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现象论文

社会现象论文

时间:2022-07-03 19:5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现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现象论文

第1篇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第2篇

《华商报》的评论版名为华商评论,自2005年创办以来,经过不断探索与改进,各个栏目不断发展完善,虽有所增减,但其始终坚持“为民者言”,始终秉承新锐、善意、理性、宽容、犀利的理念,做好都市报评论。华商评论的成功发展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 《华商报》评论版的特色

1. 评论的选题

新闻评论的选题如同新闻报道的选题一样,对于报纸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选择怎样的题目来进行评论针对哪些问题和受众是决定新闻评论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华商报》评论版在进行选题选择时主要针对受众生活的社会环境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困惑和问题,就他们应知、欲知,而未知的问题进行评论。如此,《华商报》评论版选题具有以下特点:

(1) 选题的广泛性

《华商报》评论版每日发表评论五篇左右,选题涉及广泛谈东道西,可谓包罗万象。其中涉及时事、经济、科技、法律、文化、人文、社会现象等等,各个领域的重大题材,普通市民关注的市井小事都包括在内,特别是面对众所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其评论版块都进行了激浊扬清、解疑释惑的积极引导与阐释。《华商报》从11月25日至11月30日所刊登的28篇评论文章(漫画时评除外)中,包括司法、经济、制度政策的实行、社会现象等方面,其中司法类评论5篇,经济类评论5篇,关于制度政策实施情况的评论6篇,社会现象类评论12篇。单从这一周的评论中,我们就可以窥探到其评论版评论选题内容涉及的广泛性。无论是国家政策实行中的问题,时事热点事件,还是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均可成为评论的选题。

(2) 选题的贴近性

新闻报道要求具有贴近性,以取得受众的心理认同,新闻评论也要具有贴近性,才能更大程度的赢得受众。赵振宇教授在《现代新闻评论》一书中指出:评论的选题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 华商评论在贴近性方面十分注重。一周28篇评论,有12篇评论的是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小事,事情虽小,在评论中却折射出大道理,通过对群众生活实际中的事件进行评论,更接近受众心理,更有利于传播效果的实现。在11月28日刊登的《耳光对怒骂的道德偏差》这篇评论,就是关于公交车上因女童不让座而引发女乘客不满,遭到打耳光的事件而进行的深层论述。在评论版“街头巷议”这一栏目中,所评论的内容均是我们在大街小巷中所听闻,所谈论的事。即使是关于司法、经济、政策类的评论也是均以平民视角出发,从大众生活的实际出发来进行论述。

2. 评论的主体

报道的力量在于摆事实,而评论的力量在于摆观点、讲道理,新闻评论的广度和深度源于新闻评论主体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华商报》评论版的评论主体突破原来只是报社编辑、专职评论员的禁锢,将评论主体的范围扩展到更广阔的群体中。除去记者、编辑等专职评论员外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都可以是评论版的评论主体,更有广大社会普通民众这些非专业、非定向的人员也加入了评论的行列。

《华商报》评论版设立“专栏”这一栏目,正是为各界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意见和见解的平台。知名网评人令狐补充,时事评论员顾则徐、韩福东,资深媒体人曾颖等等都是华商评论专栏的常客。凤凰卫视知名记者闾丘露薇,知名媒体人宋志标,学者羽戈、吴钩等在每周末的评论周刊上设有专栏。税收伦理学者姚轩鸽在《关注和反思纳税人的权利问题》一文中,用专业的眼光扣问纳税人权利的真正内涵,呼吁不断完善有关纳税人权利的相关规定,以专业视角来反思我国有关制度的缺失。这些体现出报纸评论员队伍的精英化趋势。

3. 评论的风格

《华商报》评论版的评论风格由于其都市报的市场定位必然显现出其评论通俗化的风格特点。这里的通俗并非庸俗、低俗、媚俗,其通俗化的特点是由其受众定位于市民阶层所决定的。所谓新闻评论的“通俗化”,即是指“新闻评论在新闻内容、主题的选择上持市民立场,倾向于针对同市民利益

密切相关、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加以评论;在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能采取一种市民能够理解的通俗形式,站在市民的立场‘代民者言’” 。《有权报考 也有权弃考》(2012年10月16日a11版),《别让“阴题”阴了孩子》(2012年11月25日a4版),《耳光对怒骂的道德偏差》(2012年11月28日a6版),这些评论文章所评述的都是我们普通市民身边的小事,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在评论的语言运用上,也体现出明显的通俗化文风,或风趣幽默,清新明快,或朴实平易、娓娓动人;或尖锐泼辣、文采斐然。专注民生,评身边小事,契合受众心理。

二.《华商报》评论版的特色

1. 平民化视角

华商评论,以平民化的视角来解读新闻事件,使新闻评论逐渐走下话语“神坛”,回归大众。华商评论摈弃原先报纸评论文章“长”、“空”、“呆”的八股式写作,代之以精悍、朴实、轻灵的新闻写作风格。将原先乏味冗长的官方声音,先进行充分的理解之后,转换成一种平民能够理解的内容和形式,并以平民的立场对此进行解读和评说,使平民百姓读得懂,愿意读。《关注和反思纳税人的权利问题》针对2009年11月30日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中缺乏对纳税人权利真正内涵的解读而发问,深入浅出,指出完善纳税人权利解读与保障的重要性。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来分析论述,关乎平民利益,使普通百姓看得懂,愿意看。

平民化视角的确立源于其评论员队伍平民化、评论题材贴近性、评论形式通俗多样化的影响。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发表自己对于社会现象、新闻热点的见解和主张,只要言之在理,你就是评论员;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只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值得深思,均可作为评论的主题。以平民化的视角观察社会,以平民化的笔法评析世事。我们身边的人,我们身边的事,使评论接近受众阅读心理,也就赢得了更多的读者。

第3篇

论文摘要:体育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目前在体育社会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而逻辑实证则足根据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来分析变量关系的逻辑方法,它更能考察到体育社会现象中人的社会属性,帮助我们探索到因果关系的本质。这两种方法在体育社会研究的资料分析中各有其特点,在作用上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因此,探究体育社会现象产生、发展、变化中变量之间因果关系时,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是必需的。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体育社会学是在社会学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体育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社会学是以社会学的理论观点为依据,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的一门学科。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和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体育和从事体育的主体—人的关系。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它的研究方法论原则是与其主干学科—社会学相一致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观点和方法,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收集人们对体育的态度、行为、观念等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结论。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具有主观和客观的两个方面,因此在判断现象的因果关系时应充分认识统计分析与逻辑实证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学中因果关系的本质

