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2 08:1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药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分别收集了四川、陕西、重庆等产地的决明CassiaobtusifoliaL.原植物和种子,以及广西、成都中医药大学苗圃的小决明CassiatoraL.原植物和种子。药用植物和药材均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卢先明教授鉴定。
2方法与结果
2.1原植物鉴定
2.1.1决明
CassiaobtusifoliaL.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高1~2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2~4对,在下面两小叶之间的叶轴上有针刺状暗红色腺体;小叶倒卵形,长1.5~6.5cm,宽0.8~3cm,先端圆形有小突尖。花成对腋生;小花梗长1~2.3cm;萼片5,分离;花瓣5,黄色,倒卵形,长约12mm,具短爪;发育雄蕊7。荚果条形,长15~24cm。种子多数,菱状方形,淡褐色或绿棕色,有光泽,两侧面各有一条线形的浅色斜凹纹。花期7~9月,果期9~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生于村边、路旁、山坡等地。
2.1.2小决明
CassiatoraL.与决明形态相似,不同点为:植株较小,臭味较浓。下面两对小叶间各有一个腺体;小花梗,果实均较短;种子较小,两侧各有一条宽广的浅黄绿色带。分布于中国台湾、广西、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野生或半野生。生于村边、路旁、荒地等土壤肥沃处。
2.2药材性状鉴别
2.2.1决明
略呈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形似马蹄,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一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一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胚乳灰白色半透明,子叶2,黄色,呈“S”形折曲并重叠,中间有多处弯曲。气微,味微苦。
2.2.2小决明
呈短圆柱形,较小,长3~5mm,宽2~3mm,表皮棱线两侧各有一片宽广的浅黄绿色带。子叶呈“S”形折曲并重叠,中间无弯曲。
2.3显微鉴别
2.3.1组织鉴别
决明:最外为厚的角质层,表皮为一列栅状细胞,壁不均匀加厚,在细胞1/2和下1/3处各有一条光辉带;其下为一列支持细胞,略扁状厚,相邻两细胞间有大的细胞间隙;内方为6~8列营养层薄壁细胞,越向内越狭长,内含酸钙簇晶,直径7~14μm;最内一列种皮细胞排列整齐,长方形;胚乳细胞壁不均匀加厚,含糊粉粒。子叶为单面叶,上下表皮均为一列排列较整齐的细胞,且上表皮细胞较下表皮细胞大;栅栏组织为两层圆柱状细胞,靠近上表皮的一层细胞较下层细胞长;海绵组织细胞椭圆形,靠近栅栏组织部分细胞呈类圆形,排列较为整齐,可见细胞骤小聚集成簇现象。见图1~2。
小决明: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为15~23μm,部分支持细胞呈葫芦形,营养层细胞5~6列。见图2~4。
2.3.2粉末鉴别决明:粉末黄棕色。①角质层碎片透明,表面可见波状弯曲的网状花纹。②栅状细胞侧壁不均匀加厚,表面观细胞多角型,壁厚。③支持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表面观多角形,并可见上下两层同心圆。④草酸钙簇晶散在,或存在于子叶、种皮薄壁细胞中,直径7~14μm。⑤胚乳细胞壁不均匀加厚,含糊粉粒。见图5。
小决明:粉末绿棕色。①角质层碎片较少,表面观可见多角形网状花纹。②部分支持细胞表面观不见两层同心圆,内为一不规则类圆形胞腔。③草酸钙簇晶较多且大,直径15~23μm。见图6。
3讨论
决明和小决明药材在性状和显微结构上大体相似,但仍存在一定差异。见表1。表1决明和小决明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对比(略)
在收集的商品药材中,决明和小决明的种子常常混杂在一起,其中小决明的种子仅占很小的比例,二者性状相似,因而易混淆,鉴别二者最重要的依据是种子棱线两侧为条形凹纹还是宽带。
本文首次发现了决明子子叶细胞中的海面组织有细胞骤小聚集成簇的现象,且在决明的种子中排列较为规则、多见,而在小决明中则较少见,是否可以将此作为二者区分的依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决明和小决明在显微结构上大体相似,都有角质层、栅状细胞层、支持细胞层、营养层、胚乳及子叶。子叶为单面叶,叶中有两层栅栏细胞等,但在其形状大小、数量上仍存在着差异,可以利用这些显微特征来鉴别,其中最为显著的是草酸钙簇晶和支持细胞。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8.
关键词生药学;案例教学;案例收集;考核方式
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名称、来源、鉴定、活性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的科学。生药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关于生药的品种鉴定(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与整理、生药及其制剂的品质标准的建立与评价、资源开发、新药研究等[1]。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与综合性。生药学的基础理论并不深奥,但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记忆点多,历来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费时费力的一门学科[2-3]。案例教学是指把案例引入教学,以案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案例情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4-5]。生药学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法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起到良好的效果[6]。传统考核方式以成绩的高低论英雄,对于提高新时代药学人才的整体素质收效甚微。教师虽然增加了案例教学,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期望达到素质教育为目的。但是应试型考核指标,缺乏让学生独立调研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目的和实际收效相距甚远,甚至过量的案例教学同样会落入“填鸭式”教学的怪圈。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对于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案例考核是案例教学的延伸,从案例教学中选择适宜案例,对其进行提炼、改编,使之成为检测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指标,是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和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案例考核在临床专业中实践较多,可以以此为借鉴,吸取经验[7-8]。通过三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案例教学的难点在于案例的收集、筛选、整理、输出、考核,如何将零散的日常信息整合成可以供学习交流的实例,笔者重点介绍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采用的方法,以供同仁借鉴。
1案例搜集
传统的搜集方式包括报纸、期刊文献、硕士博士论文等,这种方式获取的案例比较准确和权威,在授课中为了给学生讲解一些最新的研究报道或者前沿领域的发展,往往通过权威期刊的资料获得。利用网络搜索是一种非常快捷的方式,只要寻找到合适的数据库,并确定相关检索词后,很容易从网络知识库中获取理想的案例资料,但是这种公共媒介方式筛选出的信息,容易误导学生。例如中药红花,学生自然会联想到红花油,在百度中输入红花油的组成,并无红花一药。可事实上,新加坡产红花油是有红花成分的,取其活血化瘀之功效,因此在互联网取材时,需要反复推敲和比较,选择更为可信的数据。电视新闻及广播新闻中报道的事件,具有可信性,也是很好的生药学案例素材来源,一方面它很生动,另一方面它往往是社会热点。教师可以通过整理来编写出理想的案例资料。例如,2015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过,重庆一男婴,在服用奶奶新榨的苹果汁后,出现了昏迷,送院抢救得缓。该案例是苦杏仁苷中毒事件,比传统媒介中1959年江苏省某男误食炒杏仁中毒的案例,时效性更强,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电视节目获得案例,如影视剧中常将麝香作为致妇人流产的“毒药”,可以介绍麝香有什么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经常会介绍中药材的种植、养殖、真伪鉴别等,如人参、鹿茸等,教师可以遴选这些资源,必要时剪辑成小视频,以作为教学案例素材。案例获取的另一有效途径,来源于教研活动。生药学是一门外延很宽的课程,教师可以参加各种相关课程的旁听,收集所需的案例;听取资深教师的课程收集案例;也可以从自身的科研实践中提炼案例,例如在中成药的鉴别中,如何检验中药不是用原粉替代了提取物入药,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药显微鉴别的用途。总之,案例有多种形式,日常书面形式以及影片,电子媒体等非书面形式都可选择。但选择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这是选择案例的原则,从一则案例中反映出多重问题,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另外,不要把观点倾向比较明显的案例直接展现给学生,要选择稍具争议性的案例,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觉得有挑战性,产生兴趣。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相关,情节真实连贯。在案例获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的虚假信息,在实际操作中,甄别真伪一方面有赖于教师的专业判断,另一方面还需要多加检索,多重验证,最后才可以选出优秀案例,作为课堂教学使用。
2考核形式探索
在收集案例后,笔者会按照案例的时效性、热点度顺序对其进行排序,对阐释同一问题的案例进行排序,按照优先级,有选择地为学生讲解,把与课程知识点连接紧密的、时效性更强的、更为经典的案例作为考核点,给学生适当形式的考察。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搜集的案例大致可以分为图片类、新闻类、故事类、研究类等四类。其中故事类往往是一些用药典故,不适宜作为案例考核,而新闻类、图片类、研究类均可以作为案例考核的素材。例如,图片类考核方式可以对学生对于原植物形态,尤其是重点科的形态特征,对于常用中药的性状特征,显微鉴别特征的掌握非常有益,但图片在于期末闭卷考试中往往需要彩色打印,难以实现,放在平时教学用于随堂考核,十分适合。同时也符合生药学教学图片多的特点,用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例如给出学生一幅显微混合粉末图,在给出一些提示信息如功效主治,让学生推测可能的药物。新闻类案例可以考核的知识点很多,主要取决于案例的内容。通过实践,将考试形式总结为5种形式。
2.1案例面试
案例面试主要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提前抛出案例,学生进行分组预习,在上课时以面试的形式,让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说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例如,设计题干:非典期间人们使用贯众防治流感,有的患者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却收效甚微,有的还出现了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设计问题:分析原因并给出更好的利用贯众方法,避免副作用。在面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追问,考查学生预习效果,掌握程度,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考核对于学生提高检索文献的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组织表达能力都很有帮助。
2.2即兴互动
考核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即主动提出问题与回答教师问题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互动,进而提高主动思考的能力。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这样的互动也可以使学生上课更集中注意力听讲。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
2.3案例调研
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生药,抛出问题。例如生药黄芪中有多种活性成分,设计其多功能开发路线,让学生根据查阅文献,进行科研的仿真设计,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到课堂中来。在课程设计中,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调研,但是要清楚每个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贡献,方便教师给出评价,同时可以避免抄袭现象,促进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务。
2.4案例讨论
通过课堂上的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互动并且完成课程涉及的热点案例,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相互学习掌握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例如,对于熊胆引流引发的争议,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献调研,选择支持或者是不支持这一做法,并给出原因。通过讨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自己检索的内容,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在讨论中教师也可以从中学习。案例讨论可以摒弃以往只听不说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口述清楚地表达,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
2.5案例考核
期末考试中,出一些案例考核的综合分析题目,用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某男,患有关节炎,天寒加重。最近,从朋友那里听说,每天喝一种药酒,可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对关节炎的疼痛很有帮助。他便从朋友处讨了点药材,该药材横切片可见多角形的环纹。没想到的是,两口药酒下肚后,该男就开始呕吐,并感到身体发麻、四肢乏力。几个小时后,情况越发严重。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患者可能服用了哪种生药?其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如何在使用中避免毒性?
3展望与设想
