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区城市党建工作总结

社区城市党建工作总结

时间:2022-04-08 21:36:45

社区城市党建工作总结

第1篇

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在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在XX市专门召开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务虚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XX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精神,总结交流经验做法,分析面临形势任务,研究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措施。

大家知道,上海召开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上半年全市举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专门用4天半时间,针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对各县市区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和业务科室负责人进行培训,可以说这次培训班对做好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XX市委高度重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XX书记多次深入城市街道、社区、两新组织调研。XX部长在今年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上要求“要研究制定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形成共驻共建管理体系”。XX省的要求,XX市委的部署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需要我们紧密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上午,XXX同志传达了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精神。我们也对应安排XX个示范县区市组织部部长都作了交流发言,大家的发言材料我也提前作了学习,总的感觉,各地在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方面热情比较高,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思考,做了不少探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城市基层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二是探索推进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融合共建,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三是认真落实今年组织工作重点任务要求,基层基础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四是积极改革创新,在加强街道社区自身建设,干部队伍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要继续创新完善,不断改进提升。

下面,结合大家发言和各地实践,我就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的两大阵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的基础性、战略性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作为示范市,更要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城市基层党建的思想行动自觉。

一个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号召全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城市改革发展,党建工作的环境、对象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填补了以往街道社区党建空白点,增加了覆盖广度和深度,同时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引领基层治理、服务各族群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城市基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落实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使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

另一个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变化新挑战,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城镇化进程提速,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加速转型。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下岗失业、劳资纠纷、物业管理等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把城市各类基层党组织建设好。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基层党建强,基层治理就强;基层党建弱,基层治理就弱。必须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摆在重要位置,补齐短板、强基固本,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奋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二、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规律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的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上海会议后,按照XX市委的部署要求,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调研和掌握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还没有完全转变观念,工作上的实质性变化和进展还不明显。作为示范点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切实加深对城市基层党建的理解,更新观念,把握特点,找准抓手,取得新成效,当好排头兵。

(一)牢固树立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认识到了,行动才能有效跟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又再次进行强调,共有三句话。一是“城市基层党建,就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这句话高度凝练指出了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的本质。二是“城市基层党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是这一工程的主体架构”,这句话点明四级联动是贯穿和主导城市基层党建的主体架构。三是“与街道社区党建相比,城市基层党建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极大丰富和拓展,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这句话简明扼要指出城市基层党建和街道社区党建的区别。这三句话,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基层党建进行界定和阐释,要深刻理解把握,及时转变思路观念。

(二)正确把握新特点。从我市的实践探索可以看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几个鲜明特点。一是政治功能突出。城市基层党建始终围绕形势任务要求开展,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各类组织、各类人群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二是组织架构立体。城市基层党建不仅有传统的市、区、街道、社区“树状”组织架构,扁平化的横向组织也在快速构建,横竖组织之间交叉互联、立体呈现。三是整体效应凸显。城市基层党建各类组织、各类人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联结,运转起来是一个整体系统,需要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四是共融共享共促。新的经济和社会组织以城市基层党建为联结,开放共融、互联互动,共享优势资源,共同促进提高,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五是集约便捷高效。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充分运用,信息渠道互联互通,网络互动交流、大数据挖掘利用等,推动党建工作、基层治理、群众服务更加精准、便捷、高效。

(三)积极展示新作为。当前正处在从街道社区党建向城市基层党建转变的关键节点,面临很多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新使命要有新担当、新作为。一要大胆解放思想。着眼全域党建理念,切实转变街道社区党建思想,以系统思维来看待城市基层党建,牢固树立系统建设整体建设观念,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工作作风、工作方式,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适应。二要敢于攻坚克难。针对影响和制约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和发展的各类因素,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找准找实问题,实事求是提出解决思路和措施,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不断发展。三要勇于先行先试。要明确城市基层党建发展方向,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保证各项部署安排既符合当前工作实际,又适应长期发展需求,切实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

三、把握目标要求,奋力开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XX省明确提出,要深化探索实践,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在全市专题培训班上,XXX同志明确要求,XX作为全市示范点,通过一年努力,要达到三个目标:第一,街道改革要有实质性进展,一定要改;第二,互联互通、条块结合的机制要基本建立;第三,四级联动体系要完善,要真正用起来,社区职业化队伍建设一定要有初步想法,至少要推。同时强调,这也是今后全市调研的重点方向。我理解,就是要适应新变化、贯彻新部署、落实新要求。

(一)稳步推进街道体制改革。按照XX市委要求有序安排部署。作为示范点更要抓住机遇,适时启动街道改革工作。要认真学习借鉴上海经验,进一步给街道明责、赋权、增能,调整优化内设机构,一是优化街道内设机构。按照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原则上,根据实际优化机构设置,统一设立党建办公室,配备抓党建专职副书记。二是推动街道职能转变。取消归并不合理职能,让街道聚焦“抓从严治党、抓基层治理主责主业。三是赋予街道相应职权。如:街道对辖区内突发事件相应的处置权、事关群众利益和重要项目的建议权、城市区域规划和公共事务的参与权、相关职能部门派驻机构履责的督办权、相关人事任免使用及考核的建议权。这些措施大家可以研究,有些可以直接运用,有些可以先试点再推开。总的原则是,要确保街道权责对等,有职权、有能力协调各方、维护稳定、服务群众。

(二)建立互联互通条块结合机制。打造多层次、融合式组织架构,把区域内关系互不隶属、层级高低不同、领域多元多样的各类组织连接起来、统领起来,着力构建目标一致、协同运作的利益共同体。一是观念上要强化共驻共建。发挥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倡导“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的家园意识,引导各领域党组织打破行政壁垒,拆除封闭藩篱,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下,共抓维护稳定、共抓基层党建,共商区域发展、共同服务群众,实现互融共通、合作共赢。二是体制机制上要坚持双向用力。赋予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实质性内容,坚持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沟通协商、双向考核激励、双向管理重点企业、双向评价干部这几个有效抓手,大力推动条块结合,加强协调性协同性。三是方式方法上要落实开放共建。以组织共建、稳定联保、资源共享为纽带,采取街道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街道主动提供服务,驻区单位积极开放资源等办法,推动资金、场地、人才等资源整合起来、集约起来,发挥最大效益。

(三)健全系统高效联动体系。着力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把四级贯通起来、联动起来,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各地党委要把关定向,履行主体责任,负责总体规划和全面指导,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县市区党委是“一线指挥部”,要履行第一责任,负责提出思路和整体推进,推动工作落实。街道党工委是“龙头”,要履行直接责任,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精心组织实施,统筹抓好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社区党组织是“战斗堡垒”,要履行落实责任,负责组织动员和管理服务,落实各项任务。要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责任落实、任务落地。

(四)加强社区职业化队伍建设。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关键在人。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对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至关重要。近年来,XX市坚持每年为XX名社区人员解决事业编;采用同工同酬的方式提高社区非在编工作人员待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举措。要进一步激励广大社区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把社区工作者队伍纳入各地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考核等具体措施,为社区发展撑起一把“人才伞”;要建立分层分级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鼓励支持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和考试取得职业资格,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水平;要探索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通道,通过设立岗位等级序列、定期调岗调级等办法,让社区工作者发展有前景、进步有渠道,使他们真正安心社区、扎根社区、奉献社区。

四、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城市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城市工作格局。示范市既要有荣誉感,又要感到压力和责任,要加倍努力、勇于探索,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一)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责任落实。责任压得紧,任务才能落的实。城市基层党建涉及面大,是系统建设整体建设,各级党委是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示范点建设成效好不好,党委和党委书记重视是关键,特别是党委书记,一定要知责履责、尽心尽责,牢牢地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手上。大家要主动向党委书记汇报,引起重视、取得支持,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二)坚持协调联动,注重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有新气象新作为。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制定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分工,明确人社、民政、财政、工青妇等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性,合力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完善情况通报、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等工作制度,对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

第2篇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交流座谈会,主要目的是交流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发现差距和不足,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我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刚才,我们交流学习工作经验,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谈了认识,查找了差距和不足,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讲的都很好。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创新思路,精心谋划部署,总结形成了一批卓有成效的经验做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序推进,但对照中央和省、市委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对照省外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做法,我区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差距。各领域党组织书记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认识还远未到位,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还仅仅局限在本单位、本部门,包括部分社区书记也是简单地把社区党建工作等同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没有站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和高度来谋划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没有把驻区单位党建、社区党建工作放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这个“大盘子”中考虑谋划,条块不能有机衔接。

二是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上有差距。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还缺乏做政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社区党组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却被忽视了,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大多数社区服务中心缺乏党建引领的元素,没有明显的标识,没有展示出组织的作用。有的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不愿不会做群众工作,不善于教育引导群众、发动群众,服务手段跟不上。有的社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活动,但开展的活动中红色因素太少、甚至没有,仅仅是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凝聚群众、组织发动群众的功能弱化。

三是工作措施落实上有差距。部分街道(社区)行政化、机关化倾向比较严重,网格化管理、区域化联建等工作浮在面上、沉不下去,坐等群众上门多、主动走访入户少,与辖区单位联建也仅仅停留在签订协议书、召开联席会的层面,共议大事、共商急事、共解难事少;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措施方法单一,项目设置少、活动载体少,还是简单的捐款、打扫卫生等,针对性不强,在职党员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四是党建工作融合发展上有差距。一些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建热热闹闹,但不愿参与新兴领域党建,认为管多了会带来很多问题和麻烦,有些甚至认为是一种累赘,不愿抓、不敢抓;一些街道社区抓新兴领域党建没有抓到点子上,没有找到街道社区和新兴领域党建的契合点。

