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算会计论文

电算会计论文

时间:2022-11-26 21:02: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算会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算会计论文

第1篇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传统的会计工作中,形成了一种新的会计分支,即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促使会计更加适应当前信息时代下的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很多会计信息资料都被保存在计算机中,并通过网络来实现信息交流与传递。然而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自身的缺陷,给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形成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影响,如硬件损坏档案丢失,或者黑客侵入盗取资料等等。为此,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以下笔者就通过自身工作体会,来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安全管理的特点

与普通纸质会计档案相比,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要更加复杂。这不仅表现在要将所有的会计信息录入计算机中进行整理归类,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位。具体来讲,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特点:

1.保存的内容种类较多

自我国于1999年开始采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时起,国家就颁布了相关的法规条例,要求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资料档案的管理时,除了要在计算机上做好数据保存存储之外,还需要将某些必要的资料进行打印,以纸质的形式保存备份,以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安全。也就是说,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中,是需要以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共同保管的方式来存储档案,这种双重的会计档案保管形式虽然增大了会计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管理难度,保存的内容种类较多,包括纸质形式、计算机硬盘形式、光盘形式等硬件,还包括相关数据或财务软件系统等软件。

2.表现形式较为特殊

这主要体现在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实现的,这就与传统的纸质会计档案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即纸质的会计档案能够直接从纸质文件上查看出来,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直接查看会计信息资料而无须借助其他的技术方法或硬件设施。但这种传统的会计纸质档案保存的信息量较小,且会占用大量的空间,不利于数据的快速查找。而电算化会计的档案管理则很好的避免了这一问题,其是通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高效的会计信息档案管理,不但能够保存大量的信息资料,且易于管理查找,便于管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其表现形式较为特殊,对计算机有很大的依赖性,这就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与保存带来了一定风险,即若计算机出现故障或问题,极易使计算机内的数据读不出来,造成会计信息丢失。

3.保管条件较高

电算化会计档案存储介质十分精密,电子数据容易因温度、湿度和其他意外情况而丢失。另外,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集中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光盘和磁性等存储介质中,如果未安全保存,电子数据会非常容易被修改,很难判断其原始性,需要提高安全保管意识和做好保密措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电算化会计档案因其信息的数字化,大大提高了会计档案的利用效率,便于会计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但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易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加大了会计档案被篡改、破坏的风险。

4.时间长,版本多

随着会计电算化程度的深入和使用使用时间的推移,不同财务软件和版本越来越多,需要各个单位的财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精心组织,科学规划,选择合适的财务软件,保证财务软件工作前后衔接一致和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

二、当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就目前我国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现状来看,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电子档案不够重视、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系统的安全度不高等等。这些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造成了影响,尤其是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更是直接导致了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安全性较低的主要原因。

1.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很多单位认为会计电算化仅仅是数据处理工具的变化,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管理、查阅、销毁仍沿用手工系统的制度;没有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档案保管人员的职责作出相应的规定;也没有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来改善保管会计档案的环境等。

2.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全面。目前很多企业中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缺少档案管理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造成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制约着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3.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计算机技术虽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能力与存储能力,但同时计算机的基本性能也给信息的安全存储带来一定影响。这是因为计算机系统中的会计资料、信息数据极易受到人为的篡改,计算机软件也常常会出现问题导致会计信息丢失,并且很容易被人通过复制等手段盗取信息资料而不留下痕迹,这些都为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安全管理造成很大难题。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广泛发展,使得一些黑客很容易侵入电子档案管理内部窃取、篡改信息数据,或者泄露会计信息,或者利用病毒使计算机瘫痪,导致会计信息数据完全丢失,这也是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主要安全问题。另外,电算化会计档案信息的存储质量还与其所在的载体质量、保存环境有着很大关联。

三、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安全的措施建议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管理,增大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应用的投入力度,不断深化改革,促使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更加完善,建立相应的档案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定期备份与维护制度以及分权限调用制度等等。并加强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工作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做好内部人员管理。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信息技术上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此笔者提出一些安全管理建议,具体如下所示:

1.定期拷贝整理系统中的会计数据。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并记录以下内容:档案形成的时间,会计数据的内容及备份,以使计算机硬件系统在损坏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