案例考核作为案例教学的延伸,在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造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提高学生生药学素质。案例教学也解决了学生死记硬背、对学习缺乏兴趣的问题。案例考核作为案例教学的延伸,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提高创造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案例收集、整理和汇编需要大量工作,投入大量精力,这样才能保障案例与教学的质量。在生药学教学中,案例教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存在很大问题,要想取得切实可靠的学习效果,在完善教学案例和考核方式上还有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两点设想,首先,案例的收集还远远不够,目前国内的案例版生药学教材只有一本,可以在案例教学结合考核方面进行突破,编撰一本案例教学书籍,相信对学生自学和教师授课均有很大帮助。其次,在案例的考核形式上需要进一步探讨,以学生为本,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和考核方式,增强其生动性。
参考文献
[1]郑汉臣,蔡少青.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2]汪红,黄真,陈锡林,等.案例分析法在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08,1(24):29-31.
[3]陈海洋.生药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卫生职业教育,2005,3(23):59-60.
[4]黄悦.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中应用的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1(9):601.
[5]帕丽达•阿不力孜,丛媛媛,米仁沙•牙库甫,等.浅谈案例教学法再生药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2):12.
[6]易学东,罗亚文.案例分析在生药学教学中应用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院报,2012,33(3):371.
[7]赵莉,田红梅,李莉,等.案例教学和小组案例考核法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2691-2693.
一、药学相关专业实验课程的整合
药学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显著特征,对专业课程的整合能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完整和接近实际[1]。高职高专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一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线,筛选和编排社会需要的、与学生就业职业岗位群相适应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体现药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部分高职院校通过药学专业课程实验实训的整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能使学生从基础学科的基本操作训练向专业学科应用操作技能循序渐进的转换和提高[2]。
二、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开展
1.传统的药剂学实验
传统的药剂学实验教学常采用验证型的教学模式,学生按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和方法验证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教师给予学生的依然是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操作,结论性结果。相对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操作、问题型结果相去甚远;它所带来的后果是:①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过程死板,学生缺乏实验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②教师指定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学生缺乏创造、改变实验条件的机会,灵活性严重不足;③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实验,目的性不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达不到预期效果;④如此环境下培养出的学生,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在操作技能、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药剂学实验课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任务[3]。
2.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
我校药剂学教研室在实验教学的改革上不断努力,将药剂学实验设置为三大部分:“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常规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实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常规综合性实验在各高校中普通应用,已经基本成熟。而自主设计实验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科特点建立的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以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方式,该方式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造出主动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部分本科院校已开始对药剂学自主实验进行了探索[4],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校药剂学教研室在对比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了浸出制剂作为自主设计实验对象,所谓浸出制剂是指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药材(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供内服或外用的药物制剂;具体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丸剂、酒剂、酊剂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为5人左右组成一个小团队,每个团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资料后选取一个浸出制剂作为实验课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查阅文献 、选取处方、设计方案、准备实验用药材及原料及提取分离、制剂成型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指导教师仅参与方案的可行性探讨及操作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我校药剂学教研究曾于2011年针对09级药学专业学生展开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结果,于2012年进行了立项研究后,继续对10级、11级、12级药学专业开展浸出制剂的自主设计实验。通过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具体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药剂学方面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缜密的科研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尤其是对学生在实习前对药学专业课程的整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使学生在即将踏进工作岗位时将药学专业各学科知识贯穿起来应用。
三、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与药学专业相关实验实训课程的整合
1.与药学文献课程的整合
文献检索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科研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图书馆有非常丰富的文献资源,亦可通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查询高质量的信息。可单纯的课堂授课或简单的实践课并不能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实践技能。通过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开展,学生对文献的检索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并学会在大量的数据资源和工具书中选择对实验方案设计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这是对文献检索最有价值的体验,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学习不能获得的技能。
2.与生药学课程的整合
学生在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后,开始选购处方中的原料药材。在这其间,学生需要亲自去药房购买药品,为了保证所制备的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对以饮片为主的原料药材进行品种、品质的鉴定,这使生药学课程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具体的应用,于生药学课程来说,是难得的一次实践体验。
3.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整合
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的开展是以浸出制剂为主要原料进行制剂成型工艺的探索,其中非常重要的工艺设计就是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每个小组根据不同的处方设计不同的提取工艺:其中包括各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应用,如煎煮法、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亦有提取条件的选择,如溶剂种类的选取、溶剂倍量及提取次数的确定。每个小组的分离提纯工艺设计也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天然药物化学具体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此过程相当于一个系统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实践技能,并提高了对实验结果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与药物分析课程的整合
药剂学实验的研究内容包含成型工艺和质量控制,而药物的质量控制又是药物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药剂学浸出制剂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设计,始终需以药品的质量特性即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为前提,必须研究所制得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纯度检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内容,此过程又相当于药物分析课程一个贯穿课程始终的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都不是单一的几个药物分析实验可以取代的。
1.充分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是一种数字化资源,具有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增涨迅速、实效性强、共享度高、使用成本低、便于存储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有序与无序并存的不足。因此,要准确掌握药学专业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数量巨大的数据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与药学专业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使之快速、有效的为药学教学改革及相关人员提供所需信息资料。
2.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多以文献知识的讲授为主,包含为数不多的计算机文献检索以及数据库利用的内容。如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型人才,这样的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文献检索课程应该加大有关计算机网络检索方面的教学内容,如计算机检索知识、光盘数据库、联机数据库、电子期刊、网上专利文献、全文数据库、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的检索与利用,以及综合搜索引擎和医学专业搜索引擎的使用等。另外,对于药学研究领域而言,外文文献检索尤其重要,比较常用的检索数据库如:美国NCBI建立的数字化生命科学期刊文献集,可提供50余种生物医学期刊免费全文;HighWire出版社现协助90多个机构在网上出版医学期刊346种;Synergy为BlackwellPublishing推出的电子期刊数据库,汇集了源自700多种国际性期刊的45万余篇文章的全文;Springer出版社目前共出版530余种期刊……。
为了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了解和利用,教师应该以现在常用的数据库为例,采用演示教学方法,对各数据库的检索方式、方法一一进行讲解,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会检索和利用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源,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方能达到真正的“学会用”的目的,使所培养的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药学专业合格人才。
3.考核科学合理化
为了提高所需检索内容的全面、系统、准确,如何设置检索式、数据库的选择、以及相关信息的设置就显得成为重要,这就需要对学生药学相关文献检索知识的学习效果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由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设置一些针对性强的药学相关案例题库,学生随机抽签并当场操作、得出结论,并要求学生撰写出检索报告,通过这样反复的操练,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药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网络,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成功的信息检索基础之上的。药学信息检索教学的革新,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相关信息检索,总结现有研究内容,开拓思维,找出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对象,才能既快又好的进行科技创新。而这些创新的主体———研究者,则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符合时代前进步伐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而培养出来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三峡大学新办药学专业目前的实验教学体系较为传统,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建议通过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设置药学综合实验课程、开设仿真虚拟实验等方法,解决好“教”和“学”两方面出现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导师;制药学实验;课程改革
