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1 17:3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室内艺术设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果说,陶器是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和生活环境中,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自然认识的提高,不约而同的发明了陶器的话。那么,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事实亦是举世公认的。可以说陶瓷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联系,中国人对陶瓷有着特殊的情感。今天,陶瓷艺术与人、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陶瓷艺术审美情结
在公元前15世纪的商周时期,中国人发明了瓷器。竟管当时发明的瓷器还处于原始状态,但毕竟是人类一次重大的发明。它的发明和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一个以瓷器命名的国家---中国和它的人民从此就和陶瓷结下不解之源。从生活日用品、建筑材料到艺术品,陶瓷就与中国人“朝夕相处”。直到今天,陶瓷产品仍在国人生活中环境中无处不有。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对中国陶瓷品种花色举出一二;每个中国人的家庭中都有陶瓷产品的使用和陈设。特别是作为陈设的艺术品中陶瓷占有绝对的地位。人们对陶瓷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审美传统的习惯。现在,室内设计与装饰中陶瓷自然是人们首选产品之一。
信息时代人们的情感需求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当高科技的发展使科技成为社会的主导因素,人的情感等因素往往被忽略了。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说:“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所以,在高科技发展的同时,必须用情感的力量去取得平衡,即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陶瓷这种天然的材料属性和原始的、手工的带有情感因素的产品,即是这种情感需求的物化之一。此时陶(瓷)土的质感、手工的痕迹、自然的装饰变化变成了情感的物化符号。
陶瓷艺术在室内设计中应用趋势
陶瓷艺术的独特审美价值
与中国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陶瓷也是中国人喜爱的艺术之一。陶瓷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陶瓷艺术独特的语言形态,丰富的表现力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从古到今陶瓷艺术一直是人们玩赏收藏的对象。从历代文人的诗歌咏赋中就能体会出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唐代顾况的“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是对越窑青瓷的赞美;宋代李清照的“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是对景德镇青白瓷的赞美;坡的“定州花瓷琢红玉”和范仲淹的“紫玉瓯心雪涛起”诗文赞美的是定窑、建窑的酱色釉瓷和黑釉瓷。可以看出陶瓷在中国人心目中一直是审美的对象。
陶瓷材料与室内环境的和谐性
陶瓷是采用天然矿物质原料加工而成的。从属性上看,它与石灰、水泥、玻璃等相同,都是属于硅酸盐系统也都是建筑材料。它与钢铁又有制造工艺的相同点,都要经火的烧制与冶炼。“陶冶”一词就形象的说明二者的关系。另外,陶瓷与木材也有来自天然的相似性,并且陶瓷与木材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配合使用最多的材料,是一对绝好的搭档。因此,陶瓷在室内与其它材料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二、陶瓷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趋势
陶瓷艺术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艺术陶瓷与字画、古玩、绿色植物等作用一样,一方面,它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形式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它以实用的形式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起到室内装饰和点缀环境的作用。2,作为建筑装饰材料的瓷砖和卫浴用品,这是室内设计与应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瓷砖、卫浴几乎是每个家庭中的厨房、卫生间等空间里都要使用的产品。而且现在楼盘户型已朝大厨房、开放式厨房和多套卫生间方向发展。瓷砖、卫浴产品发展的空间是很大的。同时也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因此,陶瓷产品的艺术设计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生活者选择的不是产品本身,而选择的是设计。
当然,陶瓷产品的设计不仅仅是在造型、款式、花色、工艺等方面,更要在整体空间的组合搭配和营造室内空间的主题、情调、氛围等方面进行策划与设计。可以说,谁为顾客想的最多,服务的最周全,谁就是赢家。
陶瓷艺术在室内设计中应用趋势
下面结合室内(家居)设计趋势和流行风格,概括归纳瓷砖卫浴设计方向及在室内设计的应用趋势。
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艺术化
当下,产品与艺术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无论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如汽车、家电、服装、家具、灯具等都呈现一种艺术化的设计趋势。瓷砖卫浴设计也不例外。德国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艾斯格林说:“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我的目标一直是将主流产品作为艺术来设计。”把产品当作艺术来设计是20世纪末以来的设计的主流趋势,也是未来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后现代主义设计,实际上是现代设计发生的转向,它转向艺术,转向感觉和个性化。产品的艺术化是设计发展的最终方向。
建筑卫生陶瓷在实现物质功能外,应在审美功能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目前产品“质同化”时期,产品的突破点、利润提升的切入点只有放在艺术化设计上。且人们在选择产品(商品)过程中,对产品的外观、款式、花色已作为重要的选择依据。瓷砖卫浴产品设计除遵循自身产品设计规律外,应参考借鉴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设计手法、装饰手法;参考借鉴现代国外陶艺创作表现手段;参考借鉴其他艺术的造型设计和创意思路。走出一条艺术化设计之路。
从目前各种主题的精装房出售和家居各种流行风格的设计趋势看,瓷砖卫浴产品设计要与室内设计潮流和趋势相吻合。要从整体风格着眼,从具体产品入手。其实,室内设计风格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依*室内空间中具体材料和产品艺术化、风格化作为基础。换句话说,只有具有表现某一风格的设计素材、设计元素,才有创造出室内空间某一风格的可能。
陶瓷与室内其他装饰设计的整体化
室内空间是由诸多材料组成的,室内设计也同样需要诸多设计元素,陶瓷产品是诸多材料或元素之一。在一个整体空间里,各种材料和元素相互之间要有联系,要在整体风格上统一。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其实就是各种材料各种元素所形成的统一风格。室内设计师的作用就是策划、设计这一空间的主题和风格,并找到体现这一主题和风格的元素,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组合搭配实现设计意图和效果。因此,陶瓷产品设计不是孤立的,更不是闭门造车。要在设计前考虑与其他相关材料的协调性和风格的统一。如新古典主义设计风格的空间中,陶瓷产品上的设计元素要与仿古壁纸,传统图案的窗帘、布艺,古典家具、灯具,老式花色地毯等相关产品的设计元素有联系风格要统一。即形成陶瓷与室内其他装饰设计的整体化。
建筑陶瓷与卫生陶瓷设计的一体化
目前,瓷砖与卫浴产品分别在不同的企业生产,即使一个企业集团拥有这两类产品的生产,也是分开生产,各设计各的。致使企业设计开发的品种繁多、市场花色繁多,产品之间孤立缺乏联系。在卫生间这个空间中瓷砖和卫浴好像孪生连体姊妹,形影不离。且它们占据卫生间除天花以外的所有空间。因此,两者在设计上的联系和风格上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产环节中,企业之间应建立动态的设计联盟;在终端的营销环节中,企业之间应建立动态的战略联盟。这是21世纪所倡导的“敏捷制造”理论具体的体现。因为,当今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任何一家企业已无能力完全垄断市场,并且许多情况下一家企业难以具备满足市场机遇的条件。通过动态联盟,几家企业利用各自的特长,共同利用市场机遇,合理利用资源,快速响应产品的客户化需求,达到共同盈利的联盟策略。
在动态联盟策略下,企业之间以项目结成动态的设计联盟,就此项目进行整体设计形成整体的统一的设计风格,并分别在各自企业落实在产品上;终端市场结成营销联盟,实行整体风格的“捆绑销售”(套餐式销售)。这样,企业通过动态联盟实现市场的占有率,达到双赢。
积木式拼图式的组合化设计
20世纪是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也是机械化、批量化为特点的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时代。21世纪人们进入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个性化为特征的时代,同时形成了一个以小批量生产加工和个性化设计生产为特征的消费时代。可以说21世纪也是一个高情感需求的时代。因此,个性化设计与消费,小批量加工生产的方式即将到来。人们情感的需求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和小批量甚至单件产品的提供得到满足。
现今,城市里的人们都住着相同样式、相同面积的商品房,如高层塔楼和小高层板楼的商品房户型一样,结构一样,很难设计出个性化的空间。采用“敏捷制造”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可按市场需求的任意批量、而且灵活快速地制造产品。“多品种变批量”的精益生产,是21世纪产品设计与生产的一种新型制造方式。陶瓷产品就可以利用机械化标准化所形成的经济优势,为大量生产的各种部件加上巧妙的,多样的组合来变换设计,就可以实现个性产品的生产和对应生活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瓷砖,有效采用不同的尺寸、色泽、图案、肌理、质感的砖,设计出多种组合方式的变化,如同积木、拼图一样构成可以适应各种生活形态、环境空间的多样化产品。这种有充分的弹性发展空间和组合结构的设计概念,是未来建卫陶瓷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室内设计应用的发展方向。
陶瓷的艺术化与科技化的统一与整合
艺术与科学技术犹如一张纸的两面。千万年来,艺术与技术总是携手共进的,技术是艺术存在的真正基础,艺术也是在技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文明史和艺术史上的许多伟大艺术典范,又是当时最新技术、伟大技术的产物。中国的瓷器既是杰出的艺术品,同时又是当时科学技术的结晶和代表。
关键词: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90-03
一、引言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包罗万象,涵盖了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数字艺术、服装设计等很多方向,本文将以其中室内设计方向探讨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改革方面的问题。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三年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应用在校期间所学技能,以“规范化”的方法与系统的设计程序独立进行的设计过程。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系统地应用所学的专业技能,来分析和解决有关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所学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均能够进一步得以提高,能较为全面的展示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鉴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毕业设计工作模式创新。毕业设计工作模式对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毕业设计答辩形式、毕业设计管理形式等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二、常规的毕业设计方案的分类
