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村医培训总结

村医培训总结

时间:2022-12-24 04:17:31

村医培训总结

第1篇

一、项目目标

2011-2012年,利用两年时间,对我市乡村医生开展以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的岗位培训。旨在通过培训更新乡村医生服务理念,普及和提高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使农村居民能够就近获得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供人力支撑。

二、培训安排

(一)培训对象

全市所有纳入设置规划的村卫生室中,已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经市卫生局注册后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在岗乡村医生。

(二)培训内容

按照卫生部《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本要求》和《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要求,为乡村医生开展常用卫生政策与法规、临床基本技能、急诊急救知识与技术、传染病管理与防治、合理用药知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的培训。

共培训120学时,具体培训内容以《乡村医生岗位培训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下发)为准。

(三)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形式、统一考核标准。采用集中视频培训为主,配合定期的专家面授辅导和网上专题复习的形式。

将集中培训教学点设在各镇(街道)卫生院,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学员开展学习。委托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将培训内容制作成视频课件,采用乡村医生易于接受的情景教学、互动式教学、故事性切入、访谈式讲解、病例讨论、技能操作正误对比多种模式,使用视频教学服务器和电视机连接播放,即可完成课前讨论、课程讲授、课后测试等培训环节,并为每个学员配备一张学员卡,用于刷卡记录考勤和课后测试成绩等数据,通过远程网络数据管理系统,配合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学员培训出勤情况、考核成绩等相关数据统计。原则上每两周集中学习一次,每次6个学时。

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同时提供培训内容网上同步学习,学员可通过学员卡号登陆网站,根据集中授课接受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每年组织邀请了解基层情况、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或卫校教师,针对视频教学略显薄弱的实践操作和临床思维环节进行面授辅导,辅导次数不少于两次。

(四)培训时间

2012年至2012年,分两期完成。

(五)培训考核

对参加培训的乡村医生进行统一考核,考核成绩由统考成绩和平时成绩(培训与学习情况)两部分组成。培训结束后,由市卫生局负责组织统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平时成绩由视频教学管理系统中的考勤成绩和课后测验成绩以及教学管理员提供的考勤记录表组成。考核合格后,授予集中培训学分20分,发放《市乡村医生集中培训学分证书》,并将考试、考核结果记入本人业务技术档案,作为其年度业务考核、执业注册与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对参加集中培训学时数不足80%的学员,取消其参加统考的资格。

三、组织管理

加强乡村医生岗位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

(一)职责与任务

1、卫生局:卫生局为乡村医生培训组织工作的枢纽环节,在市卫生局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委托教学单位做好辖区内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组织、考核、督查和总结等工作。每月将各教学点培训和管理情况汇总并报市卫生局。

2、镇(街道)卫生院:为培训组织的基础单元,是培训组织实施的最重要一环,应提供专门场地和设备用于培训,实行院长或管理员负责制,严格按要求组织落实各项培训活动(具体要求和职责见附件),每月上报一次培训情况。

(二)考核与监督

第2篇

农村医疗保健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数量多少,直接影响着农村卫生工作质量的好坏和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的高低[1]。

资料与方法

根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乡村医生发展历史、地域经济水平等因素确定湖北省某县的乡村医生为调研对象,该县在我国的农村卫生史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该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和革命老区,是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先驱县之一,其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比较健全。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确定某县为调研对象后,对三乡镇78名乡村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纵观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维度: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工作情况等。发放调查问卷78份,有效问卷78份,回收率100%。

结 果

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①性别情况和年龄情况:被调查的78名乡村医生中男65名(83.3%),女13名(16.7%)。说明当地乡村医生以男性为主。年龄45岁及以上所占比重最大(53.9%),年龄在25岁以下2.6%。②接受教育和培训情况:乡村医生的最高学历主要集中在中专和初中水平,中专以上10人(12.9%),中专及中专以下68人(87.1%)。76.9%乡村医生的累计培训时间在2年以上,说明该县的培训情况基本到位。③从医年限和资格资质情况:大多数的乡村医生的从医年限都在10年及以上(85.9%)。78名乡村医生中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9名(11.5%),无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69名(88.5%)。说明该县执业助理医师化水平低。

乡村医生的经济收入情况:该县乡村医生的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0 000元以下,其主要来源是卫生服务收入和农副收入,比例分别为71.1%和27.5%,政府补助仅占总收入总和0.2%。说明行医收入是目前乡村医生收入的最主要来源。由于该县乡村医生收入偏低,在乡村医生收入满意度自评中33.3%对自己收入不满意。

乡村医生的工作情况:①服务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乡村医生主要从事诊断治疗、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工作。且仅29.5%乡村医生从事孕产妇保健工作。②有利于乡村医生在其岗位上安心工作的条件。安心工作条件中列前2位的是:发放养老退休金、改善工作条件,分别占93.6%、55.1%;业务培训和提供防保补助并列排在第3位(46.2%)。说明发放养老退休金是乡村医生最关注的事情。

讨 论

由上述分析可知,湖北省某县乡村医生的现状不容乐观,所存在的问题严重的阻碍了乡村医生的发展。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介绍如下,以进一步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乡村医生的工作条件差、风险大、待遇低。乡村医生处于医疗工作的最底层,工作条件很差,只有最基本的医疗设备,他们随时都可能面临急症,随时都可能发生医疗事故,所以他们的工作风险很大。然而待遇却很低,政府给予乡村医生的补助仅占其总收入总和的0.2%,没有退休金及养老保险。乡村医生的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卫生服务收入,而在卫生服务收入中很大部分来自于药品差价,诊疗服务基本上是免费服务的,收入来源稳定性差,这就加剧了将治疗疾病当作发财致富的手段,其后果是无形中增加了农民负担。

乡村医生的培训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被调查的乡村医生累计专业培训时间在2年以上(76.9%),然而还有67.9%的乡村医生认为专业技术需要提高,说明现行的培训机制还不能满足乡村医生的需求。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目前政府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是以短期卫校培训和乡镇卫生院培训为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理论知识,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然而乡村医生所需要的是临床进修及临床培训,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政府组织培训的目的与乡村医生想要达到的目的之间的差距表明,现在实施的乡村医生教育,所采用的思路以强调供方居多,而对需方的要求体现不足[2]。

乡村医生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执业助理医师化水平低。这种状况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更不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的需求[3]。

