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2 13:22: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外企辞职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您好!
十分抱歉我没有按照您的要求写市场推广计划,而是写了这篇可以称之为离职申请书的东西。因为我觉得这个比市场推广计划要重要一百倍,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公司的成败都在这一念之间……
提笔千言不知该从何说起,来SH已经一年零四天,我想您和我一样为我高兴,因为当初一个连公关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丫头终于可以进入这个圈,能够为自己谋得一份赖以生存的职业了,同样我是多么的感激您让我拥有今天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感激您给我去青岛的机会、去见大海的机会、去厦门的机会,这些我永远不会忘记,当然也不会忘记第一次我在外地城市宾馆的血泪。
我可能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了,从您米国归来开办这个分公司后,起先排场很大,但看到我们从那么多人走到今天的局面真的很心痛,一段时间里做梦都是公司。不知道您是否真正的想过我们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也许您又会说,过去那些都是假繁荣,现在我们才是真的,可扪心自问,Z总您不觉得那时候的公司才是一个公司吗?那时的我们才是真正的团队吗?我们一起加班一起撒欢,只可惜现在的我们变成了这样,Z总您有想过真正的原因吗?是公司没活吗?是大家薪水低吗?
我老家邻居也开着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厂,(当然没法跟您掌管的这个公司相提并论),每逢工人们回家收秋的时候,我妈总是会把工人们没卷起来的铺盖给洗了、缝好。因为家里干的是脏活,工人的被子都特别脏,我看了都想给扔了,对我妈的这个举动更是不解——一个老板娘何必对他们这些穷的要命又脏的要命的工人这么好,可我妈说:“你对别人好,别人才能给你好好干活。”
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仅是一句朴实的话,但我觉得这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道理,Z总您比我们懂得多得多。可是您是怎么对待您的员工呢?且不说合同如何规定,保险的事情,就说说我们公司的加班,是的,所有的公关公司都要加班,但我们公司的加班都在做什么呢?不到周四没有活,不到下班没有会,这就是我们公司的原则。每天上级领导总是在中午之后才来,几乎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在下午才开始,导致天天日夜颠倒。弄得每个人神情恍惚,怨声载道!每天你都在忙着应付客户,每天到下班的时候就要开会,而且一开就是三个小时,我不知道我们所有的员工都要住在这里才好吗?我们都是成年人我们都有家,都有朋友,虽然是出来打工,但同样有人疼。每天下班有人在家里等着吃饭,每次加班都像两个人在加班,我们希望能把事情提前,不要把什么都拖到下班后都拖到晚上!!!!!可惜,Z总这些您永远都不能明白!!
谁让我们都要生活呢,我们忍了,也认了。可惜Z总加班归加班,你就在倒休的时候痛快一点吧!!!可是您是怎么做的呢?每次我们请个假简直比登天还难,什么理由在您看来都是骗人,什么理由在您看来都是偷懒,我们加了那么的通宵难道换回来的就是这个吗???加班的时候您想都没想,为什么倒休的时候您这样的卡我们???还记得我回家那次要请个假,我觉得我的倒休是最多的,可是您一面装好人另一面又把郑亮叫去要我难堪,还给他一个教训:“下次更不能放人走。”可最终我不还是走了,您又何必这样给人难堪呢??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呢?放个假还让我一点都不感激您,这是您要的结果吗???
还有一次,我早上刚到公司,我妈给我打电话说不舒服,我立刻向您请假想回去一趟,可您怎么说的:“你妈病了,可惜公司的客户不会生病呀!”Z总,您扪心自问,如果是您的母亲病了,别人这么说您会怎么想???后来您还跟我说:“你要是想倒休就倒休,不要找那么多的理由,说什么你妈病了,都不像个理由。”任何我们想休息的理由在您看来都是胡编乱造的,我们都应该24小时呆在公司对吗??反过来,我们的确有编了一些理由请假,可那也都是您逼的呀,就是有理由您都怀疑我们是编的,更何况是没有理由请假,那更不可能了,那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能享有自己的权利呢?
每个月的20号都是费用报销的日子,也是我们每个人压在公司的钱可以取回来的日子,可是每次进您的办公室,你总是一脸的不悦,总是说“花销这么大呀,这钱都到不了你们的手里呀,这晚上还要走高速吗……您觉得说这话对得起你的员工为你加的那些班吗?难道我们愿意在十点之后才走吗?我们都有病,为了打车为了十块钱,把工作到拖到晚上干吗????我们已经很委屈,可惜您的每句话都让矛盾加剧,让我们的心情失落到极点。
看到一个个员工离开,我想您也一定很心痛吧。可每一次员工的离开,您总是要对我们说他们是如何的不能适应公司,如何的不懂得珍惜,如何的失去机会,但我要告诉您的是,是您一次又一次的狠狠伤了他们的心!!!别人且不说,您会说他们都能力不行,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个性、不服从我们公司的管理。那么就拿王XL、李XX,张XX,都可以说是公司的功臣,但这些曾经在公司拼命的人,为什么都离开了?您想过吗?您都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王XX,他是在如何恶劣的条件下不停的工作,很多次健康受到威胁您都说没有问题,休息一下就好,而他的工资又拿到多少?李XX,一次一次的默默忍受,像牛一样闷头干,最后又得到了多少?还有修远,您都让他们失望到了极点。新飞活动的时候,我们劳累了那么多天,所有人脚都起了泡,那么多天就给大家吃了一次盒饭。剩下的就是方便面面包矿泉水,是的那些日子很忙,但是当活动结束的时候呢???您说要找个地方大家吃一顿,我们好高兴!可是还没找您就说大家还是回去睡觉吧,都累了,您能想象到当时大家失落的表情吗?不是一顿饭的问题,只是我们一次小的成功需要一个庆祝,需要一个安慰,可是……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终也都变成了绝望,大家也只好选择离开。然而每一个人的离开您总是要跟我们找那么多地“坏话”,其实谁要走,为什么走,我们心里明镜一样。另外我告诉您,很多人现在过的比在公司好得多,无论是环境还是待遇,尤其最重要的是心情。从来不懂得珍惜的是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个人的离开都是公司一次一次的给我们的绝望所致。现在您说得最多的就是说罗XX,说她如何的不知感激,不懂情理。可我问您是什么让他这样,让他放着7000块不要,冒着找工作、还房贷等诸多的困难,一天都呆不下去!这都是为什么呀!也许您又会说那是她太任性,都不知道好赖。工资都加到了7000还不知足,是的他到哪都拿不到这么高的工资,可这些钱对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做错一点事情都要罚钱,意味着报销单您要查问一遍又一遍,意味着所有的活她要加班努力的干,意味着他要牺牲所有的个人时间听从老板的安排……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我都没提工资的原因之一,因为的够多的了,我不想靠出卖自己的自由换的更多的钱,现在我已经够累了,不想再加重自己的负担,想多一点时间回家,多一点时间陪家人,多一点时间休息。当然在我走后,您肯定又有很多的“话”加在我身上了,什么情商不高之类的,但我仁至义尽,我还有三十来天的倒休,还有这个月20多天的工资,折合下来也不少钱,我知道您不会给我了,也当作我对公司栽培的感激,当作我走之后再招新人的工资吧!