药学是基于医学和化学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目的是培养能够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质控、管理及应用等多方面工作的高水平专业技术性人才。因而天然要求药学学生具有较强“三基”、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创新意识,因而对药学本科实验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提出较高要求。
一、当前的实验课程体系
药学是基于实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学科,因而其课程体系构成中实验为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我校培养方案中,将药学专业课程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有药用无机化学、药用物理化学、药用有机化学、药用分析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物毒理学、药剂学以及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生需经过论文答辩方能毕业。相比临床医学专业,药学实验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实验内容设置呈现传统化。选定统编实验教材,确定统一的实验内容,通过统一的实验讲授和演示让学员明确学习过程,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并将其结果以实验报告形式呈现给教师。标准化的操作,简化了实验准备工作,保障了实验的成功率,对学员的基本操作能力起到了一定训练作用。然而,我校药学专业新办不久,师资、实验设备和场所均较为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毕业答辩的需求。基于实际教学条件,我校一方面对多个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另一方面对药学专业实施了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的全程导师制培养模式。通过导师制来补充实验教学之不足,同时也解决了学生论文答辩的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药学专业各实验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实验内容呆板陈旧,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和创新思维的必要。2.实验教学过程传统,从实验的项目、实验的讲义、实验的教授,直到实验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均为教师负责全程指导、规范,学生仅是按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机械性劳动。3.各实验课程各自为战,实验内容、操作技术等衔接缺乏,整体渗透交叉缺乏。4.对实验教学成果评价不规范。目前评价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依据是实验报告中的数据,学生不认真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教师也简单以撰写完整性、整洁性为主要评判依据。验证性实验、低水平重复性实验数量过多;实验过程中学生表现为默默按照老师安排进行实验操作,很少提出个人见解,积极性主动性实验兴趣均不高;实验报告普遍存在抄袭、敷衍现象。因此,经典的实验不利于训练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和实验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建立新型实验课程体系
为满足现代药学发展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仔细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一点办法:1.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我校学生实施全程导师制,有一定的科研认识,经过了一定科研操作培训、通过学科基础课程实验培训。因此,应该删减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试验。通过学生自行设计、集中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科研思维、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学习兴趣。2.设置药学综合实验课程: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将药学实验分为天然产物模块、药物分析模块、药物活性基础模块、药剂学模块、药物合成模块。以药用无机化学实验、药用有机化学实验、药用分析化学实验、药用植物学实验作为基础实验训练。在此基础上,构建药学综合实验课程,根据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按“显微鉴定提取分析活性研究合成/剂型”的顺序完成各项任务,从而达到综合性训练、多学科知识点交叉运用的目的。3.开设仿真虚拟实验:随着对药学生教育教学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越来越规范化,很多院校均建设有GMP实训车间。然而,其建设、维持费用高昂,性价比较低。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虚拟仿真(VirtualReality,VR)能够逼真的效果、情景化的教学、交互式的学习方法、较低的实训成本及风险,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日趋重要。目前,中药资源、药效学评价、药剂制备等多学科均有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方案可供选择。
总之,随着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药学实验教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改革要求。开设更加具有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课程体系,必将成为未来药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更新教育理念思维、建立新型药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需求的、具备较强创新意识、较高综合素质、能胜任多项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柳蔚 张宏岐 单位:三峡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药学专业;专业应用能力;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不断涌现,临床对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选择的不断扩大,执业药师制度的推行等对药学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药学专业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需求,取决于其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增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方面的途径作一交流探讨。
1在基础教育中合理地渗透药学知识
药学专业学生在接触专业课之前,要掌握扎实的基础化学知识,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这4门课在专业基础课中的比例约占45%,是药学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接触这些基础课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地穿插药学知识,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了解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合理地渗透药学知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优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质量
2.1合理安排实验顺序
学生应首先熟悉实验技术理论,准确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因此,第一阶段的实验内容应为实验室的规则、实验基本操作和滴定练习等,在这一阶段学生应养成规范化工作和研究的习惯;第二阶段应开设定性和制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实验基本操作,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第三阶段应开展定量分析实验,使学生在熟悉化学仪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定性的理论上升到定量的概念,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第四阶段应开设现代化学技术实验,使学生接触到一些先进的电子分析仪器,如自动电位滴定仪、分光光度计和差热分析仪等,从传统的玻璃仪器过渡到现代的电子仪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便利,而且可提高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勤于思考I;最后应开设综合实验,并进行设计性实验训练,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意识。
2.2强化专业技能
实验教学既要保持传统化学实验基础性,又要加强药学性和现代性,在高年级学生中注重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以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分析化学应重点强化常用试剂的配制,恒温水浴锅的操作,阿贝折光仪、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2型、754型、全自动扫描仪)、杂质检查中纳氏比色管、砷检测器、氧气燃烧瓶的使用;有机药物化学应注重熔点测定、蒸馏、抽滤操作、萃取、薄层层析、柱层析等技能的强化;药剂学应注重称量、干燥、粉碎、混合、过筛、制剂单元操作等基本操作的训练,压片机的使用,湿法制粒机、胶囊充填机和安瓶自动灌封机等设备的操作;药理学则应从动物的捉拿与固定、动物的给药方法与给药量的换算与配置、BL一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使用、微量移液器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强化。
2.3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院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其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薄弱。为适应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在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教师提前给出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然后集体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最后处理数据、写论文。用这种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如甘氨酸合铜的制备及组成分析结合了制备方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学生既掌握了配合物制备的方法,又学会了实际运用容量分析和仪器分析测定物质组成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4开展野外见习
野外见习是药学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实践课。云南有着植物王国的美誉,其药物资源丰富,有上百种药材,如三七、薄荷、太子参、夏枯草、五味子、当归、贝母等。初夏开展野外见习(此时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期,根、茎、叶、花性状明显,特别适宜观察和辨别),由生药学教研室负责整个见习的安排,地点在苍山花甸坝中药生产基地,海拔3400m,见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不同海拔条件下药物生长及变化情况,采集药物标本,认识云南高原山区常见的中药类型及辨别品种,观察药物的生长性状及特征,回校后将采集的药物制作成蜡叶标本并学习蜡叶标本的防虫、防潮措施。
3毕业实习中巩固专业知识
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验,更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根据实习地点和内容不同可分为研究型、生产型和服务型3种。
1)研究型实习:在昆明植物研究所、药检所、昆医重点实验室等地进行,由1个指导老师带1~3个学生,根据带教老师已有的课题,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进行定点操作,如药物成分的提取,药理、药效的验证,药物临床试验,药物的性状分析等。
2)生产型实习:在盘龙云海、老拨云潭、云南白药、赛诺制药等单位进行,让实习学生在参与制药的整个过程,即从原料提取到制剂、检验、包装的全过程。以系统地了解药品生产的每一步细节,将书本的文字和图例形象地进行转化。
关键词:药学;课程;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3-0024-02
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中心,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突出“知识复合型”,突出“技能应用型”,突出“思维创新型”.模块化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所谓模块化指的是“将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1].每个模块都制订各自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模块内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通过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精简教学时间,突出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性.目前,我院药学院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设置问题、模块化设计思路及实施思路如下:
1药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1.1课程设置多,弱化专业教育
课程设置存在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通识教育课程、职业生涯教育、生涯教育课占据较多学时和学分的问题,严重挤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据统计,在我院11级药学专业中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通识教育学分为81,占总学分的39.7%;总学时1052,占总学时的40.49%,比例占据过大.这就造成专业课程学时安排捉襟见肘,无法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施人才的培养.