    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其它科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释现象。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来看,它是用社会事实来指出构成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迪尔凯姆认为,社会事实就在其自己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要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而不是用生理的、心理的来解释。

    在自然科学中,一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是受自然界其它现象变化的影响,而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客观物质运动所决定的。其运动过程可以通过3种最基本的物理量纲—长度、时间、质量及其派生出来的速度、加速度、力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加以准确的测量。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利用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的方法加以分析研究,认识和发现各种自然现象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可以重复出现(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做出准确的预测和预报。这种如马克思所说的学科与数学相结合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所有自然科学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说自然科学所达到的完善程度是由自然现象的客观性,可用标准统一的纲量加以精确测量,以及大量自然现象的可重复性、同质性这样一些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而在社会科学中,社会现象是由在社会历史领域活动着的有意识、有思维、凭激情行动并追求某种目标的人所支配的。由于有人的主观性,由人主观意志所支配的运动过程往往很难用统一标准的来测量。尽管社会学工作者提出并建立了一套社会现象的指标体系,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统一完善的程度。除此之外,很多社会指标本质上就是无法定量的,如性别的男、女差异就无法用定量来表达。从另一方面看,个人的活动带有极大的偶然性。但由有理性的个人的活动所支配的社会现象也可以呈现统计学的规律性。这就像大量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运动所形成的热物理现象,可以用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的理论来认识一样。社会现象也可以用对大量个体的观测所获得的信息,来认识其内在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用社会调查方法来认识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运动与发展条件和机制的一个基本思路。

    从以上关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特征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研究比起自然科学研究来说要复杂得多。尤其在解释某一现象与其它现象的关系方面更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自然现象是客观的,是可以精确测量的,并具有重复的规律性。所以我们总能找到有关某一自然现象明确的原因与决定因素。如:植物生长这一自然现象是由于有“光合作用”的原因而引起的,而阳光、养分、水则决定了植物的生长。植物本身没有意志来控制其行为,吸收或不吸收阳光、养分和水来控制自己的生长。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也采用与自然科学同样的决定论模式。但是由于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时候因果关系太隐晦了.我们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数理统计寻找出确切的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研究中,社会学家希望发现哪些因素与哪些别的因素有关,哪些因素造成了别的因素发生变化,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受到第三个因素变化的影响等等。一般说来,社会学家总是用发生在后的因索去解释发生在前的因素。例如,在探究造成偏见的原因,就要探讨为什么一些人有偏见,另一些人却没有。可接受的原因包括:经济竞争、宗教意识、政治观点、童年经历、受教育类型和时间。如果我们知道受教育程度可以减少偏见,这种因果关系的解释,就是我们所能接受的社会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这种解释的逻辑,说明是否有偏见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他们被一些力量,如童年经历、宗教信仰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推到了有或没有偏见的其中一条路上。这就是说,造成是否有偏见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有时候,人们对这种推理方式会感到不满,认为偏见是个人选择的结果。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偏见是因为他们受过了教育。这就迫使我们对人们上学的原因作进一步的探讨,寻找原因背后的原因。使关于造成偏见的原因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下去。从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之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对引起一些社会现象的原因背后作深人的研究和解释。

2、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和逻辑实证对资料分析的特点

    体育社会学中,数理统计是用来证明体育社会现象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或体育社会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一个变量与多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与多个变量的之间的某种关系。通过对按要求收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我们可知道两个变量是否相关,但我们要进一步知道两个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关程度,我们还必须进行相关系数统计意义的检验。一般而言,p<0.05提示相关系数具有统计意义,p<0.01表示统计意义很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统计分析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但任何具体的量都是有质的规定性的,如果不了解量的这种特有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解释,因此对于统计结果的分析,有赖于对事物作出的观察和了解,不能凭表面的数据就下结论。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这个指数具有统计意义,我们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在研究中,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是两个很容易棍淆的概念,若仅仅依据相关系数的高低就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是不科学的,要得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结论,我们必须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自变量必须在因变量之前发生,二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必须存在相关关系。三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不能存在虚假关系。

  对于统计结果的解释,要从实事求是的立场出发,与定性资料如社会、历史、文化等背景资料及有关个人态度、动机的资料相结合,并参考其它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反映和揭示调查资料所代表的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意义和内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社会调查的目的一是通过一些变量来描述调查总体和各个部分的状态、特征和一般过程,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二是通过对这些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和一般规律,解释社会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发展、变化。变量关系的分析遵循一定的逻辑方法,要采取一定的程序和策略。掌握变量分析的逻辑与策略不仅能使资料分析更深入、更全面而且还能澄清和防止某些逻辑错误,使理论解释更符合实际,或发现新的理论和问题。此外,通过对变量分析思想的把握,还可以培养研究者的想象和分析能力,从而能有效地理出资料的头绪,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料以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

    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我们常需要知道造成某一社会现象一些原因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使我们深人了解体育的社会学本质,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就需要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对体育社会现象的产生或变化的原因进行逻辑实证,既要从决定论的社会视角,又要充分从人的自由意志支配和人的社会属性特点,赋予看似僵化、稳定、划一的数据以新的活力和内在的逻辑力量。如:有一关于经济收人与体育消费水平的研究,按数理统计的结果,人们的经济收入与体育消费水平呈相关(r=0.8186,p<0.05),由此得出结论:经济收声、的增加可以提高人们体育消费水平。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说明人们体育消费的本质原因,提高经济收人未必就能使人们增加体育消费,体育消费受到人的意志影响。在某些人群中还可能出现收人低的体育投人多,而收入高的反而体育投人少的情况。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寻找人们经济收入提高的原因,以及不同收入人群的文化背景等因素。

3、体育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中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的结合