五是系统性推进党建工作上有差距。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充分反映出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差距还比较大,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还任重道远。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我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谈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理解和把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内涵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

第一,要搞清楚什么是城市基层党建?所谓城市基层党建,就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

第二,要搞清楚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社区党建到底有什么区别?从我的理解来看,城市基层党建与城市社区党建是一种整体与局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基层党建,是城市地域范围内基层党建的新形态,是城市社区党建、区域化党建的升级版,是城市各领域围绕社会治理形成的整体性、区域化、系统性的大党建。只有围绕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坚持以区域化管理为抓手,通过重构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功能,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同步,才能抓住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主题,使基层党建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为此,大家在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的过程中要做到三个转变: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认识到了,行动才有可能跟进。要切实认清城市基层党建的内涵,理清与社区党建的关系,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转变城市基层党建就是城市社区党建的思想观念,以系统地思维来看待城市基层党建,牢固树立起系统建设整体建设的观念,切实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来推进。

二要转变工作思路。新形势下,面对城市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出新,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期待相适应,真正做到城市每发展一步,党的组织建设就跟进一步,党的作用发挥就深化一步。因此,大家要切实转变以往那种就党建而抓党建的工作思路,要把“促进城市建设、提升社会治理”作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定位和目标,整体研究谋划、统筹推进城市各领域党建工作。

三要转变工作方法。我们要在工作方式上大胆创新,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让群众真正融入社区,让群众参与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来,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及时转变以往那种只会干、不会说、不会总结的工作方式,加大工作提炼、总结、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我们创新做法的内涵和层次。

二、注重运用创新思维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

一要强化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各街道(社区)党工委要牢固树立城市大党建理念,紧紧围绕强化政治、服务两个功能,充分发挥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之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大党委”制和“兼职委员”制,择优吸纳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等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负责人为兼职委员,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辖区单位党组织沟通协调,解决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要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在服务群众时要把党的标志亮出来,开展活动时要旗帜鲜明体现党的色彩,要从一点一滴的为民服务中增强党的威信和影响力。

同时,为优化社区治理体系,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区深入推进城市街道(社区)治理和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将各街道(社区)内设机构由原来的“一室一会四中心”改为了“一室五中心”,功能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各街道(社区)要在内设机构力量配备上合理分配,使后台工作更加高效。要进一步深化网格党建工作,按照“点片结合、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综合服务、统筹协调、全面覆盖”的原则,灵活设置党建网格。

党建网格与综治网格要统筹设置,要统一、要重合。要探索实行“街(巷)长”负责制和建立网格(小区)支部、楼栋党小组,社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兼任街(巷)长,每个网格确定1名网格长,由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等担任,每个网格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网格员,进行分片负责,实现管理到位、服务到家。

二要深化社区与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要形成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必须解决在城市各领域党建“各自为政”的问题。各街道(社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建立完善工作例会、议事决策、联席会商等制度,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共驻共建,切实在协调、服务、共商中让辖区单位增强主人翁意识。要全面推行“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党组织双报到”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和单位、行业党组织共建协议,开展“契约化”共建,在充分结合社区实际的基础上,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有针对性地实施区域化党建项目,真正实现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的有效对接。要突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意识,发挥社区党工委的主体作用,建立条块双向用力机制,探索建立双向沟通协商、双向考核激励等机制,实行“驻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双报告”制度,强化驻区单位认真履行参与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责任。要加大资金、场地、人才等资源的整合力度,特别是要协调整合开放驻区单位活动场地,运用人才专业技能为群众提供服务,发挥最大效益。

三要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新兴领域党建融合共享。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互联网业等新兴领域是城市的有生力量。他们不仅是基层党组织的覆盖对象,更是参与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各街道(社区)要创新组织覆盖方式提高覆盖实效,推进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和互联网业等新兴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在商务楼宇,要探索由街道(社区)党工委统一领导,依托商务楼宇内的物业公司、产权单位、骨干企业等建立楼宇党组织,根据入驻单位规模大小和党员数量,由楼宇党组织推动入驻单位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在各类园区,要以园区为单位建立党建工作机构,能单独建立党组织的单独建立,暂不具备条件的,建立联合党组织。依托街道社区、依托协会商会,或依托产业链建立党组织,通过党组织把他们联结成一个整体,实现党的组织、活动、作用全覆盖。在商圈市场,要依托街道(社区)党工委或市场管理部门在商圈市场建立党组织,然后向商圈市场内的各个商家、店铺拓展延伸。依托监管部门,将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等党建情况纳入“登记申报、年检年报”范围,从源头上把商圈市场党建抓起来。

要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党建示范点、党建品牌创建等工作,打造一批如金政物业、天一美居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典型,切实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我们将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由社区党组织兜底管理,统一负责对辖区内新兴领域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兜底式教育管理和服务,实现党的组织、活动、作用全覆盖。

四要加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力度。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然,创新并不是说就必须是别人没做过的,学习借鉴外地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再结合我们的实际,体现我们的特色,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创新做法。各街道(社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精品意识,创新工作理念,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每个社区要抓住2—3个创新点持续用力,把党建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比如,辖区单位比较多的社区,就要在区域化党建工作方面下功夫,从制度机制、具体举措、载体平台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多角度融合,探索建立起完善的双向服务、双向互动、双向评价等长效运行机制;在职党员多的社区,就要针对在职党员的不同特长、兴趣爱好等设计不同的载体,分类施策,使在职党员的作用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商圈市场、商务楼宇多的社区,就要兼顾有形和有效,持续推进“两个覆盖”,结合行业特点、企业属性、员工特点等实际,通过设立党建服务中心、创新设计服务载体、共建载体等措施,使城市基层党建与新兴领域党建在融合发展中实现共赢;对信息化配套设施比较好的社区,就要突出党建信息化建设,考虑在“智慧社区”建设上先行一步,实现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等等。

在8月中旬前,每个社区都要结合前期安排的共建共治共享试点方案,整体考虑、系统谋划,拿出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提升工作方案,提出创新点,报区委组织部审定后创建,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争取今年年底前,在全区城市基层党建的各个层面上创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亮点的党建品牌,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建设梯次。这个方案要突出以街道(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统筹区域化党建平台,整合服务资源,增强领导力;突出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员管理常态化、民生服务精准化;突出以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我把它简单归纳为“一核三化一目标”城市基层党建提升行动。

五要着力加强党组织引领功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要体现在方方面面和各项工作中,具体要做到“三个加强”:首先是加强政治引领。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开展“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落实党的各项任务,引领各类组织严格按党章党规办事,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是加强组织引领。要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依托各类志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行动,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

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再次是加强服务引领。要完善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组织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大特殊人群关爱帮扶力度,通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市民公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的作用,引领各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特别是团委、妇联要结合党建示范点创建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跟进开展团建、妇建工作。

六要切实强化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党建要同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各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工作上来,善于用党的资源来撬动社会资源,用体制内组织带动体制外组织,避免党组织单打独斗、包办代替,体现“治理”的本意,体现党建引领治理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社区自治能力。要进一步强化居民委员会自治功能,通过设立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等委员会,积极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

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以保障群众有效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党工委领导下的居民议事程序,探索建立社区党工委和居委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利益相关方等“多方会谈”以及收集问题、确定议题、协商议事、跟踪落实等民主协商机制,扎实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进一步加强群众教育引导。要依托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社区大学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推广“时间银行”“道德银行”模式,大力加强全区统一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推行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居民公约,发挥居民公约在社会治理中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作用。培育社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组织,建立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健全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纠纷解决机制。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各街道(社区)要结合实际,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根据社区居民爱好、特长和需求组建社会团体,指导扶持初创期社会组织成长,将居民零散纷杂、自发性的活动纳入社团管理,逐步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

要坚持政府直接提供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打造社会组织平台,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依托的“四社联动”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承接社会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三、着力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保障

改进和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政治性很强,责任重大。大家务必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一要靠实工作责任。责任压得紧,任务才能落得实。各街道(社区)党(工)委要负起主体责任,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强化研究部署,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各位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书记突破项目,牢牢抓在手上,经常分析研究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在实践中创新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区委组织部也将强化对重要问题和政策的研究,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具体指导,抓好督促落实。

二要加强督查指导。没有督查,落实就容易打折扣、走过场。今后,我们每个月将召开1次社区书记论坛,交流工作经验、研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建立基层党建调度通报制度,听取汇报,通报情况。同时,将把推进城市基层党建作为目标责任考核、基层党建巡检观摩、党建工作季度督查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对大胆探索实践、成效明显的,给予表扬奖励;对推进不力的,进行批评教育;对搞形式、走过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问责。

三要强化阵地建设。办公及活动场所是承载社区管理服务的基本要素。各街道(社区)要通过整体性规划、系统化配置、精准化对接、高效能管理,加大活动阵地改造力度,推行“一室多用、集中服务”,持续优化阵地功能。要把社区自有的、驻区单位开放的、区域内公共场所等阵地充分利用起来,每个社区总体不少于1000平方米。要健全社区服务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探索社会化运作机制,全面延时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第3篇

