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06:2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废气治理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工业企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它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越来越多。在很多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势必会排放很多工业气体,而这些气体因为多含有的有害物质且不易在空气中消散,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所以,文章对于如何治理现今的工业技术污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
1 工业废气污染的种类及成因
社会上的工业生产种类繁多,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是石油及与之相似的工业品种,这些工业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的有害物质在空气中无法分解,对空气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而其中污染物主要包括两种:第一、固体颗粒污染物;第二、气体污染物。
1.1 固体颗粒粉尘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是空气污染物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除了被称为固体颗粒污染物外,它还有另外一种名称叫溶胶性污染物。顾名思义,颗粒污染物一般指的是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化工厂、水泥厂及锅炉厂等这些地方所产生的废气污染。大部分是因为在这些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烧煤等矿物质来完成生产,而在燃烧过程中,在很多时候燃烧物燃烧的并不彻底,随后被排放到空气中,其中所存有的不溶于大气的颗粒物就对空气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
1.2 气体污染物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今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污染物:
(1)含氮有机气体污染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汽车相类似的一些机械产品燃料的燃烧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汽车作为一种新型、便利的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现今,绝大多数的汽车仍需要燃料的燃烧,才能进行工作。但在汽车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氮有机气体污染物,对这些气体在燃料燃烧过程中被排放进大气中,使得空气中的含氮有机污染物不断增多,不利于空气的循环,对空气的正常循环结构造成了严重破坏。
(2)含硫气体污染物。含硫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物中并不经常见得一种。它主要是由工业企业冶炼金属所产生的,是由有金属气体在冶炼的高温环境下产生的。这种污染物还能与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发生反应后所产生的物质就是我们所说的酸雨。酸雨除了对物体具有腐蚀作用外,同时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所危害,使人在酸雨的环境下产生呼吸系统的疾病。
(3)碳氢有机气体污染物。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是指由碳和氢两种原子组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天然源。其中主要包括四种污染:烷烃、烯烃、芳香烃、含氧烃。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们还没有感受到它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但是它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对人们造成了危害,这一气体的排放,对空气中的臭氧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太阳所发出的紫外线强度大大增加。不仅对社会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也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增加了皮肤癌的患病几率。之前有研究表明,氟物质的使用过量对环境造成了很多的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减少氟物质的使用量,对自己负责,对环境负责。
2.1 突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
应该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问题,这要从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工业行业抓起。对于工业污染问题的治理,只靠个人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管理力度,制定有效、合理的整治措施,对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非法型企业,政府应该予以取缔,空气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把治理好空气污染问题当成重中之重。对于空气污染治理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对于如何治理的策略性建议,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参与进来,出谋划策,为空气污染的有效治理出一份力,同时结合政府的有效政策,使人民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层面。团结统一,使空气的治理问题能够高效完成。
2.2 不断革新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技术
对于工业废气的治理,为了减少排放气体的污染物质,相关部门已经推出了多种污染气体排放之前所能进行的有效处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催化燃烧法、催化氧化法、酸碱中和法、等离子法等多种处理方法。除以上方法之外,废气处理塔采用多重废气吸附过滤净化系统,工业废气处理设计周密、层层净化过滤废气,效果较好。但是相关的治理技术在在治理空气的过程中,还存在比较大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在空气的治理的过新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改良,不断推动着治理技术的革新,是全社会人民团结起来,钻研治理空气污染的新技术,从而使空气污染的治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2.3 注重政策的引导和环保宣传力度
对于空气的污染,很多都是传统的工业企业造成的,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需要耗费大量的生产资金,有很多小企业因为资金不足,为了节约成本,对于空气造成污染的问题企业给予了置之不理得态度。在这问题上,政府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宣传,使群众的环保意识得以有效提高,在今后环境的保护的实践中增加人民的自主意识。由于一些企业资金不足,无法完成本企业对所排放的污染气体的治理,这就要求政府对这样的企业给予一些资金上的支持,有了充足的资金,企业的污染治理才能有效进行。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的手段强制企业进行气体污染物的处理。对于对空气治理问题置之不理的企业,政府应该进行通报批评,且根据企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同时要求企业必须按照要求完成,否则就会得到更加严厉的惩处。
3 结束语
文章主要论述了工业废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并通过详细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在文章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就是工业企业,所以工业企业在治理废气污染的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必须要履行对于保护环境应尽的义务。另外,个人在也要加强自己的环保意识,监督好自己的同时也能对别人实行监督,团结一致,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美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杨伟鹏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20期
[关键词]煤化工 环境保护 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 TQ5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66-1
0引言
重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中化工行业发展的历史久远,种类繁多,生产的工艺技术含量也愈加高,但是化工行业生产材料本身的性质,使得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污染物质,为保护环境增加了困难[1]。而煤化工行业,则是以煤炭为原料的,经过化学工业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物质以及副产品的工业,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态的、固态的以及液态的产品或半产品都是煤化工产业的经济效益来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加工,进一步转换成化工产品以及能源等。煤化工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燃气、液化气等等很多都是煤化工的产出物。
1煤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煤化工行业是煤炭产业链中的一环,是承接着煤炭和化工生产的中间环节,也是我国现今市场中能源供给的重要来源。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对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1.1传统煤化工的发展现状
传统煤化工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一直以来,我国在合成氨、焦炭等传统化工产业产品的生产中都为世界产量最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钢铁锻造和建筑建材以及轻工业等。但是金融危机以后,对传统煤化工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产业结构落后的传统煤化工面临巨大的挑战。
1.2新型煤化工的发展现状
我国新型煤化工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只建设了一些示范单位。新型煤化工的内容主要包括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等,其主要包括的技术有空分技术、气化技术、合成技术等[2]。新型煤化工产业虽然是个年轻的产业,但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基于我国传统煤化工产业的资源和经验的支持,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世界范围的煤化工领域内的突破,首次实现了煤基路线烯烃生产,相信在日后的发展中,在得到更广泛应用的同时也会有更高层次的突破。
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主题,保证煤化工行业健康、无污染、可持续的发展是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节能减排,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企业是国际经济发展的方向,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勇于探索,才能实现煤化工企业的快速良好的发展。
2煤化工行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煤炭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共同构成的,在煤化工生产的焦化、气化、液化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废渣等,排放的废气物对空气、土壤以及水资源都有较大的污染。而煤化工工业的流程复杂,设备相对石化也并不甚完善,在回收环节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环境问题。
在焦化时,装煤和运送环节产生粉尘,因为在户外作业,较难实现收集和除尘,直接飘散在空气中,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损伤,而炼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废水,经过澄清和分离后排放依旧有残留,因为成分复杂,工艺繁复,投入资金多,很多煤化工企业的投入也不到位。
气化主要是将固体的燃料和液态的燃料在气化剂的作用下合成能源的过程,气化后的煤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相对来说,液化的过程产生的废气物较少[3]。这些生产过程中,产业链上出现的问题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煤化工企业保护环境头痛的环节,至今尚未找到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对策
保护环境归根结底是治理污染,只有从源头上切断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斩草除根”方能一劳永逸,永绝后患。因此,除却在煤化工的废物排放上下功夫之外,最主要的是在各个环节上,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从循环利用的观念出发,变废为宝,一方面有效减缓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煤化工行业增加效益。
循环利用,创建环境友好型产业,分为五个阶段,即源头预防阶段,过程控制阶段,污染治理阶段,循环利用阶段,环境管理阶段。
源头预防即是保证煤化工生产时要达到一定的清洁标准,从源头开始防治污染。而过程控制阶段则是根据相关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半产品、副产品以及废弃物进行实时监测,一方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使得需要排放的废气物符合清洁和环境承受力的排放标准。污染治理阶段是关键的一环,在此过程中,要求煤化工产业排放的废物在国家规定指标之内,方便后期的环境管理环节,也为后面的循环利用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循环利用阶段是所有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这一阶段主要是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水流、能流进行整合,经过处理后得到合理的利用,合理资源的配置,形成整个生产环节的循环,做到即节约成本又能实现环境保护[4]。最后的环境管理,除却对排放物和产品以及流程的管理,还有对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态低碳意识的宣传。
4结语
综上所述,煤化工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是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工业,但是不得不注意到的是,煤炭化工行业在生产出大量产品的前提下,也产生了很多污染物,对越来越脆弱的环境增加了负担,与生态环保的时代主题不相符合,所以,在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同时,如何解决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全的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适度地发展煤化工行业,促进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两型”煤化工产业。
参考文献
[1]张国恩.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验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破产保护与利用,2009,100(5):4-6.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化工、石化及医药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64-375.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污染;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跟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因而,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也接踵而来,加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猛增的人口,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升级的消费,都带给了紧张的城市环境和资源更重的压力。
(一)大气的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主要由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引发,后者更甚,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死带来的。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1、工业:工业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性质复杂,种类繁多;2、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多又集中性强,它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对人呼吸器官直接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污染城市空气,是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3、各种喷雾剂,新增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造成空气污染(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城市化日渐加快,相伴相生的工业、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迅速,这些发展就导致了更多空气污染。当污染物:大量的废气、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等被排入大气中后,空气的质量就受到了严重的破环。
(二)废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涉及如下三点:
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生活排放污水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有资料显示,有一半的废水是生活排出的;3、农业中用的化肥、农药,通过雨水进入到到河流中后,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据相关环境部门调查,我国城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中的污水每天至少有l亿吨。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的河段水已受到污染,全国不适合鱼类生存水占到1/3,不能用于灌溉的占到1/4,严重污染的已达到了90%,有一半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40%的水已不适合饮用,甚至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导致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的罪魁祸首。
(三)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主要涉及到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另外,也包括农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废物。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后才能丢弃,否则就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固体污弃物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被废弃的某物品有可能是废物,但如果转换一定条件,废弃物也能变为资源。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就是利用废物的这个双重性,使固体废物减量、无害化,并且变成资源。对于不能利用和一定会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
(四)噪声污染
噪声一般可分为高、低两种。一般而言,低强度的噪声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强度的噪声则会对人体有害,使人疲劳,情绪低落,甚至引发疾病。高强度噪声,无论是对人的听觉、视觉、智力还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伤害。高强度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文体娱乐场所所带来的喧闹声等。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发展为城市污染的严重灾害之一。城市的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数量的猛增。
二、防治污染的举措
(一)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当在维持现有城市的能源与交通状况的前提下,找出危害广,影响大的最严重污染物,以便能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理。城市规划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1、合理工业布局;2、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3、绿化造林
(二)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生活污水主要是有机物的污染,工业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就没那么简单了。虽然每个城市水污染的程度各异,但仍可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1、提倡节约用水,对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实在不能用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水管道中;2、划分区域用水,在污染严重区域开办废水处理基地,尝试多种处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净化水,严格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
(三)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计划
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填埋,另一种就是焚烧。虽说目前,我国填埋生活垃圾已经发展到稳步推进的阶段,但实施填埋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土地资源,确保最大限度的减少填埋场的污染和浪费,变填埋气体为资源。焚烧垃圾主要适用于可燃垃圾,东部沿海城市因其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就决定了焚烧处理会慢慢演变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四)综合整治和规划噪声污染
论文摘要:引言近些年来,原本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在中国人口的迅猛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再加上城市建设的逐渐发展,日趋现代化的更新和升级,使得城市污染也迅速愈发严重。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已经导致了城市中的生活区环境严重恶化,使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把环境问题处理好变得越来越突出。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污染;环境问题
一、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跟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因而,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也接踵而来,加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猛增的人口,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升级的消费,都带给了紧张的城市环境和资源更重的压力。
(一)大气的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主要由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引发,后者更甚,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死带来的。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1、工业:工业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性质复杂,种类繁多;2、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多又集中性强,它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对人呼吸器官直接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污染城市空气,是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3、各种喷雾剂,新增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造成空气污染(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城市化日渐加快,相伴相生的工业、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迅速,这些发展就导致了更多空气污染。当污染物:大量的废气、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等被排入大气中后,空气的质量就受到了严重的破环。
(二)废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涉及如下三点:
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生活排放污水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有资料显示,有一半的废水是生活排出的;3、农业中用的化肥、农药,通过雨水进入到到河流中后,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据相关环境部门调查,我国城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中的污水每天至少有l亿吨。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的河段水已受到污染,全国不适合鱼类生存水占到1/3,不能用于灌溉的占到1/4,严重污染的已达到了90%,有一半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40%的水已不适合饮用,甚至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导致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的罪魁祸首。
(三)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主要涉及到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另外,也包括农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废物。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后才能丢弃,否则就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固体污弃物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被废弃的某物品有可能是废物,但如果转换一定条件,废弃物也能变为资源。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就是利用废物的这个双重性,使固体废物减量、无害化,并且变成资源。对于不能利用和一定会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
(四)噪声污染
噪声一般可分为高、低两种。一般而言,低强度的噪声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强度的噪声则会对人体有害,使人疲劳,情绪低落,甚至引发疾病。高强度噪声,无论是对人的听觉、视觉、智力还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伤害。高强度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文体娱乐场所所带来的喧闹声等。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发展为城市污染的严重灾害之一。城市的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数量的猛增。
二、防治污染的举措
(一)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当在维持现有城市的能源与交通状况的前提下,找出危害广,影响大的最严重污染物,以便能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理。城市规划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1、合理工业布局;2、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3、绿化造林
(二)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生活污水主要是有机物的污染,工业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就没那么简单了。虽然每个城市水污染的程度各异,但仍可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1、提倡节约用水,对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实在不能用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水管道中;2、划分区域用水,在污染严重区域开办废水处理基地,尝试多种处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净化水,严格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
(三)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计划
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填埋,另一种就是焚烧。虽说目前,我国填埋生活垃圾已经发展到稳步推进的阶段,但实施填埋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土地资源,确保最大限度的减少填埋场的污染和浪费,变填埋气体为资源。焚烧垃圾主要适用于可燃垃圾,东部沿海城市因其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就决定了焚烧处理会慢慢演变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四)综合整治和规划噪声污染
关键词:环保 多孔陶瓷 蜂窝陶瓷 陶瓷分离膜
1 前言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心的重大问题,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陶瓷材料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在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治理及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陶瓷材料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领域,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多孔陶瓷与环境问题
多孔陶瓷具有优异的热特性(热膨胀、热传导、热扩散等)、机械特性(弹性模量、强度等)、抗化学腐蚀性以及质轻等特性,近年在环境保护中广泛应用,例如各种过滤器(气体分离、固体分离、除菌、除尘等)、催化载体、吸音材料、轻质建材、绝热材料等[2-5]。
2.1排气净化用多孔性堇青石蜂窝陶瓷
美国于上世纪70年代,针对大气污染严重的汽车排气制定了划时代的马斯基法。该法至今仍是汽车排气规定的重要基础。目前,排气中的HC、CO、NOx的量比未规定时减少约1/10,今后的目标是减少到现状的1/3水平。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都相继出台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汽车尾气净化器采用薄壁堇青石质蜂窝陶瓷载体,载体表面涂覆贵金属、稀土元素、过渡金属等复合制成的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CO、HC、NOx等有害成分,通过催化分解变成无害的CO2、H2O和N2等气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产品具有尺寸规整、比表面积大、导热快、抗压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热稳定性好等性能。
蜂窝陶瓷以及催化剂的开发对汽车排气净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汽车尾气净化器用蜂窝陶瓷要求材质膨胀系数低、耐温性好,因此堇青石是首选材质。催化剂多以贵金属Pt、Rn、Pd等组成,我国还开发了稀土氧化物催化剂。堇青石蜂窝陶瓷的气孔率一般在20%~60%,标准气孔率为35%。一般堇青石蜂窝体网眼密度有400孔和600孔两类,壁厚分别为6密耳 (150μm)和4密耳(100μm)。目前正在开发900孔及壁厚为2密耳(50μm)的堇青石蜂窝体。堇青石蜂窝陶瓷的孔壁向薄型化发展的同时,其蜂窝体的直径向大型化发展,即最大直径从100mm向150mm、300mm发展,以提高效率并适应大排气量的净化需要。这种大型堇青石蜂窝陶瓷净化器已在大型载重汽车、柴油发动机排气上得到应用,也适用于压缩天然气(CNG)发动机或乙醇发动机排气净化。
2.2多孔质碳化硅
柴油清洁排放系统(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简称DPF)的关键材料是纯SiC蜂窝陶瓷材料。这是目前唯一能满足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蜂窝陶瓷。它可以清除汽车尾气排放中96.5%以上的颗粒,包括极细的微粒。使汽车尾气排放颗粒率指标达到欧Ⅳ以上的标准,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其它领域,如废气、废烟环保处理。捕集器采用蜂窝式结构,它的工作原理为:在两端设有独立的敞开与堵塞的通道,废气从敞开的一端进入,穿越多孔的蜂窝壁,然后从相邻通道排出,烟灰颗粒由于过大,而无法穿越壁孔,因而被收集在通道壁上,而不会被排放到空气中。该捕集器将会定期再生和加热,以消除烟灰,从而保持清洁。
(1) 多孔SiC的特点
多孔SiC具有均匀的立体网状结构;气孔率高,可达85%,有大的连续孔;导电性好,压力损失小;通电可发热(比电阻小,室温1~2Ω・cm);耐温高,可达200℃;导热率高,6~8W/m・K;优良的抗化学腐蚀性;切割、钻孔等冷加工容易;与流体的接触面积大。
(2) 多孔SiC的用途
1) 用于柴油机油烟捕集过滤器:柴油机的排气中含有浮游颗粒物质和NOx,他们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多孔SiC捕集过滤效率比堇青石蜂窝陶瓷要好。
2) 用于废气处理:家庭和饮食店厨房从排气口排出的烟和油雾等废气也是大气污染源之一。对于这类废气的处理,可在排气口装多孔SiC分解器,通电加热(<400℃)废气就可分解。
3) 作为催化剂载体:因为多孔SiC导热率高、化学稳定性好,所以可用作催化剂载体。
2.3陶瓷分离膜
陶瓷膜是以无机陶瓷材料经特殊工艺制成的非对称膜,呈管状及多通道状,管壁密布微孔。它主要是依据“筛分”理论,根据在一定的膜孔径范围内渗透的物质分子直径不同则渗透率不同,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或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被膜截留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和环保的目的。
陶瓷分离膜技术与先前的分离技术相比具有小型化、节能、维护管理方便等特征。陶瓷膜的耐久性、抗化学腐蚀性、耐热性及强度比一般有机膜优异。陶瓷膜的材质主要有A12O3、ZrO2、TiO2和SiO2等,气孔率达40%~50%,抗弯强度>35MPa。根据制备工艺不同,膜孔的孔径可以做到40nm~15μm,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将一些单个分离膜用收集水的顶盖把膜的端部组合起来的整体称为分离膜组件。随无机膜制膜技术的快速发展,分离膜的适用范围从超纯水制造、药品、食品领域发展到各种排水处理领域。在水处理时,可以反冲洗及化学试剂强力洗净,所以过滤器的恢复性好,能够长期安全运转。
浸渍型陶瓷分离膜装置适用于水处理,也可以在反应槽内进行活性污泥处理。把活性污泥法与浸渍型膜处理组合工艺称为BIOREM;把凝聚法与浸渍型膜处理组合工艺称为FILCERA,其分离过程是:把陶瓷分离膜组件浸渍在反应槽内,从其下部鼓气,将搅拌气泡上升流提供给膜表面,然后除去在陶瓷膜外侧形成的粘结层(滤饼)等附着物。FILCERA工艺可用于净水处理,BIOREM工艺可用于下水处理、小规模下水及合并净水槽、农村积水排水处理以及有机系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
3结语
本文介绍了堇青石蜂窝陶瓷、多孔碳化硅、陶瓷分离膜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堇青石蜂窝陶瓷多用于汽车尾气处理,多孔碳化硅用于柴油清洁排放系统,陶瓷分离膜用于净化水系统,它们在环境保护中起了重要作用,是大有可为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陶瓷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将取得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陶瓷在环境保护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安井至等.“セラミツクスと环境问题”特集.1998,28(2):81~102
[2]松尾阳太郎等.环境を守る多孔性セラミツクス.セラミツク
ス.1998,33(7):525~541
[3]高丽宽纪,今井茂雄等.抗菌材料特集.工业材料.1997,145(8):
26~45.
[4]守山嘉人等.银含有釉药面を持っセラミツクスの抗尿石污れ
性能日本セラミツクス协会学术论文志,1998,106(1231):303~307.
