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icu护士个人总结

icu护士个人总结

时间:2022-11-08 17:0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icu护士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icu护士个人总结

第1篇

  医院护士长个人总结1

  岁末年初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

  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

  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20xx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

  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

  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

医院护士长个人总结2   

  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方面我认真学习科室文件书写规范,认真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及抢救记录。遵守规章制度,牢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护理部为了提高每位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对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严标准。工作态度要端正,“医者父母心”,本人以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看到病人康复时,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当一个人,总想有完美表现的时候,要背负的就更多,责任这个无形的东西也就越重。像个鞭子一样,在身后催你前进。这1年来,徘徊过,彷徨过,甚至有很多时候有了问题,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方案范文。库。整理~,但一直有两个字支持着我,那就是坚持。我想无论任何人,在那样的状态下,所有的事,都要自己一个人面对和解决的时候,还有你必须面对和迎向根本摆脱不了的来自内心无形压力的时候,没有人会不得到锻炼,没有人会不成长。

  护理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我为自己是护士队伍中的一员而自豪。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加倍努力,为人类的护理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即将迎来的20xx年,我会继续发扬我在过去的一年中的精神,做好我自己的工作,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负责,绝对不要发生因为我的原因而使病人的病情恶化,我对自己的工作要做到绝对负责,这才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好护士应该做的最起码的工作。人总是在不断成熟与长大,如果说昨天的自己还有那么些浮躁那么些飘摇,那今天的自己则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对护理工作也有了崭新的诠释,更加明白自己的职责和重担,也能更好更用心地为每一个病人服务。

  作为一名护士,我时刻的意识到我担子上的重任,我不会为医院抹黑,我只会来激励我更加努力的工作。在生活中我也是会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我会做到!

  医院护士长个人总结3

  我被任命为病房护士长至今已有九个月,现在我将这期间的工作作个汇报,恳请大家对我的工作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说句实话,刚接管该病房时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心中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一、经验不足

  因为我从未参与过护理管理工作,对管理的实践经验一无所有;

  二、复杂性

  面临综合病房病人的多元化和病情的复杂性,病区环境的简陋,护患比例的失调等因素使我感到无所适从。

  有句话说的好“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在院长及护理部领导的帮助下化压力为动力,分步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首先根据科室现有的护理人员数量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将各班包括护士长的岗位责任制和每周、每月工作重点,汇总成表,标示明确,要求人人熟悉并按之执行,并进行不定期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公平对待;另外对科室的基础设施在现有条件上作出一些合理的调整和完善。

  三、规范

  对抢救药品和器材及无菌物品作了补充,进行规范化管理;

  四、改进

  针对我科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对病房管理作出了合理的改进和规范;对环境卫生实行包干区责任制,落实到工友个人;

第2篇

想要找个人工作总结的范文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免费下载,仅供参考。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免费下载1:岁末年初 回顾icu病房起步的这一年当中,我在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这一年来,在继续深入开展创群众满意医院和打击商业贿赂的思想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本职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几方面总结: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绷鞫洗螅虼酥贫┮惶籽细裰苊埽惺悼尚械闹贫瘸9妫员V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20__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2___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20__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体外循环在心脏外科手术的应用>>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乌司他汀对危重症患者脏器保护作用>>课题的研究.

20__年度我科收治病人___余例,成功抢救了ards,mods,dic,急重症胰腺炎,特重度颅脑外伤,心肺复苏后,多发伤等危重症患者,还配合心胸外科顺利完成了多例心外手术后的监护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年来的护理工作由于院领导和科主任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的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免费下载2:时光飞逝,转眼间从配电室调出来工作已近半年。在这半年里,我在厂部和科室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本着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的服务精神,一边尽己所能的工作,一边虚心的学习新知识。为机电组和科室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提高和改进。现将半年来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内容

我的工作内容大致分为机电组工作和设备科科室工作。

机电组工作:

1.组织班组成员做好车间设备的巡检、维护和维修工作;

2.参与巡检和重点维护、维修工作;

3.负责机电组和变配电室的现场规范和管理;

科室工作:

1.安全工作:填写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整改记录、安全月报表、安全季报表;

2.质量工作:整理维护设备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冰机、锅炉、变配电运行记录、设备用油记录和车间设备保养记录;统计设备完好率和监视测量装置有效率;

3.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主要成绩

1.在机电组规范了个人用品的摆放,如:茶杯、工作鞋等;

2.公用工具、备品备件和资料等实行专人分管整理;

3.组织机电组成员及时完成车间设备的巡检、维护和维修,保障了车间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4.组织班组顶酷暑参与车间新设备安装、放线、接线及调试等工作,为新设备早日投产作好准备;

5.参与能源组设备的部分维修,保证了能源设备的运行;

6.在q10机液位控制系统故障时,实现了q10机的液位控制系统的改造、并修复原液位控制器,恢复原控制器控制液位后运行正常,至今无异常;

7.参与前加工段均质冷却水系统改造的电气部分安装工作;

8.参与cip中心站系统改造的电气和气动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9.完成车间设备巡检表的更改,加大了设备巡检力度;

10.做好安全工作的各种记录、报表;

11.做好设备档案的维护和设备运行、设备用油、车间保养记录的收集;做好设备完好率和监视测量装置有效率的统计;

三、经验体会

1.塌实刻苦提高专业技能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是根本。搞技术是学无止境的,还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光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联系实际,在实际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同时,也要虚心求教,掌握各种相关专业知识。

2.努力钻研提高管理能力

对于刚从事机电组管理工作的我来说,面对的一切都是崭新而富有挑战的。就需要充实自己,我经常用业余时间,看些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或者上网查一些管理方面的资料及前辈们的管理心得。而运用这些管理知识到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了,我在这方面还做得够,还需加大力度。

重视思考,有时遇到同一个问题,有的人处理得恰当,而有些人就处理得草率。作为一名管理者,就要养成勤思考的习惯,那就是平时碰到问题,要勤于思考,以至带领班组以最佳的方案处理问题。

同时还要经常性的与班组成员工进行沟通,鼓励成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及部门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善!

3.注重细节逐步成长

在工作中,任何细微环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工作的失败。所以要重视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的做好。学会记录每一件事和每一个重要环节,为今后学习和回顾提供材料和依据。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1.工作中有时有点粗心、不够细致

;

2.在专业技术上钻研不够;

3.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克服粗心、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力争更大的进步,同时还要加强将所学到的管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发挥班组团队的力量,把工作做得更上一个台阶。

总之,半年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有欢乐也有苦涩,但收获却是主题。虽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一件件小事中体现出了工作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为了锻炼自我、成长成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勤奋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免费下载3:转眼间,两个月的试用期即将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在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已逐渐适应了周围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销售支持这项工作也逐渐进入了状态。从自身来讲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将这二个月的工作总结:

一、人管方面:

1、通过打电话及参加招聘会的形式,物色销售人员,并为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安排面试。

2、对于通过面试的新员工,根据hr的要求为其准备相关入司资料,并系统中为新员工上工号。

3、做好销售人员的考勤工作,以及他们佣金、薪金的计算工作。

二、业管方面:

1、在中信和交通银行的协议签定的过程中,与分公司保持联系,跟踪协议的会签过程,并在协议签定后,在系统中设置相关网点信息,以保证保单的录入,和单子的正常出单。

2、负责日常的收单、审单以及交单工作,并做好每日的业务记录和业务播报,若出现照会等问题单,做好跟踪并及时处理。

3、根据总监的要求,制定渠道经营计划并对费用进行预算管理。

4、负责制定银行与brc人员激励方案,并进行实施与跟踪,并在月末做好费用报销工作。

5、与财务和银行方面做好沟通,在每月月初核对做单情况,计算并及时支付银行手续费。

6、制定有关业务的培训方案,并对培训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做好报销工作。

7、处理分公司下发的邮件,并完成其安排的任务。

8、做好银保单证的征订,并及时对库存资料做好清点和整理。

9、做好施总安排的各项工作,为我们的销售团队对好后勤支持和服务工作。

作为一个新人,一开始我做事总缺乏计划性,不能很好的分清工作的主次关系,由于自己的粗心,也出现过几次错误。但经过这两个月时间的锻炼,我认清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坚持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分清工作的主次顺序,一项项及时完成,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较刚接手时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在接下来的日子,我要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势,加紧学习,更好地充实自己,以能够更好地去用胜任这份工作。

