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9 23:53: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祖旭东:曾经提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教育学生尤其应当如此,只有深入把握学生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好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从2013年起,我们临沂市政府和教育局致力于解决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发设计了这么一系列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新型德育课程。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聚焦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和教育者自身育人素养问题,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道德品质。
“问题导向”这一系列课程不同于传统德育课程,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它以问题为核心,作为驱动学生思考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完善品德修养;第二,它很生活化,我们这些视频内容都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可能是新闻报导的真实事件,也可能是本地本校学生的真实案例,这就大大拉近了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三,它让德育问题专题化,以往我们总觉得德育看不见摸不着,“问题导向”课程将学生成长中分散、无序、多样的问题整合成一系列专题,更具有系统性和操作性,既方便教师的施教,也方便学生的学习。这种直面问题、逐个击破的教育方式更加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您刚才给我们展示的这段“感恩”主题的视频课程非常生动、非常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请问,“问题导向”这一系列课程中,“感恩”这些主题是怎样确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
祖旭东:道德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市局从2013年3月开始,对全市9县3区、3个开发区、1个管委会的初中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具体来讲,我们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收集,再由我们教科研中心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归纳梳理出“感恩”“交往”“人生理想”等15个专题作为第一期的课程主题,开发具有人文性、动态性、地域性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库。
:您们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视频形式的课程来推进德育工作呢?传统德育课程存在什么问题?
祖旭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视频教学方式深受青少年喜爱,既可以突破以往品德课照本宣科的模式,给教学效果加分,又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实际操作,主视频来源于生活,案例取自发生在区域内、学校里、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更体现真实性,同时保证德育课的实效性。
以往我们一直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陈旧,滞后于生活,与现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吻合度不高。而且,目前的德育课堂仍然是以教师说教、学生记忆为主,缺少师生的互动环节和情感共鸣。虽然部分课堂引入了案例教学,但往往都是正面典型示范,缺乏反面典型的警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判断力。另外,临沂是山东的人口大市、面积大市,学校分布比较广,师资力量很不均衡,德育教学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很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较严重,他们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从统筹整体区域教育质量的角度看,这就需要一套标准比较统一的、比较容易操作的自主德育教材。基于这些传统德育课程的问题,我们就想要突破局限,创新德育课形式,通过视频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德育效果。
:对于很多对德育课怎么上没有头绪的老师来讲,视频教学的方式的确很好掌握也好普及。但是,这些视频资料具体怎么应用?课后有什么补充环节吗?
祖旭东:现在我们课题组研发出来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材料,每份都是以一张光盘和一本教师指导手册来呈现的。将学生看的视频、示范课、教学指导手册电子稿及教学参考材料全都纳入其中。教学指导手册用来明确每个专题的设置目的、授课方式、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教师的总结发言等内容,为授课教师提供细致的指导。在课上,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之后会自由讨论,再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适时地总结归纳,引导主流的价值观。并且,“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尤其注重课后开放性作业的布置,视频不是看过就算了,这种心灵的触动不是一时的,而是会带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去深化、强化,从而规避错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什么选择初中作为这套课程改革实施的切入点而不是其他的学段呢?
祖旭东:从中小学生人生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来看,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矛盾性和过渡性,他们开始有了成人感但同时也很幼稚,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但又往往很叛逆。相比之下,小学生思想比较简单,容易进行教育和引导;等孩子到了初中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初中阶段的教育和引导不当,学生的思想品质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那些问题到高中再改正就很难了。所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初中作为我们这个德育课程改革的试点学段,之后我们会扩大普及度。
:到目前为止,“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研发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各学校已经开始应用了吗?具体情况怎么样?
祖旭东:我们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不是先开发、再应用,而是边试验、边开发,融合了全市120多名专业骨干的力量。在研发准备阶段,我们确立了70多所实验学校,这些学校的校长、老师在课程研发阶段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视频案例材料的制作,学校老师们一边上课,一边就会随时补充新内容,这使得我们的课程资料非常丰富详实、接地气。具体应用时,各个学校上课和留作业的形式也很灵活,很多老师结合自身情况二度开发,这都有助于课程更好地实施。今年1月份,在视频课程研发得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向各县区教育(体)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等单位及各学校印发了《临沂市“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区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到现在为止,有的学校还没来得及实践,有的学校已经上过几个专题的课程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请您谈一谈,这项课程具体是怎样给学生带来了变化?
祖旭东:过去的德育课堂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基本没有学生的感悟和表达。现在我们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做道德判断,将认知化为行动。以前学生出了问题,学校教育方式可能就是教导处、德育处的一顿训斥。现在,我们把正确的、错误的行为同时放在视频中展现给他们看,他们自己就会有比较、有认识,尤其看到身边同学的真实案例会更受触动,联想到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从老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反馈来看,学生们的品德行为有了很大改善,学习成绩也随着道德修养的提高有了很大进步。
:“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新模式实施以来,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内容不断拓展,活动不断丰富,咱们教育局层面都提供了哪些支持和保障?
祖旭东:首先是行政上的领导。想要切实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与我们的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市局和各县区教育局与初中学校一起,坚持把德育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经常召开“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实施会议,各教育局分管局长、科室负责人也经常到学校中走访、观察、研讨,成立本县区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专家团队,以便及时指导解决课程推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是经费上的保障。我们通过以项目带资金的方式,加大全市德育课程实施经费的保障力度,保障专家指导费、科研费、培训费及其他运行经费的各项支出。另外,从教师评价激励制度方面,市局也提供了相应支持。我们实行了德育教学质量奖单列政策,对承担“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任务并有突出表现的德育教师单独进行表彰,要求各县区和学校也设置相应的专项奖,让教师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被计入工作绩效这都大大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这项课程更好地实施。
:目前来看,这项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着实喜人,请问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保证这一系列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呢?
祖旭东:这套课程是我们市局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调研、讨论,集中智慧共同研发出来的成果。总体来说,在整个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应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指导实际工作。
首先,我们有比较权威的理论基础。在界定课题时,我们先分别深度探讨了“问题”“导向”“课程”的科学内涵;同时,阅读了大量有关德育目标的文献,重点研读了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这也是“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根本依据。其次,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准确把握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为前提进行的。只有明确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聚焦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强调他们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关注他们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和实践能力,这样就保障了研发课程的科学性。另外,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实践才能出真知。正如刚才所说,我们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实验,选取了城市、县镇和农村不同层次的70多所初中学校试讲,经常组织工作组课程开发人员听课,也邀请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参加,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课程资源进行修订、改进和再推广。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行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为中心环节的。在德育课堂中老师怎样实行案例教学?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导读案例,自主质疑
教师在进行讲授案例前会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案例材料,会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这对形成关于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原因分析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教师给学生提思考题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当然,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也是可行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及时的了解,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点拨,这样学生更容易发现并且整理出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对于这个环节我们要加以重视。否则对整个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作者在《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阅读课首的案例“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这一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案例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就能够很快地了解这门课程的相关内容。
2.分组进行讨论,进行相关的探究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他们进行分组,通过小组的探讨来加强记忆。因为小组学习相对个人学习有很大的优势,在小组中由于每个成员都有其自身的个性,因而思维会有差异性,这样才能产生问题,学生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研究与分析。进行分组要遵循这一原则也就是小组成员的多样化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问题的研究与探讨的积极性。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就会更加的深刻。但是在安排讨论的时候要将主题确定好,应该选择具有针对性、开放性以及创造性的主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因为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才有感而发,才能够做到所谓的畅所欲言,相互之间才会有所启发,进行相互的补充。那么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团队智慧有促进作用。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
3.进行集中讨论,以此达成共识
各个小组可以在小组中选出一人作为小组的代表,代表小组发言,可以说明小组成员对案例的分析结果以及相应的处理意见。学生可以自由地讲述他们对案例的看法与理解,并且可以对此做出分析、判断以及相关的论证,最后说出他们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应该是一个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归纳与总结,使他们达成共识。这也是一个知识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
4.认真进行点评,进行科学合理的总结
案例教学有很多的环节,然而在最后的环节,也就是评价总结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经过学生的一番讨论,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全方面的总结,教师之所以要进行总结那是因为学生的分析结果都是零散的混乱的,只有经过教师的总结才能将这些零散的结论进行概括,才能帮助学生整理思维,除此之外,对学生在问题的反思上也有很大帮助,有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可以达到一个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效
案例教学法与中职生的认知规律是相符的,它很好地落实了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这一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德育课相对而言理论性很强,一般都会枯燥乏味,再加上单凭教师进行讲解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然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得到提升,因为学生有一个宽松的教学情境,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适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德育课在通过案例教学后就很好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学生掌握了课程的主动权,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就得到了改善,因此,这与新课改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完全相符的。
