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19:47: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财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理念,对现代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革新性影响,从而对企业的管理会计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就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探究企业中如何优化管理会计的应用。
1.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管理会计目标
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基本目标,该目标定位于碳排放量降低、生态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上来,其实质就是在生产中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少投入多产出,谋求发展生态经济;其二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包括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效益;了解环境投资总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总额及其具体用途等。基于低碳经济的理论,企业会计的总体目标是要明确经济的增长要建立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多地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环境会计的确认、记录、控制和报告的相关信息,使政府部门能够随时了解企业在环境规划、环境保护义务及环境政策等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内部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环境会计实施情况,及其为企业眼前和长远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为他们的监督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管理会计的主要问题
2.1环境会计体系的保障机制严重缺位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环境会计的确切标准和会计准则,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的信息披露的法规中也鲜有环境问题的涉及,而相对系统的环境会计及其相对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规范则是缺位的。这种机制上的严重缺位由于不能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环境信息,因此对会计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是有害的,同时也很难衡量外国投资机构对我国环境的破坏程度,对于发达国家试图在我国寻求“污染避难所”是无法治理的。
2.2尚未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技术层面的支撑体系
我国当前还没有建立用于确认环境会计要素的准则和原则,并且统一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标准也不具备。基于大部分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在环境会计体系中得不到正常的市场交易的情况,因此不能以交易价格为环境会计的唯一属性。另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统一规定方面是滞后的,而且披露的内容范围和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致使大部分企业都会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为的是使这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的降低,从而导致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很难获得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决策受到了误导。
3.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对策研究
3.1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制度体系
3.1.1构建环境会计操作体系
这一点需要依靠国家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在对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借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和针对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遵从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律,筹划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同时对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低碳经济时代下的有针对性的修订,并尽快建立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与监督体系,依法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同时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以便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公正性、合法性及全面性进行审核与鉴定。
3.1.2完善环境会计保障体系
结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政府应尽快修改现行《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纳入法规体系中,在法律层面上将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加以明确,为建立环境会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要加强环境资源的立法与执法,明确环境资源产权;同时加强环境法规保障体系,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加强环境会计人员的环境及相关知识培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环境会计要求,更好地参与环境会计事务;建立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环境会计运行的资金支持系统。
3.1.3建立和强化环境会计披露与监督机制
众所周知,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责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对企业在社会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核查。首先,就要做到有法可依,在环境会计法的基础上给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统一的标准。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准则体系,进而全面保证环境会计行为的规范和实施。其次,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地进行揭示,因此,应加强监督,由政府或有关社会机构,依据国家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以及会计相关法律,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再次,还要加强环境审计,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其审计重点可以包括:环境保护法的合理性;环境保护管理系统;企业环境保护政策和控制程序;环境经济责任的记录与披露等等;关于有害物质的贮存与处理。最后,要制订环境会计审计法规,建立环境会计审计制度。由政府审计或有关社会机构,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合法性、公正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做推广工作。
3.2加强成本核算,健全企业绿色运行体系
环境会计制度的核心问题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目前有包括资本化方法、负债化方法、费用化方法、损失化方法等用以完善环境成本会计处理的方法。因此要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推进绿色工艺、绿色融资等,为环境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同时以先进的理念对环境成本进行识别、计量和分配,对环境成本的实现绩效管理。绿色经营系统是企业为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相协调。首先,需要大力开展环境会计规范化的试点工作,选择好地点,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逐步积累成功经验,制定高质量的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由生态环境资源评估单位牵头,可以适时引入社会公益组织参加,积极开展环境资源的监测、评价与计量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其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存在,应该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只有在企业建立起绿色经营系统,才能为环境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参考文献】
[1]桑军朝.低碳会计理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赵娟.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环境会计假设[j].财会研究,2009,(23).
参考文献:
[1]李萍.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比较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0(4)
[2]马四海,赵雪,孙扬.我国债务重组准则应用问题探讨—由沧州化工债务重组案例引发的思考.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8)
[1]张丽雪.债务重组对重组双方的利弊分析──基于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30-31.
[2]刘青,王玉蔚.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中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15,No.27102:149-152.
[3]李娅.浅析债务重组对重组双方的利弊[J].时代金融,2012,No.47812:242.
[4]霍达.企业对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探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v.15;No.5702:100-103.
[5]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6]谢海洋.债务重组准则变化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1):110-114.
[7]樊懿芳,纪岩.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基于200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9(06):123-126.
[8]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究,2011(03):19-26
[9]陈倩倩.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1:304.
[10]刘鹏达.企业债务重组及其会计处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2:198-200.
[11]杨守杰,王立娜.债务重组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5:33-34.
[12]李雪珍.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5,06:94-95.
[13]吴晓鸥.企业债务问题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5,05:138.
[14]王金丽.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45-4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6]王金丽.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S1).
[17]王静静.债务重组中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ST金泰的案例分析[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5.
[18]夏裕,彭珏,徐莹.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上市ST公司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19]谢德仁,樊鹏,卢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01).
[20]谢德仁,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来自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1,(03).
[21]田宏超,董志华.关于债务重组有关问题的分析[J].绿色财会,2009,(04).
[22]张莲银.我国制造业财务困境预警研究——基于管理者行为角度[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9):25-35.
[24]卢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D].北京: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系:硕士学位论文,2005.
[25]程海燕.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J].财会月刊,2001(16).
[26]谢德仁,樊鹏,卢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与盈余管理—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论文集,2005.
[27]焦娜.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8.
[28]樊彭芳,纪岩.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基于200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9(2):123-126.
[29]朱君.债务重组准则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30]罗炜,王永,吴联生.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J].中国会计评论,2008(6).
[31]张丽晨.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差异对比以及对企业的影响[J].金融财务,2007(16).
[32]赵泽松,张虹.财务会计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33]郭小黔.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34]胡灿.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
[35]洪宁峰.债务重组会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4).
[36]吉奎.债务重组准则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1(32).
[37]张艳萍.债务重组会计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2).
[38]马迎森.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研究—基于债务重组准则[D].西南财经大学,2009.
[39]杨敏.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动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
[40]赵汝宁.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资本市场制造业为例[D].吉林大学,2012.
[41]李琛.债务重组对我国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2]李倩.广东雷伊债务重组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3.
[43]许莹.债务重组准则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
[44]何帆,刘若雪.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财会研究,2014(3).
[45]陈熙.企业债务重组会计核算与错弊甄别[J].财会通讯,2014(1).
[46]张丹.关于企业在债务重组中对利润操纵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4(5).
[47]许文静,王君彩.我国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对上市公司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48]王华兵,毛亚培.债务重组方式与报表操纵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2(21).
[49]谢海洋.债务重组准则变化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01).
[50]徐晓婧.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改进与完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51]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52]李琛.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3]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
[54]徐晓婧.我国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改进与完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55]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年
[56]李琛.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7]邵青.债务重组对ST类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1):110—114
[58]刘艳.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纳税调整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5,(5):27-29.
[59]项丽华.企业债务重组的损益分析[J].经济师,2012,07(3):172-173.
[60]叶若慧.浅析企业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会计核算[J].商业会计,2011,(27):19-20.
[61]刁俊腾.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政策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之比较分析[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1):109-111.
[6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2012(2):33-35.
[6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11(10):51-53.
[64]李兴梅.新准则视角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J].新理财,2011(18):12-15.
[65]《关于债务重组法律问题》,来源:法律快车http://lawtime.cn.
[66]会计百科-知识点(本词条被编辑过3次,最近于2012年12月27日编辑).
[67]《会计理论》正文http://lw.chinaue.com.
[68]陈金妹.某外贸企业债务重组案例分析[J].上海会计,2010(4):76-78.
[69]梁邵华.论企业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及启示[J].当代经济,2011(04):54-56.