    我国的体育社会学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较晚的学科。社会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外来引人到中国化的过程。以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初级阶段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的实践为立足点,有鉴别地吸取西方符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东西,吸取现代科学发展的相关成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这是当代社会学家的使命。这就注定了作为我国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体育社会学,同样也必须努力探求中国化的道路,以求解决中国体育社会的实际问题。从这方面讲,在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将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解释中国体育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相关性最高的是缺乏余暇时间。如果我们仅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去解释,就会认为若有余暇时间,人们就会参加体育活动。但这种解释无法令人满意地说明人们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因为另一个相应的研究表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并没有因为他们有较多的余暇时间。有余暇时间当然是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如果我们结合逻辑实证进一步探讨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就可能作出更深一步的解释。首先,从决定论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并不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是被一些力量推动而作出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选择,而所谓的力量可以是受教育的程度、童年的经历、周围其它人的影响等无法控制的、甚至觉察不到的因素。这就是说,造成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然而这种解释往往还是不能令人满意。第二,从个人选择的视角。是否参加体育活动是研究对象自己选择或控制的,人们可以在余暇时间里安排固定的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甚至在紧张的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参加体育活动;也可以把余暇时间用于其它事情.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这就是说我们还应进一步探讨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们没有余暇时间。实际上中国的文化背景与欧美国家是不同的.人们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也可能不如外国人那么强烈。由于中国目前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水平限制,人们在余暇时间更需要做其它事情,如:做家务、学习进修等等。

第4篇

近两年,我给《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报刊写专栏,写的是“历史评论”,主要借历史评论现实。这是一种“另类”的表述,谈的是历史,但聪明的读者一眼便能看出,文章针对的其实是现实中的社会现象。

采用这样的写法,好处主要在于可以规避众所周知的言论尺度问题。因为文章中用的是历史事例,绕开了现实,不是直接针对现实发言,有些人即使看了不高兴,但也不能对号入座,将文章中所说的事指为现实中的人和事。同时,在历史事例中,可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总结历史现象,做深度的评论。

试举一例。去年4月13日的《南方都市报》曾刊载笔者的《中国的康乾盛世还不如英国中世纪》一文,次周的《南方周末》将之列为“一周高论”,评审者的“推荐理由”说:“历史评论是一种颇值得玩味的文体,最引人入胜之处往往是以历史镜鉴现实。此类文章所引掌故新奇有趣,相对于一般的评论文章,更具‘观赏性’。不过,历史评论写作困难,考据不易……”

这段评议可谓知音之论。如其所言,历史评论不仅可以“以历史镜鉴现实”,而且具有“观赏性”。而写作的困难,在于与现实案例形神相近的历史事例并不好找,考据更是费时费力等等。当然,最难的还是发现历史和现实世相后面的规律,提炼出具有“镜鉴”价值的观点。

《中国的康乾盛世还不如英国中世纪》一文写作时,曾受到当时许多新闻的触发:一类新闻与房地产业有关,如房地产公司的老总任志强等年薪高达七八百万元,而建筑工人却因拿不到七八百元钱的月工资且需以跳楼的极端方式来讨薪,两种现象相对比,实在让人愤慨!与之同时,新闻中不断出现普通民众在公安局、看守所非正常死亡的案例,比如陕西省丹凤县十九岁高中生徐梗荣被警方传唤,后猝死在公安局。上述诸多社会现象,应该如何看待和评论?它们之间有无内在联系?

我以为,这些现象反映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民众的权利贫困。不仅这几个事例可作如此观,绝大部分的公共事件也都反映了这个问题。民众的权利贫困,无疑是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也是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因此,文中提出,面对上述种种社会现象,“中国人应该反躬自省:我们的‘文明’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并提出核心观点:“只要普通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那就不能算是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改革必须不断增进普通人的权利”。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其表现,就是将近10%的GDP增长速度,但同时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种种社会现象表明,中国民众还处在“权利贫困”的历史阶段。权利贫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权利的贫困,如民工低工资且需以跳楼的方式讨薪;二是人身权利的贫困,普通民众面对强权的肆意侵犯,缺少能够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途径和制度保障。

如果以普通民众的权利保障状况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那么我们就有了另一种评判历史和现实的新角度。比如,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总量估计就已经超过了当时所有西方国家的总和,但是从普通民众的权利来比较,无论是经济权利还是人身权利,十八世纪康乾“盛世”下的中国民众,并不比中世纪晚期的英国民众更有保障。这实际上说明,中国康乾“盛世”虽然经济总量庞大,物质文明似乎也比较高,但实际上社会文明程度并不高,其理由便是民众权利并不比英国中世纪更优越。如果这个理由成立,那么以史为鉴,当代中国的发展更应该从解决民生疾苦,增进民众的权利着手,全面提升社会的文明层次,而不是简单地强调GDP总量的提升及经济的增速。

中国的民众,从历史到现在,多数都是贫者、弱者,他们的生活缺乏尊严。而有尊严地活着,乃是人的天赋权利。有尊严地活着,就需要权利的保障;只有权利受到保障,才能免于贫乏,免于人身权利受侵害。然而,中国民众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往往既不清楚自己的权利,更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为他们争尊严、争权利,便是我等写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我等本来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为他们争尊严、争权利,也就是为自己争尊严、争权利。

作者漫像 / 杨济东

第5篇

何谓“随笔”?金振邦编著的《文章体裁辞典》中说,它是“一种文艺笔法和政论相结合的散文体裁。亦称‘偶感’、‘断想’、‘杂感’等。在工作、学习、生活、社会见闻中,凡是所思、所感,随笔写出,不拘一格。它的特点是夹叙夹议,借事抒情,寓理于事,意味隽永,短小活泼,形式多样”。对于中学生来说,在了解和掌握了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学写“随笔”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它是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有助于从多方面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第一,写“随笔”,没有压力。学生心情放松,无拘无束,不像课堂作文那样为完成任务而作,遵老师的“命”去“挤牙膏”。这样,可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无病”为“有感而发”,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写作热情,放胆地写自己在学习、生活、社会见闻中的所思、所感,这样容易写出具有独特感受与真知灼见的好文章来。

第二,写“随笔”,题材广泛。它不受老师命题的限制,可以自由取材。诸如国家大事、社会现象、学校生活、朋友交往、虫鸟花卉、读书心得、听广播、看比赛等,即使是一鳞半爪、片言只语也都可以信手拈来充作“随笔”的题材,从而改变那种“无米之炊”,下笔千斤重,无话可写的状况。

