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企辞职信

外企辞职信

时间:2022-05-22 13:22:50

外企辞职信

第1篇

您好!

十分抱歉我没有按照您的要求写市场推广计划,而是写了这篇可以称之为离职申请书的东西。因为我觉得这个比市场推广计划要重要一百倍,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公司的成败都在这一念之间……

提笔千言不知该从何说起,来SH已经一年零四天,我想您和我一样为我高兴,因为当初一个连公关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丫头终于可以进入这个圈,能够为自己谋得一份赖以生存的职业了,同样我是多么的感激您让我拥有今天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感激您给我去青岛的机会、去见大海的机会、去厦门的机会,这些我永远不会忘记,当然也不会忘记第一次我在外地城市宾馆的血泪。

我可能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了,从您米国归来开办这个分公司后,起先排场很大,但看到我们从那么多人走到今天的局面真的很心痛,一段时间里做梦都是公司。不知道您是否真正的想过我们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也许您又会说,过去那些都是假繁荣,现在我们才是真的,可扪心自问,Z总您不觉得那时候的公司才是一个公司吗?那时的我们才是真正的团队吗?我们一起加班一起撒欢,只可惜现在的我们变成了这样,Z总您有想过真正的原因吗?是公司没活吗?是大家薪水低吗?

我老家邻居也开着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厂,(当然没法跟您掌管的这个公司相提并论),每逢工人们回家收秋的时候,我妈总是会把工人们没卷起来的铺盖给洗了、缝好。因为家里干的是脏活,工人的被子都特别脏,我看了都想给扔了,对我妈的这个举动更是不解——一个老板娘何必对他们这些穷的要命又脏的要命的工人这么好,可我妈说:“你对别人好,别人才能给你好好干活。”

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仅是一句朴实的话,但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道理,Z总您比我们懂得多得多。可是您是怎么对待您的员工呢?且不说合同如何规定,保险的事情,就说说我们公司的加班,是的,所有的公关公司都要加班,但我们公司的加班都在做什么呢?不到周四没有活,不到下班没有会,这就是我们公司的原则。每天上级领导总是在中午之后才来,几乎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在下午才开始,导致天天日夜颠倒。弄得每个人神情恍惚,怨声载道!每天你都在忙着应付客户,每天到下班的时候就要开会,而且一开就是三个小时,我不知道我们所有的员工都要住在这里才好吗?我们都是成年人我们都有家,都有朋友,虽然是出来打工,但同样有人疼。每天下班有人在家里等着吃饭,每次加班都像两个人在加班,我们希望能把事情提前,不要把什么都拖到下班后都拖到晚上!!!!!可惜,Z总这些您永远都不能明白!!

谁让我们都要生活呢,我们忍了,也认了。可惜Z总加班归加班,你就在倒休的时候痛快一点吧!!!可是您是怎么做的呢?每次我们请个假简直比登天还难,什么理由在您看来都是骗人,什么理由在您看来都是偷懒,我们加了那么的通宵难道换回来的就是这个吗???加班的时候您想都没想,为什么倒休的时候您这样的卡我们???还记得我回家那次要请个假,我觉得我的倒休是最多的,可是您一面装好人另一面又把郑亮叫去要我难堪,还给他一个教训:“下次更不能放人走。”可最终我不还是走了,您又何必这样给人难堪呢??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呢?放个假还让我一点都不感激您,这是您要的结果吗???

还有一次,我早上刚到公司,我妈给我打电话说不舒服,我立刻向您请假想回去一趟,可您怎么说的:“你妈病了,可惜公司的客户不会生病呀!”Z总,您扪心自问,如果是您的母亲病了,别人这么说您会怎么想???后来您还跟我说:“你要是想倒休就倒休,不要找那么多的理由,说什么你妈病了,都不像个理由。”任何我们想休息的理由在您看来都是胡编乱造的,我们都应该24小时呆在公司对吗??反过来,我们的确有编了一些理由请假,可那也都是您逼的呀,就是有理由您都怀疑我们是编的,更何况是没有理由请假,那更不可能了,那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享有自己的权利呢?

每个月的20号都是费用报销的日子,也是我们每个人压在公司的钱可以取回来的日子,可是每次进您的办公室,你总是一脸的不悦,总是说“花销这么大呀,这钱都到不了你们的手里呀,这晚上还要走高速吗……您觉得说这话对得起你的员工为你加的那些班吗?难道我们愿意在十点之后才走吗?我们都有病,为了打车为了十块钱,把工作到拖到晚上干吗????我们已经很委屈,可惜您的每句话都让矛盾加剧,让我们的心情失落到极点。

看到一个个员工离开,我想您也一定很心痛吧。可每一次员工的离开,您总是要对我们说他们是如何的不能适应公司,如何的不懂得珍惜,如何的失去机会,但我要告诉您的是,是您一次又一次的狠狠伤了他们的心!!!别人且不说,您会说他们都能力不行,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个性、不服从我们公司的管理。那么就拿王XL、李XX,张XX,都可以说是公司的功臣,但这些曾经在公司拼命的人,为什么都离开了?您想过吗?您都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王XX,他是在如何恶劣的条件下不停的工作,很多次健康受到威胁您都说没有问题,休息一下就好,而他的工资又拿到多少?李XX,一次一次的默默忍受,像牛一样闷头干,最后又得到了多少?还有修远,您都让他们失望到了极点。新飞活动的时候,我们劳累了那么多天,所有人脚都起了泡,那么多天就给大家吃了一次盒饭。剩下的就是方便面面包矿泉水,是的那些日子很忙,但是当活动结束的时候呢???您说要找个地方大家吃一顿,我们好高兴!可是还没找您就说大家还是回去睡觉吧,都累了,您能想象到当时大家失落的表情吗?不是一顿饭的问题,只是我们一次小的成功需要一个庆祝,需要一个安慰,可是……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终也都变成了绝望,大家也只好选择离开。然而每一个人的离开您总是要跟我们找那么多地“坏话”,其实谁要走,为什么走,我们心里明镜一样。另外我告诉您,很多人现在过的比在公司好得多,无论是环境还是待遇,尤其最重要的是心情。从来不懂得珍惜的是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个人的离开都是公司一次一次的给我们的绝望所致。现在您说得最多的就是说罗XX,说她如何的不知感激,不懂情理。可我问您是什么让他这样,让他放着7000块不要,冒着找工作、还房贷等诸多的困难,一天都呆不下去!这都是为什么呀!也许您又会说那是她太任性,都不知道好赖。工资都加到了7000还不知足,是的他到哪都拿不到这么高的工资,可这些钱对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做错一点事情都要罚钱,意味着报销单您要查问一遍又一遍,意味着所有的活她要加班努力的干,意味着他要牺牲所有的个人时间听从老板的安排……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我都没提工资的原因之一,因为的够多的了,我不想靠出卖自己的自由换的更多的钱,现在我已经够累了,不想再加重自己的负担,想多一点时间回家,多一点时间陪家人,多一点时间休息。当然在我走后,您肯定又有很多的“话”加在我身上了,什么情商不高之类的,但我仁至义尽,我还有三十来天的倒休,还有这个月20多天的工资,折合下来也不少钱,我知道您不会给我了,也当作我对公司栽培的感激,当作我走之后再招新人的工资吧!

第2篇

关键词:企业;人才流失;危机处理

企业人才流失危机是指那些有利于企业运营和成长的主要员工的主动离职,对企业基本目标的实现构成威胁、要求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关键性决策和进行紧急响应的突发性事件。如果没有起码的人才流失危机处理能力,当人才流失危机突然爆发时,企业将毫无招架之力。因此,人才流失危机发生之后,企业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遏制危机发展的势头,运用各种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解决危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一、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的处理过程

1.控制损失

人才流失危机发生后,危机处理小组迅速控制损失是处置事件的第一步。事件的突发性,要求处置工作必须突出一个“快”字。比如,当人才提出辞职时,要让人才辞职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到企业最高领导层。企业最高领导层在得到这个信息后必须立即对此作出反应,将此事作为当务之急优先处理,不以先完成手头其他事情等理由来耽误反应的及时性。立即作出反应一方面说明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另一方面为改变人才的初衷争取时间,从而可能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局势。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人才提出辞职并不表示他/她对本企业已经恩断义绝。很多情况下,提出辞职的员工内心仍然喜欢本企业,仍然喜欢和他们共事多年的同事。他们只是不喜欢工作中的某些小事或者不喜欢直接上司。有些人才提出辞职还可能只是想证明有其他公司更加看重自己的价值。在这些情况,企业完全可以采取有效的挽留策略将他们留住。

不外泄辞职的消息对成功挽留人才有重要的影响。就人才而言,对辞职消息严加保密可以解除他们的顾虑,使他们能顺畅地改变主意,继续留在公司。如果其他员工尚不了解他们曾辞职,就不会给他们造成众人皆知的反悔的尴尬,并且不至于给他人留下在重大问题上犹豫不定的负面印象。就企业而言,如果这件事还未公开,企业就占有很大的主动,可以避免各种各样谣言的出现。企业应该在制度层面上要求所有人员在得到人才辞职的消息时不随便外泄,而应立即逐级将这个消息向上司汇报。另外,企业管理层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应该在第一时间尽自己所能去阻止辞职者本人向外透露这个消息。从人才自身利益角度来说服人才不向外界散布辞职的信息通常比较有效。接着,企业管理层应该坦诚地与提出辞职的人才进行面谈,详细了解事情的原委和辞职者的真实想法,将了解到的所有情况原封不动地向上级领导汇报。

在摸清情况后,企业应该认真研究是否需要挽留这位辞职者。作出这个决定的基础是客观评价人才对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价值以及满足他的要求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当辞职者决定离开本企业去自己创业时,挽留可能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最需要做的是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和寻找合适的替代者。当企业决定需要挽留辞职者后,相关人员要有根据地告诉他们留在本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照顾他们的利益,并且提醒他们其他企业提供的各种条件可能并不现实和难以兑现。同时,企业需要对导致人才提出辞职的内部原因与辞职者进行深入沟通,消除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对存在的问题切实拿出解决办法。如果把公司方面的问题根源铲除了,并帮助人才对两家企业做一个认真的比较,强调说明两者间存在的根本差异,人才很有可能就会改变决定,继续留在本企业。事实上,企业为了搞清问题所在而花费大量时间来耐心倾听辞职者诉说原委已经表明企业对他很感兴趣。如果人才去意已决,公司应予以体谅,并真诚感谢他们曾为公司做过的努力。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做法能最大程度地从道义上避免员工离职时携带商业或技术秘密背叛公司。同时,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离职后,企业应即时披露相关信息,公布事实真相,并表明公司的态度和立场,避免其他在职员工的恐慌和社会媒体的猜疑,将信息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有效维护公司内部稳定和外部形象。