尊敬的公司领导:
由于薪金的原因,我不得不向公司提出申请,并希望能与今年x月xx日正式离职。
对于由此为公司造成的不便,我深感抱歉。但同时也希望公司能体恤我的个人实际,对我的申请予以考虑并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范文二
尊敬的领导:
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写这封辞职信,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辞职。
去年底开始,去与留这二字,在我心里一直反复。直到我想到了这句话“当您在很难作出选择的时候,您必须尊重发自你内心的声音”。当初进入公司时您对我的满怀期许。而我自持在外企呆过,做事条理清晰,对自已充满信心,看不到自已的短处。想起这些至今令我汗颜。
再有,由于薪资太低无法维持正常的开支,因此想另谋他职!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觉得很疲惫,而且近来对工作的完成情况不是很好,所以,经过自己慎重地考虑之后,我决定向企业提出辞职,望企业给予批准。
此致
敬礼
2017IT公司员工辞职报告范文一
尊敬的领导:
当我在凌晨三点读到这段话时,心里面感慨万千,久不能眠。。。。于是我打开notebook,给您写了这封辞呈。
去年底开始,去与留这二字,在我心里一直反复。直到我想到了这句话当您在很难作出选择的时候,您必须尊重发自你内心的声音。当初进入公司时您对我的满怀期许。而我自持在外企呆过,做事条理清晰,对自已充满信心,看不到自已的短处。想起这些至今令我汗颜。
记得当时我在工作上遇到困难与挫折,我与我夫人商量准备离开公司时。我夫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我留了下来。她说:您先呆着看看,有的时候坏事它也末必是坏事。我现在得感激她,因为现在看来,她的话是对的。是她的这句话,使我在工作之余每天都在反省自已的不足之处,并想办法加以弥补。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反省中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是多么的重要。
it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个人曾经历过一个又一个开发工具从受到大家的追捧到被冷落。最后我发现,我应抓住其中的一些基础的,和永恒的不变因素,即便人人都有权力去选择他感兴趣的部分。因此我努力的找到了自已的兴趣与擅长。并不断努力的学习。
在这三年的工作时间里曾经有过的激情,迷惘,彷徨,和温暖,感悟,奋进。父亲交给我的坚毅,诚实的心态使我在这些过程中坚难的走了过来,并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断的修正自已,努力的提高自已的认识。我也并因此而重拾生活的信心。
回首过去,当我想到要有足够的胸怀来接受你不能改变的事情,要有足够的勇气来改变你能改变的事情,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区分二者的不同.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自已的胸怀不够.人生无法重来,但是可以随时重新来,我有选择的权力.....
曾记起研究开发部的朝气,热情。技术工程部的和谐,沉稳,责任。这些都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它已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也必将让我时常想起一起共事过的各位同仁。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
感谢和一起工作过的同仁,我曾经和他们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令我难忘的时光。
感谢您这几年来对我的厚爱,对我自身存在缺点的包容,以及对我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指正。您那颗正直的心,满怀激情的人生态度、宽广的胸怀、机敏的处事方式、必将令我受用终身。
也正因此,我祝愿您,您也必将用您的智慧引领公司走向一个更加高远的,全新的末来。
申请人:xxx
2017年x月x日
2017IT公司员工辞职报告范文二
亲爱的领导:
我可能会在月份某个你觉得方便的时候离开公司。
自从年入职以来,我一直都很享受这份工作。转眼快年过去了,我要重新确定我未来的方向。诚然,论工作环境、团队、压力,甚至个人喜好,我都很满意。但,因为某些个人的理由,我最终选择了开始新的工作。希望你能早日找到合适的人手接替我的工作。
当然,若你容许的话,我愿意,并且渴望在工余时间,为我们这个团队继续出力,最后,我也不知道可以说什么,只能忠心对你说对不起与谢谢你,并祝愿您和大家能开创出更美好的未来。
此致
敬礼!
手表的时针指向21点,而我还在公交车上晃晃悠悠,麻木地看着窗外。真不知是下班晚的人太多呢,还是这个城市的夜生活太丰富,都到这个时间了,连个坐的位置也没有。
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家时,香姐正坐在沙发上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电视。她微微地抬了一下头含糊地问:“哦,回来了?” 这样的夜晚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公司主要经营外贸生意,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些洋鬼子来考察。因为要赶时间,他们必须在一天内了解产品及公司到工厂的任何一个细节,而我作为公司惟一的翻译必须从他们到来的那一分钟开始就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们到离开的那一刻。尤其是下工厂考察时,闻着那一堆堆原材料的化学气味以及工厂里特有的乌烟瘴气,还要不停地回答鬼子们的问题,我真情愿立刻在他们面前休克。 回来跟香姐唠叨工作艰辛时,她竟然说:“你闲的时候,也是一整天没事干呀。再说,公司给你的工资也不菲。这不,你一整天不停地说呀说呀英语口语都进步好多了。”“你怎么总帮外人说话呀。”我觉得她若是也开一家公司,一定是一个苛刻的老板。“凡事总有正反两面的,别总惦着辛苦的事,眼光放远一点。”香姐说完继续看电视。
香姐是母亲一个好朋友的女儿,是南方这个城市一所大学里的后勤职员。考上那所大学时,母亲便拜托香姐对我多多关照。于是,我一有空就到香姐的单身宿舍坐坐聊聊。那时的香姐对我的照顾大多在生活起居上,有好吃的从不忘记给我留一份。毕业后,为了相互好照应,我搬到了香姐的宿舍里暂住。 第二天一大早又得赶着上班,因为昨天的工作太紧张,我夜里失眠了,早上起来头痛欲裂。香姐上班前嘱咐我:“别迟到了啊。”结果我还是迟到了5分钟,全勤奖长了双翅膀像鸟儿一样飞走了。正在懊恼,老板走了过来说:“岑儿,有几个从尼泊尔来的客人下午到,你准备接待一下。”我麻木地应了一声,脸色越发铁青。又有外宾来,又是没完没了地延长上班时间。 工作这么辛苦,我究竟图个什么呀? 父亲在家乡的县城里任一个不小的官,只要我愿意回家乡,工作的问题随时可以解决。我只是不甘心被家人束缚,想要自由自在的,才留在了这个城市。