[70]高新光。浅论债务重组的意义【J】。商业研究,1999(2):45-47。
[71]刘华珍。债务重組的影响因素及其公司绩效效应探析【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2:23-34。
[72]李心福。上市公司债务重组财务效应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22):
[73]赵汝宁。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资本市场制造业为例【D】。吉林:吉林大学,2012:22-31。
[74]侯建杭.金融不良资产管理处置典型案例解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75]韦军宁.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应用及影响分析,会计师,2009年第01期
[76]丁玉芳.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引用公允价值的思考商业时代,2009年第04期
[77]张云亭.国有企业债务重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78]许文静.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经济后果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79]张文婷.债务重组新准则运行效果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24):93-94;
[80]胡建忠.不良资产经营处置方法探究:基于价值重估和分类管理的视角[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一、指导思想
以全市交通运输工作重点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财务管理从单一的资金管理向筹资融资与资金管理并重的模式转型,深化财务监管体制改革,探索当前预算管理模式下的审计监督方式和政府采购模式下的部门集中采购方法,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和财务人员作风建设,推进依法理财和制度理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二、主要工作
(一)优化服务措施,全面完成费收任务
严格执行税费征收政策,认真落实“绿色通道”惠民政策,优化服务措施,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挖掘费收潜力,堵漏增收,确保规费征收任务全面完成。
(二)强化财务管理,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1.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资金监督
强化预算约束力,规范预算编制方法和程序,促进预算资金管理规范化,做到制度理财。一是建立部门预算审核机制,强化预算管理手段,构建交通预算“一盘棋”的管理模式;二是建立预算执行情况报表和财务数据上报制度,实现对交通专项资金收支情况的实时监控;三是实行季度预算执行分析例会制度,加强各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针对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四是积极推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2.加大协调力度,改善理财环境
积极协调财税部门,争取财政部门对交通部门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持,落实交通建设地方配套资金。努力争取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基本支出增支部分的资金来源。加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联系,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了解专项资金动态,为本部门争取资金提供有效信息。
按照《市政府公路债务化解方案》要求,积极协调财政部门落实化债资金,做好债务化解工作,确保全市公路债务化解工作按计划正常进行。
公开、公平、公正地分配和发放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确保惠民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3.加强制度建设,夯实财务工作基础
以规范财务管理为主体,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覆盖资金筹集、预算执行、资产管理、财务监督的财务制度体系。建立制度落实的责任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用制度管钱、管事、管人。各单位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巩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成果,及时准确完成各项会计、费收报表。票证管理符合上级要求。市局将结合治庸问责活动,抓好任务工作目标考核,完善考核制度,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4.加强资产管理,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落实《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监督管理条例》,各单位要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对资产实行精细化管理,结合我市财政资产管理规定,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优化资产配置,严格政府采购,加强资产收益管理使用,规范资产使用及处置行为,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有效使用。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和我市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政策,报表及软件操作的要求,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5.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建设,全面提高核算质量
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以财务核算为重点的会计基础工作检查活动,促进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财务基础工作。
加快财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升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结合局机关会计制度转换升级更换会计核算软件,完善计算机辅助审计数据系统,探索财务集中监管信息平台建设。
(三)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大力压缩“三公”经费
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配套出台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公务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和培训费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处分规定》,加强“公款”支出管理,确保“公款”支出合法、合规、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做好经费支出信息公开支出准备工作。
(四)充分发挥学会职能,服务交通财务管理工作
以学会为平台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举办一期财务管理讲座或业务培训。
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中国交通会计学会和省交通会计学会组织的ppp项目培训。
继续组织学会会员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和财会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每个单位完成1—2篇论文任务,并积极做好学术成果的转化运用工作。
(五)坚持财务收支年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摘 要 本文通过比较低碳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会计和环境会信息披露,分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发展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若干建议,以期能为发展和完善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低碳经济因2003 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低碳经济再一次成为热点,要求推行环境会计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信息的披露作为环境会计最基本的问题,是促使会计信息在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行之路。
一、低碳经济亟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1.传统会计信息披露难以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需求
环境信息的复杂性、特殊性,使得我国传统会计不能全面、充分、系统地进行反映,无法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调整或者干脆另辟蹊径。下表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计量和模式三方面比较了传统会计和环境会计,从而探讨传统会计的局限性。
2.资本市场上潜藏着对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随着低碳经济进程的推进和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资本市场上对于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政府部门需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指标;消费者需知道企业生产过程及产品的“绿色化”程度;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获悉企业环境行为对其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情况。在各方需求压力下,企业必须及时、准确地披露自身的环境信息。
3.企业解脱环境责任的有效途径
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担负着一定的环境责任。构建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让信息需求者及时了解到企业实施低碳经济的进程和阶段性成果,能有效解脱企业肩负的环境责任。
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1.目前我国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
我国自从把环境保护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后,环境保护的立法建章工作进程大大加快,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几十部环保法律法规,但是无一部涉及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现阶段,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制定的标准主要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2.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从披露内容来看,由于制度性标准不完善,企业大多披露一些环境方针政策,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环境指标量化技术还比较低,从而阻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从披露方式来看,披露方式较多,比较杂乱,致使外部投资者、管理者以及债务人等无法清晰明确的找出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挫伤了他们投资管理的积极性。
从强制还是自愿披露来看,法规只要求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至于哪些企业属于重污染企业,没有明确规定,致使一些应当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没有进行披露,损害了公众的利益。
三、规范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低碳经济相关对策
低碳经济下,应该充分考虑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成功经验,采用分步实施和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
1.以上市公司为突破口,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是我国会计改革、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先锋队。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依然可以将上市公司作为突破口,政府职能部门应在现有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加快环境会计准则的制定。
2.加快我国的环境法规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在环境管理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作用。一是借助于法律手段。以立法的形式对企业污染物处理及排放进行强制性的管制,并且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并行;二是借助于经济手段。用补贴、征税、收费和排放权交易制度等形式对企业污染物处理进行间接管制。
3.加快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促进环境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一是可以增进与先进国家的学术沟通,并由国家组织引导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二是注重环境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研究,争取环境会计能够尽早地解决我国企业实际的问题;三是在局部地区开展环境会计的试点,从而更平稳的过渡到全部企业。
4.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环境会计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应用学科,因此,需要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让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知识,从而使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能够被严格执行,环境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参考文献:
[1]吕露.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1.
[2]郭阳生.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财务与会计.2007(5):69.
[3]谢晓峰.“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影响和意义.学术交流.2010(2):18-19.
关键词:绿色会计;存在问题;发展建议
绿色会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必然要求,因此也就和当下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的经济竞争环境下研究绿色会计,首先要对这一概念进行梳理,然后在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当下我国的国情,紧密结合我国当下社会发展的建设的现状,使得绿色会计服务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这才是进行绿色会计这一全新领域发展建设的目的所在。
一、绿色会计概述
绿色会计的产生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力度逐渐加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有很多行业都建立在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也对环保行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有一些学者和企业家开始注重将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这二者之间建立协调的关系,以通过会计计算的方法将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污染治理等环保活动参数化,精量化。比蒙斯在上世纪70年代正式发表学术论文以讨论环境问题和会计学相结合,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则在会议文件中正式提出了“环境会计”这一术语,标志着绿色会计的产生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1.绿色会计概念
(1)绿色会计定义。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绿色会计是一门将会计学与经济学以及环保学紧密结合的全新学科和项目,一方面是以会计为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在账务会计和审查中引入“绿色元素”。
(2)绿色会计特点。其一,综合性。绿色会计本身就是会计学和环境学的结合产物,而在经济学中还涉及到计量学、数学、统计学、审计学等诸多学科,环境学则需要和环境保护、环境工程、项目开发、成本管理等多个学科开展结合,由此可见,绿色会计的研究领域多而且较为复杂。
其二,长期性。在绿色会计这一学科的研究内容中,资源和环境是研究对象,而会计是研究方法,需要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基础开展服务。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开展是一个长期进行的项目,受益周期较长,需要进行长期化和周密化的规划。
(3)绿色会计的目标。通过开展会计核算和审计督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项目的开展,推动我国会计行业开展实际应用,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以达到早日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2.发展绿色会计发展趋势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绿色会计发展已经从起步期进入到了一个平稳的增长期,其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得到的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支持力度也持续增长,因此绿色会计已经逐步从会计学和环境学当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和研究方向,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绿色会计进入我国的时间和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时间基本一样,但是开展落实的程度却不尽相同,取得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当下绿色会计发展面临较大的问题就是社会认知程度的不足,特别是环境保护部门,在进行环境项目开展时,不注重引入数据分析和处理,导致会计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统计数据,也难以开展正确的数学核算。但是一个可喜的情况就是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中开展绿色会计的重要意义,而具体的落实力度的提高则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