四、实施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之,案例教学法适当地运用于中职德育课教学当中,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水平,效果显而易见,是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德育课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启发进行引导,掌握好教学的时间。在进行案例教学法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能力,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2008.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关键词:德育教育;课改;课程设置;教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C7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36-03
德育课课堂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的本质和方向。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在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进德育课课程改革,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对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德育课改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
1993年、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过两轮重大改革。在此之前,中等职业学校没有自己完整的德育课课程体系,1993年第一轮课改,我校根据学制、招生对象、专业类别设置了九门德育课程,这次改革构建了既有别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程体系。
第二轮德育课改始于2001年,这一课程改革把“政治课”改称为“德育课”,职业指导列为必修内容,必修课程从原来的9门精简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4门。将“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更名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拓展了课程内涵,突出德育育人的特点。设置“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充实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内容,注意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和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这标志着第三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进入实施阶段。
这次课改德育课的“性质和定位”基本没变。德育课“主要任务”的核心内容没变,规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程设置,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构成,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4门课,选修课明确开设“心理健康”,同时要求根据国家形势发展进行事政策教育,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岗实习,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自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
对于必修课的教学安排和要求,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必须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时数。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少于64学时。其他选修课程由各地根据实际况开设,报教育部审批后由地方组织实施。
德育课改新方案有以下三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充分反映了中国化最新成果,时代感更强,将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4门必修内容之中。
二是进一步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针对性更强,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教学目标由“认知、运用”二维目标变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增加“情感态度观念”。
三是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实效性更强,单独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保留了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设置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将“心理健康”纳入了德育课程体系。
二、中职校德育课程教学课程设置情况
及教学课时安排
2009年秋季之前,根据大多中职校实际情况德育课课程的开课情况是:一年级新生第一学期进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学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的教育;二年级学生第一学期进行《经济与政治》、《哲学基础知识》的教育;第二学期进行《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其中《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课程使用我校教师和其他兄弟学校合编的由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校本教材,其他课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学生在校学习的两年时间内,有些专业科在教学安排中保证四个学期每学期36课时的德育授课时间,有些专业科只安排了一年的授课时间。2009年秋季之后,大多中职校认真组织制定德育课改新方案实施规划,停止使用校本教材和旧教材,统一使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除库存的《职业生涯规划》外),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安排,确保德育课改新方案如期全面实施,确保教学目标任务实现。
关于选修课中的时事政策教育和其它内容的教育我们是贯穿在德育必修课课程教学中完成,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抗震救灾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国情教育及行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安全教育等。例如在《经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时事政策的学习和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抗震救灾精神、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在《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课程中进行奥林匹克精神、国情教育等内容的教育。在授课期间,如果发现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及时向专业科和心理咨询室老师反映,共同实施教育。
根据各专业科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合理安排授课时间,例如财贸科因为专业课上《政治经济学》,就把《政治与经济》课程改为《财经职业道德》。这种调整既符合国家教育部对学生德育必修课内容的要求,也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从学生成人、成才的要求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探讨和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提高
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目前中职校的学生多为中考的失利者,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受传统观念影响,进入职业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人生没有目标和进取心。他们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部分学生法纪意识比较淡薄,遇事容易冲动,与人沟通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将更早步入社会,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影响更为直接,中职学生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劳动大军的素质。因此,探讨和改进德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估,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经过几年的探讨和经验积累,目前中职校德育课教师课堂教学授课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1.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以往的单纯老师的“知识”传授转向“小故事大道理”“案例分析点评”“情景设置表演”等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
2.从教师“灌输”转向双方“对话、讨论、互换角色”,突出了教学的实践性特点;
3.从知识接受转向心灵“感悟”生活“践行”,从学生“受爱”转向师生“创爱”的共识授课方式,把课堂教学和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增强德育课吸引力。同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观摩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带学生参加就业招聘会,同组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评课,集体研究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活动,取长补短,择优选择,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加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教学实效性。改变了以往教师授课条块分割,各司其职的教学情况。
德育课评价标准要坚持知、情、意、行相统一,即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对学生培养情感,端正态度,树立观念,提高能力,学以致用。为此对德育课成绩的评定,德育组老师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进行评定:课堂纪律要求占一定比例,让学生学会控制情绪,严格自律,养成遵纪守时的良好习惯;加大课堂提问的分数评定,让学生对知识边学边消化,并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活动,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引导和纠正。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尽量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例如心理健康的测试、法律案例的收集、采访课任老师,给家长写信等等,让学生课后养成看书看报收集材料的习惯,学会走进老师和家长,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同时减轻书面知识的考核,侧重能力的培养,使德育内容从课堂授课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保证每位教师的授课材料和考核试卷做到资源共享,同一门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评估体系。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从2009-2010学年开始,德育课程将进行相关的改革,重点是提高德育课质量。德育课程改革将注重加强与其他教育的纵向和横向衔接,努力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完成职业教育的德育目标,我们全体德育工作者将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目前德育课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应打破单纯的课堂灌输、报告宣传的模式,积极采取各种现代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采取“开放式”的教育方法,加大德育的信息注入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正确区分、辨别、选择和吸收多种社会信息的能力;树立“人人有责” 全方位德育理念,把德育教育同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让德育渗透到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通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道德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课程;德育教材;德育大纲;德育文件
党的十明确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践行要求。然而,当今德育课程发展与创新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因此审视德育课教学大纲、文件和德育教材以及评价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解决的对策对于当今改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和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时代必然性
(一)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出现价值困扰、价值混乱及原因
当代少数大中小学的学生价值观出现混乱、困扰,是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传统文化和西方观念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观念仍然渗透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西方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对大中小学学生的渗透,信仰受到动摇,社会思想文化问题丛生,道德下滑的现象严重,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价值观在培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上不合理,脱离学生实际,没有层次性
德育课程内容设置只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较少根据学生的思想接受能力和社会经历的差别进行分层对待,这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削减了,还妨碍了学生个性化和主体性的发展和发挥。同时,德育培育内容和方法单调,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
不少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轻视孩子的社会道德教育,进而影响了子女诚实守信品质的养成。家庭的过分溺爱容易使子女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孩子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他人冷漠,不懂得公平和平等的实际意义,不能很好地融人社会和集体的生活。
4.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还不够完善
德育课程授课的单一模式影响着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德育课程培育方法和小中大学生的接受心理还存在一定背离。很多学生感觉自己从小接受的理想信念教育离自己很遥远,没能融人到自己的生活中。社会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育不够强化。
(二)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呼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变化
当今世界呈现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必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人们自身的思想观念与内心世界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它又将影响、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德育课程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把握时代的脉络,贴近时代生活。
同时,在价值多元化时代,成人世界的道德失范,网络文化对德育效应的冲击,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多元化和变幻不定等因素,迫使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必须作新的安排和调整。
2.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局限性
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我国德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的“政治色彩”很强,党和政府把德育课程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和教材体系,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设计大、中、小学校各阶段德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情感、知识、能力等的不同,出现“小做大,大做小”现象,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同时,我国德育课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在德育课目标定位上表现为远大性、过高性;同时教育内容表现为“高、空、假、全”特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实践和“活动”的重要性。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应改变德育教学大纲和相关文件的过时理念和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问题