在工作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坚持为环境管理服务宗旨,恪尽职守,认真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年平均外出监测达350天以上,出具环境监测数据6万多个,上报各类环境监测质量报告68份,环境空气质量报告420份,为160多个委托项目提供监测服务,在依法保护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成绩显著。紧紧围绕改善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摸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和落实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目标,积极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全年365天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空气质量日报。多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月按时完成长江**段、四条内河、饮用水水源等共计42个点位、64项指标的监测任务;每年定期对全市24小时功能区定点噪声、区域环境噪声、17条道路交通噪声计220个监测点位开展监测工作。工作中,监测人员风里来,雨里去,不分白天夜晚,走遍了**市城区大街小巷和工矿企业、农村,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全面掌握了**市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的质量状况及各类污染源排污动态,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科学监测数据和资料。
2、在环保模范城市建设中贡献突出。**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围绕创模各项目标和全市“碧水、蓝天、绿地”十大环保工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同志凝心聚力,发扬敢打硬仗的精神,把创模中的各项监测任务落实到实处。许多同志放弃节假日和外出探亲机会,有的同志推迟婚期,白天开展监测,晚上分析整理数据,连续奋战十个月,完成了七项考核指标的监测任务。汇总、整编上报材料约100余份。在创模重点工程建设中,监测站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及时对雨山湖引水前后水质、底泥进行监测分析;在炎热的夏天持续一个月对污水处理厂、慈湖河水体开展跟踪监测。三年创模期间,监测行程超过前十年监测工作所走的路,广大职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环保模范城市之花,实现了“向创模冲锋,为创模奉献”的誓言。
3、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市作为重工业城市,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指标,污染源监测任务十分繁重。长期以来,监测站坚持每月对影响环境质量的马钢、市属70多家废水排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测,每季度对120多个废气排口进行监测,平均每年获得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约1万个。污染源监测是一项又苦、又累、又脏、又险的工作,在废水排口,监测人员开展工作要忍着刺鼻和有可能有毒的气味,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和寒风凛冽的冬天,监测人员需要扛着几十斤重的设备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忍受炉温的熏烤和寒风的肆虐,现场工作人员靠着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坚守岗位,一次又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
4、在环境执法监督中认真履行职责。在重大环境问题处置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科学,严格依法办事。在某区域粉尘污染的群众投诉案件处理中,我站监测人员秉公办事、不循私情,认真接受用户的监督,连续两天24小时开展监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信任,送来“精心监测、无私奉献”锦旗。2007年以来,针对慈湖河、丹阳新河等环境污染问题,监测站人员顶着酷暑,踏着齐腰深的杂草,对受污水体及周边排口进行调查,连续工作60天,为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我站还创新工作机制,派员进驻环境监察部门,开展现场执法联动,推动了环保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
二、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大局,强化监测服务能力和水平
1、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新建项目接踵而至,环境决策对监测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监测工作时间紧,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着从没有过的压力。在新形势下,我们坚定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信心,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先后完成了马钢新区、冷热轧薄板、彩涂板工程和2500立方米高炉等30多项技术含量高的新项目验收监测。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电厂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提供环评监测服务,为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支持。2008年冰冻雪灾和春节期间,放弃假日休息开展“马钢十二五规划”环评监测,二十多人分别住在条件简陋的地方,冒着天寒地冻,白天晚上连续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在经济建设服务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监测技术优势,不断增强保障和支持能力。国家第四批国债项目—马钢冷轧薄板工程。该工程设备和技术是从日本、德国等国引进,马钢公司委托我站对工程尾气治理设备进行验收监测,在验收时,外方专家对整个监测过程进行了全程跟踪。由于监测结果超标(国外公司对其设备排放污染物都有一套完整的测试资料),外方提出疑义。在企业、外方、监测站三方论证会上,通过我站技术人员的分析说明,外方专家信服认可了监测结果,并对其设备进行检查,最终发现由于喷雾系统堵塞,致使处理效率降低而超标排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过硬的技术、诚信的服务得到了企业和外方专家的好评。
2、建立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我市环境安全,先后完成了辖区内危险源、危险品调查,摸清了可能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险源和危险品基本情况,并制订了应急预案。几年来,及时完成了长江**段上游180吨亚硝酸钠沉船、当涂盾安化工厂爆炸等多起污染事故的监测任务。在长江**段亚硝酸钠沉船事故中,监测站迅速启动应急监测系统,第一时间奔赴事故现场,自**三水厂至当涂东梁山以及沉船现场布设多个监测点位,每2小时进行一次跟踪监测,连续36小时采集水样、分析水质,为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提供了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为妥善处理污染事故的决策争取了宝贵时间。
3、推进标准化建设,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十五”期间,**市环境监测站争取专项资金200万元,建立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利用亚行贷款350万元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了重点投入。购置了色-质联机、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等大型监测分析仪器。“十一五”以来,又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的标准化建设。近三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约560万元用于能力建设,完成了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同时,为提高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完善了应急监测仪器配备,初步满足了应对处置我市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要求。
4、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出台了《关于鼓励职工勇于创新,争做贡献的有关规定》等激励措施。利用遥感技术完成了**市水资源、城镇、森林资源和农田分布情况调查;会同**工业大学完成了“**市大气环境污染物容量模型与总量控制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课题项目一个,每年申报市级课题一至二个,其中《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试验》课题在国内尚属首创。2007年承担了全国土壤污染源状况调查课题,对**区域设立55个土壤样品的采集点。每点平均步行一、二个小时,跑遍了当涂县13个乡镇,按时按质完成了该项任务。每年有三至四篇论文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内部交流,并在专业刊物发表,其中四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在国家酸雨普查和环境监测质控样考核中,所有监测项目考核优秀,并多次通过国家实验室能力验证和省站组织的专业理论及持证上岗考核。
三、不断拓展监测领域,关注民生奉献社会
1、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环境扰民问题。在工作中,监测站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环保问题作为己任,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现状调查及监测。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三产”废气、噪声污染扰民问题,白天、夜间开展监测工作,先后完成了近百家废气、噪声污染扰民问题的监测任务,在督促经营业主强化污染治理措施、规范经营行为中起到了监督作用。
2、创新服务载体,确保群众健康安全。每年对市区八片“菜篮子”基地灌溉水、土壤、蔬菜等46项指标进行监测,为市民菜篮子安全保驾护航,荣获市“菜蓝子工程”先进集体;为说清全市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特定项目前35项指标监测月报工作,每年完成一次的饮用水源地水质109项全分析;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无偿为幼儿园、学校、办公场所及部分市民家装进行室内环境质量监测,让广大群众能够住得放心、舒心。
3、发挥监测数据效能,为社会提供环境信息。每年编制“**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定期向社会环境质量报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代表委员多次视察空气自动监测站,市环保局定期组织环保监督员和中小学生参观自动站运行情况,增进了全社会对环境状况的知情监督和对监测工作的了解支持。编制的《**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0—2005年度)》,获全国优秀环境质量报告书二等奖。年政务信息报道100余件,在省、市内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被省站评为先进集体,并在全省会上作专题发言。各类环境监测报告不仅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而且向社会提供了准确的环境信息。
四、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监测站,树立新时期环境监测人员新形象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将精神文明贯穿于业务工作,激发职工积极向上、科学严谨、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每月第一周六的“学习日”活动。每年举行二次环境监测专业技术、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方面的闭卷考试,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开展了“我为创模加加班”、“立足岗位、争做表率”、“五个珍惜”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的浓厚工作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帮扶社区和村镇看望孤寡老人和老党员,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学生和家庭。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影像片,强化环保“六项禁令”教育,多年来,党员干部无一人发生违法乱纪行为。我站一名党员被省委组织部派到当涂县贫困村挂职,在挂职村任党支部书记的三年工作中,时刻牢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组织部的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成绩。
6在印染行业开展循环经济
6.1印染行业的循环经济
6.1.1印染行业循环经济简介
循环经济即生态经济,其目的是保护环境,提倡“减量化,再利用,循环”,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回收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前提是必须实施清洁生产,核心是强调污染预防,全过程控制和减少污染;强调节约资源和充分清洁地利用资源;强调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产品使用后回收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降低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实现将污染物消除在源头的目的。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是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对有限的资源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使所有的资源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因此,在染整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将染整过程的废水、废气、废热、废物料变“废”为宝。这种对第二资源的再利用是染整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
6.1.2实行清浊分流、分质用水的实例分析
针对不同废水的特点采取清浊分流使整个处理系统更具节能效应。如前处理退浆、煮练、废水COD浓度达到 1 万mg/L以上,由于含有大量的PVA浆料,可生化性很差。借助PVA在低温和偏酸性条件下析出的特点,可将这股废水单独分离出来储入氧化池 3 ~ 5 天进行降温,再通过物化处理使COD浓度降至 5 000 ~ 8 000 mg/L,进水温度由 70 ℃降至 40 ℃以下,COD值可降低到 1 000 mg/L左右。这说明退浆煮练废水经清浊分流后可使COD浓度下降 50% 以上。又如蜡防印花,其真蜡废水COD浓度可达 2 000 ~ 30 000 mg/L。借助蜡脂在偏酸性条件下析出的特点,采取清浊分流单独预处理,使处理后的废水COD浓度降到 300 ~ 500 mg/L。这些事例说明,采取清浊分流的措施是有用、有必要的。
6.1.3印染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
印染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除了技术,还包括设备与助剂,各方面都必须以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为核心,并与染整工艺同步发展。要以染整工艺为中心采用高新技术,发展适用于染整技术的各种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易于生物降解、利于环保的新助剂,以满足生产工艺发展的要求。同时又要以工艺为中心,要求印染机械行业以机电一体化的高新技术来加快染整设备的更新换代。具有数据登录功能的全工艺流程自动化系统,能真正实现工艺参数的在线监控、运行监控和故障诊断,达到在工艺参数快速变化过程中,对参数信号的检测、转换和及时控制处理,能稳定可靠地工作,以真正满足节能减排,为实现和发展低碳经济服务。总之助剂行业、印染机械行业与染整行业必须紧密联合,有效合作,为我国纺织染整行业尽快发展和实现低碳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6.2印染废水处理
6.2.1印染工艺闭环化技术