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预防病毒和黑客的安全措施,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检测以及杀毒工作,切实有效地保障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安全。

3.做好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保密工作。针对电算化会计档案具有易于修改、易受破坏且不留痕迹的特点,从计算机程序方面考虑,应设置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将源程序与数据加密,设置密码口令,设置恢复功能、各种操作纪录等控制功能,在源头上防范问题的产生。

4.保证存储介质的存放环境良好。根据会计电算化档案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注意双份数据的备份,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注意防潮、防热、防尘、防磁,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导致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5.电算化会计档案要限制利用方式,确保其使用安全。在不能确保安全时要加以限制。电算化会计档案特点使其在利用活动中的保密与安全问题不好控制。因此要采取更为严密的安全措施,避免由于安全问题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四、结束语

第2篇

随着我国电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研究开发的一些电算化软件,集会计工作的众多项目于一体,可以省去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企业运用电算化软件,不仅可以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而且可以使会计工作更加精准。

二、企业会计使用电算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领导对电算化认识不够。我国一些企业领导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不会轻易接受新技术。其次,会计人员的素质偏低。企业会计人员中有的人对电算化技术不熟悉,因此会计的操作能力相对较弱,这极其不利于电算化技术在企业会计中的充分发挥。最后,电算化软件开发受限制。我国电算化技术起步较晚,对电算化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在开发电算化软件时,一旦受到法律漏洞的限制,软件就得不到充分开发,这不仅无法促进电算化技术的发展,而且阻碍了电算化普及发展的进程。三、电算化技术在企业会计中的优化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

电算化技术在企业会计中应用不够广泛,与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是分不开的,很多人不能接受电算化技术在企业会计中的实践,其原因还有许多方面。首先,有人认为电算化技术只是一个形式,而实际上电算化技术是一个完整的先进技术,在企业会计实践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次,有人习惯于传统的记账方式。这主要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较大,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改变;最后,一些会计人员对电算化感到陌生,并且不具备应用电算化技术的能力,因此,只能通过传统方式而不能通过电算化的新型方式完成会计工作。一些企业能够充分发挥电算化技术的优点,因此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反之,企业还停留在原点。如果企业要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就需要更新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

(二)挑选高素质人才

电算化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技术不够成熟。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电算化的相关课程,注重培养电算化人才,为我国企业会计队伍提供了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企业会计需要电算化人才,可以使企业更好的发展。电算化技术应用在企业会计中是一种必然趋势,倘若企业会计人员只会利用传统方式工作,那么在企业引进电算化技术之时,会计人员不具备应用电算化技术能力,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倘若企业可以挑选高素质人才,人才具备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可以为企业更好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我国企业需要的人才,更多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既具备会计工作的相关知识,又懂得电算化技术的应用。企业纳入高素质人才,既要充分发挥人才现有的能力,又要对人才的潜力进行开发,只有使人才接受定时培训,才能使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的高素质,为企业发展充分贡献一份力量。

(三)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电算化软件开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国家都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做到与时俱进。电算化技术在我国兴起和发展的同时,国家制定电算化技术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然而还是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改。电算化技术应用在企业会计中,需要不断开发新软件以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其软件开发过程中,有时会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软件不能正常进行开发,而软件不能得到开发,对电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极为不利。电算化技术的发展,仅有一种软件是不够的,技术人员需要积极的开发新软件,以适应在我国各个领域的更好应用。我国关于电算化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这不但不利于电算化技术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其发展的阻碍,因此,我国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电算化技术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结束语

第3篇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

(一)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授权批准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存在差异

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会计程序、责任等内容,会计论文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能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签字或盖章。但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业务人员可利用特殊的授权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的程序进行业务处理,由此引起失控而造成损失的案例数不胜数。

(二)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改变了会计核算的环境

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

(三) 内部会计控制的程序化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并增加了差错反复发生的可能性,电算化系统中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电算化系统许多应用程序中包含了内部控制功能,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如程序发生差错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依赖性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四)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类会计凭证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存储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资料减少了,有些甚至消失了,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存储介质上,因此必须要求确保系统网络安全,确保备份安全,确保硬件设备安全。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和实施