1.2课程模块多,未能体现应用型人才特点
药学专业课程的虽然已形成一定的课程模块,如职业生涯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素质教育模块等,这样的划分未能与岗位连接起来,整合度不够,只是将学术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一定的重新排队和堆砌,培养的目的性不明确,没有体现出系统性和科学性.
1.3实践教学零散,未能系统整合
以我院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为例,从培养方式来说,由于实践课程模块和课程建设未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改革,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基本还是传统的基础课、实习、论文的安排,没有与企业产品和应用药品从合成、制剂、质量控制等环节系统训练的结合,实践环节多,耗费大量学时,但学习效果有限.
2药学专业应用性课程模块化设计思路
紧扣高等教育教学重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借鉴国内外课程改革成果,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模块化三级系统建设为目标,以模块化和实践性为重点,构建新的课程模块.课程建设要适应形势发展,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要优化和整合内容,降低重复性;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构建药学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形成具有鲜明应用特色的课程模块,最终形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其研究内容有:
2.1理清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需求
调研已毕业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将药学专业岗位划分为营销与管理岗位(营销经理、产品经理、质量经理)、技术岗位(分析员、技术员)和药品应用岗位(药师、中药师、营养师),其中营养师是根据我国人民医疗保健意识和健康需求而增设的一个药学就业岗位.
2.2抓住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
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培养的核心能力有销售与管理能力,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以及指导用药的能力.随着我国制药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和制药成本的的提高,目前对生产、研发人才的需求在逐步下降,而销售、管理、指导用药的人才需求相对较旺.
2.3以能力培养构建课程模块
药学专业课程多,有40-50门课程,每门课程似乎都很重要,但是梳理出课程与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关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销售与管理能力的模块组成有:药事管理模块(包含药学文化概论、现代制药企业文化、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营销技巧模块(包含医药市场营销学、中医药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临床用药指南、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GSP和GMP认证模块(包含GSP认证细则和GMP认证细则课程).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能力的模块组成有:合成模块(包含药物合成技术、药物化学、有机化学课程)、分析模块(包含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课程)、制剂模块(包含药剂学课程)、中药模块(包含常用中药识别、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实践模块(包含基础化学实验、药品综合实验、岗位产品体验、实践技能考核课程).指导用药能力的模块组成有:综合知识模块(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药概论、临床医学概论课程)、药师技术模块(药师岗位基础知识、药物治疗学课程)、临床用药模块(包括临床用药指南、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品毒理学课程)和营养学模块(包括基础营养学、疾病营养学、儿童营养学、老年营养学、食品营养学课程).
3课程模块化实施的思路和特征
3.1加强师资培训和培养机制,引入行业专家进入课堂
模块化课程实施的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大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支撑.因此,可以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方式解决.一是邀请行业专家进入课堂授课,可以是1-2节课或1-2章.二是将专任教师送到企业培训,回炉再造.
3.2整合课程,开发应用型课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课程安排时间
整合《药物合成技术》与《药物化学》课程实验内容.改革《药用基础实验化学》、《无机化学》课程的考核形式.筛选和整合当前的药学专业核心课(如《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品营销与贸易》,《药事管理学》等),理清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的关系,以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构建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课程,加强模块课程间整合力度.增加与专业发展、行业标准、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如在专业基础课或选秀课中增加《药学专业英语》、《临床用药指南》、《药学行业职业标准》、《药学文化概论》、《物联网》、《现代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课程.《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针对已毕业学生就业岗位和知识、能力需求的调研,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调整和整合,扩大行业知识面.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和单一板书教学方式,增加任务驱动、问题探究、角色扮演、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法.如改革《药用基础实验化学》的教学内容,提高与不同专业的适应性.增加实验和实践学时比例,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加大中试实验比例,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重点要促进专业课程模块中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性实验和中试实验的设计和整合,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结合毕业论文、课题研究或行业联合,加大中试实验比例,使学生熟悉中试设备原理和操作.改革传统的学期排课时间,将专业模块课程尽量提前至第4、5、6学期,同时产品体验环节提前至第6学期,避免传统的7学期开设专业课和生产实习课程,学生已处于就业、考研状态,学习热情下降,厌学情绪比较严重.
3.3以产品体验为模式构建实践模块,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深化
实践和创新教育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流,它是高校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2].当今社会对优秀人才的评价,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地方高校都在尝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在探索获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密钥.实践模块的构建关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败,根据我校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基本框架如下.
首先需要强化专业实验的整合力度,以综合实验模块为基础,将药品的合成、制剂、分析和药理活性串联起来.如整合《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门课程实验构建综合实验模块;整合《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学》专业课程实验,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拿出2-3个药物,如以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氨基酚颗粒为产品进行综合性实验,让学生体验药品专业实验全过程.
其次要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教材.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和手段[3],要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就必须要合作开发教程[4].如我院拟与相关研究所、生产企业合作编写《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实验教材,与药品销售企业合作编写《药品市场营销学》,与药品监督管理部分联合编写《药事管理学》课程.与药品研发、生产、质检部门,联合编写《药学行业职业标准》等职业标准课程教材.同时,调研行业现状,构建行业标准学习模块和执业药师实践模块,使学生提前了解岗位技能特点和能力要求.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制度,药学专业建设的一个突出重点应放在执业药师的有效培养上.药师负有审查处方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向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等职责[8].到2013年底,中国有药品零售企业42万家,全国注册的执业药师只有8万多人.我国专职的临床药师缺口更大,很多医院100个床位配不到1名药师,与发达国家配备水平相距甚远.因此,加强以指导用药为目的的药师和临床药师的培养改革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需要在引入《药学专业综合知识》、《中药学专业综合知识》等执业药师理论课程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企业、研究所、药房、批发企业进行执业药师实践体验.