一、抓好社区党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区党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大大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我国将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工业化国家。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带来城市人口的空前增长。改革开放以前的三十年,我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只增加了7.3%,平均一年仅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自然增长的人口占2/3。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1978年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7.9%。目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上升为30%左右,然而我国人口城市化的绝对水平仍然很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4%,更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73%。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据专家测算,我国城市化水平在2000年、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和2050年各阶段预计分别为41%、56%、65%、69%、71%、和74%。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使城市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积极影响和带头作用;另一方面,人口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加大了社区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向社区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在社区生活的人们,有来自农村的新市民;也有城市隐形人口即与市民共处的“城市化农民”;有外来暂住人口;也有在册的农业人口等,构成成份非常复杂。同时,我国人口城市化的过程还伴随着社会转型,这就使社区市民原有的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冲击,甚至会染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若不加强社区建设,尤其是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这些因素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使城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受到影响。

其次,人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社区党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都是“单位所有制”,企业和单位对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一管到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政府也要摆脱过去那种对个人生活进行琐碎干预的模式。个人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中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单位所有制”的个人正在向“社会人”乃至“社区人”转变,这也使得就业形式和就业岗位日趋多样化;而且人员流动的范围和速度加大,利益多元化,经济来源多样化,人们的休闲时间增加,文化、娱乐、交际等需求增多,这就使得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从企业和政府中剥离出来,落到了社区的头上,巩固基层政权的重心也转向了社区,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工作必须及时深入社区,以团结、凝聚广大群众,抓好社区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利益格局的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社区党建。当前,利益格局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国有、集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破产、兼并、重组,这就造成了大量工人转岗,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无上级主管的单位、新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和社团组织;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格局的调整,基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大量的居民迁移。这些都迫切需要社区党组织加强协调、指导和服务,帮助群众理顺思想情绪,克服实际困难,化解各种矛盾,调整好各方面利益。对于新出现的群众组织和活动群体,社区党组织也要予以引导,在保护群众参与社区民主建设积极性、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使这些组织和群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也要求必须抓好社区党的建设工作。

第四,社区党员结构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社区党建。随着企业和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员的流动人数增加,原来主要依托系统和单位的党员管理渠道和管理方式有些已不适应新的形势。据统计,目前深圳有外来流动党员13600多名,占该市党员总数的11.3%,深圳户籍人口中的党员也大量在行业间、企业间流动,其中有一部分流入到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同时还出现了一部分下岗党员,尽管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仍然在原单位的党组织,但大多数实际上已脱离了党组织的有效管理,目前深圳这类党员约有5100多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4.3%;尤其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离退休人员越来越多,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反映,国有单位离退休人员从1978年的284万增加到1998年2780万,离退休党员人数占全国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迫切要求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走出一条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

第五,社区在党组织中的地位,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社区党建。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中的基层组织。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城市改革的过程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社区来解决,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基层社区不仅是城市各项工作的承接点,也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点,社会稳定的保障点,更是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就必须不断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促进城市繁荣,保持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二、社区党建的主要特点和任务

所谓社区党建,是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的拓展和延伸,但又不同于街道党建,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社区党建的组织方式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社区党建不仅仅只是街道党工委、居民区党支部和社区党员这一条线,还要有社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其他各类党组织的共同参与,共同进行的地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社区党建因此不同于其他领域党建以条为主,条块相对分割,而是一种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区域性党建。

其次,领导方式主要是以协调、指导和服务为主。一方面,社区是自治性社会基层组织形式,其特征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要求党对社区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在协调、指导、服务过程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另一方面,参与社区党建的各类党组织与街道党组织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党建,是本着平等自愿,共同协商的原则,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以人为本是社区党建的出发点和主要内容。社区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多,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社区党建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做好人的工作。一是做好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在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尊重、理解和关心社区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做好社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社区党建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领域和新课题。它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一)消除党建“空白点”,健全社区党的组织、工作网络、形成严密的组织体系,为党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载体和组织保证。如前所述,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社区内各种新经济组织、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此消彼长,不断涌现,由此造成社区内党的组织建设环节薄弱,“空白点”多。社区党建可根据这一新情况,在具备条件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在暂时不具备条件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培养或派驻党建工作联络员。针对社区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多,在职党员在社区活动的时间长和空间大的特点,可建立离退休党员支部、流动党员支部和在职党员临时党支部,以使社区内每一个党员都生活在党的组织中,保持党组织的严密性。以此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使党成为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配备和建设好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如前所述,社区职能多,任务重,迫切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以发挥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因此,社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是要选好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区党支部的一把手,把那些政治素质高,了解、熟悉社区情况,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领导人才,充实到社区领导岗位上来;要不断地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真正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团结协作精神,廉洁务实,能够带领群众搞好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这是搞好社区党建的关键,也是搞好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的关键。

(三)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在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建可根据党员分布情况发生的新变化,根据社区党员活动的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渠道和方式;可根据所有制关系、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给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着重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观念教育、组织纪律观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新风尚、新道德教育。

(四)做好社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社区党建的特点之一是以人为本。因此,社区党建要以搞好社区服务为切入点,通过千方百计地为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党的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使社区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积极投身社区两个文明建设。

(五)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责任制等各项必要的工作制度,并使社区党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机制、方法制度化、规范化,这是社区党建、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制度保证,也是社区党建的内容和任务之一。

三、社区党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结合社区和社区党建的特点、现状,抓好面向新世纪的社区党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是:

第一,社区党建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服务和服从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社区党的基层组织直接面对城市基层群众,处于城市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第一线,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社区群众中去的重任。因此,社区党建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着眼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着眼于社区自身所承担的职能和任务的完成,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把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能够出色地领导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发展的坚强政治核心。

第二,各级党的组织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地方党委要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把社区党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并认真进行督促检查。要把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同加强社区其他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推进和促进其他的配套建设。

第三,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社区党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开展社区党建,要有创新意识。要立足于实践,结合自身的特点,不断改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要适应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形成合力;要适应党员分布状况变化的需要,调整对党员教育管理的渠道和方法;要适应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的需要,改变党组织设置的方式,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第4篇

关键词:社区党建;覆盖力;智慧城区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3-0043-05

指出:“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社区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全国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为社区党建工作借助互联网平台,提升覆盖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开发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党务、政务与服务融合,通过互联网更好地实现党务对政务、服务的引领,是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城市社区网络平台的有利条件

当前,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社区各类网络平台非常丰富。同时全国各城市都在极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多数城市已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地方“十三五”规划或城市发展规划,作为“十三五”时期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这为我国社区党建工作运用互联网平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城市社区网络高覆盖的有利条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总量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我国2016年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299万人,增长率为6.2%,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占比达95.1%,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

(二)城市智慧政务网络高覆盖的有利条件

1. 现实情况有利条件。2016年,政府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手机端应用等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2.39亿,占总体网民的32.7%①。互联网政务服务各平台的互联互通及服务内容细化,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提高用户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各级政府及机构加快“两微一端”线上布局,推动互联网政务信息公开向移动、即时、透明的方向发展。

以天津和杭州为例,天津市正在积极推进全市电子政务发展,大力打造“一张网、一朵云、一灾备、一平台、一批数据库”的“五个一”工程,着力促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加快建设效能政府。杭州市智慧电子政务建设着力构建全市一体化的智慧电子政务管理体系,逐步形成以市智慧电子政务云为平台的政务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和安全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政府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

2. 建设规划有利条件。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加强统筹,注重是效,打造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该文件提出的目标是在2017年底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底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政府服务更聪明,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三)城市智慧社区高覆盖的有利条件

1.现实情况有利条件。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快速覆盖。以天津市为例,西青区中北镇切实推进精细化社会治理,向“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细化基础网格管理服务,强化政民互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心圆”式治理结构转变,打造“一套网格管基础、一网平台管调度、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标准管考核”的一体化体系,形成“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工作有流程、结果有考核”的精细化社会治理新模式。社区层面,目前已进行了96个智慧社区试点建设,项目总投入达到146亿元。在搭建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重点在安防监控、智慧养老、医疗服务、网络教育、智能家居、社区管理、电子商务、居民电子档案、智能楼宇、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2.发展趋势有利条件。截至2015年4月7日,住建部公布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②。其中多个城市已将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例如,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就将智慧社区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便民贴心化生活服务。上海市“十三五”规划提出“提升社区事务一口受理系统等基层治理信息化系统功能,推进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可视化、协同化”。

(四)融入城市社区网络平台的有利分析

一是有利于技术设备基础,减少成本。信息化工作前期投入成本较大,借助社区现有网络平台已有的设备、终端、线路、平台基础,有利于党建工作快速推进,短期上线,减少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例如,天津市智慧社区代表性项目“社区有我”智慧社区应用管理平台,目前已融合社会组织、志愿者、专业社工、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相互合作,将爱心积分、消费对接、出行支付、安防协防、健康管理等诸多服务进行整合,实现互联互通。

二是有利于广泛入户条件,快速覆盖。社区现有网络平台已经基本实现与社区对接,线上线下互动。“社区有我”项目2015年已经在天津市30家社区建立服务驿站,与67个居委会、146个物业项目、600家合作商家进行合作。2016年全市完成3000家社区有我品牌联盟,建设100个社区有我服务驿站,天津地区发行24万张智慧社区一卡通。目前已经拥有社区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党建工作广泛入户,快速覆盖。