印染工艺闭环化是实现印染工艺减少甚至没有污染物排出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投入的过剩原料与药剂进行回收回用,形成一个闭路循环系统,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只有少量甚至没有污染物生成。如将有机高聚物浆料溶解至三氯乙烷、三氯乙烯或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中,经纱上浆织成织物后,再在溶剂煮练设备中进行退浆、煮练,退浆液中大约有 75% ~ 80% 的浆料可以回收使用。又如美国Auburn大学研发的环境友好型酶前处理闭环体系新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将酶退浆、酶煮练和漂白 3 个工序组合起来,将酶退浆和酶煮练残液中的葡萄糖和葡萄糖氧化酶作用生成的双氧水进行漂白。这样组合建立的前处理闭环体系,将其废液作处理后回用,从而实现节能、节水、减轻污染、降低成本的新工艺。
6.2.2非水相印染技术
为减少污染,目前国外对非水相或用水极少的印染工艺进行研究。如溶剂练漂技术,在国外已有很大进展,是以溶剂代替水。该技术可节约大量水,并且不产生污染严重的煮练废水,如英国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马卡尔(Makkal)练漂法。又如溶剂染色是用有机溶剂代替水进行染色,可节约大量水,且不产生废水,并具有消耗能量少、染色速度快、均染性能好的优点。目前欧洲各国均采用此法染色,如英国的溶剂气相法染色,还有用燃料或整理剂的蒸汽或烟雾状物进行染色的气相染色、泡沫染色等新 工艺。
6.2.3其他印染废水处理新技术
近年来研发更新、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较多,并带来较大影响,如利用活性炭纤维来处理印染废水。活性炭纤维布(毡)是以粘胶纤维为基本原料,经化学处理、烘干、热处理、高温碳化和活化制成,其表面积一般能达到 1 200 m2/g。其吸附速度是普通颗粒活性炭的10 ~ 100 倍,具有优异的导电、催化等性能,有良好的生物亲和性,还可以再生后重复使用,不会造成新的污染,比较清洁,适合深度处理印染污水。活性炭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等水溶性染料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对硫化染料、还原染料和分散染料等不溶性染料效果较差。
活化煤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新型优质水处理滤料,它是以劣质煤与原料经过破碎、筛选、浸泡、接种等工艺加工而成,具有较大内表面积(600 ~ 800 m2/g),特别是中空较为发达(40 ~ 2 000 m2/g),有利于对较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其内生长的微生物有自身氧化再生作用,不产生污泥沉淀。实践证明,活化煤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明显,COD去除率大于 60%,色度去除率大于 70%。
我国辽源市科研所研发成功的VS型离子变换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材料,具有物理吸附及离子交换功能。其比表面积大,离子交换速度快,具有明显的吸附脱色性能,其脱色率达 90% 以上。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也研究了 7 种染料脱色降解菌,在处理各种染料及PVA洗涤剂、助剂等各种难降解物的印染废水试验中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6.2.4发展趋势
随着高科技在印染行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开发应更加注重生态观。生产中不仅要在后期进行“三废”治理,更重要的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工序都要注意生态平衡和绿色生产。在整个染整加工过程中,要尽量不使用非环保性的染料和助剂,使污水治理中的COD和BOD等指标降到最低。目前国外染整工业防治污染、节能减排的研究发展趋势主要是改变加工工艺,尽量采用不排或少排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新工艺,并在加工过程中回收药品、废水,最后用有效的方法处理剩余的废水和其他废物。
6.3印染废料回收
6.3.1丝光碱的回收
应采用汽水比高(1∶4)的高效蒸发器,淘汰三效蒸发器。传统工艺采用三效蒸发器,随着技术进步,发展了“多级分效法”及高效的“扩容沸腾组合法”新技术。该技术汽水比大幅提高,能耗显著下降。
新颖的“扩容沸腾组合”蒸发技术的特点是由 8 个扩容器室与 1 个沸腾室组合而成,这是我国自主开发的蒸发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淡碱回收设备。其沸腾室与 15 级扩容蒸发器的“后效”相当,其蒸发温度为 18 ℃,比“后效”低 10 ℃,降低的 10 ℃增加到扩容部分。这样扩容部分的理论汽水比将增大 0.85,这是增加了沸腾室的技术贡献。因而沸腾室自身的理论汽水比为 1∶1.85,大于“后效”的汽水比,其效果超过 15 级扩容蒸发器。从单元上比,15 级扩容蒸发器少 3.5 个单元,因而造价便宜。同时由于 9 级组合蒸发器其 8 个扩容室的温度范围增加至 51 ℃,热端温度增大至 12.5 ℃,因而扩容部分的理论汽水比为 1∶4.08(51÷12.5)。加上沸腾室的理论汽水比为 1∶1,这样总的理论汽水比等于 5.08。另外由于 9 级组合蒸发器设计时特别注意了耐用性,故设计浓碱温度为 52 ℃(低于脆化温度),从而大大减轻了脆化腐蚀程度。据调查,已使用了 15 年的 9 级组合蒸发器尚未发生脆化损坏。
6.3.2PVA浆料的回收
采用清水退浆工艺有利于PVA的回收处理。如采用SSPorCLer法通过凝聚、胶化、吸附、相乘的综合效果其回收率可达 98%,COD可从 15 520 mg/L降至 40 mg/L。上海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根据含PVA的印染退浆废水具有COD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通过调研国内外PVA废水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可生物降解的超滤化学凝结法回收技术。其适用范围为:
(1)回收温度以 40 ~ 50 ℃为宜,温度过低反应不完全,过高则PVA呈凝胶状,回收率下降;
(2)pH值较佳范围为 7.5 ~ 9,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回收率下降甚至不发生凝结反应;
(3)凝结反应在 10 ~ 15 min内基本完成;
(4)搅拌转速需高于 250 r/min,较高转速可使反应完全,有利于提高回收率;
(5)凝结剂投加量:硼砂 0.5 g/L,硫酸钠 5 ~ 10g/L,可根据退浆浓度进行调整;
(6)退浆液PVA含量要大于 5 g/L,浓度越高回收率越高,回收成本相应降低。
回收PVA与块状产品的含固率为 15% ~ 20%,PVA回收率和COD去除率能达到 80% 左右。回收后的PVA经适当处理可重复利用或经缩聚后制成改性PVA胶水,实现较好的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
6.3.3对苯二甲酸的回收
涤纶是我国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聚酯品种。为制成涤纶仿真丝产品,采用碱减量工艺,即利用涤纶分子结构中心的脂链减量易被碱水解的特性,在一定温度下,用高浓度烧碱溶液对涤纶织物进行减量使纤维表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水解,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凹坑。水解程度随碱的浓度、温度的作用时间不同而有别,而对纤维芯层无大影响。经碱减量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爽滑、富有弹性,改善了织物的悬垂性和透气性,由此满足服用性和品质提高的目的。
但从涤纶织物上溶解剥离的聚酯组分绝大部分为对苯二甲酸(TA)的钠盐和乙二醇(EG)以及少量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物,它们会进入碱减量废水。对苯二甲酸(TA)不溶于水,能溶解在碱液中,加酸可沉淀析出。由于碱减量废水中的COD含量高达每升数万毫克,且废水中对苯二甲酸的浓度很高,pH值也高,生物处理困难,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我国年产聚酯 1 300 多万t,其中 20% 要进行碱减量处理,所以每年将有数万吨的对苯二甲酸盐水解而溶于废水中,而对苯二甲酸又是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如把这些 70% ~ 80% 含量的对苯二甲酸的废水排放掉,不仅会严重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况且,近年来我国对苯二甲酸的自给率仅 47%,大部分依靠进口,因此回收碱减量废水中的对苯二甲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的方案,主要有物化法和物化生化联合处理法。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不少回收对苯二甲酸的方案对策,主要包括:
(1)直接向废水中加酸中和得到对苯二甲酸;
(2)通过离子交换膜或采用超滤膜先过滤去除废水中杂质再用酸中和;
(3)高温高压下用酸中和;
(4)分两步加酸中和回收对苯二甲酸。
但上述方案也有不足之处,如:
(1)直接酸析回收的对苯二甲酸纯度低;
(2)采用超滤膜回收法虽然能有效去除微粒子,但无法去除废水中的低分子杂质,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微粒子和胶体状物质易引起堵塞,从而使过滤速度降低;
(3)高温高压回收技术要求高,成本高;
(4)分两步加酸中和回收法,废水中残留的表面活性剂和一些处理剂影响对苯二甲酸的纯度,而且回收率 较低。
6.3.4真蜡印花中松香的回收
蜡染印花时以松香蜡为主要防染剂的传统纺织品印花技术。过去多采用手工操作,近年来陆续投建了许多机械化蜡染印花生产企业,产品主要出口非洲。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松香蜡的量很大,其废水有机污染严重、pH值高、色度大。目前对该类废水的治理多采用混合废水集中处理的方法,不仅处理费用高,难回收有用的污染物质,且难于实现达标排放。后来成功开发了皂化松香的回收技术,对实现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为生产真蜡花布的废水排放解决了一大难题。该技术能较完全地将废水中已皂化的松香进行回收利用,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处理前COD达 10 万mg/L以上,处理后降低到 2 000 mg/L左右。该回收技术有利于环保,为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实施、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做出了积极贡献。
(1)蜡染废水特点
蜡染废水浓度很高,在排入污水站前先要经过预处理以减少对污水站的冲击(主要在沉淀池进行)。进入沉淀池的废水主要有 3 类:第一是从印花机出来的印花水洗废水呈红色,为红水,主要含活性染料,pH值为 8 ~ 9,色度为 5 000 ~ 6 000 倍,COD浓度为 2 000 ~ 3 500 mg/L;第二种是蜡纹机、甩蜡机出来的蓝色废水,为蓝水,主要含冰染料、靛蓝等偶氮染料,pH值为 10 ~ 12,色度为 5 000 ~ 5 500 倍,COD浓度为 5 000 ~ 8 000 mg/L;第三是从碱洗机出来的皂化脱蜡废水呈绿色,为绿水,主要含未被利用的及溶解在水中的松香,pH值为 10 ~ 13,色度为 1 500 ~6 000 倍,COD浓度为 5 000 ~ 100 000 mg/L。根据各段废水的污染特性采用清浊分流、分段处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法。
(2)废水处理方法
分流后红水采用沉淀气浮工艺进行处理;蓝水采用酸化气浮工艺析出废水含有的蓝色染料;皂化脱蜡废水(绿水)分流后单独收集,采用酸化气浮工艺进行蜡回收,出水与其他工段废水混合后进行混凝沉淀,生物降解氧化气浮综合处理。
(3)废水预处理
红水进入沉淀池前,先经过水膜脱硫除杂塔,脱硫率可达 85%。再经加碱调节pH值后进入沉淀池进行初沉,然后进入气浮机加脱色剂和PAM进行第一次气浮来降低色度和COD含量。这样红水出水的pH值达到 8 ~ 9,COD降到 2 500 mg/L以下,色度降到 800 倍以下。
蓝水经加酸气浮后可有效去除废水中含有的染料松香,其中染料回收率可达 98% 以上。
皂化脱蜡废水(绿水)经酸化气浮工艺进行蜡回收。污水分流后,加酸酸化使其pH值至 2 ~ 4,松香酸钠可由松香皂转化为疏水性松香,其亲水性大为降低,且易于自发凝聚形成较大絮体,从而易于实现气浮回收。回收后的松香含水率低于 20%。采用此工艺其回收率可高达 92% 以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皂化松香回收原理
蜡染花布生产过程中,松香从织物上被去除的方法,正是通过皂化反应形成了皂化松香,即C19H29COOH + NaOH C19H29COONa + H2O。这种用松香酸和烧碱皂化而成可溶于水的松香酸钠盐,多泡沫有肥皂功效,通常称为皂化反应。而皂化松香经加酸中和,并使其保持酸性,那么被皂化的松香又会变成松香酸,这说明从蜡染废水中通过加酸中和分离方式可提取松香。另外蜡染废水经酸中和后不溶于水的松香酸就会析出,在常温下通常以颗粒状态存在于废水中,这给分离造成困难且分离后含水量较高,必须高温加热把水份蒸发后才能利用。由于松香的软化定在 72 ~ 80 ℃。当升温至 70 ℃左右时松香的悬浮颗粒就会聚集,就很容易从水份中分离出来,回收的松香含有大量杂质(如染料、纤维绒毛、尘土等),必须经脱色除杂提纯后才能再 利用。
(5)皂化松香回收方法
①分离提取方法:热水中和法将高温皂化退蜡废水集中后,直接加酸中和,在 60 ~ 70 ℃的酸性条件下,松香就会聚集漂浮于水面上,然后将其分离出来。
②冷中和法:将高温皂化退蜡废水集中后,经降温处理,再加酸中和(pH值 5 ~ 6),松香析出形成悬浮颗粒,再通过涡凹气浮机,使松香漂浮起来,将其括入加热的容器内进行分离。
③除杂提纯法:蒸锅法,将黑松香放入蒸馏罐内逐渐升温至 300 ℃,再经冷凝器冷凝,分别蒸馏水份、脂肪酸和松香等,最后将剩余杂质排出。
④溶剂法:将黑松香与溶剂按 2∶1 混合,泵入罐内静置约 20 h,罐内由上至下分为 3 层,水、松香、染料和灰分等杂质,然后将最下层的染料、灰分等杂质由罐底泵入蒸馏罐中进行蒸馏,将中间的松香层泵入另一蒸馏罐中进行蒸馏,蒸馏出的溶剂经冷凝器冷凝后回收循环使用,松香和杂质分别由蒸馏罐下部排出,该法能将松香中的大部分杂质清除,提纯的松香可回用到生产中。
(6)青岛凤凰印染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生产真蜡产品的企业,在非洲地区享有较高声誉。该公司生产真蜡防印花布时使用的松香量很大,在熔化松香、从织物上剥离松香到机械退松香的回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皂化松香回收技术的开发上,有充分的技术准备,掌握了该项目的技术关键。该回收技术在国内属首创。
皂化松香回收利用技术的开发成功,对实现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为真蜡花布产品生产的废水排放解决了一个重大难题。该回收技术不仅能较完全地将废水中已皂化的松香进行回收利用,还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空间。更重要的是大幅度降低了污水中的COD值(从 10 万mg/L降低到 2 000 mg/L左右)。同时为企业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3.5苯类废气的回收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环发 [2006] 103号)确定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将挥发性有机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研发纳入其中。为促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形成具有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各省的纺织印染、制鞋、电子、树脂工艺等行业对苯类有机溶剂的使用与日俱增。甲苯等有机溶剂的使用,从量到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这虽然促进了各种产品性能和功效的使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有机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而苯等有机溶剂又是一种较为昂贵的化工原料。所以选择有效途径将生产过程散发出的有毒废气进行收集回收,不仅可减少苯类有机物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减少原料的投入,这对行业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积极的贡献。
目前,国内外对苯类有机废气的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冷凝法、吸收法、燃烧法、催化法、吸附回收法等,其中采用较多的是催化燃烧法和吸附回收法。催化燃烧法是把废气加热到 200 ~ 300 ℃,经催化燃烧转化成无害无臭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汽,以达到净化的目的。该法特点是起燃温度低、节约能源、净化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装置体积小、占地面积少、设备维修与折旧费低。该法适用于高温或高浓度的有机废气治理。
吸附回收法可回收大约 70% 的有机溶剂。其工艺合理,能有效满足环保要求,既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使资源再生回用。
特别是福建高科技环保研究院在研究分析国内外目前对有机溶剂废气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常规工艺设备进行优化,其研发的GK JBH型苯类有机废气回收技术及成套装置技术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被确认为2006年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其技术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排出的有机溶剂废气经该设备收集过滤、冷却后进入吸附塔中,以专用高效率活性炭吸附有效溶剂,待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再以水蒸汽进行脱附处理。回收的溶剂再经冷凝、集聚分离或蒸馏脱水等程序获得回收溶剂。采用该设备和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有机溶剂回收率可达 86% 以上,废气净化率可达99% 以上并确保尾气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2)采用新型吸附材料(颗粒或柱状活性炭),吸附脱附速度快,脱附解析完全,再生吸附率衰减慢,使用寿命长;