第3篇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由多种因素诱导产生,如肺炎、重症胰腺炎、脂肪栓塞、脓毒血症等。虽然近几年在ARDS救治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病死率仍高达40%~50%[1],在严重ARDS的患者其病死率甚至超过80%[2]。对于ARDS采用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和已被广泛研究并认可,它通过改变膈肌的运动方式和位置从而增加功能残气量;同时有利于分泌物引流、减少了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通过上述措施改善了肺依赖区的通气血流灌注和胸壁的顺应性,从而改善了氧和[3]。由于操作的复杂性,ICU护士对于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治疗有一定的抵触。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大大加重了工作负担,而且增加了意外拔管的风险。实施俯卧位通气的方法大体可分为机械辅助实行和人工实行。早在1976年就有电力驱动的翻身装置出现,现在在机械层面上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翻身床。人工实施的方式也有报道。文献报道中俯卧位通气的交替时间变化非常大,从4~20 h不等,交替时间主要取决于俯卧位通气多长时间能够起效(取决于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耐受俯卧位通气的时间[4]。俯卧位通气增加了褥疮发生的几率,对于神经损伤的患者,文献特别指出曾有由于搬运时加重患者神经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关节挛缩的报道。更多的报道表明,俯卧位通气会增加气管和支气管的分泌物生成。与卧位相比,俯卧位通气不但增加了吸痰次数,而且操作要困难得多。最后俯卧位通气还会导致鼻饲困难和肠内容物反流。最终导致对肠外营养的依赖性增加。以上是文献中列举的一些俯卧位通气护理中的困难,本文的目就在于通过对ICU护士的调查,分析并总结俯卧位通气的护理经验,提出俯卧位通气的规范化护理流程。

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2003年至2008年向本科室76位护士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共回收67份,回收率为88%。调查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护士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学历、职称等。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1)从事ICU护理工作的时间;(2)是否护理过俯卧位通气的患者。如果从事过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护理,则要求填写第二部分详细的问卷调查表,包括具体的操作流程、护理中的困难等内容。对于个别虽未从事过俯卧位通气护理,但在ICU工作年限较长的护士,我们也要求他们填写第二部分调查表。两部分数据被不同的工作小组分别统计。统计结果采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给予分析。

2 结果

在所有受调查的护士中,大部分在ICU工作3到7年左右,工作7年以上的占7.5%(n=5),工作一年以下的占5.9%(n=4)(图1)。工作时间计算方法为从在ICU工作起至填写问卷调查表止时的时间间隔。在回收的67份调查表中,64人亲身参与过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护理。其余3人为中级职称以上者,虽未实际护理过俯卧位通气患者,但在ICU工作年限长,护理经验丰富,故也包含在统计范围图1 调查结果内。回收到的66份调查表为女性护士填写,1份为男性护士填写。所有的护士均持有护士资格证书。9份调查表由于护士离职或调离ICU等原因而未予回收。

2.1 俯卧位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问卷得到的结果,在俯卧位护理流程上有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护士们比较关心的。首先,在翻身的实现方式上,所有亲身参与过俯卧位通气护理的护士都愿意选择使用翻身床。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不过这种实施的方式代价却相当昂贵,故而采用人工实施的方式是目前比较现实的选择。其次,在“是否必须医生参与翻身”这个问题上70.1%(n=47)的护士认为应该有医生在场,但也有29.9%(n=20)认为不需要医生在场。其主要原因是医生工作较多,如果翻身操作必须医生参与,则护士常常需要等待医生。这耽误了护士进行其他操作。实际操作中通常的做法是医生位于患者头位,操作时医生负责搬动患者的头部并保护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管路,同时指挥护士进行翻身操作。当然高年资的护士也可以充当这一角色。第三,在翻身时人数的选择上,65.7%(n=42)的人选择5人,其余的选择6~8人,没有人选择4人以下(包括4人)或8人以上。第四,在翻身的步骤上91%(n=61)的人赞同两步翻身法。(1)首先将患者搬至床的一边,并使患者向对侧翻转90°;(2)对侧护士迅速更换床单、垫子等物,然后将患者再翻转90°并搬运至床中央。

2.2 翻身后的问题 总结调查表后普遍接受的:患者俯卧位,面部朝向呼吸机所在的一侧,每2 h掉转一次面部方向,保持患者身体呈一直线,胳膊分别位于身体两侧,不能压于胸口或身体下面。

2.3 俯卧位通气带来的问题 见表1。表1 俯卧位通气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注:N表示选择该问题的调查表数目

3 讨论

3.1 俯卧位护理流程指南 (1)翻转一个患者五人组合是比较理想的,其中医生(或呼吸治疗师,高年资护士)置于患者头部,保护气管插管并协调其他人的翻转动作。(2)在翻转患者前要停止所有的静脉液体输注(血管活性药除外),留置针、深静脉置管要消毒封口,胃管夹闭,尿袋放空。摘除胸前的ECG电极(俯卧位时这些电极会导致局部褥疮),给予指脉氧传感器检测心率和氧饱和度。(3)采用两步法翻转患者,趁机更换床单,放置防褥疮垫。(4)将患者摆放呈直线,面部朝向床边一侧,双臂平行放于身体两侧。(5)连接所有静脉管路,在背部适当位置放置心电监护电极并连接监护仪。

3.2 翻身的时间间隔 翻身的时间间隔并不固定,医生一般会根据床边X线胸片、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等综合分析后才能确定俯卧位通气是否已经起效。但是从护理的角度来看,时间间隔不应当过长。在俯卧位通气4 h以上时,护士应请示医生是否需要给予翻身。面部须朝向床边一次,并每2 h翻转一次。

3.3 俯卧位通气中需要注意的护理问题 (1)患者角膜上可涂抹少量金霉素眼药膏防止角膜溃疡。(2)在额头、下颌等部位放置防褥疮垫。面部朝向床边一侧,唇部稍微悬空。这样可降低眼部和唇部损伤的概率。(3)鼻饲因少量多次,防止俯卧位反流和误吸。(4)吸痰、置管周围换药等操作尽量在仰卧位时进行。(5)在护士护理俯卧位通气患者前应给予必要的训练。毫无疑问,俯卧位通气可以极大的改善患者的氧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ARDS的方法。通过在本院的问卷调查,我们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制定了院内俯卧位通气护理指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促进了俯卧位通气护理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瑞慧,王斌.俯卧位改善 ARDS患者氧合的护理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11):31-32.

2 Carlos M,Romeroa RA,Cornejoa L,et al.Extended 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 pilot feasibility study.Journal of Critical Care,2008,10:1016.