三是有利于网络平台影响,快捷应用。社区党建工作融合影响力较大的社区网络平台,利用现有平台受众基础,有利于实现快捷应用。例如,“社区有我”已经与天津市公安局进行合作,创新“互联网+群防群治”管理模式,建立了群防群治管理系统,包括群防群治人员登记管理系统、群防群治积分管理系统、二维码签到巡逻系统、平安卡管理系统等。该系统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夯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将群防群治力量的实名登记、工作记载、成果累计、星级评定、表彰奖励、派发微信红包等环节通过互联网连接成一个闭环,实现人员准确分类统计、工作成果自动累加、星级评定自动生成,红包派发及时准确的目标。该系统由于解决了社区安全方面的长期顽疾,深受群众好评,应用较为广泛。

二、如何融合智慧社区平台建设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平台

(一)技术平台融合建设的路径

全国各地区应在现有平台基础上,通过横向整合和纵向融合,逐步建成党建集成化系统和专业化平台。例如,天津市依托各部门、各地区现有的“党建云”、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津云”大数据平台、“天农网”等党建数字化平台资源,整合搭建成“天津党建”数字化平台,切实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网络覆盖体系。

(二)党建项目融入的方式

党建项目融入社区网络平台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N:一是嵌入式。将党建项目相关应用以软件的方式嵌入社区现有网络平台。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前期投资少,项目上线快。体现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思想。二是并入式。将党建项目平台与社区现有平台进行横向整合,内容合并,实现强强联合。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前期平台群众基础好,融合后平台内容丰富。体现大党建,多元参与的思想。三是纳入式。依托现有的党建平台,纳入其他社区网络平台内容。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以我为主。体现党建工作处于引领地位的思想。四是分段式。分段式的发展思路是各地区结合本地现实情况,先考虑嵌入、并入式,再向纳入式发展转变。体现党建工作快速起步,循序渐进的思想。

(三)社区党建工作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

1.平台构架。平台总体架构应主要包括“一中心、三终端、四平台、五功能”。“一中心”即建设智慧党建“云”中心,实现上下信息整合、互联互通,实时感知、动态管理,数据汇总、科学分析,为加强党建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发展动力。“三终端”即平台支持网站、手机、电视三种终端设备,努力实现网站全部互联、电视到支部、手机到人。“四平台”是指打造信息平台、学习平台、工作平台和管理平台。“五功能”包括宣传展示功能、教育培训功能、组织管理功能、分析服务功能、资料存储功能。最终实现“一张网”“一张表”管理服务党员干部群众,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2.平台服务。一是服务党员。以天津为例,积极协调整合全市各区各部门现有党员教育系统和平台,融合党建网站、手机、电视等多类型终端,融合政策业务、影像视频、先进经验、典型事例等各类学习资源建立学习资源库,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实时参加理论学习培训、自测考核提供服务。

天津还探索为每一位党员建立电子档案,记录党员从入党之日起政党生活的全部历程,将“”、党费缴纳、民主评议、关怀帮扶等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党员电子档案”,实现了党员管理痕迹化、党员评价动态化、党员考核定量化。

二是服务群众。通过网络平台,提升服务功能,运用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服务。天津党建通过手机服务终端“有话要对组织讲”应用软件,快速反馈民情、民愿、民意。天津以和平区和西青区为试点,通过以小区、街道为线,将全区细划为若干个社区网格,并配备专职网格员,由各专项业务部门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创新指导网格力量具体工作,网格力量在落实管理实施工作基础上,主动发现、感知社会群众反馈,与专项业务处室实现良好互动,创新群众问题及时解决路径。通过网格员的定时巡查,发现任何民生相关问题,随时用手机拍照上传,由后台的上级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直接推送到相关职能单位,并对问题后续解决情况进行督办反馈。

例如,天津市西青区试点通过“群众微心愿,党员来点亮”应用软件实现志愿服务订单式操作,快速实现党员群众一对一帮扶,既提升群众对党组织的感应度,又强化了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后续天津市还将会把全市3700多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和500个困难村帮扶工作有关信息进行数据集成和分析处理,并整体接入全市党建数字化平台,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扶贫脱贫,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保驾护航。

3.平台应用。一是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互联互动。党组织可以与党员实时连线,随时视频沟通。通过“党建地图”的应用,党组织随时掌握党员位置,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动员周边党员赶赴现场处理问题。二是党员与党员、群众之间互联互动。通过党建互联网网络平台、手机移动平台和社交互动软件的应用,打破了党员之间的地域界限、层级界限,真正实现了党员之间上下互动、平等参与、信息共享互动。三是党务与政务、服务之间互联互动。党务、政务、服务最终在基层社区融合,通过一体化办公平台、统一数据库的搭建,解决了社区党组织人少事多,对口多个部门,信息不能共享兼容的问题,实现社区党务、政务、服务的融合。实现党建工作的全天候零距离传播,增强了党的凝聚力。也实现了党员时时在线的透明互动监督。

4.平台管理。一是量化管理。将党建工作量化处理,通过设立党建指数、为民指数和舆情指数三个工作指标,以及敬业指数综合指标,通过党务工作者具体完成的工作事项数量系统自动打分,并汇总生成社区党支部工作指标,实现对社区党组织和党务人员的公平、公正、公开考核。二是实时处理。借助北航数据分析RING系统,通过互联网平台、网上论坛等抓取相关信息数据并进行实时分析,作为党建工作实时监督的基础。

三、融合城区智慧平台提升社区党建工作覆盖力的重点事项

党的十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社区党组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为民服务的宗旨。互联网是一种手段,社区党建信息化工作应服从社区党组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为民服务的宗旨”这一任务需求。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提升社区党建工作覆盖力,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大党建互动的原则。社区党的工作要承担起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责任, 就必须按照中央“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的要求, 进一步健全多方参与、党政结合、服务为先的区域性大党建的新格局。要增强党的工作在社区的覆盖力,必须融合智慧城区平台,加强党建与政务、服务的互动,以“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为抓手,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 形成社区“网络资源共享、合力服务群众”的整合机制。在社区党建工作的操作上,可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和党建资源整合机制,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百姓得益”的工作理念,开展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切实做到社区党务、政务、服务融合发展。

二是坚持服务为先的原则。服务是社区工作的主旋律,需要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各项工作中的引导、指导、服务作用,以对社区各类群体、单位、组织和广大居民群众出色的服务,来赢得各方对党的领导最大支持和拥护。借鉴天津“有话就对组织讲”“群众微心愿,党员来点亮”的做法,以网络平台结对帮扶、对口互助、爱心捐助等形式,积极构建“上级党组织为下级党组织服务、党组织为党员群众服务、党员为群众服务、群众为社区服务”的新型服务链,把社区党组织对群众的服务落到实处,促进各类组织、居民、党员融入社区、服务社区,使百姓得益,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三是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社区是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党组织需要以党建工作创新带动社区治理转型,实现由垂直科层结构向多方参与“同心圆”式治理结构转变,在国家、组织、机构和个人等多元化主体之间形成平等的互惠合作格局,增进各类组织和居民的认同、互信、互惠。社区党组织作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发挥其在社区公共治理结构中的政治功能,充分体现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组织在树立服务群众意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带领社区群众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去,强化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融合城区智慧平台,提升社区党建工作覆盖力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事项:

一是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建设协调党务、政务、服务的“大党建”一体化平台,融合现有的党务、政务、服务平台资源,梳理各类现有终端设备软件,以集约的思路实现集成化、专业化的平台建设。同时明确“大党建”网络建设主体、资金来源、运营方式、维护责任等,避免各方重复投入,建设资源浪费。

二是顶层设计。中央组织部、工信部等部门,应协同合作做好顶层设计,提出党建信息化工作中长期总体发展方向性指导意见,并结合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需要,针对党建工作不同领域提出阶段性工作重点。顶层设计要切实明确总体构架、融入方式、基本标准、运营规则、进度安排等。各省、市、地区在中央一般性要求的基础上,完成规定必选动作的同时,可以附带开发一些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和贴近党员群众需求的特色功能,以提高平台的黏性和吸引力。

三是上下联动。一方面实现组织上下级联动。通过在线视频、实时考核等方式,上级组织随时掌握下级组织工作情况。上级党组织能够在系统中一键生成数据、图表、文字等格式的党建工作成果总结,来对基层党组织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使党建工作更加透明、公正、高效,实现组织上下级联动。另一方面实现平台线上线下联动。社区党建信息化平台应“接地气”,与所在社区的“智慧社区”、社区群防群治等系统相融合。借助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发展,将基层党建落脚到智慧小区党建,构建以街道为中枢、社区为节点、小区为末端的智慧城市基层党建体系。“智慧社区”数字化平台集生活资讯、家庭服务、在线购物、邻里社交等功能于一体,便于社区即时解答党员群众疑问,提供党务咨询、家政服务、劳动中介等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服务信息,机动有关重大事件防范处理的倡议等,大幅提升社区党组织快速动员、精准传达、高效管理、服务群众的工作效率,实现社区居民线上线下生动互联的城市生活。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参与群防群治等志愿服务后,能够获得社区平台、群防群治平台的奖励积分、红包派送,并能在线下超市兑换成日用商品或者以献爱心的方式进行捐赠。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缓解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难以开展活动的压力,也能调动党员积极性,益于形成党员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② 根据《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建k科〔2015〕15号)数据统计。

参考文献:

[1]刘天晓.城市社区党建的现状、困境及破解[J].现代交际,2016(3).