(3)脱附能力强,采用热蒸汽对吸附槽中饱和的有机溶剂进行脱附,脱附率达 99%;
(4)节能省电(设备阻力小、主风机功率小、设备不用燃料),运行费用低;
(5)安全性高,系统的循环冷却装置可有效控制流体在控制点温度以下运行,在设计中采取多点式温度监控系统,确保系统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稳定高效,故障率低;
(6)自动化程度高,采用PLE自动化控制和触摸屏式人机界面,有效降低操作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7)回收的有机溶剂能重复用于生产,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有效防止了苯类废水污染的产生。
6.4印染废水废料处理后产生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6.4.1污泥的组成和处理
目前,印染废水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式有填埋、堆肥、抛海、焚烧、土地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等。各地区对于污泥处置方式的选择是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技术措施、交通运输等因素而确定的,并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和兴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必须清楚,生化污泥和物化污泥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污泥。
生化污泥除水之外其主要成分是残留的有机化合物、微生物、后生动物等。而物化污泥除含有有机污染物外,还有大量铝、铁等无机物,而铝和铁在建筑材料中(如砖)具有增强力的作用。但实际上物化污泥烧结后成为酥松状,因此不论在建材还是水泥中其添加量还是很少的。
根据上述印染废水污泥的各种处置方式的比较(如烧制建筑用砖),由于印染污泥中的有机化合物含有毒素,因此堆肥和填埋是不适合的。而厌氧发酵制沼气的方案投资巨大、效益较低。因而上述 3 种处置法不能用于印染废水污泥。而用作水泥生产原料和生产水泥砌块的处置方案虽然可行,但污泥的消纳量小。如烧制建筑用砖(优质轻质保温砖)和生产陶粒是可以考虑的方案,可节约耕地但污泥的消纳量不高(一般只有 15%)。
从经济效益方面比较,陶粒属于高附加值产品,销售价格要高于建筑用砖,而且消纳污泥量可能较大,但陶粒生产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工业化生产和进入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在目前情况下建议先烧制建筑用砖,初步解决污泥的去向问题,待陶粒销路成熟后再用于烧制陶粒或悬浮填料,可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如综合考虑,最好最简单的方案还是做道渣,该方案成本最低最实用,但技术要求并不低,需进一步落实强度、浸出毒性等,再由环保城建部门协调后生产。
6.4.2污泥的处理工艺及方向
由于染整污泥含有较高的有机组分和纤维物质,因而具有较高的热值。这比其他污泥作为资源被利用有更明显的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发了利用烟气余热来处理染整污泥的专利技术。这不仅为染整污泥能得到彻底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也对我国染整污泥处理领域以废治废和废物循环利用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而染整污泥要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目标,首先必须对染整污泥进行干化固化处理,污泥的干化工艺是染整污泥得到彻底有效处理的关键。该污泥的干化工艺是经过烟气余热干化后最终形成含水率在 20% 左右的污泥团粒,其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热值高达 1 800 ~ 2 100 kcal/kg,约为标准煤含热值的 1/3。它的物理性质、燃烧过程以及低位发热量等和煤有许多相似之处,是热电厂燃煤理想的辅助燃料,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另外染整污泥经烟气余热干化后形成的污泥团粒还可以烧制轻质节能砖,但技术上难度较大。浙江大学经多年研究,终于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研究利用热电厂烟气余热,通过二段式污泥干化和成粒方法产生的污泥团粒,能烧制轻质节能空心砖。这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墙体材料,其抗压强度可达到特等砖的要求,重量比同体积的普通砖轻 8.5% ~ 10.1%,节省烧砖能源 10% 左右,同时节省黏土资源 10% ~ 15%。该产品经天然放射性测试,完全符合《建筑材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 6566 ― 2000)中A类产品的要求。
这种利用染整污泥团粒烧制的轻质节能空心砖属于国家目前提倡的新型建筑墙体材料,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处理了染整污泥。而目前所有砖瓦厂为节省黏土资源和能源,在制砖环节中加了 15% 的煤渣,但经粉碎处理后煤渣市场价为 100 元/t,污泥团粒具有的热值和增强砖体强度的特点均优于煤渣,加上使用起来方便而受到砖瓦厂的欢迎。如污泥团粒以与煤渣相同的市场价用于制砖,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进一步降低污泥干化的总体运行成本。
采用染整污泥干化技术产生的污泥团粒,还可以生产水泥压制品。由于污泥团粒具有颗粒坚硬、不溶于水的特点,因此可用来作为市政水泥制品原料,可替代部分石粉,制造各种形状和规格的人行道板砖、植草砖、侧石和压制砖等水泥压制品。它们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冻性等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和国家建筑行业标准。当污泥团粒与水泥石粉、水一起成为混凝土后,污泥中的物质包括金属已完全固化,不会释放出来对环境产生影响。
目前我国利用热电厂的烟气余热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印染污泥,这不仅为处理印染污泥开辟了一条既安全又经济的有效处理途径,也为我国印染行业的印染废水处理的正常运行解决了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我国印染废水的处理进入了一个以废治废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新阶段。
6.5蒸汽回收利用
6.5.1冷凝水的产生和影响
染整企业是高耗能单位,一个大型染整企业(生产规模为 1.2 亿m/a)每年需消耗饱和蒸汽约 40 万t。通常,用汽设备消耗多少蒸汽即能产生多少凝结水。蒸汽在用汽设备中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会发生相变而放出“潜能”,同时产生大量的高温凝结水。根据热力学分析,0.4 MPa饱和蒸汽的饱和温度为 143.6 ℃,所含总热能(焓)为 2 738 kJ/kg。其中汽化潜热为 2 133 kJ/kg,占总热能的 77.9%,饱和水显热为 605 kJ/kg,占总热能的 22.1%。
而我国用汽设备对“潜热”的利用率不高。笔者认为除设备本身结构不合理外,主要是安装在用汽设备上起“阻汽排水”作用的疏水阀损坏率较高,导致用汽设备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凝结水不能迅速及时地排放所致。加上疏水阀是在较高压力和温度下工作,又有汽蚀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设备内存积大量凝结水,减少了设备的换热面积,导致设备的热效率降低。所以,必须选用好的疏水阀,既要能迅速及时地排尽设备内的凝结水,又要能封住蒸汽,防止 泄漏。
6.5.2冷凝水回收系统
凝结水的回收系统有开式和闭式两大类。开式系统中,上口敞开,凝结水箱不受压,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初始投资小,加上凝结水和空气直接接触会吸收空气中的氧造成疏水阀和设备内部腐蚀,凝结水箱上开口面积较大而无盖,散热损失很大,只能回收 40% 的凝结水热量。而闭式系统中,凝结水箱和所有管路全部处于压力下,由于凝结水不和空气接触,系统寿命长,可回收凝结水的全部热量,但因系统为受压系统,因此必须安装安全阀及压力表,故系统比较复杂,操作条件较差,初始投资较大。
7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纺织染整行业必须认清形势、抓紧发展,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首先要用低碳经济的理念来制定“十二五”、 “ 十三五”发展规划,并考虑将单位GDP的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 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保证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 40% ~ 50%。
(2)大力推广应用比较成熟的染整工艺,在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及其他助剂、设备、管理等方面应用节能减排的染整技术。
(3)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工艺,这在当前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国家重点狠抓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期间尤为重要。
(4)建议国家科委加强和重视对纺织印染基础理论的研究,鼓励节能减排、环保、低碳新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对目前在研究部门已初步研发成功,并有实用价值的节能降耗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要加大推广力度,使其早日实现产业化。
(5)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让资源、能源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达到“减量化、再利用、循环”的要求,以促进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
8结论
染整行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必然趋势。印染行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把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与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相统一,以推动染整行业向创新型、生态型、环保型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型。这既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总之要发展、要生存就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 徐谷仓. 对近年来我国染整前处理工艺技术进展回顾和看法[A].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佶龙杯”第四届全国染整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染料工业协会,2010:13 29.
[2] 曹佩文. 碱减量废水资源化回收处理技术及应用探讨[A].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2006年全国印染行业环保工作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06:163 166.
[3] 刘书庆. 浅谈真蜡印花布工艺与清洁生产[A].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2006年全国印染行业环保工作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06:174 177.
[4] 奚旦立. 印染废水处理后污泥处置和资源化[A].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2006年全国印染行业环保工作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06:47 51.
[5] 翁焕新. 利用烟气余热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印染污泥[A].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2006年全国印染行业环保工作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06:52 57.
[6] 刘超男. 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技术[A].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第四届全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7:128 131.
[7] 刘道铸. 高速高效一步法前处理湿布丝光联合机[A].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2009年第八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9:137 139.
[8] 刘彦召. 高效布铗松堆丝光机的节能减排新技术[A].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2009全国染整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9:119 122.
[9] 姜灯辉,李维维,王邵辉,等. 低给液泡沫染整加工技术[A]. 全国印染科技信息中心. 2010年全国印染低碳经济适应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118 120.
[10] 俞麟. PH型连续扩容蒸发器的技术创新[A].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第四届全国染整机电装备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8:151 156.
[11] 吴晓飞. 皂化松香的回收利用技术[A].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2007年立信杯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07:89 90.
[12] 王盼裕. 印染行业有机废气回收先进实现技术[A].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2007年立信杯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07:404 406.
[13] 栾东华. 印染企业供水平衡与节水[A].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第三届全国染整机电装备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4:208 210.
[14] 唐沁宇. 染整工艺制定要素评析[A]. 2010年江苏印染学会年会论文集[C]. 2010:65 66.
[15] 尤近仁. 印染机械行业创新发展的探讨[A]. 全国印染科技信息中心.2010年全国印染低碳经济适应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6 7.
[16] 栾东华. 印染蒸汽凝结水回收与节能[A].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第三届全国染整机电装备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4:205 207.
[17] 傅继树. 印染厂冷凝冷却水回用系统[A].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染整专业委员会. 染整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北京:中国纺织信息中心,2004:376 379.
[18] 徐匡迪.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J]. 江苏纺织学会通讯,2010 (1):20 26.
[19] 陈立秋. 染整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M]. 北京:化工出版社,2009.
[20] 徐谷仓,陈立秋. 染整节能[M]. 北京:化工出版社,2001:279 304.
[21] 陈立秋. 小浴比的匀流染色机[J]. 染整技术,2010,32(3):52 54.
[22] 陈立秋. 节能减排的湿短蒸染色工艺装备(一)[J]. 染整技术,2010,32(1):53 55.
[23] 陈立秋. 节能减排的湿短蒸染色工艺装备(二)[J]. 染整技术,2010,32(2):52 55.
[24] 顾浩. 纺织品数码喷墨印花技术和应用前景展望[J]. 浙江印染信息与技术,2010(181):45,48 50.
[25] 徐竞成. 印染退浆废水PVA处理技术[J]. 印染,2009,35(8):50 52.
[26] 张子仲. 皂化后的松香回收利用及其经济效益[J]. 染整技术,2006,28(9):27 28.
[27] 袁小龙. 节能Y型多混聚喷燃烧器[J]. 印染,2010,36(3):38 40. [28] 《印染》编辑部. 高效节能的预缩整理[J]. 印染,2010,36(2):53.
[29] 《染整技术》编辑部. 节能减排凸显循环经济[J]. 染整技术,2009,31(12):13 15.
