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22:4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构建“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背景
1.面对知识发展和科技活动的全球化,学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速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
2.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严重禁锢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发展,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受到压制。
3.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家庭、个性、知识、经验、能力以及思维的特点等各不相同,统一的授课导致他们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厌学倾向。
学生只有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才能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 对“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
语文课堂“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的模式注重教师创设情境,并组织、引导、点拨学生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的探索和交流,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这种学习模式都突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特点。
三、“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程序
基于对 “课内外一体化”自主学习模式的概念及其特征的认识,下面我以《揠苗助长》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这一模式的教学程序。
(一)课前——抓住课文重难点,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根据这一课的重难点,我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如,田里的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理解重点词句:“揠苗助长”“精疲力竭”“焦急地转来转去”等。学生根据提示预习课文。
(二)课中——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1.鼓励质疑,自主研读。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诱发学生疑。在阅读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学习。如教学《揠苗助长》的最后一段时,在学生读后,我便提示:“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话音刚落,有个学生便站起来提问:“为什么农夫这么勤劳,最后它种的禾苗都枯死了?”我及时表扬他敢于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默读课文。随后,便有学生说:“我们学了科学课上的《植物的成长》一课,我知道了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分。农夫把禾苗拔起来了,禾苗喝不到水了,当然就会枯死了。”显然,这位同学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这种教学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的开始,以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归宿,充分体现学生探究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多读感悟,自主品读。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就要让学生对词语揣摩比较,联系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如,教学《揠苗助长》的第一自然段时,为了指导学生读出农夫的着急,我在重点指导“他在田里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它们长。’”时,让学生读——评——读后,他们能较快地悟出“焦急地”应读得重、快些,才能体现出农夫的“急”。但他们还没有体会到“自言自语地说”的神态。于是我启发说:“你们已经读出了农夫的急,可‘自言自语地说’又该怎样读呢?”在我稍作提示后,有个学生在读到“我得想办法帮它们长”时,稍微放慢了语速,又像在凝神思索。我想他已经完全领悟到了“自言自语”之意,于是让他上讲台表演读。
就这样,学生们读课到了“眼到”、“口到”和“心到”。只有用心感受课文的感情,才能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3.放飞个性,自主评价。个性化的评价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促使学生全力投入学习,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朗读“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时,有的学生说,这句应该读得快些,因为这部分写农夫很着急;也有的学生说这句应该读慢些,因为农夫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长得慢,读也跟着慢些才好。我认为他们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便表扬他们说:“你们都经过了认真地思考,说得都有道理。老师很欣赏你们。”
4.创设情境,自主悟读。学习这则寓言,在揭示寓意、升华主题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创设了农夫(教师)与儿子(学生)的对话情境,让学生明白:农夫想让禾苗长大的想法是对的,但把禾苗拔高的做法却不对。最后,教师总结:“浇水”“施肥”“除草”,还有“慢慢地等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就是禾苗生长的规律。不仅是种禾苗,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如果违反规律,就会把事情弄糟。这就是《揠苗助长》告诉我们的道理。
【关键词】儿童文化;游戏;渗透;发现;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68-01
每个儿童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教师应了解儿童文化的特点,以平等、欣赏的态度接纳儿童文化,保护儿童文化的独立性及其存在的权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儿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对守卫的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看守人。” 因此,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努力在儿童文化的视野下,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教学行动来诠释:教师可以“优雅地教”,儿童应是“慢慢地学”。那么,小学数学如何做到“优雅地教,慢慢地学”呢?经过大量的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容地教,点滴地学,着眼“耐烦”。一要动脑而不动恼,临事沉着,在处理儿童的问题时不情绪化,尽量避免因发脾气而造成“反教育”;二要求好但不急切,能欣赏课堂的细节,能体验儿童的甘苦,充分利用“期待效应”,引导儿童展现各自的潜能;三要积极但不冒进,不因贪功而揠苗助长,也不把“好学生”或好成绩作为炫耀自己教学水平的资本。于是,点点滴滴,终能汇成小溪、大海。
2.活动地教,体验地学,着眼“赋闲”。一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开展有效的体验学习,让儿童考察之、经历之、感受之,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二要从具体形象慢慢进入抽象概括、规律提炼,进而实现“操作层”与“符号层”的自由转换;三要引导儿童多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获得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等种种内在精神活动,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激活,使之成为一种“完整有效的心智活动”。
3.发现地教,探究地学,着眼“留白”。一要给儿童自由探究的空间和自由摸索的时间,引领他们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建构,在建构中发展;二要引导儿童拓宽视野,跳出课本学数学,跳出课堂学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三要给儿童自由发挥的舞台和自由展示的天地,让他们在开放的探究与发现活动中,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获得“智力或美学上的满足”。
4.渗透地教,归纳地学,着眼“绵延”。渗透是在儿童无意识的情况下,教师结合当前学习活动的内容,有意识地逐渐进入、润物无声的一种教学策略。归纳是人类从古到今普遍采用的从多种多样的经验中识别出普遍性规则或模式、从特殊到一般的高度智慧的学习策略。渗透教学与归纳学习,要求我们充分研究整个小学数学课程体系,从儿童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活背景出发,科学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过程调控,以做到前有孕伏、中有渗透、后有拓展,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游戏地教,玩耍地学,着眼“悬疑”。一要努力克服现行数学教育轻慢儿童好玩天性的弊端,引导儿童在玩中学,在玩中探,在玩中思,在玩中总结;二要精心设计和选择与课标及数学教材相匹配的数学游戏题材,让儿童好奇、惊讶、疑惑、探寻直至大悟、兴奋;三要让数学游戏与探究富有挑战性、层次性,让儿童欲罢不能,逐步进阶,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实质性的成长与进步。
总之,师生心慢下来,行动才能快起来,对自己心中所有求解的疑问要有耐心,并且要试着去爱这些问题……如此,你会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在未来的日子里迈向答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
【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三维目标;融合
基础教育新一轮化学课程的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衔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的桥梁,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确定的三个维度的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传统教学“双基目标”即最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STS(科学、技术、社会)内容,要求学生通过了解化学与社会、科技、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分析有关社会和技术的简单化学问题。同时这些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由近及远”,让学生从他们熟悉的身边物质和化学现象开始学习化学,以便减少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兴趣,也便于他们“学用结合”。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一个崭新的维度,既包括化学学科方面的认知过程和方法,又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活动,并且适当拓展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到认知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过程和方法,它们的实现依赖于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和展开,而这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无法实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既有对待自然、物质和科学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有对社会和自身发展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态度是带有情感成分的行为倾向,价值观是情感发展的结果,反映着情感的发展水平,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但有利于学生达到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三维目标,不但突出了基础性、发展性、时代性和针对性,而且注意了基础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全面性与针对性的统一以及时代性和继承性的统一。应注意到,“三维目标 ”是一个整体,不是割裂的、独立的3个方面,而是相互依存的。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对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进程,通过实践活动中的切实体验、感受、思考而潜移默化地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现代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的分析和研究,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最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教学设计中“三维目标”的确定与实施应注意化学知识、概念、技能形成 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注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差异性;注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不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那么,在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怎样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统一呢?
1.转变观念理清内涵理清关系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化学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主的现状,而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倾向。教师应切实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先进理念。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既重视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又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训练,不能顾此失彼。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理清3者之间的关系,明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的价值取向,而不单纯是一种教学评价要求。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时,要对各方面教学目标进行融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教与学的发展。
例如“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可设计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使用燃料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以酸雨危害的实验探究,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收集有关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使用燃料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新燃料的选择,探索今后燃料的发展方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及环保意识、能源意识。
2.确立恰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发展探究能力和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3〕。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应根据基础教育自身特点和时展的特色及学科特点,确定那些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依据课程标准重新界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概念,要把握好课程所处位置及其与前后内容的关系,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切忌“揠苗助长”、目标过高,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实施,都应当把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助手和合作者。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例如“空气”的教学设计思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所熟悉的空气的物理性质,然后 要求学生用生活实例或简单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接下来通过人类的生存引入氧气含量的问题,并在简单介绍拉瓦锡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引导学生归纳出几种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并分别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经历过程强化体验促进三维目标的融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更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又是伴随于知识技能的掌握过程之中,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就要加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如果没有过程的体验,知识与技能将停留于记忆性层面,学生很难有对方法的感知,更难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悟。化学课程中的体验可以是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或社会实践,也可以是观看教师演示实验或观看录像资料,也可以是过去储存的经历的唤醒和激活。总之,教师要适时地抓住学生的即时体验和课外体验,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认识即引导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会方法,培养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将三维目标的统一落实到位。例如,结合“水的净化”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结合“化石燃料燃烧”对学生进行环境污染保护的教育;结合“二氧化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的教育等,显然,许多化学知识的学习同时伴随着情感的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4.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要构建有特色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综合运用“档案袋评定”、“成长记录评定”、纸笔测验,教师点评、学生的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4〕。这样的评价体系是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的,有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例如,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在我们实验为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需在收集2集气瓶二氧化碳(瓶体积100m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cm3 )。根据题意,请完成下列问题:(1)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2)使用纯度为90%的石灰石是多少,(3)在实验中若用计算出的石灰石质量,是否能收集到2瓶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什么?(4)你能否对这道题进行改编?
要求:10min完成此题,5min交流,交流后按下列标准评分。
评价:完成第(1)问为基本合格,完成第(2)问为合格,完成第(3)问为良好,完成第(4)问为优秀。
任务布置后,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给自己找到了目标。并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到了自己选定的目标。这种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增强了自信,促进了学生在原有知识、能力基础上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融合。
总之,要使“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我们广大化学教师应认真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化学新课程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自觉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以及化学课程的实施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逐步实现三维目标的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7
[2] 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9
[3]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36
“备学生”前要做好六个了解。一是了解班级基本状况。二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对学生各种情况要详加了解,作为备课依据,以便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三是了解学生学习基础。除了班级整体基础和个人学习基础,还要了解班级中优中差生所占比例。四是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五是了解学生个性品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以利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六是了解学生动态变化。如学习进退、作业完成的变化,组织纪律、兴趣爱好的变化,同学之间纷争、矛盾和受到表扬、批评后的变化等。
“备学生”要遵守三大原则,即尊重学生,搭好“梯子”和留有余地。首先把学生当做平等自主的人,尊重他们。小学生若主动对老师说悄悄话,教育才算真正成功。其次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梯子”, 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学的有效推进。备课时充分考虑给学生搭“成功阶梯”,强化学生直面学习与生活的态度,正确面对失败与成功,唤醒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治、自我完善的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作,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是备课时要留有余地,给学生自主拓展的发展空间。
在做好这些后,我才真正进入备课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没完全养成,所以我在备课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首先是把握好师生关系,备好全体学生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判者,是学生中平等的一员;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备全体学生就是要从备课理念上打破传统的“一刀切”教学观。
在备课中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充分交流思想感情,做到“平等对话”,不搞“一言堂”、“唯我独尊”和“强加意识”。为此,我这样达此目的:或回顾上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或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或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或有目的地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交谈。只有对学生有了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是处理好教材运用,备好教学过程
备教学过程要注意两个关键:一是备好学生知识基础,二是备好学生问题意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材料,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在备课时,一要考虑学生是否熟悉教材内容,在学习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遇到过,做到该讲则讲,不用讲则少讲,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起学习兴趣;二要考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确定好每堂课的讲解进度和难度,设计好学生对教材掌握的三个层次――优生达到的创新层次,后进生达到的基础层次,差生理解的个别片断;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其他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面,体会各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为避免“揠苗助长”,或遇到接新班或教科书版本更换时,在备课前,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前一年的教科书及教学目标。特别是“幼小衔接”上,一些教师把一年级新生当作一张“白纸”。其实,早期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启蒙教育已给他们打上了“底色”,他们的数学已有了一定基础。一些老师却在全班实施“零起点”教育,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学一年级就有厌学的学生了。
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新课程教学评价所关注的焦点。教师要转变传统备课方式,推陈出新,根据课程内容、学生需要大胆设计问题教学,以“问题”引领教学。由于现在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教师备课时要尽量考虑周到;同时运用好教学机智,对学生的肤浅回答做延缓评价,或采取冷处理,在下次教学时利用前馈,化错为利,防患于未然。
第三是注意选择教学方法,备好学习情绪
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的方式方法,进展快慢,完成程度以及与师生的配合程度等,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尽量发挥学生优点而克服其弱点。我们要准确定位学生现在需要什么,能学会什么,怎样才能学会,才能加强教学针对性和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与随意性。只有让学生喜欢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积极情绪,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如我这样教一年级的一道文字应用题:小明昨天做了5道题,今天做了同样多的题,两天一共做了多少道题?一年级学生对“同样多”不理解,做题时面露难色。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请五个学生来唱歌,同时请五个学生伴舞,然后引导学生用“同样多”编应用题。这个充满情趣的设计使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解题思路。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并接受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的优势,培养他们成为不同层次、规格的有用人才。是否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否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否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怎样发挥他们的优势?等等问题,都是在备课时要考虑到的。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
第四是考虑教学效果达成,备好学生能力
只有充分掌握学情,即学生的“起跳”基点,分类推进,才能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在备课中要以平常教学、作业反馈、检测、访谈及观察等为依据,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才能使学生摘到你为他们设计的“桃子”。以低年级“数学学科创新能力”为例,制定的目标应是学生能按教师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维,随学随用数学概念解题,能想出有直接联系的知识,掌握三步以内的思考过程。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97-01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若采用素质教育的高效教学模式,定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模式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1.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在英语学习方面困难较大的学生,其主要困难是由兴趣、信心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足够的兴趣和信息,就不会有一个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自然有困难。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一节课的教案应该有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时间性和创造性地活动;还应该由个体活雍徒换セ疃。此外,听、说、读、写应该有主有次,互为支撑和发展。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下课的时候都能说:“上了今天的课,我觉得有很大的收获。”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多用欣赏教学法,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使他们树立信心。在课下,老师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让学生盲目学习,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习英语。要让他们明白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步登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不能揠苗助长。
2.教师提高综合素质,进行全英授课
由于新课程越来越走向综合化,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目前教师基本上是分科培养出来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综合素质欠缺的老师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新形势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决不能停留在教书的框架里,要树立与人的观念,从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来提高自己。首先要有较高的人品修养,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敬业精神。其次是专业素质。作为一名外语教师,除了对语音、词汇、语法有良好的掌握和具备精湛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外,还应掌握一些领域的知识。因为学生有“向师性”,他们常常把求职的欲望寄托在老师身上。当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与传统思想发生冲突,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引导他们去改变片面甚至错误的观念,试想没有共同语言和广博的知识是无法奏效的。
3.增加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平时英语教学的各项活动中要以课程标准作为核心,以各章节教学设计作为依据,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知识,参加更多的实际训练,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能力的提高需要增加学生的训练量,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巩固已学知识,并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扩展衍生。特别是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上,教师要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更多的英语固定句型,让其达到脱口而出的水平。此外,让学生多开口训练,大胆地开口说出来,不要怕说错。在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把握最佳的时机来教导学生,从而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习到一定的知识。比如在开展Free talk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平等、愉快的活动氛围,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敏捷性。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英国文化背景的知识,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和评价世界,并正确地使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比如一个很简单的的一句"That's all right."可以在几种环境下使用,表达的意思也有很大的不同。在别人向你致谢时可以说,在别人向你道歉的时候也可以说。让学生练习类似的简单对话,既能够培养他们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又能够锻炼其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4.精心设计作业,使作业布置合理化
昆山市居大陆百强县之首,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系国家级重点开发区,需要塑造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形象。而我校又是昆山经济开发区着意打造的教育改革示范学校,拥有全市最先进的硬件设施,并不断充实师资力量。学校发展亟须以“真”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以“致真”的理念,积极引领学校生本化课程建设,为地区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致真”理念的内涵与价值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些至理名言,都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求真。
(一)“致真”理念的内涵
致真,“致”,达到。“真”,既是真实、真知、真理,是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人的正确认知;又是真诚、本真、天真,是人的高尚操守和优秀品性。“致真”,就是立德树人,启智求真,努力到达“真”的境界。
“致真”理念的基本内涵是,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建立真诚人际关系,保持真实人格品性,树立求真的人生态度,修养敬畏真知的虔诚心理,培育探求真理的实践精神,建设说真话,做真事,求真知,讲真效,做真人的优秀校风。
(二)“致真”理念的价值
1.以致真理念整合学校工作,可以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真”特色。通过探索并遵循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以高屋建瓴的核心文化,从价值观、理念的最高层面上,引领学校全局性工作,把教育教学、教育改革、特色创造等多方面工作融为一体,可以努力展开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建设说真话、做真事、求真知、讲真效、做真人的优秀校风。
2.以致真理念激发教师主体性,可以引领教师作为学校的“真”主人。致真理念包容性强,涵盖面广,教师可以广泛参与。因其内容核心在于立德树人,启智求真,合乎教育规律,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校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教师能够在实践中直观自我的创造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主体性和主人公意识。
3.以致真理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可以引领学生成为积极发展的“真”主体。努力继承千百年来中国立德树人、启智求真的优秀教育传统,勇于革除当今教育背离自身规律的种种虚假行为,深入探求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定教,以学研教,以学改教,以学评教,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生活,从而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致真”理念下生本化课程建设
生本化课程建设,主要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经验为教学的基本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实施的根本目标,力求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研教,以学改教,以学评教。
1.开展学科建设,为生本化课程建设夯实基础。开展学科建设,引导教师以阅读为基础工程,以课堂为基本平台,以反思为必要条件,以改进为自觉追求,积极修炼真才实学,打造学科团队,培育学科精神,培养课程意识,为学校生本化课程建设奠定基础。基本要求是如下。
真诚为师,真情从教。要求教师关爱学生,团结同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我提升,不断探索学科教学的本质,追求学科教学的真谛。以对教育的忠诚和挚爱,孕育教育的智慧,建筑精神的家园。
脚踏实地,不断进步。要求教师认识自我,扬长补短,日有所学,日有所教,日有所思,日有所得,日有更新,日有进步。深入研究学生,谙熟W生心理,了解具体学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既教学会,又教会学,确保学生课课有得,天天向上。
积极储备,扎实锤炼。要求教师广闻博览,丰富阅历,为教学创造广阔的知识背景。熟悉教育学、心理学,懂得教育的普遍原理和儿童心理的规律。勤奋阅读,追求深厚的学科专业文化知识和理论修养,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与反思中,获得真体验、真感悟,将书本知识、他人经验,锤炼融合为自己的真知灼见,不断提高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和教学艺术。
为此,我校组织了丰富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例如,为了培养教师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把握学科的课程能力,我们组织教师展开了真效课堂评价研究。其中方式之一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表”二级指标,逐项细化为若干项三级指标,这实质就是将课程目标内容的具体化。这既是促进教师对宏观的课程目标内涵的深入解读,又是引导教师将课程目标教学化,也就在解读教材、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能够具体落实。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一级指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项,“教学设计”又包括“掌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具体明确”“ 教材处理得当”“ 教案设计完整合理”四项二级指标。如果说,这项二级指标就算勉强可用于对教师教学设计印象性评价,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指导却是很空泛的。语文组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将阅读教学中“教材处理得当”细化为如下。
(1)透彻解读文本,包括文本的自身意义、作者意义、读者意义;
(2)教学角度的二度解读,读出编者意义(编撰意图),读出学生意义(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
(3)合宜教学内容的选择,包括文本体式特点、文本思想特点、文本艺术特色、具体学情;
(4)教学训练点的落实,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意、读写结合等;
(5)文本教学线索的寻找,挖掘可以链接若干语言点的文本线索。
这一细化条目,表明教师体会到了文本解读多重视角、多重意义,体会到了文本解读多层目标和要求,这就可能使语文“真效”教学有了前提性保证。
2.构建真效课堂,建设自主性生本化学科课程。真效,即真实,有效。“真实”是“有效”的前提条件,“有效”是“真实”的必然结果。真效课堂追求“三效”,一是追求真效果,确保知识有收获,能力有发展;二是追求真效率,力求用时相对少,负担相对轻;三是追求真效益,引导学生学中得方法,思中生兴趣,悟中长智慧。基本原则是:
真诚关怀,真心育人。主要是教学切合学情,以学定教,因势利导,呵护天真的心灵,涵养率真的情怀,培养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性的完善与圆满。
去伪存真,返璞归真。主要是教学目标适当,内容合宜,过程简明,手段简朴,精讲深思,当堂训练,夯实双基,不为应试而学生自能应试。
追求真理,获取真知。主要是教学过程,以疑为主轴,思为核心,掌握方法,领悟规律,提升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围绕“真效”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例如,为了紧扣“学”字做文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编撰了《学会学习》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指导学生在各门功课的学习实践中,结合具体学习内容,探求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方法的借鉴、实践、总结、创新,变教师随意零散地传授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系统探究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情,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活化学习内容,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老师们探索生活化数学教学策略,开发了《数学与生活》校本课程。如王程成老师在教学七年级“用方程解决问题”这一课时,正好我校组织学生外出社会实践需要租车,在租车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各班学生人数在53人左右,而所租车辆只有48座,就存在每班要分一部分同学坐另外的车辆,也就意味着要多租车,或者租大一点的55座车辆,但每辆车费用也贵很多,就存在一个浪费的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初一年级要出去春游,联系车子的情况是这样的:每辆面包车可乘20人,车费200元,每辆大客车可乘30人,车费240元,共有170人,问怎样乘车经济?”《数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实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原来,数学是那样的具体可感,那样近在身边。
在追求“真效”课堂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根据学生的特长施教。例如,小学部创建了书法、美术、机器人、航模等若干社团,力求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五(2)的吕XX,曾经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学校因势利导,让他参加了机器人活动,半年后他参加“第八届华东地区青少年机器人联赛暨泛太平洋VEX机器人锦标赛选拔赛”一举夺冠,并将于2016年12月1日参加广东亚洲锦标赛。让老师们感到惊喜的是,该生文化成绩也意外优秀起来,其中原因,他自己深有感触地说过:“我从玩机器人活动中,活跃了思维,还学会了规划学习。”
3.彰显真诚沟通,建设体验性生本化德育课程。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确立儿童立场,俯下身子,与学生真诚沟通,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呵护学生心理健康。通过多种系列性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精神,提升学生人生境界,建设体验性德育课程。基本策略是:
真心实意,真诚沟通。就是真心关爱学生,真诚教导学生,彼此尊重,相互信任,建立民主、和谐、坦诚、友好的师生关系。
以人感人,以事动人。就是努力通过多主题系列实践活动,以古今中外的真人实事,启迪学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说真话,抒真情,讲真理,修养本真的操守,保持天真的品性,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
实践体验,求索真谛。就是引导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古代圣贤的遗风余思,当今明哲的远见卓识,世界万物的奇光异彩中,求索人生真谛,追求事物真理,汲取真知,发展智性,涵养情性,促进智慧明达,提高价值判断能力。
我们坚决摒弃德育中空洞的说教,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长智慧,明辨是非,通晓事理。例如。本学期,我们在八年级开展了八个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包括热爱祖国、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顽强拼搏、刻苦钻研、崇尚艺术。如陈莹莹老师在初二(2)班上了一堂“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展示课课。在此之前,班级里每个学生都需收集诚信故事,以及有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并撰写自己对于“诚信”的感悟。W生搜集了“言必信,信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几十则名言,还收集了“孟母教子”“商鞅立木”“季札挂剑”等上百则故事。学生周君妍说:“诚信是做人之本。诚信就像阳光,照耀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诚信就像秩序,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没有诚信,社会将陷入混乱;如果没有诚信,人生将深陷痛苦。”而“谎言,就像一个雪球,你埋下一粒谎言之种,为此要再付出许多心血去圆谎;雪球越滚越大,你就会生活在疲于应付的痛苦之中”。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了心灵的自我发展,主动发展。
再如,小学部“习惯养成”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需求,总结提炼出12个主题,开展“一月一主题”的习惯养成活动。包括理想、节约、公益、环保、劳动、才艺、交往、阅读、规则、爱国、感恩、毅力。通过“一月一个主题”的习惯养成活动,强化了德育的实效性。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逐渐彰显出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如徐静老师在六(1)班上了一节“感恩”主题的诵读观摩课。《感恩老师》这一文章深深感染了学生,在交流感悟时,学生杨依静说:“老师是广阔的天空,用他宽广的胸怀包容着我们的任性。”原来,该生曾在三年级的时候因为顽皮时常闯祸,有次不小心用剪刀弄伤了同桌的耳朵,吓得他都说不出话,班主任在第一时间选择将受伤的学生送到医院而不是对他严加责备。过后,班主任语重心长的启发使他懂得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小任性,可能会酿成大祸。感恩是一种善行,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的大智慧。让学生在阅读中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营造“真”的环境氛围,建设熏陶性环境课程。精心打造校园的一物一景,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求真,致真,积极营造“真”氛围,建设熏陶性环境课程。具体做法:
一是立足“求真,致真”核心价值观,设计连廊大墙文化。
二是围绕“教师修炼真才实学”的学科建设,设计走廊立柱文化。
三是结合“真效课堂构建”等主题,设计教育空间文化。
四是依据“真诚沟通”心理健康教育和“智慧学习”的内容,设计教室文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主体 个性发展 教师角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参与,才是发展自我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发起学生的进取精神,才能发挥学生学习上的最大潜能。而这一切,都要靠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引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做好学生主体,在发挥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应该担任怎样的角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
教师真正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置于首位,了解学生的能力及对课堂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学生才会在思考和探索中,完成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才能在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课堂贴近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如在散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问法:“你觉得这段文字美不美?美在哪里?”这种问法看似两个问题,其实教师在问的时候已经默认第一个问题是肯定的答案,而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这种答案也是心领神会的,会顺从地依据教师的思路认为它美,并就美在什么地方侃侃而谈,教师内心也充满愉悦。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多么和谐啊,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啦。可是,倘若这个课堂存在一两个不那么和谐的声音:“我认为它不美”,接着也许也会阐述出一两个理由,往往那些理由听起来还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甚至还会获得部分学生的附和。这个时候,教师也许会在心里埋怨这些学生打乱自己备课时的思路,搅乱了课堂的秩序。
这是学生的问题吗?其实,这个看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并不是真正地尊重学生的认知。教师设计好了课堂活动步骤,设计好了问题,预备了答案,要学生按预先设计的路子,亦步亦趋,非达到教师的目的不可,学生有什么主动性呢?教师还是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其实,学生对问题,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即使是错误的,这也是可贵的。教师人为地剥夺学生思考的能力,或者犯错的能力,这无异于揠苗助长。久而久之,学生只学会对教师的迎合,缺乏思考精神,更不用说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了。
二.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教师注重互动和引导
在上述散文课堂教学中,就存在另一种情况。教师就不敢将课堂的计划搞得过于具体,很怕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权。教师往往提出一个涵盖全文或一部分文字的问题,如:“这段文字美在哪里?”教师让学生看书后小组讨论,课堂发言。在学生发言时老师随时点评。往往学生说的,教师都加以积极肯定地建议,哪怕学生回答有失误之处,也不轻易做出否定。于是课堂上学生踊跃举手,热闹非凡。这有时会形成一个误解,误以为既然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老师不过跟着说说,因此备课无需多细,无需多深入,这就叫以学生为主体。从形式看,这确实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可老师的作用在哪里?如果就是这样像主持讨论会,何需专业的语文老师呢?这种貌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虽然看似热闹,也是不可取的。尽管学生对课文可能有很好理解,有时他们也能有超常的创见,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理解一般停留在表层,甚至比较幼稚。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教师的参与和引导。如果教师对教材缺乏较深入的研究,跟学生处在差不多同一的水平面上。教师在课堂上的功能就被削减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无法体现,学生的思考也就无法向纵深发展了,那么学生的能力也就难以提高了。如果这样,即便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讨论,又能有什么价值呢?
所以,教师不敢将课堂的计划搞得具体,怕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权的顾虑是不必要的,课堂总的活动步骤肯定是要的,问题的设计也是必需的,当然答案也是要有的。只是教师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所设计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而不是僵硬死板地填字格。比如在执教《记承天寺夜游》时,教师可以尝试用这几个问题贯穿全文:“一个深秋的夜晚,苏轼为什么会想到夜游?”“看到如此美的月色,苏轼有什么反映?”“如此美的月色,若有人能共享,更是一件乐事,但苏轼为何会单想到与张怀民一同夜游呢?”“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夜游时,看到怎样的景致呢?”“跟随音乐细细品位这18个字的景致带给你的是怎样一幅画面?”“说说东坡所写之景表现了他当时怎样的心境?”“那么,苏轼本人当时又有怎样的感慨呢?”“回头看课文短短84字,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拥有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这八个问题,虽显青涩,但基本是遵循苏轼写这篇文章的思路而问的,问题间基本做到环环相扣,努力地把文章的脉络在问题之中梳理清楚,学生也能循着问题了解和感受苏轼当年在承天寺的清明月光之下,一番不动声色却又内蕴无限的心理历程了。学生可以顺着问题思路进行深入思考,这样就更形象深刻地理解了文意,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三.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教师协调整体和个体的关系
学生和老师交流,首先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更关注“你们”,即一个班级的群体。在一群整齐划一的声音中,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而往往这种声音是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的。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学生的每一点思考、每一个疑问,而课堂,往往因为这些思考而更加活跃,学生的整体思考也会因为某个学生的观点而逐渐深入,迸发出预期所没有的精彩。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而每一次思考都可能是学生成长的拐点。尊重每个学生的声音,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育才可能培养出有丰富的情感、成熟的心智、张扬的个性的人。如果人云亦云,只追求整齐划一,这样的课堂仅能够看起来很美。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创造个性展示的平台,让个性的主体不断走向丰富。
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柳叶儿》时,老师问:“吃柳叶是苦多还是乐多?”学生齐声答:“乐多!”这回答使老师很尴尬,老师本意是要学生回答苦多,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既然苦多,为什么却要写乐呢?”但学生的回答扰乱了教师原先的设计。当时这位老师还是很镇定的,他请大家就苦多乐多问题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于是学生说苦多的有,说乐多的有,还有说一样多的。紧接着,这个老师就很机智地抛出一个问题:“吃柳叶的苦多还是乐多能不能仅仅从数量上衡量?”当然不能,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引向深入:吃树叶这么一件痛苦的事情却给作者的童年带来诸多快乐,不正好反衬了童年客观的痛苦生活吗?学生便更能领会作者写作的目的――他只是想通过此告诉大家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我觉得这位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是有值得称道的地方的。那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面对学生活泼的思维,迥异于自己原先的教学设计,他既没有避而不谈,态度模糊,也没有粗暴简单,挫伤学生能够积极性。他能敢于打破原有的备课思路,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这一点是很可贵的。
综上所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既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求教师钻研教材,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明确目的,确定重点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步骤,设计课堂活动计划。问题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既要紧扣重点难点,又要考虑给学生自主分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关键词:作文;教学;实效;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02-0091-03
一、影响作文教学实效的主要因素
作文教学的效果如何,概而言之,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即学校方面的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和学生方面的因素。其中,学校方面的因素是条件,教师方面的因素是关键,学生方面的因素是核心。
1.学校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课时安排是否充裕,师资水平是否较高,督导控制是否得当。
(1)课时安排。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对学生要求的不仅仅是识记、理解一些概念、理论,还包括其主体意识的提炼、生活阅历的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等,需要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就需要饱满的教学时间做支撑。一般来说,只有课时安排充裕,教师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讲解知识,围绕不同文体的写作进行详尽地讲析,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去及时帮助与引导;同时,也只有课时安排充裕,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点滴积累,疑惑及时得到解除,偏差及时得到矫正,兴趣不断得到增强。
(2)师资水平。老师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确实如此,要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懂得写作、懂得鉴赏的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虽然,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韩愈也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那是针对少数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已超越教师的优秀学生而言的,大部分学生还是需要教师去“传道、受业、解惑”的。即使个别优秀的学生在写作技能、写作水平上已不亚于或已超过教师,但受其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制约,还是需要良师进行引导的。故而,对一所学校来说,是不是拥有一支有一定文艺理论功底、一定写作与鉴赏能力的教师队伍,也是提升作文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
(3)督导控制。教学督导工作,从狭义上说就是各高校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以教学督导组为主体进行的听课、评课、调研等一系列的督导活动。从广义上讲,教学督导工作是在教学活动中以监督和引导为基本功能的教学环节的检查评定工作,是学校对教学实行的宏观调节管理的监控活动[1]。教学督导是督与导的合一,是以督为辅、以导为主,目的在于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控制教学质量[2]。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认为,教学作为一项培养人的活动,既是一项带有个体差异的心智劳动,同时也具有一般劳动、活动的可监管、控制和可评价性。加强督导控制,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教学实效的必要保证。合理的教学督导,做作文教学实效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2.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教学技能如何,用心程度如何,以及身体力行没有?
(1)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有效的行为方式,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综合体现[3]。对于作文教学来说,因为不仅牵涉到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包括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因而更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技能。首先是要具有较扎实的文学与写作知识素养,这是从事作文教学的基本条件;其次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恰当确立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步骤,择优选择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再次要具有课堂教学能力,包括课堂讲授的技能,课堂管理的技能,总结提高的技能,以及提问、说服、表扬、批评等技能[4];此外还要具备指导学生的能力,如因材施教以及文体的选用与写作方法技能的指导,等等。
(2)用心程度。作文教学是一项投入精力较大、见效较慢的工作,需要教师用心、精心、耐心。一是要用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学生积极、主动加强作文学习与锻炼打下基础。二是要精心组织教学,循序渐进,既不可“几十年如一日”地照本宣科,也不可急近功利地揠苗助长。三要是耐心引导学生与耐心对待后进生,对待学生取得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及时、充分肯定,从而激起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鼓励其写出适合自身实际的风格的文章――林语堂先生在《论读书》中写道:“所以读书必以气质相近,而凡人读书必找一位同调的先贤,一位气质与你相近的作家,作为老师”,对作文教学也富有启迪意义,切忌用唯一的模子、唯一的标准、唯一的套路去看待、衡量学生的作文。同时,作文教学实效是指整体而言,不是说某个同学进步了,实效就提高了。对于后进生,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去耐心培育。
(3)身体力行。人们常常用“言传身教”来形容教师,恰恰道出了教学的真谛。教师不能仅仅要求学习读书,而自己不读;仅仅要求学生练笔,而自己不练。现实中往往有个别这样的教师,似乎只负责为学生开书单,一讲授则照搬参考书、网络上有关内容,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成天布置作文、写评语,自己动笔却捻断数根须,只写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们说教学相长,如果教师在布置给学生作文时,自己也做同题作文,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总结、分析作文优点与不足,更能给学生以启发与亲切感,教师的写作技巧也乐于为学生所学习、模仿。
3.学生方面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写作兴趣、作文理念与表达能力。
(1)写作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的学习的原动力。对于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来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正如林语堂所说:“找到了文学上的爱人,他自会有魔力吸引你,而你也乐自为所吸,甚至声音相貌,一颦一笑,亦渐与相似。这样浸润其中,自然获益不少,将来年事渐长,厌此情人,再找别的情人,到了经过两三个情人,或是四五个情人,大概你自己也已受了熏陶不浅,思想已经成熟,自己也就成了一位作家”。反之,没有写作兴趣,教师讲授再丰富、生动,他们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昏昏欲睡,望“文”却步。
(2)作文理念。一些学生尚不明白作文判断的标尺其实是写景得“神理”、抒情得“深致”,能引起他人的共鸣,误以为有优美的语句就是“好文章”,结果纯粹玩弄辞藻;一些学生不明白“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的重要性,放着身边熟悉的事物、人物不写,一动笔则天涯海角、纵横千年,结果难以深入;一些学生迷信范文、“优秀作文选”,一写作就依葫芦画瓢,结果难以提高。这些错误的理念,都制约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也影响着作文教学的实效。
(3)表达能力。作文,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用文字表情达意、建构形象,文字表达能力,是作文的关键,否则,有再好的主题、再好的构思,也会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作文教学,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立意、行文等方面技能。因而,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是影响作文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升作文教学实效的路径选择
1.学校方面。一是要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对作文教学的课时给予保障,摈弃将作文教学当成是“锦上添花”、“难奏其效”的错误观念,点缀式的开设一些作文教学课。二是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鼓励教师攻读相关学历学位、外出培训、参加会议交流等形式,切实提升教师素质与水平;三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经过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由教师向督导工作人员介绍授课计划、进度、方法以及学生情况等背景资料,督导人员分别从多角度、运用多种技巧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重点的记录(一般一次课堂观察只侧重一至两个方面),以课堂观察记录与客观材料为依托,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师一道具体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探讨改进的方法与方向。此外,学校还应搞好第二课堂建设,例如通过举办征文、创办校报、校刊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练笔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2.教师方面。一是不断提高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讲授知识要坚持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学习;传授技能做到深入浅出、便于理解、可以操作;教学评价要采取多元化、多样化。二是用心开展作文教学,在调研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于共性的问题可以集中讲解,对于个性的因素应进行个别辅导;批改作文应细致认真,评语应是客观地与学生探讨文章的优点与不足,以及改进的方向,而不是简单写上“查”、“阅”。三是坚持教学相长,与学生共进步,乐于、敢于与学生一起做同题作文,并接受学生的品评,做提升作文水平的“同路人”、“领路人”。
3.教学方面。一是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首先从淡化作文难度入手,不一定要学生一开始就写好整篇,而是一个段落、甚至一个句子,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萌生兴趣;其次是带领、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让他们描写身边的人物、事物,激发写作兴趣;再次是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命题,让他们“有事可写,有话可说”,牢固写作兴趣;最后,在作文讲评时,以激励、鼓励为主,激发他们进一步写作的兴趣。二是加强对学生写作的引导,包括点与面、形式与内容、渲染与节制等以及对学生写作审美观的培养,让学生明白情感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文字是血肉的道路,从而避免为文“造”情、为文矫情。三多管齐下提高学生表达水平,表达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无法逾越“多读、多写、多想”,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忠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功能与运作[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
[2]王维新.督导合一,侧重于导[N].中国教育报,2008-10-20.
[3]李琼.职业院校教师素质建构“三步曲”[J].职教通讯,2007,(7).
关键词:整体推进;娄底五小;课堂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G420
娄底五小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诸多的困难,但我们并没被困难所吓到,首先我们认真学习了有关课改的理论,确定了教学工作思路,以“老师队伍提升”为方向,搞好老师培训,加强队伍建设,以课题为抓手,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备课模式,进一步落实了集体备课,优化了课堂教学,强化常规管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现就娄底五小课改的一些思考及做法进行如下分析。
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开展的背景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我校以此为契机,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目前,娄底五小在校学生 2000多人,有老师90多人,老师的平均年龄为30岁。可以说,学校年富力强,富有朝气,他们是一支很有潜力的教研队伍,老师在参与教研改革的同时自己业务能力也切实得到了提高。
随着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促进老师专业发展,推进学校教研的重要环节。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目的是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发挥集体智慧,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最终实现资源共享。我校最初开展课程改革活动的时候,在形式上定时间,定地点集中进行备课的方法,每周保证有一个下午的课程改革研讨的时间,形式上搞的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出现的问题是走过场、闲谈、扯皮、打发时间,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表面上大家都在进行课程改革研讨,实际上更加流于形式主义,只是搞了案,统一的记录,可是从教学效果来看,搞的教案只是一个应付检查而已,没有人案去组织教学,课程改革更像走过场,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我校的硬件建设、教研氛围和其他先进学校还有很大的差距,都无法和他们相提并论。因以上种种原因,起初效果并不理想。但我校并未放弃,努力寻找突破口,加大改革力度,积极采取措施。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针对“等、拖、满、混、散”等不良心态和“不愿干、不敢干和蛮干”等现象,在全校开展了课题动员专题会,让每个人谈感想、讲体会,端正工作心态,培养工作激情。凝心聚气、营造氛围,激发老师发扬艰苦创新的精神,为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坚持以感情投入感化人,学校把关心老师生活作为激发老师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学校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把解决好老师的实际问题时刻放在心上,让老师舒心工作。在学校的多方努力下,各教研组将课程改革活动作为教研的主要形式,让课程改革走出了形式主义,真正成为老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
二、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做法
(一)多措并举,保障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1、作好研究准备工作
建立了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组建了教务处、各教研组骨干为成员,为开展好这项研究在组织上得到了保证。进行了查新研究:我们研读了目前国内关于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部分前沿文章,对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增强了研究的目的性。拟定了研究方案,根据教学实际,科学地进行了课题论证,确定了课题内容,拟定了研究方案,为了使方案更合理、更科学,我们对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使研究得以有效进行。
2、加强领导,条件优先
为了保证研究的顺利开展,扎实进行,学校将本课题纳入学校重点科研工作项目之列,使之形成合力。同时,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为我们一线研究教师“架桥铺路”。学校还决定配备录音机、电视、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这些规定及投入都是为了使研究活动能在宽松、愉快、和谐且富有现代气息的氛围中进行。
3、保证时间,分工合作
学校制定了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我们又结合实际,固定的研讨交流时间为每周二下午。为了保证每次交流研讨的有效性,活动的一般形式是:一人主讲,其他人附议。“一人主讲”是为了避免活动流于形式。主讲人必须在研究工作中做有心人。随时记录下研究的成与败。活动的一般议程是:交流前期的教学研究体会;讨论下步设想。通过交流,达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发扬成绩、修正不足;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们要求每个实验教师每周记录5次教学随笔,每次交流研讨,教师必须带着反思后的具体问题来。以上方法是课题组教师从教研活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事实证明,此法能使研究活动落到实处,收到了群策群力,共同提高的效果。
4、集中目标,各个击破
“围绕总目标,定出学期、阶段目标”,各个击破,有利于把握各阶段的任务目标循序渐进,避免揠苗助长;也有利于教师把握课型特点。比如,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就教学内容而言,根据教材的编排结构相对独立的特点分块研究;就教学活动而言,根据年段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家庭成员的构成要素,着力发现学生自主发展利弊影响。在每次的教研活动时,负责本块研究任务的教师,必须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活动两个方面,谈自己的教学成与败、教材的优与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与否和改进措施。每一块相对的教学任务完成以后,进行阶段总结。这样,既有远景规划,又有近期目标,研究工作才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
(二)理清思路,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型课堂。这对提高学生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深刻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我们进行三年课堂教学改革的课题,针对我校实际提出今后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
1、认真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在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课题组全体研究人员积极开展说课、上课、听课活动。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先说课,通过说课,理清自己的思路,同时亮出自己的观点,结合教材内容采取的教学手段,实行相关的主体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其次开展评课活动,评课要求科学性,主要从素质教育上看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是否满足活动学习的要求,对某一段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板书,以及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等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使每个参研人员都觉得课上得有新意,并符合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
2、坚持集体备课
坚持集体备课,最大限度的实现智慧、资源共享。集体备课要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要强势推动,落到实处。集体备课必须做到:一程序、二参与、三化、四定、五研究。一程序:“个人初备―集体讨论―完善个案―课后优化”。集体备课要把随机研讨与集中讨论结合起来,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认真做好集体备课记录。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分别参与其中。教导处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督查。二参与:师生共参与 ,备课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三化:制度化、常规化、习惯化。要认真落实教研室提出的集体备课的实施意见,将集体备课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实抓好。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要有固定的时间、地点,有明确的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备课,不少于1小时。四个研究:一是研究每周总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要求;二是研究每个课时的总体教学设计,备课组应有大体一致的教学流程;三是研究重点难点及疑难问题的突破;四是交流课件的设计制作及应用。
3、开展经验交流会
课题组坚持每月一次专题讲座,半年一次经验交流会,每周一次研究活动,累计64次,其中:(1)课题研究方案;(2)课堂活动学习的内涵;(3)课堂“学具操作”活动;(4)课堂“语言表达”活动;(5)课堂“运用实践”活动;(6)课堂活动课主体性原则;(7)课题活动课开放性原则;(8)课堂活动自主性原则;(9)课题活动课激励性原则;(10)课堂活动成效性原则,累计12次研讨会。有(1)注意课题活动的时机;(2)注意课堂活动指导前、中、后教学三个环节;(3)注意活动语言的表达;累计4次问题研讨会。有(1)课题开题报告会;(2)课题阶段总结报告会;(3)学期经验交流会;累计9次。提供相互学习提高的机会。主要是对参研人员研究的项目在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进一步研究方案;展示参研人员编写和整理活动学习的教案。
4、坚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坚持不懈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科学的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参与课改的自信心,创设良好的课改学习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进行高效的学习。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要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教育技术有机融入课堂,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骨干引领, 提高课程改革效率
在以往的课程改革活动中,学科课程改革时通常是老师们按照要求平均分配课改任务,也不论年龄大小,不管谁,每个老师都平均承担了主备任务,整个课程改革过程一个人也就负责这一种任务。这样的课改导致,一些学科骨干老师的才干得不到施展。由于平均分配任务,老师是大锅饭,使得每个人的备课不能参与到整体的改革中。没有很好地开发骨干老师的资源。骨干的优势,引领作用就不能在课程改革中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明确了要发挥学科骨干老师的引领作用,把他们作为课程改革的领头雁。同时,积极鼓励新老师参与其中,给他们展示自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大家一块交流。这样全员参与,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科骨干老师给青年老师来引路,青年老师迅速入门,以便早日成为学校的骨干。为更好地发挥青年老师的作用,积极地引导他们投入学习新理论、新教材,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使得老师们有了求知欲,通过课题的研究实现了老师们的共同成长。
(四)科学评价,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
新课程改革强调:“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老师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课程改革评价倡导发展性、过程性,这是课程评价的变革,更是评价方法、评价理念和手段的转变。。为了让课程改革活动落到实处,我们在制定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做到有利于促进老师的发展,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实现师生共同提高。评价体系的实施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课程改革的过程,细节决定成败,为此针对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增加了老师激励性的评价;把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作为重点,尽量降低结果性评价指标对过程性的影响。另外,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让老师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展示自我。这样,老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课程改革也切实做到了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目的,激发了老师课改意识也,课程改革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学习和探索,教师得到锻炼,教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对教育科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在驾驭课堂、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自学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有了较大转变,以前学生学习很被动,现在变得主动起来了。学生成绩普遍有所提高,整体水平较前有了较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而且也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我校在开展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功,是由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课程改革过程中,老师专业成长不断丰富,课程改革活动也彻底改变了形式主义,真正成为了老师专业发展平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坚持下去,争取使我校的课改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龙安邦,范蔚.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现状及特点[J]. 现代教育管理.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