3.发展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当下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观念还比较匮乏,大多数人只是粗略的知道环境保护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但是却不知道其具体的益处表现。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进行数字化评估计算,有助于更多的人认识到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绝大多数的企业目前还是处于一个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发展模式,在这个发展模式中,我国消耗单位数量的能源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因此将企业生产中和资源以及环境相关联的参数进行数字化评估,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和发展的精细化程度,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开展绿色会计的研究,可以直接提高社会人士和企业对待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重视程度,可以有效的减轻自然的压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大的弹性空间,使得我国的环境压力减小,为人们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同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目标,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快发展绿色会计,促进新环境下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对我国社会环境的总体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4.绿色会计的可行性
(1)政策法规的支持。随着国家发展的深入和社会规章制度的完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绿色会计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相关的法律规定以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建设,其益处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为绿色会计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规范其发展方向,同时在必要时给予法制保护,第二则是彰显出政府的态度,表现出政府对待绿色会计的积极引导态度。
(2)《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颁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就其性质而言还属于一份政策性的试点方案,但是其规定的内容体现出了一定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对一些破坏生态的行为作出了界定,对赔偿方法以及赔偿数额做了明文的规定,这是国家政府的一次努力,更是彰显出把绿色会计和法制建设结合发展的决心,在依法治国方面以制定相关法律为绿色会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绿色会计现状分析
1.绿色会计的研究现状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第一次颁布《环境保护法》开始,我国已经颁布的环境保护的管理法律多达10几个,地方性法规更是多达700多个,此外已经加入的国际公约差不多也有30多个。我国绿色会计方面的研究,也是于70年代随着环境保护的重视而逐渐开始的。然而,上世纪70年代对于绿色会计进行仅是初步研究,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认识的限制,许多学者和大众还没有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绿色危机”,没有认识到资源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发展。但随着我国资源环境状况的恶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定,特别在我国环保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会计理论界逐渐加大了对绿色会计的研究,中国会计学会将绿色会计列入九五规划研究课题并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绿色会计研究工作,在绿色财务会计、绿色管理会计和绿色审计三个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如江波在《循环经济下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中,探讨了在我国对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的必要性。王建明在《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从企业管理角度出发,运用归纳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绿色会计形成、发展及其在企业的运用情况。总的来说,虽然和以前相比,我国在绿色会计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对发达国家取得的成绩及我国经济发展和环保的实际需求来讲,我国在绿色会计研究及实践等方面尚需要加强。
2.绿色会计实践现状的分析
通过绿色会计披露的会计信息当中,企业可以获得制定发展策略的相关信息,国家也可以此作为制定政策和发展方向的依据。它从总体上可分成两部分:一是在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具体披露企业本期发生应记入本期损益的环境支出和与环境相关的资本性支出;二是在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企业执行的环境政策、实施情况以及企业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长期目标等。但是当下的会计确认计量的披露还存在着一些较多的问题,既包括披露数字存在造假,也包括披露信息缺乏关键数据等问题,这体现出企业对待商业机密的重视,但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开展绿色会计过程中对待环保部门的不信任与环保工作的不重视。
此外,目前在绿色会计实践中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许多企业没有发挥对绿色会计的引导作用。绿色会计本身就是在企业的经营与运作过程中逐渐发展并兴盛的,在企业中没有形成企业对绿色会计发展的应有责任与相应的引导作用。在企业进行绿色会计的开展过程中,企业的领导和基层人员还是更为重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领导的个人意志,缺乏有效的规范是一方面,即便是在有相关规范进行引导的绿色会计工作事项中,很多基层会计人员也不注重遵守规范,不注重建立起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这和企业的引导重视程度不足密切相关。这些都是需要政府和企业通过加强沟通和及时制定政策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
1.相关理论不成熟
我国大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经营规模较小,会计岗位职能分工不明确,一人身兼数职,因此在绿色会计的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方面都存在着人手不足以及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对于实际操作问题而言,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引导、培训的开展以及工作经验的积累得以解决,而理论的研究和归类,需要较强的专业性,也体现出极高的引导性,所以需要相关的理论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进行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同时也要提高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要能够体现出绿色会计和环境保护领域的结合,另一方面也要保证其专业性。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绿色会计的理论建设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存在着诸多专业知识上的漏洞和实际操作层面不成熟的地方。
2.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对于绿色会计的发展而言,国家的政策支持无法决定其发展的最终成果,但是可以对其发展产生强力的推动作用。目前来看,政府对绿色会计的规范明显不足,没有发挥出政府应有的对绿色会计规范的引导与指挥作用。纵观世界上绿色会计发展较好的国家,其绿色会计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明确了相应的政府责任,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政府是绿色会计的规范主体。然而,中国经济发展到新常态阶段,科学、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制已经逐步建立,但绿色会计作为新兴学科,相关执法部门对其制度管理和建设没有严格落实和强化,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对其进行引导。在政策力度上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操作性和落实性较低,难以起到引导作用和规范作用,同时缺乏和从业人员以及相关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反馈,政策的制定无法及时得到调整和更新。
3.社会不重视
绿色会计的规范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对其的认知度,实际上也只有社会公众对绿色会计有了较高的社会认知度才能形成对绿色会计规范的社会氛围。但是对待绿色会计的业界规范认知程度还不足,对会计行业和绿色产业这二者之间结合的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也没有意识加强这方面的了解。导致国家在制定相关行业规范时缺乏社会认知程度,也失去了扩大绿色会计的土壤。此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政府对于绿色会计行业人才的培养也缺乏重视,一方面是在企业的培训方面,缺乏明确的规定方向和政策性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待遇方面,绿色会计的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和普通会计工作者的差距极低,导致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从而影响效率和工作质量。
4.绿色会计人才缺乏
绿色会计人员在经济新常态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综合素质不高给经济新常态绿色会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这主要涉及其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专业包括资源环境方面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会计业务能力,只有坚持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以会计为业务手段,才能切实的提高从业能力,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缺乏这两者结合较好的综合人才。而从业素质则和个人的意志品质直接相关联,能否认识绿色会计的重要意义,在工作过程中坚守底线,不出现假账的情况,这都需要会计从业人员加强思想道德的学习。
5.绿色会计信息披露不够规范
会计披露的信息不准确一方面是绿色会计本身工作失误,另一方面也造成其他部门在引用其二手数据时计算得到的结果出现错误,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影响。绿色会计管理制度并未与新常态快速契合需求,绿色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不到提升,会计信息的披露也不够准确规范,由此造成的财务状况降低了相关单位的公信力,其相应的财务管理者也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造成假账坏账情况的出现,而当账目质量和准确度难以得到保障时,绿色会计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意义。
四、完善绿色会计的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
对于绿色会计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而言,加强理论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理论研究,以提供发展依据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要注重对国外理论研究的翻译和借鉴,同时也要将理论的研究和论述同实际实践相结合,实践需要以理论为基础,但是理论的制定一定需要以实践为来源。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科和行业之间的交叉与结合,在会计和环保这两个理论中要坚持互相渗透的原则。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在制定绿色会计的政策时,应当坚持以“绿色”为主体,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开展落实,坚持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发展目标,而对待会计工作,则要坚持发挥其工具性,要对会计中不适宜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部分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动与补充,使得政策更加贴近于“绿色会计”的本体,关注其经济建设的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3.树立绿色会计意识
绿色会计的发展与推进是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而服务的,而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则离不开社会人文意识和人本意识的发展,在绿色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增强对民众反馈的调查,注重关注会计工作者的工作感受和生活感受,这是落实绿色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保证民众在社会中感受到幸福,才能使得绿色会计的从业人员保持饱满的热情,从而促进这一行业和学科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中,持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培养绿色会计人才
针对于绿色会计的人才培养,一方面是要加强此类复合人才的培养,要在大学阶段开设此专业,或者是建立会计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交叉实验班。而在从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后,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制定绿色会计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绿色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建设,不断完善在职培训和考核机制,要使得在职工作人员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5.完善绿色会计的信息披露方法
应将绿色会计的计量列入相应会计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做到有法可依。这是一项对绿色会计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绿色会计计量制度建立和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采取逐步递进的方法,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特定方法如文字表述法,即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有效信息的披露,比如环保投资或企业现有的污染可能在未来造成的赔偿等可以估价披露。
五、结束语
在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从旧常态会计向新常态会计转型、从简单守旧会计向创新技术会计转型、从通用绿色会计发展向特色绿色会计转型、从重规模速度绿色会计向重质量效益绿色会计转型,同时应该坚持吸纳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坚持实践,不断的在实践中和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的使会计工作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建设服务,以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崔君平,鲁梅.经济新常态下绿色会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5,29.
[2]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
[关键词] 环境资源;环境资源价值;会计计量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1- 0005- 02
环境资源价值概念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B.A.Weisbrod和 J.V.Klutilla最早提出,目前已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环境资源价值具有多样性,如经济价值、生存价值、选择价值 、消遣价值、科学价值、生命价值 、多样性与统一性价值 、精神价值 、美学价值等。这些价值的存在和相应的价值观的确立,使环境资源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并对其进行计量成为可能。但是,目前环境资源会计计量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正确地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值得会计人深入思考。
1 环境资源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
由“会计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 井尻雄士,1979)论断可以看出会计计量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环境资源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多样性等特点,而囿于目前理论研究、学科背景、技术方法等多方面的制约和限制,对环境资源开展会计计量具有较多的复杂性和较大的困难性,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目前在对环境资源的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上仍主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众所周知,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时,需要以业务或事项发生时的实际成本或者说交易价格作为计价的依据,在计量已经明确发生的环境资源的支出和收益时历史成本被广泛应用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但是由于环境资源兼有生态等“外部性”特征,并且很多环境资源也没有交易价格能够取得,因此,单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将不能全面地开展环境资源价值的合理计量从而将导致环境资源价值的会计信息不实或缺失。对于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开展环境资源的计量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都是一个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因此也是目前环境资源计量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第二,长期以来会计界对于计量单位的认识一直是“货币计量是会计本身固有的属性,一切非货币计量都是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范围”,因此货币计量几乎被认定为传统财务会计计量的唯一尺度,在环境资源的会计计量单位的选择上也仍受此观点的影响偏向采用货币计量,而忽视了如实物计量等非货币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及现实应用性的选择。致使环境资源所体现的为人类将来及后代所创造的巨大的生态价值限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难以用货币计量,成为无法入账的价值,也就无法有效披露其价值量等相关信息,不能为有关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其计量问题一直是摆在世人面前的难题。