最后,行业标准学习、应用教材开发和执业药师实践都需要将落脚点放在产品体验上,即依托校、所、企合作基础,以药品体验模块为主线,设置综合实验,如以复方丹参片、板蓝根颗粒、感冒灵胶囊、川贝枇杷胶囊等为例,让学生体验其提取、纯化、干燥、粉碎、混匀、制剂、质量控制、销售、管理和应用等全过程.从而,将学生的学习落脚点放在产品开发和生产上.总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模块化设计需要进一步对药学专业的课程建设进行改革和创新,整合内容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将整合课程、编写应用型课程教材和融入课程行业标准作为抓手,探索新的课程模块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理勤,赵东福,顾建民.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模块化教学改革看学生能力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8(3):70-72.
〔2〕花汉兵.电子创新实验基地设计与运行管理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105-106.
〔3〕宋海南.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探索与实践.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6):80
关键词:余甘子精粉;没食子酸;单宁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0-0069-03
Determination of Tannins and Gallic Acid Content in Emblica Powder
at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by RP-HPLC
REN Jiao1, CHEN Ping1, WANG Fen1, ZHOU Guoli1, FAN Yuan2
(1.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Yunnan;
2.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650500, Ynnan)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change of gallic acid and tannic acid activity in emblica powder sto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o analyze best storage temperature for active ingredients in emblica powder. Methods: Emblica powder was kept in dark place in 30℃, 5℃ and -20℃ of environment and RP-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gallic acid and tannic acid content.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rage temperature, the gallic acid and tannic acid content in emblica powder increased from -20 to 5℃ to some extent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5℃ to 30℃. Conclusion: The gallic acid and tannic acid content in emblica powder is different at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When stored at 5℃, its content is highest. The study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storage and conservation of emblica powder.
【Key words】emblica powder, gallic acid, tannic acid, RP-HPLC
余甘子(Fructus Phyllanthi)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果实。又名油甘子、滇橄榄、橄榄子、庵摩勒、久如拉、麻顶帮,气微、味甘、酸、涩,性凉。它在中国、印度、伊朗、阿富汗等17个国家的药物体系和我国中药、藏药、蒙药、傣药、维吾尔民族药等传统药物体系中应用极广。余甘子整株植物作为药食两用的植物,各个器官应用广泛,共涉及42种药用或保健功能[1]。作为一味重要的传统民族药,已被载入多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以下简称《中国药典》)。
余甘子精粉是采用喷雾干燥技术,通过提取余甘子果实的有效成分而得到的一种速溶粉。余甘子精粉呈土黄色或浅黄色,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E多种氨基酸,富含鞣质、有机酸、酚类,还含有相当数量的能清除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其中每克含量高达482.14单位[2]。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3-4]。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渴、抗衰老、防癌症等多种保健与治疗的作用而广泛应用。
目前对余甘子精粉质量的控制多集中在黄酮和多糖类成分。酚类化合物是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5-7],其中没食子酸、单宁酸为传统中药的常见酚类成分之一。
余甘子精粉在不同温度储存中活性成分易发生褐变对其产品的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影响。为提高余甘子精粉的利用,本实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不温度储存条件下,余甘子精粉中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的含量[8]确定最适宜储存的温度。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试剂滇橄榄精粉样品(龙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单宁酸对照品和没食子酸对照品(索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0%甲醇;0.2%磷酸(色谱纯);甲醇(色谱纯)。
2.2仪器Agilent 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Agilent C18柱;电子天平CP114(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制造);HH-S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正基仪器有限公司);温度计;回流装置;抽滤器。
2.3HPLC的色谱条件
2.3.1 单宁酸的测定条件Agilent C18色谱柱;流动相 水:甲醇(20%:80%);温度25℃;流速:0.5 mL/min;波长275 nm;进样量2 uL;时间:10 min。
2.3.2没食子酸的测定条件Agilent C18色谱柱;流动相 0.2%磷酸:甲醇(95%:5%);温度25℃;流速1 mL/min;波长273 nm;进样量10 uL;时间15 min。
2.4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1 单宁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0.00044 g单宁酸对照品,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7 mL乙醇、2.9 mL水和0.1 mL丙酮的混合液定容,即得。
2.4.2没食子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0.0025 g没食子酸对照品,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定容,即得。
2.5样品溶液的制备
2.5.1单宁酸酸样品溶液的制备取适量余甘子精粉,过60目筛,精密称定3份5 g余甘子精粉,分别置于密封袋里,放在30℃、5℃、-20℃环境下避光保存72 h,置具塞锥形瓶中,按料液比1:30加入60%乙醇浓度,称重,提取温度85℃、回流提取时间1.5 h[9],再次称重,冷却至室温,用60%乙醇溶液补足失重,摇匀,真空抽滤一次,测量滤液体积,取2 mL续滤液用(0.45 um)微孔虑膜过滤,即得所需供试品。
2.5.2没食子酸样品溶液的制备取适量余甘子精粉,过60目筛,精密称定3份5 g余甘子精粉,分别置于密封袋里,放在30℃、5℃、-20℃环境下避光保存72 h,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250 mL的50%甲醇溶液,称重,回流提取1 h[10],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重,用50%甲醇溶液补足失重,摇匀,真空抽滤一次,测量滤液体积,取2 mL续滤液用(0.45 um)微孔虑膜过滤,即得所需供试品。
2.6标准曲线的制备单宁酸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2.58 ug,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水、丙酮体积比为69.9、29.8、0.3%的溶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按上述单宁酸色谱条件分别取2、4、6、8、10 uL不同体积进样,以单宁酸的峰面积为纵坐标,以标准品的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回归方程y=5719.5x-1924.8,r=0.9974,结果表明:单宁酸峰面积值与质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516~2.58ug。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2.5 mg,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用50%的甲醇溶解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分别精密吸取0.1、0.5、1、2、4 mL于10 mL容量瓶中,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浓度为1、5、10、20、40 ug/mL的标准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20 uL,以没食子酸的峰面积为纵坐标,标准品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回归方程y=114.7x+2.4554,r=0.9999,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峰面积值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10 ug/mL。
3实验结果见表1-3及图1-2。
4结论
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温度储存下余甘子精粉中的单宁酸、没食子酸活性成分会发生变化,其中较高温易促使单宁酸、没食子酸等活性物质含量下降,当储存温度在5℃时单宁酸、没食子酸的含量最高。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余甘子指定为世界广泛种植的3种保健植物之一[11-13]。我国目前余甘子精粉产量较大,应用广。如果不注重储存的温度,可导致余甘子的褐变,影响到余甘子产品的质量。本实验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不同温度储存下的含量测定,研究并分析余甘子精粉适宜的储存温度,可以较好的保证其质量,为余甘子精粉的储存及养护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夏泉.中国叶下珠属植物(phyllanthus)的生药学及民族药学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论文,1997:134-142.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名共和国中国药典[S].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8-19.
[3]李肖玲,崔岚,祝德秋.没食子酸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J].200001.
[4]李秀丽,叶峰,俞腾飞.余甘子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66-267.
[5]SHI Yong-ping,YANG Zhi-peng,HUA Li-ming.The study of nutritive components of flash of Fhyllanthus emblica fruit in Guizhou.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1994,12(2):1-6.
[6]马志红,陆忠兵,石碧.单宁酸的化学性质及应用[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15(1):87-91.
[7]Huan Yang,Qinying Gu,Tingting Gao,Xubo Wang,Phenwei Chue,Qinan Wu,and Xiaobin Jia.Flavonols and derivatives of gallic acid from young leaves of Toona sinensis(A.Juss.)Roemer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anti-oxidant capacity by chemical methods[J].Pharmacogn Mag 2014,10(38),185-190.