(1)德育课程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节。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设置的德育课程的内容政治性色彩很浓,真正的德育n程内容很少。以往德育课程的内容偏向泛政治化方向发展,德育课程为宣传意识形态服务。建国以来我国德育课程价值导向总体上一元的,德育课程以强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旋律”,这是与当时一元社会的特征相适应的,大纲在目标定位方向上体现了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倾向,学生的个体价值、主体性则很少获得应有的地位。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中也存在忽视学习主体需要的情况,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在设计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较多,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较少。
2.德育课程内容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存在一些背离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目前面临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不断复杂化、多元化。传统一元社会的价值观念受到多元社会价值观念的挑战。因此,学生对主流价值观有抵触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被学生接受的不多,价值观异化呈蔓延趋势。
问卷调查显示,91%的教师认为,一提到德育课,就有人认为是政治教育或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以前的德育课程过多地注重社会,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个体发展功能,不注重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主体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对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也存在一些不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情况,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没有很好地结合。问卷调查显示,98%的教师认为,小、中、大学德育课程相互不衔接,德育课教材和德育课教学工作不衔接、不协调。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课程内容的体系衔接不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有些甚至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问题。
(4)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缺乏多样性、艺术性和吸引力。问卷调查显示,99%的教师认为,所规定的德育课程教材及阐述的内容过于概念化、理论化,条条框框化,显得呆板、枯燥、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所规定的德育n程实施忽视了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只强调传授一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了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没有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不注重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关键的核心价值观。
问卷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把德育课程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其它文化课或专业课教学,较多的突出德育课程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德育课程的思想性和育人性。同时,教学途径过于单一,且呈现封闭性、灌输性、单向性、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创新性等特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德育课程实施没有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没有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
4.德育课程结构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没有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没有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没有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结构不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不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就没有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具体规定德育课程教学设施数量和指标体系,没有针对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数量。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减少德育课程课时应受到相应的处罚和制裁,造成实践中德育课程课时随时被删减;同时,也没有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充足稳固的时间,造成实践中德育课时时常被其他学科教学所占用。
(3)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没有明文规定德育课程师资数量,造成实践中德育课师资力量供给不足。
(二)从教材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整册排序缺乏逻辑性,无法衔接,随意性大;爱国主义教育过早插入;对秋天、冬天的讲解彼此间断,和前面的又无联系;前后内容有重复且是简单重复而不是层层递进;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从小学德育教材内容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中、大学相互不衔接;第二、德育教材和德育工作、校本课程不衔接;不协调;第三、不分年龄段,不考虑实际情况;目标和要求一味地拔高,空话多;第四、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重视知识考查;第五、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切实的规划和统筹。
从组织的279份初中生调查问卷结果看出,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与小学《品德课》内容之间联系紧密”的选项中,选择“一般”与“比较同意”的有效百分比为50.6%,在“《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的问卷中,有效百分比只有33%。说明德育部分教材逐步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教学内容抽象难懂,甚至有些脱离实际。德育教材内容理论太深奥,具体问题涉及的太少,为理论而理论,德育课程效果不佳。
(三)从德育评价体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
1.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的德育课程评价问题
(1)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设置不科学,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不是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仅仅只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问卷调查显示,95%的教师认为,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程效果评价不合理。德育课程评价方式只重视知识的考核,忽视了思想、行为和表现的考核,考核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2)德育课程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德育课程没有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没有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没有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没有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以往都是陈旧、滞后的德育课程评价理念,只看重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2.现实中德育评价体系存在不合理现象
(1)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德育课程评价不科学,评价观念和标准还局限于“学习、敬业、诚信、友爱”,没有贯彻“自由、平等、民主、法制、”和“富强、民主、文明”的内容。
(2)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主要侧重政治科目的分数。
(3)重绩轻效,即使是“敬业、诚信、友爱”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充满成见和主观色彩。中小学德育的评价注重以“听话”、“老实”、“成绩好”作为德育评价的标准。期末的思想品德考评也只由班主任负责,难免带有片面性,对学生的评价可能“失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另外,有些学生虽然在偶然犯错之后已经及时改正,但在老师的心目中,或文字记录中仍然留有过去的印记;而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在老师印象当中较好的学生即使犯错也不会得到严厉的批评,评价仍然是好的,这很有可能会埋下了犯错误的种子。
(4)评价没有具体的标准,以应付为主,损害了德育评价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少数班主任和辅导员在思想上对德育评价不够重视,持着应付的态度,评价的客观性不强。
(5)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几乎没有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结论也不能及时反馈。大中小学每学年一次的德育评价,在评价过程结束之后,某些学校也往往不给学生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优缺点,对今后努力的方向不明确。同时,对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整齐划一,过于强调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评价对象。
三、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一)从教学大纲及相关文件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问题的对策
1.德育课程目标要求
(1)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即德育大纲和官方文件中规定的德育课程目标要基本上涵盖或者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学习主体需要,即教学大纲和官方文件规定德育课程目标要涉及学习主体参与、交流、合作和探究的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来组织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
2.德育课程内容要求
(1)德育课程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把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以社会价值取向为主,兼容个体价值取向,注重德育的个体发展和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
(2)德育课程内容的编排方式,即所选的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要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要达到学科知识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能力、社会问题取向相统一。
(3)德育课程内容体系要具有整体化、层次化、序列化特点,包含核心价值观的课程内容要较少有断裂缺失、本末倒置、简单重复现象。
(4)德育课程内容的承载形式,即包含核心价值观的德育素材的载体要具有多样性、要体现德育内容呈现的艺术性,要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3.德育课程实施要求
(1)要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在传授一定的德育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设置真实的情景或体验,给学生分析多元价值问题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确定情境中的关键的核心价值观。注重体验式、探究式学习,注意把理论与活动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强调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理论教学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德育课程的权威性;将德育课程的理论传授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2)要注重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结合,即德育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区分课程内容中的道德价值观与非道德价值观,在使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注重工具性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要注重育人的目的性价值,促进学生品德与公民素质的发展。
4.德育课程结构要求
(1)要具有逻辑基础的统一性,即同一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不同单元德育素材的组织,要遵循统一的逻辑基础,按儿童、青少年生活顺序或年龄顺序组织材料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和学历层次和心理、生理变化,分层次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德育大纲体系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三个年龄段排列,根据不同年段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采取相对衔接层次的教育。
(2)要具有知识深度的递进性,即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教材,包含同一价值观的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深度要体现递进性,低年级的内容要为高年级内容的学习服务。
(3)要具有学龄阶段的侧重性,即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课程所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要具有一定倾向性,如小学阶段适度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
5.德育课程管理要求
教学设施供给要充足,即针对教学内容要提供相关的多媒体设备、挂图、影像资料等配套设施。课时供给要充足,为德育课程教学提供了充足稳固的时间。师资力量供给充足,要匹配专门的德育教师,教授相关的学科德育课程和校本德育课程。
(二)从教材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融人德育课程。
深入建设高品位、高水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引领校园,影响学生。把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成精品和品牌,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形成集体自觉。从初中组问卷调查中看出,对“《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贴近您的生活实际”选择,“比较同意”和“一般”的有效百分比为35.9%;“通过开展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相关德育教育”,选择此项的有效百分比为31.5%,不选择此项的为68.5%,可见,德育的校园文化融人意义重大。
2.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德育课程理念
要注意教育内容和大中小学生的需求相适应,弘扬主旋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中小学生的头脑,充分考虑大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贴近大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发展规律。要做到教育方式方法与大中小学生相适应,符合大中小学生的特征和要求。在德育过程中,尽量接近大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接受规律,采用大中小学生喜闻乐见,易接受的方式和途径,把握大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
3.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调整德育教材的内容,运用合理的逻辑关系重新编排德育教材
根据学生年龄增长的特点设计教材内容,比如,小学教材按照学生生理、自己、家人、学校、家乡、社区、国家、世界、环境、四季更替、社会规范等顺序,从近到远、从浅人深,循序编排教材。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小学教材以活动性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五六年级教材适当增加辨别是非案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便考核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认知能力。
4.积极推行家校联盟,共同感化学生
家庭教育永远是支持、巩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重要力量,成立家委会、开展对家长的培训、家校的沟通,实现家校教育的同步或互补。