可难道换取自由的代价就是这样繁重的工作吗? “太辛苦就别做了,生活费妈妈给你寄过去!”母亲听说我常常为工作加班到深夜,心疼得不得了。只有向家人诉苦才能获得理解,我心里升起了一丝温暖。“实在不行,就回家来,别在外面受冷受苦的。”母亲充满关怀的话语让我更加觉得自己受了伤,竟忍不住在电话里抽泣了。“哎,别哭呀,马上就辞职,犯得着受这个苦吗!”母亲在电话那头催促着。“嗯!”我擦了一下嘴角边的泪水,挂了电话。 这时,香姐正从外面回来,手里捧着一盆水,水里插着两根像树枝一样的花枝儿。“又在跟你妈诉苦呀?”我看到她眼角仿佛露出一丝不屑。“这是绿萝,”香姐打破了我的沉默,“是从同事那剪下的绿萝枝。别看它现在丑,它的生命力特别强,容易适应地方,有水就能活。” “那是因为它命贱呗。”我小声地嘀咕,但还是被香姐听见了,“你以为它像你那么娇气呀?动不动就喊苦喊累的。它这叫生命力强!只需要放点水,撒几粒花肥,就可以长得很茂盛。”“怎么拿我来比喻?真是莫名其妙。”我在心里嘀咕着。 我决定辞职了,老板收到我的辞职信有点惊讶:“你才做了四个月,工作刚上轨道就要走?”我悻悻地点了点头。他看了看辞职信,若有所思地说:“那就祝愿你找到更好的工作吧。”说完签了字便让我到财务部结算工资。离开公司时我无意听到老板在跟部门经理聊天:“唉,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吃不了苦了……” 逃也似地离开了这家公司,一下子一身轻松。再也不用对着洋鬼子点头哈腰了,再也不用每天加班错过晚上八点档的电视剧了,再也不用头痛欲裂还要坚持去上班了。香姐补充了一句:“你再也没有花不完的银子了,除非你妈给你寄生活费。”我撇着嘴巴很不高兴:“用不着!”我越来越不喜欢香姐话里带刺的味道。我拒绝了母亲要给我寄生活费的要求,接着又投入到紧张的应聘、面试的生活中去。 这一年来,这样的生活让我疲惫不堪。
一年里我跳了三次槽,但却没有一份工作能让我坚持半年以上。第一份工作我因为不适应公司古板的文化氛围而辞职,第二份工作我因为与刻薄的上司吵架后辞职,第三份工作我却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无奈辞职。我的生活处于漂泊与疲惫当中,越跳越穷,几乎没有一点积蓄。香姐说:“那是因为你太娇气了。” 但是,凭着良好的成绩和一点工作经验,我很快又被一家小型外企录用为经理秘书。但对方列了一大串的工作职责,让我犹豫了很久。 “你的英语文书不是不太好吗?可以去锻炼一下。”香姐指了指工作职责里公司里的信函由秘书负责撰写的一个细则,“你初入职场辛苦点倒不算什么,主要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为以后积累经验。”香姐显得有点苦口婆心。“但我这个秘书还要给老板端茶倒水,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跑上跑下地传递资料。”我在心里给这份工作打了一个大大的叉。 我最终还是拒绝接受那份工作,提早登上了回家过年的飞机。临走前,香姐踌躇片刻,说:“要是你觉得不适应这个城市,可以考虑回家乡。”
另外,她还告诉我,由于她所在学校的在编人员增加了,明年将会安排另一名教职工与她同住。也就是说,我免费住宿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我顿时目瞪口呆。 我突然觉得那个我读书四年、工作两年,曾经那么熟悉的城市,此时此刻突然变得陌生了。 究竟是我太娇气,容不下它?还是它太残酷,拒绝了我? 过完年没多久,母亲为了不让我在外面“受冷受苦”,让父亲托人给我介绍了县城某单位宣传科的一份工作。父亲说:“你的专业在这个县城暂时派不上用场,宣传科已经算是比较对口的了。”看着远远不及城市繁华的县城,我的心一点一点往下沉。但一想到既然不适应那个城市,也只能接受家人的安排了。 父亲说他和那个单位的一些关键人物打过招呼了,让我以实习生的身份先去露个面,过段时间再找机会办工作手续。第一天上班,我才知道所谓的宣传科原来就是打打报告,画画墙报,每个月出一张简报,其余的事就是看报纸说闲话。几个中年人看到我进来了,其中一个站起来皮笑肉不笑地说:“哟,欢迎欢迎,咱部门来了个会讲英语的高才生啦。”其他几个人在下面小声嘀咕:“听说是哪个局长的千金……” 我要在这样的地方耗费时光吗?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从心底升起。 “开什么玩笑!工作能这么儿戏的吗?!”父亲听说我第一天上班就早退回来还闹着再也不去了,从来没对我发过脾气的他怒不可遏,“多少人走着后门都想干这份轻闲的活,你倒好,给了你还嫌这嫌那。你觉得大材小用了,那你回到你那个读书的城市去!” 我低着头默不做声,憋红了脸才没让眼泪掉下来。
母亲把父亲劝走,她说:“这孩子,是没吃过什么苦,你别吓着她了!” 既不能忍受城市的浮躁与奔波,又容不下县城的平俗与凡庸,那天夜里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丢失了梦想的孩子,无助地站在两边不靠岸的孤岛上。 给香姐打电话,她听了我唠唠叨叨的诉苦后,平静地说:“你知道吗,那盆绿萝发芽了,我都没留意到,它就长得满缸都是绿盈盈的叶子。生命力强的植物,再恶劣的环境也能生长得很茂盛。若是太娇气了,反而养不活了。记住了,这不是什么命贱。只有顽强的生命力,才是高贵的。” 三月,我提着行李再次踏上了南下的飞机,尽管这次我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在那个城市立足,但我相信,那里一定有我想要的梦想。而我,也一定可以用顽强的生命力去将它寻来。
(责编/邓琳琳) E-mail:
从学校毕业,我就投身销售业,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日用品公司做市场业务员。我每天要到所辖区域的超市、百货店去查询我们公司的日用品上柜情况,最关键是要不遗余力地进行推销,让商家征订我们公司的货。用Boss的话说,就是要利用一切手段把同类公司乃至同事都给排挤出局,才是成功的销售个案;而且业绩是要直接与个人薪资挂钩的。
那时候,我总要和客户絮叨其它公司同行的坏话,说他们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糟糕;在公司里,同事间经常想方设法互相向老板打小报告,比如看见某某上班时间在逛街;甚至捞过界,到同事的地盘里抢拉客户。反正,我们老板关心的是业绩,他只要能赚钱,就算底下人狗咬狗也无所谓。于是,同行相轻、同室操戈,公司弄得像战场,同事见面跟敌人似的,感觉工作起来好孤立,真没意思。
后来,一位相熟的客户对我说,“你总讲别家公司的货全是破烂,就算你们公司的东西不错,比破烂又能好到哪儿去呢?这就跟小孩子读书一样,应该和成绩好的同学比较,往下比总归越比越差。这是错误的营销理念。”他送给我一本书――《职场的群狼哲学》。
读过之后,我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信。
我开始学习“与狼共舞”
辞职是因为我觉得当时的公司好像一盘散沙,呆下去也不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我被《职场的群狼哲学》中所叙述的“狼道”深深吸引。英国动物学家绍・艾利斯说:“在所有哺乳动物中,最有情感者,莫过于狼;最具韧性者,莫过于狼;最有成就者,还是莫过于狼。”其实,我们身在职场,就好比深处群狼之中。狼子野心,形容每个职场人是再好不过了。谁不想自己工作上有所建树,升职加薪?可是狼子们会明白孤军奋战很难达到目的,所以狼总是选择群居,众狼一心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没过多久,我应聘进了现在的公司,从最普通的销售助理做起。我感觉外企的工作氛围跟一队狼群真是有得一拼。我们市场部被分成好几个销售组,针对一个客户,组内的人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材料搜集,有人进行市场调查,有人提出策略方案,虽然每人都是分管一摊,最后我们却会有效地整合出销售个案。甚至,部门内不同的销售组还会有每月一次的个案讨论会。