(一)操作系统控制

操作系统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职责是对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软件和硬件的资源进行管理、调度与分配。在计算机内部会计控制中,操作系统控制的目标是在可靠保证系统资源程序的处理和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有效执行系统控制的安全管理策略,以抵御和防范各种偶然或人为的系统入侵或资源破坏。主要有几个方面。

资源保护。该保护策略主要表现为根据会计控制工作的制度和特点,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访问控制功能对有关的系统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数据访问等方面的设置与控制,从而对会计控制工作的操作独立性和数据保密性等到方面提供相应的安全保证。

岗位隔离:岗位隔离是操作系统的资源保护功能在计算机会计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延伸,其本质是,通过操作系统的用户管理和资源保护机制,使得具有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的会计控制人员只能执行自己相应职权范围内的模块,此外,经过合理的设置操作系统的用户认证和管理机制,还能够实现对用户进入系统进行操作的过程和状态进行记录,从而实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灾难防护:灾难防护本质上也属于计算机安全的范畴。该策略的实施反映到计算机会计控制工作中主要包括:病毒防护和故障恢复两个方面。

病毒防护是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资源保护和控制功能来实施有关的病毒防护处理,而故障恢复控制的作用是保证计算机会计控制系统在遇到诸如停电等环境故障时能够维持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和数据资源的完整。

(二)数据资源控制

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控制主要通过系统中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信息控制管理机制实现和实施。

完整性控制: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完整性控制主要通过现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完整性控制机制来实现。当前,一个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能够对其管理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在逻辑关系上提供语义参照关系机制来检验和保证数据库存系统中的有关数据在进行了相关控制应用操作后仍然保持逻辑上的语义完整。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策略的实施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加密和存放功能实现,其作用不仅维持了数据信息的保密,而且使得合法操作人员只能通过系统规定的程序实施操作和控制活动。

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控制的实施过程为,管理和存储信息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会计系统的数据处理特点与要求,定期将系统中的关键数据从系统中的硬盘设备中,转存或备份至可以长久保存的存储设备中,比如光盘、移动硬盘。

(三)组织结构控制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企业的财务部门一般主要从组织形式和组织程序上实行岗位控制,其中,组织形式控制是通过财务部门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为几个不同的职能组来实现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的控制作用,而组织程序则是通过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实核对、财物核对以及会计主管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审核制度来实现处理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在引入了计算机等先进的信息处理控制技术与工具之后,尽管计算机会计系统运作的主要原则没有改变,但是计算机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与方法上的许多变化与发展,使得实施计算机会计控制的企业或组织也必须相应的在组织机构、工作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所变化,从管理和控制功能的角度看,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的组织结构控制主要包括部门设置、运作协调和监督管理等三个方面。

部门设置:由于引进了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控制技术和处理工具,根据系统中操作人员任务和目标,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根据系统运作的特点与要求,将有关人员分别划分到岗位和职能相对独立的不同部门或工作小组中,例如,根据所担当的角色与任务,在企业或组织中设置:系统开发、系统维护和会计操作等几个相应的职能工作部门。

运作协调:运作协调的主要作用是在明确了各职能组织部门的职责与处理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和执行各部门协调处理和控制的规章与制度,以保障控制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控制的作用则是在明确各职能组织部门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与处理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和执行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与考核制度,以保障会计控制工作能够高质量的进行和完成。

(四)系统维护控制

第4篇

原标题:大数据时代对税务会计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浅述

摘要:随着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迅速进入大数据时代。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会的大变革时代来临,这场社会变革对企业的生存模式、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数据时代下的税务会计工作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大数据时代下的税务工作具有科学优化税负量度、高效普及税法知识、加快信息管税进程、提高税收稽查效率的优势,但同样也面临着涉税安全性、纳税申报难、人员素质低的问题,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税务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税务会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税务会计;挑战;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凸显出税收和会计的重要性,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的发展下,税务会计在摸索中前进,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完整的理论框架,虽然如此,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税务会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大数据时代概述