乡村医生性别比例失调。当地缺乏女乡村医生,仅占调查总数的16.7%。缺乏女村医的原因可能是:①农村的服务半径较大;②乡村医生负担较重,需要具有全科医生的能力;③工作条件较差,各种设备还不齐全。加之女乡村医生体力不足,望而却步。缺乏女乡村医生不利于孕产妇保健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常见妇科疾病的普查和诊治开展,不利于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的开展,给农村女性看病就医带来不便。

乡村医生年龄偏高。从调查结果可知乡村医生的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47.5%,

政策建议:①加大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乡村医生待遇。②建立健全乡村医生的退休养老制度。由于乡村医生的职业特殊,高龄离岗现象非常普遍。建立乡村医生退休养老制度,使之能安心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有助于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③以乡村医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培训规划。应该在落实乡村医生培训的经费的前提下,对不同年龄段的乡村医生制定不同的培训方案,使培训效果达到最佳。对于较高年龄的乡村医生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他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掌握的新技术却相对不足,所以应该以新理论、新知识和适宜的新技术、新方法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对中等年龄段的乡村医生培训应该将理论培训和临床培训相结合。而年轻的乡村医生因其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所以应该以临床培训为主[2]。④鼓励乡村医生获得高层次的学历,加快在岗乡村医生的执业助理化进程。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并严格人员准入制度有效控制无学历人员上岗,为群众能获得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打下坚实基础。积极鼓励具备正规中专及以上医学学历的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考试,对于年龄>45周岁,工作满20年,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者,经过考核可免试转为执业助理医师。⑤鼓励大中专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加入到乡村医生的队伍。这样既解决了一大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乡村医生的后继力量解决了断层问题。还要优先吸收有从业资格证书的女医生到村卫生室工作,改变乡村医生的性别比例以达到初级卫生保健的标准,促进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仇爱红.姜堰市乡村医生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5):30-31.

第3篇

一、项目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包括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中医(含民族医)等专业服务水平,提高内科、外科医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提高村卫生室人员中医药专项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的卫生管理和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的管理能力。

二、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人数:

(一)培训对象:

乡(镇)卫生院培训中医(含民族医)、内科、外科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各1人,中医(含民族医)人员要求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人员;每个村卫生室培训1名获得国家规定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

(二)培训时间:

1、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共培训130天。其中:理论培训60天(计480学时),由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临床实践70天(计560学时),中心卫生院中医人员到设区市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进修,一般卫生院中医人员到县级中医院或综合医院中医科进修。

2、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由设区市集中培训,各5.5天。

3、村卫生室人员培训:采用视频教学方式到乡(镇)卫生院集中培训5天。

4、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由设区市集中培训,为期5天。

5、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到省级接受培训,为期7天。

培训工作在*年11月底以前结束。

(三)培训人数:

1、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共培训196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1人);

2、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共培训3930人(每个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各1人);

3、村卫生室人员培训:共培训52907人(每个村卫生室1人);

4、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共培训1965人(每个乡镇卫生院1人);

5、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共培训136人(每个县、市1人)。

三、培训内容:

(一)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熟悉中医养生防病相关知识,能够运用中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

(二)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乡(镇)卫生院内、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

(三)村卫生室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中医药服务一般技能。

(四)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

重点掌握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提高卫生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

(五)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

重点掌握有关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卫生经济学等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四、培训职责分工

(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按照中央《*年中西部地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方案》要求,负责制定本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培训计划、监督评估方案和考核评估标准,开展监督评估并组织实施;

2、负责选编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教材及市级师资培训的组织实施;

3、负责县(市)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4、省卫生厅委托省卫生厅考试培训中心,负责选编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教材。

(二)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集中理论培训的组织实施;

2、负责中心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到市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3、负责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5、负责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的统一组织实施。

(三)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1、负责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到县级医院临床进修学习的具体组织实施;

2、根据市里的统一要求,负责村卫生机构人员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

五、资金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部分培训补助经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负责安排。乡(镇)卫生院中医(含民族医)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130天补助5200元;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5天补助220元;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3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天补助150元;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5天补助400元;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中央财政按平均每人每天1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培训7天补助840元。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培训计划制定、有关材料编制以及对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监督、考核评估所需工作经费,由省级财政安排。

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培训工作有关费用由同级财政部门安排解决。

六、组织领导

开展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村卫生机构人员、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县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把好培训质量关,严禁弄虚作假、走过场。每期培训班都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

省卫生行政部门组建培训技术指导组,负责培训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总体评估。

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八、管理监督与考核评估

(一)考核评估目标

通过加强对培训工作的考核评估,以保证培训班的组织和实施,提高培训效果,保证培训质量。

(二)考核评估内容

考核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培训班的经费使用、培训对象的合理性、培训的效果等。

(三)考核评估所需的信息收集

考核评估所需收集的信息包括:培训通知、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培训资料或教材、学员名录、培训班照片、教学测评表、培训总结报告等。

(四)考核评估的组织

各市、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每次培训班举办前1个月内向省卫生厅提交举办培训班的通知、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培训对象等有关资料。在培训班结束后2周内,向省卫生厅提交教学效果测评表、培训资料或教材、学员名录、培训班照片及培训总结报告等。

第4篇

近几年,我国家公共项目每年对全县农村(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因农村乡镇卫生人员具有一定群体性,培训教育与管理要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特点,且有一定困难。总结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工作体会,探讨管理思想与方法。

县属国家级扶贫县,写作医学伦理学论大沟深,地域面积广,农村机构有20所乡镇卫生院,230所村卫生室,农村卫生人员538名,占全县卫生人员的21.4%。山区农村写作医学检验论文卫生人员老化严重、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低,知识陈旧、人员缺乏、医疗水平差、设备落后、经济落后、观念落后等制约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现有资源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面向山区农村卫生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是贯彻落实“科技兴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高山区农村卫生队伍素质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推动农村卫生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改变山区农村农民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贵等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自“非典”发生以来,国家开展了对农村卫生人员每年一个专题内容培训工作,共举办农村乡镇卫生人员培训班14期,其中中长期班3期,其余均为短期班,累积培训2867人次。接受培训人员以山区农村乡村两级基层卫生人员为主。在具体实施培训中我们体会到做好工作,一定要狠抓管理、明确目标、优质培训。