第4篇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ICU; 护理缺陷; 质量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医护耦合性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89-03

doi:10.14033/ki.cfmr.2016.7.048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操作规程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护理管理中,如何有效做到质量控制,使护理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护理缺陷的过程和原因,持续质量改进,减少失误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到了根因分析法,取得了满意效果[2-3]。根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一种对不良事件进行科学分析找出系统的根本原因并加以改正,从而改进系统避免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发生的回溯性失误分析工具[4]。为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笔者所在医院ICU从2015年起采用RCA对2013、2014年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护理缺陷的近端原因和根本原因,探讨防范管理对策,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ICU常见护理缺陷

2014年第七届首都急危重症医学高峰论坛的《ICU常见致命性护理缺陷》,囊括了十二大类的共性ICU护理缺陷。通过对2013、2014年笔者所在医院ICU的护理缺陷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护理缺陷责任者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学历结构、工作年限及专业职称,详见表1。按护理缺陷类别大致可分为执行医嘱不准确、管道脱落、基础护理不到位、交接不清、病情观察不及时、护理操作不当、危重护理记录不规范及岗位职责履行不全等,详见表2。

2 ICU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排除ICU环境因素、医疗费用高、家属期待值过高;排除护理专业人文学科教育缺乏、护士法制观念教育薄弱等因素,基于根因分析法对ICU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剖析。

2.1 工作压力大

ICU工作的特殊性给护理人员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5]。如表1所示,低学历、低年资的初级职称护士造成的护理缺陷均占较高比例,ICU护理缺陷主要发生在两类护士中,一是工作态度不端正、服务理念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法律意识淡漠及缺乏慎独精神;二是工作时间短、专科知识欠缺、临床经验不足、仪器设备及操作技术不熟悉。

2.2 工作量大

按照《中国ICU建设与发展纲要》,ICU床位护士比为1∶(2.5~3)以上,并配备一定的护理员[6]。基于笔者所在医院新ICU投入运营,床位由2013年前12张增加至22张,护士却没有及时补充,护理缺陷多发生在夜班、危重患者多、重大抢救及接收新患者且上班护士相对不足时。此外,ICU患者的生活护理均由护士承担,在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时,往往由于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缺陷,表2显示基础护理类护理缺陷达到13.16%,占较高比重。

2.3 护士专业素质欠缺

ICU新入护士未经系统的专科培训,重症监护知识欠缺,易发生差错事故,表1显示了工作1~2年的低年资护士造成的护理缺陷高达75%。同时年轻护士知识经验缺乏对可能发生的护理问题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有效观察和发现发生的病情变化,及时做出应对,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护理缺陷,表2显示病情观察不及时护理缺陷达到了7.89%。

2.4 医护耦合性差错

医护耦合性差错,也称医嘱相关性差错,在我国的医疗机构中是客观存在的,占各类差错事故总数的6%~29%[7]。这类差错往往是医疗缺陷在先,护理差错在后,虽然在工作中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规避一些医护耦合性差错,但在ICU仍有多发趋势,表2显示执行医嘱不准确护理缺陷为19.74%,为首要的护理缺陷。

2.5 护理管理不善

(1)护理流程不合理、工作职责不明确。护理流程不详细或不合理,是出现护理质量缺陷的常见原因[8],ICU部分护理流程完全同步于医院,缺乏专科特点和实际操作性。护士长分管太多,事无巨细,不能合理分工,工作职责不明确,没有充分发挥专业组长和相关岗位组长的作用,没有很好的将ICU中的专科资质护士打造成专科护理质量团队。(2)缺乏质量标准、监管不到位。护理工作缺乏质量标准或标准不明确,护士容易主观臆想,护理质量无法保证或制定了标准却不能定时定人检查督促改进,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落实下去,同样的问题反复发生,缺少执行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护理缺陷再发生。(3)缺乏相应的奖惩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落到实处的奖励机制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优劳优得,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人员的创造性,体现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没有一个明确的惩罚机制警醒护理差错行为及个人。

3 ICU护理缺陷防范管理对策

基于根因分析法,针对护理缺陷收集资料,寻找近端原因、挖掘根本原因,分别对引起护理缺陷的两大原因拟定防范管理对策。

3.1 发挥护理缺陷质量控制小组作用

在护理部的直接领导下,ICU由护士长和专业组长、护理组长组成质控小组,制订并遵循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依据标准实行护理质量全面监督管理、检查评价,防检结合,以防为主,尽量将缺陷消除在事前。每月组织人员对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公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意见,落实奖惩。

3.2 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通过对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结合工作实际和特点,不断修订完善ICU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尤其是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通过每月对查对制度剖析、查对行为强化训练等措施,避免护士凭主观印象、凭经验盲目自信、查对不认真或根本不进行查对等而发生护理缺陷。规范交接班制度,务必做到每位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交代清楚各种情况,以便患者得到连续性护理。

3.3 强化专科知识学习培训

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和ICU专科护士的作用,每月组织开展危重症基础理论、学科前沿信息以及新理论新技能的业务学习培训;定期开展业务查房及病案讨论;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同时注意跨学科知识的培养和ICU护理亚专业的培训[9]。

3.4 加强护理管理

(1)强化岗位职责管理。完善和强化岗位职责并定期学习,各班各岗位职责明确,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养成良好习惯。实习生、规培护士、轮转护士、新入护士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理论扎实,特别是取得ICU专科护士资格证的护士带教,定期进行业务授课和操作培训;护理人员必须通过ICU相关培训考核才能独立管理危重患者。(2)强化薄弱环节和薄弱人群的管理。根据ICU危重患者APACHEⅡ评分及特殊需求,合理调配人员和分配工作任务,在危重患者多、特别是同时抢救或接收多个危重患者时调派应班护士加班;对责任心差、服务意识不强、沟通能力弱的护士进行个别诫勉,针对性培养;对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操作不熟练的护士采取辅助管床的跟班形式。(3)落实相应的奖罚制度。制定并落实ICU绩效管理制度,每月根据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对未发生差错、无投诉及患者满意度高的护士适当提高绩效奖金比例;对发生缺陷者,根据发生的类型、产生的后果、造成的影响、责任者的态度进行适当的处罚。(4)重视细节服务,强化基础护理。ICU的性质决定了细节服务是影响患者及家属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此强化6S细节管理,不遗漏任何细节问题,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时刻关注患者的清洁舒适等;另外,注意ICU护理弹性排班,弹性选择每天定时、定班次及定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规定实施基础护理的内容,确保做好基础护理。(5)鼓励差错积极上报制度。鼓励ICU护士发生差错积极上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补救措施,将缺陷引发的损害降至最小。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对及时补救的一般差错采取“护理差错无惩罚报告制度”,以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上报、正确面对、主动分析、及时补救,不断提升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RCA提供了一个分析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助于管理者理清事件的症结点,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问题[10]。笔者所在科在护理缺陷管理中应用RCA,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保障了患者安全,但是基于ICU工作量大、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变化迅速等特点,护理缺陷的情况有可能再次发生,今后护理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发现潜在的根本原因,同时对残存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要积极探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优化护理服务,达到更高的质量目标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ICU护理缺陷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第二版)[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7.

[2]乔艳,纪成莲.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47-748.

[3] Slakey D P,Simms E R,Rennie K V,et al.Using simulation to improve root cause analysis of adverse surgical outcom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Quality In Health Care,2014,26(2):144-194.

[4] Upppal N,Batt J,Seemanqal J,et al.Nosocomial tuberculosis exposures at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A root cause 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4,42(5):511-516.

[5]占荣贵.细节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94-95.

[6]张中伟,曹丽丽.重症医学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J].西部医学,2013,25(12):1761-1763.

[7]盛冬娟.医护耦合性差错原因分析及其防范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71-172.

[8]张海波,吴虹,沈玉枝.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交接流程的优化[J].护理学杂志,2015,30(4):80-81.

[9]陈娟,吴小玲,符小敏,等.护理亚专业发展对临床教师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6):1621-1622.

第5篇

关键词:ICU;专科护士;临床实践

Abstract:Through the hospital ICU specialty nurses four roles in clin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including direct caregivers and nursing instructors, researchers, educators, collaborators and clinical adviser, the specialist nurses discusses the confusion and the experi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junior n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Key words:ICU; Specialist nurses; Clinical practice

随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ICU专科护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在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我院综合ICU有省级危重症专科护士3名。通过实行专科护士与护理组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护理人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医院及科室危重症护理水平、规范护理人员培训、带动护理科研和创新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实践

1.1直接护理者和护理指导者 专科护士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利用专科护士在某一领域的专长和技术为患者和社会人群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护理教育。我院综合ICU实行专科护士与护理组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专科护士亲自参与病情复杂患者的临床监护工作,如严重多发伤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罕见病种、新开展的大手术等。对其他护士遇到的护理难题予以指导和解决,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专家的优势。护理组长的身份使得专科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护理管理、质量控制。