第三,写“随笔”,写法灵活。从形式上看,它篇幅短小,多则数百字,少则百把字,甚至三言两语亦可独立成篇。例如,有位学生写了这样一组“偶感”:沉默,有时比抗议更有力量。枯枝败叶,曾有过闪光的年华。一张张日历,是人生的一页页档案。陶醉于池塘安逸的清水,迟早会发臭的。风筝,应该感谢牵引它的长绳。

论字数,这组“偶感”每则不足20个字,但由于语言凝练,包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某种启迪,尽管篇幅短小,但表现了一定的力度和深度,显示了内在的力量。

在笔法上,“随笔”灵活自如,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不像记叙文、议论文那样受到某些束缚,从而能较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所思”“所感”。

第6篇

肉豆和丝瓜藤两个植物的须缠在一起,一个小孩想将两者扯断分开,父亲告诉他这两种植物都是用来吃的,不用将其扯断区分。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此类作文题,观照生活的情怀与生命的出走,依旧是“不藏考点,不考偏点”,诸如此类的作文题还有湖北卷、江苏卷等。虽然从审题点来说,分析材料提出的主干对考生来说并非难事,但题目的设置最终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即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尤为重要。此外,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求中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较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具备理性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高考作文题目的设置中,剖析社会现象、探寻考生对自我的价值实现等方面的考查日趋增多,且走向更深的发展方向。在这一大背景下,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良好的思维品质需要辩证性,而辩证又以深度的思维做保证。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如果只看到表现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立意仅仅停留在“是什么”上,忽视了“为什么”,那写就的文章终究只是一叶浮萍,缺乏深度也经不住细细研磨。记得初中课本有选文《两小儿辩日》,现在读来,甚觉精妙。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如此思考,大人犹不能及,遑论对错!单两小儿从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并能自己得出结论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辩,是一种对生活精加工的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深度的辩证性思维。如果说这是一场辩论赛,你能说它不精彩吗?其实,思辨能力不仅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法宝,更是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有思辨力,就有了全面、深刻看待事物的能力,就有了今后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基本底气。

第7篇

1.命题模式异彩纷呈,但仍有规律可循。

可以预测的是,全国卷2006年仍然会重复昨天的故事一一考查话题作文,或者关系型,或者词语话题型。一方面是,话题作文有其优越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不会轻易被抛弃;另一方面是,全国卷要发挥突出的导向作用,引导地方卷向全国卷靠拢,因而全国卷也不会轻易改变已经比较成熟的作文命题模式。但是,也可能有些变化,如在话题形式上,可能改关系型为词语型,或题意型;或者在话题材料的提供上改文字为图画(主要为漫画),或图文混合。

2.作文总体难度降低,可能限制某些文体。

2006年的高考作文有可能限制文体,也有可能以小作文的形式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考纲中将“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调整为“常用应用文”,可见“常用应用文”将进入命;题人员的视线;诗歌、戏剧等不属于“常用应用文”,在2006年的作文题;中将有可能受限。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议论文和“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5.突出思维考查,关注社会人文。

高考作文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观点,自然涉及到考生的辩证思维,考生只有运用独特的、正确的思维来思考,才能得出新颖别致的观点来。同时,考生对生活有个性的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对生活有真情实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所以,备考时,要重视辩证原理的学习,要学会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并把这些用于作文实践中去。

2006年高考大纲解读:语文作文命题趋势

与2005年高考大纲相比,2006年高考大纲写作部分的要求,有几处变化,即:

①2005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2006年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将“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调整为“常用应用文”,更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实际,更能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起到良好的高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

②2005年发展等级的深刻这个考点的表述是:“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2006年调整为:“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将“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使原项目中的层次表述得更加清楚。“问题”改为“事物”,既科学,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扩大了内涵,更符合作文写作的实际;将“原因”改为“因果关系”,扩大了考查的力度,强调考生对事物不能只知其因,更要重视其果,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更要重视其发展过程,加大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考查目标更明确、具体。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的过程,因为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考查考生认知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考查考生认知事物的过程,即弄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此过程中考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有助于全面提高考生的素质。

第8篇

论文摘要: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这只是一个粗浅的论断。那么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其核心命题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自社会学成为一门学科以来一直被人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侧重以社会为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命题,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侧重以个人及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重在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命题。本文主要探讨经典时期三位主要的社会学大师:埃米尔·迪尔凯姆、马克斯·韦伯以及格奥尔格·齐美尔对社会学核心命题的论述,从而折射出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何为社会学?社会学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于这两个问题一直以来是争论不休的两个问题。社会学自创立之日起,就是一门边界模糊的学科。明确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就明确了社会学的核心命题,这两个问题是一致的,所以本文试图在探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中折射社会学的核心命题。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和希腊文的“言论”“学说”的结合。

就其一般的意义而言,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提出并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说。但是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因此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也是众说纷纭,大家莫衷一是。与此同时对社会学的核心命题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试图说明性的理解社会行为,并由此而对这一行为的过程和作用做出因果解释的科学”。[1]这是从行为角度对社会学所下的定义。而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规则是要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2]显然,他把社会现象作为社会学专门的研究对象。即他是一种以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则指出:“社会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观察我们的社会世界,提供一种客观和不偏不倚的方法。这一目标不是政治性的,而是科学性的。它是认识的导向”。[3]即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无论是古典社会学家还是近代社会学家以致现当代的社会学界对于此问题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但是通过分析他们的社会学思想还是可以窥见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学的核心命题的。

二、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各学科的特征:研究对象的不同

社会学是一门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和社会生活的学科。这也是严复对社会学的基本定义。与心理学比较,社会学不关注心理过程,而关注客观的、可测量的社会现象;与政治学比较,社会学不单纯关注国家和政体,而是把两者都当做人类的组织活动,关注组织所具有的共同属性;与经济学比较,社会学不关注所谓的经济现象,譬如价格、竞争、垄断,但却关注经济现象的社会基础及其相互关系;与人类学比较,社会学不关注所谓地方性的文化、象征和意义,而关注具有普遍意义、可解释的文化现象。这些不同都体现了社会学的独特之处。这些都是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现象之中。