[8]徐义侠.余甘子化学成分及总酚提取工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11).
[9]苏宁,王超,王昌涛,等.余甘子水解性单宁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J].食品科技,2012,37(10):191-195.
[10]范源,赵江盛,徐志平,等.余甘子中没食子酸等活性成分在自然储藏时的变化及分析[J].2014,35(2):57-58.
[11]师冰,徐格雪,牛云壮,等.余甘子的现代研究和开发利用[J].云南省药物研究所,2006,27(3):76-7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51-02
天然药物化学(Natural medicine chemistry) 重点讲授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基本知识,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药物及其制剂的研究和开发、药物制剂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临床药学、药物分析、医药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1,2]。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保证传统理论体系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我们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注重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1.1紧扣重点、难点:天然药物化学涉及到有机化学、波谱解析、生药学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密围绕教学大纲总论部分。总论主要介绍化学成分提取、分离、鉴别和化合物结构测定的一般原理,而后面的各章节主要讲解各类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鉴别和结构测定的内容。首先, 在课程学习的开始,抓住学生的兴趣,循序渐进式教学是关键。在天然药物化学总论部分,应该结合天然药物的发展历史和著名的天然产物开发成的上市新药实例来讲解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天然药物就在身边,天然药物化学是把天然产物开发成新药的桥梁。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后,对我国科学家在天然产物方面的研究及贡献、对我国学者近年发表的高水平学术文章都适当地做了一些介绍,授课时还重点介绍一些著名天然药物如青蒿素、喜树碱、紫杉醇等的开发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天然药物化学在药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启发式教学,自我学习: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启发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老师“启”的引导下自觉积极地要求学习并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在课堂上常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通过有趣的事例、具体的实验、科学的数据使学生首先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藏红花为什么在花的初期不红而越开越红呢?又如关于鞣质中这个“鞣”字的写法,即皮革的柔软,可以说明皮革中的成分,又如在讲解皂苷新课时,先提问常用中药人参有什么生物活性,接着问人参为什么有这样的生物活性,里面究竟有什么成分呢?这些问题都出自学生身边,他们熟知的现象,更想知道原理。这样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促使他们深入思考,激发他们探索问题、主动学习的热情。
1.3注重教与学的交流:天然药物化学的一个难点在于对已学课程的综合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波谱学知识在天然药物结构解析中的应用,涉及到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波谱分析等多门课程的内容,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我们从有机立体化学基本理论开始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对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不再感到难以理解与想象,在讲授三萜化合物、甾体化合物中效果很好。很多教师看来非常简单的概念如色谱,学生可能感到抽象。因此对于增加概念的掌握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实验流程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例如在学孔吸附树脂和凝胶色谱法时,我们做了吸附柱和分子筛的动画进行演示,将其原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2强化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
2.1不断调整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讲义水平: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任务是以验证方式强化理论教学内容,以综合或设计方式培养学生提取、分离及鉴定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能力。还有很多学生仅观察现象而不善于深究其中蕴含的原理,如过滤时不知目标成分在沉淀里还是滤液中,分离萃取时不知成分在上层还是下层等。我们适度增加实验时数,实验项目类型相互交叉渗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比如在验证型实验中安排的是一些重要类型化合物的定性鉴别,要求学生利用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特有化学性质,通过正确的操作,区别不同类型化合物,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各种类型化合物定性鉴别的方法。重新编写实验讲义,引人创新性实验,减少了验证型实验,增加了应用性强的综合型实验[3]。比如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所需设备简单,使用范围广、效率高、污染小,可适当引入实验教学,既可以减少药材、试剂用量,又可缩短实验时间,有助于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2.2重视实验报告,增强实验科研含量: 在以往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多采用单一验证式知识型模式。实验内容、步骤等在教材上都已列出,学生通过预习,实验时只要“照方抓药”就可完成实验。我们要求学生的实验报告以科技论文的格式书写,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创造、表达、综合等各项能力,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基本素质实践表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实验老师在实验中首先准备大量的有关每步实验问答题和思考题,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回答和解决,老师对每次提问情况做记录并把它纳入学生平时实验成绩。比如在芦丁的水解过程中,芦丁在酸水中并加热的条件下,烧瓶中变化是先混浊的,然后变成了澄清的溶液,溶液沸腾后一段时间,溶液的颜色有黄色变成了鲜黄色,我们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所产生的现象和变化,学生在认真思考后得出芦丁和槲皮素的溶解度差异是该现象的本质原因;如果有的学生观察不认真,有的现象就看不到,更不用说解释了。
2.3开设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实验能力:近几年来,我们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尝试开设学生设计性实验。具体办法是:由教师集体命题并只给出实验题目,学生必须主动查阅文献,并加以归纳总结,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供教师审阅,选择可行性实验方法,并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对自己所选的工艺路线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将教师的科研实验引入到教学实验中去,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部分研究性实验的机会,从而学到更多实验技能,同时学生的实验结果也为教师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资料。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增加了自主设计实验比例,将科研实验思维引入到教学实验中去,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部分研究性实验的机会。例如,我们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的实验内容设计为“某药材的提取、初步分离及成分预试”。实验按照科研实验的常规方法进行,即先将药材粗粉用工业甲醇或工业丙酮提取,回收甲醇或丙酮,提取物以适量水溶解,分别以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等)萃取,再分别对各萃取部分进行薄层检查和定性反应,确定含有哪些种类的化学成分。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了一般天然药物化学科研实验的前期处理方法,锻炼了操作技能,实验结果也很有意义。将科研带进课堂,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了,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应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使学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目的,为将来运用实验手段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
关键词:制药工程 药物化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22-02
制药工程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时设立的一个新专业,由化学、药学、化工、工程学、生物技术和相关管理法规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是培养具备制药方面专业知识及化工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工程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科制药类专业。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在我校也是第一门专业课,在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学生药学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药物化学是一门发明与发现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的理化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内容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立体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其内容广泛、涉及面宽、交叉性强、学科发展快,药物分子的结构复杂且合成路线长,记忆内容多,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难记、易忘。为了提高药物化学的教学效果,如何根据制药工程专业特点进行药物化学教学, 为培养合格的制药专业人才,我们结合多年在制药企业工作的经验及多年药物化学教学经验,在教学方面做了尝试性的探索,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临床和制药生产实际
药物化学教学过程是根据药物的不同临床用途进行分类教学的,每一类药物有一定的作用机理、临床用途和一定的发现或使用的发展过程,并产生一定的代表药物,通过代表药物的学习熟悉这一类药物的性质,适用性、毒副作用和构效关系等。教学过程中,将药物发现历史或使用穿插到教学内容中,以此为线索进行讲授,并讲一些相关药物科学家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药物的发现过程,理解新药开发的方法和过程,鼓励学生探索求知。通过联系和丰富药理知识,将药物的作用机理讲解得更加清晰透彻,使药物的临床适用范围在同学们脑海中的印象更加深刻。结合临床和日常常用药及制成的各种药物剂型,使药物化学更贴近日常生活用药和临床用药实际。将最新最前沿的新药研发动态引入课堂教学,拓宽学生视野,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感。将药物的合成方法、理化性质与原料药合成、制剂生产过程中的方法、路线和常见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较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体验药物化学的实践性,也为后续专业的学习提供帮助。
2 实行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
药物化学其内容广、涉及面宽、交叉性强、学科发展快,药物分子的结构复杂且合成路线长,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联系药物发现历史、临床应用和生产实际外,还从教学方法上,不断改进,提倡启发式和互动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从根本上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如讲到解热镇痛药时,我会问同学们,当你感冒头痛发烧的时候,一般你会用什么药呢?哪些是属于西药成分?它们是怎么发挥药理作用的呢?这样,就能很快诱导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求知、探索和理解。在课堂开始阶段,每次课留有10 min左右的时间用于学生介绍一些熟悉的药物或者最新的药物研究进展,一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药物知识,二是促进学生的讲解、组织表达能力,三是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形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言,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比如,在讲解药物的发现历程时,给出最初的药物母核结构,让学生自己去发挥设计思路,当然可能会五花八门,我们要适宜的去引导,一方面告诉他们一些他们设计的新结构,可以作为新药去研究;另一方面讲解一些已知的结构是否有好的活性,是否发展成临床用药。这不仅可以诱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潜能。为使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并且印象深刻。讲解药物的构效关系时,因为一般前面都介绍了大量的同类药物,可以和学生来共同归纳总结。在每章课程快结束时,让学生去搜索一些下章节所属药物的一些临床药品和剂型,让学生下次课堂中和大家分享交流,使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去课后学习,并带着收获和目的性来参加下一次课程。此外,药物化学课程内容多、结构多、难理解,教学中还要善于使用多种多媒体手段,使药物结构、药物作用机理等更快捷、简单的展现出来。通过开展启发式和互动式等多种形式教学,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学好了药物化学,还使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3 强化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加强药物化学实验,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首先,学校加强药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实验硬件的投入,仪器设备尽量多样化,为学生开设多样化的实验提供保障,我校具有省部共建实验室平台,为药物化学实验的开设提供基础。其次,增加药物化学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为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提供帮助。再次,强调学生的预习准备,并进行预习指导,使学生预习得比较充分,确保实验的安全顺利;实验前,进行实验指导,再次强调实验注意事项,解决学生预习时的疑问。最后,实验期间,实验指导老师自始至终伴随,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做好记录,药物化学实验不可避免会遇到粗心大意而导致实验失败的,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寻找实验出问题的地方,并成功地解决问题,进而使重复实验成功。