1.2教育者 专科护士的教育对象不仅仅限于本科室范围,还包括全院各科临床护士乃至市级或院级专科护士。有研究表明[1]:实施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专科护士有帮助,其急救和重症各项理论技能综合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大为提高。在护理部的组织下,2013年ICU作为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一份子共同参与南通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临床教学;2014年完成第一批院级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培训。科室内部实施分层培训,全科护士根据资历和学历层次、ICU工作能力分为N1-N4共5个阶段,其中N2又分为N2-1和N2-2。专科护士承担了主要的培训和考核任务。N1级护士是培训的重点,培训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通过培训前后的理论和操作考核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对比,年轻护士进入工作角色的时间、掌握专科护理的程度、应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步等方面,专科护士均显著优于普通护士培训。

1.3协作者和临床顾问 护理会诊是发挥专科护士作用的重要途径[2]。全院各科凡遇到危重疑难病例、专科不能独立解决的健康问题和需求、高难度的专科护理技术以及新型仪器的使用等均列入会诊范围。对会诊结果均书面填写护理会诊单,一式二份,其中一份留在会诊科室,一份交给护理部。目前已成功指导CCU开展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参与妇产科进行羊水栓塞的救治、协助兄弟医院及其他病区对病情危重的肾衰患者进行床边肾脏替代治疗、帮助临床科室解决机械通气方面的困惑等。

1.4研究者 专科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接受过护理科研知识的培训。开展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是专科护士必须完成也是有能力完成的一项任务。我院2010年开始实行护理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综合ICU 3名专科护士被列入首批培养对象,为专科护士进行护理科研、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平台。分别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预防、腹泻患者造口袋的应用、PiCCO导管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护理临床研究,撰写论文6篇,参与科室的市级课题申报工作。打造学习型科室、科研型科室。培养科内成员科研意识及进行科研基础知识的培训。带动护士姐妹根据个人的工作兴趣和潜能,选择某一专科作为学习和研究方向,并把学习体会和研究结果与全院护士共享。

1.5管理者 护理部成立危重症质控小组,危重症专科护士为核心成员,各临床科室选出1~2名护士为网络成员。质控小组核心成员定期对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资料汇总、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方案。护理质量管理不是指责错误,而是改进程序。针对全院护士在中心静脉导管和气管切开护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重新修订了护理质量标准、优化了工作流程,并组织网络成员学习和实施这些流程和标准,大大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2体会

2.1专科护士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护理的发展和转变,护理角色和功能性日趋复杂。专科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培养专科护士不仅是医学发展和患者的需求,更是落实国家卫生部"十一五"护理发展规划的要求。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对治疗的遵从性、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2.2实践过程中的困惑

2.2.1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 ICU作为一种专业在我国仅有20多年的历史,ICU专科护士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学历、计算机和英语水平、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课题、人员分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3]。专科护士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其专业地位的认可,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我相信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2.2.2专科护士的实践方向 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和使用尚未规范化,大部分医院存在重培养、轻使用的现象。专科护士和其他护士一样从事常规护理工作,很少专职从事专科工作,很大程度影响了专科护理的发展。危重症患者大多数局限在监护病房和病区抢救室内,也决定了危重症专科护士不能象糖尿病、造口专科护士那样开展护理门诊和社区咨询等工作。如何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中找准专科护士的定位?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专业活动?就成了摆在危重症专科护士目前的难题,还需要大家的努力探索。

2.2.3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咨询能力3个方面达标率较高,科研能力水平相对较低[4-5]。导师制的实施有望弥补专科护士科研方面的薄弱点,使护理科研更具前瞻性、可行性。要转变落后观念、提高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使护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3总结

专科护士的发展在中国可谓欣欣向荣,全国各地不断组织专科护士培训班,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输送了大量护理人才。但专科护士培训完成后回到各自医疗单位,如何开展专业护理活动、如何进行护理科研,还缺乏有力的后续跟踪和支持。这有赖于医疗行政部门、专业学术部门、医疗单位、专科护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玲.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70-71.

[2]刘云,田付丽,霍孝蓉,等.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15-18.

[3]夏华安,黄美凌,涂红梅,等.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差异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8):93-94.

第6篇

【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了品管圈管理模式在ICU病房仪器科学管理的护理经验 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的主题是仪器的科学管理,包括对仪器进行数字编号,结合电脑管理信息,建立三级分级的管理小组和完善的仪器管理制度,各级管理成员明确分工。结果 品管圈活动以后仪器的管理合格率达到100%,抢救仪器达100%,各项指标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

1 方法1.1 ICU仪器设备的类型 因危重症病人抢救的需要,ICU除了配备有各类基本固定的设备外,还有许多特殊的设备。我科主要的仪器有:监护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脉博氧饱和度仪、ETCO2监测仪等,生命支持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心脏起搏器、血液净化设备、心肺复苏机等等,诊断治疗设备如血气分析仪、血糖仪、纤维支气管镜、心电图机、尿液计量仪、抗栓泵等,护理设备如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冰毯治疗仪、震动排痰仪和防褥气垫床等[2]。设备种类繁多,每种仪器的性能各不相同,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1.2 现有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仪器的使用、消毒、保养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缺陷:① 仪器经常坏、②清洁不到位;③护士对仪器的操作不熟练;④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和保养知识缺乏;⑤仪器在备用状态时,未真正达到备用状态的要求。⑥数目不符合、去向不明确⑦责任落实不到负者人员。1.3 成立品管圈

QCC英文全称是QualityControlCircle,中文译成"品管圈"。QCC品管圈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2012年5月我科成立品管圈仪器管理小组,成员是科内人员15人,护士长为圈长,另外设辅导员一人,根据核心小组讨论分别把科内仪器的管理落实到每一组成员。实行QCC品管圈的方式管理。每周品管圈内核心小组进行讨论,发现最近所有仪器的使用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并通过每天晨会交班、或者信息本反馈给大家。日常工作中如有问题,每位护士都可以提出仪器使用的合理化建议,护士长等核心小组成员决定是否采纳。

1.3.1 建立电脑软件信息系统,将各种仪器建立数字编号,并登记入库,根据种类不同分别记录于电脑信息库,由医院设备科共同管理。编码,编码在分类的基础上主要要考虑到计算机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的要求。通过圈内人员头脑风暴,完善电脑管理程序,联系信息人员构建科学实用的软件系统。现整套信息系统完整记录我科仪器的资料及动态使用的各种记录。1.3.2 护士长担任总负责人,仪器管理组长协助管理,所有仪器根据护士的能力分别包干到人。每周落实清洁、保养、仪器检测。保证功能良好。落实主班护士每天做好仪器的清点工作,并记录于电脑信息系统内。及时体现仪器的运转状态。如有维修及时记录去向及动态。

对于呼吸机、除颤仪等重要抢救用具每天检查是否呈备用状态。

1.3.3 实行包干到人的管理模式:ICU的仪器多,复杂,价值昂贵,且要100%完好,依靠个人或者说少数人的力量难以达到较高的管理水平,利用全科的力量,责任到人。根据护士的能力分小组包干所有仪器,如呼吸机组、控温仪器组、输液泵组等等,主任落实到每一位护士,同时体现主人翁精神。

1.4 定期对护士进行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1.4.1 加强ICU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抢救用仪器,使护士全面了解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正确的操作(如呼吸机、除颤仪的使用),必须对护士定期指导,尤其是新入科或新上岗的护士要重点培训,避免操作不当给病人带来负面影响和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害。

1.4.2 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ICU的医护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在使用中观察仪器设备的运作状况,不能只看仪器设备显示的数值,还要注意仪器的声音和病人反应。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必要时更换另一台仪器,并及时请工程师解决。另外定期考核ICU护士对仪器性能的掌握情况,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正确鉴别各种仪器所发出的各种信息的能力,有效提高ICU护士安全意识和知识层面[5]。

1.5 统一仪器应用标准

1.5.1 设立迎接新病人的评估准备记录表,保证抢救患者仪器呈一级备用状态。

1.5.2 制定所有仪器的操作流程,汇编成册,操作流程简单易懂。

1.5.3 规范仪器的保管存放:科室设立专门的仪器间,房间布局进行功能划分,指定不同仪器的存放位置。落实医护人员自觉做到仪器使用后及时放回原位。并在所有仪器指定放置点明确标识仪器设备的名称,以方便大家在取用时一目了然,避免因找不到仪器而延误病人抢救。1.6 仪器的日常维护