大数据是巨量资料的意思,由于各行业内涉及的数据资料规模巨大,以人脑的力量无法进行整理分类,大数据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众多资料中选取、处理出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大数据可以应用在任何的行业,对人们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类,以实现信息资料的高效利用。“大数据”时代最早是由麦肯锡提出的,在现代的生活中“大数据”也已经涉及物理学、生物学、生态环境学和军事、金融等领域,并对这些领域内工作的进行和开展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但由于网络和社交辅助软件的发展,大数据在互联网和信息行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大数据对信息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二、简介税务会计

(一)税务会计的含义

作为一种会计系统,税务会计主要包括筹划税务、核算税金和纳税申报,在税收法规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人们把税务会计当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自然延伸,致使许多企业的税务会计并没有真正地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会计系统。税务会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以税法法律法规为准绳,用货币计量,采用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反映和监督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税务会计的主要特征

反映和监督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是税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它需要详细认真地记录、计算和汇总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以及其缴纳情况。税务会计具有广泛性、法律性、统一性和独立性的特点,确定明确的目标,主要任务是用税法规范纳税人的义务,维护纳税人的合法利益,实行税务会计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税务会计的核算对象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经营成本费用、所得税等,要坚持依法进行的原则。

三、大数据时代税务会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涉税信息安全性的挑战

涉税信息指的是与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相关的各类数据和事务的总和。涉税信息的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如制度、计算、存储和传输等。可造成内部威胁和外部威胁两方面,内部威胁主要是指由于税务工作人员由于操作上的失误和无意识的泄露,造成的信息数据方面的机密信息的失真或泄露;外部威胁主要指的是外部的攻击造成的威胁,如黑客攻击、间谍活动造成的税务数据的攻击,造成的数据泄露、损毁的情况。

(二)对纳税申报的挑战

由于财税分离制度的逐步实现,在对纳税申报表进行填制的时候,需要对暂时性和永久性差异进行计算,对会计收入和会计利润进行合理的计算,计算出相应的应纳税所得额,这样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税务跨几信息条薄的难度,而且由于调整的项目比较多,计算程序复杂,在填报的成后容易出现填报错误,也会对税务机关的稽查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求的是在业务方面提高税务会计的素质,还要求税务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道德修养,会计人员是参与企业经营预测与决策,是企业经营者的助手,其职业道德水平将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影响着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税务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观念,保证企业税务工作的顺利有效的进行。

(四)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科技手段不断成熟,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不重视会计电算化会导致公司处理业务效率低下,企业发展速度不能得到较好的适应。然而有些企业没有进行过多的监督和管理,认为只要能够满足正常的工作开展,计算机管理就没太大必要了。另外一些企业的经营者比较重视市场运作,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广告投入花费了其不少的人力、物力,希望有所效果,不过却没有重视较长的“会计”投资。

四、税务会计面临的挑战的对策

(一)实现会计数据信息安全管理

在会计的制度建设方面,必须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不同的会计实行岗位责任制,对不同的会计人员进行不同的对会计信息的查看、传输与分析的的权限;在技术层面上,要加强对全方位的生物信息识别技术和信息加密解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要不定期的对密码进行更换,实行24小时监控等方式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在网络安全监管层面上采用内外网互相联合的方式,对于比较关键的硬件设备要采用云存储和硬盘备份的方式,制定出合理的系统安全的预警方案;在软件方面,要采用信誉度和知名度比较好的会计软件和系统产品,聘用网络安全的公司实施全方位的监督。

(二)税务会计报表的电算化实现设想

目前,企事业单位的纳税申报主要采用网上纳税申报的方式,推行税务会计报表体系,应当先从变革官网上的纳税申报入手,设计出合适的纳税申报管理体系。但是如果采取这种工方式,可能会造成税务会计人员对报税的不清楚、不熟悉,增加了税务会计的工作难度。所以建议增设方便税务会计数据填制的“涉税事项基础数据表”,为税务会计信息项目的填列做好数据和计算的准备,与直接填制税务报表相比,不但降低了了难度,还可以提供清晰明了的会计信息。

(三)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要使税务会计人员具备政治、诚实的品质,以不牺牲国家利益来保存自己的利益,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此在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的时候除了要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外,还应特别注意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与法律规范。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监督,使会计人员逐渐增强自己工作的责任心、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依法办事、遵守准则、不做假账”.

(四)台账的建立

建立台账将会计与税务差异反映在表格中,就能对税基进行确定。例如:房产税台账,将房产的种类分自用、出租,将房产原傎列出,再将有些如消防、排水、中央空调等记入房产原值,进而确定了计税原值;企业所得税管理台账的建立,通过对凭证号、业务事项、涉税金额等信息的描述,便于年终汇算时不被漏掉,造成不必的风险;各月明细账、财务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据核查对比表。将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上期留底税额等与明细账、财务所报表、申报表进行核对,看是否一致。最终对增值税负率进行比较,对增值税税负率比较,看其波动是否正常,给企业提出预警值;印花税信息台账,将涉及到的各项合同分类汇总,记录合同事项、订立时间、标的金额、税率、应纳税额等,这样就能很清晰完整的表现出来。总之,做好台账,便于数据信息的收集,能知晓企业涉税风险,做到降低纳税风险及纳税成本。

第5篇

今天是开始实习的第一天,我一大早就在介绍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三利集团有限公司的财务部,会计实习周记。由于刚到公司,我什么都不会,也不知道该做什么,看到了主管,部门主管在看过我们的介绍信后,欣然接受了我在该部门实习的请求。由于是第一天,部门主管让我先熟悉一下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概况。三利毛纺厂是三利集团的下属分公司,始建于 1986 年,是国内最大的精纺绒线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 1 支 —18 支手编绒线和20支—80 支精纺针织绒线,生产规模为 30000 锭,具有年产 15000 吨洗净毛和毛条、 1XX 吨手编和针织绒、 XX0 吨染色毛纱的生产能力。1997年起连续 8 年产销量居国内同行业第一,生产设备优良,具有从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引进的成套生产设备,注重引进和培养人才,具有一支稳定而高素质的管理和研发队伍。

尽管今天是第一天实习,没有学到会计的知识,但是经过会计人员的介绍与对公司的了解,我对公司有了一个概括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会更努力的学习,更好的掌握公司的会计知识,为我以后的会计论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会与其他的会计人员好好的相处,争取学到更多的会计知识与做人的道理。

今天我进入成品车间了解了企业的产品情况,三利毛纺厂作为三利集团的支柱产业,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技术队伍。经过多年的研发,现已形成了投放市场的九大系列51种畅销产品。例如三利精纺休闲手编绒线本系列产品柔软顺滑,有羊绒般手感,同时色彩自然明畅,光泽柔和悦目;下午主任助理又带我去了成球车间了解了一些毛线的生产情况按纺织系统分类可分为精梳绒线、粗梳绒线、半精梳绒线。精梳绒线是采用长度较好的原料经精梳毛纺系统加工而成,毛线强力好,光泽悦目,线条均匀光洁、毛粒、草屑、死毛少,是绒线中的主体。粗梳和半精梳毛线在生产加工中未充分梳理,羊毛中杂质较多,纤维平行度差,纱疵发毛,抗起球性能不理想。在车间主任助理的讲解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

通过在生产车间的学习,使我学习到一些与会计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我没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当我进入车间我一下子明白了,生产车间的发生的各种耗费与产品有关的记入生产成本,如生产毛线的所用的羊毛,羊绒等记入生产成本;打包毛线所用的标签也应记入生产成本;而质检车间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管理费用。尽管今天在车间里忙活了一天,但我对企业的生产产品有了具体的认识,我想在我以后接触会计账本时对库存商品的记载时,不会因为产品数量多又杂而感到不熟悉了。

周记二

今天在财务办公室熟悉了财务部的一些情况,财务主管和其他的会计工作人员。本企业的电算化软件用的是用友财务软件。财务部门分工明确,设有一个财务主管和财务经理,其他的会计人员各有不同的工作权限,设有两名出纳人员。下午查询了一下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以下为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

1、工作有目标,有计划,讲时效,重落实。

2、雷厉风行,操作到位,精益求精,不达不休。

3、艰苦奋斗,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

4、遵章守纪,做执行纪律的模范。

5、作风严谨,工作时不干私活,不打私话,不上网聊天。

6、收入磊落,不收受一分不义之财。

7、热爱企业,关心同事,不拉帮结派。

8、团结协作,有效组合,步调一致,集体活动军事化。

9、谈吐得体,举止文雅,尊重别人。

10、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

本企业的会计的内部控制还比较健全,尤其是财务保全控制。严格控制限制无关的人员对资产的接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还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并且建立了内部控制报告制度,畅通相关人员交流的渠道。

周记三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两天了, 每天7点半钟起床, 八点钟拿着企业发的餐券去食堂吃早饭, 八点半到会议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大约到11点结束, 虽然工作的时间有点恐怖, 但是这几天我的工作还是很轻松的。。就是不能睡午觉啦。。呜呜。。。一到下午2, 3点的时候我就迷糊。这两天跟着师傅下分公司, 我呢, 所做的工作是比较简单的——抽凭证。。晚上回到会议室要是有空的话还可以上上小网什么的。。作审计实际工作强度和压力是很大的, 就我们这个组来说吧, 审计的集团在上海有14个分公司,大家是1月10号左右到的上海,要求在年前也就是2月5号把所有的报告出完。。长时间的加班和出差是导致这个行业从业人员流动率非常大的缘故。。

在会计事务所里工作,是否拥有cpa资格是很重要的,从入职等级到薪酬都有很大的差别。。回去又有学习的动力了。。今天又给我了个新任务,就是看刚刚审过的一个分公司的底稿,明天要我做底稿的时候要达到这个底稿的标准。。好难啊,那么多。。今天新来了两个实习生,一个是国外回来的美眉,另一个是看不出年龄的男生,目测35,满脸沧桑。

实习小心得:

1。不懂就问!!千万不好意思,因为自己在那凭感觉做了3个小时的东西出来是错的,还得从新做,折磨了自己又耽误了进程。。

第6篇

关键词:会计协调会计准则接轨随着世界一体化态势的,各国经济运行方式日渐趋同,迫切要求消除和减少各国会计之间的现实差异,会计协调作为解决这一的最好办法日益受到各国会计界的关注和重视。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会计界也正在为此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本文拟对我国会计协调实务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诚望批评指正。

一、我国会计协调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经济已逐渐溶入世界经济大潮中。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成为我国许多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会计工作也不例外。我国会计要同国际会计接轨,会计协调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我国开展会计协调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吸引国际投资的需要。从意义上讲,良好的投资环境已不仅仅限于、通讯、资金、市场、资源等硬环境,而且还包括会计、审计、税收等在内的软环境。因此,我国要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必须为它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而开展会计协调活动,使我国制定和遵循的会计准则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无疑将会对更多的外资投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发展国际贸易的需要。国际贸易的数量和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发展国际贸易,也需要国际可比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在国际贸易中双方的会计准则能够协调一致,以便于相互沟通与合作。对我国来说,要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必须开展会计协调活动,以减少和消除我国会计同国际会计间的差异,提高其国际可比性。

3.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外的投资从无到有,逐步壮大,1991年已达2000家,投资额50亿美元,一些大型已逐步由国内经营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经营的跨国公司,比如:首钢公司、中化公司、中信公司、华润公司、五金矿产公司、中纺公司、赛格集团等,它们已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它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涉及进出口会计,还要涉及海外直接投资会计、外币折算会计和合并报表会计等。这必然要求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以便于跨国公司节省编报告并报表的时间和费用,同时也便于公司内部的整体评价。

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世界贸易组织”(WTO,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作为“经济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构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共同维护世界商品、资本、货币的流通秩序,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长期稳定增长。它的宗旨是主张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行自由贸易。它的基本作用是把各国的商品贸易联合起来,在国际市场和缔约国市场之间充当桥梁。为此,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各缔约国必须用共同的经济语言向其通报本国经济的发展进程、目标及其它情况,它有义务检查监督各缔约国与其活动目标是否一致。它既致力于消除关税贸易壁垒,又采取反倾销措施,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通过它的作用促进了全球在贸易、和生产方面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迫切要求各国会计准则协调一致,以通用的商业语言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合作。因此,我国开展会计协调活动,实现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的接轨,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我国会计协调与保持中国会计特色