5.从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需求出发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以生命教育为例,它包括了: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幸福教育、健康教育、珍惜时间教育、自信教育、友谊教育、合作教育、诚信教育、青春期教育、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生存教育、消费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敬畏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等,其中每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成都是在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本校实际出发选择性地开发一些德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学生的内化。
(三)从评价体系看,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及教材体系的问题的对策
1.改进德育大纲及相P文件德育课程评价要求
(1)德育课程评价制度要设置较科学,即品德发展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价值观发展的内容,要作为学校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被测试,而不仅仅是德育学科知识的测试。
(2)要引入发展性德育评价机制,即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培养其对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问题的丰富理解和评价,关注其有德性的自治行为的形成。
2.改革现有不合理大中小学生的德育评价体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时改进对学生的品德评价和考核,评价不能以卷面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大学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要求:对一年级学生应着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爱校、爱系的教育,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校纪校规、心理健康教育。对二年级学生应继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对三年级学生进一步端正学习目的教育,为其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四年级学生着重进行就业升学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爱校荣校教育。
关键词:三化两性;德育;微课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20-02
创设“三化两性”德育微课符合当代中职学生发展要求,其中“三化”内容主要包括:系统化课程内容、信息化课程手段和固定化课程时间,“两性”是指:实践性课程活动、科学性课程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德育课堂主体性地位,对培养学生良好德育意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合理利用这一模式,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有特色的德育微课。
一、整合德育课程内容,培养综合技能人才
在传统的中职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课程设置,甚至很多中职学校直接用专业课程代替德育课程,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对学生适应社会需要也带来不良影响。中职学校必须提高对德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协调好德育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关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利用“三化两性”德育微课教学模式,有效整合德育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
案例分析:某校利用“课间操”15分钟的时间,开展“三化两性”德育微课,替代原来广播体操,整合德育课程内容,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过程,其主要内容有《三字经》等。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得知,在原有广播体操时间,存在学生不认真做的情况,对锻炼学生体能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师将其打造成德育微课,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灵活变动德育内容,使得学生全面认识优秀传统中华文化,促进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培养全能型技术人才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微课的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社会需要和传统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二、借助信息德育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化教学设备进入教学课堂,“三化两性”德育微课的开展形式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终端,创设互动式德育教学平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潜在德育意识,真正实现教育目的。在传统的德育课堂中,教师处于主体性地位,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德育微课时间,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德育内容,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案例分析:某中职学校德育老师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将德育微课的内容制作成动态PPT教案,通过学习后,让学生自主发表言论,为学生树立学习生活榜样,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缺点。
分析以上案例可知,在实际“三化两性”德育微课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道具,借助社会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德育话题,建立开放式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关注德育教学。此外,教师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形成有特色的德育微课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固定德育课程时间,落实学生德育评价
品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慢慢积累,从而达到“质变”的目的,因此,中职学校在开设“三化两性”德育微课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综合考虑德育目标、教材内容等方面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确定好德育时间,落实学生德育课堂过程评价。
案例分析:某中职学校在确定“三化两性”德育微课之前,先在全校范围内做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大多希望德育教育时间在10-20min,学校通过借鉴其他学校经验,并结合学生意愿,最终确定微型德育课为每天上午9:30~9:40。
从案例中可以得知,中职学校这种做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时间去学习、探索,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丰富德育实践活动。升华学生道德水平
关键词:军校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1-0057-02
一、军校学员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一般来说,德育隐性课程是教育中的实践和成果。而在相关培育特殊军事人才的军校中,其课程制定和相关规定上无切实要求,但在军校中是具有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环节。
而对于隐性课程的概述有着共同的作用,分别在以下几点中体现:(1)从结果反映上看,隐性课程通常就是除了学习成绩的非学术性的作用,很大程度是反映在学员的情绪、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层面的作用上。(2)从作用氛围上看,隐形课程是潜存在军校与社会中具有隐形性和社会性的作用。(3)从作用具有计划层面上看,隐性课程指的是没有计划、无思想与不够确定而产生作用的。(4)从作用的成果上看,因为隐性课程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其隐性的作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具有累加性、缓慢性、平稳性与耐久性的。总而言之,隐性课程就是学员在其军校日常生活中全部历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和显性课程的作用有着明显的不同。
从表层可看出,德育隐性课程概述自身就是有着和道德教育相关的联系。这是因为隐性课程从最根本上是一种价值性的作用,德育作用的含量是比较大的。
二、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功能介绍
1.导向功能。对道德的认识指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把握和在这个关键点上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决策。而道德认识对一个人品行的完善有着关键的影响。军校道德的认识完善本来就要进行一定的道德灌输和说理,但是也无法离开学员的日常生活。在实际的军校氛围中,从物质对其进行的作用到从团队影响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教员的言行举止到教室的布置,都给其学员起到了一个参照作用,且表现出了适合的价值观信息,使学员有一种隐性的追求。
而校园的物质环境氛围不单单代表着校园,还包含着十分充足的教育内容。比如:使用古今中外科学家和思想家的头像和谚语来贴在教室的墙上。(2)把校风和校训的语句挂在校门及其周围,使学员可以常常看到,促进高尚精神的完善。所以,要用环境去影响学员,从而使校园环境、集体氛围、教员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学员的思维起着关键的作用。
2.情感陶冶功能。道德情感是品行中尤为关键的作用部分,其不可以单单盼望在显性课程中能完全的体现和达成。浅显易见的是,情感的完善和作用是无法离开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和完善的。经过研究调查显示,情感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情境性,通常人的情感指的是特定情景中所发生的。隐性德育课程刚好就可以为学生供应体验操作,进而让学员生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在师生交往和同学交流中,容易在学校中才可以生成特定的人际情感氛围。而教员对学生的关爱以及期望会对学员产生作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3.激励功能。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内驱动力,可以对社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对人们产生激励作用。例如:个人的评优、竞赛括动的安排、社会上的榜样人物、家庭同辈成员受到家长的表扬等,这些都会使人们产生隐性的激励作用。
4.抑制功能。学员隐性德育教育对人具有激励和进步作用,同时也有阻碍和抑制作用。当人们进入高雅和舒适环境中时,不需要律令和提醒的作用,从内心中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抑制不好的、不健康和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三、社会学领域下军学员隐形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1.隐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现状。因为社会的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在德育课程的制定上一般会对隐性德育课程缺乏妥善的考虑和实际的分析,造成了有的德育因素以隐形的方法对学员思维方式和品行教育等方面不能形成隐性德育的作用。就现在来说,我国高校中德育课程的构建有以下三类:(1)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理论和军人思想品德这两门学科完成其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显性课程。而往往这样的学科是有预先的意义、内涵和计划的,一般称为知识性德育课程。(2)有的是由所在军校中的思想政治人员进行德育教育实践的,例如:学员教导员和政治干事等,这个称为活动性德育课程。(3)还有的是因为各学科政治理论教员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对教材进行运用,将其所含涵盖的德育内涵实施思想教育,称为渗透性德育课程。而这三种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显性德育教育的方法,其在军校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通常大众都仅仅重视其显性特点,忽略其隐性影响,致使隐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更加困难。
2.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原则。(1)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是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产生的作用效应。这个也是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最为重要的原则。经调查得知,传统的德育课程,尤其是具有知识性德育课程中显现出不确定性和无效性或者低效性,许多专家对这个有着一样的看法。而杜威曾说过,“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说了道德规则或德育因素的对策和措施,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转换成专门问答教授的方式,对于道德中的练习,并非是准确的,同时是不科学的。而根据教员对学员德育品行中的调查分析说明:学员对于理论和军人思想品德两门课程的需求率是非常低的,甚至许多学员认为制定这两门课程是不科学的,对这样的课程缺少正确的认识,忽略其关键作用。例如:根据调查分析,学员对德育主渠道的思想品德课满意率大约为39%,不到半数的学员把教学内容改革放在思想品德课中的首要位置。因此,军校构建知识性德育课程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从而使作用无法发挥。所以,对于理论和思想品德这两门学科的实效性是非常紧要的。(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在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从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多角度性来进行考虑的。很大部分原因是隐形德育教育体系自身就是个复杂多变的系统。第一,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是当作一个整体而存在并发挥着功能的机制,如果隐形德育体系中无法形成一个整体或缺少了其中的一两个点,则其德育教育体系的特点和作用就无法体现。第二,隐形德育教育的作用一般需要经过正规性和非正规性的方式进行,正规的隐形德育教育课程后面隐含着隐性的德育因素,而且隐性德育课程中的德育性可能会以无形的形式埋藏在正规德育课程当中,使学员的思维和言行举止不断起着作用。第三,隐形德育教育体系的整体性影响是经过家庭、军校和部队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起着一个整体性的教育影响,所以,如果单方面依赖于军校实施德育是不能满足的。第四,隐形德育教育的情况是在不停变化的,其学员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举止道德方面是需要内外环境共同影响产生的,主要表现是具有动态特征,所以,隐形德育教育方式是需要德育设计者伴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3)主体性原则。这里所说的主体性原则就是隐形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以学员为道德的主体,发挥主人翁精神。而隐形德育教育体系中的内容与方式需要对学员的愿望和认识水平进行全面分析,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还需要充分尊重学员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德育教育无论是显性还是隐形都能由教员角色的教授变成是学生学习品的分析处理,成为学员的内在的心理道德能力体系。(4)发展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发展性原则通常指的是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构建中务必要考察的两个要求。第一,务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处理学员的思维方式和品德言行的现状,不单单要注重学员是否有完成思想道德品质的特点和要求,还要重视新事物中的品德问题和发展状况。第二,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中的内涵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改变而改变,不仅要重视体系内容构建中的稳定性和合理性,还要落实于实际,着眼于未来体系中内容实施的随机性和逻辑性。
3.学员隐形德育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上文所述,学员德育教育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和显性德育教育体系的构成,而隐形德育教育体系务必要和显性德育教育体系结合,才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四、总结
在社会学视域下构建军校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体系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一定要重视隐性德育教育对学员的功能作用,其作用分别是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激励功能以及抑制功能,并且掌握隐形和显性德育教育的联系,取长补短。(2)一定要改善教员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形式,与学员实际相结合,提高学员的掌握程度。(3)对其教学内容实施改革或更新,德育教育内容随着形式的改变而改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开展军校学员隐性德育教育了。
参考文献:
[1]黄立营.论隐性德育课程与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03).