在日常运行的情况下,避免强力磁场的干扰;不在监护区使用移动电话;使用中的仪器每天清洁一次,如有污迹及时清洁。如呼吸机的滤网做到每天消毒清洁一次。

1.7 三级检查控制

在质量控制中形成圈员、圈长、护士长三级检查制度,圈长每天登记督查,护士长每周检查,并结合存在问题在圈会上进行解读,并题出整改意见。

2 结果

统计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年,采取此方法对ICU仪器管理比对活动前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年各种数据,如表1可见,活动前后的检查备用仪器合格率明显上升,问题发生率明显减少,及时发现问体及时处理明显升高,仪器去向可追溯。品管圈活动前后仪器管理检查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品管圈管理模式在ICU病房仪器科学管理上提高了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和整个病区的管理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发动和利用全科人员的力量,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探索更科学的ICU仪器管理方法,使各种急救仪器做到专人保管,完好率100%。通过品管圈活动强调的是让员工主动自发地参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和管理权。

通过活动我科在仪器管理中品管圈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保障了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的工作压力,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成就感,培养了人人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仪器管理信息化的探索,做到无纸化,而且不会资料丢失,管理上一目了然,追溯性强。

质量管理是我们永恒追求的主题,需要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过程,通过品管圈管理让我们找到了提高品质管理的方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瑶,李静,吴晓冰.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的管理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0,7(5):40-41

[2] 史苏霞,周立.ICU护士使用急救仪器的安全管理现状 [J].护理杂志2010,4(27)4B

第7篇

作者简介:张晓波,护士长,大专,副主任护师。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评判性思维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正确运用评判性思维的特点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结果:评判性思维能提高护士病情观察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结论:应用评判性思维能提高护理质量和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ICU患者;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年开展的示范工程,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护士的业务水平也是一种考验。ICU作为医院重点示范病房,护理对象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常伴有多脏器功能失调,容易混淆临床护理判断。因此,ICU护士的业务水平,评判性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护理效果,关系着护理质量。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科着力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10年4月-2010年6月,我科共收治了150名病人,其中男90人,女 60 人,年龄9-90岁 ,内科病人45人,术后病人105人 。

1.2 方法

1.2.1 组织理论学习:由护士长和小组长以业务学习的方式授课进行理论学习。

1.2.2 晨会病例讨论:每天晨会口头交班后,利用10分钟的时间对新入ICU的重症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如该患者观察的重点是什么?主要的护理措施是那些?每位护士都发表个人的见解,然后由护士长点评,对概念性的问题提问。如1例49岁溺水16小时患者,入ICU时意识不清,呼吸困难,氧饱和度70%,血压60/40mmHg 面部多处开放性创口,双眼肿胀无法观察瞳孔,按ARDS,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行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同时通知麻醉科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烦躁,吐管而导致呼吸机没法正常工作,通知医生,根据医嘱给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后患者安静。在晨会对病例分析、讨论时,认为护士在该病例护理中,能密切观察病情,判断准确,急救措施及时得当,但在镇静药物的使用时,未能提醒医生使用不易蓄积,代谢快(如丙泊酚)的镇静药,而导致无法判断患者的意识是昏迷还是镇静,延长了拔管时间,影响了病情的观察。通过讨论,将护士所学的知识运用于临床,真正做到理论结合临床,有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1.2.3 护理查房:每周组织一次护理病例查房,由护士长主持,全科护士参加。查房前,护士先了解病例资料;查房时,由责任护士介绍患者的总体情况及对患者的整体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实施的效果,然后逐项讨论。例如:对一位跳楼至颈椎,胸椎,腰椎,骨盆等多处骨折患者的病例查房,护士纷纷提出质疑:“护理诊断前面吗?”“评估方法正确吗?这样的评估方法是否更适合脑外伤的患者?”讨论时,护士长适时给予提示和启发,有目的、有意识的围绕主题鼓励护士大胆提出疑问,提出假设推理,激发护士积极思维、参与讨论的兴趣,活跃讨论气氛,提倡各抒己见,集思广义。

2 效果评价

通过理论学习,病例讨论,分析,质疑,评价等互动活动,使护士更关心患者,对病情观察更密切,也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思考,推理,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增强了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的提高ICU护士的整体素质及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并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以来,护士主动、及时发现问题较以前提高至96%,抢救成功率曾至90%。

3 讨论

3.1 评判性思维是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1],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是护士能够成功运用护理程序所必须具备的思维技巧[2]。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可提高护士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促进交流沟通和实际运用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强的人应具有理性,善于反思,积极进取,并能独立思考。而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则缺乏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患者存在的问题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在抢救中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因此,护士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有着不可否缺的作用,为实现我科“优质示范病房”打下了基础。

3.2 护士是医疗工作中直接与患者打交道的群体,担任着病情观察、医嘱执行、治疗护理等重任。ICU护士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应用现代护理理念,研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特点和规律,对临床护理进行计划,组织,指导,控制,评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优化护理效应,因此,评判性思维能力是护士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评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即护士对评判性思维的接受态度。它往往与反思,质疑,否定等认识环节相关联,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评判性思维促进了护士对知识的整合,连接和迁移,培养了ICU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善于发现护理难点,矛盾点;敢于对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提出异议;增进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要求;提升了处理问题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同时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ICU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松里,吴晓.批判性思维的护理教学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1):500-502

第8篇

关键词:ICU综合征;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危重患者在ICU接受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容易产生对ICU紧张环境相对应的精神应激反应,最常见的就是ICU综合征,是危重患者在ICU监护治疗过程中出现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不仅加重患者的病情,还明显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8月入我院重症医学科的106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51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55.84±15.85)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2.1±1.01)年,患者情绪障碍见表1。

1.2方法 ①所有患者在入住ICU即刻,由当班护士收集相关治疗,新入院患者填写入院评估表,转科患者由专科填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②疾病危重情况:由经治医师每日行急性生理及健康评分Ⅱ(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对患者进行身体暴露,睡眠情况等,其中睡眠情况的评估参照模拟视觉疼痛评分法。③治疗数据:包括是否有手术史,住ICU期间的住院时间,是否使用呼吸机治疗。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4例在ICU治疗期间死亡,另有7例患者在结束ICU治疗时意识未恢复,实际进入本研究患者106例,其中有18例发生ICU综合征,发生率16.98%。

3 相关因素

3.1个人因素 ①年龄:疾病危重程度与年龄成正相关;②对疾病认识不足:患者对于危重的病情缺乏心理准备,认为自己濒临死亡,易产生抑郁、绝望及轻生的念头;③睡眠障碍的患者发病率增加:因为睡眠障碍可成为显著的应激源,使患者产生发怒、恐惧、焦虑及紧张情绪。

3.2疾病危重程度及治疗因素 ①患病时间:患病时间和患者发病率成正比;②住ICU时间:APACHEⅡ评分和患者病情以及ICU综合征成正比。

3.3环境因素 ①光线:ICU内的治疗和监护没有“时间性”,昼夜不灭的灯光,让患者没有时间概念,日夜颠倒,患者睡眠受到严重干扰;②噪声:噪声可以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③隔离:ICU需要控制感染,患者缺少与亲友沟通,易发生分离性焦虑。

4 护理对策

凡ICU综合征患者易感因素评分>15分者,均应进行积极的早期护理干预。

4.1加强护患沟通 这个过程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和忧郁,并从感情上激发患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宿感。①做好病房介绍:因ICU患者常常是术后患者或病情危重患者,这一特殊性使患者不能提前熟悉环境,所以当患者术后清醒或危重患者入室时,护士应为患者介绍ICU的环境。②加强入住后交流:应尽可能地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满意的环境,做好解释,按医疗护理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进入ICU的患者,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的ICU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认识。④加强非语言沟通: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增加视觉信息传递,以掌握其生理及心理动态,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4.2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 家属探视可以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的信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对遗弃和分离的恐惧。家属不仅仅是探视者,还应逐渐成为医护人员的合作伙伴,应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适度地开放ICU探视,让家属亲友多亲近患者,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通过心理护理,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的ICU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减少了护患纠纷。

5 讨论

临床工作中,ICU综合征患者日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ICU综合征的防治措施,并强调预防干预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是最密切接触患者的,应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的情绪障碍提前为患者提供耐心、个性化的护理, 减少患者情绪障碍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护士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多方面收集他们的心理信息,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宣传不同的心理支持。为了防止ICU综合征的发生,分析ICU综合征患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控制危险因素的最低点,充分发挥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尽快恢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创造舒适的病史环境,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这些因素在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总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明确诊断,对症治疗,缩短ICU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是预防ICU综合征的关键,是ICU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齐艳.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Kane RL,Bershadsky B,Rockwood T,et al.Visual Analog Scale pain reporting was standardized[J].Journal of Clinical Epidemiology,2005,58(6):618-623.