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由于毕业生的指导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同时还担任着常规教学以及管理工作,因此,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敷衍了事”等。因此很多高校在毕业设计环节参考一些本科院校,采用论文形式举行,也有一些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学校采用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甚至有些学校在学生毕业设计时,以学生创作作品为毕业设计内容,同时,也有以论文加图纸的形式同时进行,可谓是毕业设计形式多样,但最终效果如何呢?
三、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一)对毕业设计的认识缺乏深度,往往等同于普通作业
首先,随着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扩大,入学门槛相对较低,高职高专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下降趋势。一些考生为了跻身高考,考前进行专业急训,大多设计专业学生都是速成高考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并没有达到专业标准;其次,就业问题也进一步导致学生敷衍毕业设计,造成毕业设计综合指标与行业需求相差甚远。通常高职高专的学制为3年,其中在校为2.5年,然而由于学生就业压力大,在到第5学期时几乎都在外出找工作,有的提前毕业急于上岗,这不仅使得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很多毕业生把毕业设计当作了一个形式,只要求过关而已。
(二)毕业论文原创性不强,文章质量较低
很多学校都沿用了本科院校对毕业论文形式的应用,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以及网络期刊的丰富资源,以论文为毕业设计内容的,执行难度很大,主要体现在论文的含金量、论文的原创性、论点的创新性方面。高职高专学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社会输送一批技能应用型人才,在理论功底上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论文的水平以及论文的质量就相对较低。此外,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实习,用于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导致为了赶论文,从网上下载拼凑的现象较多。由于很多高校在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分配的时候,一般是一个老师带很多学生,这就没法全面地检测论文的原创性,并且一般高职高专的学生论文最终是不上知网检索数据库的.
(三)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单一,创新性不强
随着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压力的不断增大,行业需求与大学生专业素质日益形成较大矛盾,使得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毕业设计工作形同虚设。传统就业模式导致了毕业设计内容重复,“不断炒冷饭”,脱离生产实践,没有进一步把握学生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显得稚弱。毕业设计个性、主题性、时代性和真实性严重缺乏,大大地降低了毕业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正常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运作。由此,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将成为高职高专设计专业首要任务。
四、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一)毕业设计选题现状与改革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从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着手。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必须在选题源头上控制好毕业设计的要求。因此,毕业设计时,必须明确毕业设计要求和目标,旨在通过毕业设计系统的检测和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全面分析、方案设计、以及项目运作能力。有些学校让学生到实习或者顶岗实习的单位去,以参与的项目为毕业设计题,到毕业答辩时,就以自己的案例进行答辩,往往这样的形式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没有在本行实习的学生,无法找到自己的项目,最终就草草的找一套图纸应付;其二,会有一部分学生为了“面子”,直接套用或者套作设计师的全套图纸,继而进行答辩,严重偏离了毕业设计的最终意义。因此我们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应该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提高毕业设计项目的真实性、实践性,对毕业设计选题做以下改革。
1.建立由专业教师收集的项目库。这些项目库可以是专业教师平时实践项目或者以专业社团的形式收集的地方性真实案例,这样的案例建成项目库,提供给学生作为项目选题,让学生利用实习期间的实践技能对校方指定项目进行设计,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实践技能,一方面提高了毕业设计项目的真实性。
2.建立工学结合及校企合作项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逐步普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建设逐步完善,那么我们该怎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呢,除了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课、讲座以及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外,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企业资源,利用企业的实践项目,带进校园,这些项目经过筛选,根据难度情况,可以收集起来并不断更新,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库,对于长线设计项目,一方面可以作为锻炼学生的平台和手段,也可以作为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运行的实战演练。
3.网络及实际赛事项目。相关设计行业尤其是室内设计方面的互联网站比较多,每年大大小小、不同规格的室内设计大赛比较多,大赛的主办方都是想通过比赛项目,来刺激和提高设计师、学生对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或者学习积极性,比赛一般都有一定的主题或者参赛项目,并且都是要有系列全方位的图纸作为依据,因此,在毕业设计阶段,如果有较好的设计比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也是一件比较好的选择,通过比赛,结合专业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学生大显身手,较好的融入到比赛气氛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同时,优秀作品将会是对学校和学生个人的鞭策与检验。
(二)对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项目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行业,因此,从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来看,由传统的毕业论文和自选项目设计图纸,改为项目驱动式工程实例综合命题设计,将原来毕业论文中应论述的问题增加到工程项目中的设计说明部分。学生不可以盲目设计或者只是单纯的套作,必须对自己的设计方方面面能够较为熟悉的掌握,包括对设计的理解,设计风格的应用以及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把握。这些除了图纸表达,学生必须能熟练的阐释,因此,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除了完成系列成套图纸外,还必须能对一些设计细节进行文字性的表述,通过对整体设计方案的细节描述,一方面在表达设计思路的同时,也在检测学生对设计方案的了解以及相关设计理论的应用,达到实践设计与理论的高度统一。
(三)全方位、科学的进行毕业设计指导
每年一度的毕业设计安排工作都是在学生快要进行顶岗实习的时候进行布置,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担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多数担任毕业设计指导的老师一般同时在上课,加之很多高校,专业教师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不太协调,往往一个专业教师要指导多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因此会出现诸多不周现象。比如,一个专业教师很难全面地跟踪每一个学生,或者很难对每个学生都指导得非常全面,这中困难一般情况下都很难克服。因此,毕业设计指导环节往往会失去重要性地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以下三个过程来弥补。
首先,毕业设计选题指导。因材施教是我们高职高专办学的一个基本思路,依据学生的专业素质来提供对口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素质的差异进行选题,很多高校采用学生选指导老师,或者指导老师选学生,也有的学校直接按照班级学号排序。
其次,毕业设计的过程指导。学生在做好选题后,往往就到公司进行专业实习了,但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实习的岗位或者所从事的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不一致,那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很难得到专业实践方面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尤为重要。
再次,答辩前期的指导。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要着手准备答辩工作,通常是准备答辩PPT和展板。对于专业教师,这个过程,一定要指导学生找出自身设计中的亮点以及创新之处,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含金量,指导学生善于挖掘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结果,这些是学生毕业设计环节最大的受益。
五、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工作能有效、顺利的进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必须研究并落实更为有效、规范的管理模式。
(一)对毕业设计“监控”、“跟踪”的模式管理