[2]徐立新,陈芳.隐性德育的作用机理及表现形态[J].甘肃高师学报,2010,(4).
摘 要:在中职教育受到广泛重视的今天,中职德育课生活化也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生活教育理论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研究中职德育课生活化的多种途径:教学目标多维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情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生活化;德艺双馨;人才培养;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08-02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业技能过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德育课是培养职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阵地,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课对职校学生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以“说”为主的德育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做”为主的体验式德育才是有效的德育模式。生活是德育课堂的出发点,也是德育课堂的归宿。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发挥德育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德育课生活化的内涵
德育课生活化是相对脱离社会生活的纯理论教学而言,指课堂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生活为源头,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统一,用生活事例讲解德育知识,然后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德育是塑造美好心灵、培养优良品德、养成得体的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手段,中职德育课生活化旨在构建形式多样、具有吸引力的课堂,让中职学生愿学、乐学、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不再被动接受知识。生活化也并非任由学生在生活中自娱自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当好引导者,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中职德育课生活化的必要性
(1)中职学校德育课面临的困境。审视当下的中职学校德育课,普遍存在着实效低微的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难以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迟到、厌学等不良行为在他们身上比较常见,甚至有一些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学校虚度光阴。基于这样的现状,德育课在他们眼里是可上可不上的课程。另外,职业学校的课程分为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很多学生和家长严重忽视文化基础课尤其是德育课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以顺利就业就行,而文化课不需要参加升学考试,所以学不学或者学得好不好并不重要。再者,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德育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自然就无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学内容依然以知识讲授为主,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背离新课改的要求。
(2)中职德育课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首先,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一是“生活即教育”,二是“社会即学校”,三是“教学做合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是:生活中处处有德育,社会中时时见德育。要把德育从学校这一“鸟笼”里解放出来,要想德育课能真正发挥实际作用,就必须使教学过程成为生活过程。脱离生活和实践的德育课,就像无根的野草,注定是随风飘散的。其次,“三贴近”原则。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成长特点,既要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也要重视情感体验和行为养成。“三贴近”原则充分阐明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实际的重要性,“高、大、空、远”的德育课是无法引起学生共鸣的,更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因而德育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摒弃传统“说教”的形式,采用生动、有趣、具体、丰富的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中德育课生活化的途径
(1)教学目标多维化。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应该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德育课的教学目标更应该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从传统“知识课堂”向“生活化课堂”转变的第一步。
(2)教学内容生活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根植于生活的沃土,生活是多彩的,教学的素材也必然是多样的。1)教学中要采用乡土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时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联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德育,实现在生活中培育良好的思想品德的目的。以“增强法律意识”为例,教学时可以引入发生在茂名地区的三名青年持刀到荔枝园抢劫荔枝、而且拍小视频发到朋友圈炫耀、最后面临法律制裁的案例。这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让学生明白缺乏法律意识往往会误入歧途,巩固了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的德育目标。2)教学内容应突出时效性和时代性。来源于生活的案例往往都是具有时效性和时代性的,德育教师备课时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发展,选择最适合、最恰当的素材。教材是滞后于鲜活的现实生活的,德育教师必须在现实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完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情境化。要真正实现德育课生活化,必须结合中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弱、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喜欢体验、讨厌说教等学习和心理特点,不断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言堂式的讲授法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则有助于学生体验和思考。1)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法的优点在于通过探究学习促使学生主动构建德育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导”不是“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而不仅仅是“听”。2)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往往是和案例教学法结合使用。用生活化的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总结学习过程,以达到强化德育效果的目的。3)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与德育课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一脉相承的。体验式教学法包括活动体验、游戏体验、实践体验等方式,体验的途径也是多样的,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模拟法庭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方法。
(4)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评价是为了考量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知识课堂关注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生活化课堂则着重考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因此,生活化的德育课堂不应该以考试作为单一的评价方式,虽然终结性评价不可少,但过程性评价更为重要。1)改革考核方式。生活化德育课堂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无一不时刻关注现实生活。德育源于生活,也应该回归生活,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在这样的要求下,“纸上谈兵”的考试方式就无法全面考量德育课教学效果。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必须把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结合起来,其中平时表现占55%,期末成绩占45%,平时表现要涵盖学生的考勤、课堂纪律、课堂参与积极性、作业完成状况等方面。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有利于改善德育课堂的现状,充分实现“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目标。2)课后作业延伸巩固。课后作业的布置一来是检验教学效果,二来是巩固教学效果。要通过布置实践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以致用。以“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及其改善”为例,在学生探究总结改掉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习惯养成规律,教师要给学生布置“改正不良行为习惯进度表”的课后实践作业:分别列出某不良行为习惯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的具体改正措施,实际效果,存在的困难,满意度。这样的课后作业,让课堂的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真正实现德育课堂生活化。
四、结束语
德育n生活化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提升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德艺双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发展是没有终点的,中职德育课生活化仍然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相信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德育课定能彰显其迷人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梁云(1986-),女,广东茂名人,中学二级教师,从事政治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许立群.教学生活化理念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9(17).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溧水和高淳两个中等专业学校的机电、电子两个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共12个班级,计489名学生,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69份。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抽样问卷。因此,我们在抽选班级时充分考虑了班级整体素质的优中差相结合,涉及的专业有数控、机电、汽修、旅游、电子、财会、计算机等七大类,在性别上充分考虑到各个专业的特殊性,选择了纯男生、纯女生及男女生大致均衡的班级,便于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是学校德育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主要包含了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态度、作用、内容、方法与手段、作业、考核、学习及教师等共八个方面。
调查时间
2012年5月
调查情况与分析
下面是学生对德育课的态度、作用、内容、方法与手段、作业、考核、学习及教师等共八个方面的评价。
1.学生对德育课的态度及原因
从表中可以看出:1、50%以上的学生还是喜欢或比较喜欢德育课的,不喜欢和无所谓的加起来不到 50%左右。这说明,整体而言,学生对德育课还是比较认可的。2、学生喜欢德育课的原因,主要是德育课程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这一比例占到了37.9%,远远高于内容的趣味性,也不是教师讲得好。这说明德育课堂要继续强化课堂教学的生活化。3、学生厌学并不是德育课程的内容太深或离实际太远,而是教师照本宣科及学生本身学习自觉性不高所造成的,这也显示了学生问卷回答中真实性的一面,有的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德育课怕上,其它课也是这样。这使我们认识到并不是德育课程本身的原因及单纯德育课程的原因,对有的学生而言,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德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方法来吸引他们。
2.中职生对德育课程作用的认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学生充分肯定德育课程内容对自己的生活有指导作用。认为德育课程“非常有用”及“有一定作用”的占到了75%,这也说明了德育课并非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地位。2、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要求是教师多联系生活实际与未来的职业实际,而不是与他们无关的实际。这使我们全体德育教师感到欣慰,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职校德育课教学生活化选择的必要性、准确性及针对性。
3.中职生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评价
从表中可以得知:1、学生普遍喜欢与生活相关的案例,仅仅此一项比例高达51.9%,看来案例教学有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前景与必要。2、角色扮演法、社会实践法与讨论法,三者之和占了65.2%,这也说明学生最喜欢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加强。3、认为德育课教法有效果的比例非常高,占到了84.4%,认为没有效果的只占了15.9%。对教师教法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的占到了71.5%。这也再一次说明了德育课并非有些人空口无凭说的无效。说明一线德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学生的认同,也是最有权威的认可。4、认为吸引力一般的占到了42%,我们的德育课整体上还不十分理想,对德育课不满意的也占到了18.6%,这说明学生对德育课的教法整体上认可的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认可,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的同仁都知道,近二成的学生如果不满意、不认可或不学习,会给课堂带来怎样的后果?!这给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改进教法已迫在眉睫。5、学生是喜欢教师使用多媒体的,喜欢或比较喜欢的总共占了69.4%,这使我们经常使用多媒体的教师倍受鼓励;同时,不喜欢与无所谓的比例占到了32.2%,这一比例恰巧与学生不太想学的比例相近,这可能表明整体而言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是得到学生认可,想学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能促进课堂教学,更有助于自己的学习。
4.中职生对联系职场与榜样学习的态度
从上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学生对涉及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示范的做法是认可的,认同的比例是非常接近,非常喜欢与比较喜欢的约占到了65%,这也说明了学生对指导就业创业的教学比较欢迎,不喜欢和无所谓的约占了35%。
5.中职生对作业的看法