[3]杜鹏,姚梅芳.ICU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J].护理杂志,2002,19(1):27-29.

[4]凌莉萍,冯瑞霞.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ICU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治措施分析[J].国际t药卫生导报,2016,22(5):726-728.

[5]降拥曲珍.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医药,2016(10):57.

[6]梅海燕.重症监护室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心理医生,2016,22(25).

第9篇

半年来,在护理部的领导下,在科护士长的业务指导下,在各质控小组的督导下,在全科护士姐妹们的共同努力下,走过了忙忙碌碌的半年,圆满完成了年初工作计划,现将我科半年的工作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 在工作中成长

回顾过去的一年,护士姐妹们忙碌的身影不时地在眼前晃动,想说的话太多太多。写总结要言简意赅,将个人感情参杂在里面不合适我知道,但此时此刻,我还是想把这一年来大家的真实表现、特别是年轻护士的成长历程展现给各位领导。

护士们的工作态度,还体现在服从分配方面。今年四月份,全国百日安全大检查期间,我科重患是最多的时候,为了支援ICU工作,将我科最优秀的护士借调至ICU支持兄弟科室的工作;甲流病房成立,一个月内,我们科去了两名护士,同时期,另一名主力护士又调到骨外科工作,给我科分配一名新人,不能独立值班!人员的短缺程度可想而知了,但我们的护士们毫无怨言,将上级的人员调动当作一种使命来完成,做到了:大敌当前,大局为重!所有人员都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才能完成本班次的工作任务。这期间,甲流病房最重的患者排除甲流后转至我们病房,重患一个接一个的到来,天使们因为疲惫,面容憔悴,有时候夜班护士工作16个小时才能放心的下班回家!我更是时刻准备着:每当年轻护士遇到技术性问题的时候,无论几点,接到求援电话,即刻前往科室。

今年,我院落实了带薪休假制度,这对职工是个好消息,而对科室管理者是个难题。我们科除了年薪假,今年还有三位休婚假的,再加上病事假及借调人员、不能独立值班的新人,我初略统计一下:相当于一年内,始终有一个半人在休息,而我们的病人数,却比去年增加了300多人,工作负荷可以想象的出!今年下半年,我科新病房装修、搬迁期间,正值主任外出,我真的怕非常时期,科里出错——怎么搬这个家,大动了一番脑筋啊!那些日子天天失眠,睡了也象睁只眼睛似的。我们的护士真的好可爱呀,搬家那两天,全都到科室:看东西的,搬东西的、跟车的、摆放物品的,值班的,就像自己家搬迁一样,病了也不和我请假,坚持上班,怕我着急上火,使我们的患者个个安全到达新病室。

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年来,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无投诉纠纷事件,这对于我们这种重患多、病人周转快的大科室来讲,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2、三基三严方面:提到这个话题,心情总是很复杂。院里、护理部和科里组织的理论学习、技术考核,大家都积极参加。只是每次迎检,看着孩子们无助的眼神,仿佛要崩溃的神经,都让我这个当护士长的格外心疼!她们都怕因为自己影响了医院和科室的验收和成绩,我每看到她们如此,就安慰她们:做的如何是咱们的能力问题,不行再努力。只要尽力了,领导会理解的,不会怪你们的,这么重视检查,说明咱们态度是认真的,对医院是负责的,别紧张,咱是七仙女呀!但说心里话:就技术操作来看,护士们完成的还可以,但就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迎检能力来讲,年轻护士肯定不占优势的,我心里还真没底!不过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大家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大科第一季度理论考试:四个人没及格;在就是这次半年的理论考试有一名不及格的,及格率还是在提高的;而且这一年里,我们科有四名护士被院考核组选中,去为全院护士做示教,这给年轻护士很大的鼓励!至于“三基三严”的培训次说,我认为准确的数字一定是虚假的,是按年初计划数出来的,我觉得我们的培训随时随地都在进行,是计数不出来的。“一对一”补课,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就不计数这个数字了,觉得没实际意义。

第10篇

近年来服务行业均将以人为本作为本行业的服务理念,强调尊重被服务对象的个人权利和法律责任。医疗服务作为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服务的对象是患有身心疾病的患者,更要求围绕人来开展全方位服务。从护理理念的角度来看护理服务的意义与目的:传统护理理念要求护士协助医生完成医疗治疗工作,帮助患者达到自理与自立;现代护理理念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更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以个性化护理作为工作重点,本着人权、人本、人性的原则进行护理服务,使护理服务双方均享受服务过程的快乐。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系数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ICU是一个充满高风险系数的医疗场所,先进监护设施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使护士对患者的服务不仅仅局限在对服务理念、服务态度和服务技术上的转变,更关键的是要有应对风险的管理意识和方法,即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要“杞人忧天”,要有承担、迎接风险的勇气,回避、逃避风险只能使自己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理想的风险管理程序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即对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优先处理,管理者对风险处理的决策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关系着患者的生命。作为ICU资源调配者,要以能级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管理中,使全体护士了解ICU进行风险管理的益处,可以积极地迎接风险,使风险管理不致陷于盲目,使护理实践能够以最小代价应对风险,使责权划分更加明确。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家知道:风险永远存在(也理应存在),但你可以管理它们。

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是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又红又专、能级对应。医院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要重新构建具有突破传统的激励机制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ICU管理者应该从文化、制度与人三个角度来做好风险管理。

1 ICU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1 人力资源与文化 ICU劳动强度大,监护人员承担的压力也高于普通病区,在目前无法完全将经济利益与劳动付出完全挂钩的情况下,管理者就需要借助强大的“企业文化”力量来增强ICU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监护人员愿为“大家”做出适度的个人让步乃至“牺牲”。

1.2 人力资源与制度 ICU管理制度的缺陷、管理者的主观性、管理过程的不公平现象使员工抱怨。

2 ICU物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ICU的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数的l%~2%。(2)对ICU的收容与转出制度必须有明确规定,否则就无法保障ICU有限的床位的正常周转和合理利用。(3)对救治预后差或不属于ICU适应证的应严格禁止收入,避免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浪费。(4)病人与护士之比失衡(应为1:4.25)。(5)在ICU病人暂不充足时将医护人员调离,使监护人员无休整/学习的机会。

3 ICU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ICU是医疗护理的重点,人力、物力投入的主要目标,经验教训积累的主要过程,科研教学的主要对象,更是出文章和成果的主要场所。危重疾病信息(无形资产)是临床经验总结、科研和教学的资源,是医务人员智慧、创造、成功和失败的信息库。对资源的利用有利于提高专业水平和发展。信息系统对管理决策的支持,经济管理、成本核算是最重要的内容。 管理的过程就是提高信息的利用度和价值,同时使信息的利用更方便。 (1)电子病历并未获得法律承认,任何临床记录只能以纸介质经手工签字才能生效。(2)医疗管理部门与高年资医生在使用电子病历上的心理障碍,如对医疗质量、病历“克隆”、复制,低年资医生病历书写能力培养负面影响的担忧等等。(3)我国临床医学知识库领域研究、开发、应用上的落后状况。