三、从经典时期的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论述窥见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古典始终占核心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古典通过社会传播机制在漫长的岁月中成功的建构了人们认识和想象自己以及社会的问题意识、基本框架,如野蛮与文明、秩序与进步、身体与灵魂等等,这些都是人类难以挣脱的思维模式。所以虽时过境迁,可古典的生命总是历久弥新,向古典的回归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方式[4]。

研读经典时期的社会学著作对我们澄清社会学的核心问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埃米尔·迪尔凯姆那里学到社会事实的经典命题,从马克斯·韦伯那里学到社会行为以及理想类型的经典命题,从格奥尔格·齐美尔那里学到社会学被形式化的经典命题。从三位经典社会学大师那里可以看出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1)埃米尔·迪尔凯姆: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5]。迪尔凯姆把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称为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在笛尔凯姆看来,正是这些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构成了社会。因此,笛尔凯姆把这些社会事实视为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他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写道:“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6]这就是说,社会事实是这样的一种独立存在,尽管它们常常分布在个体身上或采取个体的形式,但绝不能把它们等同于纯粹的个体事实。对笛尔凯姆来说,一种思想和一种行为,如果仅仅发生在单独的个人身上,不能算作是社会事实,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或过程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时才获得社会事实的性质。这一点和前面米尔斯在《社会学想象力》中提到的社会学想象力的心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他们都道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在笛尔凯姆看来,社会事实,即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仅仅由有限的一组现象构成。这些现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第一类是属于社会形态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群体的地理环境、人口的分布、数量及密度、人们之间的交往情况、交通状况、住房样式等等。这些社会事实属于物质性社会事实,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的“解剖结构”。对这类社会事实的研究构成了社会学的一个特有门类:社会形态学。

另一类是属于社会生理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包括:宗教、道德、法律、习惯、风俗。时尚、舆论、公共情感等制度性或非制度性文化,笛尔凯姆把他们统称为“集体意识”或“集体表象”,属于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各自发挥着特有的功能,维持或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使社会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集体意识构成了社会的“生理结构”。对它们进行的专门研究构成了社会学的又一个门类:社会生理学。

将社会事实的性质做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后,社会学的特定解释层次、研究领域以及它的学科性质也就随之确定了。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它既不同于孔德所建立的那种包罗万象的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宏大理论体系,也不同于那种在个体生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对社会现象所作的推演和解释。笛尔凯姆找到了社会学的独特对象,从而使社会学成为具有坚实基础的独立学科。

(2)马克斯·韦伯: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7]。马克斯·韦伯是人文主义理论的传统主要代表。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他提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8]由此可见,韦伯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集中到人的社会行动上面,并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视为社会学的重要方法。

在韦伯看来,社会学研究人的行动,是因为每个人都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行动之所以是有意义的,是因为某个或若干个行动者将其主观意义与其行动联系起来,不论这种行动表现为内心活动还是外部行为,表现为对某件事情的放弃或是对某件事情的忍受。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行动。理解不可能在没有作为被理解对象的社会行动的条件下而独立存在。

关于社会行动,韦伯认为,社会行动应该称作这样一种,即行动者以他主观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行为为取向。按照韦伯的理解,作为社会行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行动者个人赋予其行动以意义,即行动者个人采取行动的动机。第二,行动者所采取的行动包含着以他人的行为为目标,即行动者主观意识到与他人的联系。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个人的行动才可以称为社会行动。总之,在韦伯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于人们社会行动,因而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就落到了社会行动上。

(3)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交往的形式和过程——社会互动[8]。格奥尔格·齐美尔理解的社会学主要是“社会化”的过程和形式。这种社会学思想受康德哲学先验范畴认识论的影响,着重研究社会中剥离了具体内容而普遍存在的社会形式,用形式规约繁杂的社会内容。齐美尔仿照康德的提问“自然如何可能”,提出“社会如何可能?”他对此的回答是社会互动关系。齐美尔分别分析了基本的、体制化的乃至游戏的互动形式,如上级下级的秩序、竞争、秘密和秘密社会、穷人、(书信)交往、群体的量和规模与个体的关系等。正在于此,齐美尔成了“形式社会学”以及后来“社会冲突论”的奠基之父。齐美尔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就要研究人类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行为规律。社会学要阐明的是一种社会事实,即个人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了群体,同时个人被群体所决定。由此可以看出他强调的是一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学要研究各种社会交往的形式。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9]因此,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发现现代社会的构架,通过这种想象力,个体性的焦虑不安就被体现为明确的社会性困扰,公众再不漠然,而是参与到这样的公共论题中。总之,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看到,一些看起来是个体的事情,当把他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去的时候,却成为社会的现象。在这一点上,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与涂尔干的“社会事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社会学的核心命题

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即它的核心命题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这许多的关于社会学的独特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两类[9]:

1.侧重以社会为对象

这一观点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实证主义传统。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控制、社会保障。

2.侧重以个人及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

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反实证主义传统,它认为社会学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区、社会生活方式。

对二者进行一定的综合应该是必然趋势。也就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是现实的、具体的、作为整体的社会。它研究的不是一般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是由具体的个人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所结成的现实的社会,以及这个现实的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总之,社会学的核心命题就在于这些社会事实、社会行动以及社会交往的形式是否具有社会学意义,并且在其背后所映射的社会学意义。我们学习社会学,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社会,包括社会事实、社会行动、社会交往的形式,它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门学科。

参考文献:

[1][8][15][16][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6.

[3][13][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

[4][22]肖瑛,曾炜.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挑战、危机和超越的寻求[J].社会,2007(2).

[5][7][9][19]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31,105,84.