表面上看,学生喜欢作业中最多的是实践作业,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之和不及实践作业,但有趣的是“选择其他”的占到了29.4%,实际上反映了相当数量的学生不喜欢做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90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与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同时,这也给我们德育课教师一个信息,德育课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是否存在一些问题:作业只是注重了知识的巩固,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忽视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关心的问题的能力培养,使学生觉得做作业没有兴趣或没有意义。从而改进作业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喜欢做作业成为我们每一个德育课教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6.中职生对考核的想法
以上可以看出:1、绝大多数学生赞同不闭卷考试,这一比例达到了76.6%。2、认为“考核要与日常行为相结合”的占到了53.8%,说明学生已经逐步认识到德育要有行为体现,学为致用。3、认为开卷与日常行为相结合的占31.2%,几乎高出闭卷与日常行为相结合10个百分点。这表明学生更希望开卷考试。4、认为考核要注重表现与活动成果,并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占了占45.4%,接近一半的比例。5、令人惊讶的是选择说不清的同学只占了2.2%,这说明学生对考核的态度非常明确,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
7.中职生对学习的评价
从上表可以看出:1、认为课堂死气沉沉与混乱的占了34.1%,喜欢且积极配合教师活动的只占了42.3%,不喜欢的占了55.4%,不喜欢但配合教师的占了33.8%,这说明目前我们德育课堂表现并不是十分让学生满意,中职学生的学习已经不是单纯的兴趣,而是有一定自觉与理性的成份了。2、在学习方法上,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探究式、合作式及自主式学习方法,这一比例占到了82.2%,这说明学生对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非常认同,有17.8%的学生选择“老师讲我们记”,可能受到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法影响,学习理念难以改变。
8.中职生对德育教师的评价
以上得知,学生选择第一位的是“尊重关心学生”,这体现了学生对教师人文素养的要求,希望得到教师尊重的愿望非常迫切,这也显示了90后学生平等意识、自我意识的增强。
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广大学生心目中有德育课,他们对德育课还是认同的,认为德育课对生活与就业创业具有指导作用,心理上对德育课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们还欣喜地看到多数课堂已经摆脱了纯粹的“满堂灌”“一言堂”等传统教学方式,开放式的教学、使用多媒体手段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但同时我们更不可否认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不明确
仍以知识目标为主,忽视对学生生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空泛
讲授内容仍以课本知识为主,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
3.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许多教师仍采取照本宣科知识传授式教学,忽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情感和体验。
4.教学评价简单化
作业布置仍然是德育知识的巩固和拓宽,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的培养;德育课成绩主要还是以一张考试试卷来决定。
以上问题是导致现在一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出现的“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主要问题
有效对策
1.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就是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生活中,理论思维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阅历、活动方式和认知规律。教学应让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正真地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在真实生活背景中,使德育课教学正真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走进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使学生感到德育课对社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将德育课知识的学习与有关生活现象或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实践结合起来,能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德育课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喜欢上德育课,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2.做到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生活,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响,深入学生生活,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乐意接受,容易做到,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3.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就是在教学中,教师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情感需要、实践能力和社会的实际,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或更换、调整,或增减、重组形成新的教学主题,优化整合教材内容,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学更具针对性,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构”。当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有了理解、体验,教材就真实可信,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就有了生命力,就充满了魅力。
4.做到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学方法生活化,就是教师善于把教学课堂打造成一个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舞台。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有效策略主要采取情境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关心的生活热点问题,通过创设教学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领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体验、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学,在学习中生活。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和学生由此创造出来的生活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个个生活的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师生的交流、述说、碰撞成为生成性的“活资源”,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真切、更为广博、更为有价值。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课堂有生活的外延,有人生的阅历与生命的体验。可见,教学不一定是教教材,但一定是借助教材引发、生成问题,且师生以生活话题为中介进行交往、对话,获得发展,确实起到了活化教材的作用,让德育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5.做到教学评价生活化
教学评价生活化是指教学的学习评价要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生生活相结合。让教学评价生活化,要求我们德育教师在教学评价方法和方式上也要改革创新,让学生既主观地接受和认同所学知识,又能主动地将知识内化为行为习惯。新的教学理念倡导,德育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关注学生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教学评价成为教学生活化的重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PBA;中职德育课程;实践一、什么是“基于项目的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以下简称PBA),就是让学生们围绕一个具体的课程项目目标,以分组小团队为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小组的探索创新和研究讨论,以制作作品展示或团队演绎为最终成果,从而自主地获得学科目标知识、形成21世纪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学习。这是一种崭新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旨在让学生自觉地融入目标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并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得到21世纪技能的发展。至始至终,PBA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着重的是学生自己、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教师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只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学生的主观意识占据了课堂的主导位置。所以,对于我们德育课来说,PBA能更好地解决我们德育课中内容死板、教学形式单一和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等不愿学习的问题, 真正地可以做到以“润物细无声”和“暴风骤雨”两种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可以真正感受到德育课堂的快乐,让他们自己成为一个自我的管理者。
二、“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在现有的教育教学体制下,不是所有的德育课程都是适合用PBA的方法来上课的,而且因为PBA的特点,一个成功的PBA课程必须用到比较长的教学时间,一周、二周甚至是一个月的时间。在现有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时间的约束下,我们无疑不能无视体制上的问题,所以说,一个学期,如果能成功地利用PBA完成一个或二个的学习项目,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第二,PBA成功的第一步,是教师必须选择一个有效的学习项目。有效的学习项目必须具有以下的特点:(1)学习项目必须符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更多的熟练技巧的项目或庞大的项目都不适合中职生,我们教师在选择学习项目时要更好地理解学生们希望被认可、被赞同的内心需要,承认她们有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2)学习项目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对这一项目学习的内心渴望;(3)学习项目必须能更加贴近中职生的学习生活,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项目,是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都能去思考的,这就最大程度地覆盖了全部学生的意愿――愿意、喜欢甚至是兴奋地完成这个项目;(4)在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应用到21世纪技能和其他关键的工具和科技手段;(5)学习项目能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能最终解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6)学习项目能呈现出学生的学习是可以多样性的,而学生的作品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完成结果。
第三,在中职德育课中运用PBA教学和学习,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多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中职德育课课程内容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它们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这些实际问题往往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PBA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理解和分析,单纯依靠某一门学科知识则无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教师所必须注意和关注到的。
第四,PBA教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将学科知识、概念、原理融入到项目任务当中,学生学习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也就是体验、领悟学科知识点的概念、作用和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构起循序渐进的项目学习过程,从了解、理解原理性问题到掌握一定的学习生活技能,再到发展了自己的高级思维和逻辑能力,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那种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就是“放羊”,教师可以什么都不管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尝试实践
(一)PBA的项目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学习项目学习内容的筛选。笔者选择的是中职二年级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的第一课“商品和消费”的第三个学习内容“消费和消费观”,预想设计是从第一课开始,横跨三个课时,到第一单元的结束,一共是3周的时间,毕竟是第一次做PBA,留给学生和自己的时间还是充裕些比较好。而恰恰好的是,第一单元结束后,课文中“活动与探究”的主题“科学消费、理财有道”,主题和时间上完全和我的学习项目吻合,这就更加坚定了笔者选择这个学习项目。