那次,我们B组正和客户进行谈判,对方一个劲儿压价,因为要货量大,我们也不想失去这么一大笔生意。差不多要妥协的时候,A组组员Tom提供了重要资料,他原先就职于那家公司,这是一家资金雄厚的美国大企业下的分属公司,要这么多货估计是为了紧急供给总公司。这样的话,对方着急我们就不急了,于是采取拖延战术,一直到他们等不及了,只好答应我们原先的报价。公司赚了一大笔,我们组记了一大功,每人分到提成不少,自然也算上Tom一份。虽然我们并非一个组,但他明白资源共享的道理。在狼的哲学里,有肉一起吃总比大家都没肉吃要强。但要搁在以前我那公司,除了满脸堆着假笑,就剩下暗地互相诋毁,最后只有一起喝西北风了。
我喜欢这种与众“狼”共舞的氛围,至少这样的工作生活很真,不虚伪。公司里,我们可以把意见、不满摊到桌面上讲,私底下也能成为朋友一起喝上一杯。因为我和同事彼此都知道对方就是一条“狼”,有狼那种贪婪争夺猎物(换取职场晋升)的本性,更遵从狼群的团队精神。
做“狼头”,我游走在群“狼”间
职场上,没人不想升职,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心想事成,尤其在虎视眈眈争上位的群狼中间。我的资历并不算深,之所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成为部门主管,我想也许是因为自己很自信、够果断、讲协作这三点吧。
去年夏天,部门业务员拉到一个大客户。以往遇到这种事情,总要报部门经理审批,我们才开始做销售方案,偏巧经理带薪休假,副经理在外出差两天后才能回来,可对方客户要求第二天就要看到草案,不然就另寻别家。上报给总经理吧,一来为这点小事麻烦他不好,而且按照办事流程,一来一回估计还是来不及。大家犹豫不定的时候,我揽下了这事儿,当时我已经是部门销售专员了。我想总不能因为某些程序眼睁睁地放走大生意吧。我一带头,其他几位同事也加入进来了,我们一起加班做出了销售方案,没有耽误这桩生意。事后,经理褒奖了我,我当时没有独自居功,提议同时嘉奖那几位协助的同事。这么一来,不仅领导觉得我挺有能力,连同事都说我为人厚道。等我们经理升职当副总的时候,我被他亲自保荐做了部门主管。
我想,要当好“狼头”,一是要以身作则,二是要综合能力够强,不然怎么可能压得住群狼呢?
职场狼道八则:
1、卧薪尝胆
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时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2、众狼一心
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起而攻之。
3、自知之明
狼也很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可以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
4、顺水行舟
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它决不会神经紧张而有所强求。
5、同进同退
狼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有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走。就像一个团队的亲密伙伴,赴汤蹈火、筋疲力尽、共同进退。
6、表里如一
狼也很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但狼也知道自己的胃只能消化肉,所以,狼惟一能做的只有大模大样干干净净地吃掉每次猎获到的动物,就好像职场人为了利益,在商场上正大光明地竞争一样。
7、知己知彼
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8、狼亦钟情
公狼会在母狼怀孕后,一直保护母狼,直到小狼有独立能力。道理是相通的,员工在岗期间也应该和公司彼此忠诚。
Alex是谁,丛子寒是谁
有人问丛子寒,你和Alex有什么关系?丛子寒说,我们是陌生的战友,一个在国外卖格子,一个在国内卖格子。
去年的8月26日,英国一个名叫 Alex的学生为了筹集自己的大学学费,突发奇想,只用10分钟就建立了一个名叫百万首页的网站,然后将这个网站的首页平均分成1万份,每一份只是一个小小的格子。他宣称每个格子卖100美元,于是一个几乎是零成本的网页在经过Alex的创意后,总价值就变成了一个高达百万美元的网页。买家可以在自己购买的格子中随意放任何东西。
当时他并不在乎这1万个格子是否真能卖出去,他觉得即使只能卖出1%,也算是一种成功。可是,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Alex竟然卖出了4281个格子,并收获了428100美元。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富翁。
现在在济南的丛子寒就有一个这样的格子网。有人看过格子网后说,这个丛子寒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抄袭英国小孩的创意吗?
如果是在去年,丛子寒会很耐心地解释:我是看《幸运52》得到的启发,李咏后面不是有块大屏幕吗,他们就把大屏幕用一个个商标填上,现在的格子网就有点像那个大屏幕。可是直到口干舌燥,听的人依旧把头摇到天上去。现在丛子寒基本不对此做任何解释,甚至为了更清楚地介绍格子还在网站上直接写上,源自一种英国模式。
这样的明目张胆,让那些嚼舌头的人没话说。
格子公主要挣更多的钱
2005年12月10日,一个念头闪过,丛子寒决定做中国餐娱格子第一网。当天下午6点,她打电话约了一个做网站设计师的朋友见面,两人一拍即合。第二天,也就是12月11日,网站www.52cw.cn就挂了出来,并添加上了内容。丛子寒说,“CW”就是吃玩的第一个字母,我并不是第一个做格子网的,但我是第一个做餐饮娱乐行业的专业格子网的。
梦想大得无边无际,点子妙得精彩绝伦。可是这么好的事谁会来参与?丛子寒开始每天登门推销她的格子。推销保险、推销洗发水、推销精品书的都失败了,何况你推销的是虚拟的格子?没有人上丛子寒的当。
那时候,丛子寒会拿一枚硬币上一辆电车,坐在角落位置上,塞上耳机,看着匆忙上下车的人们。济南的冬天可真冷啊,冷空气爬上窗户,丛子寒就用手指画不着边际的花,一直画到终点站。
幸好济南到底有媒体发现了已经碰了不少壁的丛子寒,他们兴冲冲地跑来采访。
丛子寒就说:“现在国内已有的几家格子网大都是综合性质的网站,单纯为了卖格子盈利,内容繁多复杂,想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非常困难,而吃玩格子网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性质的餐饮娱乐格子网,并不纯粹卖格子。如果是商家,可以品牌宣传、促销信息、招聘招商、转让店面、餐品求购等等内容;如果是顾客,可以通过全面的查询功能,获悉哪些餐厅饭店或者娱乐场有什么样的优惠活动。”简直是口吐莲花,丛子寒被自己吓了一跳:难道一个月,我真成管理型人才了?