[6][14][法]E.笛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M].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

[10][17][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1][20]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第9篇

一、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类型分析

在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经典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PanelData模型、离散被解释变量模型、受限被解释变量模型、非参数模型、非线性模型和其它模型。对这些模型应用研究在清华大学霍玲对1984-2004年《经济研究》刊登的全部计量经济学论文模型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时得出以下结果:经典单方程模型仍然是计量经济学论文最常用的模型方法,占总数的63.8%;其次依次是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宏观PanelData模型和其它模型;最后还有一些新型的计量模型方法,例如微观PanelData模型、经典联立方程模型、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简单非线性模型、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完全非参数模型等。

她认为之所以经典线性回归方程仍然在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占主导地位,直观原因是这个方法比较容易直观使用,另一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论文主要是因素分析对研究的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程度,而这背后的经济理论是不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模型假定为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启示和展望

1、在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Data模型为主从以上综述中得知,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应用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Data模型,这两类模型从需求性和实现的可能性两个方面解决我们面临的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需求性上来说,例如金融市场时间序列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协调分析等,都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说,一手数据的是否容易获取对研究的成败起决定作用。

2、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将涉足计量经济学模型我们已经了解到在西方,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就是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应用到婚姻经济学、种族经济学等社会现象中;而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和诺斯更是在经济史研究中采用计量分析。由此可见,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注重物质生活的今天,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尖锐,而这些问题与矛盾往往与经济分不开,就会吸引各个学者的注意力。而学者的研究探讨往往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

3、以传统模型为主,加强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研究方法,它所采用的经济数学模型是用来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具有其他经济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我们要加强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如:我们采用非线性模型所作的预测和分析就比线性模型效果好;对于研究随机性、非结构性的所有问题,采用仿真(模拟)技术;用于研究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在利益方面冲突就采用对策论模型。由此可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学者研究出不同的模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这是由于这些新型模型的不断涌现,对我们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完善作用。

作者:邓娟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综合探究课;探究方法

根据教育部2004年3月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门必修课实验教材,按照教材编写体例,四本教材都分为四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之后都设置了一个“综合探究”。

从综合探究课本身讲,一方面,它是该单元学习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即它本身就是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它通过学生思维活动贯穿或拓展本单元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最后,它有益于培育学生收集资料的实践能力以及整理资料、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无论是从完成学科教学的角度,还是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设计好、完成好每单元的综合探究课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怎样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综合探究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

下面,我将我在综合探究课实践中尝试的几种探究方法总结一下,以抛砖引玉。

“探究”一词意为“深入探讨,反复研究”。“探讨”,即研究讨论,要两人以上合作。“研究”即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所以课堂综合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综合探究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尝试用以下的几种探究方法来进行探究,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探究。

一、辨论式探究

1.辨论式探究的含义:辩论式探究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研究专题,从辩证的正反两方向出发,综合地灵活地利用各种学习方式做研究,通过辩论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学习方法。

2.辨论式探究的范围和界定。对那些大家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辨论,在辨论中形成共识。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这一内容时,可用辨论式,辨题:金钱是魔鬼还是天使?在辨论中使大家形成共识,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金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也是不行。又如哲学模块《走进哲学、问辨人生》,这个探究活动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通过让学生设计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组织、协调能力。

3.辨论式探究的一般流程:

为了探究活动的进行有针对性,教师对其进行要进行深入的筹划,让学生很有学习秩序的情况下进行。

确定辨题――分正反两方小组――分工负责――有组织性搜集材料――整理汇总――活动开展

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之间合作成为了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合作中又体现个人能力。在这里,教师好象就是一名“看客”,为他们进行服务与指导,如需要打印资料、个别知识性的探讨、学生关注问题的方向与范围等。在辩论会上,同学们将自己劳动成果通过语言辩论、讲解等形式得以展示,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了“研究”成果后的爽气。

笔者认为把辩论带入课堂,应该注意几点:(1)不要为辩论而辩论,忌流于形式。(2)在辩论前,要教给学生辩论的方法等。(3)挖掘教材,哪些问题最适合辩论。

二、沙龙式探究

1.沙龙式探究的含义

沙龙式探究就是在一个民主和谐、开放、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师生、生生对某一主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同的观点碰撞、兼容、对接,在这个过程中生成新的观点。文化模块《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哲学模块《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可采取沙龙式探究。

2.沙龙式探究的一般流程

沙龙动员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了解沙龙、认同沙龙,产生积极参与沙龙的欲望。教师对学生进行发动、组织、竞岗、培训。

沙龙准备阶段: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为全体沙龙做好精神上、物质上的准备。

选择主题――设计角度――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制作卡片

沙龙活动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自教自育、共同提高。

沙龙总结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本次沙龙活动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提升质量,完善沙龙。

三、情景模拟式探究

1.情景模拟式探究的含义

情景,指情形、景象、场景,即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状况。模拟,又称模仿,指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学生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如经济模块《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这类探究活动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注重为启发学生思维提供路径,可采取模拟活动的方式。如通过模拟职业招聘会、投资理财方案等探究活动,能引导学生养成合理科学的金钱观念、竞争就业观念、合理投资观念。

2.操作步骤:情景模拟式的一般流程

确定主题――情景构思――情景模拟――再现问题――解决问题

(1)选择主题中需探究的问题进行情景构思。

(2)设计制作情景模拟所需的多媒体课件(如:背景画面等),还可准备一些实物,适当增强仿真效果。

(3)让学生选择扮演、担任角色,教师布置有针对性的观察、思索的任务。

(4)从情景模拟中再现问题,引出问题,展开解决方案的讨论。

3.使用建议

“情景模拟法”适用于我们在解决一些探究难点问题时使用,让学生从现场的情景中获得心理体验,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探究问题变得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但为了更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要求教师事先作好精心的准备,从内容的选择确定,到画面情景的设计,再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都需教师精巧构思,细心钻研。此方法既可用于再现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社会现象,也可用于问题解决之后的反思拓展,即展示问题解决的主要过程。

运用“情景模拟式教学”,能够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同时模拟是由学生去做的,这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能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

四、调研式探究

1.调研式探究的含义

就是指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深入生活,在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讨论交流的方式。如政治模块《政府权威从何而来》、经济模块的《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可采取调研式探究。

2.调研式探究的一般流程

确定主题――调查访问――资料整理――交流讨论――效果评价

三大步骤:第一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确定好主题。第二步,每个小组分工负责不同项目的调查。第三步,对学生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进行讨论,作好小结评价。调研讨论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抓好以下环节:总体设计,选题定点;编拟提钢,明确目标;深入社会,调查访问;信息反馈,总结成文;引入课堂,交流讨论;效果检验,考核评分。

五、小论文式探究

1.小论文式探究的含义

论文式探究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以小论文的形式出现,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各抒己见,挖掘学生的独到的见解,培养发散式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模式。文化模块《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聚焦文化竞争力》可采取此模式。