2.调查研究

当人才流失危机得到初步控制以后,危机处理小组应马上进入第二阶段,即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在危机处理时,要对危机的状况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人才辞职是因为个人原因、组织原因还是社会原因?人才流失后会带来什么样的消极影响?会不会带走公司的其他员工?会不会带走公司的商业秘密?人才的辞职对在职的员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是上市公司特别要注意核心人才的离职会不会影响到股票的涨跌?辞职的人才会不会到自己的竞争对手那里?如果会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处理?人才流失的信息对外扩散的渠道和范围怎样?这些问题必须弄清楚,因为这将是企业采取补救措施的直接依据。在找到这些依据之后,就可以根据这些依据来制定相应的对策。但是对于人才流失危机调查取得的结果,需要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和人才流失危机处理小组进行评估。危机评估的目的在于:第一,确认危机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如何,以确认危机的实际损失程度;第二,基于已经取得的危机信息,判断危机进一步恶化或扩散的概率有多大;第三,确认危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后遗症,其影响程度如何;第四,确认利益相关者未来可能对企业做出何种反应,其变数如何。

危机评估最能反应出企业高层管理者和危机处理小组的判断力和决断水平。为了提高评估的准确性,企业有必要从外部引入相关专家加入危机评估工作。在完成危机评估的基础上,出台危机调查报告,对危机状况做出明确的基本判断。

3.制定对策

在通过调查研究,对危机的来龙去脉和性质予以确定之后,危机处理小组应迅速进行分析讨论,制定相应的对策。制定对策需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策必须具有可行性,能在现有条件下付诸实施;二是对策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做多种准备,不能简单从事;三是重视专家的意见,因为危机的出现,有时是在企业领导层不太熟悉的领域,而专家对自身涉及领域的问题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专家的意见可以弥补企业领导层知识和经验的不足,特别是在损失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制定对策更应该重视专家的意见。总之,危机的处理,对企业领导层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特别高,不允许决策出现失误和漏洞,也不允许在执行过程中软弱无力。企业领导层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应注意总体配合,综合治理,以便尽快解决问题。

4.贯彻实施

经过前3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在贯彻实施阶段,领导者应动员社会力量有序参与。

二、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的事后管理

任何危机都具有双重性,即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包含了机遇,企业人才流失危机也不例外。

美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诺曼・R・奥古斯丁指出,危机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从危机中获利。因此,人才流失危机的事后管理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发现并利用危机中包含的有利因素。认真分析企业人才流失危机发生的原因,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发现一些平时未能发现或尚未引起重视的一些问题,必须重新审视整个危机过程,对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进行诊断。对公司而言,危机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借此契机,公司可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调整组织结构、强化员工激励机制、改善薪酬福利、实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提拔一批新人到关键岗位任职等。通过这些措施,一来使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更加健全;二来使其他在职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得到发展,使其对公司充满信心。另外,要对危机处理的得失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使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机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 张颖.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经济(下半

月),2008,(4).

第3篇

关键词:独立董事;强制变更;中组部18号文件

现有大量文献对独立董事特征和企业价值进行了研究,但内生性缺陷制约了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例如如何区分是能力强的独立董事增强了企业价值,还是价值高的企业吸引了能力强的独董加盟。该内生性问题还限制了人们理解哪些独董特征是对企业价值有影响的,已有文献认为独董对于企业价值是不存在影响的,或者独董的存在仅仅起到了装饰董事会作用。为了解决这一内生性问题,只能通过外生性的实证研究证据予以解决。

本文通过一项最近颁布的政策法规,对独立董事特征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最新的经验证据。2013年10月,中组部了1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对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和任职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担任现职或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干部不得在企业中兼职(任职),已退休或辞去公职的干部需要向原所在党委报告、审批并出具说明材料,同时最高任职年龄限定在70岁。此规定一颁布,引起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潮,相比上一年度同期120名独立董事辞职,该年度有386名独立董事辞职,增幅达到200%以上。这一事件为研究中国式官员独董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外生性经验证据。

本文与现有文献的区别和贡献在于以下方面:公司治理和法律制定层面。通过中组部18号文件独立董事强制变更事件,为制定独立董事制度政策提供了直接的、新的经验证据。在现阶段,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和制度缺陷的原因,想要单靠上市公司自身来改变独立董事的现状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相关政策逐渐引导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年轻化、市场化,抑制政商旋转门和寻租的倾向,尤其是在国企中引入更多的专业市场化人才,才能有效改善现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和提升投资者信心。

1.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理想情境中独立董事的选聘是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原则下进行的,任何法规约束独董选聘的行为都会导致企业价值的减损。刘浩发现银行背景的独董有助于解决企业信贷融资状况,说明不同背景和工作经历的独董在企业内部存在异质性作用。而政企关系是中国企业长期发展中无法避免的问题,亲近政府、远离政治被许多企业家视为经营原则。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中长期存在部分具有政府背景的独董,这部分独董在帮助企业处理好政企关系以及利用积累的人脉资源为企业拓展业务作出了贡献。2013年出台的18号文件强制党政干部背景独董离职,意味着企业过去对特殊资源的依赖将减弱,受保护程度将降低,因此企业的市场价值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减损。

但另一方面,独董的强制变更同样可能带来价值的提升。我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在独董的选聘上往往是由大股东提名的,而部分党政干部独董与大股东有着密切联系,容易滋生独立性问题。其次现实中政府干预、寻租、国企垄断、审批制度等客观原因,使得企业偏好有特殊资源的独董,而这些独董缺少相关行业专长和经历,忽略了作为企业决策核心董事会的作用,在董事会建设和市场化背景下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18号文件的出台则杜绝了党政干部任职独董的渠道,利益输送和董事会缺少制衡的现象将得以改观。因此通过专制的政策手段,使得更多优秀、具有企业运营专长的市场化人才进入董事会,会进一步提升企业整体决策质量。由此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1:受18号文件出台辞职的独立董事市场反应显著为正。

现有研究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法律诉讼风险正处于高水平阶段,当企业受到投资者时,独立董事被连带一同诉讼的比例达到了11%,高于会计师事务所和同期违规交易董事被同时的比例。在这种背景下独立董事无论是从自身声誉还是经济利益层面,都会促使自己行使所赋予的职权来降低风险,有效监督企业日常运营以减少成本。但是独立董事在实际履职过程中发现了企业潜在的违规风险或负面信息后,如何抉择将是独董个人利益的权衡。尤其是在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完善的环境中,独立董事向董事会汇报后没有得到合理解释或措施后,主动离职远离风险可能是目前最佳的选择。但是在递交的辞职报告中使用违规等敏感性词汇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很大一部分独董辞职会引用“个人原因”或“身体健康”等作为理由。导致资本市场无法区分这些信号的内在含义,将非常规辞职视为企业负面信号,独董的离职被理解为提前作出趋吉避凶的选择。由此提出假设:

H2:非常规性独立董事辞职市场反应显著为负。

独董履职效果与其自身特征密切相关,大量文献在研究独董个体特征主要集中在年龄、性别、学历和工作经历四个方面。其中性别和学历特征导致的企业价值差异又可以追溯到年龄和工作经历的不同上,Kennethand等以挪威颁布的一条要求增加女性董事比例的法令作为契机,发现新增女性董事工作经历及阅历都明显低于前任董事,从而导致了企业价值的降低。因此年龄和工作经历在独董特征中具有代表性,适合进行深入研究。国内已有文献在利用年龄来解释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年龄在35~55岁区间的独立董事效果较显著,退休的独立董事在精力投入和新技能更新上可能满足不了企业日益复杂的需求和环境。综合上述分析,提出假设:

H3:已退休独立董事强制性离职与累计超额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独董个体特征会影响企业价值,但是孤立地研究独董特征与企业价值间的关系会忽略其他机制因素的作用。相同特征的独立董事在不同企业环境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在研究独董特征与企业价值间关系时将企业层面特征考虑进来是合乎逻辑的。其中国企因其天然的地位性质在行业或获取资源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党政干部背景的独立董事离职并不能影响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而民营企业需要官员背景的独立董事维持人脉开拓业务发展。因此党政干部独立董事强制变更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能够增加更多的市场化人才,减少成本提升决策质量。另外当企业处于业绩亏损状态或者近年内未曾发放现金股利时,强制变更独立董事对企业或市场可能都是利好消息。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得出以下2组假设:

H4a:国企中党政干部独董强制性离职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更加显著;

H4b:亏损和未发放现金股利企业中党政干部独董强制性离职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更加显著。

2.样本和描述性统计

2.1样本选择

中组部的18号文件,要求党政干部在文件下发后的3个月内免去或辞去所兼任的职务。为了保证数据样本的全面性,本文扩大半年时间至2014年7月19日作为样本截止期限。具体筛选如下:①剔除了在事件期间处于重大事件公告或停牌的样本;②剔除了在期间内同一企业发生2次以上辞职事件的样本;③剔除了信息缺失的企业样本。最终得到321个数据样本。辞职事件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手工收集而来,其余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

表1列示了前三年与2013年10月19日至2014年7月19日同期独董离职事件的数量,可以发现与同期上两个年度相比,离职事件数量分别增加了263件和267件,增幅超过200%,说明18号文件对党政干部独立董事强制性离职有显著影响。同时本文根据离职公告和独董简历进一步对辞职原因进行了分类,其原则如下:①在政府部门任职或在政府部门任职至退休;②在事业单位或高校担任领导;③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团体或协会中担任领导;④在样本期间内单个独董连续辞职多家上市公司;⑤年龄超过70岁。如表2所示,最终在321个事件样本中,得到206个独立董事强制性离职事件,103个非常规性离职事件。

2.2累计超额收益率度量

本文采用市场模型法来度量独董强制性离职的累计超额收益率(CAR)。而对于辞职公告日的选择存在两种方式,一是选择18号文件颁布日作为所有样本的公告日计算CAR值;另一种是选择具体样本公布的独董辞职公告作为计算依据。本文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来计算CAR值,主要原因如下:①18文件主要对象是除公职外任职的党政干部,这些党政干部在外兼职的范围很广,独立董事只是职务很小一部分,因此计算在10月19日的CAR值不能有效区分是因为独董还是顾问的原因;②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在文件后独董离职潮的集中阶段是在第二年的2月至3月;③存在一部分企业在文件颁布后依旧选聘具有党政干部背景的独董,表明18号文件在后的一段时间内文件不存在很强的执行效果和信息。