第三,目前对环境资源开展会计计量的方法可供选择的范围还比较狭窄,借鉴环境经济学等理论的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假想市场法和调查评价法等方法往往还停留在价值评价层面并缺乏在微观企业的应用推广,还没有更好地在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中加以利用,环境资源计量的理论方法的适用性也是摆在会计界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虽然企业可以自行选择这些方法用于对环境资产的估价和预计负债的计量,但现行条件下企业自行运用借鉴的这些方法直接用于环境资源计量中可靠性还较差。
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有关环境资源会计计量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加大环境资源会计计量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的当务之急应是从环境资源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单位、计量方法3个层面开展深入思考,更好地指导环境资源的有效计量。
2 环境资源会计计量属性、单位的选择
“会计计量(Accounting Measurement)是指要解决何种属性应予以计量以及采用什么单位进行计量”( FASB,1976)。由此可见,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是会计计量体系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对环境资源开展会计计量大大扩展了传统会计计量的范围,这必然对以交易价格为前提的传统会计计量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应基于环境资源的特点,在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单位上有新的突破。
2.1 环境资源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如对一张桌子,可以分别从长度、宽度、高度、体积、重量等方面进行测量,也就有不同的计量属性。具体到会计领域的计量,计量属性反映的是计量对象金额的确定基础,会计计量对象同样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货币计量,从而亦有不同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实现净值和现值是现行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经常论及的5种会计计量属性。5种计量属性并不是一蹴而就得到采用的,而是会计计量为适应经济多元化和复杂化逐渐演变出的结果。并且,从资产概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资产概念已经由“成本观”、“资源观”转向“价值观”或“未来经济利益观”,有关资产基本概念的变迁已导致资产计量属性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20世纪,“资产成本观”下占主导地位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对会计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产价值观”下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人们倡导的主要计量属性之一,资产价值计量的总体变迁思路对环境资源计量属性的选择也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鉴于环境资源的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非交易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会计计量时可根据不同的环境资源对象的不同方面,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时可以采用传统会计计量的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实现净值和现值计量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机会成本、边际成本、替代成本等环境资源计量有的计量基础开展计量。因为,有些环境资源不是通过交换形成的价格,而是依据其效用及其稀缺性。比如现在研究较多的林业资产偏向选用公允价值计量,生物资产可以公允价值计量和历史成本计量相结合,污染的水资源、环境优美的风景区可以采用机会成本计量等。
2.2 环境资源会计计量单位的采用
实际上,计量单位是一种“观念结构”的尺度,每一量度都有“尺度”,根据一般术语,“尺度”可以根据名义、序列、间隔或比率来描述。对会计学科而言,基础的尺度是名义尺度,但它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尺度。在会计概念核心内容的估价过程中,要使用比率尺度;报表分析中主要使用的是序列尺度;在成本会计的某些方面则认为应用了间隔尺度。在众多计量单位中,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被传统会计最终选择,一方面是因为货币计量单位具有综合性强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传统会计核算和控制的是以交换为基础的商品活动,所以基于传统的劳动价值观念传统会计认为货币计量是会计本身固有的属性。但是,首先从计量单位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货币并不是会计计量唯一的固有的计量单位,而且环境资源包含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有商品性又不限于商品性,环境资源会计计量具有很大的不精确性和模糊性。这就要求环境资源在会计计量单位的选择上要超脱传统会计,而不能局限于传统会计计量单位的限制。“由于我们已经完全习惯于货币表现,因此也就常常容易忽视这样的事实:企业利润即使靠实物量单位也可以计量”(冈郎孝好,1989)。对环境资源价值的计量应结合环境工程学、环境经济学、会计学等学科,在计量单位上可以借鉴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工程中的计量单位。“如果资产的分类和它的数量化适当,并且各自的数量有相加性,用实物量专业术语来计量利润也是十分可能的,并且很有意义”(井尻雄士,1976)。因此,环境资源会计计量既可以采用货币量度来揭示环境资源有关的会计信息,更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实物量指标,比如对森林资源可用森林“面积”、“蓄积”和“株数”进行实物计量;还可以采用诸如劳动指标 、质量指标 、生存价值、支付意愿 、接受意愿、生命价值 、多样性与统一性价值等指标计量。除此之外,由于环境资源问题的广泛性和价值系统的复杂性,有些问题很难用数值来表现,有的即使可计量,但工作量太大、成本太高且精度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定量分析的同时,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定性分析,为定量分析作必要的补充。基于此,才可以用文字说明或注释来衡量价值的存在。现实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环境资源的特性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来揭示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自然资源的耗损或取得的环保业绩等。
3 环境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使用
对于环境资源会计计量方法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检索法进行归纳总结,文献检索主要是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论文进行检索和查阅。在检索控制条件为“不限年限”、“核心期刊”且输入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时的检索结果如下:输入“环境资源 会计计量”时检索到0条记录;输入“环境资源 价值”时检索记录为67条;输入“环境会计 计量”时检索记录为17条。由此可见,目前广大研究者对环境资源计量的方法更多的还处在经济学的价值评价层面,对将环境资源纳入会计系统进行会计计量的方法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环境会计计量的研究中。在环境会计计量研究中有关环境资源计量方法在微观企业的适用性仍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因此,建议会计学借鉴经济学、环境学、数学等领域的计量方法,在微观企业推广应用需要借助于外界的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工作。因为借鉴的环境资源评价方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核算主体的估计和判断,这些估计和判断由于受核算主体的利益取向影响,很容易破坏计量的客观公允性。而专业的环境资源评估机构是独立的第三方不受主体利益取向影响,其评估结果相对比较客观。并且,资源环境的会计计量是多学科(环境学、经济学、会计学、生态学、统计学)的综合研究领域,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会计人员没有环境资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从业背景,就很难做出客观的价值计量,对环境资源开展会计计量是一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的技术性工作,已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企业财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的范围。因此,可借助外部评估机构的专业评估人员参与环境资源会计计量的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梅娟,温作民.森林自然资本会计计量体系及方法[J].林业科学,2011(3):163-169.
[2]刘梅娟,温作民,雷新途.森林生态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4-109.
[3][美]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会计理论[M].第4版.钱逢胜,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7-38.
[4]张心灵.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74-89.
[5]高煜.对环境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财贸研究,2000(6):65-68.
[6]蒋尧明.构建环境会计学的理论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00(4):46-51.
[7]张思纯,孙兴华.绿色会计计量初探[J].会计之友,2008(1):21-23.
[8]倪红霞.低碳理念下会计计量研究中的环境考量分析[J].商业会计,2010(15): 64-65.
【摘要】论文是作者根据相关资料及本人学习经验、所学知识内容,对目前林业财务管理相关工作进行的思考。
【关键词】林业;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1财务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林业六大方面重点工程的全方位实施,国家在林业方面的资金投入一年比一年高,林业在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局面得到了良好改善,这就使得林业发展的步伐得以加快。但现在我们仍需清楚地认识到,那就是林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问题,甚至还相当严重。如何对国家下发的资金进行良好地管理和使用,使这些资金好刀用在刀刃上,是每个从事林业财务管理的工作者应该努力考虑的情况。故此,本人对现阶段林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2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在目前林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林业的建设资金管理有待提高,其主要体现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林业资金的管理、使用应当作为财务工作的重点,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已经出台的财务管理措施,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例如,河北省林业系统在驻石家庄市的工会财务管理就出现了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以及理念落后、会计人员在工作基础等方面行为不够规范、财务管理设立的岗位制度不健全以及工会内资金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
2.1资金管理问题
资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企业日常很多生产活动资金的重要来源。这一点对于林业企业而言也不例外,资金就像体内水分一样渗透于企业众多方面,复杂但又相互联系的资金链使得企业日常活动得以正常运行。但就目前我国的林业财务管理状况而言,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不好的情况,可以看出理想中的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并没有构建成功。
2.2财务分权管理
林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下属的有关部门并没有考虑到账户系统的全面性,在成本方面的计算系统并不完善,生产活动的审核也只是领用工资款项和转销备用金这两类,基层单位只有出纳员,会计核算的审核形式也只采取了报账制。在林业企业增加了其经济业务范畴之后,为了能够充分提高基层部门的活力,企业逐渐建立了相关部门在成本费用核算和财产资金管理方面的经济责任制,之后逐渐发展到二级会计核算往来制的组织形式,基层单位也开始设置会计职位[2]。从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在林业企业管理方面的实施可以看出,其具有相对的立性。在基层单位工作的会计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在基层单位的领导下进行的,这虽然使得基层单位对于企业资金的监督和运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的总体调控作用被削弱,甚至滋生了某些不良现象,比如基层单位为了与自身有关的局部利益而牺牲总体利益,从而对林业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出现了的情况。
2.3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落后
我国重视林业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因而形成了多种会计规制。这些财务会计的问题是关于林业企业的,可在财务管理这一层面,我们国家还是没有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体系,其过去对于林业企业财务管理层面的一些相关制度,只在过去的有关报告中偶有设计,内容很少。
3改善问题的方法提议
怎么样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使林业资金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和问题后,笔者进行了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1建立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相关工作的加强,必须首先从自身找问题。加强财务管理亦是如此,企业财务管理从内部找问题,应该先从最根本的制度出发,因为这是财务管理以及向外辐射的其他方面的立足点。
3.1.1岗位责任制度
会计提供的信息是管理层分析财务状况以及做出财务决策的基本要素。首先在会计和出纳人员层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岗位责任制度,使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财经制度,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做到为人廉洁,办事公平公正;然后建立钱账分管和内部稽核制度,分清其在受理业务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并且做到能够及时核对账口,确保信息与事物是相符的。
3.1.2审核制度
审核是对财务信息进行核对以确保信息准确性的一项活动,在财务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单位财务层面做到收支统一,并且全面实行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审核制度。例如,关于原始凭据的报销,首先将得到的凭证交到相关部门,然后由相关部门对凭证记载事项进行审查,以确保其完善和符合规定,并在审核通过后印上“审核”标识,然后经过相关的单位财政主管进行审批签字,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才能进行报销。
3.2单位内部控制的加强
单位内部基本控制制度得到改善后,企业管理层要重点着手进行内部相关控制工作的开展。就目前而言,全球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关于改善财务管理工作的通行做法是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加强。从20世纪初发展至今,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和理论在国际舞台上起到了很大作用并且得到了很大发展。从提出理论到逐渐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内部控制的内容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
从广义方面来说,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能够贯穿于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我们的目的是使林业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得到提高,要使其财务管理工作做到符合规定并且高效实施,必须加快林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脚步,在财经法规的范畴内制定相应政策,以确保单位的经营活动能够有效实施,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做到能够预防错误、找出问题等,并通过这些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合情合理,合法守序。
【参考文献】
【1】焦生虎.当中国铝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改进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2004年,笔者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之后有很多同仁问笔者通过考试的诀窍、技巧和方法,当时只是结合自己的感受口授和指导了一些同行参加考试,但后来他们居然都较为顺利地通过了2005年、2006年的考试,且评价效果不错、切实可行。
回顾自己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学习迎考的经历,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管理在职人员,笔者感到通过考试最重要的应该是需要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学习迎考与生活休息的关系。当然,认真学习指定的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并潜心研究答题方法也是必需的。
一、科学地制订学习计划,遵纲循本,学以致用
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以辅导用书为主要内容进行命题。试卷分值也是与考试大纲和辅导用书要求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了解的内容相关。笔者的感受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有计划地通读、精读、研读辅导用书是考试顺利过关的法宝。作为在职人员,学以致用是检验和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以考试促进资格评审、推进会计后续教育、选拔高级会计人才,这也是国家组织会计系列高级资格统一考试的目的所在。