[2]课题组.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非公企业党建工作[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4).

[3]储霞.运用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考[J].理论探索,2012(1).

第5篇

一、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必须认清村组型社区和城市社区党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目标任务等方面的差异

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历来是由党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工作任务所决定的,因此,比较研究不同党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和面临的工作任务之间的差异,对于探索和研究城郊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非常重要。从我区情况来看,城郊村组型社区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差异。

1、管理体制的差异。城郊乡镇虽改为街道,行政村虽挂上了社区的牌子,但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仍然存在,城郊街道和村组型社区的管理体制与城市之间仍处于“分割状态”,仍未脱出农村管理体制的束缚。例如:原乡镇的财政体制、企业退休职工的供养体制、公益事业的投入体制等均未变;另外,社会保障体系也未能与城市的保障体系接轨,城市社区建设经费尚不能覆盖到村组型社区。因此,城郊村组型社区必须更加重视经济发展,增强集体积累,提高集体收入,才能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而城市社区的公益事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主要通过政府规划和社会统筹来解决,社区组织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更好地改进服务,为居民提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生活环境。

2、组织体系的差异。由于管理体制与目标任务的差异,城郊结合部依然是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同时发挥村委会及各类配套组织的作用,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管理村级事务,建设村级事业,它与社区单位联系不多,其主要特点是“自治、自主”。城市社区则是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同时发挥居委会及各类协调组织的作用,主要是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管理社区事务,建设社区事业,其主要特点是“自治、共建”。

3、领导方式的差异。由于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的差异,村组型社区组织更需要依靠民主管理、民主自治、民主监督来管理村级事务、发展村级经济、建设村级事业,比较注重对人、财、物的调配。而城市社区建设由于其“区域性、自治性、服务性、公益性”特点,更需要发挥社区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协调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单位和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体现的是“协调、共建”的方式。

4、管理对象的差异。城郊村组型社区相当部分“居民白天进城上班,晚上回家居住”,实际上是刚刚离开土地或离开土地不久的“新市民”。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郊地域特点,城郊基层组织仍然管理着大量的本村村民、外来村民和世居居民,受文化教育和居住方式差异的影响,城郊部分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与城市居民之间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如何把农民转化为现代市民,是村组型社区党组织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因此,加强村组型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撤牌挂牌”,而是要加快推进固有的管理体制转换、组织体系的创新、居民素质的提升。这是加强和改进城郊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推进城郊党的建设转型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当前村组型社区党组织面临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任务。

一是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模式。建立城乡一体的、涵盖城市建设、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模式既是经济社会中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推进的必然趋势。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也要加快这一进程。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上级党委、政府应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彻底解决近郊街道和村组形式上“入城”到实际上“入城”的相关问题。

二是要加快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理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方面,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村级集体资产的变迁,而村级集体资产的经营所得恰恰是支撑村级各项社会事业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农民生活的主要依靠。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引进现代管理体系,以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因此,推行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使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更加明晰、群众利益得到更好地维护。农民持股进城,生活将有更好的保障。

三是要推行城郊组织体制改革,建立顺应村组型社区建设要求的组织体系。应坚持党的领导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经济发展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城乡互动与广泛参与相结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城郊村组型社区的组织体系,建立区别于城市现代功能型社区和普通居住型社区的社区组织体系。要做好这方面工作,村组型社区党组织必须解决好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对社区建设的认识不到位,尤其是对村组型社区如何向城市社区和现代化新型社区过渡,认识模糊,目标不清;二是认为从农村体制向城市社区体制过渡,问题难解决,工作难适应;三是担心过渡后个人利益受影响,特别是村级经济比较好的单位领导,认为目前城市社区干部的收入太低,会影响社区干部的积极性。这些认识上、观念上的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推进城郊基层党组织的转型。因此,需要通过抓思想上的转变,来促进组织体系的过渡,使村组型社区党组织的全体班子成员积极顺应城市化推进要求,自觉地投入社区建设各项工作。

四是要促进近郊农民充分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城市化推进,城郊结合部的传统农业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基地农业也逐步向城市远郊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岗位竞争能力。在培育新增岗位的问题上,城市近郊由于土地资源的萎缩,应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培育和发展服务业上;城市远郊应充分发挥个私经济、中小企业大量吸收劳动力的优势,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这是转换农民身份的关键。

五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不仅仅是就业途径、社会保障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转变。要采取有效途径,使农民始终保持健康、文明、向上的现代生活方式;始终能够吸收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城市规则;能够确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弘扬与现代文明相接轨的新风尚。

二、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村组型社区党组织新的指导原则和工作目标

针对城市化推进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党组织如何在发展一方、致富一方、稳定一方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迫切需要调整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组织体系,努力使党建工作适应城市化推进,促进城市化推进。在指导思想上,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大关于“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围绕社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以改进创新为重点,以富民安民为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组织体系,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具体工作中,应该把握以下指导原则:

1、与时俱进原则。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基层党组织仍然沿用的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具体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环节。党组织应紧紧围绕城市化推进中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党的工作环境发生的变化,把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作为城市化推进的首要任务。要根据城市化推进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凡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能够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城市化推进的新做法和新举措,就要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大胆推广。应善于研究和思考基层党建工作可能遇到的新课题、新问题,善于探索和实践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当前,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非常艰巨,但不应作为社区建设的前提,应作为社区建设的任务,逐步推行股份制改革。

2、以人为本原则。城市化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以充分保障群众利益为基础。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牢牢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城市化推进中统筹经济、社会和政治各项事业,努力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并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体制转换与人的发展同步并进,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3、区域共建原则。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新格局,总体上应把握社区建设“区域性、自治性、服务性、公益性”特点,按照“共驻、共建、共促”的要求,通过社区组织体系的创新,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社区各类的有效资源整合起来,把社区单位和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各方参与的整体合力。

在具体实践中,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应确立具体的工作目标,来引领城郊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当前村组型社区党建应明确以下工作目标。即:以“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业绩好、形象好”为总体要求,结合城市化推进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有一个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顺应城市化推进要求,领导一方协调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导集体。二是有一支懂经济、善管理、勤奉献,具备帮富带富能力,能够发挥带头作用,热心为村组社区群众谋利益,经常让群众得实惠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三是有一套能够促进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自身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村组社区各类组织进行有效领导的运作机制。四是能创造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同步推进,群众收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更加坚实,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民主建设成效显著的工作实绩。五是有一个各项工作反映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要,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得到群众满意、得到群众拥护的生动局面。

针对以上目标要求,城郊党组织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各项工作中应妥善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党的十五大以来,城郊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许多新经验,如: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配套组织建设和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自治、民主监督等。目前,社区党建仍然是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应充分吸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成果,把改革创新的重点放在解决党的工作方式与社区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上来。

2、统筹兼顾与重点推进的关系。城市化推进是一个渐进化过程,不仅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各级在统筹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尤其应确立“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特别是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结合“二元化管理体制”的破解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在推进组织体制改革、确立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等方面,探索新的推进措施。

3、把握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社区党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刚刚破题,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与研究。我们既要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又要从村组型社区实际出发,也就是说,村组型社区党组织应顺应城市化推进的趋势,结合各村组型社区实际,建立区别于现代功能型社区、普通居住型社区特点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4、城乡互动与村组特色的关系。城市社区党建为村组型社区党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城郊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广泛开展以“互动互融、共促共进”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结对活动。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差异以及城郊基层党组织的社区意识薄弱等原因,与互融共促的目标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当前,应重点在互融互动的内容上、措施上下功夫,同时,应结合尊重城郊历史因素和人文环境,努力创造村组型社区党建的工作特色。

三、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必须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研究新举措,探索新途径,解决新问题

加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是城市化推进中的一项新任务,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项新领域。应紧密结合城市推进中的各项目标任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推进城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转型,构建村组型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1、创新组织形式,建立村组型社区党的组织体系。组织体制改革是城市化推进的重点任务,也是村组型社区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难点之一,其中,社区党的组织体系的改革创新是关键环节,对社区其他组织的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推动作用。一些地方在建立社区的过程中,继续保留行政村建制,实现社区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与村民委员会并存的双轨运行机制,这种做法容易形成“两张皮”、“城中村”,不利于城市化的整体推进。从我区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按照以下模式进行试点:一是按照强化领导、垂直管理的方式,在原村党组织基础上,建立村组型社区党总支,下设若干党支部,分别负责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机构、非公经济组织、社区服务的党建工作。二是按照区域共建、党建共促的方式,建立由社区单位党组织组成的社区党的建设协调委员会、社区党组织建设群众评议会。三是按照覆盖到边、纵向到底的方式,建立党小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将党员教育管理的形式、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向居民小组、商贸市场、产业链、生产工段延伸。