2.小论文式探究的一般流程

总体分工――建立信息库――指导写作――论文展评

具体操作过程:

(1)总体分工

为了保证这种方式的深入进行,我们教师从总体上分为三大块进行负责,有专门负责理论研究的,有专门负责指导学生进行新闻制作与资料收集的,有专门负责论文评选的,并定期进行各部分的汇总交流与完善。

(2)建立信息库

为保证学生对国内外重大问题的了解和掌握,我组织学生通过报栏、图书馆、网络等收集时事新闻,建立充足的信息源。

(3)指导写作

我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各抒已见,写出自己的思想。写作前,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首先,要求主题思想要新颖。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去积极地思考,要敢想,只要合情合理就行。其次,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敢想不等于乱想,要有理有据。面对实际问题和社会现象,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等各种理论,去思考,去分析。

刚开始,有的同学不愿写,我就分别进行指导。先给他一些启示,引导他们去分析材料,去思考。只要有点滴成绩,我通过写评语的方式,提出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励。就这样,在成就感的激励下,逐渐增强了他们写小论文的勇气和信心,并且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

(4)论文展评

对于小论文,我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评。一方面,我对小论文进行批改,写评语,找出优点和不足。另一方面,由专门负责论文评选的老师,评出比较好的小论文,张贴到学校的宣传《学生风采》。并定期将它们装订成册,供大家传阅。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论文的热情,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在综合探究课实施过程中,我还要提醒两点:

一是,在探究课上,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领会现代教育理论,重新建构知识体系,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由教书到育人的转变,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二是对学生来说,综合探究课的设置意味着一种锻炼,一种尝试,一种思想上的解放,一种学习方式的革新。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探究能力、团结协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因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要积极地“动”起来:动手收集资料、动脑整理资料、交流辩论、撰写小论文、总结报告等,学生再也不能上课背着手只专心听老师讲就万事大吉了。

最后,综合探究课强调的是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不可能是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这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此这里就涉及到学生能否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的问题,少部分的学生由于自身能力、对待活动的态度、与同学的关系,再加上时间问题,有些学生会抱着“搭便车”的心理应付综合探究课所搞的活动,甚至“坐享其成”。没有积极的参与,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真正自主自愿听探究。对学生探究的结果也应该作多元化的评价,例如有些学生活动结果是失败的,但是学生在活动中所得到的教训也是非常宝贵的,因此也应该肯定。作为新课程,大家都在积极探索之中,不管怎么样,只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真正“以生为本”,才能使新课程的探究活动课得到落实。

第11篇

论文摘要:《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阅读给定的背景材料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在阅读的基础上,首先领会命题者的意图;其次把握好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学会思辨性思维,来斟酌材料,选准突破口;第四,在杂乱的材料中要把握好主次关系。唯此,才能把握好给定的材料。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大纲》指出:《申论》考试主要通过应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试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申论》考试中,阅读材料、概括内容、提出方案、进行论述是四个主要环节。这四个环节前后衔接、互相呼应,共同构成“申而论之”的整体。而阅读理解给定的材料则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一般来讲,《申论》给出的背景材料约1500—3000字左右,其中心为某一社会热点、难点或焦点问题,内容不局限于某一社会方面,也不偏重于某一学科领域,而是尽可能地全面铺开,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诸多方面。从材料的组合形式上看,《申论》的背景材料常常由几十个或十几个文字子材料组成(甚至包括一些图表)。这些子材料的内容都具有相关性或连带性。子材料的排列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而是错落杂糅的综合体。纵观近几年《申论》考试的材料,其组合方式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按材料反映事件的性质来组合(或时间、案例、或社会现象)。各个材料紧紧围绕某个社会热点问题,摘录一组具体事件或社会现象,组装而成。各个子材料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是一种横式组合。如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二)中,就“PPA”被列为禁药一事给出的材料,就是从不同方面、不同国家,甚至不同药品含此成分的不同反应来组成的;第二种,按时间发生的顺序,即按事件发生、发展、、结局来组织试题材料,各则子材料之间环环相扣,共同讲述某一社会事件,具有复杂案例的特色,是一种纵式综合,复式结构。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材料,就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的。

要顺利通过阅读这个环节,应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领会出题者的命题意图

命题意图为什么选择这些背景材料,它究竟要考查应试者什么?命题意图是作答的依据和切入点,出题角度不同,答题也应有不同的针对性。纵观近几年的《申论》试题,其背景材料都是社会上不断涌现出来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如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2002年的互联网问题;2003年的安全生产与伤亡事故问题;2004年的汽车业的发展与交通拥堵问题……这些问题是国家、社会、个人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理所当然也会受到命题者的关注,而且这些问题也是与国家发展,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出题者正是从“热”与“实”的角度入手,考查应试者认识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映了命题与未来职位之间的必然联系,反映了命题者的求实、务实精神。

二、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

快速浏览,是了解掌握材料的第一步。把给出每条材料都看明白,不能遗漏;要全面熟悉背景材料所包含的内容;由于是一组或几组临时拼凑在一起的材料,在阅读时就要找准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

纵式材料,可按不同时段来划分材料内容。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申论》试卷,给定材料的中心事件是“一桩复杂的噪音扰民诉讼案”。噪音污染引发的连环事件涉及居民群体、个人、印刷公司、市、区两级环保局及市、区两级法院,背景材料内容彼此交错,纷繁复杂。材料中出现的时间按顺序排列如下:1997年2月—1997年6月—1998年8月—1998年10月—1998年12月—1999年6月—1999年10月—1999年10月后的3个月,而且时间还可以划分为“噪音污染—上访—改造——再诉”等阶段。阅读横式组合材料,可采用分类划分的方法,根据不同性质来划分类别,如2001年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关于含有“PPA”成分药品遭禁一组材料中,1、4、5、6说明中国、日本、墨西哥甚至英国各级政府的反应;3、9是律师、百姓专家的质疑、反应;2、7是医药公司新药的迅速上市;10是北京市药监部门对“康泰克”药品的反应。通过分类合并,原本杂乱无章的材料就变的条理清楚。