狠抓培训管理:一是要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内容技能、培训场所、后勤保障等;二是建立培训管理队伍,建立严格管理制度;三是实践技能培训过程中,注意对成人教育管理资源的发挥和利用,采用不定时签到、点名考勤制度;四是把培训参与和合格率作为年终卫生院人员考核和村卫生室机构准入换证的重要依据;五是建立培训档案。每个学习培训班都利用学习的间隙,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增进学员间,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带班人员还把握各个班的动态活动情况,为各个专题项目培训班建立继续教育档案,档案内主要收集图片资料、优秀学员教师名单、学员教师黑名单、结业总结报告等,为下一年工作提供好资源。在项目培训学习班的管理中,带班主任对学员的信任尊重和后勤保障是实现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

明确培训目标: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的应用培训由相关科室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为主,培训内容以新颖先进实用为原则,学以致用,应以3~12个月的长期班、医院进修为主。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新发传染病,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季节性、地方性特定易感人群的传染病预防,需要医学培训作出快速反应,以3~5天的短期培训班为主,达到培训要求后迅速返回各自单位,开展预防工作。每一期培训班,目标都应非常明确,一个主要内容与目标就是着力培训,从实际和实践出发,培养专职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着力在实践实习教育培训上下功夫,达到一但某种传染性疾病流行时能够认得准确,报得及时,预防有效;学一个新技术,开展一项新业务,服务一方百姓。

开展优质培训:严格执行国家培训计划与大纲,不因时间、经费、教学资源等因素而打培训内容的折扣或走过场;安排有经验的专家为培训学员授课,重要内容可外请著名专家来执教讲座;安排条件好的医院、疾控中心作为实践环节培训基地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为项目培训班提供最好的教学设备、设施及后勤保障;周密安排培训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学员培训教育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建立严格的考勤考核考试制度;建立领导不定期到培训班督查看望学员-激励学员制度。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应以基层普通教育培训为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培训,才能达到培训效果和目的,同样要有一个过硬的管理班子,过硬的师资队伍,优秀的培训内容,合理的管理制度,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回顾的总结,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培训任务,为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为广大农村百姓提供优质卫生服务做出奉献。

第5篇

近几年,我国家公共项目每年对全县农村(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因农村乡镇卫生人员具有一定群体性,培训教育与管理要具有一定针对性和特点,且有一定困难。总结培训农村卫生人员工作体会,探讨管理思想与方法。

陇西县属国家级扶贫县,山大沟深,地域面积广,农村机构有20所乡镇卫生院,230所村卫生室,农村卫生人员538名,占全县卫生人员的21.4%。山区农村医学检验论文卫生人员老化严重、结构不合理、学历水平低,知识陈旧、人员缺乏、医疗水平差、设备落后、经济落后、观念落后等制约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现有资源不能满足农村人口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面向山区农村卫生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是贯彻落实“科技兴医”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高山区农村卫生队伍素质和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推动农村卫生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改变山区农村农民缺医、少药、看病难、看病贵等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自“非典”发生以来,国家开展了对农村卫生人员每年一个专题内容培训工作,共举办农村乡镇卫生人员培训班14期,其中中长期班3期,其余均为短期班,累积培训2867人次。接受培训人员以山区农村乡村两级基层卫生人员为主。在具体实施培训中我们体会到做好工作,一定要狠抓管理、明确目标、优质培训。

狠抓培训管理:一是要合理安排培训的时间、内容技能、培训场所、后勤保障等;二是建立培训管理队伍,建立严格管理制度;三是实践技能培训过程中,注意对成人教育管理资源的发挥和利用,采用不定时签到、点名考勤制度;四是把培训参与和合格率作为年终卫生院人员考核和村卫生室机构准入换证的重要依据;五是建立培训档案。每个学习培训班都利用学习的间隙,开展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增进学员间,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带班人员还把握各个班的动态活动情况,为各个专题项目培训班建立继续教育档案,档案内主要收集图片资料、优秀学员教师名单、学员教师黑名单、结业总结报告等,为下一年工作提供好资源。在项目培训学习班的管理中,带班主任对学员的信任尊重和后勤保障是实现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条件。

明确培训目标:新技术,新设备,新业务的应用培训由相关科室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为主,培训内容以新颖先进实用为原则,学以致用,应以3~12个月的长期班、医院进修为主。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新发传染病,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季节性、地方性特定易感人群的传染病预防,需要医学培训作出快速反应,以3~5天的短期培训班为主,达到培训要求后迅速返回各自单位,开展预防工作。每一期培训班,目标都应非常明确,一个主要内容与目标就是着力培训,从实际和实践出发,培养专职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着力在实践实习教育培训上下功夫,达到一但某种传染性疾病流行时能够认得准确,报得及时,预防有效;学一个新技术,开展一项新业务,服务一方百姓。

开展优质培训:严格执行国家培训计划与大纲,不因时间、经费、教学资源等因素而打培训内容的折扣或走过场;安排有经验的专家为培训学员授课,重要内容可外请著名专家来执教讲座;安排条件好的医院、疾控中心作为实践环节培训基地进行实践技能培训;为项目培训班提供最好的教学设备、设施及后勤保障;周密安排培训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学员培训教育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建立严格的考勤考核考试制度;建立领导不定期到培训班督查看望学员-激励学员制度。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应以基层普通教育培训为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培训,才能达到培训效果和目的,同样要有一个过硬的管理班子,过硬的师资队伍,优秀的培训内容,合理的管理制度,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回顾的总结,才能更好地完成项目培训任务,为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为广大农村百姓提供优质卫生服务做出奉献。

第6篇

一、战略规划阶段——市领导亲自挂帅深入调研,三部门联合发文出新招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对我市农村卫生院的现状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我市分管卫生工作的陈杭副市长亲自挂帅,和市卫生局领导一起到各市、区卫生局、基层卫生院进行多次调研,听取基层单位意见。经过对我市87所农村卫生院(蓬江区5所、江海区5所、新会区12所、台山市22所、开平市15所、恩平市17所、鹤山市11所)的深入调研,了解到我市农村卫生院经过几年“一无三配套”建设,基本没有危房,实现房屋、设备和人员的配套达标。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据调查,大部分卫生院经费投入不足,且存在镇级财政截留卫生院经费的现象,有个别镇不但对卫生院无任何投入,甚至将卫生院作为其属下的企业,要求每年上交一定数额的费用,实在是匪夷所思。由于各级政府对卫生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卫生院的医疗设备缺乏、陈旧,不能适应农村医疗服务的需要。我市多数农村卫生院没有能力添置必备的心电图监护仪、呼吸机、电动洗胃机、B超等医疗设备,不但制约了农村卫生院的医疗业务发展,更严重的是无法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二)技术力量严重不足,降低农村卫生保健基本保障