过了几天,报道在济南当地见报。丛子寒早上一开机,里面就躺了三十多个电话。那一天她换了三块电池,一个月后那部手机因为受不了每天几十成百个电话的骚扰,自动报废。
再也不好意思在家办公了,丛子寒就在外面租了一间工作室。穿着套头衫和工人吭哧吭哧地抬过来她最喜欢的红沙发。下午换上了职业装继续开始一家一家推销自己的格子。
终于济南晶晶酒店的经理第一个相信了丛子寒,掏出100块钱说,我们买一个。那段时间,像张开的大鸟翅膀,忽忽地飞过,没有时间想未来的事,每天还是拿着一枚硬币上一辆电车,可是投币的声音听着觉得特响亮。
网站运作了一个月,每天点击数至少25000,有人开始真正发现了吃玩格子网的价值。有个人说我给你30万你把网站转给我。相比未知的100万,这30万完全是堆在面前,闪闪发亮的。只要丛子寒交出那100块钱建设的网站和一个丢掉了也无关痛痒的点子,就能立刻拿上30万元开家自己梦想中的咖啡馆。
可是,这个时候的丛子寒已经不能单纯只为自己做事了,那些支持她的人看中的就是这个网站里新生的力量,于是丛子寒对那人说:“我不卖,因为我要挣更多的钱。”
因为你们,我注定要幸运
丛子寒一直觉得自己有人缘。
17岁那年,她在北京新东方学英语,有一天,坐环线地铁到了朝阳门,迎着地铁口吹进来的风,突然想测试一下自己的人气,她掏出小口琴,吹起了《春天在哪里》。过路的人都把她当成卖艺的小姑娘,甚至往她面前的袋子里放钱。两个小时,丛子寒就收到了120块钱。丛子寒心满意足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个小姑娘被妈妈牵着手往前走,小姑娘看着丛子寒,走过去又走回来,她向妈妈要了两块钱,走到了丛子寒面前,小心地放进了她的袋子。
因为当地报纸的报道,丛子寒的格子论坛里一下子聚集了数百人要求加玩乐格子。丛子寒选择了十几个组成了最初的团队。
团队第一次到丛子寒租来的房子里开晨会,是在12月底,屋子里暖气不足,只要有人说一句话,就会升起大朵大朵的白汽。丛子寒就拿出一次性纸杯给大家倒水。开完晨会,正想把纸杯扔掉,一个大哥阻止了她:“我们既然在一起做了,以后就要节约点。”丛子寒仔细一看,每一个杯子他们都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个会用小细节把人弄哭的团队,不过那天丛子寒忍了一天,晚上回家看到那些名字,终于哭出声音来。这真是个美丽的团队,想着,又忍不住笑起来。
可是三个月后,丛子寒笑不出声了。有天业务员问丛子寒,你今天去过某某宾馆吗?丛子寒摇头。可是业务员说,今天某某宾馆打电话来说,有个女孩去找过他们,她的名片上就写着丛子寒啊。打着丛子寒名号的骗子终于出现了。丛子寒觉得不可思议,她第一时间给每个客户打电话,逐一解释,让他们提高警惕以免受骗。一个星期后的一个深夜,有个人突然给丛子寒打电话道歉,听了好几句,丛子寒终于听出来,就是这个人请了另一个女孩冒充了丛子寒。而玩乐格子论坛里的一个陌生网友知道这件事后替丛子寒去交涉,让那个人主动向丛子寒道了歉。
这个世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美丽而幸运的事,那件事让丛子寒觉得自己真是幸运儿,当然她最大的幸运是认识了那些能带给她幸运的人。
比困难更强大的是自己的力量
丛子寒17岁的某一天,妈妈正在洗衣服,突然看见丛子寒背着旅行包站在面前:“我要去北京。”那个旅行背包里装着两本三毛和丛子寒大大的梦想。妈妈吃惊得张大嘴巴,认定丛子寒一定是中了三毛的毒,而且小小年纪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爆发实在是太可怕了,她很认真地摸着丛子寒的额头:“去帮妈妈把这些衣服晒了。”
她想做就做,有朋友评价丛子寒:“很多人每个月产生1个创意,但一年有12个胎死腹中,而她不同,第一个创意已经如婴儿般成长起来了。”
丛子寒学的专业是法律。别人说,学法律多好,考了律师证,以后就是漂亮的律政俏佳人,可是丛子寒想去外企,她立刻跳进了香港一家珠宝公司的北方分公司。三个月后因为做了好几个漂亮的CASE,直接升为总经理助理。可是想出了格子网以后,丛子寒又说她要辞职了。十五分钟后,她就把辞职信交给了经理。
她心里留给考虑的位置实在小得可怜,觉得值得就会立即去做。因为从开始,这个超级厉害的丛子寒就觉得比困难更强大的是自己的力量。
今年春节,妈妈是看了报纸上对丛子寒的报道才知道丛子寒辞职的,好在妈妈已经开始习惯她的即兴冒险:“她的厉害,我早就领教过了。”
我们一直在被模仿
高三那年,老师要求每个人写一个竞争目标贴在墙上,简单地说就是写一个PK对象进行学习上的单挑。别人都好好地写着同学的名字,可是丛子寒却写上――无欲则刚,不与人争。老师当时气坏了,这分明是一个不肯上进的姑娘。老师不知道没有敌人才是最大的敌人这句话的意思。
丛子寒喜欢吃喝玩乐,让人觉得很物质。“明明本身就是很物质的东西,为什么要扮深刻?”巨蟹座的丛子寒从第一次为家人做出味道乱七八糟、颜色五花八门的番茄鸡蛋后就决定把吃当成人生志愿表上的第一志愿。
与当年唐骏的转会相比,对李开复这次卸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一职,舆论显得更为多元化。
李开复近20年的职场生涯,为他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他曾经担任苹果、微软、Google等公司高管,之后又一次次炒了这些跨国巨头们的鱿鱼。为了挽留他,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经亲自打电话到他家:微软比尔・盖茨和鲍尔默曾为他与对手闹上法庭;这一次,谷歌又向他发出千万美元计的期权方案,但他从不为之所动,每一次离开,李开复都那么毅然决然。他的理由只有一个:听从内心的召唤。
但,作为中国大学生“精神导师”的李开复,面对“战火纷飞”的商业世界,真的每一次都能确认自己心向何方吗?
炫目的光环背后,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管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美丽与哀愁?
2009年9月4日8点30分,身穿淡紫色衬衫的李开复步入谷歌中国办公室,召开他在这里的最后一次会议。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技术会议的员工,亲耳听见自己的带头人说:“我真的要离开了!这次不是传闻!”
当一切都已经不可逆转,面对外界的一片震惊,李开复本人却显得淡定而从容。几年前,在他义无反顾地离开微软时,他已经经历过一次情绪的巨大波动,这一次他轻松多了。也许对他而言,这只是再次听从了内心的声音而已。
第一章 青涩年代
不管别人怎么说,顺从自己的心意是李开复从小就形成的自主性格。他一直坚信,唯有如此,在每一次选择的背后,才可能发现一个新的世界,进而拥有它。
“要么是天才,要么是”
“我要生!”