[关键词]医学院校;实验室环境;防治措施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各医学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也逐步提升,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也在不断的增加。医学院校的实验室一般包括医用化学、生物化学、机能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实验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物不能经过很好的后期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不仅会对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也会加重所在区域环境污染的程度。尤其是一些实验室会用到如甲苯,溴苯等有机溶剂,这些有机溶剂的挥发对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可以导致人体的机能失调。然而现在污染防治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实验室的污染防治和治理,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污染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医学院校的实验室并未按照国家规定安装通风处理系统,使学生和老师直接暴露在带有毒性空气的环境中。有关部门对医学院校的实验室污染源调查表明:医学院校的实验室类环境污染源主要有生物污染,实验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医疗废弃物污染等。这些污染都会对大气、土壤、水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治理,不仅会损害师生的健康,也会给学校周边的环境带来为了不可逆转的危害。加强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环境管理,防止实验室污染物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环境保护的观念,从建造实验室到实验课的开设及实验室的日常工作管理,都应该以国家环保局于2004年的《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为准则,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的扩散。同时加强对广大师生的环保教育,使其在思想上重视实验室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医学院校实验室污染现状分析
1.1实验室污染物分析
医学院校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医用化学、解剖学、机能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在这些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污染物,有些试剂本身就是污染物,还有一些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比如在化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试剂多为有机溶剂,这些溶剂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挥发到空气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污染;解剖学实验中用到的标本保存液,这些保存液多为甲醛保存液,甲醛是导致白血病的污染源之一;其他实验中用到的动物,多涉及到兔子,小白鼠,大白鼠,实验过程中会对动物注射药物或者其自身感染病毒等,若这些污染不能得到合适的处理,就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一些废气废水的产生,这些污染物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和地下水道中,长期以往,由于有些物质具有一定的富集性,就会在空气和地下水中大量浓缩,从而影响到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质。
1.2实验室污染物来源分析
医学院校作为以实践为主的教学院校,实验课相对较多,内容反复且随着近几年大规模的扩大招生,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这就更加增加了实验室的负担。学生增多,课时增多,实验室长期处于上课状态,对学生及教师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实验课结束后,一些有毒有害的产品或者实验试剂不能进行合适的处理或者统一回收,都直接倒进水池,如正丁醇,乙醚,溴苯等有机溶剂,这些试剂都会造成污染,并随着风向和下水管道使污染扩散到更远的区域。除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之外,还有实验室过期淘汰的药品,也会对实验室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近年来对教师的考核多以课题和论文为指标,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师们多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实验,基础实验并不能满足课题或者论文的需要,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前期所购置的实验试剂就会被淘汰,这些试剂没有专人管理,长期置于试剂柜中,过期药品多进行填埋处理。这些试剂中有些会含有重金属、有毒物质等,这样重金属、有毒物质就会对填埋场周边的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比如重金属离子,最常见的就是Pb和Gd,随着含有这些物质的试剂的填埋,这些金属离子就慢慢释放到周边地区的地下水和土壤中,对当地的农作物和水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人和牲畜长期食用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水或者吸收了这些离子的植物,会造成神经性的损害。现在报道的“癌症村”的产生,多为附近的地下水和土壤被污染导致的。
2医学院校实验室污染防治措施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入了解,国内外对高校实验室污染都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比如日本很多高校在处置实验后残存废液的处理采用了分步处理,首先把废弃的液体分类收集统一储存运送到处理站做最终处理,这样不仅规范了废液的回收制度,也对废液的处理更加系统化、效率化。美国在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部门,这个部门负责对学校中一切与科研、教学有关的实验污染的监督。然而在我国,虽然已经认识到实验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各高校也制定了一些制度用于加强对实验室环境安全的管理,但是相对于国外,我们所做的还相差很远,并且实验室污染防治多集中在高校化学实验所残留的污染问题,没有针对医学院校的规定或者方法。医学院校虽然也使用大量的化学试剂,但是医学院校作为一个专业相对较强的单位,它又有着自身所特有的性质。如一些实验用动物,在实验中被注入细菌或者药物,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处置,就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再如实验所用菌株、切片、标本等,都带有病毒或者细菌,这些都是具有一定生物安全隐患的。因此医学院校的污染和其他性质高校的污染有着相同点也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治理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污染,我们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2.1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严把环保关
根据我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则,各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行为准则。对各个实验室存在的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讨论,要求各实验室做出相对应的污染物的处理方法及实验室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奖罚办法,使环境保护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使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到人心。
2.2加强实验室试剂的管理制度
对实验室的试剂要进行规范化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试剂使用和储存情况,对过期或者失效的试剂,进行统一分类回收。同时还要改造试剂存放仓库,试剂仓库的污染处理标准应达到国家环境监测的标准。如一些易挥发的气体溴苯、乙醚、丙酮等药品,要放进通风设备较好的试剂柜中,并在通风口增设简易的处理装置,使排出的气体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另外一些如硫酸、氢氧化钠这些强酸碱类的物质应该在使用后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才能排放到地下水管道中。
2.3建设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实验室
目前很多院校的实验室存在年限已经很久了,内部构造还保留初期的建设,有一些实验室抽风设备简陋,甚至一些实验室没有抽风设备,这些都是导致实验室及周边地区环境质量较差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首先改建现有实验室,在实验室中安装带有处理效果的通风设备,对实验室污染物进行分类收集,集中处理。对于一些新建的实验室,我们应该做出环境评价报告,根据报告进行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中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
2.4鼓励教师开展实验课改革
根据教学改革及教学要求,鼓励教师开展实验课的改革,对于现有的实验在不改变实验目的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法的研究,替换实验中所用到的污染性较大的药品。同时试行实验整合方法,整合相似实验,这样既可以节约实验试剂,又可以避免实验中的重复污染。
2.5强化环保教育,提高实验人员环保意识
对实验人员进行系统的环境污染类型及环境保护教育,让实验人员对实验室中的污染及危害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实验上课前,要对学生强调实验室环境安全,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对实验后的废气废渣回收,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强化他们的环境安全意识,使其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主动保护实验室的环境并把这些意识带到日常生活中。
3结论
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实验室相对增多,实验室污染的治理和防治已经迫在眉睫,为了更好的规范实验室类污染物的产生,各医学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规模,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虽然污染的来源和类型相差较大,但是作为一个教学场所是相对集中的生活范围,为了给在校师生创建一个干净,幽静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在源头上杜绝污染物的扩散,对实验室污染物采取对应的处理方法。同时加强对实验室药品的管理,健全废液及过期药品的回收制度。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师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师生改革实验,用新的技术和方式,使污染降到最低甚至消除污染,在整个学校中形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整合利用、变害为益”的实验观念。
参考文献
[1]于淑池.高校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科学,2010,13(1):165-167.
关键词 微生物;环境保护;作用原理;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Q939.99;X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177-02
Abstract Modern microbial technolog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vironmental microbial detection and governance. In this paper,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 in the fields of air pollution control,industrial waste water treatment,pesticide residues control and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 was elaborated,its action principl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re expound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croorganism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microorganism;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ction principle;development prospects
微生物是指个体难以或无法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少数藻类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1]。微生物个体微小、种类繁多,涵盖了众多有益和有害的生物种类,由于其体积微小、体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自身生长繁殖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药医学、工农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2]。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各个领域间的技术发展也是飞奔猛进,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
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以环境优化促进经济增长”[3]的阶段,而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治理是便捷、高效、无污染的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技术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治理已经不断深入和完善。实践表明,微生物技术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各国都在大力研发微生物技术,今后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将占据更高的市场。
1 微生物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激增,进而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问题,从而引起各种危害,如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发生越发频繁、温室效应等。F主要从4个方面介绍微生物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包括NOx的微生物净化技术、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微生物除臭技术、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固定技术[4]。
1.1 NOx的微生物净化技术
NOx的微生物净化技术原理是利用脱氮菌在外加氮源的环境下,将大气中有害气体NOx还原成无害气体N2,在进行还原的同时,脱氮菌利用NOx作为氮源营养物质进行自身增殖,如此循环还原,从而达到多次净化的作用[5]。爱德荷国家工程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脱氮菌进行脱氮,已经将氮净化率提高到99%[6]。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废气中的NOx,因其工艺流程简单、能源消耗低、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能进行循环利用等优点,可以推广用于其他工业有害气体的治理,从而达到有害气体的再利用。现在,各国的科学家正在研究将NOx的微生物净化技术与细胞固定化技术相结合,从而寻找对有害气体NOx进行净化的更便捷、易操作的方法。
1.2 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
现阶段,对烟气中的SOx、H2S的治理有2个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将SOx、H2S转变成H2SO4;另一种方法便是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特性,吸收大气污染中的SOx,同时利用吸收液中的微生物使Fe2+和Fe3+进行相互转化。由于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是良好的氧化剂,所以Fe3+的浓度越高,氧化性越强,脱硫的速度也就越快[7]。同时,反应生成的Fe2+又可以作为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营养源物质,转化成产物Fe3+,再次加快SO2的消化、吸收。研究表明,现在的氧化亚铁硫杆菌的脱硫率已经达到95%以上[8],并且脱硫技术可以运用于煤炭中硫的去除、工业硫化氢气体的净化。
1.3 微生物除臭技术
由于工业气体污染包含多种污染成分,其中还夹杂着部分固体颗粒,产生臭气,故科学家研究出微生物除臭技术,用于处理工业污染引起的臭气。微生物除臭技术[9]是先将臭气溶于水中,然后运用微生物的体表面积大、细胞膜和细胞壁可以吸附溶于水中的臭气的特性,将臭气分解为可溶性物质,使工业污染中的臭气被消除;同时,微生物利用臭气中的成分作为自己的营养物质,进行自身的生长繁殖,增加了微生物的数量,加快除臭环节的进行。此技术净化效率高、成本低,是可以推行的工业除臭技术。德国、荷兰等国家已经开发了生物臭气处理装置,除臭效率可达1万~15万m3/h[10]。
1.4 二氧化碳的微生物固定技术
二氧化碳污染是最常见的气体污染,可利用物理、化学技术进行去除,但微生物的各种条件更为优越,能在进行污染物治理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生长繁殖,故使用微生物进行碳的固定,产生许多有利的物质,如有机酸、多糖、维生素、氨基酸等。常见的固碳微生物有螺旋藻、小球藻、真养产碱杆菌等进行固定作用,分解二氧化碳[11]。
2 微生物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是利用其生化反应,通过酶催化对工业废水起到转移和转化作用,从而使工业废水得到净化、循环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工业废水主要是进行有机物的降解、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及其他物质的除杂。
2.1 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
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进行物质间的吸收利用,产生容易分解的代谢物,周而复始,使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完全[12]。
20世纪70年代微生物絮凝剂已经问世,其来源为微生物,来源广泛,安全性高,是自然的新型水处理剂[13],现已经应用于高浓度、难治理的农药废水中。高效微生物的研究应用是解决农药废水实现高效、快捷处理的关键[14],可以利用EM菌、小球绿藻、芽孢杆菌等对农药残留的有机磷、硫等物质进行消化吸收。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降解率已经从72.3%[15]升高至99.7%[16],同时,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污泥中分离出假单细胞,其在18 h内能将1 000 mg/L甲胺磷降解75%左右[17]。
2.2 含重金属离子的处理
微生物治理重金属离子主要是靠真菌,由于真菌生长速度快、菌丝绵长、附着力强,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和霉菌体内的催化转化作用及络合作用,使重金属被吸附消化[18],而且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自行分解,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已经利用微生物从废水中分离、净化、回收铜、汞、铬等重金属,多次净化率高达99.9%[19]。
另外,1998年Kuhn[20]利用海藻酸钠固定生支动胶菌除去溶液中95.9%的Cd2+。至此,科学家开始利用各种生物技术与现代科技技术相互结合,除去了废水中99%的重金属离子,实现了废水再利用,达到了净化水质的效果。
2.3 废水中其他物质的去除
废水中除了有机杂质、重金属外,还有其他有色颗粒存在。目前,对有色废水的处理是采用微生物絮凝剂进行脱色,该处理剂是利用生物分解性,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成。研究表明,它克服了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固有的缺陷,现在已经研发了微生物絮凝剂NOC-1对发酵后的有色废水、造纸碱性黑液等进行脱色,发现其脱色效果显著,可使废水变为清澈、透明[21]。
3 微生物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
19世纪末,经济日益增长,环境问题越发严重,随着微生物治理方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利用微生物进行环境保护的工程开始,经过上百年的研究,微生物已经在治理环境中被广泛应用。
3.1 废弃物的降解、转化