在实验教学之外,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践教学,我校建立了药物生产流水线小试实验室,为学生全方位理解和实践药物生产过程提供帮助。同时,还带学生去药厂进行见习和实习。为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企业也常派遣一些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的讲解,为学生掌握相关的生产技术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4 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药物合成、新药开发等科研活动,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们参与老师的课题,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潜能,又能为老师提供一些帮助,有助于老师课题的尽快较好的完成;另一方面,学校设立了大学生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科创节”项目,鼓励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项目申报书申报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项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期满学生按照相关要求写出科研论文。此外,对于一些未申报到项目的同学,只要学生对科研感兴趣,可以自设项目,老师指导完成。这样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完成和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提供帮助,强化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让学生参与科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药物开发过程,老师也可以将科研活动的一些成果引入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我们在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实践和总结,得出注重基础理论教育、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强化实验实践教学、鼓励科研活动这一有利于培养合格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药物化学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郑虎.药物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李艳妮.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的教学体会[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9(3): 63-66.
[3] 李瑞芳.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教材存在问题及对策[J].药学教育,2006,22(4):54-55.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16-02
2013年3月,教育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指出,研究生教育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发挥课程教学的作用[1]。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2015年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年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2]。
一、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人才培养目标是我们开展教学工作与课程设置的纲领,而课程设置又是教学工作开展最直接的方法与手段。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集中表现。为此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衔接等方面的合理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袁贵仁部长曾指出:要想形成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必须要完善和修订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特定社会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3]。在当今创新创业大潮中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具有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硕士研究生是诸多教育工作者实施和探索的重点。自2009年我国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不断摸索和探究,现已形成了课内课程设置“三三制”,课外培养“联合制”,全员评教“持续制”等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课内“三三制”
专业学位硕士要求学生在知识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广度,不像学术型硕士在本领域中具有较深较系统的造诣,为此在专业型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中,采取“三三制”,即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公共课程中除设置必修外语和政治课程之外,增设了选修课程英文科技阅读、英文数据库检索、专业外语、职业道德等课程,扩大学生的学识视野。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必修课程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选修课程生命科学进展、基因工程技术、现代生物学方法论等课程,并根据吉林省产业经济结构开设了生物制药设备、生物制药专业综合实验、生物制药校内实训实验、新药研究与开发、生物制药车间设计等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中除各学生根据专业不同设置不同的必修课程外,还增设了选修课生物合成与调控、药物动力学、制药过程自动化、生物药剂学、微生物药品新品种筛选、海洋生药学、药物设计概论、药物代谢化学、药物生物利用度控制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4]。
三、课外培养“联合制”
专业学位硕士就意味着所培养的学生将从学科导向的系统性转向了应用导向的宽广性,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学生培养的模式中将侧重学生应用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与企业联手打造应用型人才。学校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整合学校教学和科研资源,与吉林修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延边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吉林派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金塔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中生集团长春生物制品所有限公司、长春大成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或博士后联合工作站,开阔了研究生的视野、提高了实践技能,也为他们就业或继续深造拓宽了渠道[5]。学生进入企业后,浓厚的企业文化深深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对良好职业素养的追求与向往,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科研素养。学校携手校内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共同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先后与艾滋病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草药育种与栽培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科院农研所、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科技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吉林省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模式动物工程中心、省重大疾病与化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分子病毒重点实验室、动物胚胎工程吉林省重点实验室等十余家科研院所建立校院合作,联合培养学生,从而提高研究生质量,开拓学生视野。同时科研院所与院校依据自身优势,邀请国内外专家做学术报告、组织学术交流、组织学术会议,达到多位国内外专家济济一堂,进行学术讨论,营造科研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
3.与相关协会联合锻炼实践能力。依托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吉林省遗传协会、吉林省微生物协会等省内科协下属协会联合举办各类竞赛、论坛等社会实践性活动锻炼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现已参加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青年科学家论坛6届、吉林省生物医药创业计划大赛2届,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
四、全员评教“持续制”
【摘要】
目的紫菀与款冬常被作为药对一同使用,有化痰止咳之效。前期研究显示紫菀具有一定毒性,而款冬与之配伍后具有减毒作用。本实验旨在确定紫菀的毒性部位,并找到款冬花与之配伍的相杀部位。方法以小鼠急性毒性为指标,比较紫菀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毒性,选择毒性最大的提取物筛选紫菀的毒性部位;将款冬花不同溶剂提取物与紫菀提取物配伍,选择减毒效果最佳的提取物,通过配伍实验确定款冬花有效降低紫菀毒性的部位,即相杀部位。结果紫菀乙醇提取物的毒性大于水提物,且其毒性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90%醇提物毒性最大;毒性部位追踪结果显示,除醋酸乙酯部位外其他3个部位均未表现毒性,说明其毒性成分集中。款冬花不同提取物与紫菀配伍后,30%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为显著;相杀部位筛选结果显示,水部位没有减毒效果,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效果相当。结论紫菀的毒性部位为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款冬花的相杀部位为30%醇提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
【关键词】 紫菀 款冬花 配伍 毒性部位 相杀部位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toxic part of RA and the part of FF which can effectively lower the toxicity of RA. MethodsWith the death of mice as index, comparing the toxicity of the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of RA, piding the most toxic one into several different fractions and searching the toxic fraction. Matching the different extracts of FF with the extracts of RA in order to search the FF extract and fractions which can lower the toxicity of RA effectively. ResultsThe ethanol extracts RA was more toxic than its aqueous extract and its toxicity increas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ethanol was higher, and the 90% ethanol extract was the most toxic extract. The result on searching the toxic fraction of RA showed that the acetic ether part was the only toxic fraction. Although the different extracts of FF could alleviate RA’s toxicity, the 30% ethanol extract showed the best activity, and the acetic ether and n-butanol parts both showed equivalent antitoxic activity. ConclusionThe toxicant of RA mainly concentrates in the acetic ether part of 90% ethanol extract. The antagonizing fraction from FF is the parts of acetic ether and n-butanol of 30% ethanol extract.