1961年3月,台北,43岁的王雅清咬住嘴唇,轻轻地吐出这3个字后,一条初现的小生命在她体内正常孕育。此前,为了让这个高龄产妇知难而退,医生神情严肃地警告:“如果你坚持生下这孩子,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他要么是天才,要么是。”
短跑运动员出身的王雅清没有半点退缩。同年12月3日,一个健康的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李开复。
“母亲坚信我会是个非常聪明健康的孩子,才不顾一切地将我生下来,这充满了生命的奇迹和坚韧的味道。”多年以后,李开复深情地回忆说。对他而言,母亲给予的绝不仅仅是生命。
母亲对这个排行老7的幺子的智力总是提心吊胆,直到他满两岁,才将悬在心头的石头放下。
小开复不仅智力无损,而且处处透出机灵,“家里最调皮”的他喜欢模仿父亲说四川话、踱方步,甚至电视里的人物对白。他还喜欢刨根问底。因为不相信邻居小朋友说自己家养的鱼有100条,在多次点数失败后,终于借邻居举家外出之机,用水桶将池水舀干“求证”。忙活了好几个小时后,他得到准确的数字:56条。
随着年龄的增大,他的“创新”天赋不断显现:由于不喜欢睡觉,他曾偷偷将家里所有钟表的时间调慢了一个小时,导致第二天父母亲上班都迟到了。
对于这类恶作剧,父母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很有趣。其实,母亲一直在鼓励他冒险,无条件地保护他的创造力。正是这种开明与宽容的家庭环境,让他越来越有主见。
5岁的一天,刚读了1年幼儿园的李开复突然告诉母亲不想再去幼儿园了,因为那里总是吃点心、唱儿歌,“我要上小学”。一开始,母亲拒绝了他的要求。李开复没有灰心,他提出先参加入学考试,“考上了就去,考不上就算了”。面对这个合乎逻辑的要求,母亲不想挫伤小儿子的进取心,就答应了他。结果,李开复如愿以第一名的成绩入读小学。
这次成功的冒险和后来成绩上的优秀,让李开复有些飘飘然。有一次,父母的朋友来访问他成绩怎样时,每次都考100分的他骄傲地回答:“我还没有见过99分长什么样子。”
与奥巴马同学的青春岁月
1971年11月,李开复的大哥李开宁回到台北。大哥当时离家9年,已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他提出将弟弟带到美国读书,以避免李开复被台湾“填鸭式”的教育抹杀想象力,母亲没有反对。一年多以后,李开复登上飞往美国的飞机。
1977年,李开复就读于哥哥家附近的加州橡树岭高中。在数学老师贝尼塔・艾伯特的指导下,他展露出惊人的数学天赋,高二那年就旁听了大学数学课程。很快,他被推荐参加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天才训练营。
加入训练营后,不断扩大的社交让李开复的调皮任性有所收敛,也少了几分内向与害羞。这一年,他参与了一项“高中学生创业尝试”课程。在该课程中,学生们被要求在商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办一个学生公司,以熟悉发行股票、竞选管理者和清算公司等一系列商业运作环节。这次的创业尝试,唤醒了李开复的商业头脑。后来,李开复曾创办一个专门生产T恤的公司,自任公司总裁,并成功找来了100多个投资者。而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他大胆地通过给批发商10%佣金的方式,激励他们进货,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些并不正式的运营经历带给李开复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收获,也让他树立了“我可以成功”的信念,更坚定了他的自主性格。
1979年初,李开复因为英文成绩不理想而与哈佛大学失之交臂,他一度心灰意冷,但哥伦比亚大学却向他伸来了橄榄枝。入学一年后,他不顾父亲劝阻,选读了当时全美实力排名第三的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系,为的是毕业能当律师,做法官。当时,他与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同一课堂,两个人分别占着教室后排左右两边的座位。
虽然座位彼此遥望,但并不妨碍他们在课堂上形成默契――在枯燥的政治课上,他们经常此起彼伏地打起瞌睡,两人也从没有举手回答过问题。这种煎熬持续了半年多,李开复终于坚持不下去了,他决定转到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该专业属于哥伦比亚大学最默默无闻的专业之一,很多人对他的选择感到惋惜。就这样,他与未来的总统分道扬镳。
“大家或许已经认为我是脑子短路了,因为我的数学也很好,怎么选也轮不到计算机呀。”多年以后李开复回忆,他那时只是觉得编程很神奇,可以像科幻片一样让电脑模拟人脑。他当时也总在期待,某天自己能创造出一个和人脑一样聪明的东西。
从哥伦比亚大学以系第一名成绩毕业后,李开复如愿进入业内最负盛名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并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为“语音识别”。在不到5年的博士生涯里,李开复继续令人吃惊,他做的两件事至今还为计算机界津津乐道:一是开发出“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并在1988年让当时奥赛罗棋世界冠军布莱恩・罗斯崩溃认输;二是大胆脱离导师的研究方法,改用统计学方法开发出一个识别率高达96%的不特定语者连续语言识别系统――Sphinx。《商业周刊》将该系统评为那一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
弃教从商
因Sphinx而在计算机界崭露头角的李开复接 到了IBM、苹果和贝尔实验室等世界一流公司的加盟邀请,导师瑞迪教授此时也盛情邀请他留校任教。学校希望依靠他在语音识别方面的成就争取美国国防部每年100万美元的学术经费,作为回报,李开复可以破格跳过博士后,直接升为副教授,且有大约10万美元的年薪。
卡内基・梅隆大学由此出现了一位最年轻的副教授,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份荣光,但在后来,这却被李开复视为“一个错误决定”:他根本不能忍受自己的研究论文成为一堆废纸,更不愿为了帮学校拉来更多经费而违背自己的个性。
1990年,就在李开复感到憋屈的时候,正在开发第三代Mac产品的苹果公司找到了他,希望他能为这款产品添人语音识别的功能。同时,年轻的苹果公司也希望能够邀得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加盟。
“开复,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呢,还是要真正地改变世界?”在自家葡萄园里,呷着自酿葡萄酒的苹果副总裁戴夫・奈格尔的一番话击中了李开复的“软肋”。事实上,李开复当时正对苹果公司心生向往。他没有犹豫,果断弃教从商,开始了精彩的职业生涯。
刚加盟苹果的工作团队,李开复全身心地放在技术研发上,并没有参与公司管理。及至1992年,当他所在的项目被突然叫停之时,公司却突然通知他出任ATG研发集团语音组的经理,李开复第一次“稀里糊涂”地做起了官。尔后一直“官运亨通”。
在长达6年的苹果之旅中,李开复先后担任过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和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而在第一次被要求必须一个月内裁掉一名经常故意刁难其工作安排的老工程师后,他找到了当职业经理人的感觉。