一是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低。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262人,本科以上170人,仅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4%;无专业学历1338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1%。如恩平市多数卫生院没有一个大专生,仅有几个卫校毕业的中专生。二是农村卫生院人员臃肿。全市卫生院中非卫生技术人员1024人,占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24%。以上表明:我市农村卫生院非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较高,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低。大多数卫生院引不进、留不住高素质人才,培养出一个就走一个。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卫生院发展的难中之难。

(三)内部机制不活、管理不善

相当一部分卫生院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很多院长是由乡村医生做起,没有接受过系统医院管理理论学习,他们在本地患者群众中有一定声望,能吸引病人,因此成为管理者。但部分院长未能转换行政管理角色,管理水平差,致使卫生院管理无计划性,顺势而就,盲目粗放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内部机制仍采用平均分配、吃“大锅饭”管理模式,缺乏激励机制和创新意识,大大挫伤职工工作积极性,由此造成医务人员工作无热情、服务态度差。这些卫生院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差,有病宁愿求助于乡村医生而不愿到卫生院。

我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各地实际,先后多次讨论和修改方案,最后决定从人才和管理上寻找突破口,开创性地提出“双挂一培训”的建议,即在市直医疗卫生单位选派医疗业务骨干到农村卫生院挂任院长(副院长)职务、抽调农村卫生院院长(副院长)到市直医院挂任中层领导助理进行锻炼;接收农村卫生院新毕业的本科生到市直医院进修培训。市卫生局在制定工作方案初稿时,将双挂一培训的目标、措施、管理、经费开支和人员待遇等都考虑周到,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使“双挂一培训”计划很快得到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的大力支持。为加大“双挂一培训”推行的力度,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卫生局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江门市农村卫生院人才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江卫[**]97号),将人才建设、培训纳入组织人事管理中。“双挂一培训”计划的出台,成为我市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一项创新性的重要举措。

二、战略实施阶段——省、市领导热切关注,行政部门紧密跟踪抓落实

在计划实施前期,我们首先做好三项准备工作。一是选好第一批挂职干部。二是选好挂职卫生院。三是进行挂职干部岗前培训。在市委党校举办了江门市卫生系统首批挂职干部培训班,请该校资深教授进行授课,进一步提高挂职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为其挂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年11月2日,我市举行了江门市卫生系统首批挂职干部和新毕业生培训接送仪式,标志着“双挂一培训”计划的正式实施。挂职干部和新毕业生满怀热情、充满信心,奔赴不同的岗位,以实际的行动一起在这一条创新的道路上探索。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厚望。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年12月20日下午抵达我市调研,期间到了开平市赤水镇卫生院进行视察,他对我市“双挂一培训”工作表示肯定,并鼓励我市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积极探索农村卫生院的管理模式,推进“双挂一培训”工作,为全省农村卫生院管理闯出新路子。我市陈杭副市长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双挂一培训”,要求各级政府关心、支持此项工作。市卫生局毛炯局长、冯淑娴副局长多次下乡进行跟踪调研,在肯定挂职干部成绩的同时,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使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锻炼了他们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

在计划进行了半年的时候,我市卫生局就马上组成考核小组,对挂职培训工作进行阶段性考核。

三、战略评价阶段——多方获利取得成效,分析总结经验树典范

“双挂一培训”计划通过近一年的实践,初显成效。经过战略评价,总结出8方面的成效。

(一)提高了管理水平下挂干部能根据当地卫生院的实际制定、完善医疗规章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管理制度,将城市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带到农村卫生院,通过制度管人、依法治院,使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二)重建卫生院的形象我市部分农村卫生院的卫生环境比较差,为了重建卫生院的形象,取得群众的信任,下挂干部到任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整顿院内环境,制定保洁制度,规定清洁工的工作范围和行为,修旧补破,虽然仪器还是那些仪器,设备还是那些设备,但整个卫生院给人的感觉却亲切了很多。通过一系列措施,绿化美化了卫生院,大大改善了卫生院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正如开平市赤水镇卫生院挂职院长朱正君所说的,“医院要想吸引病人,首先要让病人乐意进来。”

(三)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下挂的卫生院长(副院长)都懂得一个道理: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他们注重言传身教,多方面多途径提高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一是通过市级医院的支持和帮助,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技术;二是利用上级医院的资源优势,让专业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分级进修培训。三是增强与上级医院的技术合作。通过挂职干部的联系,建立了定点协作医院,加强了业务技术的合作。四是加强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

(四)提高了经济效益卫生院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下挂的7所卫生院中,当时挂任正院长的3所卫生院的经济情况是处于当地卫生院最低水平,如开平市赤水镇卫生院和恩平市大槐镇卫生院,基本工资都发不出,通过挂职干部近一年的努力,3所卫生院经济效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开平市赤水镇卫生院**年1-6月份业务总收入比**年同期增长57%,职工的收入比去年增加25%,不仅能发出工资、补贴,平均职工每月的奖金提高到500元

(五)获得了社会效益一是开展体检、送医下乡等活动提高知名度。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卫生院在农民群众中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使卫生院承担起预防保健功能,改变过去重医轻防的现象。二是创出了卫生院品牌。下挂干部都根据自己的专长,打响卫生院的品牌。提升了该院的声誉和威信。三是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赖。下挂干部以他们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践行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天职,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称赞和爱戴。