4 先进监护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ICU患者病情危重,每一治疗措施都是超“常规的”。各种先进监护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抢救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发生医疗问题的风险。危重患者时刻处于病情变化中,需要护士时时刻刻象呵护婴儿一样关怀照顾患者,稍有不慎就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

4.1 超常规治疗中存在的风险

4.1.1 案例1 对于一低钾、心衰的患者,要求在快速补充钾离子的同时不能增加心肺负担。治疗方案:利用微量泵技术,采取高浓度、低速度的补钾(15%KCl30ml+NS20ml,5ml/h),在1~2h内迅速提升血钾浓度,保证了治疗需要。风险管理措施:护士首先要严格按医嘱要求配制液体、泵注速度,并且要在注射器上标注医嘱内容,在中心导管端三通处标注液体品名,使所有当班者都掌握。

4.1.2 案例2 ICU有50%以上的患者都存在血流动力学的失衡,利用微量泵技术输注血管活性药物,采取高浓度、低速度、中心静脉给药原则、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措施来维持患者稳定血流灌注的保证。当医嘱暂停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时,护士只将三通阀门关闭而未将微量泵停止,在一定的压力限度内微量泵管内就会积聚超过正常容量数倍的血管活性药物,如果此时医生又下达了继续给药的命令,积聚在泵管内的药液就会象“脱缰野马”飞奔到中心循环,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医源性”失衡。风险管理措施:临床护士在进行微量泵操作培训过程中就要强化“两关两开”意识,确实做到微量泵输注过程中的“令行禁止”。对于可剧烈影响血流动力学的血管活性药物不能等到报警才开始配制液体,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血压的骤然起落,这对于动脉瘤、动脉畸形、脑出血的患者是致命性的过失。

4.2 先进仪器设备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4.2.1 案例1,呼吸机湿化措施不落实,护士在准备监护床时只根据患者情况将呼吸机基本参数调好而未加湿化液或过早打开湿化开关(过早打开会造成呼吸机管路积水)。当给病人应用呼吸机时患者吸入了未经加湿加温的气体,造成“干吹”事件的发生。风险管理措施:接诊护士在给病人应用呼吸机时,不仅要检查管路是否密闭,湿化液是否到位,而且要打开湿化开关,将温度调整到相应档位,原则是白天湿化量大于夜间,杜绝“干吹”事件的发生。

4.2.2 案例2,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血管收缩剂对皮肤的损伤 在局部微循环障碍的情况下,泵控输注的血管活性药物加重了局部血管的缺血,使药液渗出而导致局部皮肤坏死。风险管理措施:选用中心静脉输注血管活性/刺激性强烈的药物。(肾上腺素、钙剂)对使用过血管活性药物的外周静脉血管采取保护性措施。发现局部皮肤问题要根据情况采取对症处理。

4.2.3 案例3,过度依赖监护设备,忽略基本的监护手段 当监护仪监测数据与临床表现有差异时不能迅速发现问题进行纠正。风险管理措施:使用前要检查监护设备的功能,使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结合临床体征综合判断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避免测量误差(零点校准)。发现误差要采用人工法进行数据监测,如采用手法测量血压方法。

4.2.4 案例4,对异常监护数据和治疗结果缺乏分析和判断 对应用药物后的患者临床体征的观察:如甘露醇的脱水利尿效果评价-尿量与意识的观测,肾毒性反应等在一段平缓的监护数据曲线中出现异常记录的原因分析。

5 基础护理技术管理中的风险因素

第11篇

[关键词] ICU;急危重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1(b)-0136-02

Intensive clinical care of patients in ICU

ZHONG Xin

The Nursing Department,Mishui Street Health Center of Gaomi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Gaomi 26152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summariz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experience of patients with ICU.Methods 60 cas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re used science and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nursing,for example basic nursing,comfort nursing,enteral nutrition nursing,catheter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Results 60 cases patients showed obvious improvement.Conclusion Science and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nursing,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ICU;Emergency and severe;Nursing

危重症已严重危及生命,是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受累的疾病,它的临床情况存在不稳定的状态[1]。危重患者变化迅速、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家属的心理承受力差、心理压力大,情绪容易失控,因此,对危重症医学的理论、技术及护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改善护理服务是减少并发症、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重要条件。ICU集中了医院内的危重患者,因此,本科对60例危重症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3例,女27例,年龄23~65岁。其中12例失血性休克,10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多发伤,20例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0例脑血管意外,4例心肺复苏术后,1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

1.2 护理体会

1.2.1 基础护理 ①患者进入ICU后,应为患者迅速清洁皮肤,更换棉质、宽松的病员衣裤,全身用温水擦浴2次/d;排大便后,应立即用温水擦洗臀部,用热水浸泡清洗手和足;对危重症患者应做好预见性的预防措施,加强巡视和观察病情[2]。②患者抵抗力低下,感染严重,易导致皮肤损伤,皮肤护理对于防止压疮发生及加重感染非常重要;保持床单清洁、整齐、柔软,翻身拍背每2小时进行1次,用温水擦澡2次/d,及时更换汗湿衣裤,减少骨突部位受压,给予降温毯、冰帽等降温时,防止冻伤;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应加强会护理,保持其清洁、干燥。③口腔念珠病很常见,可使用制霉菌素漱口液治疗[3],清除口腔内唾液、碎屑、痰液和保持口腔湿化。④患者因使用镇静剂、机械通气易引起眼部疾患,预防措施为使用胶带封闭眼睑或经常滴眼药水,可避免结膜水肿,防止眼部干涩。⑤对长期卧床者,应床上洗头1次/周,患者应保持头发清洁;对长发患者,为满足患者美观和舒适的需求,每天应为患者梳理合适、个性的发辫或发束。⑥每天清洗、消毒会及尿道口2次;细心观察病情,消除不适诱因。⑦合理规范使用约束带,约束带使用前应准确评估患者耐受程度及性格特征,对术后麻醉未清醒、躁动不安及留置管道的患者采取约束双上肢的方法,松紧应适宜,并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如有必要局部按摩约束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以保证患者舒适和安全[4]。⑧各种抢救仪器,如呼吸机等应摆放有序,避免杂乱;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好参数和报警范围,尽量将报警音量调至最小,以免影响患者。⑨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加强培训,提高护士对危重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护士主动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实践;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主要是对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如无禁忌,取俯卧位或半卧位,头部可抬高45°[5],每24~48小时更换消毒呼吸机湿化瓶、螺纹管和接头。⑩工作人员进入ICU时,换鞋、穿规定的工作服、戴好帽子和口罩;及时做咽拭子及痰培养,减少人员探视,加强空气及病室的消毒处理;操作前后用消毒液涂擦双手或正确洗手,在床尾做好隔离标记,对有传染性的感染给予隔离,谢绝家属探视。

1.2.2 舒适护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供整体、有效、针对性的舒适服务。对睡眠紊乱者,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如看报、听音乐和温水泡脚等,尽量满足患者个性化睡眠需求。对口唇干燥者,早晚进行口腔护理,用棉签湿润嘴唇或温开水漱口。对床铺不适者,应保持床单干燥整洁,根据患者习惯来改变气垫床的状态,及在病情许可下帮助患者取舒适。调控病房环境,病室保持整洁、空气新鲜等。工作中做到四轻。做好输液管理,要隔开输入刺激性的几种液体,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由输液刺激引起局部不适者,可将输液速度减慢,并给予湿敷。及时缓解疼痛,消除生理不适等。经常给予患者擦身,促进舒适。

1.2.3 肠内营养的护理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采用肠内营养是相对安全和普遍有效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肠内营养剂,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①肠内营养前护理:在鼻饲前每次应确定胃管在胃内,如病情允许,应采取半卧位,避免食物反流;鼻饲前应抬高床头15°~30°;当患者抵抗力低下时,鼻饲时应严格清洁消毒,每日应进行口腔护理(生理盐水棉球擦2~3次),每天应更换用物1次,避免引起肠道感染。②肠内营养期间的护理:每2~4小时用10~20 ml温开水或等渗盐水冲洗导管1次,以保持胃管通畅;饮食温度一般为35~37℃;遵循“速度由慢到快,量由少到多,浓度由低到高”的原则调整营养液的量和浓度。