1996年7月,李开复离开当时风雨飘摇的苹果公司,来到SGI(硅图像)电脑公司担任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同时兼任SGI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
他在SGI于得并不顺心。一位当时和李开复走得很近的SGI前员工回忆,李开复的管理技能得到越来越多的锤炼,但研发上的磕磕碰碰却让他一度失落不已。他在SGI的最后一年――1998年,当公司以“久未盈利”为由砍掉他所负责的多媒体部门时,近百名员工的失业让李开复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心理折磨。他在一名心理辅导医生的面前痛哭流涕,深深的愧疚竟让他动了重回学术界的念头。不过,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第二章 在巨头企业的辉煌与哀愁
在SGI的挫败让李开复对硬件公司失去了信心,他认为软件更有助于实现他“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并且,他有了回中国的想法――他希望完成父亲生前的夙愿。
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
1998年夏天,刚刚结束“游离”生活回到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亲自打来电话,希望李开复能重新回到苹果上班,并说这是所有老员工的请求。但是晚了,李开复已经决定放弃英特尔的邀请,步入世界软件巨头微软的大门,回国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他亲手接过了比尔・盖茨在中国打造“宝贝”的计划。
“研究院是比尔・盖茨的宝贝”。此言不虚,微软有关高层曾经说过,历史上有很多次,因为新的趋势流行,外界就试图宣判微软的死刑,但微软总是能够对这些新科技作出反应,并能长期取胜,正是基础研究的实力让其获得减震并从容应对的能力。
李开复出任的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是个只比公司副总裁低一个级别的职位,但在当时,回国创建这个研究院本身就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安定下来的华裔工程师们已经习惯了美国的生活,极少有人愿意放弃眼前的一切回到国内。面对李开复激情的游说,更多的热心人将其视为充满理想却注定失败的“堂・吉诃德”,并劝其放弃。
巨大的困难反而激发了李开复更强的创造奇迹的渴望。他不停地在微软总部打听有回国意向的工程师,一回家就给他们发邮件。李开复后来回忆,每被拒绝一次,他都要在心里强化一次“我是对的”,他认为只要找到5个一流的资深研究员,就一定能打造出亚洲最好、世界知名的研究院。即便没有一个资深研究员来,也可以做一个中国最好的外企研究院,再做亚洲第一,两三年做不成,就做十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开复终于找到微软软件测试经理陈宏刚和资深软件工程师凌小宁这两位他真正需要的人才。
1998年11月5日,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这个只有3个人的小团队当天迎来了300多位嘉宾,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
此后,在众多关注的眼睛中,其中有一双是技术天才张亚勤的。看到亚勤递上的简历,李开复被震住了,他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么厉害的人他以前居然不认识;喜的是这个人极可能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干将。双方很快见面并一拍即合,李开复还特意陪亚勤游览了北京,并请他到自己正在布置的新家做客,亚勤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事实证明,把张亚勤招进来划算极了。在许多世界级计算机学术会议上,提到微软中国研究院,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但提到张亚勤,一定都认识。就像一个重力场,张亚勤的归来吸引了更多世界顶尖的华裔人才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兵强马壮,形成了第一批管理团队。
如今,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升级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也已成为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裁。
与微软对簿公堂
“我很确定微软是我服务的最后一个商业公司,因为我的目标是做一个有巨大的影响力的人,没有其他任何的公司能帮助我达成这个愿望。”李开复对于微软的这番表白充分显示出他当时对微软的激情和敬仰。然而,这句话最终还是没能兑现。在加入微软7年后,他离开微软,奔向对手公司谷歌,由此引发最受瞩目的两家高科技公司对簿公堂,他本人也因此经受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日子。
2000年7月,李开复回到微软总部担任副总裁。但在谣雅图的5年间,李开复说自己越来越不开心,在他眼里,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微软就像个青春期的孩子,任性、张扬、雄心勃勃,却缺乏章法,没有主见。他渐生去意。
“微软和谷歌之间迟早会擦枪走火”。早在2003年,《商业周刊》就下了结论。微软高层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的,并非李开复一个,可不曾想,李开复成为开启两家公司战端的那个人。
在向谷歌主动示好2个月后,最后一次回到微软办公室的李开复收拾自己的物品和写辞职信(这封信一直没有发出去)的同时,微软正忙着联系律师,一场两家伟大公司间的诉讼大战即将开打!
老东家以违反“在加盟微软时签署的非竞争合约及保密条约”为由,将李开复和谷歌一起告上法庭。随后,谷歌也在加州反诉微软,要求法官宣布微软与李开复协议中的 竞业禁止条款无效。这场为业界所关注的诉讼持续了数个月时间。期间,微软不仅指责李开复在向谷歌谋职时将为微软所写的一份有关中国市场的报告发送给了对方,还暗示可以继续从事在微软任职时的研究工作。
为了表明李开复在微软身处要职,比尔・盖茨和CEO史蒂夫・巴尔默都亲自出马,以视频方式参加作证。作为反击,李开复抨击微软中国团队从事“不道德的商业活动”,微软提讼只是为了阻止其他员工离职,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双方较劲至2005年12月23日,在业界对案件可能出现的结果议论纷纭的时候突然握手言和,签署了一份非公开协议。
作为公司高管,在一个曾经对它充满激情的公司转投对手公司,这一举动确实令人费解。李开复究竟怎么想?从当年他与央视新闻记者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些端倪:
记者:“在IT界,大家都觉得微软已经是顶尖的公司了,而且您在那儿已经做到了高层。”
李开复:“这是一种世俗的观念。人要到一个可以学习的环境,我在微软学了很多,我认为我到谷歌可以学到更多,因为我看到它的每一个产品都是令人惊讶的好,我看到的每一个员工都非常快乐。我过去认识一些老科学家,他们的憔悴在进入了谷歌之后就消失了,有一个平等的环境,大家都在一起创新,而且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是我很认可的价值观。”
记者:“您在这个公司(微软)工作七年的时间也有成绩,当你觉得不如意的时候,有没有试图沟通,而不是选择离开呢?”