(六)提高了上挂干部的管理水平一是上挂干部参与各科主任、办公室、院务会议,学习医院工作中的协调、研究、总结、布置、落实、监督等工作程序的实施;二是上挂干部参加“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学习班,学习了医疗质量管理、医院战略管理、医院中层领导力与执行力、医院创新经营、医院流程再造、医务人员的优质服务等的管理知识;三是上挂干部到各科进行轮训,并严格规定在各科学习的时间和内容。7名农村卫生院院长(副院长)自挂任市直医院职能科室主任助理以来,明确学习目的,制订了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向挂职医院的同行们学习。无论到哪个科室,都虚心请教,认真开展工作,积极参加医院的各项管理活动。通过实践,使自己的医院行政管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七)增长了培训生的临床知识为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市卫生局制定了《江门市基层卫生院新毕业生到上级医院培训的方案》,明确规定毕业生到上级医院培训的目标、内容、时间和考核方式。这次参加培训的毕业生,很快就掌握了医疗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平时参与坐诊,注意观察,不漏过一个异常体征,锻炼、提高了他们临床思维能力和鉴别诊断能力。查房时积极听取带教医生、主任、教授们的意见,学习诊断技巧,研究治疗方案。有的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按自己将来发展的方向有侧重地学习专科知识和技术。这批毕业生普遍认为: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这种进修学习获益良多,很有必要。

第7篇

一、加强和完善新农合的制度建设。

根据我区实际,学习国家级试点地区的先进经验,在已出台的《##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试行)》和《##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试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和完善新农合相关配套政策和规定:区新农合管理中心内部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选择定点医院原则的《##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标准、审批程序暂行办法》;构建市、区、乡镇三级定点医院网络,加强对定点医院服务管理的《##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管理暂行办法》、《##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意在解决加强对因患专科性疾病需转往区外非联网定点医院参合农民管理的《##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区外定点医院协作意向书》;《##市__区新农合管理科管理站管理暂行办法》;《##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用结算管理暂行办法》;《##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考核暂行办法》;《##市__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证管理暂行办法》等。通过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构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平稳运行的保障机制。[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

二、注重学习先进经验,开展技术指导。

学习先进地区试点经验,巩固成果,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分类指导和经验交流。注重对新农合各项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加大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力度。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范(试行)》(卫办农卫发[20__]108号)的通知精神,逐步完善我区新农合医疗信息网络。加强信息管理,完善信息统计制度。及时了解网络运行情况,进行数据汇总,为政策调整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开展对新农合运行体系评价。

研究制定新农合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组织开展对新农合工作评价。不断总结、完善试点方案,规范运行机制,归纳总结成功的实施方案。

五、加强新农合管理中心和管理科(站)能力建设。

根据相关政策,指导和加强管理中心和管理科(站)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继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定点医院的监管能力。

六、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院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定点医院服务收费和服务行为监管机制。努力降低农民医疗费用。

七、加大对新农合管理人员和各级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

制定详悉的培训计划和内容,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分片指导、专题讲座、赴外地参观考查等方式,加强对新农合经办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开展对培训工作的专门督导检查和效果评价,保证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八、开展“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

以区级三家二级甲等医院为龙头,以中心镇乡卫生院为纽带,辐射全区小卫生院,搭建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新框架,实施对口支援,专家指导,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对对口支援工作的督导力度,总结经验,探索机制,完善政策,使对口支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九、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

配合区药品监督局和卫生局,狠抓了农村药品质量监督网络和药品供应销售网络建设,为农村提供质量安全可靠、价格比较低廉的药品。保障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够得到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的药品,减轻农民的负担,降低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第8篇

关键词 乡村医生 工作现状 在岗培训 学历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0-0018-04

浦东新区三林及周边的北蔡、川沙、合庆镇属城乡结合地区,乡村医生承担着农村人口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随着镇村一体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乡村医生纳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通过对乡村医生工作现状、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需求的调查,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乡村医生提供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岗位培训,对有学历要求的乡村医生提供再教育机会,将有利于农村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全面开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2年8-9月,浦东新区三林及北蔡、川沙、合庆地区在岗的乡村医生共计170人。其中三林及北蔡、川沙、合庆地区乡村医生数分别为:31、20、65、54人。

1.2 方法

自行设计乡村医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工作现状、培训情况、教育需求等,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家庭医生负责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70份,三林、北蔡、川沙、合庆分别回收30、15、63、53份,合计161份,回收率为94.7%。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软件,并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61名乡村医生中男41名(25.5%),女120名(74.5%);在职人员占69.6%,退休返聘占30.4%;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8.2±3.1)岁,其中年龄≤30岁占7.5%,31~45岁占32.3%,46~60岁占45.3%,>60岁占14.9%;平均工作年限为25年;学历:初中或中专占47.8%,高中占8.1%,大专占42.9%,本科占1.2%;职称:无职称占9.3%,执业助理医师占29.8%,助理医师占54.1%,执业医师占6.8%(表1)。

2.2 工作现状

乡村医生提供的服务主要为基本医疗、慢性病管理、健康宣教、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计划生育指导、残疾人康复指导及药品管理等。以2011年的工作报表为依据,每名乡村医生年平均基本医疗服务5 250人次,公共卫生服务2 976人次(表2)。

2.3 业务培训情况

2.3.1 岗位培训

有43.5%的乡村医生参加过全科医学的岗位培训。乡村医生参加岗位培训1~2次/年的占28.0%,3~4次/年的占43.5%,5~6次/年的占28.5%。由区镇初保办和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占97.6%,由二、三级医院组织的仅占2.4%。

2.3.2 培训内容

54.0%的乡村医生认为基本医疗培训非常重要,60.9%的乡村医生认为公共卫生岗位培训重要。基本医疗7项培训内容排序,依次为诊疗能力、病史采集及病史书写、药学知识与处方书写规范、接诊及医患沟通技巧、转诊标准和适时转诊能力、家庭病床访视、中医及适宜技术;公共卫生8项培训内容排序,依次为慢性病管理与随访、健康宣教、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妇女儿童保健、肿瘤社区访视、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指导、计划生育指导。

2.3.3 培训形式

82.6%的乡村医生希望的培训形式为“半脱产”;可接受的培训时间:1~3月占38.5%,3~6月占51.6%,6~12月占为7.5%。认为适宜的培训地点: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70.2%,区级及以上医院占26.7%,在村卫生室接受上级医生指导的占3.1%。

2.4 学历教育

46.0%的乡村医生有参加学历教育的意向,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分别有24.0%、53.3%、22.7%的乡村医生希望通过全脱产、夜大、网络教育的形式完成学历教育;涉及学历教育的经费,100.0%的乡村医生都希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予部分经济补助。