明确系部以及专业教研室和专业教师的职责,确保毕业设计中每一个环节的最高品质。专业负责部门应积极开展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及时开展毕业设计进度检查,分成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三部分时间段。前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教师毕业设计实践条件以及毕业设计选题,确保每个同学的毕业设计能有一个较好的开始;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完成的进度、教师的指导情况;后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效果,检查毕业设计完成质量,对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二)制定并完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以毕业设计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工作质量、物质保障质量、设计成果质量、毕业答辩质量及组织管理质量等方面为内容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比性,应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并能真正保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改革传统答辩方法、实施展览与答辩以及校企联动答辩
考核是教学过程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知识的系统复习过程,由于该课程的名词术语、抽象概念多,工程性强(涉及许多工程实际问题,且需要查取数据表),若采用传统的问答式答辩方法,学生在答辩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死记硬背理论点上,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挥自己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因此,在毕业答辩时,应该改革传统的问答式答辩,采用项目解说的形式进行答辩,同时让学生制作展板,将自己的设计展板在校内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另一方面,邀请企业负责人参与毕业答辩,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在答辩现场能物色到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可以发出聘请需求,这对学生就业以及促进学生端正毕业设计态度有较好的帮助。
六、结语
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离开学校的最后一次“献礼”,毕业设计的质量对在校生的教育以及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来说,都非常重要。一个学校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能极大地影响在校生的学分建设,同时也是对用人单位、对社会的负责,确保能为社会提供一批优秀的毕业生。通过对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措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无论对学生个人、对学校、对社会来说,均有较为重要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2]张晶.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J].时代教育,2009,(1).
[3]刘宝.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44-49.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室内环境设计;表达方式
Abstract: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s, the impact of a variety of digital technology means the coexistence of Being Digital computer as the core to the various fields of art and design. Digital technology for art and design has brought new ways of expression, that the knowledge of digit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of inform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designed for indoor environment brings new creative methods and language, and will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art and design.Key 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design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expression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一、 数字化技术为艺术设计带来新的表达方式
1.1 知识的数字化
知识的数字化即信息载体的数字化,包括声音、文字、图像的数字化。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对知识的汲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千里之外的远程视屏、电子杂志的在线阅读和下载、图像的传输与共享等。知识的数字化也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语言和美学形态。
1.2 信息的数字化
信息的数字化,即通信方式的数字化。以前信息的传递大多数使用模拟信号,但模拟信号失真、易受干扰,不能最高精度的还原到原信息且难以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计算机处理的是数字信号将信息用二进制数码表示,其简单又可千变万化,也方便信息压缩传输和储存,多存储于光盘和磁盘。如将图书、报纸、期刊、杂志、文献、论文等内容通过数字化加工以后以电子文档资料格式存储和管理,并支持浏览、下载、打印、修改、分类查找、全文检索等。
二、 以室内环境设计为例浅谈数字化表达方式
2.1 传统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在艺术设计这样一个边缘学科大背景下活跃的一个小小分支,以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室内空间设计。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又满足相应的审美要求,同时也折射出建筑风格、风俗特征、人文需求等。传统艺术设计下的室内环境设计表现手法与形式相对单一,约定俗成地进过绘制草图、前期资料和手稿的整合、设计方案的确立、具体施工,以及对设计结果的审查与验收。然而这种传统的设计流程与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设计师头脑中及时涌现的想法不能快速地经过技术和审美的检验;在创作过程中若发现图纸存在很严重的问题甚至一个必要环节的缺失时,就要打道回府从原始的草图阶段做起,既浪费了设计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拖延了工期。传统室内设计注重使用功能和形式美的需求,在材料的运用上以天然材料为主,更多地汲取大自然本身的元素,在装饰手法上更趋向于传统并极具地方特色。
2. 现代室内设计中数字化表达方式的运用
数字化带来的是机械动能到数字动能的转变,从传统的操作技术上升到遥感技术,是人力、物力和视觉的解放。数字化技术打破传统的空间格局,通过自由的位移与重组、灯光效果的运用与变换,实现不同环境下的空间感受。数字化表现是运用数字化的工具与手段,将室内设计方案通过静态的(AUTOCAD)图像、 动态的(3DMAX)影像或者是虚拟现实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准确地传递方案的体量感、空间感、色彩感、材质感、光感等。使受众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并准确判断将来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会带来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及时对设计师有较明确的反馈。
数字化技术表现也同样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就室内设计师而言,已经从传统的设计手法中解放出来,运用 AUTOCAD、3DMAX、V-Ray、 Photoshop等各类相关的软件模拟真实材料的质感和不同时间段光线的表达效果。传统设计手法由于受到工具、材料和技法的限制,通常没有办法表现出预想的效果也不能及时准确地展现出来,数字化设计手法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塑性,不仅能快速展现设计效果还能及时查缺补漏返回到任意一个设计环节进行修改,设计的灵活与自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设计师的灵感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
3. 室内设计中数字化表达方式的发展趋势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数字的可能性体现在科技与技术的关系、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数字化室内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师在现有材料基础上的思维活动,更多地体现出设计师大胆的创新与丰富的想象。数字化时代是以人为主题的时代,是对人的身心最大限度地解放的时代。4D影像、LED灯、远程遥控、仿真机器人等是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切实感受,目前已发展到以人的感应对外界传输信号以达到自动调节的目的。例如当一个人打开房门感觉有些热,他的这种热的感觉会立马传输出去接收系统快速接收并及时调节降低温度,人不需要做任何操作就得到想要的感受。数字化技术带给人们的是极轻松、舒适的生活环境,它使室内空间具有可变性、可控性、可动性,其在未来室内环境设计中必将成为主导力量且具有太多的引导性与不可知性。数字化技术正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正因为各方面发展的不成熟给人们带来更为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未来有更多的可能和不确定性,我们期待数字化时代带来更优美的视觉享受、更轻松舒适的生活方式、更彻底的物力解放。
三、 数字化表达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艺术设计面临种种的挑战,无论是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社会经济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因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在悄悄地改变着。数字化信息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时代、注重生活方式与幸福指数的时代,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换。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是为了加快设计中数据化的过程,现已被广泛运用到艺术设计等专业领域,在现代设计领域中,包括CAD在内的数十种设计软件已成为普遍应用的设计辅助系统。无论是包装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计算机都是教师和学生离不开的设计表达工具,从前期制作到最终效果的表达,计算机都伴随左右,贯穿始终。
四、 总结
数字化技术影响着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新创作方法与新设计语言的出现,为当今艺术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面对数字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未来的艺术设计中,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牢牢把握艺术创新,在熟练掌握传统设计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用数字化技术为艺术插上创新的翅膀,才能创作出符合社会发展与需求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傅骞,数字化:艺术教育创新的助推器[J],.光明日报,2004,9.
[2] 廖祥忠,数字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287-352).
【论文摘 要】本文从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及其基础课程的本质特点入手,分析了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课堂改革措施,如在专业基础课上实施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种学科知识汇集的一个综合性学科。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几乎涵盖了当代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其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可以简单地分为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从发展来看室内设计相对成熟,所以我国各高校开设环境艺术设计时,通常都偏向室内设计教学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自从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艺设计专业以来,这个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在全国各高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其教学模式大多是模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呈倍数增长,毕业的学生也就相应增多了,而就业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二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环艺设计的专业基础课通常设置在大一、大二阶段,部分学校在学生进校后将一年级的课程都设置为素描、色彩,用以加强学生的基础专业能力。这是加强本身专业素质不高的学生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教学,缺少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研讨,忽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注意设计与实践相结合,启发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而单纯地强调完成作业,忽视在完成作业时学生对设计的理解,尤其不能自主地进行设计创作。大部分学生都抱着应付作业的消极态度,而不去对设计本身做太多的研究。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1.合理安排基础课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不能沿袭传统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要增强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筑形体、比例、空间、结构关系的深刻理解。应设立一些相应的关于环境、建筑、空间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使环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和绘画专业拉开距离。
2.优化教学环节,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的教学,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鼓励学生将在外实习的课题项目带到学校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在设计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课堂上老师在完成教学的过程后,要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完成课堂学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增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系统性
环艺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单个课程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注重课程的融合和交叉,强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像在环艺专业基础课程中,设计素描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写生手段培养学生观察、塑造形体的能力。要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的特色来寻找适当的训练方式。可以结合环艺专业的特点多做些配色训练,注意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性和支撑性。根据环艺设计专业的方向决定基础课的内容,与环艺专业设计课程衔接起来,为后续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利于提高学生设计的实践能力。
4.建立课堂教学新形式
针对环艺专业课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基础课和专业课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要以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对设计方法的掌握为引领,构建环艺设计基础课程新体系。为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的,需要重新结构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1)教学方略上突出大的课程方向,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弱化单一性: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合二为一,成为设计基础。主要解决二维空间的问题;强调素描与色彩的共性和统一性,分而不离,区别在于表现因素上的多少。目的主要在于解决画面的结构问题,注意表现的丰富性和学生的特点。
(2)各课程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进一步明确:①增强课题意识。将课题始终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增强师生双方面在课程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②设计基础。将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内容上的延承与变化,避免片面的解决问题没进一步加强点、线、面在语言形式方面的表现力度,突出画面的结构意味;③设计素描。基础中的基础,在设计基础为能迅速进入这种状态提供了先决的形式,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到画面的经营之中,点线面、黑白灰、节奏、韵律成为画面主导的形式因素,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素描的本质含义,避免为形式而形式;④设计色彩。注重色彩因素在画面结构中的意义,要让学生保持设计素描的中心方略,同时将色彩因素贯穿进来,通过在对色彩在色相、明度、饱和度以及色调等方面的训练与运用,解决好色彩在画面结构组织中的构成意义。把所学全面而恰当地运用到课程中;设计色彩还可以通过风景写生的练习,进一步解决好色彩在画面结构组织中的构成意义,注重色彩归纳和主观调整,一切从画面结构出发。
课程顺序的调整和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变化,这是在理论推究基础上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学习面貌和学习效果。
四 结束语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是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两个部分构成,专业基础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顺利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设计课过渡。并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生产实践,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课程群的建构体系
核心课程群建设有利于协调、融汇和整合不同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内容的渗透、融合与衔接;通过核心课程群教学资源网,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大实践力度,并通过连贯性、系统性的教学与实践,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以适应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2]。在课程群建设中更好地体现“多元创新”特色,就能够为日益多元化、多层次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以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为例。艺术设计专业下设3个专业方向,即环艺设计专业方向、平面设计专业方向和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除去公共基础课程之外,设置有3个核心课程群,即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理论课程群以及专业设计课程群,每个课程群下设若干门课程。1.环艺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群(1)居住室内空间课程群:空间创意思维、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居住空间设计;(2)公共室内空间课程群: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宾馆及餐饮空间设计、娱乐空间设计;(3)园林景观设计课程群:公共设施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4)建筑及规划课程群:建筑初步、小型建筑设计、小区规划设计、广场设计(见图1)。2.平面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群(1)包装设计课程群:包装结构、容器设计、POP设计、印务与设计、包装设计、品牌系统化设计;(2)版式设计课程群:版式设计、商业插图设计、书籍装帧设计;(3)广告设计课程群:招贴设计、广告策划设计、CIS设计、展示设计;(4)媒体设计课程群:信息设计、视觉媒体设计、网页设计3.公共艺术方向的专业课程群(1)绘画课程群:装饰绘画、壁画、漆画、版画;(2)纤维艺术课程群:纤维材料、壁挂设计、软雕塑;(3)雕塑课程群:陶艺、装饰雕塑、浮雕;(4)陈设设计课程群:传统艺术品鉴赏、装饰品设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见图3)。
课程群的建设方法
1.课程群的规模课程群的规模与设置以利于专业课程管理为宗旨,保证群内课程的联系紧密,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调。因此,课程群的规模应该需要有3~5门课程作为支撑。2.课程群的重点前文谈到,课程群是以一门或两门的骨干课程作为基础,由3门及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因此课程群建设就是以这一门或两门骨干课程的师资情况、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的建设为基础,将重心放在课程间教学内容的整合上的。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针对培养目标、职业发展方向及已有的知识基础等因素,将课程群进行重新规划,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系统,使群内课程之间由原先的相互隔离、疏远转变为相互贯通,转变成相辅相成[3]。3.教学团队的建设师资队伍是课程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具有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衡量课程群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教学团队建设主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细化,即课程群的教师数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等。围绕教学与科研两方面的工作开展课程群建设,形成以中年教师为主体、青年教师为辅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教学团队[4]。以环艺设计方向为例。近三年,在以《室内设计学》为核心课程的课程群建设中,打造了一支有着浓郁学术氛围、探索精神、团结合作、充满活力的教学和研究团队。中青年教师优势互补,使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更具活力,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和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这个团队的中青年教师都获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而团队中的成员在近三年撰写的专业论文和编撰的教材也在质量和数量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关联的学术交流、学科竞赛以及学生撰写的学术论文,都得到了丰富、扩大以及水平的提升。课程群的建设,可以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水平高的教学团队,锻炼和培养教学队伍的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协作能力。在营造一个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的同时,也促进了本学科的学科建设。通过课程群建设,带动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材建设以及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全力打造了一个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多元化的教学科研平台。
课程群的教学方法
通过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整合而成的课程群,加强专业设计和实际应用方面的联系,把课程的主题中心建立在课程群教学及项目教学上,实现从“课程教学”为主到“项目教学”为主的转变。在“课程群”的前提下设置出一个真实或虚拟的项目,以项目贯穿课程群内的各门课程,有机地将设计所需要的完整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教学科目段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设计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项目式教学,可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丰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也能区别于过去的独立式课程。课程群将理论教学与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通盘考虑,不仅对理论教学开展系统的研究,对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实现了全方位、多途径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课程群的项目式教学是相互关联和不断互动的,整个教学结构中的教师、学生、学院、教材、观念等因素互动连接,因而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互动网络体系。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以“多元创新”为特色,体现专业知识的融合交叉与渗透,体现了课程设置的互补性、教学内容的复合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如今欧美国家及我国的部分专门性的艺术院校的设计教学方式大多是工作室制的,采用小班授课的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以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很少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教师将设计理念融入项目设计之中,保证了学生的创意不遭受打击和破坏,也使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教师参与,引导学生认识、体验和创作的模式体系。课程群的项目式教学带来的直接变化就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将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式学习。
结论
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厚的、丰富的专业课程体系,将设计基础、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真正融会贯通,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调整课程设置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多元创新”为特色的艺术设计课程群建设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与丰富。而在此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扩展更新教师的专业视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促进学科建设,同时也努力营造一个不断积淀、厚重的人文教育氛围。这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成熟、发展以及课程群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葳 李海冰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1.“一对多”模式,指导效率低。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而由于学生的扩招,老师的短缺,导致一名老师需要指导10多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就是“一对多”模式。不少高级职称的老师另外还要指导研究生,所以工作量也非常大,学生从老师那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此外,同一导师指导的课题重复或具有相关性,会造成研究课题的狭隘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实验资源竞争。
2.毕业设计作品空洞。我们在看历届学生的作品时,会发现不少同学的毕业设计很空洞,完全停留在概念式、形式化和表象化的视觉层面,或者缺乏背景学科的支撑,因而使得设计显得缺乏内涵,没有内容。事实上,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它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由于科技的进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设计学科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如果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学习了园林、生态等专业的知识,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家具、材料等专业的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带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如果研究装置艺术的学生了解了电子控制、传感器、机械原理等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作品将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3.学生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由于当前社会发展正日益加快,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同学正越发浮躁、功利,越来越迷失自我。很多同学仅仅是为了分数而看书,为了拿学位而学习,不求学到多少知识,但求完成任务。如在外实习的同学,有不少直接将公司的图纸、设计作为自己的本科毕业作品,企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通过网络找,付费为自己完成毕业设计。
4.与求职高峰冲突。由于毕业设计环节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最后一学期,这个时期也是同学们求职的高峰期。因此,不少同学会请假去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或去单位实习,从而牺牲了大部分毕业设计时间。与毕业设计相比,学生更重视就业和实习。
二、艺术类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设想
1.加强毕业选题前瞻性和学术性。建议学生关注国际性设计问题,打破思维的局限,提升设计的高度。同学们可关注北欧的自然与传统、东亚的哲学与美感、美国的商业与技术、德国的严谨与创新[1]。这些关注将大大拓宽设计事业,启迪设计实施的灵感。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以其为方向指引,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选题。
2.进一步加强毕业展展览方式的多元化,展板、实物、多媒体进一步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展在美术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大高校每年都集中在5月、6月举行。展示方式的多样、艺术形式的多元和表现方法的新颖,应该是本科毕业展的重要特色。然而,与艺术类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的本科毕业展在展览形式上较为单一。事实上,综合性院校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运用优势学科的力量,将艺术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加强团队合作,特别是跨专业或跨学院的合作。团队合作式的毕业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指导模式,其要求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及工作的自主性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分析能力,技术可行性,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性人才向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转化。这种毕业设计模式既可以避免毕业作品的抄袭,又可以也有效地缩短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时间。跨学科毕业设计的内容设计多个学科的专业内容,因此参与的人员也要包括多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设计团队中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成员的设计质量以及进度都会影响到团队总体的设计质量与进度。老师也要及时跟踪,合理把握设计的大方向。然而与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相比,跨学科毕业设计难度较大,内容较多,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布置时间。
4.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严格要求及时返校投入设计,将之列入考核范畴。学院要组织各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认真、深入地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检查工作记录。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5.可实行二辩、三辩模式,防止同学心存侥幸,避免毕业设计的粗制滥造。指导教师审查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席情况,如缺席时间达到或超过1/3,则通知学生不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环节,只能推迟到后面二辩、三辩。
三、结语
【关键词】手绘;表现;环境艺术设计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手绘快速表现的丰富内涵及作用
快速表现能力是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丰富内涵,是设计师本身文化修养的体现。其包含了审美的情趣和生活的阅历、创造性的思维,也是一个设计表现能力的基础。掌握手绘快速表现的本领从技术上来说并不困难,只要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可以达到设计技术娴熟的顶峰。但在手绘快速变现中,从构思创意的本质上说,需要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手绘快速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设计师的艺术语言。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设计构思不是以一种“幻想”的模式。设计空间环境需要把设计构思的元素先加以形象化,对抽象的概念和构想时,必须经过提纯具体的过程,也就是化抽象概念为具象的形体,才能把脑中所构思的形象、色彩、质感和感觉化为具有真实感的空间。运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艺术语言,形象表现在图纸上的过程。
2.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沟通工具。很多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提出,大多采用的是集体思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互相启发,互相提出合理性建议,来加以分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施工经常是一种群体性的工作。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师在构想空间之前,就必须和甲方、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实际交流和探讨,在向客户推销自己的设计创意时,必须互相提出建议,把客户的建议记录下来或以图形表示出来。快速的描绘技巧便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手绘快速表现可以迅速的将设计意图传达给每一个人,便于沟通。
3.设计快速表现的优势。绘图要具有高度的说明性。从世界范围看,设计大师的设计思想大多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快速表现是十分有效的推动设计思维不断深化的途径。而计算机在此阶段是被动的。因此,加强手绘能力的培养,甚至在一些高校为了避免该问题发生在环境艺术设计学习初期尽量避免学生使用计算机表现是具有长远发展观的体现。同时,作为一门艺术,手绘的表现图因表现者的艺术情趣、审美取向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感染力。并能在手绘表现的过程中加以分析,使其为设计作品服务。
二、掌握环境艺术设计手绘快速表现的练习方法
(1)造型能力的训练。刚开始要大量进行速写训练,把现实里的对象提纯表现,掌握用线条来塑造形体的技能。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可以临摹一优秀作品以及简单写生,强调造型准确为目的。之后可以在临摹一些的实景图片和环境写生,在训练造型能力的基础上,接触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 (2)表现技法形式感的训练。在设计快速表现的训练中,应自觉地提高设计者本身的审美情趣,以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个性表达,追求独特的形式感。环境艺术设计快速表现的主要方式有:线条、素描表现、彩色铅笔表现、马克笔表现、水彩表现、综合技法表现等等。一幅设计表现作品可以综合多种表现技法进行创作,尽量达到所需要质感表现的真实性。效果图的训练应该是对提高我们对美的敏锐的感觉能力的关键。(3)创意灵感的捕捉及表现。创意灵感的捕捉来源于积累,是生活的经历、文化的底蕴,对自然的感悟和历史的知识的了解,还包括对人文、心理、视觉等要素,了解越多越好,亲身体验才能更好的捕捉有用的信息,这是对艺术设计快速表现练习者一个必要的过程。随手涂画的方案经过一番合理性的修改,可能就成为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
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手绘快速表现设计图所表现出来的语言传递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电脑效果图不能取代的,手绘快速表现设计的效果图不仅仅是设计师与读者交流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智能和技能的综合体现。所以,手绘快速表现还是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设计行业,依然是必须的技能。
参考文献
[1]马克辛.手绘创意的内涵[J].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方向性有待争议
众多艺术高校面对设计专业是否打通基础课程教学平台问题各执己见。老牌艺术院校本着基础课程作为迈入艺术类院校的门槛,主张保持传统绘画及三大构成的教学方式。但作为学院主创专业的设计院校以及综合院校中开办的艺术设计分院却开始探讨专业的设计知识是否应该作为传统绘画及三大构成的指引者。在专业联考为基础保证之上直接将设计专业所需的表现手段和设计思想贯穿其中。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态度我们不妨站在院校历史与发展的角度来看固然有扬长避短的趋势。以笔者所在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将突出空间、体量,以及大尺度的比例关系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素描课程主体;将突出造型特征、表现场景以及运用其他工具表现色彩关系作为具有专业特点的色彩课程主体;将景观平面布局的色彩搭配、室内使用色彩的比例关系、建筑形体的组合关系作为引导,将专业特点置入三大构成中,形成具有环境艺术专业特点的构成基础,建立多元的教学体系,掌握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高校艺术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课程设置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让全中国艺术类高校将室内设计或景观设计等相关设计专业称呼改名为环境艺术设计,这一命名在多年来不断受到专家的抨击和争议。一个可以涵盖室内外的专业名称是否能让本科艺术设计院校在四年时间里,完成全方位对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知识的培养。各个院校在效仿后也不断发现了诸多因更名而导致的专业教育问题。如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辐射面无法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的所有设计方向和专业知识;四年制本科无法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有门类知识做系统、全面的,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虽如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宽口径依然是很多新设立的艺术设计高校的重点专业。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一方面在宽口径下学校可以根据教师队伍情况、教学条件、市场发展倾向等等随时对培养计划做出相应的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下设分类的市场需求的修改方案;另一方面对于如今现实的膨胀性扩招的现状来看,环境艺术设计这一笼统的称呼更有利于在考生心中提升课程丰富、专业全面等等信息。就笔者所在院校该专业涉及建筑、景观、室内三大主体课程的课时量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加宽就业面与迎合市场需求似乎成了导致这一课程设置结果最有力的说明。
三、专业课程应对市场的关联性
从以上开课设置情况看基本已经将本科毕业生在面对市场时的就业选择都包含在内了。但经过多轮的教学来看,就业方向虽已明确,但是教学的深度如何控制、学生成绩如何经得起市场的检查,都无法得到最为客观的标准。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在指引学生完成各单元设计时都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但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的单元设计是否具有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水准有两个关键的要素。一是教师队伍建设。现如今绝大多数艺术设计高校的任职教师学历最低标准是硕士,众多硕士毕业生没有经过市场的跳板直接转变为高校的教师,位置的变化使这类教师没有经历设计行业中的行业运作流程、运作模式、设计的评判标准、设计完成的期限压力等等。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较为权威的或者是市场需求的设计思想。但是实践课程的介入解决的依然是将设计深入问题,并非能根据设计选题找到正好适合的施工现场给学生做现场分析,而且课程实践对设计专业课程的延续作用来看,教师的实际经验又一次成为该课程实践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评价标准。二是学生在专业课程上表现出来的创意能力较差。创新思维的缺乏与面向全国大面积不断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类招生的门槛设定往往被与大文大理无缘又想挤进大学校门的考生越踩越低。这类因此进入设计学院的学生对艺术的了解浅薄,审美的态度模糊,对创意的思考毫无道理,对自己的设计的好与坏完全无法评价。“创意毫无质量可言”是现在很多艺术高校教师面对学生的设计作品时给出的结论。专业课随后跟进的实践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又会因为实践课程并没有特别严谨的时间要求而对自己放松,只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完成课时。
四、常规实践课程对专业课的辅助作用
常规实践课程对专业课的辅助作用是否得到充分体现需要根据以下三个层面判断。
1.实践课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是否得当比如专业基础课程《建筑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举例,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总课时48学时,根据理论难度和范围,所需课时达到36学时,后续教师会用一个小型建筑单体设计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学生完成考核作业时间为12学时。从工作量看,12学时无法完成,按照该课程设计,结束该课程必须在后紧跟课程实践,用课程实践的学时数来完成后续考核内容。该教学方式的设计一是为了满足专业课程能全面但不超出应有的课时量,而是为了实践课程能有丰富的课程内容。该课程实践紧随建筑设计原理之后虽然解决了考核作业完成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发现,学生的设计作业依然只有教师作为单方评价对象,并不能通过教师评分确定该设计是否符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该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实施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仅凭完成该设计并得到了较高的成绩,依然无法证明市场对该生专业能力的肯定。
2.专业考察是否是专业课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元素的来源一般专业考察为两次,第一次为第二学期结束后的暑假,为期三周。行程前,学生小组拟定可能产生的调研课题,行程中根据课题收集相关信息、照片和访谈,返校后将研究课题制作成调研报告。第二次为第六学期中。行程中每日速写要求,返校后提取地方特色的传统元素,做以提取元素为符号的小型建筑单体设计。该课程实践安排在第五学期,本学期课程有房屋建筑学、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制图等。因此该实践课程的考核作业可以根据前期课程完成设计。总体来说该课程的安排能保持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性,但是问题同样也出现了,提取元素虽得到了运用,但是对于元素提取的准确性、运用的合理性以及建筑单体是否可以得以实施也无从考证。
3.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否能体现本科四年知识的综合运用毕业设计应能运用大学本科四年专业知识,通过有效的表现手段、丰富的论据支持,将设计主题表现得全面、深刻,有一定创意。根据毕业设计出图质量基本可以看出四年的教学成果和四年教学过程中的缺陷。通过毕业生的信息反馈,通过毕业设计顺利找到景观公司并短期内进入设计工作阶段工作的只有少数。毕业设计没有实践经验的,转行从事其他工作的40%,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工作的毕业生,初进设计单位没有经过培训的几乎没有。以上三个层面说明艺术设计专业(环艺方向)的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学要求,也解决了专业课程课时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也能让学生在考察课程中学习和掌握不同地区的风俗和人文,并提炼可以运用的设计元素。第三个层面,原因在于绝大部分设计单位对于本科毕业生的概念设计表示出的是无法使用和超出实际的评价,但也必须承认,对于某些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和跨国设计单位对于高校毕业生的概念设计有一定的热衷度。但从最后多次修改才将设计真正实施,也同样说明了,常规实践课程,无论是否迎合了相应的专业课程,或是概念设计的被采纳,依然反映出了本科四年中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具有市场评判标准的实践课程用以提前检验学生的设计创意和综合能力。
【论文关键词】人体工程学 以人为本 尺寸 适宜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过度,人们更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人体工程学就是一切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一、人体工程学的起源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并伴随着人类技术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完善。
二、人体工程学的涵义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关于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它首先是一种理念,把使用产品的人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要求产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围绕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然后是整理形成的设计技术,包括设计准则、标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这些设计技术再和特定领域的其他设计技术及制造技术相结合,就形成符合人体工学的产品,这些产品让使用者更健康、高效、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三、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人体尺度:8W+gl = C~ 。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设计人员要根据人体尺度来确定门的高宽度、踏步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间距、楼梯平台、家内净高等室内心尺寸。
1.常用的室内尺寸如下:室内隔墙断墙体:厚度0.12m;大门:门高2.0m~2.4m,门宽0.90m~0.95m;厕所、厨房门:宽0.8m~0.9m、高1.9m~2.0m;室内窗:高1.0m,左右窗台距地面高度0.9m~1.0m;玄关:宽1.0m、墙厚0.24m;踏步:高0.15m~0.16m、长0.99m~1.15m、宽0.25m;扶手宽0.01m、扶手间距0.02m、中间的休息平台宽1.0m。 转贴于
2.常用家具尺寸:(1)单人床:宽0.9m、1.05m、1.2m;长1.8m、1.86m、2.0m、2.1m;高0.35m~0.45m。(2)双人床:宽1.35m、1.5m、1.8m,长、高同上。(3)圆床:直径1.86m、2.125m、2.424m。(4)衣柜:厚度0.6m~0.65m、柜门宽度0.4m~0.65m、高度2.0m~2.2m。(5)正方型茶几:宽0.75/0.9/1.05/1.20/1.35/1.50m,高度0.33m~0.42m,但边角茶几有时稍高一些,为0.43~0.5m。(6)书桌:厚度0.45m~0.7m(0.6m最佳)、高度0.75m。(7)书架:厚度0.25~0.4m、长度0.6m~1.2m、高度1.8m~2.0m。(8)椅凳:座面高0.42m~0.44m、扶手椅内宽于0.46m。(9)餐桌:中式一般高0.75m~0.78m、西式一般高0.68m~0.72m。(10)方桌:宽1.20/0.9/0.75m。(11)抽油烟机与灶的距离:0.6m~0.8m。
四、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及作用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同鱼与水的关系一样,彼此相互依存,人是环境的主题,在理想的环境中,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从环境艺术的角度来说,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正确认识,是一切环境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进而使人与环境达到统一。
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为确定空间场所范围提供依据,为设计家具、设施提供依据、为确定感觉器官的适应能力提供依据。因为影响场所空间大小、形状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的活动范围及设施的数量和尺寸。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当中不能忽视人体工程学,只有根据人体学设计的环境才能使环境更为舒适,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峰,朱宁嘉.《人体工程学设计与应用》.辽宁美术.2007(8)
[2]刘昱初,程证渭.《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电力出版社
[3]张月.《人体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一、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方向
1.毕业设计
市社会化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应该明确教学资源优势,面向市场,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突出办学特色。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尝试将毕业设计与市场相结合,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出发,建立面向市场的教学标准,寻求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式。毕业设计教学是大学四年各方面学习的综合练习,更是新知识授予的关键环节,是指导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近几年,福州市设计行业异军突起,特别是室内设计行业,先后有多个设计师先后获得国内外大奖;而对于产品设计专业,在福州周边的闽清、仙游等地也有比较丰富的家具工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与社会优秀设计力量合作,采取联合培养的模式,发展壮大行业新兴力量。学校可以实行双导师制,积极得与当地设计学会、家具厂、设计公司等合作,将校内导师与校外设计师联合起来,从与客户沟通、图纸深入、装饰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选拔优秀的同学进入毕业设计双导师队伍,以点带面,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将毕业设计与设计竞赛、相关会展相结合,促进毕业设计作品的市场化运作。面向社会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可以提高学校专业口碑和毕业生就业率。于此同时,双导师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可将实习期间优秀经验与非毕业班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实现知识与经验的传承延续。
2.阶段考核
标准化毕业设计区别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决定了毕业设计的高度与深度,更是统一毕业设计教学步伐的关键。从毕业设计的命题上看,学生可以选择单纯做空间概念设计,也可以选择结合市场实际,从材料、施工、商业运作等多方面考虑方案的可行性,亦或是从关注民生和社会等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设计。学校可以通过毕业设计开题汇报的环节,对选题的意义与可行性进行论证,提高毕业设计作品选题的质量。于此同时,可以根据毕业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点聘请设计师加强指导。设计师针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执行进展进行技术上的指导,从市场的需要出发,加强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毕业设计进行中期检查,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中期检查提交的材料,比如室内设计或产品设计可以从方案、图纸、效果图、作品展示等不同方面做具体的定量考核,从宏观上统一和控制学生毕业设计进度。毕业设计答辩可以采取指导教师、评审教师、业主、行业专家四方共同参与的答辩模式,从毕业设计标准中的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论证和点评。
3.设计表达
规范化毕业设计的论文要求要严格围绕设计概念,切忌讲空话、套话,应详尽叙述设计图纸的表达、材料施工的选择及最后作品展示的效果,对毕业设计理念、过程和结果进行完整表达。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郑一超同学通过对ZARA服装品牌进行设计研究,以品牌文化为前提,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点,将中国古典语言以现代手法诠释,从色彩、材料、空间等多维度进行详细推敲,对中西方文化结合进行了良好的思考和诠释。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的许培榕同学,提取了安溪茶文化中“纯、雅、礼、和”的精神,将其与家具设计相结合,把自然景观中的意象形态(如溪流等)引入设计,运用提炼、概括、重构等方法进行组合,打造出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茶室室内空间。该生不仅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上深思熟虑,而且还深入家具企业,进行了选料、开料、配料、做模、雕刻、组装等多个生产工艺过程的学习,将各工艺过程付诸实践,很好地完成了作品的设计。
二、总结
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艺术设计院校要准确把握毕业设计教学这一关键环节,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行业诉求建立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充分将已有的社会力量、设计经验与学校教学结构相结合,利用社会资源培养社会所需。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需要通过专业各阶段考核和规范设计表达,将理论思想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不仅能使毕业生更快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还能激励他们沿着自己的设计梦想不断前行。
作者:林金梅杨伟星单位: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助教
专业介绍
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具有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当代艺术设计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服装与服饰设计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从事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服装与服饰设计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CAD、素描、色彩、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基础图案、服饰图案、服饰配色、童装工艺设计、
服装画技法、中外服装史、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材料学、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学校、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服装教学、服装企业管理、教育、研究、国际服饰文化艺术交流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具有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当代艺术设计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艺术设计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从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设计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计算机艺术设计、商业动画、CIS设计、广告设计与策划、书籍装帧、标志设计、包装设计、装饰画、型录设计、展示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媒体艺术、广告、策划、产品包装设计、出版印刷、教育、研究、国际视觉传达设计交流等工作。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具有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当代艺术设计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环境设计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从事在环境设计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环境设计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环境艺术史论、人体工程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阴影透视与建筑制图、建筑技术与建筑构造、工程策划与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工程细部与材料工艺学、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绿化与广场设计、建筑小环境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室内空间设计、家具设计、景观设计、教育、研究、国际环境艺术设计交流等工作。
产品设计
培养目标:具有产品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产品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在当代产品设计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中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产品设计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在产品设计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史、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人体工程学、设计基础、工业材料工艺学、工业设计工程学、工业CAD、产品开发模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法与产品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外观设计,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国际产品设计交流等工作。
美术学
培养目标:具有绘画、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艺术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当代艺术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力;了解与艺术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艺术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从事在美术学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艺术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1.基础课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视。2.理论课程:美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形式美学、色彩学、透视与解剖学、油画肖像、油画风景、艺术心理学、油画创作(实习)、素描、色彩、油画材料、人体、三维模型、三维动画设计、二维动画设计、陶艺制作、艺术品市场管理、现代丝印版画、计算机辅助设计、摄影、计算机应用、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可以从事教育、职业艺术家、研究、自由职业者、艺术市场营销、批评家、策展人、群众文化方面的公务员、国际艺术交流等工作。
大连外国语学院音乐系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是2005年国际艺术学院设立的音乐学专业。音乐系现有音乐学专业,下设声乐、钢琴、多媒体音乐制作、琵琶、二胡、古筝、竹笛七个专业方向。音乐系致力于“专业教学、艺术表演、社会实践”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在外语教学及国际交流方面的优势,着力推进专业与外语的融合,全面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艺术人才。
音乐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本科层次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培养能够具有以下能力:①音乐知识的传播能力 ②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 ③音乐演出的表演能力 ④音乐语言的创作能力 ⑤音乐文化国际交流能力。
专业特色:音乐学系大连外国语学院增设音乐学专业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英语+音乐、日语+音乐、西班牙语+音乐等外语结合音乐的办学模式,旨在更新办学理念,调整音乐专业培养模式,从而拓宽音乐学专业的发展口径,增加就业机会。目前我院联合办学院校有日本名古屋音乐大学、日本冈山作阳大学音乐学院、西班牙罗维拉大学,韩国大邱艺术大学(音乐与传媒)等。联合办学采用2+2模式,即学生第一、二学年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学习,在完成前两年的课程计划,同时满足外方音乐院校的专业考核后,于第三、四学年赴国外大学学习,四年本科学习结束后,双方互认学分,达到两校本科阶段学习要求的学生,将被授予双方的学士学位(西班牙罗维拉大学除外),同时也可以选择其它学科继续深造学习。另外,通过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国际交流项目也可留学意大利、法国,美国等艺术院校。随着我院在世界各地开办了孔子学院,中国元素在世界上更加具有特别的魅力。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国际间大学音乐文化交流中将会起到很大作用。音乐系民乐专业学生受教育部孔子学院的委派多次出访韩国、日本、阿联酋、土耳其、俄罗斯等国演出影响很大。因此民族器乐作为特色专业,将有计划的重点建设。
主要课程:本专业设声乐、钢琴、民族器乐(琵琶、二胡、古筝、扬琴、笛子)、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作品分析与写作(和声,复调,曲式分析)、表演基础、中国音乐史与赏析、西方音乐史与赏析、合唱与指挥、外国语(英、意、日、西班牙、韩国语等)、歌曲写作、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钢琴即兴伴奏、舞蹈、形体训练等。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传播、新型外国人社区文化、教育、表演、群众文化工作等。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2000年6月,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为独立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为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领域培养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城市管理各行业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2008年经吉林省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获得学位授予权。校园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规划别致,设施一流,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学院现设有建筑系、土木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等10个教学系(部),38个本科专业,分布于工、管、文、艺四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学制四年,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由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学院设有国家奖助学金,学院奖学金和科技创新奖学金。学院现有省级重点立项建设二级学科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2个,教研项目6项,省级教研项目6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精品课7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教材三等奖3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获省教育厅学生工作创新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优秀组织单位,在全国第二、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和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祖国万岁”歌咏活动中获国家教育部优秀组织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英语、电子设计大赛和“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均获多项大奖。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定“质量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办学目标,贯彻“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强化实践、特色育人”的教学改革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学院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培养模式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艺术设计系简介
艺术设计系始建于2003年,是学院首批创建的教学系(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艺术设计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艺术设计系现设有环境设计等五个专业教研室,视觉传达等五个设计工作室,并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了同济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高校的专家担任专业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和风景园林五个本科专业。
艺术设计系注重青年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工作,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有省级优秀课程三门,完成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五十余篇,公开出版《艺术设计优秀作品集》四部。公开出版高等院校教材六部,其中四部为全国“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在教学中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艺术设计系学生与教师在国家、省举办的艺术展览和比赛中获得艺术创作奖三十余项,省级艺术创作奖一百余项,优秀组织奖八项。其中2013届中国手绘设计大赛中荣获组织奖和佳作奖;2013年第四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有25名同学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和入选奖项,7名教师荣获中国高校名师奖,我院被授予团体一等奖。2014年第八届“创意中国”设计大赛9位同学获一、二等奖。2015年“吉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9位同学荣获一等奖,28人荣获二、三等奖。艺术设计系已经成为培养未来艺术设计师的摇篮。
艺术类专业介绍
1、环境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受到造型基础和手绘表达等训练,具备创新精神和独立完成设计与施工的能力,能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环境艺术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室内设计原理、中外建筑史、人体工程学、建筑装饰理论、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空间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基础、景观设施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等工作。
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传统平面媒体、现代数字媒体、网络视觉设计、交互设计、出版印刷、品牌与广告设计基础理论及设计项目管理等知识,受到视觉艺术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等训练,具备创新精神和独立完成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能从事企事业传播机构、现代传媒、广告设计、平面设计、新闻、出版、商业、教育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平面设计史、视觉传达概论、包装设计、书籍整体设计、图形设计、字体设计、CI 设计、商业摄影、网页设计、交互信息设计、视觉识别与应用、品牌设计与媒介应用、广告策划与应用、展示设计与应用、图像处理软件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现代传媒、广告设计、平面设计、新闻、出版、商业、教育等工作。
3. 公共艺术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公共空间设计及视觉展示设计的理论和知识,受到艺术设计创造思维和艺术表现技能等训练,具备创新精神和独立完成设计与施工的能力,能从事公共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城市环境设计、研究、教学及艺术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公共艺术概论、空间形态与视觉传达、装饰基础、材料与工艺、展示设计、陈设设计、室内软装饰设计、动态展示、公共设施设计、环境雕塑造型、壁画与浮雕、数码影像图形处理、视觉形象识别、公共空间设计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市政、规划、建筑部门及各类会展中心与博物馆及展览馆等专业设计机构从事创作、设计、策展、教学及艺术项目管理等工作。
4.动画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动画设计基础理论和知识,受到造型基础和手绘表达等训练,具备创新精神和独立完成设计与实施的能力,能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动画教学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动画概论、导演分镜头研究、动画运动规律、动画造型设计、Flash动画设计、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3DMAX、三维动画软件MYAY、三维动画软件扩展、动画项目设计与项目创作、动画短片策划实践、动画短片创作实践以及动画周边推广实践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以及在学校从事动画教学工作。
考试报名
(一)招生计划和学费标准 2016年艺术类招生专业设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四个专业,学制四年,共拟在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500名,学费标准为: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动画专业18000元/学年,实行文、理兼招(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各专业学费以吉林省物价部门审批为准)。
(二)报考条件 符合教育部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各招生省份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考生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
(三)报名 报名时间和地点:我院承认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参加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按照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艺术类专业考试文件要求进行报名。
(四)考试
1.专业考试 凡参加各省美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均按照本省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进行专业考试。
2.文化考试 考生凭各省2016年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参加全国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生的文化课考试。
(五)录取
1.专业分数线确定办法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
2.文化分数线确定办法执行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部门确定的艺术类专业本科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
3.录取办法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的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取得各省2016年美术类专业统考合格证的考生,按照考生所在省招生部门录取时投档的文化课成绩的60%与专业课成绩的100%合成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以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如综合成绩相同,有等级要求则等级高者优先录取,等级相同或无等级要求,专业课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专业课成绩再相同,素描成绩高者优先录取,若素描成绩再相同或无专业课单科成绩,则比较文化课单科成绩:文科依次语、外、综、数;理科依次:数、外、综、语。(有关省招生部门有明确录取规定,则按该省录取规则执行)。
(六)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兰家镇甲6路 电话:0431 –81865504 81865508 81865509
传真:0431 –81865507
艺术设计系网址:http://yssj.jluc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