我国在会计协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如何处理会计协调与保持中国会计特色之间的矛盾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会计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笔者认为,会计协调与保持中国会计特色之间其实并无根本性矛盾,而且二者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对“会计的中国特色”有一个完整而明确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有必要统一对概念的认识。杨纪琬教授认为:“所谓中国特色是指中国会计与国外会计的根本区别,而不仅仅是某些具体的技术差别,确切地说,这种区别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联系的,更深层上的区别。”据此,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许多共性,这也正是会共性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人为地贴上了阶级标签,采取了批评甚至仇视的态度,追求所谓的“新生事物”,使得我国的会计核算方法不仅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差甚远,就在国内也不统一,人为地制造了一些障。过去我国企业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比多是人为地设置了一些障碍,过分追求所谓的中国会计特色,碍。这绝不是什么中国特色。在经济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会计协调时再追求这种特色显然是不合但由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所有制、分配制度等方面,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区别,就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所有实行市场经济国家中情况最特殊的一个。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或者说不是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我国这一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反映在会计上,必然体现着与各国不同的中国特色。而这种会计特色,是会计社会属性的一种表现,具有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上,在会计协调时应该予以保持;至于会计准则规范的方法和程序上的差别,是会计技术属性的问题,具有超越国界的共性。因此这种差别应该予以减少和消除,而适的,也必将被潮流所淘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持我国会计特色应重点放在会计准则规范的内容上,而会计协调主要放在规范方法和程序上。所以笔者认为会计协调与保持中国会计特色不仅不矛盾,而且它们的总体目标还是一致的,都是为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

三、我国会计协调存在的问题与需要考虑的因素

我国的会计协调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且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在会计协调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和克服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而且还要注意考虑许多的因素。

(一)问题和矛盾

在会计协调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我国环境与其他国家环境差异所造成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差异。追本溯源,从根本上讲,即从会计计协调的主要内容。

我们知道,会计协调主要就协调会计准则而言,而会计准则的构成,一般由规范内容与规范方法和程序两部分组成。一方面,会计规范内容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环境存在差异,各国的、、文化、等环境也不相同,必然导致各国所要规范的会计核算内容不可能完全一致。我国作为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加具有自己的会计特色。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我国在会计协调时保持中国特色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规范会计核算内容的各种方法和程序虽也受经济环境你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文 >> 会计论文会计学论文会计毕业论文 >> 新闻正文

我国会计协调实务

Shouji.com.cn 中国最大的手机铃声手机图片下载中心

的影响,会计核算目标的制约,但总体来说,存在着较多的思想来说,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相比,存在着以下几种矛盾:

1.统一性与自主性的矛盾。我国的会计准则,由国家财政部统一制定和实施,企业只是对会计准则的贯彻与执行。在这种统一性的会计规范方式下,会计方法的规定,比较严格,企业几乎不存在选择的余地;而国际会计准则,由民间职业会计组织制定和公布,对企业会计所作的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涉及到具体方法的、具体帐户的设置,可以由企业从允许备选的方法中自主决定。

2.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的矛盾。我国对企业经济行为与会计行为的监督,采用的方式是行政监督。即:国家将企业会计置于行政控制之下,会计制度的制定,会计人员的管理,都是由国家通过行政方式进行,以期达到控制整个社会行为的目的;然而依照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确定和会计人员的管理,都应由企业自行处理,国家只是间接地(主要是通过注册会计师及其它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监控企业的行为。

3.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矛盾。长期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我国的会计实务与会计制度体现了一种明显的国家利益保护倾向,企业利益只是国家利益的附属与补充;而西方国家长期实行市场经济,导致企业利益占绝对主导地位,会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也明显地体现了企业利益保护的倾向。

这三种会计思想的矛盾,体现到会计政策上,影响是很大的。比如对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等会计方法,我国会计准则都给予了比较大的限制,这与国际会计准则是不相容的。在会计协调过程中,必须要减少和消除这些差异和矛盾。

(二)需要考虑的因素

会计协调是一项牵涉面极广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很多。对我国会计协调工作来说,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法律法规。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企业信息反映方式的重要手段,不能不受到法规的限制。对会计准则影响较大的法规主要有税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以及财政、财务法规等。

2.产权结构。产权结构通常是指企业投入资本与长期负债的结构以及这两类资本内部的结构。不同的产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

3. 市场化程度。会计准则,既产生于市场经济,又为市场经济服务,市场化程度对会计准则有着十分明显的决定作用。

4.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调节经济生活而采取的一些政策性措施,以达到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社会和政治之目的。在我国国有企业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其对会计准则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

5.会计传统。会计传统是一国会计发展中长期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会计原则、方法和手段。这些传统将会在会计协调过程中以其永久的生命力而保存下来。

6.经济管理水平。会计信息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管理需要。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形式、内容都要考虑管理水平。

7.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素质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很大,建立在高素质基础上的会计职业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会计准则的有效贯彻和全面实施。

四、我国会计协调的进程与措施

我国的会计协调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且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渐进性是其主要特征。对于这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全部进程的不同特点,有步骤、有目标、分阶段地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会计协调活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又基本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笔者认为,我国会计协调的进程,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做法。

(一)了解借鉴阶段

一般意义上的会计协调,是指各个国家间的协调,但具体到我国,则增加了一层与借鉴的含义。借鉴的前提是了解,借鉴必须建立在切实吃透、弄懂国外会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长。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学习,深入了解国外会计的丰富内涵,吸取其精华,借鉴其合理内核。由于会计协调在这个阶段大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自发性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学习借鉴国外会计中先进的合理的成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我国已有的会计实践,证明了了解借鉴能够使我们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规划会计协调和会计改革,对于正在抓紧制定的具体会计准则来说,其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当然,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借鉴决非盲目引进,更非完全照搬某一国家的模式。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会计时,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对世界各主要国家会计视需要和优劣选择借鉴对象。比如,企业会计美英日等国比较先进,政府会计加拿大水平高,而社会责任会计法国和北欧更成熟,通货膨胀会计南美较为完整。因此在我国会计与国际协调时,必须视国际上的主流和趋势而协调,切不可只面对某一个国家。

在了解借鉴阶段,我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1)加强与国际性或地区性的会计职业组织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活动,学习和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会计经验。(2)中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乃至政府会计主管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外国会计、国际会计的研究机构,以搜集、整理和研究国外先进的会计信息和紧料,取其精华,为我所用。(3)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一些重要会计国家的经验和内容,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走回头路”、“朝令夕改”的现象。(4)加强会计协调理论的超前性与务实性研究。超前性要求会计研究具有预见性,研究国内已经存在但不普遍,甚至还未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研究国际上已经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其在中国运用的可能性。务实性要求会计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5)深化改革会计教育,培养国际会计人才。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国际性教育,如开设西方会计、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税收、经贸外语、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提高会计人员处理国际会计业务的水平。

(二)协调阶段

由于会计特有的对经济利益的分割和体现作用,世界各国都利用会计去维护本国的利益,又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环境不同,使得各国会计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只有在相互了解借鉴的基础上,本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通过引导,协商才能得以消除或减少,达到提高会计信息在国际间的可比性的目的。因此引导性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协商、调整与各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之间的差异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这个现实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计的商业语言作用去沟通、发现、寻求与各国会计的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调整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内容,以使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基本一致,为第三个阶段的规范统一打下基础。

性的会计双向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国通过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积极地、辩证地学习和吸纳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方法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国际讲坛向国外介绍中国会计,使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决议中包含适应中国情况的内容,实现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又便于我国对外投资。(2)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中与国际会计准则中不一致的内容,与主要会计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共同协商解决,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3)建立健全政府或民间会计协调组织机构,具体领导和负责我国会计协调活动,以它们的强制性或权威性来引导会计协调活动走向新的阶段,取得更大的成果。(4)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广泛适用性。从199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第一批《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包括《独立审计准则序言》、《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七个具体准则和一个实务公告,基本形成了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框架。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基本符合国际惯例;二是反映了中国的国情;三是体现了与其他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四是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可以说,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审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轨道,同时对推动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进程也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规范统一阶段

在协调阶段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差异已日益减少或消除,这就为全球会计的规范和统一创造了条件。在这一阶段,各国会计都在自觉地缩小差异,趋于统一,因此自觉性是其主要特征,规范和统一各国的会计实务和会计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