第二,学习项目学习对象的确定。笔者所教的班级有会计班、计算机班和电子商务班,会计班女生占了绝大多数,计算机班几乎没有女生,只有其中的一个电子商务班男女生比较平均,男23人,女25人,且这个班也不像其他的会计和计算机班那样,几乎都是本地东莞人,而是有约一半的学生来自外地,甚至有10个左右都是外省的学生,这样,项目做起来男女搭配比较均衡,也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第三,设计学习项目的评价体系。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和师生评价等的评价体系,是PBA所不能缺少的,它必须具备以下的几个作用:(1)评价体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能够鼓励学生与团体进行沟通;(3)能够展现出学生自己的责任感;(4)能够让学生充分应用到21世纪技能;(5)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关键性问题。总之,无论是属于过程性评价还是属于终结性评价,清晰明了、符合课程标准,又能让学生容易理解的评价体系,是PBA的灵魂。所以,教师在准备工作中就要准备设计多种的学习评价量规,可以包括“合作学习评价量规”“问题解决评价量规”和“成果展示评价量规”等,方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进行各种的评价,促使学习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PBA的项目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项目的背景介绍。当进入第一课第三个内容“消费与消费观”的学习,首先就要向学生们简单地介绍我们做这个项目的背景:“我们虎门镇是一个典型的以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发达的新兴商贸城镇,随着虎门镇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我们中学生也暴露出了不少不良的消费习惯,没有经济收入,但她们的零用钱越来越多,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消费分布也极其不均衡。”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消费情况进行大讨论,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发言,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吸引她们的注意力,激发她们学习的需求。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完成《学情调查表》,了解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学习需求,宣布要围绕着“学生消费”这一主题进行PBA的活动,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第二,团队建立与项目任务的分配。学生对于学习“消费”这一主题有着强烈的需求,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PBA活动分组,分组方法可以有很多,人数大概在每组5-8个即可,要求他们每个小组自己确定小组组长人选。其次,就是要求每个项目小组研究课程标准和制定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而现实的项目构思。在本案中,可根据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观这一学习目标,经过小组积极讨论,从而确定与自己项目相对应的课程标准和项目构思,并要求学生记录在自己的学习日志上。最后,为了PBA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还必须要求每个项目小组预测在主题研究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的手段,并积极帮助学生完成项目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建构。
第三,小组合作研究,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首先应该确定资料的来源,可以是现场访问调查、互联网、广播影视和报刊杂志等。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应强调第一手材料才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也最有说服力的,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工作。比如,在这个活动中,有几个小组就很快地设计出调查访问的表格,准备利用下课时间和晚修进行个人消费的问卷调查;有的小组则酝酿着派组员去学校的小卖部蹲点,现场了解学生们平时在学校小卖部的购买习惯;也有的小组商量着如何利用周六日去学生的各大消费场所去做现场访问。其次,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收集资料的技巧,强调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其中,有自己的负责范围和职责,并且有很好的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的意愿;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好各种不同的文件夹,存放在 Q群共享或云硬盘中,方便小组成员的随时取阅。
第四,进行小组头脑风暴,制作作品。首先,小组成员必须共同筛选资料,学会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辨别:哪些是有用材料,哪些是无用材料;哪些是核心材料,哪些是边缘性材料;哪些是数据文字材料,哪些是图像视频材料等;其次,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方法,以及依据每个小组成员擅长的再分工。教师可以通过检查个人项目日志和参加小组讨论会,更好地了解每个小组的项目进度,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利用“合作学习评价量规”评价小组成员的交流沟通情况,适时作出问题辅导。最后,每个项目小组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实施项目作品的制作。作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围绕学生消费观等主题,可以是flash短片、表格数据、演示文稿、小品表演呈现方式,关键是选择最适合表达展示自己小组研究成果的方式。
第五,交流汇报,成果展示。这应该是整个项目中最受关注的一个环节。作品完成后,各项目小组要在其他小组面前进行作品汇报展示,并通过作品展示表达小组这次项目学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特别是关于21世纪技能方面,要认真地总结小组中每个人的创造力和责任感、信息技术素养、成员之间信息交流与合作技能和问题解决技能等。当然,我们也可以邀请学生家长、社区领导和相关工委等一些嘉宾共同参与活动,让这次的汇报交流更有影响力。
(三)PBA项目的总结评估阶段。
最终的评估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反思和判断能力,是让每个学生都终身受益的技能,也是PBA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总结评估可以是项目学习内容方面,也可以是项目成果方面;可以是个人小结方面,也可以是小组团队合作方面;可以采取全班学生轻松氛围中自由发言方式,也可以采取组与组互相针对提问的诘难方式。总之,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感受到项目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完成项目的成就感,为下一次的PBA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参考文献:
作为中职学校的就读学生,多数是考高中无望,初中阶段基础知识较差而被淘汰出来的学生,部分学生还因年龄偏小、知识结构偏低、接受能力不强、对新事物理解能力也偏低。学习课程跟不上,很容易在心理上造成各种负担,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的行为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在中职学生中,积极开展德育教育非常重要。
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自私狭隘的思想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先进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行为意识。如何能让学生认为人人有德、人人讲德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即要让学生对德育价值能够自发认可,最终形成自觉的、良好的品行,而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这应该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那么,该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本人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在学校管理中要体现“德”的要求
在本人所做的调查中发现,有的班主任整天苦口婆心地给学生强调“德”如何重要,举了很多英雄故事和模范,而自己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往表现出“德”的缺失。
二、在授课中贯彻德育教育
在授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往往可以收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这种渗透方式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道德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本人做了这样一个课堂实验。在讲授“旅游概论”这门课时,教师问:“为了支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哪些部门和行业的分工协作?”学生们积极回答:“需要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轻工业、餐饮服务业、金融业、教育产业等诸多部门的参与。”于是教师又问另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成功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吗?”学生们纷纷摇头否定。教师总结说:“其实大家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工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因此,一个人一定要有集体观念,不能凡事为自己考虑,忽视别人,漠视别人的劳动,否认集体的力量。”学生们都表示赞同。在授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个简捷、高效、实用的方法和途径,这种方法很容易使学生对德育的价值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烘托德育氛围
人的生活环境越闭塞,就越落后,越落后就越狭隘自私。因此,要积极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精神食粮。主要以办宣传栏、办板报,宣传先进事迹,让学生多看电教片,多了解社会,多了解新闻,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思想更加开放,从而对德育教育有更深理解,以实现学生对“人人要讲道德”这一观点进行自发地认可,并自觉行动起来,变成一种习惯。
另外,要在学生中积极烘托良好的道德舆论氛围,推典型、树模范。只有这种积极的舆论氛围,才能使学生对“德”的认可,变成有“德”的行动。
四、增设德育课程要灵活多样
为了加强德育工作,学校必须专门开设德育课程,让学生对思想道德理论有一个系统地学习,则更能加强德育工作的效果。另外,德育课程不能拘泥于课堂说教,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德育课程。另外,一旦学生们对善行善举自发地认可了,那么他还会自觉地向周围的人去宣传,去影响身边的人向社会施善。如此看来开设灵活多样的德育课程,将会大大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增强德育工作的效果和影响。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技工院校开展德育教育课程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技工院校课程设置来看,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是当务之急,必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来增加这一目标的实现,全面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课的开展,以达到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为基本目的。通常来说,技工院校课程设置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且即使是设置了德育课,在教学方式上也没有起学校及领导的重视,甚至有些时候会被理论知识课程所占用。(二)德育教育能够提高技工院校的教育质量。技工院校应加强以理论知识同德育教育知识相融合来进行教学,使技工院校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发挥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技工院校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促进技工院校教师的素质提高。(三)德育教育能够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效果。在目前技工院校中可以看出,德育教育达不到预期想要的效果,而教育效果十分不明显,为保证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必要对教学水平及教学的实效性进行重新规划。为保证德育教学的任务有效完成,不能只依靠理论知识教学来达到教育效果。
二、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课程安排较少。在目前学校中德育教育应与知识教学同等发展,相互之间协调创新。但在技工院校中,往往重视知识教学,而忽视德育教育,德育课堂是教师们不被看好的课堂。于是,通常表现为过于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的情况。所以,技工院校应该尽快解决教育比例失衡问题。(二)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成果收效不明显。要的大事。但是在形式上过于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充分的体现,依然存在对技工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重视度不够的状况。没有形成统一对德育教育重视的态度。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理论课收效不强;教材及相关教学方式落后;部分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等。所以,必须快速解决重视度与实效不一致的问题。(三)技工院校学生与教师关系存在问题。对一般教育学来看,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关系融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现实中,通常是老师自讲自说,学生不知所听;老师讲课完毕,而不了解学生听讲情况,双方没有形成交流和沟通。这是教育者在自认为灌输的方式来进行讲课。
三、发展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课程的有效对策
(一)增加技工学院德育教育课程的教学比重。在技工院校的教育工作中来看,学生的道德素质没有明显的提升,主要原因是设置的德育课程占比不高,而且课堂效率不明显所致,从而不利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为了达到教育目标的完成,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把在技工院校中将德育课堂的比重重新分配,增加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满足对学生的素质培养需求,从而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技工院校学生思想品德。所以,为保证技工院校学生的品德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增加德育教育比重及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二)要重视技工院校的德育教育与教育实效。由于技工院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方面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即使有德育课堂,多数以走形式为主,没有深入到德育课进而发展研究,致使技工院校设置的德育课没有明显的收效。为了实现德育教育的充分发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从整体上得到提高,技工院校就要保证两方面工作: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增加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了解德育教育对学生的生活及工作帮助。二是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把德育教育的考核指标放在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上,从而推动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三)技工院校要依据学生特点来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从目前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来看,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德育教育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个性来制定,导致德育教育在课堂中缺乏创新教育手段,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没有兴趣,预期的效果没有成效。总结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技工院校的教育中,应该对德育教育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对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顺利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德育课程,以教师的以身作则来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快速发展技工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施,增加德育教育在技工院校中的教学比重,全面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高品质的人才。
作者:迟静 单位:黑龙江第二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2005.2.