Key words:Radix Asteris; Flos Farfarae; Compatibility; Toxic part; Antagonistic part
紫菀、款冬花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咳嗽的中药,且常配伍使用,《本经疏证》中写道:千金外台咳逆久嗽,并用紫菀款冬者,十方而九。紫菀长于化痰,款冬花优于止咳,在药效学上符合“相须配伍”理论;但对于二者的毒性,历代本草均未记载,《名医别录》中还明确指出,紫菀“辛,无毒”,款冬花“甘,无毒”[1]。
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 的干燥根及根茎,款冬花为同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近年来,款冬由于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而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2],对于紫菀历代本草及现代中医药专著均沿袭了其“无毒”的说法。但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3]发现,款冬花的毒性不明显,而紫菀具有较大的肝脏毒性,款冬花与紫菀配伍后能显著降低紫菀的毒性,符合中药配伍的“相杀”理论。本论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急性毒性为指标,研究确定了紫菀的毒性部位,并通过配伍研究款冬花的“相杀”部位,为阐明紫菀款冬花“相杀”配伍的物质基础提供毒理学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 g,由南京青龙山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紫菀和款冬花均购自河北安国药材市场,经中国药科大学生药研究室张勉博士鉴定,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乙醇、甲醇等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3 仪器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实验仪器公司,型号:R-2000;数显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型号:HH-4;电子天平,型号:PL303,Matter-Toledo Group;医用数控超声仪,型号:KQ-250DE,昆山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急毒实验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称重后随机分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小鼠适应环境3 d。药物均以0.5% CMCNa置超声仪中溶解,加少量DMSO助溶。急毒实验前禁食12 h,不禁水,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一次给药;空白组给以相同体积的0.5% CMCNa加少量DMSO。给药0.5 h后开始观察小鼠的中毒体征。连续7 d观察小鼠死亡情况,随时取出死亡小鼠,记录死亡时间。
2.2 紫菀提取溶剂和毒性部位的筛选紫菀粉碎成粗粉后分别用10,8,8倍量的水,30%乙醇,60%乙醇和90%乙醇各回流提取3次(2,1,1 h),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后水浴蒸干。取5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5组,进行急毒实验,分别设为空白组,水提组,30%醇提组,60%醇提组和90%醇提组,各组药物均以15 g/kg(浸膏量)给药,给药体积0.3 ml/10 g。
将紫菀的90%醇提物混悬于水中,用萃取法将其分为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及水部位。以急毒为指标,筛选紫菀的毒性部位。将5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5组,进行急毒实验,分别设为空白组、石油醚部位组、醋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及水部位组,各部位均以0.5 g/kg(部位量)给药,给药体积0.2 ml/10 g。
2.3 款冬花提取溶剂和相杀部位(减毒部位)的筛选 款冬花粉碎成粗粉后分别用10,8,8倍量水,30%乙醇,60%乙醇和90%乙醇各回流提取3次(1.5,1,1 h),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后水浴蒸干。将以上各提取物分别与紫菀90%醇提物按生药量1∶1配伍进行急毒实验,分别设为空白组、紫菀90%醇提组(对照组)、紫菀90%醇提+款冬水提组、紫菀90%醇提+款冬30%醇提组、紫菀90%醇提+款冬60%醇提组、紫菀90%醇提+款冬90%醇提组。给药体积0.3 ml/10 g。
将款冬花30%乙醇提取物置于水中,分别用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将以上各部位分别与紫菀毒性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按部位量1∶1配伍,进行急毒实验,分别设为空白组、紫菀醋酸乙酯部位组(对照组)、紫菀醋酸乙酯部位+款冬醋酸乙酯部位组、紫菀醋酸乙酯部位+款冬正丁醇部位组、紫菀醋酸乙酯+款冬水部位组。给药体积0.2ml/10g。
3 结果
3.1 紫菀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毒性中毒小鼠依次出现活动明显减少,精神萎靡,被毛蓬松潮湿,双目紧闭,不自主颤抖等现象,直至呼吸停止。给药后3~6 h为死亡高峰期,死亡现象均发生在24 h内。尸体解剖后,肉眼观察肝显黄色或白色斑点,表现为明显的肝中毒。急毒实验结果(表1)显示,水提组紫菀毒性最小,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紫菀提取物的毒性逐渐增大,90%醇提紫菀毒性最大,故选其作为紫菀的提取溶剂。表1 紫菀不同溶剂提取物给药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略)
3.2 紫菀毒性部位的筛选紫菀90%醇提物的4个部位的急毒实验结果(表2)显示,给药3 h后醋酸乙酯部位组即出现小鼠死亡现象,24 h内醋酸乙酯部位组小鼠全部死亡,而其他组小鼠均无一死亡,说明醋酸乙酯部位为紫菀的毒性部位。表2 紫菀90%醇提物萃取部位给药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略)
3.3 款冬花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相杀(减毒)效果比较款冬花不同溶剂的提取物与紫菀90%醇提物配伍后,明显延缓了小鼠的死亡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使紫菀的毒性有所降低。实验结果(表3)显示,30%醇提款冬与紫菀配伍后小鼠死亡率最低,即其与紫菀的相杀效果最佳,从而确定30%乙醇作为款冬花与紫菀相杀配伍的最佳提取溶剂。表3 紫菀90%醇提物与款冬花不同溶剂提取物配伍给药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略)
3.4 款冬花相杀(减毒)部位的筛选 款冬花30%醇提物分成的3个部位与紫菀的毒性部位(醋酸乙酯部位)配伍后,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4)显示,款冬花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减毒作用,且减毒效果相当,而水部位几乎无减毒作用。表4 紫菀醋酸乙酯部位与款冬花
不同部位配伍给药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略)
4 讨论
紫菀的毒性过去从不为人所重视,仅有少数本草对紫菀的使用注意稍有叙述,《本草经疏》在“肺病咳逆喘嗽”证中提到紫菀“不宜专用及多用”。《本草新编》在款冬项下写到:“紫菀虽亦止久嗽,而味苦伤胃,不若款冬之味甘,清中有补也。”古人对长期使用紫菀有一定看法,但主要的经典著述对紫菀毒性尚没有明确的认识。
本实验以小鼠急性毒性为指标,首次对紫菀的提取溶剂和毒性部位进行了研究,发现紫菀的90%乙醇提取物毒性最大,提示紫菀中的毒性成分可能是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在确定90%乙醇作为紫菀毒性研究的最佳提取溶剂后,对其部位进行了划分,通过小鼠急毒实验找到了紫菀的毒性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有研究[4]表明,紫菀祛痰作用的有效部位为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我们将继续研究其醋酸乙酯部位的祛痰作用是否与其中的毒性成分有关。
紫菀、款冬花是一个常用药对,课题组前期研究[3]也发现了款冬花对紫菀毒性的拮抗作用。在紫菀毒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款冬花与紫菀的配伍进行了研究,以期找到款冬花对紫菀减毒效果最佳的提取溶剂和减毒部位(相杀部位)。实验结果显示款冬30%乙醇提取物的减毒效果最好,而其中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较好的减毒效果,应为款冬花对紫菀的相杀部位。该结果提示减毒成分在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均有分布或减毒作用是多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两个部位中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黄酮及其苷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研究减毒作用与哪些成分有关。
款冬花与紫菀性味功用相似,二者伍用能增强其止咳、祛痰、平喘的效果,在中药“七情”配伍中属相须配伍;同时,款冬花与紫菀配伍后亦能显著减轻后者的毒性,在中药“七情”配伍中这种毒性上相互制约的作用又称为相杀配伍。但其相杀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阐明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梁·陶弘景,著,尚志均,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48,243.
[2]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