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

时间:2022-05-14 02:25:23

教师专业发展关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专业知识素养;语文教师;农村中学

一、问题提出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四大方面。本文通过对宜春市部分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在宜春市的宜丰、上高、高安三县选取多所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共发放问卷105份,有效问卷共100份,占回收问卷的95.3%。利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自编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请调查对象对特定专业知识对教学发展的有用性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从“非常重要”到“非常不重要”共5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研究中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研究比较少。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高校的全日制培养、入职后的课余学习和教育培训。因此,逐渐形成了职前教育—上岗培养—实践锻炼—职后培训的教师专业知识培养模式。当前随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发展,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从学科内容知识向学科理论和教师实践转化,极大拓宽了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来源的渠道。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来源情况的调查

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资源与城市中学的教学资源相比存在很大的缺陷,如教育经费短缺、教学设施和资源比较缺乏等问题,这严重影响教师专业知识的获取和知识素养的培养,降低了语文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因此,采用何种方式满足满足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诉求是影响教师教学的关键问题。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几个方面。[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获取专业知识的来源主要有阅读专业书刊、同事间的日常交流、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在职培训、教学观摩活动。结果显示:教师获取的专业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主次不分、知识不系统,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不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知识来源对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教师的学科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语文学科知识的发展仍以教师的在职培训和业余学习为主要形式。本文认为获取语文学科知识的来源主要有语文专业课、语文教法课、各种专业书刊。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1%的教师认为各种专业书刊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有27%的教师认为语文专业课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有11%的教师认为语文教法课对学科知识的发展非常重要。结果表明知识来源对语文学科重要的排序为:各种专业书刊、语文专业课、语文教法课。

(三)知识来源对促进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获取教育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自学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几个方面。[3]通过问卷调查发现,64%的教师认为自学专业书刊、自身教学经验与反思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有25%的教师认为和同事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活动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有11%的教师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对获取教育理论知识非常重要。结果表明教师知识来源对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的排序为:自学专业书刊、自身经验与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教学观摩、教育见习和实习。

(四)不同来源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分析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教学法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几个方面。[4]语文学科知识是指基础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性知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语文课程知识原本是学科知识转化而来的适合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教的具体知识,

主要表现为语文素养目标知识。语文教学法知识是具有语文学科教学特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成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知识。[3]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45%的教师认为学科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25%的教师认为教育理论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23%的教师认为学科教学法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有17%的教师认为课程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结果表明:中学语文教师认为不同来源知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

四、建议

(一)加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应在教师教育和培训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与引领过程中主要工作应该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知识量的积累。同时在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教育中要突出不同学段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积累经验,勤于反思,加强同事交流,同时注重阅读专业书刊,通过以上途径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同时建议学校的管理者采取措施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

(二)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

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课程中专业知识对于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国语文教育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建构存在重要问题,集中表现为由于语文学科知识的建构比较困难而导致到目前为止语文教育领域没有统一的课程知识。由于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中的本体性知识建构存在问题,而导致其他相关条件性知识的建构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以学科知识和课程知识为核心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建构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当务之急,对于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对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成为语文教师入职及在职评价的重要内容。由于现阶段没有建构起科学完善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体系,所以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的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为完善语文教师专业教育体系,应该尽快建构语文教师专业知识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36.

[2]李琼.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学专长的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3.

第2篇

一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在研究范畴上,应切实挖掘研究范畴深度,提高研究的理性化程度;在研究功能取向上,应加强有系统、有

广度、有深度的职教建构性研究,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在研究主体上,应强化研究群体间沟通度,构建相对稳定的研究共同体;在研

究影响上,应提高研究成果的信效度,提升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教师专业化

[作者简介]吴卉(1987-),女,贵州凯里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重庆400715)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17-02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起步较晚,直至进入新世纪才有

所涉猎。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研究的现状,并试图勾勒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远景。

一、研究成果和现状分析

为把握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概况,本文以“教师

专业化”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职

业教育类中,对

1979年

1月

1日至

2011年

12月

31日的所有文献

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

163篇文献样本。采用定量和归类分

析的方法,从发表年份、研究范畴、研究功能取向和研究影响等

维度进行现状归结,以明晰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现

实基础和发展趋向。

1.文献量逐年变化情况。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可以归纳出我

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基本态势(如图

1所示)。2000年

以前,学者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鲜有关注。直至进入新

世纪,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焦点化的背景

下,职业教育师资才迎来了学者们对其专业化发展的聚焦。早

20世纪中下叶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文件中就强调了职业

教育师资的特殊性,提及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解决

师资专业化问题。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索的萌芽状

态。然而统计显示,这一时期所产出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的学术文献数量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当时职业教

育的发展程度还不够成熟,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发展

的支持度不够、社会对职教师资队伍的认识度和认可度不高等

因素导致。随着

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支

持,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与此同时,职教师资问题也被

推到了焦点位置。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步入

了一个全新阶段。由图

1中相关文献数量便可以清晰得看到,

2001年以来,学者们对这一研究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关于职业

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尤其是

2005年以后文献

量迅速增加,呈现出一个良好的研究态势。但是由图

1也可以

看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式增长,而是

呈聚升聚骤式的脉动式增长。这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研究的稳定度和持续度还有待培育。

1文献数量年度变化趋势

2.研究范畴。对

163篇文献进行仔细分析,发现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化的研究范畴主要指向“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和“宏观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等研究领域。其中,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文

献达

7.97%。研究者认为中职教师的专业化是加强中职教师队

伍建设的基础工作,是提高中职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①目前我

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专业属性不高、专业能力

不强、专业培训体系不健全、专业道德危机②等问题。基于此,研

究者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③开展校本研究、健全培训体系,④

创立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体系⑤等途径加快中职教师专

业化进程。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师专业化研究非常重视

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有高达

56%的文献在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教

师专业化问题。这些研究梳理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与管理的历史进程,⑥剖析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问

题,⑦

探索了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的路径选择,⑧

还有研究者尝试

性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这表明研究者已

经逐步具有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理论体系的意识,并

能多维度、多层次地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宏观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一直备受学者关注,

19%的文献进行了相关探讨。这些研究关注职业教育自身学

科的发展,注重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建构。其中职业

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研究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焦点。研究者

认为职教师资的专业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具体体现为学科专业

性具有多维性和发展性。⑨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内涵解读有:教师

是专业人员,应提供专业化服务;⑩

教师是自身终生学习,不断发

展的职业;职业教育教师应具备职业伦理规范..等。但遗憾的

是,该研究虽然涉及了多个重要研究领域,但研究的力度和深度

却远远不够。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泛泛而谈专业

化所存问题和实现途径,其研究成果大多流于表层;高等职业教

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也呈现出片面化、零散化和粗浅化的特点;对

宏观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则尚未形成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化的论述。这些都表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

究,尤其是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

3.研究功能取向。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主要有

“普教——移植、借鉴性研究”和“职教——建构性研究”两类功

能取向。通过文献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的研究文献倾向从介绍教师专业化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历程切

入,关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发展动态,惯于把普通教育

教师专业化理论移植到职业教育师资研究上来。这显露出既有

研究在探讨职教教师专业化时,更多的是对普通教育教师专业

化理论的解读或移植,较少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

思考和深度剖析,较少考虑创新性或移植适应性问题。文献分

析发现,只有不足

1/3的文献能真正根植于职业教育土壤,立足

职教师资特点,尝试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所存问题提出

解决与重新建构的思路。如徐涵通过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师资来

源和构成,阐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在制度保障方面

上的缺失,进而从制度视角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对

策。..这说明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虽还处于“普教——

移植、借鉴性研究”的初级阶段,但已逐步具有“职教本土建构”

的意识,这也成为我们后续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4.文献被引频次。统计显示,被引频次在

30次以上的文献

为零,有

2篇文献被引频次在

20~29次之间,被引频次在

20次

以上的文献占总量的

1.2%,说明仅有极少数文献在学术领域具

有很强的影响力。而被引频次在

5~19次之间的文献是

25篇,

占文献总量的

15.3%,这部分文献对后续研究有较强的影响

力。值得注意的是,被引频次仅为

1次的文献占总量的

11.7%,

甚至有

42.3%的文献从未被引用过(如图

2所示)。当然,文献发

表时间越早,被引用的可能性相对越大。但有高达

54%的文献

仅被引用过

1次或从未被引用过,说明该研究有超过

1/2的研究

成果学术影响力很低,学术质量亟待提升,此问题值得研究者

深思。

二、研究远景展望

1.在研究范畴上,应切实挖掘研究范畴深度,提高研究的理

性化程度。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探寻范围涉及“中等职

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和“宏观意义的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等关键领域。虽然该研究范畴内所探讨

的重难点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

的现状和趋向,但仔细分析后还会发现该研究范畴内诸多不适

之处。如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方面,研究文献大多停

留在实践感悟、操作指导一类的文章,而对中职教师专业化理论

的思辨性研究与生发性研究则较少涉猎;在“高等职业教育教

师专业化”方面,研究者注重对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意义、内涵等

宏观层面的探讨,而对专业化标准、实现途径等中、微观层面的

研究则明显不足;在“宏观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方面,对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学科理论建构更是才刚刚起步。诸如此

类问题反映出该研究范畴内大多集中探索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是什么”等操作问题,“如何是”等机理

“如何做”而少去研究

问题,以致研究的深度和理性化程度发展缓慢。随着职业教师

专业化重要性的提升,笔者相信,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

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深度将会进一步充实,研究将会向

理性化迈进。关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注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

化理论研究,将会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

走向。

2.在研究功能取向上,应加强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的职

教建构性研究,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化研究呈现出过分注重“借鉴性、移植性研究”的特点。总

体来看,教师专业化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学科

类别的横向看,都有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特征。因此,普通教育

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一般理论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对我们当前

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正因为如此,既有研究十分注重对普通

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学习。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历经半个世

纪的发展已逐步趋于深化和严密,其研究成果一般是有实证分

析和实践研究支撑的,对当前师资建设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影

响力,能为教师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研究思路。这

无疑对构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

此,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应该吸收和借鉴普通教育教师专

业化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但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的、学生学情、师资特点等都有别于普通教育,并且职业

教育当前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也与普通教育不一样。这就决

定了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成果要真正为我所用,就必须结

合职业教育实际进行吸收消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

才刚刚起步,还处于低水平阶段,研究者们主要采用移植借鉴性

研究,其研究成果大都是从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理论移植而

来。在未来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中,应注重普通教育和

职业教育思想、理论的调适,要扎根于职业教育的土壤当中分析

问题,要充分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当前,研究者已经开始具有职

教建构性研究的意识,但系统性强、有深度、有广度的职教建构

性研究还相当缺乏,这是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将长期努力

的方向。

3.在研究主体上,应强化研究群体间沟通度,构建相对稳定

的研究共同体。目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主力军主要

集结在两大人群:一是普通大学教师、高职院校教师和各类研究

生;二是各类行政机关的行政人员、其他非学校类研究机构成

员。这表明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贡献量较大的多为受过

系统专业训练的研究人员和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一线教

师,但从研究成果反馈情况来看,研究主体间的合作度较低,尚

未形成稳定的研究群体。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要向理性

化、科学化的研究靠拢,要形成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共

识,越来越需要经过系统学习的学术人才。同时,提高研究群体

间的合作度和沟通度,尤其是加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研究者,不

同学科背景研究者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一个稳定、有效沟通的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共同体,是后续研究亟待解决的一个

关键问题。

4.在研究影响上,应提高研究成果的信效度,提升学术影响

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的学术水平与其研究成果的数量

和质量息息相关,尤其是研究成果的质量更是衡量学术水平的

重要标杆。而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评判则主要依据成果所在期

刊的影响因子和成果的被引频次。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该研究

成果对后续研究起到积极作用,其学术价值相对越大。前文数

据显示,大量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普遍认可和接

受,虽然不能完全否定这些未被引用或引用频次较低的文献是

不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但是至少说明这些文献对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化研究的自身发展以及其他学科借鉴性学习的价值不高。

在既有研究中,由于部分研究的学术质量不高,学术影响力偏

低,从而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发展缓慢。因此,避

免同一水平的重复研究和泡沫研究,精心培育研究成果的质量,

提高研究成果的信效度,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也将成为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需要突破的一个难题。

[注释]

①谢良才,杨金梅.关于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化标准结构的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21):20.

②④潘新添,张筠.关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广东农

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6-17,17-18.

③⑤佟达勇.浅谈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化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2):

13,13.

⑥肖争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管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29):56.

⑦唐晓鸣,陈松洲.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教育探

索,2009(6):89.

⑧李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及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1(5):54.

⑨陈永芳,郑建萍.职教师资专业化的培训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7):46.

⑩王玉苗,孙志河,柳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5

(9):52.

....崔艳萍.试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

..李毓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20):40.

.....教育探索,:李娟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探析[J]

2006(11)109.教育与职业,

第3篇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保障体系

作者简介:祝平(1980-),女,安徽淮北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滕祥东(1960-),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研究员。(北京 100075)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研究 ”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116-02

从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现状来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学历偏低,除部分教师来自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之外,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普通教育系统,基本没接受过特殊教育能力训练,教师特殊教育技能等参差不齐。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界定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三层含义:教师范围为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特别是独立设置的院校的专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侧重于教师职后教育与培训;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具有独立的职业标准和任职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文献资料检索来看,国内外对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研究;二是分类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三是为特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保障的研究。

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很多,如安鲁赫和特纳的研究、凯兹的研究、格雷高克的研究、富勒和鲍温的研究、伯顿的研究、麦克唐纳的研究、饶见维的研究等。其共同的特点是把教师的专业成熟或专业化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阶段。

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于1995年通过了《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以法律的形式将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107条核心知识要素固定下来。1990年,日本颁布的《教师执照法施行细则》明文规定: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兼修普通教育学校教师证书的学分和相应特殊教育领域规定的专业学分;菲律宾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1995年,俄罗斯高等教育委员会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53条一般和专业知识要求。瑞士特殊教育的教师培养与培训,主要通过师范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和大学相关专业教育的方式进行。

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特点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内容方面较为丰富,制定政策和标准较多,对如何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较少,对如何保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更少。

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多从师范教育、教师培训和教师管理方面进行倡导,目前,国家层面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要求,1994年,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第37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制定”。2009年,全国第四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但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未做明确的成文规定,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在实践层面也未有实施。鉴于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的研究。例如:特殊教育师资培育比较研究(马庆发,200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陈小饮、申仁洪,2008);特殊教育教师应符合的标准(包万平、李金波,2008);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甘开鹏、郑秀娟,2009)。

我国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特点是:宏观研究多,可操作性研究少;基础特殊教育研究多,高等特殊教育研究少;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有待研究。

从以上的概述可以看出,虽然教师专业化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是新生事物,但对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却少之又少。目前还未有人将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专题研究,在如何评价和保障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待开展。这说明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待于进行深入的挖掘,是个可以开垦的学术园地。

三、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共选取全国5所残疾人高等院校的在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两个系列(聋、盲)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现状开展调研,分析并确定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

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职前教育多是普通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缺少特殊教育专业素质的教育。截止到2011年,全国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发展到22所。但是在残疾人高等院校教授残疾学生的教师,职前几乎没有专门接受过特殊教育基本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对他们的专业发展质量进行评价,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短训班、函授和教师进修的方式组织和实施教师培训,培训渠道与形式单一,大多培训形式大于实效,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且我国还尚未建立负责组织和实施教师培训的专门管理和监督机构,也没有对教师提出必须培训的要求,难以满足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影响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薪资待遇与社会地位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相比普通高校教师工作量大,除了要熟练掌握所教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更要掌握特殊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所付出的工作努力与他们所得的报酬不成正比,且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没能享受国家对特教教师的特教津贴及退休后的福利待遇,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在残疾人高等院校也未能落实,在严重影响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积极性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调研中大多数教师认为薪资待遇与当地普通高校教师水平相当,也有部分教师认为比普通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低。超过半数的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对特教津贴不满意,对特教津贴满意态度较低。

3.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专业标准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与准则,没有标准就没有教师评价与考核,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育、培训内容、资格认定方面就缺乏依据与规范。在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都制定了各自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目前,我国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方面,在制定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方面,尚未出台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相关文件。

4.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资格的认定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特殊教育教师任职的资格标准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认定,只有达到规定要求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只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并未要求取得相应的特殊教育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也是按照普通高校教师规定的认定程序进行。在残疾人教育观念、特殊教育理论、特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职后自学和实践摸索,这样不但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还严重影响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四、构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保障体系的建议

为了普及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研究与调查成果,构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开发出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培训课程,开展对高等特殊教育院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培训将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其科学性、系统性与实效性的有机结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规范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聘任制度

从法律层面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制订出各领域分类型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如听障生教师专业标准、视障生教师专业标准),即从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一般高等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备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知识、技能和方法,从事特殊教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育教师上岗证书,在普通师范院校增设特殊教育课程,普及特殊教育知识,必须实行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为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化把好基础关。

2.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应通过改革思路、方式,积极、主动地面向和服务于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适时调整培训课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丰富原有的特殊教育理论及指导特殊教育实践,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进行专业教研活动成为在职培训的有效补充,继续完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建立健全表彰制度,定期对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减轻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在评选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对从事特教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自身专业发展的实践中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4,(4).

[4]陈小饮,申仁洪.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4).

[5]包万平,李金波.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6]杨福义,张福娟,刘琳.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6).

[7]姚晓燕,马宇,等.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有关特殊教育教师准备和资格的国际标准(节选)[J].现代特殊教育,2007,(9).

第4篇

关键词:专业学校发展;大学和中小学合作;教师教育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20-03

一、前言

由于长期以来,美国教师教育存在教师专业水平低下,无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教育质量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批评和不满。1983年,美国发表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进而掀起了一场以“重建学习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改革热潮。美国教育界认识到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不变革,任何改革都将毫无意义。1986年,霍姆斯小组发表了题为《明日的教师》的报告,提出了改革教师质量的目标和理念。报告指出,教师应具备自我反思教学行为和经验的能力和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报告还建议中小学与大学、特别是大学中的教育学院密切合作,并以中小学为基地建立专业发展学校(PDS)。“专业发展学校”观点一经推出,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如雨后春笋建立和发展起来,成为教师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该模式是由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教师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其目标是为职前教师提供师范教育,为在职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教育,并为中小学和大学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突破了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的樊篱、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相脱节的教育体系,为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对话的平台。

二、专业发展学校的教育功能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非单纯地作为大学研究基地的实验学校,也不同于我国师范院校所设立的附属学校,它是在作为合作伙伴的中小学里进行一定功能改革建立起来的“临床学校”。专业发展学校“建构了大学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四位一体’的新型专业生活和工作方式,是一种具有教师发展功能、大学和中小学文化相融合的新型学校”。[2]事实证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20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促进在职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学校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和角色,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还是研究者、团队合作者、项目带头人、终身学习者。研究表明,不论是大学教师还是中小学教师,经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锻炼往往具备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整体观和发展观,他们更乐于接受前沿的理念和观点,敢于挑战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具有专业的敏感和专业判断,更具有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能力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能力,并能从人文、哲学、社会和个人价值等更为广阔的视野去探究教育问题,在教研学同期互动中逐渐成长为“研究型”和“发展型”教师。

2.提高了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传统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以大学为本,重理论,轻实践,认为师范生只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将专家或优秀教师的特质和经验等传递给师范生,他们自己就能学以致用。长期以来,这种认识的误区使师范院校的教学见习和实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习时间短,安排不合理,形式不规范。实习教师工作主要是听几节课,象征性地上几节课,协助任课教师批改作业。教学实习如同虚设,许多学生感觉到短短几周的实习时间,很难学有所获。而专业发展学校中,实习时间为一年,一年中,实习教师全方位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大量时间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工作,积累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反思和实践提高教学技能,增长实践智慧。多项调查表明,经过专业发展学校实习的教师上手快、后劲足,更具有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较能快速地成长为骨干教师或走上领导岗位。

3.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层合作。专业发展学校中,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携手进行项目合作研究,例如,根据学校发展确定基于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并在实践中研究、反思和检验自己的教育研究结论,推广研究成果,以课题研究推动课程改革。而中小学教师在与大学专家学者交流合作中获得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在指导实习生时,自身的教育信念、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不断受到挑战,促使他们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主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能。专业发展学校在大学和中小学之间架起了理解对话的桥梁,有效促进了彼此深入持久的伙伴合作关系。

三、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英美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已经走向专业化和制度化,其成功的经验和运作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大启示和借鉴价值。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师范院校尝试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积极探索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方法和途径。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建立了大学与中小学教育合作伙伴关系,采取构建合作共同体、形成合作机制、开展项目研究等举措;[3]上海师范大学开展“伙伴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区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然而专业发展学校在我国尚处于尝试阶段,其本土化理论研究和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依赖中小学提供教育实习场所,与中小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消费关系,而非一种合作伙伴关系。[4]因此,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仍面临着文化冲突、地位不平等、目标不一致、缺乏政策和制度保障等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

1.文化冲突。由于长期以来大学固守自己的象牙塔,和中小学处于分离状态,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学校文化。大学文化注重学术研究、人文科学、思辨和创新思维,注重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传授和应用,通过一定的职业训练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而中小学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重升学、轻素质”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教师教育视野狭窄,缺乏合作研究的意识,不善于在实践中提炼新的教育理论。教师文化重视理论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更多关心的是“如何操作”等技术性问题,教师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停留在实践经验层面上的操作。在教师培训中,大学专家和教授“阳春白雪”的理论高深难懂,针对性不强,这种培训模式使中小学教师犹如隔靴搔痒,从而对理论产生抵触甚至不屑的消极心理。双方常常面临合作与沟通的困难,难以达成默契的合作关系。

2.合作地位不平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本质就是要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合作双方是一种互惠互利、共生共存的伙伴关系。然而,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大学和中小学的关系是属于上下级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或是强制性平行关系,中小学被动接受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见习和实习活动,而作为专业发展学校倡导者的大学教师居高临下,他们习惯以专家自居,不少负责教师教育的管理者和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师服务意识淡薄,不愿放下身段,到中小学寻求合作发展的契机。传统意识下,中小学教师感觉低人一等,对大学教师敬而远之,缺乏主动交流与沟通的动机。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挫伤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3.合作目标和利益冲突。“伙伴合作”是指不同层次的人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达成各自的利益,解决共同问题的协作方式。大学和中小学合作目标发生冲突,主要因为中小学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在考试竞争中提高名次,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师的诸多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然则,大学关注的是教育问题的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验证和推广。目标和利益上的冲突往往使合作双方忽视彼此的利益,妨碍了双方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专业发展学校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探讨了大学与中小学双方协作发展的途径,构建文化融合、多元高效、建章立制双向发展的合作机制,化解专业发展学校实践中的矛盾,解决瓶颈问题,促进大学与中小学之间深度持久性的合作,保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施的成效。

1.文化融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康宁认为,要想使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得以切实地、可持续地推进,双方在合作中的“文化融合乃为必由之路”。大学是学术文化,是生产知识的场所,注重理论性和人文性,大学教师始终追问“是什么”、“为什么”;中小学是实践文化,是知识消费的场所,教师只关心“做什么”、“怎么做”。U-S合作解决了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弥补了各自先天的缺陷。大学与中小学双方经过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融合中创生新的文化价值,带动两个教师群体合作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开放性的健康发展。

2.多元高效的合作方式。大学和中小学传统的合作项目,包括见习、实习、课题研究等,无论在形式或是内容上都已无法适应专业发展学校的需要。本文就此提出“以中小学为研究和实践基地,开发教育资源,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空间”的发展思路。大学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积极主动研究本土化基础教育理论,坚持实践取向,深入到中小学以及区域教育之中,寻求合作伙伴,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成立合作小组,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或多方的职责和义务;强化行政干预,寻求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构建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中小学三方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三方共同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5]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功能。笔者认为,应该以“校本教研”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教育合作。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反思、同伴互助、智慧共享,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校本教研要结合中小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开展由双方教师共同参与的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例如,教学行动研究、教师论坛、课堂观摩、课后反思、课例研究、同课异构、校本培训、课改项目开发等,通过校本教研,大学学术文化和中小学实践文化得以真正融合和创新,促使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教学者在双向或多向互动中改变了各自的教育信念、价值观、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3.建立组织机构和健全管理制度。调查发现,我国专业发展学校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往往处于无序、松散或停滞的状态,归根到底是因为行政干预力度不够、规章制度不健全。而背后的诱因是专业发展学校尚未引起政府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作为正式组织机构、获得国家政策和财政支持的诉求仍悬而未果。参与专业发展学校的教师大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弱势群体,缺少行政领导参与,教师研究者所获得的教改项目资金杯水车薪,难以调动足够的人力财力资源;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大,要保证合作的精力和时间勉为其难。加上没有政策性的独立经费来源,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成效很难保障。因此,国家和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宏观管理,为专业发展学校建章立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组织机构,使它取得合法的地位和权利。成立由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及其地方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发展学校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负责大学和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见习和实习安排、组织实习指导工作、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等。健全管理制度,形成良好健康的合作机制,推动专业发展学校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代蕊华.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培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黄远振,陈维振.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生态哲学视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3]钟瑞添,耿娟娟,罗兴凯.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理念与行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4]林浩亮.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2,(3).

第5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 发展 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1-02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对国家,关系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品质和人才质量;对教师,则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教师教育培训是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内容的设置、培训方式的采用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按需培训,考虑教师培训主体,才能发挥出培训工作的最大效益。因此,把握每个阶段专业化的内涵、内容、要求与特点,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专业成长,改进教师教育培训是大有裨益的。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概述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进行了划分,展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路径,帮助教师明确自己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要经历的步骤,既有助于教师根据发展阶段制定自身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或教师培训机构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提供促进专业发展的辅条件。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专业能力熟练程度由一般化到专业化的持续发展过程。这一方面指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也指作为教师职业能力的专业化提高过程。职业专业化就是职业训练和职业能力的专门化、独到化或特殊化。

(二)教师发展的内容、要求

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开发人的潜在智能。为了有效地开发人的潜能,一名合格的教师除应具备一般职业应具备的条件外。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亦应有其独到的专业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积极的专业精神

(1)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职业必须建立在志向和兴趣的前提下。崇高的敬业精神,包括对教师工作的价值观念具有明确的认识,积极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工作信念,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全身心投入教育的工作热情。

(2)高尚的职业道德

教师必须是为人师表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职业自律性、非盈利动机,对教育对象不求回报的关怀和公正无私的教育爱,呕心沥血的奉献品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合作、行之表率、人之楷模的品行等。

(3)健康积极的个性

做教师的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个性。这包括积极向上的工作动机,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概念、自我尊重、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以及耐心、成熟、平衡、情绪稳定、泰然自若、心理健康等人格特质。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必要的道德水准,影响他人。在教育过程中能够用自己的良好言行即无字之书去影响受教育者。

2.专业知识发展

无疑,具备丰富广博的专业知识是教师高质量地完成其专业工作的基本条件。专业知识至少有三个方面:普通文化知识、任教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对于普通文化知识,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人,因此强调教学工作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的职责之一是传授知识。因此,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

——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帮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

——帮助自己融会贯通地理解所教学科知识;

——帮助自己更好地运用教育科学知识;

——提高自己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所教学科知识,有人认为(雷诺兹,ReynoMs 1989)应主要包括:

——内容知识,即各学科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

——实质知识,即一个学科领域的主要拴释架构与概念架构;

——章法知识,即一个学科领域研究者探索知识的标准或思考;

——有关学科的信念;

——有关学科的发展。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要精通所教学科知识和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

教育学科知识是独到体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知识。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门职业。所谓“学者未必是良师”,是说一个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必须在通识专业的基础上,具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科学知识可以帮助教师用各种方法去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用学生所理解的方式去表述任何高深的内容并保证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免除教学的失误和浪费,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方面应该是拥有从师的专业训练与非专业训练之间的重大差别。

3.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一名合格的富有专业化训练的教师,应该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上升为教育教学的技巧。教育的技能技巧和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独到本领,当然也是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和与众不同的教学艺术性的特有方面。

教学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是两个略有区别的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技能表现得更为直接具体,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实现中职教学的“做中教”,即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能力则体现得更为宽厚和基础,我们认为,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合理认识,应将其归结为两个层面。

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判断力、意志力等。

二是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的设计能力,教学的实施能力,教学评估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教育机制、善于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能力等。

(三)教师专业发展特性

1.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以及选择教材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师本人必须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必须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教师不断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逐渐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各种相关的制度激发教师的自我控制、自我引导和自我成长。

2.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有发展、有停滞、有低潮。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有助于教师选择、确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发展阶段理论。教师专业发展又具有连续性,教师只有不断地进修和研究,以终生学习为基本理念,才能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以确保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

3.专业发展的情景性。教师的许多知识和能力是依靠个人经验和对教学的感悟而获得的,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另外,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也赋有挑战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学实践、教学情境相联系,并与同事、专家、家长合作,在学校中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文化,以促进教师的成长。

4.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结构的复杂性,从而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师工作包括观察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评价学生学习等多种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这些不同的话动中。教学既是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教育知识、技能层面的发展,也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意各方面的成长。

(四)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目前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具有代表性的“关注”阶段论、“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教师社会化”阶段理论,虽从不同角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但都对教师发展划分为不同几个阶段:

“关注”阶段论:(福勒)将教师由师范生到专业教师的成长过程分任教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和关注学生四个阶段。

“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是用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来研究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与周期的理论。(纽曼、费斯勒等人)通过研究,他将教师的职业周期分为职前准备阶段、入职阶段、形成能力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职业受挫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职业低落阶段、职业生涯结束阶段八个阶段。休伯曼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归纳为入职期、入职的第一至三年、稳定期、工作后的第四至六年、实验和歧变期、工作后的第七至二十五年、平静和保守期、从教的第二十六至三十三年左右、教师工作的第三十四年以后五个时期。

“教师社会化”阶段理论:台湾的学者王秋绒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分为师范生、实习教师和合格教师三个阶段来考察,同时根据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发展特点将每一阶段分为三个时期。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体现了教师终身教育的理念,对说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阶段与过程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应该说,教师的发展是全面的、综合的发展,既和教师发展的其他方面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又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着自己的独特的内在结构和发展内涵。

二、中职教师教育培训问题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职业教育作用凸显,职业教育改革也倍受国家重视和社会的关注,职业教师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当前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职业教师专业发展或职业化,对国家,关系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品质和人才质量;对教师,则关系着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

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就不能不考虑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就目前研究结果分析下来,不过涉及三个方面: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包括职前的在校教育和职后的继续教育);环境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教师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教师个体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包括工作态度、自我发展意识、素质结构、教师个体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工作情感等)。

笔者参加中职教师教育培训结合八年来的教学实践,就中职教师教育培训存在问题有如下思考:

(一)培训目标缺乏具体针对的确切性

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其需求不同,发展目标亦不同。对培训来说培训目标就应不同。培训目标不同,培训内容、方式、效果都会有所不同。就目前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情况来看,培训目标缺乏具体针对的确切性。组织安排只考虑了专业大类划分,大多按专业且不分层次统一设计培训目标,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经过经过几年的建设大致来源有聘任或引进的“实践操作”型教师,这些教师有专业学科、专业理论功底,有企业、行业工作经验,见长于实践技能,缺乏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专业学科大学毕业生“专业理论型”,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担任教师以后又缺乏系统的技能训练,实践经验欠缺,技能上更是先天不足,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也有待提高;师范大学毕业生“教育理论型”,由于专业教师的不足基础学科转为专业学科教师,任教专业知识不足。这些需求的差异就具体决定了培训目标不同)。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组织应该在考虑专业大类划分基础上,充分调研教师所处发展阶段,具体细化不同小类培训目标,按细化分类培训目标(模块化的),比较各培训基地资源优势确定培训目标项目,供教师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实际需要。使有限的资金、资源、教师有效融合,达到培训事半功倍。

(二)培训模式陈旧单一

目前中职教师培训方式是培训基地根据自己情况设定,大多是采用专家讲座的单一形式,在培训过程中,专家只需要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将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和盘托出即可,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所讲的内容是否是教师所需要的,教师又能够掌握多少,更不用说对教师工作的改变有多大,能够引起教师的回顾与反思与否。可以说,整个过程是培训者的单向活动,不能激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更不能为培训者和学习者之间创造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因此,这样的培训结果只是受训教师,将专家们传授的先进的理论和理念移植到笔记本或头脑中,而根本无法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更无法实现外化为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如果单从拓宽专业视野的角度来讲,相关的培训内容、知识讲授有可能达到一定效果。但是,这些知识信息与一线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实际授课内容相去甚远,更不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诸多疑问,这就使得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了折扣。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外力作为其发展的推动力,而教师的在职培训就是这个推波助澜的手段。因此,无论从在职培训的内容还是方式来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开展教师的在职培训,一定要注重培训方式的科学性,让培训内容真正能够转化为教师的实践智慧,真正成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教师的实训技能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教师实训的水平不足已成为制约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瓶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参加培训的多数教师由于本校的实验实习条件有限,实践动手操作这一环节较弱,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培训接触到先进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在提高动手能力上有所长进。但在培训中由于安排的实训操作课程太少,使得不少教师想要提高专业技能的想法落空,不免让人失望。因此,教师培训不仅要引导教师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针对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更要突出教师指导和训练技能。

(三)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

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是准教师获得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入职前教师获得专业知能的唯一源泉。中职学校专职教师大多是专业学校毕业生,因此,走上教育岗位的新教师的素质结构决定于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要通晓教育科学知识、了解教育规律,掌握教学技能。

目前,我国的职前教师教育是由师范院校来完成,但对职业教育专业庞杂,单靠师范院校课程的知识体系整合,目前根本无法达到中职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师范生缺乏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专业院校毕业生又缺乏教育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直接导致了毕业生走上中职教师工作岗位后职业胜任感较差,入职困难。因此,中职职前教师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不能不考虑教师来源原来知识体系,有侧重安排职前培训内容,打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职后的教师培训,是目前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不同,培训的内容和要求有别于职前的教师教育。职前中职教师专业教育侧重于专业基础,教师的在职培训是对教师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的一种提高,这种提高建立在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已有工作积累的基础之上。因此,课程的设置既要符合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着眼于未来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和教师个人发展与教学时间的需要。所以,课程设置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课程内容设置的连贯性。在职教师培训应体现与职前教师教育的衔接性和连贯性,体现在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应是职前课程体系的延续,内容既不能重复职前教育的内容又不可脱离职前教育,还应该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合理地反映到课程中去。第二,注重差异性。在职教师的培训对象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及不同教学学科的教师,教师们的发展基础不尽相同,发展需要也是大相径庭,显然相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是无法满足培训教师们的不同要求的。因此,在职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和内容体系的设置要顾及教师的差异,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水平、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与情感态度等。第三,课程设置体现理论的提高与实践性并举的特点。教师的在职培训不同于职前的教师教育,它是要提高在职教师的理论水平,更是要突出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能力和专业实训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以上问题笔者主要是从客观层面思考,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主观因素的存在,如培训的经营思想,实施培训和受培训单位管理者和组织者培训态度等。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培训,研究专业课教师培训势在必行;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按需培训,考虑教师培训主体,培训工作的一切安排都要以教师的实际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培训目标的确定、培训内容的设置、培训方式的采用,甚至培训证书的功效等都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所思、所想、所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作水平为主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培训工作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柳海民.当代教育理论专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6篇

[关键词]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自然合作;发生机制;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34-04

一、问题提出

教师教育领域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对传统教师教育的批评和对新教师教育体系建构的讨论相对弱化,代之而起的是对诸如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方式和技术等涉及“如何培养高效能教师”这一问题的广泛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共同体学习”等词汇已经逐步深入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被广泛认为是促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教师合作活动,不仅能够形成区别于个人主义的新型学习文化,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在各个层面建构一种支持和促進学习的实践社群,重新点燃教师工作的热情。本研究将教师群体视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独立种群,从种群内合作的维度界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历程中的自然合作形式,即个体层面的教师同伴互助方式,并对其发生和运行机制進行了剖析。

二、生态学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合作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种群”是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指同种有机体在特定空间占据的集合群,而种群生态学则着重研究种群内部各成员之间,种群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周围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在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中,每一个教师个体都以生态主体的角色参与各自的专业发展过程;不同的教师个体,根据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师种群。因此,在生态学视域中,发生在教师种群内部的,以教师个体之间的同伴互助为代表的种内合作方式是最主要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其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教师经历其作为专业人员,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

1.从个人主义文化到合作文化

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从产生的那一天起便表现出极大的个体性特征。教师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独善其身”、“文人相轻”等理念的熏陶下,受现行教育科层制体制的制约,加之工作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公有技术文化的缺失,个人主义文化一直占据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教师羞于与同事合作并接受同事的批评,教师之间没有合作共事的要求与习惯,而更要求尊重专业自、承认个体实践性知识的价值和实现专业的自我发展。个人主义文化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将教师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模式中,使教师几乎没有机会去共享教学经验,阻碍了教师之间知识与信息的流通与共享,不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积累与再生;也导致了教师必需的批判性和反思性能力的培养存在局限性;同时,个人主义文化使教师难以获得来自外界的感情支持,职业孤独现象明显。

正是由于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在愈加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主体性”、“人性化”要素的今天,教师的学习和工作势必要走出个人主义文化的桎梏,向着为教师营造一个合作的平台,形成合作文化的发展态势转型。当把学校作为一个小的教育生态系统看待时,其中的教师群体即为一个特有的种群形式。在这个种群中,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属于生态学中种内相互作用的范畴,包括种内互助与种内竞争两种作用方式。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强调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协作,已成为共识,关注重心从“专业个人主义”转向“学习共同体”,强调群体内成员之间内在的精神链接,强调共同理想、合作文化的形成。

2.从人为合作文化到自然合作文化

依据哈格里夫斯(Andy Hargreaves)的观点,教师的合作文化包含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和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ve cultLlre)两种不同性质的合作文化。人为合作文化是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主要的合作形式,它往往是政府或学校管理层行政命令的派生物,而非教师个体自愿自发的合作形式。这种合作方式,由于教师个体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形成良好的能量流动,其自身的生命力会有所下降,难以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自然合作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合作文化,它往往被用于表达一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合作文化,这种合作并非学校行政命令的产物,而是教师个体之间基于自己的需要、信赖和相互支持而形成的一个合作关系。自然合作文化追求的是为教师营造一个资源共享、精神相通、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的生存空间,使教师在协作和共享中找寻自己职业生活的本真意义,达到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目标。

三、生态学视域中教师个体自然合作发生机制

在自然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种群以学习/研究共同体的形式存在,没有科层组织的限制,是一个以自组织为核心特征的复杂系统。这个自组织的种群形成与教师个体的需求有密切关联,同时离不开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更新。

1.主体观的变革引发的教师专业发展开放性的需求

在主体性哲学思想中,教师作为其专业发展的主体具有绝对的唯一性。他们在主客二分原则的影响下,把周围的教师“客体化”,形成的是一种相互封闭、彼此隔离的状态。20世纪以后,主体间性哲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主体间性范畴内的主体——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具有相互平等的地位,体现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自我与他我、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充分融合,体现了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沟通、承认、对话与理解。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影响下,教师专业发展中客体的概念被淡化,教师主体开始从“我”走向“我们”,需要更多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指向教师种群对内、对外两个层次,要求教师在交往的过程中,不仅敞开自己的“视界”,而且進入其他教师的“视界”,形成一种对教学相对一致的看法,实现伽达默尔意义上的“视界融合”。

2.教师知识体系差异构成了专业发展的非平衡态

非平衡态是指在一个系统内部,各个区域的物质密度和能量分布具有差异性,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只有非平衡态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区域内能量的相互流通与共享。在教师专业发展系统中,能量以知识和经验的形式出现。随着客观主义向建构主义的变迁,人们已经逐渐开始习惯并接受社会建构主义视野中以社会性作为知识本质属性的看法,认为个体知识是由个人建构起来的,取决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

对于教师而言,尽管在专业发展中,通过师范教育、培训等手段获得了相对一致的个人知识,但每个老师的工作场景不同,因此,他们在工作中所细化、建构的情境化知识、实践化知识是有所差异的,主要体现在: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同,具有不同的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师遇到的具体教学问题不同,因此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认同和创新程度不同;教师擅长的教学方法不同,具有不同的关于教学法的知识。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教师在一个种群中呈现出各具差异的生命活性,构成了教师种群的非平衡态,也保证了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了自然合作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需要通过与他人建立彼此支持的伙伴关系,不断将分布于情境中的知识整合進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构建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更有生命力的专业发展。

3.学习观念的变革引发了教师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知识观念的变更使得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将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教师都视为其知识的可能性源泉,并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构成一个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良性循环。这一观念的更新导致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学习过程的改变。在斯法德看来,知识包括获得和参与两种主要形式;在莱文的理念中,认知是合作,学习是集体智慧的互动,不可能脱离合作的环境;而在维果斯基的理论中更是将学习还原到人与人之间通过社会交互将外部的、存在于主体间的东西内化为个体内在的认知结构,以达到发展的目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中,教师的学习活动包括发生于主体之间的社会性活动以及发生于主体内部的个性化活动。学习的本质恰恰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于他人的知识、思想与自我见解之间的对话。这种学习是非线性的,是发散的、自由的、充满选择性的,是教师专业发展中自然合作机制的又一产生要素。

四、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1.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框架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自然合作方式中,教师是自然合作的主体,教师知识是自然合作的能量基础,本研究以此作为基本理念,从这两个维度构建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1)维度1:自然合作的主体间活动方式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中,教师主体问的自然合作方式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发生在教师个体之间的自然合作。在这种方式下,每个教师都是自然合作的主体,拥有专业发展的主动权、自;其二是发生在教师个体与教师种群之间的自然合作。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个体通过在其所处的种群中進行组织内学习的精细循环以及分享加工,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学习成果呈现在教师种群的面前,接受来自种群的意见和评价,最大限度地完成个体经验向理论性知识的过渡。

(2)维度2:自然合作的能量

在生态学的视域中,每一个生物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能量的支撑,而在实践中,教师進行发展和合作的最主要的能量是其所掌握的知识。以知识为载体的自然合作方式,不仅可以促進一个独立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为教师种群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本研究认为,教师自然合作的能量以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两种形态存在。

①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个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是教师对实践问题的真实反应,它具有如下特征:实践性知识是一种针对特定情境的知识形态,难以被其他教师个体直接复制;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强调细节化的知识形态,每个教师个体关注的细节不同,对实践性知识的理解不同;实践性知识往往与教师个体的经验相关联,使教师个人反思的成果,其个性化特点显著,不易于交流和重现,因此实践性知识需要教师通过文字、语言等方式進行描述,完成其显性转化的过程。

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是一种典型的专业知识,是对实践性知识的抽象概括,可以用文字的方式進行描述、储存、分散和共享。理论性知识是一种公有化知识,在教师自然合作的生态系统中可以被作为一个目标而受到教师种群的公开评估,并且只有通过储存和共享,才能实现其价值。

从实践性知识向理论性知识的转化,代表着教师专业发展中自然合作的能量流动方向,这也有助于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转换开始,建立一种有效的知识基础。

2.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

依据以上的分析框架,本研究以自然合作的主体(教师个体和教师种群)以及自然合作的能量(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性知识)作为基本维度,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生态学视域下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示意图。由图1可以看到,在教师自然合作是以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作为起点,通过社会化(将自己的个体经验呈现在共同体成员面前的过程)、组合化(将散落的知识点统整成明确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外在化(将以默会形式存在的经验表述为明确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和内在化(个人吸收已经形成的明确知识并将其个体化的过程)四种方式,最终形成教师种群的理论性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分享与扩散,达到教师个体和教师种群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目的。

(1)途径1:ABCD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探索获得大量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关联的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集中体现了课堂情境中教师的决策和行为的本质。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个体主动地对自己的实践性知识進行反思,完成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教师将个体经验中的隐性知识完成显性化过程,使得其具备共享的特质;其二,教师将显性化的个体实践性知识出来,使其成为教师种群共有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在形式上依然是以教师的个体实践性知识为主,但由于教师的工作情境、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转化为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了進行讨论、交流的基础,成为一种可以持续转化的知识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博客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技术形态。博客的“五零”技术特点使得它可以方便地進入教师的工作和研究领域,利用在博客上写作的方式完成个体经验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并在网络中進行分享与交流。

教师种群的实践性知识在具备实践性知识特征的前提下,被放置于一个教师群体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来自不同教师个体的检验、讨论。针对某一个实践性知识的讨论多以片段性、间断性的形式存在,此时,需要通过组合化的过程,将散落的知识点整合成明确的、结构完整的、可以被复制的、分享的知识体系,并能够被教师种群广泛接受,完成由实践性知识到理论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往往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在教师种群中,不同教师个体贡献出那些与主题相关的知识作为知识转化的基础;第二,在教师种群中,对那些新的知识或观点進行讨论,并将其传递给不同的教师个体;第三,将新、旧知识進行整合,完成知识的区分、补充、组合和分类,使其符合理论性知识的基本特征。

经过组合化过程的教师种群的理论性知识是以被种群共同接受的形式出现的,因此具备了结构化的特征,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新的知识储备。教师种群形成的理论性知识,一方面可以通过共享和扩散的作用,使其不仅成为种群内的知识,而且有可能成为种群之间的知识,形成知识的水平交错;另一方面,教师个体通过内在化的作用,将被种群认同的理论性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成为个体理论性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了教师个体知识循环的生态流程。

在途径1中可以看到,这是一种以教师个体经验为基础,发挥教师种群的智慧力量,共同完善教师个体经验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体可以经历一次完整的知识转化过程,将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经由种群的认可和检验,内化为自身的理论性知识。不仅如此,以种群理论性知识出现的自然合作成果,具有可复制、可评估、可共享的性质,将成为其他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有效支撑。

(2)途径2:ADC

与途径1不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条途径中,教师通过“个体的实践性知识个体的理论性知识种群的理论性知识”的知识转化途径,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努力完成个体知识的更新与转化,并在自然合作的过程中,将其传递给种群中的其他教师。教师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在组合化的作用下,教师个体一方面完成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另一方面则更大程度的依靠其已具有的相关理论知识背景,对新知识進行精细加工,通过同化对已经形成的知识片段進行强化,同时通过顺应的方式修改、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两部分的知识最终融合在一起,成为教师个体的理论性知识。

正如保罗·欧内斯特(Paul Ernest)认为的那样,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主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时,个体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因为发展的主要媒介是通过交互作用导致的意义和社会协商。因此,在教师个体理论性知识形成之后,它将经历社会化的过程,被教师以著书立说或者公开展示的方式呈现到教师种群之中,供不同的教师个体学习、吸纳,成为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获得分享和扩散的广泛应用。

不论哪种途径的教师自然合作方式,在形式上都完成了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向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的转化。这一过程更加凸显了自然合作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通过在自然合作这个小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通与交换,自然合作的最终成果不仅可以反馈到每一个教师个体的成长中,促使其完成个体知识的解构或强化;而且将教师置身于一个有机的生态种群之中,强调以教师种群理论性知识为能量基础的种群的整体性发展。

五、结束语

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合作能够增加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从一种个体性存在过渡为一个整体性存在,与种群中的其他教师主体结合为共同体,并在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中获益,在教师种群的持续性发展中形成“再生产性”的影响。而自然合作则将合作建立在教师个体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更关注教师个体的自愿发展、自主发展,并依靠交流与合作为教师营造出一个有机的自然合作生态环境。本研究借用生态学中的种群生态理念,将教师个体视为教师种群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从教师知识转化的角度构建出了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希望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探寻教师专业发展中依靠自然合作方式达到个体与种群双重发展的途径。

本文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生态学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之技术取向问题研究》(12YJc880080)、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美国虚拟大学发展研究》(EAA100357)及唐山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12001011)的阶段性成果。

第7篇

对农村幼儿教师相关文献的量化统计,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了解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的相关研究的整体情况,揭示建国以来我国关于农村幼儿教师研究的基本特征。但是,想要对相关文献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还必须对相关文献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一)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现状调查的研究

1.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相关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以某一位或某一个地区的农村幼儿教师进行生存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主要是归纳整理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现状和生存环境,最后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如:西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闫伟鹏(2010)通过对一名农村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的叙事研究,揭示出农村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社会地位不高、专业发展匮乏、人际关系简单的现状,并指出导致这些现状的因素包括:社会关注不够、城镇边缘化以及教师自身因素;李晴虹、张智敏通过对31所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调查指出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承担的安全责任重大,教学自主性不高、工资低、福利差、专业发展受阻;丁同芳对安徽滁州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生活状况调查后指出:工作压力、工资待遇和职业满意度是影响幼儿教师生活状况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现状的主要特点为:较大的工作压力与农村幼儿教师极度缺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普遍偏低的学历水平、工资待遇之间的矛盾。2.有关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有关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职业倦怠、精神生活等方面。苏刚(2011)指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度低;伍明辉、杨仕进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指出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并认为工作任务重、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专业发展机会少等因素是导致农村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与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悠(2012)的结论正好相反。李悠从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职务、不同性质幼儿园、不同学历以及不同收入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指出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整体不严重,他们的职业倦怠和职业幸福感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云亮在其毕业论文《国家扶贫县农村幼儿教师精神生活状况考查》(2012)一文中指出,农村幼儿教师心理生活状况的特点是:农村幼儿教师对总体生活状态相对满意,他们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主要来自幼儿和家长),并且普遍能够正确判断自己的性格特征;王杰(2006)在《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心理状况的研究》一文中指出: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一般正常人并显著高于县城同行。笔者认为,关于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结果,主要是和研究对象的选择有关。3.有关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研究。目前有关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文章普遍认为农村幼儿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极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李向玲在《延安市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2012)一文中,从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教师资格、编制、工资待遇、培养培训以及流失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延安农村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现状。认为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况极其艰难,导致农村幼儿教师流动性大;王雪芹(2010)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由于没有正式编制、身份特殊、工资待遇偏低,加之招聘录用的随意性导致农村幼儿园很难招聘到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且现有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文化素质、理论修养、专业技能水平和幼儿教育的发展极不适应;湖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肖晓凌(2010)通过对湖南省L县农村幼儿教师流失状况的调查得出,L县农村幼儿教师流失比较严重,从2006年到2009年的4年间L县的农村幼儿教师的平均年流失率达到了22.3%,严重影响了整个L县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在流失的教师中,以年轻教师较多,且流失的教师并未完全就业;黄胜梅(2012)通过对安徽省淮南市农村幼儿教师流失情况调查发现2006年至2010年间,农村幼儿教师流失率高,且呈现出:年龄偏年轻化、学历层次较高、教龄大多在10年以下和以职业外流失为主的特点;王声平、杨晓萍(2011)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幼儿教师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增加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幼儿园为幼儿教师提供成长空间、加强政府财政投入、提高对农村幼儿教师流失的关注等措施,以减少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

(二)有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关系着农村幼儿教师个人的幸福,也关系着整个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提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研究者发现建国以来有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三个方面。关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的研究中,关于继续教育和职后培训的相关研究较多。

1.有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探究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要明确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包含的具体内容。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专门性研究并不多,大多都是融合在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研究中的。罗咏梅在《重庆市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研究》一文中,从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发展方式以及专业发展环境五个维度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张元(2003)将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归纳为: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智慧、合作和反思能力、人文素养、批判理性;郑建成(2001)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专业知识结构、职业能力;陈亚芳认为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北京师范大学的庞丽娟教授(2001)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承诺、全面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有效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地专业化的学习。《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将幼儿教师素质结构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从以上有关幼儿教师素质结构的划分来看,不同的研究者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划分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他们划分的角度不同所造成的,并没有质的差异。

2.有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找出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幼儿教师的发展。郭健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支持体系构建》(2012)一文中指出:构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包括:一个中心、三个层面、两个主体、八项措施、五种保障,即以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政府和幼儿园为支持主体,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出发,在政府统筹、健全机制、创新实践、质量监督、舆论配合的保障下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乔中彦在《广州市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之研究》(2011)一文中指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社会地位、幼儿园环境之间的相关极其显著,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63和0.499。窦丽丽在《制约农村幼儿教师发展的因素与解决对策》(2012)一文中指出:制约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学前教育政策、幼儿师资培训和幼儿园园长三个方面;王晓云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困境浅谈》(2010)中指出: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可分为社会政府方面、幼儿教师自身以及幼儿园管理三个方面。可见,研究者们通常会从政府、幼儿园以及幼儿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3.有关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几乎所有关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最后都会探讨有效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陈思在《中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2010)一文提出了教育行政单位、教师培训机构、幼儿园和教师在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发展时所需要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张超在《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调查研究》(2012)一文中指出:园本课程开发、教育行动研究和培训是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王杰在《甘肃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2004)一文中提出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包括:①规范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②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农村幼儿教育经费对教师的投入。③加强“培训”。④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家园合作;杨莉君,陈思(2010)的研究指出,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①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②构建符合农村世纪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③幼儿园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④提高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另有研究者专门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研究,认为继续教育是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周端云在《湖南省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四条建议:①教育主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和经费投入力度;②教师培训机构增强服务意识;③农村幼儿教育机构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④农村幼儿教师展开主动反思,不断提升自我;林琳在《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12)一文分析了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后也提出了四条策略:①行使政府职能,出台配套政策;②提高继续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③丰富继续教育形式;④加强继续教育过程的监督和评估;潘君利(2010)在分析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困难后,提出:建立和完善农村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强化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促进城乡互动和农村幼儿教师本土化以及推进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加大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等几方面措施。从相关文献中可以发现研究者们主要从政府、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去探寻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4.有关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研究。在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的已有文献中,有关职后培训的文献数量是最多的。张云亮等人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649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调查后指出目前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已有培训内容集中在教学专业培训方面;培训形式以集体培训居多;缺乏明确的培训制度,有近半数的幼儿园教师极少有机会参加培训。并提出了建构系统化的培训内容体系,注重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拓展幼儿教师培训形式,突出教师参与的主体性;建立教师培训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幼儿教师获得公平培训机会等建议;彭国平等人主要对农村幼儿教师短期培训进行研究,主要讨论了农村幼儿教师短期培训的必要性、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短期培训应遵循的五条原则:教学目的实用、课程设置巧用、教学形式活动、教学内容实在、培训阵地迁移。还有研究者主要就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教材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王玉珍主要针对农村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的开发问题,就培训教材开发的意义、原则、过程等展开论述。还有研究者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模式进行了专门研究,如高媛在《陕西省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模式的探讨》一文中针对陕西省职后培训的现状,提出了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包括:举行竞赛评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积极开展“微型课题”研究,提升农村教师了解幼儿的能力等;田景正(2009)等认为要形成农村幼儿教师多元的培训或继续教育体系,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按照幼儿教师资格引进优秀幼儿教师充实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并主张教师培训到农村开辟“幼教教师培训试验田”,举办讲座与示范课程;农村幼教机构建构学习型机构,强化园本培训。

二、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反思

第8篇

[关键词]教师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概念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06-04

从逻辑上讲,对教育概念的理解是开展相关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思想前提。在实际教育生活中,教育者的教育行为也是基于他们对于相关教育概念的理解,不管这种理解是常识性的还是专业性的……诸多的教育概念不单单是一个描述性的符号,起到一种简单表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一种规范的和指导的作用,直接地影响人们的教育行为。无论是对教育理论者还是对教育实践者,概念都是他们解决问题的逻辑起点,清晰明确的概念可以避免重复研究和走向歧途。在教师专业发展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教师学习已经崭露头角,正逐步成为教师研究领域的热点。尽管教师学习研究的历史并不长,但是对其理解和解释众说纷纭,尤其是中外研究者之间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别,教师学习的概念存在模糊和多义的问题,这都不利于教师学习的深入研究和中外交流。为此,认真审视与明晰教师学习概念是教师学习研究现状的迫切需要。

一、教师学习的词源分析

教师学习的核心概念是学习,这是理解教师学习的前提。学习是由学和习两个词构成的,学本为学,指诵读经书;习本为留,本意为白色的羽毛,会意为小鸟在练习飞翔。最早把学与习联系起来的是孔子,《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是此时,二者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词。学与习联系在一起使用的是《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仍学习。学,指效仿,指小鸟反复学飞。朱熹也曾说: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这就是学习一词的由来。学到的东西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熟练、融会贯通。因此,《辞源》指出,“学”乃“仿效”也,通过观察、模仿、复制、内化来获得知识;“习”乃“复习”、“练习”也,即是复习巩固来提升个体的能力,以便能够适应现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学有知的含义,注重的是学习者对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的是认知;习则有行的意义,强调学习者的实践。学而时习之,孔子强调学与习的统一。此外,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还包括思的过程,通过观察、模仿等获得的感性知识经过反思、分析、整理、凝练,然后提升到理性认识,学思二者结合。《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学要以致用,须躬行之,而行之则需要三思。因此,我国传统的学习是学、思、习、行的辩证统一过程,是知识和技能经过认知、巩固、反思、实践,最终实现创新升华的过程。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绝不可能是一个机械的学习者,教师学习是一个包含学、思、习、行的统一的过程。教师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有自我成长的意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其专业发展的理解和信念,不是从外部获得的,而是从内部构建的,构建的途径是通过自我学习来实现的,因而教师具有的知识与智慧而形成具有不可灌输性和不可替代性,需要教师自身的反思与领悟”。因此,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关键是要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要,教师有学习的意识,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师不是知识的储存器,其学识必须致用,在教学实践中践行之,脱离了课堂实践的教师学习至多是促进教师个体的成长而不是职业的专业成长。教师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并不断反思教育实践的发生、发展,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创新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专业成长过程。

二、教师学习的日常用法分析

在我国的语境中,提到教师学习,一般会有以下几种认识与理解:

首先,日常用法中教师学习说明教师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要求上进、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从教师个体来说,是教师主动的一种行为意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教育教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其次,日常用法中的教师学习一般是指教师学习某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学习业务知识、教学技能等,而且是教师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显性的间接经验。教师担负较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有组织的培训等形式对于教师来说,可以在有限时间里接受大量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避免盲目学习。

第三,日常用语中的教师学习方式,主要是有组织地集中培训学习,由教育专家在教学之外的时间、在课堂之外的地点向教师传授先进的教育理论,这种学习方式能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地获取大量系统的知识,特别是教育理论知识,这对于有繁重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前提假设是教师知道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后就会直接去应用,然后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基于这种假设,教对教师的惰性、惯性、学校因素等考虑不足,是理想状态的教师学习或专业发展方式,教师只是一个先进教育理论的被动接受者,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学习的概念被狭隘化,缺失了教师的教师学习,脱离了教师的教学实践,其效果大打折扣,这也为理论和实践界所诟病。对此,著名的教育学家泰勒曾说过:未来的在职培训,将不再被看作是造就教师,而是帮助、支持和鼓励每个教师发展他自己所看重、所希望增加的教学能力,占指导地位的被普遍认可的精神,将是把学习本身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教师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概念,熟悉到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地去使用它,而没有认真去探究其深层涵义,以至于“我国教育界当前国内对教师学习的研究尚处于“萌芽时期”,还是“以经验总结为特征的日常话语阶段”④。今年,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究教师学习的更深层涵义,希望教师学习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但当前主要是引入西方的研究成果,仍停留在学习与模仿的阶段,对于中西方的差异,特别是本土教师学习的资源挖掘很不够,而且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应然分析,缺乏实验数据和一线具体案例的支撑。我们急需从最熟悉的日常用法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教师学习的现状,从而为教师学习的专业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师学习的跨文化分析

西方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经比较成熟,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弊端,在“众多学者批判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替代专业发展的重要概念,是教师培训和发展理念的更新,正逐渐成为影响教师教育研究的主导型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内含被动之意,他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通常与参加正式课程或校外的会议有关,主要指为教师设计出来的、旨在给教师提供新的观点、技能和能力的工作坊、课程、项目及相关活动等”。在英文中的“发展”通常是指“使发展”,学习者是被动的发展者。这样,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通常是指他人使教师发展,教师成了一个被发展者。另外,英美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脱离教学实践的意味,显得空洞无用。迈克尔·富兰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工作坊、课程、项目以及相关活动,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是给教师提供改善课堂教学的新观念和新技能。但是“这些单纯依靠外部知识来影响课堂和学校变革的观念是这种行动理论的根本毛病……这些活动不是没有作用,而是不够有力,不够具体,不够持久,以至于无法改变课堂和学校文化”。于硕认为发展的概念在习惯用法中,忽略了那些不能被计算、量度的存在,例如生命、痛苦、欢乐或爱情、智慧、知识。发展的满意尺度是增长,它仅以数量界定,忽视质量,如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的质量、社会协助的质量、人文环境的质量及生命个体的质量。发展的这种量化理性较之与生命的存在是最不合理的……法国哲学家蔚五海先生指出,发展效率指数有助于分析物质生产的演变增长,但没有能力分析如教育、卫生、文化或遗产保护等人类内部关系性质的活动的效率,甚至相当不利于这些领域的分析。由于词源方面和专业发展活动本身的原因,西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教师学习进入研究者的视野。1985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美国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改名为美国教师学习研究中心,教师学习研究正式兴起,该中心于1985-1995的10多年中以学会教学为核心进行了大量研究,旨在“努力为教师创造机会,学会如何为学生创造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如何使学生主动积极、全神贯注地学习,如何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在课堂如何促进相互之间的尊重和亲和力等”。通过十多年的研究,西方的教师学习研究以学生学习为旨归,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在我国,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发展是一种变化、进步、完善、提高。这个变化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造成的,在中国的语境中没有刻意强调被动的意味。当然,在教师教育的研究中,也有很多学者发现外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性,开始强调教师的自主性,强调教师自身在其专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教师自主发展等观点。国内学者并不像西方学者那样抛弃发展这一概念另起炉灶,而是对专业发展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充实,赋予教师专业发展更多的内涵,如自主发展、同伴互助等。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们也逐渐探索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如教研制度,金美福还根据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教、学、研”三环节提出了教学研同期互动原理。总之,相比于其他教育研究的概念,国内学者对教师学习的概念仍坚持自己的理解,并没有一味地拿来,也没有立即以西方的研究为模本展开研究,更没有将教师学习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而是仍坚持其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

四、教师学习的定义分析

教育学研究中的定义分析是分析研究和深度理解被定义概念的手段。教师学习定义是深入认识教师学习的结果,同时清晰准确的教师学习定义也是研究教师学习的新起点。下面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并进行简要分析。教师学习主要指在一定人为努力或外部干预下的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生长变化(刘学惠,2006);教师学习是教师通过经验和知识的获得,使行为发生相对长久变化的过程(赵树贤,2006);教师学习是指教师在自身努力或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其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和成长变化(张敏,2008);教师学习是基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个体专业经验的自我更新(张攀,2010);教师学习是教师通过自身努力或外部环境的影响,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获得与生成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及各方面能力的过程(孙洋洋,2010);教师学习是指教师在外部环境支持下主动寻求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持续追求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互统一的争议性活动(孙传远,2010)。

以上定义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教师学习:(1)教师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有难以割舍的密切联系。如前所述,对教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有人认为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方式方法,有人认为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替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教师学习都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就上述定义来看,学者们都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学习的目的,但就延伸的意义来说教师的发展是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旨归的,脱离了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教师发展或是教师学习也失去了发展的意义。“判断教师专业学习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策略的掌握程度,更取决于上述学习对于教学实践及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程度”。(2)教师学习追求的是教师个人和教师专业的统一发展。教师教育绝不是程式化的、冷冰冰的,教师面临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个性、有思想的学生,为此,曾有人提出过“情感师范教育”、“构建具有实践品格的、鲜活的教师教育理论”。教师学习源于实践,教师不仅要通过学习在实践中实现职业和个人的共同成长,即实现职业发展的同时,更要通过学习实现个人价值,体现生命价值。国内对教师学习的定义基本都是着眼于教师本身的发展,且主要是教师在职业上的发展,教师学习不仅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要关注教师作为人的个人发展,实现“教师自身生命成长的价值追求与生活体验”。(3)教师学习是教师自主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的过程,强调教师的内在自觉,即教师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

第9篇

关键词:课程结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互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172-03

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是师专语文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拟从职前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视角出发,以教师教育的政策和理论为指导,论述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多种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就该课程的结构而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课程结构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吻合。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掌握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必须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现在的课程设置偏重于理论,而且抽象、空洞,缺乏情境性,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力培养不给力。

2.课程结构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目前,当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教学法课程的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将来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和社会教师招聘考试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但目前该课程的设置有相当多的内容陈旧,时代性不强,与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脱节、与社会教师招聘考试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与实际基础教育教学脱节。

3.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隔。理论课程结构的设置没有按照实践课程结构的设置,两者之间在时空上都缺乏全面统筹的安排,条块分割现状严重,二者缺少互融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任何问题或行为的研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对课程结构优化问题的探讨,需要一定政策和教育理论的支撑。有关政策性文件、教师教育理论、整体性结构理论等,为课程结构优化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

1.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我国2012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明确提出了“教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三大理念,设计了“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目标领域,并细化了每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理念和目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指明了方向。[1]

2.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现代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向是以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的内在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内在专业基本素质。它强调自主性,是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反思与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外在和被动知识灌输和技能的培训。就职前教师教育而言,它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为教育者提供专业发展的环境,即建设小学与大学积极共赢伙伴关系,诸如专业发展学校(PDS),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情境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获得体验,获得对理论的解读、反思与建构,从而改变传统教师培养过程中先接受理论学习,再进行呆板的职业能力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割裂的培养方式。[3]教师专业发展既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根本出发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优化的主要目标。

3.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整体性课程结构理论萌芽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在借鉴结构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站在不同视角上提出“三层次说(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去把握课程结构)”、“表层―深层说”和“两形式说(即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虽提法不同,但他们对整体性课程结构共同看法是,不但要从课程整体到局部上去把握结构,而且着重从课程价值取向以及人的发展意义上去把握课程结构。[4]以上观点为小学语文教学法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社会需要、培养目标、学生成长的整个大系统中检验课程设置,以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和现实条件下取得最佳效益。[5]在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课程结构优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笔者侧重以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专业需求与发展为基点,尝试建构全程性的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课程结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目标应是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较全面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小学语文执教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能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基于以上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群结构应由“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四个子课程结构有机结合,互融共生,组成全程性小学语文教学法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而逐步对各个子课程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1.构建完整性的理论课程结构。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结构主要是按学术理性取向,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设置,课程内容纯理论性,结构单一、抽象难懂,课程内容缺乏活力。根据本课程培养目标,从宏观上看,课程结构应体现这样思路:教学是什么(弄清语文学科性质)――为什么教学(目的是弄清语文教学目标性问题)――教学什么(弄清小学语文到底教什么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教学(弄清用什么方法或途径来呈现教学内容)。确定总体思路后,再针对每个结构环节进行实质性设计。从中观上考虑,“教学什么”这章节主要包语文课程的定名及语文课程本质认识发展历程。“为什么教学”这章节,应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小学语文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世界母语课程改革及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历史、现状和趋势、21世纪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等知识结构。“教什么”这个知识环节也涵盖了古代、近代和当代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拼音、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至于“怎么教学”的知识主要是由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性学习和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等。课程结构从宏观和中观设置后,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课程结构的微观设置是我们关注重心,也是难点。微观课程结构的设置要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本位、问题解决本位,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基础,把抽象、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基于特定的情境、基于特定的案例中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与鲜活的情境、案例有机整合起来,在每个理论知识环节设置有特定情景、理论知识的感知、案例研讨和质疑探究等更细的环节结构,让学生在基于情境、基于案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感悟、质疑探询,主动建构知识,这样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理论课程安排在第三和第四个学期开设。

2.构建与理论课程互融的实践课程结构。教师职业能力是经过一系列系统化练习而习得的完成一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方式或心智方式。教师实践课程是以关照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学习中的教育体验,是以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与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沟通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发展平台的重要课程。这样的课程结构体系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将理论习得的知识有效转化为个体实践性知识,形成职业能力和智慧,而且能使教师应有的专业情意和专业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教育实践课程也分为两大体系: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校内实践课程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与理论知识课程同步的、共融的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

技能训练课程结构主要涵盖以下要素:朗读技能、备课技能、课程资源开发技能、教学课件设计与制作、课堂教学实施技能、课堂观察与分析技能、教学评价技能、说课与评课技能、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育研究技能等。

校外实践课程是在师范院校与基地小学密切合作的前提下,基地小学为职前教师提供零距离的专业发展的真实实践情境(场地),以教育体验、职业技能训练为内容,以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智慧为目标的课程类型。校外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必须体现全程化,贯穿在专科三年的学习中,要现体连续性、阶段性、渐进性,形成与教学法理论课程学习的有机融合。教育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包括观摩感知性见习、专题性见习、教育实习与反思、顶岗(就业)实习四个模块,是理论与实践互融共生的基本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师范生获得观摩―参与―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

其中观摩感知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每两周规定时间开展见习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小学校长、语文名师的讲座与报告,观摩小学生学习活动、观摩小学主题性活动,观察小学日常管理,听小学语文教师上课、评课,参与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等内容,设置观摩感知性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走小学、亲近小学、熟悉小学,感受小学教育文化,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以及工作过程中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而让学生在学习教学法理论课程时获得前置性教育经验,开阔学生教育视野,培养学生专业信念和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动力。

专题性见习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第四学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理论课程的学习主题,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或带着专题性问题任务,安排学生到基地小学观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心理特征、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的规范与过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了解小学语文教研活动组织与开展等,进一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与深化,为开展校内教学技能训练提供经验与方法的支持。

多层次的、渐进式的见习是语文教学的体验性感知阶段,是教育实习的前奏,为教育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实习与反思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上半学期,实习时间是一个月。实践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实践与反思、班主任工作实践、参与基地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语文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等,教育实习结束后撰写教育实训报告。

顶岗(就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要求学生到农村小学独立完成一学期顶岗实习任务,让学生全程参与或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思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求职水平和成功率,为他们顺利入职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选修课程结构体系。选修课程是主修课程的拓展与深化,目的是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法选修课程结构体系应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语文科学的特点、就业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自主选修的课程。选修课结构设置要体现前瞻性、方向性、实用性,同时要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增大选修课程的空间,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基于这一设想,可以设置反映该学科发展规律与前沿性的课程,如世界母语课程改革趋势与教学特点及规律;可以设置教材研究的课程,如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分析;可以设置小学生学法研究课程,如小学语文学习心理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个别差异与教育、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可以设置教法方面的课程,如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课件制作;还可以设置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性课程,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研究、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究等。选修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

4.构建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法课程结构,不仅要注意显性课程结构优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优化。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比,虽是无意识的、非正式的、潜在性的课程,但它比显性课程的形式更灵活、更多样化。因它与显性课程之间有着内在的递进、转化和互补的关系,所以如果重视隐性课程结构的设置与实施,能有效地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氛围中接受教育,并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这是实现该课程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活动课程往往是小学语文教学法隐性课程一个重要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与语文教育专业相关的社团活动组织。比如成立话剧社,开展排演课本剧活动,培养学生对课程本剧的编导与表演能力;设立记者团,通过采访、写作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成立文学社团,开展手抄报、黑板报等编辑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自办报刊的能力;此外还可成立书法协会、简笔绘画协会、音乐舞蹈协会、礼仪队等。通过成立多种社团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多才多艺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师,为以后出色地组织小学生开展课内外活动奠定基础。

也可以定期组织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赛、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这样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维,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自觉性。

还可以开展校外活动课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基地小学的义务支教活动,两周一次,帮助基地小学开展主题班会、礼仪礼节教育活动、课外文体活动以及课程辅导活动,或协助基地小学领导、教师做一些辅工作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增强服务意识、专业意识与专业信念,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其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当然,活动课程项目的设置要根据自身学校特点来确定,各类活动课程的设置还要体现全程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要注意与小学语文教学法理论与实践课程相衔接。

以上四类课程(理论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和活动课)在时间与空间上体现了递进、交叉、互融的特性,并有计划地贯穿于专科三年的整个过程,能更有效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3.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审委员会,2013,(11).

第10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比较;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已从尊重教师职业地位和权利的初级阶段,进入到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它包含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提升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终身学习和成长。本文就中美教师专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美国教师专业发展

(一)美国教师专业发展概况

20世纪末,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在美国国内引发一场关于教育质量的激烈争论,进而掀起了以“重建学习体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浪潮,奏响了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序曲。人们呼吁重新认识教师职业,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并通过提高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的质量,促进教师职业向专业化发展。

此后在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上发表题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世纪的教师》的报告提出,教师是教改成功的核心和关键,必须使教师职业成为与医生、建筑师、律师等职业一样名副其实的“专门职业”,并提出“无限的熟练教师”概念。

美国教师教育协会从1992年起,每年以一定的主题发表《教师教育年鉴》,用来评估和推进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他们认为课程创立不在于学位,而在于不断创新的学习标准和实践标准。

(二)美国成功教师的标准

在美国,教师是专业人员,建立有全国教师联盟,美国教师联盟教师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成功教师的标准如下。

1.对学生及其学习尽职尽责

他们致力于使知识容易被每个学生接受,对学生一视同仁,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他们根据对学生兴趣、能力、技能、知识、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的观察和了解,在尊重个体、文化、宗教和种族差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实践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自尊、守法的公民责任及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了解其所教学科及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知识

充分理解其所授学科及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与实践相结合。他们掌握一系列教学技术,创造多种教学途径,确保有纪律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他们注重发展学生自身的批判和分析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设定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社会交往的规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系统地思考实践,从实践中总结学习

成功的教师具有教养者的风范,他们努力在学生中成为美德的榜样(如耐心、诚实、正直、尊重多样性、重视文化差别),也是智力发展先决条件之能力的榜样(如推断能力、多种角度看问题能力、创造和冒险能力、保持一种实验性和问题解决取向的能力)。同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批判和审视自己的实践,调整教学,扩展技能和知识,注重学习过程和实际效果。

4.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成功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课程开发与其他人员合作,以促进学校整体发展与提高。

二、我国教师专业发展

(一)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立法形式说明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相应学历标准。2000年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社会职业归为8类,其中教师属专业技术人员类。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依然是传统的,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发展计划的草拟,均将教师排除在外。在教育决策者和部分专业发展者眼里,教师先天不足,不具备当前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要求的素质,需要由外来专家设计理想教师的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应具备的知识或技能,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补救。这种专业发展思路崇拜专家的学术权威,它最关心的是将那些所谓必需的“知识”、“技能”等各项素养通过培训方式让教师获得。所以教育改革通常采取由点及面、分层推进的策略,即首先挑选骨干,将其培训为改革目标期待的教师模型,通过这些骨干,进而影响辐射到其他普通教师身上,从而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二)我国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

我国每年都在评选优秀教师,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像美国教师联盟教师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成功教师标准,只有一些不成系统却被公认的标准。

优秀教师应有敬业精神和明确的主体意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使得教师从以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脚学术层面上,使教师工作获得了“生命力和尊严”。

优秀教师应具有明确的研究意识,体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优秀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自身的批判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教师应具备信息素养,即把信息作为产生知识的原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过程,升华为新思维、新知识。

三、中美教师专业发展分析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高校相对较少,大学入学竞争非常激烈。同时,由于“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应付升学考试比较有效,所以不少学校采纳。这种教育模式是一种竞争性的选择模式。而美国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合作定向模式,其大学入学率高,基础教育课程较轻,学业评价重点放在地区性的平时考查上,学校有条件安排更多的发展个性和创造力的活动。无论是竞争性的选择,还是合作定向模式,都将直接影响中美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及教育目标的实现。

从课程结构选择性来看:美国在中学阶段实行选修制,设置学术性、中间性、职业性的选修课,初、高中选修课占总课时比例各为1/3、1/2;现阶段我国课程结构比较单一。从教学内容的现实性看,美国重经济、技术及实践性知识,特别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我国重学术取向,与实践、时代及乡土实际脱节。

根据我国现状和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经验,结合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趋势,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四、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摆在我国教育者面前的,是教师专业发展正式代替课程改革,所以多出版一些教育方面的刊物,如美国教育研究会的年鉴和《教育研究评论》,每期都以一定篇幅的文章讨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不要限于入行时的学位,关键要建立教师不断学习和总结机制。教师的知识可分两类: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比灌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模仿教学技艺更重要。

第11篇

(重庆市合川渝南职业中学 重庆 404100)

摘要:职业教育的学科自觉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加强专业发展的自主能力。高职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一线的生力军,其专业发展更应以学科自觉意识的唤起为重要前提,寻求自身专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因此,应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解读入手,探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从顶岗实习、管理体制改革、多渠道多向度专业发展平台建设以及政策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促进“双师型”高职教师的成长。

关键词 :学科自觉理念;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67-06

作者简介:何强(1987—),男,四川南充人,硕士,重庆市合川渝南职业中学教师,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自觉”理念是基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理念的扩展与延伸。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与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而“学科自觉”则是在“文化自觉”下的独立学科思维范式。有学者基于“学科自觉”的理念探讨了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缺乏与唤起学科自觉的问题,认为教育理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文化自觉意识的缺乏表现为学科自觉意识的缺失。而职业教育学科自觉意识的唤起应是每一个职业教育人自觉意识的苏醒。高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一线的生力军,其自身专业的发展更应以学科自觉意识的唤起为重要前提,这既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自觉体现,也是新时期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自觉尝试。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解读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在其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经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个过程,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也是一种目的,帮助教师在受尊敬、支持、积极的氛围中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过程而言,贯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作为目的而言,不断促进其专业能力素质的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由于“职业”这一特殊要素的导向,其专业发展的过程与目的的统一性亦围绕“职业”这一核心要素,促进教师的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探究与充实理论知识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以理论素质为基础和前提的综合发展。美国学者舒尔曼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应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及学生特征的知识、教育环境知识以及教育目标价值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对于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其理论素质提升应围绕职业教育理论与专业理论两个维度展开,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理论 职业教育理论是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高职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学科实践的一线从业人员,实践教学与研究教学应齐头并进,既需要在教学中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同时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与研究职业教育学理论,把自身的专业发展融入不断反思、研究、实践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探究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而不能仅仅偏重于教育学相关理论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还未成熟,我国的职业教育理论一是对国外职业教育理论、普通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的演绎,二是对我国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归纳,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尚未完善。对于高职教师职业教育理论素质的提升,应力求自觉探寻,充实自身职业教育理论素质。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探究可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空维度展开。过去是指历史脉络,要真正掌握任何一门学问,首先一定要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高职教师职业教育理论素质的提升应首先基于对职业教育历史沿革的追溯,扎实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职业教育现实状况加以研究。例如,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地位;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基础理论;职业教育的外在结构体现;职业教育的师资、办学与管理问题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此外,对于学科理论的探究还应着眼于未来,探索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布局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对职业教育进行预测与规划。

专业理论 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在于其职业性。职业性可谓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职业性在高职教师身上的突出体现在于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与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这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其中,专业理论素质的积累是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这里的专业理论是指与高职教师从教专业对口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高职教师而言,专业理论素质的提升,是拓展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石。高职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提升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与职业对口。高职教师专业的对口性相应地要求其专业理论涵养的积累应围绕其对口专业的特色展开,并要深入相应专业理论体系内部,延展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二是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拓展主要应在其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的过程中,因此,围绕相应的学校专业教学大纲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拓展深化,更具针对性与现实意义。三是与教师自身发展相结合。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外在的推力促成的,更多地应是内在的动力所导致的一种愿景与蓝图。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提升更要依靠这种内在的动力加以维持,使其持久发展,最终从根本上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锻炼教学与专业实践双重能力

理论素质的提升更多地是一种内隐的发展,而实践能力则是理论素质投射到现实之中的外显的展示。实践能力的提升既是理论素质积累的出发点与动力,又是理论素质积累的检验标准与归宿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直接目的就是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实践能力,二是专业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础与核心。高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任务,是高职教师的工作重点。高职教师的本质属性仍为教师,因此,不断扎实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仍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目的。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与普通教育存在差异,因此,对高职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也相应地有其特殊要求。首先是教学目标与普通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面向社会市场,为社会培养与岗位要求相符合的从业人员,所以高职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具职业导向,应服从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次是教学对象与普通教育存在差异。由于招生政策的限制以及我国初等、中等职业教育相对薄弱,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差异较大,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繁重。此外,教学环境也与普通教育存在差别,由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多元化,高职教师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而且会涉及其他多种教学形式,如参观教学、实验教学、实操教学等。因此,高职教师应具备熟练驾驭各种情境教学的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高职教师从教的对口专业所要求的实操能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在于其特色鲜明的职业指向性,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专业对口人才。为了满足这一诉求,高职教师也应具备其对口专业的实践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而且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是教师专业理论素质优化的体现,也是“高职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特色所在。专业实践能力的特殊意义在于帮助高职教师完成从“教师”到“技师”的角色转换。对高职教师而言,由于所教的专业各异,相应地各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也各有其倾向与特色。但总体而言,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应涵括以下三个维度:首先,是对实践进程的把握能力。由于教学与实践过程相互交织,要求教师对整个实操过程的把握高度熟练与灵活,能自如地驾驭整个实操过程。其次,是对实践结果的评价能力。高职教师应对实操的结果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并具备对实操过程的评价能力,这样方能凸显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再次,高职教师还应具备对实操意外的防范能力。由于某些专业实践操作危险性的存在,高职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操作预警意识,规范实践操作范围与技术动作,排除实操危险因素。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体现

学科自觉要求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建设要有自知之明,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自律、自省、自谋发展。同样,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须符合这一规律,自觉求发展。“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职业教育学自身发展的趋势,符合职业教育自身特点及发展需要,突出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自觉转变。

(一)从培养到发展的转变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Fuller通过“教师关注问卷”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进行了分析,Fuller以教师关注事物的变化为基点,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他认为,一个专业教师的成长史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发展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是逐渐递进的。这一理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开辟了先河,也彰显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作为主体的自觉发展这一理念。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符合高职教师自身需求,以内力为主推动专业发展。在过去的师资队伍自身建设中,一直强调对教师的“培训”、“培养”等外推动力,而忽视了教师自身动力。“学科自觉”体现于每个学科从业者及研究者的身上,即以自身发展为专业发展之基。从培养到发展的转变,一是强调以教师为本,教师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人”的形式而存在,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其职业性的发展应从属于人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必须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二是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行政干预,即学校与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应更加强调在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服务的作用,从台前走向幕后,由引领性地位向督促性地位转变,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做好平台建设及保障服务。应坚持以内力为主,以外力为辅,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必须基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从学校到双渠道共建共享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依附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探究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路径。校企合作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是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为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一线岗位培养人才。校企合作不仅可为高职学生搭建良好的成才渠道,同时也可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校企合作是社会力量参与高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机地结合了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培养“双师型”教师正是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应然之举,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追求。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从学校走向企业,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拓宽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也可为“双师型”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开辟新的道路,使生产一线优秀员工有机会从企业到学校接受再教育,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不仅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同时也为从“技师”向“双师”转变打下基础,从而改变以往“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单向渠道,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共享人力资源。从教师、学校及企业三个维度而言,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又互惠互利,可谓共谋发展之道。

(三)从重理论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应建立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基础之上,而不能单靠一条腿走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膨胀与更新加剧,社会各行各业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用新技术、新理论充实自身专业素质。

职业教育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应具有双重身份,即教育性和职业性。高职教师应将职业者与教育者两个角色加以融合,不断从社会生产生活中汲取新养分,扎实自身专业理论与实践的双基础。这里所强调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基础,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还包括专业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是高职教师实现从教师岗位向专业技术岗位的角色转换的基石。理论与实践两个轮子同时转起来,才能更好地由内而外,带动教师的自觉发展,也才能符合一切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的发展规律。理论与实践并重也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技术型实践成分的突出更多地要求在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中融入社会因素,教师要率先与社会接轨,实现角色的自由转换,既能上讲台,又能走上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岗位,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教师+技师”的“双师型”高职教师。

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自觉思考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体现,是高职教师职业性、社会性及实践性的优化组合。自我国于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以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逐渐受到职业教育界的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强调:“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近十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职业院校的努力下,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瓶颈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普遍偏低,与国家要求的80%的比例相差较远,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为重点并发挥其中心作用势在必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从哲学角度而言,即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内部世界主要是指由教师自身的原因所产生的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外部世界主要是指外部环境因素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从内部世界的角度而言,主要存在角色定位模糊、内部动机不强等问题。笔者通过对40名职业院校教师为期3个月的深入调查了解(此次调查的对象为2013年度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的40名幼儿师范专业的职业院校教师,以参与式观察、访谈、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与理解)发现,许多教师对向“双师型”教师角色转变存在理解上的模糊。在调查中,大多数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如表1所示。77.5%的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观点表述都只是片面化地把握了其表面特征。

调查还发现,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理解多倾向于外力助推下的教师培养或教师培训,注重外力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而内在动力不足。大多数教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多倾向于外部动机,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如表2所示。持1、2、4观点的教师占67.5%,在观点表述中,对学校、政府等外部要素的依赖性较强,个人意志与动机薄弱,具体表现为教师在培训期间作风较为懒散,迟到、缺席等情况亦很常见,据平时考勤统计(考勤统计是按照求和平均的计算方式,将每天的迟到率、缺席率求和,再以天为单位除以培训总时间),迟到率为67.32%,缺席率为23.17%。

从外部世界的角度而言,“双师型”教师成长环境的缺乏也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障碍,外部体制与保障的不完善使得“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滞后,主要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存在着“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教育部办公厅通过颁布《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等文件,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做了进一步的部署与安排,也对“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予以进一步的解释,对专业知识理论、专业实践技能认证等做出了相应的要求。部分职业院校也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进行了相关探索。然而,目前“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的构建尚未成熟,教育界对此也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应以“全”+“师”+“能”+“证”为标准;也有学者认为,应以职业素质要求、专业理论知识要求、职业技术能力要求、课程建设能力要求、科研技术能力要求等五个方面为“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构建得不够完善给“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外部阻力,致使教育部门、职业院校以及教师自身对“双师型”教师认识含混,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各方力量懈怠。

二是缺乏政策保障,这也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的障碍之一。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既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督促,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可靠外部支撑。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主要面临两个难题:第一,缺乏财政保障。必要的财政支出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阶段,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使得学校资金捉襟见肘,师资培养的资金难以得到确切保障。第二,缺乏政策保障。随着职业院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张及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教师的教学任务愈加繁重,相应地教师继续学习、继续发展的时间与机遇被压缩。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亦尚未完善,在教师所享有的接受继续教育培养的权利如何具体落实方面,缺乏相关政策的管理与监督。

(二)突破“瓶颈”的策略思考

学科自觉更多地是从学科自身发展建设出发思考学科自身的问题。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必须在教师对专业发展自觉的基础上思考自身发展与专业发展相契合的发展路径。“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是结合高职教师自身发展与学科发展的自觉思考。目前“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还存在诸多障碍,突破发展瓶颈乃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体现。

通过顶岗实习促进角色认识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从纵向的角度,在基于自觉发展的前提下,寻求教师个人的生涯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教师个人内部要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与稳定性。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应着力于内部建设,提高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顶岗实习为加强教师对自身专业实践的认识提供了契机,一定量的实习教师以及兼职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高职院校可聘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促进教师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同样,顶岗实习也适用于企业,通过实习员工及兼职教师的顶岗实习,可为优秀技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契机。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互换式顶岗实习,这样既能从实践中促进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角色认识,同时也可在角色认识的过程中激发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自觉。

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激发教师自觉 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地方高职院校应逐步完善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继续将高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纳入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系列,并积极推进新进高职教师须具备与专业相应工作经历的人事管理改革试点,促进高职教师对专业实践的自觉。各职业院校应重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形成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要率先开展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教师申请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支持教师或合作企业牵头申报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改革成果,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要在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完善专业教师到对口专业岗位定期实践制度。要在职业院校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老中青三结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健全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和政策。教师自身则应把外部的监督管理体制转化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从自我管理的向度出发,激发专业发展的自觉,努力使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构建多渠道、多向度的专业发展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强调各方力量的观念转换,这种观念转换的体现应以发展为核心,挖掘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自身动力,政府教育部门及各地方高职院校则应更多地由“台前引领”向“幕后服务”转化,注重专业发展平台的搭建。多渠道、多向度的专业发展平台主要是对来源与去向两个维度而言,强调多渠道、多向度就是要广开来源,广拓出口。多渠道强调的是输入的多渠道,包括资金、人力、物力等一切专业发展平台所需资源的输入;多向度强调的是输出的多路径,面向的不仅是教师这一个岗位需求,而是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多渠道、多向度的专业发展平台,沟通教育与职业,将社会资源融入教育之中,整合多方力量发展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一是能够使其他有专业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由技师成为教师,二是能够使教师走上更广阔的职业平台的机会,由教师成为技师。多渠道、多向度的专业发展平台通过增强教师与社会其他职业的流通与转化,既可为高职师资队伍构建补充新鲜血液,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又可通过输入输出的轮换,带动人才流通,促进各行各业的整合与发展。

完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保障 完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政策保障,首先应确立并完善“双师”资格认证体系。从政策的角度肯定并鼓励高职教师的“双师型”发展,同时也是对高职教师特殊社会地位的肯定和支持。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双师”资格认证体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之基。“双师”资格认证体系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既要基于我国在高职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吸取共同要素,又要注重不断更新与完善,与时俱进。总体而论,“双师”资格评价标准应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作为教师的知识及技能要求;二是作为专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能要求;三是相互转换的能力要求,通过科研能力加以体现。具体而言,“双师”资格评价标准应结合各专业、各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一方面,职业院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一定的经费保障是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经费保障应靠政府教育财政的划拨,确立用于师资培养发展的份额,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稳固财政基础。与此同时,也应积极开拓其他经费来源,面向社会多渠道筹集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不能单靠政府财政这一条腿走路,应以自觉的力量唤起多方力量共同促进高职教师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2]肖凤翔,唐锡海.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3(1).

[3]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25-426.

[4]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4.

[5](美)Lynda Fielstein,Patricia Phelps.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M].王建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5.

[6]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3.

[7]刘海远,吴金龙.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73.

第12篇

关键词: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李良碧(1971-),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江苏 镇江 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船舶制造工艺力学》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23-02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增长很快,除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更是增长显著。如何既达成培养目标,又能满足不同生源的需求,同时在培养质量上又有保证,[1]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质量问题目前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是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有区别的。[2]

国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也开展得颇为广泛。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对这一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其办学规模和专业分布也不断扩展。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所占比例至20世纪90年代已达到全部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而且涉及众多专业领域。[3]国际上专业学位硕士数量远多于学术型硕士数量,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在数量上仍处于劣势,与国际上75%的格局仍有不小的差距。[1]段丹等[4]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具有职业指向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提出了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程式和个性化职业指导体系以提升培养质量。许长青[5]以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为例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作了相关评估。

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社会急需大批高质量和实践能力强的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文将从生源、导师、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论文阶段检查和答辩阶段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原因,探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保障

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是由于分数达不到学术型研究生的要求而选择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不是太了解,学习的动力较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足。为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质量,应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1.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的筛选

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首先应严格按照国家招生政策把好初试和复试关。除了应达到初试成绩外,对其进行面试时应着重关注学生对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体系是否了解,对自己的定位是否合适,是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之处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因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而带来今后就业及继续攻读更高层次学历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一定心理上的准备。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行硕士论文阶段工作时,论文研究内容一般会与相关企业需求有一定的联系。例如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一年级读完相应的课程后会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在二年级时进入相关船企进行与实践紧密相连的论文研究,学生有较长的时间是在相关企业里度过的。

2.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宣传工作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向考生宣传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内容和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实践环节培养上的优势。其中一些优秀的学生可结合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以积极的态度来报考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些考生一般都能在今后的课程学习、实践培养、与企业进行合作项目及学位论文方面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好相关课程、较好地完成相关实践任务、做好毕业论文。

所以,积极提高生源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提高的途径之一。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质量的保障

导师在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除了应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高校一般是以校内学术型导师为主,这样使得他们在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时还是按照学术型研究生原有的模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有些只是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略微偏向于工程实践的课题或者根本就没有区别。因此,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关注导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问题。

1.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选拔

为保证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资格的选拔也非常重要。在校内导师选拔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职称的年轻导师一般建议有一年工厂的实习经历。我校船海学院年轻教师到校参加工作后一般都安排他们进入船厂或海工企业实践一年或半年以上。所以,当他们获得导师资格后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中年指导教师们一般选择有横向在研项目的或有相关企业经历背景的教师。同时积极鼓励指导教师走进企业,全面提高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

2.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与校外导师

同时可聘请校外老师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指导。校外导师除了必须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经验,还必须有指导学生的经验和能力;校外导师应参与教学实践、项目研究和论文指导等多个教学和实践环节。校内导师承担部分教学工作,不仅教给学生们理论知识,而且要传授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的能力。我校船海学院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要求所有校内外专业学位硕士导师既有硕士人才培养的经验又具有一定的企业工程实践经验。

3.加强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指导

加强导师对论文的指导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导师。导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论文质量的高低。将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水平。

随着近几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增加,导师所带学生也大量增加,校内导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往往承担者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及部分行政工作;校外导师不但要充分保证在企业的工作时间,还要顾及对学生的指导;这些势必造成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偏短,常常导致论文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导师应明确指导责任,预留足够时间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及时和适量的指导,同时管理部门可下达阶段考核点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跟踪。并且管理部门也可以定期与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交流座谈,解决学生在各阶段遇到的困难,及时与导师沟通或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4.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

可以通过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来弥补一些年轻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上的不足。在校内,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指导教师由于一般都是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走出来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缺乏相关经验。因此,在导师团队有经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年轻的指导教师能很快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因此,组建导师团队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极其有益的。

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质量的保障

课程质量的保障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师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意识以及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1.组建多层次课程教学平台

组建好多层次课程教学平台是比较重要的。首先构建基础理论教学平台。一些数学等基础课程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是比较重要的基础课。其次是专业基础课,例如我校船海专业所开设的高等结构力学和高等流体力学等,学好这些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好专业的前提。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的补充,针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学生可选择相关课程进行选修,为论文的研究和撰写做好必要的准备。

2.注重课程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工程项目教学、讨论互动式教学等方法;任课教师可根据培养目标和当前工程界热点问题并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实际案例,增设补充教材,开展学科前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以及实践课程,及时对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选题质量的保障

当前高校研究生导师中很大一部分主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而直接解决企业生产实际的课题比较少。他们习惯于指导学术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所以选题一般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常常将专业型研究生当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6]因此,研究生导师应通过承担横向课题或与企业联合培养等手段来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论文进行合理选题。

1.论文选题的实践性

论文的选题首先应强调实践性。选题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指导教师在选题时应依据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以导师在研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背景写学位论文,确保所选题目很好地与工程实际相联系,注重将实践和理论提升并结合,因此论文的成果对生产实践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与科研项目相关联的论文选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把好论文开题关,对选题的工程实践意义进行审核,对于实用价值差的论文必须重新选题和开题。

2.论文选题的创新性

论文的选题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某一问题的解决除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外,同时还需要一些新的方法和新的思路。而且方法创新的研究更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总体水平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创新性的要求可以较学术型研究生有所降低。

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学位论文题目是高质量学位论文是否能完成的前提。

五、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阶段质量的保障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后,除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检查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质量保障上也非常重要。选题后首先要进行开题阶段汇报,此时相关学位论文评审教师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的题目及内容进行评审。这个环节是学生是否能顺利开展论文的前提。

1.论文开题

学生在论文开题之后一般就可以开展论文工作。在论文进行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其论文进展外,学生们之间也可开展定期的小型学术交流,这样可获得他人的工作经验,有利于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一些国外高校的研究生在开题后一般自发组织定期的小规模学术交流活动,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不同学科之间有时可以产生新的思路和观点,这对高质量完成研究生论文是有非常有帮助的。

2.中期检查

对论文开展过程中的中期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重点关注在开题阶段出现问题的研究生。同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位论文进行评估。中期论文检查小组与论文开题小组的评审教师基本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论文的进展情况和完成质量。

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在各重要阶段进行论文检查是提高论文质量的保障之一。

六、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阶段质量的保障

学生经过论文的开题及中期检查,最后到达学位论文的答辩阶段。这也是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后和最重要的阶段。

1.论文答辩前

在论文答辩前,研究生所完成的论文一般须由两名同行专家评阅来判断是否达到了所申请的学位水平。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都已采用外审匿名评审制度,这种方法对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审上,已有部分高校开展了匿名评审制度。它们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是两个内审匿名评审;有的是一个外审匿名评审,一个内审匿名评审;还有的两个都是外审匿名评审。因此,要很好地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论文评审制度逐步过渡到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一样,都采用外审匿名评审制度是比较关键的途径。

2.论文答辩及评价

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辩小组的成员应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区别。特别是一些在企业完成论文学生的答辩小组成员应至少有两名以上相关企业高级工程师参加。其论文质量应以应用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优劣作为其评价标准,论文的创新性可作为次要评价目标,这也是与学术型研究生论文质量评价的区别之一。

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论文的最后阶段严格按要求把关和采用合适的评价体系,这对提高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君,高世乐.多管齐下全面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2):10-11.

[2]李扬.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1,(5):16-17.

[3]郭长义,王凤玉,欧桃英.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2,(6):112-116.

[4]段丹,林洪.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指导体系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