(一)应用管理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作为在职学习,进行富有效率的自学几乎是对每个应试者的基本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利用网络学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但其中的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却不为多数人所知。实际上,在自学环境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效果和学习时间难以保证、自主学习目的性较差、学习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缺失、学习监控和评价机制的缺失以及学习环境缺乏情感交流等。针对这些问题,汪徽(2006)论述了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提出“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它包括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等,以加强管理策略指导、实施群体在线讨论和鼓励协作学习交流等方法来指导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引进这些科学先进的方法论能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值得考生借鉴。
(二)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学习起来就会漫无边际,徒劳而无任何收获。制订学习计划必须要结合考试大纲的要求,明确考试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使学习时间的安排上能够整体兼顾、合理分配。订好计划,明确了学习任务,思想上就有了压力。考试要求面广量大,所以,各个章节要统筹兼顾,合理分配,不能偏科。有研究表明:清晨和夜晚人的记忆力较好,况且在职人员也只有在这时才可能有时间上的保证,因此笔者坚持每天早晚各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温故知新。日常上班的工作间隙和午休时间较短,可以用来结合工作业务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这些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制订好的计划一定要坚持完成,要坚持检查自己、督促自己,避免开头紧、中间松、最后空的情况出现,对于计划规定当天必须要完成的学习内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三)钻研指定教材,归纳演绎重点
考试大纲是一根主线,必须紧紧围绕考试大纲去研读学习辅导用书,全面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与难点,切不能对考点押宝,抱侥幸心理。因为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与难点是对高级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要根据考试大纲精读和研读辅导用书中相关的考试内容,再根据大纲对每章节内容、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进行学习。由于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相互结合进行学习。财务会计学基本理论和实务与笔者的日常工作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仔细研究以往的考题,也是一个良方。通过对2003年开考开始至2006年的试题分析不难看出,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外,主要侧重于对综合知识的考核。这就要求在复习过程中,不能搞条块分割,章节独立,而要前后连贯,对各个章节的类似问题进行归集整理,加深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此,要引进滚动学习的方法,即在完成一个章节学习内容后,先趁热打铁,对该章内容融会贯通;再将前几章至该章的内容贯穿起来复习一遍;然后再开始学习新的章节。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保持了学习内容的延续性,又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不会出现学后忘前的现象。
(四)强化学习效果,勤奋巩固练习
一本好的习题集是必需的,有一本即可,不必贪多,但其中的基本练习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检验学习效果需要多加练习。每学完一个章节,在对书中的内容已基本吃透后就可以做些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前提是完全不再看课本(尽管考试开卷,但实际考试中并没有时间再看书),把每道题作为考试题,认认真真地去做。练习全部完成以后,再统一核对答案。对于做错的题,要查找出错的原因,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还有就是要举一反三,如相同知识点的题目,形式变换了一下,其实考点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有所思考,通过思考,加深理解,加深记忆。通过勤奋练习,既能了解自己对考试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能在考前暴露出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从而使自己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学习。还有,限时做练习,不仅可以演练自己的答题速度,还有利于在考场上拥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发挥水准。
(五)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习效果
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强、专业性强、理论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这都要求考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把财务会计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考生记忆和掌握考点的知识。如,在学习财务会计准则体系时,就必须与现行工作中使用的准则应用进行结合。平时,笔者就有意识地搜集了一些关于财务会计准则执行的政策解答,注意研读这方面的学术论文,把实际工作运用的准则实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去理解,真正掌握了这些财务会计准则的内涵,巩固了学习成果。笔者撰写的有关财税管理和审计类论文也加深了对有关理论制度的理解深度。又如,日常工作中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和报告的撰写,强化了自己对财务会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的理解,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通过学习,笔者发现:在日常管理工作和生活中,财税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会计方法无处不在,只要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发现,把财会理论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实践,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认真了解考试概况,理解政策,注意技巧
(一)考试概况
根据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统一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文件,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210分钟,采取开卷笔答方式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核应试者运用财务、会计、税收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分析、判断、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和解决会计工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政策
综观近几年的考试,具有如下政策特征:1.继续保持考试既有风格,进一步进行摸底和调研;2.适当增加考试难度,保持考试信誉、质量和水准;3.考试题型仍为综合案例分析题,题型特点与2003~2006年基本一致,尤其可以参照2006年;4.新增加学习内容、理论与实务的重点可能会作为考试的重点范围。
(三)答题步骤
综合案例分析题是考试的重点,这类题目主要考核应试者对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基本概念及基本公式的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因此,考试解答时,首先要审查清楚题纲的意思,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明确提问的应答要求,弄清题目涉及哪些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然后根据题意按思路逐步列出,利用所给题纲的已知条件,按原理、公式、应用等顺序一步一步地解答。
(四)答题技巧
无论应试者水平如何,实际考试时一定要注意答题技巧:1.所有的考题都必须回答,先易后难,即使不会也要写,但不要在一道题上使用太多时间;2.以考试大纲观点为准,不要使用与大纲不一致的观点,因为考试不是学术争论;3.研究前几年的试题与答案,并将其作为自己答题时的示范;4.保持卷面整洁,因为卷面的整洁度会影响评卷者的心理状态且对其评分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五)答题方法
在答题方法方面主要应注意:1.答案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应该条理清晰,说明问题,因为评分是看采分点,采分点即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答案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2.如果是需要答出结论的题目,应先说结论再述理由,且直接把大纲或者法规制度中的原文规定写上即可。3.做案例分析题时,最好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题目。在此过程中要把关键字眼写在草稿纸上,避免看后忘前的现象发生。
三、善于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科学用脑,劳逸结合
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特别是学习迎考,时间紧、压力大,需要集中时间来记忆大量的理论原理、概念和公式等,属于高强度的脑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不注意思维方法,不注意学科特点,为应试而长期高度紧张,身体经常熬夜,休息睡眠时间很少,则很容易会导致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和身体素质下降等情况,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受伤害,影响到考试。笔者的做法是:正确处理日常工作、学习考试和休息睡眠的关系,讲究科学用脑、卫生用脑,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和谐应考。
(一)努力做好日常工作
作为在职的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岗位工作是立身之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学习,既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利于实践理论知识。笔者始终坚持工作时全力干,工作之余抓紧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搞好学习,以学促干,以干践学,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相互促进。
(二)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人类的休息和睡眠是更好地、更有效率地学习和工作的生理基础和脑力源泉。努力做到工作与生活富有规律,不搞夜车、不搞疲劳战,按照一个比较宽松、稳定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休息、睡眠,才能消除疲劳。只要在工作学习期间,经常散散步、做做操,做做深呼吸,听听音乐,利用各种低成本、有效益的途径来放松自己,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心情,就能增加大脑的供氧量,保证学时精力充沛。另外,在家学习的间隙不妨做点家务,也是消除大脑疲劳的一个有效方法。
论文关键词:国际服务外包 自主创新 人才培养
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际服务外包是服务外包的一种境外提供形式。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就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基础性非核心服务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如果外部服务专业提供商来源于境内,则称境内外包,如果外部服务专业提供商来源于境外,则称国际服务外包(也称离岸外包)。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服务业外包已经成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引擎,以国际服务外包为主要载体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已经出现,许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提高核心竞争力,大量转移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到成本较低的国家。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外包市场将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到2010年将有20万亿美元的规模。我国商务部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认为,除了传统的信息技术外包(ITO,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之外,业务流程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在21世纪前20年也将进入成长期。也就是说,除了传统的软件开发外包、测试外包等信息技术外包(ITO),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外包(BPO)如管理、运营和维护服务等也将大量增加。目前,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涉及软件、电讯、金融服务、管理咨询、生物信息等多个行业,涵盖产品设计、财务分析、交易处理、呼叫中心、IT技术保障、办公后台支持和网页维护等多种服务类型。国际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现状 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由于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能耗低、附加值高,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因此,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成为我国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2006年我国公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为此,中国商务部2006年实施了“千百十工程”。
具体目标是:“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推动100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将其服务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取得国际资质、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国优秀服务外包企业,全方位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同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扩大服务出口,发展服务外包”。
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政府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作为服务外包主要内容的软件产业国际化步伐正明显加快,出现了东软、海辉软件、中讯软件、大连华信、和勤、上海畅想、浙大网新、文思创新、博彦科技、中软等有一定知名度的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信息安全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等相继取得突破。同时,商务、影视文化、互联网以及动漫制作、设计、研发等领域的服务外包,都已初具规模。截至2007年10月底,我国已经建成大连、西安、北京、上海、武汉等11个“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已经开始承接包括IBM公司在内的50多家跨国公司的服务外包业务,承接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额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以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武汉为例,2007年,武汉市实现服务外包产业收入125亿元,比2006年增长30%,其中服务外包出口达到1.2亿美元;武汉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计算机系统维护等方面已形成了产业规模,动漫和数字媒体内容制 作已成为主要的外包业务范畴。 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量偏低,“中国服务”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仍显不足,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按目前发展状况,估计到2010年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值不过40亿美元”。(《经济日报》2008年3月报道),与联合国贸发会议测算的2010年全球20万亿美元的服务外包规模相比,这个数字有很大差距。 全方位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策略
(一)制定并落实鼓励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实施细则 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及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了发展服务外包,特别是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在政策层面上对发展国际服务外包进行引导。但是这些毕竟只是宏观引导,要真正打造“中国服务”,还需要进一步制定鼓励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的实施细则,并抓好落实。 打造“中国服务”,各级政府要出台具体措施完善投资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要给予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前置审批和工商登记注册便利;要为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进行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提供便利的融资担保和信用保险服务;要为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要完善政策配套,营造鼓励国际服务外包的环境与氛围。
(二)加强自主创新并培育国际服务外包品牌企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际服务外包集中了大量的研发、管理咨询、信息通信,以及与会计、金融和营销相关的服务活动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因此作为国际服务外包承接方的企业更加需要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更加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靠创新驱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不同于一般的货物贸易,服务外包的对接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此,需要进行思维创新,下大力气积极探索适应发包商需求的新营销模式、新促进模式。 培育品牌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帮助其成长为国际服务外包总承接商和对内服务外包总发包商,对于带动全国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各级政府要通过奖励、安排专项资金等支持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实施品牌战略;要以补贴的方式鼓励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申请服务标准国际认证,对符合条件且取得行业国际认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企业做强做大;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支持,推动国际服务外包投资工作,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国际服务外包企业。
(三)建设成熟的信息、交通等现代基础设施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必须做好信息化基础建设。让企业能享有质优价低的信息服务,这是实现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前提。要建设成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充分利用通信与互联网高新科技成果,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使信息产业对国际服务外包业的腾飞发挥更加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样,建设成熟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对于承接与物流有关的服务流程外包业务来说也是必需的。
(四)完善国际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国际服务外包有其自身的特点。发包商将业务交给接包商,相当于把企业的商业信息与数据交给了接包商。国际服务发包商都非常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所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推进建立现代企业诚信制度,不断完善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造有利于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由于接包商有没有国际通行的认证资格,是判断企业能否保守商业秘密的直观证明,所以,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要在不断完善自身质量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认证工作。
(五)加强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我国拥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低成本劳动者,这是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利好因素。但是,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知识在我国并未普及。因此,必须在全社会普及、深化国际服务外包相关认识,在全社会树立打造“中国服务”、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思想观念。要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安排服务外包公共培训专项资金,搞好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要在大学中开设服务外包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关课程,进行国际认证培训、行业标准及相关知识产权培训;要对大学生重点进行外语听说培训;要鼓励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进行新任职工岗前培训,发展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国际服务外包人才教育。
(六)完善国际服务外包公共服务 平台 国家商务部与各地政府应开展合作,根据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在目前中国服务外包网站的基础上打造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交易平台,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中国服务”良好形象。必要时可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政策性贷款。要建立健全促进国际服务外包的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市场调研、法律咨询、信息及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七)巩固扩大原有市场并积极拓展新市场 目前,全球软件发包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日本等国家,其中美国约占发包市场的40%,日本约占10%。在中国离岸外包市场中,有52%的份额来自日本,另外22%来自于欧美企业,欧美企业在全行业对比中利润率高,是市场争夺的焦点。我国对亚洲地区客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相容性,今后要继续巩固扩大原有市场,积极拓展新市场。要加大服务欧美市场的力度,进一步扩大服务空间。
(八)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主体多元化 加快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需要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要按照政企分开、事业企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鼓励外资进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实现国际服务外包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打造“中国服务”提供不同性质的的企业支撑,通过竞争增加活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九)构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国际服务外包格局 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目前,我国已经承接了软件开发外包、研发设计外包、物流外包、金融后台服务外包、检验检测外包、财务会计外包、标准制定外包、生产性国际服务外包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各地在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时,要根据自身优势进行选择,找好定位,争取在全国构建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国际服务外包格局。政府要进行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格局。
【关键词】环境成本 计量与核算 分类 归集
一、环境成本定义
(一)国外关于环境成本概念的界定
国外对环境成本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这一观念最早出现在比蒙斯在1971年发表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中,而环境成本得到全球各国普遍关注是在联合国统计署(UNSO)于1993的SEEA(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对于环境成本概念的阐述:环境成本指环境降级与资源的耗减带来的经济损失。Vaughn(1995)则分别从环境和经济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了定义。
之后,在环境会计领域中比较权威,且目前为大多数学者和组织所认同的观点是1998年联合国对环境成本的定义:以环境负责为原则而采取的一系列环境措施成本和达到环境目的而发生的其他成本。
(二)国内关于环境成本概念的界定
郭道扬(1997)以哲学上的辩证统一观为切入点,作如下定义:为了维护生态环境,根据产品生产前后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按照所测定的耗费标准,计量出相应的环境治理成本与资源耗用[1]。丁庭选等(2000)突破传统成本核算的范畴,提倡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将环境成本纳入成本核算体系,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成本核算与计量方法。他们从成本流出的概念出发,将其界定为:企业负担的环境污染损失和治理支出[2]。之后,也有学者如徐玖平,蒋洪强(2003)以管理会计作为研究视角,首先将将环境成本进行空间划分:内部与外部,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造成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3]。陶建宏等(2008)结合企业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环境成本的实际表现,分别从宏观角度看和微观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了界定。
二、环境成本的分类
(一)国外关于环境成本分类
Jasch(2003)从空间进行划分,将其分为2类: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Fava和Henn(1993)基于成本可见度的不同(最低、低、高)将环境成本分为了3类:污染成本、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4]。还有部分学者如Russel等人按照功能的不同对环境成本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预防、失败和鉴定成本。美国环保局(EPA)(1995)从环境负债的角度将环境成本分为4类:潜在成本、传统成本、形象及关系成本(包括部分社会成本)和或有成本。德国环境局采用生态会计模式,从流转平衡原理出发,将流转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分成4类:事后成本、残余物成本、产品成本(不含环境费用)。
(二)国内关于环境成本分类
有部分学者将环境成本分为2类,王跃堂、赵子夜(2002)从管理过程的视角,将其分为环境控制成本(即企业为履行环境责任而产生的支出)及环境故障成本(其他相关性支出)[5]。此外,王立彦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根据空间范围将环境成本分为内部和外部环境成本[6]。也有部分学者将环境成本分为4类。如郭道扬教授(1992)从“生态环境成本”这一角度出发,将环境成本分为4类:追加治理成本、环境治理费用和罚款(主要是重大责任事故导致)、环境恶化成本以及擅自投资罚款(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投资损失及浪费(指环境治理无效率下的情况)[7]。罗国民教授(1997)则认为,环境成本是指生态要素耗费价值和恢复性支出。具体分为4类:预防性支出、维护性支出、治理支出和人为破坏带来的损失[8]。还有部分学者将环境成本分为6类。如肖序、林万祥(2003)应用相关流转平衡原理将其分为6类:减少排放成本、绿色采购的成本、回收及再利用成本、管理成本、环保性社会活动支出以及损害成本[9]。另外环境成本6分法的还有张蓉等学者(2004),他们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对环境成本进行的分类探讨[10]。
三、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
关于环境成本计量模型与核算方面,目前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类:单一模型和复合模型。
(一)国外关于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
单一模型研究现状。Aline Chiabai和Romeo Danielis(1997)采用生命价值估算模型对部分交通工具(如小轿车等)产生的悬浮物对大气污染进行了研究[11]。此外,William Nordhaus还结合影子工程模型核算了的经济损失[12]。Heinz Welsch(2006)则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然后采用边际替代的方法,对大气污染成本进行量化[13]。也有学者对水污染成本进行了探讨。他们先将水污染成本划分为:维持成本和降级成本,第一部分为与各项环保活动相关的费用(包括投资费用、设备折旧等多种因素)以及估算(财务会计方法)出的单位产品各费用之和;第二部分主要以缴纳的排污费用为标准来核算。
复合模型研究现状。Rainer Friedrich等(2005)利用短期边际成本的定量化方法,对交通工具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噪声、水污染等)构建了复合计量模型[14]。Takanobu Kosugi(2009)结合三大模型:生命周期影响评估模型、最优经济增长模型(用于解决外部成本内部化问题)和综合评估模型,对发达国家微观环境成本进行了计量分析[15]。
(二)国内关于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
单一模型研究现状。赵丽霞(1998)对二氧化碳造成的环境成本进行了核算,构建了双因子(海洋和森林吸收)影子价格模型[16]。杨志峰等人(2000)在过-张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资源价值降低和景观生态美学损失,对呼市(1993)的水污染损失进行了计量与核算[17]。黄进勇等人(2003)利用“损失-浓度曲线”模型,对某湖泊的污染(如损害旅游功能、顺产养殖功能损失等)进行了计量核算[18]。张清宇等(2007)采用Visual Basic语言对火电行业产生的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成本进行了计量模型的构建[19]。
复合模型研究现状。徐玖平、蒋洪强(2003)构建了投入-产出模型。从投入和产出入手,计算得出与环境成本相关的平衡方程式,进而最终计算出环境总成本[3]。肖序等(2006)将计量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将生命周期的思想运用于作业成本法,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环境成本进行归集,对作业成本法进行了补充与改善[20]。张亚连(2008)运用价值链这一分析工具,对环境成本模型进行了构建。该方法的引进,有效降低了计量难度,通过构建三个子模型,来对各项环境成本分别进行核算,然后将其与企业核心价值链有关的环境成本相加即可[21]。
四、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
(一)国外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
Jan Kristof和Gwynne Rogers(2003)以某五百强公司为例,根据10年的数据和资料,采用作业成本法对其进行环境成本分析,并且将其科学合理的分配到产品中去[2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紧急问题工作组(EITF)给出了三种应予以资本化的成本(出售前预防支出、资产改良支出、环境预防支出),其余的环境成本应该费用化处理。这也是目前国际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处理方法。IASR则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环境成本资本化的标准进行了探讨。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则分别从环境和经济的角度提出了环境成本资本化的方法:ACOFB法(未来收益额外成本法)和IFB法(增加的未来利益法)。
(二)国内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
郭晓梅(2001)认为,传统的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主要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法,统一将其纳入制造费用,期末将制造费用(含环境成本)在所有的产品间进行分配,没有如实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此外提出,采用作业成本法是环境成本归集与分配的最佳方法,目前,作业成本法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23]。之后,肖序(2006)等学者提出,费用的归集与分摊应当以其发生的原因为依据,以作业层次为桥梁,对环境成本的动因进行分析,然后对环境成本进行分配和细化,从而更加清晰和明确环境成本的分摊对象[20]。宋子义(2011)则对环境成本分配的一般性步骤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确定环境作业,建立同质成本库,分析成本动因,计算分配率并分配到相关产品之上。
五、环境成本研究评述与展望
(一)环境成本概念研究评述
1.环境成本概念研究评述。对于环境成本进行定义是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基础。研究发现,虽然各学者对于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具有各自的学科特色,但是,环境成本的本质都是一致的,因此,在进行实际研究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研究对象与行业特点进行界定。另外,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研讨,可以对环境成本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概念界定的差异性。
笔者认为,环境成本应该是一个全成本的概念,应该根据产品生产前后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变化,来对环境成本进行界定,这样会比较全面。
2.环境成本分类研究评述。研究发现,目前国际上对于环境成本的分类方法众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然而,分类是相对的,选取的标准与视角不同,分类也就不尽相同。另外,环境成本属于新兴领域,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因此,在进行实际研究时,应该注意分类应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相匹配,否则,难以达到研究目的。
笔者认为,环境成本的分类应该适中,分类过于简单,则不能将环境成本进行很好的区分,过于笼统,不够精确。分类过于复杂,则太过细化,不但加大工作量,而且太过分散,容易割裂环境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3.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研究评述。计量与核算是环境成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关键在于计量模型的构建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理论性过强。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缺乏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与应用,因此,模型的有效性也就难以得到保证。第二,专业局限性。目前与国外相比,大部分国内学者仍然没有突破各自研究的专业领域,缺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应用。第三,建模方法与技术较为单一,通常只是围绕仅有的几种方法(投入产出法、生命周期法以及模糊评价法)进行建模,缺乏创新与独特的见解。第四,计量对象过于宏观。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环境污染因子的选取主要着眼于三个宏观层面: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社会发展,许多其他环境污染因子也应该予以考虑。
笔者认为,计量模型的构建相对已经比较完善,研究方式和方法应该有所改变,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结合,实现建模技术与方法的多样化,把握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
4.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研究评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对于归集与分摊的研究已经日臻成熟,研究方法与角度也比较全面,并且,大部分研究已经由理论向应用性研究转变。然而,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文献只是提供了环境成本归集与分摊的一般性思路,许多理论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尤其是应用性研究方面,西方国家的一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环境成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笔者认为,做应用性研究时,应该主要采用作业成本法,该方法简单易行,适用性强,并且能够较为准确的将环境成本分摊至各相关产品之上,避免了传统方法的盲目性,分摊对象与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还应注意与其他分摊方法的结合。
(二)环境成本研究展望
为了促进我国环境成本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环境成本体系,更好的指导我国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未来对该领域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研究重点。理论研究只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研究思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传统的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转变是未来环境成本研究发展的趋势,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已经开始转变,并且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其实用价值,而我国学者的研究理论性偏强,实践性研究较少,这也与我国研究起步较晚有关,随着理论研究的成熟与完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研究重点,加强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突出行业特色,如一些重污染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采取相应的技术及方法,构建特定的适合某一行业的环境成本核算模型及体系,这样既能提高环境成本理论的应用价值,又能通过与实践的结合,使相关理论得到检验,从而反过来可以更好地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
第二,突破专业局限性,鼓励创新。与国外大部分学者和机构的研究相比,我国学者创新能力和学科交融研究能力还有待提高,专业局限性太强,这也是当前我国比较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环境成本本身具有复杂性,涉及多个学科,许多问题,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或技术,是很难达到研究目的的,如,对于有些环境成本的数据获取及估算,需要依靠相应的专业技术(通讯技术、生物科技)等,才能够满足信息的收集要求。因此,需要加强学科交融。另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可以尝试着进行交叉研究,这样有利于发散思维,拓宽研究视野,对于模型的创新与建模手段的丰富多样也有很大帮助。
第三,把握研究的内在性与联系性。学者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整体上把握和看待问题,不应该仅仅进行某一方面的独立研究,这样容易割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研究结果与事实之间产生误差,进而降低了环境成本计量的准确性,因此,加强系统性把握和研究,如在进行环境成本的计量模型的构建或者环境成本账户体系进行设计时,应该更多的站在宏观的角度,根据环境成本所具有的自身特点,进行选择和构建,也有利于更好的认识环境成本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可以为环境成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第四,环境成本计量对象应该进一步细化。随着人类活动类型的日益复杂以及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新的环境因子以及种类也会随之出现,不同种类的环境因子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失(如经济损失和生态性损失)也出现显著差异,因此,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三大环境因子,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成本计量对象做进一步细化,提高模型的准确度,从而可以更加层次分明地将各类污染因子带来的环境成本计量出来。
参考文献
[1]郭道扬.绿色成本控制初探[J].财会月刊,1997.5:53-56.
[2]李连华,丁庭选.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J].经济经纬,2000.5:176-181.
[3]蒋洪强,徐玖平.环境成本核算研究的进展[J].生态环境,2004.3:429-433.
[4]Fava & Henn. The new economics of life cycle thinking [J].Electronics and the environment,1993.5:184-188.
[5]王跃堂,赵子夜.环境成本管理:事前规划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2.1:221-225.
[6]王立彦.环境成本核算与环境会计体系[J].经济科学,1998.6:143-148.
[7]郭道杨.二十一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会计控制、会计教育纵横论[J].华盛顿第七届国际会计教育会议论文,1992.
[8]罗国民.绿色营销[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9]林万祥,肖序.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与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2.6:89-96.
[10]张蓉.基于生命周期成本法的环境成本分析方法研究[J].软科学,2004.6:167-174.
[11]Romeo Danielis;Aline Chiabai.Estimating the cost of air pollution from road transport in Ital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1998.3:249-258.
[12]William Nordhans.Economic Growth and Climate:The Carbon Dioxide Problem[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341-350.
[13]Heinz Welsch.Environment and happiness:Valuation of air pollution using life satisfaction data[J].Journal of Ecological Economics,2006.7:238-246.
[14]Peter Bickel,Rainer Friedrich & Heike Link.Introducing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 into Transport Pricing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J].Valuation of Transport Externalities,2006.9:389-415.
[15]TakanobuKosugi.Internalization of the external cost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damage.in an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J].Energy Policy Journal,2009.3:216-224.
[16]赵丽霞.一个改进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子价格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5:172-176.
[17]胡廷兰,杨志峰等.一种水污染损失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5:76-81.
[18]黄进勇.水体污染经济损失估算模型及其应用.生物数学学报,2003.6:37-42.
[19]张清宇.火力发电环境成本计算模型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7.9:58-89.
[20]肖序.论生命周期的环境作业成本法[J].商业研究,2006.3:253-258.
[21]张亚连.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环境成本计量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8.7:261-270.
[22]Gwynne R,Jan K.Reducing operational and product costs through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J].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 gement,2003.9:66-71.
[23]郭晓梅.环境管理会计[D].厦门大学,2001.
[24]Vaughn D.Environment-economic accounting and indicators of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es[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1995.4:21-28.
[25]王京芳,陶建宏,张蓉.基于生命周期的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及实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46-50.
交通运输经济论文范文一:浅谈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
[摘 要]区域经济即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受制于地区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目前也只能按地区,分阶段的重点推进,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提升互为因果关系,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血脉,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动力,为此,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迫不容缓。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科学发展观;全局;资源配置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总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交通运输发展对于协调区域发展意义深远。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之间的联系
1.区域经济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了才有实力去发展交通运输业,经济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交通运输规模的扩大和方式的改革,交通运输业的科技创新受经济的影响很大,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产业的平稳发展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例如在近10多年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加速改善,铁路里程从1998年的6.64万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9.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从0.87万公里增加到7.41万公里,达到世界第二位。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能力显著上升,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成本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推动及保障功能日益显著。因而在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同时要注重其和经济整体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深入研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进步的关系和具体数量比例,遵循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客观规律。只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给交通运输带来更大的需求和市场基础,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好的资金支撑,两者是相互推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2.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便利的交通设施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区域经济圈,吸引大量投资。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产业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为追求低成本优势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大都集中在港口或铁路交通枢纽附近;而航空所具有的优势能满足产品特征为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的需要,从而形成了临空型的新型工业区,一般来说,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的区域其产业结构的层次比较高。区域经济系统的空间演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联系不断密切,逐步形成以交通干线或运输通道为发展轴的产业和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集聚带,它是运输通道与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其发展过程中人员、产业、技术等要素在空间上沿交通干线集聚和扩散,并且由于运输可达性和经济可达性的提高,改善了经济地理区位,促使企业间、产业间、各极点间实现要素在以交通运输干线为主体的线状基础设施束上进行空间运动。便利的交通方便人员、要素流动,降低运输费用形成新的有利区位和优良投资环境,产业和劳动力会受到新的交通干线的吸引向交通轴线积聚,由此既吸引了外资又开拓了市场。
二、从交通运输角度思考区域经济发展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式交通运输发展道路。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走以提升系统协调能力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首先,要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需要,特别是满足经济社会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其次,要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交通运输的总体要求,建立安全、高效、经济、协调、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第三,交通对资源的占用、对环境的破坏及交通伤亡等要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实现资源、环境、交通的和谐统一。
2.从区域发展全局出发,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结合各区域交通发展的实际,对交通设施、交通道路进行科学设定,在科学论证和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使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能相互促进,达到经济发展最优和交通设施布局最优的效果。具体就是要加快区域交通运输市场一体化进程,强化整体发展观念,实现区域内不同要素,不同运输方式的互补,努力形成区域发展的统一大市场;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制度规范一体化进程,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加强区域内各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健全区域发展的协调、磋商机制。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分析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不断提升交通的运输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要合理配置区域空间的交通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和建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合理配置交通资源,改善区域经济。道路建设项目能推动与之有关的各项生产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资金的投放必然会在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带动一系列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道路建成通车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客货在途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等由道路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因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并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波及作用。为此通过实地考察,交通运输部门可以充分的发挥主观条件,灵活地做出调整,制定科学的区域道路交通建设策略,确保资源分配的最优化。随着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区域经济发展必备因素向落后地区进行扩散,整合区域内原有资源,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三、结语
综合评估公路运输各种运输方式造成的土地占用、能源消耗、运输费用、环境影响、运输安全等成本效应,未来我国交通运输应选择优先发展铁路、促进铁路公路协调发展的战略模式,既要摆脱对公路运输过于依赖的发展束缚,也不能因强调铁路发展而削弱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总之,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需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建立政府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投入机制,以保障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洪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J].环渤海经济t望,2011,03:29-31.
[2] 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3] 寇学聪.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道路运输管理[J].汽车运输研究,2008(1).
交通运输经济论文范文二:试论如何强化交通运输经济管理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运输经济管理管理,不少专家已从国家立法、税费改革、管理体制理顺等宏观方面提出了有益的见解,对指导全国加强运输市场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强化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结合一些地区管理现状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 市场经济 经济管理
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为运政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本文为此具体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一些变化与改革。
一、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实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建立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运输市场,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并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这是当前及今后一项较为突出的任务,那么市场化改革是其最重要的一条出路。
(一)是教育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
随着市场体制的逐渐完善、市场机制作用的逐步发挥,必将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市场经济可以通过价格杠杆和公平自由竞争,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市场是进行道路运输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及交换双方经济关系的总和。而运输企业则是运输要素市场的一部分,要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必须要有健全的运输市场做后盾,只要有了健康的运输市场机制,才有可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促进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推动整个运输行业的发展。
(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必然产物,只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无论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必然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而交通运输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因此,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现代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二、市场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运输收入的稽查
随着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采取内部审核、会计核算、实地稽查的方法,对运输进款的资金运动及运输收入实现的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对发挥稽查的职能作用提出更高要求。收入稽查工作重在防范和纠正运输收入核算中发生的差错,查处运输收入领域违法犯纪和贪污舞弊行为,维护运输收入的正确与完整。新颁布的《运输进款及运输收入管理规定》新增了各级收入管理部门有权对客运售票系统、行包制票系统、货运制票系统生成的原始信息进行稽核、检查,并对客票信息、行包信息、货票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性、准确性进行检查与监督的条款。新形势的工作要求我们的收入稽查人员既要帮促基层收入部门提高运输进款的核收业务,防止多少收款或漏收款,减少收费上的差错,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工作作风与职业道德,强化稽查力度,准确分辨违纪行为的隐蔽化、多样化,严肃运输收入纪律,尽可能挽回国家运输收入经济损失。
(二)积极应用现代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也逐步向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发展,许多新的现代经济管理方法都会相继问世。企业要尽快的掌握市场动态、对经济信息进行快速模拟分析,就必须重视广泛不断运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采用现代化市场的一些数字模式和理论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多年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它是建立在责、权、利相结合基础上的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通过其监督、激励及分配功能,解决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管理者只有广泛采用现代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不但懂得如何科学地编制全面预算,而且善于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使企业真正成长为现代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企业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着力解决的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直接涉及到企业的中心目标―利润,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第二,要与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控制为核心。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才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合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路车综合管理
因为交通运输市场的主要场所是路。交通运输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没有路便没有交通运输劳务商品的交易,也就没有道路运输市场。因此,离开路来进行运输管理,路子会越来越窄:而路车综合管理,才能保证运输市场管理的生命力。可以设想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将养路费稽征机构与运输管理机构台并,设置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实行分级管理。
(五)实行合同运输
交通运输实行经济管理,依法尤为重要。实行合同运输能增强运输业户的责任心,保证货主单位物资及时安全运输,有利于加强运输市场管理,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是深受车主、货主及管理部门欢迎的管理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合同法》,在运输业户、货主中推行合同运输,就是依法管理运输市场的有效途径。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运输市场将不断探入发展,运管部门当致力于探索研究,同时运输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是各级收入部门都要积极面对并探索。我们既要培育、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又要采用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
参考文献:
[1] 张辉.适应市场经济-提高运输收入管理水平[ J].铁道财会, 200(6): 56-57.
一个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其所有者财富的最大化,但是基于会计利润的传统绩效评价指标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评价指标亟待产生。此时,EVA应运而生。EVA源于“剩余收益”,不仅计入了债务资本计算成本,同时还计入了权益资本计算成本,体现了真正的利润。利用这种方式,EVA顺应了股东财务最大化目标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SternStewart&Co.的Joel Stern和Bennett Stewart推出了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过30年的发展,EVA已备受推崇。《财富》(1993)称EVA为“创造财富的钥匙”。美国著名的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Four M’s”的概念很好地阐释了EVA体系,即评价指标(Measurement)、管理体系(Management)、激励制度(Motivation)以及理念体系(Mindset)。EVA制度的实施,使决策权得以有效下放和分散,促进了各支部门的交流合作,为决策部门和营运部门提供了联系渠道,使股东、管理层和员工之间有效地形成了价值创造的机制,而这正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二、EVA体系在中国的发展
2001年,EVA体系被正式引入中国,思腾思特公司(StemStewart&Co.)在中国上海设立了分公司。从此EVA开始走入企业实践,重点在世界知名大企业之间进行应用推广。许多接受了EVA理念的公司将企业的具体实践与EVA基本原理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理论内容。在一些率先实践的公司取得成绩后,EVA理论在中国企业中逐渐推行,一些上市公司,如青岛啤酒、东风汽车、TCL集团、许继集团、华为技术、中国移动等也相继宣布引入EVA理论对公司进行业绩管理。而早在2000年,思腾思特公司(StemStewart&Co.)开始为中国的上市公司进行培训,为帮助投资者发现有价值的公司起到了指导作用。一些投资公司开始使用EVA工具发现有价值的公司,对中国股市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在EVA体系被企业所普遍接受的同时,国务院国资委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央企全面实行经济增加值(EVA)考核。国务院国资委的推进计划:在第一考核任期(2004~2006年),先期调研总结,提出具体方案,并选择试点企业在2006年度直接实施;在第二考核任期(2007~2009年),鼓励中央企业引入EVA考核理念。选择潜在目标企业模拟运行,在2007年度正式实施;培训、推广理念,并建立股东价值导向,在第三个任期(2010~2012年),全面引入EVA考核。
三、天津港与绩效评价
(一)天津港简介
天津港,也称天津新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市海河入海口,处于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现有水陆域面积336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1平方公里,拥有各类泊位总数15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2个“十二五”期间,天津港将重点发展港口装卸业、国际物流业、港口地产业和港口综合服务业,推进以四大产业为核心的适度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二)天津港2011到2014年历史EVA值的计算
从EVA的概念可知,当EVA的值大于零时,表示股东财富值增加,公司利润大于成本费用,反之亦然。EVA的计算方式有多种,本文介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根据定义,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EVA=RC-CC。
其中:RC――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CC――公司的资本成本
CC=WACC*TC
其中: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TC――全部投入资本(包含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
因此,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又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EVA=NOPAT-WACC*TC。
美国斯腾斯特公司经过研究提出,当前在计算EVA值时有160多种会计事项需要进行调整,但是对这些项目的调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是得不偿失的。据验证得出,只有尽量把调整事项控制在15项之内,才是计算最优经济增加值的办法。本文不一一详述这些调整事项,案例中只提出几个简单的会计调整。
第一,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的计算(如表1)。税后净营业利润=少数股东损益+税后净利润+本年商誉摊销额+研发费用+利息费用+准备金余额的增加+递延税贷方增加额-研发费用在本年度的摊销。
第二,资本总额计算(如表2)。资本总额=递延税贷方余额+少数股东权益+普通股股东权益+准备金+研发的资本化金额+累积商誉摊销额+短期借款+一年期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在建工程。
第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计算。一是天津港基本结构(如表3)。二是权益资本的计算(如表4)。本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其确定过程事实上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如下:KS=Rf+β(Rm-Rf)。其中,Ks――权益资本成本;β――风险系数;R――无风险资产收益率;Rm-Rf――市场风险溢价;Rm――市场收益率。三是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如表5)。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主要是银行的借贷资本,因而可以用贷款利率来确定。四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如表6)。
第四,天津港2011到2014年EVA值(如表7)。
(三)EVA评价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第一,优势。一是引入了资源稀缺和资本成本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企业经营者总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而EVA的引入特别是“权益资本是要有成本的”概念使得经营效率不佳的企业能“知难而退”,也使得出资人能主动优化配置内部资源;一些企业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提出主动减少资本占用,一定程度解决了自由现金流的问题。二是抑制“委托”产生的短期行为,引导长期价值创造。委托理论认为,经营者总是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策,追求短期绩效,而有时候一些短期利益是和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背道而驰的。而EVA考核的引入通过一定的调整(费用的资本化调整、在建工程的调整)来鼓励可能牺牲短期业绩而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行为,使得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价值取向趋于一致,这对于一些处于转型期的传统企业尤为重要。
第二,不足。一是EVA过度依赖于企业的财务数据。一方面,EVA指标的计算主要依靠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如果关键的财务信息与实际有出入,那么计算所得的经济增加值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另一方面,与传统的财务指标相似,EVA指标的计算依靠货币计量,仍然是一种单一的财务指标,疏忽于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其他非财务指标,如顾客满意度、人资源、市场的占有份额以及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等等,这样使企业绩效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有一定的短期性。EVA指标的计算主要关注的是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从一个角度来看,是一个可靠的短期财务指标,但是不能体现对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从长远看来,EVA指标的分析所得出的结果会与长期市场洗礼后的结果有偏差。
四、结论
运用新EVA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项数据后发现,我国港口企业的资本成本偏高,但是这种情况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我国港口企业拥有金额巨大的资产设备,同时目前企业还在成长期,投资较大。学习与成长指标以及内部业务流程指标方面,天津港口企业要向其他港口企业学习。另外,天津港口企业的绩效评估水平可通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企业营运效率,加强企业债务管理等多种方式提高。同时,作为高能源消耗产业的天津港口,发展绿色港口现已成为港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随着天津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天津港口企业的经营绩效愈发地受到投资者及管理者的重视。因此,怎样建立一套符合投资者和管理者需求的绩效考核体系仍会是港口财务管理不断探索的一项课题。
(作者单位为天津商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璐.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4-11.
[2] 苏晓磊.港口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俞跃.基于价值链理论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D]. 2007.
[4] 王静春.经济技术协作信息[Z]. 2005.
[5] 周涛. XX卷烟厂绩效考核方案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 安靖.浅议港口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J].财经界,2009(8):22-23.
[7] 刘峰. EVA-BSC绩效评价模型基础研究[J].时代金融(下旬刊),总第532期,2013(10):192.
[8] 魏巍. EVA绩效评价案例研究――以青岛啤酒为例[J].财会通讯・综合, 2014(6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