1.2.4 管道的护理 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保持各管道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质、色、量,准确记录。为防止管道识别错误以及加强管道安全,采用管道警示标识[3]。更换引流管处敷料时,应注意适度按压,动作轻柔,避免拉、拖、推等。规范各管道的操作程序及固定方法。严格掌握拔管指征,争取尽早拔管。

1.2.5 心理护理 导致危重症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如下。①由疾病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危重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异常或精神异常,例如休克患者,由于急性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不足致脑缺血缺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心功能代偿不良而致继发性脑供血不足及脑缺氧或脑自身的疾病所致。②由疾病认知所致:主要与患者文化程度及对疾病的认知有关,更多地取决于个人对疾病的体验和对外界刺激的认识和评价,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深入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的必要条件[6];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疾病诊治过程中,伴随生理改变而出现的患者心理变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是建立在护士与患者相互沟通的基础上,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态[7],其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互相信任治疗性的人际关系;同时,护士对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要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准确评估,并且对危重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有安全感、自信心,才能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主动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主要措施:①通过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给予患者可信赖感,用单纯的语言安慰患者,从而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8-9];②向患者说明有关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认知程度,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为抢救赢得时间;③家属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表现出担忧、焦急等不良情绪,常常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应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10];④护士要以热情关怀的态度,真诚关注的表情,亲切和蔼的语言、主动体贴的护理措施为患者解除痛苦,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护士的心理援助,增加安全感和归属感,起到心理支持的作用。

1.2.6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深静脉置管、吸痰及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隔日消毒静脉穿刺皮肤,更换敷贴2次/周,密切观察全身症状,如白细胞升高、发热等,以及穿刺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如有炎症出现时,应细菌培养导管皮下段。吸痰时,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戴无菌手套,保持尿路系统的密闭性,尽量将留置导尿时间缩短,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

2 结果

对60例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基础护理、舒适护理、肠内营养护理、导管护理、心理护理等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后,20例治愈,37例好转,3例出现并发症,经及时治疗和科学护理后均好转。

3 小结

ICU护理工作虽发展较快,但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新护士不断增多,医院不断扩大,安全隐患也不断增加。ICU风险性极高,危重患者生活质量和抢救成功率直接受护理质量的影响。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重、起病急,患者多缺乏心理准备,往往会感到无助和恐惧,从而影响治疗[11]。因此,管理人员应重视ICU的护理管理和专业技术培训。

急危重患者是指因慢性病或急性病急性发作、意外损伤和急性中毒等,直接威胁患者生命,需立刻明确诊断和治疗。患者进入ICU,感到恐惧和震惊,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是必要的。护理工作在患者促进康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优化ICU的临床护理,从而改善护理服务为主线。基础护理是护理的关键,是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桥梁[12-13]。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完善和修订ICU的临床护理水平,加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强化服务理念及护理意识等。

危重症患者以发病快、病情变化快为特点,护士应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与监护,实施基础护理、肠道营养护理等全身心的整体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大为.重症医学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7):1153-1155.

[2] 唐维新.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

[3] 庞文霞.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63-64.

[4] 戴晓艳.精细管理在口腔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2(1):109-110.

[5] 李佳.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 12(12):1954-1955.

[6] 刘凡珍,闫焕霞,张秀华.肠瘘1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2):79-80.

[7] 谢屹红.护士排班方式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65.

[8] 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l-2.

[9] 刘苏君.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10] 丁炎明.注重护理服务承诺的导向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1-803.

[11] Tebbitt Bv.Demystifying organizational emprowerment[J].J Nur Adm,1993,23(1):18-23.

[12] 曲振瑞.ICU危重症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4):2730-2731.

第12篇

【关键词】PDCA循环法;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导置管(CVC)已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除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外,广泛应用于输液、输血、高静脉营养等。但随之产生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组成部分,11%~37%的医院感染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1]。PDCA循环管理法是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手段[2],2013年我院综合ICU引入PDCA循环法预防CRBSI的感染率,得到显著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1~6月我科综合ICU有CVC置管的2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38例,女性患者122例,年龄18~79岁。 2013年1~6月入住我科综合ICU并行CVC置管的2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患者132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17~84岁。两组资料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性。调查分析2012年上半年CRBSI感染的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2013年上半年CRBSI进行预防,控制和管理。

1.2方法

1.2.1计划阶段

1.2.1.1现状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表,分析引起我科CRBSI感染率高的原因,调查对象为我科所有医生和护士,内容包括CRBSI的基本知识,我科CRBSI的发病情况,引起CRBSI的危险因素,CRBSI常用的预防措施以及目前我科CRBSI高发的主要原因。CRBSI的判定标准参照美国感染病协会(ID-SA)[3]和疾病控制中心(CDC)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处理指南》

1.2.1.2 结果分析 医护人员对CVC置管的相关知识欠缺,置管的操作流程不当。护士对CVC导管的使用和维护意识欠缺,低年资医护人员对CRBSI引起的后果认识不足。低年资护士对CRBSI的预防、控制措施不熟悉,同时科室没有建立相应的质控措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整改。

1.2.1.3制定措施 针对上述的调查和原因分析,制定出预防CRBSI的计划。内容包括:1:提高CVC置管人员操作水平2:提高医护人员CRBSI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全科医护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3:制定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导管使用及维护流程。4加强质控,制定质控标准,定期检查操作流程、规范的执行情况。

1.2.2实施阶段

1.2.2.1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制定相应的培训教育制度。由本科实医疗组长和护士长组织,定期在科内进行教育培训,并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集束预防策略的认知性和依从性,集束预防策略[4]:穿刺者在操作前应洗手、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操作时应给予充分的无菌屏障;合理有效皮肤消毒液的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理想的置管部位;每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接受专业培训的医生方可置管,研究发现,锁骨下静脉导管置管

1.2.2.2 建立和完善各项流程、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制定相关流程,如CVC置管操作流程及维护流程,病区内张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感染标准操作流程图》,《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监测流程图》,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使ICU全体医护人员能够知晓引起CRBSI的严重后果及相关预防知识,提高医护人员对CRBSI的重视程度和增强维护导管的意识。

1.2.2.3加强质控 由科主任和护士长进行监控,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标准,对操作流程、无菌操作要求、患者的评估、置管时间、导管材质及类型进行管理与监测。并组织定期检查,评估及考核。对严重违反操作规范的与个人绩效挂钩。

1.2.3 检查阶段 依据制定的相应的操作流程,定期督导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医护人员不规范的操作及时予以纠正。月底统计当月发生或疑似CRBSI的病例。

1.2.4处理阶段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是PDCA循环的关键阶段。将成功的经验保留,对疑似或发生CBRSI的病例进行分析,查找医疗、护理过程中导致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问题,制定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及时修改流程,并将其落实到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提高工作质量,降低CRBSI的发生率。

2结果

结果发现实施PDCA循环法的320例实验组的患者CRBSI发生率明显下降,实验组CRBSI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9.0%

3 讨论

CRBSI是指留置CVC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1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CRBSI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降低病床周转率,还会造成患者病死率的增加[6]。因此,如何预防ICU患者CRBSI的发生是当前医务工作者一项艰巨的任务。引起患者CRBSI的危险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患者的易感性,外在因素即医源性因素。

预防CRBSI的主要环节就是杜绝医源性因素,以降低发生率。导致CRBSI的医源性因素主要有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置管技术不熟练、导管维护不当等。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预防CRBSI管理中,依据制定的相关流程,规范进行严格的操作,通过不断的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改进措施和完善操作管理流程,再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通过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CRBSI发生率由10.6‰下降为3.4‰。结果显示PDCA循环管理法预防CRBSI的发生率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同俏静,庄一渝,王文元.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77-179.

[2] 车文方,赵书敏,朱淑群.PDCA循环在年轻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2C);559-560.

[3] 刘春华.应用PDCA循环法防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6):525-526.

[4] 窦英茹,潘春芳,单雪芹,等.医护人员实施中心静脉导管集束预防策略依从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1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