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足球训练论文

足球训练论文

时间:2022-11-10 00:28:19

足球训练论文

第1篇

在足球教学的基础内容中,足球专业的教学和训练是不断强化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不断掌握和了解足球专业的技巧和战术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掌握和理解足球训练中的关键技术要点,从而熟练掌握其技能方法。通常情况下,足球的理论教学及足球技术教学共同组成了足球训练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为训练学生的动作技能,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训练学生的动作技能逐渐成为各个高校开设足球训练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只有熟练掌握足球动作的基本结构,了解其动作的技术要点,从而有利于教师生动形象的将这些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足球训练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而,对于传统的足球训练课程教学来说,不少教师因受到教学水平的限制,又加之足球动作复杂多样,教师仅仅通过口述或者黑板描述,将足球技能要点传达给学生,但这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但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却能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足球训练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相应的文字、动画、图片等,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掌握和观察足球训练的技能。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将搜集到的足球视频录像作为资料,为学生进行播放,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足球训练的质量。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足球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为追求多媒体效果而忽视教学思想的表达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足球训练的过程中,不能为追求多媒体效果而忽视教学思想的表达。由于多媒体软件的应用能够及时并快速完成课件的制作,但这并不是为了显示信息技术的成果,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多媒体课件辅助足球训练仅仅是起到辅助作用,而并非主导。如果在足球训练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多媒体课件的科学化,这就直接和足球训练教学本身相背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将自己所要讲授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立即足球训练的内容。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足球训练计划的合理安排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足球训练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足球训练的内容按照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和主体性体现出来,其中层次性就是遵循先旧后新的顺序,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主体则主要是学生,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从而掌握足球训练的技能。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合理安排足球训练的计划内容。

(三)密切注意多媒体的实际操作性

多媒体课件辅助足球训练就为了提高足球训练的质量,从而帮助教师将训练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通过其他教学方式也能使之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也可不用多媒体课件。因此,在实际的足球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多媒体的实际操作性,根据足球训练本身的实际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工具,从而更好的辅助足球训练。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足球训练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掌握足球训练中的难点和重点

通常情况下,足球训练一般包括多种内容,比如传球、运球、射门等,这些技术内容都是足球训练的基础内容,同样也是关键内容。另外,在足球训练中,学习相关战术,如进攻、防守等,都是足球训练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训练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在足球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进而突出重点和难点,更好的将重点内容向学生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足球训练的质量。

(二)有利于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

通常情况下,足球训练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而完成教学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如动作示范等形式,向学生阐述足球训练中的技能技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体育课程比较多,所要示范的动作也复杂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甚至不少学生很难掌握足球训练的技能。基于此,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多媒体技术优势较多,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合,通过动画、音像结合等诸多方式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而这些内容都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主动探究,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复杂难以理解的足球训练技巧的内容瞬间变得有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一些足球训练技术资料的整理,或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技巧错误的实例,从而让学生掌握训练过程中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而提高足球训练的质量。

四、结语

第2篇

1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

教练员在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练的个人素质以及指导思想直接影响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近年来,中国一直缺少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这主要因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关注青少年足球运动,日常训练做的较少,且专业水平较高的教练员也较少[1]。在开展日常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也没有关注青少年这一群体,认为他们没有必要上场,还有一些教练则将训练的重点放在身体训练与心理训练方面,对于技术动作没有进行指导,因此影响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发展。为了有效的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教练员也应当改变自己的指导思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尊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身的特点

由于青少年足球训练员面对的是全体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假如不了解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特点就随意制定指导思想,即使自身专业水平很高,也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目前我国足球教练员指导思想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教练员整体素质较差,没有了解先进的训练方法,导致青少年队员过早的成人化,基本动作与技术等不到位,且缺乏独立性,因此无法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在此种情况下,只有结合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改变指导思想,才能够有效的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水平。例如日本足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对本国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了自身的优势,并派遣了大量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与教练员去巴西学习,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与日本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以及身体形态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借鉴日本的经验,转变指导思想,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人才。

1.2指导思想应当具有先进性

指导思想决定了教练员对于训练本质的判断,同时还决定了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内容等,会对最终的训练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练员应当与时俱进,学习国外一些足球运动水平较高国家的指导思想,例如巴西以及阿根廷等国家,再结合本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特点来制定指导思想,运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培养,以此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水平。此外,在训练的过程中,还应当在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制定训练计划,通过贯彻指导思想来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绩与表现,实现训练目标,为我国输送大量优秀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

2训练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方法

2.1力量的训练

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来说,力量的训练通常包括了腰腹力量以及上下肢力量等。下肢力量训练主要是针对下肢的大肌群以及主动肌群的协调性进行训练;上肢力量训练主要是指手臂肌群以及手腕的力量,其直接影响了掷界外球以及奔跑的平衡等;而腰腹力量主要决定了停以及跑等动作的效果[2]。不同的部位训练方式也是不同,对于上肢的训练可通过俯卧撑以及单杠引体向上等进行力量训练,下肢的力量的训练主要通过负重跳以及立定跳远等实现,腰腹的力量训练则可通过长期的仰卧起坐或者展腹跳等方式实现。在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应当时刻关注运动员在不同强度训练下的状态,适当的减轻负荷,在保证合理运动的条件下,加大动作幅度以及动作的速度,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肢体协调性。此外,在采用不同的负荷时,调节好力量与速度非常关键,教练员应当按照青少年的特点对其进行指导,以免出现技术变形等情况。

2.2耐力的训练

耐力是考验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关键,由于足球耗时较长,假如没有良好的耐力将无法完成比赛,但耐力训练通常较为枯燥,多数教练员在训练运动员的过程中总认为训练的时间长、强度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耐力就能更长久。但对于青少年来说,耐力的训练不仅仅需要长时间与大强度,更关键的是掌握一定的技术,例如在训练初期,就应当将重点放在训练青少年的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改善方面,具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中距离跑步(1000m)或者变速跑(500~2000m),逐渐加大强度。在做好耐力基础训练的条件下,可以加大负荷量,进行极限训练,例如短距离反复跑以及折返跑等,以此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耐力。

2.3无球训练

在日常训练中,无球情况下主要是培养运动员的防守以及接球等能力,防守通常是身体力量与速度的对抗,接球主要是速度的优势,无球跑主要是考验运动员的反应能力等。综上所述,无球训练关系到力量的训练,可进行负重深蹲以及负重跑步等。还可进行短距跑训练或者训练运动中运动员对于发令枪以及击掌等突发状况的反应能力与速度等。在日常训练中,无球训练较为枯燥,因此教练员应当适当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心理进行疏导,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2.4有球训练

由于青少年没有参加过专业的训练,在有球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动作不协调等情况,例如过度紧张导致的身体僵硬以及协调性差等情况,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整。有球训练主要是训练运动员的运球以及传球能力等[3]。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应当适当的将运动转身技术以及变相运球技术相结合,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灵活性以及柔韧性得到锻炼。灵活性可通过快速传球以及追抢球等形式进行训练,柔韧性的训练可通过纵向横向劈腿,还有压脚等形式来实现,如此便可有效的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柔韧性与灵活性,更加熟悉足球的运动规律,发挥自身的特长。

3结论

第3篇

摘 要 青少年球员的训练效果决定着其成年后的竞技能力,在落后训练理念指导下成长的青少年球员,成年后的比赛理念也必是一种落后的理念。今天新疆足球的落后源于几十年来青少年训练的落后,源于新疆足球训练理念的落后,使得新疆足球的水平现状成为一种必然。从训练学的角度对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进行综合评述,试图理清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弊端,为人们进行有效的训练,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抛砖引玉。

关键词 青少年 足球训练 训练理念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它在比赛中以激烈的对抗、多姿多彩的技术、变幻莫测的战术和难以预测的胜负结局,使广大球迷们为之疯狂。因此,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和数以千计的电视观众,其影响力是其它体育项目难以比拟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全疆有48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血缘的优势、饮食结构和热爱运动的传统造就了新疆人强壮的体魄。民族文化传统造就了新疆人性格外向、热情奔放、崇尚英雄,这些都是踢好足球的重要素质。新疆各族青少年非常喜爱足球运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遥远的牧区,踢球几乎成了伴随男孩子成长的快乐游戏。新疆还为国家青年队、少年队、队以及内地职业足球俱乐部培养、输送过多名优秀足球运动员。但是,新疆地处边陲,气候寒冷,冬季较长,每年适合从事足球运动的时间较内地少,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训练指导思想及手段陈旧,教练员水平有限,导致新疆足球运动水平和青少年培养工作落后的局面。

一、材料与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文利用数据库(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系统,以校青少年运动员为关键词,检索2004-2015年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根据文章的内容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筛选,并且认真查阅原文的基础上,对所检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

(二)专家访谈法

利用参与青少年足球开展的机会向有关专家咨询,了解校园足球现状的动向及校园足球开展的方方面面,以便研究更能结合实际。

(三)实地调查法

去往乌鲁木齐、伊犁、喀什等多地,观察他们青少年足球开展情况,调查他们的现状、面临的问题、训练情况、教练员水平、竞赛赛制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新疆青少年足球现状

近几年,新疆各个培训单位通过不断努力在培养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我国不同级别的联赛甚至为国家足球队输送了优秀的球员,比如效力于中超江苏瞬踢的巴力、河南建业的买提江和阿不都外力,他们为国奥队和国少队的队员,并且通过优异的表现,被全国球迷所熟知,新疆足球也引起了全国球探的瞩目。新疆少数民族球员从小喜爱足球运动,身体素质、协调性和灵敏性相对较好,尤其是爆发力较强,因此提升空间、发展潜力较大。虽然近几年新疆加大了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力度,但是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础薄弱、经济条件较差、场地设施条件较差、球员招生和输送渠道较窄、体制不健全和教练员水平不高。将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二)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训练面临的问题

1.新疆从事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教练员基本情况现状分析

足球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一支足球队伍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今,教练员的作用越来越大,教练员不只是要教运动员如何踢好球,还要对队员的品德、心理、文化课学习以及对球队的优化、合理制定训练方案等都要加以考虑。足球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和培养优劣程度与教练员的素质、教学及训练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教练员的学历、年龄、执教年限、文化程度和科研能力等与球队今后的提升有一定关系。本人研究发现新疆教练水平整体比较差,他们大部分人执教年限比较长,但是知识落后,训练方法单一,训练的科学性达不到。

2.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现状分析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是未来的接班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则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世界很多国家都很重视青少年的培养。如何更加准确的掌握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和更好的指导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工作,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他们特点很明显,大部分运动员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他们身体素质好,对足球的热爱很高,对足球的渴望高,但是他们也有很多缺点:语言方面沟通能力差;对文化课学习态度比较差;未来规划不太明确,等。

(三)新疆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和竞赛赛制

足球运动最基本的就是要训练和竞赛,在比赛中检验训练的效果,通过训练达到比赛高强度的需求。因此新疆足球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训练、竞赛体系,这将会对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长久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们足协的球队每年都有集训和一些比赛任务,但是我个人觉得U18岁球队比赛还是比较多,但是其他年龄阶段队员比赛还是比较缺乏。还有一点是我们大部比赛是新疆以外的地区的比赛。在新疆省区内的比赛很少,主要是球队比较少,所以比赛比较少。

三、结论

(一)新疆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年龄结构以中年教练为主,执教时间比较长,工作态度认真、积极,但是学历方面大专较多,科研能力非常差,教练员等级证书获得方面也普遍较低,后期学习和培训情况不太理想。

(二)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年龄结构较合理,获得的运动等级情况较好,参训动机也非常好,但是文化课方面较差,足球运动员对文化课学习态度不太好,未来规划不明确

(三)新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比赛机会比赛少,尤其是新疆省内比赛很少。

四、建议

(一)新疆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学习新的足球理论学习,接受足球训练理念,改变思想。而且新疆足协开设教练员培训课程,帮助教练员学习新的理念。

(二)加强足球运动员的文化课的学习,增加一些学习机会和课程。足协和教练员帮助足球运动员们的未来规划。

(三)建设一些比赛体制和比赛种类,增加比赛机会比赛,尤其是新疆省内比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200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工作汇报[Z].

[3] 颜中杰等.足球强国后备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8):26-28.

[4] 韩勇,王蒲.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34-37.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足球组合训练 理论 实践

大学足球作为我国足球的一个分支,产生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是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它为我国足球事业储备优秀的队员,不断探索新的训练模式作出重要的贡献,对整个足坛来说,它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然而,伴随着我国足球事业“不给力”的情况,大学足球的发展受到不小的阻力。面对这种情况,不断创新足球训练理论,为足球的训练方法寻求新的出路已成为足球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大学足球作为这一理论的实践地,组合训练的模式日益受到关注。

一、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研究

所谓组合训练,就是指为了增强训练效果的全面性和训练方法的整体性,通过多种练习手段的有机结合,把各个动作组合起来连续训练的训练方式,这是对传统训练方式的突破和拓宽。有关大学足球组合训练的理论包括训练理念、训练理论、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等。

1.训练理念

理念是对事物的具体的、准确的定义,它是一种哲学信仰、思想观念、理想追求、精神向往,是人们在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理性思考完成的。它广泛存在于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理念、教育理念、经营理念等,每一个理念对它所存在的行业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足球组合训练理念具有实践性、固定性的特点,具体来讲就是指它是在足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形成的,有准确性和固定性。根据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组合训练理念包括训练队员的足球意识至关重要、训练过程必须体现真实性、训练技巧要和实际比赛相衔接、多种训练方法同时使用四个方面。

2.训练方法

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某种目的,它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词语,在不同的领域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即使在同一个领域也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运动训练方法是为了优化训练效果、提高比赛技能而采用的手段,它是在对训练理念和理论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否则方法的提出必然脱离现实,没有可行性。

组合训练是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情况、心理状态等因素制定科学的训练方式,在因材施教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

3.训练手段

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某种能力而采取的某种训练任务就是运动训练手段。通过恰当的训练手段,运动员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更好地在比赛中发挥作用。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训练手段分为体能训练手段、心理训练手段;根据效果的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手段;根据动作的连续性,可以分为单一训练和多项训练。组合训练就是多项训练中的一种,和单一训练相比具有更大的效能优势。

二、大学足球训练理论的实践

理论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味地研究理论却不付诸实践,无异于纸上谈兵,再强大的理论也相当于一纸空书;不遵循理论而进行的实践,必然会偏离正确的运营轨道,造成实践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足球训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体能训练中的实施

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它是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强大支撑力量。一场足球比赛就超过60分钟,在这一个小时内运动员要不停地跑、传、接、射,经常会看到比赛进行到下半场运动员就开始支撑不住,因此耐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组合训练的理论原则,采用持续训练法训练耐力,间歇训练法训练应变力,重复训练法强化训练效果。具体来说就是五段加速跑、两人三项跑动传球、旗杆障碍跑、掷实心球、跑动中传接球等多种训练手法齐头并进,在多种方法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运动员体质的增强。

2.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技术训练指导中的实施

组合训练理论在技术训练指导中有三个原则:情境再现,提供真实的比赛环境。对运动员进行各项技能的单项训练只适用于初学者,就运动员而言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教练在训练项目的制定上就要不断创新,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比赛环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就要求在制订训练计划时应该遵循从单一到多项,从简单到复杂,由模拟到实战,由一人到多人的原则,不可大搞“冒进主义”。在组合训练中具体的做法是,针对队员的不同情况,进行传球、射门、对抗的训练,每个练习都要分组进行,提高队员的比赛技巧。

3.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战术训练指导中的实施

所谓战术就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在足球比赛中的战术训练的制定原则首先是要确定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战术,以不变应万变,在此基础上进行战术的提升和改进。其次是战术的制定要在对赛事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切忌纸上谈兵。最后,加强队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深入研究心理战术。在训练过程中队员之间可以互换角色,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进而确定自己的作战方案。组合训练理论在大学足球战术的训练指导中拥有很高的地位,在它的指导下战术训练能够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大学足球同样是将来中国足坛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组合训练理论为大学足球提供了新的训练模式,日后必将在整个足坛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伴随着2l世纪的到来,足球运动无论在技术还是在战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人作为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的客座教练员,通过观摩学习和理论实践,得到了很多传接球训练的方法,使我本人受益非浅。由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得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合理方法,以使我们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能够在先进的训练中茁壮成长。

一、前言

现代足球运动发展到现阶段,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高强度的时空争夺。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在抢、逼、围的时空较量中,运动员的身体对抗日益加剧,运动员的抗干扰、抗冲撞能力成为衡量训练与比赛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与世界强国的训练方法有着许多差异。我国教练员在足球训练中的传统指导思想是先学技术动作,再进行对抗练习和比赛。而国外的训练方法是教了技术动作后,再在对抗的情况下练习技术动作。与国外的的青少年训练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对抗性、实战性不突出。没有身体对抗,从某种角度而言,就谈不上身体对抗训练,更谈不上培养队员对抗能力和实战能力。本文试图根据足球发展趋势,研究在对抗的条件下完成传接球技巧的训练方法,通过对对抗中传接球训练方法的研究,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是否适用,在比赛中能否更好的完成传接球技术,是否比以前的训练方法实用、有效,通过研究寻找出更好、更适合我国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的训练方法。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训练四队中的28名队员,队员以85, 86年龄段为主,接受足球正规训练2--3年。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人通过查阅了《辽宁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和《现代足球》等在内的大量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对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四队(实验班)(对照班)全体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班14份,对照班14份,问卷共发放28份,回收率100 }%,无效卷0份,有效卷28份,有效率100 }}O。信度检验采用再测信度检验,在首次问卷发放两周后,对其中6名调查对象进行第二次调查,两次调查结果相符。

(3)实验对照法:

①实验对象

在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中对训练四队实验班14人、对照班14人进行实验,共计28人。

②实验时间

2001年10月至2002年1月。

③实验内容

实验班:结合国外先进训练方法进行对抗中传接球训练。

方法有:第一个月—2打1跑动中传接球练习,3打2局部攻防传接球练习,4VS1传抢球(两脚出球),SV S2传抢球(不限脚数)。

后两个月逐渐加大难度、强度—6打4半场攻防练习,3对3盯人防守练习,5对5盯人防守练习,7打7半场攻防练习,SVS2传抢球(两脚出球),4}}5?传抢球(不限脚数),7打3传抢球练习。

对照班:按照以前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方法训练。

(4)观察法

通过比赛观察,进行传接球技术统计,以便进行实验。

(5)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回收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本人从2001年10月一2002年1月在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带队,在训练期间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

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实验前后对照班进步不大,传球成功率只是有实验前的47.9%变成r实验后48.6t;而实验班无论在传球次数还是在传球成功率上都取得r很大的进步,其中传球次数由实验前的305次增加到『_实验后的347次,成功率也由实验前的46.9%增加到了实验后的56.5%。由此可见,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是实验班取得了比对照班要大的进步。

(1)以前传接球训练方法过于单调,没有对抗,与比赛要求差距较大

通过对问卷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的以前传接球训练中,我们主要以原地传球和移动中传球为主,在传球训练中没有对抗。在表3和表4中以原地传接球训练为主要训练方法的占有92.9%和100%的高比例,而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却没有。同时,有78.6%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学认为训练中的传接球和比赛中的传接球差距很大,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以前的传接球训练还存在着很多不实际的地方。

(2)高水平的传接球训练可以提高队员心理素质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只有21.4%实验班队员在比赛中因紧张造成的传接球失误,而对照班却有64.3%的队员因紧张造成失误,这些数据表明,通过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可以增强队员自信,并可以保障队员在比赛中技术运用的正常发挥。由此也证明了实验班的队员认识到了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对照班的传统训练方法却不会使队员感受到在传接球训练中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何帮助。

(3)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使队员在比赛中有显著提高

通过对问卷的研究表明,通过三个月的实验训练,实验班队员认为在传接球方面进步很大占总人数的64.3%,而对照班的只有21.4%的队员在训练三个月后感到了显著的进步,另外还有得心应手的进行传接球,对照班有42.9%的队员认为在比赛中能够更为得心应手的传接球,这些数据表明,在训练中采取对抗性的传接球更接近于实战,所以实验班队员在传接球方面提高很快。

四、结论

1.以前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方法单调,对抗不突出,与比赛要求不符。

2.高质量的传接球训练能够培养年轻队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年轻队员的自信心,而以前的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恰恰缺乏这样的培养。

3.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更为具有实战意义,更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传接球技巧。

五、建议

1.打破以前非对抗训练模式,勇于创新,在各个训练环节当中加入对抗

第6篇

关键词:足球运动员;运动训练;素质训练

现代运动训练力求用少而精的训练手段达到多种训练目的,因此在训练安排都力求把身体、技术、战术、心理训练结合起来。取得较大的综合训练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使训练适应比赛实战的要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身体基本素质训练的理论阐述,以强调其在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并对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技术化的实施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为教练员在足球训练的实战中提供参考。

一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全面观察和分析十强赛第二组中国与其他三个国家的比赛。

2、研究的方法:

1>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运动训练的文献资料和足球理论方面的最新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2>数理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的比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相关的实证内容。

3>分析归纳法:对相关的理论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为本文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好准备。

二 分析与讨论

1、加强技术的熟练性与稳固性的运用优势。

足球运动员在较长的比赛时间内经常要在不断的快速移动中反复连续的完成各种攻防技术动作,由于较长时间的持续的身体负荷,体能消耗较大,运动员在身体疲劳状态下准确完成技术动作的稳固性和熟练性对其在全场比赛中技战术完成的效果,尤其在艰苦的比赛时段,例如体能消耗较大的下半时及比赛的最终胜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素质训练使运动员在承受较大的身体负荷下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使得完成技术动作的体能储备得到加强,从而不仅有利于动作技术的尽快掌握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的定型,而且又利于提高运动员持续反复的完成技术动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的能力。

2、机能储备理论

维.陆.科连别耳提出了机能储备理论,它是指运动员在体力和技术上具备大大超过比赛所需能力水平。根据这一理论,完成技术所需能力水平,最终使运动员机能旺盛时期与大赛相吻合,达到机能有余的水平。根据这一理论,完成技术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应先于技术的发展,即身体素质超前,使完成技术所需要的体能储备加强,那么完成技术即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延缓转化原理

现代足球比赛身体对抗激烈,攻防时间空间相当紧迫的特点决定了力量与速度是足球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而足球运动员快速的奔跑速度与动作速度,首先是以良好的爆发力及速度力量为基础的。因此通过力量训练并转化到移动速度中去,往往是在力量训练的负荷减小后才表现出来,这种现象就叫延缓转化。运用这一原理并将此类转化与专项技术结合起来的训练,使足球运动员在各种结合球的变向、变速、高速推进和快速回追中感到力贯全身,轻松而富有弹性,并产生有力的变向、变速与向前感,这就是延缓转化原理。

三 足球运动员基本素质训练实施特点

1、运用优势原理身体素质技术组合训练

在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将素质与技术进行组合训练,在训练安排上力求使素质训练手段的设计与专项技术动作结构基本相同,其动作要素也有共同点。当运动员完成素质练习后,大脑中产生较深的有关练习特点的痕迹,这时马上与专项技术练习相吻合,原有的痕迹被激活,使前一个刺激对后一个练习产生积极的痕迹效应,并与新的刺激建立新的暂时联系,从而使已有的神经联系扩大,对学习新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采用跳起空中头顶球技术的练习内容与手段来发展运动员的弹跳力。

2、与专项功能特点相一致的身体素质训练

现代足球比赛,运动员全场总跑距离高达8706—14274米,快速冲跑近200次左右,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爆发性动作,因此有氧无氧代谢供能,但主要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3、与专项身体活动特点相一致的身体素质技术化训练

在运动训练活动中,运动员以什么训练方式获得运动技能或身体素质,它就以什么方式来体现这种训练的效益。根据实战对抗需要,经常伴随有球状态的身体重心的频率变化和调整,各种跑动距离长短不一,快慢速度交错且无固定方向是足球运动员身体活动的主要特点。

四 小结

1、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可达多种训练目的,对获得较大的综合训练效益与较佳的训练整体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2、足球技术与身体素质同在一个结构体内,具有互促、互利、互补的关系,身体素质训练设计有利于使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结构合理化,大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互融亲和力,使身体素质与技术同步协调的发展,对加强完成技术支动作所需要的体能储备,促进技术的尽于掌握与完善,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在足球训练中应着重从技术动作结构及技术的主要生物力学特征,运动员身体活动特点和完成比赛活动的身体供能特点等方面入手来进行身体素质训练设计。

参考文献:

[1]过家兴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150-202

[2]麻雪田 足球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1

第7篇

论文摘要:从概念上对社会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足球训练的冲击力主要从足球运动的功能、足球运动异化来体现。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足球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足球运动是通过足球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足球训练的关系,是足球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一、体育社会学和社会学的关系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统合性的科学。

二、足球运动的体育社会学分析

足球运动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世界杯和各国的职业联赛为核心的足球竞赛主宰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命运,成为当代足球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和困扰。

1、足球运动的功能。

足球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问题集中表现为对比赛成绩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足球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足球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悲哀。民众对足球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每一次足球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只关注足球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自参与,这是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学者对“5.19”事件的失利和日韩世界杯出线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比赛成绩的政治价值。成绩对足球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足球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足球运动的异化。

对足球运动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足球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羞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团结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足球运动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的足球俱乐部、职业运动员出现和发展,各种足球比赛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足球运动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赌博、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足球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足球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足球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足球运动爱好者的商业化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足球运动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忧郁的。

三、足球训练的体育社会学分析

足球运动是由足球训练和比赛表现出的。其中足球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足球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足球训练的领域中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足球训练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足球训练的社会背景。

足球运动的社会需求是足球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经济实力是足球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足球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足球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足球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足球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足球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足球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2、足球训练的社会环境。

(1)足球训练与学校教育。

足球训练含有教育的成分,足球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足球训练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足球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2)足球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足球运动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足球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以及较高的培养成本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花费大量财力、精力、耽误文化学习使子女成为足球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使得中国足球的训练人口急剧减少,这是中国足球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足球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爱好者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足球运动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足球运动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足球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足球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足球宣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足球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足球运动的宣传和推广也有所发展。

足球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足球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足球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足球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足球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足球运动员是足球运动的主体,是足球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足球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足球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重要研究对象。

足球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更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指导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4、足球运动员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1)足球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足球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足球训练和一比赛,提高足球技战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的社会群体。在足球运动员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足球运动员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化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足球运动员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足球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足球运动员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2)足球运动员与教练员。

足球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足球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足球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平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足球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5、足球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1)足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足球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足球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足球运动员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2)高成本和高淘汰率。

现在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周期增长,从五、六岁就开始进行足球的系统训练,如果坚持踢球到十八、九岁被选拔进入俱乐部一、二线队伍的已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淘汰下来的队员将面临人生的重新抉择。培养足球运动员高成本和高淘汰率是我国足球训练环境中最现实最具体的社会问题。

(3)运动员打假球问题。

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打假球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背叛,不仅是对运动员职业道德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足球文化的粗暴蹂蹭。

(4)运动员的资格作弊问题。

第8篇

【论文摘要】足球战术意识分为进攻意识、防守意识和攻防转换意识三种,它是影响足球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青少年的足球训练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措施,使他们发展和形成能够合理支配自己行动的足球战术意识。

1 足球战术意识的内涵

足球战术意识(或称足球运用意识)是在足球训练或比赛中通过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所意识到的应该采取的适当行动和战术配合变为现实,以及在比赛场中根据各种复杂情况所做出的支配运动员行动的一种思维反映过程(活动)。它能使足球运动员根据临场情况,通过眼、耳、身等的感受,运用大脑的分析、判断,随机应变的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足球意识支配着战术的运用,影响着战术的发挥。运动员在比赛中所选择和采取的技术动作,在对抗状态下的技术调整能力和战术行动是受战术意识支配的。如果运动员战术意识不佳,则必然导致临场分析判断的失误过多,从而影响个人和全队战术行动的效果,影响比赛的结果。

2 足球战术意识的分类

足球战术意识主要分为进攻意识、防守意识和攻防转换意识三种。

进攻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大脑积极思维的基础上,为了更有效地接近对手并突然发动攻势而选择手段的能力,包括传、接、带、射、跑位(摆脱、接应、拉开、切入)等;防守意识是指运动员为了破坏或阻止对手的进攻,根据对手的进攻特点选择防守手段的能力。主要包括:站位、盯人封堵、保护等;攻防转换意识包括由防守变为进攻和由进攻转为防守两种意识,包括了进攻意识和防守意识的内容,因此,应区别于单一的进攻意识与防守意识。

3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

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通过不断的训练,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比赛,不断的亲身感受和不断的自我修正,通过经验的积累和对足球规律逐步深入的认识,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因此,在青少年的足球训练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要使他们在掌握各种技术和战术形式的过程中,发展合理支配自己行动的球场意识。

3.1通过加强文化素质学习培养和提高战术意识

意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意识的提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队员在比赛场上的观察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教练员战术意图的能力、随机应变的战术思维能力与队员的智力、文化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据有关资料证明,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员,多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如巴西球星苏格拉底,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还是一名职业的医学博士。还有克鲁伊夫、莱因克尔等人,他们之所在世界足坛上卓有成就,都和他们所接受的良好的文化教育有关。反观我国足球界的现状,由于运动技能训练与文化素质教育脱节,造成了运动员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制约了足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在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和智力水平的同时,还应适时地向队员灌输战术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让队员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他们明确战术目的、作用,做到知己知彼。应普遍采用电化教学,反复观看比赛和技术资料,然后进行讨论,分析优缺点,从而提高战术意识。

3.2通过开展技术训练培养和提高战术意识

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中,教练员对技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一般要求都很严格,但往往有技术与战术意识训练分离的倾向,先抓技术,再练战术,易造成技术在比赛中与战术要求相脱节,影响了训练效果。为此,在训练中,必须使队员明确训练的内容、形式、目的和要求,要让他们知道技术是战术的基础,战术是技术的表现,技术是为战术服务的。训练中要带有对抗性,考虑到防守人的反应和个人行动对整体战术的影响,懂得自己每一个动作、每一次训练都要有目的,要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从而提高技术和战术行动的目的性、预见性、隐蔽性,适应比赛的要求。

北京体育大学的张延安、麻雪田在《男子少年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发展水平研究》中,通过对12支国内比较优秀的少年足球队的少年足球专业运动员的研究分析,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我国男子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思维抉择水平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小范围内的局部战术意识思维抉择水平优于大范围内的整体战术意识思维抉择水平。这一点应当引起广大教练员的充分注意,在未来的训练中要更加注重对少年运动员的整体战术思维抉择水平的训练。二是从增加传球选择目标点的数量方面考察少年运动员“局部的”和“整体的”战术意识思维抉择水平时应当在选择目标的数量方面予以必要和充分的考虑。这两点结论也给我们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了参考,是我们在战术意识的训练中必须首先考虑的。

3.3通过对抗实践培养和提高战术意识

我国传统的足球训练中,多采用无对抗条件下的技术练习和传接配合等战术练习,造成了训练与比赛的脱节。以至于平时演练纯熟的套路,一到正式比赛中,有对手贴身逼抢时,技战术的发挥就没有了章法。为此,我们必须把在对抗中提高队员的传、切、停、射等技术及其对抗下的技术调整能力和适应比赛的战术意识摆到重要地位上来。要求队员在实践中要注意假动作的运用,多传少盘,要善于利用眼神的变化,动作节奏的变化,要把平时训练的内容都应用到比赛中来。要多采用对抗练习,充分利用分队比赛和友谊比赛,提高运动员各项能力和适应比赛气氛。这是因为队员对分队比赛和友谊赛的胜负期望不是十分强烈的,思想压力小,容易克服紧张情绪,有利于技战水平的发挥和战术思维的活跃,有利于培养正式比赛中的心理适应能力。

3.4通过观看比赛和比赛录像培养和提高战术意识

队员通过理论学习和训练实践,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和战术配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练员要多组织少年运动员观摩比赛和观看比赛录像,尤其是世界大赛的经典战役。通过观察分析比赛中的战例,进行理论教学,并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和规律性的东西,使队员从画面中的实战体验到战术意识的真谛,从而发展合适自己技术特点的战术思想。如果能把我们自己的比赛进行录像分析,将更有利于直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第9篇

姜博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体育系

摘要:随着现代文化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民众逐渐开始对体育文化给予极大关注和热情。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培养并强化学

生意志水平、体育竞技意识、提高身体素质成为重要内容,包括足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在内的各类体育运动在各大高校中得到众多

学子的青睐。本文基于此针对高校足球训练教学创新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足球训练;创新

在世界体育运动项目中,足球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其不仅

是各国民众热爱的娱乐运动项目,更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

要内容。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足球训练教学力度也随

之加大。笔者从国内高校足球训练实际出发,对其体育教学特点、

优点以及缺陷加以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改善和优化高校

足球训练教学现状,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一、高校足球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足球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体育运动,学

生们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个人意志水平,更强化了团

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但相比于国外足球教学,国内足球训练仍存

在较多不足。

1.高校足球训练课程缺乏必备的硬件设施,例如训练工具匮

乏,场地陈旧等。据调查表明,当前近40%的高校训练场地或受

到破坏,或过于陈旧,均对日常足球训练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而

学校管理部门对此也未作修复与更新准备。同时一些高校存在经

费短缺情况,对体育教学投入不足,也对足球训练教学的组织和

开展带来严重影响。

2.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在现阶段高校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

于理论知识教学颇有心得,而对足球训练教学的重要性却有所忽

视,导致足球训练教学中缺乏充分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学习也

过于机械化,而无创造性可言。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高校教师

综合素质不高,构成复杂,甚至于一些高校体育教师根本就不具

备承担专业足球训练教学的能力,而难以培养学生足球训练意

识,也无法为其做出有效的职业规划。

3.训练教学缺乏合理性。足球训练教学需要一个系统性的、

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由此方能顺利开展,并有效吸引学生好奇

心理,进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才能使足球训练教学

收到实效。然而就目前国内足球训练教学现状而言,大部分都存

在较大的随意性,较为粗犷,缺乏合理、科学的教学训练模式。

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做到因人而异,教学与训练模式缺乏灵活

性,对培养学生个人技巧也缺乏足够重视。

二、高校足球训练的创新策略

1.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组建训练组织

对于很多高校学生,特别是男性学生而言,足球是其体育运

动生涯中最为喜爱的一种运动。我们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足

球训练组织,例如足球训练班、校足球协会等,通过此类组织号

召学生在课间或者课余时间积极参与锻炼,由此在满足学生运动

需求的同时又提高其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更有利于足球教学的

开展。

2.加大足球文化宣传力度,为足球训练课程营造良好氛围

在对学校有限资源加以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加大足球文化宣

传力度,例如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公告栏、校报以及网络贴吧

等平台提升足球文化宣传力度,从正面予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

正确认识足球并深入了解足球,从而对足球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热

情。与此同时,还应组织一些与足球密切相关的体验活动引入训

练教学,使学生树立其学习足球的信心,增强团队意识,实现校

园文化与足球文化的有机结合。

3.师生应勇于创新

足球训练教学要想有所创新,必须由师生共同努力、共同参

与协作。教师首先应具备创新意识,同时还应在切实掌握足球理

论知识与实训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深入研究足球训

练教学,总结得出个人见解与经验,并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

理论和见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得、有所创新,才能真正施

益于学生。与此同时,学生也应对足球训练教学有正确认知,应

深入探究足球文化与训练技巧,勇于实践,积极参与训练活动,

协同教师一起对足球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学有

所得。

4.创建科学的教学模式

高校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为充裕,因而其时间安排也会存在

较大差异性,且在技巧、训练水平方面也各有不同,因而教师应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尊重个体差异,并据此来对教学模式加以

创新,多在课堂训练中开展一些趣味性较高的游戏,改变传统的

枯燥训练模式,应做到寓教于玩、寓教于乐,通过分组比赛、角

色互换以及对照训练等模式组织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实效性。

结语

高校足球训练教学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

程,我们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高水准的足球意识以及过

硬的足球技术,才能真正推动足球训练教学的真正创新,实现教

有所成,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赵添添,陈祎.高校足球技术课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的实验

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1-73.

[2]李毅.高校足球选修课教学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J].当代

体育科技,2012,2(31):37,39.

[3]左家伟.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足球技术教学的实证研究[J].九

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9-51.

[4]朱春全.四川高校足球选项课学生心理的分析研究[J].剑南

文学:经典阅读,2012,(4):362-362.

作者简介:

第10篇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随机抽取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布局学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制约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开展的影响因素,为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的加速推进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提供有利的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鞍山市 校园足球 中学 开展现状 影响因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学校领导、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及体育局、教育局相关领导为研究对象。合计共调查了13所学校,21名学校领导,13名足球教练员,260名学生,260名家长,体育局领导1人,教育局领导1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及逻辑分析等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现状

1.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在鞍山市分布情况

目前,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共有13所学校,其中高中学4所,中学9所。具体分布情况为:铁东中学两所,高中一所;立山中学2所,高中1所;铁西中学1所,高中1所;千山中学1所,高中0所;开发区中学2所,高中1所;私立中学1所,高中0所。

2.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学校的校领导、学生、家长对足球所持态度

从调查了解到,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校方领导对校园足球开展持重视态度的有3人,占23.08%,重视4人占30.77%,比较重视的5人占38.46%,不重视的1人,占7.69%。说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足球运动的健身、教育等综合价值。因为足球运动相对其他运动开展起来比较耗时耗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再加上足球属对抗类项目,参与队员易受到身体伤害,是影响校方态度的主要因素。

在对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的问卷结果得出结论大部分的同学喜欢足球这项运动,选择时分喜欢的有83人,占调查人数的31.92%;选择很喜欢的有123人,占调查人数的47.31%;选择一般的有45人,占调查人数的17.31%;不喜欢的有9人,占调查人数的3.46%。从总体来看足球这项运动在鞍山市中学生当中还是很受欢迎的。

3.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足球教练员的专业能力情况

鞍山市中学校“校园足球”教练员大部分是由各个布局学校中的体育教师抽调的,他们主要负责对其学校的足球运动的组建、宣传、队员的选拔、及队员的训练和比赛。

中学“校园足球”的教练员要具备坚实的专业技术理论基础和经历过系统的理论学习。通过调查了解到鞍山市中学学校园足球的教练员基本上都是由在校的体育教师担任。只有腾鳌实验学校的教练员是外骋曾接受过专业足球训练。鞍山市在被 调查的13名教练员的平均年龄为37.8岁,结构偏于年轻化,这样的年龄结构不能完全促使年轻教练员与经验丰富的老教练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学历、运动员等级、裁判员等级的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该教练员的足球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水平。调查显示鞍山市中学足球教练员的学历都为本科院校毕业,有9人占69.23%为师范类院校,有4人占30.77%为体育学院毕业;13名教练员的裁判等级为:足球一级裁判员有2人占15.38%,二级裁判员6人占46.15%,没有裁判等级的5人占38.46%;在足球运动员等级上,只有1人,占7.6%为二级运动员,其他均没有等级。可见了鞍山市足球教练员在足球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获取路径来源不一,缺少足球专业学习经历的教练员占一定比重,专业能力有待加强。

4.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场地设施情况

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场地设施经了解到足球场地以人造草坪为主;调查显示其场地情况与区地方经济情况密切相关,调查发现新建的学校场地比较好,早建的学校场地较差一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维护和修补。在对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场地设施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足球教练员对自己学校的足球设施抱不满意的态度,大部分认为学校器材不足,不能有效供应分配学生使用。在实地考察中也看到有的足球场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5.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训练情况

在调查的13所学校中,都不能保证每天一练,每周保证4至6次的有4所,占调查总数的30.77%;每周保证1至3次的有2所,占调查总数的15.38%;赛前都会集中训练的有5所,占调查总数的38.46%;无训练的有1所学校,占调查总数的7.69%。从训练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学校训练次数大致集中在每周4至6次和赛前的集训,虽然校园足球的理念是淡化成绩但是这决不能成为降低训练标准的借口。只有继续坚持校园足球的基础训练才能保障校园足球运动的稳步提高和人员的不断扩充。

三、结论

(一)鞍山市中学“校园足球”气氛不浓,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不足。

第11篇

摘 要 要提高我国足球发展水平,首先要从学生开始。2014年7月2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任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四级联赛机制”等措施。我国校园足球的四级联赛已经在许多省市开展。山西省太原市被列入足球试点城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当前太原市足球四级联赛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太原市校园足球运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推动校园足球更科学、更广泛开展。

关键词 校园足球 四级联赛 太原市 现状

足球运动作为全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项目,不仅深受世界各地足球爱好者的追捧,而且在我国也有非常多的足球运动爱好者。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足球事业以及学校体育教学制度的改革,现阶段太原市的许多中小学已经把足球教育从足球学校培养的模式回归到学校中来。本文对山西省太原市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太原市足球运动更好更快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太原市的狄村小学足球队、虹桥小学足球队、九一小学足球队、兴华街小学、太原市第四十八中足球队、太原市第十二中学足球队、山西大学附属中学足球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足球队、太原科技大学足球队、山西医科大学足球队10支校园足球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校园足球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我国中小学足球训练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所研究的太原市校园足球现状,设计问卷进行发放调查。每所学校对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发放问卷30份,共发放问卷300份,共回收问卷265份,回收率为88.3%,其中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为93.2%。每所学校对老师发放问卷4份,共发放问卷40份,共回收38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为92.10%。

3.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将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用Excel进行分析统计。

4.逻辑分析法。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出相应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太原市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发展趋势

从2009年我国开始推广校园足球到2014年教育部推广四级联赛以来,太原市大部分学校的足球场地设施更加完善,参与足球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近几年,太原市频繁举行足球比赛,每一届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队伍数量都在增加,并且出现了一些表现突出的球队。说明太原市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普遍增多,球队水平普遍有所提升。

(二)太原市足球训练队情况分析

1.太原市足球运动员情况分析

由调查数据中显示,太原市足球训练人员年龄呈现显著的差异,6-12岁阶段的参训人数较少,占总人数的13.58%,而13-16岁阶段的参训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25.67%。还有在17-20岁阶段,参训人数减少,其人数占总人数的13.90%,而20岁以上的足球训练人数明显增多,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步入大学生活,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通过调查与分析可知,中小学生是为了比赛而训练,没有真正主动的参与训练,其中家长支持与否和学习成绩是制约学生足球训练的主要因素。

2.太原市校园足球队教练员情况

由调查结果得出,从年龄层面上分析,37.14%的教练员年龄在30岁以下,31.43%的教练员年龄在31-40岁之间,41-50岁的教练员有20%,51岁以上的教练员为9.42%。年轻教练员的人数占到了半数以上,这样的情况表明太原市中小学足球业余训练开展的教练员年龄处于年轻态。积极的因素是年轻的教练员有活力,有拼劲,对于今后的中足球开展有潜在的推动作用,消极的因素是年轻教练员缺乏经验,对于指导足球业余训练还处于摸索阶段。

3.太原市校园足球队训练经费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太原市校园足球队训练经费来源状况参差不齐,相比小学来说,大学与初高中投入经费较为充足。其中经费来源主要由教育经费和学校投入两部分组成,由于经费充足,足球设施先进,足球训练过程中不收经费等问题的影响,可以专心准备比赛。所以这几所学校在近几年的比赛成绩也都不错。反观其他的学校只有太原市下发的教育经费,而没有学校的经费投入,无法充分满足球队需求,包括足球的购买、足球场地的维护、足球队员的队服、教练的带队费用等等,使得开展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干扰问题增多,不利于球队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太原市足球训练人员年龄呈现显著的差异,校园足球队日常训练的时间较少。2.太原市足球训练教练员年轻化、缺乏经验、资质偏低。3.太原市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训练经费不足,影响了我市足球训练的快速发展。

(二)建议

1.注重学校足球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必要的支持保障,为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提供帮助。2.加大足球教练员培养力度,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3.加大发展学校足球运动的经费投入,加快建设健全训练及活动场地。

参考文献:

[1] 方仁权.韩国学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机制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6):56-60.

[2] 杨福洲.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2.

[3] 王鹏飞,李吉慧.浅谈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

第12篇

关键词:中学生 羽毛球 课余训练

课余体育训练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对未来建设型人才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羽毛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可以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主要以问卷访谈形式走访并调查了南通市的五所中学,研究对象是南通市第一中学、南通市第二中学、南通市第三中学、南通中学、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的300名学生和10位教练员。

2.研究方法

对于不同的研究调查项目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同一个调查的不同环节也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在准备阶段,我应用了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L谈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1)问卷调查法

对南通市区五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调查表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向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师发放了问卷调查表,以了解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中学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态度。收回问卷290份,回收率为97%,其中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5%,大家都能积极地填写问卷调查表。

(2)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以任务的需要,我借助校图书资料、互联网以及有关中学课余羽毛球训练的学术论文和优秀硕、博士论文,详细查阅了有关南通市中学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文献60余份,还阅读了大量有关学校体育学、心理学、统计学、体育科研方法等方面的书籍。在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利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南通市中学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3)访谈法

为了进一步获取详细资料,我走访了南通市区的几所中学,与部分学生、体育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为撰写本论文提供了强有力依据。

(4)数理统计法

通过访谈和调查,我对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与整理,并对有关数据做了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现状调查

(1)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目的

中学生参加课余羽毛球训练能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起到强身健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表1显示了中学生以强身健体和丰富课余生活为主要目的而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占82.81%;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升学需要为目的的则很少,尤其以升学需要为目的的仅占2.46%。

(2)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时间情况

在对南通市各中学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时间的调查中发现,课余参与的同学很少。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时间不足1小时的占59.65%;训练时间在1~2小时的占28.07%;训练时间在2~3小时的占12.28%。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中参与到课余羽毛球训练中。

(3)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频率情况

表3显示:南通市中学生每周参与羽毛球训练3次以上的同学仅占24.21%,不到总数的1/4;每周参与2~3次羽毛球训练的学生占37.19%,总体来说,学生每周参与羽毛球训练的状况不是很好。

(4)影响南通市中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影响因素

从表4可以看出:42.80%的学生因缺乏兴趣而不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由于时间不足而不参与训练的占27.37%;14.74%的学生因设施缺乏而不参与训练;15.09%的学生因无指导人员而不参与训练。综上所述,学校应增强学生参加课余羽毛球训练的兴趣,以推动羽毛球运动的开展。

(5)南通市中学生对课余羽毛球训练队的满意度

从表5可以看出,中学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羽毛球训练队的总体水平持基本满意态度。其中,认为水平很高的占18.24%;认为水平较高的占35.09%;认为水平一般的占31.58%,三者所占比例超过总人数一半以上;有15.09%的学生仍认为羽毛球训练队水平差。综上所述,南通市羽毛球训练队总体水平亟待提升。

(6)南通市中学生对羽毛球教学水平及教学方式的认知态度

表6显示:对教学水平及教学方式非常满意的学生占14.04%;基本满意的占27.02%;认为需要改进的占58.94%。由此看来,学生对教练的教学水平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2.南通市中学羽毛球教练员现状调查

(1)南通市中学羽毛球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

由表8分析可知:目前在南通市五所中学中,中年羽毛球教师在所有教师年龄结构中占主导地位,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所占比例差不多,从这个比例来看是比较合理的,他们各有所长,可以互相促进和弥补不足,这样既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较高的创造力,又可以形成延续成长的梯度综合体。

(2)南通市中学羽毛球教师的教学形式情况

从表9可以看出:50%的教师通常亲自演示教学,剩余时间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训练之外,比赛是一种很好的检验与激励的方法,30%的教师会经常通过小型比赛来总结学生在羽毛球训练中的不足,并使之加以改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20%的教师则通过观看比赛视频来教学。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南通市五所中学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体育设施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大部分学生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为主要目的,对羽毛球训练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学校的羽毛球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以及羽毛球训练队总体水平的满意度不高;学生主要在课堂上练习羽毛球,而课余时间则很少,学生每周参与羽毛球训练的频率总体不高;专业羽毛球运动员数量少,学校赛事安排不合理;学校羽毛球教练专业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训练;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教学方式单一,教法不正规。

2.建议

学校要提高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应投入一些经费,规范场地、器材、龉莸壬枋;学校领导只有重视体育教学、羽毛球训练,在经费保障、场馆规范、设施完善的基础上,课余羽毛球训练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以强身健体、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为目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羽毛球训练;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式应体现课程的时代性,提高学生参与课余羽毛球训练的积极性;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及活动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参与到羽毛球活动;教师及学校可组织相关活动,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羽毛球训练;学校应引进羽毛球训练的专门人才,改进教学方式,适当增加课程。

参考文献:

[1]翁志强.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的形成面临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9).

[2]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陈小蓉.我国学校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1999(6).

[4]杨铁黎,宋尽贤.关于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