2.3模型和变量设定

基于上文的分析和借鉴Kennethand的研究设计,本文建立如下模型来检验不同独立董事和企业特征中18号文件的市场反应:

其中因变量CAR表示累计超额收益率;解释变量Reason(独董辞职原因),当独董因18号文件离职取1、否则取O,Character(独立董事和企业特征)包括Retired(退休);Loss(上年亏损),当上一年经营利润为负时取1、否则取0;SOE(国有企业)以企业最终控制人性质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为国有企业,如果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为各级政府、事业团体,则认为其为国企取1、否则取0;Dividend(现金股利发放)为企业近3年内未曾发放现金股利取值为1、否则为O;控制变量包括Board(董事会规模)、SIZE(总资产对数)、SR(大股东持股率)、LEV(资产负债率)、MBA(企业成长性)为企业市值账面比;8为随机干扰项。其中交互项为主要核心变量,衡量不同独董和企业特征在强制变更中的影响。

3.实证分析

3.1累计超额收益率

本文第一步试图调查中组部18号文件独立董事强制变更对企业价值是否存在影响。为了检验法律条令和企业价值间的因果关系,计算了各企业在独立董事辞职事件日前后3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其能够有效识别资本市场对法令的直接反应程度。累积超额收益率如表3所示:表明非常规离职的CAR均值为-1.56%,在0.01水平上显著;独立董事因18号文件辞职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均值为0.59%,在0.1水平上显著;两者的差异均值为2.14%,在0.01水平上显著。表明独董因非常规原因辞职的企业价值在辞职公告事件日遭到了实质性损失。

3.2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4 Panel A描述了不同原因辞职独董的特征。①已退休独立董事离职在18号文件原因中占到半数,是其他原因已退休独董比例的两倍;②官员背景独董是此次强制性离职的主要对象,有45.6%的独董强制离职与政府背景有关;③因18号文件离职的独董有企业经历比例为14.5%,与其他原因中的比例接近;④律师和CPA等职业独董在其他离职原因中占比27%,远高于18号文件中的1%。

在Panel B中同样对不同离职原因的独董所在企业特征进行了分类描述性统计。发现这两类企业特征差异不大,其中3年内是否发放现金股利、上一年净利润为负、企业规模和产权性质均值和标准差都比较接近。表明两类不同辞职原因的样本不存在自身特征差异,后续回归中可以排除样本特征差异影响结果。在Panel C中报告了董事会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发现董事会规模与独董比例均值接近,标准差较小,符合现有文献中上市公司的独董比例都遵从法律规定趋近于三分之一,存在严重趋同化现象。

3.3买证检验

将独立董事强制性离职的样本作为实验组,非常规原因辞职的样本作为对照组,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独董强制离职对企业价值的增量信息。结果如表5所示,4个回归中18号文件的系数均显著为正,幅度范围从1.8%~3.0%,说明与非常规原因离职相比,独立董事因强制性离职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性区别,假设1得到验证。其次回归(1)中,Retired(已退休)的系数不显著为0.6%,但交互项的系数是显著为正的1.4%。表明独董已退休特征并不影响非常规原因辞职的企业价值,而对强制性离职的企业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假设3得到证明,相比于非常规性原因离职的企业,已退休特征加强了因18号文件强制性独董离职事件的市场反应,投资者偏好更加年轻有精力的独立董事。

回归(2)中同样发现交叉项显著为正的2.8%,表明SOE(国有企业)特征没有影响对照组,但对实验组有实质性效果。假设4a得到验证。相比于非常规性离职的样本,国企特征加强了18号文件离职企业在公告日附近3.2%的累计超额收益率。

回归(3)中,Loss(企业上年亏损)的系数并不显著,而交叉项却是显著为正的3.6%。说明Loss特征没有影响对照组,但是对实验组有实质性效果,假设4b得到验证。相比于独董因非常规性离职的企业,亏损企业独立董事因18号文件离职在公告日附近的收益率要高3.6%。

回归(4)描述了Dividend(近三年未发放现金股利)特征对企业的影响,同样发现交叉项却是显著为正的3.5%。说明Dividend特征没有影响对照组,但是对实验组有实质性效果。相比于独董因非常规性离职的企业,没有发放现金股利特征对独董18号文件离职在公告日附近的收益率要高3.5%。

4.稳健性检验

本部分额外检验了18号文件公告日附近的市场反应。因为当2013年10月19日中组部颁布18号文件时,市场可能已经预期到了上市公司的部分独立董事将离职,股价可能因此提前进行了反应,而不是等到独立董事正式离职的时刻。结果发现2013年10月19日公告事件日附近累计超额收益率都不显著区别于零。18号文件和非常规两组样本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差异不显著,表明资本市场并没有提前对18号文件作出反应。

第4篇

【关键词】官员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辞职潮 公司价值

一、引言与文献述评

自2013年10月19日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以来,在我国A股市场上就掀起了一阵上市公司(官员)独立董事(下称“独董”)离职潮。官员被聘为独立董事容易产生“钱权交易”,滋生腐败。政治联系对公司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在讲究“关系”的中国社会表现尤甚,这也是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公司从外部引入独立董事,是公司拓展或者维护关系的手段。聘用有官方背景的独立董事对公司来说意味着拥有一种重要且稀缺的资源,这不仅建立了同政府的联系,而且也为以后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学术界近十几年来对这一敏感且热门的话题做了大量研究。有学者认为政治联系对企业具有正效应。比如,Johnson and Mitto(2003)利用马来西亚上市公司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数据,分析表明了具有政治联系的公司不会受到严格的资本管制。Adhikari和Derashid等(2006)检验了马来西亚企业实际税率和政治联系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政治联系的公司实际税负更低。张敏等(2010)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政治联系对信贷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发现存在政治联系的企业更易于获得长期贷款。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政治联系对企业具有负效应。例如,Fan,Wong and Zhang(2007)发现具有政治联系的国有企业CEO其公司的长期股票市场收益相比于CEO不具有政治联系的国有企业低。Boubakri(2008)等和Faccio(2009)均利用跨国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相比于没有政治联系的企业,拥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在会计利润表现更差,经营效率更低。Chaney(2011)等研究发现,拥有政治联系的企业对于市场压力表现的比较不敏感,因此政治联系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较差。

本文认为造成以往文献研究结果不统一的原因可能是Fisman(2003)和Faccio(2009)所担忧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以此次(官员)独董“离职潮”这样的外生突发事件为切入点,从股票市场角度研究官员独立董事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同时借鉴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资本理论,由官员独立董事形成的政治联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入手,并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为研究官员与企业的政治联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再加上我国十之后的“反腐倡廉”和“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本文在对官员独立董事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更是一个新拓展。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资源支持理论”认为,独立董事的背景能够影响他们成功发挥决策支持与监督专家的能力与技巧,由于独立董事在其行业内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通常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良好的社会关系和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这样就能够为企业的成功经营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企业通常会从外部引入拥有政界工作经历的独立董事,一旦聘用,那么就会在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这样的做法对于企业来说是拉上各种“关系”的最简单、最重要的渠道。关系经济对于像我国一样的转型国家来说是显著特征,Allen(2005)的“中国之谜”由此出现,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可以解释制度环境不健全下的高速经济发展现象,官员独立董事与公司是利益相关体,“关系”意味着资源即社会资本,加上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这决定了两者必然存在联系。但“关系”也不一定意味着有效,陈艳莹等(2010)认为“政府参与”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和额外费用支付。官员独立董事对企业价值影响因企业性质而异,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和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面临的市场竞争地位不同。官员视察已经被证明对民营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罗党论等(2012)已经验证,并且在制度环境差的地区表现尤甚。

本文根据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1:官员独立董事辞职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带来正面影响

假设1a:官员独立董事辞职会对国有企业的股票价格带来正面影响

假设1b:官员独立董事辞职会对民营企业的股票价格带来正面影响

假设2:官员独立董事辞职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带来负面影响

假设2a:官员独立董事辞职会对国有企业的股票价格带来负面影响

假设2b:官员独立董事辞职会对民营企业的股票价格带来负面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18号文”出台为限,2013年10月~2014年6月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公告为基础进行样本筛选。本文得到了有338份独立董事辞职公告、346位独立董事和33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数据来自于巨潮资讯网、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股票价格数据来自于锐思(RESSET)数据库;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独立董事的背景信息手工摘自于各上市公司年报。

本文参考夏立军等(2005)实际控制人的分类标准,并结合国泰安数据库(CSMAR)中的子数据库“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分类方法,本文依据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将样本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二)变量定义

1.因变量。本文采用了市场模型计算个股的超额收益率(CAR),以事件窗前的240个交易日作为估计窗口,即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披露日前的第245个交易日到公告前第5个交易日(-245,-6),随后公告前5个交易日(-5,+5),共计11个交易日,为事件窗口。

2.检验变量。本文对独立董事的政治联系采用评分的方法度量而非一般的虚拟变量法,具体评分过程如下所示:政治级别以及对应的政治联系得分(score)分别为:副部级及以上(7)、正厅级(6)、副厅级(5)、正处级(4)、副处级(3)、科级(2)、副科级(1)、无(0)。

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官员类独立董事辞职事件窗口中超额收益的影响,更准确地分析官员独董辞职对上市公司股价造成的影响,需要加入控制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共有四类特征指标相应地可能会对独立董事辞职导致的超额收益产生影响:独立董事个人特征(年龄age;学历education;性别gender;辞职理由reason;兼职数jobs)、公司治理特征(董事会规模boardsize;董事会会议数conference;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biggest;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manown;机构持股比例insown;CEO和董事长两职兼任;PLU)、董事会独立性(独立董事比例outratio;独立董事由现任董事长或CEO任命appointed;独立董事任职月数tenure)以及公司基本面特征(公司规模firmsize;公司盈利能力ROE;公司成立年限firmage;同时辞职人数number)。