2.5 个人意愿

对是否愿意参加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岗位培训,88.9%的乡村医生表示愿意。希望通过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提高业务技能(89.5%),参加职称评定或晋升(30.8%),获取证书或文凭(26.6%);11.1%的人员表示不愿意,原因依次是年龄偏大、培训期间工资待遇问题、地点不方便、工作离不开、执业范围受限、认为没有必要。

3 讨论

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服务网络在我国农村存在已有近半个多世纪,并已成为国家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医生承担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卫生服务工作。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农村卫生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渐增长的医疗需求和医疗消费水平,需要逐渐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过渡。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乡村医生队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探讨对乡村医生开展全科培训,使其转变观念并掌握全科知识与技能,成为全科医生的助手是当务之急。

3.1 乡村医生现状分析

现阶段各镇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普遍呈“一高三低”状况[1],即高年龄(>45岁占60.2%)、低学历、低职称、低水平。在岗的乡村医生1/3是退休返聘人员,岗位稳定性差,且很多人员未经过系统的医学专业培训就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乡村医生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的健康及农村卫生工作的成败。

乡村医生的队伍建设不仅要靠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规划,设立乡村医生规范化教育机构,还要有激励机制鼓励新生力量加入到乡村医生队伍中来[2]。镇村一体化管理后,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责任承担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不仅要支持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还必须规范乡村医生的全科培训,提升乡村医生的综合能力,适应新形势下医疗服务的新模式。

3.2 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4.1%的乡村医生已接受专科及以上的高等医学教育,并有46.0%的乡村医生希望通过学历教育进一步提升学历。专科的学历教育更多的是以理论授课形式进行,临床实践的时间有限,对培养面向个人、家庭和社区为主的全科医生还缺乏经验。现有的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制度虽能保证80.0%以上的乡村医生接受定期的岗位培训[3],但仍有培训内容不系统、不规范,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存在。

3.2.1 注重乡村医生的在岗培训

要提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开展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是重点。在岗培训可以减少乡村医生脱离工作岗位的时间及乡村医生因外出培训而减少的经济收入。更主要的是可以根据乡村医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采用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本次调查显示,有88.9%的乡村医生有意愿接受继续教育,且89.5%的乡村医生是以提高技能为目的。

3.2.2 改进在岗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我们:①当前的乡村医生对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的培训需求较基本医疗高,这与居民的服务需求及大量的外来人口导入有直接关系,因此应该加强公共卫生与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培训。②培训方式的改进,目前乡村医生的在岗培训主要由区镇合管办和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多以集体授课和短期临床实践为主,培训质量较低。乡村医生表示有意愿接受临床进修,可能的情况下会进行脱产培训,可接受的培训时间长度为3~6个月为宜;乡村医生希望有直接的临床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派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医生定期到村卫生室进行指导值得探讨。

3.2.3 提高乡村医生的全科意识

此次调查涉及的4个镇均属于城乡接合地区,已逐步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全科医生是提供服务的主体,而乡村医生对本地区的卫生状况比较了解,将是全科医生在农村地区的有力助手。这些地区的乡村医生仅43.5%参加过全科医学的培养,多以在岗短期培训为主,没有经过系统的、正规化全科培训。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创建成为上海市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具备了对乡村医生开展全科社区实践的教学能力,而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在岗培训,省时省钱,是比较理想的培训基地。本中心将年龄在45周岁以下,经过乡村医生系统化、正规化培训并取得相当于中专水平毕业证书的在岗医生作为全科医学知识培训的对象[4],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

3.3 增加激励机制,提高乡村医生培训积极性

镇村一体化管理后,乡村医生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管理,中心首先要确保乡村医生有稳定的工资收入,确定其在农村地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设立专项经费提供乡村医生外出进行培训和进修学习。并将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范畴,将考核结果与其工资奖励、职称聘任等挂钩,充分提高乡村医生的培训积极性,使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5]。

总之,上海正在大力推进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乡村医生要成为全科医生的助手,势必要加强再培训,尤以全科知识的技能培训为重,逐步提高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明媚, 曹斌, 周文泳.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医师的管理和发展[J]. 社区卫生保健, 2007, 6(2): 119-121.

[2] 臧礼忠, 刘宝. 关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下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中国卫生资源, 2010, 13(4): 190-192.

[3] 卫生部. 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EB/OL]. (2001-12-29). http:///chengjiao/show.aspx?id=306&cid=33.

[4] 朱建华. 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医学信息, 2010, 23(3): 278-279.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指导,以全国农村中医药技术推广示范地区项目建设为契机,以中医药手段有效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优势,为保障我县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会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强化县级中医医疗机构龙头作用,坚持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不断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二)拓宽乡镇卫生院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的服务领域,8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运用中、西医两种防病治病,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占医师总数的15%,中医处方占处方总数的20%以上。

(三)90%以上的村级卫生所乡村医生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并纳入乡村医生规范化培训范围,使受到培训的乡村医生掌握3至5种适宜的中医药技术与方法。

(四)通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单位医药给付范围。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积极运用中医药的诊疗技术,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地融入到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方面中,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

三、推广内容、范围及方式

(一)推广内容: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参照省卫生厅编印的《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丛书》,筛选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二)推广范围:全县所有在岗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

(三)推广形式: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使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推广培训班及专家组巡视、现场推广等多种形式,在乡、村两级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

四、方法步骤

(一)摸底调查与宣传发动阶段(年月—年月)。通过调研,了解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情况,了解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应用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推广计划。组织各医疗单位通过报刊、电台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针对不同对象,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使广大医务人员、农村居民充分认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意义及目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适宜技术项目筛选阶段(年月—年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并参照省卫生厅编印的《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丛书》,组织专家结合我县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筛选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注意整理本地区形成的独特中医推拿、针灸等适宜诊疗手法。

(三)适宜技术实施推广阶段(年6月—年12月)。按照明确目标任务、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组织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由县卫生局委托县中医院聘请中医药专家,以《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丛书》为教材,分期分批对全县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在县卫生局组织集中培训的同时,各乡镇卫生院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在职教育和学术交流,提高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和实际工作能力。