三、学会思辨性思维

随着《申论》这种命题的逐步深入,它的难度会越来越大。所谓思辨性思维,就是在给定的材料中,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2002年国家机关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关于“网络热”的一组材料,如果理解为仅仅说“网络热”这个社会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质是说“热”的背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其次要善于从性质矛盾的子材料中,学会辨证思维,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所谓社会热点问题,不是简单地说好或说坏的问题,还以2002年《申论》试题为例,材料1、2、3、6都在说网络的危害,广告满天飞,扰民信息不断,甚至引发刑事案件不断;而材料有在说网络对社会的好处,商务办公的自动化,现代教育的远程化。这就需要我们很好地思考这一现象究竟是利大?弊大?该肯定?该否定?假如肯定,又如何克服不利?假如利大,又如何纠小弊?只有在思辨的基础上,选定立足点,从矛盾处选准突破口,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四、把握材料的主次关系

《申论》给定的背景材料文字很多,内容复杂,除有用材料之外,还包含着许多干扰考生阅读的次要材料。要想在有限时间内全面把握背景材料,对材料的筛选就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筛选的原则一是考虑命题意图;二是考虑在具体表达要点中的关系。关系密切可善用之,关系不大可概括或不写。如2003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申论》试题中关于生产安全与伤亡事故的社会热点问题材料1中,万载县工商局几名值班人员的讥笑与不屑,烟花鞭炮管理局的女干部的怪论,可以说指出管理者的麻木、漠然,但它与真正的主题之间关系究竟有多大呢?三是考虑特定情景,《申论》考试中往往有一种模拟场景,模拟场景所需材料,就是它的客观事实背景,其它则次之。如2003年国家《申论》考试中有一命题“以烟花厂发生爆炸”为题替领导写一即兴讲话稿。它的背景材料只能是紧紧围绕此一爆炸事件为背景,其它则暂可不提。

总之,阅读给定的材料是第一步,在阅读的基础上要学会分析,在思辨的基础上,要学会概括。唯此,才能把握好材料的主与次,是与非,才好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第12篇

Abstract: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of dependent college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ment of scale data,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creen ou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papers,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program is propos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thesis at independent colleges.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影响因素;论文质量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influencing factors;quality of papers

中图分类号:D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21-02

1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

1.1 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确定 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小组的讨论,基于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的思想,鉴于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完成涉及本科培养、选题、资料搜寻、写作、定稿、答辩与论文评价等阶段,因此确定了毕业论文质量的24个相关影响因素,见表1。

1.2 分析模型的选择及数据选取 因子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众多的原始变量表现为较少因子的线性组合,以少数因子来概括和解释错综复杂的线性组合,以少数因子来概括和揭示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从而建立起能揭示出事物之间最本质关系的简洁数学模型。基本模型如下:

设有P个原有变量x1,x2,x3,…,xP,且每个变量(或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现将每个原有变量用k个因子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则有:

x■=a■f■+a■f■+a■f■+…+a■f■+ε■x■=a■f■+a■f■+a■f■+…+a■f■+ε■…x■=a■f■+a■f■+a■f■+…+a■f■+ε■(1)

式(1)是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aij(i=1,2,…,p;j=1,2,…,k)称为因子载荷,是第i个原有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ε■为特殊因子,表示原有变量不能被因子解释的部分,其均值为0,相当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的残差。

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财经类毕业生及毕业论文为研究基础,发放调查问卷。按照分从抽样将从提划分为30个次总体,然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以保证研究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2份,回收率达到98%,其中剔除无效问卷27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1%。在问卷中,通过上文的论文质量因素指定调查量表作为调研工具,积分方式采用李克特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的5点积分法,采用同质信度所分析问卷的α系数为0.872,表明量表的新都可以接受,能够比较全面反映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因素。

2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2.1 相关性检验及原始数据的处理 本文采取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来分析变量是否具有相关性。表2显示,KMO测度值的计算结果为0.726,说明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星度检验的概率值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原假设被拒绝,适合做因子分析。

2.2 因子提取及命名解释 根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等,从而得到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表3)。从结果来看,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的5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9.145%,能够充分反映原始数据提供的信息。故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应提取5个公共因子。便于公共因子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释,我们对载荷矩阵进行了因子旋转,选用方差最大化法,经过5次旋转后,得到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4)。从计算结果看,第一个公共因子FA在上f1-f8上载荷值较大,主要反映了学生在论文写作前的财经知识储备、写作经验的积累和在论文写作中的必备能力,因此可以将第一个公共因子命名为基础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在f9-f12、f18上载荷值较大,表现了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态度,因此可以认为FB为态度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FC在f16、f17、f19、f22-f24上载荷较大,反映学生论文质量亦受外界环境与压力影响,故将FC命名为环境与压力因子。第四个公因子在f13、f14、f15上载荷较大,集中反映了自主选题情况,命名为题目因子。第五个因子FD在f20和f21上载荷较高,反映了学校及老师对论文写作的管控,因此把该因子命名为管理监督因子。

3 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3.1 基础因素及其控制 在基础因子的8个原始变量中,财经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越好、财经专业技能储备的越多,毕业论文质量才越有保障。同时,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各种能力的高低对论文质量有显著影响。

3.2 态度因素及其控制 在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态度直接影响质量。在态度因子的3个原始变量中,论文写作态度对论文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它直接决定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投入多少以及毕业论文格式的规范化程度。另外2个变量说明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毕业论文题目的老师介入以及论文写作时间的科学安排,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师生的良好互动有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

3.3 环境与压力因素及其控制 在涉及环境因素的3个原始变量中,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学院文献提供水平较高会使得学生毕业论文的论证有夯实的基础;指导老师自身的学术水平比较高才能指导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3.4 题目因素及其控制 题目因素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在因素。题目因子的3个原始变量中,论文题目是否自选、论文题目是否感兴趣、论文选题是否新颖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因内因素。

3.5 管理监督因素及其控制 管理监督因素主要反映在指导教师的态度上和学院毕业论文监督管理。论文指导教师的态度也影响了论文质量。独立学院教师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独立学院师资上的特点造成了教师指导论文的经验不足,指导质量有待提高,责任心不是很强,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明确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坚持选拔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较强的教师担任独立学院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并且完善指导教师指导论文的培训制度。独立学院应基于毕业论文全过程加强论文质量管理,建立问责机制,及时发现和参与解决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6号)[Z].2008-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