四、实证分析结果

(一)独立董事辞职行为的市场反应

表1报告了不同政治联系得分独立董事辞职公告前后5个交易日内(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日为零点),样本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CAR(-5,+5)的均值检验情况。由表3的第二列中可以看出,对于较低政治联系得分(score)的官员独董辞职时,全样本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CAR为正值,反应了较低政治级别的官员独董给公司价值带来了损失,当他们辞职时,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件好消息。然而,对于较高政治联系得分的官员独董辞职时,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CAR为负值,说明了较高政治级别的独立董事对于公司来说是有价值的,当他们辞职时,为公司股价带来了损失。表3的后两列区分了企业的性质,进一步检验官员独立董事辞职行为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政治联系得分最高的官员独董辞职时,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率(CAR)为正值,说明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最高政治级别的官员独董辞职并不一定是坏消息。然而,在国有企业中,政治政治联系得分(score)最高的官员独立董事辞职时给公司带来了最大的价值损失,此时的CAR为负,而且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应该注意到,当没有政治联系得分(score=0)的独立董事辞职时,全样本公司的股票的CAR也相应地下降了,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政治联系得分(score=0)的独立董事辞职时给公司股票超额累计收益率(CAR)带来了显著的负效应,这意味着董事会的独立性也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价值,因此本文在做回归分析必然要控制董事会的独立性。

(二)回归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国有企业中,CAR与score同样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说明了官员独董辞职给公司的股票累计超额收益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证实了企业的价值与官员独董的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聘请的官员独董的政治联系得分越高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越大。但是,对民营企业来说,虽然CAR与score回归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由中组部“18号文”引发的“(官员)独董离职潮”数据来分析探究官员独立董事辞职时的市场反应,并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制度环境的影响下,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官员独董是具有价值的,并且官员独董的政治联系得分越高,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越大;然而对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

然而,由于我国制度环境不完善,存在一定程度的权利经济或者关系经济的现象,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政治联系是其长远发展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拓展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渠道。研究政治联系对企业的价值影响,有助于更深入了解我国不同性质的企业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了验证了西方学者提出的“中国之谜”。因此,需要加快完善制度建设,降低政治联系的负效应,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资本的负效应并减少社会发展成本。

参考文献

[1]Johnsona S,Mitton T.Cronyism and capital controls:evidence from Malaysia[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3(67):351-382.

[2]Fan J,Wong T.J,Zhang T.Political connected CEOs,corporate governance,and post-IPO performance of China’s newly partially privatized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4):330C357.

[3]Boubakri N,Cosset J.C,Saffar W.Political connections of newly privatized firms[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8(14):654-673.

[4]Faccio M.Differences between politically connected and non- connected firms:a cross country analysis[J]Financial Management,2009(39):905-927.

[5]Chaney P.K,Faccio M,Parsely D.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1(51): 58-76.

[6]Fisman R.Estimating the value of political connection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1095-1102.

第5篇

此事令陈总十分地郁闷,原本是为激励,但员工却等着拿了钱就跑。为什么?行政部门负责人的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就放在桌上,离职的员工从外部环境来看,不外是竞争对手的高薪诱惑、参加公考成功、自身独立创业等等。但是,就像是“哭婆婆和笑婆婆”的故事,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客观,能够解决问题吗?员工拿奖即离职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和复杂的,如果是企业内部原因,那么这是需要管理者思考的。北京东方管理信息咨询公司陈总面对的困境,其实是国内众多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然,市场竞争,人员流动,这是常态,但是,如果我们从内部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是否可以合法并妥善地处理好这样的问题呢,或者说,是否可以有比较好的预防方案呢?

这里,我们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初步的分析。

首先得看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只有在劳动者接受了用人单位提供的专业技术培训并且约定了服务期的情况下,才必须在服务期内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离职。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就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难解之题——企业几乎没有办法留住人!

不仅如此,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非常不健全,如果员工不辞而别(没有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便是企业有证据证明员工的不辞而别给企业造成了损失,即便是企业打赢了官司,又能有几家企业最终可以获得员工的赔偿呢?企业拿到了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有利裁决或者法院的生效判决书,怎么找员工要钱?就算是企业从员工那里拿回了赔偿,企业最终又能不能收回诉讼成本呢?企业还常常会面临一个道德问题:为了几千块钱(普通员工的月工资常常会在两千元至五六千元之间),犯得着和员工大动干戈吗?这对在职员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需要企业来回答并落实:企业有证据证明员工不辞而别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以及损失的数额吗?估计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没有或者不会去采集这样的证据,原因有两点:

(1)可能没有造成损失,或者损失很难量化;

(2)因为企业一般不会去进行这样的仲裁或者诉讼,向员工讨要损失赔偿,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就不会去收集这样的证据。

所以说,当普通员工不辞而别时,企业几乎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但是,有问题总得面对!留给企业的“标准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预防第一!之所以这样讲与劳动合同法对于企业用工环境的改变直接相关。

我们必须深切意识到的问题是,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最大的冲击绝对不是个别条文上的改变,而是对企业管理理念上的根本改变。劳动合同法“逼迫”用人单位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举例来说,以前企业可以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因为不签劳动合同可能会对用人单位更加有利。现如今,只要该签劳动合同却没有签订,员工又爱较劲儿,双倍工资差额就很可能被支持。再比如,原先留人可以签订保密协议,约定脱密期。员工可能会在半年之内不得离开这个单位。现在脱密期约定早就不被允许了,如果企业没有更积极的思路和做法,员工提前“通报”一声就不错了,不能指望都老老实实提前三十天给出书面通知。所以,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理念。

另外,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更鼓励企业变惩罚为激励,少做“减法”,多做“加法”。从人的本性来说,谁也不愿意自己成天被扣掉自己本来感觉就不多的劳动报酬。扣钱除了能解用人单位一时之愤、激化劳资关系的矛盾以外,积极正面的影响一般并不突出。相反,如果将工资收入中的很多项目作为激励因素来鼓励员工的积极进取和团结合作,既能够鼓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会让员工更容易接纳企业文化,促使企业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

基于以上两个基本原则,对于如何约束企业员工,减少“不辞而别”现象的发生,企业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主动管理工作,同时通过激励机制,避免员工的“不辞而别”。

首先,企业的法律文件常常贵在签收送达。为了避免辞职员工以没有签订或者收到劳动合同理由不辞而别,企业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就应当在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文件中约定清楚员工的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只有这样,当员工不辞而别的时候,就可以依据企业规章制度和/或劳动合同送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以及其他文件了。

但是,上述做法并不能够激励员工做出有利于公司的离职时间选择。因此,还可以考虑其他更有效的办法支持才可以。例如,首先可以约定发工资时间,最好能够定到次月的20日之后。这样的话,员工如果需要拿到上个月的工资,也至少要坚持到当月的20日之后,对于企业的影响就会相对而言小一些。而员工为了拿到本月的工资,采取不辞而别离开的概率就很低了。

第6篇

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发布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宣布为维护公司价值观,2010年公司清理了约0.8%逾千名涉嫌欺诈的客户,同时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因此为“系统性失败”承担责任引咎辞职。这一事件迅速引发热议,许多人对阿里巴巴敢于自曝家丑,挥泪斩马谡的勇气表示敬佩,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称另有隐情,这是一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公关秀。

职业经理人卫哲曾是百安居的中国区CEO,在他的领导下,阿里巴巴2010年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661亿元(合5,57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2.36亿元增长55%。同期收入增至人民币14.5亿元,增幅40%,从外界获得的数据上来看,卫哲的业绩尚不错。以知名的职业经理人的辞职为代价,来捍卫商业伦理的底线,维护客户价值和利益,当是一件值得称誉的“壮”举。所以有业内人士评价阿里巴巴是用重手高调处理这一供应商欺诈事件,颇有一点矫枉过正的意味。

细想一下,阿里巴巴让职业经理人飞的背后,蕴含不少启示。

二、 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双赢术

从国外的案例来看,“让职业经理人飞“的故事一般是在业绩不佳、触及投资人利益或者法律法规时发生。比如HP之前的CEO卡莉.菲奥莉娜因与董事会在战略分歧被迫辞职,以及她的下一任马克.赫德则是因性骚扰、假账风波引咎辞职。纽交所上市企业康宝莱总裁兼首席营运官彭阁瑞(Gregory probert)则是因为学历造假而引咎辞职。被迫辞职的职业经理人幸运如赫德的,立马在好友埃里森的oracle公司就任联席CEO一职。而菲奥莉娜离职后就再未重回CEO职位,而是试图进入政坛。另一方面,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合作共赢,获得长足发展的案例则比比皆是了,如当年的IBM与郭士纳、GE与杰克.韦尔奇等,而美国的杜邦更是依靠职业经理人的力量,从一个家族企业转变为现代的工业巨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最长寿的公司。

类似阿里巴巴这种情况,其“让职业经理人飞”这一残酷场景有没有避免的可能呢?如何才能出现中国的“IBM和郭士纳“呢?

答案是有的,需要从企业和职业经理人两个层面来实现。

从企业层面,首先应该把公司治理体系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完成,建立基于专业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到职业经理人的完整治理架构,理顺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保证企业在有效监督下高效运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发展、股东的利益。

另外企业要避免中国传统的“人治”,应基于企业战略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绩效管理这套有机整合的流程和系统建立、收集、处理和监控绩效数据。它是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经理人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以及促进经理人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及时进行沟通和反馈,通过MBO(目标管理)、KPI(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记分卡等绩效考核方法来实现对职业经理人的绩效管理。

与绩效管理相对应的是,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高管激励机制,短期的激励有年薪激励,长期激励则有期权激励。在国外高管人员激励方案中常常有三金计划:“金色降落伞”(针对非自愿退职)与金手铐(针对股权)、金阶梯(针对职业成长),通过这些程序严谨、富有弹性、蕴含巨大价值的激励手段将职业经理人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成为实现双赢的经济基础。当初菲奥莉娜和赫德离职时均获得了数千万美元高额补偿,是金色降落伞的典型案例。

从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则需要树立全局意识,虽然职业经理人大多只需要把自己所负责的领域做好即可,但很多时候还需要站在企业所有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点在联想就有典型,原来从dell过来的全球CEO阿梅里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关注企业短期盈利而对企业中长期发展的考虑不够,所以不愿意在手机业务技术研发以及新兴市场发展消费类产品研发方面进行投入,也导致了联想当年先卖出后又高价买回联想移动(前后不到一年时间),以及在上网本产品上大大落后其他厂商的战略失误情况。

同时,职业经理人与企业的相互沟通和信任也显得格外重要。类似国美陈黄之争实质问题之一就是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的信任问题,当然这也是需要双方共同来实现的,需要企业所有者对职业经理人负责制下的公司管理层高度信任,也需要职业经理人主动的、及时的与企业所有者进行沟通。

第7篇

【关键词】公路施工企业;职工;薪酬核算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已经走出国门,逐步走向国际,公路施工企业不仅承建、援建大量的公路项目,同时还参与国外公路建设项目的竞标,这些巨大的发展变化,给薪酬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在新会计准则下,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职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使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职工薪资核算变化