1、首批试点阶段(年6月—年12月)。在三班镇、杨梅乡开展试点工作。三班镇和杨梅乡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2、扩大试点阶段(年月—年10月)。在巩固、总结首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赤水、上涌、美湖、大铭、春美、汤头、葛坑、桂阳、雷峰、南埕、水口、盖、龙门滩、国宝等乡镇扩大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入探索和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3、全面推广阶段(年11月—年12月)。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

各乡镇要制定具体的推广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实施。推广任务完成后,县卫生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推广工作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使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县全国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县财政局、人事局、卫生局部门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全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考核评估工作,对各乡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督导,在每年年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估。对不能如期完成项目推广工作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完成。

各乡镇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出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认真做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和宣传工作。要从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和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建设要与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相结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与乡村医生培训、考核、资格认定及注册工作相结合。

(二)完善功能,建立基地。县中医院作为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成立中医工作基层指导科,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具体实施。各乡镇要加强卫生院中医药人员队伍和中医科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病治病优势,各卫生院要把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其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完善中医科室,设置中药房,有条件的卫生院可根据中医药专业技术条件开设相应的特色专科(专病),设置中药炮制室、煎药室。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和设备建设,妥善解决师资人员补贴,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三)政策扶持,增加投入。根据国家、省级、市级资金支持情况,争取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建设资金,各乡镇也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的宣传、师资及乡村医生培训、必要设备配置和培训基地设施配备,表彰、奖励在项目建设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建立项目建设资金审核制度,严格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六、考核与评估

(一)县卫生局要定期对各有关单位的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项目的组织工作进行评估考核,保证推广工作的成效。

(二)根据各乡镇制定的执行计划与实施方案每年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考核,并对推广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与单位进行表彰,以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地开展。

第10篇

第一条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保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村民获得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称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

村医疗卫生机构中的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依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乡村医生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医生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乡村医生,给予奖励。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

第六条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医学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适应农村需要的医学学历教育,定向为农村培养适用的卫生人员。

国家鼓励乡村医生学习中医药基本知识,运用中医药技能防治疾病。

第七条国家鼓励乡村医生通过医学教育取得医学专业学历;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申请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第八条国家鼓励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开办村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在村医疗卫生机构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

第二章执业注册

第九条国家实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制度。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工作。

第十条本条例公布前的乡村医生,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后,继续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

(一)已经取得中等以上医学专业学历的;

(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的;

(三)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规划,接受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

第十一条对具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但不符合本条例第十条规定条件的乡村医生,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有关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基本知识的培训,并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进行考试。

前款所指的乡村医生经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可以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经培训但考试不合格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其再次培训和考试。不参加再次培训或者再次考试仍不合格的,不得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

本条所指的培训、考试,应当在本条例施行后6个月内完成。

第十二条本条例公布之日起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不具备前款规定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允许具有中等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或者经培训达到中等医学专业水平的其他人员申请执业注册,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三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申请在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的人员,应当持村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拟聘用证明和相关学历证明、证书,向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执业注册。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对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准予执业注册,发给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不予注册,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乡村医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三)受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执业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第十五条乡村医生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后,方可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

未经注册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不得执业。

第十六条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为5年。

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当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申请再注册。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核,对符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条件的,准予再注册,换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再注册,由发证部门收回原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第十七条乡村医生应当在聘用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变更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程序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第十八条乡村医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注册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注销执业注册,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受刑事处罚的;

(三)中止执业活动满2年的;

(四)考核不合格,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第十九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准予执业注册、再注册和注销注册的人员名单向其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的村民公告,并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再注册、注销注册,应当依据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遵循便民原则,提高办事效率。

第二十一条村民和乡村医生发现违法办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再注册、注销注册的,可以向有关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有关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反映的情况应当及时核实,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予以公布。

第二十二条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再注册、注销注册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法行为。

第三章执业规则

第二十三条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一般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

(二)参与医学经验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三)参加业务培训和教育;

(四)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五)获取报酬;

(六)对当地的预防、保健、医疗工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四条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常规;

(二)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乡村医生职责,为村民健康服务;

(三)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四)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第二十五条乡村医生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卫生统计报表,妥善保管有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应当按照规定处置。

第二十七条乡村医生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对超出一般医疗服务范围或者限于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及时转诊;情况紧急不能转诊的,应当先行抢救并及时向有抢救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求助。

第二十八条乡村医生不得出具与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范围不相符的医学证明,不得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

第二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乡村医生一般医疗服务范围,制定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乡村医生应当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规定的范围内用药。

第三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对乡村医生开展国家规定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补助。

第四章培训与考核

第三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规划,保证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培训规划制定本地区乡村医生培训计划。

对承担国家规定的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其培训所需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对边远贫困地区,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适当经费支持。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支持乡村医生培训工作。

第三十二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负责组织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应当为乡村医生开展工作和学习提供条件,保证乡村医生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三十三条乡村医生应当按照培训规划的要求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第三十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乡村医生的考核工作;对乡村医生的考核,每2年组织一次。

对乡村医生的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充分听取乡村医生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乡村医生本人、所在村村民委员会和村民的意见。

第三十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检查乡村医生执业情况,收集村民对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工作质量的评价和建议,接受村民对乡村医生的投诉,并进行汇总、分析。汇总、分析结果与乡村医生接受培训的情况作为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三十六条乡村医生经考核合格的,可以继续执业;经考核不合格的,在6个月之内可以申请进行再次考核。逾期未提出再次考核申请或者经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原注册部门应当注销其执业注册,并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第三十七条有关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村民和乡村医生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投诉,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告知村民或者乡村医生。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责令暂停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一)执业活动超出规定的执业范围,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转诊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以外的处方药品的;

(三)违反规定出具医学证明,或者伪造卫生统计资料的;

(四)发现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不按规定报告的。

第三十九条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违反规定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活动,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第四十条乡村医生变更执业的村医疗卫生机构,未办理变更执业注册手续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第四十一条以不正当手段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由发证部门收缴乡村医生执业证书;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未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以及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未按照乡村医生培训规划、计划组织乡村医生培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人员发给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者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不发给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收回或者补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五条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或者再注册申请,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工作的,或者未按照规定将准予执业注册、再注册和注销注册的人员名单向村民予以公告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11篇

各县(市、区)卫生局,高新区、龙门园区农村和社会事务局,伊滨区社会事务局,市卫生学校、市第二卫生职业中专,各有关医疗单位:

根据省《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计划》,市卫生局制订了《市农村卫生人员2012年培训方案》(以下分别简称《培训计划》、《培训方案》),现印发给你们,结合培训任务和职责分工,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合理分工,分级实施

本年度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分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药剂人员培训和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三项,其中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人员理论学习由省卫生厅安排(30天),省职工医学院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具体实施;进修学习由市卫生局安排(100天),市内23家医院及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乡镇卫生院药剂人员培训由市卫生局安排(10天),市卫生学校承担培训任务。乡村医生理论(30天)和进修学习(60天)由各县(市、区)卫生局组织安排。城市区乡村医生的理论学习统一安排在市第二卫生职业中专进行。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县(市、区)和我市承担本年度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医疗单位要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培训计划》、《培训方案》要求和规定的时间节点,按期完成各自承担的培训任务。各县(市、区)要制定具体的《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重点做好方案制定、培训组织、教学评价、学员审定、培训档案建立、乡村医生培训机构确定和总结评价等工作。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医疗单位,要明确责任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并按照培训大纲的要求,认真编写培训教案,科学设定课程、课时,安排好任课教师,切实做好理论及实践教学、学员管理、考核评价、生活安排和培训资料收集等工作,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培训印迹有据可查。

三、严格管理,确保效果

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和医疗单位要加强学员管理,严格考勤、考核和请销假制度,切实做好学员培训期间的管理工作。培训期间,学员请假时间半天以内由班主任或带教老师批准,2天以内由主管教学的校长批准,2天以上由学员所在县(市、区)卫生局批准。请假时间达培训时间五分之一以上的,终止其培训资格,除全市通报批评外,三年内不再安排外出进修学习。

各县(市、区)培训实施方案和各类培训人员名单请于3月14日前报市卫生局农卫科。有关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评估方案,请从市卫生局农卫科公共邮箱中下载。

第12篇

关键词: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管理模式;名师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45-02

1我国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

乡村医生的性质决定了乡村医生的工作地点,他们是我国农村医生这只队伍的重要组分,他们承担着我国近10亿农村居名的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疾病预防等工作,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结构极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及教育程度。因此为保障我国广大农村居名的健康、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解决农民的健康问题,也就是对各省乡镇卫生服务者进行规范化、人格化的集训。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和能力的要求也需要增强,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使得绝大部分的乡村医生的能力和服务的水平仍然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针对我国乡村医生队伍比较落后的状况,根据国家的具体、实际情况,为了更进一步地提高我国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在乡村医生的学历教育及其管理模式上国家应该更加合理地对待,最终使其实现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

为进一步的提高乡村医生的执业水平和思想教育,国家对乡村医生实行的计划是凡事接受集体培训的乡村医生并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国家给予免费培训,所需费用是由国家财政部支出。乡村医生可以享受到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由于乡村医生队伍比较缺乏,在原有的队伍基础上国家实行优惠政策培训出一批新的优秀的年轻医生进入乡村医生的行列,上到中央、下到各级地方政府都要严格执行乡村医生培训的要求,逐渐建立起健全的乡村医生岗位培训制度,明确提出培训要求,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

2以人为本多种教育模式

这项工作是由省卫生厅负责政策指导、省乡村医生教育中心负责宏观调控和管理以及日常教学的检查和监督。市、县级卫生局则负责宣传发动、组织生源、报名及资格审查等,并协助所承办的学校设立相关的基层教学站点,完善教学条件。各省所承办学校要负责学生的入学注册、学籍管理、学籍发放等工作,重点是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管理,在教师的聘请、教学条件、实验实践教学、教学大纲及计划的实施等主要教学环节上实施指导和监查。

乡村医生的培训主要采用集中培训或者集中授课的管理模式进行学历教育,比如:集体观看教学视频、分片辅导、集体探讨等方式。因为不能像本科生那样有5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教育,所以我省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及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管理模式,比如:举办讲座、集中观看教学视频、临床指导学习、分片辅导、附院院长集体问答和会诊等多种模式。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让这部分乡村医生再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也积极征求这些乡村医生的疑问和建议,按照绝大多数乡村医生的要求和建议进行教学,切合具体情况积极落实,合理安排和调整授课的方式和内容,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授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抓好面授教育、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修改和订正等工作,在按照乡村医生的严格培训前提下,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聘请高素质的名师做积极地引导,根据成人实施教育的特点,旁征博引,举出我们身边的典型范例来增加授课的吸引度并且要及时地做好课后反馈,以提高面试率,另外授课安排也要科学、合理、要有利于这些成人学生能够把学习坚持下去而且要落实到位、减少临时调课、停课所造成的学生扑空或者缺课的现象;对这些课程的选用要以培养技能型、突出应用性、灵活性人才为主,在教学手段上要注重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加强乡村医生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的指导。

3重实用加强临床实践

由于乡村医生的临床经验的相对缺乏,因此,我省就要结合临床的案例和经验来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并制定出实习大纲和学习计划,针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实行导师制,也就是负责院校要聘请附属医院的经验丰富的医师作为培训乡村医生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规定的操作技巧和实习内容,并且要有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导师针对所指导的乡村医生进行指导并严格指导学生学习临床所常见的疾病及其并发症,同时也要细心的解决这部分乡村医生以前在医疗保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临床的实践中,导师要带领所指导的乡村医生为病人做诊断和治疗,教育乡村医生要有关爱病人的人文思想和理念。在导师的指导下,乡村医生要积极配合和学习实际操作技能,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于临床的实践操作中去,较高水平地完成临床技能的实际操作,同时也使自己受益匪浅。

4严格管理高素质修养

各省负责的院校要积极开展入学教育、行为教育、安全教育规范等一系列的规范教育活动,要积极地开展市、省教育沟通活动及讲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精神。通过不断地提高管理和组织,使学生有较高的思想素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5名师教学精选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的任务,就要在教学的材料上精挑细选,力求典型和结合实际,因为乡村医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很难得,另外乡村医生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工作经验,年轻的教师由于自己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有限而不能胜任这项工作,所以院校有义务派出最优秀的教师进入培训行列,因此,这就要要求相关授课的院校选拔副教授及其以上的优秀名师组成教学队伍,并要求很好的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让乡村医生满意。教师队伍内部的成员也要进行集体备课,严格整合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和内容,合理安排各项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尽量使知识更加地合理、更加地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并在指导期间积极督促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