微生物由于代谢类型的多样化,几乎能降解环境中的各种天然物质,尤其是有机化合物。现在国内外已经普遍采用微生物技术降解转化石油、农药、重金属、多氯联苯(PCB)等未能被利用的污染物。大量研究发现,采用红色诺卡氏菌与酿酒酵母结合,能够完全降解毒性极其稳定的多氯联苯[23]。日本环境科学与民间企业共同研究发现一种可以分解PCB的微生物,分解率可达64.5%[2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筛选出高效降解RDX的棒状杆菌、降解TNT的芽孢杆菌,其降解率高达90%以上。故微生物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3.2 环境监控
微生物无处不在,现在已经利用微生物的特性进行环境监控:用粪便污染指示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检测水质[25];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检验物质的突变性及致癌性[26];用荧光细菌的灵敏性快速检测环境中的毒物[27]。
3.3 固体废物堆肥处理
固体废物中水分充足,营养物质充分,有大量的微生物群存在,在一定温度下,只要有适宜的条件,微生物便会大量繁殖,并进行生物分解,从而引发堆肥发酵,发酵后的堆肥可以为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最近研究发现,白腐真菌对含苯的有毒物质具有很强的耐受、降解能力,有利于进行堆肥的处理[27]。
3.4 活性污垢处理废水
活性污垢是指经过人工培养,含有有机物和细菌的污水,经过微生物的不断生长代谢,产生絮状、有很强吸附能力的微生物团。活性污垢适用于工业废水、造纸、合成纤维废水等的处理,可实现废水净化与循环利用,从而提高物质的再利用率[28]。
4 微生物在其他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除了应用于大气、废水的污染治理外,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的治理,例如生活垃圾、农药、土壤等处理。生活垃圾主要是白色污染,这需要运用微生物的分解原理,对塑料袋进行分解;农药残留主要是多余的有机磷、硫,引起藻类的疯狂增长,而导致赤潮、蓝藻水华等危害,近年发现可以利用EM菌抑制蓝藻的生长,同时控制水中氮的含量;土壤中微生物的利用方面,主要是利用根瘤菌起到固氮的作用,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物质,从而进行生命的正常活动;后期,开始利用嗜热及嗜温细菌、硝化细菌、蛋白及果胶水解微生物、固氮微生物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对固体废物进行堆肥处理,让微生物快速分解并进行自身的生长,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利于作物生长[22]。
5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微生物环境保护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体现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引发企业、科学界的关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发展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5.1 综合利用
为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减少能源消耗,微生物污染治理趋向综合利用。根据各微生物的固有特性,如微生物菌体、微生物体内酶等将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制成沼气池发电,产生能源供人类使用。当前的微生物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由于其经济高、投资少、重利用率高的优点,已经成为各个发达国家青睐的城市垃圾处理途径。目前,世界各国有200多座垃圾沼气田处于运营阶段,不仅收获了电力资源,还获取了肥力资源。
5.2 从治理到预防
早期工农业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治理,现在世界各国已经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正在研发各种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同时时刻关注重要的世界性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防患于未然。微生物环保技术是首选的环境治理方案。现阶段各国正在研发微生物农药用以代替化学农药,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污染,如分解快、毒性低的微生物杀虫剂等。
5.3 完善微生物环境保护技术
目前,对微生物技术的研究都应放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上,大规模推广微生物技术,构建生物反应器,优化运行条件,研究新方法,高效地进行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
5.4 开发微生物资源
微生物具有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繁殖快、生存条件要求低的特点,根据现阶段国际社会对微生物的重视情况,各国应该继续开发微生物资源,使其应用于更多的领域。继续寻找新物种,如耐热性菌、抗耐性强的菌种、在特殊环境下仍可以生存的菌落,使之更多地用在环境保护上。同时,由于微生物结构简单,可以从分子水平对微生物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让微生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29]。
6 结语
综上所述,微生物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对微生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其可利用率提高到最大化。目前,我国的微生物应用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然而进一步的研究仍需要科技、经济的持续投入。大力开展以微生物技术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将推进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通过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国内需求,并占领国外市场。
7 参考文献
[1] 张小凡,周伟丽,王志平,等.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4(4):748-752.
[2]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周生贤.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努力开创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在2006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保护,2006(9):4-15.
[4] 刘岑岑.环境微生物工程在大气污染物治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2):34-35.
[5] 毕列锋,李旭东.微生物法净化含NOx废气[J].环境工程,1998,16(3):37-39.
[6] LIMBERGEN HV.Bioaugmentioninalctivatesludge:cur-Rentfeatures and futureeperspectives[J].Apple Microbiol Biotechnel,1998,50(1):16-23.
[7] 魏在山,孙佩石,黄岩华.生化法净化工业有机废气的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1(1):21-23.
[8] 耿绍宇,李红霞.臭气污染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2004,30(1):126-127.
[9] POMEROV R D.12ee odrizing of Gas StfCams by the Use of Microbial Growths[P].US Peter:2793096.
[10] 王庆峰.中高硫煤浮选脱硫脱灰试验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3.
[11] 王建龙,文湘华.现代环境生物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80-285.
[12] 于忠民.污水生物处理应用微生物研究与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1998,11(4):246.
[13] 况金蓉,龚文琪.微生物絮凝剂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24(8):38-40.
[14] 林齐.工业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污水厂工艺升级改造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1.
[15] 张本兰.有机磷农药(乐果)生产废水的生化处理新技术[J].环境科学进展,1994,2(2):12-17.
[16] 裴亮,张体彬,赵楠,等.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及应用研究新进展[J].环境工程,2011(增刊1):273-277.
[17] HUNG C J.Adsorption C haracterristics of VariousHeavy Metals on Fungal Surface[D].Newark,USA: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1990.
[18] 吴乾著,李福德.微生物治理电镀废水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7,18(5):47-50.
[19] 孙鹏轩.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1):53-55.
[20] 陈玉成.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7-30.
[21] 陈锋,柯振东,周建平,等.复合菌剂治理磁湖富营养化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5):29-33.
[22] 姜琪.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J].农业信息化,2011(7):120-121.
[23] 黄文伟.红色诺卡氏菌发酵罐工艺及其抗肿瘤药理学进一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24] VARGA A.The OMNET++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system[D].Esm′,2001.
[25] 韩小姣,黄正.自来水消毒对内毒素及微生物处理效果分析[J].中公共卫生,2016(2):215-217.
[26] 张增峰.上海市临床鼠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和食品载体溯源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27] 叶建斌,孟芹,刘世友,等.发光细菌毒性检测应用方面的若干研究[C]//第十五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连:中国微生物学会,2012.
经过多年的建设,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该平台的功能,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平台的作用,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最可靠途径。
(1)实验与研究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有环境生物技术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毒理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固废物实验平台、水处理实验室、大气控制实验室、膜技术实验室等。实验室为学生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
(2)实践教学基地: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废水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格证书等。作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环境影响评价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实战平台。
(3)产学研基地:杭州博世华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已成功开发多项废水和废气治理技术、固废物处置技术。通过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4)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杭州市多家环保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杭州九溪水厂、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等作为学院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了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
2认真实践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将这些具体环节进行有机衔接并有序地认真实施,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即将开始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之前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其他各实习环节的基础。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安排了20个学时的认知实习,通过认知实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环境科学实践课程的设置过程别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报告的总结和分析,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3)课程设计:设置了3周的环境科学专题课程设计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的知识,通过必要的参考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去解决环境科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4)毕业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学完全部专业课后,组织学生分别到各环保公司、各生产现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思想认识。
(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设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四年学习基础和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应用。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效果显著,包括文献的调研总结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学术论文的演讲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6)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2008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暑期进行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以及环境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开展主题班会,增加了同学对专业的了解,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
(7)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生专业介绍时也介绍学院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与专业老师接触,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实验,也可以跟专业老师共同探讨,选定题目,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教学环境。
(8)其它:在教学体系培养中,专业教师也结合课外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的衔接
实践教学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显现。要真正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必须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实践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理论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在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安排上,学生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等各实践环节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指导,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真正结合。
4结语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潜在巨大的。但在实际环保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较差,就业渠道单一等[4]。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途径的模式,配合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探索过程中,应坚持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
(1)针对性原则: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分析学生未来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实践教学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
(2)实用性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从实际、实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机动车数量持续增加,机动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国内外许多大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分担率相当高。以CO为例,1983年英国汽车尾气CO排放率占85%,1967年芝加哥为94%,1970年洛杉矶为98%,1965年纽约占96%[1],美国1995年汽车尾气污染排放率占总排放的66%,上海市在1998年机动车排放的CO就占到了总排放的64%[2],广州市1994年CO占88.8%,北京市1992年占62%[2]。机动车尾气中另外两种主要污染物NOx、HC的排放在总排放量中的分担率也非常高,如NOx,东京市在1975年汽车尾气排放分担率占到了8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机动车排放所造成的污染也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3~9]。自九十年代以来本市加强了在用车尾气排放检测、普及使用无铅汽油、提前执行轻型车新车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较为有效地控制了中心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继续恶化的势头,但郊区环境空气质量受机动车污染排放影响日益突出。2000年全市NOx年均浓度0.056毫克/立方米,比1995年上升了10%;城区和郊县NOx年均浓度为0.090毫克/立方米和0.032毫克/立方米,分别比1995年上升了23%和39%,见表1[10]。
表1.1995~2000年上海市NOx年日平均浓度变化
年份全市城区郊县
浓度
(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
(%)浓度
(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
(%)浓度
(微克/立方米)相对浓度
(%)
1995511007310023100
19975911610514428122
2000561109012332139
根据国外机动车发展经验可知,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轿车将成为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的主要方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预示和带动本市经济的腾飞,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急切期待现代化便捷交通方式的到来和家庭汽车的普及,机动车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根据市交通所预测,到2020年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00~350万辆,是2000年的3~5倍,可以预见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本市大气环境势必进一步恶化。