2、创新用人方式,加强村组型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推进村组型社区建设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首先,要注重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构成,形成一班人既有懂经济、会发展,又有懂管理、会协调;既有熟悉农村工作,又有熟悉社区建设;既能统筹各项改革,又能化解群众矛盾,从而改变原来村组党组织的传统结构,促进工作有效开展。其次,要加强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增强各级干部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特别是要学习现代城市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以适应现代城市管理的需要;增强各级干部统筹各项工作的实践能力,提倡在统筹各项改革中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同时,建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为主要特征的政绩考核体系,来引导各级班子和广大干部结合社区建设各项任务,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三个文明的整体推进,更加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

3、创新领导方式,牢牢确立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城郊党组织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改进和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对于维护党的形象、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非常重要。当前,就是要以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思想政治优势为重点,在继承原有的村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党内民主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推进领导方式的改进与创新。一是要建立党组织建设的群众公认机制。目前,城郊普遍推行的党组织换届“两推一选”产生村组型社区干部、“双票一审制”民主评议党员等模式,使党的自身建设体现了群众的意愿,得到了群众公认。当前,应重点在深化、规范和拓展上下功夫。二是要建立基层民主的整合机制。一些地方推行的“两票制”和“两会制”(即:在党组织书记选举中,由全体村民投信任票确立候选人,再由党员投选举票;对重大事项的决策由两委会共同提出议题,交由党员大会形成预案,再由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最后由村务监督小组监督两委会执行),对于村居型社区党内民主和民主自治的互动整合,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是要建立协调各方的协商对话机制。民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主制度。在城区社区中建立的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是政治协商制度在城市基层的具体实践。城郊村组型社区党组织应该把握社区建设的区域共建特点,在协商对话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

第6篇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yangjuan8419”为你整理了这篇党工委落实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党工委落实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情况总结

根据《中共南宁市武鸣区委员会组织部中共南宁市武鸣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关于落实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的通知>》以及《南宁市武鸣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征求意见稿)》要求,为有效整合部门单位力量资源,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形成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建立南宁市武鸣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伊岭工业发展党工委于2021年1月13日上午组织召开落实城市基层党建联席工作会议。现将我委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接到通知后,我委高度重视,于1月13日上午组织召开落实城市基层党建联席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园区基层党建工作。明确分工,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主动担责,抓好联动、做好协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安排工作。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是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成效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我委认真填写《2021年南宁市武鸣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社区服务计划表》,并确定了一名联络员,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四季度的工作安排。

三、贯彻落实。为进一步聚合园区力量,构建党建共同体,全力营造党建引领治理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气象,我委将严格贯彻落实《2021年南宁市武鸣区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社区服务计划表》四季度的工作安排,深化互联互动,切实发挥作用。切实做好“联、共、促”三字大文章。以此次党建联席会议为起点,真正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促进城市发展这一关键、服务园区党员群众这一重点,不断提升园区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水平。

下一步我委将结合实际,做到上下联动、左右联通,确保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有序推进。

第7篇

一、两区的基本情况

九江市浔阳区是中心城区,成立于*年*月。位于江西省最北端,北濒长江,南倚庐山,东望鄱湖,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长江和京九铁路就在浔阳交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辖区面积为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8万,下设5个街道办事处,66个社区,8个行政村,是赣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年财政收入达到4.2亿元,处于全市第一方阵。今年财政计划收入实现5亿元。

漳州市芗城区是*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的,和我们区的情况相同。土地面积264.6平方公里,人口43.60万人,辖4个镇、6个街道和1个开发区,是漳州市的中心区,财政收入达10亿元。

二、两区党建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基层党建工作活跃

浔阳区有党支部216个,党员2943名。近年来,在深入实施社区党建工作中,浔阳区坚持打破地域界限,整合城乡资源,创新推出了以“组织联动互商、文化联乐互融、信息联享互通、人才联姻互补、服务联手互惠、爱心联倡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六联六互”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模式,较好地发挥了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在互动共建中的主体作用,开创了城乡经济项目优势互补、城乡多元文化共同繁荣、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发展的生动格局,受到中组部的表彰。

组织联动互商。建立市、区、县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研讨、调度会议。建立城乡1+1互助对子,依托社区党建论坛,先后举办城市“小巷总理”与农村“村落会长”恳谈活动32场次,互派36名社区党员干部交流挂职,建立流动党员互动网络站点60余个。

文化联乐互融。通过组织搭台,党员带头,开展文化互访活动,唱响城乡文化互动“四季歌”:春有“绿色之旅”,夏有“同台演艺”,秋有“美食共赏”,冬有“共迎新春”,实现了城乡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信息联享互通。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资源,搭建城乡项目、技术、市场信息交流平台。目前,已全面开通“城乡社区互动共建”专网,通过市场化运作,组织开展“城乡项目交流会”7场,促成合作项目(活动)40多个,开辟产品营销互动网点8个。例如白水湖街道三里村依托蔬菜批发大市场、鲜活水产品市场,为互动共建乡村开辟了多个农副产品、土特产专点摊位。

人才联姻互补。开展城乡人才“联姻通智”工程,建立健全城乡人才信息库,畅通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渠道,为市民到农村发展、农民进城创业创造条件。活动期间,共举办“城乡人才现场招聘会”3场,累计有380余家用工企业参加现场招聘,提供文秘、普工、家政、服务等10多个就业工种,为城乡各类人才创造就业机会2200余个。近年来进城下乡就业创业人员以每年300多人次的速度递增。

服务联手互惠。以党员为主体,成立了各种志愿者协会30余个,共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四下乡”等系列主题活动60余次。依托各类中介机构,加强城乡社区志愿者交叉培训,积极开展跨区县的互动服务。

爱心联倡互助。打破帮扶地域观念,在结对社区中大力倡导开展以“爱心传递”为主题的爱心超市、爱心储蓄、爱心五助(助老、助残、助学、助孤、助困)三大爱心行动。针对弱势群体,由结对社区党组织积极动员两地居民、个体工商户、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同时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党内帮扶体系,发挥特困党员救助基金的作用,以爱心超市购物给予折扣补贴的方式进行基金救助和扶助。

漳州市芗城区巷口街道创建楼栋党员联谊会的做法也值得我区学习。他们针对越来越多的“单位党员”、学生党员、流动党员逐步走进社区的现实,组织起来成立楼栋党员联谊会,民主选举会长、副会长、理事,并制定了章程,使社区党员亮出了身份,激活了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的途径,把党建创新工作引向深入,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关系,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精神文明建设常抓不懈

九江市浔阳区在文明创建中,突出中心城区的特点,围绕经济和城市管理方面加大文明的创建,体现在:一是以做大城区经济为抓手,在发展城市经济中争创文明卫生城。二是以改善城区环境为重点,在加强城市管理中争创文明卫生城。以创建全省文明城区和卫生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市民文明程度,优化城市环境。三是以提升市民素质为目标,在展示城市魅力中争创文明卫生城。努力从市民素质着手,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市民卫生意识,深入开展“校园美丽清洁袋”活动,改变市民生活陋习,增强归属感、舒适感和荣誉感。

在全区实施了文明创建“星级社区”评比体系,开展“一星、二星、三星”争创活动,这一做法推动了全区整体性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我们感觉载体设计简明、操作性强,能够调动社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文明创建活动有整体推动作用。

(三)反腐倡廉措施有力

在两区参观考察期间,就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所见所闻给我们的感觉是教育活、制度好、抓监督、重民生。

教育活、制度好。体现在“三入”机制,逐步实现廉政文化入脑,廉政意识入心,廉政规范入律。以村(社区)党建论坛为大讲台,深入开展“清风伴我行,警钟连连敲”、“廉政文化论坛”、“清风讲坛”等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业作家及文艺爱好者创作了小品《贤内助》、京剧《廉政迎来春满园》、大合唱《廉政为民之歌》等一批廉政文艺作品,广泛开展廉政书画、从政警句作品征集活动,并利用廉政文化橱窗,每月展示一幅反腐倡廉漫画和公益广告。逢节假日,以“廉政大礼包”的形式,开展“发一条清风短信,寄一片廉政物语,送一份廉政台历,递一本勤廉书籍,出一套廉洁灯谜”的“五个一”活动,有效地给各级党员干部补充廉政“营养”。全面推行“政务+党务+村务”三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督查、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街财区代管”等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通知》、《浔阳区社区(村)财务管理意见》、《关于深入推进述职述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四项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推行重要事项“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决策责任追究制。

抓监督。我们在余家垅社区参观时,看到区级领导干部的照片在社区宣传栏上进行公开,工作之外接受社会监督,这一做法反映出浔阳区的反腐倡廉的力度和决心,很值得借鉴。针对社区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浔阳区实行了“社区帐街道管”的做法,把反腐倡廉工作延伸到社区,形成反腐倡廉工作有措施,群众监督有渠道的模式。

重民生。参观两区工作时,感觉到我们*区在关注民生方面走在了他们的前面,但有的地方也值得我们学习。浔阳区在建立爱心超市方面实属是务实举措。爱心超市是面对困难群体的自选商场,每年区财政、特困基金都向爱心超市注入扶贫资金,特困人员凭会员卡在超市消费享受低价折扣,超市除生活用品外,还有各方捐献的旧衣物经清洗消毒后挂在超市里,以不超过10元的价格出售,方便了自由选择。

浔阳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中心有行政审批的功能,又有服务市民的功能,浔阳区把打工人员称为新市民,服务中心设有“新市民法律服务”、“新市民就业服务”、“新市民计生服务”、“新市民治安服务”、“党群服务”等窗口,还有行政审批窗口。如党群窗口实现了文件发放全部由窗口来进行。爱心超市、特困党员救助站都捆绑在服务中心周围,拉近了政府与市民群众的距离。

三、体会与建议

这次组织参观的两个区,对我们*来说,具有较强的比较和借鉴意义。他们在基层党建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和反腐倡廉方面,有特色、有经验、有探索、有效果。通过现场观摩与学习,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与思考,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建议。

体会一:党建促发展,发展促党建。浔阳区的“六联六互”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模式,进一步整合了区域党建资源,初步形成了城乡社会共赢、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城乡居民群众创收创业的新格局;特别是全面树立“主题转化为项目,项目转化为效应”的工作理念,在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优势、找准城乡供需关系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项目,将组织结对延伸为项目结对,变项目共赢点为互帮互助对接点,突出了互动共赢,积极探索整合城乡资源、推进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这一活动模式,实现了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反哺城市的基层互动方式,缩小了城乡差别,形成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我区今年把建立城乡互帮互助机制列入区委的工作目标责任制,一年来,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质量上还有不足,浔阳区的“六联六互”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对推动工作必将有积极的作用。明年我们将市区的中心社区与我区的行政村结对互帮互助,建立起良好的城乡互帮互助体系,推动各项工作整体前进。

体会二: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大力度。经验表明,围绕中心城区特点,突出政府主体地位,把创建活动与行风建设、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结合起来,才能使创建活动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同时,政府设专项资金,对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各类典型进行声势大、范围广的表彰奖励,弘扬先进,鞭策后进,才能把创建活动推向更高层次。在创建过程中,积极发挥文明窗口单位的职能作用,在提高本单位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的同时,全力参与全社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才能营造共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通过考察,明年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充分运用考察成果,谋划具体工作:一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在总结今年《社区总动员》的基础上,开展”和谐家庭”文化活动;二是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展首届“文明少年”评比表彰活动;三是在窗口单位中开展“文明服务示范窗口”评比挂牌活动;四是评比表彰20*—20*年度区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文明村;五是成立*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第8篇

一、充分认识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必要性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社会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但是,要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必须结合新的实际,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就是改进和加强从而搞好城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新的构想。我们党之所以提出这一构想,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它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这是坚持党的先进性,使党具有蓬勃活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根本性质、宗旨和伟大使命,要求它始终坚持先进性,始终保持蓬勃活力。党的基层组织处于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部位,直接联系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状况如何,对整个党能否坚持先进性,是否具有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党在城市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经合一的单位组织是城市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城市社会构成的主体,也是居民活动最主要的空间。那时,城市基层党建主要是依附于功能相当完善的单位特别是公有制单位进行的。因而人们感到社区党建无足轻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社会结构形式逐渐从单位制结构向社区制结构转化,原来被称为“小社会”的单位的许多附加功能已经剥离了出来,其中大部分转到了社区。城市居民生存和生活的主要空间也从单位转移到了社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主要以公有制单位为依托的城市党建工作格局就必须进行重新审视。如果不与时俱进,仍然固守原来的那一套,城市基层党建就可能被虚化。只有把视角转向社区,构建起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把社区党建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同时又不忽视一切需要而又可能搞好的单位党建,才能把城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搞好,从而为党保持先进性和充满蓬勃活力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这是增强党的整合功能,凝聚社区各方面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党的*提出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要把这一任务落实到基层,在城市社区必须提高自组织能力,必须把基层的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整合起来。然而,城市社区原来就存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不易整合的问题,而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进一步加大了整合的难度。一方面,城市社区出现了不少有别于公有制单位的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它们彼此间的共同利益机制相对较弱,也往往缺乏与社区共存共荣的整体观念;另一方面,社区内不少居民由“单位人”转换成了“社会人”,他们和单位的联系越来越脆弱,有的甚至完全脱离了单位约束,而社区又缺乏单位对他们的那种硬约束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凝聚核心对社区进行整合,社区就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一纸空文。在我国,没有任何一个别的组织具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巨大政治优势以及由这种优势所决定的强有力的整合功能。但是,如果社区党的组织软弱涣散,它应该具有的政治优势和整合功能就会丧失,社区的自组织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只有构建起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把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使之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社区坚强的凝聚核心,我们党才能把社区各种组织、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使之步调一致地向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迈进。

第三,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和风险的重要举措。现在,我们虽然已胜利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既给我们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甚至可能出现风险。这种挑战和风险也必然反映到社区中来,从而使社区党建经受新的考验:一是在同一社区内,既有从业人员,又有无业人员;既有在公有制单位工作的人员,又有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人员;既有本地人员,又有外来人员;既有高收入者,又有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众。就业方式的不同和收入差异的客观存在以至拉大,往往会使人们在利益上、观念上、感情上乃至政治倾向上产生隔膜和矛盾。这对党如何协调好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保护和调动起来是一个新的考验。二是随着和外界物质流动、信息流动、人员流动频率的加大,社区内会出现各种思想文化的涌动和相互激荡,腐朽文化有可能滋长乃至泛滥。其中少数人特别是无业青年居民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有可能出现精神颓废和道德失范的情况。这对党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文化阵地,既高扬主旋律,又倡导多样化,把社区居民培育成“四有”公民是一个新的考验。三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盛衰兴亡频率加快以及劳动就业关系受到极大冲击的情况下,社区内会不断产生新的下岗、失业人员,经常滞留着一批劳动后备大军,加之流动人口增加,社区内不稳定因素会有所增加,治安形势更加严峻。这对处于第一线的社区党的组织维护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是一个新的考验。四是社区内党员更多地处于换岗和换业状态,流动频率增大。有些党员从原有党的基层组织中游离出来后,把自己变成“口袋党员”乃至“隐形党员”,从而导致党员角色意识的弱化和党员作用的降低。这对社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是一个新的考验。所有这一切,不是简单地用一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的口号就可以解决的。只有认真研究社区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构建起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使“加强”成为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增强社区党的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社区党组织在战胜困难、化解风险,保平安、促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全面把握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内涵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是相对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原有以单位为依托的旧格局而言的。它是用发展眼光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以改革精神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加以创新的结果。这一新的格局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理清社区党建工作新思路。同志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方针:“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按照这一总方针,我们认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紧密联系社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围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建立与人民群众血肉关系这条主线,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功能,以区域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工作为切入点,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贯串制度建设,把党的组织建设成为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创造社区党建工作新办法。同志指出,由于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党肩负的任务的变化,党的建设的方式方法应加以改变和改进,光靠过去的老经验老办法不够,“必须有新的创造”。(《论党的建设》第44页)社区党建具有和单位党建以及其它基层党建许多不同的特点,更应注意创造新的办法;即使是过去的成功经验,也应结合实际加以创造性地运用。例如,既抓理论武装,又抓实践疏导,立足实践学理论,以理论素养的提升推动实践的开展;既坚持先进性要求,又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把增强党性觉悟和解决党员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有典型示范,又有一般号召,从点上探索带规律性的东西,以规律性认识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既有总体部署的协调一致,又区别不同的党员群体和个体的具体情况加强工作的针对性;社区的党务工作中在抓社区党的各项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中,既应言教,又应身教,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结合起来等。

(三)创建社区党建工作新载体。社区党建工作载体特别是活动载体融党建内容、方法于一体,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途径和依托。只有创建起新的活动载体,才能增强其吸引力,提高其有效性。社区可以根据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党内开展这样一些活动,例如,有助于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对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教育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送温暖活动;在生产、工作中争创一流的先锋岗活动;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利用党的纪念日或党员入党日开展籍以强化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的座谈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大多为党员喜闻乐见。

(四)形成社区党建工作新机制。形成这种机制,是增强社区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根据社区的实际,当前亟需建立两方面的机制:一是各方协调的工作机制。社区党建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地工作才能抓好。社区内党的组织情况比较复杂,彼此的工作性质差异较大,因此协调难度也较大。为避免党建工作互相脱节和产生“死角”,湖南一些地方在区(市)成立了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分别设立了党建联席会议和联席会分会,在楼栋建立了党员联络活动站,健全了协商议事制度,形成了“两会一站”的工作协调机制。同时,又强调社区内党的组织和单位党组织加强相互沟通和信息反馈,建立起双向协调机制。我们感到,这样做,有利于使社区相对分散的党的建设工作成为一盘棋,促进其平衡和协调地开展,从而带来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最佳效益。二是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社区党建工作不能抓一阵、停一阵,热一阵、冷一阵。既要注意在一定时空条件下,集中时间和精力解决党员干部中的突出问题,更要立足于抓好经常性工作。要注意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建章立制,把它规范化、制度化,为开展经常性工作提供制度保证。要建立起动态管理、跟踪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原有的经验和办法,创造出新的经验和办法,使社区党建工作常抓常新。