[2]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德育课程地方化的原因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创造了源远流长的道德文化,而莆仙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从古至今,莆仙文化在八闽大地的文化传承中扮演了不可磨灭的角色。在现代,妈祖文化作为莆仙文化一部分在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地区与祖国大陆联系的精神纽带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莆仙文化作为一种继往开来的文化,它具有广阔、深邃的内涵,有待我们去挖掘,去继承。在学校教育中如果能对这些内涵灵活进行利用,就能为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情操,升华人格都有一定的作用。德育校本课程在实施的初始就决定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刀切的学科。它需要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它进行细化,进行有利于教授的一些延伸改变。余秋雨说过:只有用乡民们知晓的语言去诉说,文化才会迅速传播。同样,德育校本课程要收到预期的效果,我们也要用学生能知晓的语言去开展,这就是让德育课程地方化。课程的开展及教学是一个立体化、多方位、多彩的、无声的过程。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搞一刀切,所谓的德育教育它就是片面的、单调的、枯燥的一门课程。在开展和教授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本地丰富多彩的莆仙文化糅合进来,教学的这些立体化空间里立马就具有了它应该有的那份丰满和生动。从中华文化的德育方面开始到本地文化的莆仙文化方面,我们在实施和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的是一个从泛泛而谈到言之有物的转变,随着课程的学习他们会从抽象化的德育教育过渡到具体化、熟悉化的德育过程。他们会发现在这里,在这个他们长大的土地上,发生了那么多的德育故事,在熟悉中提升了他们对德育校本课程的认知感,使德育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对德育课程实行地方化,实际上就是实现德育走向生活,它让德育工作不再拘泥于书本上,而是从身边的实例打破了这个局限,让学生在学习中与生活密切结合,引起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起到一个引领学生的作用。对德育课程实行地方化,实际上就是让德育教育系统化。它有效地整合了地方资源,以中华文化为面,地方文化为点,点面结合,全面开花,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系统化开展。对德育课程实行地方化,实际上就是让德育教育人性化。在地方化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真实存在于身边的,那些熟悉的“真、善、美”的道德实例,让他们自己感受这些冲击,形成自己的道德精神理念,人性化地实践了道德教育过程。对德育校本课程实行地方化,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教师的德育教育创新能力。让教师从一味地照本宣科式的传统德育教学方式解放到实际生活中来,给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资源和无限的创造及创新的空间。教师在参照课本的同时,也能根据学生或者教师本人的爱好开发出属于这个班级或者这个学校的德育课程,克服了教学倦怠感。从某种意义上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责任感,让他们具有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教学,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对德育课程实施地方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德育课程地方化的措施
对德育实行地方化实际上就是要求国家教育课程决策权力下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模式。德育校本课程是以国家的政策指导作为思想主线,学校、学生、教师作为核心,真正实现道德教育的“本地化”、“具体化”是校本德育课程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实现德育的地方化也就是“本地化”呢?
第一,利用人文教育。所谓的人文教育就是指以学生所在的现实环境和地域文化为依托的德育教育。莆田市自古就是文献名邦,历史上共有进士2800多名,状元12名,宰相14名,有98名豪杰写入二十四史,50多部作品入列四库全书,自古就有“科甲冠八闽”之称,“一方文武魁天下”“兄弟左右相”“九代八太师,一家九刺史”,“六部尚书占五部”……传为佳话,《通志》作者史学家郑樵,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的(泉州洛阳桥建造者)书法家蔡襄,抗金英雄(福州城隍神)陈文龙等等历史文化名人。乃至今日,莆田和福州并称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在开展德育校本课程时,我们就以莆田这些丰蕴的历史文化为基点,利用这些人文资源我们开发了《时光里的兴化》校本课程。以莆田(古称兴化)的文化名人作为主线,从古到今,从信仰的妈祖文化到现实的“敢为人先”的莆商精神入手,从文化名人的品格和气质上铸造莆田历史的深沉和时代的风貌。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妈祖庙、蔡襄故里等文化遗迹,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品格的力量对时代的影响是无限的。在这个人文教育的核心前提下,我们对学生提出了实践探讨的主题:何为人,为何人。引导学生塑立良好的品格和道德价值观。利用人文教育把德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实践进行了整合。
第二,利用社会需要。社会的道德价值一般是最传统的人类道德取向。那么,如何让传统的道德价值能在校本德育中为现代的学生所欣然接受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个社会需要什么,它要求人怎么去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没有直接去告诉学生,或者去教育学生,而是在校本课程的安排中开设了独立实践课。比如:关于感恩和互助的教育,我们组织学生身上带着有限的现金,按照既定的路线出发前往目的地。要到达目的地,光靠有限的资金是不够的,所以学生得去求助他人,在求助的过程他们深深体会到了人需要互帮互助。回来后,我们又要求他们对求助过的人进行感谢回访,这样他们又懂得了感恩。在总结实践活动的时候,不需要我们过多的引导,学生自己都能很正确地说出自己的体会,那就是:以后得乐于助人,懂得感恩。让学生自己切身去体会的教育是最深刻的。利用社会的道德价值指向,根据社会的需要去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即使是再传统的道德理念也会为学生所接受。不同的社会道德教育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去灵活开发校本课程。
第三,根据时代需要。校本德育课程要立足本地,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固步自封,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既要对学生的传统道德教育开发校本课程,也要对学生的时代感和时代认知教育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了对学生进行时代教育,我们开发了《爱兴化,爱中国》的校本课程,在这个校本课程里我们仍然是以“人杰地灵”作为教育的主线,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方式。对于爱国教育,我们立足本地,利用团日活动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在平时的德育主题班会课上我们请当地的老革命们到校对学生讲述莆田的革命历史,用那个岁月的激情去激起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对历史上的莆田爱国人士的列举,我们重点突出了“爱国就在身边”的“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对于价值取向,通过我校特有的校友背景,让学生懂得感恩的意义。让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通过对几位知名莆商创业史的了解进行讨论、探讨、总结,充分认识莆商“敢为人先”创业精神的认识。“只有学生自身进行的反思教育才是最深刻的教育”。立足本地文化,我们让学生展望的是全局,让他们懂得,现在的他们需要的是历史的根基,莆商的时代拼劲。德育校本课程涵盖了思想、道德、法治、心理、政治等五大方面,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德育校本课程应立足于本校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立目标。通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将德育教育细节化、本地化,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提高学生的素质。德育工作地方化,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
作者:谢经贤谢绍剑单位:福建莆田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