目前,国内外对于机动车污染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机动车排放因子的研究;二是机动车污染治理和控制对策的探讨。排放因子是反映机动车排放状况的最基本的参数,也是确定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及其环境影响的重要依据。目前用来计算机动车排放因子的模式主要有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局的EMFAC模式,欧洲共同体的COPERT模式,美国EPA的MOBILE系列模式。其中,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系列模型是美国环保局开发的计算车队排放水平的程序[11]。在该模型中,综合考虑了汽车的使用年限、行驶里程、新车排放因子、劣化系数、行驶速度、气温、I/M(检查/维护)制度以及车用油料特性等因素对排放的影响[12]。国内外对于该模式已有广泛的应用。墨西哥采用美国EPA的Mobile5a基本结构模式,用来计算5个特定区域中8种车型的排放因子。根据气温、平均车速、汽车操作模式,燃料挥发和里程自然增长率条件估计1960年到2020年的排放因子[13]。此模型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地区[14]、泰国曼谷等也有所应用。MOBILE模式在国内的小范围内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北京清华大学郝吉明、傅立新等于1997年曾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对MOBILE5进行修正,并将之应用于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研究中;祝昌健等应用MOBILE5模式对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系数及污染趋势进行了探讨[15];李修刚等将MOBILE5模式用于南京市,将给出的南京市现状排放因子直接应用于南京市及附近城市的环境影响评价[16]。
将MOBILE5模式结合上海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已经有人做过尝试,但是由于基础数据严重不足,因此对于此模式的修正尚不能进行检验。主要的方法仍是采用美国FTP的测试数据,将上海市机动车目前的排放水平类比于美国70年代,计算得到不同车型的排放因子。
在污染物的扩散方面,目前一般沿用有限源高斯扩散模型,即根据线源的长度、高度、强度、距离、风速、风向和相应扩散参数计算空间任一点的污染物浓度[17]。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考虑城市空间的特殊性,即对城市各类人为设施,包括绿化、建筑等对扩散的影响考虑较少。
对于线源排放污染物的扩散研究,国外主要的模式有CALINE、BLP(BouyantLineandPointSourceModel)、CDM2(ClimatologicalDispersionModel)、ISC3(IndustrialSourceComplexModel)、RAM(Gaussian-PlumeMultipleSourceAirQualityAlgorithm)。以上模型均由美国环保局(USEPA)开发。其中,CALINE为稳态高斯扩散模型,用于确定高速公路下风向的空气污染浓度,要求地形相对不太复杂。BLP为高斯烟流扩散模型,用于处理炼铝工厂以及其它的工业污染源的单一建模问题,要求其烟流上升和下降是主要由固定线源所影响的。CDM2为气候稳态高斯烟流模型,用于确定城市区域平地下风向的长期(每季或每年)的污染物的算术平均浓度。ISC3是一个稳态高斯烟流模型,可用于评价来自与工业带相关的许多污染源的污染物的浓度。这个模型涉及到了下列因素:粒子的下沉和干沉降、风向、点面线及立体污染源、烟流的上升为距离的函数、点源的分离以及有限的地形调整功能。ISC3可以有长期和短期两种模式可供选取。RAM是高斯烟流多源空气质量算法,是一个稳态高斯烟流模型,用于估算相对稳定的污染物浓度,平均从一小时到一天、从点源到面源、在乡村或者城市的沉降,其地形条件可以假设。
我国目前汽车污染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中期水平,现有汽车90%以上是国产车,由于排放控制技术落后,在同样运行工况下,国产车较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排放量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加上交通管理手段落后,在用车检查维修制度不完善,城市交通道路拥挤和市内居民集中,大量车况恶劣的车辆继续行驶,更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国产车平均日排污量为0.6—0.9kg[18]。本论文旨在借助GIS环境,根据城市路网、交通流量、车型比例等信息,采用经过修正的MOBILE模型,计算不同车型机动车的排放因子,从而确定每条路段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由于机动车流量和排放因子是计算道路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源强的关键参数[19~21],本论文将通过抽样调查和MOBILE模型修正得到了这两个量。在确定道路线源排放源强的基础上,利用CALINE3有限长线源扩散模式,建立上海市城区多线源污染扩散模式,以此来分析道路污染物扩散状况,并在GIS图形上进行显示,最终完成上海市交通线源污染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可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道路交通污染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研究P1
[2]上海市环境科学院《世界银行——上海城市交通项目:减少上海城市车辆排污危害的战略》1997.9
[3]陈长虹等,上海市机动车排污状况与污染控制战略,1997,16(1):28
[4]赫崇衡等,汽车排气污染及治理现状和动向,上海环境科学,1996,15(8):11~13
[5]彭宝成等,汽车尾气对动物的生物效应研究,上海环境科学,1995,14(2):14~17
[6]王培洁,上海市汽车排气污染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上海环境科学,1994,13(7):7~8
[7]陈长虹等,城郊道路污染个例分析,上海环境科学,1993,12(9):13~17
[8]陈长虹等,城郊道路交通带状多线源污染扩散模式研究,上海环境科学,1993,12(11):7~10
[9]王素云等,上海市汽车排气污染在大气中的分担率,上海环境科学,1990,9(11):27~29
[10]上海市机车污染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及规划纲要》,2000,3
[11]傅立新等,MOBILE汽车源排放因子计算模式研究,环境科学学报,199717(4):474
[12]傅立新等,北京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环境科学,200021(3):68
[13]WesternGovernor’sAssociationDenver,ColoradoandBinationalAdvisoryCommittee.Mobiel5-MexicoDocumentationandUser’sGuide.Nov.20,2000
[14]R.MclarenandD.L.Singleton.AnalysisofMotorVehicleSourcesandTheirContributiontoAmbientHydrocarbonDistributionsatUrbanSitesinTORONTODuringtheSouthernOntarioOxidantsStudy.AtmosphereEnvironment,30(12),1996
[15]祝昌健,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系数及污染趋势探讨,中国环境科学,199717(3):216
[16]李修刚等,用于城市交通规划的机动车污染物现状排放因子研究,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21(4):87
[17]A.K.LuharandR.S.Patil.1989.Ageneralfinitelinesourcemodelforvehicularpollutionprediction.AtmosphericEnvironment,23:555-562
[18]贾艳杰,我国大城市汽车废气污染问题及其治理对策人文地理199712(3):48
[19]EPA,User’sGuidetoMOBILE5(MobileSourceEmissionFactoryModel),May1994
[20]EgglestonHS,GoriβenN.JourmardR,etal.CORINAIRworkinggrouponemissionfactorsforcalculatingemissionsfromroadtraffic[R].Methodologyandemissionfactors.ReportVol.1,No.EVR12260EN,Luxembourg,1989.
[21]pilationofairpollutantemissionfactors[R].USEnvironmentProtectionAgency.AP-42,NC,USA.1985.50-83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研究上海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道路线源源强,以及机动车污染物在中心城区街道峡谷中的扩散效应,并在GIS系统上进行显示,完成自主开发的上海市交通线源污染管理信息系统。
研究内容:1)上海市主要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源强;
2)机动车尾气在街道峡谷中的扩散效应;
3)交通污染在GIS平台上的实现。
关键问题:1)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源强计算模型;
2)上海市道路机动车尾气在峡谷中的扩散模拟;
3)地理信息系统与交通大气污染模型整体集成的方法和途径。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基础数据调研、模型修正、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和影响预测可视化界面设计、系统整合。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实验方案与可行性分析:
1)建立机动车排放源强计算模型、污染物扩散模型,以及基于GIS技术应用模型,其工作量较大,其中基础数据(包括车流量、车速)的调研尤其困难。但是通过参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02年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机动车发展和大气环境保护研究》,并搜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可获得系统开发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因此本研究已经有较好基础。
2)参与《影响上海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与控制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本市机动车污染现状和历史沿革已有所了解。
3)参与了“上海市数字城市大气环境模块”的工作,初步掌握了GIS系统开发和实现方法。
据此我认为,按期完成论文是可行的。
图1.研究技术路线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建立适合上海市情景的主要道路机动车尾气中污染物源强排放模式。建立线源扩散模式,使其适用于大城市中街道峡谷中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扩散状况。给出上海市上空污染物扩散状况。
目前国内将交通污染模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的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本论文在该方面的研究将是一个新的尝试。
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
预期进展:
2003.07——2003.09收集中外文文献
2003.09——2003.10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003.10——2003.12模型的修正
2004.01——2003.03GIS系统的编程实现
2004.03——2004.05论文的撰写与修改
预期成果:
•研究上海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建立源强计算模型;
•综合城市气象条件、交通污染物排放强度、建立污染物扩散模式,确定机动车污染物影响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
•完成交通污染管理信息系统;
•除完成毕业论文之外,在国内外有关刊物上2篇。
三、论文大纲
摘要
前言
第一章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数值模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机动车排放因子计算模型
一、MOBILE6模型介绍
二、利用修正的MOBILE6计算机动车排放因子
第二章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强
一、线源源强计算模式
二、上海市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源强的计算
第三章城市上空污染物扩散模式
第四章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模式
一、CALINE4模型介绍
二、模式修正
三、上海市街道峡谷污染物扩散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第五章上海市交通污染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一、排放清单数据库的建立
二、系统的开发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四、研究基础
1、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1)参加《中国气象百科全书》建筑气象、城市气象等内容的编写。
(2)参与上海市普陀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参加“扬尘污染来源与控制管理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
(4)承担了“崇明岛综合开发项目”的大气监测和采样工作。
(5)参与“影响上海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与控制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
(6)参与“机动车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研究”项目。
(7)参与“上海市能见度影响因子研究”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8)参与上海市数字城市课题交通环境模块的模拟研究。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拥有以下主要设备:
•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2及其主要扩展模块
[论文摘要]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介绍了预处理技术,二级处理技术的物化法、生物法、化学法和循环利用法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及优缺点。
焦炭是高耗水产业,每年全国焦化废水的排放量约为2.85亿t。焦化废水是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以及煤气净化、化学产品精制过程中形成的废水,水质随原煤组成和炼焦工艺而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水。其成分复杂,毒性大,它的超标排放对人类、水产、农作物都可构成很大的危害。总之,焦化废水污染,是工业废水排放中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
目前焦化废水一般按常规方法先进行预处理,然后再进行生物脱酚二次处理。但往往经上述处理后,外排废水中COD、氰化物及氨氮等指标仍然很难达标。针对这种状况,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许多比较有效的焦化废水治理技术。这些方法大致分为物化法、生物法、化学法和循环利用等4类。
一、焦化废水的预处理技术
焦化废水中部分有机物不易生物降解,需要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是厌氧酸化法。这是一种介于厌氧和好氧之间的工艺,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厌氧微生物水解和酸化作用使难降解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生成易降解物质。焦化废水经厌氧酸化预处理后,可以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能,为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二、焦化废水的二级处理技术
(一)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就是利用多孔性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使废水得到净化。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磺化煤、矿渣、硅藻土等。这种方法处理成本高,吸附剂再生困难,不利于处理高浓度的废水。
(2)利用烟道气处理焦化废水
由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和北京国纬达环保公司合作研制开发的“烟道气处理焦化剩余氨水或全部焦化废水的方法”已获得国家专利。该技术将焦化剩余氨水去除焦油和SS后,输入烟道废气中进行充分的物理化学反应,烟道气的热量使剩余氨水中的水分全部汽化,氨气与烟道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铵。
该方法投资省,占地少,以废治废,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环境效益十分显著,是一项十分值得推广的方法。但是此法要求焦化的氨量必须与烟道气所需氨量保持平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应用范围。
(二)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目前,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焦化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这种方法是让生物絮凝体及活性污泥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充分接触;溶解性的有机物被细胞所吸收和吸附,并最终氧化为最终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先被转化为溶解性有机物,然后被代谢和利用。
生物法具有废水处理量大、处理范围广、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等优点,但是生物降解法的稀释水用量大,处理设施规模大,停留时间长,投资费用较高,对废水的水质条件要求严格,这也就对操作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化学处理法
(1)焚烧法
焚烧法治理废水始于20世纪50年代。该法是将废水呈雾状喷入高温燃烧炉中,使水雾完全汽化,让废水中的有机物在炉内氧化,分解成为完全燃烧产物CO2和H2O及少许无机物灰分。
焚烧处理工艺对于处理焦化厂高浓度废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然而,尽管焚烧法处理效率高,不造成二次污染,但是处理费用昂贵使得多数企业望而却步,在我国应用较少。
(2)催化湿式氧化技术
催化湿式氧化技术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空气中的氧将溶于水或在水中悬浮的有机物氧化,最终转化为无害物质N2和CO2排放。湿式催化氧化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氧化速度快、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低、可回收能量和有用物料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催化剂价格昂贵,处理成本高,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对工艺设备要求严格,投资费用高,国内很少将该法用于废水处理。
(3)化学混凝和絮凝
化学混凝和絮凝是用来处理废水中自然沉淀法难以沉淀去除的细小悬浮物及胶体微粒,以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但对可溶性有机物无效,常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该法处理费用低,既可以间歇使用也可以连续使用。
(4)臭氧氧化法
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快速、有效地除去,而且臭氧在水中很快分解为氧,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操作管理简单方便。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投资高、电耗大、处理成本高的缺点。同时若操作不当,臭氧会对周围生物造成危害。因此,目前臭氧氧化法还主要应用于废水的深度处理。在美国已开始应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
(5)光催化氧化法
目前,这种方法还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这种水处理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且能耗低,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有时也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光化学产物,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光催化降解是基于体系对光能的吸收,因此,要求体系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所以,该方法适用于低浊度、透光性好的体系,可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
(6)电化学氧化技术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利用电极表面产生的强氧化性活性物质使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转变。目前的研究表明,电化学氧化法氧化能力强、工艺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前景比较广阔的废水处理技术。
(四)废水循环使用
高浓度的焦化废水经过脱酚,净化除去固体沉淀和轻质焦油后,送往熄焦池以供熄焦,实现酚水的闭路循环。从而减少了排污,降低了运行等费用。但是此时的污染物转移问题也值得考虑和进一步研究。
三、结语
总之,我们应根据焦化废水的特点,深入研究先进的处理技术,寻求既高效又经济的处理方法,降低运行费用,提高达标率,改善环境质量,减轻焦化废水对各地水体的污染,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既是当前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未来技术攻关所需要面对的的重点。
参考文献: