辈不一样了。

外来工的第二代,指的是第一代外来工的子女,他们尚未进入就业年龄。而“新生代”身上兼有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若干特点,却不完全一样,所以处在一种“一又二分之一的一代”断层中。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目前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总数为9千多万人,25岁以下所占的比例是4 5%。研究者们都对这几个数字表示怀疑。惠春汉估计,全国范围的外来务工人员总数已经达到了1.s亿,其中新生代外来工为1.2亿。

他们的父兄,大多数已经回乡,因为年龄大了,不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苛刻要求。留下的只是事业较为成功,成为个体户小老板等的很少一部分。

突然之间,“新生代”已经成为外来工中的主流。

没有挨过饿的一代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社会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顾众骏博士对新生代外来工的第一个定义就是:“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挨过饿!”

中国的农村改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就是“新生代”出生前后。此后中国农村已经解决了粮食问题,除了少数边远山区,温饱不再是个问题。这决定了新生代的成长经历中少了很多恐惧,包括饥饿――很多中国农民数千年都如影随形的恐惧。

顾众骏长期走访长江三角洲一带的各个工厂。他i兑,从外观上,能够一眼看出“新生代”和第一代的区别:“70年代以前出生的工人已经非常老气。人显得很老,穿着方面很朴素,非常节俭;年轻一代穿着时髦,和城里人已经完全看不出区别。只有当开口的时候,他们会有点怯生生、焦躁和不安,才和城里人有些不一样。”

1997年顾众骏刚到上海的时候,每个星期天各个邮局门口都是长龙,那是外来工在给家里寄钱。而现在,这样的长龙已经基本消失。顾众骏在调查中经常会问“新生代”,给家里寄钱吗?结论是:女孩可能还会几个月寄一点,男孩大都不寄钱。

不到十年,上海每个双休日出现在邮局门外的这一道风景线基本消失了。顾众骏认为这一点和饥饿有关。第一代外来工省吃俭用,“他们每个月必须寄钱回家。因为弟弟读书的钱,家里吃饭、买种子、农药和交农业税的钱都是他们寄回去的。现在的外来工已经没有这样的压力了。”顾众骏说。

对于第一代外来工,进城的工作虽然很累,但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本来就是很累的,因为能够忍受,所以他们也认了。而今天,对于太脏太累太危险的工作,外来工不再像第一代那样能够无条件地全盘接受。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分院城市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惠春汉,曾在2000年在杭州、深圳和温州进行过一次对“新生代”的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5份。其调查报告发表在2006年的《上海社科学刊》上。惠春汉对前去采访他的记者说:“新生代基本都是从学校出来的,家庭条件也好了很多,家里只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的不在少数。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人的工作耐心不如第一代,选择性更强,吃苦能力差一些。很多老板都抱怨:现在的工人难管理,动不动就跳槽。而且新生代希望边工作边学习,掌握一些技能。这就决定了工作时间不能过长,不能无限制加班。”

所谓的吃苦能力差,是由于廉价劳动力的底线在提高,而且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缓慢,但却很现实地在提升。

惠春汉认为,2005年被媒体炒得很热的“民工荒”问题,就与这种被缓慢提升的“底线”有极大的关系。

“其实,第一代外来工已经消失在历史中了,以后的农民工都会是这样,有更多的要求,人力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惠春汉总结道。

争取成为城市“新生代”

香港中文大学的―位长期从事针对赴港打工者研究的博士对于对记者说,他和新生代打交道时,最尴尬的一次,是一位打工妹给他发了彩信,博士的手机款式很旧,无法接收。于是他注意观察了外来工的手机,发现普及率超过70%,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彩屏和弦。

“虽然他们的手机大都牌子比较差,以一千多块钱的为主,不过比我这个绝对是强得多。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手机很容易厌倦,更新起来肯定要超过你和我!”博士笑谈说。

1O月27日,在上海浦东新区,记者参加一次为外来工普及交通法规而举行的文艺演出,亲眼看到很多外来工在观看演出时,频频拿出手机拍照。

“其实外来工大都住在工厂的宿舍里,交际范围并不是很大,按理说,他们几乎没有必要使用手机。而事实上,他们差不多是人手一个。”顾众骏对这一点也颇有了解,他曾经作过一项比较,发现外来工“新生代”中手机的普及率,和大学校园中的手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博士还发现,在外来工聚集的地方,各个网吧的生意都火爆。几乎所有的“新生代”外来工都有QQ号,甚至不止一个,视频、音频聊天等等都玩得纯熟无比。

虽然不给家里寄钱,“新生代”大都也都过上了“月光族”的生活。记者问钱用到哪里去了,回答都是“不知道,这里什么东西都贵,钱不够用的。”几位“新生代”都告诉和他们聊天的记者,他们下班后的生活主要是逛街、看电视和看报纸杂志。

“钱根本不够花,工资太低。”几乎是困扰所有外来工“新生代”的最大问题。虽然他们已经没有了来自家乡的压力,钱主要是用在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上。

顾众骏就职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社会学研究所附近,就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工业园区,研究所内设有图书阅览室、电脑和英语的进修班,专为外来工服务,当然也收取适当的费用。同样让人感到高兴的是,每天晚上来研究所看书的外来工“新生代”络绎不绝。“学一点东西总是好的。”在课堂上,一位打工妹对记者这样说。

无法回到农村当“农民”

对于外来工“新生代”而言,“农民”、“农村”只是一个被强制打上的烙印,和自己的经历无关,他们走出学校,很快便来到了城市里的年轻人中。所以,他们是回不去的“农民工”,不甘于、也无法“回去”的“农民工”。

惠春汉认为:“第一代似乎还是认命了,觉得城乡差异是无法改变的。‘新生代’已经开始意识到,这套体制是不合理的,社会对我们是不公的。他们的公平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都比第一代强。这是一种很明显的差别,同样也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顾众骏曾经访问过一对来自贵州的姐妹,其父母一个残疾_个癫痫。她们在家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年收入不到500元。在来上海之前,她们从来没有去过县城。顾众骏问:还想回去吗?她们说,打死也不想回老家了。顾众骏又问:你们现在

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回答是能攒点钱,把爸妈接出来,看能不能治好爸妈的病,但是要是让她们再回农村,她们坚决不答应。

顾众骏认为,对于绝大多数“新生代”外来工而言,不是愿不愿意留在城市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就无法再回到农村去了。

回不去的原因,是因为对家乡已经不习惯了。“没有电视、卫生设备差、娱乐设施都不一样,朋友圈子也没有了。”很多外来工已经好几年连过春节都不回家。在他们看来,自己生活的根基,本来就不应该在农村,几乎很少人有农业生产的技能。在城市待上几年,农村的生活让他们完全不适应。有观察者说,外来工的生活习惯被彻底改变,大概只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其实他们生活的根基也不在城市里。

中专毕业后,就从湖北荆州老家来上海打工的罗小明(音)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并不感觉这里是我的家。我们很少和这里的人打交道,主要的圈子就是外来工之间。即使是买东西,我也会去大一点的超市,付钱的时候不用说话。”

罗小明说,他感觉在少数的接触中,普通市民对外来工的歧视正在逐渐消除。“以前他们都叫我们‘乡下人’、‘乡下妹’,现在这个词已经很少有人用了。”

让他们难受的是,城市人、还有某些政府官员的歧视、甚至是敌视的态度。

去年秋天,来自江西的打工仔涂光明到杭州湖东区劳动仲裁委员会,要求协助解决他和工厂的劳动纠纷。一进门,他就看到四五条大汉瞪着他,像要吃了他的那种眼神。问了几句之后,一位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问:“你们江西这种事情怎么解决?”

涂光明说:“江西怎么了?我这是在浙江杭州。”

大汉们马上围上来,几个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骂道:“你是不是来闹事的?”

涂光明大喊道:“我不是来闹事的,我是来找政府伸冤的。你们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处理问题。”对方这才放开他。

时至今日,涂光明提请的诉讼还没有开庭。事后涂光明仍感困惑,他不解地问记者:“国家公务员,这些是我们出苦力养活的人,怎么能这样给我们力、事?”

“那你还愿意待下去?”记者问。

“我不见得天天和他们打交道。经济、环境、机遇这些方面的考虑更多吧。”涂光明回答说。

不仅只是政策壁垒的障碍

“新生代”外来工的研究者和外来工服务志愿者们都认为,政策壁垒的打开,是个“非不能也,乃不为也”的伪问题。顾众骏提供的数字,上海市2005年财政收入8700多亿元,3600多亿元用于上海本地,即多万本地人口。而这8700多亿元中,60%以上来自工业,也就是说,外来工的贡献不可抹煞,加上服务业等,取自外来工的至少有80%,却没有一分钱财政预算是直接用于800万之众的外来工。

“只要拿出lO个亿,就能解决100万外来工子弟的义务教育问题。你平摊下去,每个学生得到1000元的补助,还能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事实上800万外来工的孩子根本不到100万。谁说没钱我就想跟他去理论!”顾众骏边说边拍桌子,情绪显得有些激动,“如果再拿出20个亿,在所有的工业区建廉租房,就可以解决所有外来工的团聚问题。我在上海看到有6对夫妻住一间房间的。这是标准的为富不仁!”

目前,上海最便宜的商品房,只需每平米2000元多一点。打开政策壁垒,允许外来工购房的话,一对省吃俭用的外来工只要一两年就能交上首付,然后慢慢还贷。但事实上这些对于外来工只是一个梦。

惠春汉告诉记者,南京曾经出台―个政策,允许在南京及“一市四县”居住满七年的外来工申请蓝印户口。

“但这几乎是做不到的,比如要提供连续7年的暂住证。谁能拿得出来?”惠春汉说起这件事像在讲一个不太幽默的笑话。

上海浦东新区一位负责政法工作的领导对记者说,各地政府对于新生代外来工采取的依然是歧视态度,甚至当作―种麻烦和人渣去对待。他曾经在会上听―位领导说,要把所有收垃圾的全部赶出浦东。

“我当时就想,他们是人还是牛马?能赶出去?那你来收垃圾吗?”这位领导在日程的观察中发现,自己身边那些能把外来工当作平等公民的公务员,不足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