李开复:“当然有,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把话闷在心里,直截了当沟通是我提倡的。”
记者:“但是结果并不是令您满意的。”
李开复:“更重要的是我看到谷歌的环境,它确实让我能够有一次创业的机会,与中国学生近距离接触,能够亲自培养一批员工,能回到中国工作。”
对于人生理想和职业操守,李开复不乏自己的观点。不过,他此番跳槽却让很多追随者对他感到极度失望。据说,这场风波过后,有位曾经崇拜他的人对他说出这样一句话:世上最不可信的是诺言。
谷歌四年行
2005年,经历了与微软一番艰难的诉讼后,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终于如愿得到了“不是长在树上的李开复”(意为难遇到)。李开复也满意地认为自己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创始人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最舒服的方式工作,公司提供了最舒适的环境、最可口的饭菜,和自由和平等的文化;谷歌员工可以带宠物上班,公司的大厨是五星级的水准。
2005年,谷歌中国启动工作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李开复再次见证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团队的诞生,公司联合总裁周韶宁直率地对他说:无论我们在合作中有怎样的想法,我们都必须在任何问题上保持一致。我想,我们都不是为钱来到谷歌的,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二人约定,如果有不同意见,那就在私下里讨论,在公开场合,谷歌中国永远只有一个声音。为更好地沟通协作,二人甚至共用一间办公室。
然而,创业初期的激情最终消退,四年后的情形无法不令人伤感:周韶宁早已离开谷歌,李开复也在一番心理斗争后,果断地递交了辞呈。
2009年8月5日,李开复最后一次来谷歌总部向直属上司谷歌工程高级副总裁艾伦・尤斯塔斯述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天,他是来道别的。并且,艾伦所说的更高职位和更高薪水没能留住他。
有媒体认为李开复是在谷歌硬撑了四年。但其好友、新华都总裁唐骏认为,李开复在担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的四年,极大地帮助了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四年来,谷歌顺利完成了跨国公司到本地化互联网公司的转型。唐骏还指出,李开复在谷歌的前2年时间并不十分出色,但后2年,李开复认识到,必须抛弃跨国公司市场思维,向中国的自下而上的草根式互联网发展模式转变,谷歌由此推出MP3搜索、排行、输入法等等草根应用。从不做推广的谷歌在中国开始的大范围推广取得明显成效,谷歌中国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唐骏最终评价,李开复这四年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前两年打60分,后两年可以打80分。
李开复对自己在谷歌中国工作的四年也有一番评价,“这是一个既令人兴奋,也十分辛苦的四年。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来说,这既是一个高峰,也是有着无限风光的险峰。我相信,无论是我,还是谷歌中国,都在这四年中学习到了很多。”
第三章 追随心的召唤
传承了父亲的爱国情结,李开复热爱中国并有着强烈的使命感,热衷于帮助中国年轻人更好地成长。他亲笔撰写的《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常年在励志类图书中排名前列,他给中国大学生写的七封信成为无数大学生心灵的启明灯。
他总是对人强调遵从个人内心的选择,但身处“战火纷飞”的商业世界,这位精神导师真的一直明确自己心的去向吗?
李开复说过,在谷歌工作的头两年,是他工作得最快乐的两年,如果说有哪个时期可以与之相提并论,那就是在微软工作的头两年。可惜,他总是没能善始善终,从充满激情到断然离去,李开复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困惑,是否为跨国公司中国高管所共有?
大学生的“开复老师”
2000年,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时,李开复希望招收一批国内重点大学的学生当暑期工。但当他与一名学生交谈的时候却发现,这名学生把成功肤浅地认为是“管人”。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情况还在更多学生身上发生。他感到这个问题不容忽视。
“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下越来越急功近利,他们虽然有幸出生在自由选择的时代,但时代并没有赋予他们选择的智慧!”李开复说,“我想起父亲临终时希望我帮他完成一本名字为《中国人未来的希望》的书稿,使命感油然而生。帮助中国年轻人成长,不就是背负父命的我应该作出的决定吗?”
2000年4月,李开复撰写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在文中,他从自身学习与工作经验出发,就“做一个主动的人”、“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和“坚守诚信、正直的原则”等话题侃侃而淡。截至目前,李开复已经陆续写了7封这样的信。
李开复还坚持每年到各高校巡回演讲,报告场次超过300场,内容涉及科学、教育和人文等方面,且更多的话题集中在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上。其演讲题目“选择的智慧”一时成为高校流行语,短短半个月时间有近6万人亲耳聆听,多所高校会堂的玻璃门被挤爆。他也曾成功募集到16亿元的款项,试图建立一所类似美国优秀私立高校的大学,但因种种原因最后不得不放弃。到了2003年,李开复又自己出资创建了一个与学生交流的互动平台“开复学生网”(现在名为“我学网”)。6年来,他已经在网上回答了不下5000个问题。
对于这段经历,李开复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归纳:“我希望自己的墓志铭上写的不是科学家或企业家,而写李开复是一个热 心教育者,他在中国崛起的时代通过写作、网络、演讲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他们亲切的呼唤他‘开复老师’。”
“李开复更像是一个布道者,而不是一位双眼时刻闪耀技术和资本光芒的职业经理人。他宣扬自己的人生观、择业观,并且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不少人士这样评价他。
事实上,在华工作数年,“李总”的称呼基本上没有被用在他的身上,而“开复老师”的称呼倒是四处流行,就连那些生意场的竞争对手也这样叫。
心向何处
李开复在中国大学生中间很受尊敬,但他职业生涯中的几次转型,却很难为他赢得同样美好的声誉;他在为年轻人指引人生道路时有着一条清晰的思路,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却无法完全把握局面。无奈的是,当个人内心和公司发展不再合拍时,分手便成为必然。
当年决定离开微软时,李开复感觉自己只是个“光鲜零件”,可以被随意调换。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负责的新一代互联网平台.NET被叫停,仅仅因为一名被盖茨看重的高管为了.NET的事而威胁辞职。李开复回忆:“我的声音已经无法发出,总部鲜有人倾听我对产品研发方向的想法。我如同一部庞大机器上的零件,在中规中矩、没有任何发挥空间的环境下运行。”
追求自由开放工作状态的李开复来到谷歌,却遇到更大的困难,这里并不像童话世界般美好。一方面,他要面临谷歌中国市场份额的提升压力;另一方面,他在中国市场所做的一些努力要获得总部支持却相当费劲。谷歌中国的草根路线,在谷歌总部的精英思路下走得并不顺畅。李开复分明感到,他在谷歌同样无法“把控一切”。
李开复的困惑并非个别,在华跨国企业在国内所遇到的与总部“沟通”问题,也发生在谷歌身上。作为早期符歌中国“三驾马车”之一,他其实是唯一坚持到最后的,周韶宁、王怀南二人此前都因与总部产生较大分歧而陆续离职。有传闻说,周韶宁试图招聘一个女秘书,却被总部否决四次;王怀南离职的导火索则是广告拍摄方案未能获得总部通过。
李开复的离职标志着谷歌一段时期的结束,他走后,谷歌总部也迅速作出了表态,9月7日,谷歌中国新的管理团队亮相,谷歌全球副总裁说,“从此谷歌中国的管理架构和全球其他地区统一了。”
由此看来,李开复最近的两次职业转折很有典型意义,它凸显了跨国公司总部与中国商业环境的冲突,也彰显出跨国公司在华职业经理人的生存困境。
曾经担任微软中国总裁的唐骏对此颇有感受。他认为,在跨国公司中国乃至亚太能做满四年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压力非常大,外企的多头管理导致许多部门都会干涉中国公司事务。而这些干涉也会导致许多流言传出。李开复在即将出版的自传里明确给谷歌中国提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信任和放权”等三条建议。
对李开复而言,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退出跨国公司的舞台,他选择了自主创业,“终于可以做一件自己能够掌控全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