(五)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新网络。社区党建工作新的网络主要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一是组织网络。各方协调的工作机制需要组织的网络系统作保证。其中社区党的支部在社区党建网络处于中心的地位,社区内其它单位的党组织,哪怕职级再高,也代替不了它的作用。因此,凡没有建立社区党支部的,应尽快建立起来,以达到“一社区一支部”的目标。还可考虑按居民小区或楼栋成立党的小组,从而在纵向上形成街道办事处党委——社区党的支部——居民小区或楼栋党小组的组织系统。同时,凡社区内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单位包括非公有制单位,都要做好建立、调整、健全党的组织的工作。要加大建党工作力度,把这一工作做好,从而在横向上形成以社区党的支部为基点、向四周呈发散形的组织系统。这种纵横交错的组织系统的有机统一就构成社区党建工作的组织网络。它是社区内党员活动的组织载体,也是对其进行管理的网络。二是教育和监督网络。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不仅要接受来自党的组织和党内同志的教育和监督,也要接受来自社会和群众的教育和监督。要建立起党内和党外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教育网络和监督网络,形成教育和监督的合力,使党员能处处受到教育,时时接受监督。三是服务网络。社区党的组织和党员植根于、活动于群众之中,应该做社区广大群众诚心诚意的服务者。而在社区建立起服务的网络,有利于把服务规范化。服务网络可以以“人”为中心,如采取党员干部和经济上有困难、思想上有困惑的居民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帮扶活动;也可以以“事”为中心,即对关系到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一些实际问题,都分解、落实到党员特别是干部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服务网络的建立,在社区把党的建设工作和党的群众工作直接结合了起来,把党员受教育和居民得实惠直接结合了起来。与建立上述网络相适应,还应注意把现代传媒手段运用于社区党建,建立起社区党建的信息网络。

在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中,新的思路是灵魂,新的办法和载体是途径,新的机制和网络是保证。社区建立起了适应新情况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就能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从而有力地推动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关键在领导

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是一项崭新的、艰巨的任务,没有各级党委领导的重视是办不到的。各级党委特别是城市各级党委要在明确其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要摆正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是密切联系的,前者是前提,也是保证;后者是目的,也是归宿。在新形势下,社区建设的任务很重,如兴办实业,发展经济;抓好治安,维护稳定;扫黄打非,倡导新风;美化环境,搞好卫生;扩大民主,健全法纪;扶贫帮困,社会救济;等等。这些,每一项都关系到社区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无疑应重视这些工作,但不能因此忽视乃至以此代替党建工作。在社区各项建设工作中,党组织要注意理顺与基层政权、居民自治等组织的关系,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各方依法行使职能,而不要陷于具体的行政事务之中。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抓好自身建设、促进党的先进性的保持和活力的增强去引导、推动社区建设的加强。当然,社区党的建设也不可能脱离社区建设孤立地进行,而应置身于社区改革和建设的环境中来开展。比如,可以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成果吸纳到社区党的思想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中来,以党的思想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的加强去引领、推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这样就可以把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相互贯通起来,形成良性的“社区建设——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的大循环圈。这是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要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能否形成,党建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热心社区党务工作,有一定理论政策水平,懂得党的基本知识,善于联系群众,办事公道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各级党委要扩大视野,着眼于保证素质、优化结构,注意从离退休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单位在岗人员等各方面的党员中选聘,还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同时,每年要集中一定的时间,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使这支队伍成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和构建这一工作新格局的有力骨干。

第9篇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街道、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些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服务的自觉性不高,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有些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有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社区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满足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社会需求,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在社区、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工作重点从注重创收进一步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及时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及时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

不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街道党(工)委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

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应注意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通过以上工作,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六、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社区建设,并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七、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注意选好街道党(工)委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中的党员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面向社会选贤任能,优化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加强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通过多方面努力,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无论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还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要下决心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等问题,及时拨付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运行费用,发放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要主动关心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市、区(市、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改进作风,做好在社区的行政业务工作,对于需要委托社区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

第10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街道、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些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服务的自觉性不高,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有些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有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社区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满足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社会需求,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在社区、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工作重点从注重创收进一步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及时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及时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

不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街道党(工)委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

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应注意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通过以上工作,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六、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社区建设,并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七、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注意选好街道党(工)委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中的党员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面向社会选贤任能,优化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加强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通过多方面努力,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无论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还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要下决心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等问题,及时拨付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运行费用,发放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要主动关心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市、区(市、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改进作风,做好在社区的行政业务工作,对于需要委托社区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

第11篇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街道、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些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服务的自觉性不高,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有些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有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社区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满足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社会需求,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在社区、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工作重点从注重创收进一步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及时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及时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

不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街道党(工)委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年度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

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应注意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通过以上工作,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六、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社区建设,并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七、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注意选好街道党(工)委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中的党员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面向社会选贤任能,优化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加强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通过多方面努力,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无论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还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要下决心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等问题,及时拨付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运行费用,发放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要主动关心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市、区(市、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改进作风,做好在社区的行政业务工作,对于需要委托社区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

第12篇

一、充分认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目的在于通过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把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课题新挑战。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及时改革调整党组织功能、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等,使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三)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必然要求。党的建设适应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应有之义。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既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顺利推进改革试验的根本保证。

(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解决我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市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城乡党建融合度不够高,由此带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农村发展党员难等诸多问题。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科学把握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总体思路、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

(五)总体思路。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抓好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个统筹”,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推进城乡互动、区域联动,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基层干部人才互动、党员动态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六大体系”,形成城乡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局面,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六)主要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城乡统筹发展来谋划、部署和推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效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坚持统筹兼顾、城乡互动。在统筹上着力,以观念统筹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工作统筹为保证,推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互促共进。

坚持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破除党建工作方面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活力,大力探索创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试点示范、重点突破。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坚持试点先行、着力攻坚,在成功破题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全面推进。

(七)目标要求。力争到2012年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主要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城乡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城乡党员实行一体化动态管理,党建工作城乡互促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党建协调发展。

城乡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城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巩固发展。

推动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城乡统筹的功能明显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保障“314”总体部署全面落实,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顺利实施。

三、牢固树立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八)树立农村党建与城市党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各级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城乡统筹意识,转变城乡二元思维模式,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做到思路谋划城乡“一盘棋”,制度设计城乡“两相益”,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九)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克服对农村党员的偏见。城市党组织要把农民工党员纳入管理服务范围,一视同仁保障城乡党员权利。教育城市党员切实尊重、平等对待农村党员,引导农民工党员增强自信、自强意识,主动融入城市党组织和城市生活。

(十)树立与时俱进抓好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观。各级党组织要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丰富内容,改进方式,创新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富于创造性。

(十一)树立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服务观。各级党组织要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党组织班子,配置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的工作,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四、积极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有效途径

(十二)建立城乡共建的组织设置体系。在现有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党的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完善在城乡新经济社会组织、产业链、专业协会、集贸市场和社区楼宇、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建立党组织的模式,推行村与村、村与企业、村与社区、村(社区)与园区等联建党组织,在农民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和建筑、商贸、餐饮等行业采取单建、联建、挂靠等形式建立党组织,探索建立城乡联合型党组织,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体系。

(十三)建立城乡互动的基层干部人才工作体系。改革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公推直选,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定期从上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任职、挂职或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鼓励区县(自治县)部门、乡镇(街道)实改非干部离职带薪到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动员、组织市级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秀干部和人才到区县(自治县)工作,选派区县(自治县)、农村基层干部分别到市级机关、城镇挂职锻炼。选拔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到市级部门担任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的力度。实施“农村乡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和村工作。

(十四)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的原则,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实现从单向被动管理向双向互动管理转变。建立组织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建立重庆市流动党员信息库,实现由追踪式管理向网络化管理转变。拓展党组织服务功能,健全流动党员服务体系,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实现由单纯注重管起来转变为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认真制定农民工党员党费交纳标准,研究制定在用工、培训、任职、薪酬和参加活动等方面维护农民工党员权益的政策措施,组织农民工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民工党员返乡创业,努力建设“农民工党员管理服务示范区”。探索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工作,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十五)建立城乡覆盖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村(居)民事务中心(点)等,创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深化和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义工、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接待群众等制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城乡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就业、社保、住房、培训、医疗、子女教育和权益维护等服务,组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活动,帮助农民工排忧解难。完善党员考评办法,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

(十六)建立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创新党内激励机制,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定期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表彰活动。参照农民工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分配农民工党员评先选优名额,把农民工党员纳入流入地评先选优范围,按照一定比例在农民工党员中推荐党代表、在农民工中推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织农民工党员和农民工自愿在务工地参加选举。完善党内互助帮扶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办法,深化党内帮扶,探索设立党内帮扶热线,拓展党内送温暖活动,做好关心爱护乡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十七)建立城乡合作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体系。调整党建工作重心,更加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在经费、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适当倾斜。积极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党建互帮互助机制,统筹配置党建资源要素,推动城乡党建资源双向流动,特别是引导城市党建资源向农村流动。在党建工作经费、党务人才等方面,城市支持农村;在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等方面,城乡整合利用;在经验、信息等方面,城乡互学共享,充分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整体效益。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城乡交流的桥梁。大力实施党建信息化工程,开展“网络党建”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信息化促进城乡党建联动发展。

五、切实加强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八)健全基层党建工作领导管理制度。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作为抓党建工作“主业”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区县(自治县)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形势分析会,市委组织部每年召开一次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推进会,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业务和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党建工作联系点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

(十九)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强化市委各系统党工委(党委)职能,明确在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建立协调联动、情况报告、督查评价等制度,充分发挥其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要立足职能,整合资源,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主动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支持。各群团组织要积极推进党建与工建、团建和妇建联动。动员和鼓励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大力支持党的建设。组织力量开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理论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