1.职工薪酬及其范围

首先,企业职工的范围,新准则中的“职工”含义比较广泛,包括三类人员:一是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包括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二是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三是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

其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第9号文件规定的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基本工资和奖金以及其他的补贴,职工福利需要包括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以及商业保险等,同时还包括职工的辞退费用等。

最后,企业职工的薪酬核算内容。职工薪酬准则确立了完整的人工成本概念,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薪酬核算范围外,还包括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中的基本五险,住房公积金、辞退福利、带薪休假等。

2.薪酬核算内容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1)薪酬核算会计科目设置的变化

在新准则中主要明确了职工薪酬的范围,包含与劳动报酬相关的全部项目,重新设置了“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并根据薪酬的类别设立了二级会计科目,其中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五险一金”、“辞退福利”等科目。

(2)薪酬核算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根据新准则中第四条规定进行解读,当员工在职期间,企业需要将应付给职工的薪酬项目标记为负债,在职工离职后除了给予职工补偿外,还需要根据职工所在部门计入部门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辞退福利只计入当期费用同时确认为负债。

3.薪酬核算内容引入商业保险和辞退福利

(1)商业保险

随着公路改革的深化,公路建设也已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在公路建设的很多环节中危险性很高,由此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为参与公路施工建设的职工购买团体意外商业保险,这是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职工薪酬核算的最大区别之处,其不仅完善了企业职工的薪资福利,为公路施工企业保留了更多的盈利空间,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福利,为企业留住了更多的人才。

(2)辞退福利

在新准则中新增了辞退福利,辞退福利包括职工主动或被动接受辞退计划,企业根据辞退计划相关条款规定的职工数量以及辞退补偿标准,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根据预计辞退的职工数量与岗位辞退补偿标准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符合权责发生制中的会计假设原则,新准则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出发,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若辞退计划符合准则规定中预计负债确认的条件时,将其定为预计负债,且辞退福利满足确认的条件时,将其计入当期费用,这一规定可以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执行辞退计划以及支付辞退福利需要承担的义务。

二、职工薪酬核算的宽带多元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

新准则中增加的薪酬核算内容,尤其是新增了商业保险,在公路建设中对于特殊工种的范围没有明确的规定,致使在进行商业保险的缴纳与核算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税种的划分不清,不仅为企业的薪酬核算工作增添了不可预见的风险,还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要熟练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财务会计方面的知识,尤其要熟知薪酬成本的发生和构成内容,财务制度对企业薪酬规定的构成及列支渠道,不但要学会在事后算账,更应学会在事前做预算。

三、薪酬核算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们最关注的部分,薪酬结构变化与调整后的薪酬核算工作,便成为了检验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公路施工建设走出国门,为公路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人工成本核算内容是中国绝大部分反倾销案调查的重要内容,而新准则中新增的内容,缩小了中国企业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实现与国际惯例趋同,同时新准则中还规范了人工成本核算内容,为公路施工企业清除一些进入国际公路建设市场的障碍,有利于国内公路施工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四、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薪酬范围已发生较大改变,特别在新会计准则下,全面明确的界定了职工薪酬的范围以及基本内容,人工成本有着相对具体、明细以及全面的核算内容,使企业人工成本的真实信息得到全面反映,提高企业人工成本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实际价值,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公路施工企业应牢牢把握住发展的机会,积极的将新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落实,做好企业的职工薪酬核算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兰秀,马玉明.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企业职工薪酬核算[J].交通财会,2010(05).

第8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非货币利;辞退福利

一、职工薪酬会计的新发展

1.以新法规形式定义职工的范围

新的会计准则扩大了职工认定的范围,按照新准则的解释,只要为企业提供了劳动服务,并从企业处得到了报酬,都应该纳入职工薪酬核算范围,所以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虽没有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得到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没有订立合同也没有被企业正式任命,但是为企业提供了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新会计准则都规定了为企业的“职工”。

2.职工薪酬内容的重新界定

新准则规定,企业未获得职工所提供的服务,相应地付出或给予的所有代价(对价),都要作为职工薪酬进行会计核算。这一规定多方位、多角度明确规定了职工薪酬的范围:包括:工资、奖金、补贴和津贴;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利、辞退职工的补偿和其他相关支出。

3.薪酬会计核算上的发展

从会计核算上看,新会计准则规定,职工薪酬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应确认为负债,除辞退职工补偿外,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如产品劳务、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等等,归类为相应的会计科目,可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当期损益等等。

五险一金的计提,新准则规定按照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按照实际计提数额进行会计处理,确认为企业的负债。

对于辞退补偿,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劳动合同到期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被裁而给予的补偿,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应确认为预计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明确了股权激励属于职工薪酬范围,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会计核算。

4.会计报表披露的改进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披露与职工薪酬相关的内容,应当包括如下信息:工资奖金津补贴及期末应付未付金额;包括五险在内的社会保险费及期末应付未付金额;住房公积金期末应付未付金额;非货币福利及其计算依据;辞退补偿期末应付未付金额;其他职工薪酬等等。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应付职工薪酬做了更加具体的信息披露要求,对企业职工薪酬会计核算也提出了更明晰、严格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在会计期末及时准确披露相关信息。

5.非货币利的核算

将非货币利纳入职工薪酬核算,这是新会计准则在职工薪酬方面的重大改进。

6.辞退福利的概念及核算

新会计准则按照资产负债观的会计理念,将辞退福利作为提前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一项现金补偿,原来的会计制度并没有辞退福利的说法,企业把辞退福利作为一项当期费用入账,新的会计准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出发,规定辞退计划在满足预计负债条件时,确认为一项预计负债;在职工被辞退后不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时,辞退福利满足一定条件时,预计负债再转入当期费用。这样的规定有助于财报使用者更加了解企业的辞退福利的义务及过程。新会计准则在这方面的规定,使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接轨。

二、职工薪酬会计的新发展的宏观意义

1.更有利于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

在以前的会计准则体系下,我国企业的职工薪酬核算的范围和内涵相对比较狭窄,很多应计入职工薪酬的企业付出代价没有计入职工薪酬,所以我国企业人工成本从账务报表上看占企业成本比重偏低,并没有真正反映出我国人工耗费的实际水平,相应也带来了产品成本在会计核算账面上的偏低,这样的局面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上被反倾销调查带来了理由,对我国产品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美国对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制裁,无所不用其极。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反映不同的成本价值,对倾销是否成立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会计准则也会通过影响成本计算方法来进一步影响产品成本。

新的会计准则扩大了职工的范围和薪酬规定的范围,增加了新的职工薪酬形式,使我国企业的产品成本核算与国际成本核算有了进一步的接轨,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调查提供了明晰准确的会计核算依据,也有助于减少我国企业采用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过度降低劳动力成本而受到国际贸易相关法律制裁的可能性。

2.有利于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

国家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是政府高度关注和管理的社会热点,新的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会计核算做了进一步的明细、严格的规定,要求企业披露明细、准确的职工薪酬信息,这些新规定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企业在人力成本上的监督和制约,减少企业欠薪和拖欠工资情况的发生,减少企业随意降低员工福利不遵守社会保障政策的现象发生,维护企业职工的自身利益,改善劳动合同短期化、临时化的现象,有利于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从微观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淘汰剥削廉价劳动力来榨取利润的企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3.有利于国家扶持高科技企业政策的实施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了职工薪酬,在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方面,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准予进行资本化,资本化的无形资产研发,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税负和争取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所以新会计准则关于薪酬核算的部分,有利于企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有利于解决研发人员待遇与企业效益间的矛盾,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有益处。

另外,国家也可以通过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出台,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吸引社会各界资本来发展国家扶持的产业政策。

三、职工薪酬会计的新发展的微观意义

1.有利于企业更加了解人力资源成本构成,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新的会计准则关于薪酬部分,规定了完整明晰的人工成本概念和范围,囊括了所有有关人工成本上的支出,明晰、准确、严格地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涵,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企业更加清楚明晰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构成,提高了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增强了企业间人力成本的可对比性,从而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2.有利于企业高端人力资源的效能发挥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实施,体现了企业产品和服务成本中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要性,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和原则的体现,由于人的智力劳动在无形资产研究开发中的资本化会计处理,在财务和管理上承认了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新准则有力地调动了全体员工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创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企业更快更强地发展奠定人力资源上的基础。

3.存在着借辞退福利等薪酬会计核算方法调节利润的可能

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规定:企业在职工提供劳务服务的会计期间内,将应付给职工的代价或对价作为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了提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而给予的补偿外,应当依据职工提供服务所收益的对象,分别进行费用归集和财务处理。这样的规定,使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涉及到企业的流动负债、存货成本和经营成本中的期间费用,对这些科目的余额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规定将职工薪酬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会使得经营过程中的期间费用和存货成本具有了不确定性。

新的职工薪酬准则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人力成本支出要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甚至通过折旧计入产品成本。这样就增加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降低了费用列支,进而提高了当期利润,有可能存在粉饰当期财务报表的问题。

对于辞退补偿,新会计准则规定在符合一定条件下,账务上列入预计负债处理,这样做就降低了当期利润。存在着企业在大幅裁员时,管理费用突增,而导致企业利润失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新的职工薪酬会计体系,存在着借辞退福利等薪酬会计核算方法调节利润的可能性,企业可对这些规则上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

四、总结

新的职工薪酬会计,对企业自身发展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实施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快速发展,虽然新的职工薪酬会计体系也存在一些瑕疵,但其有着深远的进步意义。(作者单位:沈阳汇沣航经贸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淑萍.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第9篇

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是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实用文体。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主管年度个人辞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主管辞职报告1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我很遗憾的在此时向您提出我的此致申请,希望您能够阅后批准!

此刻我提出辞职申请也是逼不得已的,很多的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这是我最感到遗憾的地方,我不得不辞职。本来我想在公司继续努力下去,一直工作下去,可是现在的我却没有办法使自己继续待下去了。________年__月我来到____集团,正式成为喷漆车间的主任。对于这一点,真诚的感谢机缘。截止到今天,已然过去了五个多月。在这段时间,和很多优秀的人成为同事,让我受益匪浅,并且我相信在将来也一定会深深的影响我,我诚挚的感谢大家,感谢这个企业中的每一位,因为你们让我成长。

我不喜欢夸大事实,也不喜欢太过谦虚,我会尽力去接近事实,惟其如此,才可能客观。在这五个多月之中,我付出了劳动,也得到了回报。但我想,我的付出不足以得到如此之多的回报,所有同事的慷慨。相信同事都了解我,我不会去拍任何人的马屁,何况现在即将离开,更没必要。所以,请相信这句话是我发自肺腑。

有很多优秀的同事,给了我很多帮助,谢谢大家。虽然我常常自求进步,但因为天性愚钝,无法有力执行领导的工作安排,也不能按期完成生产任务,辜负了领导和同事的期望,对此我自感惭愧。所以我现在提出辞职虽然中国的法制不完善,守法的成本比违法的成本还要高。但我依然很乐意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最后我希望自己的离开不能够给公司带来损失,也希望公司领导和同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大,明天会更好!

辞职人:

____年__月__日

主管辞职报告2尊敬的______、______:

非常感谢领导再次给予我在____工作的机会以及我在工作期间对我的帮助和关怀!由于某些原因,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当前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司的发展需要大家竭尽全力,同事都是斗志昂扬,壮志满怀,而我在这时候却因个人、家庭及其它原因的影响,无法为公司分忧,为公司做出相应的贡献,不得已辞掉这份工作,实在是深感歉意,希望领导能够批准我在20____年元月10日前后离职!

在____工作期间,公司给予我大力支持和对我能力的信任,使我获益良多,不但获得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也使我在这个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工作以外的处世为人等做人的道理。这些都为我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帮助。所有的这些我很珍惜也很感谢公司,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

离开这个公司,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谆谆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最后,我也不知道可以说什么,只能衷心对你们表示感谢的同时也说一声对不起,祝所有同事和朋友们在工作和活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收益!祝____在建设和发展中步步为赢、蒸蒸日上、开创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再次感谢!

辞职人:

____年__月__日

主管辞职报告3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

我是____年11月到中集。至今已有一年又六个月了。我是抱着为一个中国企业尽心尽力的意愿,买了一张单程机票,到了中集。虽然过去我在中国工作过,也和中国企业有过合资的经历,但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中国企业内担任职务。到中集的这个决定,有我的理想主义的色彩。这一年多来,我的经历丰富了很多,对中国和中国企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很珍惜这一段经历,而且不后悔做了这个决定。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将离开中集。五月份时,这个信息将公开于众。我们共同探讨中集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人选,已经几个月的时间。您二位一直了解我自己的想法和计划。但是,在这几个月的工作中,您们仍然保持对我的信任,保密和敏感的工作仍然交付给我,让我看到您二位和中集的宽厚和胸怀。对此,我由衷地感谢!

人力资源是支撑中集未来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因素。因此,不管我是否在中集,都希望您们以及集团总裁班子能够继续给予人力资源管理以强有力的支持。在今后的几年里,中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需要做得更扎实。在我离开之前,有几件事情希望得到您们的关注:

今后两年左右,人力资源职能应该建立中集统一的职级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中集的各个产业,各个企业,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只要是中集的企业,就应该纳入中集统一的职级系统。只有用统一的衡量标准,中集才能够比较公平地了解每个员工的职责大小。只有实行统一的职级系统,今后在薪酬福利的设计上,在员工职业发展上,在后备队伍培育上,才有一个清晰的尺度。集团人力资源部要在____年年把中集职级系统在中国境内的制造企业推行实施。2010年要把职级推进到burg,vanguard,泰国,等等。

今年已经开始成势的工作是全集团统一的业绩管理体系。多谢吴总的支持,整个集团现在开始意识到,共建团队愿景和年度计划,对上下一致协调,推动工作,业绩管理等,都有极大益处。____年年能够开始把如何做计划的方法推动下去,能够按照统一的方法评价各级员工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今后几年,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层的战略规划能力,预测能力,团队管理/激励能力,业绩辅导能力。业绩管理体系需要有强大的管理团队,才有可能行使有效。几个表格,几个程序,是无法代替有效管理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领导力提升的重要性。远航需要得到大力支持。“远航一”应该做为领导力提升的第一步。向多年前中国的“扫盲”运动一样,远航应该走到中集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管理者都参加,包括企业的总经理们,包括总裁班子。这样,中集可以把远航做为集团管理的喉舌,推动统一的管理理念,统一的解决问题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上下左右,发自内心的协调。协调是无法强求的。协调必须发自内心。集团人力资源部已经意识到,应该根据经营战略需要,分析应该具有的领导能力。今后应该启动“远航二”,“远航三”,等等。

此外,中集的人力资源职能,无论集团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还没有能力提供及时,可靠,有效的人力资源信息,供管理团队做经营决策。首要两个原因是:人力资源人员的能力有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没有实施推广。因此,在____年-2010年,中集需要全力推广集团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这样一个系统,加上有效的信息管理,可以给经营管理层提供有效内部员工各种信息,同时可以降低人力资源职能部门的人工成本。

一旦有了统一的职级,统一的业绩管理体系,有效的信息系统,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可以建立员工的潜力评估,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关键核心岗位的后备力量培养,以及支持经营策略的人力资源规划。

一旦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心灵契约能够加深,企业和团队有凝聚力,上下左右协同程度提高,集团成为有机一体的可能性增强。对人治的依赖性会减低。一个更平等,更透明,更公平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会加深对人的信任和授权,增强信息的及时沟通。

集团人力资源部在今后2-3年里,有很多基础工作要做。中集的人力资源职能部门面对着要上陡坡的挑战。让这个职能部门自己杀出一条路来,是不现实的。如果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总裁和总裁班子一致的支持,是无法行之有效的。同时,我认为如果把人力资源看成是最重要的经营资源之一,人力资源职能应该直接参与经营。

在中集目前的情况下,我不建议中集到外面去找一个有跨国公司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集更应该信任自己内部有能力有潜力的管理人员。把这些人真正用起来,激励起来。他们给中集带来的长远价值是远远比一个无法适应中集现状的空降兵要高。有些人不抱怨,不会哭,不愿意叫,不等于这些人没有期望,没有抱负,没有能力。会叫的人不一定。沉默的人不一定不强。

今天提出辞职书,是我经过认真思考,做出的决定。我决定离开,让我最最舍不得而且不愿意辜负伤害的是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同事们,许多成员企业的人力资源同事,许多成员企业的总经理和许多总部的同事们,最后还有您二位。在这一年半的工作过程中,我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同事们之间的支持和关心,中国人的那种情分,是我多年在国外比较难以得到的。

我很感谢二位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给我和人力资源部的支持。我希望今后二位能够更关切人力资源职能的发展。爱护一个刚刚成型的职能,帮助它的成长。同时,了解员工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心态和心声。把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离职面谈,申诉调查等等信息,做为了解员工的正当渠道。使用人力资源部提供的信息,将是对人力资源职能的认可。

非常感谢二位和中集的其他同事在这一年中给人力资源部的支持!我也祝愿中集早日达到一千亿的目标!我从内心祝愿中集越做越强,立于不败之地。今后如果需要,我将很愿意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色,继续帮助中集。

辞职人:

____年__月__日

主管辞职报告4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非常感谢您这一年来对我的信任和关照。

这段时间,我认真回顾了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觉得来____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一直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这一年多来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教导,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让我感激不尽。在公司工作的一年多时间中,我学到很多东西,无论是从专业技能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对于我此刻的离开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歉意。

非常感激公司给予了我这样的工作和锻炼机会。但同时,我发觉自己从事____行业的兴趣也减退了,我不希望自己带着这种情绪工作,对不起您也对不起我自己。真得该改行了,刚好此时有个机会,我打算试试看,所以我决定辞职,请您支持。

请您谅解我做出的决定,也原谅我采取的暂别方式,我希望我们能再有共事的机会。我会在上交辞职报告后1—2周后离开公司,以便完成工作交接。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我们公司已经发生了巨大可喜的变化,我很遗憾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只有衷心祝愿公司的业绩一路飙升!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辞职人:____

2020年____月____日

主管辞职报告5尊敬的领导:

您好!

来到公司也已经快两年了,在这近两年里,得到了公司各位同事的多方帮助,我非常感谢公司各位同事。正是在这里我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更有过收获。公司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一度让我有着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或许这真是对的,由此我开始了思索,认真的思考。

但是最近我感觉到自己不适合做这份工作,同时也想换一下环境。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公司辞职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公司正值用人之际,公司新的项目的启动,所有的后续工作在公司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公司今后在这个项目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公司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公司提出辞职。

我考虑在此辞呈递交之后的2—4周内离开公司,这样您将有时间去寻找适合人选,来填补因我离职而造成的空缺,同时我也能够协助您对新人进行入职培训,使他尽快熟悉工作。

能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做好工作的交接工作,尽力让项目做到平衡过渡。离开这个公司,离开这些曾经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尊尊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我们公司已经发生了巨大可喜的变化,我很遗憾不能为公司辉煌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只有衷心祝愿公司的业绩一路飙升!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工作顺利!

第10篇

[关键词]职工薪酬;工资薪金;财税差异

1 职工薪酬与工资薪金范畴的差异分析

1.1 职工薪酬的范畴

职工薪酬是企业为了获得职工所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从时间范围上看,包括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产生的所有义务。从项目内容上看,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各种保险费,包含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各种商业性保险等;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其他与职工提供服务的相关支出等。此外,企业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加以规范。

1.2 工资薪金的范畴

税法中没有职工薪酬的明确概念,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34条对工资薪金进行了界定,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如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1.3 差异分析

职工薪酬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主要包括:首先,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要比税法中的“工资薪金支出”范围更广。税法中的“工资薪金”近乎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奖金、津贴和补贴”部分,而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除上述内容外,还包含了社会保险费、辞退福利、带薪年假等形式,且增加了股份支付等内容;其次,会计准则对职工范围的界定比较宽泛,会计准则上所指的职工,包括几个层次,一是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二是未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三是指与企业未签订劳务合同、未被企业任命但为企业提供了类似服务的人员等,都属于准则所说的职工范畴。而税法中的“职工”特指有任职或受雇关系的劳动者。

2 非股份支付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2.1 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按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职工薪酬根据其支付方式(是否货币)并区分国家有无统一规定分别确认。首先,对国家有统一规定的职工薪酬。按国家规定的计提基础和比例按期计提,如应向社会保险机构缴付的医疗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应向总工会缴付的工会经费;另外还有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其次,对国家未规定计提基础和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根据历史资料,考虑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确认,并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职工薪酬的实际发生金额对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2.2 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

企业职工薪酬的计量方法有:一般计量方法和特殊计量方法两种。一般计量方法是指职薪酬按应付金额或交付金额进行计量的方法,如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等按职工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劳动工时和工资标准计算的应付金额;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各种社会保险费,按职工工资和一定比例计算的应付金额;非货币性福利,按提供商品或资产的成本加相关税费计量,或按实际支付的租金金额计量。特殊计量方法是指对特殊的职工薪酬采用例外的计量方法,如辞退福利的计量。对于职工无选择权的辞退福利,根据辞退计划的辞退职工人数和每个职位的辞退补偿额计算确定:对于职工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辞退福利,按预计接受裁减建议职工人数和每个职位辞退补偿额计算确定;部分款项推迟到1年以后支付的辞退福利,按辞退福利的现值计量。

3 股份支付的企业职工薪酬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

3.1 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授予后立即可行权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存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需进行调整。并存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

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负债。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续信息表明企业当期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与以前估计不同的,需进行调整。并在可行权日调整至实际可行权水平。企业要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2 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尚未明确规定股份支付职工薪酬的内容。但从企业所得税原理看,可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企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资本公积,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费用扣除。无论是授予后立即可行权,还是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及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其他方服务的,都应进行纳税调整。企业以回购股份方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也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相关的成本费用也不能扣除。其二,企业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属于增加应付职工薪酬,即实施条例规定的工资、薪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税前扣除。

3.3 差异分析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由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以税法确定的扣除时点与会计准则不同。按照税法规定,应当在行权时确认费用扣除。对按照会计准则在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已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的。在行权以前应进行纳税调整。对按照会计准则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以后才可行权的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对可行权情况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企业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金额,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或费用和相应的负债的。在行权以前也应进行纳税调整。

参考文献:

第11篇

 

10月酒店保安辞职报告1

尊敬的酒店领导:

  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给我机会来酒店工作。其间我认识了不少朋友,学到不少新的知识,也有过很多愉快的时间,但是我因学习上课的需要,特辞去现在的保安工作,望酒店领导能够谅解,如果您发现以往的工作有什么问题,请与我联系,手机不变(xxxxxxxxx)。并希望能保持联络,

  希望酒店领导能理解,并批准我的辞职请求

  祝酒店前程似锦,生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X.X

 

10月酒店保安辞职报告2

  尊敬的苏总:

  作为一名在如家酒店工作了将近一年的员工,我对酒店有着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有很多第一次,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第一次从事的酒店工作是如家给我的,我最青春的一年也是在如家酒店度过的。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能够跟同事们在一起工作,我觉得很开心,这里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大哥大姐,我的叔叔阿姨,是他们教给了我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工作……

  在酒店里,领导们也对我十分的关心,从刚进入酒店开始,我就感受到从上至下的温暖。因为我是酒店里唯一一个年轻小伙,也从来没有在这样的集体里生活过,自然而然的,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被呵护的感觉。这是一种以前在集体里未曾有过的感觉,很温馨,很自豪,而且它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离开……但这种感觉不会随着我的离开而走远,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毕竟我曾经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如家集体里。

  但是我因为个人原因还是决定辞职了,希望您能谅解!

  苏总,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您的事业能够得到不断的进步,祝愿酒店在您的领导下蒸蒸日上,也真诚的祝福您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做主演中的主演。

  此致

敬礼!

 

10月酒店保安辞职报告3

尊敬企业领导:

  感谢领导对我信任,给我机会来企业工作。其间我认识了不少朋友,学到不少新知识,也有过很多愉快时间,但是我因学习上课需应,特辞去现在保安工作,望企业领导能够谅解,如果您发现以往工作有什么问题,请与我联系。希望企业领导能理解,并批准我辞职请求。

  祝企业前程似锦,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月x日

 

10月酒店保安辞职报告4

尊敬的酒店领导:

  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给我机会来酒店工作。其间我认识了不少朋友,学到不少新的知识,也有过很多愉快的时间,但是我因学习上课的需要,特辞去现在的保安工作,望酒店领导能够谅解,如果您发现以往的工作有什么问题,请与我联系,手机不变(xxxxxxxxx)。并希望能保持联络,

  希望酒店领导能理解,并批准我的辞职请求

  祝酒店前程似锦,生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X.X

 

10月酒店保安辞职报告5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首先对我提出辞职深表歉意,心怀内疚的写下这份辞职报告,我也算是我们酒店的老员工了,很遗憾今后不能继续留在酒店上班了。

  在酒店上班的这些年里,我自认为对工作认真负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同时也见识到了很多的东西,虽然只是一个保安,但是在酒店里学习到的知识也有很多。我们保安的工作和服务也是衡量酒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是维护酒店、员工、顾客财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在酒店的这几年里,非常感谢酒店对我进行的技能培训,使我对保安这项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也让我学习了更多的服务礼仪,这些都提高了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尽管酒店对我做了很多的培养,我的工作也越加的顺利,但是我还是需要提出辞职,不是因为我不知道知恩图报,而是我觉得现在的保安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工作有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的工作尽管做的很到位,但还是会有很多出人意料之处。比如停在酒店的宝马车被人刮坏给酒店带来经济和名誉上的双重损失,这样一些意外的事情让我更加觉得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到位。

  更重要的是因为要维护酒店周边环境的整洁,于是对于附近居民在我们酒店旁边乱停车会进行管理,结果弄得周围的居民对我个人有意见,并且有时候会有一些辱骂的行为,还有很多类似于此的事情,都让我觉得工作没有得到尊敬,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我之前的工作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对保安的职责没有很明确的执行,经过学习之后认识到了保安工作的严格执行的重要意义,于是在之后的工作中都更加严格要求,工作要求提高了,但是顾客并没有提高相关的意识。鉴于此,我还是觉得应该换个环境。

  离开工作这么多年的酒店,确实有很多的不舍,特别是舍不得这么多年之间的同事友谊,更加觉得对不起酒店领导的栽培以及酒店的报告任,但还是很荣幸成为酒店的一员,最后希望酒店的发展更加顺利,财源滚滚。

  祝酒店生意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辞职人:xxx

  20xx年xx月xx

 

10月酒店保安辞职报告6

尊敬的苏总:

  作为一名在如家酒店工作了将近一年的员工,我对酒店有着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有很多第一次,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第一次从事的酒店工作是如家给我的,我最青春的一年也是在如家酒店度过的。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能够跟同事们在一起工作,我觉得很开心,这里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大哥大姐,我的叔叔阿姨,是他们教给了我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工作……

  在酒店里,领导们也对我十分的关心,从刚进入酒店开始,我就感受到从上至下的温暖。因为我是酒店里唯一一个年轻小伙,也从来没有在这样的集体里生活过,自然而然的,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被呵护的感觉。这是一种以前在集体里未曾有过的感觉,很温馨,很自豪,而且它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离开……但这种感觉不会随着我的离开而走远,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毕竟我曾经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如家集体里。

  但是我因为个人原因还是决定辞职了,希望您能谅解!

  苏总,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您的事业能够得到不断的进步,祝愿酒店在您的领导下蒸蒸日上,也真诚的祝福您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做主演中的主演。

  此致

敬礼!

第12篇

2008年,上市公司年报陆续出台,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集中的现象:很多上市公司高管相继辞职,并且,随之而来的是把手中本公司的股票卖掉,兑现后瞬间成为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高管辞职成风?套取巨额现金合法合规吗?它会给证券市场及投资者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期“资本市场”栏目邀请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马红漫、资深财经专栏作家何济川、独立财经撰稿人皮海洲共同讨论这一现象。

在动辄以天文数字计算的财富效应诱惑下,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已经有十余家公司的高管“主动请辞”,其中几位原高管在辞职后已经实现了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套现,亿万富翁也从中显露身影。

针对部分上市公司高管集体辞职套现现象,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日前表示,“这是在中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难以逾越的问题”。现在虽然有个别公司出现高管集体辞职抛售股票现象,但这仅是个案。在这个问题上,监管部门只能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监管。

高管套现源于利益诱惑

《新财经》: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现象在近期非常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马红漫:上市公司高管急于套现股票是基于证券市场的巨大变革。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入“下半场”,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股份逐步获得流通权之后,整个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开始出现明显变化。以往基金、保险资金、券商等金融资本拥有的话语权将被明显削弱,“大小非”以及上市公司高管等实业资本开始拥有了话语权。这一话语权地位的变化是实质性的。

数据显示,预计2008年“大小非”解禁市值将达到3万亿元,2009年的解禁市值将超过7万亿元,两者之和几乎可以再造一个A股市场。由此,如今在A股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机构投资者,将会陷入很尴尬的境地。实业资本对于股价的看法将会改变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中枢,而上市公司高管作为实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急于抛售股票的市场行为,实际上就表明了这一估值体系变化的可能方向。

那么,“大小非”股东是根据什么标准对股票进行定价呢?显然是其熟悉的实体经济投资的收益率。目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多数实业投资的年回报率仅为个位数,而相对应的股票市盈率却达到了50~60倍。以往实业资本只是苦于没有流通权,如今实现股价的高位变现就成为其必然的选项了。

皮海洲:高管辞职套现现象的出现,显然与“大小非”上市流通有关。目前,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现象主要集中在中小板。由于中小板上市公司多以民营企业为主,在这些民营企业中,高管往往都是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对于在股改前上市的50家中小板公司来说,由于股改时间主要集中在2006年,股份流通有一年的锁定期。而股改后上市的公司,也都在2006年6月以后上市,大小非流通也有一年锁定期的规定。所以,从2007年以来,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大小非流通开始增多。

当然,高管们作出“辞职套现”的选择,最大动力还是来自于利益的诱惑。虽然说上市公司高管的年薪高达数十万,但套现股票马上就可以让他们成为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巨大的利益诱惑,很难不让高管们心动。

《新财经》:高管辞职是否也意味着对公司前景的不看好?这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马红漫:上市公司高管为了套现股票而主动请辞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其市场影响可谓极其恶劣。由于上市公司高管较之于外部投资者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其急于套现的行为和心态,清楚无误地表明高管并不认可自己公司现在的股价水平。如果这一现象尚属于部分个案,或许市场投资者还可以忍受。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如此众多的高管辞职套现,似乎在质疑整体市场估值水平的高低。

皮海洲:高管辞职套现与是否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高管的辞职套现主要还是利益的诱惑。面对眼前的巨大利益,公司的发展前景如何是次要的。更何况许多高管持有公司股票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高价套现。而如今,企业上市了,股份又可以流通了,或可以通过辞职达到流通套现的目的,于是为了诱人的利益,某些高管作出了辞职套现的选择。

何济川:在资本市场,股权套现是很正常的行为,既然投资,就想从中获取收益。对一种经济行为,我们没有必要动辄上升到道德的高度进行评点。何况,抛售股票的高管中有不少还是公司当年的创业者,其持股兑现也可以视为他们所得到的创业回报。他们有权作出自己的选择。只要这些高管在一夜之间快速取得的财富是合法的,理应受到目前法律的保护。

再说,高管辞职套现对市场的影响不见得一定是消极的。虽然一些公司出现了高管主动辞职并且减持公司股份的现象,但是,这些公司的股价并没有因此出现明显的下跌。相反,部分公司的股价出现了大幅攀升的现象,如三花股份和思源电气。

一方面,是因为高管减持的股份相对于总股本并不算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些中小板公司的基本面在改善之中。同时,部分公司的控股股东控股权也在进一步增强。这一点在三花股份、思源电气、山河智能等公司表现都比较明显。

当然,随着持有公司解禁股高管的日益增多,类似高管辞职套现现象有可能增多,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但是,应该相信,高管主动辞职套现这一现象的出现,必将促使监管部门在今后制定出更完善、更有效的政策法规,以规范高管“走人”后的行为。

高管套现伤害投资者

《新财经》:法律法规方面对这一现象的规定如何?是不是存在很多漏洞?

马红漫:目前,针对高管辞职套现的话题,不乏从法律角度进行反思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公司法》第142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25%”存在漏洞,从而使得高管辞职即可突破“在任职期间”的限制。因此,为了遏制高管套现问题,理应通过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强化对高管的约束力,比如规定其辞职后,在一定年限内也不允许套现等。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思维方式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核心。通过扩大法律约束来限制高管套现,最多不过是阻碍了其变现的具体时间,而并无法改变其渴望滥用股价高估来实现个人利益的愿望。

何济川:目前,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尚无明确的法规约束。除了《公司法》第142条的规定外,还有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对转让股份基数的确定、短线交易禁止期的计算、交易窗口的选择、股份变动的及时披露等多个事项的若干规定,以遏制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超比例转让所持公司股份或在6个月内进行短线交易的违法行为。但是,上市公司高管一旦辞职就不在限制之列,辞职套现并没违法违规。另外,根据目前所得到的材料,那些高管在套现之前好像并没做出什么幕后活动以抬高股价。可见,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也没有侵犯到普通股民的利益。

《新财经》:高管套现行为给证券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多大?给上市公司、投资者造成了哪些伤害?

何济川:统计分析发现,套现高管占持股高管的比例较小。2007年5月7日,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向媒体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持股状况综合研究报告》。该报告对在2007年4月30日前公开披露的1391家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年报中涉及高管年薪、持股数等有效数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在1391家被研究的上市公司中,已披露的有高管持股的公司达到381家。如果按2006年12月29日收盘价计算,381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持有流通股平均市值达到8813.76万元,总经理持有该公司流通股平均市值为3231.81万元,他们个个都是千万富翁。在2006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中,持股市值排名前50位的自然人已经拥有了近400亿元的财富,其中近半数的人市值超过5亿元。

2006年全年,全国有90名高管通过二级市场卖出自己手中的股票套现。而据最近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显示,到目前为止,有10余家公司的高管“主动请辞”,其中几位原高管在辞职后已经实现了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套现。自2007年12月至今,中小板有30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及其亲属减持自家公司的股票,共计变现近6亿元。显然,这一比例,与高管持股市值相比,是比较小的。

高管套现市值与沪深股市流通市值相比,更是微不足道。截至2008年3月7日,沪市总市值为22.3万亿元,流通市值为6.5万亿元;深市总市值为5.6万亿元,流通市值为2.8万亿元;沪深股市的流通市值之和达到9.3万亿元。近6亿元的套现仅为沪深股市流通市值的十万分之六。

皮海洲: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行为是不受法律法规限制的,但这种做法对证券市场的危害却是不容低估的。目前,“大小非”解禁已令市场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高管选择“辞职套现”,那么,此举将进一步加剧限售股解禁的压力。另外,上市公司高管是最熟悉公司发展情况的,但为了套现股票甚至不惜辞去高管之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些高管对公司的未来不再看好,认为公司的股票上涨空间已经不大了。如此一来,公众投资者又如何对这些公司充满信心呢?同时,上市公司高管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这样的核心人物,甚至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副总裁都辞职了,又怎能不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呢?此外,“辞职套现”还有可能引发内幕交易及其他不规范的行为发生。毕竟这些高管们即使是辞职了,但有关的人脉关系还在,要获得确切的内幕信息并不难。

高管辞职套现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方面,表明某些上市公司的高管缺少基本的职业道德,面对利益,他们可以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显然并非中国股市之福,并非投资者之福。另一方面,表明我们的股市仍然是一个“公共的牧场”,上市公司可以随意圈钱,大股东可以谋取自己的利益,如今,就连上市公司高管也加入到套现的行列中来了。既然谁都可以到股市里来捞一把,那么,最终牺牲的就只能是公众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从制度上遏制高管套现

《新财经》:既然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漏洞,是否应该从法律法规上加以完善?对于股权激励制度,是否也存在缺陷?

马红漫:所谓高管辞职套现只不过是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博弈的表现之一。因此,单纯就事论事地针对高管套现行为来完善法规,显然无法击中问题的要害。面对产业资本认为高估的股价,即便高管无法实现套现愿望,同样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来谋求私利,比如肆意高价再融资圈钱。这也正是当初股权无法流通时,产业资本利用高估股价牟利的最流行的做法。对此,单纯依靠所谓完善立法的思路,是根本无法逐一化解各种问题的。

皮海洲:对于实行包括股票期权在内的股权激励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能否达到目的,恐怕就很成问题了。因为一些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门槛太低,以致股权激励制度最终只是给上市公司高管们带来一场盛宴而已。

最近,有两家上市公司曝出因为股权激励的实施而招致企业出现亏损的情况,一家是老牌绩优公司伊利股份,一家是海南海药。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对股权激励制度的一大绝妙讽刺,是值得监管部门认真思考的。而目前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现象的频频出现,更是对股权激励制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拥有股份的上市公司高管,为了套现自己的利益不惜辞去职务,而一些没有给高管股份的上市公司,又在通过股权激励,让高管们获得股份。这些高管们获得了上市公司股份之后,会不会也走到辞职套现的路子上去呢?如果果真如此,高管与上市公司同甘苦、共患难岂不沦为一纸空谈?

《新财经》:应该从哪些方面遏制高管套现的发生?

马红漫:尽管股权分置改革从形式上解决了非流通股的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利益博弈并没有解决。股改进入“下半场”之后对市场承受能力的考验,也是管理部门应对市场变革能力的考验。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表面看来是市场行为,但是,一旦这场博弈出现无序和恶性化的迹象(高管辞职套现就是典型的例证),将会给市场的稳定发展带来质的伤害。维持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一直是监管部门对市场调控的既定方针,如果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实业资本重估市场价值的愿望。那么,不排除在一段时期内,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会背离整个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由此可见,高管套现等典型问题的蔓延,其背后是市场话语权的变化。要想从实质上遏制这一行为的蔓延,需要管理部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市场的信心,从基调上将针对市场牛市行情的“管”与“控”,调整为针对市场风险蔓延的“托”与“护”,尽可能多地鼓励场外资金进入,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话语权的平衡。诸如,采取税收、信贷等政策提升上市公司效益,以提高产业资本的发展信心;改革新股发行制度,鼓励一级市场资金流入二级市场;拓宽合规资金的入市渠道;开放基金公司发行、拆分,等等。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产业资本套现欲望。

皮海洲:首先,应尽快修改《公司法》,完善《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规定辞职高管仍受“每年转让的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25%”的限制。其次,严防高管套现股票过程中的内幕交易,规定辞职高管的股票套现仍受信息披露窗口期的约束。第三,鉴于《公司法》的修改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在《公司法》相关条款修改之前,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辞职与任职要从严把关。坚决杜绝上市公司高管在甲公司辞职并达到辞职套现的目的之后,又马上回到甲公司或到其他公司就任高管之职。

背景资料:上市公司高管辞职风潮

三花股份(002050)

公司2007年年报显示,2006年3月份辞职的公司原副总裁、董事任金土以及董事王剑敏,2007年分别减持了所持有的全部三花股份88.83万股和50.10万股,按照三花股份120日均价21.77元/股计算,两位原高管套现金额分别达到1933.83万元和1090.67万元。同时,公司原董事长张亚波也于2007年4月辞去三花股份董事长及董事职务,其以“高管股份”形式锁定的565万股股份自2007年11月9日也已自动解除锁定,获得上市流通权。

思源电气(002028)

2006年8月3日,前公司第四大股东杨小强辞去董事职务,在离职半年后的2007年3月和4月连续两次减持思源电气股份近200万股,套现金额达到9000万元。从公开信息分析,其后杨小强仍有减持动作,截至2007年9月,杨小强仍持有思源电气358.82万股股份流通股。除了第四大股东外,思源电气第二大股东李霞也于2006年12月27日辞去其所担任的董事、副总经理职务。资料显示,李霞持有思源电气1556.27万股股份,截至2007年9月30日,上述股份中的795万股已经获得上市流通权。

新和成(002001)

公司董事会于2008年1月25 日收到公司董事张平一、董事兼副总经理石程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动原因,张平一请求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董事职务,石程请求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董事和副总经理职务。张平一、石程分别持有公司315万股及263万股的股份。

德豪润达(002005)

公司董事会于2008年2月1~3日期间分别收到公司总经理刘亮、副总经理肖宇、副总经理李伟松提交的辞职函。

山河智能(002097)

公司董事会于2008年2月19日收到公司副总经理姚广山的书面离职报告。姚广山为协助公司完善小型液压挖掘机生产体系,在公司的的邀请下,克服无法照顾家庭老人的困难,于2004年2月到公司任职,承诺工作四年,现因工作期满,不能与公司续约,请求离职。目前公司已完成姚广山所负责工作的平稳过渡,其离职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影响。

科华生物(002022)

公司董事会于2007年2月1日收到董事李伟奇和陶群的书面辞职信。李伟奇因个人原因,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董事职务;陶群作为上海恒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因恒联投资已出售了大部分科华生物股份,故辞去公司董事职务。

公司监事会于2007年3月12日收到股东代表监事龚海宝和罗春贞的辞职书。两人分别作为上海期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欣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推荐的股东代表监事,由于该两家投资公司已出售了大部分本公司股份,故二人辞去其担任的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监事职务。

海翔药业(002099)

公司董事会于 2007年7月4日收到董事张智岳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张智岳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

公司董事会于2007年7月23日收到公司董事张志敏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张志敏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董事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